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教育

2024-05-14

回族教育(共8篇)

篇1:回族教育

面向21世纪的青州回族教育

关键词:21世纪青州回族教育

来源:全国第十一次回族史讨论会暨全国回族学会成立大会论文集

山东省青州市位于胶济铁路中部,为古九州之一。全市88万人口,回族2万人;是山东省回族较为集中的地区。青州回族的发展,始于元朝,据资料介绍,主要是赛典赤・赡思丁的后裔,青州的真教寺建于元大德六年(1302年),为元朝伯颜后裔所建。青州回族,有尊师重教的传统,自古以来就有良好的教育,历史上名人辈出。一个民族的发展,离不开这个民族的教育,一个民族的教育,也离不开这个民族的发展。经历元、明、清、民国等几个不同的朝代和历史时期,一直到改革开放的今天,600多年的历史中,青州回族教育经历了由经堂教育到学校教育的.沿革过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在21世纪即将到来之际,青州回族教育将如何面对未来?

青州回族主要聚居在城区或城郊,相对集中。改革开放的政策与优越的地理条件,加上青州回族的聪明才智,使青州回族经济有了较大发展。更重要的是,青州回族在改革开放中观念不断更新,特别是在发展教育上,他们意识到,要保证经济的持续发展,要面对21世纪的挑战,要使自己的民族自强自立,就必须要有现代化的人才,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一、构建较为完整的民族教育体系

建设民族学校,是散杂居地区发展民族教育的有效方式。它使民族教育国散杂居面掩盖的事实上的不平等和差距明显化、集中化,它便于引起政府和社会对民族教育的重视,便于体现和落实党的民族政策。自1984年开始,我们根据山东省政府文件精神,在回族学生达到40%的小学和30%的初中,先后建立了5处回民小学,3处回民初级中学。民族学校的建立,强化了对回族学龄儿童的教育。至1995年,全市回族适龄儿童入学率、小学升初中比例均达到100%,比全市提前一年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

高中阶段回族学生在校生多少,对培养高层次人才有关键作用。1986年,全市普通高中招生数占全市总人口的万分之三十,而回族学生仅占总人口的万分之二十五。升人高中的回族学生因生活不便等原因,往往中途辍学。面对此种情况,市教委在城区中学举办民族高中班,打破划片招生计划,使远在农村的回族学生来城区就读,并降低2-3个分数段录取。高中招生政策的优惠和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使青州市回族学生升入普通高中的人数逐步增加。至1995年,升人普通高中的回族学生85人,占回族总人口的万分之四十,大大超过了全市平均水平。

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标志,是教育与经济结合的纽带,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是市场经济中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促进民族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南营村是一个回族村,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较快。1997年全村经济总收人达2亿元,人均收入4 300元。1992年该村与新加坡合资兴建南山大酒店,投资1800万元,建筑面积10 000平方米。但是通过广播电视招聘和劳动部门都没能解决高素质的宾馆服务人员。在市教委支持下,南营村与市第二职业中专联合举办礼仪眼务中专班,全市招生100名,第一批学生培训三个月后上岗;而后边工作边学习,现已连续招生五届。高素质的服务带来了高效益,南山大酒店连续五年每年实现利税100万元。南营村的于部和12处企业负责人,人人都参加职业培训,全部达到中专以上文化水平,百分之五十达到大专文化水平和中级技术职称。最近,村书记全国人大代表丁忠平同志,又亲自带领村干部和企业负责人、企业管理人员到教育学院学习微机,提高企业的现代化

[1] [2] [3] [4]

篇2:回族教育

关键词:河北现状对策

来源:全国第十一次回族史讨论会暨全国回族学会成立大会论文集

回族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回族教育(这里主要指汉文化国民教育)质量如何,不但对回族同胞人才培养和经济文化发展至关重要,对整个社会稳定也是有很大影响的。从这一认识出发,研究回族教育现状、特点,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办法,以促进回族教育事业的发展,达到各民族教育事业共同繁荣,是各级民族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本文仅就河北回族教育现状及对策作一分析,谈一些粗浅的看法,恳望各位专家、学者赐教。

一、河北回族教育现状及问题

河北地处京津周围,东临渤海,西靠太行,北与内蒙、辽宁接壤,南与山东、河南搭界,面积18.7万平方公里,人口6 400万,其中回族人口54万。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我省回族教育事业近年来有了很大发展。目前全省有回民小学303所,回民中学45所。这些回民中小学在各级政府和各族人民关怀支持下,为普及回族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及职业教育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在高等教育方面,虽然河北和全国一样没有专门的回族院校,但不少孩子依靠自己的勤奋努力,克服重重困难,迈进了高等学府,且学业有成。总的看,河北回族教育事业在不断发展,成绩喜人。

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回族教育目前还面临许多困难,主要表现在:

1.回民学校办学条件差。受经济条件制约,全省除交通便利,靠近城市的.少数学校外,多数回民学校存在校舍简陋,教具缺乏,距“一无两有八配套”的要求相差甚远,有的学校教师每月只发四项工资,甚至半年开不出工资,致使生活无保证,思想不稳定,对学校发展极为不利。

2.回民学校师资素质差,教学质量低。由于经济贫困,科班教师不愿到回民中小学任教,特别是回民小学,有的科班老师分配来根本就不报到。虽然上级三令五申不准再招民办教师,但为了维持教学,不少回民小学和初中又招长期代课教师应付教学,初中生教小学甚至小学毕业教小学的现象并非个别。全省有高中的回民中学除大厂、孟村等少数几个升学率达40%以上外,多数回民高中由于教学质量上不去,升学率很低。有的百十人毕业生大中专仅录取百分之几,甚至连续几年剃光头。这里有生源质量问题,但更重要的是师资素质差。

3.回民学校“三率”低。回民学校特别是农村回民小学,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合格率多数低于当地同类学校平均水平,每学期乡镇教育评估回民小学“三率”名次靠前者十分少见。

4.由于回民饮食习惯的特殊性,限制了回民学生的求学之路。首先是幼儿园,散居的特别是城市回民儿童人国难。再就是高中,因多数高中没有回民食堂限制了回民学生人校学习,考得上学吃不上饭,使学生进退两难。再就是高等院校,有的院校在高考录取时

篇3:回族教育

关键词:平凉回族,民族传统文化,经堂教育

陇东重镇平凉地处陕、甘、宁三省 (区) 交汇的特殊域中, 东邻陕西咸阳, 西连甘肃定西、白银, 南接陕西宝鸡和甘肃天水, 北与宁夏固原、甘肃庆阳毗邻, 是古“丝绸之路”必经重镇, 素有陇上“旱码头”之称。全市有人口200多万。少数民族中回族最多, 有近16万人, 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8%。回族聚居区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41%, 主要分布在九个回族乡及城区和其他九个乡镇。

