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黄金时代》有感

2024-05-23

读《黄金时代》有感(通用10篇)

篇1:读《黄金时代》有感

读《黄金时代》——王小波

1.初读此文,就被其赤裸裸的语言风格所折服,语言淫色而又充满现实感,是对现实环境

语言的真实再现。逼真而又不失骚情,例如:小和尚、正面后面之类的,以及对陈清扬身体结构的剖析等等。

2.小说在文章的结构上,采用了倒叙和插叙的手法。使读者在阅读文章的时候,会有柳暗

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也可以是读者的疑团在阅读的过程中的得到逐渐的解读。

3.读完这篇小说,感觉而言,所谓的黄金时代究竟是什么,我的认识很模糊也很肤浅。我认为这所谓的黄金时代大概就是指青春男女的在即的青春期之间的对性的一些追求与冲动,渴望在性幻想和性冲动的现实上的得到一定的满足。此外,我还觉得,针对故事发生的时期而言,是针对文革时期而言的,当时好多在校大学生和有为青年在正值青春活力,充满激情,踌躇满志准备为报效祖国,大展宏图干一番大事业,为祖国奉献自己的青春活力的时候,却被上山下乡搞的下放得的边缘的边疆或者是贫困而又交通和信息闭塞的农村地区接受在教育,对此而言,无疑是对让人才资源的浪费。本来正值黄金时代,蛮可以做一番大事业,为做过的现代化进程尽自己的一份心,出自己的一份力,然而却被无情的社会形式人才给糟蹋和埋没了。我感觉作何以此做题,也是对当时的社会环境的一种极为深刻的讽刺和痛恨揭露。在小说,以“性”作为小说的亮点,从而吸引读者的深思,引起一定的共鸣。

4.此外,小说中王二和陈清扬一方面对性充满了渴望,充满了期待,总是想让彼此的躯体

获得心灵和身体上的解放,另外却又在众人的冷眼下承受这重大的压力,不敢而又心存芥蒂的为之。但最终由于青春的狂野,他们敢于冲破世俗的眼光和所谓的官方的打压,获得彼此的解放,以求向世人证明在自己的“黄金时代”,就应该让自己的生命活的闪闪发光,熠熠生辉。

故此,放之于当初的时代而言,就是当初的大学青年认为自己的黄金时代被埋没了,他们想要逃出当初社会的那种阴霾,他们想让自己所学的知识得到世人的肯定,更想用自己的才干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让自己的“黄金时代”得到时代的证明。而不是上山下乡让自己心灵上的知识在岁月的年轮中慢慢褪去其应有的光环,慢慢的变为糟粕。更为难以忍受的是,有位一名名有志青年,本有一身才华,而当时却在贫困边缘的地区出卖自己生理上苦力。但是面对当时的政策,当时的社会环境,当时整个中国的现状,他们只有忍受,只有顺从,只有眼睁睁的看着自己慢慢的失去“黄金”的神韵与光泽,他们的苦痛与悲哀,他们的压抑与烦躁,却无处释放,整个时代的青年就这样被被毁灭,被消失。

5.王小波的这篇小说正是写出了当时踌躇青年的内心的苦闷,痛斥的当时的社会给他们带

来的悲哀,更是通过这篇文章给世人以反思和警醒。

6.分析图:

性知识

农村的环境当时整个中国的大背景(文化大革命)王二和陈清扬上山下乡的有志青年和大学生

王与陈之间的“性”的解放有志青年渴望通过自己的才华为社会做贡献

代红杨观之有感

“我觉得黑色幽默是我的气质,是天生的”这句话不仅是王小波对自己的描述,也是对自己文章的真实写照。《黄金时代》里面的语言故事情节给人有点荒诞,玩世不恭的味道,特别是对“性”的赤裸裸的好不隐晦的描写刻画。王小波曾经说过“生活就是这样”,诚然,这样的语言描述和故事情节的勾勒也就是在对现实生活的在现。

“无论是经典的传教士式、后进式、侧进式、女上式,我都能一丝不苟的完成”“阳光把我晒得浑身赤红,痛痒难当,我的小和尚直翘翘的指向天空,尺寸空前。”诸如此类的露骨的句子在文章中比比皆是。读了这篇文章,他语言上的运用更将我引进了一种神往的境界。语言淫色而又充满现实感,是对现实环境语言的真实再现。逼真而又不失骚情,更是对感情的真实流露。文章中,王小波以“性”为线索贯穿全文,以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抓住世人的眼球和情趣爱好,也进而引起了世人的深思。

性知识

农村的环境当时整个中国的大背景(文化大革命)王二和陈清扬上山下乡的有志青年和大学生

王与陈之间的“性”的解放有志青年渴望通过自己的才华为社会做贡献

2011/2/26

篇2:读《黄金时代》有感

材料学院2006201031赵瞳

王小波在黄金时代的前言中,举了三个原因来说明他为什么会写作:山在那里,所以就有了攀登的欲望;熵增和反熵过程;特立独行的结果。

王小波关于山的比喻,令我联想到另一个比喻:某某艺术家形容他自己,就象一条被扔到艺术大海里的鱼,得不做什么”

