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团员意识活动实施方案

2024-05-05

增强团员意识活动实施方案(共11篇)

篇1:增强团员意识活动实施方案

关于开展增强团员意识

主题教育的实施方案

今年是“五四”运动92周年和中国共产主义共青团成立89周年,以此为契机,追忆历史,学习先辈精神,增强团员意识,提高自身素质,特决定在我校开展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我校团委成立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领导小组,于今年 3 至 5月间集中开展增强我校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3 月 19日-4月4 日)

(一)、成立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组 长: 程津锋

副组长:武帅超

组 员: 郭秋雯杨步芳孙星吴澳博

(二)、通过团委召开团委委员、支部书记会议,支部召开全体团员会议,层层宣传发动,明确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

(三)、团委出版专栏,进行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宣传。

(四)、结合学校、团支部实际,制定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计划。

第二阶段:学习教育(4月 5 日 - 4 月 30 日)

(一)、基本理论的学习:包括党团基本理论知识、党史团史的学习,形势政策和时事政治学习等,重温入团誓词。

(二)、校史校情知识的学习:包括学校的历史,学校的建设、发展现状。

(三)、举办团干部培训班,组织全体支部书记系统学习团务知识。

(四)、以团支部为单位召开专题讨论会,围绕“入团为了什么、入团后要做点什么”进行深入思考。

第三阶段:总结提高(5 月 1 日 -5月 31 日)

(一)、召开民主生活会,每个团员进行自我小结,开展广泛的批评和自我批评,通过互相评议,引导团员更准确地认识自我和进行自我总结,个人的总结提高材料应该突出 “ 认识自我、选择自我、发展自我 ” 的针对性。

(二)、每名团员为支部提一个建议,积极探索团支部工作的最优化机制,确保团的各项工作能得到正常开展,更好地为广大青年服务,不断增强团员的意识,在此基础上,支部进行活动总结,制定支部工作整改方案。

(三)、广泛征求广大团员青年对学校团的建设和团的工作的意见建议,制定和落实团组织的建设和团的工作改进方案,总结团员意识教育活动的成果,形成长效的工作机制。

共青团许昌市三高委员会

二○一一年三月十七日

篇2:增强团员意识活动实施方案

月初至月中下旬

⒈组织一次团课学习

⒉学习党章、团章;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文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论述、胡锦涛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团十五大部分代表座谈时的讲话、胡锦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论述;团十五大精神、温州市委九届五次、六次全委会议精神

⒊以“新时代新风采”为主要内容,组织讨论活动

⒋听专家讲座

⒌观看先进人物事迹

⒍召开主题生活会,团员撰写总结,民主评议

第三阶段总结提高月中下旬至月上旬

月中下旬至月上旬

⒈组织一次主题团日活动、“红色之旅”;重温入团誓词

⒉进行一次为团支部建言活动

⒊帮扶一名困难青少年

四、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学习方案

为认真做好集中学习教育工作,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统一思想、指导实践,努力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制定如下学习方案:

⒈学习方法

学习以团支部为单位。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法,在学习期间要组织团员结合学习内容对当前团员队伍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和团员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并通过邀请党支部书记作形势报告、举办辅导班、领读原文、演讲、知识竞赛、观看电教片、主题团日等形式,增强学习的实效性,提高团员学习的自觉性。团员个人的自学贯穿整个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

⒉时间安排

月日月日。分为宣传动员、学习教育、总结提高三个环节。

⒊学习主要内容

(1)重点学习党章、团章;

(2)学习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文章;

(3)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论述;

(4)胡锦涛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团十五大部分代表座谈时的讲话、学习胡锦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论述;

(5)学习团十五大精神、温州市委九届五次、六次全委会议精神;

篇3:增强团员意识活动实施方案

1 增强团员意识是提高团员自身素质的有效保证

团员意识就是团员在观念上自觉形成的区别于一般青年的意识, 是团员在团内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思想基础和行为准则。要做到增强团员意识, 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 增强共青团员的政治意识。

政治意识是共青团员对党的性质、宗旨、历史使命, 以及党的纲领和任务的自觉性认识, 是团员政治觉悟的集中体现, 也是团员意识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作为共产主义先锋队的共青团员们, 首先要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要坚持不懈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认真领会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深刻内涵,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不断加强团员的政治意识, 才能使团员青年在政治立场上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能够不受歪风邪气和社会上不正之风的诱惑, 在关键的时刻经得住考验。

(2) 增强共青团员的组织意识。

组织意识是共青团员独特的政治身份和社会作用在观念上的反映, 是团的先进性的一种体现。增强团员的组织意识, 主要途径就是要坚持和完善团内组织生活制度, 不断强化团员的组织观念和纪律观念, 培养团员的民主参与意识, 使团员能够积极参与团内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选举和对团的工作的民主监督。教育团员明确团员的权利和义务, 按时缴纳团费, 执行团的决议, 认真完成团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 增强团员对团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组织意识强的团队, 能够更大程度地发挥其职能和作用, 因此, 团员组织意识的强弱, 对共青团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3) 增强共青团员的模范意识。

共青团员是青年中的先进分子, 每一名共青团员都必须时刻注意用共青团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不断增强做一名共青团员的光荣感和责任感, 要在学习、工作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自觉起模范带头作用, 努力成为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模范、勤奋工作的模范、刻苦学习的模范、遵纪守法的模范和开拓创新的模范, 也包括树立真正的服务意识。共青团员是党的后备军和忠实助手, 服务于青年、服务于群众、服务于社会, 是每名共青团员的基本责任。共青团员要时刻明确自己有别于一般的青年, 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用实际行动去影响、带动广大青年, 这是团组织对共青团员的基本要求。

2 采取多种方式教育引导团员增强团员意识

共青团员是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的主题, 团员意识增强了, 才会自觉凝聚在团组织的周围, 努力做好团的各项工作, 积极参加团的各项活动。增强团员意识要做好以下几点:

