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垃圾分类宣传计划

2024-05-05

社区垃圾分类宣传计划(精选8篇)

篇1:社区垃圾分类宣传计划

社区垃圾分类宣传口号

社区垃圾分类宣传口号1

1、看看美丽的风景,看看洁净的环境,看看我渴望的眼。

2、垃圾被捡起的时候便有价值。

3、变废为宝四色树。

4、若是分类做得好,垃圾也能变成宝。

5、垃圾分不开,污水随地溢。

6、统计自家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分类并称重。

7、垃圾分分类,资源不浪费。

8、垃圾分类行千里,天湖美名致广大。

9、垃圾入箱,举手之劳。

10、提高社区的品味,从垃圾分类开始。

11、垃圾分类一小步,健康礼貌一大步。

12、用好你的手,垃圾无处溜。

13、垃圾要分类,资源要利用。

14、垃圾也想有个家,一个不大不小的处所。

15、垃圾入箱,文明健康。

16、垃圾分类三步走,一干湿,二有害,最后挑出可回收。

17、生活垃圾分不好,退休工资长不高。

18、垃圾要回家,请您帮助它。

19、果皮箱的功能:装垃圾的容器。

20、垃圾分类齐动手。

21、垃圾分类源自点滴,美好环境始于言行。

22、垃圾要分类,生活更完美。

23、品质生活,从分类开始。

24、美丽只在于你的一个动作。

25、让环保扎根现在,用绿色昭示未来。

26、垃圾分类,举手之劳。

27、你随手丢的不仅仅是垃圾,也是公德心。

28、感激你的关照,我寂寞的心如沐东风。

29、你给我的不是施舍,而是一份爱心。

30、循环,让地球生生不息。

31、更细致的垃圾分类,更多彩的`生活。

32、全民参与垃圾分类,共享环保低碳生活。

33、垃圾也有家,不要走错门。

34、垃圾扔前分一分,绿色生活一百分。

35、垃圾混置是垃圾,垃圾分类是资源。

36、你扔掉的,我都需要。

37、我是垃圾暂住的地方,不要让他到处流落。

38、垃圾分类我能行,绿色生活我先行。

39、垃圾分类投,也能救地球。

40、爱我请让我吃饱。

41、请为你手中的垃圾,找一个合适的家。

42、各类与箱配,变废为宝贝。

43、垃圾分类从我做起,和谐港城因你美丽。

44、垃圾科学分类,礼貌你我同行。

45、随手一分,美化十分。

社区垃圾分类宣传口号2

1.弘扬扶贫济困传统美德,积极推进慈善事业发展!

2.汇聚正能量,放飞新梦想。

3.弘扬慈孝文化传播华夏礼貌共建和谐家庭

4.奉献爱心,构建和谐。

5.节省一分零钱,献出一份爱心,温暖世间真情。

6.爱心是搭起友谊的桥梁,是人们心中永恒不变的璀灿明珠。

7.用青春的力量,扬起期望的风帆;用真诚的爱心,托起明天的.太阳。

8.爱心助学,点燃期望。

9.有你,世界会更美好。

10.弘扬慈善美德,造福困难群体!

11.期望——源自您的爱心。

12.让爱的接力棒,永远传递;让爱的圣火,用不熄灭。

13.守望相助,奉献爱心。

14.爱聚欢乐帮,传递正能量。

15.期望工程——用爱心筑就的长城。

16.慈为父母心,孝是儿女情。

17.施乐会,让世界充满爱。

18.传递爱心,人间温馨。

19.施人乐已,善无穷。

20.人人献出一份爱,和谐恩平更精彩!

21.爱心公益新时代,有你有我更精彩。

22.涓滴之水成海洋,颗颗爱心变希望。

23.能付出爱心就是福,能消除烦恼就是慧。

24.爱是大家共有的,仅有心到爱才会永恒!

25.用我们的爱心托起明天的期望。

26.期望情,和谐风。

27.慈善义举,情义无价,功德无量!

28.绿色在心,行动在手。

29.爱心不停歇,温暖即时送!

30.相约今生,畅谈今生,共鸣感激之声。

31.慈善阳光耀斗城,扶贫济困暖人心。

32.乐善好施,助人悦己!

33.慈善事业是高尚的事业,人道的事业。

34.魅力新重庆,精彩社区行。

35.慈善公益人人参与,奉献爱心从我做起。

36.施以德,乐行善,会天下。

37.爱心捐助,学会感恩。

38.爱心相连,超越无限。

39.爱心,是人类在不幸遭遇灾难的人生中一朵发自心灵深处自然绽放的最美最芳香最圣洁的花朵。

40.慈善仅有起点,爱心没有终点。

41.以慈爱惠顾儿女,以孝道感恩父母

42.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奉献爱心,诚捐善款!

43.伸出您温暖的双手,献出您无限的爱意。

44.有爱的地方就是天堂。

45.爱是大家共有的,只有心到爱才会永恒!

46.爱心凝聚力量,期望成就未来。

47.大爱无疆,真爱永恒。

48.捐赠不分多少,善举不分先后!

49.应当尊重彼此间的相互帮忙,这在社会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

50.每人献上一片爱心,世界将会变得更完美。

51.祖国大家庭情系千万家,慈善献爱心关联你我他

52.帮困助学好风尚,敬老扶残真善举!

53.我行动我慈善,为世界贡献正能量。

54.你“小”的捐助,她“大”的惊喜。

55.爱心互联,善款流向看得见。

56.奉献您的爱心,成就孩子梦想。

57.幸福源于关爱,和谐来自期望。

58.人间自有真情在,共为慈善献爱心!

59.小草对您微微笑,请您把路绕一绕。

60.你“小”的捐助,她“大”的惊喜。

社区垃圾分类宣传口号3

1、垃圾分类人人做,做好分类为人人。

2、垃圾分类齐出力,美好生活共受(得)益。

3、每个人都行动起来了,让我们一起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共创一个美丽金海!

4、垃圾分类金海先行,废物变宝利国益民。

5、扔前想一想,明天的地球是否会更绿。

6、留影留景留微笑,不留垃圾落校园,校园的一份子,你做到了吗

7、劝君垃圾需分类,文明素质共建立。

8、垃圾分类始于心,持之以恒在于行

9、造福子孙有妙招,垃圾分类来忙,前人垃圾需分类,后人生活乐淘淘!

10、垃圾分类益处多,环境保护靠你我。

11、垃圾分一分,环保多一分,环境美一分,健康加一分。

12、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

13、垃圾要分类,生活变美好。

14、垃圾分类一小步,环境保护一步。

15、物以类聚,举手投足之间。

16、分类若做好,垃圾也成宝。

17、造福子孙有妙招,垃圾分类来忙,前人垃圾需分类,后人生活乐淘淘!

18、举手之劳,贴近文明。

19、劝君垃圾需分类,文明素质共建立。

20、环保像生活,没有二次生活。

21、配合垃圾分类,争做文明市民。

22、垃圾找到各自的.家,让环境回到原来的美。

23、一个利用的空间给垃圾,一个文明的习惯给自己!

