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视剧

2024-04-24

浅谈电视剧(共6篇)

篇1:浅谈电视剧

浅谈电视剧《亮剑》

【摘要】:近几年来,革命历史题材剧不断掀起中国电视剧市场的收视热潮。当代革命历史剧不再单单是传统的“高大全”,而是塑造了另一种意义上的高大全的带有江湖气的革命英雄人物,弱化了革命英雄的出身叙事,用知识分子形象来衬托这一类的新型的革命英雄,以当下社会生存现状的“亮剑精神”来迎合大众口味。呈现了电视剧的大众文化特色。

关键词:革命历史题材剧;李云龙;性格;亮剑精神;大众文化

正文: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历史题材剧层出不穷,也改变以往的世俗化,与传统的大有不同。自从2002年《激情燃烧的岁月》获得高收视率后,历史题材剧开始热拍。而《亮剑》更是一次又一次地创下收视率新高。时至今日,当我们回顾这一波收视热潮时,应该对红色革命历史题材剧之所以能够获得高收视率进行思考。

其实,革命历史题材剧之所以能够保持收视率高涨不是没有原因的。一方面,进入大众传媒时代后,电视深入千家万户,电视赏析更是百姓家中必不可少的娱乐节目,而电视剧又是电视节目中的重头戏。另一方面,十年的文化浩劫让人们对过去诸如样板戏的对革命历史的单调且官方的描绘有了深深的怀疑,在如今文化底蕴较高的环境中,广大观众群体希望通过电视剧看到更为真实的革命历史。于是,历史题材剧既有官方支持,又有广大的市场需求,高收视率是不出人意料的了。革命历史题材剧将现实和百姓的需求结合起来,使得百姓更好地接受这种大众文化。本文以《亮剑》为例,浅谈亮剑。

纵观以往的革命题材剧,军事作品的英雄人物都是高大全,相比之下,新世纪的英雄人物英勇善战、有勇有谋的同时还具备了常人的七情六欲和更为饱满的人物性格。李云龙身上就凸显了这种鲜明的人物性格。在《亮剑》这部满是战争场面的剧情中,都梁很好地描述了一个草莽英雄的真性情,打破了以往的高大全形象。在作品中,李云龙始终坚持本色和自我,按自己的想法去为人处事,不受外界的影响与束缚。哪怕自己的军事生涯三起三落,他依然能够从容对待。作为一个军人,他性格刚烈,带兵打仗有勇有谋。虽然他说话难听,却又让人愿意和他接触、交往。在他看似粗超的外表下,也有其精明细致的一面。他与楚云飞大脑县城回来后,不忘给搭档赵刚带回酒菜,面对赵刚质问时也是满嘴理由。他抛弃党派的偏见,对敌军将领楚云飞惺惺相惜,彼此欣赏,他忽略政党之间的纷争,单纯从军人的视角,从做人的角度去看待一个人。虽然而他们各为其主,但都始终坚持各自的信仰,内心纯净。从最初的互相支持到后来的互相开战,虽然战争残酷无情,但其中的人情人暖却令人回味无穷。[1]

在这部革命历史题材剧中,亮剑精神是其一大亮点。最具有亮剑精神的也是李云龙。剧中对“亮剑”精神是这么解释的: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这是何等的凛然,何等的决绝,何等的快意,何等的气魄!古代剑客们在与对手狭路相逢时,无论对手有多么的强大,就算对手(方)是天下第一的剑客,明知不敌,也要亮出自己的宝剑。即使是倒在对手的剑下,也虽败犹荣,这就是亮剑精神。事实证明,一支具有优良传统的部队,往往具有培养英雄的土壤。英雄或是优秀军人的出现,往往是由集体形式出现,而不是由个体形式出现。理由很简单,他们受到同样传统的影响。养成了同样的性格与气质。任何一支部队都有着它自己的传统。传统是什么?传统是一种性格、是一种气质!这种传统与性格,是由这种部队组建时首任军事首长的性格与气质决定的。他给这支部队注入了灵魂。从此不管岁月流失,人员更迭,这支部队灵魂永在。这是什么?这就是我们的军魂,我们国家进行了22年的武装斗争,从弱小逐渐走向强大,我们靠的是什么,我们靠的就是这种军魂,靠的就是我们的军队广大战地指导员的战斗意志。纵然是敌众我寡,纵然是身陷重围,但是我们敢于亮剑,我们敢于战斗到最后一人。一句话,狭路相逢勇者胜。亮剑精神,是我们国家军队的军魂。剑风所指,所向披靡。

亮剑精神体现了一种勇气,一种魄力

魄力是面对困境是的果断抉择,是永不言败的信心,是锲而不舍的执着。魄力让敌人望而生畏,让队友充满信心。李云龙曾经对他的士兵说过:“我最喜欢狼,它又凶又滑,尤其是一群狼更可怕,就连老虎见了也要怕它三分。我希望我的部下也能变成狼,一群有着共同信念的狼。”具有这种魄力的人,才是真正的战士,真正的军人,真正的领导者,是国家、民族、团队真正的不屈的脊梁!亮剑精神讲的就是惊天骇地的气魄。古代剑客狭路相逢,勇者胜,哪怕对方是第一剑客,明知不敌,也要亮出自己的宝剑。勇气可嘉,虽败犹荣。这就是亮剑精神。有了这种精神,纵然是敌众我寡,纵然是身陷重围,他也能勇往直前,柳暗花明又一村。在艰苦卓绝的战争中,正是这种亮剑精神指引着我们整个民族坚强的抵御外来的侵略,生存至今而屹立不倒,亮剑精神讲的就是大无畏的胆略。人们常说:狭路相逢勇者胜。何谓勇者,勇者不仅仅是指那些敢于直面敌人炮火的革命英雄,同时也是指那些敢于面对困难,在困境中也可以求生存、求发展的人。在战争年代,两军对峙,双方争夺的是阵地,退一步就等于是把自己的阵地让给了敌人,也等于是把胜利的希望让给了敌人。正因为解放军在敌人面前的勇往直前,毫不退缩,才将鬼子赶出了中国,把国民党赶出了大陆,成为真正的勇者,成为笑到最后的胜利者。《亮剑》中孔捷在遇到日本山崎大队的时候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惨败。当他被撤职的时候对李云龙说过这拨鬼子是如何如何的神勇。如果在这个时候李云龙害怕了,失去战斗的勇气的话,何谈后来的全部歼灭山崎大队?其实做任何事情都是有困难的,关键看我们如何去看待困难、正视困难。如果每次遇到困难就躲开,那么永远只能远观胜利,只能在通往胜利的道路上迂回,永远无法站立在胜利的阵地上。有的时候困难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只要我们有勇气抽出宝剑,敢于亮剑拼搏,必能砍开一个缺口,冲出重围。

