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自主游戏的意义

2024-05-01

幼儿园自主游戏的意义(通用6篇)

篇1:幼儿园自主游戏的意义

幼儿园手指游戏-幼儿园自主游戏

幼儿园游戏探新作者:张燕学前教育研究 1999年03期

对儿童游戏的研究,各国教育家、心理学家均极为关注。尽管要建立一个关于游戏的确切定义依然是困难的,但经多年来的研究探讨,人们大约在这一点上有了共识:游戏是儿童为了寻求快乐而自愿参加的一种活动,并且具有多样性特点。人们逐步明确了,判断一种活动是不是游戏,主要是以能否激发起儿童——活动主体的游戏性体验并促使其积极主动去活动为标准加以界定的。就是说,一种活动如果能使幼儿感到开心、好玩、有意思,并以此为目的主动投身其中积极从事的,这就是游戏。游戏的实质就在于幼儿的

主体性、自主性能够在活动中实现。

以往对游戏的研究较多停留在从生物学、心理学角度作分析,探讨其对儿童的发展价值,然而如何使这种发展价值通过教育得到实现,转为教育实践,成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真正发挥游戏对幼儿发展的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世界各国学前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而又需迫切解决的课题。

近年来,我们结合幼教实践,研究探讨问题,对游戏的教育学含义进行了初步考察。

以往幼儿园有两类游戏:一是手段性游戏,以游戏的方式达到特定的教育教学目的,这主要是指教学游戏或教学游戏化;二是目的性游戏。幼儿园游戏在更大程度上是指幼儿园自选自由的游戏,即所谓的目的性游戏——为幼儿提供为玩而玩获得游戏性体验的条件,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幼儿游戏。

以往幼儿园游戏开展中存在的种种偏差,实际上可以归结为两种极端化倾向,即“导演”与“放任”。这种状况除了由于对什么是游戏认

识不清,还源于非此即彼的绝对化片面化思维方式。

一是强调为达特定目的而开展游戏,强调以游戏为手段,注重发挥“手段性游戏”的作用,将游戏教学化,有的甚至将游戏作为一门课来安排在一周活动中。忽视了幼儿游戏是幼儿自发自愿参加的,具有自主性的实质特点,因而导致程式化指导,导演游戏。

二是为游戏而游戏,注重发挥“目的性游戏”的作用,游戏就是让幼儿自由玩。常听一些教师有这样的困惑:是否应该让幼儿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教师不予指导,否则就是不自由。因而开展游戏停留在表面形式上,过分注重游戏的兴趣性、愉悦性、自发性的一面,而忘记活动的教育目标,导致放弃教育,自流放任。

这种极端化思维方式在实践中是十分有害的。教育者应学会分析性地看问题,树立辩证的思维方式。应当认识到,游戏的关键在于自主性,幼儿园应注重开展幼儿自由自主的游戏,为幼儿提供自主支配行为、积极参加活动的

条件,通过活动过程,促进其身心发展。同时,又应明确,幼儿园这种自由游戏并非完全自然状态下的幼儿自发活动,而是教育活动的一部分。幼儿自发游戏对其发展带来的客观结果往往带有很大偶然性、盲目性。幼儿园游戏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影响过程,因此,教育者对游戏的指导不能仅仅是随意性的,而应增强指导的目的意识。

幼儿园课程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相对于显性课程,游戏为隐性课程,亦即“自然课程”。为了突出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我们特别提出“自选游戏”的概念,并联系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身份和地位作用,试图探讨学前教育的特点与适宜的教育途径方式。

我们认为,“自选游戏”是一种人为创设的自然情景下的幼儿游戏。由于幼儿园的一切活动均具有游戏性,同时幼儿的游戏也是他们的学习和工作,因而幼儿园“自选游戏”宜将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幼儿活动如娃娃家等

角色游戏、建构活动、语言阅读、操作探究和观察等等囊括在内。“自选游戏”一方面可以为幼儿自发自愿的活动提供条件,同时又渗透教育的目的要求。

幼儿园“自选游戏”对于幼儿来说,是一种自由活动自由游戏。活动类型是幼儿感兴趣的,具有多样化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同时,幼儿可以在较大范围内自己决定玩什么怎么玩,充分自主活动。

对于作为教育者的教师来说,“自选游戏”体现一定的教育意图和要求,教师可以通过确定游戏目标制订计划,通过创设适宜游戏环境,并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影响幼儿的行为,激发其对周围环境中多方面事物的兴趣,积极实践操作探索,达到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的目的。

“自选游戏”是愉悦性与教育性的统一,是手段与目的的统一。即以适合于幼儿特点的方式进行教育,使教育顺应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通过游戏实现教育促进发展。自选游戏具有独特的特点。

一是注重在幼儿园生活的自然进程中给幼

儿以潜在影响。“自选游戏”为幼儿提供了自由活动自主支配行为的条件和机会,游戏中,教育影响是潜在的,教育意图往往客体化在环境材料之中,教师在很多情况下亦作为游戏伙伴,与幼儿共同参与活动过程。幼儿是在其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在积极愉快的活动中,潜移默化不知不觉地接受着教育影响,学习实践并认同社会要求,向着教育目标规定的方向发展。

二是注重活动过程,注重主体直接操作体验获取大量感性经验。

三是人际交往的多向性和特别有利于发挥幼儿伙伴和群体的教育影响力。由于“自选游戏”活动的组织比较松散,因而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个别接触的范围扩大了,师生间互动频率大大增加,从而有益于因材施教。更重要的是,“自选游戏”中,幼儿可以有充分机会与伙伴和伙伴群体相互作用。

四是情绪情感对儿童的活动起动力作用。幼儿在“自选游戏”中没有外在限制,能够身心放松、积极投入活动,充分表现

自己,操纵材料,控制所处的环境,满足和实现个人愿望。在游戏中为了活动本身的需要,幼儿要服从游戏的内在目标和规划,压抑冲动,学习掌握自己的行为,从探索、创造和成功中最大限度地获得游戏的快乐。

总之,在自选游戏中,教育影响和要求更易于为幼儿所接受,并转变为自己的愿望和需要,从而产生较好的教育效果。幼儿园应将自选游戏作为幼儿在园一日活动的重要内容。

对游戏的研究必然涉及到幼儿园“自选游戏”与教学活动的关系,明了其间的区别和联系,可以进一步深入认识游戏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并有利于指导实践。

幼儿园“自选游戏”与教学有如下区别或不同特点。

1.两类活动的发生情况各异。

游戏是自然发生的,是符合幼儿特点的活动形式,是幼儿在外界条件刺激下,由内在动机所引起的自主自愿的活动;教学则是由教师从外部引入的,并非直接由幼儿内部动机所引起的,具有一定的强制

性,教师规定了活动内容、形式与方法,幼儿需依教师的要求进行活动。

2.两类教育活动的目标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教育机构中的教学一般指显性课程,它更多地与儿童的知识掌握、认识发展和技能的形成有关。幼儿园教学是以发展智力、增长知识和技能为主要目标。