个人都想要去攀登的,除非这个人热爱爬山,除非这个人即便不热爱爬山,但他知道山项上有一桶金子在等着他,除非这个人即便不爱金子,可他的女朋友爱,除非。之,王小波是属于攀登的爱好者,还是金子爱好者,亦或是金子爱好者的男友,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熵增和反熵,听起来很深奥,其实不过是功利和反功利的另一种说法。王小波的父亲曾经出于政治和前途的考虑,坚决反对子女从文

专制的压力,即始终没有令王小波放弃写作。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王是一个多多少少有些反叛的、不那么听话的孩子。绕一大圈绕回这么一个小而浅显的常理,我为王小波的废话工夫而深感倾倒。

其实,又有几个孩子是完全依照父母亲的愿望成长和择业的,换句话说,如果大多数孩子都有反熵行为,什么和不做什么的年龄以及不必担心从文会带来严重政治后果的时代,一项事业,有必要夸大自己的执着和选择的艰难吗?王小波还提到他是在完全没有稿酬、甚至倒贴的情况下坚持写作的,我相信我们论坛里的每一个人,都符合他的反熵理论。难怪于华说:当人人都把向前的方向作为先锋派的前进方面,那么这时大概只有保守派的向守才是一种先锋行为吧。刚读的时候我不太理解,现在终于明白了。反熵诚可贵,熵增价更高。

一说到特立独行,我就想到那只成天横冲直撞的猪。王小波倒没再提猪,只提到一个教授,很骄傲地说他的女儿拒绝了某大学人类学系的奖学金,选择了需要自费的school.王小波总结:原来教授,也有不那么特立独行的时候。这个结论至少容易产生两个歧义:一是教授是不是都得特立独行;二是读人类学是不是就一定比读

得更为特立独行,这二者相比较而言,(虽然他自己终身从文”和“不。。总),而这种近乎law law school来不得不向前游。有一个“想要做什么的区别,当然,还有境界高下的区别。即便山真的在那里,也并不是每一那你王小波在远离父亲的美国,在三十多岁足以决定自己可以做选择写作来作为 尤其是一个三流的人类学家,是不是就一定比一个一流的律师来得更

特立独行。总之,王小波怎么来定义特立独行这个词的,我越来越不懂。

卖弄和炫耀

王小波在文中,不断地提到维多利亚地下小说,提到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并且将后两者的书名稍作撰改,换成《流年似水》和《文革时期的爱情》,用在文中作了标题。虽然这些书和文章中的主人公和故事脉络毫无关系,而且丝毫没有迹象表明王有没有认真地读过这些书,但他一再重复地提到这几部书名,就给了我一种他非常爱卖弄的感觉。他还批评《追忆逝水年华》这个书名译得不够贴切,只有译成《流年似水》才符合作者本意,想必对这本书稍有了解的人,都不会同意他的看法吧,至少从字面上来看,我喜欢前者,因为它有一种音乐的节奏在里面。曲解哲学名词

王小波似乎很推崇沙特,因为他在文中不止一处提到“存在主义”。当然,他是这样来理解存在之意义的:“当我从山上冲下来,出现在会场,并被点了名,就证明了我的存在,否则,没有什么证据可以表明我是存在的。”在另一处,他还提到了“他人即地狱”。那个被他称之为“地狱”的姓李的男人,只不过是在文中和王二争风吃醋,互怀敌意而已,到王二的眼里,便成了彼此的“地狱”。看来,虽然罗马没法在一晚上建成,地狱倒有可能满地都是。

赖皮

我说王小波是个赖皮,是有根据的。据王自己说,他在美国主要干的是编程的工作,最擅长的就是将一行可以写完的程序,分成二十行来写,以尽可能多获取以行计算的酬劳。如果他不是一再地提到这一点,我还真不明白为什么他要分十次提到他从卫生所里出来后,冲下山坡的情景,分七八次提到顾教授跳楼后脑浆满地的惨景,分五六次提到他的投石机和同学们从地下挖到黑色粪便的镜头。难道是编程时惹下的毛病改不了了,想用同样的方式多弄点稿费?

伦敦的天空

不得不承认,后记写得比前言有趣。王在文中提到一个画家。据王说:那位有名的印象派画家在他的画展中将伦敦的天空画成了红色,引起了人们的震惊,但当人们走出画馆,发现由于污染,伦敦的天空果然是红色的,于是便给了这位画家一个称号:伦敦天空的发现者。紧接着这个话题,王小波引出他的小说就是想告诉大家生活的本来面目,他小说中的生活就是现实的模样,而非出于他的独特发现。

我之所以说后记有趣,是因为它的逻辑更加来得混乱不堪。首先,人们之所以将莫奈视为印象派的鼻祖,是因为他打破了现实主义派写生和写实的传统绘画方式,完全凭印象来勾勒自然中的光和影。我不懂那位伦敦画家用的是何种手法,但假如他画的天空的颜色,果真就是现实中天空的颜色,那还有什么理由称之为印象派。如果说他是伦敦天空的发现者,那能不能说米勒就是稻田麦穗的发现者,农妇脸上皱纹的发现者,而雷诺阿是贵妇衣饰的发现者?

至于王小波称他是想让大家知道

为不符。仿佛外形卑琐、自暴自弃的王二,突然成了一个身怀伟大使命的传道者。先不说每个人的经历不同,他眼中的生活都会有不同的样子。

也会对生活有不同感受和看法吧?

