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语文二三单元整理

2024-04-09

七下语文二三单元整理(精选6篇)

篇1:七下语文二三单元整理

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卷

(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计24分)

1、下面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确凿.záo菜畦. qí蟋蟀.shuài缠.络chán B、觅.食mì竹筛.shāi宿.儒 shù讪.笑 shàn C、嫉.妒 jì皂荚.树jiá锡箔.bï蝉蜕. duì D、脑髓. suí鸡毛掸.子tǎn东方朔. shuî木屐.

2、下面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人迹罕至:少有人来觅食:寻找食物;消释:消除误会 B、宿儒:一种星宿的名称瞬息:形容极短的时间幽寂:幽僻寂静 C、方正:方法正确渊博:深而广讪笑:讥笑

D、倜傥:洒脱,不拘束相宜:适合同窗:同在一个学校学习的人

3、下面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桑葚轻捷云霄来势凶凶 B、珊瑚懒惰书塾人声鼎沸 C、臃肿瞬息脊粱人迹罕至 D、倘若急燥徘徊牵连不断 4.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填入括号内()A.初升的旭日从东方冉冉升起。B. 谁能否认地球是绕太阳运行的呢?

C. 通过老师教育,使我有了新的认识。

D. 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决定学习成绩好坏的关键。

5、下列句子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作者是鲁迅先生。B.《爸爸的花儿落了》节选自《城南旧事》,作者林海音,台湾作家。C.《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作者普希金,美国诗人。D.《丑小鸭》选自《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作者安徒生。6.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一来就谈起巴黎的事情,讲述着这个贪图享受、寻欢作乐....

并十分活跃和愉快的巴黎。B.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C.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的境界,平原无际,回环曲折....

。D.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二.默写:(每空2分,共计10分)

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信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山际见来烟。

③_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明月来相照。

三.请根据你对“微笑”的理解,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写两句,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6分)

朋友,你会微笑吗?微笑是一杯浓浓的咖啡,,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微笑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

四、综合实践(20分)

今年是雷锋同志逝世50周年,也是毛泽东主席题词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49周年。某校团委号召全体同学用实际行动学习雷锋精神,倡导团员、青年学生弘扬雷锋精神,参与志愿活动。为响应号召,初一(3)班同学决定开展“学习雷锋精神,争做文明新人”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请参与其中。(4分)

1、为营造浓厚的学习雷锋精神的氛围,班级准备在醒目处张贴学雷锋的宣传标语,请帮忙拟写。

2、班长决定带领班级团员和部分学生走进社区分两组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请替他写出这两组最简单的活动计划。(要求把具体的事情写清楚。6分)第一组活动计划:第二组活动计划:

3、很多同学都认为,雷锋精神是三月来,四月走。也有些同学认为,学习雷锋,就是帮助孤寡老人扫扫地,擦擦窗,与我们平时的学习没有多大关系。对此,你怎么看?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10分,要求:60字左右)

五、阅读题(每题10分,共40分)

认真阅读《智慧阅读》P26《种春风》一文,完成后面四道题,将答案写在下面。

1、画线句“那种本真的善良,唤醒了我心中一度被遗忘的东西”中“遗忘的东西”指的是什么?

2、文中有好几处描写了老人的外貌,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3、写出文中“我”感情变化的过程。

有些嫌恶=无可奈何 =猛然打动 ==

4、文章的标题“种春风”有什么深刻含义?

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卷

(二)一、、阅读《伤仲永》中文段,回答文后题目。(50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伤仲永》选自《》,作者,(写朝代)的文学家。(3分)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0分)

①世隶.耕()②未尝.识书具()③借旁近..与之()④自是..

指物作诗立就()⑤稍稍..宾客其父()⑥或.以钱币乞之()⑦父利.其然也()⑧邑人奇.之()⑨日扳.仲永()⑩泯然众人..矣()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文言短句。(10分)(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译文:(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译文:(3)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译文:(4)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译文:

(5)得为众人而已耶?