24、众人一条分类心,垃圾也能变成金。

25、一个萝卜一个坑,别让垃圾跳错坑。

26、循环,让地球生生不息。

27、下一站,文明广东。

28、文明广东,你我共建。

社区垃圾分类宣传口号4

1、统计自家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分类并称重。

2、用心参与垃圾分类,建立优美社区环境。

3、养成文明餐饮习惯,减少餐厨垃圾。

4、下一站,文明广东。

5、就算是扔垃圾,也能小窥品行之高低。

6、垃圾分一分,钦州美十分。

7、未来人类的礼貌,将是绿色礼貌垃圾桶。

8、请为你手中的垃圾,找一个适宜的家。

9、丢掉污浊,拾起健康。

10、红蓝黄绿要看清,垃圾分类

11、你一点 我一点 他一点 积少成多 环境保护靠大家。

12、提高社区的品味,从垃圾分类开始。

13、用心参与垃圾分类,创优美社区环境。

14、垃圾也想有个家,一个不大不小的处所。

15、公德竞赛,今天正式开赛。

16、把垃圾分类变成习惯,让身心健康常伴左右。

17、给垃圾一个合适的归宿,给我们一个美丽的世界。

18、垃圾分类益处多,环境保护靠你我。

19、垃圾分类放,资源最大量。

20、混放是垃圾,分类成资源。

21、垃圾分分类,一点也不累。

22、我们不想住在一起,请给我们分个家。

23、垃圾分类一小步,健康礼貌一大步。

24、垃圾扔前分一分,绿色生活一百分。

25、垃圾分类行千里,天湖美名致广大。

26、一纸一屑煞风景,一举一动显文明。

27、让垃圾归家。

28、循环,让地球生生不息。

29、垃圾要分类,生活变完美。

30、请别乱坎树林,让空气更加清新。

31、垃圾有分类,回收不浪费。

32、礼貌餐饮,洁净家园。

33、垃圾利用就是宝,分门别类少不了!

34、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共创优美社区环境。

35、能卖拿去卖,有毒单独放,干湿要分开。

36、垃圾也有宝,分类不可少。

37、给垃圾一个分类的归宿,还我们一个清洁的世界。

38、地球是我家,垃圾分类靠大家。

39、养成礼貌餐饮习惯,减少餐厨垃圾。

40、垃圾也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

41、分类有道,垃圾成宝!

42、爱护环境你我他,举手之劳靠大家。

43、积极参与废电池回收。

44、垃圾也有它的家,垃圾分类靠大家。

45、感谢您的关照,我寂寞的心如沐春风。

46、看看美丽的`风景,看看洁净的环境,看看我渴望的眼。

47、请给垃圾找个合适的家。

48、呵护我们的环境,与万物共享尊荣。

49、垃圾分类齐参与,文明桐庐共受益。

50、垃圾分类,创造美好生活。

51、给垃圾选一条循环利用的路,给人类谋一条和谐发展的路。

52、多一份自觉,多一份清洁。

53、废物,宝物,一息之中;垃圾,资源,一念之间。

54、千家万户垃圾分类,文明港城更加洁美。

55、感激你的关照,我寂寞的心如沐东风。

56、仍掉,成为“白色污染”回收,变成“白色资源”。

57、今天你的垃圾分类了吗?

篇2:社区垃圾分类宣传计划

拯救垃圾中的资源,别让垃圾无处可去;

推行垃圾分类,建设先进社区

再不会垃圾分类你就out了!

二、活动目的

增加全社会对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的知晓度、认同度、参与度的提升是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开展的根本。

通过宣传活动,使得居民能够深入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引导居民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自觉、科学地开展生活垃圾分类,逐步形成垃圾分类及环保意识,养成珍惜资源、节约能源的生活习惯。

三、活动对象

长沙县街道及社区的居民、环卫、居委会以及小区物业工作人员

四、活动形式

通过社区的宣传以及一系列活动,包括宣讲,游戏,现场指导等方式来提高社区居民的普遍垃圾分类意识。可进行“多次”、“短时”的`社区活动及宣传来达到深入人心的效果。

通过可回收物兑换抽奖机会的方式提高居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派发礼品的同时,记录领奖人员的手机号码,向京东提供电话号码清单。

五、活动重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要放在小朋友的身上,通过亲子互动的方式来提高居民的参与度,由孩子带动家长对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提高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普遍意识。

孩子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是远远大于成年人和老人的,我们需要通过影响孩子,提高他们对于活动的主动性,从小就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

作为社会的未来,他们的行为就是社会未来的行为,所以本次活动需要考虑如何吸引孩子,并且使孩子乐于参加活动同时还能为活动起到宣传的效果。

回收前期的宣传也要作为重点,要尽量保证居民会将家中的可回收物带到活动现场,尽可能的多收集可回收物品。

六、活动目标与效果预计

(小区总户数为1100户)社区参与活动人数不低于百分之30;可回收物量估计在150~200公斤左右

七、活动前期工作

首先对所选地区的社区进行调查筛选:

根据社区对接工作的难易程度来进行选择

②活动在社区内可开展的具体位置及场地大小

③社区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力

篇3:社区垃圾分类宣传计划

1 农村社区生活垃圾处理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社区生活垃圾主要是农村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 包括果皮菜叶等厨余垃圾、废旧塑料袋、废弃日常生活用品与农具、废纸、煤渣、废旧衣物、碎瓷片、玻璃、废旧电池等。目前, 我市农村社区生活垃圾基本上仍处于混合收集阶段, 个别社区甚至没有做到垃圾装袋入箱;农村社区垃圾回收呈现无组织性, 主要是拾荒人员、个体小贩直接从居民手中或从垃圾箱中翻拣一部分可回收物品, 品种主要有废塑料 (饮料瓶、洗发液瓶、油桶等) 、废金属、废纸 (旧报纸、旧杂志、旧书、旧纸板等) 、旧家用电器、旧家具等, 收集后各显神通卖给回收厂家;处理方式则由混合收集所决定, 主要是简单的卫生填埋与压缩焚烧, 还有少量生活垃圾未经处理, 只是临时堆放, 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我市农村社区生活垃圾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投放分不清、收运拣不净、终端处理难等问题。主要表现在: (1) 农村社区居民的居家垃圾始终随意扔放, 没有对生活用品垃圾、餐厨垃圾、电子垃圾、废金属垃圾、废塑料垃圾、建筑垃圾等进行分类; (2) 虽然市镇两级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在部分农村社区安装了分类垃圾箱, 但是很多农村社区居民不知道垃圾箱上的“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所分别包括的垃圾种类, 导致大量分类垃圾箱成了混合垃圾箱, 有些本来已分类投放的垃圾又被清理人员混装在一起, 没有达到垃圾分类的目的, 还严重挫伤了分类收集者的积极性; (3) 目前垃圾处理的方法还大多采用传统的堆放填埋方式, 占用大量土地; (4) 常设在农村社区附近的垃圾箱或投放站由于未分类投放, 各种垃圾混杂在一起, 经过拾荒者一番翻弄, 箱内或周围臭气熏天、蚊蝇滋生、污水外溢, 清运有时不及时, 既影响城市景观, 又造成了二次污染, 周围居民对垃圾箱和投放站周围卫生怨声载道; (5) 简单的填埋和焚烧式处理垃圾, 浪费了资源; (6) 垃圾管理体系比较混乱, 环卫部门既是监督机构, 又是管理部门与营运单位, 政企合一, 这种体制不能形成有效的监督与竞争机制, 制约了垃圾管理事业的发展, 不利于形成功能完善的垃圾分类收集、回收与处理系统; (7) 没有形成健全的垃圾收费制度, 垃圾产生者分类投放情况、产生垃圾数量与收费数额不挂钩, 甚至相当一部分农村社区居民拒交垃圾处理费。

