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管理总结报告

2024-05-27

供应商管理总结报告(精选6篇)

篇1:供应商管理总结报告

采购与供应商管理学习总结

随着企业竞争越来越大,如何去完善工作以及提高自已的能力,尤为重要。通过对“采购与供应商管理”的学习,使自已对采购方面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以前一直在做的事情,现在通过了理论印证,有了更为直观的印象。例如,集成供应链的管理概念,战略采购与常规采购的区别,采购成本的分析,采购商品的四限分类,标准成本的概念及实施的意义等各种理论概念。这些理论的系统学习让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步应用实践,并且结合我们公司的实际情况加以完善,为以后采购工作做的更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现将学习中所体会到的一些感悟做个简单的介绍,作出总结,以便在以后工作过程中有所参考。

一、要想做好采购,首先,要选择好供应商

A、对于供应商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对供应商的生产能力、产品质量、价格、售后服务、信誉和财务状况等应多方面考虑。

2、应考虑供应商的交货能力,包括准时交货能力和产品的持续改进能力。

3、供应商的灵活性,如供应商回应企业需求变化的意愿及能力。

4、选择合适的地点供应商,越近越好,这样可以降低成本、减少风险。

5、对于供应商不足的地方,双方共同想办法,使其成长,这样对双方都有利。帮助供应商成长,合作起来更有利我们。

B、供应商的选择步骤:

1、分析市场竞争环境,分析现有供应商的现状及优劣势。

2、确定供应商评价选择目标:应有整套评估程序,以达到质量可靠、服务良好、采购成本合理的目标。

3、制定供应商评价标准:应有整套详细的书面评估标准,涉及到需要考察的方方面面,如商业信誉、财务状况、设备技术能力、质量保证体系、成本控制、制造及配送管理、客户满意度等。

4、成立跨部门的评估小组:切忌闭门造车,尤其是对关键供应商的评估更是如此。

C、供应商的管理方法:

1、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

2、建立供应商评审及供应商分级制度。

3、建立对供应商协助与供应商的淘汰制度。

二、采购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做好完善的采购计划

(1)对重复采购的长线产品或服务,申请及采购部门应共同制定月度/季度/采购计划/预测,由采购发送给有关供应商送货或者备货。

(2)采购计划/预测应阶段性的更新,以便供应商更好的准备货源。(3)直接物料采购计划一般由物料部依照采购部与供应商订立的协议直接下达。

2、在采购过程中有合理完善的采购监控措施

采购的监控是采购管理的重要环节,实际工作与采购政策、工作流程的要求一定会产生偏差,加强采购监控,可以降低企业的风险,提高企业效率。

(1)采购人员的监控:按章行事、职业道德教育、奖罚分明。(2)采购流程的监控:重点监控关键点和阶段。

(3)采购金额的控制:这项工作可以与申请部门及财务部门一起进行,定期报告实际采购金额与采购预算的差异。

(4)采购信息的收集:利用时间中发现的对公司有利的采购信息,完善采购信息库。

3、建立采购绩效考核制度

(1)分析采购的阶段性成效,不断改进采购工作。对有严重疏忽和不当的表现需建立整改机制。

(2)采购部门整体工作效率评估。(3)跨部门采购申请审批效率评估。

(4)评估各采购人员个人的业绩,实行有效激励机制。

(5)申请部门申请及使用的状况评估,了解是否有不当申请的情形。月度绩效报告的提交是非常必要的,与成本模式指标进行对比是十分有意义的。

三、如何控制成本

要想控制成本,必须先正确的理解成本的概念。以下简单介绍一下在学习过程中所学到的一些知识。

采购总成本的构成:采购总成本是采购活动完整过程中发生的成本总和。它不能混同于采购价格,采购总成本=材料成本+采购管理成本+存储成本。而材料成本=单价×数量+运输费用+相关手续费+税金+其他,管理成本=办公费用+差旅费+信息传送费+其他,仓储成本=贷款利息+仓库保管费用+存货损坏费用+其他。理解了成本的概念,我们可以针对性的进行改进措施,以便更大程度的降低成本。

(1)降低材料成本费用的方法:比价采购、压价采购、招标采购等。(2)降低管理成本费用方法:a、员工工资报酬与绩效比分析,要一专多能。b、避免错误的采购。c、有效降低成本的沟通(通过e-mail,电话等工具进行沟通,或者要求供应商来访等),避免不清晰表达带来的时间损失和额外费用。

(3)降低仓储成本的方法:a、建立科学的仓管体系和操作流程。b、避免和减少非计划性的到货或发运导致的额外加班费用。c、实施越库作业以节省物料存放空间和搬运次数。d、对供应商不合格品导致的额外仓储费用进行索赔。

四、采购人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重视长远的供应商伙伴关系;

2、要有市场分析能力及谈判的能力;

3、要有明确的采购计划;

4、要有降低成本的概念;

5、对供应商的关系及合同的管理;

6、时间管理能力,缩短采购周期;

7、信息化产品应用的能力。

通过参加这次课程的学习,让我们明白在采购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市场行情和技术标准,拓宽视野,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和对供应商的管理水平。在日常工作中,要不断积累和分析构成产品成本方面的信息,为更好的做好采购工作积极做好准备,以便在以后的采购工作中更好的为公司从源头上降低成本,采购更为适用的产品贡献出一份自己应有的力量。

