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说课稿

2024-04-18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说课稿(共15篇)

篇1:《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说课稿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说课稿

一 说教材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是初中八年级生物(济南版)上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绿色开花植物中的一节。作为生物圈中最高等的植物类群,绿色开花植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它们不断地生长发育,并通过生殖繁衍后代,维持着生物圈的勃勃生机。本节在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既是前两节开花、传粉、受精之结果,又为下一步学习种子萌发、生长发育奠定基础。本节主要包括果实和种子的发育及种子的结构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向学生讲述果实和种子是怎样一步步形成的,以及造成一个果实多粒种子的原因;第二部分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来掌握种子的结构,进而让学生知道根据种子胚中子叶数目的不同将植物分为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这正是本节课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最后结合学生身边的食物让学生了解果实和种子对于我们人类的重要意义,是一座名副其实的营养“贮存库”,使学生从内心发出对果实和种子的赞美,那种敬意油然而生,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得以升华。

果实和种子的发育是一个动态的生理过程,比较抽象,学生不好理解,再加上名称繁多,容易混淆。为此,我把这部分内容作为本节的一个教学重点和难点;种子的结构中掌握胚的结构是一个重点,而区分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以及营养物质的贮存结构,学生了解不多,故我把它作为本节课的另一个教学难点。二 说教法

鉴于果实和种子的发育较抽象,名称繁多,易混淆的特点,我准备采用图文并茂,形象的讲述法教学本部分内容;而对于种子的结构,我准备采用小组实验法来带领学生学习。三 说学法

对于果实和种子的发育,学生结合花的结构和受精图,以及实物容易得出果实和种子是如何、有谁发育而来的,但极易混淆,所以,我准备指导学生用观察、形象记忆法来学习这一重难点;而种子的结构,学生通过观察教材图片,结合正在萌发的大豆和玉米种子很易掌握,所以,我打算引导学生用实验和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学习种子的结构。四 说教学设计

本节课内容多,知识点散碎,又比较重要,加上实验,所以我决定用两课时来带领学生学习本课。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还是采用传统复习导入的方式。开始我向学生展示出学过的花的结构彩图,学生一见图,兴奋起来,对于简单的花的结构学生踊跃回答。紧接着我我又找一位同学上来结合图给大家描述传粉和受精过程,然后我又问学生,当受精作用完成后,你知道这朵花会发生什么变化吗?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标题)第三节果实与种子的形成。

(二)教学过程

还是先请同学们带着刚才的问题看课本第一段,看完后我找位同学来描述花的变化。之后找位同学用笔把图中凋落的结构画出来。这样既复习了原有的知识点,又增强了学生的识图能力。进而老师问学生,最后只剩下什么留在花托上?学生一目了然,齐声回答——子房。那子房的内部结构又有哪些呢?对待这个问题,学生可以说出,但不完整,缺乏层次感和系统性。此时,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听老师讲解。然后教师从黑板上画出膨大的子房图,并用彩笔描绘出不同的结构(教师板图)。先让几位同学大胆填图,鼓励学生填错没关系。然后教师讲解子房内各结构名称及用层次图写出所属关系。

通过图和板书学生很容易理解子房的内部结构,层次感清晰。然后教师用形象的语言进行讲述发育过程。我是这样说的:同学们,坐落在这个花托上的膨大的子房经过阳光雨露,经过风吹日晒,转眼秋天到了,丰收的时刻来临了,幼时的子房娃娃早已变成了一个俊俏的帅小伙。同学们说他的名字是否要改一下?(教师举个发笑的例子)同学此时情绪高涨,极感兴趣,急切想知道答案。然后教师一一说出子房及内部各结构发育后的名字并写于上图。此时本节的重点难点已不攻自破,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子房的发育过程。最后教师要提醒学生不要张冠李戴,乱换名。紧接着教师让学生搞一个看谁记名记得又快又准的竞赛活动。此环节重点在于使容易混淆地方记牢固,使知识点得以落实。考察的方法有很多,如教师拿半个苹果问学生苹果各部分是由谁发育而来的?也可用卡片的方式让学生互相检查。此时本节的教学内容已基本完成。

(三)小结

我准备让学生上台结合老师的图进行总结,可以多找几位,增强本节知识的完整性。

(四)作业设置

随着学生对果实和种子的理解,让学生重谈种子的结构进而进行课堂小结,结束本课。随后我布置了作业——课后的思考与练习。这两道题的综合性强,又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可以更准确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

篇2:《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说课稿

小花籽找朋友(故事)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能用语言清楚地表达小花籽找快乐的经过。

2、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懂得为别人做好事自己会获得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小花籽”形象图。

2、故事录音磁带。

活动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边看幼儿用书边讲说。

活动过程:

1、出示“小花籽”形象图,教师讲故事的第一段:

“小花籽想要出去找什么?”

“你认为小花籽会找到快乐吗?它找到的快乐是什么?”

2、教师完整地讲故事,幼儿欣赏:

“故事的名称是什么?”

“小花籽找到的快乐是什么?”

3、出示教学挂图,幼儿在次欣赏故事:

“小花籽出去看见了谁?”

“小花籽是怎么问它们的?它们又是怎么回答的?”(学讲角色对话。)

“太阳、小鸟、蜜蜂、青蛙都有自己的快乐,它们的快乐是什么?”

4、幼儿分组讨论:

“小花籽是怎么找到快乐的?”

“小花籽找到的快乐是什么?”

篇3:《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说课稿

在果园生草管理中, 草种传统选择标准是根系浅、抗旱、耐阴、与果树无严重共生病虫害等, 但梨树为丛枝菌根植物, 其生长发育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根系菌根的形成, 而生草栽培和草种选用对梨根系菌根形成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方面的研究却少有研究报道[6]。另外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 单纯的生草栽培难以为果农所接受。重庆市涪陵、长寿等榨菜产区, 在幼年与初结果梨园采用“早熟梨—榨菜 (11月至次年3月) —黄豆 (3月至7月) —无架豇豆 (7月至10月) ”生态种植模式, 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为此, 本文以目前应用的果园间作牧草和上述生态模式进行比较研究, 研究梨园不同覆盖草种的菌根侵染率及其对梨根系菌根形成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材料为川梨砧翠冠 (Pyrus pyrifolia Nakai/P pashia Buch.Ham.) 初结果树。果园栽植距离3 m×5m, 树龄5年生。试验园间作草种为百喜草 (Bahia grass) (Paspalum notaturn Flugge) 、白三叶草 (White clover) (Trifolium repens L.) , 生态种植模式采用榨菜 (Brassica juncea var.tumida) 和黄豆 (Glycine Max) 。

