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机构编制情况自查报告

2024-04-11

(单位)机构编制情况自查报告(精选6篇)

篇1:(单位)机构编制情况自查报告

阳城县档案局机构编制情况自查报告

根据县机构编制核查工作要求,我单位对机构编制相关情况进行了自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机构沿革情况

阳城县档案馆成立于1959年,阳城县档案局成立于1980年(阳革发[1980]87号)。1997年我单位机构名称调整为阳城县档案馆(加挂阳城县档案局牌子)(阳政办发[1997]78号)。内设机构共2个(阳政办发[1997]78号文件),分别为办公室、业务股。2006年6月将原阳城县档案馆挂阳城县档案局牌子改为阳城县档案局挂阳城县档案馆牌子,一个机构,两个牌子。增设法制教育股。(阳编办字[2006]10号)。

2、编制及实有人员情况

根据阳政办发[1997]78号文件规定,核定我单位编制10名,事业编制10名。现实有9人,其中:事业9人,工勤3人。

3、领导职数及实际配备情况

目前,核定科级领导职数1正2副,现实配科级领导职数1正1副。

经过自查,我单位不存在任何问题。

单位:

单位负责人:

2014年11月24日

篇2:(单位)机构编制情况自查报告

奖励情况自查报告

********:

按照《关于对2010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资金开展自查的通知》(财金**号)文件要求,我们对照《***省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资金管理办法》(*财金[2010]**号)及《关于***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资金管理办法》(***财金[2011]**号)有关规定,对奖励资金的分担比例、政策资金的落实情况、政策执行效果进行了自查,并根据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根据******《关于***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资金管理办法》(***财金[2011]***号)有关规定,我们对县域金融机构及时下发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数据上报通知,按照《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的通知》的统计口径,通过对县域内各金融企业2010发放涉农贷款增量部分的摸底调查,中国农业银行***支行、***农村信用合作社、***银行***支行、建设银行***支行……,等***家金融企业符合涉农贷款统计口径,最终有****家金融企业获得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资金。

2010年,我***涉农贷款发放额为*****万元,涉农贷款平均余额为****万元。通过财金字[2011]***号文件申报符合条件的可予奖励贷款增量为*****万元,申报奖励资金为***万元。经上级部门批复后,获得中央、省级、市级奖励资金****万元。

二、政策落实情况

***单位于2011年**月**日收到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资金****万元([2011]***号)。奖励资金到达预算账户后,严格按照中央省级**%,市县级各按**%的比例,依据 [2011]**号文件拨付予农业银行***支行中央省级奖励资金***万元、市级配套资金****万元,共计***万元,依据 [2012]**号文件拨付县级配套资金***万元,依据 [2011]**号文件拨付予***邮政储蓄银行中央省级奖励资金**万元、市级配套资金***万元,共计***万元,依据*** [2012]**号文件拨付县级配套资金***万元。

在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资金政策落实工作中,***单位高度重视,积极与人行、银监局等部门沟通配合,严把各项数据审核关,确保涉农贷款增量数据真实、准确。一是严格审核涉农贷款计算口径;二是认真计算涉农贷款增量金额;三是严把年末不良贷款率的审核。在申报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这项惠农工作过程中,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

1、加强政策宣传与引导,促进“银农”充分合作,达到互惠共赢,促进***经济的发展和腾飞,为“三农”发展做出应有贡献。实施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是国家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因此必须加强宣传力度,充分展现国家的惠农政策。

2、强化对金融企业的监督管理,强化财政资金的管理。更好地发挥财政政策和资金的引导作用,促进***金融企业的涉农贷款健康投放,做到有利于金融企业发展,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3、严格按照《***省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资金管理办法》执行,每季度,对各金融企业涉农贷款情况进行监督,掌握各金融企业贷款方向。

三、政策执行效果及建议

通过实施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资金政策,加快了对农村金融网点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改造,加大了对涉农贷款市场的开发宣传营销力度,提高了县域金融企业涉农信贷投放的积极性,极大鼓励了***金融企业对“三农”建设的支持力度,确保了中央惠农政策的落实。

