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读书笔记

2024-04-22

通史读书笔记(精选10篇)

篇1:通史读书笔记

中国的兴衰成败,五千年沧桑流变。自中华文明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勃兴,仡今已有五千年。我们有过沉默,也有过辉煌;当然,也有过上百年的屈辱,沉默使我们奋进,辉煌使我们自信,屈辱使我们清醒。

在我们古中国,有着无数的英雄。

说到秦始皇,无人不说他是一个暴君,但谁又能否认他不是一位英雄呢!是他,统一了我们中国,是他修筑了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雄伟的万里长城,是他,建筑了呀是世界八大奇之一的兵马俑,也是他建筑了规模宏大的阿房宫。

这些事,在当时的百姓眼里,是一个苦不堪言的结果,都认为他是暴君,而在我们21世纪人的眼里,则是一个伟大的英雄。

远古虽然已经逝去已久,而他们所创造的奇迹却留了下来,他们的事迹都记在了人们的心里。虽然他们可能当初并未意识到。

篇2:通史读书笔记

接下来就讲了春秋战国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燕国、韩国、赵国、楚国、齐国和魏国)的故事,前246年,秦始皇立,秦大发兵以攻燕。前226年,燕王喜奔辽东。前225年,秦人灭魏。前223年,灭楚。前222年,发兵攻辽东,灭燕。前2,即以灭燕之兵南灭齐,而天下遂统一。这一节还讲了秦朝治理天下的政策,对内不仅消除其他人的武器,还从思想上消灭不同的声音,典型的事迹是焚书坑儒,目标是建立一个久安长治的规模,对外则是动用战争将其收入自己的管辖范围之内。

然后秦朝灭,汉朝兴。这与秦始皇不无关联,后来贪图享乐,穷奢极欲,又大兴建造宫殿,加上苛捐杂税多且大,搞地民不聊生,最后各个地方群起而攻之,最后走向灭亡。

汉朝灭亡,后汉从公元25年到2为魏所灭,共192年。原因总结有几点:皇帝的权力到了后汉被宰相掌控,皇帝与宦官之间,官与官之间有利益和权力之争,官与民之间有冲突,矛盾重重,并且日益突出,内部政治甚是紊乱。二,中国边境也太乱。原先的界限被打乱,想同化他们,却因为实力不够,同时又遭到了他们的反抗,而当时派兵剿办花了很多金钱,将帅又腐败。后汉分裂后预示着中国就进入三国时代。

再讲,讲到了魏,吴,蜀国三国的故事,从2开始经过近60年的战争,魏国的匹马炎(匹马懿的孙子),最后灭了吴,于265年统一了中国,是为晋武帝。

公元420年,刘裕篡晋,是为宋武帝,后天下遂分为南北朝其间南北的强弱,以宋文帝的北伐失败及侯景的乱梁为两个重要关键。南朝的治世,只有宋文帝和梁武帝在位时,历时较久。北方的文野,以孝文的南迁为界限,其治乱则以尔朱氏的侵入为关键。自尔朱氏、宇文氏等相继失败后,五胡之族,都力尽而衰,中国就复见盛运了。

南北朝时期,无如在政治上,为国为民之义,未能彻底明了,而自封建时代相沿下来的自私其子孙,以及徒效忠于豢养自己的主人的观念,未能打破,而君主时代所谓继承之法,遂因之而立。而权利和意气,都是人所不能不争的,尤其以英雄为甚。同干一番事业的人,遂至不能互相辅助,反要互相残杀,其成功的一个人,传之于其子孙,则都是生长于富贵之中的,好者仅得中主,坏的并不免荒淫昏暴,或者懦弱无用。前人的功业,遂至付诸流水,而国与民亦受其弊。这亦不能不说是文化上的一个病态了。”

隋文帝则勤政恤民,俭于自奉,的确是代表了汉族的文化。自西晋覆亡以来,北方至此才复建立汉人统一的政权。此时南方的陈后主,亦极荒淫。589年,为隋所灭,南北朝的对立,起于公元420年宋之代晋,终于公元589年隋之灭陈,共170年。西梁则前两年已被灭。天下复见统一。 两晋、南北朝之世,是向来被看作黑暗时代的,其实亦不尽然。这一时代,只政治上稍形黑暗,社会的文化,还是依然如故。而且正因时局的动荡,而文化乃得为更大的发展。其中关系最大的,便是黄河流域文明程度最高的地方的民族,分向各方面迁移。

自从公元755年安史之乱起,直到公元9朱全忠篡位为止,唐朝一共还有了152年的天下。在这一个时期中,表面上还维持着统一,对外的威风亦未至于全然失坠,然而自大体言之,则终于日入于衰乱而不能够复振了。

唐朝中叶后的痼疾,不是藩镇,实在是宦官。因为唐朝的藩镇,并没有敢公然背叛,或者互相攻击,不过据土自专,更代之际,不听命令而已。而且始终如此的,还不过河北三镇。倘使朝廷能够振作,实在未尝不可削平。而唐朝中叶后的君主,如顺宗、文宗、武宗、宣宗、昭宗等,又都未尝不可与有为。其始终不能有为,则全是因被宦官把持之故。事势至此,已非用兵力铲除,不能有别的路走了。一个集团当其恶贯满盈,走向灭亡之路时,在他自己,亦是无法拔出泥淖的。。。。。。于是中国复见统一。自907年朱梁篡唐至此,共计72年。若从880年僖宗奔蜀,唐朝的中央政权实际崩溃算起,则适得100年。”

宋朝的灭亡,可以说是我国民族的文化,一时未能急剧转变,以适应于竞争之故。原来游牧民族以掠夺为生产,而其生活又极适宜于战斗,所以其势甚强,文明民族,往往为其所乘,罗马的见轭于蛮族,和中国的见轭于五胡和辽、金、元、清,正是一个道理。

于是成吉思汗以1264年定都燕京。蒙古的根据地,就移到中国来了。明年,理宗崩,子度宗立。宋将刘整叛降元,劝元人攻襄阳。自1279年,元朝灭宋至1368年顺帝北走,凡89年。

明朝从武宗15即位起到1627年熹宗之死,此122年,内忧外患,迭起交乘,明朝已成不可收拾之局。1647年,清人遣吴三桂陷四川,张献忠败死,清兵入福建,隆武帝殉国。

到了清朝,康、雍之世,政治还算清明,财政也颇有余蓄。到乾隆时,虽然政治业已腐败,社会的元气却已经损失严重了。从1683年台湾郑氏灭亡起,到1793年白莲教起兵和清朝反抗为止,凡1,海内可说无大兵革。清朝的灭亡和西方的交涉有很大关联,从初期友好往来直到最后的签订各种不平等条约,开通通商口岸,割让土地,赔偿金钱,不计其数。

篇3:用读书日记代替读书笔记

笔者曾经对所在学校中高年级的一百名学生就读书笔记问题做了随机抽样调查。调查发现,不喜欢写读书笔记的学生有67人,无所谓的有26人,喜欢写读书笔记的只有7人(笔者所在学校的读书笔记分为三大部分:阅读的内容的基本情况、摘抄、感想)。

学生不喜欢读书笔记有这样一些理由:

“老师规定了字数,我们在写的时候手都写麻了。”“一天一页读书笔记,很是烦人。”“写完之后,我又不会去看它。”“整天都是写文字,烦死了,一点趣都没有。”……

老师为什么让学生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中的那些规定项目有什么样的根据?

很多老师是这样回答的:“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是因为要有一个手段来督促学生读书,而且当学生在做读书摘抄的时候,也能够积累一些好的词句,以便在写作文的时候用得上(但令人遗憾的是,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还是没有用上读书摘抄下来的好词句)。写感想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对于所阅读的内容进行感受,进而受到教育。”

读书笔记上的感想和摘抄的依据是什么,很多老师都说没有思考过。只是说凭自己的感觉要这样做,或者是看到别人这样做了,所以也这样做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很多老师还是认同这样的事情:读书笔记我也知道学生不喜欢,而且学生写了读书笔记之后阅读能力也没有多么大的提高。但是不这样做就不能够检查学生是否阅读了课外书。

由此看来,读书笔记是一个让老师和学生都不喜欢的东西。但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为了应付老师对于阅读的检查督促,双方都在承受着煎熬。

读书笔记似乎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读书笔记是不是该安静地走开?还是留下来?如果留下来,怎么样留下来?

理性审视之,写读书笔记的好处是毋庸置疑的:可以增强记忆,便于查阅,容易梳理故事情节……因此,提出让读书笔记走开的想法是不对的。完全从成人的角度来写读书笔记,而且在写作的时候随意为之,不去考虑所作的项目是不是符合逻辑, 是否有理论依据, 这样的读书笔记学生是不欢迎的。因此,读书笔记的记录还是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来设计,并且在记录的过程中要有目的性,所作的记录项目要符合逻辑。鉴于此,我尝试用读书日记来代替读书笔记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用一本24开、24页的笔记本来做读书记录。每天记录一页,每页的第一行写上日期,第二行写上书名、作者、如果有小标题写上小标题,没有小标题就直接写上从第几页到第几页。第三行开始写书中的主要人物,一个人写一行。然后隔一行写上地点、时间。剩余的地方,要求学生在旁边画上自己所感兴趣的和与阅读内容有关的一幅画。每周五利用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自己的阅读日记,或者交换阅读其他同学的阅读日记。

从一开始记录读书日记的时候,我就告诉学生,我们是在写一本书,这是我们读完别人的书之后所写的书。这就让学生产生一种创作的冲动。这样做还有一种隐喻在里面:那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历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既然这是一部精神发育的历史,就应该留下他的足迹。其次,对于每天记录的日期,是让学生养成每天都阅读的习惯。当然更是“美好的一天从阅读开始”的隐喻所在。同时也是一种任务驱动的做法,以便于教师的检查和督促。

记录人物、地点、时间的做法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在记录读书笔记的时候,学生往往都是在读完整本书后就忙着写感想,学生所感受到的往往只是一个局部,或者是泛泛而谈的一些适合所有文章的万金油式的话语。而学生在做读书日记的时候,我要求学生把讲述中所出现的人物都写出来。按照人物出现的先后顺序写日记的过程就是一个学生对阅读的内容进行回忆的过程。学生对于人物关系的梳理过程就是学生对于所阅读内容的整理过程,这样的过程也是一段重新温习的过程。

当学生整理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之后,随后要求对于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用箭头线段来表示。这样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回忆思考阅读内容的过程。学生在整理这些人物关系的时候也就是学生探究文本关系的过程。

所谓文本的意义就是文本中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和物的关系、物和物的关系等诸多关系的总概括。所以,从这样的角度来审视阅读内容中的众多关系的联系过程就是对文本意义的探究过程。

之所以要求学生在读完之后画出这样的图示,是基于人的遗忘规律来考虑的。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即“先快后慢”的原则。这条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 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 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久进行一次复习,乙组不予复习,一天后甲组保持98%,乙组保持56%;一周后甲组保持83%,乙组保持33%。乙组的遗忘平均值比甲组高。由此看来,对于所阅读的内容要能够在一天之内进行复习,要求学生画出人物关系图就是一种方法。

之所以让学生画画,是学生对于所阅读的内容进行具体化的过程。对此,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说过:“图画成了施展创造性想像力的源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图画能‘打开话匣子’,它能让平时沉默寡言的、非常腼腆的儿童都开口说话。”

事实证明,孩子对于画画是非常感兴趣的。有一个孩子曾经这样对我说:“我发现我们现在所阅读的内容不光可以说出来和写出来,还可以画出来。”是啊,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强求学生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呢?