2 农村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的对策建议

农村社区生活垃圾实行分类收集是实现国家提出的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目标的基本要求, 也是发展垃圾处理产业化的基础和前提;进行垃圾分类收集, 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 降低处理成本, 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 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在发达国家已是普遍现象。如日本东京的垃圾箱分得非常具体, 废旧干电池、纽扣电池、充电电池都有不同的收集箱, 每家都不会混放、乱投垃圾, 否则将受到处罚。同时, 扔垃圾还分日子, 如:果皮、菜渣等每周一、三、五扔;报纸、纸板箱等每周二扔;为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政府很早就对中、小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小学的社会课也把垃圾问题纳入课本, 垃圾分类观念已深入人心, 被视为理所当然的事。但作为农村社区, 不能象发达国家先进城市那样提出过高的要求, 垃圾分类收集一蹴而就, 而要逐步做到分类收集、分类回收、分类处理等。

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 强化舆论导向, 政府支持开展公益宣传, 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提高农村社区居民的责任意识, 让他们充分认识自己既是垃圾的制造者, 也是垃圾的受害者, 人人都要承担垃圾处理的责任和义务, 充分认识到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重要意义。生活垃圾分类是资源化利用的前提和基础, 不从源头上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 资源化利用就无从谈起, 减量化的目标就无法实现。大力开展“变废为宝”的绿色环保行动, 大力倡导生活垃圾分类投放, 促使农村社区居民养成自觉分类的习惯, 努力营造农村社区居民关心环保、参与环保的浓厚氛围。使“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和“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观念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农村社区居民认可。

其次, 由于农村社区居民大多来源于农村拆迁, 不少居民特别是年纪大的居民文化素质较低, 对居民分类收集的要求不能太高, 分类宜粗不宜细, 以增强可操作性。建议初次分类只分为湿垃圾和干垃圾两类, 湿垃圾是指含较多水分的垃圾, 一般多为有机垃圾, 包括剩饭剩菜、骨头、菜根菜页、瓜果皮核等食品类废物;干垃圾是指不含水分或水分含量很低的垃圾, 主要包括废纸、废金属、废塑料、废玻璃、废橡胶、废陶瓷、废竹木、建筑垃圾等, 其中含有大量可以回收和循环再利用的物品[1]。这样的分类比较直观易懂, 只有两大类, 便于操作和实现。湿垃圾单独分开, 及时收集、及时运送, 及时处理。剩下的干垃圾不容易腐化, 可每间隔一段时间集中收集一次, 运送至垃圾分选厂, 通过人工或机械方式进行专业的二次分选、分选出的废纸、废金属、废塑料、废玻璃、废橡胶、废陶瓷等物品, 可作为资源回收;分选出的可燃垃圾含水率低、热值高, 适宜进行焚烧处理, 分选出的不可燃垃圾适宜进行卫生填埋;分选出的有毒有害垃圾送有相应资质的机构进行妥善处理。以垃圾源头初次粗分类与处理过程中集中的专业细化分类相结合, 是比较符合我市农村社区实际情况的分类方式。

再其次, 要加强垃圾分类运输、分类回收、分类处理系统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很不容易争取农村社区居民做到了初次分类收集, 由于环卫工人素质不高或设备不全, 做不到分类运输、分类回收、分类处理, 就会极大挫伤广大农村社区居民分类投放与收集的积极性。垃圾分类收集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 而是一个系统问题, 解决垃圾分类收集的后续问题是影响能否实现垃圾分类收集目的的关键。必须加大经费投入, 加强分类运输、分类回收、分类处理系统的建设和运行管理, 不断推进垃圾分类运输、分类回收和分类处理技术创新, 建立健全运行管理工作规则, 减少管理与工艺上的成本, 才能调动农村社区居民分类收集垃圾的积极性, 提高分类回收和分类处理的可行性。

最后, 健全垃圾管理与运行体系, 完善垃圾处理收费政策。市与镇两级政府要加大经费扶持力度, 保证农村社区垃圾收集、回收与处理的基础设施建设达到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回收、分类处理的要求;环卫部门要加强环卫队伍建设, 保证环卫工人自觉做到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回收、分类处理;还要出台科学合理垃圾处理收费政策, 按照“谁产生、谁依法负责”的原则, 要求垃圾生产者根据其垃圾分类收集情况、产生数量支付垃圾收集、清运和处理费用, 以收费方式引导垃圾分类收集和源头减量化。对于收入水平较低、无力支付垃圾费的农村社区居民, 可以实行以分类收集情况给予减免垃圾费的政策, 引导他们自觉分类收集和正确投放垃圾。政府要鼓励废品收购, 社区可以组织下岗待业人员从事废品收购工作, 促进农村社区居民再就业, 政府要出台废品收购优惠政策, 适当降低废品收购的税收标准或干脆免税, 使废品收购者有较大的利润空间, 也能适当提高废品收购价格, 刺激农村社区居民分类收集、出售可回收废品。

参考文献

篇4:治理视角下的社区垃圾分类处理

一、治理理论与奥斯特罗姆新论的核心观点

治理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强调治理主体的多元化,主张建立多中心治理模式;强调改进社会责任的承担方式,主张推行政府与社会的合作治理方式;强调管理对象的全面参与,主张实现管理过程中上下协同和多元互动;强调多样化管理方法和新技术的推广运用,主张改进政府的控制和引导方式,实现治理绩效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公共选择学派创始人物之一、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授埃莉诺·奥斯特罗姆,从博弈论角度探索了在政府与市场之外自主治理公共资源的可能性。她通过对草地、森林、湖泊和地下水等公共资源使用管理情况的大量研究得出,资源使用者联盟总能找出用于解决利益冲突的决策和精密执行机制以处理利益冲突,使公共资源得到有效管理,即除了集权式和私有化解决方案之外的第三种解决途径,由使用者自主管(治)理的社会自治解决方法,也就是除了政府有形的手、市场无形的手之外,人们可以依靠自己的手解决问题。奥斯特罗姆凭“自主组织和自主治理”新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垃圾问题涉及到城乡各地和千家万户,涉及到社会各个层面、各个方面。由于垃圾分类处理不能完全靠政府强制推行,也不可能完全市场化,因为这项工作根本离不开社区居民及其家庭的支持和参与。能否发动全社会支持和参与垃圾处理,从社区这个源头解决垃圾分类处理问题,直接关系到科学发展、共建共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早日实现。因此,运用治理理论和奥斯特罗姆新论,更好地解决垃圾处理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二、垃圾分类处理的选择

