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的一滴 》读后感

2024-04-27

《神的一滴 》读后感(精选8篇)

篇1:《神的一滴 》读后感

一、基础字词

1.识记字音

梭罗(suō)睫毛(jié)镶边(xiāng)蓊郁(wěngyù)

橡树(xiàng)峻削(jùn)懒惰(lǎndu)甬道(yǒng)

徜徉(chángyang)黑魆魆(xūxū)碟子(dié)涟漪(liányī)

厮混(sī)一泓(hóng)澄清(chéng)引擎(qíng)

油腻(nì)

2.识别字形

3.分辨词义

向往·神往

二者都表示希望得到或达到。不同的是:“向往”指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达到,可以受形容词修饰,如“美好的向往”;“神往”主要指心里向往,一般不能受形容词修饰,如“革命圣地延安令人神往”。

时代·时期

“时代”比“时期”更长一些。“时期”可搭配和平时期、历史时期;“时代”可搭配社会主义时代、石器时代等。

一丝一毫:丝、毫,十丝为一毫,十毫为一厘。一点点儿,极小或极少。

二、文学常识

亨利·大卫·梭罗,美国著名作家,1817年7月12日出生于马萨诸塞州康科德镇。1837年毕业于哈佛大学,毕业后他回到家乡以教书为业。1841年起他不再教书而转为写作。在著名作家爱默生的支持下,梭罗开始了超验主义实践,撰写了大量随笔。

1845年7月4日,28岁的梭罗独自一人来到距离康科德两英里的瓦尔登湖畔,建造了一个小木屋住了下来。此后他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整理并发表了两本著作《康科德和梅里马克河上的一周》和《瓦尔登湖》。1847年,梭罗结束了离群索居的生活,回到原来的村落,仍然保持着自己简朴的生活风格,并将主要精力投入写作、讲课和观察当地的植物、动物。1862年5月6日,梭罗因病去世,年仅45岁。

三、经典句段

一个湖是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他自己的天性的深浅。湖所产生的湖边的树木是睫毛一样的镶边,而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和山崖是它的浓密突出的眉毛。

点拨: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大自然以及自然带给自己的感受,在作者眼中,大自然的一切都是那么和谐、宁静、完美,具有了神奇的吸引.

篇2:《神的一滴 》读后感

一、基础字词

1.识记字音

梭罗(suō)睫毛(jié)镶边(xiāng)蓊郁(wěngyù)

橡树(xiàng)峻削(jùn)懒惰(lǎndu)甬道(yǒng)

徜徉(chángyang)黑魆魆(xūxū)碟子(dié)涟漪(liányī)

厮混(sī)一泓(hóng)澄清(chéng)引擎(qíng)

油腻(nì)

2.识别字形

3.分辨词义

向往·神往

二者都表示希望得到或达到。不同的是:“向往”指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达到,可以受形容词修饰,如“美好的向往”;“神往”主要指心里向往,一般不能受形容词修饰,如“革命圣地延安令人神往”。

时代·时期

“时代”比“时期”更长一些。“时期”可搭配和平时期、历史时期;“时代”可搭配社会主义时代、石器时代等。

一丝一毫:丝、毫,十丝为一毫,十毫为一厘。一点点儿,极小或极少。

二、文学常识

亨利·大卫·梭罗,美国著名作家,187月12日出生于马萨诸塞州康科德镇。1837年毕业于哈佛大学,毕业后他回到家乡以教书为业。1841年起他不再教书而转为写作。在著名作家爱默生的支持下,梭罗开始了超验主义实践,撰写了大量随笔。

1845年7月4日,28岁的梭罗独自一人来到距离康科德两英里的瓦尔登湖畔,建造了一个小木屋住了下来。此后他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整理并发表了两本著作《康科德和梅里马克河上的一周》和《瓦尔登湖》。1847年,梭罗结束了离群索居的生活,回到原来的村落,仍然保持着自己简朴的生活风格,并将主要精力投入写作、讲课和观察当地的植物、动物。1862年5月6日,梭罗因病去世,年仅45岁。

三、经典句段

一个湖是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他自己的天性的深浅。湖所产生的湖边的.树木是睫毛一样的镶边,而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和山崖是它的浓密突出的眉毛。

篇3:《神的一滴 》读后感

《神的一滴》选自《瓦尔登湖》, 作品冗长难读、辞句晦涩倒在其次, 单说那份安静的阅读心境便很难求。在我读过的书中, 《瓦尔登湖》是个异数。屡次徒然而返, 偶尔的浸入也只是灵光一闪。译者徐迟在《〈瓦尔登湖〉译序》的开头是这样说的:“你能把你的心安静下来吗?如果你的心并没有安静下来, 我说, 你也许最好是先把你的心安静下来, 然后你再打开这本书, 否则你也许会读不下去……”

这样的一篇“静静的文章”, 该怎么教、怎么学呢?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静心品读的重要性