2012年12月12日

篇2:供应商管理总结报告

《供应链管理》课程建设总结报告

一、企业供应链管理实践的背景和意义

历史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顾客(Customer)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企业之间的竞争(Competition)日益加剧,加上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Change),使得整个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3C”是用户需求多样性与市场变化不确定性的根源,同时也是促进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竞争能力的外在压力。企业面对一个变化迅速且无法预测的买方市场,为了提高竞争力,采取了许多先进的制造技术和管理方法。

多少年来,企业出于管理和控制的目的,对为其提供原材料、半成品或零部件的其他企业一直采取投资自建、投资控股或兼并的“纵向一体化”(Vertical Integration)管理模式,即某核心企业与其它企业是一种所有权关系。例如,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拥有一个牧羊场,出产的羊毛用于生产本公司的汽车坐垫;美国某报业大王拥有一片森林,专为生产新闻用纸提供木材。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企业更是如此,“大而全”、“小而全”的思维方式至今仍在各级企业领导者头脑中占据主要位置,许多制造业企业拥有从毛坯铸造、零件加工、装配、包装、运输、销售等一整套设备、设施、人员及组织机构。

推行“纵向一体化”的目的,是为加强核心企业对原材料供应、产品制造、分销和销售全过程的控制,使企业能在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从而达到增加各个业务活动阶段的利润。在市场环境相对稳定的条件下,采用“纵向一体化”战略是有效的,但是,在高科技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顾客需求不断变化的今天,“纵向一体化”战略已逐渐显示出其无法快速敏捷地响应市场机会的薄弱之处。显然,采用“纵向一体化”战略的企业要想对其他配套企业拥有管理权,要么自己投资,要么出资控股,不论采取哪一种方式,都要承受过重的投资负担和过长的建设周期带来的风险,而且由于核心企业什么都想管住,不得不从事自己并不擅长的业务活动,使得许多管理人员往往将宝贵的精力、时间和资源花在辅助性职能部门的管理工作上,而无暇顾及关键性业务的管理工作。实际上,每项业务活动都想自己干,势必要面临每一个领域的竞争对手,反而易使企业陷入困境。进一步地,如果整个行业不景气,采取“纵向一体化”战略的企业不仅在最终用户市场遭受损失,而且在各个纵向发展的市场上也会遭受损失,因为最终用户市场不景气,必然连带着纵向市场的萎缩。因此,“纵向一体化”战略已难以在当今市场竞争条件下获得所期望的利润。

全球制造链及由此产生的供应链管理是“横向一体化”管理思想的一个典型代表。现在人们认识到,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在所有业务上成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企业,只有优势互补,才能共同增强竞争实力。因此,国际上一些先驱企业摒弃了过去那种从设计、制造直到销售都自己负责的经营模式,转而在全球范围内与供应商和销售商建立最佳合作伙伴关系,与他们形成一种长期的战略联盟,结成利益共同体。例如,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推出新车Festiva时,就是采取新车在美国设计,在日本的马自达生产发动机,由韩国的制造厂

生产其他零件和装配,最后再运往美国和世界市场上销售。制造商这样做的目的显然是追求低成本、高质量,最终目的是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Festiva从设计、制造、运输、销售,采用的就是“横向一体化”的全球制造战略。整个汽车的生产过程,从设计、制造直到销售,都是由制造商在全球范围内选择最优秀的企业,形成了一个企业群体。在体制上,这个群体组成了一个主体企业的利益共同体;在运行形式上,构成了一条从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和信息流网络。由于这一庞大网络上的相邻节点(企业)都是一种供应与需求的关系,因此称之为供应链。为了使加盟供应链的企业都能受益,并且要使每个企业都有比竞争对手更强的竞争实力,就必须加强对供应链的构成及运作研究,由此形成了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CM)这一新的经营与运作模式。供应链管理强调核心企业与最杰出的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委托这些企业完成一部分业务工作,自己则集中精力和各种资源,通过重新设计业务流程,做好本企业能创造特殊价值、比竞争对手更擅长的关键性业务工作,这样不仅大大地提高本企业的竞争能力,而且使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都能受益。

供应链管理提出的时间虽不长,但它已引起人们的广泛的关注。特别是国际上一些著名企业如惠普公司、IBM公司、戴尔计算机公司等在供应链实践中取得的成就,更使人坚信供应链是进入21世纪后企业适应全球竞争的一个有效途径,因而吸引了许多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对供应链管理进行研究和实践。80年代中期以后,工业发达国家中有近80%的企业放弃了“纵向一体化”模式,取而代之转向了全球制造和全球供应链管理这一新的经营模式。近几年来,供应链管理的实践已扩展到了一种所有加盟企业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超越了供应链出现初期的那种主要以短期的、基于某些业务活动的经济关系,使供应链从一种作业性的管理工具上升为管理性的方法体系。

