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研活动计划

2024-05-23

信息技术教研活动计划(通用12篇)

篇1:信息技术教研活动计划

8学年第一学期信息技术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先任学校落成后资源整体优化为契机,以教育局、教研室工作计划为指导精神,继续推进信息技术学科的课程改革,充分挖掘群体资源,深入开展合作教学研究,通过互动研讨、案例剖析、示范观摩、共同实践等方法,持续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与实践能力。注重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做好中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衔接,促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二、本学期主要内容

1、继续以科研思想和方法带动教研工作,探索“激趣—质疑—合作”的教学方法,通过从研究教法、学法入手,切切实实贯彻新课程理念。把学法指导渗透到教学过程之中,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活泼,学得有效。

2、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让每位学生都会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利用计算机网络开展研究性学习。

3、协助教导处对教师进行INTER未来教育培训,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让每一位认真学习的老师都学有所用,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建立建立信息技术二课活动小组,让对信息技术有兴趣爱好的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余有一个发挥自我的空间,使其信息素养进一步提高。

5、加强校园网建设。巩固和加强校园网的安全性,不断丰富校园网站的内容,增强校园网站主页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扩大“先任学校网站”在网络上的知名度。

6、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三、工作措施:

1、加强新课程理论的学习,与案例实践的研究、以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教学教研实践(1)学习《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和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标准、课程理论。(2)学习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的理论与实践指导,特别是有关有效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的理论与实践的教学与研究。

2、制定相应的INTER未来培训计划,和信息技术二课活动计划,并做好活动的组织和档案积存工作。

3、共同建设我校的网络,优秀资源的发布与共享.4、做好多媒体教室设备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工作。随着我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教育教学的需要,电教设备使用次数的增加,电教设备的日常维护的工作量非常大。我们将逐步提高全校教师的操作能力,降低设备的故障率。对于出现故障的设备,要及时维修,尽量不耽误教学使用。

篇2:信息技术教研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总的指导思想指引下,以校领导的现代教育理念为方向,认真贯彻课改精神,立足以学生为中心,以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进取能力为重点,更新教师教育理念,积极抓住契机,进一步提升《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地位。

二、工作要点:

1、按教学计划上好每一节课,上课率达100%,其中理论课少于10%,操作技能课超过90%,争取实现每节课都在网络教室完成。

2、大力开展教学研讨活动,积极发展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操作技能)。

3、大力开展信息技术创新教育教研活动,积极进行教育研究。

4、做好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做好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工作,保证校园网安全有效地运行,努力做到绿色上网。

5、根据不同层次,对本校教师进行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培训和常用课件制作培训,提升各学课教学方法的更新,合理运用校园网及校校通管理平台,进行教学业务交流和资料共享服务。

三、工作措施:

1、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学习课程改革精神,根据新课标,把信息技术这一旧教材教“新”,注意教学实践与专题研究的结合。

2、加强组员之间的“联系”,认真组织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力量,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和探讨,针对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和设备,对教材进行再加工,运用各种的教学理念和手段,上好每堂课。

3、积极与其他教师之间进行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大胆的与其他学科进行一定的整合,形成使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良好局面。

4、组织信息技术教师互相开课听课,抓住每次外出参加教研活动的机会,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与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5、组织学生参加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努力取得较好成绩。

6、组织学生参加全县小学生信息技术统一考试,努力取得好成绩

四.每月工作安排 九月:

1、制定学期信息技术教研计划

2、各校加强机房管理,保证正常教学开展

十月:

1、信息技术课堂调研

2、各校整理机房管理中的问题及有关解决方案;

3、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4、教师校本第一次培训(PowerPoint)

十一月:

1、课堂教学调研

2、计算机绘画竞赛(三四年级)

3、镇内开展小学生打字比赛(五年级)。

4、教师校本第二次培训(PowerPoint)

十二月:

1、加强常规教学管理,学科组内交流活动。

2、组织学校信息技术教师积极撰写教学论文

3、教师校本第三次培训(PowerPoint)

4、教研组工作总结

5、整理教研组资料,归档。

信息技术教研组 土山镇中心小学

篇3:信息技术教研的自由

另一种发言者常代表学校,谈学校整体教改思路和成效。比如近几年来,翻转课堂成为中小学里的焦点话题,于是实施翻转课堂理念的学校成为颇多教育类会议的热门发言人。这些学校多是凭借一个核心理念,在全校实现统一而稳定的几种教学模式,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业表现,从而成为全国各地教师教研活动的聚集地。对于这种学校,我们常常会听到两极的声音。赞誉者多,认为这些学校找到了应试教育体制里的改革之路,盼望自己所在学校也能引入该模式或方法,一改填鸭或题海式的灌输式传授教学;同时也会听到不少的质疑甚至贬斥,认为是表面文章、样子工程,提高成绩的背后还是以强化训练为代价。最重要的是教师在这种全校集中式的教改氛围中,会变成没有个性的模式执行者。

