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志愿服务新闻稿

2024-05-07

图书馆志愿服务新闻稿(精选9篇)

篇1:图书馆志愿服务新闻稿

图书馆志愿活动新闻稿

xx年xx月xx日,xx大学xx社参加了由社联志愿服务中心承办的“校社联志愿服务中心人文青奥金陵图书馆志愿者活动”,此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是整理借书区还书书目,将书上架以及拿取光碟。

下午1点,六名志愿者准时来到金陵图书馆,首先在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解说下了解了每一项任务的具体操作流程,随后大家明确了自己的任务,有条不紊志愿工作便开展了。

其中三名同学负责借书区还书书目的整理和将书上架的工作。大家都忙着按书目将图书上架,排列,并为读者寻找图书,维护阅览区秩序。其中排书并整理错书是一项脑力活动兼体力活动的工作,志愿者们不仅要熟悉书架的位置与书目的排列规则,还要及时地发现错书并归放到其正确位置。面对这些种类繁多的书目,有志愿者说道“这样的工作真的很繁琐,有时候对于一本书的摆放转了好几圈都找不到正确地方摆放。”尽管这样,志愿者们仍然细心做好一切。站起,蹲下,又站起,行走,又蹲下,这样辛苦了半天后,志愿者们深刻的体会到图书管理员的劳苦,都纷纷表示下次有空还来帮忙,减轻图书管理员的负担。有男同学称这样极其挑战他们的耐心,但这也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图书,更加爱惜这些“精神食粮”。

一位男生负责拿取光碟的工作,可别小看这样一个任务,上千张光碟需要分类,装袋,还要粘贴标签,完成这个工作需要过人的耐心与细心。他仔细地整理每一张光碟,毫不怠慢,出色的完成了任务。

另两名女生则负责儿童图书的整理,儿童图书流动量大,一会不去管理,书桌的书上就会堆积起来。女生们能不辞劳苦,还忙里偷闲跟小朋友交流、游戏,充分的享受着志愿服务带来的快乐。

管理员们看见志愿者们积极认真地工作,颇为感动,都很佩服大家的勇气和耐心。有位管理员在表示感谢的同时,还殷切地说道:“你们今天真的帮了我们大忙,真希望有更多的志愿者能像你们一样,服务读者,奉献自我。”

半天的志愿活动很快就结束了,这六名热情的志愿者给金陵图书馆营造了一个舒适,整洁的阅读环境,赢得了读者与管理员的一致好评。这次活动让志愿者体验到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辛苦,同时也践行了奉献的真谛。相信以后会有更多人能够秉持着“锻炼自我,服务大家”的精神,在更多方面,更大范围地为他人服务!

篇2:图书馆志愿服务新闻稿

为了减轻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给读者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给志愿者们提供一个锻炼自我服务学校的机会,在图书馆相关负责人和班委的的带领下,2016年3月7日下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0401403班全体志愿者以“让书籍更整洁,让阅读更舒适”为主题,在老图书进行了馆图书馆倒架及图书整理志愿活动。

组织委员将全体志愿者分为2组,并确定组长,划分区域进行清理活动。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各组到达自己负责的区域进行图书倒架,各组长在活动中进行了拍照,同时督促组员积极参与活动。显然大家是团结的、有组织的,即使下午有很多同学是上了课再去的,但同学们还是非常踊跃、没有丝毫的的怠慢,彼此之间配合默契。活动结束后,还在图书馆前集合并进行了拍照。最后,在班委的带领下,大家有序的离开了图书馆。

篇3:论图书馆新闻宣传策划

一、找准宣传定位, 明确宣传要求

(一) 根据业务活动的新闻宣传价值

针对某项活动, 是否开展新闻宣传以及投入多大资源开展新闻宣传, 首先应该考察该事件是否具有新闻宣传价值以及价值的大小。宣传价值是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有利于传播者、能够证明和说明传播者主张的素质。[1]新闻价值是事实信息适应和满足公众兴趣与需要的各种信息素质的总和。[2]从中可以看出, 宣传价值主要针对传播者——图书馆, 新闻价值主要针对新闻宣传活动客体——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对新闻媒体、社会公众而言, 具有新闻价值才是最重要的因素。图书馆要顺利开展新闻宣传活动, 必须把宣传价值寄托于新闻价值之中, 缺乏新闻价值的宣传活动, 是很难得到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的关注和支持。

(二) 根据业务活动具体特点及宣传预算

在图书馆业务工作宣传中, 找准宣传定位, 很重要的一环是新闻宣传策划人员要与承担具体业务工作的人员密切沟通、深入交流, 全面掌握活动源起、整体安排、活动组成、活动内容、活动的价值和意义、出席人员等情况。要了解明确宣传经费预算, 开展宣传工作离不开经费, 包含记者接待费、媒体版面费、宣传材料费等, 宣传策划工作必须基于宣传预算的基础上进行。

(三) 根据领导指示和要求

由于对新闻宣传工作的认识不同, 图书馆领导对新闻宣传工作的要求也不一样, 有的当成是锦上添花的附属工作;有的当成图书馆业务工作的重要内容。图书馆馆领导重视是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前提。实际工作中, 馆领导的指示和要求是图书馆宣传工作部门开展宣传工作的主要依据之一。国家图书馆实践中, 针对某项重点活动, 馆领导会对宣传目标及规模做出总体要求。

综合活动新闻宣传价值、活动的具体特点、馆领导的宣传要求等因素, 确定宣传定位, 是进行长期阶段性宣传, 还是一次性宣传;是大规模宣传, 还是小规模宣传;是组织深度宣传, 还是简单发布消息。