由于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是第一年实施,对此项工作的意义认识不够深入,工作中存在一些不协调的因素。在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通过与金融机构的交流,提出如下建议:

1、针对不同金融机构制定有区别的奖励政策。如适当考虑农村信用社的具体情况给予一定的鼓励,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贷款投放的主力军,却由于历史包袱重、涉农贷款基数大、增量小等原因无法享受定向费用补贴及增量补贴,可否在相关政策上对农村信用社予以一定的倾斜,以扶持其健康发展。

2、创新审核方式,利用软件提高效率。建议通过开发审核软件、在线审核等方式,将财政涉农金融奖补资金的审核工作在 各级财政部门之间实现有效对接,实时监控各金融机构涉农贷款的投放、回收情况,避免为获取奖补资金而随意修改数据,减少重复工作,节约审核成本,提高审核效率。

3、进一步细化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审核办法。可否考虑以与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发文的形式,要求各人民银行、银监局在当地财政初审时即对各相关金融机构的有关数据进行审核或出具意见。

***单位

篇3:(单位)机构编制情况自查报告

一、同业拆借业务开展基本情况

(一) 机构参与情况

我省金融机构通过以下交易系统进行拆借:

1. 通过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电子交易系统进行拆借的金融机构有:

富滇银行、玉溪城市商业银行、云南红塔农村合作银行、昆明市联社、昭通昭阳区农村信用联社、曲靖市麒麟区农村信用联社、红河建水县联社、版纳景洪市联社、丽江市古城区联社、保山腾冲县联社、红塔证券公司、太平洋证券公司、广东发展银行昆明分行, 共13家。

2. 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拆借备案系统拆借的金融机构有:

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行授权的一级分行、未进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的电子交易系统的农村信用社县联社、城市商业银行。

(二) 交易情况

我省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资金余缺的调剂都通过其总行进行, 暂无拆借发生;云南省农村信用社科技结算中心成立后, 农村信用社各市、县联社的资金调剂基本上通过省联社进行, 同业拆借业务很少发生;放开金融机构同业存款利率以来, 部分金融机构之间资金余缺的调剂采用同业存放方式进行。目前同业拆借交易主体仅为城市商业银行, 2010年同业拆借累计成交1377.4亿元, 同比增长2.06倍;其中:拆入累计1343.1亿元、拆出累计34.3亿元, 净拆入资金1308.8亿元。2011年1-6月, 同业拆借累计成交908.09亿元, 同比增长23.65%, 其中:累计拆入866.52亿元、累计拆出41.57亿元, 净拆入资金824.95亿元。

二、银行间债券市场业务基本情况

(一) 机构参与情况

我省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员有:富滇银行、玉溪城市商业银行、曲靖城市商业银行、云南省联社、昆明市联社、云南红塔农村合作银行、曲靖市麒麟区联社、版纳景洪市联社、丽江市古城区联社、红塔证券、太平洋证券、云南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共12家。

我省市场成员开展的债券业务主要有:质押式回购、买断式回购、现券买卖、债券远期交易;债券结算代理业务;商业银行记账式国债柜台交易 (开办此项业务的有:工行、农行、建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 。

(二) 交易情况

2010年质押式回购累计成交11420.41亿元, 同比增长77.6%。其中:正回购4667.54亿元, 逆回购6752.87亿元, 净融出资金2085.33亿元。2011年1-6月, 质押式回购累计成交4042.16亿元, 同比减少36.7%。其中:正回购2927.3亿元, 逆回购1114.86亿元, 净融入资金1812.44亿元。交易主体主要是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

2010年买断式回购累计成交1089.92亿元, 同比减少51%。其中买断式正回购84.14亿元、买断式逆回购1005.78亿元, 净融出资金921.64亿元。2011年1-6月, 债券买断式回购累计成交338.67亿元, 同比减少57%。其中:正回购46.09亿元、逆回购292.58亿元, 净融出资金246.49亿元。