我亦有类似的看法。记得前一段时间微信上曾流传着一篇文章,题目叫作《金字塔不是奴隶造成的》。大意是有一个制表的艺人,被关入监狱强迫劳动时,再也无法制作出身为自由工艺者时计时那么精准的钟表,他一直想不通为什么会这样。出狱后他去参观金字塔时恍然大悟,并据此做出一个大胆的推测:“金字塔这么浩大的工程,被建造得那么精细,建造者必定不是奴隶,而是一批怀有虔诚之心的自由人。”因为人的能力,惟有在身心和谐的情况下, 才能发挥到最佳水平,制作精密的钟表需要自由的灵魂,建金字塔也是同样的道理。在我看来,教育就是一项充满了变数的马拉松长跑,教师发展是一个充满个性化创造的过程。它需要教师持续的热情、发自内心的渴望,以及和学生共同成长的成就感。它是“教学有法”的一门学科,但同时也是“教无定法”的一种艺术。如果在一所学校内过度强调一种统一的理念、几种固定的模式,恐怕教师们就很难获得发挥教学创意的自由成长空间。

篇4:信息技术教研的自由

另一种发言者常代表学校,谈学校整体教改思路和成效。比如近几年来,翻转课堂成为中小学里的焦点话题,于是实施翻转课堂理念的学校成为颇多教育类会议的热门发言人。这些学校多是凭借一个核心理念,在全校实现统一而稳定的几种教学模式,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业表现,从而成为全国各地教师教研活动的聚集地。对于这种学校,我们常常会听到两极的声音。赞誉者多,认为这些学校找到了应试教育体制里的改革之路,盼望自己所在学校也能引入该模式或方法,一改填鸭或题海式的灌输式传授教学;同时也会听到不少的质疑甚至贬斥,认为是表面文章、样子工程,提高成绩的背后还是以强化训练为代价。最重要的是教师在这种全校集中式的教改氛围中,会变成没有个性的模式执行者。

我亦有类似的看法。记得前一段时间微信上曾流传着一篇文章,题目叫作《金字塔不是奴隶造成的》。大意是有一个制表的艺人,被关入监狱强迫劳动时,再也无法制作出身为自由工艺者时计时那么精准的钟表,他一直想不通为什么会这样。出狱后他去参观金字塔时恍然大悟,并据此做出一个大胆的推测:“金字塔这么浩大的工程,被建造得那么精细,建造者必定不是奴隶,而是一批怀有虔诚之心的自由人。”因为人的能力,惟有在身心和谐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到最佳水平,制作精密的钟表需要自由的灵魂,建金字塔也是同样的道理。在我看来,教育就是一项充满了变数的马拉松长跑,教师发展是一个充满个性化创造的过程。它需要教师持续的热情、发自内心的渴望,以及和学生共同成长的成就感。它是“教学有法”的一门学科,但同时也是“教无定法”的一种艺术。如果在一所学校内过度强调一种统一的理念、几种固定的模式,恐怕教师们就很难获得发挥教学创意的自由成长空间。

篇5:信息技术网络教研计划

2010---2011学第二学期网络教研工作计划

本学期信息技术教研组将利用网络教研平台优势,深入扎实搞好常规教学,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功能。

(一)、深入抓好常规教学,努力搞好网络教研。

1、规范课堂教学秩序,认真做好备课、上课、课外实践等。开展集体备课、研究课、公开课和教材教法讲座等教研活动,为广大教师提供互相观摩和学习交流的机会,促进信息技术教师业务素质的提升。

2、信息技术课集知识性和技能性于一体,具有工具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等学科特点,他作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现创新教育的一块坚实阵地。努力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途径和方法。结合校本课程,做到小课题大研究。

3、利用部分学校的多媒体教室,使信息技术教师走在其它学科前列,带动更多的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

(二)、搞好学习培训,提高整体素质

1、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信息技术教师自身素质。以自学为主,以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水平。培训教师网络教研平台的应用,多媒体的应用。

2、加强对骨干教师的跟踪培养,定期进行听课研讨,提高骨干教师的钻研能力和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能力,同时为他们创造条件,走出去听课学习,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加快成长的步伐!