1.2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07—2009年涪陵南沱梨园进行, 以清耕为对照, 试验设3个处理, 处理1为梨园间作百喜草, 处理2为梨园间作白三叶草, 处理3为“早熟梨—榨菜—黄豆”生态种植模式。单行小区 (10株果树) , 随机区组排列, 3次重复。2007年用草种秋季条播于梨园行间。

1.3 收获与测定

(1) 2009年7月15日和12月10日在随机选定的梨植株根际四方15~30 cm土层用土铲取土样500 g (内含梨根系和草根) , 7月22日采果样, 树冠外围中部每处理随机5株树采果, 每树10个果实。

Y指土表下20 cm处;Z指邓肯氏多重比较 (5%显著水平) 。

(2) 菌根侵染率的测定, 依Phillips和Hayman (1970) [3]方法制片, 按如下公式计算菌根侵染率:VA菌根感染率 (%) = (被侵染根长度/观察根总长度) ×100%;土壤AM菌根真菌孢子数测定, 称50 g土样, 按石井孝昭 (1994) [2,3]方法分离土壤中的VA菌根菌孢子, 用解剖显微镜在10×4倍下计数;单果重常规测定;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用手持折光仪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草管理改善根际土壤水热环境

各处理土壤含水量、温度分析见表1。方差分析表明, 冬季各处理和对照间没有显著差异, 但在高温、干旱胁迫的伏旱季节, 各生草处理和生态种植模式土壤表层和根系分布层温度显著低于对照区, 而根际土壤含水量显著高于对照区。生态模式显著地改善了土壤水分和温度条件, 这为根系和土壤土著菌根真菌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2 梨园生态种植对丛枝菌根形成的影响

在土壤菌根菌孢子数和梨根系菌根侵染率较高的7月, 分离各处理50 g土中丛枝菌根菌 (AM菌) 孢子, 测定梨根系菌根侵染率, 结果如表2所示。方差分析表明:处理区土壤中AM菌根菌孢子数显著地高于清耕对照区。清耕区土壤AM菌根菌孢子数处于很低的水平。从前述土壤水热条件分析可见, 伏旱期间, 土壤水分胁迫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壤AM菌根菌孢子的形成, 生态模式促进了土壤中AM菌根菌的生长和孢子的形成。

各处理区梨根系AM菌根侵染率分析表明, 与土壤中AM菌根菌孢子数变化相对应, 处理区梨根系中AM菌根侵染率显著地高于清耕对照区。有报道指出, 菌根侵染率达20%以上, 才能表现菌根对果树生长的促进作用[4]。说明生态种植在促进土壤AM菌根菌生长的同时, 增强了对梨根系的侵染能力。

Z:“±”平均数±标准差, 邓肯氏多重比较 (5%显著水平)

2.3 生态种植对梨叶片水分状况及叶磷含量的影响

7月测定各处理植株叶片相对含水量并相应计算水分的自然饱和亏, 结果如表3所示。方差分析表明:清耕区水分胁迫环境极大地恶化了植株的水分状况, 各处理区植株叶片相对含水量显著地高于清耕区。试验还发现, 处理区叶磷含量也显著地高于清耕对照, 说明在促进水分吸收的同时, 菌根也显著地促进了磷的吸收利用。

Z:平均数±标准差, 邓肯氏多重比较 (α=0.05)

2.4 生态种植对翠冠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表4为不同处理翠冠梨果实品质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处理区果实单果重、固形物含量都显著地高于清耕对照。而含酸量无显著差异。可以认为生态种植促进了菌根菌生长、增强了对梨根系的侵染力, 并进而促进了果实品质的提高。

2.5 梨园生态种植模式效益

Z:邓肯氏多重比较 (5%显著水平)

“早熟梨—榨菜—黄豆”生态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在重庆市涪陵南沱13.3 hm2示范园采用这种生态种植模式, 梨树生长良好 (表5) 。在示范园测定, 除传统榨菜的收益外, 每667 m2产黄豆111.5 kg, 六月豆51.0 kg, 按市场价格4元/kg计算, 每667 m2增加收入650元, 成为农民易于掌握和乐于接受的种植模式。

X:2009年10月15日调查测定, Y:平均数±标准差。

3 小结

(1) 山地和坡地梨园生态种植, 有利于优化梨园生态环境, 是坡地梨园管理的有效技术措施。

(2) 早熟梨园生态种植中选用菌根侵染率高的草种, 有利于土壤菌根真菌和梨根系菌根形成, 可以作为果园土壤管理选择的指标。

(3) 考虑到坡地梨园生态经济效益, 重庆三峡库区选择“早熟梨—榨菜—黄豆”生态模式既有利于果园生态保护, 提高梨产量和品质, 又能增加果园附加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Li X-L (李晓林) , Feng G (冯固) .Ecology and Physiology of Vesicular Arbuscular Mycorrhiza[M].Beijing:Huawen Press (in Chinese) , 2001:1-358.

[2]Ishii T, Narutaki A, Sawada K, et al.Growth stimulatory substances for vesicular-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in Bahia grass (Paspalum notatum Flugge) root[J].Plant and Soil, 1997, 196:301-304.

[3]Phillips K M, Hayman D S.Improved procedures for clearing roots and staining parasitic and vesicular arbuscular mycorrhiza fungi for rapid assessment of infection[J].Tarns Br Mycol Soc, 1970, 55:158-161.

[4]侯启昌.黄河故道地区梨园生草栽培的生态效应[J].果树学报, 2009, (5) :739-743.

[5]李国怀, 伊华林.生草栽培对柑橘园土壤水分与有效养分及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5, 13 (2) :161-163.

篇4:《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说课稿

【关键词】果实种子类药材 泛油 防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R28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630-01

为了确保中药的疗效确切,保证饮片的质量是首要问题。影响饮片质量的因素很多,如产地、采收加工、品种因素、炮制方法、储藏方法等。如储存不当易引起变质、生虫、发霉、泛油。夏季高温潮湿,果实种子类药材易泛油,下面将对此类药材的储藏防治方法展开下面论述。

1.泛油的定义

“泛油”系指中药材表面发软、发粘、呈现油状物,并伴有变色变质的现象。例如:柏子仁、郁李仁富含植物油脂,易出现内外色泽变深,油脂渗透到表面的现象,产生泛油。

2、产生泛油的因素

温度、湿度、中药材本身含水量、储藏方法等因素均易引起泛油。当储藏温度在35摄氏度以上,含油脂丰富的药材,油脂受热分离,容易产生泛油;空气中湿度大于70%,药材本身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本身水分增加直至受潮,适合霉菌的滋生,产生泛油、变质的现象。