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的方式, 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对自主学习的认识上来说, 教师要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 要在课堂中创设和谐的氛围, 要学会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从对学生自主学习内在潜能的挖掘上说, 教师要注重挖掘学生“主动学习的潜能”“阅读求知的潜能”“表达交流的潜能”“探究创造的潜能”和“自我完善的潜能”。

然而有一种误解是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简化为讨论:全班讨论, 大组讨论, 小组讨论, 甚至以为“无讨论不成好课”。同时, 把语文的人文性、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曲解为抛开语文特质而进行品德和价值观教育, 只重“道”而忽视“文”, 不管文字、文句、文章, 直奔主题, 甚至只要抓一点与文章相关的思想内容, 就由此展开讨论、拓展, 让学生谈认识、抒豪情、说壮志、表决心。这样, 语文的“人文性”好像体现了, 学生的“主体”仿佛尊重了, 然而那只是对文章的“外衣”漂亮与否的一种浅层评价, 至于文章的内涵、感情等, 学生无从感悟, 以至于使语文课迷失在教学内容的偏差、杂乱之中。所以, 我们要防止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流于形式, 不能因为追求表现的热闹而剥夺了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地、静静地思考的权利。

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 她不是太张扬的, 而是含蓄的、有深刻内蕴的, 唯有全身心地沉浸于文本、浸染于语境中, 方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如果课堂太浮华、太功利则容易肤浅, 只会吃力不讨好。

阅读和写作都是人类最沉静的工作。阅读与写作的能力是从阅读与写作的实践中得来的, 而我们总是在花大量的精力“教”, “教”学生学会阅读, “教”学生学会写作, 这一个极为好听的“教”字不知坏了多少好事。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 关于怎样读书的话说得够多了, 而偏偏不给学生静下心来读书的时间;关于如何写作的话也说得够多了, 学生却怎么也写不出好文章来。

静心读书, 这是语文课堂上一件最容易操作却也最不易做到的事件, 伴随着静静的阅读, 必然是深深的思索。学生只有静下心来, 沉浸于文本之中, 才能调动起个人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 并从不同的角度对文本作出不同的解读, 从而产生独特的体验。只有这样, 才会使文字符号所代表的客观实物的图像在学生脑海中越来越清晰, 才能使他们越来越深入地走进语言文字描绘的境界之中, 感悟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二、“此时无声胜有声”———追求语文本体的回归

中学语文课本中有古今中外的众多美文。那些含蓄内敛、隽永深邃的文章最适合我们去静静地教、静静地学。

沉静, 让课堂留有学生亲近文本、展开对话的时空, 让每个学生都能与文本“零距离”接触, 并从一个句子、一个词、一个字乃至一个标点中去涵泳、体味语言, 真正与作者进行对话。

(一) 静听

对于一篇经典的文章, 我们要很好地进入文本和作者对话、交流, 就要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有教师说, 上《神的一滴》最好是在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 沐浴着阳光、和风, 然后再慢慢地去解读它。这样的设想过于理想化, 并不容易做到。那我们怎样来设置一个适合阅读的情境呢?最容易操作也非常实用的方法就是静听, 用听觉以及想象、联想给学生创造一个诗情画意的场景。我们可以一边播放优美的音乐, 一边让学生默读文章。如在学习《再别康桥》时, 配上舒缓的音乐及康桥的有关图片或者一些优美的风景画面, 会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 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和内涵。在学习《梦游天姥吟留别》时, 配上旋律优美的小提琴协奏曲以及一些色彩绚丽、图案抽象、能给人以梦幻般感觉的图片, 会使学生对李白的浪漫主义写作特色有更深的体会。如果教师的朗读功底深厚的话, 也可以通过美读带领大家徜徉在文章的意境中。

(二) 静读

语文课, “过心”比“过耳”更为重要, 课堂少不了品读、感悟、玩味、思考。有时候, “沉静”比活跃更为需要, 要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 就必须留有静读的机会和时间。静, 心静也, 不忙乱、不急功近利。在学生读的时候, 教师切不可随意干扰学生———“沉不住气”地打断、代替学生读并卖弄才智似的讲析, 这会使学生口塞、脑塞, 直听得天花乱坠、昏昏欲睡;抑或是, 读得不充分就急于让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以至于学生对文章只能雾里看花、朦朦胧胧。这样的课堂, 到底有几个疑问真正是学生自己生成的?究竟有几个观点是学生自己思考的呢?陆九渊曾说:“读书切忌在慌忙, 涵泳工夫兴味长。”只有在这种静读中, 学生的思维才能自由放飞, 个性解读才能产生,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那种紧锣密鼓的快速讨论, 是不太可能催生出深刻的认识、个性的理解的。所以, 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有目的、有层次、有步骤地读, 并且和学生一起读, 共同沉浸在解读和赏析中。这是多么惬意、多么幸福、多么令人陶醉的事情啊!