我国传统制造业企业管理体制与运作模式受“大而全”、“小而全”思想的影响非常严重,“万事不求人”的封建主义思想使企业成为一个封闭系统,与开放式的全球制造和供应链管理模式相差甚远,无法适应供应链管理的要求。例如,生产系统设计没有考虑供应链的影响,只考虑生产过程本身,而没有考虑生产过程以外的因素对企业竞争能力的影响。供、产、销系统没有形成“链”,供、产、销等企业的基本活动在传统的运作模式下基本上是各自为政,相互脱节;部门主义思想使激励机制以部门目标为主,孤立地评价部门业绩,造成企业内部各部门片面追求部门利益,物流、信息流经常扭曲、变形;管理信息处理手段落后,我国大多数企业仍采用手工处理方式,企业内部信息系统不健全、数据处理技术落后,没有充分利用EDI、Internet等先进技术,致使信息处理不及时、不准确,不同地域的数据库没有集成起来;没有市场响应、用户服务、供应链管理方面的评价标准与激励机制;在各供应商之间没有协调一致的计划,每个部门都各搞一套,只顾安排自己的活动;制造商、供应商和经销商都缺乏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且往往从短期效益出发,相互之间失去了信任与合作。这些问题的存在,使企业很难一下子从传统的“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很快转到供应链管理模式上来。但是,为了使企业能在当今这种市场竞争环境中生存和发展下去,必须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变

革的阵痛可以换来企业长期发展的未来。因此,研究供应链管理对我国企业实现“两个转变”、彻底打破“大而全”、“小而全”、快步迈向国际市场、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生存和竞争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二、《供应链管理》课程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设的意义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供应链管理是当前企业管理实践和企业管理理论研究新的前沿和新的领域。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正深深地影响着当前企业的经营模式和经营效率。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在日益开放并日益融入到世界经济的中国,我们的企业不可能独善其身,不参与到市场竞争的滚滚洪流之中。因此,如果说企业关于战略、经营方式、组织形式和管理手段的选择是一道多项选择题,那么供应链管理无疑也列在我国企业的可选范围之内。对某些企业来说,供应链管理还应该是必选项。如今,许多高等院校的管理专业,尤其是物流管理专业,近来都开设了供应链管理课程。其目的是明显的,一是争取让学生掌握企业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最新的动态;二是让学生在离开学校后更能适应当前企业竞争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也让学生们在未来择业时更具竞争力。

由于‘供应链管理’还是一个新的领域和新事物,因此,不难想像的是,‘供应链管理’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中还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是本校物流专业的一名教师,长期从事《供应链管理》课程的助教和教学工作,在多年的理论研究和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存在这样一些问题。

1、供应链管理的教学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框架。当前,虽然许多学校都在陆陆继继地开设《供应链管理》课程,但我们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了解到,各个学校的教师都是按照各自的专业背景和教学思路设立课程的教学框架和内容。在这一点上,其他一些课程就相对比较成熟,如《管理学》总是围绕着‘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这个模式展开的。又如《营销管理》在战略层次上存在一个“细分、目标和定位(STP)”的分析模型作为核心,而在战术层上则紧紧围绕着‘产品、价格、促销、地点(即4P)’展开。由于缺乏一个系统的进行知识传授的教学架构,这势必给《供应链管理》这门课程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诸多的不方便,同时也让人怀疑学习这门课程的学生所能学到的知识的质量。这充分体现了对这门课程进行课程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没有合适的教材。其他课程,如《管理学》已经是一门非常成熟的课程,这门课程不仅已经搭建起一个相对标准的理论和教学架构,并且围绕这一架构还有许多可以选择的非常优秀的教材和参考资料等。而《供应链管理》由于设立的时间尚短,没有一个比较标准的理论和教学体系,并且这方面的大师(真正意义上的大师)也很缺乏。所以,在《供应链管理》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很难找到一本比较满意和合适的教材。本人除了负责《供应链管理》中文课程的建设外,还担任了我校澳曼特国际商学院物流专业《供应链管理》课程的助教工作,在担任助教的四年期间,澳方换了三次主讲教师,而每一位主讲教师都选用了不同作者的教材。正如前面谈到过的,由于本课程缺乏一个相对标准的理论研究和教学架构,所以不同英文版的教材在内容上

也存在着非常大的区别。这无疑给我的助教工作带来非常大的压力和挑战。有过这种经历,我越发深刻地认识到,缺乏合适的教材会给相关的教学工作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同时,也会给相关的学生造成知识学习上的系统偏差。这充分体现了进行《供应链管理》课程建设的重要性。

3、相关的概念和理论上的混乱。由于供应链管理是一件新事物,因此,在平时的学习、积累和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相关的概念和理论存在着相互矛盾和混乱的现象。例如,就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这两个重要概念的定义,以及它们各自研究范围和研究重点等问题,甚至都没有达成过共识。詹姆士••R•斯托克(James R.Stock)和道格拉斯•M•兰伯特(Douglas M Lambert)在他们的《战略物流管理》一书中说道:“直到最近,大多数从业人员、咨询顾问和学者都把SCM视为与当代对物流管理没有什么差异的一个概念。”大卫•辛奇-利维(David Simchi-Levi)等在他们的著作《供应链设计与管理-概念、战略与案例研究》中则直接指出:“我们对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不作区分。”毫无疑问,上述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将会给学习《供应链管理》的学生带来相当的困难和不便。我们知道,学习一些错误的东西,那还不如不学。也正是迫于这种情况,我们觉得非常有必要进行该课程的建设。

三、课程建设的思路和框架

《供应链管理》课程的课程建设严格按照学校的相关要求来实行的,并且着重解决的是当前《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参见上一部分)。

首先,我们小组通过参阅大量的书籍和相关的资料,初步构建出了《供应链管理》课程的一个教学体系。《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分为三大部分来完成,具体见下图:

其次,通过这次课程的项目建设,我们确立了《供应链管理》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我们认为,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并应该掌握以下方面的知识:

1.2.懂得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产生的时代和市场竞争的背景; 掌握一些基本的概念和相关的理论,如物流,物流管理,供应链,企业纵向一体化,供应链管理等

等,以及能够区分这些概念之间的不同和联系;

3.4.5.6.最后,我们小组通过参阅大量的书籍,进行深度的探讨,并和相关的教师(包括外教)进行了交流。对于当前‘供应链管理’理论和文献中存在的一些错误,以及容易混淆的概念,在经过反复的考证后,对这些知识进行了区分和比较。以便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例如,企业供应链管理和物流管理的联系,企业纵向一体化和供应链管理之间的区别等等。

四、课程建设的最终成果

在整个课程建设期间,我们这个项目小组根据学校关于课程建设项目的相关要求,完成了如下工作。规企业进行供应链设计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企业在进行供应链管理时面对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在不同产业中,企业如何实践供应链管理; 以及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趋势

篇3:供应商管理总结报告

1 基础配置背景

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共有3台全自动清洗消毒机, 2台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 及超声清洗机、烘干机、干热灭菌器等消毒设备。消毒供应中心连接手术室的通道有两条, 手术后污染器械通过污染通道运送到消毒供应中心等待集中处理, 消毒灭菌合格后的器械由无菌通道运送到手术室无菌区存放。

2 管理标准

消毒供应中心严格按照卫生部发布的《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和国家规定的有关消毒供应室的要求开展消毒工作。

对工作人员进行集中培训, 要求熟练掌握腔镜器械消毒技术, 符合消毒灭菌合格要求, 完善岗位职责制度和标准化工作流程。

3 腔镜器械消毒灭菌流程

3.1 可浸泡腔镜器械的清洗方法[2]。

(1) 预处理:使用后立即拆分各部件, 易损部件“镜头”和锐器分别妥善置于专用器械箱内; (2) 初洗:在清洗槽内用灭菌水冲洗除去血液、粘液等残留物, 用软毛刷擦洗镜身及镜头, 注意避免硬物划伤镜面; (3) 酶洗:将擦干后的内镜及附件置于超声机中酶洗5~10 min, 要求温度30~40℃; (4) 消毒:耐高温部件热力消毒要求温度≧90℃, 时间≧5 min, 不耐高温部件用消毒液浸泡30 min消毒; (5) 冲洗:按初洗方法用灭菌水进行冲洗; (6) 干燥:使用压力气枪或95%乙醇进行干燥处理; (7) 灭菌:耐高温内镜采用压力蒸汽灭菌, 不耐高温硬镜采用过氧化氢等离子或环氧乙烷灭菌, 2%戊二醛灭菌浸泡10 h消毒30~45 min, 使用前用无菌水反复冲洗。

3.2 不可浸泡器械的清洗方法。

不可浸泡的器械如导光纤维等采用擦拭法清洁物品表面。先用蘸有清水的软布擦拭, 再依次用含有多酶清洗液、沾有清水的软布擦拭, 然后用消毒的低纤维絮擦布擦干, 最后用75%的酒精纱布擦拭消毒。

4 腔镜器械保存要求

腔镜器械应由专人保管、定点放置, 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避免碰撞和震荡, 防利器划伤, 并定期用柔细毛刷涂抹润滑剂保养。建立交接登记制、专人负责制、定期检查保养制、弹性排班制、损坏赔偿制等相关制度。消毒灭菌处理后的无菌器械, 需采用双层无纺布分次包装, 保存于专用器械盒中, 分类放置, 贮藏于消毒柜中由专人管理。手术室中的无菌器械存放于无菌区内, 待使用时由器械护士或管理人取出。

5 结语

近年来, 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手术大量增加及新形势医疗条件要求, 对手术室相关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往的器械清洗消毒流程已无法满足新形势发展的需要[3]。研究表明, 集中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手术感染率, 且规范化处理腔镜器械能够保持良好功能和使用价值, 延长使用寿命, 降低医疗成本[4]。“标准化”的管理流程, 能够统一管理手术器械, 减少手术室护士非专业操作, 去除冗余环节, 提高效率, 保证手术器械消毒灭菌质量的同时, 也促进消毒供应专业化发展[5]。

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腔镜器械提高了手术器械消毒质量水平, 使消毒工作日益规范化、高标准化, 降低了手术感染率, 增强了消毒供应中心与手术室的联系与配合。为进一步提高无菌物品供应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应日益完善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制度, 提高工作要求, 定期抽检消毒工作, 加强消毒过程质量监管, 完善消毒设施。另外增加人员培训也是必要工作之一, 任伍爱等[6]研究表示, 加强供应中心消毒人员培训, 提高消毒专业人员队伍的素质培养和工作技能训练, 有利于供应中心消毒专业的发展。同时标准化集中处理腔镜器械, 大大提高了器械反复使用率, 提高消毒工作效率, 也节约医院的医疗成本。

参考文献

[1]杨敏, 陈菲菲, 高海燕, 等.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式管理的实践与成效[J].中国护理管理, 2012, 12 (3) :19-21.

[2]姜皓, 王伟, 张艳秋.腹腔镜器械的规范化处理流程[J].吉林医学, 2012, 33 (4) :861-862.