而且不管王小波如何声称文中经历的真实性,如说:文革中很多人营养不良,面黄饱瘦,包括王二自己,也常有吃不饱的时候,但小说中提到的几个女性,只要是和王二发生过关系的,都有着饱满而丰润的身材,白皙的皮肤。与对女性有着美好憧憬相反的是,他总是不厌其烦地重复那些关于脑浆和粪便的话题,如果说生活的本来面目中最醒目的部分就只有这些,那读者同志可能宁愿他们终身被蒙在鼓里,永远不知道生活的真相好了。

篇3:读《黄金时代》有感

关键词:《绝对价值》,市场营销,POM框架

《绝对价值》是美国学者伊塔马尔·西蒙森和艾曼纽·罗森共同撰写的一本有关营销与决策主题的书籍。所谓“绝对价值”, 指的就是经用户体验的产品价值, 即使用某件产品或者享受某项服务的切实感受。该书在副标题中就下定论认为, 绝对价值已成为信息时代影响消费者下单的关键因素。

过去, 消费就像是押宝。一件商品的好坏, 一家餐馆的环境如何, 没有亲身体验过, 消费者无从得知, 只能根据自身经验和营销人员所提供的有限信息去猜测。品牌、原产地、价位、 广告以及过去类似的消费经历成为左右消费者选择的重要线索。消费者成为一只生活在营销者掌控之下的感性动物。

然而, 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和其他新兴科技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给商业环境带来了一场变革。当消费者可以在购买前查看到交易记录和消费者评价, 通过便捷的专家渠道接收到专业意见, 利用比价工具找到最便宜的购买渠道时, 信息的不对称消解了, 消费者的购买模式彻底改变了。他们不再只热衷于一个品牌, 一种渠道, 他们开始能够判断商品的绝对价值:它用起来究竟是怎么样的, 它的价格是否虚高。信息时代下, 消费者的决策更为迅速, 更加理性。

《绝对价值》回答了信息时代的三个关键问题:消费者的决策模式发生了怎样的根本性改变?这给传统的营销手段和商业模式带来了怎样的冲击?商家与营销人员应该怎样随之改变?

一、“绝对星球”

伊塔马尔和艾曼纽在书中通过想象构建了一颗“绝对星球”, 用来解释消费者决策过程中发生的巨大变化。这颗“绝对星球”几乎是我们生活的地球的翻版。差别只有一个:在 “绝对星球”上, 买东西之前只要按一个神奇按钮, 就可以对一切信息了然于胸。消费者可以准确地知道某个产品或服务究竟有多好或者有多坏, 一旦开始使用, 会是怎样的场景。

因此, 在“绝对星球”上, 消费者作决策不需要依赖品牌来判断产品的质量。他们也无需了解产品的产地, 以便通过产地信息进行猜测判断。他们同样也不用过多参考购买上一款产品的体验。因为评价新产品时, 他们都会按下那个按钮, 间接参考系数的价值都化为乌有, 最直观的产品体验即刻呈现在消费者面前, 消费者的理性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

虽然信息时代, 我们对质量的评估方式已经开始慢慢发生改变, 信息密集程度越来越高, 我们不用像过去那样受制于眼前的一切, 我们可以找到最有用的信息, 轻易作出评价, 更加接近绝对价值, 我们对产品和服务也能有更清楚的认识。但是, 我们还是与假想的“绝对星球”存在着距离, 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虚假评价的存在。

作者举了亚马逊和评论网站Yelp中虚假评论的例子。在中国, 在我们身边, 淘宝网、大众点评网上的虚假评论也同样存在, 影响着我们的消费决策。简单搜索一下, 我们就能找到许多所谓的“刷钻”和“删差评”的业务。即使大部分卖家心中有道德约束, 不采用外部手段, 还是会有许多卖家通过利益诱惑, 如好评返现、晒单优惠等手段影响买家的真实评价。 网站中除了存在各种虚假好评, 有些竞争对手留下的恶意差评同样也散布其间。

既然陌生人的评价参差不齐, 那么相比之下, 专家的意见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专家的作用可以相当于意见领袖。在中关村在线这样的网站上, 不仅有普通用户对产品的评价信息, 还有一些专家的评测报告。这些报告使得消费者更容易、更方便地获取了专家的帮助。专家通过其专业性、权威性能够让消费者更接近产品的绝对价值。但是, 还是有一点需要被重视, 专家同样也存在其绝对价值, 如果消费者对专家不够熟悉, 仍然与过去一样通过名号、头衔等相对评价来判断专家的专业程度, 这无疑仍然是一场押宝, 不专业的所谓“专家”也有可能出现错误的, 甚至是虚假的评价, 影响消费决策。事实上, 通过网络环境下如此密集的信息, 去全方位地了解一个专家的绝对价值也不是难事。

在书中, 作者认为更加完善的技术能够从众多评价中识别出虚假评价。虚假评价在今后的技术环境下将没有立足之地。另外, 作者还指出, 由于用户更换点评工具的成本极低, 如果人们对某一个点评网站的信任跌过一定的阈值, 那么网站就必须作出改变。否则, 消费者会转向他们更加信赖的网站, 并更加相信专家、朋友和熟人的意见。在客观、可证实的事实和信息之外, 消费者绝对不会把营销者对质量的描述作为主要依据。消费者会寻找更新、更好的办法, 无限接近产品的绝对价值。