译文:

4、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从个人情况来看和从道理上来说,原因分别是什么?用

课文中的原句回答。(4分)

5、文中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5分)

6、请结合方仲永这一事例,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天资和后天学习关系的认识。(8分)

二、仔细阅读《智慧阅读》P27《盲道上的爱》一文,认真回答文后习题,将答案写在下面。(每道题10分,共50分)

1、写出第②段中加点词语“无知”在文中的含义。

2、医生为什么要让方老师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方老师自己做的“决定”和“准备”又是什么?

3、方老师表演完走盲道后,她的丈夫和女儿为什么都哭成了泪人儿?

4、文章第⑤段画线句“痛与爱纠结着,压迫我的心房,促我身体力行”应该如何理解?(压迫:指对机体的某个部分加上压力。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5、本文的标题是“盲道上的爱”,读完本文,请你说说标题中的“爱”主要指哪两种爱。

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卷

(三)一、选择题(每题8分,共72分)

1、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B、能否根治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心得。可开会前夕李翔病了,为此,他发短信给学生会主席,说明不能到会的理由。下面四种表述最得体的一项是()

B、因病不能光临,不能为大家助兴,我深表歉意。A、因病不能到会,不能为大家助兴,真是你们的遗憾。A、也许我们不能复制林书豪的成功,但是他的梦想、他的努力却是每个人都可以复制的。

C、在物价得到有效控制的背景下,2012年我国在稳定经济增速的同时,将更加注重经济增长C、因病不能光临,不能为大家效力,我深表歉意。的质量。

D、在294个地级以上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岳阳排57位,是竞争力提升最快的50个城市之一。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湖南省城运会将在娄底举行,我萌生了去当志愿者为城运会服务。B、能否落实农村中小学营养餐,是减轻农民负担的一大举措。

C、在深圳文博会湖南文化产业宣传推介会上,曾国藩故里文化创意园成功签约。D、中考将近,我们要以优异成绩献给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天气慢慢炎热起来了,同学们切记不要下河游泳。B、从学雷锋活动中,让我们进一步理解了雷锋精神的实质。

C、长沙市正在修建地铁,地铁开通之后,将给市民的出行带来极大的方便。

D、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预测,到2020年中国废弃手机数量将比2007年增长大约7倍左右。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他像一支蜡烛,虽然照亮了别人,却毁灭了自己。这样的人生多有价值啊!B、在课堂上,老师努力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C、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大部分史学家把主要精力用在了这方面。D、为了避免今后再发生类似错误,我们应当吸取教训,努力改进工作。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糖就像烟草和酒精一样,是一种有潜在危害且容易让人上瘾。B、没有谁不能不被最美教师张丽莉的英雄事迹感动。C、李爷爷的辣椒基本上全卖完了。

D、阅读名著是启迪心智、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避免道路交通不拥堵,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B、这次比赛的获胜,将决定着我们队能否进入决赛阶段。

C、晚年的他,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写出了许多优秀作品。D、这一番朴素的话语多么深刻地蕴藏着人生哲理啊!

7、某校学生会致函该校初二学生李翔,邀请他参加本校的“读书交流报告会”,介绍自己的读书

D、因病不能到会,坐失学习良机,我深感遗憾。

8、将下列句子组成一个语段,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西山在朦胧中涂抹了一层娇红,轮廓渐渐清楚起来。②在它们的翅膀底下,晚霞已到最美丽的时刻。

③驮着夕阳,掠过枯树林,转眼便消失在已呈粉红色的西天。④那娇红红又透出一点蓝,显得十分凝重。⑤空中一阵鸦噪,抬头只看见寒鸦万点。

A、⑤①②③④B、④⑤①③②C、⑤③②①④D、②①④⑤③

9、在文中横线上衔接恰当的一句话是()

一位思想家和教育家说过这样一句话:“很难说莎士比亚和牛顿谁需要的想象力更多一点。”

这就是说,文学和科学绝不是没有联系的,莎士比亚塑造人物形象固然需要想象力。

A、牛顿进行科学研究更需要想象力。B、牛顿进行科学研究同样也需要想象力。

C、牛顿进行科学研究不一定就不需要想象力。D、牛顿进行科学研究难道就不需要想象力吗?