[3]石义菊, 曹丽霞.消毒供应中心实施手术器械集中管理的实践及体会[J].全科护理, 2012, 10 (22) :2084-2085.

[4]熊亚芳, 刘雅琴.硬式内镜器械按照规范化流程清洗的体会[J].中国临床护理, 2012, 4 (5) :447-448.

[5]钱黎明, 王雪晖, 钱蒨健.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化管理流程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 2007, 42 (5) :465-466.

篇4:供应商管理总结报告

演讲人:惠普公司打印与信息产品集团Indigo/Inkjet数字印刷大中华区总经理 徐 曼

经过多年的发展,惠普已成为全球极具影响力的IT公司。在数字印刷领域,惠普是当之无愧的大品牌之一;在大幅面喷绘市场,我们的市场份额为60%;在高速喷墨市场,2010年全球有14.6亿印张是采用惠普高速轮转喷墨印刷机印刷的;在工业标牌市场,惠普的市场份额为34%。

从drupa2012展位面积来看,展位面积增长最快的是惠普,相比drupa2008增长了32%。drupa2012上,惠普展位共分成4个区域:出版解决方案区,展出了惠普T230、T410高速喷墨轮转印刷机;商务印刷解决方案区,展出了最新的B2幅面Indigo 10000数字印刷机;包装印刷解决方案区,展出了Indigo 20000和Indigo 30000数字印刷机等;户外广告喷绘解决方案区,展出了多款大幅面喷绘设备。

从drupa2008到drupa2012,惠普的印刷解决方案越来越完善,合作伙伴越来越多,从2000家增长为4000家,为整个系统的集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惠普的各种培训、服务种类也越来越健全。此外,惠普提供的客户俱乐部——DSCOOP的成员数量也从3000名增长为6500名。未来,我们将面向市场,从客户需求出发,推出更多、更先进、更完善的技术和解决方案。

主题:来自drupa2012的关键信息

演讲人: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生产型数字印刷系统国际市场部部长 安部高志

drupa2012上,数字印刷技术备受瞩目,B2幅面的数字印刷机更是格外耀眼,所以我们将drupa2012昵称为“B2的drupa”。柯尼卡美能达也在本届展会重磅推出了其首台为商业印刷领域专门设计生产的B2幅面高速彩色喷墨印刷设备KM1,该产品由柯尼卡美能达和小森联合开发,是结合了两家公司专利技术优势的天作之合,速度可达3300张/小时,1200dpi×1200dpi的高分辨率更能保证高品质的印刷质量。

纵观数字印刷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划分为四阶段:需求的发展阶段、市场的发展阶段、增值服务印刷的发展阶段以及业务流程阶段。目前,中国正处于第三阶段,客户对产品种类的需求较为广泛,只靠传统印刷设备难以完全满足,所以必须借助高速喷墨印刷机、生产型数字印刷机等灵活性更高的设备,发展增值服务印刷来应对客户的需求。为此,柯尼卡美能达在drupa2012上也展示了多款高印刷品质、高性价比的数字印刷设备,以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

除此之外,柯尼卡美能达对于客户商业模式的拓展也非常关心。drupa2012上,柯尼卡美能达特别设置了展示区来展示用柯尼卡美能达数字印刷设备印刷的产品的创新应用,例如装有家庭相册的别致的提包、箱子,这些形式新颖的产品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由此可见,消费者更关心的是产品,只有了解他们需要什么产品,才能找到更好的商业模式。今后,柯尼卡美能达也将努力探索适合中国市场的商业模式,以推动中国数字印刷市场的发展。

主题:创新技术 “印”领未来

演讲人:高宝公司中国区单张纸销售总经理 王联彪

高宝公司在drupa2012上的口号是“创新技术 ‘印’领未来”,我们认为即使受到网络媒体、电子媒体等影响,印刷仍将以特有的方式,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在传统印刷领域,我们此次展出的所有技术、设备都是之前所没有的;在数字印刷领域,我们也推出了全新的高速轮转喷墨印刷机。

在此,和大家分享几款新型产品。高宝利必达145,6色加上光,主要针对包装、商业和书刊印刷市场,其整合了高宝利必达106的技术,配备了无侧拉规系统、同步换版系统、同步清洗系统以及环保型的绿色干燥系统,从而大大缩短了开机准备时间,提高了产能,充分体现了绿色印刷的理念;高宝利必达105是基于高宝利必达106平台的全新机型,配备了喷墨印刷系统,最大生产速度可达17000张/小时,将传统胶印和喷墨系统相结合,灵活性大大提升;高宝RotaJET76高速轮转喷墨印刷机,其由高宝和当纳利公司合作生产,可用于个性、短版印刷,主要针对出版、商业印刷市场。

主题:数字化趋势下的印刷业发展

演讲人:柯达亚太区数码印刷业务发展总经理 王 兵

柯达从2002年真正进入印刷领域,这几年发展很快,目前一年的销售额为40多亿美元。我们之所以在美国申请破产保护,是为了轻装上阵。除了美国,柯达在其他国家都没有申请破产保护。在亚太地区,柯达有4000多名员工、6家制造工厂、3个研发中心,在13个国家有稳固的业务基础,所有业务照常运营。

drupa2012上,我们有70~80家合作伙伴,我们和这些合作伙伴形成联盟,共同研发和尝试新技术。柯达在drupa2012上推出了多款设备。印刷速度可达300米/分钟的柯达鼎盛6000XL高速喷墨印刷机,比之前机型的效率提升了30%;柯达鼎盛Image Optimizer Station增加了纸张的灵活性且可大幅节省成本;柯达鼎盛S30套印系统将高质量的个性化印刷和传统印刷相结合,在600dpi×200dpi的分辨率下,速度可达3000英寸/分钟;柯达Nexpress第五成像单元解决方案是Nexpress SX平台新增项目之一,其他项目还包括联机的UV涂布和长印张送纸托盘,可实现金色、珠光和粉红色霓虹灯印刷效果。

