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办法(2007年12月20日沈阳市人民政府第

2024-04-07

沈阳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办法(2007年12月20日沈阳市人民政府第(共7篇)

篇1:沈阳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办法(2007年12月20日沈阳市人民政府第

【发布单位】辽宁省沈阳市

【发布文号】沈阳市人民政府令第2号 【发布日期】2008-05-19 【生效日期】2008-06-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沈阳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办法

(2007年12月20日沈阳市人民政府第1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2008年5月19日沈阳市人民政府令第2号公布 自2008年6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第一条 为了加强我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顺利进行,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是指经国家批准,在本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中的地铁等城市轨道公共客运系统。

第三条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是指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线路规划、用地规划和建设规划。

第四条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城市轨道交通(以下称轨道交通)的规划、投资、建设及相关管理活动,但城际轻轨交通除外。

第五条第五条 轨道交通是服务于社会的重大公益性城市基础设施。轨道交通建设应当纳入本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长远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分期组织实施。

第六条第六条 轨道交通建设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多元投资、分期建设、优先发展的原则。

第七条第七条 轨道交通建设由市政府组织实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地铁工程建设中的重大事项的监督与管理;市地铁建设指挥部(以下称轨道交通建设部门)具体负责轨道交通建设的实施工作。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能分工,做好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工作。

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义务支持、配合轨道交通建设和管理工作。

第二章 规划管理

第八条第八条 轨道交通规划,由市规划部门和轨道交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组织编制,经市政府批准后实施。其用地规划,由市规划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线网规划、线路规划和建设规划,由市轨道交通建设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第九条第九条 轨道交通建设设置安全保护区,由市规划部门负责控制,控制范围如下:

(一)已建工程地下车站和隧道结构边线两侧各30米内,未建工程地下车站和隧道结构边线两侧各50米内;

(二)地面车站和高架车站以及线路轨道外边线各30米内;

(三)运营控制中心、车辆段、地面站房和变电站等建(构)筑物用地界线内;

(四)独立设置的出入口、通风亭外边线外侧各10米范围内。

第十条第十条 在安全保护区内,建设非轨道交通工程应当经市规划部门批准,批准前应当征得轨道交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建设部门同意。

在安全保护区内,实施经批准的非轨道交通建设项目,轨道交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建设部门应当参与监督。

第三章 工程管理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轨道交通建设实行项目法人制度、招标投标制度、监理制度和合同制度。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轨道交通建设部门负责组织制定轨道交通建设计划草案,经轨道交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发改委、财政部门初审后,报市政府批准。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轨道交通建设部门组织工程设计,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必须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地铁设计规范》等相关规定进行,并应当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进行充分论证。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轨道交通建设所需用地,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无偿划拨。其中属于原市政用地的,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土地处置后,为轨道交通建设部门办理其土地登记;涉及需征收其他权属单位土地的,轨道交通建设部门在与原用地单位达成协议、并经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持土地处置文件申请用地登记。

经批准的轨道交通建设用地规划,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按照法定程序重新报批。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轨道交通建设涉及通信、供电、供水、排水、供暖、燃气和公路、交通、地下工程,以及气象、水利、环保、地质、地震等工程的,有关部门和管线权属单位应当向轨道交通建设部门无偿提供上述需迁改的设施资料和相关情况。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轨道交通建设需拆迁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的,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沿线各区、县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予以配合。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轨道交通建设需拆迁各类管线的,轨道交通建设部门应当会同管线权属单位编制管线迁改方案,并组织相关单位具体实施。

轨道交通建设迁改的各类管线及其他市政设施,其迁改费用按照市政工程收费标准收取,由轨道交通建设部门承担;非因轨道交通建设需要而在新建管线或市政设施时提高标准或增容的,增加部分或超出标准部分的费用由管线和设施的权属单位承担。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轨道交通建设部门组织工程招标投标,应当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择优选定承建单位,市有关监督部门应当对其工程招标投标活动依法进行监督。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轨道交通建设部门组织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及设备采购、安装,应当按照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确保工程质量和工程建设安全,并接受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质量管理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轨道交通建设部门组织施工建设,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行业技术标准;国家、行业技术标准尚未明确的,由轨道交通建设部门组织制定本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企业技术标准,报市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备案后执行。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轨道交通建设部门制定交通疏解方案和文明施工方案,应当会同规划、交通管理等部门共同科学合理地制定,并组织实施。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轨道交通建设使用地下空间,应当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建设和管理,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和减少对地上周围已有建筑物、构筑物的损失和影响,保证其安全。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轨道交通建设工程竣工后,市各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组织验收。

第四章 资金管理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轨道交通建设资金,实行多元化投资,多渠道筹措,鼓励国内外企业和其他组织投资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投资者的权益受法律保护。

轨道交通建设资本金为工程投资总额的50%,其余资金采用银行贷款等方式解决。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轨道交通建设部门编制资金计划,应当根据其工程建设计划、施工方案、施工进度等情况进行,经市政府批准后,列入市财政预算。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轨道交通建设资金,由市政府投资的,设立轨道交通建设发展专项资金并纳入专户管理和核算,实行专款专用,并根据工程进度分期拨付;通过银行贷款等其他渠道筹集的,由轨道交通建设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直接管理和使用。

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审批,属行政事业性收费的,经财政部门审核后,报市政府批准予以减免。

第二十八条第二十八条 轨道交通建设附属工程,属市政工程建设性质的,应当列入市城市建设计划,并按工程实际需要安排资金。

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 轨道交通建设与房地产开发等项目配套需要增加轨道交通建设资金的,由项目开发单位承担。

第三十条第三十条 轨道交通建设计划的实施和资金的使用,应当依法进行,并接受市有关部门的依法监督。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第九条规定,未经批准,擅自在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保护内进行工程建设的,由市行政执法部门依据城市建设规划管理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规定,有关部门未按时提供有效资料造成损失的,由其权属单位自行承担其损失后果。