一、平凉回族的来源

回族来到甘肃, 与丝绸之路上中外商贸的繁荣, 元朝政府在西域安置亲军, 以及回族军士在西北垦荒种植密切相关的。[1]在唐代, 平凉为“丝绸之路”所经之地, 当时的阿拉伯人, 波斯人沿着这条古道, 来往于长安等地经商。其中有的留居平凉境内, 这是平凉回族先民的一小部分。13世纪初叶, 由于成吉思汗西征而被东迁的中亚波斯人, 阿拉伯人和其他信仰伊斯兰的民族, 以及当时自愿来东的商贾人士, 来往或定居平凉境内的日益增多。元九年 (1272年) , 安西王忙歌刺驻守六盘山时, 统帅的十多万蒙古兵编驻各地, 平凉为其屯兵重镇。忙哥刺死后, 由其皈依伊斯兰教的长子阿兰达继位, 阿兰达在部下的蒙古兵中传布伊斯兰教, “所部士卒十五万人, 闻从而信教者居半”。后随着战争的减少, 大多受命于各地“随处入社与编民等”, 成为境内穆斯林定居者, 故有“元时回回遍天下, 及时居甘肃者居多”的记载。[2]加之穆斯林和当地汉族的通婚, 以顺教为首要条件, 加速了繁衍生息, 这些人是平凉回族先民的主要组成部分。

至明时, 平凉境内已有不少穆斯林居住, 他们和汉族错杂而居, 初步形成了“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2]清乾隆年间, “宁夏至平凉千里尽是回庄”。同治元年, 平凉城东关一带住的回民很多。由于在同治年间陕西回族的抗清斗争中, 穆斯林伤亡惨重, 外流较大, 导致平凉穆斯林人口剧减。历时十年多的反清回民起义结束后, 一部分陕西回族被安插在西北四省, 甘肃最多, 据《左宗棠年谱》《甘肃通志·民族志》中记载, 被安置在甘的回族主要有:同治十年 (1871年) , “平凉县大岔沟、那家沟、北塬安插陕回数千, 给以帐料。”同治十一年 (1872年) “迁陕回杨文彦一起二百五十三名于平凉谢家庄、姚家庄。迁陕回张代雨一起二百九十一口于平凉之张家庄、曹家庄。同治十二年, 1873年, 将“西宁陕回老弱妇女壮丁合计两万有奇, 悉数迁移平凉、清水、秦安诸处”, 分别予以安置。同时, 又将河州的陕回三万有余迁移到平凉、会宁、静宁、定西等地。[1]

民国初年 (1912年) 后, 山西、宁夏等地经商的回族来往于此地, 部分留居平凉。抗日战争爆发后, 大批逃难的河南、山西、山东等地回民落户平凉, 这部分人中以河南孟县桑坡村人最多;上世纪40年代后由宁夏同心、西海固地区迁人平凉的商人, 这些人长期在平凉做生意, 大多落户平凉。[2]

二、平凉回族传统文化教育的传承

来自各地定居于平凉的穆斯林, 为当地的文化、经济、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自清朝同治年间陕西回族起义失败后, 由于左宗棠的安民政策, 在中国以讲经论述精细严谨而著名的经堂教育陕西学派的大批著名经师迁往平凉。陕西派经堂教育自此在平凉回族经堂教育中占居统治地位, 至今不可撼动。起义失败之后, 被最早安置在平凉的陕西学派的许多著名经师中, 以普洱马阿訇最具代表性, 他对平凉回族经堂教育的发展以及陕西学派经堂教育的延传有着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普洱马阿訇, 名马寿清, 字仁山, 云南普洱县人。[3]陕西回族起义失败之后, 普洱马阿訇被安置在平凉上扬翟家沟, 在平凉定居之后, 普洱马阿訇先后在平凉老庄、大秦、化平等地任教, 期间培养了一大批弟子, 其中以老云南马、柴墩岭、马良俊最为著名。普洱马阿訇在开学期间, 学风严谨、仪容高贵, 为人一生守贫不贪, 呕心沥血培养了百余名弟子。受到内地和新疆各族人民拥戴, 尊称“口外太爷”的马良骏大阿訇就曾在平凉南塬开学挂帐的, 马良俊阿訇二十多岁从张家川来平凉求学, 师从普洱马门下深研认主学, 逐渐继承了胡太师创立的陕西学派。德高望重的兰秀斋阿訇, 字月俊, 平凉北源冶家堡人, 是著名阿訇马良骏的门徒, 精通阿文, 称兰三阿訇, 先后在平凉北大寺、汉中、包头、康、张家川等地开学, 是格底目教派著名阿訇, 曾当选为省伊协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一代经师王二爷, 字善明, 师从兰秀斋阿訇, 秉承先师陕西传统, 受益颇大, 在改革开放后, 改变了教门20年青黄不接的现象, 培养了大量弟子, 延传和发展了陕西经堂教育的学风。至于在平凉学成尔林, 回返故里开学执教的著名阿訇不计其数。

三、平凉回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

1. 平凉回族传统经堂教育的变化

首先是经堂教育的教材与课程的变化, 其教材的选用更加现代化, 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十三本经”, 主动引进一些当今和国外的教材;而且课程设置变得合理化, 学生的课程有了充分的考虑和安排, 效率得到提高。平凉回族经堂教育教学设施与教学方法也有所改变, 教学设施不断与时俱进, 软硬件设置不断更新, 多媒体的运用范围扩大;教学方法除了传统的师生面对面教学之外, 网络教学也逐渐受到欢迎, 本地满拉不仅可以接受本地阿訇的教导, 也可以通过网络关注和请教他的阿訇。

其次, 平凉回族经堂教育管理制度也在逐步完善, 招生与毕业制度得到完善, 学生入学年龄有了规定, 不再能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影响教学质量;学生考试制度也得到完善, 这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减少学生学业不精、蒙混过关的可能。最后, 平凉回族经堂教育模式有了拓展与创新, 北大寺各大清真寺几乎都开展了寒暑假学生假期班, 这主要是对小学生基本念词和宗教基本常识的教授, 可以说是传统经堂教育中小学部的变体;妇女学经班和成人学经班分别对妇女和男子教授《古兰经》的标准阿拉伯语的读法;近几年网络学经班也逐渐新起, 平凉穆斯林也有了更多的选择, 加深了与全国各地穆斯林的交流与了解。

2. 传统经堂教育与现代教育相结合的成果

在全市穆斯林的支持下, 平凉阿拉伯语学校于1984年成立, 又于1996年最终确立了其校址。该校是一所民办性质的全日制正规化阿拉伯语中等专业学校, 以培养新世纪穆斯林实用人才为宗旨。学校条件优越, 设备齐全, 师资力量雄厚, 实行男女分班上课, 封闭式管理。学校历年培训业余班学员一万多名, 专业班学员一千多名, 出国留学及在国外、广州、义乌从事翻译工作的近百名, 在清真寺或其他院校深造或任教的不计其数。新一届董事会成立以来, 对学校的教学、办公设备进行了添置和更新。学校在近几年规范了招生制度, 学校管理进一步改进、逐渐正规。