(三)、充分利用好网络教学,加强学科整合1、进一步丰富网上资源,大力推进教育网络的使用,充分发挥网络在教育教学和教师自身提高中的优势作用。使网络真正成为教师教研活动阵地和继续教育的第二课堂。继续深入推进网络教研。通过教师博客、QQ群等网络平台,进一步开展主题教研活动,并规范网络教研的各个流程。每次教研活动要求网上与网下相结合,并完善机制,使教师博客QQ群真正成为教师交流成长的一个发展平台。

2、加强学科整合,要习惯使用网上办公。学期未,进行信息技术学科教研先进评比。

3、发挥学科优势,开展电子备课,同时把各个学校的小学信息优秀的电子教案集中起来,进行资源共享。鼓励教师多上传一些高质量的资源。建设好教学资源库,把资源库应用到教师的日常教学中,使信息技术学科有充分的资源进行主题教学。

四、具体工作安排

时 间主 要 内 容备 注

第一、二周制定下发学科计划,召开学区信息技术学科成员网络教研会议。第三、四周开展信息技术制作活动

第五、六周建立信息技术教研QQ群进行主题交流

第七、八周通知教研平台,集中、分散相结合的研讨教学中的问题。教师上传资源。

第九、十周观摩多媒体教学课,论坛交流

第十、十一周总结资源发布,博客参与情况。

第十二、十三周研讨对学生评价方法。

第十五、十六周组织教师进行学科反思,改进教学方法

第十七、十八周教师上传资源。

第十九、二十周对教师网络教研评价。

篇6:信息技术社团活动计划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

信息技术社团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提高计算机技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了给爱好平面设计的同学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举办了信息技术社团活动。现将活动安排如下:

一、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使学生对平面设计的基本知识得到全面了解,进一步能掌握平面设计的操作,提高对平面设计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观。

二、活动时间:

每星期二、三、四、的课外活动,小组成员准时到达计算机房

三、活动步骤:

信息技术社团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与课堂教学相比更加具有灵活性和可塑性,因而学生非常喜欢参加。但是它比较容易受到考试或者其他活动的限制和冲击,教师和学生往往不能有始有终,保质保量地坚持到底。要办好信息技术兴趣小组,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将信息技术社团活动办的有声有色。

(一)、组织健全信息技术社团

绘画社团的成员,大约25人左右,参加绘画社团的人员本着自愿的原则,美术方面比较有特长的并且特别喜欢电脑制作的学生。活

动要固定,每周四次,活动时间安排在星期二、三、四、五的课外活动,除特殊情况外不能轻易暂停。每位辅导老师要做到精心计划,精心备课,精心上课,保证信息技术社团活动的深度、广度和力度。

(二)、具体计划小组活动内容

平面设计是一个实用性和很强的课程,重点学习PS的内容,主要应用在PS效果图的绘制、矢量图、图案设计等方面。学的多不如学的精,所以教师应该因人而宜,给学生制定具体的学习内容。具体的活动内容分为两个:

(1)重点辅导学生平面设计方面的学习,重点应用PS软件,提高学生的图形制作与图形合成的能力;

(2)指导学生从事PS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造力,创作出内容积极向上,催人奋进,有一定的欣赏性与实用价值的作品。结合学校各种活动制作平面设计等。

(三)、开设PS优秀作品欣赏课程

优秀的电脑美术作品对于学生在认识上、思想教育上、审美能力上都起着积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客观事物的审美属性日益突出,缺乏审美能力和美术素养的现代人,将不可避免出现困惑和缺憾。通过优秀的电脑美术作品鉴赏和电脑美术知识与技能技巧相结合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制作水平。并且陶冶情操,完善人格,把学生引向健康成长的道路。所以在教学中有必要开设PS优秀作品欣赏课,通过多媒体观看,或幻灯片等,可以一边看一边讨论,探讨优秀作品的制作创意和技巧。引导学

生看片读片,透过自己的视觉,由浅入深的感受、体会。欣赏之余,还可以师生座谈心得。这样,通过一系列的电脑美术优秀作品鉴赏评析,加深学生对PS杰作的热爱,唤起学生对平面设计的学习热情,使信息技术社团能搞活,更好更持久地开展下去。

(四)定期举办学生PS制作比赛和优秀作品展

举办学生PS制作比赛和优秀作品展,交流、回顾、总结学习成果,可以为学生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创作欲望,通过比赛,能够促进学生快速、准确地掌握熟练的技能。作为教师则要精心指导,严格把关。学生的一些佳作可以在校内展出以起到示范作用。

篇7:2002-01信息技术教研计划

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综合实践组教研工作计划

南京市教研室综合实践组

南京市教研室综合实践组将根据南京市教研室“以教师为主体,以学校为基地,以问题为动力,以课题为载体,以服务为宗旨,以质量为中心”的教研工作思路,在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研究工作中,紧紧团结和依靠各区(县)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和南京市中心教研组的骨干教师,积极开展各项教研活动,努力提高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通用技术)学科教学质量,根据市教育局全市小学三年级从2004年秋季起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要求,落实好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研工作,做好普通高中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课程的研究和实验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学科教师的培训工作。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开展学科教研活动

