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灵石二中学习体会

2024-04-22

赴灵石二中学习体会(精选6篇)

篇1:赴灵石二中学习体会

此次灵石二中学习归来,我被灵石二中的主人翁式的管理风格和民主式的自主学习所震撼。这是一所怎样的学校?这里有一只怎样的教师队伍?这里有一群怎样的学生?我如饥似渴地观察者一切,流连忘返,有太多新颖的东西吸引着我。

初到学校,富有特色的教学楼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楼体外侧用鲜艳的色彩涂鸦出一幅幅富有朝气的画面,使得整个学校色彩亮丽,朝气蓬勃。教学楼内从一楼到五楼共有五个主题系列:习惯与成长、态度与方法、浸润与滋养、激情与梦想、爱心与奉献。顶楼设计为:让历史告诉未来。校园走廊、办公室、会议室到处可见学生的书画等作品。教室的座位编排灵活与主黑板协调考虑,以班为单位的大幅度整队、小环形跑操形式,配合欢快、动感的音乐,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根据安排,首先是参加灵石二中校领导给我们带来的精彩讲座,由干练清爽的梁素青校长主讲。梁校长把“关注每一个孩子”挂在嘴边,她说:他们的老师喜爱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孩子都很可爱,在这里没有差生。梁校长向我们介绍了学校自主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这正是紧随教育改革的步伐。随后,我校老师随机去教室听课,餐桌式的教学模式,自主活跃的课堂,汇集群师智慧的学案都令我印象深刻。

以下几点是这次归来的几点体会:

一、敢为人先,大胆实践

灵石县第二中学是一所八-十轨制的城区中学。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灵石二中大力度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敢为人先,大胆实践的精神是成功办学基础。课改初期,灵石二中顶着来自学生,家长,同行和社会等的多方质疑,顶住压力,坚持改革。这种坚定的信念是我们首先要学习的,我们必须抱着这种信念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才有可能成功,否则只能是半途而废。

二、杜绝形式,系统改革

灵石二中的课改不是形式主义,不是点式的片面改革,而是对整个教育教学管理系统的改革。餐桌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背后是有着全面配套措施作保障的。一次真正的成功的改革,必须是有深厚的力量作支撑的。因此,若是将餐桌式课堂模式照猫画虎搬过来是绝对不会成功的,必须是要将整个改革系统都搞清楚,从学校管理到教师培训到学案编制到学生培训,甚至要将家长培训考虑在内,将课改的理念深入到每一个阶层,渗透到每一项活动。切忌急于求成,必须要将每一个保障措施都脚踏实地、确实落到实处。

三、学案引导,自主学习

灵石二中变“教案”为“学案”,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全面提高了学校的管理质量和教学质量。学案教学得到省厅的认可和推广。

梁校长认为学案的编制非常重要,并且特别强调每一份学案必须是在一个教研组所有教师的参与讨论下完成的,必定是群体智慧的结晶,切忌任务分割,各干各事。学案的设计分为:“自主学习——小组学习——展示反馈——拓展提升”四大板块,全年级各科各课时均分别使用同一份学案。

当我随机走进初一和初三的课堂观课时,我观察到课堂纪律很好,并且在学案的引导下,课堂气氛民主、学生口头表达流畅、思维活跃,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展示,将小组的荣誉视为自己的荣誉,教师做一些适当的点拨,整堂课都井然有序,生机盎然。

四、小组合作,集体展示

餐桌式的课堂模式,目的就是更好地展开小组合作,无论是学习,展示,还是评价都是以小组为单位,加强学生合作,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在小组建设上,灵石二中更是经过多年的摸索,总结出一套科学的分配方式,每组由1、2、3、4号不同成绩等级的学生组成,相邻两组1、2号又组成新的四人小组,这既保证了优差相补,又保证了优尖提升,可谓巧妙至极。组内各成员均分配各科管理任务,当然也包括纪律、卫生等日常行为管理,使组内人人有事管。