二、找准新闻由头, 挖掘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是媒体决定是否报道、如何报道的关键, 为此图书馆开展新闻宣传策划要着重找准新闻由头, 挖掘新闻点, 凸显新闻价值。新闻点和新闻价值需要体现在给媒体提供的新闻材料上, 包括新闻通稿及新闻背景资料等。新闻材料, 首先要明确新闻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在此基础上挖掘展示活动特点和亮点。图书馆新闻宣传活动, 常见的有以下类型:服务举措、文献入藏、文化展览、合作签约、重点文化项目、事业发展成果等。不同类型活动, 找准新闻由头、挖掘新闻价值的着力点也各有侧重。

(一) 服务举措

图书馆服务举措直接与社会公众紧密相关, 因而比较受到新闻媒体欢迎。挖掘新闻点时, 要明确服务新举措和新政策的详细内容, 注重揭示新服务在全国或当地处于什么样的领先地位等示范意义。同时, 媒体往往对于读者如何获取新服务非常关注, 新闻材料要对读者获取新服务的细节进行介绍, 或者给媒体提供服务使用宣传折页。

(二) 文献入藏

重要文献入藏宣传核心在于突出文献价值, 再具体介绍新入藏文献的基本情况、主要特点、流传过程, 以及图书馆相关馆藏建设情况, 从而展现图书馆收藏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如果文献发现和入藏过程有生动的故事性内容, 则更容易引起媒体和读者关注。

(三) 文化展览

展览宣传要紧紧抓住展览的看点亮点, 展品整体情况以及最为突出和珍贵的展品;展品相关的故事性、趣味性素材;展陈设计的特点, 现代技术展示手段、活态演示、互动活动等等。尤其要注意的是新闻材料中, 必须揭示最珍贵的几样展品, 或者首次展出的珍贵展品, 作为新闻媒体报道的切入口。重要展览的宣传, 仅有新闻通稿是不够的, 要产生更大的宣传效果, 必须准备大量展品相关的故事性、趣味性图文素材, 展览期间陆续推出, 获得媒体持续性关注。

(四) 合作签约

图书馆工作中经常涉及与外单位的合作, 重要合作还会举行签约仪式、揭牌仪式等。挖掘新闻点时, 应突出合作的具体条款、合作的新特点, 在此基础上阐释开展合作的益处, 对事业发展的意义等。有些合作刚启动, 未来合作计划只是初步设想和框架, 业务人员在提供新闻素材时往往重视对一般性事实和意义的介绍, 因有所顾虑常常不愿意或者遗漏对未来具体合作项目、内容和规划的介绍, 这就会导致新闻稿件显得一般化、空泛, 无法支撑合作的重要意义, 而这些是媒体报道必不可少的内容, 即使暂时无具体内容, 也应把未来合作展望尽量细化介绍。

(五) 重点文化项目

近年来, 图书馆界实施了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等重点文化项目。挖掘新闻点时, 既要深入总结项目对服务工作提升、对行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对文化建设的推进等方面, 更要从细节入手挖掘一个个具体鲜活的案例来体现文化项目价值。例如, 2015年3月11日,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头条曾作“我国文化整体实力步入快速发展轨道”的报道, 提到:“在北京地铁4号线, 随处可见‘地铁图书馆’的二维码, 只要拿出手机扫一扫, 就可以直接进入到阅读界面来免费阅读电子书。而这只是国家数字图书馆最新推出的一个方便读者的服务项目, 现在即使在偏远的山村、牧区, 都能直接阅读国家图书馆的藏书。”[3]

(六) 事业发展成果

图书馆自身事业发展重要成果, 如新馆落成开放、旧馆装修改造重新开放、图书馆建馆百年纪念等。此类宣传往往都是大型主题性宣传, 时间跨度大、具体活动多、内容丰富复杂、形式立体多样。挖掘新闻点时, 既要把握整体, 又要牢牢抓住亮点, 把握宣传核心和宣传目标, 精准发力。例如, 2014年“国家图书馆总馆南区维修改造工程竣工恢复服务”的宣传, 其中最大的亮点是新设“国家典籍博物馆”开馆, 这契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让书写在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的要求。为此, 国图着重挖掘国内首家典籍博物馆的意义、特点、发展规划以及开馆首展看点进行宣传, 典籍博物馆的宣传取得重要反响。[4]

三、握把媒体特点, 确定宣传方式

现存的新闻媒体主要有广播电视、通讯社、平面媒体、网络媒体等, 各类媒体具有不同的特点。宣传策划人员要把握媒体特点, 媒体节目和栏目的题材、形式特点, 从而在新闻策划中, 更有针对性地运用媒体、联系媒体, 向媒体推荐的选题也更容易被采用。

(一) 广播电视

电视报道“画面”和“声音”兼具, 现场感强, 视觉冲击力强。电视媒体需要“画面”, 所以图书馆的“展览”“读者活动”等具有画面感的事件较容易得到青睐。广播电视媒体, 除了一般性的新闻消息报道之外, 还有新闻连载报道、专题节目、人物访谈等多种方式。例如, 中央电视台的《探索发现》《国宝档案》《文化正午》等栏目就和图书馆珍贵馆藏关系密切, 国家图书馆近年来在多个重要文献展览的宣传中, 主动联系以上栏目制片人, 推荐选题, 策划制作多期专题节目, 扩大宣传成效。

(二) 通讯社

国内有两大通讯社:新华社、中国新闻社, 由通讯社刊发的稿件传播力影响力较大。两家通讯社还有新华网、中国新闻网等网络媒体平台, 也都能及时刊发新闻稿。重大新闻活动, 策划新华社专访图书馆领导、政府主管领导是较好的展现形式。例如, 2014年9月, 国家典籍博物馆首展正式开放宣传, 策划邀请新华社记者专访文化部部长蔡武, 刊发了以“让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为题的报道, 深入解读典籍博物馆成立的重大意义和作用。[5]

