蜜蜂教学设计

2024-04-09

蜜蜂教学设计(精选6篇)

篇1:蜜蜂教学设计

蜜蜂课文教案|蜜蜂教案 教学设计优秀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蜜蜂课文教案|蜜蜂教案 教学设计优秀,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蜜蜂课文教案|蜜蜂教案 教学设计优秀1

一、学习目标

1、认识“试、验、证”等10年生字。会写“论、试、验”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3、理解课文资料,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潜力的试验过程,激发学生动手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4、透过查资料,进一步了解有关蜜蜂的知识。

二、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课文资料,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潜力的试验过程,激发学生动手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师生共同搜集有关蜜蜂的资料。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1、教师引述。上堂课我们领略了植物王国的奇妙,这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想探究一下昆虫世界的奥秘吗?

2、板书课题。这天要探究的对象是蜜蜂。对于蜜蜂,你明白些什么吗?除了采蜜外,还有什么本领?(做向导、辨认方向)

3、把自己从书上或网上查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

这天我们跟随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一块来探索蜜蜂到底有无辨认方向的潜力的秘密。你们愿意吗?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注意有生字的地方,把字音读正确。想想课文讲了作者做了一项什么试验?

2、学生读课文。

3、学习生字词。

(1)出示本课生字,指生当小老师读。

(2)去掉拼音带词读。

(3)分析生字结构,说说识记方法。

(4)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共同讨论解决。

(5)提醒学生注意多音字(闷几尽)

4、说说课文讲了作者做了一项什么试验?

三、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了解试验过程。

1、读课文,说说是什么原因让作者想到做这样的试验呢?

2、联系实际说说当你听到一些话或事时,你是很快就相信,还是会表示怀疑,会像作者一样去寻找真相吗?

3、作者是怎样做这个试验的?请默读第二自然段,先看看他的实验能够分哪几步。

4、学生画,回答,(用“先……之后……然后……最后……”)

教师板书:捉蜜蜂做记号叫女儿等走两里路放飞蜜蜂

5、请男同学齐读第二自然段他做实验的步骤,你能从试验过程中感受到法布尔是个怎样的人?(做事认真,十分严谨)

6、其实,法布尔写到“打开纸袋,把它们放出来”,就已经说清了试验的过程,为什么还要后面的资料呢?自由读读,跟同桌讨论一下。(出示该段文字)

(说明法布尔边试验边观察蜜蜂的活动状况,还动脑筋思考)

我们再一齐读读第二自然段,感受法布尔的实验过程和他所表现出来的态度。

7、此刻你有什么话想对作者说?或你有什么想说的话?

三、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测、括、确、误、途、超”,组词朗读。

2、小组内交流各自识记生字的方法。

3、同桌提醒写字注意事项,介绍写字经验。

4、学生书写。

四、总结。

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透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科学家,他写了《昆虫记》这一本书,我们还学习了这一课的生字和新词。此刻,我们再复习一次生字和新词吧。

2、出示生字词,学生齐读。

3、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明白了这篇课文讲的是(生答)法布尔为了验证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潜力,做了一个试验,证实蜜蜂确实有辨别方向的潜力。

法布尔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但是,事情证明:蜜蜂飞回来了。

二、精讲课文

(一)试验结果

1、默读第3、4、5自然段试验结果部分,蜜蜂是什么时候飞回来的?一边读一边画出有关的句子。

2、学生汇报,教师随即点拨,出示句子。

(1)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满身都是花粉呢。”

小女儿很激动,为什么?(没想到,而且,我也推测它们可能会不了家了)

指导用激动的语气读。

(2)第二天我检查蜂窝时,又发现十五只背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这样,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的回了家。

“准确无误”指什么?(是的,逆风没有使它们迷失方向,沿途陌生的环境没有让他们偏离方向,他们准确无误的回家。)

指导朗读,读出重点词。

蜜蜂不仅仅有辨认方向的潜力,而且这种潜力还很强。请同学们看第五自然段。从哪句话能够看出来呢?(出示句子:)哪个词语最能体现蜜蜂辨认方向潜力强?(准确无误、确确实实、尽管……但……)

请同学们看看这个词,这是一组关联词,尽管他们逆风而飞,尽管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他们确确实实的飞回来了。

指导读出重点词。

课文中第一自然段还有一组关联词也强调了蜜蜂辨认方向的潜力很强?请你找出来。(“无论……总是……”)

这两组关联词都说明了蜜蜂辨认方向的潜力很强,所以,试验的结果是:(蜜蜂确实有辨认方向的潜力)

3、蜜蜂辨认方向的潜力这么强,但是还有三只蜜蜂怎样没有回来?(学生发挥想象,自由讨论、汇报)

(三)研究结论,激发探究

1、法布尔透过试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出示、齐读最后一段)为什么说蜜蜂靠的不是超强的记忆力?你从课文那些地方能够看出来?

(1)蜜蜂被装在纸袋里不可能看到行走的方向也看不到沿途的景物。所以我觉得蜜蜂辨认方向不是靠记忆力。

(2)在放飞时刮起了大风,蜜蜂逆风飞行,又飞得很低,它们不可能是在高空中“眺望”到遥远的家园。所以我认为蜜蜂认路靠得不是记忆力而是一种本能。

2、什么是本能?当时法布尔为什么无法解释?