二、阅读题

认真阅读《智慧阅读》P32—33,回答下列问题:(每题7分,共28分)

10、这位小姑娘双目失明却有一盏明亮的“心灯”,你认为是谁为她点亮了这盏心灯?

11、“看着山下泛着淡白的桃花和远处灰蒙蒙的天空,我似乎有一种备受欺骗的感觉。”为什么“我”会有一种备受欺骗的感觉?

12、“从她兴奋的话语中,我似乎感觉到了她心中那片美丽的桃林。”这句话很有意蕴,请谈谈“那片美丽的桃林”的含义。

13、作者的感情波动时本文的行文线索,说说作者的感情是如何变化的?

篇2:七下语文二三单元整理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邪:通“耶”,语气词。表反问语气。

3、当涂:“涂”通“途”,道路,仕途。亦作当权。

二、古今异义

1、(蒙辞以军中多务)辞:古义:推辞。今义:告别,不接受,解雇。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古义:古时候王侯的自称,我。今义:独自,孤独。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治:古义:研究。今义:治理。

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博士: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5、(及鲁肃过寻阳)及:古义:到了······的时候今义:以及。

6、(及鲁肃过寻阳)过:古义:到。今义:经过。

7、(即更刮目相待)更:古义:重新。今义:更加。

8、(但当涉猎)但:古义:只。今义:转折连接词,但是。

9、(但当涉猎)涉猎:古义:粗略的阅读今义:捕捉猎物

10、(见往事耳)往事:古义:历史。今义:过去的事。

11、(自以为大有所益)大:古义:很。今义: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

12、(蒙乃始就学)就:古义:从事。今义:就。

1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古义:认清。今义:看见。三、一词多义

1、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用

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

2、当:但当涉猎:应当

当涂掌事:掌管

3、见:见往事耳: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

4、大:与蒙论议,大惊:副词,十分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形容词,年长的

四、词语活用

1、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状语后置,名词作动词。

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之:主谓取独。

五、特殊句式

1、倒装句

蒙辞以军中多务。即:蒙以军中多务辞。(介词结构后置)

2、反问句:

篇3:七下语文二三单元整理

一、关注“内容理解”, 依托“同步阅读”, 实现课内向课外拓展

正所谓“温故而知新”。单元复习课要对本单元所学过的知识“温习”。但是, 复习课总归不是新授课, 要突出“有所提升”的原则, 所以这种“温习”就不能是简单地、机械地重复, 而应该尽量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向外拓展。平时的新授课教学由于受到教学进度、教学目标、教学时间等因素的限制, 不能随意拓展。复习课已不再受这些因素过多地制约, 已经具备拓展的条件。于是我依托“同步阅读”, 设计了这样的复习单 (以《詹天佑》为例) :

1. 我印象的是:詹天佑。原因是:他主持修筑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条铁路干线。课文中打动我的句子有:

(1) 詹天佑不怕困难, 也不怕嘲笑, 毅然接受了任务, 马上开始勘测线路。

(2) 火车怎样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山势, 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3) 遇到困难, 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 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 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 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二、聚焦“表达形式”, 借助“选学课文”, 达成“必学与选学”贯通

人教版选录的课文, 文质兼美, 无论“内容”、“涵义”, 还是“形式”, 三者都堪称完美又和谐统一。宗白华先生引用歌德的话说:“内容人人看得见, 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 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表达的形式, 往往承载文章的内容和形式, 中间又隐匿着作者的智慧与表达的技巧。表达形式如此重要, 也应该是复习课要聚焦的焦点之一。