3、检查泛油的方法

3.1眼观 观看药材内外色泽的细微变化以及表面是否有油质物渗出,有无干枯,粘连等现象来判断其是否泛油。如:枸杞子。

3.2手摸 用手来检查中药材的疲软程度,表面有无油腻感,有无发粘等现象。如:党参、乌梢蛇。

3.3鼻闻 若闻到药材散发出“哈喇”味,或异常刺激性气味,可判断已泛油。如:刺猬皮。

4、储藏泛油类中药材的方法

4.1 控制储存环境的温湿度 以低温环境和减少与空气接触为基本措施,尽量减少与空气接触为基本措施,消除或减慢其变化程度。适宜储藏的温度为20度为宜,湿度为45%~75%。

4.2 限制中药材的垛放高度 堆码货垛不要过高--

过大,易泛油中药材往往伴有发霉并相互影响,同时也容易生虫。

4.3 加强对仓库的管理 药房仓库及门店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贮存和销售状况,制定易“泛油”药材的采购计划。

5、泛油的防治方法

5.1 降低中药材水分干燥法

主要是通过干燥来降低中药材的内含水分。首先,在产区要将药材晒干,达到含水量7%~15%,入库后也应注意检查,最好在梅雨季之前晒一次,否则以后也易走油。含油性的中药材不宜用火烤,以防走油;少量可入石灰缸干燥。其次,晒干的药材最好用陶瓷的缸或坛。盛装大量存放或外运时,最好用木箱包装,内衬防潮油纸或塑料袋内封严。忌用铁器储存。

5.2 晾晒法

除昆虫类中药材外,当易泛油类中药材受潮时,一般都可晾晒。柏子仁可在强光下暴晒2~3个小时,待凉后再包装,如程度比较严重时可采取冷藏处理。

5.3 烘烤法

采取烘烤法控制中药材的泛油,特别注意对温度的控制。对含挥发油较多的药材将温度控制在50摄氏度以下。

5.4 密封法

适宜密封储存的中药有柏子仁、枸杞子、肉豆蔻、桃仁等。但必须在密封前把中药先熏蒸一次,密封过程中,室内要有吸潮设备,以防害虫再生和湿度增大,这样能达到不受潮,不泛油的目的。

5.5炒炙法

柏子仁(少量)若有泛油迹象,可投入铁锅内加热略炒,若倒入适量麸皮共炒效果更好。炒后将麸皮簸筛分离,冷却后收藏也能起到防治害虫的作用。

5.6 热蒸法

白果可用笼屉热蒸,但不宜蒸得过熟,一般以半熟即可,还能达到防虫防霉的目的。

5.7 药剂熏蒸法

一般可用磷化铝、氯化苦药剂熏蒸,但现在已多不使用此法。

5.8 酒润回色法

常用于不能用水,而又易“泛油”走色的药材。如:枸杞子,疲软变黑后,可用适量的酒喷淋表面,待枸杞子回润后再合理闭熏即可。

6、結论

综上所述,果实种子类药材最容易出现“泛油”现象,文中介绍的几种方法简便易行,非常实用,且防治效果也好。相信只要掌握了中药材的泛油知识,及时观察与调理中药材的养护,就一定会防止果实种子类中药材出现“泛油”现象。

参考文献

[1]崔树德 中药基础知识简便 中国药学会北京分会 1983年

[2]张明心 中药储存与养护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年 第一版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 中国药典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版

[4]郑汉臣 蔡少青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版

篇5: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教案

(学生:他们大都来源于植物的果实或种子。)

在表述交流过程中,尝试说出自己的结论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从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感性认识比较丰富,为教学开一个好头。

引导探究层层推进6分钟过渡:那么植物开花,完成传粉受精以后,又是怎样形成果实和种子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块来探究《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第1课时。

篇6: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受精和双受精的概念及过程。

2.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3.通过学习受精和双受精过程;以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使学生继续树立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观点。

4.结合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向学生介绍我国农业科学工作者,在培育新品种方面的贡献,进行生物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重点、难点分析

1.双受精的概念和过程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因为:

①“双受精”是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前提。只有彻底弄清楚“双受精”的概念及过程,才能更好地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②“双受精”是绿色开花植物特有的。它是指:花粉管中的两个精子进入胚囊后,分别与卵细胞和极核融合的现象。融合后,受精卵和受精的极核就要发育变化,它们变化的同时,也就是子房发育的过程,子房发育的结果,就意味着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不论是双受精过程,还是子房发育的过程,都是动态的、变化的,而且内容又都较为抽象,学生不能观察到。因此,双受精的概念和过程以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过程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难点。

2.双受精的过程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也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因为:

(1)学生对“受精”“极核”“胚囊”“胚孔”等这些名词很陌生,要马上记住,而且还要知道它们的发育变化情况,对初一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2)如前所述,双受精过程和子房发育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而且内容较为抽象,学生接受起来确有难度,教师在讲这部分内容时,要尽量配合一些教具(如:投影片、动画片,或自制移动教具、自画板书等)辅助讲解,使学生把这部分知识理解透彻。

教学过程设计

一、本课题的参考课时为一课时。

二、教学过程:

1.关于引言:上节课讲的内容是“开花和传粉”。所以,教师在讲新课前,可以先复习提问如①什么叫开花?什么叫传粉?②传粉的方式有几种?③虫媒花和风媒花的结构特点?然后,教师可以这佯说:“不论什么样的传粉方式,最终是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了,下一步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有的学生会接着教师的话说出:“形成果实,形成种子。”教师马上又可接着问:“果实和种子是怎样形成的呢?这就是今天所要探讨的问题。”(写出课题)

2.关于“受精的过程”的教学。可以这样安排:首先,使学生弄清楚子房内部的结构。教师最好能边画板图边讲解:雌蕊的子房中间有胚珠,胚珠外有珠被和珠孔(珠孔的位置可以在顶端、侧面或底部)。胚珠中间有一个胚囊。胚囊中,珠孔下有一个较大的细胞,叫卵细胞。胚囊中间的部位还有两个极核。

教师画制的板图要很规范,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勾画出子房各部分结构和名称,与此同时,学生会学着教师的板图画。这样,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绘制生物图的能力;另一方面还会加深学生对子房结构的记忆。

然后,再讲解受精的过程。受精的过程应包括三个步骤:第一,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受柱头上粘液的刺激而萌发;第二,萌发出的花粉管不断伸长,把花粉中的两个精子沿着花柱,通过珠孔送到胚囊中;第三,进入胚囊中的花粉管顶端破裂,两个精子移动出来:一个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

最后,教师及时给出受精的概念和双受精的概念。而且要说明,双受精是绿色开花植物所特有的。

篇7:《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说课稿

知识目标

1、根据有关示意图准确描述花粉粒萌发和受精过程,说明在果实和种子形成过程中子房各部分结构发育的结果;

2、通过分析植物体的结构,以及维管束在各器官里的分布,使学生了解植物体在结构上的整体性。通过分析植物体内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及各器官的主要功能使学生从功能上了解植物体是一个整体。