“本能”指人和动物不学就会的本领。

3、由于法布尔生活在离我们此刻100多年前,当时的研究条件十分有限,他不能解释这种本能。

蜜蜂是利用视觉、嗅觉的功能,依靠地形、地物与太阳位置、偏振光来定位的;面在近处则主要靠颜色和气味来寻找巢门位置的。在没有明显标志物时蜜蜂也会迷巢的。

偏振光导航是蜜蜂特殊的本领,蜜蜂复眼顶部的一少部分小眼能够利用天空中紫外偏振光进行定向和导航,并透过在巢脾的竖直平面或水平面上的舞蹈,将蜂箱、食物和太阳三者联系起来加上视觉、嗅觉建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

4、在我们课本57页的资料袋也给我们介绍了蜜蜂的一些资料,让我们一齐读一读。

四、总结

法布尔出生于法国南部山区一个贫苦家庭。是对动物,植物的兴趣把它带入了科学研究的殿堂。他没有上过正规大学,主要靠自学成才。法布尔的成功来源于他科学严谨的态度和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期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像法布尔那样做事抱着严谨的态度,像蜜蜂一样勤勉一生。相信每个同学都能酿出属于自己的甜蜜!

五、作业

1、摘抄好词句。

2、阅读讲述关于其它动物搞笑的故事的书籍。

板书设计:

14、蜜蜂

听说――做实验――飞回来

无法解释本能

蜜蜂课文教案|蜜蜂教案 教学设计优秀2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证实、飞散、几乎、大概、减少、阻力、遥远、推测、包括、检查、迷失、准确无误、沿途、确确实实、超常、记忆力、本能”等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资料,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3、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潜力,作者是怎样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课前准备

(一)多媒体课件

(二)学生预习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试验闷了好久推测几乎阻力尽管陌生

2、在课本相关字词旁边标注加点的字意思

推测准确无误逆风而飞超常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推测激动反:陌生减少

4、朗读课文,标自然段序号,查资料等(常规预习资料)

【在小学,随着语文学习的深入,学生逐步具有了必须的自学潜力,可区别不同的年级选取适当的资料安排学生课外自学。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学潜力,又减轻了课堂教学压力,有利于使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充分利用在“刀刃”上。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围绕课堂阅读教学,区别不同年段,在课前安排了预习,课后安排了延伸练习。课前预习资料因年段而异。低年级课前主要进行朗读课文、标注自然段序号(一年级上学期一般在课内进行),在学会了查字典以后还能够给不认识的字标注拼音(照字典标注拼音与给汉字注音有区别,平时,安排学生标注拼音,有助于学生掌握拼音)。中高年级还要了解、标注一些字词意思,有的还可在课前查阅有关作者、课文写作背景及某方面知识的资料。课文前“预习提示”也应在课前完成。以上所提的是基本的预习要求,课前预习资料下要保底,但上不封顶。学校可结合本地区和学校教学实际,编印必须分量的预习题,长期引导学生课前预习,必将加强学生语文基本功。】

预习课(20分钟)

主要任务:检查预习,初读课文,准备精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板题引入

1、引入:学习了《花钟》,我们对花有了新的了解,这天我们来一齐学习《蜜蜂》(板书课题),看对这种小动物又能有什么新的发现。

2、了解作者: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这篇课文是谁写的?(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出示简介:

(结合资料,初步了解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四年级我们还将学习他写的《蟋蟀的住宅》)

二、检查预习状况

1、引入:请一行的同学读课文。他们读错了,自己有没有发现,大家随时说出来帮忙他们纠正。

2、学生依次读课文,教师在学生读完相关自然段后随机叫停,正音,了解预习中词语意思等:学生读完有关自然段,依次提问、补充介绍或了解一些有关资料。

(学生课文读得如果一般,则鼓励学生,我们下面还有机会读课文)

【承接课前预习,课堂阅读有个以检查课前预习(含引入)的预习阶段,也可称为初读阶段。结合课文阅读教学要求,这个阶段一般主要安排:

1、随机指定一列(或一行)学生朗读课文,每个学生一般读一个自然段,由指定这些学生读完全文,也可称开火车朗读课文。采用开火车的形式检查学生朗读课文,不同的课文用不同列的“火车”朗读,全班同学在课文阅读教学中都有机会展示朗读状况,即使轮到一些朗读水平个性差的同学,也要给他必须的朗读机会,读的差时,可读少一点资料,甚至只读一、两句话,随着他们朗读水平提高,适当让他们多读一些,有了读的机会,有利于促进他们朗读水平甚至语文水平的提高。以开火车的方式检查,也体现了面向全体的要求。在学生开火车读课文的过程中,如果出现读音错误,全班学生可即时帮忙纠正。这样安排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真听读,便于学生交流。时过境迁,教师结合学生课前预习资料在有关自然段朗读后引导学生明确一些学生容易读错字的读音,了解一些字词意思等。有些字词意思相对固定,如“准确无误”一词中“误”的意思、“逆风而飞”中“逆”的意思等,可在预习阶段了解,有些字词意思需要结合课文具体资料了解,如“推测”等则需要在精读阶段学习。

2、了解学生预习其他资料状

况,学习非重点段,为精读扫清障碍。在低年级,预习阶段还要突出识字训练。】

2、默读课文,填空。

课文主要讲了法国著名昆虫学家()为了证实蜜蜂(),做了个试验,得出了()的结论。

(板书:试验――目的过程结论)

三、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第1自然段,了解主要写了什么。

出示:读读找找哪几句写了他试验前的准备,都有哪些准备工作?找相关的语句,并用横线画出来。

2、学生汇报后出示:

捉蜜蜂(在家里、二十只)――装纸袋――做记号――叫女儿等――走两里多路――放飞蜜蜂

四、作业:练习书写本课生字

预习课板书

蜜蜂课文教案|蜜蜂教案 教学设计优秀3

副板书准确具体严谨求实观察思考

练习课(20分钟)

【这个20分钟的教学安排为一节短课,从资料看,它与阅读教学密切联系,但也与口语交际、习作教学相关。是对阅读教学的巩固,对口语交际、习作教学的准备。阅读教学中的预习课、练习课一般均按20分钟安排,这样便于教学管理。】

主要任务:

巩固练习及交流

教学过程:

一、引入,回读全文,感受蜜蜂辨别方向本能,感受作者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二、听写本课生字(机动,视前两课完成状况而定。如果完成,这部分时间分给一、二两个环节;如果没有完成,则适当减少第三环节资料)

三、初步交流上课作业1资料,为本单元口语交际具体说、习作时具体写打基础。

【单元阅读教学与单元口语交际、习作相结合】

【在精读阶段之后,可安排课堂阅读练习阶段。练习阶段的教学相对于精读阶段而言,操作难度不大,以巩固精读阶段阅读资料为主,类似平时练习,因此称练习阶段。这个阶段一般主要安排:1、检查听写上一课生字。2、深化读背练习。3、赏评随文练笔等。我们很多课大都按这种结构安排,一些篇幅较长的课还进行特殊安排。将练习阶段分散安排在精读阶段之后。本课可安排2课时共80分钟,不超过本课应有教学时间。】

【我们结合年段、教学要求、课文篇幅等因素确定每篇课文的课堂阅读教学时间,并努力减少每篇课文阅读教学总课时,不断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实际上,我们的大多数课文阅读教学安排已突破了小学课堂40分钟时间限制,实行长短课结合,长课为一课时,短课为10―20分钟。课堂教学时间可有多种类型:①预习(20分钟)→精读(40分钟)→练习(20分钟)②预习(20分钟)→精读(一)(40分钟)→精读(二)(40分钟)→练习(20分钟)③预习、精读(40分钟)→练习(20分钟)④预习(20分钟)→精读、练习(40分钟)⑤完整的1课时⑥完整的2课时⑦完整的3课时等。短课其余教学时间安排语文单元其他教学资料,充分适应了语文单元教学课型多样化而课时有限的实际,有利于整合语文单元教学资料。相应地,我们的阅读课教案也进行了改善,分预习、精读和练习三个不同阶段设计具体教学过程,再根据教学资料安排相应课堂教学时间。教案中一般不再标注“第一课时”、“第二课时”,而是标注“预习”、“精读”、“练习”环节及时间(分钟),我们还结合任教班级语文学科课程实际安排透过单元目录教案进行与语文学科其它教学资料的优化组合,实现整合语文教学过程,优化教学结构,构建教学模式,浓缩教学课时,提高教学效率。】

蜜蜂课文教案|蜜蜂教案 教学设计优秀4

主要任务

精读课文,完成本课主要教学任务。

一、引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十四课《蜜蜂》,上节课我们用了20分钟初读课文,学习了生字新词,明白(出示):

课文主要讲了法国著名昆虫学家()为了证实蜜蜂(),做了个试验,得出了()的结论。

二、继续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

1、透过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我们还了解了法布尔做试验的初步过程(出示):

捉蜜蜂(二十只)――装纸袋――做记号――叫女儿等――走两里多路――放飞蜜蜂

2、请大家根据提示练习说说这个试验的过程。指生说说这个试验的过程。

3、讨论:这样安排对证实蜜蜂辨别方向有什么好处?

(1)在自己家花园里捉来蜜蜂放在一个袋子里――便于观察

(2)在捉来的蜜蜂的背上做白色的记号――证实飞回花园的蜜蜂是“我”放飞的

(3)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了解蜜蜂飞回来的时间

(4)在两里远的地方放飞――距离足够证实蜜蜂是否认识回家的路

4、从这些做法中,你感受到法布尔是个怎样样的人?

(周到、周密、全面等)

5、让我们随法布尔去看看那些被放出来的蜜蜂吧(出示:)

那些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起风了,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能够减少阻力。

指读,指读去掉“好像”读,再依次去掉“几乎”“大概”读。(作者的用词十分准确)

三、学习第3、4、5自然段

1、在放飞蜜蜂后,作者想了什么?在回家路上呢?

(出示:)

在回家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

2、为什么我这样推测呢?默读课文,结合作者的试验过程以及试验后观察到的现象找找我推测的依据。(远,闷在袋子里,起风)

3、放飞蜜蜂后,作者进行了一连串的想象和推测,你看出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善于思考,善于观察的人。)

4、蜜蜂到底回来了没有?(出示)

没等我进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在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满身都是花粉呢。”

居然小蜜蜂比法布尔回来得还要快,真厉害。小女儿情绪怎样?(高兴,激动、甚至有点意外的情绪)那么就请你带着高兴,激动,甚至有点意外的情绪,读读有关部分。感情读,再现当时情景。写这样文章,很容易写枯燥,这部分很生动、具体,吸引读者,值得借鉴。

5、应对回来的这两只蜜蜂,引发了作者那些思考。朗读了解。

(我放飞蜜蜂的时候是两点整。也就是说,四十分钟的时间里,那两只小蜜蜂飞了两里多路,这还包括了采花粉的时间。)

四、学习第5自然段

1、蜜蜂仅仅飞回来两只吗?(不是,第二天,我又发现15只飞回来了。)

2、看到归巢的蜜蜂,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叹?

