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教学反思

2024-04-22

h教学反思(精选10篇)

篇1:h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马林h

从这一段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中,反映出了很多问题,我认为这些问题存在已久且普通,应当引起重视。

首先,学生对课本上最基础的知识都无法完全吃透,课堂效率十分低。其实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强,想象力和联想力十分丰富。一些课本上出现的简单词汇能够掌握。但如果稍微进行拓展就不会了,所以课堂氛围和效率都会受到影响。

其次,就是我对作业的批改不及时,学生没有趁着劲头去及时改正,时间一长,就把东西忘了,所以课后作业的巩固复习效果不好。所以我以后在作业数量和质量上,要更加严格要求。

另一个,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无论是词汇还是语法都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因此,应该让学生多背诵单词,重复记忆,不论学生成绩高低,都应该一视同仁。

最后,对学生的分层教学没有做到位,优秀生没有达到优秀生应有的标准,学困生也没有上来,说明在这一部分还应该继续深入。

学生的思想工作要及时做,时刻关注他们的动态,多找学生谈话,让他们保持对学习的激情。

宽城四中 英语 马林h

篇2:h教学反思

我带的两个班原来的英语基础都比较差,学生们以前在学习英语时,也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实践中,我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为学生创造英语学习的情境,鼓励学生多运用英语,学以致用。

每节课我都会安排几分钟会话联系,让学生进行pair work,自由地用英语交谈,让学生能够自由发挥,鼓励学生大胆说英语,并及时给予表扬肯定,以增强他们的信心。

并且增强听说的`训练,努力使学生做到听,说,读,写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对英语的兴趣。防止学生学得“哑巴英语”。

让他们尝试进行role play 角色表演,结合课文内容,创设对话情境,让学生依托课本对话,重新进行创作和发挥,让学生在轻松热烈的氛围中学会并运用所学单词和句型,锻炼英语表达能力。

篇3:h教学反思

关键词:诗歌板块,综合板块,整体教学

近年来, 一线教师在不断进行着单元整体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笔者认为E、F、G、H综合板块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教学, 也非常值得研讨。实践发现, H板块的诗歌教学很是欠缺。许多教师在教学中, 为了节省时间, 只是把诗歌读几遍, 然后画一些词组, 对于诗歌中出现的学习资源并未充分利用或拓展。殊不知, 长此以往学生非但不能体会英语语言的韵律美, 而且会漠视H板块的学习, 失去学习的热情。笔者以自己执教的《牛津小学英语》 (译林版) 5B Unit 7 A《busy day》综合板块的一个片段为案例, 与同行分享在综合板块整体教学的基础上设计诗歌板块教学的经验。

一、教学案例

Step1利用A板块三幅主情景图, 引导学生快速复述David’s busy Thursday, 并导入Sam’s busy Friday.

Step2:Presentation of E Look and read. (Sam’s busy Friday)

Step3:F Look and guess. (介绍Sam在英语课堂上忙着玩游戏)

Step4:Presentation of H Say a rhyme. (Sam晚上7∶50还忙着下棋, 然后洗淋浴)

1.T:After school, See?What time is it?What does Sam do? (呈现E板块Sam回家的图)

PPT呈现补白:Sam____s____at____. (答案:comes home, at 5∶50)

T:Yes.Sam comes home at ten to six.Tick, tock, tick, tock.What time is it?

S:7∶50.

T:It’s very late.What does he do?Guess. (将H板块的图切割成只有头像和钟面, 引导学生猜测Sam做的事)

2.创设情境:He’s so happy.Here’s a happy rhyme for you. (呈现H板块完整图片和留空的小诗)

A clock

Tick, tock, tick, tock.Look at the clock.It’s very late.

It’s ten to eight.Have a___.before dinner.

A.bath B.shower

3.引导学生根据韵脚选合适的单词

4.以旧引新, 建构词音:our-shower

5.PPT呈现两幅洗澡图片 (一幅洗淋浴, 一幅洗盆浴) , 引导学生猜测shower的词义

6.Read:have a shower

7.带领学生仔细品读小诗, 并排序

() have a shower () play chess () have dinner.

8.Make new rhymes (pair work)

(正确答案依次为:rice, nice, banana, dinner)

9.T: (接上) Do you have a banana before dinner?How about Sam?What does he have before dinner? (He has a shower.)

Does he go to bed then after a shower and dinner?

Step5 Presentation of G Listen and repeat (Sam 8∶15去参加聚会)

Step 6 Consolidation

(1) (接上) After that, what else does Sam do?See?

PPt呈现E最后一幅图, Sam很累, 正要睡觉。

T:He’s so tired.Why?

S:Because he has a busy day.

(2) 学生描述Sam忙碌的一天:Sam’s Friday.

(3) 学生描述好朋友的一天生活:My friend’s busy day.