二、被改变的市场营销

过去, 消费者难以在购买前准确评估质量, 于是我们所熟知的“市场营销”应运而生, 提供各种各样的质量线索, 如品牌、价格、原产国、大量广告等。但是,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产品评价信息的极大丰富与极易获取, 传统意义上的“市场营销”被逐渐改变了。

首先, 品牌价值降低了, 尤其是品牌资产四大元素中的感知品质和品牌忠诚度受到了极大影响。同一品牌下的不同产品现在不再被捆绑为一个整体, 每一个产品都作为单独的个体接受消费者的评价。消费者或许还是会考虑产品的品牌形象与地位, 但不会只根据作为整体的品牌来判断作为个体的产品的实际质量。消费者在作决策之前更加关注个体产品的质量, 品牌忠诚度也无从谈起。

同样的, 作者认为, 信息的丰富使得满意度、忠诚度以及经验值的作用也降低了。消费者在评估一件产品的质量时几乎从零开始, 完全依靠对单个个体产品的评价。但是从零开始并不影响消费者的决策速度, 信息的丰富使得不确定性迅速瓦解, 采纳的速率反倒得到提高。传统创新扩散理论中的四个阶段被大大压缩, 不同采用者之间的差异也被消解, 一件产品从其问市第一天起就需要接受广大消费者的评价。

另外, 由于扩散过程的压缩, 不同采用者的聚合, 市场定位也丧失了它以往的魔力。产品真正的消费者也许与上市前所预想的完全不同, 产品真正的优势也许与所预想的也有不同, 定位可以由市场去自发完成。在产品没有发生实际变化的情况下, 换一套说辞, 换一个定位都已成为徒劳。

三、“POM框架”

所有这些变化使得我们有必要推出一种全新的框架和手段来进行营销, 作者将它称之为“影响力组合”, 也即“POM框架”。

P是个人原先的偏好、信念和经验, O是其他人和信息服务, M是营销者信息。作者在书中阐述, 消费者依赖O作决策的比重并非是“是”或“否”的问题, 而是在一个“连续统” 上取值。当消费者所处的位置越靠近O相关一端, 他人的评价就越重要, 如选择高价值、高风险的汽车、电脑、相机、手机等产品时。而如果所售产品不属于与O相关的品类, 归纳而言即非标准品、非复杂体验、非大件商品等, 消费者就不会考虑O因素, 如购买回形针、一对一保险服务等。

对于那些与O因素无关的品类, 传统的市场营销手段仍然奏效, 但是对于那些靠近O相关一端的品类, 营销者很难直接影响消费者偏好的形成, 他们的角色只限于确保O信息中有足够多的与产品相关的内容, 并且最好是正面的。同时, 由于消费者具备足够的搜集信息的能力, 创造知名度已经不那么重要, 兴趣的创造显得更加关键。像一些餐馆在大众点评网上发起的试吃活动, 不仅能够引起消费者的兴趣, 而且还能够帮助商家以最快的速度获得足够多的评论信息, 同时, 试吃的过程也比普通消费者的就餐过程更为可控, 更容易获得对自己有利的评价。

另外, 在O相关领域, 市场研究也从市场预测转变为市场跟踪。市场定位作用的减弱使得市场预测的效力也同样减弱, 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在购买时随时可能会发生变化。未来的市场研究应该更多地预测消费者在实际情境下的行为以及营销者在短期内的回应, 而不是预测消费者的长期偏好。

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 我们将获得更多的数据, 它们将被组织得更为有序, 并通过新工具传递给我们。这将进一步削弱营销者通过品牌营销、市场定位或其他“相对”战略来影响消费者行为的能力。

“质量第一”自古有之, 并不是互联网才催生了这一命题, 也不会因为评价就能让产品质量一跃而升。但是, 互联网的发展、信息的富集使得这一命题有了新的意义。最后引述作者的观点作为结尾, “如果市场营销是现在才发明出来的, 那么它一定不同于现有商学院、培训课程和课本的内容, 而是另一番模样。它会更少聚焦于说服技术或试着去塑造消费者偏好;它也会更少涉及企业说什么和怎么说, 而是更多关注企业应该怎么做”。

参考文献

篇4:读《黄金时代》有感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这句话显示了习总书记的担当,这可以从他的另一句话中得到印证,他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但是如果一位青年说,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我)才会好,虽然也不无道理,但是态度是不够积极的。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在他的就职演讲中有句世界名言:"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中文意思是:“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而要问一下,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些什么。”这句话,对当今国人依然十分有用。

现代著名学者、曾任北大校长的胡适先生在1932年的演讲《关于大学毕业后的几条路》中,有段话讲得非常好,现全段摘录:“一个国家的强弱盛衰,都不是偶然的,都不能逃出因果的铁律的。我们今日所受的苦痛和耻辱,都只是过去种种恶因种下的恶果。我们要收获将来的善果,必须努力种现在新因。一粒一粒地种,必有满仓满屋的收,这是我们今日应有的信心。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失败,都由于过去的不努力。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努力,必定有将来的大收成。”胡适说这段话时距离“九一八”事变刚刚过去一年,正是国难当头之时。岁月的河流不知不觉已经流淌了80年,沧海桑田。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说:“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的确如此,相比80年前,我们的综合国力已有大幅提升,但是和某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原因很复杂,我想着重就文化方面的因素谈谈感想。