(三) 平面媒体

平面媒体具有信息准确、获取容易、时效性长、报道容易全面深入的特点, 而且是诸多网络媒体的新闻来源, 能够通过网络媒体进一步放大。对于重大活动报道, 可以联系报刊刊发专版、专栏、专访等方式, 形成集中报道声势。向媒体推送选题, 促成媒体主动、免费进行专版、专栏、专访报道是图书馆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目标。

(四) 网络媒体

网络媒体具有广阔的版面空间, 可以发布丰富的新闻内容。一般情况, 只要是传统媒体刊发的消息报道, 人民网、新华网等中央新闻网站以及新浪、搜狐等主流商业网站都会转载报道。但要提高展示效果, 直接邀请网络媒体参与报道, 通过网媒记者采写、拍摄呈现, 效果更佳。针对重大活动, 网络平台可开展深入宣传方式还有网络视频访谈、网络直播、网络专题等方式。

(五) 微博微信等自媒体

图书馆官方微博微信可以发挥自有宣传阵地主渠道的作用, 及时发布准确的新闻信息和富有吸引力的图文、视频内容, 语言需通俗易懂, 形式生动活泼。积极策划读者线上线下互动活动, 增强图书馆官方微博微信吸引力, 联系新闻媒体官方微博微信, 共同开展微活动。

四、制定宣传方案, 逐项组织落实

新闻宣传策划人员在明确宣传需求、掌握业务活动各方面实际情况基础上, 可以着手制定宣传方案。常规活动宣传可以直接操作, 无须专门制定方案;中等规模活动宣传可制定简单方案, 列出主要宣传举措;重大活动宣传则要经过深入研讨、广泛征求意见和不断修正, 最后形成宣传方案。

(一) 策划宣传举措, 形成宣传方案

要根据重大活动的特点和现实条件, 策划重点宣传举措, 选择恰当时机、明确各阶段宣传节奏安排, 合理选择、搭配不同类型的媒体及报道形式, 形成立体宣传的渠道、方式组合。列出宣传举措细则, 明确每项宣传举措的宣传内容、媒体选择、报道形式、推出时间、经费预算和负责人, 形成宣传方案初稿。在形成初步方案后, 可召开重点媒体策划会, 请富有经验的媒体记者建言献策提供思路, 并分析已有宣传方案中各项宣传项目的可行性, 听取媒体对于开展深入宣传的相关信息资料需求。

(二) 准备新闻材料, 联系确定接受采访人员

新闻素材包含文字、图片、视频等, 文字资料主要包括宣传口径、新闻点提示、新闻通稿、背景资料、活动安排、领导专访材料、专家署名文章、文献故事、工作故事等;图片素材包含现场活动图片、文献图片、历史图片、背景图片;视频素材包括宣传片、现场视频、珍贵文献视频、历史视频等。接受采访人物可以是上级单位领导、行业和学界专家、图书馆领导、馆内专家、一线员工、读者代表等, 要协调各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人员, 特别是领导和专家准备接受媒体采访, 方便媒体采写报道, 推动形成深度报道。此外, 图书馆工作者在准备新闻材料时, 容易专业术语多、文风呆板、缺少细节、缺少故事、不够通俗, 不利于新闻媒体采用。新闻稿件要打动人, 必须避免生涩的专业术语, 做到通俗易懂, 有生动的细节和精彩的故事。

(三) 争取上级单位和媒体支持, 逐项协调落实宣传方案

按照宣传方案, 做好各项媒体外联及馆内筹备工作。根据实际工作进展, 动态调整方案, 扎实推动方案落实。要积极争取上级单位支持, 争取把图书馆重大活动列入上级单位的重点宣传工作中, 并就具体宣传方案听取上级单位的意见指导, 扩大图书馆宣传活动影响力。

摘要:新闻宣传是图书馆宣传推广的重要方式之一, 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离不开有效的策划。本文从明确宣传目标、挖掘新闻价值、握把媒体特点、制定宣传方案等方面论述了图书馆开展新闻宣传策划的实践要点。

关键词:新闻宣传,策划,图书馆

参考文献

[1]李良荣.新闻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172.

[2]郑保卫.新闻理论新编[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81.

[3]我国文化整体实力步入快速发展轨道[EB/OL].http://news.cntv.cn/2015/03/11/VIDE1426073265500418.shtml.2015-03-11.

[4]国家典籍博物馆9月开放[EB/OL].http://news.163.com/14/0716/03/A18CEVB600014AED.html.2014-07-16.

篇4:新闻报道中的图书馆形象建构

关键词:图书馆形象 形象管理 内容分析

中图分类号: G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1)04-0012-04

Image Construction of Library in News Report

Yang Yingchun (Southeast University Library, Nanjing, Jiangsu, 210096)

Abstract: A good public image is the intangibles capital for library development. Using content analysis method, the author examines the news concerning library in ten mainstream papers from 2008 to 2010. The result demonstrates that the subjects are concentrates on library development, users and library service, public activities, digital library project, librarian and social donation, but without going into a deeper and multidimensional report. The libraries mainly are reported in a neutral and positive way.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for library to pay attention to image management, foster communication ability with media, improve service ability, enrich collection resources and develop organizational culture.