1.根据市教研室中学劳动与技术教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基本功大赛通知的基本要求,在各区(县)组织初赛并向市推荐参加市级比赛教师的基础上,完成中学劳动与技术教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基本功大赛的市级评比任务。

2.研究制定南京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中学劳动与技术(通用技术)教师优质课评比的方案(草稿),交各区(县)教研员组织学科教师广泛讨论,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下发南京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中学劳动与技术(通用技术)教师优质课评比活动的通知。

3.召开各区(县)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工作会议,根据市教育局初教处要求各小学从2004年秋季起在三年级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见,研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管理、教研等有关工作。

4.在继续做好七年级劳动与技术课程教研工作的基础上,落实八年级江苏省新编劳动与技术教材的教师培训工作,研究九年级劳动与技术课程江苏省新编教材的培训工作。

5.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组织南京市第四届中学劳动与技术、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带头人在全市开示范课、观摩课和讲座。

6.根据江苏省教研室“关于举办‘2004年江苏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评比活动’的通知”和“关于举办‘2004年江苏省中学劳动与技术教学论文评比活动’的通知”精神,下

发南京市征集评比论文的通知,落实市级筛选,完成向江苏省教研室报送参评论文的工作。

7.指导南京市教育学会中学劳动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南京市教育学会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处开展工作。

二、开展专题研究,提升教科研水平

1.根据南京市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发展研究》子课题《劳动技术教育课型设计与教学模式研究》的课题研究方案,指导、督促各项目研究组全面开展课题的研究和实验工作。在《南京教研》网站上建立本课题组的研究专页,加强课题组各项目研究组之间信息的互相交流和沟通,积累研究资料,提高研究水平和能力。

2.根据市教研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做好南京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推进规划的落实工作。

(1)指导南京三中劳动与技术课程改革实验学校做好劳动与技术课程改革的研究和实验工作,落实使用初中劳动与技术新教材以后的教师培训工作,着手普通高中即将实施新课程以后的应对策略研究,做好以点带面工作。

(2)指导南湖三小、南京五十四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实验学校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和实验工作,并落实小学、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衔接研究。

(3)指导南京十三中分校做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验的研究和实验工作,与玄武区教研室、南京十三中分校共同研究、安排相关学科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课。

3.继续落实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新课程改革专题研究组的研究任务,本学期下半学期初步完成有关研究任务,形成指导全市各学校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课程开设的意见(初稿),并组织相关研究人员和部分区(县)教研员赴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地区了解实验情况,修订、完善指导意见。

4.启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考核评价的研究工作,从考核的内容、考核的方式、考核的平台、考核的实施、考核的管理等方面加强研究,提出指导全市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和考核评价的指导意见。

5.根据市教研室的总体安排,做好《小学信息技术》、《初中信息技术》地方课程的立项和研究工作。落实《小学信息技术》、《初中信息技术》地方课程的学生用书的研究和编撰工作。

6.做好南京市中小学生科技教育《发明创造》地方课程的立项和研究工作。

三、组织随机教学视导,了解学校教学现状

组织学科特聘教研员、兼职视导员、区(县)教研员和学科中心教研组成员进行随机教学视导和调研,了解有关区(县)和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教师队伍建设、实践基地(计算机教室)建设、课堂教学等现状。

重点了解小学三年级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后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加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的力度,着力指导各区(县)教研室帮助学校和广大教师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此同时要了解普通高中信息技术等级考试合格率较低的学校存在的主要困难,了解劳动与技术课程开设较为薄弱的区(县)和学校存在的主要问题,寻求解决这些问题和困难的途径和方法。

四、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均衡全市教育资源

根据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在市教育局开展的千名农村教师进城进修的基础上,组织南京市特级教师、学科教学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学科中心教研组成员到相关区(县)开设讲座、开研究课、观摩课,与教师共同座谈研讨,帮助广大农村一线教师提高教学业务能力,并尝试城区与农村信息技术教师结对研究活动。

五、课外活动、学科竞赛及其他

1.办好中学生信息学奥林匹克中级培训班和高级培训班。

2.研究在中学劳动与技术教育中尝试科技创新教育活动的途径和方法,指导各区(县)和学校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3.做好2004年江苏省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工作。

(1)根据江苏省竞赛委员会的通知要求,组织2004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的报名、初赛考试和小学组、初中组试卷评阅工作(高中组试卷评阅工作由江苏省竞赛委员会负责)。