(1) 坚持党建带团建。

党与团的基层组织向来是紧密相连的。共青团的发展必须坚持“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的原则。把党组织建设好, 会带动团组织的建设;把共青团建设好, 使广大团员青年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 坚定地沿着党指引的方向前进, 必然会壮大党的后备力量, 促进党的建设。作为团组织, 要主动争取党组织的支持和重视, 因为党组织能够给共青团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同时, 共青团也可以学习、借鉴党组织的成功经验。例如, 把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活动纳入到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总体部署中去, 在党组织的领导和支持下开展这项活动。另外, 也可以在团员中开展多种形式的政治学习活动, 组织团员定期过团的组织生活, 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 了解当前的形势任务, 使团员青年养成关心国家大事、关心时事政治、关心社会发展的好习惯, 通过学习, 既能够增强团员的政治意识、组织意识, 也能够使共青团员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 增强党的后备军的战斗力。

(2)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增强团员意识, 要坚持不屑地在广大团员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宗旨意识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团史团情教育, 引导和帮助广大团员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是要把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与团的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要使团员青年在工作、学习和生活实践中不断加深对所学理论内涵的理解。

二是要建立团员意识教育与团支部建设的长效机制, 通过健全团支部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 如团员的学习教育、团员管理、团员评议激励、团干部考评、团支部管理等制度, 不断加强团员青年的团员意识, 巩固扩大教育活动成果。

(3) 坚持充分发挥团员的主体作用。

团员是团的各项活动的主体, 要增强团员意识就必须突出团员的主体作用, 充分发挥团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 努力调动团员参加团组织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要把团组织的积极性和团员的积极性统一起来, 鼓励和支持他们既从实际出发, 又要大胆创新。发挥团员的主体作用, 就要尊重团员的独立人格, 区别团员青年的差异和个性。尤其是目前, 团员青年思想呈多元化发展态势、个性强、思维活跃, 要想真正把团员的积极性引导到团组织的发展方向上来, 就要对团员多关心、多鼓励, 从团员的自身需求出发, 既教育团员, 又服务团员, 既加强管理, 又注重引导。

增强团员意识, 就是让团员从内心深处认可自己的团员身份, 真正感到“我是团员我光荣”。只有不断增强团员意识, 让每一名共青团员都牢记自己的青春使命, 才能够使广大青年团员真正做到“聚是一团火, 散是满天星”, 不断的增强团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党的青年群众基础, 最终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健康、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

参考文献

[1]闵光汉.团员意识教育与共青团先进性[J].武汉学刊, 2006 (1) .

[2]舒艳.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增强高校团员意识教育的思考[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2008 (1) .

篇4:增强目标意识 体现活动价值

一、增强目标意识—目中有本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和方向。在实际教学中教学目标不明确,这在综合与实践尤其是自编课程中较为常见,有些老师认为综合与实践活动课就是让学生动动手玩一玩,或是简单地照搬教师教学用书等备课资料。因此,教师在“综合与实践”中要增强目标意识,让目标意识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

首先,目标确定。《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应贯穿在整个数学课程中,“综合与实践”是实现这些目标重要而有效的载体。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目标定位与学科教学有所不同,重在让学生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是否真正动手操作,是否有效地进行数学思考等。因此,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这四种平面图形,初步接触七巧板的基础上,笔者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通过“依图成形”“见影排形”“自创图形”三种玩法,会用七巧板拼图,提高实践操作能力;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尝试、概括、归纳中丰富学生的思维经验;通过独立思考、推理验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其次,层次鲜明。学生认知结构、学习水平、动机意志等都存在着差异,制定教学目标时要照顾差异,对每个学生都要具有挑战性。例如,本节课分层设计活动目标,第一层“依图成形”,照着样子动手拼一拼;第二层“见影排形”,知道每幅图的轮廓,以此来确定每个图形到底拼在哪里;第三层“自创图形”,自己想一个图来拼。这样的安排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对数学学习充满信心。

最后落实有力。课堂教学中要落实教学目标,必须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来精心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和进行教学评价,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二、体现活动价值—心中有生

基于以上分析,遵循本节“综合与实践”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安排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空间观念、思维经验、创新精神等方面更好地发展。

(一)观察、操作、想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综合与实践”教学是以学生的自主探索为主,学生的学习过程呈现出开放化的态势,这就极大地解放了学生的感官,对低年级学生的教学应利用好“视”与“触”这样的直观教学方式,建立和发展空间观念。

1.观察之必要环节

观察是一种有思维积极参与的感知活动,是聪明大脑的“眼睛”,教师有责任解放孩子的眼睛,让孩子会看、会观察,帮助孩子擦亮“眼睛”。例如,在“依图成形”环节中,我分别出示了大树图和房子图(如图1、图2)。

引导学生围绕这样三个问题思考:①每幅图可以分成几个部分?②每个部分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③可以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拼?学生通过观察,知道板块的形状、大小、位置,熟悉各块板之间的关系。学生只有在头脑中建立正确而丰富的表象,对知识的理解也由量的积累发展到质的飞跃,空间观念的发展才能落到实处。

2.操作之重要方式

空间观念的建立只靠观察是不够的,还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具体的操作活动,采用儿童喜爱的看一看、拼一拼、摆一摆等活动方式,引导学生把视觉、听觉、触觉、运动觉等多种感官协同作用,完成对具体对象的抽象,形成相应的空间表象,建立空间发展观念。《有趣的七巧板》一课实践性很强,需要学生动手操作才能完成,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发现只要选对了七巧板,不断翻转、移动,是可以拼出正确图形的。同时还有学生发现一幅图可以有几种拼法。例如,小兔子的耳朵既可以用一块平行四边形来拼,也能用两块三角形来拼,拼兔子身体的两块大三角形也可以交换位置(如图3、图4)。

3.想象之关键要素

对于形成空间观念来说,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几乎是不可缺少的,想象往往伴随着观察、操作等活动展开。例如,在“见影排形”环节:

师:刚才我们看到的许多图案,它们每一块都涂上了不同的颜色,但还有很多图案是没有颜色的。看,这是一朵花。我们可以把这朵花分为花心、花瓣和花径,哪几个部分你一下子就看出来是用什么拼的?剩下的花瓣用什么来拼?应该怎么放才能符合要求呢?通过观察、思考,你能想象出来吗?