Key words: library image; image management; content analysis

CLC number: G251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003-6938(2011)04-0012-04

文学是一面镜子,有学者从文学作品中撷取三个图书馆员形象,分析作家眼中的图书馆员形象[1 ];“报纸是历史最接近真实的记录者”,有学者从《人民日报》报道内容分析图书馆的形象[2 ]。可见,第三者的立场直接或者潜在地塑造着公众心中的图书馆形象,尤其是作为“把关人”或“意见领袖”的新闻媒体,他们报道图书馆的“预设立场”和新闻议题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公众对图书馆的感知和评价。

1 数据与方法

新闻标题是新闻内容的高度精炼和浓缩,准确鲜明,言简意赅,具有展示新闻主题和吸引读者的作用。在慧科新闻数据库中,检索标题包含“图书馆”的新闻,选择的报纸是《南方都市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文汇报(上海)》、《新民晚报》、《解放日报》和《楚天都市报》,时间段限定为2008、2009和2010三年。检索时间是2011年1月2日。共计检索到1235条新闻报道。

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上述10种报纸有关“图书馆”的新闻从新闻主题、篇幅字数、新闻倾向性角度进行统计,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2 研究发现

2.1 报道主题分析

10家报纸对图书馆的关注主要集中在读者与读者服务、图书馆发展、图书馆活动、数字图书馆建设、图书馆人、社会捐赠6个方面,其主题占到了报道篇数的91.17%(见表1)。

(1)读者与读者服务。此类报道主要是关于读者服务内容的报道,例如“图书馆有政府信息公开职责,你可知道?”(《楚天都市报》 2010-5-3)、“高明图书馆举行开放月活动”(《广州日报》 2009-3-24)、“国家图书馆2月7日起将全面减免服务收费”(《文汇报(上海)》2008-2-3);读者在图书馆阅读的读书札记,尤其是一些著名学者的读书随笔,如“国家图书馆读书散记”(《光明日报》 2009-12-16)、“我与国家图书馆藏西夏文献”(《光明日报》 2009-11-19)。

(2)图书馆发展。内容包括新馆建设、图书馆改建、馆藏资源建设、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等,涉及的图书馆类型包括社区图书馆、企业图书馆、军队图书馆、少儿图书馆、农村图书馆等。关于新馆建设,如“‘中国第一斜’广州新图书馆南北楼合拢”(《南方日报》 2009-10-21)、“国家农业图书馆新馆奠基”(《光明日报》 2009-12-17)、“上海交大筹建钱学森图书馆”(《解放日报》 2009-11-7);关于基层图书馆发展问题,如“民间图书馆发展亟待解困”(《光明日报》 2010-12-26)、“让每个县都有数字图书馆——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和平就实施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答本报记者问”(《光明日报》 2010-5-4);关于馆藏资源建设,例如“文化遗产要‘保’‘用’并举,中山图书馆馆藏入列‘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广州日报》 2009-6-12)、“纸质文献异地保存数字资源防灾备份,国家图书馆拟建国家文献战略储备库”(《光明日报》 2010-1-22)、“‘镇馆之宝’如何‘青春永驻’,重庆图书馆民国文献亟待保护”(《光明日报》 2008-1-3);关于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如“国家科学图书馆与施普林格签署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协议”(《光明日报》 2009-9-15)、“数字图书馆高层论坛呼吁建立我国数字文献资源长期保存体系”(《光明日报》 2008-11-24)。

(3)图书馆活动。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民众活动的文化中心,经常举办一些文化活动,此类报道主要围绕公共图书馆举办的展览、讲座等各种社会文化活动。例如“市图书馆举办景德镇艺术陶瓷展”(《南方都市报》 2009-5-8)、“深圳图书馆推出公益‘交响乐’讲座”(《广州日报》 2008-12-30)、“世博会精彩演绎‘城市’主题——吴建中在上海图书馆讲座中心的演讲”(《解放日报》 2009-3-15)、“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陈平原教授谈‘读书与学问’”(《光明日报》 2009-7-15)。

(4)数字图书馆建设。近年来数字图书馆的飞跃发展及新技术的应用,已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有关新技术在图书馆应用的报道,例如“上海设想逐步推广手机图书馆”(《解放日报》 2010-12-2)、“CADAL使数字图书馆更聪明”(《文汇报(上海)》 2010-4-4)、“自助图书馆再添100台 五年内全市将完成自助图书馆布点800台”(《南方都市报》 2010-8-26);也有关于数字图书馆发展规划与动向的报道,例如“数字图书馆两项指南正式发布”(《解放日报》 2010-5-28)、“数字图书馆将覆盖全国”(《北京日报》 2010-9-10)、“高校图书馆发展论坛研讨数字化建设之路”(《北京青年报》 2010-4-28)。

(5)图书馆人。主要是对图书馆员这一群体的报道,例如“韦棣华:中国现代图书馆运动‘皇后’”(《光明日报》 2009-2-7)、“一心读书研究学问几案寥廓翰墨寸心——追忆中国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著名学者任继愈”(《解放日报》 2009-7-12);另一方面是图书馆界学者自己所撰写的关于图书馆的文章,在笔者所收集的数据中,仅发现国家图书馆周和平馆长、国家图书馆詹福瑞副馆长、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王余光教授和王子舟教授的文章,例如:周和平馆长的“让社会充满书香——兼论图书馆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责任”(《光明日报》 2010-4-23)、詹福瑞副馆长的“图书馆的参天大树——纪念任继愈先生94周年诞辰”(《光明日报》 2010-5-8)、王子舟教授的“又逢初春的免费私人图书馆”(《光明日报》 2010-4-23)。

(6)社会捐赠。社会人士向图书馆捐赠的个人作品、经费、图书、设备,例如“侨胞25年赠图书200万册昨再向广东50多所图书馆赠书28万册”(《广州日报》2010-5-25)、“长江画派‘三老’画集捐赠图书馆”(《楚天都市报》 2010-5-24)、“启功生前珍藏手稿捐赠给国家图书馆”(《广州日报》 2008-11-22)、“余秋雨捐赠图书馆价值超过20万元”(《新民晚报》 2009-6-18)。