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在《何谓文化》一书中谈到:“漫长的历史,沉淀成了稳定的民族心理。中华文明的内部,为了争权夺利发生过大量的血腥斗争;但是对外,基本以和平自守的方式相处。它大体上是一种非侵略性的内耗型文明。”我们这种内耗性文明,导致综合国力的提升不会很快。余秋雨还写到:“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成为人类几大古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和消亡的幸存者,有很多原因,其中最重要的秘密就是‘中庸之道’。‘中庸之道’在一次次巨大的灾难中起了关键的缓冲作用、阻爆作用和疗伤作用,既保全了自己,又维护了世界。”因为我们信奉“中庸之道”,国家也不算很强,所以是不敢贸然发动对外战争的。因为如果主动挑起战争,一旦失败,就有亡国的危险。书中还说:“中华文明的主体是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和游牧文明很不相同。海洋文明和游牧文明大多具有生存空间上的拓展性、进犯性、无边界性。相反,中国农耕文明的基本意识是固土自守、热土难离。”这也从社会学的角度表明,从内因上看,我国不是一个擅长快速发展的国家。所以,我们长期作为发展中国家,也是正常的。如果我们太急躁,恐怕会“欲速则不达”。

很多中华儿女都希望,国家能尽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要实现这个目标,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如果从文化方面入手的话,至少要解决以下三大弊病,余秋雨在书中是这样写的:一、我国的文化疏于公共空间;二、疏于实证意识;三、疏于法制观念。

先说说“公共空间”。国家现在有一群“公共知识分子”,他们的言行或多或少已经在补我们文化的这个漏洞了。另外,每位公民对于公共场合的行为规范要持续地加强认识并遵守。

“实证意识”缺乏就是说:描述我们社会方方面面的数据,有些很不真实,这或许是统计方法的问题,或许是统计态度的问题,又或许是人为的问题。实证意识的缺乏也是科学意识缺乏的一种表现形式,这体现为我国假货泛滥、谣言不息,加上国人喜欢一窝蜂、瞎起哄,使得假货和谣言对我们的危害比起其他国家更大。

“法制观念”这一点:由于我国深厚的“人情社会”根基、“人治”的传统, 造成了“情大于法”“权大于法”的现象。但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习近平总书记也说:“保证宪法实施的监督机制和具体制度还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依然存在;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执法司法问题还比较突出;一些公职人员滥用职权、失职渎职、执法犯法甚至徇私枉法严重损害国家法制权威;公民包括一些领导干部的宪法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可见,中央已经意识到构建法制社会的重要性,前景可期。

著名学者许纪霖先生最近在微博上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有梦想,才能成就大业,这个梦,不是众人追求的功名利禄,而是只属于你的那份才华和爱好。”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只要走对路,就会有出路。一个人变得优秀了,他的言谈举止自然会影响到周围的人,影响到家人,进而影响整个社会。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时候,温家宝同志曾经说过,面对危机,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虽然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疲软,但是情况要好于2008年,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信心。回到胡适那句话:“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努力,必定有将来的大收成。”再回到本文开头卢新宁的那句话:“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

篇5:读《大数据》时代有感

——读《大数据时代》有感

2012年,出现在金融界人士、IT人士、甚至政界人士耳中最多的词毫无疑问就是“大数据”,当今社会,每天所产生的数据量是十分惊人的,各行各业都在产生庞大的数据,金融、医疗、教育、政府、商业等等,每天所产生数据总量已经不能用PB来计算,而是以EB、ZB为单位(1ZB=1024EB=1024×1024PB=1024×1024×1024TB=1024×1024×1024×1024GB)来计算,这个数据量是惊人的,但是对于人类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哲学里说,量变产生质变,当这个数据大到一定的程度时,必将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被誉为“大数据商业应用第一人”的英国人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所著的《大数据时代》前瞻性地指出,大数据带来的信息风暴正在变革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并用三个部分讲述了大数据时代的思维变革、商业变革和管理变革。这本书带给我的绝对是一种震撼!比如,关于思维变革,书中认为,大数据时代最大的转变就是,放弃对因果关系的渴求,而取而代之关注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只要知道“是什么”,而不需要知道“为什么”。这就颠覆了千百年来人类的思维惯例,对人类的认知和与世界交流的方式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将不可能化为可能,比如阿里巴巴,依赖淘

宝等购物网站所产生的庞大数据,准确预测未来商场趋势,比如美国大选,依赖大数据准确预测最终结果。大数据已经可以预见未来。

08年提出了云计算的概念,并在今年产生了丰富的应用;12年提出了大数据的概念,并迅速在12年年底产生了实质性的价值,信息技术之变化,快得令人咋舌。然而,作为传承文化精髓的教师,对于信息技术又有多少研究呢?win8已经出现在各种终端上,但是有很多老师仍然沉醉于叉p;office2013也出来了,但我们绝大多数老师仍然只会用office2003。许多老师嘴上说要与时俱进,但事实上,人类的惰性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格外明显。

再来说说云计算,其核心理念便是云存储和云共享,2012年体现得格外明显。且不说国外大公司推出的云服务,如微软的skydrive,仅仅在国内,就有许多大公司推出了各种云服务,金山快盘、360云盘、百度云,这些产品,无一不体现云计算的核心理念。当我开通了云服务之后,已经深深感受到云计算所带来的便利:百度云上,存储了我N多的软件、音乐、文档、图片;无论哪位朋友,需要我的某个文件,只需打开百度网盘,创建一个链接并发给他,他就能直接下载我存储在云端的文件。现在我一直在想,在这个云时代,还有必要购买优盘、移动硬盘么?这些移动存储设备,充其量只是方便我们在本地拷贝文件,异地传输,绝对是云的天下。

但是,有多少老师进入云端了呢?