教师先让学生借助观察选择出容易确定的图形部位,通过问题“还剩下花瓣了,用什么来拼”“应该怎么放才能符合要求呢”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欲望,让学生想象剩余三块的拼法,并通过操作进行验证(如图5、图6)。

(二)及时反思、概括,丰富学生的思维经验

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素养的重要标准,“综合与实践”是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载体。在“综合与实践”中,让学生动手“做”数学,不能仅仅满足于来自感官、知觉的经验,要将学习过程中那些有关的智力活动变为思维的对象,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提炼,在思维活动中积累和提升策略性、方法性经验。

例如,在第一层次“依图成形”交流中,一方面让学生观察,主要是观察每部分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观看即时上传的拼摆视频,认识到拼图时最好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拼。小结:解决问题时要会观察、按顺序、勤思考。第二层次“见影排形”中,先有意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来确定哪些是一下子就能看出来的图形,剩下的则通过学生动手尝试来完成,这里特意选择了可以有不同拼法的图案。小结时要强调动手操作时要多尝试、多思考。

(三)独立思考、推理验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十分关注学生数学素养的养成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意识是一种不因循守旧,力求更新、改变或创造的意识。华罗庚曾说:“独立思考能力是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的必备才能。在历史上任何一个较重要的科学上的创造和发明都是和创造发明者地独立深入地看问题的方法分不开的。”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利于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这一点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自创图形”的教学片段。

师:看,这就是一台直升飞机(如图7),聪明的你能用七巧板出生活中的图像吗?怎样用七巧板拼摆出直升飞机呢?先想一想,然后试着动手拼一拼。

(展示学生作品)师:大家觉得哪个最像直升飞机?它是怎么拼的?

第一次教学设计时简笔画只是一个过渡环节,教师出示飞机的简笔画后马上说:“这架飞机也能用七巧板拼出来。(出示飞机边框图,如图8)你能自己看图拼一拼吗?”

学生看图尝试着拼是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但当图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就已经少了一次独立思考和创作的机会。“综合与实践”作为课程内容的四大板块之一,对教师的角色定位还有着独特的要求—培养富有个性的儿童。托尔斯泰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么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做到“心中有生”,给学生各种机会,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思考创造。给学生一次机会,学生会还给教师一份意想不到的惊喜,当教师把飞机的边框图舍去,会得到更多精彩的作品(如图9、图10、图11)。

上述学生作品的完成不仅是指尖上的操作,更是学生的猜测和推理的出色表现。看着简笔画,有的学生想:“这个椭圆的螺旋桨应该用什么来拼?”有的学生念叨:“飞机的尾巴长长的,可以拼成长方形试试。”一张简单的简笔画,一幅有趣的七巧板,不仅能让学生熟练拼摆技巧,而且对于初步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发展学生猜想,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都是极为有利的。

总之,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为教师提供一个更大的创造空间,教师要站在教材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现实的基础上,把握“综合与实践”课的教学目标,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的主要环节和每个环节需要开展的具体活动,体现活动价值。

篇5:增强团员意识活动实施方案

增强团员意识教育活动方案范例

开展团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新时期共青团组织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团员建设,提高团员素质的重要措施;是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青年群众基础,更好地完成党赋予共青团的历史使命和重任的需要。按照团县委文件精神,在全校广大共青团员中开展

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组织领导

为保证此次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特成立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

成员:

二、开展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及目标任务

指导思想: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团十五大和团十五届三中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紧密结合共青团和青年工作实际,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线,以“永远跟党走,财税塑先锋”为主题,切实增强广大共青团员的政治意识、组织意识和模范意识,不断增强团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

工作原则:一是坚持党建带团建,推动团组织建设;二是坚持理论学习贯穿始终,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青年;三是坚持以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体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四是坚持充分发挥团员的主体作用;五是坚持充分尊重团员创造性;六是坚持区别情况,提倡灵活性,多样化;七是坚持以点带面,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目标任务:一是增强意识。坚持用科学理论构筑广大团员的精神支柱,自觉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忠实实践者,切实增强政治意识;保障和维护团员的基本权利,明确团员的各项义务,提高团员对团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切实增强组织意识;引导团员在学习和工作中自觉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提高团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增强模范意识。二是活跃工作。进一步提高团组织的服务能力、凝聚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不断提高团的工作水平。以增进团员青年的归属感和责任心为目标,不断增强对团员青年的有效联系,着重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难点问题,推动各项任务深化落实,努力构建有效服务青年、服务党政工作大局的工作体系。

二、开展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的总体安排

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时间从××年月底开始到××年月上旬基本结束。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阶段,时间月底至月初。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宣传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的重要意义。通过广泛深入的思想发动和组织准备,为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深入调查研究,了解、掌握团员队伍和团支部建设的基本状况,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活动方案。

第二阶段:学习教育阶段,时间月初至月中下旬。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以“学理论知团情”主题学习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理论学习和以团章为主要内容的团史团情教育,广泛开展“新时代新风采”团员标准大讨论活动,确保每一名团员至少上一次团课、学一遍团章、读一本学习辅导材料,写一篇心得体会、参加一次讨论、过一次民主生活。

第三阶段:总结提高阶段,时间月中下旬至月上旬。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抓好长效机制的建立,巩固教育活动的成果,让团员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教育活动带来的变化和进步。

三、开展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学习计划:

阶段

完成时限

主要活动事项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月底至月初

月日

成立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领导小组

月日

召开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动员大会

月日

传达、学习市财政局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文件

月日

制定本单位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学习计划

第二阶段学习教育月初至月中下旬

月初至月中下旬

⒈组织一次团课学习

⒉学习党章、团章;毛泽东同志《为人民服务》文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论述、××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胡锦涛总书记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团十五大部分代表座谈时的讲话、胡锦涛总书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论述;团十五大精神、温州市委九届五次、六次全委会议精神

⒊以“新时代新风采”为主要内容,组织讨论活动

⒋听专家讲座

⒌观看先进人物事迹

⒍召开主题生活会,团员撰写总结,民主评议

第三阶段总结提高月中下旬至月上旬

月中下旬至月上旬

⒈组织一次主题团日活动、“红色之旅”;重温入团誓词

⒉进行一次为团支部建言活动

⒊帮扶一名困难青少年

四、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学习方案

为认真做好集中学习教育工作,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统一思想、指导实践,努力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制定如下学习方案:

⒈学习方法

学习以团支部为单位。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

结合的方法,在学习期间要组织团员结合学习内容对当前团员队伍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和团员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并通过邀请党支部书记作形势报告、举办辅导班、领读原文、演讲、知识竞赛、观看电教片、主题团日等形式,增强学习的实效性,提高团员学习的自觉性。团员个人的自学贯穿整个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

⒉时间安排

月日月日。分为宣传动员、学习教育、总结提高三个环节。

⒊学习主要内容

篇6:增强团员意识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建带团建,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线,以“永远跟党走”为主题,切实增强广大团员的政治意识、组织意识和模范意识,解决我院团组织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团的各项工作发展,提高团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党的青年群众基础,团结带领本院广大团员青年努力提高法律监督能力,为我市跻身中原崛起第一梯队、构建和谐三门峡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总体目标

1、增强意识。坚持用科学理论构筑广大团员的精神支柱,自觉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忠实实践者,切实增强政治意识;保障和维护团员的基本权利,明确团员的各项义务,提高团员对团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切实增强组织意识;引导团员自觉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提高团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增强模范意识。

2、健全组织。把教育活动与加强团组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团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深化坚持党建带团建,实施团建基础工程,完善“三级联创”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和形成符合检察工作特点,能使青年团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始终保持先进性的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以此提高团员队伍整体素质,推动我院团组织建设跃上一个新台阶。

3、活跃工作。进一步提高团组织的服务能力、凝聚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不断提高团的工作水平。着重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青年文化、青年创业、青年人才、青年中心等重点工作的深化实施,促进团的事业和各项工作持续快速发展。

4、树立观念。在全体青年团员干警中牢固树立“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执法观,向优秀党员看齐,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坚持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检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改进工作作风,认真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满腔热忱地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执法,本着对人民群众利益和法律高度负责的精神办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三、工作原则

1、坚持党建带团建。认真学习、借鉴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功经验,积极争取院党组、机关党委的支持与重视,把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纳入党建带团建总体格局和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总体规划,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开展好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

2、坚持把理论学习贯穿始终。将理论学习作为整个教育活动的基础环节,坚持不懈地在广大团员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宗旨意识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团史团情教育,引导和帮助广大团员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坚持正面教育、自我教育为主。通过学习培训、民主评议、典型宣传等方式加强正面教育,使广大团员明确新时期团员先进性的要求,激发团员自我教育、自我改进、自我提高的内在动力,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4、坚持以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发挥共青团实践育人的优势,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实践活动,持续掀起活动高潮,使我院团员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增长才干。

5、坚持开拓创新。广泛调动和发挥广大团员的能动性与创造性,在目标不移、原则不丢、质量不降、环节不少、时间不减的前提下,大胆创新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载体,探索新时期团员教育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创造工作特色。

四、参加范围

增强共青团员意识教育活动的参加对象为:

1、全院在编团员(包括28周岁以下保留团籍的党员);

2、流入团员(借调、临时聘用、实习人员中的团员);

3、团支部成员。

篇7:增强团员意识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开展“增强团员意识,争做时代先锋”主题团日活动,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团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紧密联系共青团工作实际,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引导广大团员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重温团章,认真解决团员在思想、组织、作风以及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通过开展“增强团员意识,争做时代先锋”主题团日活动,让广大团员深刻地了解增强团员意识教育活动的宗旨意义,切实加强团的队伍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使团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使团组织服务青年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早部署,真谋划,落实过程紧抓不放

接到文件后,共青团天津一中委员会便着手研究如何开展此项工作,召开了全校各班团支部书记会议,组织学习了和平区教育局团委《关于在全系统开展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的通知》的文件,并对各支部开展主题团日活动进行了专题部署,要求各支部将该项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

三、把握重点,认真抓好以下几个工作环节

(一)认真制定好我校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全校各班团支部须按照《关于在全系统开展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的通知》的文件精神要求,制定本支部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实施方案。同时由于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各个阶段的工作内容比较多,需要有一个具体的安排和打算,各班团总支要对每一阶段的工作内容进行梳理,制定专门的工作计划。工作计划要结合实际,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出明确的安排步骤和具体要求。校团委将分阶段对各团支部工作进行检查,督促计划的落实情况。

(二)深入进行思想发动。各支部要召开动员部署大会,并利用橱窗、板报等形式做好宣传动员工作。以支部为单位学习领会有关文件精神,做好思想动员。

(三)有效组织理论学习。我们根据不同年级团员的特点,突出灵活性和针对性,使学习教育真正贴近团员、贴近实际。在确保学习教育活动时间不少于40天的前提下,采取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法,使教育活动与团员青年的工作方式、学习和生活习惯有机结合起来。比如组织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教育活动网上论坛、举办“我为团旗添光彩”征文竞赛活动。确保每一名团员至少上一次团课、学一遍《团章》、读一本学习辅导材料,写一篇学习心得、参加一次讨论活动、过一次民主生活。

(四)精心安排团课。活动中我校团干部能够按照校团委的统一要求,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先学一步,学深一步,多学一些,并在联系实际、认真准备的基础上,为低年级同学上团课。我们还结合团员青年的思想实际,邀请了一些专家学者作报告,帮助广大团员青年进一步深化认识,学习提高。

篇8:组织语文活动 增强服务意识

语文活动可分为课内活动和课外活动。

课内活动包括:课前5分钟演讲、课前10分钟诗歌鉴赏、课上20分钟知识分享、小组讨论、课上小组辩论, 等等。课外活动包括:读书笔记展览、读书报告会、自办小报、大型辩论会、诗歌朗诵比赛、背诵比赛、社会实践活动, 等等。现将几种容易操作的、见效快的活动的操作程序整理如下。

一、信息时代, 知识共享

课上20分钟知识共享。划定4人为一小组, 每个星期活动一次。小组成员轮流做组长, 名为“执行组长”, 负责安排本月活动, 分配任务。每次活动时, 四名同学都参加, 一名同学主讲一首诗 (名为“诗歌赏析”) , 一名同学主讲一个历史故事 (名为“时空隧道”) , 一名同学介绍一位名人 (名为“人物春秋”) , 一名同学推荐一篇文章 (名为“精神朝圣”) 。活动之初, 教师圈定活动内容, 随着活动的深入, 随着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学生会自行安排内容, 使活动更充实。一个月结束, 小组成员总结自己的收获, 小组之间再交流, 分享彼此的成果。学生都做学习的主体, 参与到学习当中, 自己播种, 自己收获, 体会学习的快乐。