亮剑是一种团结。

历史证明,英雄往往以集体的形式出现。二战时期苏联一个飞行纵队涌现出20名王牌飞行员。无独有偶,苏军某部飞行大队涌现了21名特级战斗英雄。究其原因,他们都具有同样的性格和气质,承传同样的优秀传统,凝聚无畏的战斗意志。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他们都敢于亮剑,哪怕是剩下最后一个人,也要坚持到最后一秒。一个优秀的集体,应该具有培养英才的土壤。大到这个团队的整体,小到团队的每个成员都有一种豪气当头,势不可挡的爆发力和强大的凝聚力,从而铸就成这个团体亘古不变的灵魂。亮剑精神讲的团结的力

量。

亮剑是一种气魄。

一个有魄力的果敢领导者,才能带领团体无惧无畏,勇往直前。魄力是面对困境时的果断抉择,是永不言败的信心,是锲而不舍的执着。魄力让敌人望而生畏,让队友充满信心。具有这种魄力的人,才是真正的战士,真正的军人,真正的领导者,是国家、民族、团队真正的不屈的脊梁!亮剑精神讲的就是惊天骇地的气魄。

注释[1]杨小兰:《赏亮剑豪杰,做时代英雄——李云龙形象分析》,青年科学,2009年,第四期,第240页

篇2:浅谈电视剧

摘要

在电视剧的生产与传播过程中,策划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策划作为电视剧运作全过程的一部分,从创意到剧本,从剧本到成品,从成品到商品,最后获得发行收入,已经是一个客观的、现实的存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电视剧市场在“制播分离”的背景下日益走向繁荣与规范,策划更成为电视剧生产与传播流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关键词:策划;电视剧;策划人

目录

1策划纳入到电视节目……………………………………2

2电视剧策划的流程………………………………………3

2.1、剧本的策划…………………………………………3

2.2、市场策划……………………………………………3

2.3、制作策划…………………………………………….3

2.4、营销策划…………………………………………….3

3策划如何在电视剧中体现…………………………………4

4电视剧观念的变化和演递………………………………….4资深影视策划人李洋谈抗战传奇大戏………………………

5引言:如今,细心的电视剧观众会在长长的职员表现中发现“总策划”、“策划人”、“剧本策划”、“宣传策划”等此类的字眼,而且有越来越显著的趋势。策划,20世纪90年代始见于电视领域,但随着电视竞争的日益激烈,策划作为一个职位逐渐被确定下来,并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一、策划纳入到电视节目

策划是伴随着市场经济兴起而活跃起来的一个概念,从一开始就带有着浓厚的商业性色彩。电视剧策划,虽然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电视剧实际运作中已经崭露头角,如在一些电视剧开拍前,邀请专家、学者对剧本进行研讨、论证,可以算作电视剧策划的最早的形式,但电视剧策划为业界认可并转化为制作机构、制片人的自觉行动,已经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电视剧市场初步形成之后的事了,尤其是许多民营影视制作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一时间策划优秀的选题开始成为电视剧市场的一个最重要的环节。为在市场竞争中争取主动,制作机构、制片人开始有意识地前期运作中引入策划环节,而且这种策划行为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特征和商业目的性,由此电视剧策划在业界成为一种“时尚”,并作为电视剧运作中的“必选动作”而蔚然成风。互联网出现以前,电视的发展速度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种广告媒介。无论是作为一种新闻媒介还是娱乐媒介,它都能迅速抓住人们的兴趣。从二战后电视诞生的那一天起,它迅速成长为唯一声音、画面和动作与一身的媒介形态,人们可以足不出户,仍有电视可以欣赏。

“策划”概念引入电视制作后,首先运用在文艺节目中的春节联欢晚会和电视剧中。而电视策划真正开始规范化地在栏目中运作,是从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开始。电视新闻节目的制片人把节目的策划纳入节目运作系统中,逐步形成和完善了电视节目系统策划的运作机制。后来,许多成功的栏目创办时对“策划”给予了深刻的重视,比如《实话实说》、《对话》等。

作为电视台的基本播出单元和行政组织,电视栏目成为了电视台、电视频道的构成单位。名牌电视栏目具有非凡的号召力和影响力,2005年推出的“超级女声”成为全国人共同关注的话题,引起了一拨又一拨的媒体热潮,《经济半小时》历经15年的电视征程,品牌号召力经久不衰,广告过亿元。大量的栏目之间存在竞争,电视台以栏目收视率为重要考核指标,这都让各类栏目的负责人或者制片人十分注重策划以提升栏目的竞争力。

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给人们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既成了一种社会任务,也为商业造就了契机。陈默说:“我们的时代,正进入视觉文化娱乐的消费时代,‘影视娱乐’是消费者最乐意接受的文化信息产品,是最具发展潜力的黄金信息产业。”的确,影视娱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成为社会生活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因子。电视剧创意产业正是一个给大众提供此类需求即“软需求”最为普遍的工具。中国不仅是电视剧的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电视剧成为了老百姓最喜爱的虚拟叙事样式。在众多的艺术门类中,电视剧更深地走进了市场的大门,电视剧创意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中的重量级产业。1992年以来,中国电视剧步入市场经济的商业化操作中,电视剧本身以及它的内部元素都与现实经济的商业元素相互联系,密切呼应着。“电视剧成为大众文化最重要的资源,而大众文化中表现明显的商品性自然也会在电视剧中显现出来。”于是电视剧产品被纳入文化创意产业体系中。“从色彩浓厚的行政事业运作模式,转向市场运作模式。”电视剧逐步完成了它的产业属性的蜕变。电视剧依托情节承载了一定的文化符号,它的播出是人们闲暇之余的娱乐方式。“电视剧是艺术商品。它的制作过程是一种人类精神的创造性活动。”艺术商品首先是艺术,艺术是文化在一定程度和形式的升华;其次是商品,即产业属性。电视剧创意产业,它创造了巨额的经济效益,又由于它的文化属性,成就了强大的社会效益。文化创意产业的提出为电视剧产业注入了活水。“文化创意产业是用文化提升科技附加值的新兴产业,既能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又可以拉动经济增长,还有利于节能降耗,保

护环境。”即电视剧创意创意利用文化创意提升电视剧的商业价值,而且电视剧创意产业是一种供应与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精神文化产业,它所生产的精神文化产品主要是指电视剧表现出的各种文化符号与现象的内容。在新的语境下,电视剧顺应时代的要求走上了文化创意产业之路,即创新之路,因为“想要独特,想要有差异,就要创新。创新才能出特色,出个性,才能吸引观众的目光,锁住频道。”鉴此,电视剧产业的文化创意特质,确认了它作为一种文化创意产业的体现。正如朱虹说的那样:“作为当今社会的强势媒体和文化产业中科技含量最高的行业,广播电影电视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强大的龙头带动作用。”电视剧创意产业必然是其中的龙头之一,无论从它的创作、受众还是它与传媒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它与广告商之间的关系足以证明这一点。

二、电视剧策划的流程:

2.1、剧本的策划

创意、选题、调研,创作剧本是电视剧运作的基础环节,也是电视剧策划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这一环节的策划工作围绕剧本进行,因此称之为剧本策划。在这个剧本策划阶段,制片机构和制片人要从政治、艺术、商品,即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对创意和剧本进行详细论证,并注重就市场前景作出分析,提出修改和完善意见,完成剧本和策划书。详细而周密的剧本策划,使电视剧项目立足于一个高的起点,可以有效地防范投资风险,增强融资的信心。

2.2、市场策划

在剧本策划的同时,制作机构和制片人要依据当前的市场状况编制好成本预算,做好融资准备。资金实力雄厚的制作机构,对于有良好市场前景的剧本,会选择自行全额投资;但一般情况下,为了防范投资风险,尤其是资金实力较弱的制作机构会选择联合投资的方式。同时,在融资过程中,许多制作机构和独立制片人是依靠社会来筹集资金用于电视剧的产生,这其中涉及融资的渠道、融资的方式以及风险共担和分红的问题。

2.3、制作策划

为保证电视剧保质保量顺利完成,制作机构和制片人要为电视剧选择一个适合剧本的导演和一批适合角色的演员,建立由各专业部门组成的剧组,同时还要为剧组建立一套良好的管理制度和一个合理的工作进度。拍摄制作过程中,制片人要统筹兼顾,妥善安排,充分调动剧组各成员的积极性,在保证艺术质量的前提下,按照工作进度展开工作。

2.4、营销策划

电视剧的所有投入,要通过最后的发行和销售,收回成本,赚取利润。这是许多电视剧投资人的主要目的。良好的发行和销售建立在充分的宣传和推介的基础上,因此在策划过程中,要制定合理的宣传策划,并在电视剧运作的整个过程中,展开充分的宣传。同时,能否制定出合理的发行和销售策略也是影响电视剧能否获得最大市场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因素。电视剧音像版权的销售也是电视剧销售的一部分。营销策划的目的是理想商业目标和艺术效果的最终实现。

三、策划如何在电视剧中体现

电视剧策划必须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一部电视剧尤其是长篇电视连续剧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如《三国演义》、《浒传》等大戏,人物形象多,演员阵容强、拍摄周期长,一旦开始拍摄就不能轻易停机,所以要求在前期要将电视剧拍摄过程牵涉的所有内容解决完毕,只有充分发挥前期策划的前瞻性,才能避免拍摄过程出现大的问题。同时,与其他电视节目策划不同,电视剧策划中一个重要内容是对投资于市场的策划,而这部分策划内容将直接关系到电视剧的经济效益,如果是投资人的投资属于商业性行为,那么他非常重视电视剧策划方案的市场预期和可操作性,所以对于商业电视剧来说,策划的重点是电视剧的市场营销策划。如《北京人在纽约》的拍摄资金来自银行贷款,总额150万美元,剧组直接面临偿还贷款的压力,所以在前期策划阶段,制片人将策划重点放在对未来市场的预期上,按照市场和观众的标准,对剧本进行了多次修改,对演员也是精挑细选。由于前期策划充分,《北京人在纽约》不但顺利及时偿还贷款,还获得丰厚的利润。

四、电视剧观念的变化和演递

1958年直播电视小戏《一口菜饼子》标志着电视剧的诞生,这时的直播电视小戏还是遵循戏剧创作模式体现戏剧美学。1976年电视单本剧的出现使电视剧发生了质的变化,其由室内转向室外、演播室大景转向实景、三维空间转向多维空间、时空束缚转向时间自由体现了电影美学。1980年电视连续剧的出现使电视剧更新为电视美学,其具有审美特征长,以及多极艺术形态、体现了广阔社会内容和漫长人生命运满足观众长期收看、跨越模仿戏剧电影阶段的创作特征。1985年电视剧的题材样式风格拓展,具有诸多美学形态兼容的特征,多元形态电视剧形成多元美学。而电视剧真正成熟时期是伴随1990年长篇电视剧《渴望》的出现,至此电视美学得以完善。

五、资深影视策划人李洋谈抗战传奇大戏

根据曲波同名经典小说改编,被纳入“广东省第二批重点文艺项目”的抗战传奇大戏《桥隆飙》将于下周登陆广东、黑龙江、江西、云南四大卫视首播。通过之前该剧在地面台的火爆收视来看,预计上星后,该剧的“红色风暴”又将升级,欲掀新一轮收视高潮。如此口碑收视双丰收的好剧,其策划人自然是功不可没。谈及《桥隆飙》的创作初衷,据策划人李洋回忆,正是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创作理念下才诞生了《桥隆飙》这部精品力作。

《桥隆飙》的策划人李洋,是八一厂著名影视策划人,尤其在军事影视研究领域更取得了巨大成功。他所主导策划的作品,几乎席卷了近几年全国电视剧的收视冠军,堪称“策划之王”。所谓“05看《亮剑》,06看《暗算》,07看《士兵突击》(高清在线观看),09看《我的兄弟叫顺溜》”,而这几部品牌剧作都与他有关。此次他“再度出击”拍摄鸿篇巨制《桥隆飙》,更有望再创辉煌,引领2010年收视率,使《桥隆飙》成为收视最火爆,观众最满意的一部大戏。

无论是05年的《亮剑》,06年的《暗算》还是去年火爆荧屏的《我的兄弟叫顺溜》,都不难看出这些剧都另辟蹊径,开创了同类剧的先河。而《桥隆飙》则延续了这一优良传统,在红色题材几乎做烂的情况下,探索出了一条适合百姓口味的创作新路。据李洋介绍,相比《亮剑》的军魂展现,《暗算》的极致悬疑,《士兵突击》的草根励志。《桥龙彪》就跳出了红色题材剧千篇一律的战争模式,而选择了用土匪传奇来填补该领域的一项空白。“以往红色题材剧,讲究的都是‘根红苗正’,突出的是战争大场面和英雄故事,而对于队伍成员的组成和成长却鲜有关注。事实上,特殊时期的队伍壮大不可能个个贫民出身,全部都红,这太理想化。中间势必有一些人要从别的途径,通过一些人

生变故,最终才走上革命道路。而《桥龙彪》就是从土匪到八路军的转变角度,以普通军人在战火中的成长历程,来凸显党的领导和民族大义对普通人的影响,是典型的以小见大,于平凡中见传奇。以前的军匪关系很紧张,两者取其一,《桥隆飙》则由剿匪变成了改匪,侧重改造而不是剿灭,在摒弃英雄高、大、全基础上,不回避人性缺点,还原人物真实性,这都是国内同类剧比较少见的。”