游戏属隐性课程,主要与儿童的情感、意志及其他个性品质的形成有关。游戏活动的教育目标不宜确定得较为精确,有如一种活动培养一种能力那样一一对应,其效果亦非一次性立竿见影地实现,而是对幼儿身心整体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游戏的教育目标宜确定得较为宽泛。可以认为,“自选游戏”的开展有助于以发展良好的情感、个性和社会适应性为主的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实现。“自选游戏”可以使幼儿个体有机会充分展现其兴趣能力水平与个性特点,因而有助于教育目标的具体化对象化,便于教师在确定教育目标时,在了解特定教育对象基础上,将社会要求即教育

总目标具体化为本班幼儿的发展目标,因材施教,真正达到教育促进发展。同时,教师可将“自选游戏”纳入整个教育影响过程,配合学期教育目标及逐月、逐周的教育重点,长计划短安排,有意识地开展游戏活动,通过每日游戏活动过程,从而逐步接近教育总目标。

3.两类教育活动的组织结构有别。

在组织结构上,教学活动为显性课程,其组织较严密,教师对整个活动过程的控制程度较高,往往是面向幼儿全体,注重统一要求,活动的组织形式以集体为主,教学活动较多地是教师面向全体幼儿的单向作用;而自选游戏活动的结构则较松散,幼儿自由度高,可在较大范围内自己作主,自由选择,支配自己的行为和活动,教师需因人而异在照顾全体的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化个性化的指导影响,且常常是面向各游戏活动小组的指导,活动中不仅有师生的相互作用,幼儿之间也可积极交流交往,相互影响促进。

4.教师对两类活动的

指导方式有不同。

教学活动中往往是显性的教师直接指导,交代活动内容,提要求,安排活动步骤等,注重语言讲解、教或传授给幼儿一定的知识技能。教师一般需要按计划与程序严格执行;而游戏活动的指导则以隐性方式为主,更多地是体现在活动材料、游戏环境创设中的间接指导,教师自身也作为游戏伙伴参与游戏间接影响幼儿行为,当然还需配合教师对活动过程的直接控制引导,两方面结合。由于活动的组织结构比较松散,教师一方面要注重有计划地开展游戏,增强指导的目的意识,同时还需随时观察幼儿的行为和关注偶发事件,抓住教育契机,发挥教育机智因势利导,从而将指导的计划性与灵活性统一起来。教师更需注重引导促进幼儿与周围环境玩具材料及多种事物积极相互作用,通过幼儿自身直接操作探究和尝试,发现式地学习。

幼儿园教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游戏与教育教学活动都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必不可少 的重要活动形式。两者既重点各异,而又相互融合渗透,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同实现幼儿园教育的任务与目标。

“自选游戏”不是一种孤立的活动形式,而应与正规的教育教学相互配合补充。教学可以为幼儿提供游戏所需知识经验等活动背景,而游戏则可作为教学的补充和延伸。

一般地,“自选游戏”因各活动类型的教育功能之不同,因而与教学的联系也有不同。例如,“自选游戏”中的语言阅读活动、自然科学活动等以认知为主的活动类型往往同教学的联系较为紧密,可以很好地同集体与正规教学配合补充。教师可以使幼儿提前在“自选游戏”的活动区接触教学中的有关内容,又可在事后引导幼儿反复练习,加深理解,巩固知识技能,促进进一步的探究发现。教师在指导上也可以多采取直接影响方式,如交任务,提要求,教授讲解或是直接示范操作方法等,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引导其行为方式。教师也可尝试将此类区域作为专门的学习

区,开展目的更为明确的活动。一般地,随幼儿年龄的增长,这类学习成份较多的活动类型应逐渐增多,并作为教师指导的重点。

教师还应注意将幼儿在“自选游戏”中在直接操作体验基础上获得的大量感性经验,拿到教学中加以组织和整合,使之系统化。通过教师一番画龙点睛的总结归纳分析提炼,以语言讲解等直接指导的方式,帮助幼儿形成概念,引导他们注意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使其认识发生质的飞跃。

作者介绍:张燕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幼儿园智力游戏

熊猫挖笋

目标:培养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及思

维能力

玩法:有两人一起玩,游戏时,两人各将自己的熊猫放在自己一方熊

猫家中,然后轮流掷六面体,谁掷出与自己熊猫衣服颜色相同的一面,谁就拿起自己的熊猫沿小路向圆圈处走一步,若掷出对方的颜色则不

走动棋子,走完圆圈就可以挖竹笋,放入自己家,下次再掷自己颜色,再挖下一个竹笋,挖完所有竹笋,计算谁挖的多为胜。

抽牌凑数

目标:培养幼儿分析、概括及速算反应能力,理解加法互换,加减互

逆的关系

准备:每人三张同样大的纸片,用小纽扣在纸片上分别画1~3个小

圆点,并写上相应数字。

玩法:幼儿自由结合,每两人一组游戏。以《石头、剪刀、布》决胜

负,胜者先抽牌,另一名幼儿凑数,进行三以内的组成、加减运算练

习。算得对又快的幼儿得红花一朵,游戏结束,红花多的为胜。

接龙卡片

目标:识别长短、高矮、数字,学习排序

准备:

1、长8厘米,宽4厘米的白卡纸若干。

2、幼儿2~4人一组,每人取5~6张接龙卡。

玩法:

1、数字接龙:根据卡片两端的数字接龙。

2、长短接龙:根据从长到短接龙。

3、高矮接龙:根据从高到矮接龙。

4、数字多1接龙: 按着卡片上的数字顺序接龙。

5、数物接龙: 根据物品的数量与数字接龙。

送迷路的小动物回家

目标:培养幼儿判断、推理、思维能力

准备:

1、动物卡片4张,迷路图4幅,铅笔若干。

2、幼儿分成4组。

玩法:

1、教师对幼儿说:”小兔、小鸡、小鸭、小熊迷路了,不知

道该走哪条路回家,小朋友,请你们送它们回家吧。”

2、幼儿分成4组,分别连接四幅迷路图。

3、先连完者为优胜。

小羊请客

目标:能将实物卡按数量的多少进行排序,并初步进行匹配相应点卡

准备:小羊图片一张;不同数量动物的卡片;

不同数量食物的卡片

玩法:

1、今天小羊请客,教师分别出示小动物图片,请幼儿观察请

了什么小动物,有几个?

2、请幼儿说说小羊应该准备一些什么吃的来招待小动物?

