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购买新鲜菜花

2024-05-15

如何购买新鲜菜花(精选3篇)

篇1:如何购买新鲜菜花

我们在购买食物的时候一定要挑选好,这样吃起来口味更好和能保证营养,尤其是像菜花常见的这种食物一定要掌握好方法,下面一起了解下什么样的菜花好。

菜花,大家都不陌生,也叫花菜或者花椰菜。

菜花营养丰富,消炎解毒,促进肠道蠕动(你知道我在说什么哈),经常食用,有提高免疫力和消脂的作用。而且俄罗斯科学家发现,肥胖患者如果经常吃菜花,在不长的时间内,就能起到减肥的作用哦~

现在市场上有两种菜花,一种是比较坚实的(我们之前常吃的),另外一种是散的。今天我们就跟大家说说这种紧实的菜花应该怎样挑选。

菜花的挑选

1、看颜色

好的菜花一般呈白色、乳白色、或微黄,但是颜色黄一点儿的菜花比白色的口感要好。

不能买颜色发深,或者有黑斑的菜花,这样的菜谱不新鲜。(菜花的近亲西兰花,在购买时,不要选择表面发黄的,碧绿色的才新鲜。)

2、看花球

选择花朵间无空隙、结实不枯黄、花球没散开的比较好,茎部中空的不要买。

3、看叶子

叶子翠绿、饱满、舒展的菜花比较新鲜。叶子枯黄或者发蔫儿了说明已经不新鲜了,此外还要注意叶子可不要太多哦,否则会占分量。

我们都知道只有保证饮食的质量才能让身体变得更加的健康,所以在挑选食物的时候也要多注意一些细节,尽量挑选食材新鲜和营养丰富的食物,所以喜欢吃菜花的朋友可以按照上文所说的什么样的菜花好的介绍去购买。

篇2:新媒体时代如何让新闻时效最新鲜

一、对于重大新闻进行电视及时插播

电视台作为新闻传播的主力军, 在新闻传播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新媒体时代, 网络、手机媒体等的到来不断冲击着电视新闻传媒行业。但不可否认的是, 电视台对新闻事件的传播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提高新闻的时效性, 提升新闻价值, 在重大新闻事件发生后, 电视台应该在第一时间插播该新闻事件, 增强新闻的新鲜感。与手机、计算机等新媒体相比, 电视新闻更具有新闻的庄重性、严肃性等优势, 这是新媒体行业所不具有的优势。对于电视台来说, 及时插播重大新闻事件, 增强新闻的新鲜感才能在竞争中占得先机。

二、全方位直播重大新闻

对于新闻价值含金量极高的事件, 电视台通过直播的形式进行报道不仅能提升新闻的新鲜感和时效性, 也能让新闻的内容更具有深度, 更加全面。要想做好现场直播新闻, 电视台就要做好直播前的策划准备工作。同时, 对于进行直播的记者人员来说, 由于是对新闻内容进行直播, 所以对新闻记者的职业能力要求较高, 要求记者具有随机应变的能力。由于直播新闻一般是重大的比赛或者事件才会采取的播出形式, 因此要提前对此类新闻进行策划, 写出报道内容和采访问题, 以便在直播时能够做到全方位、专业化, 使新闻报道有深度。

三、在线连线现场记者

现场连线就是在演播室的主持人和事件现场的新闻记者进行电话联系。在电话联系的沟通过程中, 现场记者要充分发挥“链接”作用, 要将新闻现场的事件进展程度、背景关系等通过与演播室主持人沟通的形式传达给观众, 让观众产生一种现场感, 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这种方式播出的新闻节目, 把最新的内容、事情进展情况展示给观众, 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例如, 在“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中, 各地电视台均采取了演播室主持人和现场记者连线的方式对事件进行报道。这种现场连线的播出方式, 不用事先写稿子, 具有很强的现场代入感和时效性。这是如今的互联网媒体、手机媒体等新媒体做不到的。