党领导下的土匪改造和波澜壮阔的民族抗争史让《桥隆飙》有了创作高度,在众多红色军旅剧中找到了一条别人不曾走过的“野路”。但有了高度,新意还不够,剧情还要精彩。否则吸引不了观众,老百姓不爱看也不行。李洋表示,创作《桥隆飙》时,就集结了以往优秀巨作的看点元素与精华,使其在剧集精彩度上能引人入胜,牵着观众情绪走。“立意高,有新意的电视剧别人可能也有,我们能打个平手,但如果我们好上加好,优中更优。那这收视天平又要向我们倾斜了。可以说《桥隆飙》几乎集结了目前国内最热门的收视元素。桥隆飙从一个土匪到八路军的蜕变,是《士兵突击》后的又一励志体现,战场上舍我其谁,绝不示弱的‘亮剑’精神,桥隆飙身上从不缺乏,而八路军潜伏土匪窝的悬疑紧张气氛丝毫不亚于《暗算》,就连桥隆飙与飙子军的那种生死兄弟情,也是《我的兄弟叫顺溜》的精华传承。正是基于这些优势元素凝结于一身,《桥隆飙》才能在如今扎堆的红色题材剧中脱颖而出,像一颗稀世明珠,散发出其别样的夺目光彩。再者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而它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与发展。尽管它们不想纪录片或专题片那样具有教科书式的历史叙事话语,但它们通过逼真的场景再现,富有历史真实感的人物塑造,讲述了动人的历史故事;通过事件和人物命运的曲折波澜,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真实的历史画卷,给予观众的心灵感受上的真实。所以它能打动了观众,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结论:电视剧策划既是电视剧生产与传播的基础环节,同时策划又贯穿于电视剧的生产与传播全过程之中。电视剧策划是指为实现理想的艺术效果与商业目标,项目运作者对电视剧的生产与传播进行的创造性定位和预设性规划。

参考文献:

《当代人》《当代人》2009年第11期[艺苑访谈]

《电视节目策划学》

《电视剧策划艺术论.》

篇3:浅谈美国电视剧和国产电视剧

一、美剧和国产剧的播出方式差异

美国是世界电视业的超级大国, 美剧也几乎代表了世界电视行业的最高水准。美剧以“演季”和“周播”作为其典型的播出方式。美剧每年播放一季, 每季控制在25集以内, 每周播放一集。对于观众来说, 各部电视剧的情节进展速度是以周为单位的, 而他们可以在每天的某几个固定时段看到不同的电视剧, 欣赏不同的故事。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培养观众的收视习惯, 观众可以不用再查阅节目表, 到时候就会在固定的时间收看自己喜爱的电视剧。由于每周只播一集, 所以美剧在剧情上必须有强烈的吸引力, 才能保证观众下周还能记得按时观看这部戏。这就造成了美剧竞争激烈, 对剧本要求非常高。拍摄方式上也是如此, 由于是每周播一集一年播一季, 中间有长期的停播期, 所以编剧导演有足够的时间来根据收视率和观众的反馈去调整剧情、人物、故事走向。美剧作为一个成熟的高度商业化的产品, 它的盈利是以收视率为基础的, 所以一旦一部美剧在播出时无法获得较高收视, 就会被制作公司中途砍掉。只有那些获得市场认可的剧集才会得到电视台的下一季合同, 得以继续推出后续季。这样使得美剧竞争激烈, 对剧集质量的要求非常高, 所以导致美剧的制作水准极高。

国产电视剧集通常是一次性制作完成以后, 才得以在电视台播放, 所以就算收视率不理想, 一般也不会被电视台中途停播, 这是导致有一部分国产电视剧制作质量不高的原因。另一个原因是国产剧都是一次性拍摄完成, 无法像美剧一样在播出中途根据观众的反应来调整剧情走向。

二、美剧和国产剧体现出的两国文化差异

电视剧是一个国家社会的文化, 政治和经济的重要表征, 透过电视剧, 我们可以直接地感受到这个国家社会的情感、想象、价值、身份乃至时代的现状和演变。

国产剧主题类型中以历史剧居多, 深入反应现实题材的剧集少, 一般仅限于家庭生活等, 缺乏对社会生活的真实、深度反映。一方面是因为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 传统的民族道德观念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平民还是构成我国社会结构的主体和中坚力量, 这些题材的电视作品在故事情节上和人物性格塑造方面都能引起观众情感上和思想上广泛的共鸣, 更能引起社会绝大多数人群的认可。我国严格的电视剧审查制度和对文艺作品统一的主流价值导向要求也人为的限制了对于新题材的发掘。对于这个问题, 我们应该逐步的打开对于新型题材发掘尝试的限制, 给创作者更大的创新空间, 同时我国的导演和编剧也应该加强自己对于不同题材类型的掌控能力。

美国作为一个强调自由民主博爱的新兴的资产阶级国家, 国家历史方面不够厚重, 从而导致一般没有历史类题材的美剧。而由此带来的开放的创作思维使得美剧内容丰富、题材广泛, 并不拘谨于某一方面, 带来了更多的天马行空的想象, 例如在科幻类题材上精品美剧就层出不穷。美国的电视作品中也有平民主义的倾向, 反映社会中小人物的命运, 最大程度的贴近生活。同时, 个人英雄主义更是美剧中的一大特色, 它代表的是美国社会主流价值观众的拓荒精神、冒险精神和专业精神。

三、处理国产电视剧和美剧的关系

美国是一个只有200多年历史的国家, 但如今却以文化大国的身份向全世界灌输着自己国家的价值观, 以美剧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已成为美国重要的产业之一, 从整体上看, 美国试图通过其大众文化的扩张, 使被扩张的国家和民族了解到美国的民主制度以及其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和自由的价值观念。

随着美剧的流行, 越来越多的民众正在慢慢受到影响。其中有积极的一面, 也有消极的一面。很多美剧着力表现责任、家庭、自由、正义、爱等理念, 对青年思想道德的发展具有隐性教育的积极作用。通过观看美剧, 也能扩宽大家的视野, 使大家了解到世界上更多的文化及思想。同时, 过度宣扬个人主义也起到了消极的影响, 和我国传统思想倡导的集体主义是背道而驰的。这个时候, 就需要更多更好的国产剧集来正确的引导大家的价值取向。

一个国家的电视剧生产水准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这个国家的文化与心理状态。我国应当加强电视剧的制作水准, 用优秀的影视、文艺作品引导青年思想道德发展, 加强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的教育和培养。同时通过引进精品美剧, 丰富国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建设, 找到我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结合点, 实现两个民族文化的真正互补。

摘要:近十年来,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国家广电总局政策的放开, 美国电视剧集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普及, 渐渐和国产电视剧集一样, 在广大中国电视观众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本文浅析了美国电视剧和国产电视剧的区别和联系。

篇4:浅谈中国电视剧“精品战略”

在2010年初举行的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制片委员会年会上,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司长李京盛公布:截止2009年12月8日,2009年全年生产电视剧11469集、359部,比2008年减少了3000多集、100多部。这是中国电视剧自2000年产量开始连年攀升之后首次出现减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倒退。恰恰相反。电视剧产量的理性回落标志着中国电视剧业正在逐步走向成熟,管理政策也进一步实施到位。中国电视剧已经从单纯的数量和规模增长方面的竞争转入了良性的品质和质量上的竞争。与此同时,不同题材、不同类型的电视剧呈现出多元并举、追求创新的良好局面。中国电视剧已经打开了“精品战略”的格局。