3、请幼儿根据小羊请的小动物数量分别在餐盘里放上相对应的、同

等数量的食物如:一只小猫一条

鱼,两只小狗两根肉骨头。

有趣的生活用品

目标:培养幼儿观察力、注意力

准备:生活用品的拼图和完整图片。

玩法:

1、出示生活用品,请幼儿说说都有些什么生活用品。

2、出示生活用品拼图,请幼儿拼出这些生活用品。

大圆圈与小圆圈

目标:区别大小,培养观察能力。

准备:

1、在场地中间画一个大圆圈(能站全体幼儿),外围画若干小

圆圈(能站2-3名幼儿)。

2、大的和小的圆形硬纸片各一个。

玩法:幼儿四散在场地上,边走边念儿歌“圆圈圆圈圆又圆,大的小的满地圈。看到大圆中间站,见到小圆分散站”。念完儿歌,教师举起一种圆形纸片,幼儿根据纸片的大小,迅速站到场地上相应的圆圈内。

小星星

目标:辨别红、黄、蓝、绿四种颜色,发展颜色视觉。

准备:

1、红、黄、蓝、绿四色小星星硬纸片若干。

2、《小星星》音乐磁带。

玩法:将活动场地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用作表演,另一部分用来撒放小星星。请幼儿在撒放小星星的地方找到两颗相同颜色的小星星,拿在手上,到场地的另一边。教师播放音乐,幼儿跟着星星妈妈(教师扮)表演小“星星”歌舞。

找出大皮球

目标:感知物体的大小,发展观察力。

准备:画有大圆和小圆的幼儿用纸若干张,彩色笔若干盒。

玩法:要求幼儿在图中找出范例一样大的圆球,给它们涂上好看的颜色,让它们变成美丽的大皮球。

大车票、小车票

目标:区别大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玩法:教师和幼儿一起将全班的椅子放在一起打成一辆大汽车和一辆小汽车,请两位幼儿当司机。教师说:“今天我们要坐着大汽车和小汽车到公园里去玩,老师发给每个小朋友一张汽车票,请拿到大车票的小朋友上大车,拿到小车票的小朋友上小车,小朋友要拍好队上车。”分发车票后请两位幼儿和老师一起当检票员,等全体幼儿都上车后,老师说:“大车开了,小车开了!”全体幼儿发出“滴滴”声。游戏可以重复进行。再次进行时应适当调换幼儿手中的票。

谁会飞

目标:

1、辨别会飞与不会飞的小动物。

2、提高应变能力。

准备:每名幼儿一把椅子

玩法:

1、幼儿围成一个圆圈。教师说一种动物的名字,如:“蝴蝶来了。”

2、幼儿判断这种动物会不会飞。如果是会飞的动物,就离开座位做小鸟飞的动作。如果是不会飞的动物,就坐

着不动。

3、幼儿如判断失误,就算游戏失败。

4、教师说:“蝴蝶飞飞,飞得高”,幼儿就踮起脚飞。教师说:“蝴蝶飞飞,飞得低”,幼儿就半蹲着飞。

5、当教师说“蝴蝶飞飞,飞回家”,幼儿就飞回到座位上。

帮动物找身体

目标:发展观察和分析判断能力。

准备:头和身体错位的动物挂图一幅,相同内容的幼儿用纸若干,彩笔若干。

玩法:出示图片。问幼儿:“这里画的是什么啊?”,如果幼儿不能回答,可提示:“这是谁的头啊?”“这身子是谁的啊?”,然后再让幼儿仔细观察,并在每一种动物的头和身体之间用彩色线条连起来。

帮助小狗找家

目标:感知物体的大小差异,发展观察力。

准备:挂图一张,上面画有小中大三只狗和三间房子。

玩法:

1、请小朋友为每只狗找一间合适的房子作为它的家。

2、请小朋友想一想:如果让最小的狗住最大的房子,别的狗会怎么样呢?

炊事员

目标:认识各种蔬菜,提高幼儿的应变能力。

准备:各种菜的胸饰若干,锅的胸饰一个。

玩法:1.每位幼儿配挂在一个菜的胸饰,教师配带锅的胸饰。

2.教师引入:“我们今天来玩烧菜的游戏,我的蔬菜在哪里?”幼儿答:“蔬菜蔬菜在这里。”

3.游戏开始,教师随意选择炒一菜,问:“我们先来炒萝卜,萝卜萝卜在哪里?”当萝卜的幼儿回答:“萝卜萝卜在这里。”教师

说:“快快走到锅里来。”当萝卜的幼儿就走到教师身后,同时全班幼儿问:

“炒完萝卜炒什么?”

4.教师便再次选择炒某一种菜,如:“炒完萝卜炒青菜!青菜青菜在哪里?”如此反复游戏。

5.幼儿在听到自己所扮演的蔬菜名字后要迅速起立回答。

6.当教师说“我的蔬菜炒好了”时,幼儿立即走回自己的座位。

数字小船

目标:

1、练习1-5数字与数量的配对。

2、会手口一致点数并说出总数。

准备:1-5数字小船一套

玩法:

1、出示数字小船,观察每条船船头的数字和船身小孔。

2、根据船身的数字将小人放入小孔中。

3、手口点数每条船的人数并说出总数。

跟着哨声走

目的:发展听觉和运动觉的协调性

准备:哨子(或小铃)一只,蒙眼布

数条。

玩法:全体幼儿围成圆圈,请5-6名幼儿站到圈内,蒙上眼睛。教师固定在圈上某一位置,每隔3-5秒钟吹一次哨子(或打一下小铃),蒙眼的幼儿根据哨声慢慢往前走,设法接近并抓住教师。谁先抓住教师,谁就赢了。幼儿园手指游戏2

1.一个手指点点点(伸出一个手指点宝宝)

两个手指敲敲敲(伸出两只手指在宝宝身上轻敲)

三个手指捏捏捏(伸出三只手指在宝宝身上轻捏)四个手指挠挠闹(伸出四只手指在宝宝身上轻挠)

五个手指拍拍拍(两个手对拍)

五个兄弟爬上山(从宝宝的下身做爬山状)

几里古噜滚下来(在宝宝身上从上往下挠)

2.小手拍拍 小手拍拍,小手拍拍

手指伸出来,眼睛在哪里?

眼睛在这里,用手指出来。

灵活变化:可以把眼睛改成其它任何一个身体部位,比如鼻子嘴巴等等。这个游戏教会孩子认识五

官和身体的部位,让他增强自己的身体意识。3.大拇哥,二拇弟,中鼓楼,四兄弟,小妞妞

爬呀爬呀爬上山 耳朵听听

眼睛看看

鼻子闻闻 嘴巴尝尝

咯吱一下 4.黄老先生有块地

黄老先生有块地,咿呀咿呀哦。他在田边养小鸡,咿呀咿呀哦,唧唧唧,唧唧唧,唧唧唧唧唧唧唧唧。黄老先生有块地,咿呀咿呀哦。

他在田边养小鸭,咿呀咿呀哦,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

黄老先生有块地,咿呀咿呀哦。

他在田边养小羊,咿呀咿呀哦,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

黄老先生有块地,咿呀咿呀哦。

他在田边养小狗,咿呀咿呀哦,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5.爸爸是司机,开汽车,嘀嘀嘀

爸爸旁边是妈妈,妈妈洗衣服,刷刷刷

个子最高是哥哥,哥哥打篮球,砰砰砰

哥哥旁边是姐姐,姐姐在跳舞,嚓嚓嚓 个子最小就是我,我在敲小鼓,东东东

6.爸爸瞧瞧

妈妈看看

宝宝的小手真好看

爸爸瞧瞧

妈妈看看

宝宝的小手不见了

爸爸妈妈快来看

宝宝的小手出现了 7.我是一个大苹果

小朋友们都爱我 请你先去洗洗手

要是手脏

别碰我!8.包饺子

小手摊开,咱们来包饺子吧

擀擀皮

和了和了 包个小饺子

香喷喷的饺子给谁吃 9.小熊小熊圆圆脸(用手在宝宝的手心画圆)

一步一步上上坡(从宝宝的手往手臂上点上去)

几里古噜滚下来(在宝宝身上从上往下做滚状

滚进一个山洞里(用手点到宝宝的胳吱窝挠挠)

10.一根棍,梆梆梆。

二剪刀,剪剪剪。

三叉子,叉叉叉。

四板凳,拍拍拍。

五小手。抓抓抓。六烟斗,抽抽抽。

七镊子,夹夹夹。八手枪,啪啪啪。

九钩子,钩钩钩。十麻花。转转转。

每次做,宝宝都是笑的花枝乱颤的。呵呵

11.白色的小幽灵

拿一张白色的餐巾纸顶在食

指尖,把手指团团抱住,用线在手指上缠一圈,用笔在餐巾纸上画上眼睛和嘴巴,这样就扮成了一个小幽灵。让你的手指在空中移动,假装小幽灵在飞舞,随便你编什么样的故事情节都可以,比如:

一个白色的小幽灵 在空中飞行 飞啊飞啊,飞得好高啊

碰到了星星 碰到了月亮 然后飞下来,落到宝宝的头上!