(三) 静思

为研而读, 以学助研, 就能够以研带读, 释疑解惑。同样读一本书, 有的人读后不甚了了, 有的人读后却很有收获, 原因就在于读书时是不是善于质疑和思考。在读书时, 只有积极开动脑筋, 知疑善思, 多思多想, 才能加深理解, 把书上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知识。“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 没有了静思默想, 学生能发现问题、咀嚼品味、自读自悟、总结归纳吗?所以, 讨论和思考犹如“车之两轮, 鸟之双翼”, 必须比翼双飞。换个角度来看, 让学生保持适当的沉默, 便是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去主动学习。在沉默中, 他们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在沉默中, 他们可以静下来独自地思考;在沉默中, 他们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更多需要的是“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一下”“大家先静静地想一想”, 而不是一味地“请大家开始讨论”。

(四) 静写

在读与思的基础上, 课堂上的动笔也是必需的。对此, 我们可以让学生们尝试着写点评、写读后感。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把读书感想、疑难问题随手批写在书中空白的地方, 以帮助理解, 深入思考。具体的形式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 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 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 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可以是完整的一篇文章, 也可以是一个片段。这些阅读者自身感受的笔录, 是品味鉴赏文章后或感性或理性的思考与总结, 体现着阅读者别样的眼光和情怀。

篇4:给未来男神的一封信

你好!反正我也不知道你的名字,姑且就用“那谁”代替吧。

年初的时候,跟妈妈去庙里上香,途经庙祝,妈妈求了学业签,我则问了姻缘事。庙祝说我满面红光定当桃花满天飞,我问何时,庙祝说,“需要静待。”

有种坑爹的感觉,庙祝一番禅机说了等于没说,我嘟起小嘴有些不悦,想进一步深究,却被不远处上香归来的妈妈瞧见,一把揪住我的耳朵开始数落,“小孩子不好好学习,成天就想这些有的没的,你咋不把心思花在学业上?”

“你说你才多大,不要以为快毕业了,就可以肆无忌惮目无家长了,高考前,你要是从学校给我拐回来一个男朋友,我铁定会把你的腿打断!”

“看看隔壁家的琳琳姐,人家今年研究生毕业,又考博了,还是出国读的,你要是能有她这样的本事,考上个好大学,不用你去求庙祝解姻缘,那些男孩子会把我们家的门槛都给挤破的!”

……

男神,你看见了没有?这就是我那以“啰唆和严厉”著称的妈妈。我已经不复当日初中的稚嫩,需要在她的保护下小心长大。如今的我羽翼渐丰,即将飞往外面的世界,她还不肯卸下职责,慢慢享受没有我作为负担的生活。我想,男神,你也一定和我遭遇过同样的事情吧?父母不肯轻易服老,他们还一致地认为我们还小,不许我们恋爱呢!

男神,好想看到你长着一张什么样的脸孔,这种好奇伴随我十二年的学生生涯。应试教育的笼罩、父母的希冀还有老师的强压,我偷偷地把这份青春悸动冰封,埋藏在内心深处,哪怕蒙尘变脏,也绝不轻易地拿出来。因为我知道,这看似美好的东西有时候会像洪水猛兽般凶猛,它会搅乱我的生活,直至天翻地覆。

而此时,我需要的,只有平静。只有平静才能带给我心态的祥和,才能督促我好好学习,才能让我成长得更好,才能使我以一种更美好更优雅的姿态出现在你面前,也才能让你更轻易地拜倒在我的石榴裙下,对不对?

你也不希望自己未来的女神蓬头垢面、目光呆滞、说着有浓重口音的英语,为学业发愁吧?我希望你看见的我,是一个亭亭玉立、白裙揽身的女孩儿,微风拂过,长发和裙摆轻轻晃动。

还在上高中的时候,我就听身边的人说过,牌子越响的大学,校园就越大越好看。脑海里一下子晃入北大的情人坡、厦大的碧海蓝天、重庆大学的浪漫樱花……很漂亮,是不是?也只有这样的美景,才能衬托出我的与众不同,我才能与你相遇。你穿着湖蓝色衬衫、米色休闲裤,坐在单车上,一脚踩地一脚放在踩踏板上,倾斜着身体示意我坐上去,在漫天的柳絮飞舞中,我坐在后面吃着你准备的爱心早点,一起去教室上课。

最近连优质偶像王力宏也爆出他的优质女友了,我想身为男神的你,也应该离我不远了吧。随着这一新闻的曝光,网络上涌起了一系列讨论,想必你也看见了,要想追上男神,先练就学霸神功!是啊,我的男神,你也会像王力宏那样优秀出色,长得帅不是你的错,可是太有才就是你的大错特错了!这让一直默默无闻、身无所长的小透明的我,何弃疗啊!!!

所以,我只有奋发向上,加油,加油,再加油!是五十分的话,我就努力及格;七十分的成绩,争取上八十;九十的分数,要像坐火箭一下撞向99;如果不幸考到了100分,也要死皮赖脸以字迹工整为由求批卷老师多加“1分”卷面,我是不是特别无耻?要想追上男神,脸皮先学厚!这是学姐们追上男神后发出的肺腑之言,我都抄写下挂在床头,好每日激励我呢!