能力目标

1、结合花粉粒萌发和受精,以及果实和种子形成等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学习受精和双受精过程,以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使学生继续树立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观点。

情感目标

1、通过对果实与种子形成的过程的学习,进一步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2、结合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向学生介绍我国农业科学工作者,在培育新品种方面的贡献,进行生物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3、通过学习植物体是一个整体的基础知识,树立整体性的辩证观点;通过了解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相互关系,树立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

教学建议

知识体系图解

教材分析

1、双受精的概念和过程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双受精”是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前提。只有彻底弄清楚“双受精”的概念及过程,才能更好地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不论是双受精过程,还是子房发育的过程,都是动态的、变化的,而且内容又都较为抽象,学生不能观察到。学生接受起来确有难度,教师在讲这部分内容时,要尽量配合一些教具(如:投影片、动画片,或自制移动教具、自画板书等)辅助讲解,使学生把这部分知识理解透彻。

2、学生对“受精”“极核”“胚囊”“胚孔”等这些名词很陌生,要马上记住,而且还要知道它们的发育变化情况,对初一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所以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注意反复巩固才能达到掌握的要求。

3、通过前面七章的教学,学生已经学习了植物六种器官的基础知识,但是,这六种器官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它们是如何组成一个植物整体的?这就是本节中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章教材从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分析和归纳出植物体是一个整体。以细胞、组织、器官和植物体为线索,用胞间连丝和维管束来说明植物体结构上的整体性;以植物体六种器官的主要生理功能的联系,以及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相互依存关系来说明植物体功能上的整体性。

教法建议

花粉粒萌发和双受精是一个动态过程,而且内容抽象,不能直接进行观察,因此,教学时应尽量选用有关活动模型或现代教学手段。花粉发育的标志是伸出花粉管和产生精子,其发育结果是花粉管将精子送入胚囊。受精过程是细胞融合,在讲述果实的形成时,为了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兴趣,可以展示给学生幼小的顶花带刺的黄瓜,从而形象地说明子房在受精之后继续发育,最终成为果实。这里要说明的是,黄瓜的果实属于瓠果,它不是单纯由子房发育而成的,而是由子房与花托共同发育而成的。

在讲述种子形成的时候,应该注意呼应前面讲过的关于种子结构的知识,前面曾经讲过的种皮、胚、胚乳都要在这节课里找到来源。到这里为止,关于绿色开花植物由种子萌发到种子形成这一整个生活周期的知识就完备了,植物体各个器官的来源也就都交代清楚了。

在了解了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后,可让学生尝试用连接线将子房与果实、胚珠与种子的结构联系表示出来。然后,通过思考和讨论胚珠与种子的数量关系,回答出果实里种子有多有少的原因。

关于植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知识,可以参照课本中的图,绘制一张幻灯片,将根尖、叶片、木本茎的结构图分别绘在图中根尖、叶片和茎的附近。利用幻灯片进行讲解,使学生认清植物体中的各个器官确实是由维管束联系到一起的(根尖中开始出现导管,尚未形成维管束,成熟区以上的部分才逐渐出现维管束,这一点应该向学生讲清楚)。通过复习维管束的运输功能,还能够把植物体各个器官的生理功能联系起来。

有关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相互关系及其在实践上的意义,最好结合学生熟悉的生产或生活中的实例加以讨论或讲解。

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双受精的概念及过程;受精后子房的发育。

难点:双受精的过程;受精后子房的发育。

手段:以学生观察为主,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

设计思想:

教学过程:(1课时)

一、导入:

复习提问:

1、什么是传粉?

2、传粉的方式有几种?

组织学生回答问题。

总结:不论是什么样的传粉方式,最终是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传粉完成后,花粉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二、讲授新课:

(一)受精的过程:

出示多媒体动画或活动投影(示双受精过程)

边讲解,边指导学生观察。

1、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受柱头上粘液的刺激而萌发;

2、萌发出的花粉管不断伸长,把花粉中的两个精子沿着花柱,通过珠孔送到胚囊中;

3、进入胚囊中的花粉管顶端破裂,两个精子移动出来:一个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

(二)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出示多媒体动画或活动投影(示双受精后花各部分的变化)

指导学生观察,讲解:完成双受精后,花的其他结构逐渐萎蔫,只剩下雌蕊的子房。由子房发育成了果实。

提问:

1、子房的结构是怎样的?

2、种子的结构是怎样的?

组织学生回答、总结种子的结构。

播放录像:介绍果实的结构。

提问:请对比子房的结构和果实的结构,二者之间有哪些相似之处?请推测果实的各部分结构是由子房的哪些结构发育来的?

组织学生分析、讨论。

讲解:

三、反馈、巩固:

请举些日常食用的农产品的例子,回答食用的部分,是植物体的哪个部分?

组织学生回答,并纠正其中的错误。

板书设计:

第三节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一、受精的过程:

双受精:精子+卵细胞形成受精卵

精子+极核形成受精极核

双受精是绿色开花植物所特有的。

二、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探究活动

果实的发育

1、选择不同成熟程度的几朵花,从正在含苞待放的花蕾到花瓣已经凋谢的花朵,分别切开每一个子房并注意观察子房发育过程中生长变化的情况。为获得好的观察效果,最好采用玫瑰花、苹果花或番茄花。

篇8:《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说课稿

关键词:小学生,文明礼仪,实施情况,教育成效

一、主要做法

(一) 抓课题研究

2015 年4 月, 我校申报了“增城市中小学德育十二五规划课题”《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 该课题从申报到立项, 得到了我校领导的高度重视, 邀请了增城市德育理事会副会长李翠琼副校长、理事吴锦焕主任、刘伯娣老师到校进行指导工作。在专家的指导下, 课题研究工作在顺利开展。

(二) 加强督促与引导

1.在学生中加强引导。利用广播、宣传栏、墙报、印发资料等多种形式在校园内进行广泛的宣传活动, 让“讲文明礼仪”这一思想深入到每个学生心中。我校编印了《文明礼仪手册》包括形像礼仪、课室礼仪、活动礼仪、集合礼仪、尊师礼仪、同学礼仪、行走礼仪、升旗礼仪等……让每个学生能按照文明礼仪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

2.学校围绕文明礼仪教育主题, 创设整洁、优美、文明的校园氛围。为了给学生一种浓郁的文明礼仪熏陶, 我校在校园内醒目的地方贴上了很多文明礼仪的提示语和宣传牌, 如在花坛中树“请使用礼貌用语”, 在走廊上张贴“上下楼梯, 多礼让”;在教室张贴“轻拿轻放, 认真听课”“和谐共处, 关心你我”等。这样, 不但美化了校园环境, 还能使学生时时刻刻受到提醒, 逐步净化学生的心灵, 让讲文明礼仪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一种习惯。