五、教师轻松,自主管理

“自主学习”是灵石二中的取得的巨大成功,“自我管理”更是将灵石二中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台阶。

学校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的细节入手,制定了教室楼道活动、校园活动、课间活动,值日生行为、学习周清、行为周清、自行车管理、宿舍管理等十大文明公约。构建学生自我管理系统,以责任到人的承包制,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功能。每一位学生都有事可做,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管理权,者真正强化了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使学生在虚拟的社会状态中树立主人翁意识。这使得学生的主体功能不仅体现于课堂教学中,也体现在课外活动、日常行为和德育养成中。

这样的管理方式与教育家魏书生的管理理念不谋而合,也印证了这种管理方式是与有效教育相吻合的,是值得我们尝试和采用的。

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从我做起,着实做好课改的每一项准备工作,鼓足勇气,大胆实践。

篇2:赴灵石二中学习体会

2010年底,李校长带领我们语数外老师赴山西灵石二中去参观学习,来到灵石二中,首先看到的是整洁的校园,和学风浓厚的课堂气氛,十几分钟学生开始跑操,学生秩序尽然的在指定的地点听着有节奏的音乐开始自己的冬锻跑操,教师们齐心共管积极参与学生的活动令人震惊,一名教师底下头捡起来地上的赃物,主动地放到了垃圾箱里。确实人人参与校园环境的维护,做好了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令人回味。随着铃声的减弱,跑操结束了,我们跟随者走进了教学区,开始听课的学习。

初二的一节数学课上,教师很少讲解,而将课堂交给了学生。学生4人分成1个小组,讨论“如何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教室里一片热闹的讨论声。有的大声展示收获,有的则小心提出问题,大家争着回答讲解,气氛十分活跃。仅仅几分钟,整个知识点就呈现了出来。经过教师的当堂测验,绝大多数学生都掌握了本节知识,师生的脸上也写满了自信、愉悦和兴奋。这是记者日前在山西省灵石县第二中学“学案教学”课堂现场看到的一幕。一份“学案”为何能改变一所学校的表情?记者对该校进行了采访。

灵石二中校长赵素清介绍说,“学案”是教师为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设计的学习方案,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学情,对教材进行创作加工,集体备课设计而成。“„学案‟让学生在学习前便了解学什么、怎么学、达到什么目标,成为沟通教与学、学生与教材的一座桥梁。它同时又是教案,师生课堂共同操作,教学案一体化。”

“„学案教学‟确立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从根本上转变了教学方式,进而可以解决学生厌学、大班教学小班化等课堂教学问题。”梁素清介绍说,“学案教学”明显提升了学生自学、参与、合作、交流、表达、质疑、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学生的团队精神、意志、毅力、兴趣、习惯等非智力因素也都得到了培养,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我又随机到初一和初三的课堂听了课,课堂气氛的鲜活与民主、学生口头表达的流畅、思维的活跃和大胆的质疑精神,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下午又听了两位校长的报告,更深的认识到,其实,“学案教学”改革一开始也并非一帆风顺。“当初,一些有经验的老教师对教学改革的抵触情绪比较大。因为传统的„我讲你听‟的教学方式大家都用得很习惯了,很多人不愿意改,更担心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学校进行

了教学试点,让一部分有兴趣的教师先动起来,当堂检测学习效果,不断进行比较,用效果逐步推进,后来全体教师都接受了“学案教学”。

初二物理教师马宝卿从教26年,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她坦言,学校刚提倡“学案教学”改革时,自己内心有抵触,认为老师不讲学生根本就学不会。当她看到一些教师改用“学案教学”后效果非常好,她便主动加入到教学改革的行列中。“虽然我课上讲得少了,但学生的成绩和能力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提高很快。我认为„学案教学‟非常好,不仅能让学生想学,而且还能充分发掘学生潜能。”马宝卿高兴地说。

