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诚信意识

2024-05-22

增强诚信意识(精选8篇)

篇1:增强诚信意识

树立诚信意识,增强竞争能力

企业的诚信是眼下的热门话题,这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任何一家想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的企业都必须认真面对“诚信”二字,任何一个现代企业管理者都应该把诚信管理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笔者就我们企业如何在企业文化管理中树立诚信意识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深刻理解诚信内涵,大力宣传诚信思想

什么是诚信?诚,即真诚、诚实;信,即守承诺、讲信用。诚信的基本含义是守诺、践约、无欺。通俗地表述,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与他人和社会发生关系,处理这种关系必须遵从一定的规则,有章必循,有诺必践;否则,个人就失去立身之本,社会就失去运行之规。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哲人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民间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都极言诚信的重要。几千年来,“一诺千金”的佳话不绝于史,广为流传。时代的进步推动着观念的更新。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社会生活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赋予诚信这一传统美德日益丰富的时代内容,也促使人们对诚信的理解从伦理道德的范畴提升到制度建设的层面。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不仅是一种声誉,更是一种资源。就个人而言,诚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社会而言,诚信是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诚信是道德范畴和制度范畴的统一,也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更是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统一。

对企业来说,诚信是一种宝贵的无形资产,是“资本价值中的核心成本”。成熟的市场经济,企业之间主要是品牌及服务的竞争,说到底也就是诚信的竞争,因此可以说,诚信就是资本价值中的核心竞争力,它决定了资本价值的增值能力和获取利润的能力。企业的管理者要取信于自己的员工,取信于自己的顾客,必须将诚信作为自己的管理价值观,用以指导企业的管理实践,通过自己具有优质品牌的产品来获得忠实的顾客。所以,我们应当把诚信作为一种文化,作为一种价值理念,作为一种工作准则,来高度重视,来认真研究,来广泛宣传,来切实贯穿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全过程。

二、充分认识“不诚信”行为对企业带来的危害,增强讲诚信的自觉性

我们是一个有着近三十年历史的施工企业,有较好的传统和经营业绩,但也有丢市场毁信誉的痛苦时刻,这都缘于我们个别项目的经营管理者和员工,不讲诚信所致。当前,在企业的管理行为中还存在不少“不诚信”的现象,值得我们注意和警惕。主要表现在:

一是领导干部不诚信,有的领导说的是一套,做的是一套,对员工是能哄就哄,能诳就诳,对自己业绩有利的就执行,无利的则不执行,甚至于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领导人员的不诚信影响广影响深危害也深;二是管理行为不诚信,以言代法,以包代管,一味地片面地追求责任成本盈余,人为降低标准,有的甚至于纵容偷工减料行为,这种一时的“辉煌”成就了个别人的前程,最终是毁掉了一个项目,丢掉了一方市场;三是企业文化上不诚信,干部之间,同事之间,不能以诚相待,以心换心,却是表面一套,背后一套,有的闹情绪,搞内耗,有好处的事争着做,争不着就说坏话落井下石,无好处的事就不在状态,要么无所事事,抑或制造事端。凡此种种“不诚信”行为,在一定范围里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急需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否则长此下去,做人则无人愿与之同伍,做事则无人愿与之共事,搞项目必定为企业埋下麻烦甚至祸端。我们的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要教育我们的干部和员工充分认识到上述不诚信行为对企业对个人的现实危害性,认真对照自己的言行,是不是有不诚信的地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真正从思想上杜绝“一锤子买卖”的不诚信想法和做法。要敢于与不诚信行为作斗争,我们绝不能对个别人的不诚信行为臵之不理,要知道这些不诚信行为与塑造良好企业文化是格格不入的,与我们的诚信观是相违背的。对内会阻碍和谐团结和正直向上氛围的形成,会严重削弱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外会破坏企业的信誉,毁掉企业经营生产的前途。我们要利用各种载体在员工中大力宣传讲诚信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自觉克服和抵制不诚信言行,为塑造企业诚信观营造积极的外部环境。

三、建立企业诚信内控机制,为诚信意识的树立提供制度保障

诚信不应被简单地认为是一种认知,一种观念,而应该上升为一种规范,一种约束。诚信不应只属于道德范畴,随着社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应加快成为制度范畴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笔者以为应当在三个层面上加快诚信的制度建设。

一是要培育企业诚信文化,就是要从诚信是生存之本的高度来认识诚信的重要价值,对企业的每一个组织系统、每一项活动、每一个员工进行诚信管理。中隧集团的企业精神是“至精、至诚,更优、更新”,核心价值观就包括了我们诚信观的部分内容。我应当大张旗鼓地宣传诚信思想,进一步加大培育诚信文化的力度,以各种有效载体,使诚信转化为现实的认知标准,并融入我们的项目我们的产品。通过诚信经营,诚信交往,诚信服务,从而巩固和扩大市场占有率。