一册教材是以课文和单元作为结构单位的。当一篇篇文章按一定的专题被编排在一起时, 无论是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的精妙选择与穿插, 还是每册书后选学课文的选择, 都倾注着编者的独具匠心。我们教师拿到一册教材后, 往往会仔细研究“精读”和“略读”这些必选课文, 而忽视“选学”课文。不仅如此, 即使在“精读”和“略读”教学过程中, 一篇课文教完马上又转入到下一篇课文的教学, 教师有时也会引导学生比较某几篇文章写法和内容上的异同, 但是鲜有整组课文的比较, 更难有必学课文和选学课文的贯通。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和训练的能力, 还是相对的一个个点状或块状的, 没能形成一个相互联系、互相贯通的系统网络。于是, 我尝试借助“选学课文”, 在复习四上第五单元时, 设计了如下的复习单:

1.自学选学课文第5课《迷人的张家》并填空:作者来到张家界, 领略了仙境般迷人的景色:最使人难忘的? () , 群峰中最高的 () 和美丽的溪流 () 。因为有了这些奇山秀水, 张家界便成了植物的宝库、动物的乐园。迷人的张家界是名副其实的人间仙境。

2.作者来到张家界, 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金鞭岩、黄狮寨、金鞭溪。因为:金鞭岩 () , 黄狮寨是 () 和金鞭溪是一条 () 。

3.选择印象深刻的景物来写, 是《迷人的张家界》这篇课文作者的写法。你知道本组课文其他几篇课文作者是怎样写的吗?

(1) 《长城》作者先写 () 再写 () 。

(2) 《颐和园》作者是按 () 顺序写的。

(3) 《秦兵马俑》作者先写兵马俑 () , 然后写 () 。

四上第五单元“世界遗产”的学习重点是:认真阅读课文, 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我的发现”安排的是发现句子的表达方法, 体会写出事物特征的写法。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到游记类课文, 课文写了哪些景物, 四年级的学生有能力读明白。至于怎么写具体、写生动、写出事物的特征, 是新授课教师教学的重点。我觉得单元复习课上,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话编者, 揣摩编者安排这几篇文章的意图, 于是我想到了将选学课文设计进复习单:第1题, 让学生自学《迷人的张家界》。尽管选文篇幅较长, 但是借助填空的形式长文短读, 学生就能比较容易地读出作者写了什么。第2题仍旧以填空的形式, 让学生明白作者之所以只选择这三处景物来写, 是因为这三处景物最有特点———金鞭岩最使人难忘, 黄狮寨是群峰中最高的, 金鞭溪是一条美丽的溪流———让学生体会抓事物特征的写法。第3题则是帮助学生梳理本组课文的不同写法, 学习几位作者不同的安排材料的方法, 感受编者的良苦用心。清代教育家颜彦曾说过:“讲之功有限, 习之功无已。”与其在复习课上, 再头头是道分析、总结给学生听, 还不如在这样的语言练习中, 达成“必学与选学”的贯通。

三、留意“语言现象”, 选取“配套作业”, 实现“习得与运用”转换

根据年段特点, 三年级上册起, “我的发现”的内容开始拓展, 从之前单纯地识字, 拓展到引导学生发现词和句的一些规律, 认识一些语言现象。教学时, 如果止步于这些现象的发现, 就未免有些“可惜”。如果能留意这些语言现象, 并将此应用到配套作业的练习中, 那么, 无论是学生完成作业题的质量, 还是单元复习的效果, 可能就会实现“双赢”。例如三上《课堂练习本》语文园地三第6题:

小练笔

秋天, 我们已经看到了你缤纷的色彩, 听见了你美妙的声音, 感受到了你带给我们的欢乐。

三上第三单元“心中的秋天”, 学习重点是:随着课文的学习, 进一步发现秋天的美丽和美好, 并用手中的笔来描绘。通过一组课文的学习, 学生已经看到了秋天缤纷的色彩, 听见了秋天美妙的声音。复习单第1、4题是对课文的回顾, 是对描写秋天色彩与声音词语的整理。第3题是帮助学生发现拟声词的形式特点, 第5题是本单元“我的发现”的拓展。复习单的1~5题都是为小练笔提供“素材”, 要实现的是语言习得与表达运用之间的转化。