垃圾分类处理和综合利用,就是将垃圾从源头分成可回收利用垃圾、有机易腐垃圾、适于焚烧垃圾等类别,然后根据不同类别垃圾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分别进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和利用的一种垃圾处理模式。首要的是在源头减量,实行垃圾分类,尽可能回收利用;其次是尽可能对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进行堆肥处理;再次是尽可能对可燃物进行焚烧处理;最后是对不能进行其他处理的垃圾进行卫生填埋。国内曾有专家用成本效益法对垃圾分类处理和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进行计算和分析,其结果表明:在不分类的情况下,不管采用填埋、堆肥还是焚烧处理,其产出都低于投入;但在分类处理与综合利用的情况下,垃圾处理成本降低而收益增加,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目前,我国一些大城市和比较发达城市在不同程度地推动垃圾分类处理,但还没有普遍推开。北京市2010年选定600个垃圾分类试点小区,推行社区垃圾分类处理试点,推广垃圾分类收集和运输,实现从源头减少和处理垃圾。同时,今年北京“百座大厦千家单位万名员工‘2010’工程”启动,在全国率先对垃圾分类提出“零废弃”和“零私运”,备受各界关注。从2006年开始,北京市门头沟区王平镇等5个乡镇试点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90%的垃圾实现就地消纳,变成有机肥、燃料等资源。据专家估算,北京市郊区垃圾处理成本平均每吨约150元,垃圾分类处理模式每吨可节省约140元,如果在全市郊区推广,按350万人口,人均日产垃圾1.5公斤计算,每年可节约近3亿元的垃圾运输费和消纳费。不论是国内外实践证明还是北京市试点表明,垃圾分类处理是科学有效解决垃圾围城和垃圾污染问题的办法。

三、社区垃圾分类处理的主要对策及建议

垃圾处理水平是一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市民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垃圾处理的关键是源头分类,这个源头就是社区、居民家庭。作为特大型国际大都市,把推行垃圾源头分类作为社区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是十分重要和非常必要之举。根据治理理论和奥斯特罗姆“自主组织和自主治理”新论的核心理念,必须把垃圾分类纳入社区治理,对社区垃圾分类坚持“属地负责、条块结合、各司其职、协调配合、社会参与”的总体思路,实行政府主导推动、以居民为主体、社会各界参与、市场机制运作、运用激励手段、依靠科技支撑,实现垃圾分类收集、无害化处理和再利用、减量化,推动循环经济和友好环境的发展。

(一)政府主导推动

治理理论虽然强调多元化主体和多中心治理,但在环境保护和垃圾处理方面,政府还是处于主导地位、肩负责无旁贷的重大使命,必须担当起应有的责任。一是深入宣传动员。率先提高各级领导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全面开展分类知识普及教育和推广,让人们知道如何分类且自愿分类,让市民认识到垃圾分类处理的重要性,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引导和培养市民良好习惯,提倡居民家中垃圾分类收集。结合实际加大推广垃圾分类处理的宣传和培训力度,深入开展垃圾分类处理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培训,提高参与垃圾分类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加大监管督查力度。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社区、机关、学校、企业、商业及娱乐场所、机场、车站等地设置垃圾分类的宣传品,配备相应设施设备,将废塑料、废纸张、废玻璃、废金属、废纤维等分类回收。安排专项资金,按照分类、压缩、密闭、环保的要求,改造现有的垃圾回收站,使其具备相应的分类处理能力,并与前端居民垃圾分类相对接。同时,也要大力推进电动分类收集车、社区分类站及其设施设备等建设。三是明确落实责任。以推进垃圾分类为契机,有计划地对社区、学校、大型商场、饭店、机关、公园、车站等公共场所实行垃圾分类收集,逐步建立和完善由社区居民、小区保洁员、物业管理公司和市容环卫管理部门等共同参与的“多主体”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四是完善政策规定。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规范社会各方和回收市场,促使主管部门及相关方采取相应措施推进实施分类收集;通过完善政策法规引导和督促居民进行垃圾分类。五是优先建设发展。根据垃圾处理公益事业的定位,优先建设发展垃圾分类处理设施、体系等,支持发展垃圾回收处理产业,增加再生资源回收站和再生资源专业分拣中心建设,同时积极推进网上预约收购,提高再生资源回收和利用水平。

(二)以市民为主体

市民是城市环境保护和垃圾处理的主体力量。当前,要把垃圾分类作为社区治理的重要内容,必须高度重视公众的力量,切实提高广大居民的参与意识、参与积极性与参与率、垃圾分类处理的效率等。有人说,由于中国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垃圾中有回收价值的都回收了,能卖的都卖了,而家里产生的垃圾中几乎没有可利用的东西,即厨房、餐桌、卫生间等没人收购的垃圾,而其中产生臭味主要是厨余垃圾。实际上,废旧电池、塑料薄膜(袋)甚至是玻璃瓶等,在许多小区仍未分类回收。当然,作为居民更主要和更为迫切的是将厨余部分从家庭垃圾中分离出来,是对垃圾分类最大的贡献。但无论如何,从源头解决问题,就是从居民家庭做起,必须有每位居民、每个家庭的自觉行动、积极参加和长期坚持。其实,社区垃圾分类也类似“公地悲剧”,社区垃圾混装不分类就是管理或使用不善的“公共资源”或“公共物品”,只不过它是“越堆积能再回收的越少”,“越分类能再利用的越多”。

对于由每家每户每天产生而不断增加的且“能利用越来越少”的“不分类垃圾”资源,最好的管理和解决办法就是让社区每家每户联合起来行动,共同有效地管理和推进家庭垃圾分类。因为当惩罚是团体自身的责任,即垃圾不分类或分类不达标时,没有洁净的环境和清新的空气,没有社区集体荣誉和相应奖励,没有家庭物业补贴和环保积分,没有相应物质回馈包括免费提供的垃圾袋(筒)等,这时治理就能发挥更好的效用。基于此,按照治理理论特别是奥斯特罗姆新论,社区居民(家庭)作为垃圾资源分类者联盟,从源头开始,从我做起,全家行动,邻里监督,共同参与,形成用于解决利益冲突的决策和执行机制,使垃圾分类收集得到有效推广普及和深入持久开展。特别是针对餐厨垃圾私运现象,试行和推广“餐厨垃圾档案管理”机制,从垃圾出处、去处实行一条龙监控,并配以公示,供社会监督。同时,废旧电池、塑料薄膜(袋)、破旧衣物甚至是玻璃瓶等分类回收问题,也必须作为垃圾分类不能忽视的问题来解决好。

(三)社会各界参与

不论是治理理论还是奥斯特罗姆“自主组织和自主治理”新论,都强调多元参与和改进社会责任承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从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公务员,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领导及职工入手,动员积极参与,在全市党政机关、学校、商务楼宇、宾馆、饭店、公园、度假村等选择一定数量的单位开展垃圾“零废弃”和“零私运”试点,并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和标准,从源头做好垃圾减量与分类,是垃圾处理的重要举措。