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三条 对阻碍、围攻、谩骂、殴打执行建设任务的轨道交通建设人员,或寻衅滋事妨碍轨道交通建设以及盗窃哄抢轨道交通建设器材的,由公安机关依法进行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四条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自2008年6月1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篇2:沈阳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办法(2007年12月20日沈阳市人民政府第

【发布文号】沈阳市人民政府令第72号 【发布日期】2007-07-10 【生效日期】2007-08-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沈阳市采砂管理办法

(2007年6月25日沈阳市人民政府第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2007年7月10日沈阳市人民政府令第72号公布 自2007年8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第一条 为规范砂石开采行为,适应城市建设发展需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砂石开采的,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砂石开采,是指单位或个人在地表及水面以下挖掘砂石,用于获取商业利益的行为。

第四条第四条 市、区、县(市)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砂石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区、县(市)政府和水利、环保、工商、公安、林业、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砂石开采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第五条 各级政府及各相关部门应当鼓励对违法开采砂石行为进行举报,并对举报人的相关情况保密。

第六条第六条 砂石采矿权通过招标、拍卖和挂牌等有偿使用方式取得。有偿取得的采矿权可以依法转让。

第七条第七条 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砂石开采规划,划定采区范围、编写地质储量报告、核定砂石储量,设置合理的矿山企业数量。

涉及河道内砂石开采的,由河道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当年的防洪、泄洪、疏浚河道需要,在保证跨(穿)河管线、桥涵和水利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制定河道采砂规划,划定可采区和禁采区,确定采量、采深及采砂期限。根据水文和天气情况,发布禁采预报。

第八条第八条 采矿权申请人开采砂石应当到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采矿许可证。

涉及河道内采砂的,应当在办理采矿许可证前到河道行政主管部门办理采砂许可证。

第九条第九条 采矿许可证由区、县(市)级以上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核发。跨行政区域开采砂石的,由市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指定的区、县(市)级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核发。区、县(市)级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审批的采矿许可证资料报市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条第十条 采矿权申请人办理采矿许可证时需报送下列有关资料:

(一)采矿权申请登记书和矿区范围图及划定意见;

(二)占用矿产储量登记表;

(三)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方案及批准文件;

(四)经批准的矿山建设项目文件或者开采河道砂石的批准文件;

(五)经环境保护部门批准的矿山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六)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安全生产评价报告;

(七)采矿权有偿出让成交确认书;

(八)工商部门关于矿山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九)法律、法规规定需要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符合规定的采矿权申请人提出采矿申请,缴纳费用后,5个工作日内发放采矿许可证。

对不符合规定的采矿权申请人,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给予不予办理采矿许可证的答复,并告知理由。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在办理采矿许可证时,应当告知采矿权申请人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及水土保持等审批手续。

采矿权申请人应当在办理完所有证照后,方可实施开采活动。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对砂石开采企业实行矿山地质环境保证金制度。采矿权人按照有关规定闭坑,经验收合格后,保证金予以返还。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经批准的采矿权人应当按照批准的方案进行开采。并在采矿期内依法履行采矿权年检、变更等手续。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砂石采矿权出让期限不得超过3年。到期需要办理延续采矿的,采矿权人需提前30日向原审批部门提出申请。采矿权人未按规定期限提出延续申请,视为放弃采矿权,规定期满后由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注销。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采矿权人停办或者关闭矿山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闭坑,并进行土地复垦、植被恢复和环境保护。

对不能进行闭坑,恢复地质环境的,除由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按本办法第二十条的规定予以处罚外,保证金不予返还,用于恢复地质环境。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禁止在基本农田、绿地、林地、水源地和自然保护区范围内从事砂石开采活动。特殊情况需要在耕地上选址开采砂石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事先调整土地利用规划,办理征占地审批手续后,出让采矿权。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进行采砂活动或者超越批准的矿区范围进行采砂活动的,由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其非法开采的矿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超过规定期限未建矿开采或者未按期办理延续、变更或者注销登记手续的,由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吊销其采矿许可证。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采取破坏性方法开采砂石,造成矿产资源破坏、浪费的,由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吊销其采矿许可证,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采矿权人未按规定闭坑,进行土地复垦或者植被恢复的,由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闭坑,恢复地质环境,并处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非法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转让采矿权的,由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吊销其采矿许可证,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开采砂石,造成矿产资源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无法修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开采砂石,给他人人身及财产造成重大侵害,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政府各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玩忽职守、弄虚作假、滥用职权或徇私舞弊的,由监察部门依法追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所称区政府及部门包括开发区管委会及相关管理部门。

第二十八条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2007年8月1日起施行。

篇3:沈阳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办法(2007年12月20日沈阳市人民政府第

【发布文号】石家庄市人民政府令第157号 【发布日期】2007-10-17 【生效日期】2007-12-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石家庄市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办法

(2007年10月12日石家庄市人民政府第6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2007年10月17日石家庄市人民政府令第157号公布 自2007年12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第一条 为了预防控制病媒生物的孳生和扩散,改善城乡卫生环境,防止疾病传播,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 河北省爱国卫生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病媒生物是指直接或间接危害人体健康,传播人类疾病,影响生产生活的鼠、蚊、蝇、蟑螂、臭虫、蚂蚁、蚤、虱、蜱、螨等有害生物。

第四条第四条 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坚持政府组织、部门协作、单位负责、全民参与、综合预防控制的原则,实行集中消杀与日常消杀相结合,群众预防控制与专业消杀服务相结合,环境治理控制孳生条件与直接消杀相结合。

第五条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规划,将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加强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开展公共环境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组织动员全社会参加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活动。

第六条第六条 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负责全市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的组织、管理、协调、监督和检查,县(市)、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各级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负责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七条第七条 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委员部门按照各自职责,组织实施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

(一)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建设工地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的管理;

(二)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城市供排水系统、道桥等市政公用设施和垃圾处理场、转运站、公共厕所、垃圾点等环境卫生设施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

(三)园林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广场、绿地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

(四)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病媒生物密度日常监测、抗性监测、药效实验和防制技术指导工作;

(五)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农村灭鼠工作;