总之, 单元复习单的设计要紧扣单元重点, 在帮助学生整理的过程中, 融入语言练习, 借助“复习单”这一载体, 进一步强化单元复习课的应有功能。学生借助单元复习单的练习, 单元知能体系得以建立, 训练程度也得到深入, 语文能力正逐步加强。需要指出的是, 教师在设计单元复习单的过程中, 还应注意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设计有差异的复习单;考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设计由浅入深的复习单等。

摘要:现行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没有专门的单元复习, 而语文园地、回顾拓展等其功能近似复习。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教师却存在着只梳理不练习或者重整理轻练习的问题。笔者尝试设计紧扣单元重点, 在复习、整理的过程中融入语言练习的多功能单元复习单, 实现课内向课外拓展, 达成“必学与选学”贯通, 实现“习得与运用”转换, 以期实现教与学的双赢。

关键词:单元重点,语言练习,单元复习单

参考文献

篇4:七下语文四单元知识点

【四单元.社戏】

本文的标题“社戏”既是全文故事情节发展的线索,又是故事内容的概括。

本文以到赵庄看社戏为线索,先略写在平桥村的快乐生活,再详写从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戏的全过程。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劳动人民纯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展示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画卷,表达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

重难点句子

1.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的到说不出的大。

“轻松”“舒展”两词用得非常精彩,与上文的沮丧、压抑形成鲜明的对比,传神地表现出了“我”得以能去看戏时欢喜轻快的心情。“说不出的大”夸张地表现身体的轻松。

2.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从修辞格的角度看,连山仿佛是兽脊,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连山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又是运用了拟人方法,这两种修辞方法的运用,使得语言生动形象。从景物描写的角度说,这是以坐船人的感觉来进行描写,连山的形状像兽脊,在朦胧的月光下颜色淡黑如铁,因为高低起伏,则像是踊跃飞跑,这句描写的精彩之处是用动词“踊跃”来写山,把静态的连山写活了。这种以动写静,衬托了船行之快,又衬出了想看到社戏的急切心情。

3.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

“回望”两字表现“我”依依不舍的心情,“罩”字通过视觉表现戏台如梦如幻的情景,再次以仙境比拟社戏,与来时呼应。这句充满了梦幻般色彩的描写,表达了儿时眼中社戏的美。

4.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

这一句用了一个富有童话色彩的比喻,新奇而贴切,又有水乡特色,反映了儿童富于幻想的特点和愉快的心情。写老渔父的喝彩则是通过旁观者的赞美来衬托孩子们驾船技术的娴熟高超,从侧面描写归航之快。

六一公公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六一公公的形象本文主要是通过语言来刻画的。对于孩子们偷他的豆,只是责备“不肯好好地摘,踏坏了不少”,听说摘豆是为了请客,马上说“这是应该的”,他并不是吝啬的人;后来他又亲自送豆,表现了他热情好客的性格。“我”夸了他一句,他“竟非常感激起来”,体现了他老实厚道的农民本色。

重点段落

第10-13段 (1) 环境描写:具体描写的景物

(2) 描写角度:听觉、嗅觉、触觉、视觉(具体景物)

(3)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但我确还以为船慢。(第11段) ① 比喻、拟人;②写出了划船之快和“我”看戏心情的急切。

(4) “我”的心理变化:轻松 - 急切 - 陶醉

人物性格:双喜(聪明机灵、考虑周到、办事果断) 、六一公公(善良淳朴、热情好客)

【四单元.安塞腰鼓散文 】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亢kàng奋 晦huì暗 羁jī绊 蓦mò然 冗rǒng杂 戛jiá然而止

2.解释下列词语。

(1)亢奋:极度兴奋。 (2)羁绊:缠住不能脱身,束缚。

(3)蓦然:突然,猛然。 (4)冗杂:繁杂。

(5)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6)戛然而止:声音突然中止。

3.用恰当词语填空。

(1)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

(2)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愈捶愈烈! 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