2.2 报道数量与深度

从报道数量上来看,10家报纸中,《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南方日报》和《光明日报》对图书馆的报道占据了前4位,占据了这10家报道量的70%(见表2)。

报道字数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新闻内容的深度,对于图书馆的报道以800字左右居多,而2500字的很少(详见表3),这说明了媒体在对图书馆报道时以叙述方式为主,说明事实,而缺乏一定深度的专题报道。

2.3 报道的倾向性

新闻媒体对图书馆的报道以中性报道和正面报道为主(见表4),这类报道以陈述事实、反映问题和树立典型等方式诠释图书馆的形象,例如“民间图书馆遭遇生存难”(《北京青年报》 2009-10-25)、“汕头汕大新图书馆启用,李嘉诚亲临揭幕”(《广州日报》2009-6-19)。

但是也有一定数量的负面报道,数量大约占报道总量的10%,负面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图书馆的形象,这其中也不乏一些在社会上影响恶劣的事件,严重损害了图书馆的公众形象,例如“北体大图书馆原馆长受审”(《北京青年报》 2008-9-4)、“大学图书馆管理员砍杀自习学生事发武汉科技大学,一女生死亡一男生被刺伤”(《南方都市报》 2010-10-21)。

3 讨论与建议

3.1 重视图书馆形象管理

图书馆形象是社会公众对图书馆资源、服务、馆员、技术等要素抽象的、总体的印象和评价。“公众对一个组织的感知和认识90%取决于其所作所为,10%取决于其所言所说”[3 ],因此图书馆在与用户交流中,在与传播媒介交流中,其外在形象必然被认知和评价。因此图书馆的形象管理非常必要。借用政府形象管理的定义,图书馆形象管理是指当一个图书馆自觉认识自身形象资源的存在,进而结合自身特点,根据实际形象和现有条件,采取各种措施对图书馆形象的构成要素进行设计、规划、控制和传播,以此有效影响公众对图书馆的认知,从而创建、提升、调整和维护其组织形象的行为过程[4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图书馆形象管理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以外在方式存在的图书馆建筑、设备、图书馆人员等;二是以内在方式存在的图书馆服务理念、组织文化、服务态度等。形神兼备、有机统一便构成用户所认知和评价的图书馆形象,正如王世伟所概括的图书馆“知识殿堂的形象;没有围墙的大学的形象;信息枢纽的形象;精神文明建设基地的形象;优质服务形象;环境整洁形象;文化中心的形象。”[5 ]可见,图书馆形象管理是现代图书馆科学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需要将其纳入图书馆科学管理框架之中,成为图书馆评估的一个指标,从“形”和“神”两个层面加强管理。

3.2 双向对话,意义分享

“图书馆是通向知识之门,它通过系统收集、保存与组织文献信息,实现传播知识、传承文明的社会功能。现代图书馆秉承对全社会开放的理念,承担实现和保障公民文化权利、缩小社会信息鸿沟的使命。”[6 ]图书馆自我如是宣言,然而从上述内容分析可以看出,媒体对图书馆的报道虽然以正面与中性报道为主,但还停留在比较浅的层次上,例如把图书馆能够续借当作新闻来报道,就有失偏颇了。事实上,我们图书馆有一些非常好的服务和特色资源,如广东中山图书馆的《决策内参》。这说明新闻媒体不够充分了解图书馆,另一方面也说明图书馆缺乏与新闻媒体交流的意识、缺乏积极的社会交流习惯。从历史上看,早期的图书馆学家同时也是社会活动家,例如我国图书馆学先驱韦棣华女生,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图书馆应该具有与社会媒体、与用户“双向对话,意义分享”的自我表达能力,积极展示自己,积极展示图书馆的风采,提升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让图书馆成为塑造城市文化、凝聚城市精神的旗帜,让图书馆使城市生活更加美好。”[7 ]让图书馆成为社会公众心中的知识殿堂。

3.3 树立服务品牌,丰富优化馆藏资源

图书馆的基本职能是“利用各类文献信息资源,保障和满足公众基本信息和阅读需求的公益服务行为,它具有公益性、均等性、基本性、便利性的特征。其内容主要包括文献资料借阅服务、咨询与信息服务、读者活动服务和基层服务四个方面。”[8 ]一方面图书馆需要踏踏实实做好基本服务工作,同时也要进一步做好深层次的、个性化的、人性化的服务,创造自身的服务品牌,例如,“办电子资源推介会将图书馆送到你家”(《广州日报》 2009-7-10)。图书馆员在图书馆品牌的创造、发展和传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发展图书馆品牌的关键因素是准确的定位[9 ],如上海图书馆的“上图讲座”,南京图书馆的“南图讲座”立足于服务创新型城市发展,积极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成为当地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进而成为媒体报道图书馆的素材。服务需要丰富有序的馆藏资源作为基础,否则只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事实上,丰富有序的资源,尤其是特色资源可以提升图书馆的自身形象,可以给读者“坐拥书城”的感受。

3.4 以组织文化塑造图书馆形象

图书馆组织文化是图书馆的灵魂所在,是图书馆管理的最高层次,它塑造着图书馆的形象。因此,图书馆形象管理的重要核心是组织文化建设。良好的组织文化必然为社会公众所感知,从而树立图书馆的良好形象。良好的图书馆形象也会增强图书馆员的自豪感,体现出图书馆人的价值。组织文化的建设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着力从图书馆制度规范、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等方面发展图书馆组织文化,激励馆员工作热情,提高用户的满意度,进而增强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和辐射功能。

4 结语

近年来,新闻媒体对图书馆给予了一定程度的关注,报道以正面和中性报道为主,关注视角多样,主要是读者和读者服务、图书馆发展以及数字图书馆建设等方面,但缺乏深入的专题报道,报道深度还有待拓展和挖掘,正如一篇新闻报导所说“图书馆不该被遗忘”(《光明日报》 2008-1-25)。图书馆需要增强自我表达能力,积极展示自我的丰富馆藏资源和服务品牌。“数字化改变了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方式,但并没有改变图书馆的责任”[10 ],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界学者也需要积极参与到图书馆与社会服务的互动之中,宣扬图书馆精神,积极融入社会公共文化体系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的职能。

参考文献:

[1]范逸清. 图书馆员应有的形象及修养——从文学作品中的三个图书馆员谈起[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4):111-115.