这是一个启发孩子想象力的游戏,比较适合年龄大一点的宝宝。

12.我有一双小小手,小手拍一拍,小手拍一拍;

小手藏起来,小手藏起来。;

小手在哪里?小手在哪里?

小手在这里,小手在这里。

我有一双小小脚,小脚踩一踩,小脚踩一踩;

小脚藏起来,小脚藏起来。;

小脚在哪里,小脚在哪里?

小脚在这里,小脚在这里。

13.手指谣

手上有个大木桶,桶上有个盖,盖上有个孔,让我看看有什么,原来躲着毛毛虫。

~ 26 ~

篇2:幼儿园自主游戏的意义

主讲人:王梅

培训形式:讲座

培训时间:2017年3月10日

培训地点:一楼会议室

一、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

有些幼儿从小班读到大班,游戏的水平还很低,游戏时间不足是其主要原因。有些孩子的性格比较孤僻,不愿参加游戏活动,许多幼儿在游戏快结束时才来参加,游戏时间导致低水平游戏的出现,限制了小组表演、角色游戏和积木游戏的正常进行。多年的实践观察表明:在短时间的游戏中,幼儿更多地表现为旁观行为、闲散行为、过渡性行为及一些实物游戏和模仿表演游戏,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很难发挥。因而影响了幼儿游戏的质量。因此,每天宜为幼儿提供60分钟以上的游戏时间。另外,室内游戏时间不能代替户外活动时间,这两种活动会促进儿童不同方面的发展,都是不可缺少的。

二、创造条件为幼儿提供在自然界中游戏的机会

大自然是孩子学习的好课堂,孩子可以玩很多东西,并通过游戏学习不少有关大自然的知识。幼儿园可以充分利用园内的户外场地为幼儿创设合理的游戏地,使幼儿的生活更贴近大自然。如:沙池及玩水设备等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设施,利用率极高,因为这类游戏活动可使幼儿自由地操作,无拘无束地参与,更能启发他们的幻想力。另外,还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些废旧的材料,使幼儿的游戏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如用废旧报纸做成纸球,将旧轮胎插入地面做成跳马,提供一些旧轮胎供幼儿滚动、码叠等。这样既满足了幼儿的兴趣,又丰富了幼儿游戏的内容。

三、要珍视、保护幼儿自主、自发的游戏活动

幼儿园作为教育场所和集体活动场所,一日生活有着较为严格的秩序。各年龄段的幼儿都要按照一定的操作规范来进行活动。幼儿园应努力探索幼儿自主、自发性游戏的开展研究,教学计划及教育活动的安排应该增加弹性,为幼儿自发游戏开辟时间和空间。在游戏中,幼儿自主、自由,活动类型老师不做硬性安排,由幼儿自己选择,玩什么,怎样玩均由幼儿自己做主。幼儿在游戏中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尽情玩耍。老师只是作为游戏伙伴参加游戏,并以饱满情绪感染影响幼儿,对幼儿的活动表示支持、赞许。为幼儿营造宽松、民主、自由的游戏氛围,让游戏以生动活泼的方式流露出幼儿的真实感受。当然在游戏中,教师并非完全放任,而应做到心中有数。并依平时对幼儿活动特点的观察和了解。进行相应的指导。

四、以饱满的热情影响幼儿

作为教师,我们应主动参与到游戏中去,在游戏中扮演主要角色,有意识的引导幼儿跟着我一起游戏。用积极的情绪去带动孩子主动参加到活动和游戏中。例如:在游戏猫捉老鼠中,我会告诉幼儿,里面的老鼠好饿呀,得赶快出去找食物,可是老鼠花猫更饿,一定要盯紧老鼠哦。孩子们一听一个个都跃跃欲试。在抓住老鼠以后,我会带孩子们一起去分享美味的肉肉,孩子们也都会高兴地分享自己“劳动成果”,被抓住的小老鼠们也会乐在其中。在玩障碍接力的游戏中,两位老师也会分别率领两队进行激烈的决战,孩子们不仅热情很高,也调动起了孩子的集体荣誉感,他们会因为自己队伍里小朋友掉队而紧张,一会因为自己的胜利而抱团狂欢。就这样,我的积极愉快的情绪感染了幼儿,他们在游戏和运动中,尽情地玩、尽情地笑、尽情地跳,交往也渐频繁了,游戏也主动了。

五、游戏要有选择性

多年幼教经验也告诉我,在幼儿中开展游戏一定要有选择性。首先,要思想健康,避免一些有暴力思想的游戏。其次,能调动起幼儿参与的热情,那就要有一定的竞争机制。跳皮筋是一项传统游戏,皮筋的高度不同,跳的速度不同,有双脚跳、单脚跳、双人跳、花样跳,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集中精力,变化动作,同时又说着好听歌谣,不仅调动了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也使得孩子们的腰部、腿部得到了锻炼,有节奏的跳跃技能也进一步加强。跳房子也同样是继承了老一辈儿时的喜闻乐见的游戏项目,利用废旧纸箱制作的格子和沙包使孩子掌握简单的游戏方法,反复练习,锻炼孩子的单脚跳、双脚跳等跳跃能力、投掷准确性及平衡性技能的提高,这些传统游戏都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体育游戏,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体育活动内容,也加深了孩子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继承和弘扬了我国传统体育游戏。

幼儿园开展游戏一般以集体游戏为主,如果游戏前儿歌很长,队形准备时间很长,参与人数又很少,幼儿便会觉得自己是个旁观者,失去兴趣,不好好配合。因此有些游戏就会备受孩子喜欢,如《猫和老鼠》,孩子们拉成一个圈,队形很简单,如果有30个小朋友参与,15个做鼠洞,那么就可以有8个做老鼠,7个做花猫,参与性很强。下一轮游戏,做鼠洞的孩子就都可以参与进去,孩子等待时间短了,都成了游戏的主角,自然乐于参与。

六、重视幼儿游戏的安全

开展丰富多样的户外游戏活动,必须,但决不能怕出事,因保证幼儿安全而影响幼儿健康教育的发展。因此,应采取一些应对的措施,既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又能保证幼儿的人身安全。