四、平凉回族传统文化教育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平凉回族的传统文化教育在改革开放后努力适应社会的发展与变迁, 积极的探索宗教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出路。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仍然出现和存在很多问题。首先, 在尝试新模式的过程中, 倾向于照搬他地的办学模式, 忽略本地的真实情况。其次, 在学校管理上层, 没有清晰统一的管理制度, 校长在实施自己的管理政策时困难重重, 学校管理较为混乱。

在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中, 人们过多的关注物质财富, 忽略精神财富。很多平凉穆斯林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大大降低, 对其子女的教育方面往往忽略或彻底忽略传统文化教育, 只一味重视国民教育, 将念书和念经彻底视为对立面, 认为二者不能兼得, 回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在普通穆斯林中面临着断裂的危险。而且一些阿訇和满拉对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 其不再是单纯的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更多的将宗教教育作为一种获得生计的手段。在教与学这两方面, 彼此态度敷衍、浮躁, 不能静心教授和求知, 导致培养的下一代宗教教职人员学艺不精且数量不断减少, 这是平凉回族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中的致命伤。

在全球化的今天, 各个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都在承受着剧烈的冲击, 对于回族尤其严重。很多传统穆斯林家庭, 甚至阿訇世家, 在下一代的教育上, 都面临念书或念经的两难选择, 且更多的向念书妥协。虽然在外部与内部都存在不少问题, 但是平凉回族在面临这样的情况下, 一直没有放弃, 积极探索一条共存、共同发展的道路, 尽管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缺少经验、思想不成熟走了弯路, 但是越来越多的穆斯林支持和参与本地传统文化教育开拓新的发展道路和模式, 在不抛弃传统模式的同时, 勇于借鉴现代教育的教学理念与方法, 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 齐心协力为平凉回族民族文化的传承做出努力与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奇, 杨三佛.浅探甘肃回族的源流与变迁[J].社科纵横, 1999 (5) .

篇4:浅论民国时期陕西回族初等教育

关键词:民国;陕西回族;初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K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6-0130-02

初等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始基,也是人生应受的最初步的学校教育[1]。初等教育,是正式教育的肇始,也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民国成立以后,西北回族初等教育有较大的发展。但陕西回族教育与其他西北地区来说发展来说相对缓慢一些。“五四”运动后,“教育救国”的主张深入人心。这种变革教育的思潮也涌进了回族社会。在北平等地率先创办回民学堂后,陕西回族教育中也出现了回民新式学校。国民政府成立以后,一直提倡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也制定了一些列的边疆教育政策,促进了边疆地区回族教育的发展和文化的提高。中国共产党和陕甘宁边区政府一直对少数民族的教育非常重视。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的回族教育政策,对扩大统一战线、民族团结和回族自身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陕西作为中国大西北的门户,丝绸之路的起点,陕西是伊斯兰教传入最早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回族重要聚居区之一。了解民国时期陕西回族初等教育的发展,有助于深入了解民国时期陕西回族在新思潮的影响下,社会的变革中,新与旧的碰撞下,自身是如何进步的。

一、陕西回族小学教育

民国时期中央政府的回族政策是与整个的文化政策相一致的,同时也是其他民族宗教政策的具体表现,而民国各种政权的民族宗教政策都是以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的民族政策为主要依据。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国民政府也是根据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民族政策制定的边疆民族政策,并制定了一系列边境教育政策为其党化政治服务[2]228。

民国时期,陕西省的少数民族(主要是回族)主要聚居在西安、汉中、安康、宝鸡等城市及镇安、宁陕的部分山村。在近代新思潮的影响下,回族自身意识的觉醒,一些有识之士曾先后办起了一些民族小学,让本民族的子女便于学习。民国元年(1912),南郑县塔儿巷初等小学由塔儿巷回民义学改办。当时有教员2人,学生30名。民国二十四年(1935)改名为南郑县私立清真小学,由南郑县三个清真寺选出校董事11人,沙品山为董事长,马云程任副董事长兼校长。由于回族群众的积极响应,为此增修教室三座,并扩大了操场,学生发展到130余人(回民占90%),班级扩大到四个,有教职员六人。民国七年(1918)前后,西安市回族中的有识之士乌日璋、冯瑞生、韩子元、孙锦云等人在清真寺经堂教育的基础上举办义学,讲授汉语、阿拉伯语、经学和回族礼仪等。民国二十一年(1932)十月,由原陕西省教育厅在城隍庙后街建立回民坊内第一所完全小学,命名为陕西省立第一实验小学,招生99人,回、满兼收。次年改名为陕西省立第二实验小学。民国二十三年(1934)更名为陕西省立西安西仓门小学,有八个教学班,427名学生。民国二十五年(1936),由西安市粮食同业工会筹资,利用大麦市街火神庙旧址创办的初级小学——西安私立培本小学。惠光如为董事长。校长由粮食同业工会委派。时有学生百余人,教员五人。民国二十五年(1936),政府接收原小皮院清真寺义学,并借助大皮院两广会馆创办,名为长安县复兴初级小学,后改为长安县立复兴初级小学。民国二十七年(1938),程正光出资800余银圆,购买了大小学习巷清真寺平房数间,创建私立正光回民小学。该校分为高、低两个年级,重视学生全面培养。民国二十九年(1940)因日寇空袭西安回民地区,被迫停。民国二十八年(1939),日寇入侵中原,花园口决堤。中原人民扶老携幼逃往西安。在阿訇王明德和马玉山的带领下,依靠回民“乜贴”及捐助,在崇惕路创办,名为西安伊斯兰小学。民国二十九年(1940)得到私立正光小学校长程正光资助,规模扩大,成为完全小学,有学生300余人,六个教学班。民国三十一年(1942),由西安市东新街清真寺回族人士新办的中阿小学,收学生30余名;全系回族子女,采用复式教学。民国三十三年秋入学者达80余名。民国三十五年(1946),因物价上涨,经费无着停办。民国二十六年(1937)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安康回民知识分子为兴教救国,在三所义学的基础上联办,名为安康伊斯兰小学。以清真寺水田15亩,旱地20亩的课租为经费。因得孙章诺(回族)与其弟绳武(中国回教救国协会理事长)的支持而列入公办。属西北公学领导。学校改名为西北公学安康完全小学(简称西北安小)。至民国三十年(1941)成为完全小学,学生达500余人,教职工220余人。该校一方面培养回民青少年提高文化水平,一方面教育学生抗日救国,兴教救国,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抗日宣传活动[3]588。

二、陕西回族女子初等教育

陕西尤其是回族聚居的偏远山区,回族女孩与封建社会的汉族女子一样,循规蹈矩,收敛言行,更不能与男人们混杂一起。因此,回族女孩大都被拒之校门外,90%以上的回族女子沦为文盲。这是回族女童随年龄增长而辍学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早婚的习俗也是影响回族女童继续深造的一大障碍。