二是要将诚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加以制定和确立。企业诚信的管理是要把企业的诚信作为一种资源来看待,企业诚信能否保持持久性,必须通过相应制度的建立而得到保证。应与企业生产和管理的每一个环节融合起来,以诚信来指导企业的管理和发展,在管理和发展中体现诚信的丰富内涵,将诚信观念纳入企业经营理念之中,这是现代企业的发展趋势和需要,要及时将诚信管理写入程序管理文件之中,使之成为一种管理规范,逐步形成教育引导、贯穿始终、过程培养、评价奖罚的一整套机制。

三是要发挥领导人员在诚信建设中的表率作用。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作为企业的各级管理干部在诚信建设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掌握的资源、影响力和感召力都是一般群众不能比拟的,领导人员诚信意识的强弱,导向的好坏与否,对我们的诚信意识的树立,诚信制度的建立,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我们的各级管理者务必站在引领企业向现代企业发展的高度,不为一时的世俗所左右,不为蝇头小利所迷惑,敢于善于冲破不诚信的氛围和环境所形成的桎梏,从净化自身入手,从身边的小事着眼,不说不诚信的话,不做不诚信的事,让领导者在人格力量的基础上再多一些诚信的光芒,工作会更加得心应手。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诚信的建立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就企业的发展而言,加快建立诚信意识、诚信机制、诚信环境对企业的健康发展,对企业综合竞争能力的提高,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是势在必行的,谁在这条路上走得越早,投入越多,谁就将受益最早受益最多。

篇2:增强诚信意识

增强法律意识,构建平安诚信和谐校园

为进一步贯彻“六五”普法规划,加强安全教育,诚信和谐音符奏响校园。9月10日周一我校举行了本学期第一次升国旗,之后大队辅导员赵国立老师,为全校师生作了一场生动的普法知识讲座。

讲座中,赵老师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就小学生骑车、搭乘车、行走过程中以及娱乐活动时应注意的相关事项进行了深刻讲解。并透析了诚信是立人之本,和谐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基本原则。活动大大提高了广大师生的法律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及诚信和谐的重要性。深受大家欢迎。

我校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通过校红领巾广播站向广大师生大力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将法律普及到校园每个角落,切实增强了每一个同学的法律意识,构建平安诚信和谐校园。

高甸子小学

张玉磊

篇3:增强核心意识维护中央权威

党的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特别重要的决定, 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是党和国家根本利益所在, 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根本保证, 是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迫切需要。这对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领导, 对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更好凝聚力量, 抓住机遇、战胜挑战, 对全党团结一心、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对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 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个国家、一个政党, 领导核心至关重要。这是党的宝贵经验, 也是深刻的体会。要保证党始终成为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力量, 必须有一个核心。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明确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 这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所在, 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根本保证, 是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迫切需要。中共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同志带领党中央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 以非凡的理论勇气、高超的政治智慧、坚韧不拔的历史担当精神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 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思想,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治国理政新思想内涵丰富、思想深邃, 处处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 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鲜明的治国理政品格。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局面, 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成就, 实现了党和国家事业的继往开来, 赢得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 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的伟大斗争实践中, 已经成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实践充分证明, 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 是众望所归, 当之无愧、名副其实;一致表示明确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 反映了全党的共同意志, 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篇4:增强诚信意识

以组织宣传为先,营造教育实践活动的良好氛围

今年6月2日,区工商联召开了以守法诚信为重点的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区委统战部主要领导出席,就深入开展活动作出具体部署。在街镇商会层面,各街镇商会作为守法诚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阵地,细化各自活动方案,充分发挥商会在行业和会员自律中的积极作用,组织会员进行学习培训和座谈讨论,引导会员企业自觉增强法治意识,依法治企、依法经营、依法维权。

区工商联党组成员带头下基层调研,摸底调查。通过深入基层、商会和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调研,了解当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守法诚信方面的突出问题、现实诉求以及对守法诚信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建议,准确把握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脉搏,积极回应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有针对性地谋划和开展活动。同时,总结前几年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的有效经验与做法,边总结边推进,进一步优化对非公企业的正面引导、政企沟通、培训互动、帮扶服务、解决困难、协调配合等机制,增强教育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宣传内容上,区工商联广泛宣传开展守法诚信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引导非公有经济人士积极参与全面依法治国实践,促进他们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遵守法律,重信守诺,自觉成为社会主义法制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在宣传方式上,在用好传统手段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扩大活动影响力,通过会刊、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多渠道,加强对守法诚信教育活动信息报送和新闻宣传。此外,区工商联还注重先进典型的正面引领作用,继续推广区工商联编写的《长宁非公经济风采》一书,向社会各界集中宣传区内守法诚信的非公经济人士和非公企业典型。同时,通过每月走访一定数量的企业家,在《长宁时报》长宁区非公有制经济专栏上和会讯《长宁工商联》上组织典型宣传,总结和发扬区优秀非公经济代表人士艰苦创业、奉献社会的精神,展现业绩和风采,宣传优秀品质和创业历程。