1、调整户外活动时间,减少户外活动人数,根据幼儿的班数,活动场地的大小,幼儿的年龄特点,对户外活动作息时间应进行整体调整、统一安排、分别活动。这样,同一段时间内的活动人数减少,幼儿有充足的场地进行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小型体育活动,进行各种体能锻炼,增加幼儿的活动量,有效地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2、合理安排安全的活动场地。根据年龄特点,运动量的大小,合理划分各班的活动场地。大班的幼儿活动项目多,活动量大,内容丰富,可以根据班级的人数,提供面积大的活动场地;中小班可以适当减少。同时,设立了园舍安全员,每天对户外场地、活动器械进行安全晨检,消除不安全隐患,保证了幼儿户外活动的正常开 展。通过调整作息时间、合理安排场地,幼儿拥有充足的时间与空间活动。幼儿的活动时间长了,活动量大了,促使进食量增加,睡眠质量提高了,促进了幼儿身体正常发育。

3、教育幼儿应有规则意识。幼儿在进行各种活动中都应有一个遵守的规则,那么,户外体育活动尤为重要,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户外活动时,应讲明游戏与活动的规则,这样既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又能充分保证在有序的环境下充分活动,保证幼儿活动的安全。总之,幼儿园要开展好户外体育活动,其活动目标与组织形式应根据需要合理制订、合理安排,因时、因地、因内容、因材料灵活运用。教师重视对幼儿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教育和保护,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才能避免和减少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中的不安全行为,防止事故的发生。

培训主题:如何组织幼儿户外的自主游戏 主讲人:王梅

培训形式:讲座

培训时间:2017年3月14日

培训地点:一楼会议室

《纲要》中指出:“体育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培养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与身心发展的经验。”而幼儿园的体育活动包括基本动作、体育游戏、体操、器械练习等。由于教师一般习惯于室内组织活动,有一半以上的教师不喜欢上体育课,其主要原因有:户外活动时幼儿的注意力不集中,易受外界干扰,秩序不好控制,加上教师本身对体育的基本动作了解得不全面、不够准确,故觉得体育活动不好开展。对于幼儿园的孩子们来说,应该如何更有效地组织开展户外活动呢?

一、制定相应目标,保证充足的活动准备在制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实际发展水平,确定基本动作的学习。

二、创设愉快的活动环境,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乐趣现代的家庭多数居住在高楼里,孩子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外面的世界。幼儿园是孩子生活的小乐园,孩子大部分时间是在这里渡过的。鉴于幼儿园户外活动形式多样的特点,决定户外活动的设备、器材、玩具材料必须多样化,才能激发孩子的兴趣,满足孩子的实际需要。户外大型玩具是幼儿园的必备设施。

三、以幼儿为主体科学安全的进行体育游戏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是幼儿园每天必要的生活环节之一。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观念的不断更新,我们对幼儿园的户外活动也有了新的理解。积极地开展户外活动,不仅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运动能力,促进动作协调发展,而且能给幼儿带来欢乐的情绪,为幼儿心理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中大班的幼儿有了一定的活动经验,对各类活动器械有了不同程度的熟悉,能轻车熟路地在户外进行活动,在老师适时的提醒鼓励下还能自主创新各种不同的玩法。而刚入园的小班幼儿体力较弱,身体活动能力较差,自我控制水平不高,注意力也不易集中,如果没有老师的引导,他们往往不知从何玩起,左右观望,没有活动的积极性。

要促进幼儿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就应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科学化。首先,应把幼儿喜闻乐见的体育游戏、操节、器械活动、体育自选活动等内容进行科学、合理地分配,安排宜多样化。其次,灵活机动地运用集体活动与个体活动相结合的形式,针对个体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第三,必须掌握适宜的练习密度和运动量。要根据人体生理机能能力变化规律、气候、场地、器材等因素合理确定活动的生理负荷。第四,加强保护,预防损伤。锻炼与保护是达到同一目的的两个方面。活动时教师要进行周密考虑,选择平坦、清洁的场地,对器材作安全检查,设立必要的活动规则,合理地做好组织工作,防患于未然。

四、注重个体差异,给孩子更多的自由空间游戏中教师要透过孩子的行动去把握孩子内心的想法,理解孩子独特的感受方式、同时在整个游戏活动中,教师扮演的角色不仅是引导者而且是富有童心的游戏伙伴。对于胆小、不爱动的孩子,或动作笨拙的孩子,应该鼓励或带动他们一起活动,对于需要帮助的孩子,可以进行适当的指导。例如:孩子在跨跳活动中,我们把小河的宽度设计得有宽、有窄,能力强的孩子可以在宽的地方一跃而过,能力差的可以在窄的地方跨过而不会踌躇不前,让每个孩子都能通过小河,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通过观察,教师在了解每个孩子实际水平的基础上,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让水平高低的孩子各有选择,照顾到不同水平的孩子,达到活动的最佳效果。

在户外自由活动中,老师除了有意识地组织一些游戏活动外,还应给孩子一些自由活动的时间与空间。每周都有大型玩具对全园孩子开放时间(不同班级的幼儿戴不同颜色的帽子,可借此判断不同班级、年龄幼儿的交往情况),这种打破年龄、班级界限,扩大幼儿之间的接触与交往,使孩子在活动中相互影响,共同进步。老师对孩子的活动时要认真关注孩子的情感、态度、积极性,对于引导又不要干预过多。也可让孩子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选择运动器械,自由结伴,让孩子能在快乐,有趣的环境中进行与人交流和分享自己发现到的信息。使儿童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让孩子更好的去实践和探索。

篇3:幼儿园自主游戏的意义

关键词:幼儿,户外自主游戏,教师理性支持

卢梭认为,教育应顺从于大自然的法则,发展人的天性。 《 3~ 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中也指出,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重视幼儿的兴趣与需要,要求 “ 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 虽然现在许多幼儿园开展了户外自主游戏, 但很少发现其价值所在, 究其原因是教师不懂得如何把户外自主游戏的理念转化为户外自主游戏的实践? 导致转换中显出极大的不适应。 于是出现了放纵型和形式型两种极端。

那么,教师要如何理性支持幼儿户外自主游戏,发挥它应有的价值呢?