思及这个问题,我感到深深的遗憾。中国教育为世人所诟病,教师自身难辞其咎!同时,对于负有教师培训重责的相关部门的不作为,表示深深的遗憾。

篇6:读《大数据时代》有感

——读《大数据时代》有感

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感受到的是技术变化日新月异,随之而来的是生活方式的转变„„我们这样评论着的信息时代已经变为曾经。如今,大数据时代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笔者在这说明信息和数据,只是试图首先说明信息、数据的关系和不同,也试图说明,为什么信息时代转变为了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带给了我们什么?

信息和数据的定义。维基百科解释:信息,又称资讯,是一个高度概括抽象概念,是一个发展中的动态范畴,是进行互相交换的内容和名称,信息的界定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是信息具备客观、动态、传递、共享、经济等特性却是大家的共识。数据:或称资料,指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是可定义为意义的实体,它涉及到事物的存在形式。它是关于事件之一组离散且客观的事实描述,是构成信息和知识的原始材料。数据可分为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两大类。数据指计算机加工的“原料”,如图形、声音、文字、数、字符和符号等。从定义看来,数据是原始的处女地,需要耕耘。信息则是已经处理过的可以传播的资讯。信息时代依赖于数据的爆发,只是当数据爆发到无法驾驭的状态,大数据时代应运而生。这是否是《大数据时代》一书所未曾阐述的背景材料?

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大数据时代与小数据时代的区别:

1、思维惯例。大数据时代区别与转变就是,放弃对因果关系的渴求,而取而代之关注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只要知道“是什么”,而不需要知道“为什么”。作者语言绝对,却反思其本质区别。数据的更多、更杂,导致应用主意只能尽量观察,而不是倾其所有进行推理?这也是明智之举

2、使用用途。小数据停留在说明过去,大数据用驱动过去来预测未来。笔者认为数据的用途意在何为,与数据本身无关,而与数据的解读者有关,而相关关系更有利于预测未来。

3、结构。大数据更多的体现在海量非结构化数据本身与处理方法的整合。大数据更像是理论与现实齐头并进,理论来创立处理非结构化数据的方法,处理结果与未来进行验证。

4、分析基础。大数据是在互联网背景下数据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笔者认为,小数据时代也即是信息时代,是大数据时代的前提,大数据时代是升华和进化,本质是相辅相成,而并非相离互斥。数据未来的故事。数据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什么预期和启示?银行业天然有大数据的潜质。客户数据、交易数据、管理数据等海量数据不断增长,海量机遇和挑战也随之而来,适应变革,适者生存。我们可以有更广阔的业务发展空间、可以有更精准的决策判断能力、可以有更优秀的经营管理能力„„可以这些都基于数据的收集、整理、驾驭、分析能力,基于脱颖而出的创新思维和执行。因此,建设“数据仓库”,培养“数据思维”,养成“数据治理”,创造“数据融合”,实现“数据应用”才能拥抱“大数据”时代,从数据中攫取价值,笑看风云变换,稳健赢取未来。

篇7:读《邓小平时代》有感

通过阅读《邓小平时代》,感触很多,他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巨人,他改变了中国的面貌,随着看书的深入,我越来越喜欢这本书,越来越感到邓小平的伟大。

《邓小平时代》这本书采用纪实的手法,多角度,深层次记录了邓小平波澜壮阔的一生。他三落三起,不屈不挠,他意志坚定,对中国的发展倾注的毕生心血。他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使中国走出了“文革”的阴影,他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改变了中国,他使中国变得更加强大,我们这一代就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他的使命就是:建设富强的中国,从某种意义上讲,正如书中所说:我们仍然生活在邓小平时代。

当前,我们开发区正在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我一定要立足本职工作,坚决维护好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加强学习,强化团队精神,增强创新意识、学习意识、勤政意识、实干意识、效率意识和廉洁意识,在管委会的各级领导下,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努力工作,为开发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篇8:读《黄金时代》有感

前一段时间, 在北师大教育家书院举办的“论道:对话顾明远先生”活动中, 我有幸小范围、近距离地和顾明远先生亲密接触。在访谈中、在餐桌上, 处处感受到一代教育大家的风采和睿智。顾先生虽是83岁的高龄, 但他思想敏锐, 表述平实温和却又严谨。两天的对话, 谈及教育方方面面的问题, 顾先生的高度和视野, 无不令我们叹服。活动结束后, 我认真拜读了《顾明远教育口述史》一书, 又生出诸多感慨。