以学法守法为要,牢固树立非公经济人士守法诚信意识

为进一步加强广大非公人士对政策的及时有效解读,切实做到心中有数,区工商联集中力量对中央、上海市和长宁区有关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进行梳理,将27项政策汇编成册,完成《2013—2014非公经济政策汇编》,发放至街镇商会和非公企业家手中,受到普遍欢迎。同时,组织非公企业参加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召开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服务政策解读、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扶持资金解读、中小企业开拓资金专题等政策解读会,与区商务委、人社局等部门分别举办劳动用工政策解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讲座等,帮助非公企业理解政策、用好政策。

活动开展至今,区工商联始终聚焦守法诚信的主题,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当前非公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和现实需求,将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与宣传弘扬改革创新、艰苦奋斗、诚信守法、担当奉献的精神相结合,与参与谋划区域“十三五”发展规划相结合,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主战场相结合,与承接自贸试验区溢出效应、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创新制度相结合。充分发挥上海市民营经济研究会长宁区工作委员会的作用,研究完善促进非公企业守法诚信工作机制,引导民营企业遵法学法守法用法,诚实守信,规范经营。围绕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自贸试验区建设、十三五规划、落实市委“1+6”文件、加强公共安全等重点课题开展调研,及时收集整理“关于人防技防结合维护公共安全的建议”、“关于加强公共安全,杜绝踩踏事故发生的建议”、“关于由基层商会组织承接街镇对社区企业的管理与服务职能的建议”、“关于信用查询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关于企业法定代表人代持股份的问题和建议”,积极向相关党委和政府部门提出意见建议。

在积极建言献策的同时,区工商联不忘时刻引导非公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激发企业家回报社会的热情,激发社会正能量。积极开展“百企助百老”慰问走访活动,慰问“三老”人员近百人。还先后开展送知识、送法律、送科技、送岗位进军营、“军营一日行”等活动,强化非公企业家与部队的紧密联系。

以法律服务为实,切实提升非公企业防范风险能力

一直以来,区工商联都将“用好重要平台”作为服务工作中的一项准则。活动开展以来,区工商联突出抓好法律服务平台的建设。加强与区司法局的沟通合作,积极整合行政和司法资源,及时研究解决非公企业涉法问题,畅通非公经济人士诉求反映渠道。注重加强与律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的合作,依托法律专家资源,从区和街镇商会两个层面,深入推进区工商联专家律师团、街(镇)商会法律顾问工作,组团或对口为非公企业提供法律服务,通过帮助企业建立健全法律风险防范处置机制、开展法律培训、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促进企业依法经营、依法维权和规范管理,提升企业防范法律风险能力。今年,区工商联特别邀请著名法律专家、上海君悦律师事务所主任刘正东为会员企业作法律服务专题辅导报告,通过以案释法,解剖鲜活案例,引导非公经济人士充分认识守法是对企业最有效的保护。街镇商会也通过互动,为非公企业提供各类法律服务,引导企业依法经营、依法维权。

开展活动中,区工商联坚持倡导诚信合作、守法经营,帮助非公经济人士认识守法诚信对于企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促进非公企业在商务合作中把守法诚信放在突出位置。一是继续做好友好商会的联络学习,组织、参与区非公企业招商推介会、投资咨询会、商务对接会、业务交流会、名品博览会、经营培训会,以及上市公司沙龙、青年企业家联谊会等,帮助非公企业拓展业务、开拓市场,成功寻求商贸合作、海内外投资和技术交流等机会。二是积极牵线搭桥,增进民营企业与金融机构、各类融资平台合作,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今年通过银企战略合作签约等形式,帮助解决非公企业融资2200多万元。三是在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工作中,区工商联积极参与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建设,努力创建新形势下非公经济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宣传教育,引导会员企业规范劳动合同制度。今年,区工商联组织区内优秀非公企业参与“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提供工作岗位近200个;组织蒙翰贸易、忠诚物业、嘉盈服饰等13家企业参加劳动仲裁院举行面对面的咨询等活动,受到企业欢迎。

篇5:谈增强问题意识公仆意识责任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首要的问题是提高思想认识。思想自觉决定行动自觉。提高思想认识,应切实增强问题意识、公仆意识、责任意识。

一、切实增强问题意识

总书记强调,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也可以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由“四风”问题倒逼而开展,又在不断解决“四风”问题中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实效。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要任务是解决“四风”问题。解决问题,需要看到问题、找准问题,而看到问题、找准问题,又需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十八大以来中央对领导干部提要求使用的一个高频词。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刚开始的时候,有的领导机关、领导干部说,我们没有“四风”问题。对这样的现象,中央尖锐而深刻地指出,看不到问题,本身就是问题;认为自己没问题,本身就是大问题。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思想认识角度讲,每个领导班子、每个领导干部都要增强问题意识、突出问题导向。这是教育实践活动高起点开局、高标准开展、高质量推进的基本前提。