二、意识交流, 精神朝圣

课前10分钟诗歌鉴赏活动。一个学期安排两个月的时间搞诗歌鉴赏活动, 这两个月中, 每一节语文课课前的10分钟都留给学生。班长把同学们按顺序排好, 学生基本知道哪一天轮到自己主讲, 可以提前准备。起初, 老师要规范鉴赏内容, 力求使学生赏析得精当、明朗。比如:这是一首什么诗, 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 抒发了什么情感、名句赏析、个人见解?等等。随着赏析的深入, 学生会进行“比较赏析”“归类赏析”, 等等。也会写赏析文章来抒发自己独到的见解。这项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信息整合能力, 评价、鉴赏能力。同时学生通过诗歌赏析, 增加了情感体验, 在与文人情感意识的交流中, 吸收了古今中外文化的精华。

三、个性张扬, 情感释放

前5分钟小演讲活动。一个学期中, 用两个月的时间进行课前10分钟诗歌鉴赏, 再安排两个月时间进行课前五分钟小演讲。前面的活动都是积累文化知识, 而这一活动在于为学生提供一个个性张扬、情感释放的平台。活动之初, 老师可以规范演讲话题, 如“沟通”“宽容”, 等等。学生会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大家。那时, 坐在台下的老师, 感受到的是现代中学生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鹰隼试翼, 锋芒毕露。中学生的天空应该是有声有色的, 他们有理想, 有抱负, 有超出你想像的自信与执著;同时, 也有无助与无奈。为他们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 为他们撑起自由翱翔的天空, 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四、弘扬文化, 增长学识

读书报告会。一个学期安排两次读书报告会, 老师圈定阅读篇目, 学生有两个月的时间来阅读、欣赏、借鉴, 写书评, 小组成员交流体会。最后推荐一名小组成员, 报告自己的阅读心得, 包括从名著中接受的基本知识、作者的基本情况、情节的概述、主人公形象分析、艺术手法的分析、自我感受, 等等。最后每人写出书评, 装订成册, 在班级中传阅。这项活动能调动学生读名著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增长知识。

五、展示自我, 描绘人生

自制小报。小报可分三种形式:班级小报、小组小报、个人小报。班级小报每月出一期, 由固定成员担任编辑, 负责征集稿子、设计版面、装订成册;小组小报, 要由四个成员共同完成, 每月出一期, 组员要团结协作, 小组之间定期评比, 最后装订成册;个人小报, 每月出一期, 最初老师帮助安排版面内容, 有名人名言版块、名诗欣赏版块、精美散文赏析版块、名人事迹版块, 等等。渐渐地由学生自行设计, 自主安排, 充分展示自我, 提高综合素质, 描绘精彩人生。

篇9:品德课程实施应增强生命教育意识

一、学校实施生命教育的现状

在现行小学课程中,《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是较为明确地提出生命教育的课程。然而,生命教育仍然未能得到品德教师足够的重视,未能得到有效实施。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其一,学校工作绩效评价往往只关注语、数、外分数,品德课基本上被应试学科挤占,很少有人钻研品德课程标准,很少有学校把一至六年级品德教材全部教完,更不用说关注品德课程中的生命教育内容了;其二,生命教育往往不可回避谈论死亡,而中国人是忌讳谈论死亡的。成人在内心深处都对死亡充满恐惧,教师自己还不能很好地直面生命、直面生活中死亡的问题;其三,教师缺乏生命教育的意识,也缺少生命教育方面的必要知识和相关的训练,品德课程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意识也不明确,更不能把生命教育自然地融于其他课程之中。

二、品德课程实施中加强生命教育的策略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它旨在使儿童从小懂得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基本的健康知识和生活能力,初步了解环境与人的生存关系,为其一生身心健康发展打下基础。”在内容标准“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中明确提出:“知道基本的紧急求助和自救办法。”《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目标之一就是“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1增强珍爱生命的意识,敬畏生命

生命教育的最基本目标,就是使学生敬畏生命,珍爱生命,了解生命来之不易,体验生命成长的艰辛与苦难,并化为更积极正向的行为。

教师自己首先要理解生命、热爱生命,才能教育青少年敬畏生命,爱惜生命。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尊重每一个鲜活的生命体的独特存在,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检点自己的言行是否会造成对学生的伤害,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被人尊重、被人理解,感受到自己生命的尊严。

教师在与学生讨论生命的社会价值的时候,首先要尊重人的自然生命的价值,要让学生意识到我们的生命来之不易,生命属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生意义的实现,幸福生活的享受,都必须要求人首先“活着”。虽然人生有限,死亡是生命发展的必然,但幸福的人生不是以不必要的“死”为代价的。其次,要尊重人的情感生命的价值。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生命存在不是孤立的,而是与亲人、朋友、同学、老师等许多人的情感相互依存的,我们的生命存在被很多人牵挂!国标本苏教版《品德与生活》第一册《我从哪里来》一课的教学,就可以通过亲子活动,让孩子们了解自己生命的由来,感受自己是父母爱的结晶:体会母亲十月怀胎的辛苦,感受父母不仅为自己身体的健康操劳,更为教育自己操心,感恩父母为养育自己付出的情感和辛劳;与伙伴一起分享自己成长的喜悦,培养热爱父母,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师也应增强对学生耐挫力的教育,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烦恼,“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即使在遭遇绝境的情况下,也不要轻言放弃,要积极自救,并坚信一定会有人来救自己。在生活中品味艰辛、经历挫折、走过坎坷、抗拒灾难,是对每个人意志的磨砺,阅历的积淀,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相信没有越不过的坎儿,坚信“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2明晰保护生命的知识,因地制宜