2010年现券买卖累计成交9427.54亿元, 同比增长25.5%;债券结算代理结算量为81.18亿, 较去年减少181.82亿, 减少69%;债券远期交易金额1294.93亿元, 同比增长98.5%。2011年1-6月, 现券买卖累计成交3815.17亿元, 同比减少35.5%。

三、商业银行黄金业务基本情况

(一) 机构参与情况

我省商业银行开展的黄金业务主要有:1.黄金代理业务 (开办此项业务的有:工行、中行富滇银行以及所有的中资股份制商业银行) ;2.账户金 (纸黄金) 业务 (开办此项业务的有:工行、中行、建行) ;3.实物金业务 (开办此项业务的有:工行、农行、建行、招行、兴业、光大、民生、富滇银行) 。

(二) 交易情况

2010年, 我省商业银行账户金、实物金和代理黄金三种业务累计成交65.6吨, 同比增长13.32%, 成交金额173.12亿元, 成交均价263.9元/克, 同比增长21.44%。其中:账户金累计交易31.34吨, 同比减少25%, 交易金额84.3亿元, 同比减少6.81%, 交易均价268.94元/克, 同比上升24.13%。2011年1-6月, 商业银行账户金、实物金和代理黄金三种业务累计成交19.34吨, 同比减少55%, 成交金额59亿元。

2010年, 个人账户金累计交易31.34吨, 同比减少25%, 交易金额84.3亿元, 同比减少6.81%, 交易均价268.94元/克, 同比上升24.13%。2011年1-6月, 个人账户金累计交易14.75吨, 同比减少5%, 交易金额44.8亿元, 交易均价303.1元/克, 同比上升19.7%。

2010年, 实物黄金累计交易1.9吨, 同比增长2倍, 交易金额5.26亿元, 同比增长2.68倍, 均价277.57元/克, 同比增长21.53%。2011年1—6月, 实物黄金累计交易2.25吨, 同比增长1.5倍, 交易金额7.11亿元, 均价316.33元/克, 同比上升17%。

2010年黄金代理业务累计交易32.37吨, 同比大幅增长1.08倍, 交易金额83.56亿元, 同比增长1.46倍, 交易均价258.15元/克, 同比增长18%。2011年1—6月代理业务累计交易2.34吨, 同比减少91%, 交易金额7.08亿元, 交易均价303.1元/克, 同比上升19.9%。一部分客户转向做资金成本较低的白银T+D业务。

四、银行间外汇市场业务

银行间外汇市场成员只有富滇银行1家, 2010年即期交易累计成交折合19139.36万美元, 同比大幅增长1.01倍。其中买入外汇折合8404.8万美元, 同比大幅增长5.62倍;卖出外汇折合10730.55万美元, 同比增长30%。2011年1-6月累计成交折合4781万美元, 同比减少44.3%。其中买入外汇折合2017万美元, 同比减少59.6%, 卖出外汇折合2764万美元, 同比减少23%。在国际经济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下, 企业外汇需求有所减少。

五、票据市场业务基本情况

2010年云南省金融机构累计签发银行承兑汇票1450.33亿元, 同比增长12.21%;未到期银行承兑汇票余额672.71亿元, 同比增长34.45%。2011年1-6月, 累计签发银行承兑汇票1005.97亿元, 同比增长57.42%;未到期银行承兑汇票余额855.44亿元, 较同期增加322.66亿元, 增长60.56%。承兑业务大幅增长的原因主要是金融机构为了扩大票源和增加保证金存款。

2010年云南省金融机构累计办理贴现1874.7亿元, 同比下降5.08%;贴现余额159.8亿元, 同比下降40.72%。2011年1~6月累计办理贴现1079.1亿元, 同比增长15.87%;贴现余额148.25亿元, 同比下降11.6%。