增强问题意识,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才能发现问题、整改问题。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解决了许多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突出问题,让党风一新、政风一清。实践证明,增强问题意识,突出问题导向,以问题整改开局亮相,以问题整改注入动力,以问题整改交出答卷,就能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增强问题意识,要紧密联系本地区、本部门实际。盟市旗县教育实践活动涉及的单位和人员范围广、领域宽、数量大,与群众联系更直接、更紧密,涉及的矛盾和问题具体尖锐,群众期望值高,任务也更加艰巨。总书记讲:“市县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和基层单位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更直接,其不良作风更直接损害群众利益、伤害群众感情。必须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各类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增强问题意识,就要紧紧抓住反对“四风”,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问题,把改进作风成效落实到苏木乡镇街道和嘎查村社区,真正让群众受益,努力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实效。

增强问题意识,要更加强化问题导向,回应群众关切,盯住“四风”问题不放,从小事做起,从具体事情抓起,维护群众利益,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要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把改进作风的要求真正落实到基层,有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危害百姓的事再小也要除,不等不靠,立行立改,对拖欠群众钱款、克扣群众财物、侵占群众利益等问题要开展专项治理,属实的都要立即加以解决。教育实践活动能否围绕问题做文章,决定着活动能否善做善成、有始有终。对此,我们从一开始就要有深刻的认识,做到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二、切实增强公仆意识

解决“四风”问题,其目的是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更好地贯彻群众路线。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密切联系群众、贯彻群众路线,核心问题是正确认识和摆正与群众的关系。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群众路线是党和群众关系的科学概括。过去我们强调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鱼水关系,就是说,党如果脱离了人民群众就像鱼离开了水,生命就要终止。这是对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和群众关系的生动比喻。今天,我们既要继续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更要强调党的干部和人民群众的主仆关系。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各级干部是人民群众的公仆。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切实增强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公仆意识,就是要严格规范各级领导干部的公仆行为,就是要真正体现和充分保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主人地位。各级领导干部,只有真诚地把人民群众当主人,把自己当仆人,才能为民务实清廉、主动服务群众;只有真正把人民群众当老师,把自己当小学生,才能认真地向群众学习、增长自己的智慧和才干;只有真正把人民群众当英雄,自己做勤务员,才能密切联系群众、密切党群关系;只有对党的群众路线真懂真信真用,才能找到主人、找准角色、当好仆人。坚持群众路线,就要坚持人民是决定我们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真正让人民来评判我们的工作。

公仆意识强不强、与群众的关系正不正,是检验我们是不是坚持贯彻群众路线、坚决反对“四风”的试金石。“四风”在各层级、各地区、各单位的表现形式不一样,但“四风”的实质是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假公济私、以权谋私,公权私用、公款私花。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作为党的干部,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作风问题都与公私问题有联系,都与公款、公权有关系。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领导干部必须时刻清楚这一点,做到公私分明、克己奉公、严格自律。”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对党的干部怎样增强公仆意识、规范公仆行为,怎样认识“四风”、克服“四风”,用什么标准查找“四风”问题、解决“四风”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列出了衡量的标准。

增强公仆意识,有强烈的公仆意识,才能对照公仆标准,有勇气把自己摆进去,发现和找到自身“四风”突出问题,有决心真心实意征求意见、揭短亮丑查摆问题,用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有力武器清除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真正搞清楚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进一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更好地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更好地补上理想信念这个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

三、切实增强责任意识

认真解决“四风”问题,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实效,全体党员都有责任,各级领导干部都有责任,都要增强责任意识。其中最重要的是各级党组织一把手要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充分发挥带头作用。

打铁还需自身硬。领导带头,是带动广大干部群众的无声力量,是我们党的重要领导方法。坚持领导带头,领导要从自身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绝对不做。身教胜于言传,表态不能代替表率。坚持领导带头,关键是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总书记强调,“一把手是关键。一把手以身作则并有力推动班子切实贯彻中央精神很重要。”一把手是领导班子的班长,是党员干部的标杆,是教育实践活动的第一责任人。一把手带头,是把教育实践活动引向深入的重要方法,也是教育实践活动能否取信于民的重要标准。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一把手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其他同志的工作动力。对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只有一把手带头抓落实,为其他党员示好范、带好头,才会形成一层抓一层、层层推进的生动局面,让群众看到决心,增强信心。如果一把手不愿动真碰硬、轻描淡写、不以为然、敷衍塞责,传递负面情绪,释放消极信息,教育实践活动自然就会停留在务虚功、走过场上,雷声大雨点小,阵势大实效小,最终让群众反感、社会失望。

己身不正,焉能正人。一把手是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者、监督者,更是参与者。如果一把手不能以普通党员身份把自己摆进去,不能做到认识高一层、学习深一步、实践先一着、剖析解决突出问题好一筹,就很难用严格标准来要求别人。哪里有一把手带头,哪里就有工作新局面;哪里一把手高度重视,整个班子就会认真负责;哪里一把手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子,群众就会对他敞开心窝子;哪里一把手把自己摆进去、立行立改,党员干部就能直面问题、主动整改。