出示:

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朗读,体会感情。去掉关联词,表达效果不如原句。

3、小结:听说得到了证实。

五、学习第6自然段

1、当20只蜜蜂里,有17只蜜蜂飞回蜂巢时,作者做出了怎样结论?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无法解释的本能。)

2、透过试验,作者证实了蜜蜂的确有辨认方向的潜力,蜜蜂为什么能辨认方向,作者到最后给我们一个确切的答案了吗?作者确实也没有搞明白原因,体现出作者实事求是的科学研究态度。

3、蜜蜂有辨别方向的潜力,到底靠的是什么,请同学们下课收集资料,多多学习,去生活中寻找答案吧。

4、对结论和全文有疑问吗?

六、总结

1、谈学习本文收获。

2、回读全文,加深体会

七、作业:

结合本单元口语交际提示,留心观察一些小动物,看有什么新发现,准备口语交际时与同学交流。听写本课的词语

八、(机动)听写后自批自改

精读课板书:

蜜蜂课文教案|蜜蜂教案 教学设计优秀5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并积累“辨认、试验、证实、推测、本能”。

2、阅读课文,弄清楚试验是怎样做的,关注法布尔是如何将试验的过程记下来、记清楚、记准确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法布尔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媒体出示法布尔照片)师简介:法布尔年轻时身为初中数学老师,却十分痴迷于昆虫的世界,立志做一个为虫子写历史的人。他一生深入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和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最终成了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写成了举世闻名的《昆虫记》。本文便节选自《昆虫记》。

2、板书课题,齐读。

设计说明:以本文的作者法布尔说开去,用简短的语言并结合媒体的介绍,并告知学生本文是世界名著,旨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冲动。

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分节读课文,群众正音。

3、开火车读词语,给“辨认、试验、证实、推测”找近义词。

4、交流问题。师小结。过渡:法布尔的试验是怎样做的?再读课文,划出自己感兴趣的句子。

设计说明:初读文本,强调学生的全面参与,从课文的整体性角度出发,让学生简单对课文的梗概有一个大致的把握。同时注重在学生基础阅读方面的设计,比如学生轮读,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的评价,以及词语的初步理解等等,都是为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做好铺垫。

三、析读文本,理解感悟。

(一)、默读课文,根据试验的目的、试验过程、试验结果将课文分成三个部分。

(二)、交流。

1、试验目的。第1小节。

2、试验过程。第2—4小节。

3、试验结果。第5小节。

(三)、你对哪部分最感兴趣?随机学习课文。

第一部分:试验目的。

1、指名第1节。注意听别人读得怎样样。

2、评一评。

3、用“无论……总”说一句话。

4、师引读:因为听说(),无论(),它总(),所以我()。

第二部分:试验过程。

1、自由读2—4节,思考法布尔是怎样做试验的,他把哪些关键的地方记录下来了,圈划出这些重点语句。

2、交流。随机学习重点语句,理解词语。

(1)出示句子,自由读。(提示:读的时候要讲能体现试验关键步骤的词语强调读出来。)

我在我家花园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里。为了证实飞回花园的蜜蜂是我放飞的,我在它们的背上做了白色的记号。然后,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做了记号的二十只蜜蜂,走了两里多路,打开纸袋,把它们放出来。

(2)指名读,认真聆听:他读的时候强调了哪些关键词?你觉得他(她)把握得对吗?

(3)交流。

(4)齐读句子。思考:法布尔把他的试验记清楚了吗?从这些词语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5)交流。师:法布尔不仅仅把他的试验记下来了,而且还写得十分准确。这样我们从文章中就能够看出他的试验是经过周密的安排的。师板书:你觉得还有哪些地方也写得好,为什么?

3、交流。学生畅所欲言。

4、齐读2—4小节。

第三部分:试验结果。

1、自由读1小节。想想法布尔的试验结论是什么?

2、指名答。理解词语“本能”。

3、齐读。

设计说明:这是教学的重点部分,也是难点部分。如何处理教材既要做到整体性,又要兼顾到灵活性十分关键。于是,我对教材进行大胆的处理,旨在引导学生更简单地进入文本。同时,在教学的设计中有目的有限度地设计了不同难度的听、说、读、写训练,力求能做到自然。对文章三个部分的处理也有必须的主次安排,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认识到法布尔对试验的安排之周密,记叙的又很准确,从而感受到法布尔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四、回顾总结,拓展训练。

1、读完了课文,你觉得法布尔的试验怎样样?是否还有改善的推荐?或者你对他的试验结论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2、四人小组合作交流。

3、指名答。师拓展资料。

4、写话训练:以“法布尔,我想对你说:。”写一、二句话。提示:把小组讨论的结果结合进去。

设计说明:这一部分受杨老师启发,旨在透过一系列的引导和训练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的水平以及质疑的胆量和潜力。

篇2:蜜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做实验的原因、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3.学习作者观察、思考和实验的方法,感受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

作者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思考,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蜜蜂的资料,有条件的学生可以读读《昆虫记》这本书。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蜜蜂》。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想提出哪些问题?(学生自由发表各自的想法。)

2.读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作者提出了一个关于蜜蜂的什么问题,让我们读读阅读提示。