主题: drupa2012惠普数字技术创新之旅

演讲人:惠普公司打印与信息产品集团中国区Indigo/Inkjet数字印刷业务发展经理 李 鹏

惠普的理念是通过数字印刷开辟一片蓝海,用创新的技术、理念和商业模式为印刷企业服务。

惠普一直本着降低成本、提升印刷质量、提升承印物适应性、提高应用附加值等原则研发新设备。drupa2012上,惠普展示了诸多创新技术和设备。HP Indigo 10000是一款可达到胶印质量的B2幅面的单张纸数字印刷机,该机最多可使用7个色站,支持更广泛的色域和PANTONE认证的精准专色印刷;增强印刷模式“EPM”,在此模式下,用CMY来代替CMYK,成本可降低20%,速度也有一定提升;立体触感印刷与数字水印技术,通过透明油墨的叠加,产生凹凸感,或达到局部上光和局部亚光的效果;压纹印刷技术,类似起鼓印刷,会产生凸起;一次转印技术,可把CMYK等7色油墨同时转移到橡皮布上,然后再一次性转移到承印物上,从而增加套印的准确性;淡黑油墨,应用于大幅面喷绘、高保真印刷,可保证灰平衡,降低成本;SmartStream数字化工作流程解决方案,可实现从作业收集、印前处理、印刷到印后装订的全流程控制和生产管理;Printcare服务系统,可随时检测、诊断设备;惠普的高速喷墨印刷设备,从3年前简单的雏形机,到目前最新的T410喷墨轮转印刷机,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高速喷墨家族。

主题:成为您印刷事业的智囊团

演讲人:柯尼卡美能达办公系统(中国)有限公司数字印刷营业部部长 李 刚

过去10年,美国印刷从业人员数量降低了40%,而数字印刷从业人员数量却增加了300%,数字印刷还使得整个行业人均产值提高了42%。随着技术的发展,信息量正以10倍以上的速度增加,即便其中可用于印刷输出的只占30%,但总的印刷输出量还是增加的。尤其在云打印技术出现后,所有数据都可以储存在云端,只需要一个标准的输入和输出平台,客户就可以轻松地完成印刷输出。所以,目前数字印刷急需一个新的商业模式和网络化平台。

那么,柯尼卡美能达能够做什么?2011年8月,柯尼卡美能达的生产型数字印刷设备通过了 IDEAlliance标准认证。此外,柯尼卡美能达还拥有自己的色彩管理系统、网络打印系统以及流程管理系统,所有这些都表明了柯尼卡美能达可以为客户建立创新的商业模式提供有力支持。

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帮助客户拓展业务,柯尼卡美能达投入了几千万元,建立了Pcast网络平台,通过网络将各个领域的终端客户和快印店、印刷企业等连接起来,当终端客户有印刷需求时,只需直接在Pcast网络平台上下单,而相关快印店或印刷企业就可同时在这个平台上取得订单,给予对应。Pcast网络平台将于9月在上海上线,届时将免费给大家服务,柯尼卡美能达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将中国数字印刷的“蛋糕”做大。

主题:曼罗兰:续写传奇

演讲人:曼罗兰印刷设备部华东区销售经理 周 琛

drupa2012上,曼罗兰的口号是“续写传奇”。除一如既往地发布了一系列基于全系列ROLAND印刷机的技术创新外,更是成功向全球印刷业宣示了曼罗兰的强势回归。

现场展示的ROLAND 700 LV八色印刷机配备了APL全自动换版系统;InlineColorPilot D+F连线自动供墨导控装置集成了新一代连线套准系统,能够实现连线的密度测量以及色度测量,并能够通过 ProcessMonitor工艺监控器的配合实现ISO/PSO文件输出;带有步进输箔功能的全新一代InlineFoiler连线冷烫装置,根据不同的活件结构能够节省高达55%的金属箔耗用量;InlineInspector2.0连线检测装置增加了如下功能:PDF校验,最小可检测4磅文字、“质量蒙版”功能,可以根据不同的页面结构及版位设置不同的测量敏感级别、多相机系统可以识别非常精细的文字及线条等。

同时,曼罗兰还推出了PRINTVALUE印刷价值解决方案,其是包含了printservices印刷技术支持、printcom印刷材料、printnetwork印刷系统、printadvice印刷咨询四大品牌在内的系统化解决方案。通过曼罗兰PRINTVALUE印刷价值解决方案,客户能够获得盈利能力的全面提升,实现真正的增值印刷。例如,TOP全面绩效管理解决方案,即专业的曼罗兰咨询团队通过对客户硬件和工艺、组织架构、人员等方面的生产流程的全面分析,找出限制竞争力提升的短板,并加以完善和优化,最终实现绩效的全面提升,帮助客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市场领先。