总书记特别要求我们,要着力搞好教育实践活动,坚持抓严,认真抓实,切实抓长,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人民满意的实效。抓好一把手、一把手抓好,就是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人民满意实效的一条基本经验。切实增强责任意识,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一把手就要亲自抓、带头干,率先垂范、树起标杆,带头认真学习,带头听取意见,带头谈心谈话,带头撰写对照检查材料,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带头整改落实和建章立制,真正发挥一把手的关键作用,确保中央高度重视、群众高度期待的教育实践活动,善始善终、善做善成。

篇6:增强诚信意识

去年以来,全县上下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开展了以“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群众得实惠”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今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又延伸拓展,精心组织开展了以“政策入户促增收、群企共建促发展、干群结对帮民富、争当先锋擎旗帜”为主要内容的“为民服务零距离”活动。通过活动开展,全县广大干部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意识日益增强,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工作作风得到全面转变,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在工作之余,自己通过认真学习深入思考,在今后工作中将努力从以下二个方面做起,身体力行,自觉实践,争做创先争优表率:

(一)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一是树立群众观点,增进群众感情。始终站在群众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着眼群众的需要改进工作,把群众作为服务的主体,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尺,群众赞成什么就鼓励什么,群众期盼什么就做什么,使自己的工作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二是自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坚持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认真贯彻密切联系群众的宗旨,思想上尊重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定期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群众的所盼所想,听取群众意见建议,1

进而推动分管各项工作进展。

三是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坚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通达社情民意,回应群众关切,多做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工作,多提供群众需要的发展产业、法律法规、相关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协调解决一些困难群众、弱势群体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统筹各项工作,在推进富民强县上做贡献。

一是狠抓“两大创建、一项整治”工作。通过这“两大创建、一项整治”工作,打造整洁亮丽的县城新面貌,进一步改善城乡发展环境,提升全县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促进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争先进位。

二是扎实推进分管重点工作。严格按照县委关于重点工作模块化推进的要求,认真抓好县城建设模块推进工作,加快工作进度,确保施工安全和建设质量。指导统计部门做好县域经济监测各项工作,及时预警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科学决策提供客观依据。

三是全力以赴维护社会稳定。继续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落实重点人员稳控机制,深入开展好各级领导接访、约访、下访活动,集中力量解决省、市交办案件和一批重信重访案件,为庆祝建党90周年和西安世园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社会治安管理,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努力

篇7:增强团员意识资料

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是青年工作的行动指南和强大思想武器,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来认识青年、指导工作,始终跟着党走在时代发展的前列。

第二,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共青团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完成好党交给的团结教育青年的任务,带领广大青年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坚持围绕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充分发挥青年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共青团要始终把工作放到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中去思考、去把握、去部署,在大局中找准位置、发挥作用,动员和组织广大青年为促进改革发展稳定贡献力量。

第四,坚持抓好培育“四有”新人这一根本任务,全面提高青年一代的素质。培育“四有”新人是党赋予共青团的光荣责任。要把提高青年的思想道德素质放在首位,发扬在实践中育人的传统,引导青年牢固树立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着眼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帮助青年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创业和创新能力。

第五,坚持把竭诚服务青年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巩固党的青年群众基础。要把服务青年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切实维护好青年的具体利益,帮助青年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真正把广大青年团结凝聚在党和政府的周围,把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

第六,坚持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团的建设,切实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团的工作环境、工作对象和组织依托发生了深刻变化。要与时俱进,深入研究和解决团的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不断增强团组织的生机与活力,努力扩大团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42.共青团工作中要努力把握好哪些原则?

(一)要把教育青年和服务青年结合起来。要把教育融入服务之中,要在服务之中体现教育引导。教育工作做好了,就是服务了青年的成长和发展;服务工作做好了,可以增强教育工作效果。共青团要教育引导好青少年,就必须坚持不懈地把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四有”新人作为首要任务来抓,进一步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团、教育青年,加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服务青年必须把服务他们的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结合起来,一方面要为他们健康成长服务,把他们培养成为“四有”新人,另一方面要为他们的学习、生活、就业、文化娱乐等具体需求服务,帮助他们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和问题,要通过多种形式来满足他们的文化需求,引导青年正确认识时尚,发展健康时尚。

(二)要把贯彻党的要求和青年的根本愿望结合起来。共青团由其性质所决定,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做到“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始终按照党的要求开展工作。要善于把党的号召变成广大青年的自觉行动,把广大青年的愿望融入全民族的共同理想之中。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们党提出的跨世纪发展目标,充分反映了青年的根本愿望。在带领青年迈向新世纪的进程中,共青团要坚持用党的跨世纪宏伟目标来凝聚青年,使党的跨世纪宏伟目标成为广大青年的共同追求,把广大青年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五大精神上来,把他们的热情和智慧凝聚到为实现跨世纪目标做贡献上来。

(三)要把围绕大局开展工作和发挥青年优势结合起来。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必须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来设计和开展工作。而要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做出更大的贡献,就必须注重发挥青年的优势,充分发挥青年的生力军、突击队和开风气之先的作用。

(四)要把做好党的青年群众工作与开发青年人力资源结合起来。要把青年最广泛地团结在党的周围,把青年中蕴藏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同时要着眼于实现党的跨世纪宏伟目标和造就青年人才大军,把青年中蕴含着的巨大潜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建立健全培养和造就大批青年人才的机制,激励广大青年学习成才,建功立业。