(2)组织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的集训选拔的各项工作,确定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参加江苏省复赛的名单。

(3)组织获得复赛资格的中小学生参加江苏省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复赛。

(4)指导南京市拉萨路小学承办好2004年江苏省小学生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复赛工作。

4.配合南京市普通高中会考办公室做好2004年10月江苏省中学生信息技术等级考试的有关工作。

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综合实践组月度工作安排

南京市教研室综合实践组

2004年8月

落实《小学信息技术》、《初中信息技术》、《发明创造》地方课程立项的有关工作

起草下发2004年秋季信息学奥赛培训班课程安排的通知,落实培训班的报名工作

起草下发2004年江苏省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的正式报名通知

《小学信息技术》、《初中信息技术》地方课程学生用书编写工作会议

中学劳动与技术中心教研组、各区(县)教研员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本学期学科教研工作 中小学信息技术中心教研组、各区(县)教研员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本学期学科教研工作 2004年9月

落实2004年江苏省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报名工作,履行向江苏省竞赛委员会报名的正式手续。落实信息学奥赛初赛南京市主考场和有关分考场

各区(县)教研室完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中学劳动与技术教师基本功大赛的推荐报名工作

起草参加江苏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评比活动的通知

起草参加江苏省中学劳动与技术教学论文评比活动的通知

《小学信息技术》、《初中信息技术》地方课程学生用书编写工作会议

《劳动技术教育课型设计与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组工作会议

高中技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课程改革专题研究组工作研讨会

走访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基地学校

随机教学视导,送教下乡活动

2004年10月

协助南京市普通高中会考办落实2004年江苏省中学生信息技术等级考试工作

组织2004年江苏省青少年信息学奥赛的初赛工作,落实初赛的考试、督查、试卷批阅、上报江苏省复查学生名单等工作

下发参加2004年江苏省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复赛集中培训选拔的通知

配合江苏省竞赛委员会对南京市拉萨路小学承办2004年江苏省小学生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复赛准备情况进行复查

下发中学劳动与技术教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基本功大赛市级比赛的通知

《小学信息技术》、《初中信息技术》地方课程学生用书编写工作会议

市学科教学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示范课、观摩课

《劳动技术教育课型设计与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组工作会议

高中技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课程改革专题研究组工作研讨会

走访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基地学校

随机教学视导、送教下乡活动

2004年11月

2004年江苏省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集中培训选拔,落实小学、初中、高中参加江苏省复赛的名单

组织中学生参加江苏省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学组复赛

中学劳动与技术教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基本功大赛市级比赛

《小学信息技术》、《初中信息技术》地方课程学生用书编写工作会议

市学科教学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示范课、观摩课

《劳动技术教育课型设计与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组工作会议

高中技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课程改革专题研究组工作研讨会

劳动与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计算机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处工作会议

走访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基地学校

随机教学视导、送教下乡活动

2004年12月

组织小学生参加2004年江苏省小学生信息学奥赛复赛,指导南京市拉萨路小学承办好2004年江苏省小学生信息学奥赛的复赛工作

起草中学劳动与技术(通用技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优质课评比的活动通知,交各区(县)教研室、市中心教研组讨论

下发2004年南京市中学劳动与技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基本功大赛结果通知

完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评比工作,落实向江苏省教研室推荐参评论文的工作 完成中学劳动与技术教学论文评比工作,落实向江苏省教研室推荐参评论文的工作 《小学信息技术》、《初中信息技术》地方课程学生用书编写工作会议

《劳动技术教育课型设计与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组工作会议

高中技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课程改革专题研究组工作研讨会

走访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基地学校

2005年1月

下发中学劳动与技术(通用技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优质课评比的活动通知

下发南京市参加2004年江苏省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结果通知

中学劳动与技术中心教研组、各区(县)教研员工作会议,学期工作小结和研讨

中小学信息技术中心教研组、各区(县)教研员工作会议,学期工作小结和研讨

《小学信息技术》、《初中信息技术》地方课程学生用书编写工作会议

篇8:信息技术教研活动计划

一、信息活动与技术应用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双重属性缺一不可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人文性强的课程。一方面, 信息技术学习活动以设计、制作、实验等外显形式表现出来, 学生通过应用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取情感体验及技术能力的发展, 体现课程的技术属性, 学生的学习活动表现为技术应用。另一方面, 由于新课标把信息素养提升到课程的核心地位, 注重通过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等环节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形成人文观念, 体现出课程的文化属性, 学习活动又表现为参与信息活动的过程。由于课程的实践性, 信息活动表现为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 包含技术的应用。同时,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技术的思想、原理、方法和文化价值, 获得驾驭技术的技能。信息活动与技术应用二者作相互包含, 但又相区分。因此, 可以把信息活动与技术应用看作是信息技术学习活动的两种属性, 二者统一于信息技术课程。