三、文学(文体)常识

《安塞腰鼓》的作者是刘成章。《安塞腰鼓》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全文以“好一个安塞腰鼓”为线索,按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后三个阶段展开描写。不仅表现了安塞腰鼓这种民间艺术粗犷、雄浑、动力十足的特点,而且反映了陕北人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特征。作者刘成章。

词语积累:P124注释1-5,P125注释1,P126注释1

1. 修辞:比喻、排比(增强语势)、反复(强调) P127练习三

2. P126课后练习二(答案详见《三点一测》P192-193)

3.全文结构:打鼓前(安静)— 打鼓中(舞动)— 打鼓后(寂静)

4.主题思想:借安塞腰鼓表达生命、力量之美

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阅读理解七步自读法

(1)通读课文,借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正音、正形、词语注释;

(2)通读课文,分析课文结构,分段分层,归结大意;

(3)理解课文,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

(4)摘抄文章中名言警句,积累词汇;

(5)语段分析,分析文章中的精彩段落,写批语,或练习自拟小标题;

(6)分析写作特色;

篇5:七下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29’

1、请选出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3’

A 邓稼先jià彷徨páng殷红yīn鞠躬尽瘁....cuÌ

B 弥高mí磐石pán深邃合jí ...suì一拍即.

C 重荷 hé宰割zǎi荒谬 miù兀兀穷年wù ....

D 捋胡须 lǚ罗布泊..bó夐.xiờng锲而不舍qiề

2、请选出下列字书写无误的一项()3’

A.独裁博学鉴赏慷概淋漓B.萦带颤抖篷勃忘乎所以

C.迭起巴望仰慕家喻户晓D.衰微叹息钦佩一反击往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

A.“拾荒老娘”于化玲,9年来孤身一人在城市独自拾荒,供儿子读书。(删除“独自”)

B.他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把“他的晚年”改为“晚年的他”)

C.由于长江流域连续干旱,导致洞庭湖、鄱阳湖水面大面积缩小,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删除“给”)

D.有人认为央视“开心辞典”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把“研究和了解”改为“了解和研究”)

4、将下列句子组成一个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

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刚刚下过一夜小雪,积雪还没有来得及将古镇覆盖①在耀眼的阳光下,古镇上到处可以看到斑斑积雪。

②阳光已经穿破云层抚摸大地。

③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④在路边,在屋脊,在树梢,在河边的石阶上,一摊摊积雪发射着阳光,一片晶莹,令人目眩。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②①④D.②①④③

5、以尽量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这段文字所叙述的主要事实。(不超过计26个字)哈尔滨一位老人,历时九个月,行程数千里,骑着三轮车来到天津。他的三轮车上挂满了写着日军罪行的条幅。他的外公和外叔公都是抗日地下工作者,均被日军残忍地杀害了。当年日军对中国的侵略给他留下了痛苦的回忆,最近日本教科书篡改历史的事件更激起了他的义愤,于是他踏上了声讨日军罪行之路。

某班同学在完成综合性学习活动“献给母亲的歌”的过程中,搜集到如下材料。请你按照要求,回答21~22题。

【材料一】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

(史铁生《我与地坛》)

【材料二】我自己有了孩子,才明白把五个孩子拉扯大哪里是简单的事情。但是,我很少听见她谈论其中的辛苦,她一定以为这种辛苦是人生的天经地义,不值得称道也不需要抱怨。(周国平《用什么来报答母爱》)

【材料三】每天出过晚饭,往往九点来钟,我们上床睡,母亲则坐在床角,将仅仅20瓦光的灯泡吊在头顶,凑着昏暗的灯光为我们补缀衣裤。(梁晓声《母亲》)

【材料四】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三鲜馅有人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啊!这个人就是娘,这个人就是妈。(车行《母亲》)

6、以上四则材料,没有体现出母亲辛劳的一则是。1’

7、根据【材料三】或【材料四】提供的情景,仿照示例,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4’示例:母爱是儿女离家时亲切的叮咛,那份牵挂陪伴我们远行;

母爱是,;

母爱是。

8、古诗背默。8’,云从窗里出。,弹琴复长啸。,思君不见下渝州。

谁家玉笛暗飞声。,凭君传语报平安。,上有黄鹂深树鸣。,落花时节又逢君。

有约不来过夜半。

二、文段阅读。10’+14’+17’=41’

“两弹”元勋

邓稼先于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在北平上小学和中学以后,于1945年自昆明西南

联大毕业。1948到1950年在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得到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1950年10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

1958年8月被任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

这以后28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时代的新生日子!