从中小学生入手,在中小学开展垃圾分类环保活动,向中小学生宣传和倡导保护环境及垃圾回收利用的重要性,教会学生对学校、家庭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和利用,利用废旧品进行小制作,并把参与垃圾分类作为中小学生参加社区公益活动的重要内容,使小学生成为家庭和社区垃圾分类的小使者和小能手,小手牵大手拉动家庭垃圾分类深入持久;使中学生成为社区垃圾分类的志愿者、倡导者和监督者,推动家庭和社区垃圾分类全面开展。

从高校学生入手,从宿舍、餐厅、教室、校园到外出购物、游玩、参加大型活动,始终做到不乱扔垃圾,自觉参与垃圾分类,争做环保志愿者,积极投身于社区、校园垃圾分类回收等环保活动。

从企业入手,自觉做好自身垃圾分类处理和节能减排治污的同时,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支持和参与社会垃圾分类,如借鉴台湾企业产品包装袋标注产品产生垃圾的归属类型,以方便分类和回收等。

从社会组织入手,鼓励和扶持各类环保社团特别是社区环保类、公益类社会组织发展,支持他们开展不同层次不同主题的垃圾分类活动,并给予必要的资助和支持。从社会新阶层入手,发动、鼓励和支持新阶层人士投身和支持垃圾分类,对其在这方面的捐助和投入给予政策支持、税收优惠等。

从社区组织入手,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居委会、服务站和物业管理公司、业主委员会、楼门小组等在推进垃圾分类中的作用,使他们成为社区垃圾分类工作的组织者、宣传者、倡导者、推动者和实践者,真正把垃圾源头分类落实到社区、落实到每家每户。从老人和儿童入手,发动离退休老同志支持和参与家庭及社区垃圾分类,教育和引导少年儿童以不同方式参与家庭和社区垃圾分类,使“一老一小”在家庭和社区垃圾分类中有所作为和大有作为。

(四)市场机制运作

市场机制是处理和解决诸多社会服务和治理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机制,垃圾处理也离不开这一机制的合理运用。目前,垃圾焚烧与填埋气体利用等垃圾能源化管理与市场培育在我国尚处摸索发展阶段,堆肥与回收利用是我国居民生活垃圾资源化的主要途径。在垃圾回收利用市场培育方面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发展垃圾产业,鼓励和支持回收行业、再生资源企业和个体回收人员有序发展,建立统一完整、开放竞争、规范有序的回收市场体系,形成清洁环保的垃圾产业,扩大就业渠道和岗位,使其成为城市生态经济和创业就业的新增长点。二是按照市场规律扶持专业企业独立运作,逐步形成产业规模,促进包括垃圾收集、分类、运输、加工、交易等市场建设和监管督查的协调发展,最终形成垃圾处理产业化和现代化,取得社会、生态和环境的综合效益。目前,垃圾分类回收技术已趋向成熟,如比较先进的垃圾分类回收机能在几分钟内把塑料瓶、玻璃杯、废弃金属、电池、塑料袋以及被粉碎的厨余垃圾等分类,把生活垃圾分成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固体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缩小垃圾体积,减轻运输负担。总之,市场运作的核心就是把垃圾分类产业发展成为城市生态经济和创业就业新增长点。

(五)运用激励手段

多元治理、多样化方式、多种手段和多方参与,需要运用激励手段和机制加以引导与推动。首先,把垃圾分类达标作为今后“和谐社区(村镇)”、“文明社区(村镇)”等评选的重要指标,从奖励政策上引导和推进街道社区的垃圾分类工作。政府设立垃圾分类推进专项奖励经费,对垃圾分类业绩突出的社区和街道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对垃圾分类达标的家庭,按照一定比例给予物业收费补贴,同时建立家庭环保积分卡,达到一定积分的家庭到全市收费景点旅游时,可减免一家3口的入园门票;对在社区垃圾分类中表现突出的中小学生,由社区给予物质奖励,并推荐参加学校相关表彰奖励;把垃圾分类作为评选社会和社区公益类、环保类先进家庭和优秀人物的主要条件之一,予以表彰奖励。

同时,借鉴和推广上海“绿色账户”和北京市郊区王平镇“小票积分兑换”等成功做法,推进物质回馈激励。上海推广的垃圾分类“绿色账户”,就是居民用垃圾分类回收的积分,换取再生纸笔记本、环保手电筒、环保购物袋等小礼品,激励居民开展垃圾分类。北京市由“零废弃”衍生出“零废纸计划”,该计划规定:5公斤废纸便可兑换一份奖品。该计划正受到许多社会单位及员工的积极响应。北京市门头沟区王平镇农户垃圾分类“小票积分兑换”,就是由保洁员对每户垃圾分类出具小票,每月全合格的凭小票到村委会领取酱油、醋等生活必需品或10至15元现金,差1天扣0.5元,激励村民自觉进行垃圾分类。目前,为推进垃圾分类普及,应该由政府出资、环卫或物业部门无偿提供分类所需的垃圾袋(筒),同时推出更多激励奖励措施,并在“碳补偿”机制上开展有益探索。

(六)依靠科技支撑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就要求垃圾分类处理充分运用多样化管理方式和日新月异的新技术手段,这也是治理理论的基本要求。垃圾分类处理不但要坚持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原则,还必须不断吸纳和运用最新科技成果,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升垃圾的回收利用率。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先进的垃圾分类回收理念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深入人心,成为广大市民的自觉行动。要通过社区这个有效平台,进一步推广垃圾分类回收的科学理念,发动广大市民为建设绿色北京、宜居城市做贡献。

要广泛深入地开展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科技创新,充分发挥和切实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垃圾分类处理科学化和现代化水平。特别是各级政府要通过政策支持、资金奖励、税收优惠、精神回馈等手段加强引导,支持垃圾分类处理科研单位和厂家,自觉研发和主动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手段,采用先进分选处理流程工艺,对垃圾进行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不断提高垃圾分类处理的科学水平和回收利用效益。特别是要按照垃圾分类末端先行的原则,加强和完善朝阳区高安屯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并发挥其作用,形成能力完备的综合处理中心,为实现垃圾分类处理提供设施保障。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应政策措施,引导全社会由粗放生产消费转变为集约生产和科学消费,不断推广和普及垃圾分类收集和资源再利用,引领人们形成健康、环保、绿色的生活理念和生产消费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觉的社会责任。

四、结语

从源头分类破解垃圾围城和垃圾污染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从社区垃圾分类入手解决垃圾处理难题非一朝一夕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和不断发展。治理理论和奥斯特罗姆新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的途径,还有很多问题特别是社区垃圾分类治理问题有待于深入研究和探讨,但只要有开始、有行动、有坚持,把社区垃圾分类处理作为首都“十二五”规划的一个重要问题,大力倡导和推广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健康、低碳生活的理念,不断探索和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彻底解决垃圾围城和垃圾污染这一问题就不会太久远。

参考文献

[1] 新华社电.中国多城市遭遇垃圾围城[N].新京报,2010-11-01(A18).

[2] 王宗诗.治理理论及其中国适用性[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12.

[3] 冯亚斌,张跃升.发达国家城市生活垃圾治理历程研究及启示[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0,12(5):72-75.