让学生撰写阅读日记之后,我发现这样做有一些好处:

阅读日记给阅读交流提供意义支撑点。

以往,在组织学生讨论所阅读的书籍的时候,学生只能从自己的头脑中去寻找所阅读的内容,但是那毕竟是没有支撑点的,而且在这个时候,留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也往往是比较概括性的。而往常,学生虽然写读书笔记,他们所写的往往只是在读完书后的一个局部的感受,或者是一个整体的万金油式的感想。只不过是学生在阅读之后的一种被动地说话而已。

阅读日记虽然记录的是一些简单的要点,但是这些要点能够让学生回忆起与之有关的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激活学生大脑里的库存信息,达到阅读内容的重现。它能够为学生在读书交流中提供发言的支撑点。

阅读日记激发学生的二次阅读欲望。

笔者认为对于学生而言,要学会对于所阅读的书籍进行再次阅读。“旧书不厌百回读”说出了再次阅读的重要意义。

作为教师都知道,真正能够对自己发生影响的书籍是在再次阅读之后,只有通过二次或者三次甚至多次地阅读同一本书,我们才能够从中获得阅读的乐趣所在。而学生通过每周五翻阅自己的阅读日记,往往会为自己所记载的内容感到惊奇,进而能够产生再次阅读的欲望。通过调查,笔者发现,通过读阅读日记来再次阅读同一本书的学生达到了百分之三十八,这一比例远远大于写读书笔记的学生。

阅读日记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成就感。

往常的阅读中,我们往往偏重于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但是学生只是进行了一次性阅读,阅读之后往往就会忘记,甚至连书中的故事梗概都忘记了。时间一长,学生甚至连书中的主要人物都忘记了。这样的阅读能够给学生带来怎么样的阅读帮助?但是通过阅读日记,所记录的是一些简要的内容,它能够给学生带来一种阅读的成就感。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就能够写出一本书,这样的做法还是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的。

阅读日记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

篇4:读书,请做读书笔记

钱钟书真是一个狂人,但他的“狂”绝不是轻狂,他敢睥睨天下,是因为他学问非凡,又性情率真,固守“文章之德,真理之勇”的学人信念,不惺惺作态。

钱钟书被誉为中国20世纪的“文化昆仑”,他的学识都是读书做笔记得来的。他离世后,夫人杨绛整理他的笔记,仅外文笔记就有34000多页,“日札”(随意写的读书心得)也有23册2000多页。

对照钱钟书,我以为,我们今天的中学生,如果真想学习,做到学业有成,进而做学问,还是要做好两件事:一是静下心,认真读书;二是不怕烦,扎扎实实做读书笔记。

有的同学说,现在是网络时代,资讯检索很容易,哪里还需做读书笔记!这是不对的。网络检索得到的信息,一般只能停留在“了解”“知道”这一低级层面,往往转瞬即逝,不会产生深刻的体验和理解,很难积淀深化为思想和智慧,不是真正的学问。做笔记会迫使我们深度阅读、感悟,这样,我们就有了深刻的体验。如果能再不断回顾、更新,融会贯通,便会积淀成为学问。

我曾教过一位小卢同学,女孩子,个子不高,小小的年纪,性格沉静得像一湖水。我很惊异地发现,她的思维和表达能力远远超过了其他同学,显得是那样的出类拔萃。原因很简单,她从小学就开始坚持做读书笔记。她有三本并不太厚的笔记本,内容大多是摘抄的优美词句,间或记录自己的阅读心得,甚至还记录了对文章中人物、事件、思想的思考、评判。她的很多思想都是通过读书获得的,都可以在笔记上找到痕迹。

朱永新说,阅读和思考是达到精神高峰的唯一途径。撇开有些功利色彩的“学习”“做学问”,毫无疑问,读书有益于人的成长,而做读书笔记则使我们在成长的“途径”上走得更加坚实,更快更好。

所以,读书,请认真做读书笔记。

篇5:中国通史读书笔记

这是一套以绘画为主按照中国历史朝代变迁的顺序,以图画佩带文字讲述几千年的历史,按时代先后的顺序有图画表示出来,让我每天倒要读上三个小时爱不释手。我知道了人类的起源,有母系氏族的形成及繁荣,父系氏族的形成,知道了早期人类使用石器从打磨石器到磨制石器一步发展,这样的时期叫做“石器时代”。知道了夏代是奴隶社会的开始还有大禹治水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奴隶制度是一种残酷的剥削制度。知道商代的建立发展西周的兴盛与衰落文化,社会生活,

知道春秋战国认识屈原墨子。庄子。孟子道学派。知道了秦汉的建立,秦始皇统一六国统一文字。度量衡还有残忍的焚书坑儒,还有中国的骄傲:万里长城,秦始皇兵马俑。还有魏晋南北朝等等好多的历史故事让我受益匪浅。

篇6:《中国通史》读书笔记

从传说中的“人文始祖”——尧、舜、禹到最后的帝国——元、明、清,经历了何等漫长的年代。用环环相扣、源远流长来形容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的更迭并不为过,用波澜壮阔、异彩纷呈来形容中国历代所发生的大家一点也不夸张。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南朝祖冲之创造新历,唐朝文成公主入藏,宋代毕昇发明活字印刷……这样的历史不能不让人骄傲,这样的历史不能不令人神往。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历史上有许多优秀的将领:精忠报国的岳飞、被称为“飞将军”的李广、肃清倭寇的戚继光……当然,历代诗人更是数不胜数: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一代才女李清照、旷世奇才苏轼……再说秦始皇,大家都

说他是个暴君,但谁也不能否认他不是一个英雄。是他,统一了中国;是他,修筑了万里长城,建筑了兵马俑;也是他,建筑了规模宏大的阿房宫。但是这在当时贫民百姓的眼里,他大兴土木,累死了众多的百姓,在他们眼里,这些建筑都是用百姓的血和肉搭建起来的坟墓,在他们眼里,他只是会

让他们苦不堪言的昏君,但他在我们21世纪人的眼中,是个伟大的英雄。

前人的经验是宝贵的财富,可以帮助后人洞察世事,少走弯路,所以培根说:“读史使人睿智。”退而求其次,至少知史可以让你具有与众不同的学识和魅力。

篇7:《全球通史》读书笔记

以前我读《史记》《资治通鉴》没觉得写得好的。虽然历史上对这两部书,评价是很高的:《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不过我觉得《史记》、《资治通鉴》就是一本帝王书,都是阴谋、权术、人治、治人那一套。利用权术驾驭群臣、奴役人民、愚昧人民、控制人民的思想。这样的书不看也罢,也只有在现在的中国和一些落后地区还有市场。

而《全球通史》描绘的是人类历史从诞生到现代一系列几次大的飞跃。随着技术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类从茹毛饮血的史前社会到科技日新月异生活水准大幅提高的现代社会。水渠种田、驯养动物、利用牲畜耕田、铁的发明、火药的发明、蒸汽机、铁路。每一次大的技术变革都对社会才生了深远的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总是不遗余力的带我们去通过远古的历史、来如何看待我们今天社会快速发展所面临的新的问题。而他对这些新的问题也总是不下定论,让我们自己去思考。世界未来是会变得更好,还是毁灭呢?环境问题、人口急剧增加和资源匮乏、核扩散危机、基因工程、社会不公平和贫富悬殊、青年的反叛,异化、犯罪和吸毒、恐怖主义、地缘政治和宗教争端、贸易保护主义、货币危机和金融危机等一系列问题。社会到底是变得更好还是变得更坏呢?历史也正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创造、探索,我们现在的每一个人都将见证这段历史,也都要参与到这段历史当中去。

篇8:通史读书笔记

《中国音乐史》作为高校的必修课之一, 而且是作为“公共必修课”是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 直到现在这个方案仍旧未曾修改过, 而且还得到越来越多的老一辈音乐教育家和音乐学者的重视。

近年来主要的音乐史著作有:较早的2 0世纪2 0年代叶伯和的《中国音乐史》, 这是一部中国古代音乐史的提纲挈领性著作, 全书约三万字, 它的意义在于第一次使中国音乐历史形成于文字。1 9 2 6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印刷发行的童斐著《中乐寻源》, 这是一部论述我国古代音乐和传统歌唱艺术的音乐史著作。1 9 2 9年由上海望平印刷所印刷, 大同乐会发行的郑觐文的《中国音乐史》, 是一部逐步完善的音乐史著作。2 0世纪3 0年代主要为王光祈的《中国音乐史》 (上、下册) ;缪天瑞著《中国音乐史话》;许之衡著《中国音乐小史》等。2 0世纪4 0年代首推杨荫浏先生的《中国音乐史纲》, 成书于1 9 4 4年, 1 9 5 2年由上海万叶书店出版。建国以后,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 中国音乐史研究成果丰硕, 如杨荫浏著《中国古代音乐史稿》 (1 9 8 1年) ;廖辅叔著《中国古代音乐简史》 (1 9 6 4年) ;夏野著《中国音乐简史》 (1 9 9 1年) ;孙继南、周栓铨著《中国音乐通史简编》 (1 9 9 1年) ;沈知白著《中国音乐史纲要》 (1 9 9 2年) ;吴钊、刘东升著《中国音乐史略》 (1 9 9 3年) ;梁茂春著《中国当代音乐》 (1 9 9 3年) ;秦序著《中国音乐史》 (1 9 9 4年) ;黄翔鹏著《中国古代音乐史》 (1 9 9 7年) ;汪毓和著《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2 0 0 2年) ;陈秉义著《中国音乐通史概论》 (2 0 0 3年) ;夏滟州著《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简编》 (2 0 0 4年) ;刘再生著《中国音乐史简编教程》 (2 0 0 6年) ;田可文著《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 (2 0 0 7年) 等。

面对这么多的音乐史著作, 据笔者调查发现, 大多数高校使用的是《中国音乐通史简编》 (孙继南主编) 和《中国音乐通史教程》 (梁茂春主编) 两本书, 从撰史方法、内容选择、史学观念、体例布局等方面进行比较, 并指出中国音乐通史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策略。旨在通过此研究, 推进中国音乐通史教学的深入研究。这两本书最大的一个共同点是:通俗易懂。不过二者在文章结构、内容的切入点、写作的方法以及行文方式等方面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笔者结合自己对这两本著作的理解, 对二者进行了一个比较, 现将其分别陈述如下:

一、体例不同

对通史写作的观念与规格, 我国史学界历来有着严谨、精深的优良传统。主要体现在追求史料的翔实宏富, 力求多证, 强调文物与文献考证研究的互补结合。我国多数音乐通史的写作方法基本上是依照上述要求进行的。通史分期种类很多, 常用的有朝代分期法、社会型态分期法、艺术风格分期法、公元——世纪——时代分期法等。按照体例来看, 孙继楠、周柱铨的《中国音乐通史简编》是我国第一部从古到今的通史性的中国音乐史专著。由山东教育出版社1 9 9 3年5月出版, 本书从远古 (约八千年前) 的中国音乐一直写到今天 (1 9 8 9年) 的中国音乐。它完全是按朝代的更替来划分章节的。全书由文字、图片、谱例组成, 共九章。前七章从“远古、夏、商时期”写到“明、清时期”, 基本上属于古代音乐部分;第八章论述“中华民国时期”的音乐发展, 基本上属于近代音乐部分;第九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音乐大事记”, 记录了1 9 4 9年到1 9 8 9年四十年间的当代音乐发展大事。三者有机地组成了中国音乐历史长河的概貌。这样, 全书在章节、体例上也具有它不点。

梁茂春、陈秉义的《中国音乐通史教程》是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 0 0 5年6月出版, 《中国音乐通史教程》共3 2讲, 约2 8万字, 该书在吸取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以历史发展为主线, 按照艺术风格将中国音乐史的发展划分为歌舞、乐器器乐、音乐教育机构、音乐理论和音乐著作、乐律学与记谱法、戏曲音乐、说唱音乐、音乐家及代表性著作等几个版快, 涉及到文学、历史学、心理学、美学等多个领域, 时间跨度从古代一直延伸到当代, 跨度长、行文线索明晰、结构体例安排合理, 既体现了作为教材的科学性, 又可以清晰的了解各个阶段音乐发展的脉络。