一、献礼剧目云集跟风潮流再起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向祖国汇报成为了文化艺术作品中的最强音。电视剧方面,2009年单是重点献礼剧目就有50多部,除此之外,还有相当数量的电视剧也是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而拍摄的。

献礼剧包括了解放战争题材的电视剧和主旋律军旅题材等几种题材类型。其中以解放战争题材的剧目最为突出。此题材在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典型环境上大做文章,延伸出革命传奇人物剧、谍战剧等等缤彩纷呈的类型剧。其中包括了,《解放》《潜伏》《保卫延安》《叶挺将军》等等优秀剧目。也热映了《我的兄弟叫顺溜》《沧海》《我的团长我的团》等等军旅题材的主旋律佳作。这两种题材的电视剧从本质上可以划分为历史有据和历史无据两种创作特质,另外红色经典剧作翻拍也成为了献礼剧大军中的重要一员。

在中国电视剧“精品战略”的促使下。近几年推出了不少值得一看的优秀电视剧,然而新兴起步的“精品战略”并没有压制住中国电视剧多年来“跟风”潮流的不良风气。我们以谍战剧为例,从《潜伏》到《敌营十八年》,在《潜伏》凭借其险象环生的悬疑气氛,真实平凡的爱情故事和敌我周旋的情节叙事,以脱离了传统思维的人物关系和人物定位成为了这一年谍战剧的新标杆之后,较高的收视率和广告收入另电视剧投资者看到了“钱景”,之后不断进入荧屏的包括《保密局的枪声》《虎胆雄心》《谍影重重之上海》《对手》《冷箭》等等一系列的谍战剧引领了观众叩问战争中的生命意义和民族情感的热情。但是,2009年多达几十部的谍战剧轮番献映,类型化的过度,鱼目混珠,不但不能满足观众的视觉需求,而且随着观众的收视疲劳,谍战剧不可避免的滑入谷底。直到《敌营十八年》这部在27年后翻拍中国第一部电视剧红色经典谍战剧在荧屏播出,前期的轰动宣传未能达到如期的收视效果,在广东市场的平均收视率只有1.339。这成为了谍战剧从“大热”到“大冷”的一大谷底。事实证明,一味的“跟风”拍摄,翻拍经典或许会带来一时的利益收入,但是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种不良的风潮很快会就会退去,留下的只能是金钱资源的浪费。只有独具创新的优秀作品才能得到良性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中国电视剧“精品战略”指引的道路,也是中国电视剧可持续性发展的整体方向。

二、都市题材丰富原创剧集大热

2009年底北京市文联和北京大学联合举办的“2009北京文艺论坛”上,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曾庆瑞教授表示:“我们的电视剧文学艺术家要以宏阔的视野和饱满的激情,关注和描绘当下正在激荡着历史和社会改革和建设的汹涌澎湃的大潮,关注和描绘这股大潮里各种各样的重大题材,写出这些重大题材的改天换地、翻天覆地和惊天动地的景象与气势以及巨大的成就与深远影响来。”这些都是对现实主义原创剧作的期冀与鞭策。“当代题材”、“都市题材”需在有关部门、理论界及媒体的提倡和鼓励下不断发扬。填补中国电视剧的一大“空白”。

此类电视剧以原创为主,重点在家庭伦理剧、第二代偶像剧和备受追捧的传奇剧等等。

自从《金婚》的成功热播,2009年涌现出了如《咱爸咱妈六十年》《灯火黄昏》《相伴》等等一批跨年度家庭伦理剧。这些作品多是以一个家庭,包含相关家庭为基本叙事单位,以家庭伦理关系为主要的叙事线,以反映家庭情感关系为主,以折射时代变迁、社会问题、人生哲理为辅的电视剧类型。这是一个备受中老年喜爱的叙事题材,爱情婚姻和两性情感主题牵引下联系现实,亦可独具都市气息。

近几年涌现的如《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莲花雨》等第二代青春偶像剧荧屏太热,这些青春偶像剧既保留了所有青春偶像剧的戏剧造型元素,比如,靓丽的俊男美女,时尚的衣食住行,流行的言谈举止,浪漫曲折的爱情故事悲喜交加的人生际遇等等,最大的不同是表现了人生中的事业和理想,梦幻里的奋斗和挫折,人物的精神风貌积极向上,彰显了人性的真善美。

另外。许多大型传奇剧制受到了原创剧作家的喜爱,从《闯关东》开始,《走西口》《大国医》《望族》《大瓷商》《一代大商孟洛川》等等口碑不错的传奇剧受到了观众们的喜爱。它们所表现的商业文化都能与现实对接,对当下有启示意义。但是,过于追求传奇性,故事情节过分曲折离奇非但不能增强电视剧的视觉艺术效果,反而会给观众带来无谓的审美疲劳。由此看来,适度的把握传奇剧的“传奇性”和频繁度是传奇剧盈利的关键所在。

原创剧目自始至终都是备受观众喜爱的电视剧品种。因为其原创性、创新性和独特性,是中国电视剧“精品战略”的一大发展趋势。

三、题材、类型丰富

电视剧题材、类型丰富是中国电视剧创作的一大特点,一部好的电视剧可以结束一个类型剧的创作,同时也可以成为另一种类型剧的开始,这种开始也许在初期是不确切的、不稳定的,但是新事物的出现却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把握好电视类型剧创新的数量和质量。对于中国电视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中国电视剧再也不是一味的翻拍名著经典和“一枝独秀”后带来的“跟风”热潮,随着观众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欣赏需求的不断增加,中国电视剧面临的是一个极其庞大而又严格的市场。聪明的电视剧人必须有效地把握这一市场脉搏,不断推陈出新,“胆大心细”的真诚创作出具有市场针对性的新鲜优秀作品,这样才是中国电视剧理性回归的选择,也是中国电视剧“精品战略”的必经之路,是党的十七大特别强调的创新精神的重要体现。

部部是佳作,集集是精品。正如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司长李京盛对2009年中国电视剧整体面貌的概括一样:“创作进一步繁荣,管理进一步深化,市场进一步成熟,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在中国电视剧逐步走向成熟的2010年,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电视剧界将迎来更多的良性竞争。“盲目投资,追求数量”而造成的浪费也将不断减少。为观众带来的更多的将是佳作精品。

篇5:浅谈电视剧

浅谈电视剧《亮剑》的人物形象塑造 宫暑卉(南开大学 天津300071)