(五)要把服务社会和提高青年素质结合起来。组织青年为社会服务,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基本需求服务,是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青年成长发展的内在需求。社会实践是育人的重要手段,是青年成长的大课堂。共青团要调动广大青年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的积极性,组织引导他们在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实践中提高素质,增长才干。

43.新时期加强团的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能力建设是共青团的一项根本建设。概括起来讲,共青团的能力,就是共青团按照党的要求,紧密结合青年和青年工作

特点,充分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党联系青年的桥梁纽带作用、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作用,促进青年一代健康成长,团结带领广大青年为祖国和人民做贡献的本领。共青团能力建设贯穿于团的整个历史发展进程之中。共青团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增强服务能力,增强凝聚能力,增强学习能力,增强合作能力。

增强服务能力。共青团组织对青年的吸引力、凝聚力,从根本上取决于服务青年的能力。大力推动服务青年工作网络化,不断健全共青团的服务体系,使服务工作最大限度地覆盖青年,更加具有实效性。

增强凝聚能力。共青团增强凝聚能力,就是要把当代中华青年最广泛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凝聚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旗帜下,为实现祖国富强、民族振兴做贡献。当前,我国正处于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需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奋斗。共青团要充分发挥联系青年的桥梁纽带作用,大力增强凝聚能力,努力实现中华青年的大团结、大凝聚。

增强学习能力。共青团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把青年一代培养成为“四有”社会主义新人是共青团的根本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讲,共青团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组织。当今时代,是学习和创新的时代,创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会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潮流。共青团更应该大力提高学习能力,既加强组织自身的学习,努力培育学习型组织,又积极推动广大团员青年加强学习,努力成为学习型群体,从而始终保持共青团组织的生机和活力。

增强合作能力。合作是社会组织应对挑战、赢得发展的有效途径。只有通过加强合作,社会组织才能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平等互利、共同发展。当前,随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整个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面临的共同课题日益增多,国家之间、社会组织之间加强合作的要求更加迫切,合作的空间更为广阔,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时代前进的必然要求。共青团必须大力增强合作能力,面向青年、面向社会、面向国际,实现团内团外、国际国内资源共享、工作联通,以合作求活力,以合作促发展。

44.共青团的组织系统是怎样的?

截至2004年底,中国共青团拥有团员7188万名,298.6万个基层组织。其中,基层团委21.2万个,团总支23.4万个,团支部254万个。全团根据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直至基层的组织系统。

(一)共青团中央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是受党中央领导的,经团的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团的全国领导机关。团中央机关是团的中央委员会的办事机构。

团中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帮助团员青年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带领全国青年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艰苦创业,代表和维护青年的具体利益,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把青年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团中央的主要职责是:领导全国共青团工作;调查青年的思想动态和青年工作的情况,为党和国家制定有关青年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提供依据;研究青年工作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征集青运史资料,研究撰写青年运动史;代表和维护青年的具体利益,动员和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促进青年的健康成长;加强团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加强团干部的选拔、管理、考核、培训和输送;做好青年统战工作,指导和帮助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的工作;负责全国青少年和学生的对外联络工作;调查研究各国青年、学生运动的情况,建立和发展与各国青年、学生组织的友好关系,支持各国青年的正义事业,开展对港澳台青年、学生组织的工作,发展青年旅游事业,扩大同各国青年的交往;领导团中央系统的青少年报刊和青少年读物的出版工作,指导各地青少年报刊的工作;受党中央委托,领导全国少先队的工作,指导少先队辅导员的工作。

(二)共青团地方各级委员会

团的地方各级委员会由三级构成,它包括团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和中央直属系统团委,团市、地、州、盟委,团县、市(县级市)、旗、市辖区委。团的地方各级委员会是受同级党委领导的、经团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团的地方领导机关(团的派出机构如团地委,不由选举产生)。各级地方团委机关,是团的各级地方委员会的办事机构。

团的地方各级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和任务是:接受地方同级党委的政治领导,执行上级团的组织和同级代表大会的决议,贯彻共青团工作的指导思想,实现共青团组织的各项任务,创造性地领导和开展本地区团的工作,定期向上级团委报告工作。

(三)共青团的基层组织

团的基层组织,在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武装警察部队中队和其他基层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和团员人数,经上级团委批准建立。团的基层组织一般分为团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根据团章规定,团的支部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由团员大会选举产生,每届任期2年或3年。基层委员会由团员大会或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每届任期3年至5年。团小组不是团的一级组织,是为了便于开展团的工作而划分的活动单位,团小组长可以由团员选举产生,也可以由团支部指定。

45.团的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团的基层组织是团的工作和活动的基本单位。根据团章规定,团的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是:

(一)组织团员和青年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

(二)宣传、执行党和团组织的指示和决议,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充分发挥团员的模范作用,团结带领青年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贡献。

(三)教育团员和青年学习革命前辈,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发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树立与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观念,自觉抵制不良倾向,坚决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四)了解和反映团员与青年的思想、要求,维护他们的权益,关心他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和休息,开展文化、娱乐、体育活动。

(五)对要求入团的青年进行培养教育,做好经常性发展团员工作,收缴团费,办理超龄团员的离团手续。

(六)对团员进行教育和管理,健全团的组织生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监督团员切实履行义务,保障团员的权利不受侵犯,表彰先进,执行团的纪律。

(七)对团员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推荐优秀团员作党的发展对象;发现和培养青年中的优秀人才,推荐他们进入更重要的生产和工作岗位。

46.当前共青团员的构成是怎样的?