品德教材已经充分关注了生命教育的主题,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螺旋上升地介绍了生命教育的相关知识。《品德与生活》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成长乐园”,通过《我来试试看》、《我不胆小》、《我不任性》、《我的好习惯》一系列话题,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交往习惯。《品德与社会》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要安全地成长”,则系统地向学生进行安全生活的教育:《平安回家》一课在活动中让孩子们感受交通安全的知识;《让危险从我们身边走开》涉及到水、火、电、煤气、活动的安全;《心中的110》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识别骗子、防范小偷、拒绝网吧等。《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面对欺负和威胁》,通过学生生活中遭遇的威胁,给学生支招,着重帮助学生防范“人祸”。六年级下册中《天有不测风云》则是引导学生如何面对“天灾”,向学生介绍了自然灾害的种类,分析造成自然灾害的原因,激发扶危救困的感情,同时具体向学生介绍了面对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时如何自救和互助。

“防患于未然”,生命教育不是援助、挽救性的教育,而应当是引导、发展、认知性的教育。教师只有充分重视教材中的安全成长教育的相关知识,并且结合当地实际,给学生明确的指引,才能给学生留下明晰的印象。我们的教学中往往十分关注“为什么”,就是不能实实在在地引导学生该“怎么做”。比如人人都知道地震的可怕,但从幼儿园到大学,有多少学生接受过明确的避震知识的教育?从普通市民到大学教授,有多少人能够根据自己所处的位置正确避震?危急时刻,避震知识价值无法衡量!汶川地震中绵竹汉旺镇东汽中学班主任用窗帘结成绳状,让100多名学生逃离3楼,全部获救;地震中,面对像潮水一般涌向校门的学生,温江二中宋兵和陈德智老师脑海中一条“地震发生了,为防余震,人员必须到空旷开阔地带”的知识促使他们指挥学生全部安全地转移到操场,无一学生出现伤亡;紧临着地震最为惨烈的北川县的四川安县桑枣中学,全校2300多名师生无一伤亡,被认为是这次大地震中创造的了不起的奇迹!这个“奇迹”本来应当是一种常态啊!

3 演练救助生命的技能,持之以恒

救助生命的技能的形成离不开训练和演习。新课改以来,不少人刻意回避使用“训练”一词,仿佛这是一个过时的字眼。其实,从认知到形成技能之间有一条鸿沟,需要用训练这座桥梁来沟通;从一次行为到形成习惯也有一条长长的道路,更需要通过持之以恒的训练来抵达。事实上,我们学校也不乏演练活动,但大家习惯了应付上级指示,“演”给别人看,“练”得不投入,这种走过场,做形式,不仅不能帮助学生形成能力,而且让学生养成了平时敷衍了事,遇事方寸大乱的坏习惯,甚至因不能自救而断送生命。

四川震灾中,中小学生成为最大的伤亡群体之一,许多充满活力的幼小生命被地震吞噬。同样经历大地震,安县桑枣中学也有教学楼坍塌,可为何师生无一伤亡呢?大家都归功于校长叶志平有强烈的避险意识。增强避险意识,很重要的是要有避险行动,要有真刀真枪的训练演习,并做到持之以恒,逐步养成科学规范避险的习惯。

从2005年开始,叶志平校长每学期都在全校组织一次紧急疏散的演习。他组织的演习,可不是演戏,而是真演真练。防震演习每次都是突然袭击,紧急疏散。学校严格规划好每个班的疏散路线,到操场上的固定位置;并细致到“在2楼、3楼教室里的学生要跑得快些”,以免堵塞逃生通道;“在4楼、5楼的学生要跑得慢些”,否则会在楼道中造成人流积压。学校对老9币的站位都有要求,教师必须在适当的时候站在适当的位置,即各层楼梯的拐弯处。每周二都是学校规定的安全教育时间,让老师专门讲交通安全和饮食卫生等。正因为平时有这样严格的要求,地震来临时,全校师生仅用1分36秒就全部站到了操场上!看到从远方赶回的叶志平校长时,劫后余生的全校师生该怎样感激他们的校长啊!

篇10:增强团员意识活动实施方案

关于开展第六期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的通知

各团支部:

为了将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深入、持久、有效地开展下去,形成长效机制,不断加强和提高我院广大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学院团总支经研究决定,在2009至2010学年开展以“践行科学发展观,永葆共青团员先进性”为主要内容的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

本期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要围绕一条主线,紧扣一个主题,坚持三个原则,实现四个目标。即:

一条主线:始终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作为本期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的首要任务。一个主题:始终把团结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践行科学发展观,永葆共青团员先进性”作为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

三个原则:(1)坚持党建带团建,主动争取党总支和学生党支部的领导和支持。把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作为团员青年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活动来抓。

(2)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切实做到“两不误、两促进”。关键在于要把主题教育与活跃团支部各项工作、服务学校大局紧密结合起来,以教育活动为契机,推动和促进校团委和团总支的各项工作任务在团支部得以贯彻落实,努力形成团支部建设的特色和亮点。(3)坚持发挥团员青年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团支部的创造性。把团支部的积极性和团员青年的积极性统一起来,确保教育活动努力实现“两个全体青年的”要求。

四个目标就是要增强意识、健全组织、活跃工作、形成机制。

现将《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第六期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方案》印发出来,请各个团支部根据实际情况,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主题教育安排与部署,凝聚团结广大青年团员,不断增强团员青年的政治意识、组织意识、模范意识,提高政治觉悟和思想水平,切实加强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

附件1: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第六期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的方案

附件2: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第六期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计划表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团总支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附件1: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第六期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方案

各团支部:

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是共青团的重点和长期工作之一,也是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团的各项工作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手段。为全面深入开展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学院团总支经研究决定,在2009至2010学年开展以“践行科学发展观,永葆共青团员先进性”为主题的第六期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共青团十六大精神,紧密结合校团委的工作部署和学院共青团工作实际,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线,以“践行科学发展观,永葆共青团员先进性”为主题,切实增强我院广大共青团员的政治意识,组织意识和模范意识,认真解决团员和基层团组织在思想、组织、作风以及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时时处处体现出共青团员的先进性,努力为我院团员青年的成长成才提供坚强的思想保障。

二、活动主题

践行科学发展观,永葆共青团员先进性

三、活动时间

2009年11月-2010年6月

分宣传动员、主题活动和总结考核评比三个阶段进行

四、组织机构

学院团总支成立第六期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张乐乐(团总支书记)

副组长:孔泉(团总支副书记)

成员:团总支各部门、各专业班级团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

五、活动对象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全体共青团员

六、活动阶段与内容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阶段(2009年11月20日-2009年12月10日)