摘要:革命题材小说《亮剑》自出版以来受到广泛关注与好

评,改编后的同名电视剧更是取得了很高的收视率。电视剧《亮剑》

注重人物形象个性化和符号化塑造,这是其改编成功的“亮点”之

。研究其人物塑造优长。可以为其它革命题材文学作品的影视剧改

编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亮剑》;影视剧改编;人物形象塑造;个性化;符

号化

一、以李云龙为代表的共军将领形象

主人公李云龙,小说对他出场的描写是在第一章李家坡战争

打响之前,仅有如下几句话“李云龙中等个子,长得很均匀,就

是脑袋略显大些,用他自己的话解释,是小时候练武,师傅老让

他练头功练得狠了些,净拿脑袋往石碑上撞,一来二去就把脑袋

撞大了。”用寥寥数语概括李云龙的外貌特征。

而电视剧在李云龙出场之前,先借坂田联队长坂田信哲之

口,通过对李云龙排兵布阵地分析,得出“此人不简单”的结

论;接着通过楚云飞和国军参谋长的对话体现出坂田联队强悍的战斗力,曾经“一个联队消灭中央军两个师”,他们认定“八路

这次遇到硬茬,凶多吉少,被消灭只是个时间问题” ; 即便如

此,李云龙仍旧毫不退缩,不顾总部要求他们撤退的命令,向坂

田联队发起进攻。在这个过程中,充分体现出他面对强大的对手

敢于“亮剑”的精神,但他绝不是莽夫之勇、一味蛮干,而是头

脑灵活,计算成本,力求事半功倍,用他的话说“赔本的买卖咱

不干”,表现出他精明过人的一面。最终他成功击溃坂田联队,击毙坂田联队长,从正面实现突围。但当他发现一营长张大彪没

有突围后,立马带人重新杀回重围救出张大彪,感动地张大彪痛

哭流涕,这体现了他作为一个男人的情义和担当,正因如此,才

使他赢得了部下的信任和忠诚,在自己的部队树立了绝对权威。

总之,电视剧开头的苍云岭之战充分体现了李云龙的勇气、意

志、精明、灵活、仗义,同时也桀骜不驯,爱违抗上级命令,他的这些特点在战争结束后通过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和副参谋长

左权的对话进一步确认“能打仗,也能惹事”。

李云龙代表了共产党军队广大将领:他们大多没有受过正规

教育,满口粗话,张嘴“操爹日娘”,但是他们爱党爱国、勇敢

顽强、作风硬朗,同时精明过人、头脑灵活,实战经验丰富,正

是这些人构成了共产党军队的中坚力量,他们是中华民族得已战

胜日本侵略者、共产党得已解放全中国的战斗基石。

二、以赵刚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军人形象

小说中对赵刚出场地描写如下: “独立团政委赵刚正伏在桌 子上看地图,他个子不高,身材有些单薄,脸色白皙,带着书卷 气。那年赵刚还不到25岁,虽然年轻,可资历不浅,在进入八路 军正规部队之前,他已是“一·二九”运动的负责人之一了,北平燕京大学的学生。如此高的学历,在当时的八路军部队中当属 风毛麟角了。”这段文字交代了赵刚的外貌特征、年龄、政治履 历、教育背景等。

电视剧《亮剑》赵刚出场是在他延安抗大毕业到陈赓旅部报

到,陈赓派他到独立团担任政委,并告诫他“搭档李云龙是个刺 头,到那后工作恐怕不好开展”。正如陈赓所料,李云龙对赵刚 的态度一开始并不友好: 自顾自坐在炕上喝酒,对赵刚主动示好 伸出的手置之不理,还话中带剌地说道“又来了个白面秀才”,一见面就给赵刚一个下马威;甚至连开展军事行动—— 派兵偷袭

日伪军骑兵营也瞒着赵刚;李家坡之战前,对赵刚提出想和他做 朋友的想法也不以为然;用他自己的话说,“一开始以为上级又 给咱独立团派来个白面秀才,打仗帮不上忙还净添乱,不行,要 想办法把这小秀才挤走。”可以说,赵刚一开始并没有摆脱传统 意义上政委由于脱离军事主业而被排斥、被边缘化的宿命。但是很快,赵刚证明自己不是只会动嘴皮子的“酸秀才”:

如果说半路救下魏和尚和对日本特种部队的分析还没有让李云龙 肯定,那么在李家坡之战中,赵刚在距离敌人150米情况下连发 三枪放倒三个敌人,弹无虚发,必定使他赢得了原本瞧不起知识 分子的李云龙的认可和尊重;到后来,当楚云飞提出“自古文死 谏、武死战,打仗是职业军人的事,文人自有文人报效国家的方 式”时李云龙立马出面维护并充分肯定赵刚;再到后来赵刚受伤 李云龙痛哭流涕,攻打平安县城后去医院看他,并表示“交朋友 就像找老婆,一眼看准了就甭管其它⋯⋯这辈子就是你了!”赵 刚也表示要与李云龙“一辈子肝胆相照,永不背叛!”二人关系 由对立走向缓和再到肝胆相照、战友情深,这种变化体现了赵刚 渐渐融入军事斗争生活和别人对他军人身份认可度不断提高。这种军人特质在他身上表现地淋漓尽致是在第21、22集中他

奉命担任黄维兵团1lo,J~战场起义联络员,他以卓越的胆识和能 力、过人的机警和敏捷击毙军统特工,促使起义成功。而上述内 容在原著中并没有出现。可见,改编后的电视剧相对原著而言更 加突出了他作为一个军人的特质,增加了赵刚这一人物的重量,使其成为整部电视剧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但是赵刚从骨子里来说还是一个知识分子,他这种知识分子的特性在建国后的和平年代又重新回归:他坚守着投身革命前的 理想,严格要求自己,也不能容忍其他共产党员的腐败和堕落; 当他感到现实与曾经的理想相背离时,他感到异常痛苦,这让他 备受煎熬;知识分子的清高、良心和正义让他与当下现实世界有 些格格不入⋯ ⋯

总之,电视剧中对赵刚这个知识分子军人地塑造着重强化了 他作为一个军人的特性,增加其分量和质感; 同时兼顾他作为一

个知识分子的特性,因而人物立体丰满、有血有肉。这使得赵刚 这个政委角色得已区别于其它革命题材影视剧作品中的政委形象 而熠熠生辉。

三、电视剧对魏和尚、段鹏的符号化构建

传播活动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所谓符号

化,是传播者将自己要传达的讯息或意义转换为语言、音声、文 字或其它符号的活动;符号解读则是传播对象对接收到的符号加 以阐释和理解,读取其意义的活动。

电视剧相对小说而言,更加强化了人物的符号化构建。这一

点主要体现在魏和尚和段鹏这两个人物身上:

在原著中,魏和尚原是独立团一个排长,被李云龙看中后

担任李云龙警卫员;而在电视剧中魏和尚原属国民党中央军,遭 遇坂田联队后因受伤被俘,后来徒手干掉四个鬼子逃了出来,途 中被要到独立团上任的政委赵刚所救。他一开始还有些瞧不上八 路军,认为“八路军太土,装备太差,中央军才是正规军”,还 打算要去投奔中央军;后来当他得知站在自己面前的就是击溃坂 田联队、击毙坂田联队长,大名鼎鼎的李云龙团长时,当即表示 “团长给俺脸俺不能不兜着,行,俺干八路了!”从此,他跟着 李云龙出生入死,多次深入虎穴,解救李云龙于危难之中; 以至 于他被黑云寨土匪枪杀后李云龙悲愤难耐,不顾黑云寨已经被八 路军新二团收编,强行攻打黑云寨,被降了职也心甘情愿。电视 剧对魏和尚阅历地改动赋予了他符号化意义,他代表着八路军部 队中从国民党军队投诚来的战士。