(六)宣传、工商、商务、教育、交通、房管等委员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

第八条第八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村(居)民委员会应当组织辖区内的单位、村(居)民开展杀灭病媒生物及其清除和治理孳生场所的活动。

第九条第九条 村(居)民住宅内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由房屋使用人或所有人负责。

居民小区公共部位和共用设施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实行物业管理的,由物业管理企业负责实施;未实行物业管理的,由居委会负责组织产权单位或小区居民实施。

第十条第十条 各单位的生产、经营、办公、教学等区域内病媒生物预防和控制工作,由本单位负责;公共场所的病媒生物预防和控制工作由主管部门或者主管单位负责;责任不明确区域的病媒生物预防和控制工作由市、县(市)、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负责。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预防病媒生物孳生应当采取下列措施:

(一)及时清除易孳生病媒生物的积水、有机废弃物,堵塞易孳生病媒生物的缝隙和孔洞;

(二)厕所、下水道、电缆(讯)沟、垃圾和污物收集容器、存(积)水处,应当密闭、冲洗、消杀、平整、疏通;

(三)化粪池应当加盖密封,定期清掏,粪便无害化处理;

(四)设置防蝇门、防蝇窗、防鼠门、防鼠网、防鼠台等设施;

(五)其它有效措施。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餐饮、食品加工销售、仓储、农贸市场、商场超市、医院、学校、屠宰场、养殖场等应当建立预防控制病媒生物的制度,并定期检查。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标准应达到以下标准:

(一)每15平方米为一标准房间,布放20×20厘米滑石粉两块,一夜后阳性粉块不超过3%;有鼠洞、鼠粪、鼠咬痕等鼠迹房间不超过2%;

(二)单位和居民小区内、外环境各种存水容器和积水中,蚊幼及蛹的阳性率不超过3%;

(三)宾馆、饭店、食品加工销售、商场超市、医院、学校等单位有蝇房间不得超过1%,其他单位不得超过3%,平均每个阳性房间不超过3只;加工直接入口食品的场所不得有蝇;

(四)每15平方米为一标准房间,室内有蟑螂的阳性房间不超过3%,平均每间房蟑螂不超过5只;有蟑螂粪便、蜕皮、死蟑螂等蟑迹的房间不超过5%。加工直接入口食品的场所不得有蟑螂。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可指定或委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等单位对单位和居民区进行病媒生物密度监测。

被监测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监测,不得挪动和损坏监测器具。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单位和个人经营、使用的杀灭病媒生物药品和器械应当符合国家规定和标准,严禁经营和使用国家禁用的剧毒灭鼠、杀虫药品。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经营杀鼠剂的单位应当依法取得杀鼠剂经营资格。

申请经营杀鼠剂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和农药经营资格后向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或农业行政部门提出申请。杀鼠剂经营资格的核准城市由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负责,农村由县级以上农业部门负责,核准的经营单位应报同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服务机构应当依法登记注册;应当具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储存药品的器械的专用库房和经业务培训的专业技术服务人员。

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服务机构取得营业执照后二十日内,应当到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备案。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服务机构从事消杀服务时,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药品和器械,并达到《河北省有害生物防制服务质量要求》。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鼓励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服务机构依法成立和加入行业协会,制定行业规范,加强行业自律。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对符合下列条件的单位和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或各级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给予表彰、奖励:

(一)开展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成绩显著的;

(二)在病媒生物预防控制中,组织协调工作突出的;

(三)在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科研工作中有较大贡献的。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主管爱国卫生工作的行政部门按下列规定给予处罚:

(一)违反第十三条规定的,处以1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并责令限期改正;

(二)违反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处以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并承担重新监测的费用;损坏监测器具的应承担赔偿责任;

(三)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处以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并责令限期改正。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2007年12月1日起施行。

篇4:沈阳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办法(2007年12月20日沈阳市人民政府第

【发布文号】吉林省人民政府令第190号 【发布日期】2007-07-24 【生效日期】2007-08-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吉林省规范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办法

(2007年7月9日吉林省人民政府第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2007年7月24日吉林省人民政府令第190号公布 自2007年8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第一条 为了规范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加强政府宏观调控,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政府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以外,由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准公共服务取得并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或准公共需要的下列财政资金:

(一)行政事业性收费;

(二)政府性基金;

(三)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

(四)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

(五)国有资本经营收益;

(六)彩票公益金;

(七)罚没收入;

(八)其他政府非税收入。

前款规定的收入属应纳税范围的,其依法纳税后的资金为政府非税收入。

社会保障基金、住房公积金不纳入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范围。

第三条第三条 省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当编制全省政府非税收入项目目录,定期向社会公布和调整。

第四条第四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政府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及监督检查,适用本办法。

第五条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政府非税收入的统一管理。

审计、监察、价格主管、人民银行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政府非税收入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第六条 政府非税收入全额上缴财政,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将政府非税收入纳入综合财政预算,统筹安排、使用。

第二章 征收

第七条第七条 政府非税收入的征收,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务院、财政部和省政府的规定。

第八条第八条 对于政府非税收入,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了征收单位的,由规定的单位征收;未规定征收单位的,由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征收。

征收单位可以依法委托其他单位代为征收政府非税收入,委托单位应当将委托情况及时报同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备案。

第九条第九条 征收单位应当严格依照规定的项目、范围和标准征收政府非税收入。

第十条第十条 政府非税收入的缓征、减征、免征,缴款义务人应当提出书面申请,由国家和省规定的机关根据规定的条件进行审查,并在5日内对符合条件的予以批准;对不符合条件的不予批准,并书面告知申请人。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征收单位应当编制政府非税收入(不含罚没收入)征收计划,报同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审定。

政府非税收入征收计划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因特殊原因需调整收入计划的,必须经同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核准。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政府非税收入实行收缴分离制度。具体收缴办法由省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另行制定。

征收单位不得当场征收现款,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除外。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建立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系统,实现财政部门、征收单位和代收银行间政府非税收入收缴信息联网,确保政府非税收入按规定及时、足额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在代收银行开设财政专户或财政汇缴专户,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政府非税收入的收缴活动。