2010年累计办理商业汇票再贴现866笔、金额39.13亿元, 比同期增加36.21亿元, 增长12.4倍;到12月末, 再贴现余额15.57亿元, 比同期增加13.48亿元, 增长6.45倍。2011年1-6月, 累计办理商业汇票再贴现1018笔、金额59.71亿元, 同比增长2.3倍。

六、业务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 我省同业拆借市场参与主体单一

主要原因一是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资金余缺的调剂都通过其总行进行, 农村信用社资金管理体制的变化主观上制约了同业拆借业务的发展;二是放开金融机构同业存款利率以来, 部分金融机构之间资金余缺的调剂采用同业存放方式进行;三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金融机构专门人才缺乏, 市场操作经验不足, 对市场风险没有足够的应对措施和能力, 限制了它们参与同业拆借业务。

(二) 随着债券市场的发展, 现有的管理制度不能适应目前市场业务发展的需要

交易中出现的一些创新方式、新问题, 如各种类型的代持交易、代理丙类户的审核不严和门槛较低等问题, 没有相应的制度来规范, 容易出现异常交易和违规交易, 导致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

(三) 黄金市场缺乏统一的监管规则

目前黄金投资已成为民众投资的重要工具和品种, 黄金流通日益频繁。在这一巨大市场面前, 导致出现各种黄金投资公司, 其交易方式、交易行为、保证金比例难以掌控, 这些无疑加大了黄金市场的监管难度, 增加了黄金投资的风险。但对如何监管黄金市场, 缺乏明确的操作细则, 给人民银行分支行有效履行监督管理职责造成了困难。

(四) 现行的票据市场管理制度已不适应票据市场发展的需要

随着国内经济形式的变化, 产销关系紧密的上下游企业间更倾向于用票据结算, 相应地带来更多票据融资服务需求。金融机构以此为契机, 利用票据融资嵌入产业链核心客户上下游交易来拓展业务, 为此开办了各类新业务, 例如代理贴现、买方付息、贴现宝等来满足企业的需求。但有些新业务严格地说和《票据法》、《支付结算办法》等法律法规存在相悖之处, 而1995年颁布的《票据法》是以风险规避和风险转移为目标进行的制度设计, 在新的经济环境下, 部分规定制约了票据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并且在票据市场中存在监管规则不完善, 监管主体不明确的客观现实, 对市场的创新行为难以认定。

七、相关建议

(一) 加强对中小金融机构参与市场运作的指导

应引导农村信用社树立资产多元化和流动性管理的经营观念, 积极开展扩大金融市场业务,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适度增强基层信用社的融资自主权。

(二) 建议修改和完善《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交易管理办法》

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市场成员的交易行为, 清理各种创新方式的债券代持业务, 加强债券市场的监管, 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 为了充分发挥黄金金融、投资、商品属性的功能, 针对目前

黄金市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有必要进一步加快完善黄金管理体制, 尽快出台《黄金市场管理条例》, 并制定相应的违规处罚办法, 使黄金市场发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四) 完善票据市场制度建设

篇4:(单位)机构编制情况自查报告

关键词:沙洋县;执法单位;编制和经费

1 基本情况

1.1 人员编制情况

截止2007年底,全县行政执法单位人员编制980人,其中行政474人,事业全额205人,事业差额9人,事业自筹263人,其他29人。全县行政执法单位实有人员999人,其中行政在职481人,事业在职518人(包括事业全额176人,事业差额12人,事业自筹313人,其他17人)。另退休人员83人,其中行政33人,事業50人。

1.2 经费保障情况

2007年全县行政执法单位总支出4598.97万元,其中在职人员支出4462.01万元,人均支出44665元,离退休人员支出136.96万元,人均支出16501元。其中:财政拨款支出3454.82万元,占总支出的75%,其中在职人员支出3345.25万元,占总支出的75%,人均支出33486元,离退休人员支出109.57万元,占总支出的80%,人均支出13201元。