原著中段鹏一直是李云龙部队里的一员,因在旅馆遇到丁

伟,和丁伟打了一架而受到丁伟赏识,进而推荐给李云龙受到提 拔重用; 电视剧中段鹏的出场则是李云龙和和尚进县城大闹“聚 仙楼” 时遇到卖粮要回家侍奉老娘的段鹏,开始李云龙动员他参 加八路他并不情愿,表示“父母在,不远行。即便真要参加八路 也得等把老母亲送了终才行”。气地李云龙骂道“等你打鬼子,黄花菜都凉了!”后来,段鹏因打了抢粮的日军,被迫参加八 路。因此,段鹏代表着原本安分守己,一心要过自己日子的普通 老百姓,生逢乱世,被逼无奈走上革命道路。

改编后的电视剧赋予了二人符号化意义,他们各自代表一类

人:或由国民党军队投诚而来;或原本安分守己,一心想过自己 的小日子,被逼无奈走上革命道路;但是不管怎样,他们投身八 路军后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战功,同样构成共产党军队的中流砥 柱。

此外,《亮剑》中其他人物同样具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化特

征和符号化意义,如: 楚云飞代表国民党军队职业军人,他们受 过良好的军事教育,爱国爱民,英勇顽强,坚持民族大义,保卫 民族独立和国家安全; 田墨轩是中国典型知识分子的代表,有学 识、有眼光、有智慧,正直清高、刚正不阿;田雨、冯楠代表那 个时代知识女性,她们受过良好的教育,美丽端庄、温柔贤淑,追随自己的丈夫,至死不渝。

综上所述,改编后的电视剧人物形象更加具有个性化特征和

符号化意义;这些代表性的人物形象符号具有生动、凝练、鲜明 的特性,更有利于读者进行符号解读,因此,个性化和符号化是 改编后的电视剧《亮剑》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成功之笔。

参考文献:

[1】都梁.《亮剑》.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5年3月第3版.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 作者简介:

宫暑卉,女,1990年7月,民族:汉,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学

篇6:浅谈电视剧

————浅谈电视剧演员如何塑造角色

在表演学中,演员所塑造的角色我们可以理解为把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再创作,变成直接的可见的生活形象,使人物从剧本里走出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中的人。那么,电视剧演员的创作任务便是在剧作家所创作出来的文学形象的基础上再创造出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屏幕人物形象。如何成功地塑造出一个活灵活现的荧幕角色我想对于每一个演员来说,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通过搜集孙红雷、周迅、陈道明等多位我国一线电视剧演员的经验谈,我们可以将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方法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正确把握和理解人物的性格。

当一个演员初次接到一个崭新的剧本,要想能尽快的进入角色,把角色演活、演真,那么,他首先应该做的便是理解和把握人物性格,要从作品中人物行为和语言中进行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时也体现在人物语言中,要懂得通过人物语言来发掘作品内容和它的丰富内涵,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这就必须透过字里行间来抓住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作为演员主要是通过研究作品来理解人物,但仅止与此是不够的,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深入生活的途径,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演员对人物浅表的理解是演不好角色的,这需要从生活中获取对人物直接的感情体验,积累丰富的创作素材。演员通过分析作品,深入生活,进行排练以至整个演出过程,会不断加深对人物的理解,而理解人物的尝试决定着塑造人物形象的成败。

如孙红雷在开拍《潜伏》时,是这样谈论对所扮演的余则成这一角色塑造的理解:“通常一提到影视剧中的谍报人员,大家就认为是英雄形象……我不想演那样的英雄,我觉得太假、太虚,我想演一个能在那个年代的谍报机构里生存的人,因为每天都有无数双眼睛盯着他,有无数只耳朵听着他,我希望他在这么多的监控之下,能够生存。”

孙红雷通过对作品的深刻的研讨,充分的挖掘和把握住了人物的典型性格特征,于是在《潜伏》正式放映时,在我们面前的是个大智若愚、深藏不露,举手投足之间都彰显从容淡定、沉稳内敛,充满个人魅力的余则成这一人物形象。

拥有同样经历的还有在《金婚》中扮演文丽的知名演员蒋雯丽,在剧中,文丽是一个美丽、忠诚、善良但同时也善妒、偏执和疯狂,女性正面和负面的性格都能在她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我像她,所以,我演她”蒋雯丽在接受《南方周报》的采访时如是说道。正是在这种人物性格上深刻把握的本色演出,让观众在欣赏此剧时自然地感同身受,就像是在回味自己或身边人的经历。

其次,要想塑造好一个角色,还需要体验与表现角色。“演员要研究自己的角色,通过认真分析,留心作者给他提供的环境,细致观察角色性格,然后进入角色生活,体验角色感情。具体地说,作为在舞台上的表演应该是“形似”和“神似”完整统一。神似是要把人物的精神气质、内心情感体现出来,这仅仅靠模仿感情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不到的。演员在表演的时候,过的是“双重生活”,他必须具有双重意识,在充分表露一切适合时宜感情的同时,还要自

始至终地十分注意演出的方法和细节,使意识在自我控制下行进。” ①只有对角色准确而深刻的认识,才能传达出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

如在《西游记》中成功的塑造了荧屏上的美猴王这一艺术形象的演员六小龄童,六小龄童为了能生动的塑造孙悟空这一角色曾跟随其父六龄童系统地学习猴戏。猴戏,是武戏中独具风格的一种,一个演员必须是把武生各种戏路全部掌握好了,打好了根基并已基本定型之后,才能在此基础上升华进一步学习猴戏。通过艰辛的猴戏的学习,六小龄童充分的进入到了角色的生活,把孙悟空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人的社会性、猴的生物性、神的虚幻性这三种属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表现出形神兼备的艺术形象。

在演戏之前提前“入戏”的演员还有很多,比如被观众誉为“精灵演员”的周迅也曾经在电视上接受访谈上说,“演戏跟唱歌一样,你要把那些歌词都变成自己的东西。也就是说你要把角色的生活融入自己的生活中,可能你原来并没有角色生活中的那些内容,但是,角色给了你这些东西,使你仿佛有一根筋永远伸在那里。”周迅曾扮演过无数个具有挑战性的角色,但她成功塑造这么多让观众印象深刻的方法便是就是真的放下自己,放下所有的预设立场,变成正在塑造的那个人物。

可是在影视圈也有很多演员因为入戏太深,而无法脱离自身的塑造的角色,比如那个仙子一般的陈晓旭,她在扮演那个天仙样的林妹妹时,完全将自己变成了她,但在之后的生活中一直无法抽离,便养成了心病。