“像松树一样做人, 坚挺不拔;像小草一样学习, 随处生根;像大海一样待人, 容纳百川;像细雨一样做事, 润物无声。”这是顾明远先生总结的人生格言, 透过《顾明远教育口述史》平实朴素的叙述, 我的心目中确实在勾勒着这样一位教育大家的形象:有松树挺且坚的风骨, 也有小草一样坚韧的生命力;有大海一样宽阔的胸怀, 也有细雨一样濡养后学的无声的力量。

从《顾明远教育口述史》中我们看到的是一部新中国的教育发展史。从时间跨度上看, 从1949年8月考入北京师范大学, 继而五年的苏联留学, 回国从事教育事业至今, 顾明远先生以83岁高龄, 依然活跃在教育发展的阵地和教育改革的前沿, 不知疲惫地鼓与呼, 贡献着自己的智慧。顾明远先生所从事的教育工作和学术视野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对幼儿教育高度重视, 1987年曾带领幼儿教育代表团访问北美;亲身实践基础教育, 在师大附中工作了整整四年;在大学工作时, 在教务处从事教学管理, 做北师大副校长, 亲手创建了教育管理学院和特殊教育专业, 筹备了北师大燕化附中;从事教育科研工作, 创办《外国教育动态》 (后更名为《比较教育研究》) , 担任北师大外国教育研究所首任所长, 为比较教育学科的建立和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由于顾明远先生在世界比较教育领域的巨大贡献和崇高威望, 他被选为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联合主席。从呼吁建立到成为第五届和第六届中国教育学会的会长, 顾明远先生对中国教育学会的发展倾注了心血。在这期间, 学会欣欣向荣, 各项工作卓有成效, 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这些成就, 单拿一项, 就可以称之为很成功的人生了, 而顾明远先生所做的比列举的还要多得多。在感慨之余, 我们很想弄明白顾先生成功的原因, 在《顾明远教育口述史》一书中, 我们可以找到一个教育大家成长的坚实足迹。

一、深深扎根, 方成栋梁

中学时代为顾先生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 培养了他多方面的兴趣爱好。顾先生回忆, 虽然小学和初中都是在最黑暗的年代度过的, 但在南菁中学“有几位好老师, 使我的青少年时代没有虚度年华”, 在这些好老师的教导下, “我的中学生活丰富多彩, 没有现在这种高考的压力, 因此学习比较主动、生动”。顾先生在课下临摹《芥子园画谱》, 和同学自办《曙光》杂志, 举办假期补习班、图书室、歌咏队……良好的中学教育对顾先生的生活道路产生很大的影响, 自述中说:“我后来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 与南菁中学六年的生活不无关系。”我们不禁由衷地感谢一所伟大的学校为我们贡献了一位教育界的巨人。

艰苦的苏联留学时期, 顾先生拼命学习俄语, 蚂蚁啃骨头一样地学习《联共党史》, 潜心攻读马列主义和教育理论的原著, 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功底。顾先生说:“认真阅读原著是我在苏联学习的最大收获。现在研究些问题, 写些文章, 还常常得力于当年读的马列主义和教育理论的原著。”当顾明远先生以自己深厚的哲学素养和广博的学识引领我们向前走的时候, 我们也明白了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这个道理。

二、敏于思考, 勇立潮头

顾明远先生一生执着于教育, 一生都在思考教育。由于他开阔的理论视野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他的观点总是超越这个时代, 始终在引领着人们对教育的新的思考。

从1958年到1962年, 顾明远先生在北师大附中工作, 这期间, 他就坚定了这样的教育信念——“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 并大力倡导和亲身实践。80年代初, 顾明远先生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一是“现代教育是现代生产的产物”;二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教育的普遍规律”。对于第一观点, 人们尚可以接受, 而第二个观点, 直到1992年第一期的《清华大学教育研究》上面的一篇文章《略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还用阶级分析的观点, 对顾先生进行了批评。今天, 我们都已经接受了顾先生的观点, 并且视其为当然, 但时间倒推20年, 这样的提法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 还是让人“捏一把汗”的。可以说, 顾先生的教育思想, 是超越时代的。

1980年, 顾先生编写《教育学》时就提出了“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 又是教育的主体”这样的命题, 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1991年, 顾先生又写了《再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辩证关系》一文, 文章提到, 他赞成在教育过程中提“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但是“主体作用并非主体, 主导作用更非主体, 它只是表明教师和学生两者在教育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在教育过程中,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教师起着主导作用……认识教师的主导作用, 就在于教师起到引导和指导的作用”“我们强调在教育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指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有主人翁感, 使他主动地接受教师的指导”。现在, 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已经被广大教师所接受, 而且主体性教育的实验也开展得很热闹。今天大家都提学校要“以学生为本”, 这与当时顾明远先生说的“学生是主体”是一个意思。但那已经是30年以前的事情了。

1982年, 顾明远先生发表《教育立法刻不容缓》, 呼吁教育立法, 为我国的法制建设贡献了智慧。参与学制问题的讨论, 赞成“五四三”学制, 体现了顾先生对教育本质的深切理解和实践品格。而近些年来, 顾明远先生经常呼吁的废除“三好学生”评比和停办“奥数班”, 无不高瞻远瞩, 满怀对少年儿童的热爱, 也引领着中国教育思想的现代化进程。