简析:我们在使用教材时必须忠实于教材, 但不能拘泥于教材。E、F、G、H各个板块在功能上各有侧重, 但又缺乏统一的线索。笔者把本单元综合板块设计成Sam’s busy Friday, 以人物为主线, 贯穿始终。值得一提的是, 笔者把E、F、H各板块中的男孩的发色改为橘黄色, 学生一眼就能看出这是同一个人物Sam。从H小诗到G语音部分, Sam晚上的作息时间为:5∶50 come home/7∶50 play chess/7∶55have a shower/8∶00 have dinner/8∶15 go to the party/9∶00go to bed, 体现出该线索人物Sam really has a busy Friday, 在逻辑上与单元主题很好地统一了起来, 而且复习了易混淆的难点词汇ready和really。

立足于上述整体教学综合板块的设计, 细化诗歌板块教学就显得游刃有余了。通过“A happy rhyme”进入小诗的学习, 从“留白”到“补白”, 引导学生正确建构“韵脚”的概念, 体会英语尾韵的美感。教师应树立当堂达标意识, 引导学生有效建构学习策略。教学并不能仅仅满足于理解语篇的只字片言, 而要从整体上进行建构。因此, 我在引导学生仔细品读小诗的基础上, 选择小诗中有代表性的三件事, 让学生排序, 检查学生是否理解整篇诗歌。最后通过补白形式编新的诗歌, 也是我精心设计的。因为学生受词汇量的限制, 自编诗歌比较困难, 因此, 我选择了有相同韵脚的两对单词, 让学生填空。而且, 我特地把Have a banana before dinner放在后面, 正好为导入语音板块的教学做了铺垫:Do you have a banana before dinner?How about Sam?What does he have before dinner? (He has a shower) Does he go to bed then after a shower and dinner?一连串的问题情境, 把Sam周末晚上的忙碌凸显得淋漓尽致。

整体语言教学法推崇格式塔心理学的“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的理论观点, 综合板块作为一个整体, 其教学并不等于各个组成部分间简单的相加或重叠。语言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是整体性的, 看似杂乱的E、F、G、H各部分, 暗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 而将诗歌板块融入整体教学中, 并进行细致的教学, 能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参考文献

篇4:阅读教学的“W”和“H”

一、阅读教学中的“who”和“why”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第二学段阅读阶段目标第3、4条分别指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从中不难发现,中年段的阅读教学由词句的学习直接转向了对主要内容的把握,中间缺失了一个很重要的教学内容——“段”的教学。

“段”的教学的缺失,导致中年段语文教学存在如下问题:

教学目标模糊不清。很多教师对中年段语文教学把握不准,从高年段下来的教师常常抱怨学生听不懂,一些参与研讨的教师常常疑惑中年段的语文课与低年段的课如出一辙。中年段的语文课在深不得、浅不得,高不成、低不就中,如雾里看花一般,难见真容。

教学重难点突破不力。“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中年段阅读教学的重要要求,也是教学的难点之一。读懂文章内容必须建立在读懂语段的基础上。然而,由于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忽视方法的学习与运用,教学中,学生要么将课文从头到尾地讲述一遍,要么只能关注到某一部分,对文章内容的把握一直处于混沌状态。

读写结合的断裂。中年段阅读教学中“段”的缺失也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写作,内容上空洞笼统没趣味,形式上以句成段并列排的现象普遍存在。

因此,我们一定要厘清认识,要清楚我们是谁(who),要做什么(why)?我们要在第一学段重“字、词、句”教学和第三学段重“句、段、篇”的教学之间,找准位置——中年段的阅读教学要注重“词、句、段”,其中“段”的教学尤为重要。

二、中年段阅读教学中的“what”

明确了“段”的教学是中年段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我们还要知道“段”在中年段教材中是怎样呈现的,即知道“what”。

认识语段。语段是指文章中内容相对独立、形式自成体系的语言片断。它往往是文章内容的重心所在,也常常是分析文章的突破口。

了解语段形式。段一般分为自然段和意义段两种。自然段是作者用一句话或几句连贯的话表达一个意思的一段独立文字。意义段又叫逻辑段,它可以由一个自然段组成,也可以由几个相关的自然段组成。自然段着眼于文字表达的需要,意义段着眼于思想内容的划分。

在中年段教材中,语段的呈现形式非常丰富。鄂教版三年级上册最为突出,如反复性语段(《泉水》等);对话式语段(《这条小鱼在乎》《煮书》等);总分式语段(《红马的故事》《大自然的声音》《卢沟桥的狮子》《罗马速写》等);并列式语段(《山茶花》等);递进式语段(《动物的远游》等);顺承式语段(《夏天和冬天》等);因果式语段(《山茶花》等)。

我们了解教材中的语段,并不是要回到80年代语文教学的分层、分段、概括段意、归纳中心思想上去,也不是要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分析语段的结构形式上,而是帮助教师准确地捕捉重點语段,落实以学“段”为视角的中年段阅读教学目标,即:

理解(读懂)。能初步把握“段”的主要意思。

品析(会读)。感受欣赏段落中精彩的语言,与他人交流阅读感受。

运用(读会)。在阅读中揣摩精彩段落的表达方法,初步认识总分、承接、因果、并列关系的段式结构,并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尝试仿写。

三、中年段阅读教学中的“how”

中年段阅读教学中,“段”的教学应该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探究“how”。

首先,“段”的教学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段与篇章的关系。任何一个语段,都是作者整体行文中的一个部分,将其放大或是孤立,必然会一叶障目。因此,语段教学时,我们要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阅读规律,在整体了解大意的基础上展开精细化阅读。

段与段的关系。段与段之间都是有逻辑联系的,把准段落的意思,把握段与段的联系,便于触摸作者行文的思路,将作者的文脉、教师的教脉与学生的学脉统一起来。

段与词句的关系。品析语段的最佳途径和方法是紧扣段落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引导学生读进去,品出来,帮助学生梳理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对整个语段的整体感受。

语段教学应该怎样开展呢?下面结合《山茶花》具体谈谈。《山茶花》是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全文以因果式的构篇方式展开。文章前半部分用优美的语言描述了山茶花的美,后半部分以与老农问答式的对话探寻山茶花美的原因在于“下了那么大功夫”“花了那么多力气”的“特别劲儿”。

《山茶花》在语段结构上有非常典型的呈现形式:(1)因果式的过渡段(第4自然段);(2)总分总式、先概括后具体式的意义段(第2、3自然段);(3)并列式自然段(第3自然段)。

总分语段美美品。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走进文字中去,品出美的感受?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捕捉关键的词句加深理解,边阅读边想象,将文字与画面相融;让学生在语言、画面、情感中来回穿梭,将有情朗读与语言描述结合。具体说,教师的教学以“读”为主线,阅读路径可以提炼为“六读”。

一读:找准语句读。教师在学生初步感受到山茶花的美,以及美的特别之后,引导学生走进课文,自由读第2自然段,看看从哪些语句能感受到山茶花的美,边读边勾画边体会。这样就将学生脑海中美的印象与文中美的语句对接起来,为感受语言、品析语言做好了准备。

二读:紧扣词句读。“真是美极了。白的,红的,紫的,墨色的,粉红的……一株树上有好多种颜色,一朵花上甚至颜色也不同,那真叫绝!”教师可以抓住学生勾画出的这个句子,紧扣“美极了”这个关键词,通过省略号、“一株树”“一朵花”“绝”等语言品析点,引导学生说理解、谈感受、交流体会。

三读:归整要点读。受阅读理解力的影响,学生品读语言时常会出现点状的思维,即只关注局部,难以关照全部。另外,受年龄所限,学生在表达体会、交流感受时,也极少会通过主动聆听他人的发言来丰富自己的理解,完善自己的认知。因此,教师要注意将学生零散的、片面的阅读感受串联起来,归整成一个相对全面的、完整的理解,这是培养学生阅读力、思考力的极好过程。

四读:画面描述读。将作者的文字描述想象成画面,将学生脑海中的画面还原成文字描述,以丰满语言,丰富感受。如学习“山茶花的白,那是怎样的白啊!像高山飞瀑溅出的水花一样晶莹。”一句时,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晶莹”是一种光亮而透明的白,闭上眼想象高山飞瀑溅出的水花,尝试用语言描述自己眼中看到的是怎样的水花:万丈高的瀑布从天而降,激起层层浪花,水花四溅,是那么纯净,毫无半点杂质。那样的一种白,简直难以用语言形容!

五读:揣摩表达读。在体会语句的具体形象的同时,还要领悟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性、丰富性,达到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目的。如学生在美美品析了白色、墨茶和粉红的山茶花之后,教师说:“不同颜色的山茶花带给我们不一样的美,美美地读读这三句话,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这三句虽都是比喻句,但是比喻词却不相同,用“好像”“仿佛”“是”等比喻词,能使语言表达形式更丰富,让我们更深地感受到山茶花美在独有的颜色。学完第三自然段后,教师说:“让我们回眸看看这山茶花,作者先总说‘真是美极了!’再分别写山茶花的颜色美和形状美。最后总结‘即使闭上眼,你也会觉得美啊美啊!’这样的构段方式就叫做‘总分总’。”这样将理解内容与揣摩表达结合起来,是帮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极好方法。

六读:满怀情感读。借助个性化的朗读,再现自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對表达形式的揣摩、对作者情感的认同。

因果语段轻轻拨。课堂上,教师不遗余力地引导学生徜徉于优美的语言文字之中,无论是语言文字带来的美的享受,还是山茶花图片带来的视觉冲击,或是师生间情不自禁地放声朗诵,“美”已经深深扎根在学生的心里。这时,教师问:“山茶花为什么会这么美呢?”轻轻的一问,撩拨着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进一步由果溯因、由表及里、由外在的现象去探究内在的本质。

“5个W”中,“when”(什么时候)也许是最不需要解释的,它指的是立刻马上。而“where”(去哪儿)”则是所有词语里面最为核心的一个词,它是我们的教学目标,引领着思想和行为的方向。

篇5:学前班舞蹈教学反思h

没有学过舞蹈的人都会认为,学跳舞是一件很轻松有趣的事,其实在台上跳出一段优美的舞蹈,在台下就必须花费很多的时间,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个要求对于成人来说都是很难的,何况对于年仅4-5岁的小朋友们呢?