另外,演员语言要有个性。

“表演的两大支柱一个是语言,一个是动作。语言在戏剧表演中俗称台词。在舞台上,语言是演员让观众从心里对人物产生共鸣的主要手段。马克思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事实,思想的实际表达为语言。”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达到相互了解的工具。在戏剧艺术里,语言具有极大的作用,思想、主旨、意向、冲突,所有一切在戏剧作品里都是用语言表达的。演员不仅需要用面部表情和形体动作来使观众看到你的思想,而且需要运用表现和传达丰富人物思想的语调使观众听见你的思想。

语言本身也是动作,由于语言具有鲜明的动作性,所以它总是与人的某种意愿有着明显的联系。这种意愿的产生和完成赋予语言以动作。因此,语言动作和形体动作一样,有它的任务、目的和规定情境,体现出语言的动作性才能说好台词” ②

另外,我们除了关注演员的有声语言之外,那些无声的隐藏在言语背后的潜台词也同样具有魅力。

而所谓潜台词就是深藏在台词之中的真正含意,这种含意没有直接写出来,直接说出来,而是通过台词流露、表达出来的。俗话说“说话听声,锣鼓听音。”表达潜台词,可以通过演员的面部表情、手势、语调、语气等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段。

深入挖掘潜台词,并把它清楚地传达给观众,这是演员在表演创作中要完成的任务。演员在准备角色时,要根据剧情的要求,研究剧中的情节、事件、台词、人物关系和人物所处的特定情境,找到人

物此时此刻的内心感受和内心思想活动,通过生活的戏剧语言来塑造凸显人物的独特魅力,这一点上我们不得不提被业界人士誉为具有“恢宏大气,帝王之声“的戏剧腔的演员陈道明。

所谓“戏剧腔”,是指语调特别注重抑扬顿挫回环流动。演员的台词从大范围上可以分为戏剧腔和生活腔。而生活腔,则指的是接近或就是我们平常生活的语调。陈道明和李保田是国内少有的能融合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台词风格的演员。

陈道明曾在《康熙王朝》中大放异彩,该剧大场面较多,陈道明大段大段的台词表演机会也很多。最经典的首推第四十五集开头一段长约十分钟的台词戏,康熙在乾清宫因查处明珠案而廷斥群臣,痛责腐败,并改乾清宫大殿为“正大光明殿”。陈道明在这一段的表演,其登峰造极、炉火纯青,其王者霸气,对臣子们恨铁不成钢的心情,对腐化之痛恨,无不得到酣畅淋漓的表现。这不仅仅是声音的颤栗和嘶竭,完全是整个身心的迸发,而这种喷溢欲出的激烈情绪又被很有节度地控制在不失态的境地里,十分具有张力。

而另外一位同样在荧幕上诠释王者之气的演员那便当属饰演过武则天的刘晓庆了,在《武则天》这部剧里,刘晓庆的一颦一笑,一个细微的动作,一个不经意的眼神,都让人看到人物的欢乐、痛苦、挣扎、无奈与绝望,每一个手势、步伐、快慢停顿都极具风骨,尽显了历史剧的博大和张力。刘晓庆也曾透露过说自己除了要研读透大段大段台词背后的深意外,这些无声的潜台词更需要自己花费心思表现

给观众看。

最后,塑造血肉丰满人物的关键便是立体化,多样化的手段。在一部剧情生动的电视剧中,是需要具有性格复杂、情感丰富、命运跌宕起伏的各种人物,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险境,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人,因此他们的表现就不能单一化,而是多样化,时而温和平静,时而老辣炙热,时而深不可测,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完整,饱满丰盈。

在这里,让我们举两个电视剧中经典的反面角色为例,那就是和坤的扮演者王刚和容嬷嬷的扮演者李明启。这两位演员都充分运用了多样化的表演手段将这原本应该让人深恶痛绝的角色演出了其可恨、可恶、可憎、可悲、可怜之外的一点儿可笑和可爱。

李明启在《还珠格格》成功的饰演了一位狠毒邪恶的老嬷嬷,但在剧中她屡次被小燕子恶整出尽了洋相以及剧中与皇后的主仆情深痛悔改过又让人觉得有些许可笑和同情。

而在《铁齿铜牙纪晓岚》中扮演和坤的王刚也曾坦言“演反派就是把心里的魔鬼放出来” “我们经常说‘人之初,性本善’,其实未必。当一个人吸吮母亲奶头的时候,肯定不愿意让给别人吃。这种天性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后来经过学校、家长和社会的教育,才学会了谦让。如果说人们心中本来有一个魔鬼和一个天使,那魔鬼在后天的教育下变得越来越小,天使则变得越来越大。最后,当魔鬼真的变得很小乃至消失的时候,那你就是圣人了。所以我们常常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大家都有一些缺点,彼此彼此。演反角的时候,我就把

心中的魔鬼充分释放出来,就像打开潘多拉的盒子一样。这样,这个人物也就活灵活现了。”

思考的能力和思想的深度,往往决定艺术的高度。演员到最后拼的就是艺术成熟的高度,审美素质的丰厚,文化底蕴的深度。比如在《人间四月天》饰演徐志摩的黄磊,眼神明亮干净,带有仿佛与生俱来书卷气;那调皮娇俏的小燕子赵薇,灵动的大眼睛里有着藏不住的神采和光芒,许多细腻丰富的感情、内在的变化都是通过这双大眼睛来传递表达;还有那不食人间烟火,外表冷傲坚强内心却孤独脆弱的小龙女李若彤„„这些演员凭借着独特的创作理念,加之多元化的戏路,清醒的理性精神,对表演艺术的自觉、自律,形成了自信、自然的表演风格,他们以敏感而细腻的心灵,深厚的功底和实力,把人物的复杂、细腻、隐忍的情感世界,表现得生动、丰富、朴实,富有人情味和层次感,细腻贴切、收放自如地释放出人物的性格、情感和命运。

而我个人认为,演员塑造角色首先要有一个冷静旁观的过程,要对这个角色有深刻的理解,有真实的判断,然后拿出来掰开了、揉碎了,把它铭刻到你心里,到了片场随性发挥,这样出来的东西一定就是这个人物的东西。表演不可能是理智的,演员一定要感性。生活中很理智的人一定做不了好演员。好演员的生活中在某些人某些事上一定不理智。所以经过内心思维、意识和状态的积累和体验,然后由内而发、自内向外生发出来的表演方式出来的东西一定是很准确的,否则就会很生硬,表演的痕迹过于浓重,就会显得虚假,不真实。每

个演员在表演之前都应经过生活和内心的过滤,才能呈现给观众的一个真实的艺术形象。

注释:①刘艳秋,《演员如何塑造与表现人物形象》,周日日报,2008(9)

②张秋亚,《电视表演中角色的塑造》,大众科技报,2009(5)

上一篇:夏集镇人民政府下一篇:诗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