三、淡泊宁静, 桃李天下

口述史的整理者李敏谊在《后记:向这一代知识分子的光荣与梦想致敬》中, 表达了在顾明远先生门下求学的心灵自由和耳濡目染地聆听先生所经历的风风雨雨时灵魂的震撼。有顾先生的弟子这样表述道:“他有菩萨的心肠、佛祖的胸襟、大师的眼界、先生的气度, 宽容学生个性, 包容晚辈奇想, 使我的自由心灵得到了灌溉和滋养。”

顾明远先生一生培养了60多位研究生, 其中博士生就有50多位, 这些学生或在学术上卓有建树, 或在教育行政部门担当要职。口述史中提到了我国培养的第一个比较教育博士王英杰、我国第一位获得文科博士的韩国留学生具兹亿。顾先生培养的韩国、日本和越南留学生7名, 日本的铃木正彦在日本大阪教育大学做教育学部长, 越南的裴明贤现在越南高教部工作。顾明远先生是真正“桃李满天下”的大师。

顾先生能够培养出灿如星斗的教育人才, 与他渊博的学识、崇高的品格和独特的教育理念分不开。顾先生说, 他培养研究生的经验很简单, 只有一条, 就是让他们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给研究生制定的课程中, 专业课比较教育反而不是重点, 哲学史、教育哲学才是重点, 因为哲学史是培养人思维的学科, 一名文科研究生如果没有哲学和哲学史的基础, 是做不好研究的。他要求学生多读书, 多组织一些针对教育热点问题的讨论, 让学生自主成长, 在思想的激荡中成长, 鼓励学生独立的见解和追求真理的精神。比如, 顾先生的博士薛理银的博士论文《当代比较教育方法论研究》, 评价了当代世界比较教育多名学者的理论观点, 在中国选取了滕大春、王承绪、朱勃和顾先生作为靶子进行评析, 指出了包括导师在内的老一辈研究者的不足。这篇论文得到了顾先生的高度评价, 显示了顾先生无比宽阔的胸怀。

篇9:读“书法”杂志有感

倘若领导同志或所谓名人的字,写得的确卓越,够得上法书,我不但不反对这么办,而且双手拥护这么办。但恕我率直,有的写得却实在并不出众,甚至是毫无足观,而刊物却偏要借重,这就很值得商榷了。因为你办的是“书法”杂志,而不是任何其他别的什么东西。我相信,有些领导同志由于工作关系是题过一些字,但却未必就自视为书法家。他们未必就那么不谦虚。我们也不要迷信名人都能写得一手好字,他们可以因其那些方面的成就而有“名”,却未必然在这些方面有其“实”。在“彼”为权威,在“此”就可能并不出众。这就象鲁迅说的,决不要相信,无论什么人一到某种地位,就都能成为“通人”。孔子不是还要以七岁的项橐为师吗?就是因为孔老夫子这位大圣人、大权威,不得不在小孩子项橐的智慧面前甘拜下风。当然,编者难免有其苦衷在,不能完全责备他们。因为如果他们真正敢于有点标新立异,独辟蹊径,而并不这么办,那么被人扣上“脱离政治”、“不为社会主义服务”之类的帽子,还是很不好受的。这曾经是风气使然。但时至今日,还很浓厚地存在这么一种风气,就未免令人有点不解了。

我不懂外国文,不知道外国的书籍或杂志是否也都这么办。那么我就查一查中国的古书吧。手头正好有一部《全唐诗》,这就只好请教它了。也是打开一看,果然首先映入眼中的正是太宗、高宗以及历代后妃之作,然后才是各家诗人之作,包括我们的伟大诗人李、杜在内。我这才有点“解”了。虽然不是“于今尤烈”,却的确也是“古已有之”。我们不免也承接了这么一点“流风余韵”。《全唐诗》是通政使曹寅奉命主持编辑的,这么做可以理解。可是,难道我们今人不应该比他“解放”一点吗?

篇10:读《时代广场蟋蟀》有感

柴斯特是天生的音乐家,他的到来让白利尼一家兴奋了好几天,但是它却在它成名的时候,选择放下,它的好朋友塔克怎样也不理解,最后,还是亨利猫的一句话帮助了柴斯特:如果成名是让柴斯特不快乐的原因,那么成名还有什么意思呢?柴斯特因为思念家乡,最终在老鼠塔克亨利猫的帮助下坐上回到自己家乡的那辆班车……

最让我难忘的是第八篇,这个篇幅讲述了柴斯特在梦游中,爬上钱箱,不留意吃掉了玛利欧一家的血汗钱……妈妈发现了,怒不可遏地要让柴斯特的主人玛丽欧把钱补回来,否则不让柴斯特活动,也许会因此一生被关在笼子里。老鼠塔克不忍心看到自己的朋友经受苦难,便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积攒了一辈子的财产全部拿了出来,救出了柴斯特,柴斯特最终获得了自由了,从此他们结下了更深的友谊。

读完本书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要珍惜你的每一段友谊,每一个朋友。有这样一句名言:友谊的臂膀长的足以从世界的这一头伸到另一头。友谊的力量就是那么的伟大,那么的令人感动呀!在这个世界上,朋友是忠诚的,一个知心的朋友永远不会背叛你,没有友谊就没有爱,朋友也是无私的,是一个能够倾诉的知己。

上一篇:浅析中小学国防教育的重要性下一篇:处暑问候好友的短信 关于处暑节气的个性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