新学期的到来,我带领孩子们在复习上学期所学的几个舞蹈及组合的基础上,新舞蹈的教学也慢慢的进入了学前班的课堂。我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创设各种情景,引导她们进行联想,并在这样的情境中不断的愉快的重复练习某些基本动作,直到她们练到比较到位比较完美。除了《地面组合》、《芭蕾手位》等,我编创的《我的身体最神气》,可使得幼儿身体各部位得到很好的`锻炼。舞蹈念词同步,很好的训练了幼儿的协调能力。小朋友们在音乐响起后,会自觉的进入情境,甚至不禁发出愉快的笑声。在这种轻松欢乐的氛围中,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进行提问,很自然地引出各动作的特点、所训练的目的,从而达到舞蹈的整体性。

篇6:《g k h》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教案,但又区别于传统的教案。表现在书面上应该客观根据班级学生实际,采用简洁的语言,运用简单适用的方式方法,切忌机械模仿,照搬照抄教学参考。原则上应力求节省教师时间,可以将现代化教学手段与课堂教学优化整合等等。教学设计是教师备课的主体部分,即意识明确地设计教学过程。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定相应的教学模式、课型、教法、学法后,就应该着手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是上课之前的准备工作,是事先计划好的。教师必须依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环境等情况对教学过程进行预先的决策和超前的把握,以此来进一步规划教师教学行为。一个教学设计是否获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以及教学修养,教师正确、先进的教学思想和高超的教学艺术、独特的教学风格,是设计质量的根本保证。创意是设计魅力所在。—个好的教案设计必须是工具性和思想性的高度统一,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结合,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两主的和谐,预见性和实效性的协调组合。

教学设计能力首先表现为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教学内容的整体把握包括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这就是说不仅要弄清编者的意图,也要理解作者的用意。那就要求教师从编者的角度、作者的角度、教者的角度对教学内容全面分析,理解透彻,融会贯通,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真正做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从而发挥教学内容最大的教学效应。其次是正确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整个教学设计的核心,它关系到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如何突出以及如何突破的问题,也是在课堂上教师重点体现的部分。在“g、k、h”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就是识记“g、k、h”的发音和字形。而声母的发音特点就是又轻又短,于是在指导发音的时候重点就是倾听学生发音是否准确到位。

教学设计能力其次表现在对学生学情的预测能力上。我们备课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备学生。也就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备课,基于儿童已有的经验,让儿童通过自己的经验来建构认识。教学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学生学习新的教学内容已具备的知识储备,做到“心中有人、心中有数”。在教学设计前,教师不妨站在学生角度,多问自己几个问题:学生已经知道什么?他们最想知道的是什么?他们最难理解的是什么?……然后根据这些问题的答案对教学内容进行规划,包括对内容的筛选、简化、补充、排序等。并由此来确定一个比较合适的教学起点,能高速高效地建构起一条设计教案的最短路程,使教学活动始于学生的“现有发展区”,避免盲目性。在设计教案时,因为考虑到是去实验小学借班上课,而实验小学的学生基本上都已经接受过不同程度的学前教育,班级中的大部分学生已经在暑假中参加了学前培训班,所以基础是相当好的。对于我这个乡村教师来说,他们的学习程度我虽然有所耳闻,但毕竟没有亲身经历过。所以当我第一次的教学设计中采用如“g—a→ga”、“ke”、“ hǔ”这样的三种形式,层层递进,逐一加大难度。谁知我一出示这些音节,学生早已经会拼了,连我自己认为最难的带声调拼读音节,学生拼起来也像小菜一碟。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果然如传说中的一样好。所以在修改教学设计时,我把“g—a→ga”、“ke”这两种形式结合在一起,在带声调拼读音节上再提高一步,增加了一个新形式,将新授的声母与单韵母组成新的音节词语,如“dǎ gǔ” , 这样的形式学生学习的热情更高,拼读的劲头更大,也更符合实验小学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需要。

教案设计能力还表现在制定最佳教学措施的能力上。设计者胸中有书,心中有人,更要手中有法。即根据对具体教学内容的把握和对学生学情预测,制定促进学生更高效学习的最佳措施(具体包括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过程的组织、学生学习活动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课堂提问、板书等)并形成一定的流程。需要指出的是,这一环节的设计中教师更应关注并渗透学习策略,毕竟课堂教学活动的中心是学生,由学生的行为所决定。在设计教案时,我太注重教师主导的作用,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其实学生对于“g k h”这三个声母都已经会读了,只要教师稍加指点学生就能念准确,不需要过多的强调和范读。但是在教学设计中每一个声母的教学中都安排了教师范读,指导发音。其实可以在重点指导“g”的发音后,用“扶”和“放”的方法放手让学生去学习“k h”,可能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也许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并不能全部都把“k h”两个声母念准确,但只要教师稍加暗示或者请会读的学生当小老师,可能学生会更有成就感。