1967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对国防武器作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1985年8月邓稼先做了切除直肠癌的手术。次年3月又做了第二次手术。在这期间他和于敏联合署名写了 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1986年5月邓稼先再做了第三次手术,7月29日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9、文中概括邓稼先一生的语句是。2’

10、对邓稼先给予高度评价的语句是。2’

11、第一段中‘立即’一词表现了邓稼先怎样的思想品格?2’

12、最后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2’

13、你读完此文后有何感想?2’

老师,请您记住我①静静的夜里,一位姑娘在自己的小屋里忙碌着。

②灯光下的她是那么专注,一手拿着一条雪白的手绢,一手拿着绣花针,认真地绣着.额头上渗出了密集的汗珠。她绣着绣着.想起了白天劳技课上老师布臵的作业:每人回家绣一条手绢。明早带来。希望每个入所绣的手绢都能烙在老师的脑子里。“哎哟。好疼呀!”原来她想着想着走了神,手指给针扎了。她吹了吹手指。又绣了起来。

③“铛,铛,铛……”桌上的老座钟敲了十一下。“梅,时间不早了,快睡吧!”从里屋传来了声音。“知道了,妈。”她嘴里虽这么应着.可手还没有停下。她又想,如果我的手绢被评为最佳作品,如果老师能够表扬我,如果……那该多好啊!

④想着,绣着……也不知过了多久,终于绣好了。她看了看这条手绢,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多么美丽的图案啊:梅花一一几枝粉红色的梅花,含苞欲放的花骨朵错落有致,形态各异;道劲的枝干疏密相间,生机勃勃。这图案,在雪白的手绢上,好似一束绽放着青春火焰的生命图腾,它在静静地期盼着阳光的沐浴和雨露的滋润。手绢的右下角还工工整整地绣上了“冬梅”两个字。欣喜过后,她把手绢折好,小心翼翼地放进书包。她躺在床上,带着甜甜的笑容进入梦乡……

⑤冬梅,一个中学生,成绩一般,长相也一般。她很文静,不爱说话,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女孩。因此,没人注意她,这位老师也没有关心过她,甚至至今还不知道她的名字呢。她的心愿就是得到老师的关注。使自己也能够时时被老师提起。这次作业对她来说,无疑是一个绝好机会。

⑥第二天早上,她怀着愉快的心情来到了教室,急切地等待着劳技课的到来。可是时间老人似乎在刁难她,每一节课都过得那么慢。她终于熬到了劳技课。大家都把手绢放在桌上,老师踱着步子,走来走去观看大家的作品。她激动极了,在心里默念:“老师,快来看看我的手绢吧!”时间似流水,眼看就要下课了,可老师始终没有“光临”她的座位。她失望了,彻底地失望了……

⑦突然,老师的身体一点一点地向她移来,近了,近了……她的心中又燃起了希望,心蹦到了嗓子眼上。可是,老师停住了脚步,停在了冬梅的前一桌。就在此时,下课的铃声响了。她的心凉了,凉遍了全身。她呆呆地坐着,她的心在流泪。在她的心灵深处,她的心声在回荡:老师,您为什么不来看看我的手绢?这手绢是我花了不知多少心血才绣成的,您知道吗?我也需要您的关心呀,哪怕是一句鼓励的话语!老师,请您记住我,好吗?

⑧傍晚,她意外地收到了老师托人带来的纸条。“冬梅同学:下课后回到办公室,我从大家的手绢中发现了你的作品,它设计精美,色调相宜,做工精细,当时我多么地激动。这是我的欣慰,更是你的骄傲……能将这条手绢留给我做纪念吗?”