我还由以前的挑食大王变成了任何蔬菜都吃的乖孩纸。高考前的营养搭配很重要,时常吃些绿色食物清理肠道也是极好的,我才不要在高考的考场上发生低血糖而致晕厥,导致我们在大学校园的相见的美梦落空,那样的话,我会回过头掐死现在的自己。

写完这封信,已是深夜的十二点,我将爬满全身的瞌睡虫统统赶走,看,你是多么神奇的存在!这个夏天过后,就要上战场了,我相信自己可以打出响亮的一枪,来结束这学期煎熬的等待。然后在那个金黄色的九月,在一扇高大辉煌的门口和你相遇。想见你的心情已经迫不及待了,多么想和你早早见面,不过事前,我还得去准备这个叫做高考的破玩意儿!沙扬娜拉,男神,你早点睡,我要去温书了!

晚安!古耐!

篇5:神的一滴教学反思

新教材的课文总感觉难上,其实也不是课文的原因,更多的应该是教师的原因,教师自身的文学修养不够,对课文不理解,导致糊里糊涂的教给学生,学生更加无法理解。所以解决这种矛盾的根本途径应该加强自身的修养,多阅读,不能只要求学生去做什么什么,而自己却一点都不努力。

神的一滴题解:一滴既是眼泪,对大自然被破坏的痛心,又是湖在作者心中的位置。眼泪是非常珍贵,把湖比作自然的眼泪也说明了湖是自然赋予我们的`瑰宝。

对作者的生活方式看法,有的学生无法理解作者的生活态度,认为不值得。这对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很重要的,对生活方式的追求也是多种多样的,富有更多的是指心灵的满足,精神的富有,但如何渗透会是一个问题。而且这又是一篇翻译的外国文学,所以学生理解起来会更加吃力。

篇6:《神的一滴 》读后感

关于《神的一滴》的修改

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陈祥书

应该说,美国作家梭罗的《神的一滴》写得还是不错的:它既具有一种自然风光的美,又具有一种人格魅力的美。它不仅表现了瓦尔登湖的美丽与神韵,而且还体现了作者独特的理解与沟通。但是,《神的一滴》还算不上尽善尽美。据我看来,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果用完美作标准的话,还必须进行认真的修改。

从语法上看,主要有三点:一是搭配不当。比如:(1)湖是自然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稍作分析,就能抽出句子主干--“湖是姿容”;显然,主宾搭配不当。而要想主宾搭配得当,可以删去“姿容”,也可以将“是”改为“具有”,还可以将“姿容”移到“是”前,变成“湖的姿容”。但根据原文语境,宜于删去“姿容”。因为删去“姿容”,不仅可以强调“最美、最有表情”,而且可以照应后面的“它”(湖)。(2)这恶魔似的铁马,那震耳欲聋的喧嚣声已经传遍了全乡镇了。依愚之见,“喧嚣声”是可以传遍“全乡镇”的,但“铁马”却不能传遍“全乡镇”。也就是说,“铁马”与“传遍”不能搭配。如果将原句改为“铁马已经奔向全乡,喧嚣声已经传遍全镇”,那前后就搭配得当了。(3)而另一片林子已经拔地而起,在湖边蓬勃华丽地生长着。“华丽”是“美丽而光彩”,用它来修饰林子生长,不是很搭配,也不是很妥当。所以,宜于将它删去,变成“在湖边蓬勃地生长着”。二是成分赘余。例如:(1)我第一次划船在瓦尔登湖上游弋的时候。“划船”与“游弋”在语意上有重复。因为“游弋”是泛指在水中游动,而“划船”当然也是在水中游动。正因为如此,可以删去“划船”,也可以删去“游弋”。但两相比较,删去“游弋”更好。因为留下“划船”,语意更明确。(2)因为我拥有阳光照耀的时辰以及夏令的日月,我挥霍着它们。显然,有“日”就有“阳光”,“日”与“阳光”在意思上有重复。(3)仿佛二十多年来我并没有每天都和它在一起厮守一样。“厮守”中已经含有“在一起”之意,所以,宜将“在一起”删去。(4)其中毫无一丝一毫的虚伪。“毫无”就是“丝毫没有”,而“丝毫”与“一丝一毫”在意思上有重复。自然,应将“毫无”改为“没有”,或者改为“毫无虚伪”;但从协调来看,似乎前者更好,因为前者与上一句更和谐。三是语序不当。请考察下列句子:我的缪斯女神如果沉默了,她是情有可原的。“我的缪斯女神”放在关联词“如果”前,表示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第二分句的主语可以省略。可第二句却用了主语“她”,并没有省略,显得不够规范。如果将“我的缪斯女神”移到“如果”之后,将“她”改为“那她也”,那全句也就没有什么问题了。当然,也可以不移动“我的缪斯女神”,只需将“她”改为“也”就可以了。