3.为了规范学生日常行为, 加强班级管理, 我校在每班设立“文明监督员”, 制定了文明监督员职责, 使班上的同学自我完善;每级设立“文明督察队”, 加强检查指导;学校每天进行“文明礼仪量化评分”, 每月考核, 优秀的班级被评选为“文明班”, 获“文明流动红旗”……通过层层教育, 把讲文明礼仪推向更深层次, 使全校上下形成班班争先, 比学赶超的良好的风气。

(三) 学科融洽, 渗透教育

课堂教学贯彻文明礼仪教育不仅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 也是现代教育观念更新的需要。在开学初, 校领导对教师每门课程怎样渗透礼仪教学提出了具体要求, 使教师们明确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渗透文明礼仪教育。如:上体育课, 让学生自觉排队, 主动收拾体育用品;语文课上, 让学生回答问题声音要响亮, 要学会倾听, 不要打断别人的回答;品德课上, 根据教学内容, 对学生进行孝顺父母、尊老爱幼的教育;班会课上, 定期开展文明礼仪的主题班会, 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生学习礼仪常规和待人接物的礼节……与此同时, 教师们要以身作则, 言传身教。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 老师要树立良好的榜样。如:见到地面上有垃圾, 老师要主动捡起;做错了事要敢于向学生说“对不起”;见到学生, 要主动打招呼问好……实践证明,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文明礼仪教育, 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还让学生在充满激情的课堂上养成了良好的礼仪规范。

(四) 以活动为载体, 寓教育于活动中

为了推进学校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的教育工作, 全面提升师生素质, 学校大队部在全校各中队开展“寻找身边最不文明行为”调查活动。通过调查活动, 了解队员对身边不文明行为的不满意程度和最迫切希望整改的不文明行为, 找到问题的症结并迅速加以整改, 从而形成举止文明、行为规范的良好氛围, 营造一个文明、和谐的学习环境。

(五) 家校互动, 构建文明礼仪纽带

家庭教育是教育系统工程的重要环节, 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更是孩子的终身老师, 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故此, 在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过程中, 家庭与学校应携手合作, 共同参与到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中来。现今的小孩大部分是独生子女, 他们娇生惯养, 万千宠爱集一身;他们事事以己为先, 不懂谦让, 不懂合作, 更不懂去关心别人, 体谅别人。为此, 我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 定期召开座谈会, 请有关专家给家长辅导礼仪知识, 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水平;印发教育倡议书, 派发到家长手中, 让家长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子女的影响;建立“家校文明礼仪联系卡”, 让家长每周如实填写学生在家庭中的文明礼貌表现, 反过来也让学生每周向老师反馈家长们的文明礼貌、习惯养成等表现, 从而达到互相监督、互相促进、共同进步的三赢局面;评选“文明家庭”。每学期我校评选十个“文明家庭”, 让文明家庭的家长在家长会向其他家长介绍文明礼仪习惯养成的经验, 使家校合作成为一条艳丽的纽带。

二、主要成效

经过一年多的实施, 现在的中心小学已焕然一新。每天早上, 一进校园“老师您早!”“、××同学好!”的问好声不绝于耳;以往学生乱扔垃圾, 乱涂乱画的坏习惯已完全改变, 取而代之的是整洁, 优雅, 书声朗朗, 赏心悦目的校园。我校的放学归程队秩序井然, 深受周边群众的赞赏;同学间屡屡展示了一人有困难, 你我共同帮的喜人局面。四 (4) 班的彭洁同学不小心扭伤了脚, 下楼梯上厕所很不方便, 见此情景, 班上的几个男同学自发地每天轮流背彭洁上厕所, 坚持了半个多月。这一举动, 让彭洁的家长大为感动, 连连称赞学校的思德教育让学生们变得更团结、更乐于助人了。现在中心小学的学生都变成了“小绅士”、“小淑女”, 个个彬彬有礼, 懂得谦让, 懂得友好互助。

通过家校合作, 让人最可喜的是以往上学、放学大塞车的校门前一条街已没有堵塞现像, 家长们都自觉把车停放在50米外的大路两旁;赤着胳膊到学校接孩子的家长没有了;家长们见到老师都能亲切地打招呼了……而孩子们呢, 通过“家校文明礼仪联系卡”可以看到:孩子们在家里能尊重长辈了, 不再与父母顶嘴;与别人交往都用上了“请”、“谢谢”等礼貌用语;懂得了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学会了关心父母、问候长辈……在我们的校门口, 每天的进校礼仪和离校礼仪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我们的学生在每一次进校之前都会向送自己上学的家长真诚道谢, 再向家长道别;放学见到来接的家长, 也会向家长表示感谢之情, 并主动与同学的家长打招呼道别。孩子们一点一滴的改变, 使家长们喜上眉梢, 可见家校合作, 使学生们的文明礼仪得到很大的改善, 从而获得了家长们的高度认同。

我校学生外出参加活动, 例如元旦长跑、扫墓、秋游等都能遵守公共秩序, 整齐的队伍, 整洁的着装, 文明的言行受到了群众们的一致好评, 为我校塑造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得到了社会的赞誉。

三、反思

篇9:《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说课稿

关键词:说课教学目标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要想上好一堂课,课前充分地研究教材,钻透教材是首要条件,在分析教材这个板块时,我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的:

第一点: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剖视图的形成及画法是《机械制图》教材中第五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在前一节之中我们学习了视图的概念及画法,它主要集中表达的是机件的外部形状特征,对于机件的内部结构则用虚线在图中表示;而剖视图主要在于表达机件的内部形状,是机械图样的另一种主要表达方法,它既延续了视图的投影知识又在其基础上给予了发展和提升,同时,它也是后面学习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基础,可以说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第二点: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要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与情商,让学生在学知识的过程中也学会如何做人做事,因此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思想教育目标三类。

知识目标:

(1)掌握剖视图主要表达的内容,学会合理地运用剖视图表达机件。

(2)了解剖视图的形成过程并能准确而简单地总结其形成过程。

技能目标:

(1)掌握剖视图绘图原理与规律,正确地绘制剖视图。

(2)看懂剖视图,根据剖视图能准确想象机件的形状。

(3)我们通过看影片,拆模型来理解剖视图的概念,从而让学生总结剖视图的形成,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

思想教育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分组讨论学习的方法理解知识点,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与交流的态度,相互帮助、鼓励,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第三点:教学重点与难点

把握好一节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就是把握好一节课的关键,通过对教材的研究及多年的教学实践,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制订如下:

(1)明确剖视图的主要作用,学会合理运用剖视图表达机件。

(2)剖视图的概念及形成过程。

(3)正确地绘制剖视图。

教学难点:

(1)总结归纳剖视图的形成过程。

(2)剖视图画法中实体与实心部分的具体位置的判别。

(3)攻克绘制剖视图时容易产生的漏线现象。

2.说教法与学法

(1)教法分析

好的教学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合理地运用学习方法,能让学生轻松地掌握知识要点;为了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并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特选用以下教学方法:

①直观教学法:

剖视图的概念理论性较强,学生单从字面理解起来较困难,为了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过程之中,我准备运用观看影片及模型演示等直观教学法,让学生对剖视图概念学习由枯燥的理论讲解过渡到形象地直观感受,从而使学生对剖视图的概念及形成有更加形象、直观、生动的理解。

②对比教学法:

前面我们讲到了剖视图的画法是视图画法的延续与提升,在讲解剖视图的具体画法时,我打算采用对比教学法,将同一机件的视图表达和剖视图表达进行对比,让学生找两组图形中的不同之处,从而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剖视图的画法。

③分组练习讨论法:

我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预计学生在作图过程中会产生的三类典型错误而设置三种典型练习题,再根据班级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也将学生分为三大组,分组发放练习题,让学生自己动手练习,然后相互交流、评价,最后交由教师总结,从而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做中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快乐地掌握知识,轻松地突破难点;同时互相讨论交流学习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团队的力量解决难题。

(2)学法分析

技術设计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展现自己技术思想的过程,如何让别人了解自己的设计思想,如何准确、简洁地表达自己的设计构思,如何捕捉有用的技术信息,反映了一个人的技术交流能力,这也是技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以上设计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在学习方法上采用探究式学习方式,让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文本或材料,在教师的帮助和支持下,准确理解信息自主寻求或自主建构解决问题的方案。学生在主动“学”的过程中需要做到下面三点:

①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②注重先决技能的提高,不同层次的学生会无形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

③领悟能力强的学生继续探究剖视图的识读。

3 .说教学程序设计

篇10:《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说课稿

双受精:精子+卵细胞形成受精卵

精子+极核形成受精极核

双受精是绿色开花植物所特有的。

二、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探究活动

果实的发育

1、选择不同成熟程度的几朵花,从正在含苞待放的花蕾到花瓣已经凋谢的花朵,分别切开每一个子房并注意观察子房发育过程中生长变化的情况。为获得好的观察效果,最好采用玫瑰花、苹果花或番茄花。

篇11:《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它是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第五章第一节第二小节的内容,本节的主要内容是以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为例来说明减数分裂过程。接下来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汇报本人对这一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过程,它以有丝分裂为基础,又是第六章遗传变异中“遗传三大规律”的细胞学基础,减数分裂的知识不仅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掌握这部分内容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在教材中起到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

(2)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目标:a.使学生识记并理解减数分裂概念、过程、特点(以精

子形成过程为例)。

b.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规律,为学习第六章《遗传和变异》奠定细胞学基础。

②过短与方法目标:帮助学生形成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加深对事物自身变化规律的认识,培养对立

统一和发展变化的观点。

(3)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及依据

①重点:减数分裂概念、过程、特点

依据:这部分知识不仅是有性生殖的关键,还是以后学习遗传变异的“三大遗传规律”的细胞学基础,②难点:减数分裂过程中各时期的变化特点;

依据:减数分裂过程中各时期变化比较复杂、抽象,学生在学习时,思维方向容易偏离,学生也会感到枯燥,不容易理解,二、说学情

学生已经掌握了有丝分裂的概念、过程和特点,掌握了生物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这为学习本节的减数分裂内容打下了基础,但由于凑数分裂的过程较有丝分裂复杂、抽象,而且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同点,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也有可能对两者发生混淆。

三、说教法及依据

以老师讲授为主、多媒体动画演示为辅。

依据:通过老师对减数分裂过程的讲解以及减数分裂过程动画的演示,将原本复杂、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

四、说学法及依据

在教师的讲解和动画演示的基础上,学生应当对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和特点进行比较总结。

依据: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变通,将学习“有丝分裂过程”方法迁移到减数分裂的学习中,从而使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

五、说教学过程

(1)导入(3~5分钟)

通过观看高等动物受精作用过程的动画,提出“精子和卵细胞是怎样形成的”的问题,进而引出主题—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

(2)讲授新课(25~30分钟)

①由比利时学者对马蛔虫受精作用观察所得的结论,对学生提问“只具有体细胞一半染色体数目的生殖细胞是通过什么方式形成的”,引发学生的思考。(3~5分钟)

②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减数分裂过程多媒体动画并试着归纳总结,回答问题,最后教师作补充和总结(15~20分钟)

③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对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进行对比总结。(5~10分钟)(如果时间不够,这一项可以留作课后作业)

(3)布置作业:(1~2分钟)

画出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和DNA数目的变化图以及各分裂期的细胞图,并与有丝分裂的进行比较,进一步熟悉知识。

六、说板书设计

一、减数分裂的发现及概念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

间期、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中期、后期、末期、2、减数第二次分裂(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子)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三、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四、受精作用

七、教学反思

篇12:《来自果实和种子的食品》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果实和种子的用途。

2、区分哪些食品分别来自果实和种子。

(二)过程与方法

1、对课件中涉及的例子仔细观察,并提出问题。

2、列举出生活当中的例子,增加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

3、收集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果实和种子的食品,向学生讲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与同学合作与交流,互相配合完成讨论任务。

2、热爱生活,关注生活中的点滴。

二、教学重点

区分哪些食品来自果实哪些食品来自种子以及面包的制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

1、区别食品来自果实还是来自种子。

2、面包的制作。

3、红果蜜饯的制作。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准备

粉笔、几张果实、种子和食品的图案。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1、举出日常生活中食品的例子,向同学们提出哪些食品来自果实哪些食品来自种子的问题。

2、让同学们举出生活中的食品分别来自果实和种子。新课讲解:

一、活动一:掌握面包的制作方法

1、把麦子磨成面粉,过筛筛去麦皮之后,就称为我们熟知的面粉

2、加入适量的发酵物质,再用水把面粉和匀,制成面团。

3、把面团放在温度适宜的地方并保持湿润,等待面团发酵。

4、加入调料,做成各种形状的小面团。

5、把各种形状的小面包放入烤箱中,香喷喷的面包就做成了。

二、活动二:掌握红果蜜糖的制作方法。

1、把红果洗净,去蒂。

2、用干净的笔帽穿过红果中央,把核去掉(注意安全,最好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

3、把去掉蒂与核的红果放在不锈钢锅里,加水,煮沸3分钟。

4、把煮熟的红果捞出来,晾干,并保留红果的汤。

三、活动三:阅读

1、阅读水果治好了海员的坏血病以及了解水果有什么样的功能。

2、阅读做巧克力的原料。

篇13:《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说课稿

1 生产计划

1.1 茄果类作物

根据原种发芽率、原种量计算理论苗数,计划育苗及种植面积。根据双亲花期确定并调节播期。采用浸种催芽后,在穴盘内播发芽种子并育苗的方式进行生产,根据育成苗数计划种植面积。