伊斯兰教对妇女的态度,较之古代宗教与文化,有历史性的进步,虽然伊斯兰家仍然规定了妇女的低下地位[4],但在《古兰经》中大量经文都表明在许多方面,妇女和男子负有同样的责任,享有同样的权利。在精神地位方面,女子同男子一样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利,都有追求知识,包括宗教知识和一切个人、民族和社会有益的科学文化的权利[5]164。可以看出,在伊斯兰教中,在受教育权利方面,男女是完全平等的。近代回族新式教育的举办与发展在中国回族历程中翻开了新的一页。新式回族教育也成为这个民国时期回族教育的重要一环。并且在民主思潮的影响下,女性解放思想逐渐深入人心,回族女性也在时代的大潮流中得到了一定的解放。

五四运动后,从放足开始的妇女解放运动兴起。陕西回族知识分子马正卿(师端)于民国十五年(1926)创立“天足会”,提倡“扫除封建,解放妇女”。他深入农村广泛宣传,动员妇女放足,其足迹遍及关中各地,声势影响颇大。同时,回族有识之士大胆冲破封建禁锢,开发女子教育,创办女子学校。安康回族知识分子为了让回族女子走出家门学习知识,在私立伊斯兰小学中设立女子混合班,专请回族教员马肇华任教,约有40余名女童就读。校址在清真寺南厢房。西安市回族实业人士白楚珍于20世纪20年代初,利用大学习巷的剪刀巷几间民房,捐资办起西安市第一所回族女子小学。民国十七年(1928)三月,西安市回族实业界人士冯瑞生在回民聚居的西羊市街自费办起了一所女子学校,校名为“淑德女子小学”。学校有回族女生50~60名。为了联系回族实际,学校聘请了一位“哥哥儿师娘”讲授阿拉伯语和伊斯兰宗教常识。民国二十三年(1934),冯瑞生逝世停办[3]589。

三、陕甘宁边区的回族初等教育

在陕甘宁边区,由于中央和边区政府积极推行发展回族文化教育政策,经过回、汉各族人民的共同发展,陕甘宁边区的回族初等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从1937年开始,在陕甘宁边区就先后创办了8所伊斯兰小学,同时随着回族在政治地位上的提高,他们送子女入学的积极性也逐渐高涨起来。并且改变了女孩子不上学的旧俗。

1938—1945年,边区创办的八所伊斯兰小学是:1938年创办的新正县伊斯兰小学、1940年创办的曲子县三岔区伊斯兰小学、1941年创办的延安回民小学、1942年创办的定边伊斯兰小学、1944年创办的曲子县曲子镇伊斯兰小学、1945年创办的镇原县伊斯兰小学、1945年创办的盐池县北关伊斯兰小学、1945年创办的新正县伊斯兰民办小学。此外还有创办于1941年的定边民办伊斯兰公学,共九所伊斯兰小学。下面着重介绍两所小学的情况。

定边伊斯兰公学,创办于1941年10月,是定边回、汉民共同创办的民办学校,校长是回族人金浪。学校设校董委员会管理学校的事务。初创时,学生只有12名,到1944年10月,已发展到56名。伊斯兰公学的课程有语文、算术、珠算、自然常识等,回民学生还设有阿拉伯文,由回民教师任教。伊斯兰公学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从实际出发的灵活性,它承担了国民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双重任务。它不仅使少年儿童得以入校读书,而且使回族青壮年、家庭妇女也能接受教育,提高文化,因而受到群众欢迎[6]780。

定边伊斯兰小学于1942年由政府拨款创办,系民办公助性质。校长杨彪,副校长金浪。校董委员会由杨彪、阎毅臣、金三寿、哈阿等人组成。学校初创时有学生56人,1944年5月已发展到将近200人。学校的班级编为六个年级,由于教师人员有限,六个年级,分别在三个教室上课,每个教室两个年级,由一位教师给两个年级分别授课。学校课程设有:语文、算术、珠算、政治常识、阿拉伯文、音乐等,只有语文和算术有正式教材,其余都是教师自己编写教材。

民国时期陕西回民初等教育的特点:一是回族初等学校多依赖于各清真寺房舍兴办,不花钱或少花钱即可办起,便于回族贫困子女接受教育。二是多数由清真寺开办的义学转化成小学,学生既学“经文”,又学汉语,回族易于接受。三是学校多为自筹资金或“乜帖”相助。课程设置上增加了阿拉伯语、回族历史知识等。四是在陕甘宁边区,中共中央和边区政府重视少数民族教育,制定了一系列民族宗教政策,发展少数民族教育。这些学生毕业后绝大部分走上了革命工作岗位,成为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陕甘宁边区开展少数民族教育的经验,为新中国成立后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吴增芥.初等教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8.

[2]张学强.西北回族教育史[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

[3]陕西省教育厅《陕西教育志》编纂办公室.陕西省教育志[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0.

[4]王怀德.伊斯兰教与妇女[J].宁夏社会科学,1991,(3).

[5]王俊荣,冯今源.伊斯兰教学[M].北京:当代教育世界出版社,2000.

篇5:回族教育

高中阶段教育评估验收的指导意见

为做好评估验收工作,确保2012年全区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实施方案的通知》(宁政办发

[2009]188号)精神,本着“精简、效能、务实”的原则,特制定本方案。

一、验收的对象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评估验收的对象是:市、县(区)人民政府。在对市辖区评估验收时,市和市辖区人民政府同时接受检查,主要对象是市人民政府。

对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评估验收,根据自治区确定的规划目标,分期分批进行。提前达到验收标准的,可以在前一批次安排验收。

二、验收的指标与内容

严格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实施方案》中的有关内容和指标体系进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核心指标是辖区内户籍适龄人口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5%以上。

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其中,中等职业教育包括普通中专、职业高中(含职业教育中 1

心、职业中专)、技工学校、成人中专,以及普通高中附设的职业教育、高等职业院校举办的中等职业教育等。

三、验收的组织

成立自治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评估验收领导小组,组长由自治区政府分管副主席担任,副组长由自治区政府联系教育工作的副秘书长、自治区教育厅厅长担任,成员由自治区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发改委、教育厅、财政厅、编办、政府教育督导室等部门的负责或分管(联系)同志组成。自治区教育厅、政府教育督导室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验收的具体工作。

验收组可根据工作需要,从自治区教育厅及市、县(区)教育系统抽调相关人员组成3个验收组(每组不超过5人),分别对普及程度、组织领导、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育管理和经费投入等方面进行核查。

验收过程中,可邀请自治区人大、政协联系教育工作的领导参加。

四、验收的相关程序

(一)自评。按照自治区政府确定的规划目标,当年要完成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任务的县(市、区),要对照考核指标体系进行自查。凡自查合格的,由所辖市人民政府向自治

区教育厅申报考察。

(二)考察。自治区教育厅、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专家组考察后,认为基本具备验收条件的,由自治区教育厅书面向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评估验收申请,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后组织实施。

(三)验收。主要由听取汇报、考核检查、总结反馈等环节组成。其中听取汇报以市为单位,同一批次集中进行;总结反馈可在该地级市本次验收的县(市、区)验收结束时,再安排时间赴所验收的县(市、区)分别予以反馈,考核检查分县(市、区)进行。具体要求如下:

1、听取汇报。主要是对验收提出要求;听取地级市总体工作情况的汇报、相关县(区)有关情况的汇报。对县(市)验收时,县(市)的汇报时间控制在30分钟之内;对市辖区验收时,地级市汇报时间控制在30分钟之内,市辖区汇报时间控制在10分钟之内。

参会范围:自治区政府联系教育工作的副秘书长、自治区教育厅、政府教育督导室的负责同志、验收组人员。对县(市)验收时,地级市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主要领导、县(市)分管教育工作的领导、教育局长、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辖区内高中阶段学校校长;对市辖区验收时

地级市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相关县(区)分管教育工作的领导、教育局长、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

2、考核检查。评估验收实行点面结合。除全面检查外,县(市、区)范围内随机抽样的高中阶段学校不少于4所(高中阶段学校少于4所的全部检查)。采用查阅资料、现场查看、个别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

参加范围:验收领导小组的成员和验收组人员。评估验收领导小组成员随机到验收组参与验收检查。

3、总结反馈。主要是向所验收的市及所辖县(区)反馈验收情况;对今后教育工作提出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自治区教育厅负责同志反馈检查验收情况(时间控制在20分钟之内);

(2)颁发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奖牌和奖金;

(3)自治区政府分管教育工作的领导对今后教育工作发展提出要求;

(4)接受验收的地级市领导表态发言;对县(市)验收时,县(市)领导表态发言。

参会范围:自治区政府领导和自治区政府联系教育工作的副秘书长、发改委、教育厅、财政厅、编办、政府教育督导室等部门的负责同志、验收组人员;地级市普及高中阶段

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相关县(区)分管教育工作的领导、教育局长、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辖区内高中阶段学校的校长。

邀请自治区人大、政协领导和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负责同志参加。

市辖区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自查、申报、接受考察和接受评估验收,由市及市辖区两级政府协调同时进行。

五、验收结果的认定

评估验收实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量化打分。验收县(市、区)的户籍适龄人口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必须达到85%以上,否则一票否决。在此前提下,凡评估验收总分达到80分以上的(含80分),即可认定该县(市、区)基本普及了高中阶段教育;凡总分低于80分高于70分的,可于次年就未达标事项再接受一次复查,合格的可认定为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凡普及了高中阶段教育的市、县(区),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下文确认,并一次性奖励20万元。

六、验收的其他事项

(一)每年验收时间为10月中旬,具体时间可择机确定。也可根据实际情况一年分两批次验收

(二)对于未能如期完成普及高中阶段任务的县(市、区),由自治区人民政府通报批评,并追究领导的责任。

(三)在评估验收活动中弄虚作假或在自治区组织的复查中指标严重下滑,达不到验收标准的,停止评估验收或撤销其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县(市、区)称号。

(四)验收的具体工作由自治区教育厅负责,工作经费由自治区财政厅据实核拨。

(五)验收过程中,相关市、县(区)一律不安排师生迎送,不影响正常教学活动,不随意提高接待标准,不安排文艺演出活动,不赠送任何形式的纪念品。

(六)验收过程中的宣传工作,按照自治区的相关规定进行。

篇6:回族教育

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切实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律素质,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经鲊埠回族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在全乡范围内开展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月活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在乡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乡乡党委、政府具体组织,坚持贴近乡村农民生产、生活的原则,以农民群众为主体,以法制教育为载体,以提高农民法律素质为目的,深入开展送法进村入户活动,进一步增强农民群众的学法、知法、守法意识,为全乡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营造良好的法制氛围。

二、工作任务

1、调查摸底,因村施教。要深入基层,走村串户,特别要注重到村组实地调查,掌握民情、民愿、民意,结合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具体情况和村情人员结构状况,主要把握“三个重点”:一是重点村组(社区)。历年来的老信访村和社会治安乱点村以及有各类矿产资源开采,流动人口较多的村组;二是重点人群。着重掌握近三年的“两劳”释放人员、外出务工人员和流入的外地社会闲散人员;三是重点年龄层次。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为主,兼顾青少年,尤其是辍学在家的未成年人。通过具体研究分析,制订出结合各村实际具有操作性的法制教育方案,务求实效,确保农民群众普遍接受一次法律法规教育。

2、突出重点,因人施教。要针对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和要求,抓好分层教育。分层教育就是要抓住村干部、农民群众和青少年三个层次的教育重点。一是村组干部的法制教育要在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要将“两委”班子、村治保、调解人员、村治安中心户长等基层干部培养成“法制教育辅导员”、“普法宣传员”,增强农村干部依法治村意识;二是农民群众的法制教育重点是法律知识的普及,使农 1

民群众既能及时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还能调动其依法参与村务管理的积极性;三是青少年的法制教育,通过宣讲有关法律的基本常识,使他们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品德。对辍学的未成年人,以家庭为主,通过《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增强他们的守法意识,提高自我约束、自我保护能力,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行为。

3、选准内容,因法施教。农村的法制宣传教育必须在内容上有选择、有取舍,抓住关联性、突出针对性。要把那些事关农民群众权利义务,事关基层社会稳定和农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联系紧密的法律法规作为重点内容深入宣传,主要突出八个方面:

一是宪法类基础知识:重点宣讲《宪法》和四次宪法修正案的内容,进一步增强农民的宪法意识,使农民明确宪法和法律不仅是全体公民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同时也是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律武器,民主法治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保障。

二是农村民主政治有关法律知识:重点宣讲《选举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与农民群众权利义务相关的内容。

三是维护稳定有关法律知识:主要宣讲《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法》等相关内容,重点宣讲《刑法》修正案八,彰显的人性关怀和最新发展,通过宣讲使广大农民群众懂得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违法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等。

四是民商事方面有关法律知识:主要宣讲《民法通则》、《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合同法》、《税收征管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重点宣传处理有关民事关系的基本原则,如何处理家庭与邻里关系,有关经济交往中如何保护自身合法利益,如何打官司寻求法律援助等以及人民调解、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有关的规章制度等内容。

五是基本国策有关法律知识。主要宣传《土地管理法》、《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环境保护法》等,重点宣讲农民群众在这些基本国策的法律中规定的权利与义

务,以及违反法律会受到何种处罚。

六是社会类有关法律知识:主要宣讲《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条例》、《残疾人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重点宣讲《2011年工伤保险条例》的变化及意义。

七是农业生产有关法律知识:主要宣传《农业法》、《森林法》、《水法》、《土地承包法》、《种子法》、《动物防疫法》及禽流感防治知识等,重点宣传禽流感防治知识。

八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民主示范村”创建有关内容:主要宣传《安全生产法》、《人民调解法》、《湖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以及司法部、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意见》和省、市、县、乡《关于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的通知》内容。

三、时间安排

本次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从2011年5月10日开始至2011年7月10日结束,历时八个月,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动员准备阶段(2011年5月10日至21日)。乡抽调人员组成法律宣讲工作组,进村入户调查摸底,掌握情况,制定出结合实际的实施办法,层层召开会议,广泛动员所有懂事人口积极参加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2011年5月23日至6月30日)。各村要按照实施办法,充分利用农闲时机,按照不同层次的不同重点对象,因地制宜,因人施教,做扎实细致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使农民群众普遍接受一次法制教育,法律素质有所提高。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阶段(2011年7月1日至7月10日)。各村认真搞好自查,乡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将深入重点村组对重点对象进行简单的法律知识测评和实地检查,总结经验,寻找差距,为顺利开展“六五”普法在农村尤其是边远村组这一薄弱环节上提供经验。