二、内容选择

一本好的教材, 应以学生为本, 突出重点、难点, 强化知识点为原则。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历史与逻辑的统一。《通史简编》正文约四十万字左右, 论述了我国八千年以来丰富多彩的中国音乐的历史, 重点突出, 条理清晰, 系统性、逻辑性突出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本书的逻辑框架按朝代分章节, 在每章节的开始, 均有概述每个时期音乐发展的大致情况。在每章的概述之后, 又有具体的按照各个音乐专题分节, 使各朝代音乐史各有其侧重点, 更充分表明了此教科书条理清晰、便于教学等优势。此书的前七章为古代部分, 内容上作者吸收了最新的考古材料, 将年间发现的河南舞阳县贾湖的骨笛列入阐述内容, 这就比原先被史家称引的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发现的骨笛, 又提早了近千年;编者们据此指出:“我国古代音乐文化已有千年可考的历史, 第八章为民国时期的音乐, 本书详细的叙述了民国时期的传统音乐的新发展, 这是本书的又一优点, 以往的中国音乐史书, 都对民国时期的音乐略加带过, 没有详细的去讲述民国时期的音乐, 相对来说, 这是一大进步。这也增添了我们中国音乐史的完整性。第九章为当代部分。

《通史》中大量有针对性的谱例穿的说服力, 又加强了读者对音乐本体的感性认识, 可以说《通史》向有声的音乐史的方向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教程》相较于《通史》来说, 其不足是书中谱例、图片几乎没有, 例如在古代音乐史中, 古代的考古乐器 (以编钟为例) 形制如何? (虽然作者在《序言》中说将有关的音响、音像、曲谱、图片等另外编辑) 学生无从想象, 如果添加了图片, 就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 既便于学生形象记忆, 又可以引起学生学习音乐是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通史》的优势就是增加了1 2 7幅插图, 这一幅幅图片, 犹如一个个不时闪回的镜头, 一下拉近了现实与历史的距离, 让读者在这种视觉的感氛下, 去感悟历史、去感受文化, 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去提升人文素养。由此又想到, 忽视影像及其所能传达的历史文化理念, 而一味地依赖文字, 是不足为训的。这本教材的图、谱选择比较审慎, 配合文字能给学生以形象的记忆。两本书都存在的不足就是缺少音乐音响, 无论是古代音乐史还是近现代音乐史。

《教程》还对台湾、香港以及澳门的音乐发展概况和历程进行介绍, 这对于一本史学论著来说也算是面面俱到了。

三、《教程》和《通史》的优势与不足

《中国音乐通史教程》是一本较完整的中国音乐史教程, 是一部个性化的音乐史学专著, 也是中国音乐史研究领域的又一可喜成果。它如实展现了各个音乐历史发展的进程, 对音乐史的研究与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该书也有一些美中不足之处:

一、相关的曲谱、图片等没有结合文字在书中进行配套的介绍和展出, 因此在读的过程中只见文字而不闻其声、不见其人总觉略显乏味, 如若能在再版时将图片、曲谱等和文字材料相结合着进行综合介绍, 再配以电子课件以便大家在教与学中使用或许更好。

对于好的教材的编写, 一定要具有系统性、完整性、科学性、简明性。由于种种原因《中国音乐通史简材, 而是以大事记的形式出现, 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 而《教程》却用了整整7讲的篇幅, 来分析和介绍新中国成立后5 0多年的音乐成就, 内容全面具体、让人读之深感兴趣, 耐人回味, 算是一本完整意义上的“中国音乐通史”教程。这些特点充分显示了一本教材的系统性、完整性、科学性、简明性。

中国音乐通史对客观音乐历史的出色研究与描述和丰富多样的书体、文学, 如满汉全席一般, 就笔者个人而言, 比较喜欢这本著作。当然, 作为一部颇具特色的音乐史著作可供评论的角度是很多的。本文仅就其体例、内容方面略作叙述, 希望引起对以往注意不够的音乐史学本体研究的进一步重视。

摘要:本文取中国音乐通史教学的视角, 在观照中国音乐通史教学实践的基础上, 采用文献研究法、哲学分析法, 有针对性的选择《中国音乐通史简编》 (孙继南主编) 、《中国音乐通史教程》 (梁茂春主编) 等常用教材, 从撰史方法、内容选择、史学观念、体例布局等方面进行比较, 并指出中国音乐通史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策略。旨在通过此研究, 推进中国音乐通史教学的深入研究。

关键词:中国音乐史,体例,内容,比较

参考文献

[1]孙继南、周柱栓, 《中国音乐通史简编》,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1.3

篇9:用读书日记代替读书笔记

笔者曾经对所在学校中高年级的一百名学生就读书笔记问题做了随机抽样调查。调查发现,不喜欢写读书笔记的学生有67人,无所谓的有26人,喜欢写读书笔记的只有7人(笔者所在学校的读书笔记分为三大部分:阅读的内容的基本情况、摘抄、感想)。

学生不喜欢读书笔记有这样一些理由:

“老师规定了字数,我们在写的时候手都写麻了。”“一天一页读书笔记,很是烦人。”“写完之后,我又不会去看它。”“整天都是写文字,烦死了,一点趣都没有。”……

老师为什么让学生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中的那些规定项目有什么样的根据?

很多老师是这样回答的:“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是因为要有一个手段来督促学生读书,而且当学生在做读书摘抄的时候,也能够积累一些好的词句,以便在写作文的时候用得上(但令人遗憾的是,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还是没有用上读书摘抄下来的好词句)。写感想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对于所阅读的内容进行感受,进而受到教育。”

读书笔记上的感想和摘抄的依据是什么,很多老师都说没有思考过。只是说凭自己的感觉要这样做,或者是看到别人这样做了,所以也这样做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很多老师还是认同这样的事情:读书笔记我也知道学生不喜欢,而且学生写了读书笔记之后阅读能力也没有多么大的提高。但是不这样做就不能够检查学生是否阅读了课外书。

由此看来,读书笔记是一个让老师和学生都不喜欢的东西。但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为了应付老师对于阅读的检查督促,双方都在承受着煎熬。

读书笔记似乎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读书笔记是不是该安静地走开?还是留下来?如果留下来,怎么样留下来?

理性审视之,写读书笔记的好处是毋庸置疑的:可以增强记忆,便于查阅,容易梳理故事情节……因此,提出让读书笔记走开的想法是不对的。完全从成人的角度来写读书笔记,而且在写作的时候随意为之,不去考虑所作的项目是不是符合逻辑,是否有理论依据,这样的读书笔记学生是不欢迎的。因此,读书笔记的记录还是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来设计,并且在记录的过程中要有目的性,所作的记录项目要符合逻辑。鉴于此,我尝试用读书日记来代替读书笔记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用一本24开、24页的笔记本来做读书记录。每天记录一页,每页的第一行写上日期,第二行写上书名、作者、如果有小标题写上小标题,没有小标题就直接写上从第几页到第几页。第三行开始写书中的主要人物,一个人写一行。然后隔一行写上地点、时间。剩余的地方,要求学生在旁边画上自己所感兴趣的和与阅读内容有关的一幅画。每周五利用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自己的阅读日记,或者交换阅读其他同学的阅读日记。

从一开始记录读书日记的时候,我就告诉学生,我们是在写一本书,这是我们读完别人的书之后所写的书。这就让学生产生一种创作的冲动。这样做还有一种隐喻在里面:那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历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既然这是一部精神发育的历史,就应该留下他的足迹。其次,对于每天记录的日期,是让学生养成每天都阅读的习惯。当然更是“美好的一天从阅读开始”的隐喻所在。同时也是一种任务驱动的做法,以便于教师的检查和督促。

记录人物、地点、时间的做法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在记录读书笔记的时候,学生往往都是在读完整本书后就忙着写感想,学生所感受到的往往只是一个局部,或者是泛泛而谈的一些适合所有文章的万金油式的话语。而学生在做读书日记的时候,我要求学生把讲述中所出现的人物都写出来。按照人物出现的先后顺序写日记的过程就是一个学生对阅读的内容进行回忆的过程。学生对于人物关系的梳理过程就是学生对于所阅读内容的整理过程,这样的过程也是一段重新温习的过程。

当学生整理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之后,随后要求对于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用箭头线段来表示。这样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回忆思考阅读内容的过程。学生在整理这些人物关系的时候也就是学生探究文本关系的过程。

所谓文本的意义就是文本中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和物的关系、物和物的关系等诸多关系的总概括。所以,从这样的角度来审视阅读内容中的众多关系的联系过程就是对文本意义的探究过程。

之所以要求学生在读完之后画出这样的图示,是基于人的遗忘规律来考虑的。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即“先快后慢”的原则。这条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久进行一次复习,乙组不予复习,一天后甲组保持98%,乙组保持56%;一周后甲组保持83%,乙组保持33%。乙组的遗忘平均值比甲组高。由此看来,对于所阅读的内容要能够在一天之内进行复习,要求学生画出人物关系图就是一种方法。

之所以让学生画画,是学生对于所阅读的内容进行具体化的过程。对此,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说过:“图画成了施展创造性想像力的源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图画能‘打开话匣子’,它能让平时沉默寡言的、非常腼腆的儿童都开口说话。”

事实证明,孩子对于画画是非常感兴趣的。有一个孩子曾经这样对我说:“我发现我们现在所阅读的内容不光可以说出来和写出来,还可以画出来。”是啊,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强求学生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呢?

让学生撰写阅读日记之后,我发现这样做有一些好处:

阅读日记给阅读交流提供意义支撑点。

以往,在组织学生讨论所阅读的书籍的时候,学生只能从自己的头脑中去寻找所阅读的内容,但是那毕竟是没有支撑点的,而且在这个时候,留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也往往是比较概括性的。而往常,学生虽然写读书笔记,他们所写的往往只是在读完书后的一个局部的感受,或者是一个整体的万金油式的感想。只不过是学生在阅读之后的一种被动地说话而已。

阅读日记虽然记录的是一些简单的要点,但是这些要点能够让学生回忆起与之有关的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激活学生大脑里的库存信息,达到阅读内容的重现。它能够为学生在读书交流中提供发言的支撑点。

阅读日记激发学生的二次阅读欲望。

笔者认为对于学生而言,要学会对于所阅读的书籍进行再次阅读。“旧书不厌百回读”说出了再次阅读的重要意义。

作为教师都知道,真正能够对自己发生影响的书籍是在再次阅读之后,只有通过二次或者三次甚至多次地阅读同一本书,我们才能够从中获得阅读的乐趣所在。而学生通过每周五翻阅自己的阅读日记,往往会为自己所记载的内容感到惊奇,进而能够产生再次阅读的欲望。通过调查,笔者发现,通过读阅读日记来再次阅读同一本书的学生达到了百分之三十八,这一比例远远大于写读书笔记的学生。

阅读日记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成就感。

往常的阅读中,我们往往偏重于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但是学生只是进行了一次性阅读,阅读之后往往就会忘记,甚至连书中的故事梗概都忘记了。时间一长,学生甚至连书中的主要人物都忘记了。这样的阅读能够给学生带来怎么样的阅读帮助?但是通过阅读日记,所记录的是一些简要的内容。它能够给学生带来一种阅读的成就感。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就能够写出一本书,这样的做法还是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的。

阅读日记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

每天的阅读,能够让学生在阅读日记中合理安排自己的阅读时间,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做到按照计划进行阅读,从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篇10:《全球通史》读书笔记

第一编

史前人类

第一章

人类-食物采集者 a)从类人猿到人类 b)食物采集者的生活 c)种族的出现 第二章

人类-食物生产者 a)农业的起源 b)农业的传播 c)农业的种类 d)食物生产者的生活 e)对人口和种族的影响 历史对今天的启示-人性的本质

第二编

欧亚大陆的古典文明(公元500年之前)

第三章

最初的欧亚大陆文明(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1000年)a)古代文明的起源 b)古代文明的传播 c)古代文明的类型 i.ii.iii.iv.美索不达米亚 埃及 克里特 印度河 v.商朝

d)游牧民族获得权力 e)游牧民族摧毁古代文明 i.ii.iii.iv.中东 希腊 印度 中国

第四章 古典文明开启欧亚大陆一致性(公元前1000年-公元500年)a)一致性的根源 b)商业纽带 c)文化纽带 第五章

希腊-罗马文明

a)希腊文明的形成时期(公元前800年-前500年)b)希腊文明的古典时代(公元前500年-前336年)c)古典时代中的希腊文明

d)希腊化时代(公元前336年-前31年)e)罗马历史上的早期共和国(截至公元前264年)f)罗马文明的后期共和国(公元前265年-前27年)g)早期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公元284年)h)后期罗马帝国(公元284年-467年)第六章

印度文明 a)雅利安人的影响 b)改革与反改革 c)孔雀帝国

d)侵略者、商人和传教士 e)芨多古典时代 第七章

中国文明 a)过渡时期 b)哲学家和经典 c)秦帝国 d)汉帝国 e)汉帝国的衰落 第八章

古典文明的终结 a)古典文明的衰落 b)蛮族的入侵

c)居住在西方的日耳曼人和匈奴人在西方 d)蛮族对西方的持续入侵 e)西方历史的独特性

历史对今天的启示-文明:是诅咒还是福音?