[4] 岳金柱.加快首都城市管理与环境建设和几点思考[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0,12(4):16-19.

[5] 兰辛珍.垃圾处理:中国城市环境保护的攻坚战[EB/OL].[2010-11-01].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qkjc/1148686.htm.

篇5: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广场宣传活动

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广场宣传活动

为了增强居民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积极参与到实践垃圾分类的行动中来。社区于2011年6月22日在时代广场开展垃圾分类广场宣传活动。活动现场,社区拉起了“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创优美社区环境”的横幅,并展出了介绍垃圾分类的展板和发放了宣传册,如何进行垃圾分类以及怎么分类?分类后如何处理?这些知识通过我们的展板居民朋友们都能了解到。同时,社区还在现场设立了废旧电池回收桶,倡议居民不要随意处理废旧电池。社区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切实推进垃圾分类进社区活动的顺利进行。

篇6:社区垃圾分类宣传的活动总结

6月25日上午9:00分,在清河东路198号中国邮政广场开展现场垃圾分类有奖互动游戏活动

活动中,工作人员在现场向居民派发垃圾分类宣传单张,并在派发资料的同时给居民群众讲解垃圾分类的有关知识,接受群众的咨询。同时,现场开展有垃圾分类有奖互动游戏,吸引了不少参加的居民。参加活动的居民每人抽5个垃圾分类问题,只要答对1题以上均可以获得奖品一份和每人派发维达纸巾两条。通过活动发现,社区会议室居民普遍都掌握了垃圾分类知识,也十分支持以及参与这项绿色环保行动。

在本次活动中,我社区充分利用社区宣传阵地,深入发动宣传,使此次活动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扎扎实实地把宣传发动工作做到实处。

篇7:社区垃圾分类宣传计划

为做好燕山地区生活垃圾分类日常运行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垃圾分类管理体系和作业体系,加强对广大居民的宣传引导,提高燕山地区垃圾分类效果,营造良好的城区建设发展氛围,特制定如下宣传方案。

一、社区宣传活动主题:“参与垃圾分类有奖问答,生活日用品到您家”。

二、社区开展活动意义:2014年是燕山地区垃圾分类开展工作的巩固之年,为做好16个垃圾分类达标创建小区的日常管理工作,在羊耳峪西区、迎风六里二区、富燕新村三四区、星城健德四里4个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开展垃圾分类系列宣传活动,向居民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引领居民参与垃圾分类,树立环保低碳理念,构建绿色生活方式,更好的开展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工作。

三、社区活动方式:

(一)活动日期:2014年11月1日(周六在羊耳峪西区);11月12日(休息日在迎风六里二区);11月16日(周日在富燕新村三四区);11月22日(每周六在星城健德四里)

(二)活动时间:上午9:00在四个示范小区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三)主办单位:燕山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

各街道办事处(居委会)

燕化公司生活服务中心 海川得益废品回收有限公司

(三)宣传方式:一是摆放垃圾分类知识展板,介绍垃圾如何分类;二是摆放四张桌子,二张桌子发放垃圾分类宣传手册、致居民的一封信、温馨提示等宣传材料,二张桌子搞知识有奖问答和发放宣传品;三是挂一条垃圾分类横幅;四是资源回收换购(可回收垃圾换购生活日用品)。

社区宣传活动为三类,分别为宣传、知识有奖问答和趣味互动交流。

(四)宣传品: 10升户用垃圾袋;垃圾分类购物袋;鼠标垫、垃圾综合处理场有机肥。

(五)趣味互动交流:制作各类垃圾模具,由居民模拟垃圾分类投放过程。居民从起点走20米,将手中10个垃圾分类模具分别投到三个收集桶内,全部投放正确发放一等奖,投对5个以上的发放二等奖,5个以下的(必需得正在三个)发放三等奖。

(六)趣味互动交流奖品:一等奖30个为洗涤灵;二等奖40个为二面针牙膏;三等奖70个为钢丝球;纪念奖凡参与者发放户用垃圾分类袋20个。

(七)参与单位分工:

1、市政市容委负责宣传材料发放,知识有奖问答,负责展板宣传品、奖品、趣味活动模具、宣传材料等提供、现场维护秩序;发放奖品。

2、街道办事处(居委会)负责提供宣传桌子;提供宣传场地和挂条幅、居民组织;负责发放宣传材料、有奖知识问答、组织居民趣味互动交流活动现场秩序和发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小票;负责发放奖品;负责烘托活动现场气氛;

3、燕化公司生活服务中心负责发放宣传材料;有奖知识问答,维护现场秩序;

4、海川得益废品回收有限公司负责资源回收换购,发放垃圾分类宣传材料。

通过在社区开展垃圾分系列宣传活动,使垃圾分类逐渐深入人心,提高小区居民的垃圾分类文明意识,树立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理念,增强资源循环利用意识,倡导绿色生活。

篇8:社区垃圾分类宣传计划

中国有2/3的城市处于垃圾包围之中, 1/4已经无垃圾填埋堆放场地。于此相对应的, 是仅为50%左右的城市垃圾处理率。垃圾步步逼近城市, 开始影响城市人的生活。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 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垃圾问题越来越成为上海市突出的环境问题。上海全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大大超过了处理设施的处置能力。为了应对垃圾围城的危机, 2011年上海市政府将全市1000个小区列入垃圾分类试点小区。

解决垃圾问题的途径有很多, 其中垃圾分类回收无疑是最有效、最经济、最环保的方法。同时, 垃圾分类收集是实施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步骤, 是合理解决城市生活垃圾的有效途径, 这一点早已被西方发达国家所证明。目前, 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被列入上海市政府2012年11项实事工程之一, 并纳入“十二五”规划指标体系, 垃圾分类推广亟不可待, 其有效推广取决于政府、市民及有识之士对这项工作的认识、重视及推动程度。因此, 探索垃圾分类回收存在的问题及实施的可行性是十分必要的。

2 上海市城市社区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2.1 生活垃圾的主要成分

根据团队的社会实践实地调查, 生活家庭垃圾的主要来源是食物残渣, 约占31%, 其次是包装袋以及包装盒等干垃圾, 占23%左右, 调查结果最少的是诸如废旧电池以及电子类垃圾产品, 占7%。餐厨垃圾占全部生活垃圾的很大比例, 但其含水量大, 热值偏低, 并不适合焚烧;如果填埋, 产生的渗滤液则容易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所以将厨余垃圾分类出来非常必要, 利用生化技术将餐厨垃圾变为生产微生物菌剂产品的原料或有机肥料是目前最好的解决办法, 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2.2 上海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处置方式

目前, 上海市垃圾主要的主要采取填埋, 焚烧, 生化处理以及临时堆放的方式进行处理, 其中填埋量占了一半以上, 焚烧量占15%, 生化处理量约占10%, 目前, 上海市共有8座生活垃圾处置装置。其中包括填埋场, 焚烧厂, 以及生化处理厂。