二、自读课文,合作探究。

1.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阅读提示中的问题,把有关的语句画出来。

2.自由组合或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了解作者实验的经过。(1)把捉来的蜜蜂放在一个袋子里。(2)在捉来的蜜蜂的背上做白色的记号。(3)在两里远的地方放飞。(4)检查蜂巢。

三、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1.学生就学习小组中讨论的结果进行交流,并提出各自不同的观点及依据。

2.从作者的做法里,你有什么发现或感受呢?(1)(勇于探索的精神)文中哪些地方给了你这么深的感触呢?(从“虽然手被蜜蜂刺了好多下,但我一直坚持着”可以看出。)

(2)(对问题考虑得很周密)具体表现在文中的哪些地方? ①捉自家花园的蜜蜂,为的是便于观察。

②做白色记号,是为了证实飞回花园的蜜蜂是“我”抛弃的。③在两里外放飞是为了了解蜜蜂认不认得回家的路。(3)(对蜜蜂的喜爱之情)找一找,读一读,想一想。先读给同桌听。读时教师适机点拨,体会作者对蜜蜂的喜爱之情。

①刚放飞时,恰巧起风了,作者观察到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这时,作者想蜜蜂怎么可以眺望到遥远的家园呢?说明作者担忧蜜蜂找不着家。

②第二天检查蜂窝时又看到15只身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想到:“尽管它们逆风而飞,尽管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回来了。”这是一种我们人类所缺少的本能,体现出作者对蜜蜂认路本领的赞叹之情。

这些地方要多读,读出感情。

3.课文中哪些语句是写实验结果的?指名朗读。(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对“本能”一词你是怎么理解的,能举些例子说说吗?

四、归纳小结。

1.再读课文,整体感悟。

2.谈谈你读了这篇课文后受到什么启发?(鼓励学生在畅谈感受的基础上,加以归纳。如,周到严密、多想多思、勇于探索。)

五、拓展作业。

篇3:蜜蜂蜂箱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专门用于监督蜂箱内蜜蜂活动的监测系统[1]。使用该系统时,蜂农无需打开蜂箱盖,只需在蜂箱的四壁上挖出一个小孔,并用玻璃片遮挡,借助系统本身发出的红外光,通过小孔将里面的情况拍摄成图片。通过这些图片,蜂农可以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查看蜜蜂在蜂箱内的活动。此外,该系统还设计箱内温度过高或过低时的报警功能。

1 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1.1 系统组成

蜜蜂蜂箱监测系统由CMOS图像感应模块、GPRS发射模块、报警系统、温度采集系统等部分组成[2]。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系统主芯片采用台湾联咏科技的NT96211,该芯片内部具有图像处理引擎,同时又兼容ARM9,且具有控制功能,非常适合系统设计的要求。GPRS模块采用M10无线模块,用来将拍摄的蜜蜂图片以MMS形式发送至用户手机上,以方便用户远端监测。

1.2 系统工作原理

该系统通过内部的图像和温度传感器,将蜂箱内的蜜蜂生活及箱内温度情况反馈给用户。系统大致工作流程如下[3]:系统工作时,以温度传感器为基础的温度传感电路,采集蜜蜂蜂箱内的温度信息,转换成模拟的电信号传输给微处理器,经过处理器中的模-数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息。在温度值低于某一特定值时,微处理器根据用户设置来确定是否要启动报警,并将温度值保存于存储器中。与此同时,系统开启红外灯,CMOS图像传感器开始采集蜂箱内的图像信息,并将其传送到微处理器,通过处理器内部的图像处理引擎等相关部分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图像信息保存于SD卡内。之后,系统根据用户的设置,自动确定是否要将图片通过GPRS无线发射模块发送至用户的接收端。如果用户设定为发射模式,系统就会将之前保存的温度和图片信息以MMS形式发送给用户,发送后,温度和图片信息在SD卡内留有备份,以备用户查询。如果用户设定为非发射模式,则拍摄的图片信息可以直接在系统的LCD屏显示,采集的温度和图片信息只会保存在SD卡内,不会通过GPRS发送信息。该模式下,同时也默认开启了报警的功能。

需要强调的是,在发射模式下,系统对温度和图片的采集是通过内部时钟触发自动开始的,用户只需设定触发周期。这种模式适用于远距离监测的情况。而在非发射模式下,信息的采集是通过系统的控制键盘手动控制的,此时系统不会开启GPRS模块,同时开启报警功能。这种模式适用于直接接触时使用,可以为用户节省无线通信费用。

考虑到该系统用于蜜蜂养殖业上,用户为广大的蜂农,从用户的经济承受能力和资源的最优化利用角度出发,系统在设计时留有TV接口,用户使用更方便,更便于该系统的推广。

2 系统设计

2.1 平台的选择

系统所使用的操作系统为联詠科技为NT系列微处理器产品所推出的、符合μITRON 2.0规范的NDK实时操作系统,即μITRON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

μITRON操作系统与其他操作系统相比较,除具有一般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实时性和可裁剪性外,还具有弱标准化的特点[4,5],即TRON操作系统没有严格规定软件开发环境,可以使用多种编译环境。在本系统设计时,采用Source insight编译器。