第三编

欧亚大陆中世纪的文明(公元500-1500年)

第九章

中世纪文明形成欧亚大陆一致性 a)商业纽带 b)技术纽带 c)宗教纽带 d)扩大的视野 第十章

伊斯兰教的兴起 a)穆罕默德 b)征服时期

c)从阿拉伯王国到伊斯兰帝国 d)伊斯兰教文明 e)哈里发统治的衰落 第十一章 突厥人和蒙古人的入侵 a)突厥人的入侵 b)成吉思汗的征服 c)蒙古帝国 d)蒙古帝国的衰落 e)突厥人的复兴

f)突厥人和蒙古人入侵的意义 第十二章 传统的拜占庭文明 a)拜占庭的出现 b)拜占庭的黄金时代 c)拜占庭的衰落 d)拜占庭的灭亡 e)拜占庭的遗产 第十三章 传统的儒家文明 a)隋朝和唐朝 b)宋朝的黄金时代 c)元朝蒙古人的入侵

d)明朝的民族中心主义和内向型 e)中国文明在日本 f)日本的封建制度 g)日本的内向型和孤立 第十四章 革命的西方文明 a)西方的多样性 b)地理背景 c)技术的进步 d)发展中的经济 e)新君主国的崛起 f)文艺复兴的酝酿 g)西欧的扩张主义 h)西方文明中的女性

历史对今天的启示-发达社会与“遏制领先”

第四编

公元1500年以前的非亚欧大陆世界

第十五章 非洲 a)地理环境 b)农业和铁器 c)伊斯兰教 d)贸易与苏丹帝国 e)王国与诸侯国 第十六章 美洲和澳洲 a)土地和民族 b)美洲的土著文化 c)美洲的土著文明 d)历史上的美洲和印第安人 e)澳大利亚

第十七章 欧洲扩张前夕的世界 历史对今天的启示-历史中的种族

第五编

公元1500年以前各孤立地区的世界

第十八章 西方扩张时的穆斯林世界 a)现代穆斯林帝国的崛起 i.ii.iii.奥斯曼帝国 萨菲帝国 莫卧儿帝国

b)穆斯林帝国的辉煌 i.ii.iii.军事力量 行政效率 经济的发展

c)穆斯林帝国的衰落 第十九章 西方扩张时的儒家世界 a)中国文明的连续性 b)皇帝的更替 c)与西方的早期关系 d)日本吸收中国文明 e)德川幕府 f)与西方的早期关系

第二十章 扩张中的西方文化: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a)现代化 b)文艺复兴 c)文艺复兴的遗产 d)德国宗教改革 e)德国以外的宗教改革 f)天主教改革 g)宗教改革的遗产

第二十一章 西方文明的扩张:经济扩张和国家建设 a)扩展中的经济 b)技术的发展 c)资本主义的出现 d)民族君主国的崛起 e)扩张前夜的西欧

历史对今天的启示-历史与关于历史的流行理论

第六编

西方崛起时的世界(公元1500-1763年)

第二十二章 西欧的扩张:伊比利亚阶段,1500-1600年 a)伊比利亚扩张主义的根源 b)哥伦布发现美洲 c)葡萄牙在亚洲 d)世界的瓜分

e)西班牙征服者和新西班牙 f)伊比利亚的衰落

第二十三章 西欧的扩张:荷兰、法国、英国阶段,a)西北欧早期的扩张 b)荷兰的黄金世纪 c)英、法竞争 d)英国的胜利

第二十四章 俄国在亚洲的扩张 a)俄罗斯扩张的地理环境 b)俄罗斯的早期扩张 c)征服西伯利亚

d)西伯利亚的行政管理和发展 e)征服乌克兰

第二十五章 全球统一性的开始 a)新的全球性视野

b)人类和动植物的全球性扩散 c)全球性经济关系 d)全球性政治关系

年 1700-1763e)全球性文化关系 f)历史视野中的近代初期

历史对今天的启示-从世界历史看地区自治与全球统一

第七编

西方占优势地位时的世界(公元1763-1974年)

第二十六章 欧洲的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 a)科学革命的根源 b)科学革命的历程 c)科学革命的意义 d)工业革命的根源 e)工业革命的进程 f)工业革命对欧洲的影响 i.ii.iii.iv.v.vi.工业革命的传播 人口的增长 城市化 财富的增长 新消费主义 女性的新角色

g)工业革命对非欧洲世界的影响 i.ii.iii.早期帝国的欧化 新帝国主义征服新帝国 新帝国主义的影响

第二十七章 欧洲的政治革命 a)政治革命的格局 b)英国革命 c)启蒙运动 d)美国革命 e)法国革命 i.ii.iii.iv.v.vi.革命的根源 贵族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 民众革命 战争和恐怖 拿破仑

f)民族主义 g)自由主义 h)社会主义 i)政治革命中的女性 第二十八章 俄国

a)1856年以前的俄国和欧洲 b)俄罗斯和欧洲,1856-1905年 c)1905年以前的俄罗斯和亚洲 i.ii.iii.阿拉斯加 阿穆尔河流域 中亚 iv.满洲和日俄战争

d)第一次俄罗斯革命芨其后果,1905-1914年 第二十九章 中东

a)巴尔干半岛的基督教徒 b)土耳其人 c)阿拉伯人 第三十章 印度 a)印度的传统社会 b)英国的征服 c)英国的统治 d)英国的影响 e)印度民族主义 第三十一章 中国和日本 a)中国的开放 b)中国的改革与革命 c)日本的现代化 d)日本的扩张 第三十二章 非洲 a)奴隶贸易 b)探险时代 c)非洲的瓜分 d)欧洲的影响 i.ii.iii.经济影响 文化影响 政治影响

第三十三章 南北美洲和英国自治领 a)种族上的欧化 b)政治上的欧化 c)经济和文化上的欧化 第三十四章 波利尼西亚 a)岛屿和航海者 b)商贸与殖民地 c)欧洲的影响

第三十五章 全球统一性的巩固 a)欧洲的政治优势 b)欧洲的经济优势 c)欧洲的文化优势 d)白人的责任

e)对欧洲优势的最初挑战

历史对今天的启示-马克思的预期与世界历史的发展

第八编

1974年以来西方衰落与成功的世界

第三十六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全球性的影响 a)战争的根源 i.经济上的竞争 ii.iii.iv.v.殖民地的争夺 相互冲突的联盟体系 不可调和的民族主义情绪 不可逆转的军事时间表

b)萨拉热窝

c)战争的欧洲阶段:1914-1917年 i.ii.iii.iv.1914年:西线的消耗战 1915年:东线上的俄国退却 1916年: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 1917年:流血和失败主义

d)战争的全球阶段:1917年的俄国革命 i.ii.iii.三月革命 两次革命之间

1917年布尔什维克革命

e)战争的全球阶段:美国的介入 f)和平解决

g)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世界历史上的作用 第三十七章 殖民地世界的民族主义起义 a)土耳其 b)阿拉伯中东 c)印度 d)中国 第三十八章 1929年以前的欧洲革命与和解 a)共产主义在俄国的胜利 b)共产主义在中欧的失败 i.ii.德国魏玛共和国 中欧的革命与倒退

c)意大利成为法西斯国家

d)西欧的民主问题欧洲的稳定与和解 第三十九章 五年计划和大萧条 a)五年计划 i.ii.iii.iv.战时共产主义 新经济政策 苏联计划经济 对世界历史的意义

b)大萧条 i.ii.iii.iv.经济崩溃的根源 世界范围的大萧条 社会和政治影响 国际影响

第四十章 走向战争(1929-1939年)a)日本入侵满洲 b)意大利征服埃塞俄比亚 c)西班牙内战 d)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 e)战争的到来

第四十一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球性影响 a)战争的欧洲阶段 i.ii.iii.iv.瓜分波兰 从波兰到法国 不列颠战役

对巴尔干半岛各国的征服

b)战争的全球阶段 i.ii.iii.iv.v.vi.入侵苏联 日本袭击珍珠港

1942年:轴心国胜利的一年 1943年:形式的逆转 欧洲的解放 日本的投降

c)世界历史上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四十二章 诸帝国的终止 a)殖民地革命的根源 b)印度和巴基斯坦 c)东南亚 d)热带非洲 e)南非 f)中东

第四十三章 大同盟、冷战及其后果 a)战时的团结 b)欧洲的冷战 c)远东的冷战 d)冷战结束

第四十四章 第二次工业革命:全球性影响 a)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源和性质 b)对发达的第一世界的影响 i.ii.iii.战后的繁荣与衰退 社会影响

对社会主义世界的影响

c)对不发达的第三世界的影响 d)对全球的影响 i.ii.iii.iv.对生态的影响 对种族关系的影响 对于性别关系的影响 对于战争的影响

历史对今天的启示-

第一编

史前人类

第一章 人类-食物采集者

 生物是由非生物自然进化而来的。按照组织的分类等级标准将所有的物质加以分类,在这一组织的某一等级上无机物转变成了有机物。更具体地说就是,电子、质子和中子相互结合形成各种原子,各种原子相互结合组成各种分子,各种分子再组成有机化程度的聚合体,其中有一类有机聚合体形成了生物。

 从宏观的视角来看,人类的出现是地球发展进程中的第二大转折点。第一大转折点是生命从非生命物质中进化出来。人类既改变自己基因,又改变所处的环境的第三大转折点也即将来临。 人类,且只有人类,能够创造一个自己想要的环境——这一人化的环境被称为文化,因为只有人类能从现实生活中观察到或抽象出概念和事件。只有人类能笑;只有人类知道自己会死去;只有人类才思索宇宙及其起源,才考虑自己在宇宙中的位臵和自身今后的命运。

 从技术变革的产生到允许其大规模发挥效用所必须的社会变革的出现时间,存在着一个时间差。造成这种时间差的原因是:技术变革因为能够提高生产能力和生活水平,通常很受欢迎,所以马上会被采用;而社会变革则由于要求人类进行自我评估和自我调整,通常会让人感受到受威逼和不舒服,因而通常也就会遭到抵制。这就解释了当今社会的一个悖论,即人类在获得越来越多的知识,变得越来越能依照自己的意愿去改变环境的同时,却不能使他们的环境变得更适于居住。简而言之,人类作为一个种群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解决自身知识的不断增长与如何运用这些知识的智慧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