二、以双重属性并重思想指导教学的意义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 教师注重对课程的探索, 对教学模式的使用与创新也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 传统教学模式和任务驱动、主题教学等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大放异彩。不容忽视, 也存在弊端, 讲授、演示等教学模式更多用来传授操作类知识, 学生主体作用没得到好的发挥。新兴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体验, 但是过于注重形式又造成课程技术含量不够。

把信息活动与技术应用二者并重的理念应用于教学, 有利于保证课程文化与技术属性的实施。信息活动把活动的元素加入教学, 使学生体验学习过程, 同时它又有相对规范的活动流程, 再者其目的明确, 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此外, 技术应用的加入不仅保证了课程的技术含量, 也使学生在应用技术的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与实现技术能力的发展。

三、信息活动与技术应用并重的教学模式

为了更好的把信息活动与技术应用并重的理念应用于教学, 笔者对来自浙江、海南、北京等十个地区的203个教学案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发现以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案例调动学生积极性效果较好, 技能练习为主的案例在培养学生技术能力上略胜一筹;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内容在教学形式上表现出一定的共性, 并较明显的区别于技术含量较高的内容。

在分析案例的基础上, 本文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归类。信息素养详解方案把课程内容划分为知识、技术、人际互动、问题解决、评价调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六个部分。其中知识、人际互动、问题解决、评价调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技术含量相对较低, 教学中活动的形式比较明显。技术可依据学生是否具备相应的准备技能分为简单的技术和技能性强的技术两类, 简单的技术学生具备准备技能, 不需要教师的技术演示即可完成参与学习活动。教学形式上以活动为主;技能性强的技术学生缺乏必要的准备技能, 需要教师技术示范, 学生技能练习的过程比较突出。根据内容特点的异同, 本文把知识、人际互动、问题解决、评价调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简单的技术归为知识侧重类, 技能性强的技术归为技术侧重类。进而针对两类教学内容, 构建两个教学模式。

(一) 知识侧重类

知识侧重类对技术的要求比较低, 无需专门的技能训练。通常是信息活动作为主要线索贯穿于课堂始终, 技术应用在问题解决过程之中。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并应用知识。教师活动表现为:创设情境、设置问题、调控指导、总结提升。

创设情境, 通常占用笔墨较少, 但好的情境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情境有时还会附带解决问题所需的知识。创设情境需要注意两点, 一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学习经验;二要和教学内容具有相关性, 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从学生角度看, 此阶段学生获取教学主题或教学氛围, 故为学生的信息获取阶段。

之后, 教师把学生带入学习过程。如何恰到好处的提出问题, 给学生造成认知冲突的悬念, 是本环节的关键。问题的设置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经验等, 还要根据学生的层次设计难度不等的问题, 尽量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学生通过分析问题, 确定信息需求, 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选择、准备合适的工具和条件, 实施方案。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参与信息活动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需要技术的支持。教师在此阶段应该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 对疑难点进行点拨、指导, 协调小组活动等,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以保证学习活动正常有效的进行。

(二) 技能侧重类

技能侧重类涉及到能进行信息设备与应用软件的操作;能掌握信息获取、加工、传递、管理等技能。技术操作的作用比较明显, 教师演示、讲解、纠误的作用较突出。教学形式上表现为在教师借助一定的信息活动引出学习任务, 并示范操作, 学生学习并应用技能完成任务。教师活动表现为创设情境, 讲授演示, 指导纠正, 总结提升。

对于枯燥的技能学习, 情景作用不言而喻。教师可采用案例或设置冲突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技术含量较高的任务, 学生通常缺乏准备技能, 需要教师对技术进行演示、示范。学生则处于机械模仿, 克服困难的阶段, 领会技术操作的步骤和要领是其主要任务。学生获得准备技能后, 练习和反馈是掌握技能的关键。教师需要围绕学习任务, 设计以学生为主体、以技能练习为目的的活动。活动形式表现为完整的信息活动流程或其中某些环节。譬如制作校园全景图, 涉及到获取校园图片, 对图片进行加工, 并展示作品等过程。此环节教师给予学生技术上的指导和纠正也是十分必要的。学生应用技术完成任务之后, 教师及时地引导学生总结、掌握技术方法与技术策略是非常重要的。技术最终目标是为人所用, 教师应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技术应用观。

综上所述, 两个教学模式都注重了信息活动与技术应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描述了二者在不同教学内容教学中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形式。此外信息技术的文化价值、信息社会中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等内容也不容忽视, 要渗透到任务的设置, 学生应用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过程中, 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帮助形成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于颖, 李艺.论"信息活动"与"技术应用"活动二元对信息技术教育实施的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7.