本系统硬件平台采用NT96211微处理器,其兼容ARM9、支持各种硬件接口,包含串口、USB、GPIO、TV、LCD、SD卡接口等。操作平台结构如图2所示。

μITRON操作系统内部框架可分为库层、应用层和项目层三个层次。

(1)库层。

包括驱动程序(Driver)、内核(μITRON v2Kernel)和子系统(Lib(subsystem)、LibExt(subsystem))三个部分,如图2所示。驱动模块(Drive)是控制系统最底层硬件的软件部分,该部分包含各种外围设备的驱动代码。内核模块(μITRON v2 Kernel)是库层的独自软件模块,其作用与其他操作系统内核一样,是整个实时系统的核心部分。该系统的内核符合μITRON内核标准。子系统与驱动模块区别不是很明显,严格地讲是上层驱动的一种,它与底层驱动的主要区别在于子系统一般会包含控制流,而底层驱动本身不具备此功能。子系统又可分为两部分:操作系统本身所带的标准驱动和库等级代码Lib(subsystem)和用户自己编写的外围驱动和库等级代码LibExt (subsystem)。

(2)应用层。

为用户编写的应用程序,这些应用程序用于特定的操作。简单的应用程序包含单任务就能完成操作,对于复杂的应用程序则需要多个任务协助才能完成操作。与子系统一样,应用层也可分为标准应用程序和用户添加的应用程序两个部分,分类也类似。

(3)项目层。

是操作系统中最灵活的部分,它可以根据硬件平台对操作系统进行配置。系统的配置文件、初始化和UI文件均在这一层。基本上,应用层和库层模块都可以看作是项目层代码,原因在于这些层中的函数,都与项目相关且都需要被定制。

在本系统设计时,底层的硬件驱动程序主要存在驱动模块内,应用程序以及图像处理程序主要存放在应用模块中。项目层主要存放一些上层文件,如配置文件、初始化程序以及一些图像界面文件等。

2.2 功能模块设计

该监测系统主要由图像感应模块、GPRS无线发射模块、温度采集模块、太阳能充电模块等部分组成。

(1)图像感应模块

与CCD图像感应器相比较,CMOS图像感应器具有体积小、成本低、耗电小且图像质量符合本设计的要求的特点[6]。所以选用型号为MI51120的CMOS图像感应器用于感应蜂箱内的红外图像。采集的图像信息经过滤光透镜被CMOS图像传感器接收,传感器再把图像信息通过总线传递给MCU进行处理。电路设计如图3所示。

(2)GPRS无线发射模块

在系统设计时,因只使用GPRS模块的MMS发射功能,因此选用功能有限,但性能稳定、价格实惠的M10模块。其硬件电路设计如图4所示[7]。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电路工作的稳定性,需根据实际情况添加一些上拉电阻和匹配电阻。

GPRS模块通过串行总线与CPU进行通信。可通过运行相关的AT命令从存储器中提取和发送图片信息。为了节省功耗,可通过MCU的I/O端口控制GPRS模块的PWRKEY的高低电平,使GPRS模块只有在发送彩信的时候启动,平时模块不启动。

(3)温度采集模块

温度采集模块采用AD590温度传感器,温度采集电路如图5所示。其中,AD581为高精度集成稳压器,LF355为结型场效应管输入的运放。假设AD581输出端电压为U,AD590输出端电流为I,反馈支路上的电流为If,则根据“虚短”原理可知:

所以比较器输出端的电压Vo满足:

将式(1)代人式(2),可知:

由于U、R1、R2、R3、R4为常数,可知-U(R3+R4)/(R1+R2)、R3+R4也为常数,则比较器的输出电压与AD590输出电流满足线性关系。由此电流关系转变成了电压关系,因此可用比较器的输出电压表征AD590的输出电流。

图5中电位器R2用于调整零点,R4用于调整运放LF355的增益。调整方法如下:在0℃时调整R2,使输出Vo=0,然后在100℃时调整R4,使Vn=100 mV,最后在室温下进行校验。例如,若室温为25℃,则Vo应为25 mV。

采集的温度信息用电压信息来表征,通过GPIO口传输给处理器内部的A/D转换器,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再传递给处理器进行处理。处理器根据这些信息判断箱内温度是否过低(温度低于17℃)或过高(温度高于37℃),并根据用户设置决定是否要启动报警功能。

(4)太阳能充电模块

为了避免经常更换电池所带来的麻烦,系统采用太阳能充电方式供电。设计的太阳能充电模块采用CN3083芯片对充电过程进行管理。其模块硬件电路设计如图6所示。

在本系统设计时,为了使太阳能充电速度能满足需要,选择输出电压为18 V的太阳能电池板。而CN3083的输入电压最大只有6.0 V,不能直接与太阳能电池板连接。为此输入端电压必须经过降压(可用DC/DC电路进行处理)。在设计中选择RT34063芯片进行降压,通过降压芯片将CN3083的输入电压控制在5.7 V左右,这样就能使充电芯片正常地工作。

3 系统实现

由于监测系统要长期置于黑暗的蜂箱内部进行监测,因此要想实用化就必须考虑功耗的问题。所以系统采用红外灯照射代替通常的闪光灯照射。拍出的图片如图7所示,比较清晰地反映了箱内蜜蜂的活动,说明该系统的设计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在蜜蜂养殖业上如何监测蜜蜂在蜂箱内的活动还是一个技术空白领域。本设计的目的在于为广大用户寻求一种能随时随地地监测蜜蜂的技术手段,通过对图片和温度信息的采集,向用户有效地反映蜂箱内情况。系统在设计时使用了国内比较少用的μITRON操作系统,充分利用该操作系统本身的优势。经试验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强的可行性、稳定性和便捷性。同时图片显示方式的多样性和操作的可选择性,更能适应实际的需要。