 农业革命还触发了一场链式反应,它引发了城市化,阶级分化以及社会分裂,从而损坏了原始社会令人神往的平等,但这一来它也打破了部落通过传统主义形成的约束性的结合,使人性得到了解放。

第二章 人类-食物生产者

 新时期时代的人与他们旧石器时代的前辈在两个方面有所不同:一方面新石器时代的人不再用打制法,而是用磨制法来制作石器;另一方面是他们食物的来源大半或全部都是靠栽培植物和蓄养动物,而不是靠狩猎或采集去获得的。

 早期农业的粗放性,使得休耕的土地与正在种植的徒弟的比例在任何时候总是处于5:1到10:1之间。因此人类不断地“脱离”原来的农业居留地,进入食物采集者居住的人口比较稀少的地区。农业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从其发源地(中东)向四面八方传播。 最早的农耕技术被成为“刀耕火种”技术。

 迄今为止,欧亚大陆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伟大文明兴起和衰亡的历史,而每一个伟大文明的衰亡都是因为内乱削弱了其自身的力量而游牧民族又随时准备入侵。历史对今天的启示——人性的本质

 历史教给我们一个重要的教训就是,核战争并非不可避免。因为战争的发生不是因为人类的本性,而是因为人类社会。而人类社会又是由人类组成的,因而它也可以由人类重新构建。我们真正继承的是塑造和完善自身的能力,我们不是被动地接受塑造,而是自己命运的主宰。

第二编

欧亚大陆的古典文明(公元500年之前)

第三章

最初的欧亚大陆文明(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1000年) 最早的文明中心是苏美尔,其地域范围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伊拉克。 伴随着影响深远的技术进步,产生了影响同样深远的制度改革。两者先是相互作用,然后共同促使城市产生和文明形成。 阶级分化:村社圣祠(巫师)-城市寺院(祭祀)-军事首领(频繁的战争)-国王。

 在看到各古代文明独特性的同时,我们也应承认他们具有某些共同性,其中最显著的两个共性可能就是,社会关系的不平等和性别关系的不平等。

第四章

古典文明开启欧亚大陆一致性(公元前1000年-公元500年)

 古典文明时代最引人注目的的特点就是在此期间首次形成了欧亚大陆一致性。

 铁器的普及使得文明核心区的范围相应地扩大。

 随着经济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社会和政治也发生了同样重大的变化:军事贵族在公元前第二个千年的蛮族入侵活动中所获得的显赫地位由于商人、工匠和海员阶层的兴起而日趋瓦解;旧的部落社会由于铸币的出现正在经历变革;个人的依附效忠关系正被市场需要所代替。

 那时期的发展变革引起了社会关系、政治组织、生活方式和谋生之道等方面的深刻变化。这样普遍的根本性变动使人惶惶不安,令人无所适从。它促使人们深刻自省,不断地提出新问题、寻求新答案;也促使思想家们重新评估他们各自的传统,或将其抛弃,或使之适应过渡时期的需要。当时引起人们思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理想政府的道德基础,社会制度的作用,以及宇宙和生命的起源和目的等方面。

 到公元一世纪时,罗马帝国、安息帝国、贵霜帝国、和汉帝国连成了一条从苏格兰高低到中国海横贯欧亚大陆的文明地带,从而使得各帝国一定程度上产生了相互影响。

 东西方贸易大发展始于公元前后,约持续了两个世纪。贸易大发展的一个原因是中国在中亚不断增长的影响。中国打通了好几条路上商路,促进了丝织品这种最重要的跨地区贸易品种的销售。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包括整个地中海以及欧洲中部和西北部大部分地区在内的罗马帝国的统治得到了加强,出现了所谓的“罗马治下的和平”时期。在这一时期里过去一直阻碍贸易的土匪和海盗行径已经绝迹,关税壁垒和各种杂费也几乎全被削减。此外,帝国的富庶也促进了贸易的发展,特别是由于富裕的罗马统治阶级喜爱奇特的外国货,又有钱购臵这些奢侈品。 希腊殖民扩张运动的结果便是产生了大量独立的城邦,而不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帝国。

 希腊文化传遍整个东方,主要是靠追随亚历山大军队东进的希腊商人完成的。同样,印度佛教传播到中国的历程也可以沿着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追寻到。

 真正的音标文字是由腓尼基人完成的,他们于公元前13世纪将原有文字发展成由23个辅音字符组成的字母系统。这一字母系统后经由希腊人增补原音字母而进一步完备,形成希腊字母。 字母文字的意义就在于它开启了智力交流的世界,使智力交流的范围远远地突破了从前仅囿于祭司和官吏独享的那个圈子。 尽管希腊文化的传播令人印象深刻,但它却并没有在中东留下永久的印记。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希腊文化的影响仅限于希腊殖民者居住的城市和一些希腊殖民王国的宫廷所在地。虽然有些土著民族也受到了影响,但真正受到影响的则几乎仅囿于少数上等阶层。广大农村甚至许多城市的绝大多数民众仍在继续说自己的语言,崇拜自己的神。由于希腊文化并没有深深扎根,因而它也就不能永久地在它的移植地生存。

 比希腊文化的影响要持久得多的是基督教和大乘佛教这两大世界性宗教的影响。基督教和大乘佛教与古典时代后期从其各自的发源地中东和印度开始向外传播。在随后的几个世纪中,基督教传遍了整个欧洲,佛教则赢得了亚洲的大部分。这量大宗教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他们共同具有的某些新特点:其一,他们都着重于灵魂的拯救,允诺来世可以获得永恒的幸福;其二,都坚持平等主义——向所有请求加入的人敞开大门,不论男人或女人、富人或穷人、自由人或奴隶,都一视同仁;最后,都强调崇高的道德准则,强调要灵魂得救就必须遵守这些准则。第五章 希腊-罗马文明

 到公元前6世纪末希腊地区部落制让位于城邦制,其他社会等级联合起来向贵族阶层发起挑战,工商业开始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重大作用,希腊的殖民地也又开始逐渐遍布整个地中海沿岸一袋。所有这些发展构成了希腊世界形成时期的全面转变,并为它后来顺利地进入古典时代打下了基础。希腊地区的地理特点是促成这些发展的基本原因。希腊地区的自然资源很贫乏,也找不到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阔的平原;希腊和小亚细亚沿海地区连绵不绝的山脉,不仅限制了当地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还把乡村隔成了互不相连的小块,结果造成希腊人没有天然可作为地区合并基础的地理政治中心。而入侵者在入侵之后就会在彼此隔离的村庄里安居下来。这些村庄通常坐落在易于防卫的高低附近,因为高地上既可设立供奉诸神的庙宇,又可以作为遭遇危险时的避难所。这些由村庄扩大而成的居留地一般被成为“城邦”,而提供避难所的地方则被成为“卫城”或“高城”。各城邦多设在土壤肥沃的地方或商路附近,以此来吸引更多的移民,以便成为该地区的主要城市。许多小城邦就是这样形成的,他们彼此相互隔绝,但却又生气勃勃地独立发展。 7世纪时希腊社会的改革运动大大加强,这应归功于以往在战场上起决定先作用的贵族骑兵此时已为穿戴盔甲的重装步兵所取代。这一新军种不仅瓦解了贵族政治权利的军事基础,而且提高了那些独立的、能为自己提供进入方针必须装备的农民和工匠的地位,增加了他们的政治影响。

 希腊人赢得希波战争的胜利有着重大影响。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它使希腊人免遭东方专制主义的统治,得以保持自身民主政治的特色,从而为人类文明作出其独特的贡献。其次希腊人的胜利,特别是雅典海军的胜利,也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因为划船投入战斗的划手都是没钱将自己装备成重装步兵的公民,所以城市贫民这次在军事上所以的作用甚至比有财产的重装步兵还要重大。而这自然也加强了民主政治运动的发展,它在伯里克利时期达到其最高潮。

 雅典带头联合爱琴海各岛及小亚细亚各希腊城邦组成了一个同盟,因同盟总部起初设在提洛岛上,故称提洛同盟。同盟的宗旨是防备波斯人再次发动进攻,以确保盟邦的共同安全。

 对希腊人的非凡成就作出两点解释:首先,希腊人住的地方离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最早的文明中心很近,能够从后者最早的成就中受益,但是他们之间的距离又没有近到使希腊人不能保持自己的特色的地步。城邦的出现和持久的存在,是促成希腊人取得非凡成就的第二个因素,因为城邦为文化繁荣提供了必须的制度保证。 自由探究的精神,民主政体的理论和实践,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学和哲学思想,对个人自由和个人责任心的强调——所有这些都是古典希腊留给人类的光辉遗产。

 古希腊时代的历史意义在于:它打破了历史上形成的东、西方各自独立发展的模型,使它们合二为一。现在,人们首次想到要把整个文明世界当作一个单位——一个文化高度发达的文明核心区-来看待。

 古希腊名人:苏格拉底、柏拉图、荷马、亚里士多德、阿基米德。 公元前27年,元老院授予屋大维“奥古斯都”和“大元帅”的尊号,这标志着罗马已由共和国转变为帝国。

 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也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习俗。

 在4世纪初对基督徒进行了最后一次大迫害后,皇帝君士坦丁颁布了米兰赦令(公元313年),承认基督徒不再为异教徒,准许基督教同其他宗教一样享有信仰自由。

 罗马同中国一样,一旦前进到一定程度就再也不能前进了。那一限度一经达到,帝国疆界就固定下来,甚至开始萎缩,于是从前隐藏的帝国结构上的缺点也就渐渐开始显露出来。第六章 印度文明

 4大世袭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 印度与中国不同:在中国,是长期的帝国统一间隔以短暂的分裂;而印度则恰恰相反,是短暂的统一间以长期的分裂。这并不是说印度就没有统一。印度有统一,但这是文化的而不是政治的。印度文化强调的是忠于社会秩序而不是终于国家,这从种姓等级制度的地位高于任何政治制度这一点可以证实。因此可以说,印度文明在一个范围里增进了统一的文化的同时又在另一个范围里破坏了政治的统一。第七章 中国文明

 中国的发展史上没有明显的突然停顿。虽然也曾有许多游牧民族入侵中国,甚至还建立了某些王朝;但是最后的情况不是中国人被迫接受入侵者的语言、习俗或游牧经济,而是入侵者自己被迅速而彻底的中国化。

 在中国,与文化同一性一样重要的是,各时期之间存在着惊人的政治统一性。这种政治统一性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可归因于中国文明具有独特的现世主义,这一点可以从中国文明是世界文明中惟一的在所有历史阶段都未产生过祭祀阶级的伟大文明这一事实中看出来。

 经济的循环:社会秩序的重新安定导致人口的增加和生产规模的扩大,从而相应的使收入增多、国库充实。之后的稳定期间,他们将人力和财力分散到公路、运河、防御工事、宫殿、宫廷铺张和边疆战争上。因而每个王朝在它建立约100年后都会开始面临财政上的种种困难。为了弥补亏空,朝廷就会提高赋税。而赋税大部分则又沉重地压在自耕农头上。在每个朝代开始时自耕农总是占农民的大多数,但是随着赋税的增加他们日益被迫将自己的小块土地让与大地主,而自己则沦为佃农。由于地主凭借与其财产相当的政治影响只交纳微不足道的赋税,所以他们占有的土地愈多,政府的收入就愈下降,落在数目日趋减少的自耕农头上的赋税也就愈增加。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腹水增加,财政收入下降,公路和沟渠的修整被忽视,生产率下降,最后则是饥荒、盗匪活动和全面的农民起义。与此同时,边防可能也会被忽略,从而招致游民部落越境前来劫掠。