就逻辑而言,不外乎两个方面:第一是前后矛盾。譬如:(1)而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和山崖是它浓密突出的眉毛。应该说,用“森林蓊郁”来修饰“群山”,没有什么问题,但用它来修饰“山崖”就有问题了。因为“山崖”是“山的陡立的侧面”;它不可能有“森林”,更不可能“蓊郁”。如果用“森林蓊郁”来修饰“山崖”,那前后就会发生矛盾。而要想避免矛盾,可以有三种改法:第一种是删去“森林蓊郁”;第二种是将“山崖”移到“四周”之后,变成“四周的山崖和森林蓊郁的群山”;第三种是在“山崖”前加上“笔陡笔陡的”。但第一种改法干净利索,宜于取第一种。(2)对它,就算只有一瞥,也已经可以洗净现代繁华大街上的污浊和引擎上的油腻了。“已经”表示“事情完成或时间过去”,“可以”表示“事情可能或能够”。显然,二者之间相互对立,存在矛盾。所以,要想去除矛盾,要么删去“已经”,要么删去“可以”。但根据语境,宜于删去“已经”。因为只瞥一眼,讲能够洗净污秽是可以的,是比较实际的;但讲已经洗净污秽似乎太夸大了,太不现实了。第二是照应不周。例如下面两句:(1)因为我拥有阳光照耀的时辰以及夏令的日月,我挥霍着它们。从照应的角度来看,此句至少有三个问题:一是一直讲的是“在上午”,何来的“月”?二是“最宝贵的光阴”中,恐怕也不包括“月”。三是“我可以挥霍时辰”,但似乎不可以挥霍日月。因此,宜于将原句改为“我拥有耀眼的阳光和宝贵的时辰”。(2)把瓦尔登湖岸上的树木和风景吞噬了。“树木”属于“风景”中的植物,“风景”自然也包括“树木”,二者属于属种关系,不能相互并列。换句话说,“风景”是个大概念,“树木”是个小概念,二者是包容和被包容的关系,不可能形成并列。所以,应当将“树木”删去,变成“把瓦尔登湖岸上的风景吞噬了”;但如果要突出“树木”,也可以改为“特别是树木”,放在“吞噬”的后面。

从连贯来看,大体上有两点:首先是衔接不紧密。请看下列四例:(1)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自己天性的深浅。单独看,没有什么问题。但联系前一句,就觉得有些问题。因为前一句的主语是“它”,而这一句主语是“望着它的人”,前后主语不一致,衔接不紧密。宜于删去“望着它的人”,将“自己”改为“观者”;这样,让“它”(湖)做主语,变成承前省略。(2)我宁愿把一天中最宝贵的光阴这样虚掷,我是富有的,虽然与金钱无关。稍稍细读,就会发现“虚掷”句与“我是富有的”之间缺乏联系,衔接不紧。如果在它们中间加上“即使这样”,在“我”后加上“也”,那就连贯多了,紧密多了。(3)这儿,去年冬天被砍伐了一片森林,而另一片林子已经拔地而起,在湖边蓬勃华丽地生长着。前边讲“去年冬天”,后边似乎应该将“而”改为“而现在”;这样,前后的意思才能连贯起来,衔接才能更为紧密。(4)这里像一个圆形剧场,水上可以演出山林舞台剧。根据上下文,“水上”最好改为“上面”。因为“水上”承接的`是“这里”,而“上面”承接的是“圆形剧场”。显然,后者比前者承接得更紧,衔接得更好。其次是称代不正确。比如下列两例:(1)它已经用肮脏的工业脚步使湖水浑浊了,正是它,把瓦尔登湖岸上的树木和风景吞噬了。从上下文来看,两个“它”都应指代“人”;因为用工业脚步使湖水浑浊的是“人”,吞噬“风景”的,特别是吞噬“树木”的也是“人”。所以,宜于将两个“它”分别改为“他们”。(2)它仍然顽强地生存着,还是我青春时代所见的湖水--它虽然有那么多的涟漪,却并没有一条永久性的皱纹。细读上下文,不难发现:第一个“它”代“湖”,第二个“它”代“湖水”。很显然,第一个“它”与第二个“它”称代不一致,第一个“它”与“湖水”所指也不一致。所以,宜将“湖水”改为“湖”,将第二个“它”改为“湖水”,将破折号改为句号。否则,就会造成指代上的混乱,带来理解上的错误;使人误认为两个“它”所指相同,指的都是“湖”。