摘要:针对目前蜜蜂养殖业上存在的蜂箱内蜜蜂监测的困难,设计了一种用于监测蜂箱内蜜蜂情况的监测系统。系统利用NT96211主控微处理器芯片的图像处理及控制功能同时加入了GPRS、温度监测和告警模块。在系统设计时,充分考虑了系统运行的环境和运行的成本。因此,本系统既可以全方位地监测蜜蜂的活动状况,为用户提供一个理想的监测平台,又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较大的经济价值。

关键词:微处理器,温度检测系统,GPRS,无线发射模块,图像传感器

参考文献

[1]黄泽兵,赵群飞,张浩.一种新型数码相机自拍系统的设计[J].机电一体化,2006,12(1):53-55.

[2]王博,王毅.eBoat 200数码相机的设计与开发[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38(22):249-250.

[3]于庆军,胡泓,刘建伟.基于ARM和数码相机的交通违??法抓拍系统设计与实现[J].现代电子技术,2007,30(6): 76-77.

[4]许甲同.操作系统教程[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4.

[5]凌明,浦汉来,张宇.基于μITRON操作系统的嵌入式GUI设计[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06(2):83-85.

[6]DIRIK A E,SENCAR H T,MEMON N.Digital single lens reflex camera identification from traces of sensor dust[J]. 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Forensics and Security, 2008,3(3):539-552.

篇4:《蜜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结合语境理解词语,感受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并能积累好词佳句。

2.了解试验的过程以及作者是如何验证蜜蜂有无辨别方向能力并得出结论。

3.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

了解试验蜜蜂有无辨别方向能力的过程。

教学难点:

作者怎么验证蜜蜂有无辨别方向能力并得出结论的。

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跟着生物学家法布尔继续观察、研究《蜜蜂》,板书课题。你们跟这可爱的小动物打声招呼吧。生齐读课题。

2.听写词语。

第一組:好像、几乎、大概、推测

第二组:证实、准确无误、确确实实

3.学生反馈写词情况。指名读读,你发现这两组词有什么区别了吗?初步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4.回忆课文主要内容:我知道了本文主要讲了( ),为了验证( ),做了一个试验,得出了( )的结论。

二、细读感悟,经历探究

学习第一自然段,知道法布尔为什么要做实验

1.法布尔为什么要做这个试验呢?

2.生反馈,出示“听说”一词,理解“听说”的意思,感受法布尔做科学研究讲究事实,不肯轻信、盲从的态度。

3.练习用“无论……总是”说话。

学习第二自然段:理清法布尔实验的经过。

1.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提出默读要求: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思考,拿出笔做好标记看看法布尔试验过程可以分为哪几步。

2.生汇报,用“先( ),接着( ),然后( ),最后( )”句式说,板书:捉蜜蜂—做记号—叫女儿等—走两里多路—放飞蜜蜂

3.看到这个试验经过你有什么疑惑?这些环节能少一个吗?指导朗读,体会法布尔做事的严谨、认真、求实的态度。

4.出示句子: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理解“推测”一词,法布尔为什么会这样推测呢?

5.生汇报,师出示句子:第二段最后一句。指导理解“几乎、大概”,再次感受作者用词准确、实事求是的态度。练习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感受作者不仅认真、严谨,还善于观察和思考。

学习第三至五自然段:

1.蜜蜂找到家了吗?它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吗?默读三四五自然段,找找看。

2.生汇报。

预设:

(1)第三自然段:有两只蜜蜂回来了。指导学生带着激动的语气读句子。我从这个结果当中思考了些什么?请读读句子,认真思考: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吗?

(2)第五自然段:有17只蜜蜂回来了。出示句子,理解“准确无误、确确实实”,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完成照样子写词语的练习,体会叠词的妙用。作者得出试验结果:蜜蜂确实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的。

三、总结拓展,课外延伸

1.法布尔通过试验最终发现________,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话,这个结论让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疑问?

2.看来,自然界的确有无数解不开的奥秘。由于法布尔生活在离我们现在100多年前,当时的研究条件肯定十分有限,他不能解释这种本能。在几十年后,有一种研究结论,你们听听有没有道理。(课件出示奥地利生物学家费里希的研究成果)如果同学们对蜜蜂的知识感兴趣,可以去查查资料,自己再做一番探究。

四、积累好词佳句,引入广阔阅读

1.把你喜欢的本课词语、句子摘抄在读书笔记本里。

2.课余时间,请阅读下列老师推荐的好看的书:法布尔的《昆虫记》《木木的昆虫日记》。

篇5:蜜蜂教学设计

备课人:王海萌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证实”等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作者做试验的过程,看作者是怎样一步步细心安排的。

2、从中体会作者科学严谨的态度。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了解蜜蜂吗?谁来说一说你了解的蜜蜂? 大家知道的可真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蜜蜂的文章。

二、初读课文

1、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识生字,遇到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做到读准确、读通顺。

2、同学们读的很认真,生字你认识了吗?

3、生子我们认识了,词语会读了吗?

三、感知课文

1、现在请同学再自由快速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用简短的话概括。

2、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作者没有迷信盲从别人的结论,而是亲自动手做了一个试验,你们有兴趣跟着作者一起去做这个实验吗?