1.2 瓜类作物

根据原种发芽率、原种量计算理论苗数,根据理论苗数计算并计划种植面积(按理论面积的85%~90%计划)。根据双亲生育期及花期确定并调节播期,在实验室采用浸种催芽方式,挑出芽苗种子在大田播种。

2 茄果类作物芽苗播种技术

2.1 消毒灭菌和浸种催芽

育苗在2月至4月进行。甜辣椒、茄子、酸浆等作物,播前对原种进行浸种催芽。先将一定数量种子与品种标签装入沙网袋中封口,在55℃的热水中浸泡并搅动30 min,搓洗掉种皮上的辣味与黏液,并淘洗3遍后,在消毒剂中浸泡20 min灭菌消毒。发芽盘经消毒后铺2~3 cm厚的过筛湿蛭石粉,将种子按5~8粒/cm2撒播于盘中,上覆湿蛭石粉,厚度1 cm,然后作平盘面,盖透明有机玻璃板保湿;挂品种标牌,填写催芽开始时间,然后置25~30℃种子幼苗培养室或光照培养箱中发芽。早熟、中熟和晚熟品种种子发芽速度有差异,经过3~5天后种子发芽长度达1~2 cm时开始芽苗播种。

番茄育苗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消毒灭菌方法是:播前使用药剂拌种或强光晒种一二天。催芽在发芽盘中进行,发芽盘内装1 cm厚消毒湿沙,铺一张大小适当的中速定性滤纸,写上品种号及催芽开始日期,播种6~8粒/cm2种子后补足水分,盖透明有机玻璃板保湿,置25℃种子幼苗培养室或光照培养箱中发芽。每日给予10~12 h光照,2~4天种子发芽长度达5~15 mm时开始芽苗播种。

2.2 芽苗播种技术

茄果类作物芽苗播种育苗在温室内进行。基质以泥炭、蛭石、珍珠岩、椰糠等,将其中的二三种基质按一定比例混合,每立方米基质内加入1 kg磷酸二铵,杀虫剂和杀菌剂适量,充分混合,调整pH值为6.5~7.5,用50孔或72孔穴盘装盘后洒水播种。按品种芽苗长短先后播种。将发芽盘置于播种方便的空穴盘上,用铅笔或分苗板从发芽盘一边轻轻挑出芽苗,在穴孔中央扎洞,深度略大于芽苗长度,用大拇指与食指拿苗的种皮部位后放苗,深度为苗顶端距穴盘平面3 mm左右,从侧面挤住孔穴,然后做平穴面基质。每播完一盘挂品种标签。在取苗放苗的过程中防止伤及芽苗幼根和注意芽苗的保湿工作。播完一个品种或播种一定数量穴盘后覆干蛭石粉或河沙2~3 mm后洒水。挑选一次芽苗后的发芽盘剩余种子重新整理并适量补水,在种子幼苗培养室或光照培养箱再放24~36 h,挑出芽苗播种,直到正常芽苗播种结束。播种后的芽苗在15~28℃条件下经3~5天出苗。

番茄芽苗播种直接从发芽盘取苗,播种方法与甜辣椒和茄子芽苗播种方法相同。要及时挑出发霉腐烂的种子,以防止感染芽苗。挑选一次芽苗后的发芽盘中剩余种子重新整理并适量补水,在种子幼苗培养室或光照培养箱继续放置,适时挑出芽苗播种,直到正常芽苗播种结束。播种后的芽苗在15~28℃条件下2~4天出苗。

2.3 芽苗播种育苗的苗期管理

出苗后按正常育苗技术程序管理,给予全日照。加强温度管理,根据天气状况做好白天的放风工作和夜间的保温工作。注意肥料的补充,5天左右追施800~1000倍全价液肥一次,根据基质水分状况适时补水。做好病虫防治工作,如温室棚面及门窗提前架设防虫网,利用清洁水源定期喷药预防病虫。为培养壮苗,株幅扩大后疏盘防徒长,加强温室的通风降湿管理。定前15天开始练苗,逐渐撤膜放风,一周后完全撤去棚膜。练苗阶段要密切注意每日天气情况,降温阶段防止夜间冻害发生,直到终霜后定植。

3 瓜类作物芽苗播种技术

3.1 浸种催芽

播前3~5天对原种进行浸种催芽,注意品种不能混杂。先将一定数量种子装入沙网袋中封口,在55℃的热水中搅拌并浸泡30 min,搓洗种皮上的黏液与糖分,淘洗二三遍后在消毒剂中浸泡20 min灭菌。将消毒种子滤去多余水分,装入铺有二三层消毒纱布的保鲜盒中,厚度2~3 cm,盖消毒湿纱布二三层保湿;挂品种标牌,填写催芽开始时间。保鲜盒盖透明有机玻璃板,留1~2 cm宽缝隙,以利空气流通。然后置25~30℃种子幼苗培养室或光照培养箱中发芽。丝瓜种子须经人工破壳后再浸种催芽。每日给予10~12 h光照,早晚用30℃温水淘洗两遍,直到种子开始发芽。

3.2 芽苗挑选

从催芽开始至芽苗露白,黄瓜种子需15~20 h,西葫芦、南瓜、西瓜、甜瓜、苦瓜和丝瓜等种子需24~48 h。当保鲜盒内露白种子芽长3~5 mm时即可挑选芽苗。挑选时先挑出盒内表面的芽苗,再从盒子一边轻轻翻动种子挑选芽苗,要防止芽苗幼根受伤和断裂。挑出的芽苗计数定量,装入垫有二三层湿纱布的组培盒或其它容器,并轻轻摇动,让芽苗落实,上面盖湿纱布保湿,放入品种标签后加盖。剩余的未发芽种子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淘洗后滤去多余水分,喷消毒剂后继续置培养室催芽。种子发芽后,每日上午和下午各挑选一次,直到发芽结束。发霉腐烂种子和发芽后腐烂或畸形的芽苗要及时淘汰。挑出的芽苗置10~20℃环境,尽快送生产基地播种。在运输及保管过程中,苗盒要防止重压、剧烈震动、强烈日光照射、水分缺失、高温或冻害。

3.3 芽苗播种技术

篇14:《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说课稿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8-0049-01

一上作文课,学生就会喊:“作文作文,难死小人”,从教多年来,本人一直在摸索,作文教学难道一定要在作文课上进行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阅读,讲故事,听故事,写日记……都是极富魅力的作文教学。阅读教学的课堂更应该成为我们作文教学的主阵地。