征收单位不得自行开设政府非税收入账户。

代收银行由人民政府财政部门采用招投标的方式确定。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缴款义务人应当按照征收单位规定的时间、金额,将有关款项缴入财政专户、财政汇缴专户或国库单一帐户。

征收单位或者受委托单位不得隐匿、转移、截留、坐支、挪用、私分或者变相私分所收款项或者将所收款项存入个人帐户。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政府非税收入属于缴纳后应当返还的待结算收入的,缴款义务人应当先到代收银行营业网点将款项缴入财政专户或财政汇缴专户;符合返还条件的,由征收单位提出意见,经同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审核确认后返还缴款义务人。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依法确认为误收、多收的政府非税收入,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在受理之日起15日内直接返还缴款义务人。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征收单位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向缴款义务人公示由本单位负责征收的政府非税收入项目及其依据、范围、标准、时间、程序;

(二)在规定时间内向同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编报本单位政府非税收入(不含罚没收入)计划草案;

(三)按照规定向缴款义务人足额征缴政府非税收入款项;

(四)记录、汇总、核对并按规定向同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定期报告本单位政府非税收入征缴情况。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将财政专户中应当上缴国库的资金,按照规定划解国库。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政府非税收入按照规定实行上下级分成管理的,由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的分成比例定期划解、结算。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除国家和省政府另有规定外,征收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将政府非税收入资金直接缴付上级征收单位或者拨付下级征收单位。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政府非税收入上下级分成的比例,涉及中央和省分成的,按照国务院或者财政部的规定办理;涉及省与市(州)、县(市)分成的,按照省人民政府或者省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的规定办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各部门和单位不得擅自对政府非税收入实行分成,也不得擅自集中下级部门和单位的政府非税收入。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征收单位征收政府非税收入时,应当向缴款义务人出具省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财政票据;不出具省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财政票据的,缴款义务人有权拒绝缴款。

财政票据管理的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三章 监督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级人民政府各部门、单位和下级人民政府执行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工作的监督,建立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考核和增收奖惩机制,依法处理政府非税收入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具体办法由各级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日常检查和稽查,制定具体的稽查办法,及时依法查处政府非税收入管理中的违法行为。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征收单位应当自觉接受财政、审计、监察、价格主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如实提供账册、报表、票据等有关资料,真实反映有关情况。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举报与政府非税收入有关的违法行为。

对于社会公众的举报,财政、审计、监察、价格主管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法定职责,查明事实,依法作出处理,并为举报人保密。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政府非税收入征收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或者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部门责令补收应当征收的政府非税收入,收缴应当上缴的政府非税收入,限期退还违法所得,并对该单位给予警告、通报批评或者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由其所在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或者监察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八条第二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在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所在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从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工作中获取非法利益的;

(二)包庇或者纵容违反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规定行为的;

(三)违法实施行政处罚,或者以行政处罚代替纠正违法行为的;

(四)对承办的举报、投诉事项拖延、推诿或者不依法处理的;

(五)违反管理职责的其他行为。

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其他行为,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条第三十条 本办法适用中的具体问题,由省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2007年8月1日起施行。1997年2月吉林省人民政府发布《吉林省预外算资金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篇5:沈阳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办法(2007年12月20日沈阳市人民政府第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节约用水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浙江省水资源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取水、供水、用水以及相关管理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节约用水工作的领导,把节约用水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节约用水管理目标责任制,强化节约用水宣传和教育,增加公共财政投入,推广节约用水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指导、监督本行政区域内的节约用水工作,并具体负责农业节约用水的指导、协调和监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确定的部门(以下统称城市节水主管部门)负责指导、协调、监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供水的节约用水工作以及城市供水管网通达范围内的农村节约用水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经贸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指导、协调、监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业节约用水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发展改革、质量技术监督、卫生、教育、科技、统计、财政、价格等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节约用水相关工作。

法律、法规对节约用水管理职责分工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五条节约用水工作应当遵循统筹规划与综合利用、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全面推进与因地制宜、超额加价与节约奖励相结合的原则。

第六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重大建设项目和产业结构布局,应当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严格限制高耗水项目,积极发展节水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鼓励回用再生水,综合利用雨水、海水、微咸水。

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节约用水的义务,有权对浪费水资源的行为进行制止、举报。

第二章节约用水管理

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水利、农业、城市节水、经贸等有关部门根椐本行政区域水资源状况和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本行政区域的节约用水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节约用水规划应当包括节水目标、节水措施、节水设施建设等内容。

第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水量分配方案、城乡用水状况、下一年度可用水量预测以及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取水控制总量,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年度用水计划。

第十条省级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应当制订本行业用水定额,报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和省质量技术监督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由省人民政府公布,并报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实际,制订严于省规定的用水定额。

用水定额应当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供水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按照节约降耗的要求适时修订。

第十一条直接从江河、湖泊、地下、水工程拦蓄的水域内取水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简称自备水源户),除依法不需办理取水许可证的外,应当于每年11月15日前提出下一年度用水计划申请,按照取水许可分级审批权限,报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由水行政主管部门依照行政许可法规定的程序核定。

大中型农业灌区内需要依法申请取水许可的用水单位(以乡镇、农场为申请主体)应当于每年11月15日前提出下一年度用水计划申请,经灌区管理机构审核后,按照管理权限报水行政主管部门核定。

使用公共供水的大耗水工业和服务业,用水户应当于每年11月15日前提出下一年度用水计划申请,报所在地城市节水主管部门和经贸行政主管部门,由城市节水主管部门和经贸行政主管部门依照行政许可法规定的程序共同核定。

前款所称大耗水工业和服务业的标准,由设区市的城市节水主管部门和经贸行政主管部门共同制定。

第十二条需核定的用水计划应当根据用水户的申请、用水户前3年的用水情况、当地水资源承载能力及供水能力、行业用水定额等因素核定。

第十三条经核定的用水计划执行中确需增加用水量的,用水户应当向原核定机关提出申请,说明增加的理由,经批准后方可按重新核定的水量用水。

第十四条非农业用水户应当安装符合国家规定的计量设施。居民用水推行一户一表制,计量到户;非居民用水户推行总水表与分水表分别计量的分级计量制度。生产经营用水与生活用水应当分开计量,工业企业的主要用水车间和用水设备应当单独安装计量设施。