就标点而言,有两种错误:第一种是破折号误用。譬如下例:我的缪斯女神如果沉默了,她是情有可原的--森林已被砍伐,怎能希望鸟儿歌唱?一般说来,破折号有四种用法:一表解释说明,二表话题转变,三表声音延长,四表列举分承。这里的破折号,既不表解释说明,又不表话题转变,也不表声音延长,更不表列举分承。它表的是因果关系,相当于一个“因为”。而破折号,似乎没有表因果的用法。所以,此句中的破折号用得不正确,宜于将它改为句号,并在句号后加上“因为”。第二种是逗号误用。请看下列三句:(1)我第一次划船在瓦尔登湖上游弋的时候,它的四周完全被浓密而高大的松树和橡树围着,有些山凹中,葡萄藤爬过了湖边的树,盘成一弯凉亭,船只可以在下面惬意地通过。这一句,前面讲的是湖的四周风景,后面讲的是有些山凹中的风景。如此说来,前后形成两个层次。所以,在“有些山凹中”前,宜于用分号。(2)现在,湖底的树干,古老的独木舟,黑qq的四周的林木,都没有了,村民本来是连这个湖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的,如今却想到用一根管子来把这些湖水引到村中去给他们洗碗洗碟了。很显然,这段文字前边先讲了一层意思,说的是湖的风景被破坏了,特别是林木被砍伐了。后面又讲了另一层意思,说的是圣洁的湖水被引去洗碗洗碟了。显然,前后是两层意思,而且还完整独立。所以,在“都没有了”的后面,应该用句号。(3)虽然伐木人已经把湖岸这一段和那一段的树木先后砍光了,爱尔兰人也已经在那儿建造了他们的陋室,铁路线已经侵入了它的边境,冰藏商人已经豪取过它的冰,然而,它仍然顽强地生存着,还是我在青春时代所见的湖水--它虽然有那么多涟漪,却并没有一条永久性的皱纹。显然,“然而”前是讲湖的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然而”后是讲湖仍然顽强地生存着。前后讲了两层意思,且形成了意思的转折。所以,为了体现两层意思,突出后一层意思,理应在“然而”前用分号,或者用句号。

此外,从段落结构来看,也有需要调整的。比如第三节与第二节末尾的三句话就应当合并。因为第二节末尾的三句话,讲的是林木被滥伐,与第三节讲湖水被乱用,同属于生态被破坏。而合并之后,第二节就更独立,只讲湖的风景特优美。第三节就更完整,专讲湖的生态被破坏。

篇7:《神的一滴 》读后感

【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重要词句的含义,提高其分析鉴赏能力。

2、理解本文清新朴素的文字间传达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丽风光的陶醉热爱,也有对人类文明发展对大自然造成破坏的痛惜。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对本文写景手法的分析。

2、体会文章质朴本色的语言风格。

3、思考领悟作者给予我们的启迪: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找到灵魂安宁的归宿。

【课时安排】一课时

【预习检查】(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我的惩罚制度下,我相信大家对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已经不陌生了,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今天,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位比海子更没有奢求的人,他就是美国的梭罗。如何了解呢,那就要通过今天文章《神的一滴》了。

二、作者简介:

美国作家梭罗,于1817年7月12日出生于美国马萨堵塞州康科德城,1833-1837年就学并毕业于哈佛大学,1838-1840年在家乡执教两年。然后他住到了大作家、思想家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家里(1841-1843年),当门徒,又当助手,开始尝试写作。1845年,他拿了一柄斧头,跑进了该州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独居到1847年才回到康城。1849年,他写了一本叫作《康科德河和梅里麦克河上的一星期》的书。1854年,《瓦尔登湖》这本文学名著出版了。本书开始的时候反响并不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影响越来越大。他于1862年病逝于康城,终年44岁。他留下了《日记》39卷,已有多种版本和选本问世。这位美国作家,被公认为是与孤独结伴的作家。

书中有梭罗的题词:“我并不想为沮丧写一首颂歌/倒是想象在自己的栖所报晓的雄鸡/劲头十足地夸耀/哪怕只是为了提醒我的邻居。”

三、由于大家对梭罗及其作品不是很熟悉,我摘了一些名人的评论,大家迅速浏览一下:

1、爱默生(美国著名作家、思想家)

美国还没有知道——至少不知道它失去了多么伟大的一个国民。这似乎是一种罪恶,使他的工作还没有完全做完就离开,而没有人能够替他完成;对于这样高尚的灵魂,又仿佛是一种侮辱。„„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有学问,有道德,爱美的人,一定都是他的忠实读者。

2、怀特(美国20世纪散文家)

„„我记得我在读到它时的狂喜之情,多年之前,在一段踌躇绝望的日子里,是它让我恢复了健康。梭罗的《瓦尔登湖》在今天仍是既切中时弊,又适逢其时。在我们这个不稳定的季节,当所有人都不知不觉寻找从完全失控的世界中避开的隐居地时,他在康科德林中的小木屋就是个避风港。

3、乔治?爱略特(英国著名女作家)

《瓦尔登湖》是一本超凡入圣的好书。严重的污染使人们丧失了田园的宁静,所以,梭罗的著作便被整个世界阅读和怀念了。

4、徐迟(中国著名诗人、《瓦尔登湖》译者)

《瓦尔登湖》是一本静静的书,极静极静的书,并不是热热闹闹的书。它是一本寂寞的书,一本孤独的书。它只是一本一个人的书。《瓦尔登湖》语语惊人,字字闪光,沁人心肺部,动我衷肠。到了夜深人静,万籁无声之时,此书毫不晦涩,澄澈见底,吟诵之下,不禁为之神往了。

四、品味下面的关键句,组内交流,推选一位代表发言。(关键句投影出来)