截至2004年底,团员总数7188万名(其中,女团员3060万名,占42.6)。按国家统计局提供的青年数计算,团员占青年的比例为23.2,为历史最高水平。

其中,农村团员为2145万名,占团员总数的29.8;从事第二产业的团员610万名,占8.5;从事第三产业的团员642万名,占8.9;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部队中的团员299万名,占4.2;学生团员3492万名,占48.6(其中,大专院校学生团员总数为873万名)。

国有企事业单位团员1164万名,占团员总数的16.2;集体企事业单位团员266万名,占团员总数的3.7;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员454万名,占团员总数的6.3。

2004年,全国共有904万名团员申请入党,145万名团员入党(其中114万名是经团组织“推优”入党的,占78.6)。

47.团员应该履行哪些义务?

团章规定,团员必须履行下列义务:

(一)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团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二)宣传、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积极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完成团组织交给的任务,在学习、劳动、工作及其他社会活动中起模范作用。

(三)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团的纪律,执行团的决议,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风尚,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的安全挺身而出,英勇斗争。

(四)接受国防教育,增强国防意识,积极履行保卫祖国的职责。

(五)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热心帮助青年进步,及时反映青年的意见和要求。

(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勇于改正缺点和错误,自觉维护团结。

48.团员应该享有哪些权利?

团章规定,团员应该享有下列权利:

(一)参加团的有关会议和团组织开展的各类活动,接受团组织的教育和培训。

(二)在团内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三)在团的会议和团的报刊上,参加关于团的工作和青年关心的问题的讨论,对团的工作提出建议,监督、批评团的领导机关和团的工作人员。

(四)对团的决议如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保留,并且可以向团的上级组织提出。

(五)参加团的组织讨论对自己的处分的会议,并且可以申辩,其他团员可以为其作证和辩护。

(六)向团的任何一级组织直至中央委员会提出请求、申诉和控告,并要求有关组织给予负责的答复。

团的任何一级组织或个人都无权剥夺团员的权利。

49.团旗是怎样诞生的?有何象征意义?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旗,是毛泽东、周恩来等同志亲自审定,并经党中央批准,于1950年5月4日由团中央委员会公布的。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旗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胜利;左上角缀黄色五角星,周围环绕黄色圆圈,象征着中国青年一代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

团旗为长方形,它的长与高之比为3∶2,通用的尺度有三种:(1)长288厘米,高192厘米;(2)长192厘米,高128厘米;(3)长96厘米,高64厘米。

团章第三十一条规定:“团的重要会议以及团日活动可以使用团旗。”其具体使用方法是:

(一)团的各级代表大会和代表会议、团员大会、举行新团员入团宣誓仪式的会场,可以悬挂团旗,也可以同时悬挂党旗。团旗和党旗同时悬挂时,党旗应挂在面向的左方,团旗挂在面向的右方。

(二)团日活动可以使用团旗。在重大节日期间,共青团各级机关门口,只悬挂国旗,不悬挂团旗。

50.团徽是怎样设计出来的?有怎样的内容和象征意义?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徽,是经党中央审定批准,于1959年5月4日由共青团中央颁布的。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徽,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标志。它象征着共青团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耀下,团结各族青年,朝着党所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

团徽的内容为团旗,齿轮,麦穗,初升的太阳及其光芒,写有“中国共青团”五字的绶带。团徽涂色为金红二色。团旗的旗面和绶带为红色,团旗上的五角星和环绕它的圆圈、旗边、旗杆、齿轮、麦穗、初升的太阳及其光芒、“中国共青团”五个字都为金色。

团徽的使用规定:

(一)团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代表会议的会场,团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代表会议的会场,可以悬挂团徽。共青团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委机关的会议室,可以悬挂团徽。团委机关门口,不悬挂团徽。