农业灌区应当有计划地逐步安装计量设施。新建、改建、扩建灌溉工程时,其计量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第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节水、经贸行政主管部门分别按其职能,建立节约用水稽核制度,加强对用水户的节水指导和非居民用水户的节水稽核。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本行政区域的节约用水情况通报制度,定期向社会发布节约用水有关情况。其他节约用水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报送有关材料,协助做好相关工作。

第三章节约用水促进措施

第十六条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应当配套建设节水设施。节水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用水户必须保证节水设施的正常运行。已建建设项目没有配套节水设施的,应当按照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城市节水、经贸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节水设施的配套建设。

节水设施建设所需费用列入项目预算或者生产成本。

第十七条大耗水工业和其他大耗水建设项目,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当包含合理用水的专题论证内容。发展改革等行政主管部门在依法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审批或者核准时,应当对该项内容一并予以审查。

发展改革、经贸、外经贸、城市节水、水利、工商、环保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标准与规范,严格控制大耗水企业的引进和大耗水项目的建设。

第十八条城市供水企业、非居民用水户应当加强供(用)水设施的维修管理,定期进行管网查漏;对管网漏损率高于国家规定标准的,应当及时维修和改造。

第十九条工业用水应当采用节水型工艺、设备和产品,推行清洁生产,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生产设备冷却、锅炉冷凝以及洗涤等用水应当循环使用、综合利用,降低单位产品产出的平均耗水量。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不得低于国家或者省规定的要求。

第二十条非居民用水户应当每3至5年进行节水评估,其中,大耗水工业和服务业的用水户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市节水、经贸和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定期组织进行水平衡测试。经评估或者测试不符合节水要求的,应当及时整改。水平衡测试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方法和规程。

第二十一条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国家和省明令淘汰的高耗水工艺、设备和产品。

生产者、销售者或者生产经营使用者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停止生产、销售或者使用被国家和省明令淘汰的高耗水工艺、设备和产品。

第二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增加农业节水灌溉的投入,加快渠系配套建设,逐步发展管道输水,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

各地应当根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因地制宜推广喷灌、滴灌、渗灌、薄露灌溉等先进高效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畜禽节水型设施和饲养方式。

第二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扶持旱作农业、节水型畜牧业的发展,研究和推广抗旱农作物新品种、土壤保墒和畜牧业节水新技术,降低水的消耗。

第二十四条鼓励有条件的用水户在不影响他人用水合法权益和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兴建集水、蓄水设施,拦蓄雨(洪)水,增加有效水源。

第二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完善农业节水服务体系,指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应用节水技术措施。

第二十六条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组建用水管理机构,加强农业灌溉节水设施的建设、管理和维护。

第二十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推广使用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逐步淘汰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器具,提高生活用水效率。

从事生活用水器具生产和销售的单位应当向消费者推荐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

新建房屋使用公共供水的,应当安装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的节水型便器水箱和配件。

第二十八条建设城镇生活污水集中排放和处理设施时,应当因地制宜建设回用水设施。

新建宾馆、饭店、住宅小区、单位办公设施和其他相关建设项目,应当逐步建设中水回用系统。

以水为主要原料的生产企业应当对生产后的尾水进行回收利用。

第二十九条新建城镇(含城市新区)、工业园区和旧城改造项目,鼓励根据不同的用水需求实行分质供水。具体办法由省城市节水、水利、财政、价格行政主管部门另行制定,报省人民政府备案。

第三十条园林绿化、环境卫生、建筑施工等用水,应当优先利用江河湖泊水、再生水。

城镇绿地、树木、花卉等植物的灌溉,应当推广喷灌、微灌等节水型灌溉方式,鼓励利用经无害化处理后的废水。

第三十一条日洗机动车规模50辆以上的单位应当安装和使用循环用水设施。

第四章节约用水调节措施

第三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水资源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和定价权限逐步调整水价,实行分类定价、阶梯式水价,建立激励节约用水的价格机制。

第三十三条用水户应当按照计量缴纳水资源费或者水费。

任何供水单位不得对用水户水费实行包费制。

第三十四条用水实行计量收费和超计划累进加价制度。

非居民用水户在用水计划范围内用水的,依法按照规定的标准缴纳水资源费或者水费;超过计划用水的,按照超计划累进加价制度缴纳水资源费或者水费。企业当年投入节水设施建设或改造的,超计划累进加价所收取的水费,可以部分返还给企业。

居民生活用水逐步实行阶梯式水价,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定价权限确定并实施。

第三十五条超计划用水累进加价水费和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水价中递增部分的收入缴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主要用于节水技术研究、开发、推广,节水设施建设和水平衡测试补助,节水管理和奖励。

超计划用水累进加价水费的收取、使用、管理以及返还企业的具体办法,由省财政、价格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有关部门另行制定,报省人民政府备案。

水资源费的收取、使用和管理,按照《浙江省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三十六条非居民用水户通过节水措施,年度用水量低于核定的用水计划的,经有关部门考核后,对节水数量较大的,给予一定的奖励。节水奖励具体办法由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制定。

第五章监督与罚则

第三十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节水、经贸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强化对节约用水的管理,按照各自职责对用水户节约用水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十八条非居民用水户应当按规定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城市节水、经贸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用水统计报表,并对节约用水监督检查人员的工作给予配合,如实提供有关资料和情况,不得拒绝、拖延或者虚报。

第三十九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照下列规定进行处罚:

(一)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自备水源户未安装取水计量设施或者安装的取水计量设施不符合国家计量标准,或者擅自拆除、更换取水计量设施的,按照《浙江省水资源管理条例》第四十九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二)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建设项目的节水设施没有建成或者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擅自投入使用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三)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在生产经营中使用国家和省明令淘汰的高耗水工艺、设备、产品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六十八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四)违反本办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用水户拒不缴纳水资源费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七十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四十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3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第十三条规定,用水户未申报用水计划(含变更计划)的;