⑨当天晚上,冬梅做了一个很美的梦。

14、填空:文段运用第人称的口吻,按照的顺序,以为线索,记叙了这件事。4’

15、文段中对冬梅的描写细腻生动其中运用最突出的是哪一种人物描写方法?3’答:

16、本文不吝指教行文较曲折,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段⑦中的画七句分析。3’答:

17、段④中女孩为什么还要在手绢的右下角工工整整地绣上了“冬梅”两个字?请结合文段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4’

答:

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8、孙权劝吕蒙读书是因为吕蒙“___________”,但起初吕蒙以“___________”为由加以推2’

19、孙权要求吕蒙怎样读书?

20、古代不同身份的人,称谓是不一样的:“卿”是____________________;“孤”是___________________。2’

21、文段选自《》,是_________主持编纂的一部_____________。司马光是_______(朝代)_______家,_________家。3’

22、“博士”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是指________________。2’

23、有一个成语出自本文,它是___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24、“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意在说明什么?3’

答:

答案1B 2C 3C 4D哈尔滨一位老人,骑着三轮车来到天津,踏上了声讨日军罪行之路。6第一则

7母爱是儿女酣眠时细密的针脚,那份辛劳陪伴我们入梦;

篇6:语文七下第一单元复习的教案总结

第一单元复习

考试范围及要求、一单元基础知识

复习目标:了解考试范围及要求、一单元基础知识测查梳理。

复习方式:讲清要点、学生自己总结复习。

复习重点:一单元基础知识。文言文

复习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课前考察字词复习1——1—2课字词46个

二、默写《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三、展示考试范围及要求

“积累与运用”16分——考察内容、形式及要求:1.注音———书上、书后、目标册中(平时出练习课前考察,占1课时配题检测)

2.形似字——3---4组,目标、书后(注意成语)

3.修改错别字———从一段话中找出并修改。(教材中)

4.词语的运用———(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5.填空题(新加题型)——出自教材,基础积累与运用,侧重词汇。

6.综合能力考察———学科间的渗透,一句话中,画图辨别。

7.文学常识—————请写出你学过的一篇小说标题并写心得体会。

——?一句话,考察出处。

“默写”(课前默写)与阅读共14分———文言文中的`精读篇目,5、10、20课。

文言文阅读——精读课文篇目,5、10、20课。

——加点词语理解相同的是

——翻译课文

——对课文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课外2篇20分?——理解内容,写了什么人,什么事

——概括中心

——把握文章思路,伏笔、呼应

——概括情节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文中的作用

——领悟作品内涵,自己获得启示

——自己的感悟体会(情境和形象)

——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写作50分——会写记叙文,——半命题,必须补充完整——写人写事均可

四、复习一单元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整理

要求:

(1)出处、作家(时代或国别——地位——籍贯等——以书下为主)

(2)写心得

2.解释词语22个:

第1课16个

1.确凿?2.长吟?3.轻捷?4.攒?5.机关6.敛?7.鉴赏?8.人迹罕至?9.秕谷?10、书塾?11.方正?12.消释13.宿儒?14.同窗?15.人声鼎沸第2课17.骊歌?第3课18.木屐

目标册第6页4个:19.讪笑20、沮丧?21.简陋?22.来势汹汹

3.形似字归纳

(1)辩?辨?辫?瓣(2)蓬?篷?逢?缝?(3)肿?仲?钟?种?冲?(4)惧?沮?俱?狙?阻组

五、文言文阅读《伤仲永》

1.词语积累31个

2.词类活用6个异?书?奇宾客利?日

3.通假字1个扳

4.“之”的用法?忽啼求之(代词,指书具)

借旁近与之(代词,指方仲永)

邑人奇之(代词,他)

或以钱币乞之(代词,指仲永做的诗)

余闻之也久(代词,指这件事)

5.翻译

6.理解(目标)

文言文练习1

六、作业:

解释词语22个,每个一遍,文学常识一遍。

上一篇:急:谁知道长春高校二批补录是啥时候下一篇:星形细胞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