四、提升编辑和现场记者之间的沟通效率

现代社会通讯方式越来越多, 同时通讯的工具也越来越高科技化。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不仅加快了大众的生活节奏, 同时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要想提高新闻的时效性, 让新闻事件更加快速、及时地传播, 电视新闻媒体人就应该学会用现代通讯工具武装自己。首先, 编辑和现场记者都要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先进的通讯工具, 从而提高沟通效率, 使新闻信息得到快速传播。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也对编辑和现场记者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场记者不仅要会剪辑、写稿子, 也要掌握现代通讯工具, 及时将新闻信息传递给编辑。编辑经过专业加工, 从而播出合格的新闻产品。有了先进的通讯传输工具, 现场记者不用在现场和电视台之间来回奔波, 这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同时也间接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

五、电视台要创建自有的新媒体平台

电视台在新媒体上创建一条自有的新闻传播渠道对于提高新闻信息的时效性也是极为有利的。虽然电视台和新媒体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 但也可以相互合作, 实现互利共赢。就目前而言, 电视台与新媒体合作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新媒体的力量, 增强电视台影响力;二是电视台建立属于自己的网站。如今, 微博、微信、QQ等是被广泛使用的新媒体平台, 电视台要学会借势造势, 它们不仅是社交平台, 同时也是发布新闻信息的平台。同时, 这些社会工具拥有大量的使用人数, 在传播速度、信息新鲜感方面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所以借助新媒体平台发布新闻信息对于增强电视台的影响力、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 电视台可以注册微信公众号, 或在新浪微博上建立微电台及时发布最新的新闻讯息, 这样既能让相关新闻信息得到及时的发布, 也能增强观众的互动。同时, 电视台也可以在新媒体上建立属于自己的新闻信息网站。它可以为观众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 观众除了可以及时收看最新的电视台的新闻节目, 同时也可以重复观看往期的相关新闻信息视频。

六、结语

机遇和挑战总是并存的, 虽然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传统电视新闻媒体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使电视新闻媒体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是这也为传统电视新闻媒体变革提供了新的机遇, 传统的电视新闻媒体行业更应该突破自己, 在实践之中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 实现行业的与时俱进。只有这样, 电视新闻媒体行业才能成为新闻媒体的常青树, 得到长足的发展。而新闻的时效性更是新闻信息的生命, 电视台应利用好新媒体这一平台, 不断提高新闻信息的时效性, 努力让新闻信息第一时间达到观众的眼球, 做到最新鲜。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迅猛发展, 传统的新闻媒体行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但客观上也推动着传统新闻媒体行业的变革, 为其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一条新闻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在于时效性, 时效性越强, 新闻的含金量也就越高。本文在互联网的背景之下, 以新闻时效性为出发点, 提出一些提高电视新闻时效性的建议和举措。

关键词:新媒体,时效性,电视新闻

参考文献

[1]邬政.传统媒体如何成为“互联网+”的受益者——浅析传统媒体融媒时代的转型定位[J].中国地市报人, 2015 (05) :97-98.

[2]冯哲辉, 赵悦.互联网思维与传统电视媒体的终端重建[J].教育传媒研究, 2016 (04) :35-37.

篇3:材料如何“新鲜”?

获取新鲜材料的途径

写作材料的获取途径,一是读书中来,二是生产生活中来。这样得来的材料,有些是传统的,众所周知的,有强烈的代表性;有些是新发现的,新产生的,有较强的新奇性。像名言名句、名人掌故等经典材料,耳熟能详,运用起来容易得心应手,引起人们的共鸣,但是,一味如此,也容易脱离现实生活,容易造成与社会的隔膜,造成读者视觉和阅读疲劳。所以,有目的地选用新产生、新精选的新材料,可以激发读者的好奇心与思考参与欲,浓郁作文的时代气息。

如何获得新鲜材料?对时间比较紧张的高三学生来说,最好的方法就是:1.关注网络和电视时事,积累焦点、热点材料;2.阅读文摘类报刊,在较短的时间内涉猎较全面的各类信息。

材料新鲜运用的方法

1.针对性地选用材料

增强材料选用的针对性,要特别注意三个方面:社会的焦点热点,特定人群的心理需要,广大民众的内在情感。高考作文要具有感染力,要感动阅卷者,就要关注社会现实,关注特定人群的心理需要,贴近普通群众的情感渴求,让新材料像巡航导弹一样,一发击中目标,取得良好的效果。

典例精选1:我们,是雾霾天气的主谋!