1.成立活动工作小组。各支部工作小组由各支部团支书、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和挂靠学生党员组成。

2.召开宣传动员大会。各支部要认真组织团员青年学习《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第六期增强团员意识主

题教育活动方案》的具体规定和要求,并结合具体情况在本支部范围内展开讨论,形成有支部特色的主题教育方案。

3、积极建立宣传阵地。各支部要积极利用板报、班刊、学院学生工作简报、院刊等宣传手段,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宣传阵地的作用,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教育活动氛围。

4、充分发挥团员的积极性,征集活动开展的形式和方法,调动广大团员青年的积极性。

第二阶段:主题活动阶段(2009年12月10日-2010年5月14日)

此次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主要是以“践行科学发展观,永葆共青团员先进性”为主要内容,通过学习,让我院广大团员青年进一步践行科学发展观,不断解放思想,提高理论水平,在实践中有所创新,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中都牢固树立青年团员的模范意识,永远跟党走。

1.主题活动具体内容

(1)主题讨论活动

各支部积极组织本支部团员青年深入学习,充分认识主题教育讨论活动的重要意义。通过搜集 “科学发展观”、团章、团史、共青团十六大报告等相关材料,选取不同的方式(诸如:播放电教片、印发有关“科学发展观”的材料)使广大团员青年了解“科学发展观”和团的基本理论的内容及其精神,不断学习理论知识,提高团员青年对党和国家发展的认识。

在支部内开展“科学发展观基本理论知识竞赛”、“学团章、知团情、遵团纪”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专题学习讨论”和“团员青年如何为学校本科评估作贡献”、“共青团员如何在青年群众中保持先进性”等富有特色的主题讨论,通过讨论来增强青年团员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模范意识。

(2)主题实践活动

各支部围绕主题,组织团员青年开展各项实践活动,比如组织团员青年开展志愿服务、参加公益活动和社区服务(利用星期天或者假期在市区及学校周边展开)、组织“红色之旅”学习参观(选取红岩纪念广场、冯玉祥故居等)、科技创新(有关“挑战杯”竞赛、机械创新设计竞赛等系列竞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围绕增强团员意识活动的主要内容展开)、学术竞赛(针对本科生展开,尤其是专业方面的学术论文)和勤工助学等活动,通过实践让团员青年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以此来掀起我院的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的热潮,从而促进学习和生活,并形成个人或集体的发展目标,提高青年团员的思想观念和组织意识。

(3)主题交流活动

各支部在讨论和实践活动之后,组织本支部团员青年进行主题交流,可以选派认识深刻的团员深入我院各团支部,展开更深层次的沟通,从而促进全院团员青年的思想意识的提高,带动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的进行。通过总结成果,积累经验,提高认识,升华学生的思想情操,让广大青年团员在思想上产生共鸣,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质。

(4)学习“道德模范”和李林忠精神

深入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徐茂、胡幸辉两位同学和舍己救人英雄李林忠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品德,引导全院学生追求先进、崇尚先进、学习先进,进一步加强我院全体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建设,形成知荣辱、树正气的良好风尚,创建文明和谐的美丽校园。

2.主题活动的方法

主题教育的方式要灵活多样,开展的主题团日活动要不断创新,活动方式要有新颖性和独创性,积极调动广大团员献计献策,联系团员青年实际,提高主题活动的实效性和团员参与活动的自觉性。

3.主题活动的要求

各支部要按照本支部主题活动方案充分准备,认真组织每一次活动,并做好活动记录;针对2008和2009级的团员青年,要结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论,团章、团史及《共青团十六大报告》的学习,联系实际开展“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针对2006和2007级的团员青年要更加强调理论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突出能力,发挥每一位团员自身的特点;争取使每位团员都要有感想;各支部应该根据支部具体情况,结合团员青年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要让每位团员青年有收获、有感想、有交流、有效果,且在主题教育中展现出各支部的特色

第三阶段:总结考核评比阶段(2010年5月15日——2010年6月30日)

1、总结

在总结评比阶段,院团总支要求以支部为单位召开总结会,要有详细的会议记录,各支部也要开展学习本次主题教育思想,形成书面汇报(不少于2000字)。并对主题活动的内容进行梳理,形成书面总结(不少于1000字)。

2、考核

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是学院团总支长期开展的一项素质拓展活动。在每期活动结束时,由素质拓展认证小组对每个参与的同学进行细致的考核,并对考核合格的同学进行认证,从而来促进活动的实效性和准确性。

各支部要主动递交素质拓展认证申请,并把在开展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团员名单列出并上报组织部,组织部在活动尾声对每个支部进行评审并及时交至素质拓展部,由其给予认证。

3、表彰

为了充分调动学院广大团员青年参与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巩固活动成果,院团总支决定对在本期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中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支部和个人进行评比和答辩,最后在总结大会上给予表彰。

七、活动要求

为了充分调动我院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参与到主题活动中来,确保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顺利进

行,全面推进我院共青团的各项建设上取得新成效,学院团总支要求各支部做到以下几点:

1.突出重点、区分层次,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突出发挥好团学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的带头作用,重点抓好支部学习领导小组的学习贯彻工作。

2.联系实际、确立目标。在主题活动中要紧密联系团员青年和团支部的实际情况,提出新思路,落实新举措,使团支部建设实现新突破,取得新发展,不断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3.不拘一格,灵活多样。各支部要根据实际,灵活组织,通过主题讨论、交流和实践活动,增强团员青年的意识。如举办支部演讲比赛、支部征文比赛、支部读书学习交流会、支部辩论赛等各种形式的活动。

4.及时总结,及时宣传。各支部要及时将活动的方案和总结上交团总支组织部备案,要积极向学院信息部和校团委、学校宣传部投递宣传稿(包括文字材料和图片),努力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及时总结先进经验和发现先进典型。本期活动的评比表彰要加强对各支部开展活动宣传工作的考核力度。

5.注意六个有机结合。各支部要将高度重视开展本期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要将主题教育与校团委关于基层团组织建设的要求有机结合起来,与学院团总支的学年工作计划安排有机结合起来,与支部的经常性的团日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与学校当前的本科合格评估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与学校第二次学生工作大会精神有机结合起来,与重庆市的唱传讲读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努力通过本期主题教育,使全院共青团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使学院的校风学风建设更上一层楼,为开创学院学生工作的新局面做出应有贡献!