二、缺乏组织、调控教学的能力。

原以为有了完备的教学设计,上课时就可以按部就班了。但是教学过程却绝不是一个简单的依葫芦画瓢的过程,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学生,是一个个富有生命活力而又有不同个性的“人”, 这就决定了课堂教学具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生成的特点。教学过程是一个极富于变化的活动过程,主体、客体、媒体之间的关系始终处在不断转换之中。这种不断转换的关系,使得课堂教学过程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很强的现实性。因此,教学设计只是一种“预设”,课堂上的生成是不是与“预设”的一样,谁也不得而知。教学过程呈现的复杂性和多边性要求教师具有实施调控的能力。这种实施调控能力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是对教学设计的调控能力。教学设计毕竟是带有教师主观色彩的设计蓝图,实施教学设计并非一味地执行计划,如果课堂情境发生了变化,那么教学设计也要随之进行调整。在识记“g”的音和形时,当我问到“谁能想个好办法帮助我们记住g的发音?”但是学生的回答却是“9字弯弯ggg”,显然学生说的是怎样记住g的形状,整个一牛头不对马嘴。于是我在不伤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原则上并没有说错,而是又问了一边“有什么好办法记住g的发音?”我还特地强调了“发音”俩字,希望学生能听明白,但是学生的回答依然是说g的形状。我着急了,怎么学生都答非所问呢?如果当时能适时的指出刚才两位小朋友都是在说g的样子,再想想怎样记住它的读音?可能会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g的发音上来。或者在当初试教就出现学生先识形后记音的现象时,就可以把教学设计调整成先教学识记g的形状,后识记g的读音,可能课堂上的学习效果会更好,教学过程才更顺理成章。教师应该根据课堂变化做出适时的修改、补充,而非照本宣科,不敢越雷池半步,以至失去许多稍纵即逝的极好的教学机会,事后叹息。

二是对学生的调控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要时时刻刻分分秒秒的关注。对学生多变的学习行为满怀爱心地做出即时处理,该出手时就出手。教师应该努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求知欲,使他们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帮助他们学得更好;尽力激活学生学习所必需的先进经验,提供适当学习资源,促使他们学得更好;及时点拨反馈,帮助学生检视反思自我,鼓励他们学得更好。在教学新课过程中,我首先出示了课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有顺序地看图说话,并把话说完整。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都非常强,不但把话说完整了,有的学生还说了一大段话,把整个图片上的内容都有条理地说了出来。但是当我引导学生从图片中找出今天要学习的字母时,有个学生却说“上面的鸽子嘴里有一个g”,这个回答是我的预设所预料不到的。因为有了刚才看图说话的铺垫,我想学生的回答应该没有什么表达不清楚的现象发生,但是学生的一个“上面”却让我一时语塞,我原本的预设是学生可能会说“天上的鸽子嘴里有一个g”,或者是“天空中的鸽子带来了一个g字”。于是我问学生“谁能把话说的更完整一些?”学生并没有领会我的意图,而是说“河里的蝌蚪和水草像一个k字”,“小朋友坐的椅子很像一个h字”,越说越远。于是我不得不自己把话说出来,真是失败呀!如果当时我及时问一句:“在哪里的鸽子嘴里有一个g?”可能学生就会想到“在天上的鸽子”。从这一个片断当中可以看出我看图说话这一个环节还没有充分地运用好,还没有让学生充分地去说,致使学生出现了这样一个回答。

三是教师的自我调控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落实教学目标,应该善于调节气氛,掌握节奏,控制局面。通过调控,使教学过程流程节奏起伏有致,内容节奏轻重有变,思维节奏张弛有度,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高潮迭起,跃动灵气,成为智慧的生命符号。教学过程中,我为了调节课堂节奏和学生的注意力,安排了一个课间操的环节,但是这个课间操是一首儿歌,学生是第一次接触,于是我首先边读边做动作,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印象,然后让学生跟着我做动作。因为儿歌只有四句,加上教师动作生硬,所以学生的律动情绪并不是非常热情,参与度也不高。可能学生还会感觉奇怪,这个老师在做一些滑稽的动作。所以我现在还在想如果我用最初的小鸭操,可能课堂的气氛会更加活跃,虽然与教学的关系离得比较远,但是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却是可以得到集中和转换。