四、活动要求

1、冷静分析,提高认识。一要认识到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是“六五”普法的薄弱环节。由于农村人口素质普遍偏低,给普法教育带来了一定困难,同时普法投入严重不足,尤其是针对乡村的普法更是难以取得明显效果;二要认识到连续8年国家大力推动三农发展后农村人口结构现状给普法教育带来的障碍,农民群众的负担日益减轻,现在很多村组都不同程度出现了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只有老幼妇孺在家留守的现象,因此人员难以集中,普法时间难以安排;三要认识到进一步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是新形势下农村普法工作的客观要求。一方面,现在在家的部分农民群众不仅接受法制教育的能力低,而且很难做到学以致用,而外出打工的人员又急需得到法律帮助,另一方面,农民群众在宅基地、土地纠纷、民事赔偿、签订劳务用工合同等方面需要得到法律支持,这些既是农民群众最需求的,更是各级在涉农法律法规宣传方面应该加强的。

2、精心组织,狠抓落实。一要将法制宣传教育落实到依法治理之中。普法宣传教育是通过理论的灌输,让农民群众知道什么是法,为什么要学法,怎样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而依法治理是在普法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学法用法的进一步深入。普法教育是手段,依法治理是目的。二要将法制宣传教育落实到普法实践之中。要针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标准,不同的手段,开展好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法制教育。特别是普法实践要重点突出事关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法律知识的普及和落实,让农民群众通过法制宣传教育,学到方便实用的法律知识;三要将法制宣传教育落实到日常工作之中,结合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村支两委换届选举、完善土地承包和产业结构调整等阶段性工作相结合,将法制教育融入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各项具体事务之中,在工作中普法,在普法中工作,实现依法行政和普法宣传的有机协调统一,从而真正形成学法、懂法、守法的良性机制。

3、创新形式,增加投入。一是各村组要想方设法增加普法投入,切实解决农民群众学法无据的困境。活动期间,针对乡村的特点和需求,印制有针对性的普法书籍,各涉农单位和行政执法、司法部门结合行业实际,面向农村需求,发放专业法规单行本或相关法律知识宣传材料,保证每个单位向每村赠送10—20套(册),力争达到每个村民小组有一套涉农法律法规宣传资料。二是要充分发挥传统法制宣传手段的优势,各村组要广泛利用各种会议、墙报、有线广播、法制图片、标语、专栏等传统法制宣传方式,进行法律法规的普及教育,努力使每个村委会达到“五个一”,即有一个法制宣传专栏、一所法制学校、一支普法骨干队伍、一套普法电教设备和一套普法依法治村规章制度。三是不断创新普法形式,采取以案说法形式,组织旁听审判,将法庭的公开审判列为法制教育课堂,组织反面典型现身说法,组织法制文艺汇演,将法律法规编成快板、相声、三字经、三句半等生动活泼的形式,使法律条文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易学易记,从而使全县农民学法“坐得住、听得懂、学得进、记得牢”,逐步提高其法律素质。

4、加强领导,夯实责任。由乡党委书记熊跃明任农村法制教育宣传活动领导小组组长,政法书记王锋为副组长,乡依法治乡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负责人为成员。要求各村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主要领导要负总责亲自安排,分管领导负实责具体落实,切实将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落到实处,做出实效,为全乡农村稳定提供良好的法制保障。

篇7:回族教育

2011级会计2班 马成祥 P112315719 伊斯兰教对临夏回族教育的影响

伊斯兰文化是一种具有明显宗教特征的文明体系,它既是一种意识形态,又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生活方式。伊斯兰教教育作为伊斯兰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完整的理论体系。求知和终身教育构成了伊斯兰的教育观,成为伊斯兰教育的指导原则。客观地说,伊斯兰教教义鼓励求知、崇尚教育、尊重教育的实践者。但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的地理环境中,伊斯兰教的积极教育理念并没有被完全实践,在有些地区的某些时期伊斯兰教曾被人们歪曲,从而也严重地阻碍了穆斯林民族教育。

一、当下伊斯兰教对临夏民族教育的影响

解放以前临夏回族对汉文化抵触情绪很严重,回族子弟很少上学念书,回族教育落后,文盲充斥,而当时一些回民宁愿将子女送清真寺念经,而不愿进汉族办的学校,当时的穆斯林群众持有“学习汉文化等于随了汉教”,“越念书离教门就越远”等错误的观念。马福祥、马步芳当时很重视回民教育,在甘肃、青海、宁夏办了许多学校,回汉学生兼收,但回民家长送孩子上学的积极性不高,马步芳曾强令回民家长必须将自己家儿童送学堂上学,于是一些家长出钱雇汉族儿童替自己家孩子念书。解放以前伊斯兰教的确对回族教育影响很大,解放后国家法律规定宗教不得干预教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临夏穆斯林到外地经商的人越来越多,体会到没有文化在外面寸步难行,主动把孩子送到学校来念书。广河是全国穆斯林人口占比例最高的一个县,这几年广河考取大学的学生最多,有的考取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许多家长把孩子送到临夏、兰州、会宁等地高中上学,因为这些地方教育质量高,现在临夏学习好的学生家长都全力支持上高中。

临夏回民中学校长马建军认为,现在临夏伊斯兰教对民族教育不但没有影响,而且还有促进作用,临夏经济文化越发达的地方,宗教对民族教育的促进作用就越大一些。新华寺阿訇讲卧尔兹时经常讲文化知识的重要性,鼓励教民学习汉文化,要求家长将孩子送学校念书,并且要上大学、读硕士、攻博士,阿訇还讲什么是人才,有知识的人是人才。阿訇的讲话影响很大,现在临夏中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在98%以上,没有上学的都是少量残疾儿童。伊斯兰文化与汉文化没有实质性冲突,一个合格的穆斯林也是一个好公民,信教虔诚的穆斯林很少有犯罪的行为。如广河县回族青年犯罪率较高,公安局长希望当地开学阿訇在规劝回族青年走正道、减少犯罪方面起一定作用。阿訇讲,“经常进礼拜寺礼拜的人不犯法,犯法的人不进礼拜寺”,这也说明宗教对维护社会稳定、减少犯罪也有积极作用。伊斯兰教是非常重视教育的宗教,《占兰经》〈圣训〉)等经典许多地方谈到教育的重要性,包括对教师的尊重,对教外有知识人士的尊重。只有对伊斯兰教有深入了解,才知道伊斯兰教是重视教育的宗教,一知半解者才产生错误认识。临夏州各界人士已经普遍形成重视教育的风气,不重视教育的领导是不称职的领导,不重视教育的家长是不负责任的家长,不重视教育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临夏市绝大多数阿訇、知名人士、门宦负责人,对发展民族教育非常关注,并在实际行动中配合政府做了许多事,如白庄门宦负责人马进成个人出资征地,创办白庄小学,正式创办后由政府接管。胡门门宦马国泰,张门门宦张明义,穆夫提门宦拜玉芬、张志祥等出资办教育,并担任名誉校长,为贫困学生资助学费,推动了临夏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9(%以上宗教人士支持教育事业,他们不但动员本坊穆斯林将孩子送学校读书,带头将自己的子女送到兰州等外地求学,希望能考上好大学,为广大穆斯林树立了学习汉文化知识、重视教育的榜样。每年两代会上,宗教界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所提议案和发言,首先谈到的是教育。另外,改革开放致富的一些回族人士首先想到的是办教育,马效忠、马进效自己捐款,同时动员回族企业家捐款,创办了木场幼儿园。