(二)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使用公共供水的非居民用水户不按照规定安装计量设施的;

(三)违反本办法第十八条规定,城市供水企业和非居民用水户的供(用)水管网漏损率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未及时进行维修和改造的;

(四)违反本办法第二十条规定,未按规定进行节水评估或者经评估、测试不符合节水要求,又不及时进行整改的;

(五)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一条规定,日洗机动车规模50辆以上的单位未安装和使用循环用水设施的;

(六)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对用水户水费实行包费制的;

(七)违反本办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用水户拒不缴纳水费的。

第四十一条违反本办法第三十八条规定,非居民用水户拒绝提供报表和有关资料或者提供虚假报表、资料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二条除本办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的外,本章规定的行政处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城市节水主管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决定。

第四十三条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节水、经贸等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节约用水管理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所在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或者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符合法定条件的批准(核定)事项,未按照法定程序和时限予以批准或者核定的;

(二)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批准(核定)事项,予以批准或者核定的;

(三)对节约用水违法行为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而不予处罚,或者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

(四)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六章附则

第四十四条本办法所称的再生水,是指污水和废水经过处理,水质得到改善,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水质要求,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非饮用水。

本办法所称的中水回用系统,是指建筑物或者建筑小区内将排水(污水)经过收集、储存和处理,用于生活中冲厕、洗车、浇灌植物、喷洒地坪等低水质用水的新型水管系统。

篇6:沈阳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办法(2007年12月20日沈阳市人民政府第

中央联席会议督导检查长丰县 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重要工作】

6月30日,中央联席会议联合督导检查组组长、国土资源部副部长王世元一行五人,在省委常委、省政法委书记徐立全,市委常委、市政法委书记杨思松等省、市领导的陪同下,来到长丰县司法局三十头司法所督导检查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在检查过程中,王世元副部长一行听取了司法所负责人关于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工作机制和各项制度建设等情况的汇报,查看了社会矛盾调处中心和信访工作台帐,了解了调解庭建设和人民调解工作成效,并与纠纷当事人和信访人就回访案件办结情况进行了交谈。王世元副部长对司法所在解决社会纠纷矛盾的工作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和发挥的重要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向司法所工作人员的辛勤劳动表示慰问。在三十头司法所,王世元副部长对调解庭内张贴的‚民间纠纷当事人须知‛和‚劝告篇‛这两类告知内容表示赞赏,认为这种告知宣传既强调法治又具有人文引导教育的特点。(长丰县司法局 耿广海)全面覆盖 确保畅通

强化应用 规范制度

——我局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进程

截止到7月1日,在局系统上上下下共同努力,我局系统信息化建设四级网络已基本完成(除少数即将搬迁的司法所外),政法内网网站群也开发完毕并投入运行。为了保证我市司法行政系统政法专网的安全畅通,近期,我局积极采取措施,召开会议,出台制度,狠抓应用,以冲刺的姿态推进信息化工作进程。

一是召开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6月27日上午,我局召开了由三县四区司法局长、上张圩农场分管领导、两个市属公证处主任参加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通报局系统信息化建设进展情况,敦促各单位按时完成信息化建设任务。会上,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汇报了本单位的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司法所接入政法专网的情况,本单位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情况。局办公室通报了今年全市司法行政系统信息化建设情况。程彰德副局长在会上强调,各单位要在思想上重视,工作上要主动,摸清基本情况,做到情况清,底数明;细节上不留死角。只要不是近一个月内搬迁的司法所,必须接入政法专网;要多渠道解决专业技术人才问题,抓紧网络联调,确保四级网络畅通;要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和培训,抓好信息化的应用,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作用。

二是视频会议系统投入应用。在我局信息中心的精心准备和调试下,6月21日上午,局信息中心利用我局视频会议系统举办了信息化建设培训讲座,这是该系统在全市司法行政系统的首次应用。此次培训分四个会场同时进行,市局一楼视频会议室为主会场,三个县的视频会议室为分会场。在三个小时的使用过程中,局机关和三县司法局的视频会议系统信号稳定、画面清晰、音质良好。三是举办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培训班。为了确保政法专网网站群后台管理软件的正确使用,6月21日至22日,我局分两批对局机关各处室、义城监狱、市劳教所、三县四区司法局及司法所的相关人员进行了网站后台管理软件、司法所接入政法专网办法及图片处理技术的培训。承担局系统政法网网站群建设的清华紫光公司工程师讲解了网站群的管理维护知识,局信息中心技术人员讲解了政法专网四级网络的组网方案,演示了使用调制解调器进行拨号上网的过程和常用软件使用方法。

四是制定出台相关制度,规范信息化工作。为配合信息化工作进程,规范信息化管理和应用工作,我局还专门下发了《合肥市司法行政系统网络管理制度》和《合肥市司法行政系统网站群管理制度》,要求局属各单位各部门遵照执行,为我局信用信息化应用工作迈上新台阶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办公室)

【工作动态】

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长章义同志调研我市律师队伍统战工作 6月21日上午,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长章义,市委统战副部长尹佩贤及市工商联合会有关同志一行六人来我局调研新时期律师队伍统战工作。章义部长一行在我局召开了座谈会,听取了市部分民主党派、无党派律师代表就如何发挥律师作用,加强律师参政议政的发言。会上,章义部长说,律师作为新社会阶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社会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工作中发挥着重 要作用,统战部门要主动了解律师、关心律师,引导他们有序参予政治活动。他要求律师协会作为律师行业管理组织,在积极为律师提供服务,反映律师诉求的同时,规范律师服务,引导整个律师行业健康发展。座谈会后,章义部长一行在李虹副局长、市律协黄华孝会长的陪同下参观了安徽高速律师事务所。(律师管理处 张涛)