2.3 社区实施垃圾分类办法

目前上海市垃圾分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干湿分类”, 将厨余垃圾与其他垃圾分开。第二步是在其他垃圾中, 将垃圾分为有害垃圾、玻璃、可回收垃圾、废旧衣物四类。干湿垃圾桶全小区覆盖, 其余四类垃圾桶在社区定点设立。政府订购垃圾桶、垃圾袋, 由居委会免费发放一个至每家每户, 垃圾袋的颜色和垃圾桶的颜色是配套的, 用来区分干湿垃圾。可以看出, 在投放免费垃圾分类用品上政府开支巨大。

2.4 社区垃圾分类宣传及监督办法

社区通过发放免费垃圾桶和垃圾袋、发放宣传册、开展培训活动、组织垃圾分类志愿者监督、楼组长会议宣传、各类小区宣传栏等办法提高小区垃圾分类的普及度及参与度。通过调研数据可以看出, 社区居民认为自身才是垃圾分类中发挥最大作用的团体, 可见, 要提升垃圾分类正确率及参与度最关键的是提升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

2.5 上海市城市社区居民参与垃圾分类情况

2.5.1 新江湾城社区垃圾分类情况概览

下表1所示的是新江湾城社区的部分居委的垃圾分类情况, 数据由团队调研、采访所得。可以看出, 最早实行垃圾分类的居委也不超过两年, 但其80%~90%成果已经相当可观, 即使是2011年4月份实施垃圾分类的街道的准确率也达到了60%。然而, 需要指出的是, 新江湾城社区是新开发的城区, 其垃圾处理配套设施都是新建的, 这对于其垃圾分类的指标是有很大益处的, 另外, 其常在人口少也成为了指标高的一个原因。

2.5.2 新江湾城社区居民垃圾分类意识

目前, 新江湾城社区的可降解垃圾袋是由政府统一购买, 免费发放给居民的。长此以往, 政府财政将不堪负重, 因此让居民主动参与进垃圾分类才是解决方法。从调研的数据看到, 目前已经开始购买可降解垃圾袋的群众占到总数的41%, 可见新江湾城社区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很高。然而, 有18%的人不愿意购买可降解垃圾袋, 希望居委会能长期供应, 具体数据如图2。在采访中了解到, 如果相关政策出台, 让垃圾分类不仅仅是停留在宣传、自觉上, 大部分的居民是愿意配合政府做好垃圾分类的工作的。

此外, 团队对社区居民日常垃圾分类习惯和对垃圾分类政策了解程度做了调研, 具体数据如图3、图4。从以上两张图表中能看到, 新江湾城社区超过半数的受访居民已经养成了垃圾分类的习惯, 对于社区垃圾分类的推行政策十分了解的也占多数。然而, 可以看到, 在受访居民中仍有23名居民根本不知道垃圾分类的推行办法, 这说明社区的宣传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2.6 社区垃圾分类采用激励办法

在走访中发现, 除了一套广而告之的宣传方法, 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也是社区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砝码。将社区垃圾分类激励办法归纳为以下两类:一类是进行示范家庭、示范楼组的评比。另一类是在社区中对每户进行绿色账户积分, 居民通过垃圾分类行为为账户加分, 一定量后可兑换礼品。奖励额度并不高, 评比更多的是在精神层面上的, 意在营造小区垃圾分类的氛围。根据团队调研数据, 总结得社区各单位在垃圾分类中发挥作用的情况如图5所示。

2.7 对于新江湾城社区及控江社区垃圾分类情况的比较

本次调研的两个街道一是新江湾城社区, 其大部分小区实施垃圾分类已将近两年, 最短的也有一年多, 是杨浦区第一批试点小区。另一个是控江社区, 团队调研的是即将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的小区。因此在开展垃圾分类的进展上两者是有可比性的, 现就调研所得进行总结归纳。

在调查什么是当前垃圾分类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时发现, 两个区的居民都把公民意识淡薄放在第一位, 分别占到56%, 和34%, 大多数人都不把垃圾分类设施作为选择, 因此, 我们得出结论:垃圾分类实施不是我们能做好垃圾分类的最大障碍, 人的素质的提高才应该放在第一位。

问及什么原因能更好地调动积极性的时候, 分别有40%和32%的人选择开展宣传与指导, 对比情况发现, 两个小区居民都表现出差不多的意识, 少部分居民觉得将文明户的评比纳入其中是可行的。

在问及那些团体能在垃圾分类中更好的发挥作用的时候, 两个小区的居民意见大致出现了分歧, 控江社区居民认为, 环卫工人才是最好的推动垃圾分类事业的发展, 而新江湾城社区居民则认为, 居民本身才是最大的先行者, 不过, 大家都认为, 社区宣传员起到的作用是最小的, 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社区宣传员可能宣传不到位, 亦或是宣传员任务比较繁忙

调查中还发现, 居民其实都明白, 垃圾分类最大的好处是减少污染, 新江湾城社区的居民还有接近1/3的人认为垃圾可以变废为宝, 但是控江社区居民则只有少于1/5的认识到这一点, 这可以说明, 新江湾城社区居民在垃圾分类意识上确实更加先一步。

新江湾城社区居民中, 70%的居民是经常参加垃圾培训, 而控江社区只有接近五层的人有这方面积极性, 我们可以看出, 新江湾城社区在这方面做得是比控江社区的好。

在问及对垃圾分类的态度时, 分别有接近70%的人都认为:无论垃圾分类政策有无, 都会实施垃圾分类, 因为他们认为, 垃圾分类就是一个人素质。几乎没人认为垃圾分类没有必要, 大家都觉得, 垃圾分类势在必行。

在问及大家对垃圾分类相关政策是否了解的时候, 新江湾城社区65%居民是十分清楚的, 而控江社区47%比较了解, 再次验证新江湾城社区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做得确实比控江社区到位, 但是, 我们认为, 对于已经开展垃圾分类的新江湾城社区来说, 65%这个数字确实少了一些, 说明我们的工作还可以更加好的改善, 还能把工作做得更加到位。

大部分居民的垃圾来源都是自身食物食品的残渣, 但在调查中同样发现, 诸如废旧报纸, 废旧电池等可回收垃圾依然占到一定比例, 而大部分居民都会选择直接丢弃, 这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新江湾城社区和控江社区分别有70%和80%的居民垃圾一般只有一到两代, 这些居民中, 大部分都来自上海本地, 接近一般的居民都生活在快乐幸福的三口之家, 而且, 分别有85%和70%的居民是高中以上学历, 不过我们的调查发现, 大部分愿意接受调查的居民都是女性, 而且调查中也占了比较高的比例, 女性居民愿意配合分析, 也给了很多合理化建议。

调查中, 我们还做了年龄分成调查, 单身年轻人在垃圾分类上做的不太到位, 在一家三口之中, 小孩子也是起到垃圾分类执行的重要因素。

3 上海市城市社区推行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

3.1 缺少政策扶持、法律规范

我国目前还没有针对分类和减量方面的专用法规, 只有一些指导性的条文。废弃物的回收还处于无序状态, 高回收价值的废弃物主要通过一些临时收买点和拾荒者实现回收, 低回收价值的废弃物则被运往垃圾填埋场, 而低回收价值废弃物占可回收垃圾量的50%左右, 这些废弃物往往得不到有效回收。目前上海市垃圾分类领域还没有相应的政策, 其作为一种实施项目在进行推广, 没有落实到有相关的立法。因此, 在实施过程中, 不能对不进行垃圾分类的人进行惩罚。这种单纯靠居民自主性进行的工作, 在实施过程中不能长久。另外, 目前政府对街道的补贴相对于街道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时的开销实际上是杯水车薪, 若街道长期免费提供垃圾袋及垃圾桶, 则垃圾分类工作很难长久。