二、临夏伊斯兰教界办教育的几种模式

自改革开放以来,临夏除了国家办的教育外,又出现了民间办教育的热潮,可归纳为三种模式,这三种模式已在临夏市内外推开,产生了很大的社会效应,甚至在全国穆斯林社区产生影响。

(一)临夏中阿学校模式

临夏中阿学校是宗教人士于1977年2月创办起来的一所民办学校。创办初期设有男女两个教学部,动员回族失学女子入学,并对中国传统经堂教育方式进行尝试性改革。在课程设置上,除阿拉伯语外,又增加了汉语、历史、地理、体育等现代课程。在招生上不受地域、民族限制,学生包括来自全国各地的穆斯林青年,这些穆斯林青年学子大多是高中、初中毕业后不能继续升学,又找不到合适职业,因临夏中阿学校入学门槛低、学费低,于是转向临夏中阿学校学习。中阿学校开创了学校“董事会”的管理模式,使学校可以持续、健康发展。1989年8月经临夏市文教局上报州教育局同意,正式批准成立了“临夏中阿学校”,学校性质为职业技术学校,至2005年,已毕业的学生共约2700人。

临夏中阿学校的开办,适应了广大穆斯林群众对学习阿拉伯语和伊斯兰知识的渴求,在国内穆斯林中产生了很大影响。中阿学校的学生经过几年学习,能熟练运用阿拉伯语会话,许多阿拉伯语学校毕业的学生在我国与东南亚及阿拉伯国家经济贸易中充当翻译角色。阿拉伯语学校的出现体现了新时期民族教育发展的多元性及适应了广大穆斯林群众对发展民族文化迫切性的要求。

过去经堂教育反对学汉语,培养出来的人看不懂报纸、杂志,无法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法律法规,经堂教育培养的大多数满拉只会诵读《古兰经对现代阿拉伯语读、听、说一概不会,所以经堂教育培养出来的满拉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伊斯兰教内部不团结,各教派门宦之间及其内部矛盾重重,中阿学校注重素质教育,教育学生摈弃教派门宦之间成见,培养‘经汉两通’的新型人才。近千年来清真寺不重视女子教育,这种观念还延续到现在。中阿学校为求知的穆斯林女性提供学习机会。

临夏中阿学校开创了我国民办民族教育的新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即照顾到穆斯林青年对阿拉伯语和本民族历史文化的学习热情,又以社会对人才需求为导向,加强技能培训,打破了数百年来阿拉伯语只作为穆斯林群众进行宗教活动或阿訇诵读《古兰经〉〉时的专用语,而是作为一门外国语言来学习。中阿学校从教师知识结构、学校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及教学设施方面向现代正规大学靠近,它不仅为中考和高考失利的穆斯林青年提供了再学习机会,也减轻了国家在教育资源和就业方面面临的巨大压力。近年来从临夏中阿学校毕业的学生有的进入国内一些大学继续深造,有的出国前往马来西亚、泰国、埃及、伊朗、巴基斯坦、叙利亚、也门、突尼斯等国留学,有的被国家政府部门录用为公务员在宗教局工作,有的进入各类学校包括经学院任教,有的在各省、市、县伊斯兰教协会工作,有的担任清真寺教长,主持一方教务,如早期毕业的藏族穆斯林学生牙古现任拉萨市清真寺教长,并任全国伊斯兰教协会委员、西藏自治区政协委员。有的前往外贸经济发达的义乌担当阿拉伯语翻译,起到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经济贸易的桥梁作用,有的在商品经济大潮中经过数年拼搏创办中介公司、逐渐成长为企业家。

(二)临夏木场幼儿园与和平小学模式

1993年回族穆斯林马进孝先生为了改变当地穆斯林幼儿教育落后现状,借用临夏市木场清真寺的房屋创办了民办的“临夏木场幼儿园”,还成立了幼儿园董事会,缓解了当地幼儿园数量少、学前儿童入学难的问题。马进孝先生聘请临夏师范学校的教师作为幼儿园兼职老师,又出资培训几位回族女高中毕业生成为专职教师。幼儿园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本着“家庭、社会、学校三结合”的教育模式开展工作,当时入院幼儿有200多名。至1996年因临夏市人口增多,开始出现幼儿升小学难的问题,马进孝萌发了再办小学的想法,由于条件不成熟,未能办成。1997年在政府及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马进孝终于办起了小学,招收学生以外来临夏打工、经商等个体户的子女为主,第一次招收了20多名小学生。学校命名为“临夏市和平小学”。2002年第一届小学生毕业,基本都升入初中。现在和平小学在校小学生580余名,幼儿园学前儿童300余名。

临夏木场幼儿园创办以后,在临夏市产生了很大的社会效应,有识之士先后投资创办幼儿园25所,解决了幼儿教育和入园难的问题,也促进了临夏初等教育发展。据临夏回族自治州教育局2005年的统计,全州共有幼儿园52所,其中公办幼儿园18所,民办幼儿园31所,民办幼儿园中,仅临夏市就有25所,得到当地教育部门的充分肯定。我们在调研时也有人反映,因一些幼儿园和小学为穆斯林所创办,认为在教学中有宗教内容,有宗教干涉教育倾向。但大多数群众认为民办小学和幼儿园管理规范,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进行课程设置和管理。同时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在这些穆斯林创办的幼儿园和小学中就读的有大量汉族子女,可见上述干涉之说并不存在。

(三)新华寺业余学习班模式和下二社清真寺教育模式

新华寺业余学习班是由马海平先生创办的。马海平,男,回族,临夏市人,小学文化程度。1958年小学毕业后经营小本生意,1965年至1980年用毛驴车搞运输,挣些运费,维持生计。他从多年的低层社会生活中充分认识到没有文化、没有知识的难处。1986年马海平在临夏市北大街借了几间民房办起学习班。他利用晚上的闲余时间,招收一些有学习伊斯兰教知识和阿拉伯语愿望的老年人、个体经营人员,一方面教阿拉伯语拼读,一面教《古兰经麵读和一些基本的伊斯兰教知识。以提高这些人的文化素质和宗教素质,使他们成为一个有文化、懂法律、懂宗教知识的公民。随着参加业余学习班的人员越来越多,他征得临夏市伊斯兰教协会同意,在市伊协会议室召开开学典礼。学习人数最多时达到100余人,由于教室狭窄,他又与新华寺协商同意后,把业余学习班搬到了新华寺。业余学习班一直坚持每天晚上学习一个小时,既不影响工作,还能学到一些文化、宗教、法律等方面的知识,深受广大穆斯林群众的欢迎。马海平还邀请临夏州禁毒委在清真寺开展禁毒宣传;聘请民族宗教部门的领导讲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聘请党校的老师讲民族史;聘请企业家讲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通过清真寺业余学习班使他们成为一个虔诚的穆斯林、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新华寺业余学习班开办以来,在社会上也产生了广泛影响,临夏市内的一些清真寺和外地一些清真寺也办起了业余学习班,新华寺经常接待云南等地穆斯林参观学习。