局党委中心组召开作风建设专题学习讨论会 6月28日下午,我局党委中心组召开作风建设专题学习讨论会,李虹副局长带领大家重新学习了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会上的讲话和吴官正同志工作报告、郭金龙同志在省纪委第二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及孙金龙同志在市纪委二次全会上讲话。按照‚作风教育月‛活动的安排,局班子成员对照胡锦涛同志倡导的‚八个方面‛良好风气,联系本人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等五个方面的作风现状,畅谈对这次集中作风教育的认识、感想和启示,查找各自在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制定改进作风的努力方向。专题讨论会上,班子成员能够开诚布公,畅所欲言,诚恳地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最后,韦弋局长进行总结:作风建设是我们党永恒的主题,通过这次作风集中教育,大家对新时期作风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希望大家以此为契机,按照各自制定的努力方向,扎实有效地开展作风建设,以带动全局实现领导干部作风的进一步好转,从而进一步提高局党委的凝聚力与战斗力,更好地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建设现代化滨湖大城市提供优质的法治环境。(办公室 袁学康)程彰德副局长在哲学讲座上谈“儒家哲学与现代人生” 应局学习办邀请,6月20日下午,程彰德副局长以‚儒家哲学与现代人生‛为专题,为局机关全体工作人员、局属各单位负责人作了一场颇为精彩的哲学讲座。讲座用精炼周密的语言描述了儒家文化的三个历史发展阶段,阐明了儒家文化中道德理想主义、普遍和谐观念、自律原则和内在超越等精髓,对于现代人健康、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以及建立合理人际关系的现实指导意义。(局学习办)

我局传达市纪委会议精神 6月18日下午,我局召开会议传达市纪委会议精神。会上,局纪委书记傅明传达了市纪委贯彻实施《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会议精神,详细介绍了《若干规定》的内容,要求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抓好落实,按时上报材料。程彰德副局长要求局二级机构负责人把会议精神传达每一位党员,加强与纪检监察机关的协调配合,深入推进我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开展。(纪委监察室 邹万方)

局系统组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考试考核 为检验我市司法行政系统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成效,推动活动的深入开展,根据省厅和市委政法委的统一部署,6月25日,我局组织全市司法行政系统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考试考核。考试分A、B卷,并以开卷和闭卷两种方式进行。全市司法行政系统50岁以下工作人员参加了闭卷考试,50岁以上干警进行了开卷考试。

(政治部 马家柱)局机关青年干警集中培训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 6月22日,我局组织2000年后进入局机关的17名青年干警,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集中培训。培训中,大家通过学习、座谈、讨论、深入基层亲身感受等方式,再一次学习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读本、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和罗干同志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熟悉了司法行政基层工作的任务、职责和工作流程;了解了司法所是如何按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要求,在人民调解、普法宣传、社区矫正等方面所发挥职能作用的。集中培训使参训干警在交流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到司法行政系统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重要性,树立从事司法行政工作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坚定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工作能力的决心。(政治部 马家柱)

我局召开公职律师座谈会 6月19日下午,我局召开了公职律师座谈会,就我市公职律师试点情况进行座谈。座谈会上,与会公职律师代表交流介绍了本单位公职律师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工作中的经验和做法,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市律师协会会长黄华孝同志参加了会议。(律师管理处 张涛)

“6.26”禁毒法制宣传活动进监所 为提高服刑人员和劳教人员对毒品危害性的认识,增强他们防御毒品的能力,我局组织开展了‚送法进监所暨‘6〃26’禁毒宣传活动‛。6月28日上午,我局向合肥义城监狱图书室赠送了禁毒宣传挂图及100多本禁毒法律书籍,并为服刑人员进行了义务法律咨询。贴近生活、通俗易懂的法律书籍和详尽耐心、涉及广泛的法律解答,受到了义城监狱服 刑人员的欢迎。下午,由我局主办的大型 ‚禁毒法律知识‛讲座在市劳教所举行,近500位劳教人员听取了讲座。市禁毒支队李旭东警官通过图片、解说和一系列由毒品引发的真实案例,介绍了各种毒品,揭露了毒品损害健康、威胁家庭团结、破坏社会关系的危害,同时告诫学员拒绝毒品,珍爱生命。生动直观的讲座让学员们深刻认识到毒品的可怕,纷纷表示,要坚决远离毒品,拒绝诱惑。

(法制宣传处 周力群、市法律援助中心 虞元哲)

机关第二党支部“七.一”前夕献爱心 建党86周年来临之际,市局机关第二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开展结对帮扶活动。6月29日,该支部选派代表来到瑶海区明光路街道,捐助帮扶辖区内的9名特困党员和下岗职工。(机关二支部 彭亚民)

市人民调解员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召开 6月30日,市人民调解员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在肥东县岱山湖召开,47名协会理事参加了会议。会议通报了当前基层司法所国债项目建设完成情况和司法所收编管理情况,部署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选举产生了协会常务理事会。市综治办副主任宋益群到会并讲话。(基层处 王加佳)

【县区工作】

蜀山区召开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会议 6月22日,蜀山区在五里墩街道召开蜀山区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会议。会议通报了全区人民调解工作情况,并对下一步工作作了部署。会上,五里墩街道、井岗镇、朝阳社居委、安徽叉车集团、稻香村派出所等5个单位进行了交流发言。五里墩街道介绍了自身如何有效整合三大调解资源,探索出‚五大查‛、‚社区夜话‛、‚联合接访‛等工作模式和调解经验;井岗镇的经验是围绕中心工作、围绕热点难点问题、围绕易激化事件化解矛盾纠纷,健全完善‚统一受理、归口办理、依法调处、限时答复‛的工作运行机制;朝阳社区将工作方法归纳为‚三个到位‛、‚三个准字‛、‚三个提前‛、‚四个当好‛;安徽叉车集团和稻香村派出所也介绍了各自的调解经验。

(蜀山区司法局 张敬华、陶亚威)

篇7:沈阳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办法(2007年12月20日沈阳市人民政府第

【发布文号】沈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4号 【发布日期】2004-08-09 【生效日期】2004-09-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沈阳市社会保险费征缴条例