八、奖项设置

学院团总支将在活动结束时针对各团支部开展“十佳团支部”、“十佳团支书”、“十佳特色活动”和先进个人评选活动,颁发荣誉证书,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并在全院范围内大力宣传先进集体和个人的事迹。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团总支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

附件2: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团总支

篇11:增强团员意识教育活动报告

在中学阶段,学生仅仅学习数学、语文、外语等这些知识技能还远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不能适应终身学习发展的需要。那么除了书本知识以外,中学生还需要具备哪些素质,才能够创造自己未来精彩的人生呢?我觉得还应该重视以下五点。

一、要拥有自信的人生

一个人如果不自信,只会一事无成。自信是人格的核心,作为人的发展,自信是步入成功大门的一把钥匙。因为,人的行为是受思想观念制约的,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也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一个人的成功,往往依靠自信这样一种自我感觉。这种感觉会引你勇往直前,战胜困难取得成功。作为中学生如何获得自信呢?

其一,要悦纳自己。也就是自己要清楚地知道“我是谁”,能找出自己的突出的优点。如果能够很快的说出自己的优点就证明很有自信,说明能接纳自己。作为中学生,要学会客观地剖析自我,无论处于什么不利的状态,都应该看到自己的长处,充满信心,取得进步。

其二,要相信自己行。一个人在成长中还要相信自己行,要记住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只有这样才能在逆境中不断进取;在逆境中充满自信战胜困难。报刊曾报道一个12岁的小孩子遇到海难,在冰冷的海水中漂流了几十个小时,能够奇迹般的活了下来,就是牢牢记住爸爸对他说的一句话 “相信自己能行„„”他相信一定会有人能来救他,他一定能够回家,相信自己使他战胜了严酷的现实,成为最后的胜利者。每个人面对人生都应该相信自己行。

其三,要正视自己的不足,战胜自己的弱点。什么是成功?成功不是说我超过了某某人,真正的成功是战胜自己,改变自己过去的缺点。战胜自己不是一下就能做到的,需要从小处开始改变,一点一点地克服自己的弱点养成良好的习惯。其次,要从小就坚持自我反思,不断的促进自己的改变和发展。时常问问自己,有没有什么不足,并想想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比如,在学习上,争取每天下午自习课的时候就把作业写完,晚上的时间,反思一天学到的内容,总结已经掌握的 知识,找到自己不理解还需要与同学、老师探讨的问题,第二天及时解决。不仅仅是学习,在做人方面也要不断地进行反思,良好的行为、习惯都需要通过反思来调整、完善。这样才能不断进步,不断取得成功,从而积淀自信。

二、要做一个讲诚信的人

首先,承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否则就不要承诺。作为中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要向父母、向老师、向同学、向集体承诺一些事情,一旦承诺的事情,就应该学习“玄奘西天取经”的精神,想方设法来完成,一定要取信于他人。

其次,自己决定做的事情一定要坚持。作为中学生经常自己给自己定一些规则,比如,每天几点到学校晨读,晚上定时看电视,双休日安排学习时间。只要是自己决定的,一定要坚持做,对自己不能放松,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努力做到。有时尽管没人监督,也能做到,这是一种自我约束,也是一种诚信。

另外,学习时更要讲诚信,特别是考试的时候,不会就是不会,绝对不能存在侥幸心理,在考试中作弊,出现不诚信的行为。知识的获取是需要付出艰辛的。做到诚信也需要付出努力,战胜自我。

三、要遵守规则

做任何事情都是有规则的,没有规则什么事情都无法完成。美国911事件发生的之时,由于电梯已经瘫痪,在世贸大楼中的所有人都必须走防火楼梯逃生,在这样的危急关头没有人拥挤,而是靠右边按照顺序排队下楼,把左边空间留给消防和援助人员。这样潜移默化的规则意识一定程度上降低了911事件的损失。作为中学生要有规则意识,学会按规则办事。大到遵守公民道德公约、交通法规、中学生守则、校规;小到遵守班规以及几个朋友之间定的规则。这样融入社会以后,才会不影响他人,不影响社会,同时给自己发展带来方便。遵守规则不妨从小事做起。比如,每次过马路都要等绿灯亮了再从人行横道上通过,就算是一辆车也没有,也提醒自己要守规则;就是别人全都匆匆过去了,也要提醒自己:我要做守规矩的人。从小事做起会形成一种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

四、要学会负责

一个人从上学开始,就担负起社会责任。中学生目前社会赋予的责任是学习,将来走入社会要承担一份工作,为社会发展尽责。因此,要从学生时代开始就学会负责。

一是要对自己负责,自己能做的事情一定要自己做。作为学生,应该了解自己现阶段最主要的责任——学习。学生只有通过学习掌

握知识技能,将来才有可能回报社会,贡献社会,今天努力学习就是对自己负责。二是要对自己的父母负责。一定要知道父母的生日,在父母生日的时候给予祝福,一句问候的话语,一条温馨的短信都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平时父母回到家为他们接一接手中的提物,拿一拿拖鞋,倒一杯茶,这都是身为儿女对父母应尽的责任。不懂得对自己父母负责任的人,也不可能对社会负责,事情虽小但是意义重大。

五、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有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一个人走入社会以后,将大学学到的知识都忘记了,最后剩下的最有用的就是习惯。作为中学生,首先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能够认真倾听积极思考的习惯,边听边做笔记的习惯,以及及时复习整理的习惯。

也可以概括成收集信息、整理信息、运用信息的习惯。这将是终身学习所必需的,一生受益的。

其次是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坐电梯请女士先上,下电梯按住开门按钮让别人先下,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等等好的行为习惯,都需要在中学时代养成,许多习惯将影响人的一生。

再有是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按时就寝,饭前便后洗手,用完东西放回原处,许多习惯虽小但是非常重要。有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说,对他影响最大的是在幼儿园时养成的“用完东西放回原处”的好习惯。他一生中读完书,用完资料都放在原来的位置,这样使他在研究过程中节省了大量的寻找资料的时间。

上一篇:班级管理改进方案下一篇:如何培养好孩子学习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