现今临夏的经堂教育主要是清真寺教育,清真寺的经生规模不一,规模较大的可达100多名,招生范围也较广。以下二社清真寺为例,2006年其在册学生81名,来自宁夏的有8人,来自甘肃的有40人来自新疆的有17人来自青海的有12人,其余来自河南、陕西、安徽和上海等地。经生的民族成分除回族之外,有数量不少的撒拉族、东乡族、保安族。其招生对象是年龄在16岁以上、初中毕业、身体健康、品行端正的穆斯林男性青年。开设课程有:古兰学、经注、圣训、圣训学、信仰学、信仰学原理、教法学、教法学原理、道德修养、逻辑学、伊斯兰教史、宗教学、宗教学原理、阿拉伯语、汉语、英语、计算机。学制为5年,毕业后由清真寺或推荐到其他清真寺任教,或推荐去国外留学。

篇8:回族教育

(一) 背景资料

据调查统计新疆全区维吾尔族占45.21%汉族占40.57%哈萨克族占6.74%回族占4.55%。本文从新疆多个民族抽样了329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其中维吾尔族151名 (义务教育阶段50名高中阶段56名和大学本科阶段45名) 汉族75名 (义务教育阶段25名, 高中阶段25名和大学本科阶段25名) 哈萨克族56名 (义务教育阶段20名, 高中阶段18名和大学本科阶段18名) 回族47名 (义务教育阶段17名, 高中阶段15名和大学本科阶段15名) 。从调查问卷的数据中得知, 运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

(二) 新疆各家庭的校外教育支出情况

1. 校外支出占家庭总支出比。

问卷调查得知新疆城市的维吾尔族家庭、汉族家庭、哈萨克族家庭以及回族校外教育的费用分别占到家庭教育总费用78.2%、79.2%、74.3%和70.5%, 新疆农村的维吾尔族家庭、汉族家庭、哈萨克族家庭和回族家庭校外教育费用分别占教育总费用的50.3%、55.2%、46.3%和44.6%。数据表明不管是新疆的城市家庭还是农村家庭对于孩子家庭校外教育支出已经成为整个家庭教育费用的主要花费, 同时家庭校外教育费用也成为家庭投资的主要部分之一。

2. 校内教育支出与家庭总支出的比值。

义务阶段教育的校外支出它是指学校直接向家庭收取的教育支出费用等。从国家实行减免义务教育之后, 校内支出的费用逐渐减少。学校免除了学生的学费、杂费、书本费等一系列学杂费, 此外可能还有少数学生需要交择校费、赞助费等等的。家庭在子女的校外教育投资问题上, 低学历的家长与高学历的家长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 如家长的学历层次比家长的学历层次较低的越高, 他们会有更强烈的意识和孩子提供更多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因为家长们的学历越高, 他们对孩子的教育也会有更高的期盼, 因此就会更注重对孩子的校外教育的培养以为孩子更好的将来做铺垫。

二、运用Spass软件分析校外教育支出的状况

(一) 对新疆家庭结构与选择校外教育投资之间进行一系列的相关分析

依据调查问卷中家庭的基本信息:在140个独生子女家庭中对孩子进行校外投资培训班的家庭有126个, 在120个非独生子女家庭中, 家长进行投资校外培训班的家庭有86个。对这些数据进行卡方检验, 对家庭的结构和进行家庭校外教育投资之间进行一系列的相关分析 (表1-1) 。

从表1-1中输出结果可以看到, 家庭结构与家庭校外教育投资的P值等于0.000<0.005。这说明在对孩子的家庭校外教育投资问题上, 会由于家庭结构的不同而存在很大的差异, 也就是说独生子女家庭要比非独生子女家庭更加注重对孩子的校外教育培养, 也更加倾向于为孩子进行家庭校外教育投资。

(二) 家长的学历层次与校外教育投资的一系列相关分析

依据调查问卷中家庭的基本信息, 在94个大专及以上的高学历的家庭中对孩子进行校外教育有83个;在88个中等学历的家庭中对孩子进行校外教育家庭有77个;78个较低学历家庭中投资校外培训班的家庭有52个。不同学历层次与家庭投资校外教育之间的卡方检验结果见表1-2。

从表1-1的输出结果可以得出, 家庭的学历与对孩子进行投校外教育投资的P值等于0.000<0.005。这说明家庭在孩子的校外教育投资问题上, 因家长的学历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即高学历的家长更加注重孩子的校外教育培养。

(三) 从家教收入不同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家庭校外教育投资能力差异比较

一般来说孩子的校外交易投资情况会因为家庭收入的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差异。依据调查家庭的基本信息家庭收入情况进行一系列的卡方检验。检验的结果如下:48个月总收入在4500~5500元的高等收入家庭中有67个家庭对孩子投资了校外的辅导班。

在60个月总收入在3001~4000元的中等收入的家庭中有89个家庭对孩子投资了校外辅导班;在72个总收入在1500元及以下的低等收入家庭中有9个家庭对孩子投资了校外辅导班。对于不同的经济收入家庭与孩子进行校外投资之间进行的卡方检验结果 (见表1-3) 。

从SPSS的输出结果表面, 家庭收入与家长对孩子进行校外教育的P值等于0.000<0.005。这说明家庭在孩子的校外教育投资问题上, 高收入的家庭和低收入的家庭存在巨大的差异。从家庭的经济收入与报辅导班数量的卡方检验中得出P=0.000<0.005, 进一步证明了校外教育投资与家庭的经济收入紧密相关。家庭在为子女选择校外辅导班的个数上, 高收入的家庭和低收入的家庭之间存在差异, 家庭收入越高的学生报辅导班个数也就越多。

三、对新疆义务教育阶段校外教育投资市场的建议

(一) 加快立法速度, 规范校外教育培训市场的收费标准

校外教育机构是校外教育产品的提供者,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优质校外教育的供给。只有规范了校外教育培训机构才能使市场更加有序健康的发展, 由于市场所固有的缺陷, 需要政府积极发挥其宏观调控的作用。虽然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在广义上属于民办教育, 但与民办教育又存在着一定的区别, 而中小学又处于义务教育阶段。

(二) 校外培训机构自身应有所作为

上一篇:个人网站真能转成商业网站-网站运营方案下一篇:幼儿园中班动物职业介绍所教案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