 公元前124年朝廷建立了一种帝国大学,即太学。

 虽然中国史学家也意识到了促成王朝衰落的各种社会和经济因素,但他们却又总是认为这些因素与他们所相信的一个更为根本性的原因——统治者是否具有合格的道德品质——相比,处于次要位臵。于是,中国的编史工作也就倾向于汇编各种原始资料而不是让史学家本人对各种问题提出自己的分析。第八章 古典文明的终结

 各个古典文明走向衰落的基本原因就在于其生产技术水平的相对停滞不前,而这种技术水平的停滞状态则又导致社会生产率长久地保持在较低水平。

 正是这种哲学家与工匠相分离的观念阻值了欧亚大陆各古典文明的技术发展。而也正是哲学家那有条理的思维与工匠所拥有的实践经验和传统知识这两者的相互影响,才使得西方在近代完成了伟大的科技和工业革命,从而为人类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西方长期屡遭日耳曼人、匈奴人、穆斯林、马札尔人和维京人的侵略,因而其古典社会秩序遭到破坏的程度也就比欧亚大陆上的其他地区远为严重。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种破坏正是导致西方在近代走在世界前列的基本原因。因为在旧文明的废墟上能够产生出一种崭新的文明,一种更能适应变化中的世界的需求的文明。

 游牧民族的迁移方向一般都是自东向西,因为欧亚大草原的地理坡度使得大草原西部水源较充足、土地更肥沃,从而吸引着来自东方的游牧民族。

 在中世纪,蛮族的侵略在西方拖延的时间,远远超过其在欧亚大陆其他地区持续的时间。因此西欧也就出现了古典时代独特的结局—帝国结构及其古典文明无可挽回地消亡了。这一结果的意义十分重大,以至于它被认为是世界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而之所以如此,则是因为古典文明大规模的消亡为早应发生的技术革命扫清了道路。

 技术停滞不前是各古典文明结构上的一个主要弱点。那么既然所有的古典文明都具有这一弱点,为什么只有西欧的古典文明会垮掉呢?首先,古典时期的西欧并不像其他地区(比如中国)那么富饶。据估计,单位面积里生产的稻米所含的卡路里,是小麦所含卡路里的5倍。因而中国的生产率也就大大高于西方,而这则又导致了中国的人口自农业出现至今也相应地比西方稠密。生产率以及人口上的优势,转而又使中国能够更好地维持帝国的官僚机构和军事机构,更有力地抗击满足侵略者——必要时还能同化他们。其次,西方缺乏可与中国相媲美的文字系统,也没有中国的科举制度。这种文字系统提供了文化上持久的同一性,而这一科举制度则使中国的行政提高了效率,增强了稳定性。最后,罗马帝国边境上的敌人更难对付。由于地处入侵路线的最西段,欧洲几乎在各游牧民族的每次进攻中都是首当其冲。此外,罗马帝国邻近的日耳曼人要比中国西北边境上的游牧民族人数更多,而且与帝国相邻的波斯人和阿拉伯人也比中国的蛮族近邻更为先进,从而其军事威胁也就更大,更长久。

 回顾历史,西方文化的这一崭新开端的重要性便显得十分明显。在古代时期的几千年中中东曾经一直都是创始力的中心,许多主要文明也都由此传播出去。而到了古典时期,大部分发明创造则都是自欧洲、印度和中国,中东却远远地落在后面。究其原因恰恰是因为中东的古代文明在公元前2000年的侵略中得以幸存下来,而边缘地区的古代文明却被毁灭,从而为新的开端——新的古典文明的出现扫清了道路。古典文明向中世纪文明的过渡也是如此。但这一次却是所有地区的古典文明都幸存下来,唯有西方例外,因而也就只有西方能够毫无束缚地朝新的方向奋进,并在中世纪发展起新的技术、新的制度、新的观念,即新的中世纪文明。到了近代,这种新的文明,就像早期农业文明必然战胜部落文化一样,远远胜过欧亚大陆其他地区乃至全世界“停滞不前”的古典文明,从而显示出了它的优越性。历史对今天的启示——文明:是诅咒还是福音?  经济权力平等和社会地位相同是新石器时代村社的特征。 同帝国行政机构关系密切的是教会统治集团,该集团的产生也是文明的一个根本特征。这种神学和祭祀集团都是为维持显存的社会制度服务的,他们赋予政治制度和政治领袖以神的制裁力和神的属性。

 随着文明的到来,一个远为复杂的新社会出现了。因此社会也不再只有单一的文化,而是形成了所谓的雅文化和俗文化。雅文化传播于城市的学校、寺庙和宫殿之中;俗文化则存在于乡村之中。雅文化通过哲学家、神学家和文人学士以书面形式流传;俗文化则在目不识丁的农民中口口相传。

 我们还回到题目中所提的问题上:文明是诅咒还是福音?答案是:在过去它两者都是;而至于将来怎样则取决于从过去文明中积累的知识是被用于毁坏的目的还是被用于建设的目的。

第三编

欧亚大陆中世纪的文明(公元500-1500年)

第九章

形成欧亚大陆一致性

 中世纪不同于古代时期和古典时期,它不是因欧亚大陆游牧民族的路上侵略而结束,而是因西方的海上冒险而终止的。西方探险家、商人、传教士和移民的海外扩张,标志着人类社会由中世纪向近代的过渡,标志着世界历史由欧亚大陆地区性阶段向全球性阶段的转变。

 中世纪最为著名的宗教革新运动还要数伊斯兰教的出现。除其教义外,这一新宗教在公元632年其创始人穆罕默德死后突然从阿拉伯半岛向外广泛传播,它对欧亚大陆和非洲广大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十章 伊斯兰教的兴起

 伊斯兰教在文化上取得的成就比起他们的军事扩张更为显著。尽管被征服的地区曾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中心,但到11世纪时中东地区的语言已经阿拉伯化,文化也已伊斯兰化。

 是阿拉伯语和伊斯兰教这两条基本纽带将哈里发统治下的各民族联结到了一起。

 伊斯兰教是一条比基督教更有力的纽带,因为他不仅是一种信仰,而且是一种社会和政治制度以及具有普遍性指导意义的生活方式。第十一章 突厥人和蒙古人的入侵

 突厥人不是同一种族,但他们因都说突厥语系而被共同连接在一起。

 拜占庭帝国的衰亡虽然发生在1453年,但其衰亡的原因却可以追溯到1071年被阿拉伯伊斯兰教占领小亚细亚。

 公元9世纪伊斯兰教来到印度还涉及到一个社会冲突的问题,即两种不同制度的社会的冲突。也正是从这时起这里开始了两种根本不同的文化的斗争,结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半岛分裂成信仰印度教的印度和信仰伊斯兰教的巴基斯坦。

 当人们开始相信寻求上帝比了解自然更为重要时,这就意味着经院哲学取得了胜利。 蒙古衰落的首要原因在于人口上的劣势:同属国人民相比他们人数太少,并且太不开化。正如普希金所说的那样,蒙古人是“不懂亚里士多德和代数的阿拉伯人。”因此,他们一旦从马上下来居住在被征服地区就很容易被同化。在这方面,蒙古人与阿拉伯人迥然不同:阿拉伯人拥有自己的语言和宗教信仰,这一语言和信仰为其属国人民所乐于采纳,并成为帝国统一的强有力的纽带。蒙古人在文化上远没有阿拉伯人先进,因而丝毫不具备这种优势。而且蒙古人还采用了比他们更先进的属国的语言、宗教信仰和文化,从而丧事了自己的特点。第十二章 传统的拜占庭文明

 在土耳其共和国取代奥斯曼帝国之前君士坦丁堡一直统御着这一广大地区,但在这之后基马尔〃阿塔图尔则将首都从博斯普鲁斯海峡沿岸迁到了安纳托利亚高原上的安全地带即安卡拉城。 8世纪时的拜占庭帝国是一个文化上与东方的伊斯兰教帝国和西方的新欧洲都截然不同的国家。

 拜占庭皇帝和东正教主教之间密切的相互支持,也使得帝国更加稳固。东正教教会必须依附于拜占庭朝廷的原则是举国公认传承已久的准则。

 综观历史,拜占庭显然在各个领域都做出了重大贡献。第一,他起到了屏障作用,使其后的西方能够自由地发展起自己的文明。第二,拜占庭促进了贸易和经济的全面发展。第三,在文化领域,拜占庭挽救了不计其数的古代文化艺术珍品,并将他们连同其自身的遗产一起传给了子孙后代。最后,拜占庭帝国对东斯拉夫人而言,就如同罗马帝国对日耳曼人所起的作用一样,都是该民族伟大的教育者。伟大的引导着以及宗教和文明的源泉。第十三章 传统的儒家文明

 汉朝被强有力的地方家族所削弱,这些地方家族积聚起巨大的、自给自足的且享有免税权的地产,并在这上面建造起堡垒式的庄园,成功的与中央政权想对抗。佛寺的出现进一步促进了国家的分裂。隋朝和唐朝提出了解决这种政治分裂的办法。它由“均田制”组成,“均田制”的实施的确有助于削弱大家族的控制,加强唐朝统治它一度中止了半封建大地产的膨胀,也增加了国家的税收,因为虽然拥有政治权力的大地主不需要交税,但广大小农却要纳税。

 唐朝时中国的宗教信仰十分自由,思想极为开放,因而各种佛教宗派相继形成。

 在帝国统治的最后一个半世纪中,唐朝统治者面临着一个王朝衰落时通常会遇到的种种问题。帝国财政入不敷出;人口增长大于土地攻供给,农民家庭不再能分到小块土地;“均田制”被破坏,富贵人家再次搜刮农民,大肆实行土地兼并。由于税收制是以人头税为基础,因此支付不断增长的帝国开支的捐水负担也就都落在了农民头上,而这时农民占有的土地却正在减少。

 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这对整个欧亚大陆都具有重大意义。商业革命的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生产率的显著提高。生产率的提高为人口的相应增长提供了保障,而人口的增长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生产的发展,如此循环往复。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还增加了贸易量。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活动而不是以政务活动为中心的大城市。 宋朝时期的中国人首次大规模从事对外贸易,而不再主要依靠外国中间商。因而可以说,宋朝时的中国正在朝着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致命的事实是这一潜在的可能却从未实现。

 定都北京是元朝统治者最持久的贡献。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地处西至中亚东到满洲的交通要冲,至今仍是重要的军事、经济和政治中心。

 从推翻蒙古人在中国的统治到共和国的出现,明、清两朝统治了中国500多年。这几个世纪的中国构成了人类历史上行政管理竟然有些、社会生活安宁稳定的一个伟大范例。出现这一空前持久稳定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一种被成为“新儒学”的新的儒家玄学占据了思想领域的绝对统治地位。

 朱熹(1129-1200年)凭借其杰出的综合才能他发展了一种解释方法,把佛教、道教的成分融入儒家。在明朝作为一种反对外来的前蒙古人统治的反映,当时社会上存在着明显的民族优越感和对过去传统的回顾。在这种气氛中,朱熹渐渐被认为是最终和绝对的权威。

 自朱熹批注的儒家经典成为文职人员考试的根据以后,这一新儒学构成了帝国官方的正统观念,并一直延续到19世纪后期。其结果是通过对社会存在的学术推理,使不断增长的社会僵化得到加强。这从根本上有利于独特而历史久远的中国文明的延续,但其代价却是形成了一种与外界所有独创性和新观念相反的、显得有些荒谬可笑的循规守旧。中国的稳定也可以归因于所谓的贵族统治阶级的顽固势力——一股在以农业为基础的官僚帝国中同时占有土地和官职的势力。作为地主和放债者,贵族控制着乡村和城镇的经济生活。地方贵族和帝国官僚之间联系密切且相互支持。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同一的民族,其历史的悠久无与伦比,人口也持续稳定增长……其真正原因可归结为三个原则和一种制度……这三个原则是:

1. 以德治国优于凭武力治国。

2. 选拔最贤能的人为国家效力是实现国家的政治清明必不可少的条件。

3. 如果君主道德败坏、醉生梦死,并由此导致高压的暴政,那么人民有权力处臵这样的君主。一种机制是:

公开选拔文官的科举考试制度……

 中国古代的人民没有立法权,也没有自行收税、弹劾统治者以及限定和停止纳贡的权力,因此他们只有起义的权力。起义在中国传统上是一种宪法赋予的合法手段,人们经常以次种方式来阻止武断而暴戻的立法和行政。 明朝政府极力控制、压迫商人阶层。这是中国社会同西方社会根本的、影响最大的差别。商业革命和技术进步都未给中国带来彻底改变社会的革命性影响。其根本原因是,中国历史具有极强的延续性。因此可以说,是传统的官僚贵族统治集团利用新儒学作精神支柱吞噬了新技术和经济发展的作用。

 中国统治集团另一个对内限制政策是竭力反对海外扩张。1712清朝皇帝颁布了一道诏令,禁止中国人在东南亚经商和定居。五年后,清朝又发布了另一条布告,允许那些已经定居国外的海外华人返回家乡,不必担心受到惩罚。1729年清朝再次颁布法令,规定了海外华人回国的具体日期,逾期未归者再不允许回国。这种政策同西方国家形成了何等鲜明而又惊人的对照。

 15世纪明朝皇帝下诏禁止进一步海外远征,并强迫立即执行这一禁海令。这就是中国官方对海外活动持消极态度的一个最鲜明、最重大的表现。皇帝之所以能够颁布禁海令,是因为中国商人缺乏西方商人所拥有的政治权利和社会地位。正是由于制度结构上和海外拓张的动力方面的根本差别,在世界历史的这一重要转折关头中国的力量却转向内部,将全世界海洋留给了西方的冒险事业。

 6世纪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氏族组织遭到破坏。最终导致日本的大化革新于645年开始,它试图以中国唐朝为样板将日本改革成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

 国家的军事职务通常由软弱的宫廷贵族挂名充任。结果反对虾夷人的战争则由农场贵族指挥。这时,这些农村贵族和他们的侍从即武士之间就形成了一种封建关系。这种关系以理想化的道德即“武士道”为基础。武士在法律和礼仪上享有特权,但是反过来他们也必须绝对效忠于他们的封建领主。

 由于西方强国对东南亚和东亚海域的入侵,阻止了日本扩张主义的自然发展。西方海上军事技术的明显优势以及西方传教士在日本列岛上的惊人作用,使日本人感到惊恐。为此,17世纪初德川幕府采取锁国的政策,使日本退回到几乎完全与世隔绝的境地之中。为了稳定,德川幕府从中国引入了儒家学说和制度。他们采纳了儒家对社会的四阶层划分法——即武士管理者、农民、工匠和商人,借用了儒家哲学,强调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尊卑次序。

第十四章 革命的西方文明

 “为了避免即将降临的灾难,人们分成三类:第一类是祈祷上帝的人;第二类是经商、种田的人;第三类是为了防护前两类人、使之免受不公和伤害而产生的骑士。”这既是中世纪西方社会的阶层划分:教士、劳动者和骑士。

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方新的多元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如下:独立于而非听命于皇帝的教会;取代了帝国朝廷的封建君主和封建主;取代了罗马时期奴隶种植园、各自开垦荒地的自给自足的采邑;产生于城市、发展顺利从而面对贵族、高级教士、甚至君主有所冲击的新兴商人阶层。 900-1300年西欧经济稳步发展,然后就出现了14世纪的经济大萧条。这次大萧条由多种因素共同引起,其中包括连年的粮食歉收和饥荒、黑死病、英法“百年战争”以及德国和意大利的斗争。不过,1400年后不久经济开始复苏,从此以后经济发展就呈现一种普遍上升的趋势。

 单就人口和贸易量而言,中世纪西欧的城市同中国、印度或中东的城市相比是微不足道,但是由于这些城市拥有日益增长的自治权和政治力量,他们的地位显得十分独特。

 当霍亨斯陶芬王朝的皇帝企图强迫意大利北部的米兰、布雷西亚、帕尔马、维罗纳等富庶城市纳税并接受帝国管辖时,这些城市变结成伦巴蒂联盟。

 1350年不莱梅、吕贝克、斯德丁、但泽等波罗的海沿岸的90个城市组成了汉萨同盟,打击海盗,并迫使外国人承认它们的商业特权,他们也凭此实际上垄断了北欧的贸易。

 整体看来,查理曼死后西欧政治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9至11世纪,教皇和皇帝总体来说是合作的。教皇帮助皇帝反对德意志世俗贵族,作为回报皇帝支持教皇反对与罗马皇帝权威相对立的拜占庭教会势力。1073年教皇格列高里七世任职,罗马教皇的权力开始达到顶峰。教皇和皇帝为了争夺日耳曼主教的任免权而发生冲突,结果格里高利七世获胜,从而削弱了帝国行政区和皇权。到13世纪教皇英诺森三世实际上已经卷入了欧洲各国的事务之中,国王和皇帝由他认命或废黜。 欧洲君主新权力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兴商人阶层的非正式联盟。自治市的自由民向君主提供财政援助和贡献管理才干,成为国王的内侍等。作为回报,新君主向自由民提供保护,以反对封建领主和主教的频繁战争和苛捐杂税。他们还为保护商人利益废除了五花八门的地方自治权,这些地方自治权各有各的关税、法律、度量衡和货币。随着这些障碍的消除和国家法令的实施,民族君主国出现了。

 到15世纪,民族君主国的范围已初步覆盖了今天的英国、法国、葡萄牙以及斐迪南和伊莎贝拉联姻后的西班牙的版图。 4至10世纪之间,欧洲曾遭到日耳曼人、匈奴人、马札尔人、维京人和穆斯林的侵略。但从10到14世纪这种局面却戏剧性的颠倒过来,欧洲开始全线进攻。

 在西方新文明中女性的地位主要由两种制度决定——天主教会和封建制度。在理论上讲,教会主张两性之间的平等,这类似于它主张的种族平等和阶级平等。然而,在实践中教会在性别问题上的的态度却极度含混不清。在教会内部,妇女不能被授予牧师的神职,也没有布道的权力。然而教会却专门为中世纪的妇女设计了一个重要机构,即女修道院。历史对今天的启示-发达社会与“遏制领先”

 中国人拥有高度发达的文化,先进的工艺、大规模的商业、以功绩为基础的有效的官僚政治和提供社会凝聚力及思想意识基础的儒家学说。于是中国人也就顺理成章地认为他们的文明优于其他文明,并将外国人视为“野蛮人”。

 在从一个历史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转变中,落后的边缘地区反过来处于领先地位的情形字历史上并不鲜见。这种发展模式表明,历史的发展并不像通常所说的“一事成功,事事领先”,人类学家将此成为“遏制领先法则”。该法则认为,在转变时期起先最发达和最成功的社会想要改变和保持其领先地位将是困难的。相反,落后和较不成功的社会则可能更能适应变化,并在转变中逐渐处于领先地位。

 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充满转变的时代,历史发展的速度与中世纪相比已大大加快。仅从二战后几十年中所发生的变化来看,这种加速发展也十分明显:日本和德国的经济从战争的蹂躏中迅速恢复;苏联突然间发生政治解体,从一个超级大国变成了世界地图上的一个空白地带。在这样一个变化不断加速的时期,适应能力对个人和种族的成功——或许应该说是对个人和种族的生存——至关重要。我们必须以变应变!

第四编

公元1500年以前的非亚欧大陆世界

第十五章 非洲 第十六章 美洲和澳洲

 欧洲人对美洲的迅速入侵和开发,与其迟至几个世纪后才得以入侵和殖民非洲,形成了鲜明对比。造成这种差异的一个原因是地理环境:美洲大陆在地理上更易接近,更吸引人。另一个原因则是印第安文化的总体性质使得他们不能进行有效的抵抗。第十七章 欧洲扩张前夕的世界 历史对今天的启示-历史中的种族

第五编

公元1500年以前各孤立地区的世界

第十八章 西方扩张时的穆斯林世界

 “五功”和《古兰经》的规训不但造就了一个宗教,而且形成一种社会准则和政治制度。

 约1500年后的穆斯林世界还以它的三大帝国——地跨中东、北非和巴尔干半岛的奥斯曼帝国,波斯的萨菲帝国和印度的莫卧儿帝国——而闻名于世。这些帝国当时都已臻于强盛,统治者伊斯兰教的中心地带

 穆斯林帝国衰落的原因:1.缺乏欧洲那样改革的动力。2.穆斯林对西方有一种优越感:他们妄自认为自己是不可战胜的。3.三大穆斯林帝国都是陆上帝国。第十九章 西方扩张时的儒家世界

 中国科举制度在发展到其比较完备的时候是由一系列的考试组成的:首先是地区和县城的县试,然后是省城的乡试,最后是京城举行的会试。

 中国第一个皇朝为兴起于黄河流域北部的商朝。

 继商朝之后是周朝。它虽然绵延数百年,但却始终未建立一个稳固的中央政府。周朝的政治结构与中世纪的欧洲有些相似。周朝有许多封国,他们无视周名义上的最高领主地位,彼此争战不休。不过,对这种**的政治局面的担忧也促使中国的知识分子进行反省。

 在普通的年代里这种秩序或持久或许可被看作幸事。但是现在却是在一个生气勃勃的欧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商业革命和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以及把自己的统治迅速扩大到全球的强大的民族国家的崛起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稳定成了噩梦,而非幸事。

 有史以来,从未有过一个民族面对未来竟如此自信,却又对即将面临的风暴如此缺乏了解。

 大化改新始于645年,它试图仿照中国唐朝把日本改造成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

 但实际上,日本人改变和调整了他们从中国借来的一切东西。他们通过允许贵族保有大地产限制了天皇的权力,他们借用汉字,但发展起了自己的文字系统。他们借来了儒家学说,但修改了其道德标准、调整了其政治原则,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同时他们还保留了日本本土的神道教。他们以唐都长安为榜样,在奈良和京都先后建立了新的京城,但无论寺院、楼阁、神龛或庭园,都确实无误地具有日本特征。

 645年大化改新所引进的中国的帝国体制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有效地发挥了作用。不过,到12世纪它已为日本种种封建制所破坏和取代。原因之一是,国司们过于喜爱京都的优美,往往将自己的权力、指责委托给地方部属。另一个原因是,强大的地方豪族和佛教团体总是渴求着土地,并常以暴力夺取。这使得纳税土地的数量减少,从而也就意味着自耕农的税负增加。于是,自耕农们或者逃亡到北部边境地区,用武力驱走那里的虾夷人,或者将自身连同土地寄托给庄园主。这使他们可以免除赋税,得到保护,但付出的代价则是沦为农奴。这一过程的最后结果是,到12世纪末,纳税土地仅占全部耕地的10%甚或10%以下,地方政权已由新兴的农村贵族接管。

 在日本,家庭与国家之间的和谐远远超出中国,从而为其民族团结和民族活动提供了民众基础,进而又为其19世纪的明治维新提供了便利。

 对于解释约始于公元前1500年的中国文明的连续性而言,所有这些因素都是必不可少的。中东的历史则明显不同: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传播了新兴的希腊文化;穆斯林的征服则引起了种族、语言、文化以及宗教方面的根本变化。印度的情况也不例外:约公元前1500年左右他遭到雅利安人入侵,公元1000年后它又遭到穆斯林入侵;这些入侵都使印度发生了根本变化。中国历史的发展则从未被这种颠覆性的剧变动摇过。第二十章 扩张中的西方文化: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 中世纪后期和现代历史前期的现代化内容包括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经济扩张、资本主义的出现、国家建设和海外企业的兴起。这些发展引发了科学、工业和政治领域的一系列变革,而这些变革则塑造了人类从17世纪到现在的历史。