主题:您的色彩 始终和谐——爱色丽端对端印刷工作流程解决方案

演讲人:爱色丽(亚太)有限公司应用技术工程师 陈 超

保持色彩的一致性是从设计、印刷到交货整个生产流程最重要、也是很难实现的一个目标,这需要我们采用许多技术手段去控制,而爱色丽的理想就是提供一个保持整个流程色彩一致性的解决方案。

对于品牌拥有者来说,爱色丽可以帮助他们使用工具定义颜色标准,监控从设计到最终印品输出的复制流程,确保整个流程的颜色匹配性;对于设计师来说,爱色丽推出的Capsure、ColorMunki: Display、ColorMunki: Design工具,可以帮助他们进行色彩沟通;对于摄影师来说,爱色丽推出的ColorChecker标准色块、显示器线性化工具以及印刷设备线性化工具,可以保证他们拍摄的图像在印刷过程中被忠实还原;对于印前操作者来说,爱色丽推出的i1PRO 2、i1Display Pro等众多解决方案,可以帮助他们制作和输出能够满足客户需求的数字文件或胶片;对于油墨供应商来说,爱色丽推出的Ink Formulation软件、QC软件等,可以帮助他们保证油墨在印刷时能够获得准确的颜色;对于制版人员来说,爱色丽推出的iCPlate: 2X/2XT、PlateScope等诸多印刷测量设备,可以帮助他们保证印版质量的稳定;对于印刷商来说,爱色丽推出的IntelliTrax、EasyTrax和各种手持式分光密度计可以帮助他们稳定地印刷出客户期望的颜色。总之,爱色丽一直在为客户能够获得始终一致、和谐的色彩而努力。

主题:创新 融合 绿色——新星印刷橡皮布为国内外胶印服务

演讲人:上海新星印刷器材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炜宗

上海新星印刷器材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是一家民营股份制企业,是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专业生产印刷橡皮布,产品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橡皮布生产企业中销量居第一位。多年来,上海新星获得了诸多荣誉,如“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上海市重点新产品项目”等。

上海新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先进的生产设备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并与北京化工大学组建联合研发中心,具有很强的自主研发能力,产品的质量也一直广受好评。drupa2012上,我们推出了新星5000型系列的中高端气垫橡皮布、UV橡皮布、印铁橡皮布以及双气垫橡皮布,受到了新老客户的广泛欢迎。参加完本届展会,我们有两个启发:一是印刷数字化和数字印刷都有了新的发展,但胶印仍然是当前印刷业的主流技术:二是由于美国金融风暴和欧债危机的影响,全球印刷橡皮布产量有所下降,唯有中国的橡皮布产业仍在艰难地发展,顽强地崛起。

在绿色印刷的浪潮下,上海新星也致力于推动绿色印刷的实施。2011年6月,新星橡皮布通过SGS和SDS检测认证,完全符合美国、欧盟、中国关于环保产品相关法律的规定;2011年11月,新星橡皮布第一批荣获了“2011‘绿色印刷在中国’绿色耗材大奖”;2012年,上海新星甲苯回收处置系统正式运行,在上海浦东新区环保局组织专家进行的验收中,得到专家组的一致好评。未来,上海新星将继续着力于创建中国民族品牌,竭诚为国内外胶印企业服务!

主题:博斯特在2012德鲁巴

演讲人:博斯特(上海)有限公司单张纸事业部销售总监 刘 铮

drupa2012对于博斯特而言是一届非常成功的drupa,虽然受经济形势的影响,drupa2012的参观人数有所下降,但博斯特在drupa2012上拿到的订单却比预想的要多。drupa2012上,博斯特对下属的品牌进行了整合,重点展出了4款设备:用于软包装领域的F&K 20SIX卫星式柔版印刷机、SL1000无溶剂高速裱贴线、EXPERTCUT 106PER平压圆模切机和MASTERFOLD 110-A3糊盒机,这些设备在展会现场得到了广泛关注,我们希望借助数字印刷技术为包装印刷企业提供更大的增值空间。

一直以来,博斯特从增值、效率、环保方面入手,满足客户的需求。在增值方面,我们通过开发更多的设备功能来服务客户,例如自动预套准系统等;在效率方面,SPEEDWAVE系统的开发很大程度提高了设备效率;在环保方面,我们不但提出了更环保的工艺,而且可使用明确的数值来测定设备的环保性能。

篇5:制定供应商管理程序的报告

新增《供应商管理程序》文件的报告

新增理由:

1、关于供应商的管理程序或规定,在以前的管理体系中没有单独的文件,只是在《采购程序》中顺便做了一些简单的规定,可操作性也不强。供应商的管理是工厂管理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我厂管理的最薄弱环节,所以需要制定专门的文件做指导。

2、严格对供应商的管理,并增加管理的透明度,可有效的遏制漏洞、降低成本、提高供货质量。可作为岗位的一项考核指标,切实做好,不流于形式。

3、客户验厂、产品认证查厂/复审以及其它相关的第二、第三方审核等等,对供应商的管理(评审)这一过程都是必查项目,以前都是靠临时补一些资料应付搪塞,自欺欺人。

4、建立、健全供应商的资料,信息共享,保持工厂工作的连续性。

若您认为有必要或可行,请审阅后给出具体的修改意见和相关批示。然后再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学习、贯彻、落实、跟进。