还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因为紧张的情绪的影响,难免会出现自我失误的时候,比如言不达意、板书错误、演示差错、思维受阻等,教师也需进行自我调控。因为是第一堂课,所以很多准备工作都在仓促中进行,一时疏忽了事先把四线格画好,致使在板书的时候才匆匆忙忙,徒手画了四条直线,画得有高有低,有松有紧。在板书过程中,因为黑板放在教室的右边,而我的四线格又是画的黑板中间,所以当我板书的时候,只有右边的两组学生在跟着我书空,左边的两组学生根本就看不见,所以没有几个学生在书空。假设在板书时,我能放低一点身子,可能左边的两组学生就看得见了,也会跟着书空。诚然,良好的自控能力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全身心地投入“真我”,把课堂视为生命活动的一个重要场所。

篇7:h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参考2)g k h

刚入学的小学生最先接触到的语文课就是学习汉语拼音。在汉语拼音的教学中,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这些要求,体现出汉语拼音工具性的要求,让学生能熟练地掌握这门工具,以便今后能运用这门工具去识字、写字及阅读。但语文教学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在教学中,要体现语文课的语文味,让刚入学的小学生能从开始的语文课学习中接触到中华民族语言文字的优美,激发学生爱语文,学语文的积极性。为此,我在教学中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图入手,发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在教材中安排了意境优美的情景图,例如《g k h》这一课,在三个声母g k h 旁配了一幅图,图上一只和平鸽衔着弯曲的橄榄枝飞来,湖里有蝌蚪和水草,湖边有两个小朋友坐在靠背椅上喝饮料。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学生观察得细致,发言也非常积极。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我特别注意指导学生读准“鸽子、蝌蚪、喝水”的读音,为揭示字母打好基础。同时,还要求学生对所描述的事物尽量做到全面具体,如一位同学说:“我看到天上有一只鸽子。”我就引导他:“能说出什么样的天空,什么样的鸽子吗?”这个孩子略微思索了以下,就流利地说出:“蓝蓝的天空中飞着一只洁白的鸽子。”我继续提问:“谁能再补充?”马上就有学生回答:“鸽子的嘴里还衔着一枝树枝。”我给学生介绍:“那是橄榄枝,代表和平。谁能完整地说出鸽子这一部分的图意?”回答的学生将刚才同学的发言综合起来,就成了完整的一段话。书中的插图给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口语训练资料,充分地利用这些资料,能让每个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都有明显的提高。

二、在拼音活动中体会汉字的趣味性

篇8:h教学反思

一、W2H2S思维教学模式的含义

W2H2S即What ( 什么) 、Why( 为什么) 、How ( 怎么样) 、How do( 怎么办) 、Sum up( 归纳总结) 的缩写。在“心力衰竭”教学中,以What为主线, 按What - Why - How - How do - Sum up思维方式进行教学,即为“心力衰竭”W2H2S思维教学模式。

二、W2H2S思维教学模式在“心力衰竭”病例讨论式教学中的应用

1. 对象

选择我校护理学本科1班和2班作为研究对象,两个班级学生学习成绩相近,授课教师相同,均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规划教材,故具有可比性。

2.方法

护理学1班( 实验班) 运用W2H2S思维教学模式进行“心力衰竭”病例讨论式教学,即教师向学生介绍W2H2S思维教学模式,给出心力衰竭病例, 让学生按照这一思路自己创设“心力衰竭”学习问题,引导思维,通过自学和课外自我获取信息,分组讨论,最后教师总结,完成教学; 护理学2班( 对照班) 运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心力衰竭”单向传授教学,即为教师主讲,学生听记为主。

3.效果

授课结束后,对两班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发出问卷全部收回,均为有效问卷,调查结果见表1。

三、讨论

应用W2H2S思维教学模式进行“心力衰竭”病例讨论式教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1.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运用W2H2S思维教学模式进行“心力衰竭”病例讨论式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内容枯燥乏味、学生情绪消沉、消化吸收困难、教学效果欠佳的问题,使学生在愉快、有竞争力并且在团结合作的氛围中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由以前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寻找,能够按照W2H2S思维教学模式找出在“心力衰竭”病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促使学生有目的地学习,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提高表达沟通及团队合作能力

W2H2S思维教学模式进行“心力衰竭”病例讨论式教学,学生通过查阅相关教材、书籍、专业文献或网络资源,形成个人意见,然后以小组为单位, 组员讨论交流,整理形成小组意见,最后针对问题,组间展开积极而活跃的讨论,学生说出自己观点,锻炼了思维与口头表达能力,加强了互相沟通与团队合作意识。

3.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病例分析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临床思维的一种有效方法,是将书本理论知识向实践工作转化的一种重要途径。由于以教材编写顺序为主线的教学主要是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知识系统完整,是线性思维,理论性强,不易记忆。如果单纯以教材为主,可能造成学生被动接受,影响学生主动思维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使教学与临床相脱节。应用W2H2S思维教学模式进行“心力衰竭”病例讨论式教学,学生通过病例分析,积极思考,理清了心力衰竭的教学内容,学得活,记得牢,不仅巩固了基本知识,还能获得临床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