“实施„学案教学‟后,学校教学质量逐年提高,更为可喜的是,学生变了,他们会自学、敢表达、能合作、善质疑,学得轻松高效,„中段生‟和„学困生‟也都得到了很好发展。教学改革还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认可。”灵石县教育局局长田应松介绍说,灵石二中进行的“学案教学”课堂教学改革,不拘形式,摸着石头过河。从2007年开始,灵石已在全县整体推行了“学案教学”改革。

篇3:赴灵石二中学习体会

一、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走进昌乐二中的课堂, 让我感受最深刻的是, 课堂充满亲情、热情和激情, 处处流露的是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彼此尊重、平等、和谐, 学生的学习是紧张的, 但学生的学习同样是快乐的。昌乐二中的课堂是完全开放的, 他们不排斥观摩老师的听课, 他们的教师和学生专注于交流和讨论, 课堂上自信展示, 大胆质疑, 激情投入交流和演说, 一切都显得淡定从容, 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教育的质朴和自信。课堂上, 教师不再是课堂的绝对中心和权威, 教师不再是课堂绝对的组织者、领导者、管理者, 而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合作者、观察者, 是良师更是益友, 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一起犯错、一起纠正、一起成长, 共同分享情感体验和成功喜悦, 甚至还有遗留的困惑, 在学习交流中, “老师”二字变得不再永恒, 这就是昌乐二中充满人文情怀的课堂。漫步在昌乐二中的校园, 看着各种学生社团活动的展示栏, 看着学生实践活动中的风采留影, 看着校本课程辅导老师个性的简介, 看着校长和老师向学生推荐的阅读大餐, 看着教室外班级文化建设的展示, 各种考核量化制度的独具匠心、各具特色, 让人不由被昌乐二中师生们的细心策划和特色管理深深折服, 让人不由产生共鸣——这就应该是一个学校真正的面孔, 用最朴实的形式诠释着什么是教育, 师生和谐, 自主管理, 彼此尊重, 用亲情、热情、激情共同维系着真正属于教育的一片晴空。正如培训老师所说, 唯有亲情式的师生关系, 才能创建丰富的校园文化, 才能使学生在这样和谐快乐的文化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二、学习研究小组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机制保障

走进昌乐二中的课堂, 通过几节物理课的观摩学习, 一个感触就是课堂高效学习研究小组的建设, 这是实现课堂高效性的机制保障。昌乐二中从2007年开始尝试课堂高效学习研究小组制, 到目前为止可谓成果斐然, 去年在山东一本上线率达53%。他们倡导班级建立高效学习研究小组, 通过小组成员之间团结协作, 发挥传帮带作用, 提升协作交流能力。课堂上他们互相借鉴, 合作探究, 在学习过程中有效促进了学习能力的提升。俗话说, 众人拾柴火焰高, 学习的热情与激情在互相鼓励、互相帮扶下被点燃;学习小组设立各种考核制度, 制度由小组成员自己决定, 讲民主, 抓落实, 最终实现小组自治, 班级自治, 学生自治, 这是高效学习研究小组的动力源泉。学生管理学生, 充分发挥学习主体功能, 学生真正形成了“我的学习, 我做主, 我的班级, 我做主”、“小组荣辱, 我的责任, 班级荣辱, 我的责任”这样一些观念, 启动学生团队引领作用, 发挥学生舆论正向能量,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果可以目睹, 全校一色的学生装, 教师一色的教师装, 没有发现学生拿手机的, 每一位学生都明白自己该做什么, 不该做什么, 师生思想统一, 胸怀大志。星火可以燎原, 一个人能登得更高, 一群人能走得更远。这样的小组建设有效促进了课堂高效的实现, 从我的理解来看, 所谓的高效课堂就是一种课堂职能的倾斜,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 是展示交流、促进学生能力提升的平台, 学生教学生, 发扬传帮带的功能, 不再是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这样的课堂, 这样的课堂已经成为历史。我总结了两句:高效课堂就是课前自主研习, 积攒疑惑;课堂高效交流, 促进提升。当然, 这里肯定要重新涉及老师的定位问题, 老师的课前策划要更周密, 备课要更有广度和深度, 要未雨绸缪, 对老师的要求更高, 课堂上老师看似轻松, 课下却工作量更大。课前的学生自主研习, 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和保障。我侧面了解了昌乐的三小时晚自习, 就是通过教师对小组长培训、小组自治, 让学生完全自主做好导学案的80%左右, 确保第二天的课堂交流讨论有的放矢, 实现讨论的高效性, 最终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 这其中的关键就是“自主”。由于学习时间仓促, 我始终没有直接目睹晚自习的辅导培训过程, 我觉得要破解如何让学习小组高效运转、动力不竭, 就是要研究小组培训机制, 但是至少可以肯定与教师团队的通力协作密不可分, 也更需要教师团队的集体智慧。