[2]刘兹恒,高丹. 新闻媒体中的图书馆形象——对《人民日报》近60年来关于图书馆报导的统计分析[J]. 图书馆论坛,2009,(4):1-5.

[3](美)格伦·鲁姆. 有效的公共关系(第8版)[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09.

[4]蒲江.新时期政府形象管理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06.

[5]王世伟. 论树立跨世纪图书馆的七大形象[J].图书馆,1999,(3):19-22.

[6]中国图书馆学会·图书馆服务宣言[EB/OL]. [2011-02-11].http://www.lsc.org.cn/CN/News/2008-10/EnableSite_ReadNews1120725791225123200.html.

[7]周和平.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图书馆建设[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6):4-8.

[8]蔡冰等. 公共图书馆基本服务研究[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6):75-81.

[9]Graham Walton. Theory,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library management 5: branding[J]. Library Management, 2008, 29(8/9): 770-776.

[10]吴建中. 创新型社会中图书馆的责任[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6):9-12.

篇5:整理图书馆新闻稿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10月9日下午1点40分,校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对图书馆进行了图书的义务整理。这也是校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定期进行的常规活动。

下午一时许,志愿者们早早就来到了图书馆。在副队长唐华栋的带领下,他们开始着手准备整理图书前的工作,并进行分组。来到图书馆三楼,面对繁多、厚重的书籍,他们一句话也没有说,而是直接投入工作。“这是书库一,那是书库二”,他们一边搬着书籍,一边提醒同伴不要把书放错地方,以免需要返工,给图书馆的老师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只见志愿者们楼上楼下来回搬着厚重的书籍,不一会儿就满头大汗,但谁也没说一句抱怨的话。相反,他们坚持着把书籍搬到每个书库。在图书馆老师的帮助下,他们准确无误的将书籍搬到各个书库。当然,在搬书的过程中,志愿者们的动作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些声响,给在图书馆看书的同学或多或少造成了一些干扰,但是我们相信他们一定会理解志愿者们的。不知不觉中,图书馆整理工作接近尾声,志愿者们配合老师在做好整个图书管理的收尾工作后才离开。

此次图书馆整理活动是本学期校青年志愿者服务队13级新成员在入队后参加的第二次集体活动,在活动中,他们充满干劲,态度积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他们志愿服务的态度与决心。

校青年志愿者服务队 谈波

篇6:图书馆志愿服务新闻稿

2012年11月15日中午,为了鼓励大家积极阅读,参与到阅读名著的行列中来,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2011-2012优秀读者表彰大会在图书馆四楼如期举行。莅临本次大会的有图书馆馆长、图书馆工作老师、专业辅导员。参与人员为十名获奖同学、经管系团总支志愿者协会成员、读书协会成员。

大会开始,馆长做出了弘扬阅读名著、积极参与阅读的讲话。馆长提到,现在的大学生在物质文明增长的同时,忽视了精神文化的增长,而书本是知识力量的源泉,因此,广泛的参与到阅读的行列中来,对于一个现在高素质的大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馆长讲话结束后,对十名获奖同学颁发获奖证书及奖品。经济管理系团总支志愿者协会在此次大会中由于先前在图书馆各项义工活动完成的相当好,从而被评为优秀先进集体,同时颁发了荣誉证书,志愿者协会会长燕佳佳作为代表上台领奖。随着大会不断深入的开展,大会的气氛也越来越活跃。在馆长问及大家关于图书馆发展的建议的时候,同学们都踊跃举手发言,为图书馆的发展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馆长也对各位同学承诺,大家提的意见会认真考虑,同时提出了关于晚上开放图书馆四楼的决定,这样一来,更大程度上满足了同学们的要求,也体现了学校图书馆的工作老师们站在我们同学的立场,为同学考虑。而后,在图书馆老师的致谢声中,本次大会拉下帷幕。

通过这次大会,同学们对于读书的重要性的理解更深入一层了,同时会带动身边更多的同学参与到阅读的行列中来。在社会风气日益

篇7:志愿服务新闻稿

三月五日是学雷锋日,为了更好地迎合我校雷锋月活动,同时发扬雷锋的为人服务精神。院和各系青年志愿者协会一起共同努力开展清洁校园,积极倡导绿色环保的活动。

在20xx年3月22日下午2:30,院青协与交通、环政等五个系的志愿者们一起清洁校园,为了能更好地给同学们一个干净美化,绿色环保的校园环境。志愿者们不怕辛苦,向雷锋同志学习能更好地为他人服务,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与歌颂。

在本次活动过程中,院青协与各系青协负责人积极配合,各志愿者们积极参与,认真尽职。通过他们共同劳动,使我们的校园更加环保,更加美丽,以实际行动倡导清洁环保!