1、湖是自然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自己天性的深浅。

明确:在作者心目中,瓦尔登湖美丽丰富宁静博大而又灵性洋溢,所以他由衷地喻为“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和“大地的眼睛”。句中的“天性”指人的自然本性,梭罗认为,长期以来,人的自然本性被日益复杂的社会所压抑,被日益膨胀的欲望所遮蔽,而瓦尔登湖就像一面镜子,使人重新发现和认识自己真实的天性。

2、从西端望下来,这里像一个圆形剧场,水上可以演出山林舞台剧。明确:是说从西端高处看瓦尔登湖,它的样子如同一个圆形剧场,四周的山林风物倒影在清澈的湖水中,因时而化,如同戏剧上演。

3、在那种日子里,慵懒是最诱惑人的事情,我就这样偷闲的度过了许多个上午。我宁愿把一天中最宝贵的光阴这样虚掷,我是富有的,虽然与金钱无关,因为我拥有阳光照耀的时辰以及夏令的日月,我挥霍着它们。

明确:“从圆心能够画出多少条半径,就有多少种生活方式可让我们选择。”作者看来这样的生活才是他自己的生活。

4、我的缪斯女神如果沉默了,她是情有可原的——森林已被砍伐,怎能希望鸟儿歌唱?

明确:“——”:解释说明。类比手法。

五、写景手法、语言风格鉴赏

1、本文写景有什么特点?

分析:善于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刚才分析过了,作者把湖比作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说它是“大地的眼睛”。还是在第1段,作者把湖边的树木是“睫毛一样的镶边”,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山崖”是湖的“浓密突出的眉毛”。这些比喻形象细致地描摹出湖畔景物的生动情态。

2、本文语言别具魅力,虽是文学语言,但确是质朴本色,即使那些形象的比喻和美国式的幽默也都弃尽浮华,显出一种凝练和意味深长。我们大家就一起来读几处我认为是别具魅力的地方吧。(1)第一节;(2)第二节“在一个夏天的上午,似梦非梦地醒着,直到船撞在沙滩上,惊动了我,我就欠起身来,看看命运已把我推送到哪一个岸边来了”;(3)第三节“这恶魔似的铁马,那裂破人耳的鼓膜的声音已经全乡镇都听得到了,它已经用肮脏的脚步使沸泉的水混浊了,正是它,它把瓦尔登岸上的树木吞噬了”;(4)第五节“这湖当然是一个大勇者的作品,其中毫无一丝一毫的虚伪!他用他的手围起了这一泓湖水,在他的思想中,予以深化,予以澄清,并在他的遗嘱中,把它传给了康科德。我从它的水面上又看到了同样的倒影,我几乎要说了,瓦尔登,是你吗?”

六、思考

神的一滴也就是神的眼泪,神的眼泪与人的眼泪有什么不同呢?

明确:神的眼泪为世人而流,客观的,是重生和轮回。而人的眼泪是为自己流的,是自私和虚伪的。

七、补充

梭罗有些议论很精彩:“要是没有衣服,人们的相对身份还可以保持吗?这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要是没有衣服,你能够准确地告诉我,文明人中谁是属于最高贵的阶层吗?”“许多国王疯狂地保留了大量经过仔细雕琢的石头,希望使自己永恒,假如他们用这些心思来雕琢自己的思想,又会如何?一件合乎理性的事情比高大的纪念碑更值得纪念。”我们读到这些闪烁着智慧火花的文字,心灵会一下子豁亮起来。

篇8:《神的一滴 》读后感

《神的一滴》这篇文本在以往讲解后学生常反映印象不太深刻, 部分同学还表示出疑惑。究其原因译文本身在理解上就有一定的难度且作者较为陌生。笔者于是翻看了原版的《瓦尔登湖》 (Walden) , 重新调整了教学, 尝试用部分英文展示相同片段及作者自述, 确实更易于学生深刻理解文本。

一、原版有时比译文更易理解

必修一的《神的一滴》中有一首诗歌, 其中有两句的译文是这样的:“我不能更接近上帝和天堂/甚于我之生活在瓦尔登”。学生对于非中文式的表述理解起来有困难, 教师讲解起来也费力气。而原版中的英文表述却十分清楚:I cannot come nearer to God and Heaven/Than I live to Walden even.英文中使用了more than的句式把接近上帝与天堂和生活在瓦尔登湖做比较, 并且用了否定词not, 否定了其他更接近上帝与天堂的可能, 很显然也就是说, 生活在瓦尔登湖更接近上帝和天堂。由于译文以英文的语序呈现, 反而把原来简单的理解复杂化了。在课堂上, 适时地展示这句译文让学生自己理解、翻译。事实证明, 学生看到原文后就能比较轻松地理解这句拗口的话了。教师无须再过多解释, 疑问就能迎刃而解。这时再追问学生:为什么作者这样说。学生能很快在本段中找到印证:因为清澈的瓦尔登湖没有一丝一毫的虚伪。这种解读诗文的方法不费教师过多的时间与力气, 同时在课堂上英文的穿插解读也能极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原版有助于全面理解