三、导学案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推手

在昌乐二中的课堂上, 每位学生上课时导学案人手一份, 而且, 绝大部分学生完成情况都非常好, 说明其对导学案的研习是充分的、有效的, 我也问学生, 学生说他们晚自习三小时要求绝对安静自主地完成相应导学案, 准备好自己的疑问, 第二天课上再对这些疑问进行讨论交流, 是有小组量化考核的。课堂上的确也是这样的, 导学案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推手。导学案的功能就是引导学生学会读书、学会体会和思考, 最终学会学习。导学案的编制, 就物理来看, 分为预习案、探究案、训练案三部分, 预习案问题的设置多以回答的形式出现, 填空较少, 探究案问题设置分A、B、C三个梯度, 便于分层教学, 课前研习也做分层选做, 导学案编制的难点并不是单纯的知识, 而是如何通过导学案引领学生学知识并最终通过课堂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 即体现能力立意的原则。学习的时候, 还听说学校有专门的导学案编制团队, 人员的组成由最早实操导学案的教师担任, 导学案需要多次审核才能推广使用。导学案的使用要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是引领学生学习知识的路线图, 是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导航图, 不是习题、例题的单纯剪贴。

四、“高效课堂”是学生交流学习的舞台, 不是老师讲解的展台

“高效课堂”就是要最终实现让学生会学、学会, 在课堂上绽放生命的快乐。培训时有位老师调侃着讲了一个故事, 他说:“在一次北京市组织的优质课评审活动中, 有位老师经过几次师生演练, 在课堂上讲的是环节齐备, 逻辑清晰, 语言干净利落, 而且是妙语连珠, 学生也是配合默契, 踊跃作答, 效果良好, 课后获得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 可是有位旁听的老外却站起来抛了一句话:‘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学生都会了, 你还讲什么? ’”虽然是故事, 但也足以引起我们思考, 思考什么, 思考课堂的归属问题。诚然, 我们不否认这位老师的能力, 我们也不乏这样的老师, 也有过这样自我陶醉的感觉, 可是高考毕竟不考老师, 甚至老师讲过的题目一个也不考, 考的是学生, 考的是学生的能力, 而课堂上你的学生呢, 也许也跟着老师此刻感觉良好, 但殊不知, 这种感觉没有经过自主思维加工和提炼, 不深刻, 是无法转化为能力的, 当然也是很容易被遗忘的。你说这样的课到底算不算是一节高效课, 这样的老师算不算真正对学生负责。我对此感到惭愧, 而且在之后的听课中, 这对学生负责。我对此感到惭愧, 而且在之后种感觉越来越强烈。我听了两节同课异构的物理课, 课题是觉越来越强烈。我听了两节同课异构的物章:题目章:题目节:内容主要知识节:内容主要知识示学习目标, 白板出示具体的展示安排, 分配到组, 提出具体板出示具第一节摇第一节摇关系》, 两位老师1. 非生物因素1. 非生物因素2. 生物因素展示安排, 分配到2. 生物因素《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场强的关系》, 两位老师课前让学生出势差与场要求, 展示人员由各组自定, 开课后, 教师都出示了一张《电由各组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开课后, 教师都出3. 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3. 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场》章节的结构图, 用了大约5分钟的串讲, 引出电势差和场强分钟的串讲引出分钟的串讲, 引出电势差和的关系式, 然后就是让学生展示导学案中的习题, 共九道题, 1. 种群的特征示导学案中的习题, 共九道1. 种群的特征而且这九道题都涉及解题方法和技巧, 但是学生在展示讲解法和技巧, 但是学生在展示2. 