特此报告。

附新增《供应商管理程序》及相关的表格。

胡新华

篇6:供应商质量管理员工作述职报告

时间过得真快, 2010年的脚步即将迈向身后,回想走过的脚印,深深浅浅一年时间,有欢笑,有泪水,有小小的成功,也有淡淡的失落。2010年这一年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有收获的。在工作上我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坚持学习,与时俱进,对领导交办的事项从不马虎,工作兢兢业业,忠于职守,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在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知识、写作水平方面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和提高,在作风上廉洁奉公、务真求实。2010年是我们公司创业的第二年,也是我们公司产销量全面提升的一年,从去年的创业年到今年的效益年我们走过了一段艰苦的历程。虽然在今年我们遇到了汹涌的金融危机,企业的产销量随之下降,但是我们更加明确了质量的重要性,并加强了质量管理。我作为供方质量管理员,2010年在部门领导的带领下不断创新供方质量管理的方式和方法,使得进货检验质量水平不断提高,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坚持政治思想学习

本人严格按照xx同志提出的“勤于学习、善于创造、乐于奉献”的要求,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始终把耐得平淡、舍得付出、默默无闻作为自己的准则;深入学习,不断提高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用各方面的知识充实自己,加快知识更新,增强应变能力。

二、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狠抓供方质量管理

XX年年外检站只单纯负责进货检验,没有采购质量控制的职能,与供方的沟通交流少,进货检验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理和跟踪验证,每月的进货检验合格率都与目标值相差甚远,错漏检现象时常发生,检验员的检验技能急需提高。

2010年我们强化了外检站职能,将进货检验与供方质量管理有机了结合起来。供方质量管理以前是检验和供方审核、评价、信息反馈分开,现在,我们将供方的质量管理员与外检站整合到一起,有效缩短了供方质量问题的处理时间,提高了效率。与此同时,我们加大了对供方的管理力度。一方面针对内部反馈的供方异常信息、经常出现的不合格项与供方进行沟通交流的频次大大增加,督促供方整改,第二是加大了对供方的考核力度,每月按时对供方造成的损失进行考核和索赔,使供方对质量问题更加重视。第三是实施了红黄牌制度,对重复出现同一质量问题的供方采取警告、停止供货等手段,及时督促供方改进质量。第四是加强了供方审核工作。今年首次将检具、工装的供方纳入了供方审核的范围。通过这些措施,供方质量意识有了明显的好转,进货合格率逐步提高。

我们还建立了《供方异常质量信息台帐》对供方产品质量实施动态管理,特别注重加强与过程检验、剖壳分析、市场反馈信息的沟通,及时反馈属于供方责任的质量问题,建立起有效的信息反馈系统将质量检验、质量信息反馈和质量改进有机结合,适时地了解供方状况和质量改进的进展情况,同时还要求外检站检验员参与到供方质量问题的跟踪验证中来,做到人人落实职责,人人负责检查验证。

2010年我们针对外检站检验员检验水平不高的问题举办了专门的培训,如:零件质量特性的重要性及对成品的影响培训、gb2828抽样培训、量检具选择和使用的培训等。2010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员工培训工作,通过前期公司举办的ji培训严格按照此模式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增强员工的检验技能。我们将加强供方质量控制。一是培养基地式供方,对质量长期稳定的供方采取放宽检查的优惠政策,提高供方质量管理的积极性,提高检验效率、降低检验成本。二是策划适宜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用受益者推动的方式促进供方提高管理水平,适宜时帮助供方推行spc管理。三是加强供方信息沟通和交流,加大供方考核力度,及时向供方反馈物资质量信息。为了解物资在使用中的质量情况,确保生产,积极主动与车间和生产部门沟通,掌握物资在生产中的质量信息,并及时反馈给供方,提出质量控制要求,使物资质量更加符合生产的要求。

三、认真加强专业知识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业务知识

本人努力坚持“向人学、向书本学”的学习型适应思路:一方面,虚心向有经验的工程师请教,通过他们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来规范自己的工作态度;另一方面,认真学习压缩机专业知识培训教材、质量工程师教材和机械制造专业相关书籍,从中汲取营养,努力掌握有关质量方面的专业知识,在最短时间内把自己塑造成为了一名合格的供方质量管理员。

四、不足之处

一年来,本人作出了一定的努力,在领导和同志们的关心支持下,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领导和同志们的要求还有不少的差距:

1、在工作中与领导交流沟通不够。

2、由于自己比较年轻,工作经验不足,所以在开展工作时缺乏魄力。综合协调能力和专业知识方面欠缺,在工作的组织指挥上,缺乏坚定性。

3、具体工作当中存在检查力度不够和工作积极性不高等缺点。有时考虑问题不够周全,处理问题不够细致。学习不够,知识面不广。

以上这些都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克服缺点,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总之,我在工作岗位上履行了一名质量管理人员的职责,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成绩只属于过去,明年工作重点首先是要抓好采购产品的质量稳定;其次是质量稳中求高使产品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提升个人工作管理能力,为适应公司快速发展做出自已的贡献。我将迎接新的挑战,珍惜新的机会,扬长避短,做好新的工作,争取新的进步!

以上是我2010年的工作述职,我也特别想借助这样一个机会,感谢车间领导给我一个施展自已才能的平台,感谢我的同事在工作中对我的支持和帮助。

上一篇:学生会随笔下一篇:八下语文期末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