(2004年6月3日沈阳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 2004年7月29日辽宁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批准 2004年8月9日沈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4号公布 自2004年9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第一条 为了加强和规范社会保险费征缴工作,保障社会保险金的发放,维护在职职工、离退休人员和失业人员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务院《 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以下统称社会保险费)的征收、缴纳,适用本条例。国家和省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条第三条 社会保险费按下列范围征缴:

(一)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征缴范围: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企业及其职工,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从业人员,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其职工;

(二)基本医疗保险费的征缴范围: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企业及其职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事业单位及其职工,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社会团体及其专职人员;

(三)失业保险费的征缴范围: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企业及其职工,事业单位及其职工,有雇工的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

(四)工伤保险费的征缴范围: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及其从业人员。

前款第(一)、(二)项规定以外的城镇居民,依照有关规定,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

第四条第四条 社会保险费的费基、费率,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省、市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条第五条 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本市社会保险费征缴的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社会保险费的登记工作,受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委托,可以进行与社会保险登记、申报有关的检查、调查工作。

地方税务机关负责社会保险费的征收工作。

市财政、审计等部门和经办银行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社会保险费征缴的有关工作。

第六条第六条 缴费单位、缴费个人必须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

第七条第七条 征缴的社会保险费纳入社会保险基金,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

第八条第八条 社会保险费的征缴和管理工作应当公开、公正,接受社会的监督。

第二章 征缴管理

第九条第九条 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地方税务机关编制社会保险费征缴计划,经市财政部门审核,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十条第十条 缴费单位必须向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参加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登记包括下列事项:

(一)单位名称;

(二)住所或经营地点;

(三)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

(四)单位类型;

(五)组织机构统一代码;

(六)主管部门;

(七)隶属关系;

(八)开户银行帐号;

(九)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从事生产经营的缴费单位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非生产经营性缴费单位自有关部门批准成立之日起30日内,必须向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自受理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毕,并发给社会保险登记证。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缴费单位自领取社会保险登记证5个工作日内,应当到主管地方税务机关办理缴费登记手续。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缴费单位的社会保险登记事项发生变更或者缴费单位依法终止的,应当自变更或者终止之日起30日内,结清其所欠缴的社会保险费后,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变更或者注销社会保险登记手续。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缴费单位办理注销社会保险登记手续后5个工作日内,应当到主管地方税务机关办理注销缴费登记手续。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缴费单位必须于每月15日前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地方税务机关申报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数额。

地方税务机关对缴费单位的缴费数额进行核定,并开具征收缴款书。

缴费单位因自然灾害、重大事件等不可抗力因素影响不能按期办理申报手续的,可以延期办理,待不可抗力因素消除后及时补办。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缴费单位和缴费个人应当以货币形式缴纳社会保险费。

缴费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由其所在单位从其工资中代扣代缴。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地方税务机关发现缴费单位符合参保条件但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应当向其发出《社会保险登记限期办理通知书》,该缴费单位应当在限期内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缴费单位未按照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地方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不缴纳的,除补缴欠缴数额外,从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千分之二的滞纳金。滞纳金并入社会保险基金。

企业实施破产的,所欠社会保险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缴费单位因自然灾害、重大事件等原因确实不能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应当提供财务报表和其他证明材料,与对其财产有处置权的机构制定缴费计划,向地方税务机关提出缓缴社会保险费的申请。

接到缴费单位提出的缓缴社会保险费的申请后,由地方税务机关会同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审查,并应当在20日内作出批复,对准予缓缴的缴费单位下达《批准缓缴社会保险费决定书》。

缓缴期限最长为12个月。

对经批准缓缴社会保险费的缴费单位,在缓缴期限内不征收滞纳金。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地方税务机关、财政部门、经办银行之间应当建立社会保险费征缴对帐制度,及时发现和协调解决社会保险费征缴的有关问题。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建立缴费记录,其中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应当按照规定建立个人帐户,失业保险费应当建立个人缴费记录。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保存缴费记录,并保证其完整、安全,方便缴费单位和缴费个人查询。

第三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对社会保险登记、社会保险费征缴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地方税务机关有权对社会保险费缴纳情况进行检查。

缴费单位应当接受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地方税务机关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被检查的单位应当如实提供与缴纳社会保险费有关的用人情况、工资表、财务报表等资料,不得拒绝检查,不得谎报、瞒报。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缴费单位必须每年向职工公布本单位社会保险费缴纳情况,接受职工监督。

地方税务机关应当及时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缴费单位和缴费个人的缴费情况。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每半年向社会公告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财政部门依法对社会保险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情况进行监督。

审计部门依法对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情况进行监督。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缴费单位未按照规定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或者未按照规定申报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数额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情节特别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缴费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致使社会保险费缴纳基数不准确,少缴或者迟缴社会保险费的,除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由地方税务机关向其征收社会保险费和加收滞纳金外,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并根据情节,依法给予行政处罚、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设帐册的;

(二)瞒报工资总额或者职工人数的;

(三)伪造、变造、故意毁灭帐册、材料的。

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缴费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者地方税务机关给予警告,并可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一)阻挠劳动保障监察人员或者税务执法人员依法行使监督职权,拒绝检查的;

(二)拒绝提供与缴纳社会保险费有关资料的;

(三)拒绝执行下达的监督检查询问书的;

(四)拒绝执行下达的限期改正指令书的;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况。

第二十八条第二十八条 缴费单位逾期拒不缴纳社会保险费或者滞纳金的,由地方税务机关申请人民法院依法强制征缴。

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 缴费单位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者地方税务机关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诉讼。

第三十条第三十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地方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致使社会保险费流失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者地方税务机关追回流失的社会保险费,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一条 本条例自2004年9月1日起施行。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沈阳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办法(2007年12月20日沈阳市人民政府第】相关文章:

沈阳市城市公共交通08-27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地址04-19

沈阳市城市公交信息化建设现状研究10-08

沈阳市公共交通范文06-17

沈阳8月1号限购政策09-28

沈阳市罚没管理规定08-27

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03-04

沈阳加强校园文化建设03-04

沈阳高校校园文化建设03-04

智慧沈阳建设实施方案04-10

上一篇:贵金属类商品销售协议下一篇:维护短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