4.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心力衰竭”知识点比较多,将这些繁杂的知识通过一个实际的病例联系起来,学生通过病例分析,系统地整理知识点,将单一的知识点联系成线、面,弄清各知识要点的来龙去脉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学生一旦形成了“心力衰竭”知识网络,不仅有利于知识的理解、记忆和掌握,而且还能运用W2H2S思维教学模式对“心力衰竭”的内容进行归纳小结,有利于系统分析和归纳能力的培养。

四、结论

运用W2H2S思维教学模式进行“心力衰竭”病例讨论式教学,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所学的套路是经过自己的思考、体验、师生相互交流下完成了教学内容。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能够拓宽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全面提高其临床思维、分析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口才和交际能力。学生在掌握学习内容的同时,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摘要:目的:探讨W2H2S思维教学模式在“心力衰竭”病例讨论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成绩相近的两个期班(即为对照班和实验班),分别对“心力衰竭”进行传统教学模式传授式教学和W2H2S思维教学模式病例讨论式教学。结果:通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W2H2S思维教学模式进行“心力衰竭”病例讨论式教学能明显地提高学生的多方面能力。结论:W2H2S思维教学模式进行“心力衰竭”病例讨论式教学优于传统教学模式的传授式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篇9:h教学反思

写作一直是英语学习中的难点,也是评价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方面。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对学生激活灵感,激发兴趣,整理思路,组织素材,规划结构,遣词造句等基本写作技能的培养,使他们能表达事实、观点、情感和想像力,交流信息,培养规范的写作习惯。(教育部2004)纵观近几年的中考英语书面表达题,我们不难发现,命题思路越趋新颖灵活,但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却相对滞后,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甚微。学生在书面表达中错误百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汉语影响,语序不当;2.词汇贫乏,搭配不当;3.句型误用,语法不通;4.信息不全,条理紊乱;5.书写潦草,标点不规范。因此,如何科学有效的帮助学生突破英语写作难点,有意识的形成适合自己的写作策略,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就成了初中教师在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笔者通过充分利用五“W”(what、 where、 when、 which、 who)一“H”(how),进行了一次指导学生写作的课堂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整理如下:

二、教学过程:

1.引入词块理论。我们都知道,任何一篇文章都是先由无数个词,然后组成无数个句子,再构成数个段落,最后形成文章。其中词是基础,是硬功夫。所以我首先把词块理论引入到我的教学中。所谓词块,就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频繁使用的短语、固定搭配或习惯用语。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一直比较有意识的注重学生词块的积累。这些词块主要来源于教材的单元话题。掌握了某个话题的词块就能在类似话题的写作中套用,以增加书面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程度。

2.连词成句。积累了大量词块就为下一步写作——连词成句做好了铺垫。在这一环节中,可让五“W”一“H”显神威,教会学生书写正确句子。首先可例举多个句子,与学生一起详细分析句子的主语(人或事):who、 what、 which;谓语动作:action;宾语(人或事): whom、 what、 which;方式、程度:how;地点:where;时间when。如下表所示:

再给学生一些连词成句练习,如:

the filmIenjoyedyesterday. I enjoyed the film yesterday.通过这一环节,大部分同学都能较为清楚地掌握句子的基本结构,把句子连写正确。这种练习对学生掌握正确的英语语序有很大的帮助。

3.修改错句。尽可能面广地挑选一些学生自己习作中常犯、易犯语病的句子,让他们根据表格分析,自己改正。如:

×:I very much like it. √:I like it very much.

通过改正自己的错误,学生们在笑闹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正确的语句。下一环节顺理成章。

4.连句成段。只要学生句子写正确了,根据一定的逻辑顺序,就能整理成一个个好的段落。

5.连段成篇。有了好的段落,再按照书面表达的提示,整理完整信息点,就能完成一篇不错的习作。

6.堂上习作。请写一篇关于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保护环境的短文,至少写三件以上具体的事情。约80词。

(1)写作铺垫:首先我给同学们播放了一些恶劣环境的图片:干涸的田地;工厂大量排放污水、废气等。让同学们触目惊心,心灵受到很大的震撼,竭尽全力思考改善环境的对策。(2)分组讨论。写出解决办法的重要词块。(3)根据五“W”一“H”原则把词块连成正确的句子。(4)以小组为单位,筛选重点句型连成段落。(5)再次阅读中文提示,整理文章。

7.习作点评。根据写作标准,详细点评两篇不同档次习作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指导学生写作。

三、反思评价。写作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训练过程。我们必须注重写作方法与技巧的指导。

1.写前准备:罗列题目所提供的信息,认真分析,按要求把各个要点按顺序一一列出。

2.写作中:(1)力求语言正确规范。尽量使用最有把握的句型,避免中国式英语。(2)多写简单句,即主语(who、what、which) 谓语(action)宾语或表语(what、whom)。

3.写后仔细检查,专心修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查人称、时态、单复数、习惯用法;查语序和表达习惯;查书写,力求规范整洁。