篇8:图书馆新闻写作问题与对策

新闻宣传是以图书馆为主体对外进行宣传与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主要以新闻报道的形式来向外界展示图书馆的形象,传播图书馆的重大事项与信息, 包括图书馆本身、图书馆管理人员,还有与读者相关的一些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报道、评论等,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做好图书馆新闻写作工作是值得我们共同探讨的重要问题。

在图书馆新闻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图书馆新闻写作工作看似简单,与其他新闻写作没有太大区别,但也有其特殊性。尤其是当今图书馆的新闻展示大多以公告为主,真正有价值的内容并不多,也缺乏较为专业的人为负责,因此在这一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

1.新闻题材单一死板

大部分图书馆都布置了自己的新闻版块,但是新闻内容主要是重大活动、领导来访以及会议内容等等,新闻题材过于狭隘,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这样的新闻过于单一死板,无法吸引读者的注意,达不到开辟新闻版块的效果。

2.新闻题材简单

在图书馆新闻工作中,不仅题材过于单一死板,题材也十分简单。多数以公告、通知为主,而对人物、事件的特写与深度报道基本很少涉及。

3.新闻写法单调

图书馆新闻写作多过于重视工整而忽视了灵活性,缺乏活力与丰富感。

4.新闻缺乏深度

新闻写作过于浅显,多限于事件的报道而没有对图书馆的内涵与有价值的人物事件提起关注,缺少对事件的评论与分析。

5.新闻鲜少涉及人物

写作人员多以事件的描写与报道为主,没有对人物进行观察与挖掘。人物题材的新闻基本没有,没有充分利用对人物的描写展示图书馆的形象与精神面貌。

对于图书馆新闻写作的对策

对于新闻写作要有职业的新闻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工作中察觉到新闻价值的存在,新闻存在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与各种时间中,想要得到好的新闻内容,首先要培养敏感的新闻意识, 从小事中挖掘新闻的内涵与深层意义, 而不是流于形式。对所发现的新闻事件惊醒深入的分析,而不是只关注表面上现象。比如,读者的反馈意见、阅读感受,工作人员身边的奇闻异事等等都是潜在的新闻线索,但是往往需要新闻工作者进行深入的分析。

1.扩展新闻素材

在图书馆新闻写作中,需要积累广泛的新闻题材,不至于是新闻内容过于单调乏味,缺乏可读性。新闻工作者要对身边的事件、人物进行观察与分析,主要对于办公室所发生的事件、工作人员身边的趣事与故事以及读者在图书馆的所闻所见与感受进行追踪报道,时时观察图书馆的最新动态与图书馆中发生的奇闻异事或好人好事等,主动了解读者,与读者进行交流沟通,发现更多有价值、有意义、可以展示图书馆风貌的素材。

2.提高写作技巧

对于图书馆的新闻写作不能忽视, 还要有专门的新闻写手来撰写新闻报道。要对新闻进行多形式、多角度、多样化的报道,注意新闻写作中的写作技巧,给新闻增添亮点与内涵。比如,对标题的拟定要简要而吸人眼球,一个有趣且简明的标题更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提起读者阅读的兴趣。既要点明中心契合实际,又要有吸引力;而对要素的选择也要慎重,不是每一篇报道都要按标准格式一一俱全,要有突出有侧重点的进行新闻的构思,让读者能感受到写文者的写作意图;至于文风更是可以有多种变化,不必拘于一种格式,要有活力增强其趣味性。

3.正确寻找新闻的来源

新闻多来 自于图书 馆的重大 事件、读者、活动与一些相关信息。对于图 书馆新的 决策、服 务项目的 设计、业务扩展以及读者座谈会、读者反馈信息等,都要引起相应的重视。图书馆不是一个个体,作为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个公共场所,图案书馆中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小事,而从这些小事中发现亮点,也是新闻工作者应该做到,并予以报道的。

结语

篇9:从新闻热点到图书出版

如果说新闻作品是信息传播中的“易碎品”,那么图书相对而言就应当是“耐用品”。然而“易碎品”与“耐用品”之间的差距,有时仅仅是因为传播的介质或方式不同而造成,如果适当加以转换,“易碎品”完全可以锻造成畅销的“耐用品”。在新闻媒介无孔不入、新闻报道无处不在的今天,关注新闻报道策划,有助于发现读者的阅读需求,拓宽图书选题策划的思路。近年来,中国第一艘航母、中日钓鱼岛争端、中国房地产泡沫、斯诺登棱镜门事件等大事件,都成为图书选题策划的重点。随着中国在国际上话语权不断增强的今天,国民对于国家大事的关注、对国内外关系的关注、对社会民生领域问题的关注等,都为这类图书热销提供了强劲的购买动力。

新闻热点是图书热销的动力

新闻事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元素,新闻报道策划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优秀的新闻作品,必然要紧扣时代的脉搏,跟上时代的步伐,探讨与读者联系最为密切的社会热点话题。同样,出版业与时代的关系也是密不可分,一些热销书籍往往都带有时代的烙印。例如,《中国航母》《钓鱼岛背后的货币战争——揭开钓鱼岛争端背后的真相》《日中领土争端的起源——从历史档案看钓鱼岛问题》《中国房地产泡沫研究》《超级泡沫:中国房地产金融解密》这些图书都凭借着热点新闻事件,被推向图书市场的主流位置。对于出版社来说,只要是人们关注的政治新闻事件、财经新闻事件、体育新闻事件、军事新闻事件等各类新闻事件深度解读的图书,摆在书架上就有可能找到潜在读者。因此,利用新闻热潮打造市场畅销书俨然成为现今众多出版社的制胜法宝。