3.2 宣传方式单一、力度小

目前, 垃圾分类的宣传主要在社区进行, 显然, 对于像垃圾分类这样庞杂的事业来说, 宣传方式过于单一, 影响力有限。政府及社区协调性低, 政府监督不力, 宣传力度不足, 未能在社会上引起重视, 在垃圾分类的宣传上尚未形成共识, 在对垃圾分类知识进行分析讲解的时候, 未能让群众了解垃圾分类的迫切性和急切性, 很大一部分群体未能正确认知垃圾分类的意义所在, 同时, 公众媒体支持的力度远远不够, 垃圾分类在深度、广度、频繁度上急需加强。

3.3 三类人的垃圾分类意识薄弱

新上海人、年轻白领人、流动人口的垃圾分类意识不强。目前小区主要住的是上海本地人, 但是新上海人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很多白领工作者, 婚后育儿会叫老家的父母看管孩子, 而这些人普遍文化水平较低, 要帮助这些人改变观念是相当难的。另一方面, 根据调研, 年轻白领进行垃圾分类的比例也很低, 由于其工作繁忙, 很少有机会能接触到垃圾分类的宣传, 同时即便了解了垃圾分类的规则也会因为缺乏时间而疏于分类。流动人口, 由于受到居住时长的限制, 宣传资料往往发放不到他们的手上, 更枉论进行垃圾分类了。

3.4 居民的垃圾分类知识不足

在赞同垃圾分类的居民中, 垃圾分类的正确率又受限于垃圾分类知识的缺乏。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 目前政府没有统一出台权威的教育资料, 大部分的垃圾分类知识制品是街道自行摸索而得, 但垃圾分类知识非常广泛, 自制的宣传制品常有疏漏。比如厨余垃圾是指厨房做菜或日常饮食剩下的垃圾, 但例如装豆腐的豆腐盒就不属于厨余垃圾。诸如此类是垃圾分类准确率难以突破的原因, 加之中国市面上的产品目前不标明其属于何种垃圾, 这也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居民正确投放垃圾的难度。

3.5 垃圾分类配套设施不到位

上海一两年前曾出现过居民完成垃圾分类后, 运输的垃圾车将垃圾又混合装起的案例, 而目前这样的现象仍不能杜绝。另外, 由于物业公司与居委签的合约未根据垃圾分类的工作进行调整, 合约中并未对其关于垃圾分类的工作进行明确和约束, 这导致了社区垃圾桶卫生状况堪忧、垃圾车托运效率低下的结果。在采访中得知, 目前生产可降解垃圾袋, 即装湿垃圾的垃圾袋的国内生产商寥寥无几, 因此可供社区选择的余地很小, 居民往往得不到合适尺寸的垃圾袋, 造成资源的浪费。

如图6所示, 如果大范围推广垃圾分类政策, 那么最主要的障碍就是公民环保意识淡薄 (56%) , 其次的就是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问题 (17%) , 以及职权部门的不配合 (12%) 。

4 上海市城市社区推行垃圾分类的改进措施

4.1 完善立法, 加强垃圾分类的综合管理

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 统筹规划, 实行综合管理。其中, 政府作为主导机构, 需要制定更为具体完善的法律法规, 配以相应的奖惩机制, 严格执行垃圾分类收集, 禁止非法丢弃, 制定相应的收集标准, 严格监督收集处理全过程, 做到分类、运输、处理全程监督管理。同时, 规范垃圾回收企业, 为其统一编号, 在市区设置回收点, 实施回收补贴政策, 鼓励回收可再收资源, 如报纸, 玻璃, 金属, 塑料等。设立非再生垃圾以及有毒垃圾回收站, 由政府出资, 支持回收工作的有序进行, 建立危险废物单独回收及处理系统

4.2 加大宣传力度、增加宣传方式

除了传统的通过社区进行宣传之外, 各类媒体, 如报纸、电视、广播、公共宣传栏等应分摊起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工作。另外, 国家事业单位可定期组织有关垃圾分类讲座, 也可考虑将垃圾分类的知识编入中小学课本, 垃圾分类, 从娃娃抓起。多方位、多渠道地宣传方能营造出垃圾分类氛围, 从而达到提升市民垃圾分类意识的目的。

4.3 完善垃圾分类的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部门在制定相关政策之后, 应切实落实每一项政策, 其中, 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是非常有必要的。重点将分选设施, 收集设施, 运输设施落实, 垃圾袋分配到位。物业条例应针对垃圾分类的大方向进行修整, 以满足新型社区的要求。可立法规定出售商品包装上标明垃圾种类, 以便居民进行准确投放。

4.4 改革管理体制, 转变运行机制

一直以来, 我国的垃圾分类管理都是单一的政府统一管理, 独家经营的管理体制。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从国家和城市层次上分别归于国家建设部以及各城市卫生局。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下, 这明显阻碍了垃圾分类管理以及垃圾分类产业的良性发展, 其弊端在于片面的把环保产业当作社会公益事业:企业投资于政府, 在政府单一投入的情况下, 由于资金的欠缺, 企业运转将难以运行。加之缺乏鼓励政策及其他相关主体缺乏利益刺激和驱动, 企业逐渐失去对垃圾分类的兴趣。为了更好的使得垃圾分类往良性方向发展, 应该积极探索垃圾分类的新道路, 实施垃圾分类管理与市场化的垃圾管理和垃圾产业化道路。要政企分开, 明确各组的责权关系:政府只是负责宏观调控、卫生基础设施的建设。企业按照市场体制, 成立垃圾分类民营股份制企业。在市场机制和利益的驱动下, 垃圾分类与管理的工作将往良性道路发展, 形成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全过程的产业链, 实现一条龙产业链, 减少各环节之间过高的成本, 拉动垃圾分类产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5 结语

垃圾分类在我市只是出于初级阶段, 虽然目前执行的具体效果不甚理想, 存在种种问题, 但是, 作为一项长久而艰巨的工程, 我们需要保持耐心, 相信在全民的努力之下, 必将迎来垃圾分类产业一个美好的春天。

参考文献

[1]苏沛沛.浅析日本垃圾分类回收模式及对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的启示[J].中国外资, 2011 (8) :212~212.

[2]柳枢.在英国体验垃圾分类[J].国际市场, 2011 (9) :57~58.

[3]沈颖青.我国垃圾分类现状及对策建议[J].北方环境, 2011 (8) :13~14.

[4]林又青.机器人帮你垃圾分类[J].科技与生活, 2011 (11) :25~26.

[5]柯善北.规范生活垃圾分类的首开之章——解读《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房分类管理暂行规定》[J].中华建设, 2011 (4) :131~132.

上一篇:复试学习下一篇:系统功能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