一、创设宽松的环境

1.利用园内的户外场地。

游戏需要开放的、 多样性的户外场地,如我园的小花园和小屋子、沙水池、小树林、涂鸦墙、种植园、防腐木储藏房等, 都能激发幼儿丰富的想象。 首先,要对我园户外场地进行科学统筹规划,尽可能挖掘现有可利用的空间、材料等,使得环境充满自然气息且安全可靠,满足幼儿游戏的各种需要。 如我园的沙水池边上设有攀爬的木梯,可以满足钻、爬等需要,下面可以玩沙,经过“ 曲桥”可以去玩水,从高处往低处引水等。 又如,小树林中有温馨的小屋子,旁边有系列大小型玩具,幼儿在小屋里玩家家,出了门,又去爬大型“ 多功能滑梯”( 当作“ 爬山”) ,“ 爸妈”背着娃娃带上备好的午餐到山上旅游,走过拱形大型器械( 当作“ 拱桥”) ,过了桥,来到公园的草地上野餐等。

2.构建宽松的人际环境。

教师要努力构建一个以幼儿为主体的宽松的人际环境,和幼儿一起玩、一起笑、一起学。

( 1) 游戏开始时 ,教师要把游戏的基本权利还给幼儿,幼儿自己做主确定游戏的主题、内容、玩伴,自己布置场地。 只有这样,幼儿才会主动投入游戏,无拘无束地进行游戏。

( 2) 游戏过程中 , 教师要让幼儿自主选择材料,自己确定玩法,必须做到:

教师不要过分强调常规,让孩子自己选择可使用的物品,尝试想出与众不同的游戏方法,对幼儿因探究而弄脏、弄乱、弄坏物品的行为,不指责。

在游戏中,教师不是引领而是要跟随幼儿,最大限度地避免压制、干扰幼儿的意愿和想法。 只有当幼儿遇到自己已经尝试解决却无法解决的困难、问题,向教师求助时,教师才可以合理地予以帮助、支持。

例,小班幼儿在小花园里自发玩“ 买米”:“ 爸爸”去买米,在途中摔了一跤,于是米( 用小石子替代米) 全撒在了小花园的泥地上,赶紧连米带石全抓进盘,看着米和土混合在一起,又全倒出来,反复几次仍没办法分离米和土,面带颓丧地过来找老师,这时老师把草地上的篮子递给他们,他们不要,过一阵子,另一幼儿过来把把米土混合物倒进篮子,发现土从篮子的底部漏下去,而米却留在篮子里,成功进行了米土分离,这孩子欢呼雀跃,大声地叫起来:米和土分家了! 其他幼儿都围过来看。 教师在游戏中给予合理帮助,提升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看起来“ 低效” 的帮助, 却有效地帮助了幼儿的发展。 幼儿真正解决问题需靠自己的尝试、 努力,教师必须尊重幼儿自己的意愿、兴趣,跟随幼儿“ 玩 ”的节奏 ,学会以平 和 、 自然的心态去等待幼儿, 并提供适宜的条件、 充分的时间和机会, 让幼儿去感知、想象、探索、思考,允许幼儿在游戏中走弯路、犯错。

当幼儿专注于游戏时, 不出现人际纠纷、安全隐患等情况,教师只需旁观和沉默; 当出现违反活动常规等明显不当行为情况, 教师应当出面干预或制止。 但不这样判断游戏效果:如角色表演是否逼真? 动作是否熟练? 任务完成是否圆满等。 教师应当判断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能否获得愿望的满足和快乐的体验。 当有幼儿游离于游戏氛围外,表现出心不在焉和无所事事时, 教师应参与到游戏中,观察、了解幼儿的游戏兴趣和愿望,关注他,吸引他全身心投入游戏当中,在游戏过程中获得成功感、满足感。

( 3) 游戏结束后,教师要让幼儿自己收拾整理玩具,自己为下次的游戏做准备。

二、投放有效的材料

1.投放足够的、开放性的材料。

( 1) 材料具有多样性 ,满足幼儿的需要。 例如,在组织“ 建”的游戏时,师幼一起收集“ 建 ”的多种工 具和材料 ,有小平板 车、小运货车、小推车等;有长短、粗细、宽窄、形状、大小等不同的木块;有各种饮料瓶、食品罐、废弃桶等。 让幼儿在“ 建”的过程中,练习小肌肉的协调、感知比较各种工具与木块之间的关系、探究“ 建”中的各种排序方法等。

( 2) 材料具有可塑性 , 满足幼儿的需求。 例如,在户外投放“ 巨大塑料白色桶”, 喜欢画画的孩子,将它当成涂鸦桶,在桶内外涂画起来;喜欢运动的幼儿,将它当成“ 大滚筒”,爬进去滚动起来;喜欢乐音的幼儿,围着它敲打起来……可变化的材料,为幼儿游戏提供了创新的空间。

2.引导幼儿为游戏收集材料。

在游戏中,引导幼儿考虑需要增加的材料,发动幼儿、家长与教师共同收集低结构的材料。 因废旧的材料来源于生活, 是幼儿平时常见的材料,容易引发幼儿相关的生活经验,以物代物,推进游戏。

三、满足幼儿的需要

1 .生活经验的跟进 。

在游戏中,教师要鼓励幼儿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为游戏服务,丰富和发展游戏的内容和范围,提升幼儿的自主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自我创新能力。 如在组织幼儿玩自己制作的纸球时, 鼓励幼儿多样玩:“ 纸足球”“ 抛接纸球”“ 纸球子弹” 等, 有幼儿相约把纸球放在操场的白砖上,把 “ 纸球 ” 当成“ 小鸭 ”, 喊口令比 赛赶“ 小鸭”; 有幼儿相约把纸球放在操场边的台阶上,说:我们要赶小鸭下楼喽;有幼儿抱着放材料的篮子,一字排开坐在升旗台的台阶上,开始玩“ 球买卖”的游戏,吸引了好多幼儿来“ 购买”。

2.游戏情节的生成。

幼儿有自己的想法和创意,教师要尝试去了解幼儿的所思所想, 从幼儿的角度来调整游戏并给予支持。 例如,开始时,中班幼儿很有兴趣地在自己建构好的“ 公园” 各条道上走着,参观着,聊着。过了一会儿, 孩子们觉得没劲了, 调皮的子博故意去碰前面的泽州,泽州很快就溜开了,子博不甘心还去追,在公园的道上追跑起来,一边的梓豪为泽州加油,并说:我们来玩“ 打野战” 吧。 其他的孩子看到了,都参与其中,有的在一旁叫嚷道“: 子博!你来打我呀!我还有命啊!”冷清的场景立即变得活跃起来。 教师看到幼儿自发产生的新游戏,鼓励幼儿创新,不仅没有打断孩子们的游戏,而且过去提醒道:“ 这新游戏真不错,被打到就少了命! ”“ 对的,如果没命的人就停止游戏一次! ”连平时不大言语的沐玲也急忙补充着,孩子们很聪明,三言两语就推进了游戏。 在接下来,随着幼儿游戏水平渐渐提升,惊喜地发觉孩子们增添了游戏情景,收集了一些有关“ 野战”的材料,如望远镜、草帽、皮带等材料,情景上更进,推进了游戏。

篇4:浅谈幼儿园的自主游戏活动

【关键词】幼儿;自主游戏;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

案例描述:

在一天的自主游戏活动中,建构区里的孩子们围着一堆大大小小的盒子在玩游戏,有的在搭房子,有的在垒高,玩的不亦乐乎。依依小朋友还没有动手,她打量着这些盒子,只见她不断地打开盒子盖,往里面放小的盒子,越往里放,难度越大了,小班孩子的目测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她又拿来一个小盒子要放进盒子里,可是这次的盒子有点大放不进去,她看看其他的盒子换了一个更小的,嘿嘿,这次成功地放进去了,依依显然很开心,使劲地擦了擦双手,然后在小盒子里又放进两个火柴盒大小的盒子,最后一个个地把盒盖盖了起来。依依看到我在笑眯眯地看着她,就捧着大盒子来到我的面前,说“老师,这是送给你的礼物。”“是吗?你送给我的是什么礼物呀?”我赶紧接过盒子,惊喜地问她。“这里面有很多鱼呢!都是送给你的。”依依很神气的说。“是嘛,那我看看!”我蹲下来把盒子一层一层地打开了,当我打开最后一层的时候,依依笑眯眯的指着最小的两个盒子说:“这些就是送给你的小鱼。”“真的吗?谢谢你,依依!我喜欢你送的小鱼。”我抱着依依使劲地亲了她一下,我们两个抱在一起开心的笑了。