全县行政执法单位行政在职人数为481人,离退休人数33人,支出合计为3030.54万元,其中在职人员支出2972.08万元,人均支出61790元,离退休人员支出58.46万元,人均支出17715元。其中:财政拨款支出2910.21万元,占支出合计的96%,其中在职人员支出2853.75万元,占支出合计的96%,人均支出59330元,离退休人员支出56.46万元,占支出合计的97%,人均支出17109元。

全县行政执法单位事业在职人数为518人,离退休人数50人,支出合计为1568.43万元,其中在职人员支出1489.93万元,人均支出28763元,离退休人员支出78.5万元,人均支出15700元。其中:财政拨款支出544.61万元,占支出合计的35%,其中在职人员支出491.5万元,占支出合计的33%,人均支出9488元,离退休人员支出53.11万元,占支出合计的68%,人均支出10622元。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员编制问题。全县多家行政执法单位都存在人员编制和实有人员不符的现象。①人员不足。部分行政执法单位人员不足,严重影响了行政执法的时效性与公正性。②全额编制人数少,不能从根本上提供经费保障。如畜牧兽医局及下属两个二级单位都具有行政执法职能,共有38人,属全额财政编制的只有19人,占人员总数的50%。同一个单位,同样的工种,全额财政编制的人员工资由财政部门按月发放,差额及自筹编制人员工资难以保障,严重影响了执法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经费不足。从经费保障情况可以看出,全县行政执法单位的经费财政拨款数占总支出的75%左右,其中:行政人员的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占总支出的90%以上,财政基本上给予了保障。事业人员的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占支出合计的35%,而在职人员财政拨款支出占支出合计的41%,公用经费仅占29%,三分之一都不到,项目支出就更少了,仅占11%。

(3)执法装备落后。各行政执法单位要开展执法工作,必须要有一定的执法装备,如执法交通工具、执法办案仪器设备等,有的单位根本没有执法装备,有的单位的执法装备因为年限久长,故障重重,趋于落后,无法保证正常的执法工作,现在需添置一些尖端高新技术产品,如微型摄像机等取证设备,但碍于经费有限,无力购买。

(4)债务包袱沉重,严重影响了各行政执法单位的正常运转,如畜牧系统债务高达42万元之多,这些债务是因为经费不足欠缴职工养老保险金所形成。

3 建议

(1)人员编制问题。建议编办对全县行政执法单位的编制进行清理,对编实不符的情况,要不补足人员,要不减少编制;对编制类型问题,根据执法单位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全额编制人员,减少行政执法单位的财力压力;对政策性的配置人员,如城管部门按城区人口的万分之五来确定,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编制。

(2)经费问题。将各行政执法单位的收支纳入综合财政预算,行政执法支出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实行财政全额拨款,确保全县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

县级财政要加大对行政执法单位的财力投入,确保行政执法单位文明执法,严格执法,因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工业基础薄弱,财政规模小,增长幅度不大,财力有限,上级财政部门要通过多种形式如转移支付、专项资金等,加大对我县的财力投入,解决各行政执法单位人员经费、公用经费以及项目经费。

(3)执法装备落后的问题。县级以及以上各级财政要加大对各行政执法单位的项目资金支出,重在解决各单位的执法装备落后的问题,将执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篇5:机构编制情况自查报告

根据省编办《关于开展20xx年度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执行情况考核工作的通知》(皖编办〔20xx〕230号)、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将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执行情况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考核的通知》(合政办秘〔20xx〕45号)、《关于20xx年度目标考核与20xx年年度目标编制工作的通知》(合政办秘〔20xx〕135号)、《关于开展20xx年度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执行情况考核的通知》(合编办〔20xx〕157号),现将肥西县20xx年度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执行情况报告如下:

一、机构编制管理总体情况

通过20xx年、20xx年、20xx年、20xx年和20xx年县乡机构改革,我县县级机关共设置32个机构,其中:县委工作机构8个;县政府工作部门24个。县委、县政府派出机构3个、直属事业单位9个。