篇9:信息技术教研活动计划

上述4个IT职业于1997年被纳入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迄今已培养了约20万名专业技术人员。目前,每年培训新生约1.5万人,其中IT专员尤其受到青睐。“随着职业领域的数字化,IT职业的地位和IT人才的重要性得到迅速提升。工业4.0将沿着整个价值链改变现有的生产模式,这也对IT技术从业者提出了新的技能要求。我们要通过对现有职业的调整更新,将这一成功故事续写下去”,BIBB主席艾瑟如是说。

(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教育处罗毅供稿)

美国新泽西州新评估体系致教师差评率上升

根据美国新泽西州教育厅2015年6月8日发布的报告,2013-2014学年,在首次将学生表现纳入评估标准的新评估体系实施后,全州有2900名教师被评为“部分合格”(partly effective)或“不合格”(ineffective),占全体教师比例的2.8%。上一个学年被评为“不满意”的教师比例仅为0.8%。

此前,新泽西州教育评估等级仅包括“满意”和“不满意”两种,由行政管理人员考核评分。推出新评估体系后,评估等级细化为“优秀”(highly effective)、“良好”(effective)、“部分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前两者相当于“满意”,后两者相当于“不满意”。行政管理人员评分比率占85%,剩下的15%取决于学生在当地考试、小测试及其他项目中的成绩和表现。

新泽西州教育官员表示,一年的数据不足以得出绝对准确的结论,但这一结果对学校和教师还是具有一定的指导性的。据悉,获得差评的教师将被要求参加提升计划,再次获得差评则可能会威胁到其终身教职。

篇10:信息技术社团活动计划

信息技术社团活动计划1

为了培养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增加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综合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特成立信息技术社团。

一、培养目标:

1、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增进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综合学习的能力。

2、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程序的使用方法和技巧,打字的指法和文字输入的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程序的创新设计。

3、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对学生进行科学技术普及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兴趣,并为课堂教学服务。

二、工作措施:

1、主要采取课堂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自学方式和动手操作三种方式进入学习,适当进行一些小竞赛及课堂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学。其中学生自学和动手是最主要的。

2、布置开放式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中发现问题、创造性的学习。

三、学习内容:

1、PC LOGO软件

2、纵横汉字中文入录及ST英文打字。

四、活动方式:

1、上机培训,

2、程序作品展示

五、时间安排:

每周一中午

六、活动地点:

计算机网络教室

信息技术社团活动计划2

新的一学期开始了,在小学信息技术学习中涌现出许多学生计算机爱好者,这些学生不满足课堂所学,对计算机的许多专业知识和应用技术(尤其是电子游戏)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为了对这些学生的爱好给予保护、培养和正确引导,以保证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学有所长。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开设信息技术兴趣活动小组。

现就社团的活动情况计划如下:

一、本学期开展活动安排:

活动时间:周五下午16:00—17:0

活动地点:科技路三楼机房

社团活动情况:根据学生自愿报名与教师选拔相结合的原则,初始由20名学生组成。

社团的组织与教学进展情况:为了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并为将来的竞赛作好准备,教学内容面对三年级的绘画;

二、活动开展教学要求:

1、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2、熟练使用window自带绘画软件进行作品创作

3、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设计。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互相促进,虚心认真。遇到问题的处理通常分两种情况:一是课内向老师请教;二是在课外联系其他小组成员,共同解决,如果还不能解决就请教老师。

教师每节课起到承上启下作用。每次兴趣小组活动教师都会先解决前期问题,结束前还会布置下期准备工作,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以保证活动的正常有序的进行。

篇11:小学信息技术教研工作计划

工作思路:

1、加强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与研究,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2、提高远程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做好远程教育资源的接收管理;

3、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落到实处。

4、充分利用接收到的教育资源多媒体课件,使用计算机网络教室,和多媒体教室的先进教学设备来提高教学质量。

主要工作:

一、常规工作

1、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立足教学常规,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落实教学常规、规范教学行为;

2、初步实践教学评价。督促学校开好课、并落实信息技术期末^考~试工作,建议用“平时20%+作品40%+理论40%”的计分方式评价。

3、开展专题教研活动。每期分别组织1-2次以课堂教学研讨为主的教学研讨活动。通过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反思、研究,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二、卫星节目接收和远程资源接收的`分类与整理

1、资源的接收。定期开机接收资源,熟练掌握接收软件的设置。

2、资源的筛选。接收的资源类别较杂,其中包含许多无用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掌握资源的筛选。定期组织各学科骨干教师进行资源的筛选,保存可以利用的资源,对无用的资源进行定期删除。