4.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先是词块的积累与选择,再到连词成句,合句成段,并段成章。

5.注重文章的点评。分析优秀作品的优秀之处,同时指出不佳文章的缺点,引起学生注意,并在写作中尽量避免。

篇10:声母H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听觉发展领域:听觉记忆按指令做动作。

2、言语训练领域:发出声母h的本音,能用声母h与e相拼,能够读出h与e相拼的一、四声。

3、语言发展领域:清晰地说出与h拼读的部分词语,把每个词语说成一句话。

4、沟通领域:学习使用礼貌用语,“请、谢谢、不用谢”。

教学重点:

1、听觉发展领域:听觉记忆按指令做动作。

2、言语训练领域:发出声母h的本音,能用声母h与e相拼,能够读出h与e相拼的一、四声。

教学难点 :

1、语言发展领域:清晰地说出与h拼读的部分词语,把每个词语说成一句话。

2、沟通领域:学习使用礼貌用语,“请、谢谢、不用谢”。

教具准备:

字母卡、音节卡、词语卡、人物玩偶、椅子模型、小镜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互问好!

二、介绍个训对象崔家颖情况:

崔家颖出生于2月27日,先天性耳聋,左耳100dB,右耳100dB,于11月10日做了人工耳蜗,到目前为止,孩子的听觉年龄刚满三岁,9月我对崔佳颖开始进行了个别化康复训练,孩子已进行了聋儿听觉言语康复初级和一级评估训练,本学期对崔家颖进行了聋儿听觉言语康复二级评估训练,经过一年半的个训,颖颖的听力重建较好,她的右耳为优耳,但是孩子在言语、语言和主题对话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三、课前准备:

距离学生3米的距离,对孩子耳蜗进行林氏六音测试。

四、导入:

1、师:今天老师带颖颖到拼音王国里寻找字母宝宝,教师出示拼音王国和字母图片课件,生认读前面所学字母。这节课老师我们再寻找一个新的字母宝宝,在寻找的过程中我们来进行一个闯关游戏,老师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在闯关过程中每一次闯关成功老师都要奖励你一颗五角星,最后闯关全部成功老师奖励你一个垃圾盒,好不好?生答

2、师:现在我们开始闯关了,我们一起寻找一个新的字母宝宝,教师和学生一起跑步寻找,边跑边说我们想和字母宝宝交朋友,跑到喘粗气,师课件出示:(第一关 我会发音字母h),这就是我们要找的新的字母宝宝的发音。

五、新授:

1、课件出示:(第一关 我会发音) 学习声母h的本音,方法一模仿跑步到喘粗气,呼出的气,便是h音。方法二师让生哈镜子,哈出的气,便是h音。

(1)、师用手示范,讲解声母h的`发音部位和方法,生模仿发音。

(2)、师矫正发音,师生齐发音,生发音。

(3)、家长示范发音,生发音。

2、课件出示:(第二关 我会拼读)学习声母h与单韵母e相拼的音节训练。

(1)、生试着拼读音节,师范读、家长范读。

(2)、生模仿发音,师矫正发音,家长、老师和学生开火车拼读。

3、课件出示:(第三关 我会读四声)学习音节he的四声练习,重点指导学生能够正确读出音节he相拼的一、四声。

(1)、生试着拼读音节四声练习,师范读。

(2)、生模仿发音,师矫正发音。

(3)、课件出示:我会摘苹果,师遮口生进行音节he的四声辨音练习,生做摘苹果小游戏。

4、课件出示:(第四关 我会说词语)学习音节he相拼读的部分词语(喝水、喝茶、喝奶)。

(1)、教师依次出示喝水、喝茶、喝奶的课件图片,并依次直观演示水和喝水,茶、茶水和喝茶,牛奶和喝奶的区别,让学生理解词义,说出词语。

(2)、老师、家长和学生边演示动作边说词语,师矫正发音。

5、课件出示:(第五关 我会说句子)学习说句子,“谁喝水(喝茶、喝奶)”。

教师依次出示喝水、喝茶、喝奶的课件图片,生依次观察图片,在老师的提示语,“谁做什么?”下引导学生说句子,“谁喝水(喝茶、喝奶)”。

6、课件出示:(第六关 我会运用词语和句子)

(1)、教师出示水、茶水、奶各一杯,请学生听老师指令做动作:颖颖,请喝水!颖颖,请喝茶!颖颖,请喝奶!

(2)、教师使用人物玩偶创设奶奶带着她的好朋友到颖颖家做客的场景,请你来招待客人吧!学习使用礼貌用语,“xx,请喝水!xx,请喝茶!xx,请喝奶!谢谢、不用谢”,教育学生做一个懂礼貌的好孩子。

六、小结:

1、本课学生学习内容。

2、总结本节孩子学习情况,奖励孩子礼物,告知家长家庭康复训练内容和方法。

七、课外延伸:我要学会积累更多的词语和句子。

上一篇:星星与贝壳的作文650字下一篇:下雪了初三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