3、请同学们度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作者做试验的句子,看实验分了几个步骤,并用横线划出来,小组讨论一下。

4、这些步骤能少吗?分步讨论。

5、你从中感受到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让我们再认真的读一读作者试验的句子。

6法布尔的精神记到心里了吗? 点名读,同桌互相读,齐读。

7蜜蜂被放出来之后,你看到了什么情景?

8蜜蜂真的触到地面了吗?从哪看出来的?作者用词非常准确,一个“几乎”就把蜜蜂在风中飞行的情景描绘了出来,你应该用什么语气读?指导朗读。

9、好担心它会触到地面呀,不仅我们观察到了蜜蜂飞行的情景,作者也看到了,作者是怎么想的?作者为什么会这么推测? 10蜜蜂到底飞回来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11档二十只蜜蜂有十七只飞回来了,作者有了什么结论?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12作者并没有弄清原因,因此也没有随意下一个结论,这也表现了作者实事求是的态度。

三、课外拓展

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个资料包,自己读一读,看看蜜蜂还有哪些本领。

四、布置作业

篇6:《 蜜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试、验、证”等10个生字。会写“论、试、验”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3、理解课文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激发学生动手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4、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5、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法布尔做了一项什么试验。

难点:能理解和运用生字词,能用自己的话简述课文主要内容。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出学习目标

1、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了一个小朋友过来,它呀,身上有一根针,能飞得很远,它最喜欢采花粉和采蜜了。它的画像是这样子的(出示蜜蜂图画),大家说它是谁呀?让我们走进《蜜蜂》这篇课文一同去看看,同时也看看实验的结果怎样。

2、提出学习目标。

(1)、把课文读通读顺。了解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难懂的字词和句子多读几遍。

(2)、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1)、我会读、写生字新词。(2)、我会用某个词语说一句话。(3)、我会流利地朗读课文。

2、同桌互读,纠正错误。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或课件,用指名读、开火车读等方式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情况。

(2)、交流是怎么认识生字的,肯定各种不同的识字方法。(3)、指名多人次多形式地分段朗读课文,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4、整体感知课文大意,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感悟,经历探究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读一读。谁愿意把第一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听。

(2)、想一想。知道“我”想做个什么试验吗?(3)、说一说。假如是你,你想怎样做这个试验?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读一读。下面我们来仔细研究一下作者是怎样实验的,请

读第二自然段。

(2)、画一画。画出能表示作者试验做法的词语或句子。(3)、写一写。请若干学生把画出的语句写到黑板上。(4)、议一议:表示作者试验做法的词句有没有全部找出?

为了保证试验的成功,这做法是否都是必须的?

(5)、猜一猜。假如我们没读过下面自然段的内容,你觉得这些

蜜蜂能找到家吗?理由是什么?

(6)、讲一讲。先指名学生复述这一自然段内容,然后同桌互述。

四、激发知识冲突

法布尔试验的做法是否都是必须的?

五、课堂练习

1、学习生字:

(1)、出示要写的生字:论、试、验、袋、证、概、阻,引导观察,说说书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些什么

(2)、书写后,教师用实物投影展示。评议学生写的字。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课文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作风。

3、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4、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上堂课所学的生字新词。

2、说说作者做了一项什么试验,是怎么做的。要求不漏述试验的重要内容。

3、试验结果怎样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精读课文,探究结果

1、激励学生多遍朗读第三、四、五自然段:(1)、自由朗读第三、四、五自然段。

(2)、指名读。你喜欢读哪一自然段,能读给大家听听吗?

(3)、教师激励:觉得自己能读得和他一样好的或比他更好的,可以站起来再读。2、感知主要内容。说说蜜蜂回家的只数和时间。

3、讨论辨别。假如回家的蜜蜂只有那两只,能不能说蜜蜂有辩论方向的能力?

4、再读再思,深入理解:

(1)、两次回来的蜜蜂情况有什么不同?

(2)、结合课文有关内容想象一下:假如你是第一次或第二次回来的蜜蜂,中途中会遭遇到什么情况,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3)、其他同学评点他们的想象是否有道理。

(4)、教师深入引导:从蜜蜂回来时遭遇到的不同情况,你有没有感受到蜜蜂有着很强的辩认方向的能力?说说理由。

三、赏读片断,表达感情

1、教师引导。小蜜蜂真了不起!你们觉得小女儿告诉爸爸说有两只蜜蜂回来了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再想一想,当作者介绍“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时,口气又是怎样的?

2、学生自读体会。

3、指名学生多人次表演或表现性地分别朗读相关的两段,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感受。

四、再思导疑,再激兴趣

1、诱导生疑:读了第三、四、五自然段以后,同学们对蜜蜂具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是不是又产生了一些疑问?

2、学生发问。(主要目的就是要诱发学生提出疑问,把兴趣拓展到课外的生活实践中去。)

3、教师引读。我们来看看作者法布尔是怎么说的,好吗? 4、学生多形式地朗读,或指名读,或小组读。5、教师再引:

(1)、对于法布尔所说,同学们还有什么想法交流吗?

(2)、学到这儿,同学们也许又产生了更多的疑问,让我们一起到 书籍中,到生活中,用我们的实践和智慧去解决这些问题好吗?

五、知识拓展延伸

1、小练笔:

以《失踪的三只蜜蜂》为题,发挥你的想象,注意用词准确。

2、自主实践:

了解关于蜜蜂其它方面的知识,办一份手抄报。

板书设计:

14.蜜蜂

上一篇:大部门体制下一篇:华东师范培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