 现代历史学家虽然没有丢弃“文艺复兴”合格熟悉的名次,但更多的是把它定为从中世纪转向现代文明的一个过渡时期,大概从1350年到1600年,而不是一个明显的断代时期或转折点。 文艺复兴艺术家和作家的赞助人都是商人和贵族教皇,这也是文艺复兴时期世俗主义和人文主义同时并存的主要原因。文艺复兴关心的是人活着时现实的世界,而不是人死后的世界;它主要关注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

 大多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文学关注的中心都是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是他或她自身命运的塑造者,而不是超自然力量的玩物。人们不再需要关注超自然的力量,相反,生活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自己本身的潜能。

 大约1550年,经历了两个世纪活跃的发明创造活动之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开始衰落。原因之一是1494年法国的入侵引发了其后几十年欧洲国家对意大利的战争,使意大利半岛遭受了严重破坏。从长远来看,最根本的原因则是航海家达〃迦马1498年5月22日在印度加尔各答港的登陆给意大利经济以沉重打击,它结束了意大利在贸易上的垄断地位,使印度人成为西欧和东方贸易的中间人。

 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说,文艺复兴的重要性在哪里呢?显然,对人本身和人所能取得的成就的重视比中世纪的世界观更能推动海外扩张。这种观点很容易被夸大,因此需要对其做进一步调整。实际上欧洲的文艺复兴并不是以科学为向导的,其代表人物对美学和哲学精神的重视更甚于客观主义和怀疑主义。他们在不同程度上保留了中世纪的思想方式。他们继续崇尚和相信不可知和幻想的事务。他们仍然试图找到哲学家们所说的能将普通金属变成黄金的石头。他们继续相信占星术,并把它与天文学相混淆。 宗教改革的其中一个原因是,14世纪的“巴比伦俘虏”事件削弱了教皇的权威,当时法国国王菲利普四世的士兵逮捕了教皇。此后,教皇的首都迁至阿维尼翁,在那里教皇被迫受制于法国。对教皇名誉损害更大的是14世纪末的“大分裂”事件,两个教皇,一个在罗马,一个在阿维尼翁,各自宣布是圣彼得的合法继承人并把对方逐出教会。宗教改革同样有其政治原因,比如说北欧国家中国家观念的增强和许多国家内部“新君主制”的发展。君主和平民日益把教皇看做外国人,他无权干涉国家事务和在本国疆域内征税。大众对教会收税和遍布西欧的教会土地财产十分憎恶,这成为宗教改革的最终力量。

 宗教改革引发了不同教义间的冲突和互不相容,并导致了一系列血腥的宗教战争。由此造成西欧基督教世界的解体,迫使各宗教派别认识到任何一种教派想要获得垄断地位都是不可能的。 宗教改革直接和决定性的影响是权力由教会向政府的转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宗教改革代表了现代民族国家演进史中的一个时代。

 就宗教改革产生的间接历史影响而言,它将中世纪统一的教会组织拆分为大量的地方教会,有些是省一级的,有些则仅局限在一个城市。这些地方教会的共同特点是它们都由世俗统治者控制。不管是否仍然坚持天主教教义或是拥护清教信仰的一个派别,都由世俗权力机构控制教会神职人员的任命和教会的财务。宗教改革直接和决定先的影响是权力由教会向政府的转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宗教改革代表了现代民族国家演进史中的一个时代。第二十一章 西方文明的扩张:经济扩张和国家建设

 《威斯特伐利亚条约》(1648年)的领土条款并没能维持很久,但它整体上的影响却是确定无疑的。此后单一主权国家被认为是国际政治的基本行为体,国家间的关系被臵于公认的外交实践的原则之下。由此一个由拥有无限制主权的国家组成、处于无政府状态的国际社会也就诞生了,这一国际社会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西欧农奴越来越多地使用货币而不是劳动来支付地租——就这样封建领主变成了地主,农奴变成了自由农民。农奴制的衰落是西欧扩张的先决条件,它创造了一个流动性更强的社会,这个社会能够积累资本,提供组织,解放探险、征服和移民事业所需的劳动力。欧洲各国海外事业的成功程度与封建束缚的解放程度成正比。

 资本主义被定义为:“一种以获利的渴望为根本动机、使用各种精巧的、往往是间接的方法、利用大量积累的资本赚取利润的制度。”  资本主义的出现是划时代的。它不仅影响了经济,还影响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此前的社会和经济制度中,没有一个是建立在成长的观念上的——他们的目标只是保持、而不是提高过去物质生活的水平——但是资本主义却恰恰与之相反。利润被用来进行再投资,利润的“资本化”,即剩余价值被转化成更多资本,正是“资本主义”一词背后的逻辑。历史对今天的启示-历史与关于历史的流行理论

 为什么这么多人曾经相信或仍在相信如此众多毫无根据的理论?原因之一是人们错误地认为,相同的习俗就意味着共同的起源。 文明是从中东向西北欧、北非、南亚和东亚传播的呢,还是在这些不同的地区独自发展成长起来的?对此扩散传播论者和独立创造论者长期以来都在争论。

第六编

西方崛起时的世界(公元1500-1763年)

第二十二章 西欧的扩张:伊比利亚阶段,1500-1600年  对欧洲其他民族来说,伊斯兰教只是一个遥远的威胁,但在伊比利亚眼里则是一个传统的、一直存在的敌人。

 在15世纪的海外事业冒险中,葡萄牙居领先地位的原因有两个:其一是它疆域不大,而且位于大西洋沿岸,三面为西班牙领土所包围。这使葡萄牙人可以免受将自己的财力浪费到欧洲战争中去的诱惑。其二是葡萄牙从意大利人那里获得了较多的航海知识。 为什么只有大约200万人口的葡萄牙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高度文明的、拥有更多人力物力的亚洲各国呢?首要原因就是葡萄牙人有能够利用不久就开始从美洲大陆源源而来的巨大的金银的优势。他们来的恰逢其时,使葡萄牙有足够的资金与东方通商。另一个原因在于印度次大陆的一盘散沙。虽然欧洲人显然是不团结的——他们之间充满了政治和宗教上的纷争——但在向东扩张以获取利润并战胜伊斯兰教这一点上他们却完全一致。最后还由于他们的海军力量占有优势。葡萄牙人当时发展了有效的海军新火炮,这种火炮使他们能将舰船当作流动炮台,而不再是为部队提供膳宿的运输船。

 伊比利亚衰落的根源:将注意了集中于欧洲大陆,并不断地卷入欧洲战争;经济上长期依赖于西北欧;大批金银财宝源源流入国内,引起了急速的通货膨胀,这样一来就将西班牙工业臵于严重的不利地位,因为其产品过于昂贵,无法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第二十三章 西欧的扩张:荷兰、法国、英国阶段,1700-1763年  虽然西北欧的世界霸权直到1763年以后才得以实现,但其基础则是在1600至1763年间奠定的。

 到17世纪末,荷兰人直接管理的地区仅有一小块,但已成为荷兰保护国的国家却有很多,它们形成了一个大得多的地区。接着在18、19世纪期间荷兰全部吞并了这些保护国,从而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帝国。

 在18世纪中,荷兰在经济发展和海外活动方面落在了英国和法国后面。其衰落的一个原因在于,英、法两国政府通过颁布一系列针对荷兰人的歧视性法令,坚持不懈地努力建立起他们自己的商船队。另一个原因则是它为一系列劳民伤财的战争所削弱。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荷兰人缺乏其竞争对手所拥有的资源。法国人拥有众多的人口、繁荣的农业和一个在大西洋和地中海均有出海口的富裕祖国。英国人也拥有较荷兰人丰富得多的自然资源,并享有海岛位臵带来的巨大优势——地处海岛使他们无须付出时常遭受入侵的代价。

 英属殖民地的特点之一就是人口稠密,其人口远远多于法属殖民地人口,他们的另一个主要特点是政治上的独立性。每个殖民地都有英国任命的一名总督、一个咨询会议和一个法院系统。同时几乎每个殖民地都还有一个民选的立法议会,它通常与委任的官员们不和。

 英、法两个帝国在17、18世纪中的争斗最终以英国压倒性的胜利而告终。其原因之一在于,法国更感兴趣的不是海外殖民地,而是欧洲霸权。另一个原因是,依据殖民地的英国人较法国人要多得多。英法两国的竞争几乎持续了一个世纪,直到1763年英国大获全胜为止。在这期间一共爆发了接连四次英法战争。 最终的决战第四次战争——七年战争以英国的胜利而告终。七年战争的海外方面是由美洲的魁北克和印度的本地治里的陷落决定 的。但是欧洲方面的战争却一直拖延到1763年即交战国缔结《巴黎合约》时。

 对世界历史而言,更重要的事实则是法国从此丢掉了北美洲和印度。

第二十四章 俄国在亚洲的扩张

 为什么俄罗斯人能够如此迅速地从波罗的海扩张到太平洋组?地形:组成今天大部分俄罗斯的欧亚平原被一条从黑海伸展到太平洋的天然边界所围绕。这条边界由一系列连续不断的山脉、沙漠和内海组成。河流系统:由于地形平坦,俄罗斯的河流普遍又长又宽,没有湍流的阻碍,因而它们是非常宝贵的贸易、殖民和征服的通路和交通工具。土壤——植被带:有四种主要的土壤——植被带并行横穿俄罗斯东西。在遥远的北方,沿北冰洋海岸是荒芜的冻土带,冻土带的南面为森林带,它是四个植被区中最大的一个,森林带南部是大草原,第四个区域即面积最小的沙漠区。 一个东欧的小公国在经过几个世纪的扩张之后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它拥有除原来的斯拉夫人以外几十个少数民族。而且直到1917年这个国家仍是沙皇帝国。1917年布尔什维克革命后这个国家成为苏联,1991年苏联解体后它被独联体所取代。第二十五章 全球统一性的开始

 美洲印第安人贡献了非常丰富的粮食作物,特别是玉米和马铃薯。这些原产于印第安的作物非常重要,它们构成了今天世界上全部植物食品产量的一半。除了这些粮食作物之外,美洲印第安人还培植了两种主要的经济作物:烟草和棉花。

 到18世纪后半期,规模巨大的洲际贸易有史以来首次发展起来。而在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贩运的主要是奢侈品。这种有限的奢侈品贸易由于新的大宗生活必需品交易的扩大而转变为大规模贸易。

历史对今天的启示-从世界历史看地区自治与全球统一  公元1500年之后的时代具有重大意义,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开始起了冲突。

 对西方全球统治的反对不足为怪。因为这种统治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偏离现象,它产生于错综复杂的特定历史条件之下,因而它的存在也必定是暂时的。

 我们这个时代**频仍,其中多数都是因为这量大相互矛盾力量的冲突而起。一方面,由于现代通讯媒介、跨国公司以及环球飞行的宇宙飞船的发展,现代技术正在前所未有地将全球统一起来;而另一方面,那些沉睡至今的大众则也开始觉醒并决心创造自己的未来,全球因此又陷入四分五裂。

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场正在进行中的战斗的结果日益变得捉摸不定。问题已经不再像几十年前那样看起来黑白分明。当亚洲人民成功地采纳和应用西方的科学技术时,这不仅仅是东西方之间的对抗。同样,当社会主义国家放弃计划经济和***时,这也不仅仅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对抗。现在在第三世界中对所有外来模式的幻灭感都在增长,这种幻灭感导致了国家发展目标和战略陷入混乱。中国总理周恩来所称的“天下大乱”真是对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好描述。

第七编

西方占优势地位时的世界(公元1763-1974年)

第二十六章 欧洲的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

上一篇:听虞永平教授讲座有感-让孩子拥有幸福童年下一篇:【印象2016】总有一个词让你记住统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