而著名语文教育家成尚荣曾明确指出,“永远记住,作文教学,语文教育就是让我们的孩子成为诗人,种下他们来自生活、发自内心的诗。”下面笔者就自己工作中的点滴谈谈如何在教学中播种诗意的“种子”。

一、创设氛围,为学生提供播种诗意的“土壤”

首先,我们要让学校里、教室里的环境布设充满浓浓的诗意。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强调,“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说话,”精心设计和布置校园,不仅是为了创设一个优美、舒适的环境,更重要的是要利用环境为教育教学服务。让优美的教室环境,成为教师教育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乐园,达到环境育人润物无声的效果。所以在学校环境布设的主题下,我总是寻找一个小主题对教室进行布置。我校这学期学校环境布设的主题为“梧桐文化”,校园里墙壁上张贴了许多名人生平和诗词。在这个大环境下,我们的班刊《桐花朵朵》从三年级到现在,已经出了第五期。此外,还设立了图书角,大约200多册,有儿童文学类的,有百科知识类,还有一些常用的工具类图书,学生们随时都可以大饱眼福。

其次亲子共读,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我一直很喜欢家长学校的工作,我班每学期至少有一次家校共育的活动,跟家长朋友们的沟通交流促进了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这学期,我们在活动中提出了“亲子共读一本书”活动,我制作了制式的卡片,发给学生,内容包括读书的内容,父母和孩子各自读书的体会。温馨的小卡片增强了孩子读书的乐趣。

二、巧引妙点,为孩子播种诗意的“种子”

种下思考也就种下了诗。记得在二年级教学中,让孩子们用“告诉”造句,孩子们语言匮乏,说出的都是“爸爸告诉我,妈妈告诉我,老师告诉我……”我灵机一动,启发到:“春天来了,小鸟会……”学生们马上说出了许多富有诗意的句子,“春天来了,小鸟告诉我南方的故事”“春天来了,青蛙告诉我它冬天做的美梦”“天空中的白云飘过来,告诉我他的奇遇”……

种下梦想也就种下了诗。在一次作文课上,我拿了一把很大的钥匙模型,要求孩子们模仿“这把钥匙很大很大”说话。开始进行的很好,到第七个孩子,他可能没词了,突然说“这把钥匙像一个冰激凌”,我当时反应慢了点,想着也行,结果话题就改为了“这把钥匙像……”。课后反思时,我感觉自己还是不够机智,如果我能及时引导学生,“这把钥匙像一个冰激凌,很凉很凉”岂不是很妙,那后边学生形象的比喻岂不就变成了小诗,“这把钥匙像一个麦克风,很响很响。这把钥匙像一个棒棒糖,很甜很甜。这把钥匙像一个大辣椒,很辣很辣……”。

我总是慨叹自己老了,不再爱学习,不再有梦想,我们是否应该先解放自己,再去解放孩子,在解放孩子中进一步解放自己呢。

三、搭设平台,为孩子插上诗意的“翅膀”

我们学校开设了红领巾广播站,每周选播学生们的作品。我也在把每天早读的前五分钟给学生,让学生们轮流在班里朗读自己的作品。课堂上我也总是留出学生让学生们仿写展示。每次家长会我也总要读上几个学生的优秀作品。当然有参赛的机会更是不放过:武泽阳同学的《我读三国演义》在《小学生必读》组织的作文比赛中获得优秀奖,郑润航写的《我的梦》发表在《保定日报》之《今日望都》专刊,朱珈萱同学的《妈妈我爱你》在小学生作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王赫冰、郑润航、田林璇、朱珈萱被聘为《保定晚报》小记者……我们班学生现在写作兴趣盎然,薛一鸣同学还开通了自己的博客网。例:

堵车的烦恼

清明节,学校放了三天假。顺平正举办桃花节,爸爸带我们全家去看桃花。

路上,我特别兴奋,拿着妈妈的照相机这“咔嚓”一下,那儿“咔嚓”一声,看到相机电量已不足60%,想起爸爸说要照桃花,才恋恋不舍地放下相机。

路上,走着走着停下了。“咦,到了?”我兴奋地想下车,却又愣住了:四周除了车,还是车,周围也没有爸爸所说的漫山遍野的桃花啊!我开始埋怨爸爸:“你看你,停得真不是地方,四面八方的路都被堵了,一会儿怎么出去?”想想又不对劲,原来是路都被车堵上了。清明节假期,大人小孩都放假,难免会堵车,我闲得无聊,看起了书。

书看了一本又一本,歌听了一首又一首,车还是一步一步地往前挪,老半天也没有走多远。我开始生闷气:最前边的那辆车的司机是不是睡着了!大概又过了二十来分钟,爸爸等得不耐烦了,于是亲自出马,和几位司机叔叔疏通车群,但也无济于事。最后,爸爸和几位叔叔决定,掉转车头,不去看桃花了。可是在返回的路上,依然到处都是车,爸爸妈妈商量了一下,干脆,上保定植物园去玩儿吧。

又走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到了植物园,但我假期游玩的心情早就消散得无影无踪了。因此,在植物园玩儿的时候,我也是无精打采的。

今天,我体会到了堵车的烦恼。以后我要遵守交通规则,争取让我走过的路没有阻碍,让所有出行的人们都能够心情愉快走在路上。

炎夏

(原创)薛戾鸣

炎夏火爆晒五天,柔柔细雨情绵绵。

午夜时分闷闷热,倾盆大雨刹那间。

诗人圣野说:“一个自幼受诗意熏陶的,长大肯定是个有是非观、有真感情的好人。”优美的诗歌不仅给孩子带来艺术的享受,也提高了孩子的生活情趣,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孩子明白生活中的真、善、美。语文老师们,莫忘在语文的教育教学中,播种诗意的“种子”。

篇15:《花、果实和种子》教学反思

2、通过观察图片,观看视频资料,画图等方法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探究花的雄蕊和雌蕊主要采用观察图片,并结合画图法,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雌蕊和雄蕊的构造,以及各部分的功能与作用;探索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主要靠视频资料,让学生看明白受精的过程。除了用感官外,借助多媒体,辅以课件展示,形象生动,便于学生理解。

3、通过让学生自己画一画雌蕊、雄蕊,加上师生共同完成板书和板画,协同共振,学生对整个果实的形成过程非常的清楚了,再让学生看着图说一说:果实是怎样形成的?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说课稿】相关文章:

果实与种子小学科学04-23

果实的结构说课稿05-02

盛夏的果实04-11

认真的果实作文04-20

一颗果实的故事04-19

最甜的果实初中作文04-27

女贞子的果实作文04-28

以盛夏的果实为题的作文04-13

描写果实的词语句子及段落04-24

果实05-01

上一篇:周欣新学期寄语下一篇:春现代抒情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