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机关4个。

群众团体组织5个:总工会、团县委、妇女联合会、工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协会。

从20xx年起,我县通过区域调整,乡镇由原来31个调整至目前14个镇。

县本级行政编制为635名,实有人员798人;乡镇行政编制708名,实有人员608人;政法专项编制739名,实有人员681人。

全县县属事业单位372家,事业编制总数10672名,实有人员10378名。其中:全额拨款编制8348名,差额拨款编制1455名,自收自支编制869名;全额拨款人员7935人,差额拨款人员1017人,自收自支1426人。

二、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执行情况

根据国务院第486号令《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安徽省人民政府令第190号《安徽省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规定》和安徽省人民政府令第224号《安徽省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规定》,我县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和人事管理工作的意见》(肥发〔20xx〕4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通知》(肥编〔20xx〕13号)等机构编制管理文件,进一步规范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调配及管理。

(一)严格控制机构编制,规范人员调配

严格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和人事管理工作的意见》(肥发〔20xx〕4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通知》(肥编〔20xx〕13号)规定,坚持一支笔审批制度;坚持凡工作需要要求调整机构编制,必须通过内部调剂解决,坚持“撤一建一”或“只减不增”的原则,实行总量控制。少数单位确实需要增加机构编制的,一律按皖编办〔20xx〕144号文件规定报上级编委审批。新设立的单位所需编制,原则上实行县内调剂。

在具体工作中,严把机关、事业单位进人第一关。每个部门、单位进人,须经编办核准人员编制,在编制有空余的情况下,才同意办理公开招考或者人员调动手续。

(二)加强事业单位管理,做好年检工作

为加强对事业单位管理,根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县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每年对全县所有登记的事业单位进行一次年检,杜绝抽逃、转移开办资金的行为和涂改、出租、出借《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或者出租、出借印章的行为。规范事业单位的设立、变更、注销登记工作,实时汇总登记管理数据,建立规范的档案库。

截止20xx年11月底,全县已办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248家,其

中新登记的21家,注销登记的1家,需要参加年检的168家,变更58家,实际应参加年检的单位159家,年检合格159家,年检合格率达100%。

(三)落实编制实名制管理

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在岗人员全部纳入安徽省实名制管理统计软件中进行管理,并在编制册和台帐中进行实名登记管理。

(四)机构编制动态管理

在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增长的情况下,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对相关部门、重点单位的机构编制进行适当的调整。今年县编办会同纪检、教育部门对教育系统各学校的机构编制进行了调查摸底,根据省编办下达我县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数额,重新下达了全县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并为教育系统设置了2%的机动编制,为加强下一步农村义务制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建设留下一定的余地,也为我县教育系统解决了紧缺人才引进和专业技术人员录用的瓶颈问题。同时,根据省编办下达我县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数额,对卫生系统的乡镇卫生院机构编制进行了重新核定,保障和加强了我县医务人员队伍的建设。

三、严格落实“三个不突破”情况

一是政府机构设置不突破,根据省市机构改革机构设置限额规定,在政府机构改革过程中,严格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按照省市规定的机构设置限额,设置政府机构,设置县政府机构24个。二是现有公务员总数不突破省、市核定的行政编制总数。三是领导职数配备不突破现有核定的数额。

四、本年度行政、事业单位增减和编制变动情况

(一)机构变动情况。20xx年,合肥市批准肥西县人民政府设立27个工作部门,经20xx年政府机构改革整合,现为24个政府工作部门,减少3个行政部门。按照皖编办〔20xx〕31号文件规定,全县通过事业单位调查清理工作,对职责任务已完全消失、划转或履行职责的法定依据已全部消失的8家事业单位(不含7家中小学),给予撤销;对职能已大部分萎缩、任务量较小、工作职责任务交叉、在此次政府机构改革中随原行政主管部门同步划转到新组建部门的6家事业单位,进行了合并;对面向市场从事生产经营或中介服务活动的16家事业单位,进行改制;保留事业单位263家(不含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中小学校、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二)编制增减情况。依据全县学生数,省编办对我县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进行了重新核定,新核定全县中小学教职工编制6459名,全县原有中小学教职工编制7215名,通过区划调整划转合肥市包河区、蜀山区、经开区部分学校及我县教育资源的整合,共减少事业编制756名。20xx年,市编办批准我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事业编制11名,我县原有文化执法队伍编制2名,增加9名。