之所以能够把形成新闻事件图书畅销的热潮,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第一,现代出版社从业者对于多层面读者的照顾,通过利用广泛的作者群对新闻类书籍出版市场进行了全面占领;第二,尽可能的对作者群和读者群的吸收、团结与笼络,老中青作者们保持权利创作,抓住多层次读者需求;第三,紧跟实时新闻潮流,保持选题和选材方面的更新换代与新陈代谢,很多新闻虽然内容上有所老化,但是在结合时政素材补充了崭新的时代特色内容后就显得十分新颖,在更新换代中不断的挖掘新选题、淘汰旧选题,加强了品牌文化的维护;第四,加强对边缘文化、新兴社会话题、传媒热点和交叉文化的关注,选择这些新兴的热门新闻选题,后劲强大,吸引了一大批读者,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内新闻文化与出版都积极引进,最终造就了当前我国出版界新闻类书籍的热销。

成为畅销并非偶然

只要我们留意一下市场,就不难发现“图书跟着新闻跑”的案例比比皆是。新闻报道策划强调时效性。时效是衡量突发事件报道水平的首要标准,谁能最先、最快报道某一突发事件,谁就是赢家,谁就在竞争中取得了至少一半的成功。图书策划也不例外。早些年,新华出版社的《国民党下台内幕》一书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当时,连战率领国民党大陆访问团在大陆访问。这是连战自1945年离开大陆后60年来首次再度踏足大陆,也是自1949年以来中国国民党主席首次访问大陆,其意义不言而喻。当年的4月26日,连战访问团抵达大陆,5月1日,新华出版社即推出了《国民党下台内幕》一书,其速度之快,令人惊诧。新闻类书籍成为热销书籍非偶然,而是其自身的特殊魅力所致。自古以来,阅读本就是高层次的精神享受,而整体文化素质不断提升的现代人民群众,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开始关注外界世界的变化发展,对于代表社会发展、国家进步情况的新闻类书籍表现出非一般的重视和热衷,从而使得新闻类书籍热销成为必然。尤其是近几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让不断开放的中国市场出现了巨大变化,精神文化需求随之看涨,而新闻类书籍既能满足人们寻求慰藉的需要,又可丰富精神生活,自然更受青睐。随着人们更加渴望了解自身周围和外部世界的情况,新闻出版类书籍通过语言反反映世界变化、反映社会生活,从而成为人民群众了解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

从各大书展上,不难看出文学和少儿这两大板块图书,依然是市场的主流。然而,最近几年依靠新闻热点出版的图书,借机巧卖的案例却不再少数。新闻热点事件在一定的公众关注周期内会带来较高的人气指数,这个指数的高低跟事件发生的时间距离成反比。只有与事件发生、报道同步发行的图书,才能借得最强人气。2013年恰逢世界爆发大流感之际,江苏文艺出版社推出的《大流感》一书刚上市,就成为了读者青睐对象。什么是大流感?大流感的危害到底有多大?我们如何预防大流感?这样一本凭借新闻热点事件深度解读的图书,恰逢在全国图书博览会之际推出,一时间成为图书市场上的一匹黑马,成为实体书店和各大图书网站被抢购的对象。我们在这里不难看出一个重大的新闻事件,不论这个新闻事件是属于政治的经济的,还是属于流行文化方面的;也不管这个新闻事件是国际的,还是国内的,只要得到手中的广泛关注,就会产生于此相关的图书,这些图书在短时间内就能形成一个令人鼓舞的购买热潮。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利用这些事件为图书营销增加砝码,也就成为这本图书热卖与否的关键。

独特魅力成为快旋风

正如同美国学者斯蒂芬·克莱森所说,人类通过身体的各类感官(触觉、视觉、嗅觉、听觉、味觉等)来获得丰富多样的阅读感受,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断开发着人的大脑的同时提升着人的读写能力。新闻事件图书往往作为某一个新闻热点的深度解读,会吸引着众多读者的兴趣。其独特的魅力也让其成为市场上的快枪手,尽管长销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它制造短期热销的效应,依然会成为不少出版社首选的图书选题。笔者纵观近年来新闻事件图书,总结出了其三大利器。

第一,传播的内容精良准确,拥有强大的社会影响。从传播效果角度分析,经过周密策划的新闻报道对某一事件或某一方面的话题,还具有天然的“预热性”。众所周知,新闻媒介具有议程设置的功能,通过对新闻事件的选择性报道和有目的的信息传达活动,会影响公众对社会生活的关注点以及对其重要性的判断。因此,当图书选题与新闻报道选题实现重合,新闻报道就等于为图书选题做了先期的市场铺垫,可以为图书的宣传策划节省成本,可谓事半功倍。

第二,学术参考价值和历史意义。虽然报纸和网站会对热点事情有很深的解读,但是这些解读往往都是单方面的,不可能成为对某一个新闻事件的前后原因进行剖析。恰恰新闻学专业是国内开设学校较多,且热门专业,如何将这些热点的新闻事件深入解读呢?出版该类图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出版社一方面可以照顾普通读者深入了解该新闻事件,另一方面还可以为专业读者提供很好的教学案例分析。

第三,较高的社会价值。虽然新闻事件图书以快旋风的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但是其存在的社会价值却是深远的。新闻事件图书作为社会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社会的运行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社会运行有着一定影响力,它的传播能够促成社会成员对于共同发展目标的认同,能够完成有意识、有目的的社会共同行动的协调与引导,因此,除了其本身的文化力量之外,其深刻的社会力量也不容忽视。

新闻事件图书的出版热销虽然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成,不过其自身的独特文化魅力才是根基,只有加强新闻类书籍出版质量把关,不断向广大读者推送高质量的新闻类图书,才能够保持其热销之势,收获源源不断的强劲市场需求。

上一篇:关于食品安全问题论文下一篇:家庭医生工作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