种群密度的一种调查方法———2. 种群密度的一种调查方法———和研讨中的良好表现, 确实很让我震惊, 也确实让我真正体会好表现, 确第二节摇摇第二节摇摇让我震惊, 也确实让我真正重捕法重捕法到了什么是高效课堂, 毋庸置疑, 学生的能力在课堂上得到了提升。“高什么是高效第八章摇摇种群的特征效课堂, 毋效课堂就第八章摇摇生物与环境种群的特征很大提升。“高效课堂”就是要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引生物与环境疑, 学生的能力在课堂上得3. 种群数量变化3. 种群数量变化要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4. 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4. 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导他们主动参与, 积极展示, 大胆质疑, 真正体会到自主学习、们主动参与大胆质疑, 真正体会到自主学5. 生物群落的概论5. 生物群落的概论高效学习的快乐。公开课评课, 老师更多的是观察学生的情感课, 老师更多的是观察学生的6. 生物群落的结构6. 生物群落的结构体验和成功喜悦情况, 评课评学生体验而不是评老师严谨, 治学要严谨, 课堂不是治学,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舞台, 不再是老师激情洋溢的展台, 时代在变革, 课堂也要变革。昌乐二中真正将课堂还给了学生, 老师给予了学生更多权利, 让他们自主选择;给予了学生更多机会, 让他们自主把握, 让思想与思想相碰撞, 启迪学生思维, 提升学生能力, 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在学习中体验快乐。如赵未平校长所说:“回归教育的本质, 把每个孩子的一生变成一个成功而精彩的故事, 让教育真正走向育人。”这就是昌乐二中及昌乐二中老师们所秉持的最质朴的教育观。

篇4:去灵石二中学校心得体会

寺头中学 张鹏

2011年3月25日,我们寺头中学全体教师在教导处牛主任的带领下,奔赴灵石二中进行学习。来到灵石二中后,首先看到的是整洁的校园和学风浓厚的课堂气氛,二节课后,学生不仅做广播体操还进行了跑操,学生还在指定的的地点听着有节奏的音乐开始了跑步锻炼。中午,我们还在校园中发现学生们打扫卫生,这才叫我知道为什么学校里没有在地上发现垃圾,此时才让我感受到人人参与校园环境的维护。随着铃声的减弱,跑操也随着结束了,我们也跟着走进了教学区,开始听课的学校。在初二的一节物理课上,教师讲解的很少,而是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学生就是课堂上的老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技高为师”。学生4——6人为一组,这个和我们去“王台中学”看到的是一样的,在学生讨论时,有的大声展示收获,有的则小心的提问,大家争着讲解,气氛十分活跃,短短几分钟,整个知识点就呈现出来了。在教师的检验中,我发现绝大多数学生都掌握了,这不仅让我觉得,有的时候,学生之间的交流会比较自然,会的同学会把自己的方法交给不会的同学,最起码是自己认为这样理解比较简单。每个学生手中都有一份试题,当我拿起来看了后,发现并不是一份简单的试题,是告诉了学生本节课的重点以及学生要掌握的知识点。在这节课结束的时候,教师进行了很简短的总结,虽然简短,但是很实用。第四节课,我们听了听灵石二中教导主任的对学校和管理方法介绍,也让我发现我今天看到的一切,原来全是源于学校领导的带头,也使得教师的干劲十足(在教导处的黑板上让我发现学校对教师的关心)。下午,我们走进了每个年级的教研组,和灵石二中的老师进行交流,让我知道了“学案”是教师为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设计的学习方案,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情,集体备课设计而成。“学案”让学生在学习前便了解学什么,怎么学,达到什么目标,成为沟通教与学的一座桥梁。它同时也是教师的教案,师生共同操作,教学案一体化。