《神的一滴》是选自美国作家梭罗的作品《瓦尔登湖》。对于梭罗这位作家, 许多学生都较为陌生, 想真正了解这一作者, 光靠老师的讲解未免又单调了点, 学生难以有直观可感的认识。特别是介绍梭罗离开哈佛后在瓦尔登湖的这段经历时, 学生表现出兴趣, 而教师往往也需花点力气解读他的心理认识, 如果漠视学生兴趣切入课文, 无疑对文本的理解就只会停留于环保主题的解读。因此, 我在教学的开始, 引用了一段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对自己这段经历的叙述, 文辞简单凝练但确实一针见血的看出他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 引文如下:

When I wrote the following pages, or rather the bulk of them, I live alone, in the woods, a mile from any neighbor, in a house which I had built myself, on the shore of Walden Pond, in Concord, Massachusetts, and earned my living by the labor of my hands only.I live there two years and two months.At present I am a sojourner in civilized life again.

——From Chapter“Economy”of《Walden》

笔者在展示此段后, 请学生自己翻译。学生一般都可很顺畅地译起来:“当我写后面那些篇章, 或者后面那一大堆文字的时候, 我是在孤独地生活着, 在森林中, 在马萨诸塞州的康克德城, 瓦尔登湖的岸边, 在我亲手建筑的木屋里, 距离任何邻居一英里, 只靠着我双手劳动, 养活我自己。在那里, 我住了两年又两个月。”

译到这里, 学生自然能总结出:这是作者孤独时的作品。接下去译到最后一句时, 往往学生很难进行下去, 因为有一单词“sojourner”学生不熟悉。此时, 教师略微点拨一下, 告之是“旅居者, 居住者”之义, 学生便可继续翻译完:现在我再次成为文明生活中的旅居者了。“旅居者, 居住者”按照中国古人的观点就是“客人”, 即漂泊者。中西打通后, 学生能很快意识到, 梭罗并不把文明社会认为是自己的家, 从而总结出:《瓦尔登湖》的作者是排斥文明生活的, 因为没有家的感觉。这种至始至终由学生主导并不时获取相关结论的尝试, 可以打破教师开头先介绍作家的传统模式, 更能引发学生对作家的兴趣与探知文本的渴望。

三、原版比译文内涵更丰富

《神的一滴》的题目应是来自于节选部分的最后一句话:“有人建议过, 这湖可以称为‘神的一滴’。”查阅原文是这样表述的:One proposes that it be called“God's Drop”。“Drop”一词有“滴”之意, 也指滴落之物。若从后者看, “Drop”也可理解成泪水。那么“God's Drop”的内涵更为丰富了。文题既可理解为“神所滴落之物”, 也就是瓦尔登湖, 因为在梭罗眼中瓦尔登湖很纯粹, 非人间所有, 可以净化人的心灵。也可理解为神掉落的眼泪, 因为人们在利益的驱使下, 无节制的破坏自然导致了一系列的恶果, 这是伤心的泪水。从文题的原文入手设置探讨题, 学生在讨论中自然能从内容和情感两方面更好的理解节选文本的内涵。

除此之外, 节选部分的第五节中有一段:“这恶魔似的铁马, 那震耳欲聋的机器喧嚣声已经传遍全乡镇了, 它已经用肮脏的工业脚步使湖水浑浊了, 正是它, 把瓦尔湖岸上的树木和风景吞噬了。”其中“恶魔似的铁马”一般理解为开掘的机器, 但查看原文后则发现其内涵不局限于此。因为在此之后的原文是这样写的:that Trojan horse, with a thousand men in his belly, introduced by mercenary Greeks! (这特洛伊木马, 腹中躲了一千个人, 全是那些经商的希腊人想出来的。) 梭罗把那铁马形容成特洛伊木马, 并且认为是唯利是图的希腊人想出来的。这点明了“铁马”不仅仅喻指机器, 更是讽刺了被利益冲昏头脑, 不惜一切代价的人们。而这些理解由于文本的删减, 阅读者就很难体悟到。而当教师适时地补充时, 学生对此段文本的理解将更加准确、透彻。

语文教师并不只是Chinese teacher (中文教师) , 更应是Literature teacher (文学教师) 。正因为如此, 对于文本的解读也不必仅限于中文版本的推敲。时代不断地发展, 地球正日益村落化。这也意味着学生的视野在不断扩大, 接受水平在不断的提高。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 教师的教学也应与时俱进, 在原有教学中增添新鲜的内容, 尝试不同的手段, 使语文教学呈现丰富性和多样性。原版解读仅仅是种手段, 也并非适合所有译文的教学, 重要的是借助这一手段使学生更便于轻松、深刻地理解文本。无论怎样, 教师不能仅满足于现有文本的阅读与理解, 而应不间断地广泛阅读与思考以期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这才是实现教师本人教学真正飞跃的保证。以上仅为笔者一次教学实践后的启示。

参考文献

[1]梭罗, 徐迟译.瓦尔登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

上一篇:读鲁迅的《故乡》的读后感下一篇:参观军营叙事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