五、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县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在省市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与指导下,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县直单位公务员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因受编制限额的限制,年轻的公务员因县直单位无编制而不能进入县直机关,使县直机关不能及时补充年轻的公务员,队伍老化比较严重。二是对事业单位法人登记业务培训不够,缺乏集中系统培训。

针对全县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下一步我们将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乡镇机构编制管理。严格落实皖编〔20xx〕2号文件规定,确保乡镇5年内不增加机构和人员编制,实现机构和人员编制“零”增长。

(二)继续加强机构编制管理。控制进人渠道,严格落实人员定编定岗实名制;逐步消化和调配超编人员,杜绝超编单位进人。

(三)加强建立并完善长效工作机制。县编办会同组织、人社、财政、监察等部门,定期组织督查,及时纠正擅自设立机构或保留原机构牌子的现象,注销离岗、辞职、病逝等人员的编制。

特此报告。

篇6: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自查报告

根据《漳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对漳县武阳东街小学等十家单位开展机构编制督查的通知》(漳编办发〔2018〕14号)精神,我校高度重视,及时进行研究部署,按照理顺职责关系、明确和强化责任、完善运行机制、加强和规范机构编制管理的要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管理体制的要求,全面对我校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进行评估自查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机构沿革情况

漳县四族小学位于甘肃省漳县四族乡四族村二社69号,于1998年和四族中学分校后迁于此处,是一所县直六年制小学,服务区包括四族、牙下、魏下、立桥里、代家沟五个自然村。

2、编制及实有人员情况

根据漳县机构编制委员会《漳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重新核定漳县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的通知》(漳编发〔2017〕30号)文件,核定我校编制42名。现实有在册教师40人,其中:代课教师3人。专业技术人员37人(县幼儿园培训2人),占编人员29人,不占编8人。

二、职责履行情况

我校主要职责:教育教学工作和教学相关工作

通过自查,在履行上述工作职责过程中,职责落实到位,规范履行工作职责。一是严格执行政策法规,坚持依法办事;二是加强工作纪律,严格执行相关制度;三是围绕我校工作,加强信息化建设,全力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四是全面贯彻执行上级党委、政府的各项决定。

三、机构编制管理情况

(一)机构设置规范。我校已按规定程序呈报机构设立,不存在越级上报请示的现象;不存在或发生过擅自设立、撤销、机构,不存在擅自变更机构名称、附加名称、规格、隶属关系等情况。

(二)人员编制管理规范。按规定程序呈报人员编制,部门在计划安排调整或招录人员时已报经机构编制部门审核编制空编情况;按规定使用《机构编制管理手册》等规范性表册办理日常机构编制业务;不存在擅自改变人员编制使用范围;未发生过擅自超过核定的人员编制配备工作人员和擅自超规格情况;人员编制纳入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范围。

(三)机构编制其他方面管理规范。明确领导分管机构编制工作,设有专人负责机构编制的具体工作,相关人员能熟悉机构编制政策、法律、法规规定及其相关具体工作;不存在变相成立内设机构或提高机构规格;不存在未经机构编制部门同意擅自下发涉及机构编制文件的现象;对机构编制管理情况及统计数据不存在隐瞒、谎报、拒报的情况;按规范建立本部门机构编制管理制度和档案台账。

四、存在问题

1、因我校业务职能多,但我校现在不占编人员太多,对单位管理影响较大。

2、工作人员紧张,专业人员相对缺乏,事关发展的重点工作目标任务难以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

上一篇:汉语拼音附带组词练习(声母)范文下一篇:片片雪花迎春到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