篇5:赴平原二中学习体会

1月8日上午,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我们去平原二中进行了学习交流,第一节听了初二2班王敏老师的一节复习课,第二节听了初一11班张燕老师的一届复习课,这两个班都是实验班。

其中王敏老师上的是《第十五章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复习课。这堂课她大致分四个环节:环节

一、学生分小组梳理展示本章中的定义、概念、性质和法则,每个小组都有任务,学生梳理记忆的很熟练,这在学生回答问题时的语速可以看出;环节

二、对上一节训练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点拨;环节

三、小组PK。小组间胡出问题进行板演解答;环节

四、当堂达标检测(大约7分钟)

整堂课下来,学生注意力都非常集中,学生在黑板上展讲时,自信、大胆,语言规范。

第二节初二张燕老师的课由于他没有板书课题,但是从他复习的内容看,复习的是七年级上册的前三章的知识。她主要是对这三章中的易错点进行了梳理与纠错训练,易错点点拨到位,分析透彻,基本上都点出了易错的原因和注意关键点。

根据这两个老师的复习课,我就想,复习课该如何上?特别是对初一的学生应如何上复习课?

初一新生由于年龄小,且在小学时没有养成好的复习习惯和正确的复习方法,他们不知道怎样去复习,自己复习时只是一味地去做题,很少有反刍梳理,学习的知识不系统,很难进行高效的复习。

所以老师应该引领学生先对知识进行梳理,当然是学生梳理而非老师梳理,任务分给各小组,在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教师对易错点易错题进行展示,学生展讲,教师点拨。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并当堂达标训练。

篇6:赴清徐二中参观学习体会

孝义市中阳楼初中宋娟萍

2011年3月14日清晨雨雪交加,我校全体教师驱车前往清徐二中参观学习,从早到晚一天的行程尽管短暂,但清徐二中影像却牢牢铭刻心中。

该校是近年来教改成功的的一所名校,蜚声省内外,它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在清徐二中我们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到各班推门听课,活跃的课堂让我们都感到心情振奋,引起很多思考:一是学生座位面对列坐,其目的在于方便学生间的合作与探究;二是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老师的作用主要是控制课堂节奏、罗列知识框架、提炼精华要点、点拨学习方法,真正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落到了实处;三是我们可以随便踏入任何一个教室观课,无论时间长短,各班学生的注意力并未因外界观摩者的进进出出而有丝毫分散。

在清徐二中我们看到育人的氛围四处洋溢。无论在办公室,教室,还是楼道,校园,都可以看出他们科学民主的管理方式和办学理念以及“爱、善、智、诺、行”的浓郁校风。学校里爱心、善行、诚信、践诺、责任、智慧、学习方法等教育版面随处可见,潜移默化,环境育人,可谓“润物细无声”。

在清徐二中我们看到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异彩纷呈。这里的学生个性张扬,发言大胆,声音响亮,读书细致认真。教室布置各有特色,展示了各种风格的班风班貌,更让人感慨的是学生的多才多艺。这和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管理,培养能力是分不开的。

在清徐二中我们感受到,她坚持“德育为首,素质为本,教学为主,全面发展”的办学宗旨,全面推行“目标引路,自主学习;目标深化,交流探讨;目标展示,反馈评价;目标达成,拓展提升”的四环节活动教学模式,符合教育规律,适合学生特点。把立足点放在学生身上,落实小组合作学习,自我管理,激发了学生的团结协作和竞争进取意识,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该校教学质量在太原市长盛不衰的根本因素。

上一篇:专职安全员配备要求下一篇:回复函格式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