【镜头回放】2013年2月18日《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国科学院近日公布了“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组的最新研究结果:最近的强雾霾事件,是异常天气形势造成中东部大气稳定、人为污染排放、浮尘和丰富水汽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次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事件;人类污染物排放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内因,是“主谋”。专项组“大气灰霾溯源”项目负责人、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王跃思说,本次席卷中国中东部地区的强霾污染物化学组成,是英国伦敦1952年烟雾事件和上世纪40-50年代开始的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污染物的混合体,并叠加了中国特色的沙尘气溶胶。王跃思说:“控制灰霾还是需要从控制污染物排放着手。”

【运用点拨】2013年新年伊始,北京人被挥之不去的雾霾天气阴影所笼罩。环境问题,再次成为北京人关注的社会热点,很多人都想发议论,表达一下自己的忧虑和渴望。假如2013年北京高考,考生能恰当选用此类材料,正确地表达出自己的心声,无疑会成为北京人的环保代言人,会博得阅卷老师的理解和共鸣,会增加阅卷老师的好感,得到感情高分,也不是没有可能。理由就是关注社会生活,充满浓郁的时代气息。

同样,安徽、上海、江苏等地有什么社会焦点,那里的人正渴望表达点什么?我们的考生准备选择哪些材料才能针对性地为当地的社会和人群代言?这都是在作文材料积累、选择备考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典例精选2:我们还能信任谁?

【镜头回放】2013年2月17日中国青年报(记者 吴晓东)2012年11月初,降雪造成110国道封闭,北京延庆大榆树镇为滞留在国道上的司机送去了热乎乎的盒饭。不过,据负责送饭的工作人员说,很多司机担心上当受骗,不敢轻易打开车门。

“目前,中国社会的总体信任进一步下降,已经跌破60分的信任底线。人际不信任进一步扩大,只有不到一半的调查者认为社会上大多数人可信,只有两到三成信任陌生人。”前不久,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发布之后,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

【运用点拨】环顾生活,这则新鲜材料验证了很多强烈的内心感受:快递来了不敢开门,查水表的来了不敢让进屋,买菜时习惯性地看看小贩的秤砣,买肉时总要用手按按有没有注水,买牛奶总担心含有三聚氰胺,买油条总担心吃了地沟油……

盘点2012年“烂尾新闻”——毒胶囊事件,表哥事件,茅台塑化剂事件,山西速成鸡事件,房叔、房姐事件……让人看到是:物质生活上去了,人间的温馨却减少了,人们不再轻易相信他人,不再轻易相信商家、企业、医院,甚至不再轻易相信政府,社会关系的不信任程度进一步加深,整个社会流荡着着一股怀疑和焦虑之气,与我们构建温馨、和谐社会的美好目标大相径庭。假如高考作文能结合命题实际,选用这些曾经震颤民众内心的现实材料,辩证、科学分析,合理表现自己对现实的深沉忧虑,提出可行性见解,应该会重新燃起阅卷老师的关注热情,引发他们的共鸣,获得他们的高度认可。

2.多角度地巧用材料

对高三考生而言,广泛占有新鲜材料很重要,但是,多角度、多层次地运用已有的新材料更重要。因为高三备课时间紧张,学生不可能有很多时间去博览群书、上网、看电视,最可行的办法就是根据作文命题预测的范围,精选少量的新材料,用熟,用巧,用出效益,让新材料起到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的作用。这就需要熟练掌握、综合运用好两个多角度使用材料的技巧:

技巧一:转换角色,设身处地,从不同主体的角度使用材料。

技巧二:转换模式,多向思维,从肯定、否定或辩证角度使用材料。

下面举例说明。

典例精选3:百万寻狗寻到了什么?

【镜头回放】2013年2月17日中国新闻网报道,老人微博“赠百万房产”寻爱狗,折射空巢老人问题。南京曹老师是一名空巢老人。2006年,儿子送了一只松狮犬与其做伴,曹老师称与爱狗相处后方感到内心沉静,心态有所依附。今年2月8日,饲养7年的松狮犬走失了。为找回爱狗,曹老师17日便在其微博中发出一则“寻狗启事”,称将用一套价值过百万的房产答谢送还者。

【运用点拨】这是一则关注社会焦点和民众内心情感的新材料。

从角色和主体上说,有两个显性的:老人与狗;有四个隐性的:老人的亲属、邻居、社区和政府。因此,这则材料可以用于以下方面:

(1)从老人的角度,可说明空巢老人需要精神关爱,用于关注情感类题目。老人与狗建立这样的关系,具有这样的情感,启发我们:在中国逐步进入老年社会的今天,让老人过一个物质富足、精神充实的晚年,是一个必须解决好的社会问题。

nlc202309021317

(2)从小狗的角度,可证明关心动物、保护动物的重要性,用于环保类题目。“小猫小狗,家中一口。”一条小狗,给老人带来这样的精神慰藉,那么自然界的动物对人类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联系2012年湖南衡阳夜里猎杀南归大雁的社会新闻,可见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3)从老人亲属的角度,可以证明常回家看看的重要性,用于家庭、社会责任类题目。血浓于水,给老人无限的亲情,比给老人一条松狮和百万的房子,更为重要。

(4)从邻居、社区和政府的角度,可以证明集体的重要性,用于沟通、了解、团结、互助、和谐等类题目。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人心齐,泰山移”。假如我们的邻居、社区和政府都主动走近身边的空巢老人、弱势群体,经常沟通,全面了解,及时帮助,建立和谐的邻里关系、模范社区和负责政府,百万寻狗的现代闹剧还会发生吗?

从思维模式和方向上讲,还可充分发掘这则新鲜材料的新价值:

(1)肯定老人的做法,可用于个性、自由、包容类题目。老人百万寻狗,的确惊世骇俗,但是,如何处理狗与财产的关系,如何处置自己的房产,如何回报好心人,那是老人的自由,大家可以不理解,但是应该宽容。毕竟中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时期,各种与传统思想、习惯、文化、行为不同的异类,会更多地出现,多点理解和宽容,是一个现代文明公民的基本素质,是一个健康社会的必需元素。

(2)否定老人的做法,可用于要理性思考、要有责任感、学会适应、要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等方面的作文。老人作为一个老教师,要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做事应该三思而后行,考虑到社会责任,如此百万寻狗,近乎社会无知之人的冲动,的确不应该是受人尊敬的教师所为。目前,独生子女成为主流,老人空巢,成为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我们应该学会适应,积极融入邻居、社区,主动与他人与集体建立和谐的关系,在美好的集体关系中享受美好。

(3)辩证地看老人的做法,可以用于要全面看问题、统筹安排、科学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等重要等话题。老人的做法,有不妥的地方,也有可以理解的地方,对这样的人、这样的做法,不可一味贬斥或同情;计划生育政策得到很好贯彻,大学生自由流动就业成为社会进步的标志,但是,社会养老措施和设施建设滞后,家庭养老依然成为主要的方式,空巢老人的孤独寂寞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这都说明统筹安排、科学发展的重要性。

凡此种种,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高考作文新材料的搜集与运用中,要善于精选材料、活用材料和多角度使用材料,要“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让时鲜材料自由为我服务,在高考场上就可能写出一篇充满新意和时代气息的好作文。

★拓展训练

认真研读以下时鲜材料,思考:这些材料说明了哪些问题?可活用于哪些作文话题?

材料1:中国人民胖起来了!

2013年2月4日新华网 中国服装业提供的数据:“1985年,中国城市男性平均腰围是63.5厘米,现在已接近76.2厘米”。25年间,中国男性的腰围,膨胀了15%以上。北京服装学院的研究表明,目前中国城市女性平均胸围已达到83.53厘米,比1992年增加了1厘米。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据表明,拥有13.7亿人口的中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的比例从2002年的25%上升到2010年的38.5%,其中城市居民占多数。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15年,中国50%至57%的人口会超重。而肥胖则是引发慢性病的重要诱因。这些慢性病将成为未来消耗中国医疗卫生体系资源的主要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声称,到2020年,心血管疾病(影响心脏和血管的疾病)将成为中国人死亡的主要病因,中国每年高血压患者的人数将增加300万。

材料2:贪官出狱为何如英雄凯旋?

2013年2月16日新民晚报网 2006年因贪污受贿被判入狱11年的前山西省委副书记侯伍杰,于近日提前出狱,当地官员和煤老板及名流富商们,争相迎接贪官“荣归故里”,或列队欢迎,鲜花簇拥,甚至欲以礼炮迎接;回家后门庭若市,其礼遇犹如英雄凯旋。

上一篇:温庭筠《苏武庙》之苏武下一篇:(人力资源二级论文)我国中小企业员工招聘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