3、资源的保存。硬盘的空间有限,这就需要管理员定期对资源进行刻盘保存。以空出有限的硬盘空间接收新的资源。

4、按时收看教育节目。定期组织教师观看教育节目,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1、计算机网络教室的使用。培训各学科教师,使用计算机网络教室进行授课,配合接收到的资源利用多媒体教室软件,给学生上一节丰富多彩的整合课。

2、多媒体教室的使用。积极开展利用多媒体教学活动,利用远程教育下载的课件,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授课。提高教学质量。

四、锻炼教师队伍

1、教师培训: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2、学科整合研究:定期组织各学科骨干教师进行学科整合研究促进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水平。

篇12:小学信息技术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精神和市、局领导关于加强信息技术教育的指示,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积极推进我镇教育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工作思路

结合我镇实际,玲珑镇中心小学已具备发展校园网络的硬件设备,其他学校也已普遍具备开设信息技术课的条件,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如何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如何开发和利用网络资源?如何建立适合本校发展的教学平台和资源库?如何更好地管理校园网络?如何加强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等等。为更好地落实关于大力发展信息技术特色教育的精神,早日实现仓集镇中心学校教育现代化,我们要凭借良好的实施信息技术教育软硬件条件为依托,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旨,树立新课程理念,围绕信息文化、信息素养,大力开展教学研究与指导,努力提高我镇信息技术教育品质。大力开展以培养创新精神、信息素养和技术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学研究活动,继续贯彻新课程的有关精神,组织观摩课、示范课、研究课、评优课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以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作为载体和平台,优化教学过程,落实创新教育的各项要求,努力探索实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手段、途径和模式,扎扎实实地推进各项工作。

三、工作重点

1、开展信息技术学科新课程教学研究,落实信息技术新课程基本理念,改进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正在致力于向两个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从单纯地技术传授,向大力挖掘信息技术的文化形态,文化内涵,有意识地做到学科的相互渗透,来丰富信息技术课堂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理念的转变;从单纯地技能操作向大力挖掘信息技术本身所具有的能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协作精神,信息素养,技术素养,运用它服务其它学科学习的能力,以及发挥学生的求异思维,批判思维,逻辑思维,软件工程思想的内在属性的理念的转变。要实现这种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对信息技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具备一支具有扎实的信息技术专业素质,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有较高的艺术修养的信息技术教师队伍。

2、以加强我镇信息技术教研组职能建设的指导为切入口,贯彻和落实教学工作任务。召开信息教师会议,学习和传达新学期的工作任务,组建镇信息技术教研组,利用教研组的团队力量,改变过去靠单打独斗,低水平发展的状况。以规范常规教学为突破口,以在教学中渗透、实施、贯彻新课程当作首要任务,认真抓好课改实验的各个环节,以体验信息技术为途径,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3、大力开展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的研究与实践,全面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通过建立一个与一流教育相适应的现代化网络下的数字学习环境,为教师继续教育和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一个广阔平台,推动信息技术在教育和教学上的广泛运用。

4、通过优质课选拔优秀信息技术教师,推广优秀课例和教学方法。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信息技术教学教研活动,将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校园文化和东莞地方文化相融合,以架构、丰富和挖掘信息技术学科的文化形态和文化

内涵为导向,促进形成信息技术学科特色的同时,拓展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使学生能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让他们感受一个全新概念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

5、大力加强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训。通过观摩、学习、交流、研讨、培训、评优课等各种形式提高教师的新课程理念,促使他们通过自我提高,同伴互助和学习观摩来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6、逐步完善校级信息网络教育,为实现“无纸化办公”而努力。上学期我镇学校已基本实现有网站的目标,但是网站没有安排专人负责,没有安排人员及时更新,造成资源的浪费,信息传递远未达到与现代设备相适应的程度。因此,有网站的学校要安排一名网络管理员,没有网站的学校至少要有一台电脑能上网,而且要安排人员每天查看教育信息网,查看学校的专配邮箱,及时掌握和了解信息技术教育动态。

7、挑选和培养骨干教师,抓好骨干力量的培训,树起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对专兼职的信息技术骨干教师的培训,主要着眼于信息技术课教科研活动,教学软件的研制、开发,掌握实用的多媒体制作技术,能够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维护和管理校园网络的正常运行。

8、积极开展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的整合,组织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对普通学科教师的培训,主要将着眼于教学软件的应用,使他们了解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本学科的运用,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并能比较熟练地通过网络获取所需的教学资源。注意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认真研究和探索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努力使每个教师、每个学生能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学习能力。

上一篇:爸爸妈妈的希望怎么写下一篇:一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分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