我把依依送我的礼物一层一层地打开,展示给小朋友看。小朋友们看了以后,在依依的带动下,有的孩子负责开盒盖,有的负责找大小不同的盒子,有的在装盒子,最后在我的指引下,把所有的“礼物”——盒子都整齐地叠放在了区角的柜子里了。看他们大家一起动手把盒子整理好了。我高兴地说:“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还收脑白金。我收到了比脑白金还要好的礼物呢!”孩子们听到了,都围在我的身边哈哈大笑起来。

分析与反思:

只有与客观事物真实地接触,才能真正地接触知识。在自主活动中,孩子们往往会有很多让我们成人意想不到的游戏活动,不得不让我们佩服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一、材料的投放与幼儿的自主游戏

《纲要》指出“引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和材料开展活动,发现物品和材料的多种特性和功能”。小班的孩子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对熟悉的事物会产生兴趣,兴趣是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老師必须了解幼儿的兴趣,然后从兴趣入手设计活动,选择内容。盒子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品,孩子们对盒子都不会陌生,我们发动了家长和我们一起收集了各种各样的、大大小小的盒子投放在活动区里供幼儿游戏用。

在自主活动中,孩子们的游戏简单、快乐,从孩子们的游戏情况中来看,他们对盒子是非常感兴趣的。所以,对孩子们来说,盒子真的是一种非常好的游戏材料。在建构区里,孩子们用它垒高、建构房子,除了我们教给孩子的玩法以外,他们还想出其他的游戏方法。幼儿在玩一玩中学会了用一种材料进行不同的表现手法。他们在玩中欢笑,探索,创造。在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依依的情感、能力、知识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二、幼儿的能力与幼儿的自主游戏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同一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会有不同的能力。在这个自主活动中,就可以看到依依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都得到了尽情释放的空间。小班的孩子的年龄特点是爱模仿他人的行为的,在能力强的孩子的带动下,也会促进其他孩子能力的提高。

本来,我们在建构区里投放的盒子预设的目标只是以垒高为主的,但是依依却通过了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创造性的想出了和其他孩子不同的玩法。杜威说“儿童有调查和探究的本能,探索是儿童与生俱来的特点”。别小看依依是一个三周岁半的孩子,但是她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及探索的欲望,她的探究方式是非常符合她现有水平的,她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经验也是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征的。

依依通过目测、观察、比较盒子的大小来依次摆放盒子,对于小班的孩子能认识物体的大小并按一定的规律摆放这一点来说,依依在游戏的过程中已经能够很好的掌握了这一点。在把盒子装好了以后,依依又经过了自己对盒身与盒盖的观察,给盒子盖上了相应的盒盖,而且都准确的找对了,盖好了。这又让依依获得了一种一一对应的配对经验。从而说明,这样的游戏有助于促使小班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动作得到锻炼。

三、课程的设置与幼儿的自主游戏

在以往的课程模式中,总是以集体教学为主。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会把比较高低、大小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单独来开设,用灌输的方式把自己的经验强加给孩子们,导致了孩子们对数学活动不感兴趣。

在这个自主活动中,我们看到了孩子们所获得的经验远远超出了以往的课程中所传授的经验,带给我们很多的启发,幼儿的数学经验是在生活中、运用的过程中累积起来的,所以在以后设置课程时,应该更加灵活一些,把可以操作的,方便幼儿自己探索的活动都放在活动区里。

篇5:幼儿园开展混龄自主游戏的思考

朵朵班组

教育家陈鹤琴曾说:“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也明确提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由于我园园舍较小,游戏空间受到很大限制,在 室内无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因此,我园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空间,挖掘游戏材料的最大价值,积极开展全园混龄自主游戏活动。

混龄自主游戏采取的是分段混龄。即一周两个时(周三和周五下午)全园混龄自主游戏活动。这样的混龄自主游戏对幼儿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同龄教育的补充而存在是非常值得鼓励的。幼儿园混龄游戏的有序开展,为幼儿园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也成为我园的办园特色。

一、混龄自主游戏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混龄自主游戏中教师面临的是多元目标的挑战,教师同时面临的是不同年龄的孩子,对他们的指导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混龄自主游戏中迫使教师提高了环境的创设能力,并且对教师的教育机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从刚接到游戏任务是的一片茫然,经过大家商讨、上网查阅资料,确定每个自主游戏活动由一到两名教师负责,确定游戏内容、收集相关资料、创设环境需要,在时间和反思中对游戏方案进行调节和整改。一边探索、组织,一边创、新、充实。甚至全部否定重新再来。经过一次次否定——充实——肯定——再否定——再充实——再肯定,终于创设出来了《友幼电影院》《小人国》《小小军事训练营》《中医馆》《木工坊》《荡绳》《棋苑》等二十多个区角自主游戏和户外自主游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成长了,孩子们玩起来了,教师和幼儿从不会到会,从无创意到创意丰富。

(一)转换了角色——从教师角色转换为幼儿玩伴。

在混龄游戏中,教师不再是教者,而是孩子的玩伴,和孩子们一起讨论游戏规则,创设情境一起玩。

(二)学会了观察——大、小不同的幼儿。在教师面前的不再是自己熟悉的幼儿,而是大小不同的幼儿。教师不仅学会了观察幼儿,而且也要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表现,与材料的互动。与同伴互动、游戏的情节、解决问题的过程等等。

(三)学会了如何指导游戏——直接、间接的在混龄游戏中进行指导。

游戏时教师以角色身份直接参与游戏指导,通过语言活动或动作示范促进幼儿游戏的开展。当游戏情节枯燥、单一时,教师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给予方法的指导、材料的支持以及其它帮助。

二、混龄自主游戏促进了幼儿的全方位发展

(一)幼儿体验了快乐

通过开展混龄自主游戏游戏,我们最大的感受,就是幼儿在游戏中玩得很快乐,孩子们总是说:“玩美了!”“还想玩!”在大带小的过程中,促进了大幼儿的能力,能照顾小同伴,对小的来说,榜样的示范作用、协调、配合,形成了良好的情绪和情感体验。

(二)发展了幼儿的能力,完善了个性

俗话说:“聪明的孩子会玩。”混龄自主游戏不仅仅满足了幼儿好玩的天性,更重要的是会玩了。每当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创造出新的作品,都会喜形于色。宝贝越来越自信,小手越来越能干,头脑越来越灵活。游戏充分挖掘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充分锻炼了他们体格体魄。混龄自主游戏让他们更聪明、更懂事、会交往、会合作、会欣赏。

(三)幼儿的自主自理能力得到提高

活动开始和结束时幼儿能够自己去选择自己想参加的活动,能够自己选择活动材料和器械,能将自己的材料器械妥善使用,能将自己的活动场地合作保持、收拾。能将所使用的器械材料放回原处。