(二)团的省级以上委员会以“共青团号”命名的火车、轮船、汽车、电车等,可以悬挂团徽。

(三)共青团各级组织在自己颁发的奖状、奖旗、奖章、证书、光荣簿和其他荣誉性文书、证件上,在团的报刊上,可以加印团徽。

篇8:培养质疑能力增强主体意识

首先是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古人说得好:“读书无疑须教有疑, 有疑却要无疑, 到这里方是长进。”阅读教学则应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在发现和思考问题中再深入阅读, 从而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意识和能力。教学中, 我经常有意识地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让学生在强烈求知欲望的驱使下, 开动脑筋各抒己见。比如教学《中彩那天》时, 我引导学生质疑:“父亲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 这个难题是什么?”鼓励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去理解。有些学生就能联系上下文, 明白中奖彩票不是父亲的, 而是库伯的。这时, 我再鼓励学生质疑, 父亲打电话让库伯开走汽车, 你们觉得父亲这样做值得吗?为什么?通过诸如此类的质疑问难, 既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又充分调动了他们学好语文的积极性。教师要肯定每一个有意义的问题, 通过小组交流、大组讨论、师生评议等多样化的形式来扩大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空间, 营造人人参与、全面深入理解教学内容的氛围,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

教师应经常鼓励学生对同伴和教师发言, 大胆地提出不同见解, 还要不断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这就要求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为把握课文的本质而质疑。

一、在预习中质疑

让学生在自学课文的基础上, 找出自己不能理解的地方,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从而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这样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探索。现行教材三年级以上的课文都有预习提示, 这对帮助学生学好课文有很大的帮助。我让学生自学前明确要求, 并在阅读时用铅笔在有疑难的地方提出问题, 也可以写在预习本上。如《白杨》一课的预习提示是这样写的:“白杨, 又叫大叶杨, 在我国广泛种植。它也能在没有人烟的沙漠中成长。读了课文, 你不仅会对白杨有所了解, 而且会从中受到一些启迪。读课文中的语句, 想想大戈壁是什么样子?把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话画下来, 想想这些话的意思。”学生读了这课的预习提示后, 能很快在文中找出描写大戈壁样子及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句子, 我指导学生针对这两部分的内容提出疑问。经过思考, 学生提出:“大戈壁给人什么样的印象?”“浑黄一体是什么意思?”“爸爸是在什么情况下向孩子介绍白杨树的, 目的是什么?”学生能从内容、词语的理解、写作目的等各方面提出疑问, 不正说明读懂预习提示是能发现问题的吗?

二、从课题中质疑

题目是文章的“窗户”, 犹如传神的眼睛, 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审清题意, 在题目处让学生质疑, 从而为阅读课文串起一条主线十分必要。例如一位教师教《鸟的天堂》, 教师让学生据题发问。学生问:“天堂是什么意思?鸟的天堂是什么样的?为什么称它为鸟的天堂?”教师又启发学生:能否据此发现提问的一般方法?学生思考后回答, 提问就是问“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的问题。教师就要求学生用这种方法自己去文中探索、发现并提出问题。学生兴趣盎然, 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

三、抓重点词句质疑

因为文中的重点词、句常常能体现课文的中心,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质疑。如《穷人》一文写桑娜抱孩子后的内心活动, 其中有这么一句:“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 但是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抓住这句话就可提出:1.为什么说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2.“非这样做不可”是什么意思?从中可以看出桑娜什么样的高贵品质?再如《詹天佑》一文, 开头就是“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杰出、爱国”是中心词, 我引导学生在这两个词上提问题:1.杰出是什么意思?詹天佑的杰出表现在哪里?2.文中哪些地方体现詹天佑的爱国精神?如此发问, 学生理解有了一种多方面、多方位的思维出发点。

四、抓住重点、难点质疑

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抓住重难点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把握课文内容, 从而自己读懂课文。例如, 在《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过程中, 谈到台湾青年献出自己的骨髓时, 我抓住了这个重难点质疑, 台湾青年为什么要这样做?让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 有的学生认为他是在卖骨髓, 有的学生认为他们是亲戚。这时我点拨, 这是出于爱心, 精神可佳, 让学生去讨论、交流。学生也会更深一层去体会, 并总结出了台湾青年无私奉献的精神, 为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做了铺垫。这堂课正是由于几个学生的大胆质疑, 才引发了一场唇枪舌剑, 不仅使全班学生得到了一次很好的求异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而且还产生了一个创新的见解。

五、在反馈中质疑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信息的多向传递, 随时捕捉瞬时的反馈信息, 在调控和矫正中能适时地引导学生产生疑问, 让学生再生疑, 再存疑, 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达到深入地理解课文的目的。例如, 我教完《草船借箭》后发问:学了这篇课文, 你有什么问题要请大家探究?有一位学生问:“为什么诸葛亮会比周瑜高明, 原因是什么?”显然, 这一问题闪现着思维的智慧火花。于是, 我立即将它提升为:在筹划备箭上, 周瑜和诸葛亮的策略有什么不同?他们在考虑问题上的思路有什么不同?哪种思路好?这一问, 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经过一番争议, 学生的认识趋于一致:诸葛亮的思路和周瑜不一样, 周瑜是以常规思路来思考, 以为箭只能“造”才能得到;而诸葛亮用创造性思维来思考, 想到以“借”得到箭, 也就是以“借”代“造”的方法智取, 即利用天时地利向多疑善猜的曹操去“借”箭。课题上的一个“借”字就说明诸葛亮的谋略智慧要比周瑜高明得多。

上一篇:繁体字的伤感个性签名下一篇:企业员工自查自纠简洁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