混龄自主游戏的开展,使幼儿的活动空间,教师的教育空间、幼儿的创造空间都得到了充分发展。但依旧说刚刚迈开了成功的第一步,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解决,许多方法和途径还需要进一步的尝试和探索。

篇6: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的地位

2009-3-7 来源:教育论文 作者:幼儿园 【大 中 小】 点击:1968 次

浅谈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的地位

游戏是幼儿自主自愿的自主性活动,而不是成人强加的逼迫性活动,幼儿有权决定游戏中的一切。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有权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由展开、自发交流游戏的情节、内容等;有权以自己的方式、方法来解决游戏中出现的矛盾、纠纷等。游戏的主导者应该是幼儿,幼儿游戏的主题、玩具的选择及游戏的进行都应由幼儿自己来确定,教师只需为幼儿自主的顺利进行提供一些必要的准备和帮助,幼儿才是自主游戏的真正主人。

一、回归“百草园”

鲁迅笔下有一个“百草园”是孩子们自己的世界。他们在里面是欢乐的、自由自在的,“百草园”能给孩子带来快乐和智慧。如果让幼儿生活在自己的生活之外,按照成人的安排来生活,那么就如同鲁迅小说《故乡》中活泼、机灵、可爱的闰土慢慢地变成了木呐的、循规蹈矩的成年闰土。所以孩子们只有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他们的好奇心、探究精神、审美欲望及创新冲动都能够得到发展。教育就是需要这种符合幼儿生活本性的教育。

二、游戏让幼儿自主选择,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

都说观念指导行为,的确,没有正确的教育观念,我们的教育行为就会带来偏差。过去的各类活动主要以预设为主,强调了先确定目标,然后再根据目标设计整个活动,游戏活动也是如此,无论是所谓的幼儿自主性活动还是游戏式的学习活动,都不外乎如此,目的性非常的强,但是到了教育过程中,行为往往就会偏差于目标,目标与过程就偏离了。因此,在每次的活动中老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指导幼儿的活动,只要孩子与老师的预设活动有了一些偏差,老师就会马上千方百计的引导孩子朝着自己的预设目标走去,老师的干预是非常多的,影响了幼儿的自主性发展,控制了幼儿活动的自由度。

我国著名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孩子们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往常孩子们在幼儿园时,游戏常常由我们老师来精心安排,孩子则只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被动的机械的听从调动,在我们看来,似乎是在组织游戏活动,而在孩子们的心里,却只是在完成我们布置的任务,并不觉得是在进行游戏活动。如何使游戏真正成为孩子们自己的游戏,如何在游戏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他们玩什么,怎样玩,玩多久等等,这就需要我们放开手,给予他们自由发挥潜能的机会。

1、自己选择“今天玩什么”。

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地进行的活动,所以我经常问孩子们:“今天你们想玩什么游戏呀?”孩子们会争先恐后的发言,这样一来,孩子们会觉得:游戏是我们自己的,我们可以选择玩自己喜欢的游戏。他们选择的游戏,可能是一些无太多乐趣的游戏,也可能是一些已经玩了又玩的游戏,但却是他们所钟爱的。因此,我们就可以,就应该尽可能去满足他们游戏中学习的欲望。也只有通过他们自己选择后,他们才会玩得尽兴,学得开心,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自己选择“怎样玩,如何玩”。

游戏都有规则,有的是明显的规则,有的是隐藏的规则。游戏的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也可以在孩子选择了“今天玩什么”后,再来问问:“你们想怎样来玩这个游戏呢?”此时,他们会提出各种各样的规则要求,有的是合理的,有的则是不合理的。当一个游戏提出多种玩法时,我们可以让他们去试一试,在试过之后他们就会自己得出一个结论——“这样玩是最好的”。例如:玩游戏《哪队跳得好》时,幼儿提出了很多种跳的方法“双脚跳、单脚跳、跨跳、前进跳、后退跳„„”通过实践,孩子们发现:“双脚跳跳得快”、“单脚跳容易摔倒”、“后退跳找不着方向”„„当孩子提出的规则要求没办法完成或是很难完成时,我们也要让他们去试一试,在试过之后他们自然而然又会得出另一个结论——“这样玩是不行的!”。实例证明游戏活动的过程中,让孩子们自由地选择了行为方式,才能真实的表现他们的心理状态,反映他们的发展水平,毫无拘束的表露他们的思想感情,表现出他们头脑中所想到的一切。

3、自己选择“我来做××”。

角色是幼儿游戏的主要部分。孩子们主动去玩的游戏常常是角色游戏。但其他游戏中也有角色的存在:平时在玩游戏过程中,我们老师会根据幼儿各自特点、和幼儿自身的条件来分配角色,这往往忽略了能力差孩子的表演欲望,抑制了这些孩子表演能力的发展,作为我们老师就应该给予他们自由选择角色的机会,激发他们主动而大胆地去表演。也可让他们通过多次选择不同的角色表演,去试一试,去比一比,挖掘自身优势选择出适合自己的角色。由于孩子在游戏过程中,担当了角色,把自己当作别人来意识。这时,他即是“别人”,又是自己,他在自己和别人对比中,也就潜移默化地提高了自我评价的能力。

4、自己选择“用什么玩”。

孩子对游戏材料的要求,主要不在于他们的外表形象,而在于这些材料是否能成为玩具,是否能利用这些材料能够进行游戏。游戏材料虽然是代替品,但孩子们对他们还是有一定要求的。他们常常自发的就地取材,周围有什么样的材料,就拿什么作材料。如拿积塑搭高楼大厦、火箭、机器人等等。我们不必强加一些要求给孩子,束缚他们的思维力、想象力,要相信孩子的选择,相信孩子的是非判断能力。

5、自己选择“什么时候玩,玩多久”。

游戏最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最为幼儿喜爱,最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所以孩子们常常玩了还想玩,总也玩不够。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在游戏前先问问:“你们愿意什么时候再玩这个游戏?你们还想玩多久?”让他们自己选择合适的时间来继续玩。实践表明,只要你遵守了,孩子就会遵守,这也从客观上加强了孩子的时间观和责任感。

三、教师的指导

平时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时,要用心去了解幼儿是如何想的,不要把成人的知识和答案告诉幼儿,不要轻易地打断幼儿的游戏,更不能包办代替或导演幼儿的游戏,这样会不同程度地剥夺了幼儿游戏的自主权。在游戏中幼儿有权决定一切,如:游戏的玩具、材料投放要以幼儿需要兴趣为出发点;游戏的情节、内容要是幼儿自己经验的再现;游戏中出现矛盾、纠纷要以幼儿的方式来解决;游戏中的环境布置也是幼儿自己的事情;游戏中的规则是根据幼儿的游戏需要确定的,而不是外界强加的,这样幼儿才愿意自觉遵守。游戏中只有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愿望和想法与玩具材料发生互动,才能使活动的方式方法具有灵活性,才有可能使幼儿真正产生兴趣和自主体验,才能使幼儿以自己的方式、速度将外部经验内化成自己的经验。因此教师要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让幼儿主动控制活动进程,自主决定活动的方式方法。这是教师指导幼儿游戏的关键。

上一篇:读给教师建议的反思周记下一篇:2数学学科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