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教制度

2024-05-10

依法治教制度(通用6篇)

篇1:依法治教制度

通南镇中心学校

依法治教工作制度

为使全校普法依法治教工作实行科学化、制度化管理,推进依法治教工作进程,特建立如下工作制度。

一、岗位目标责任制。建立一把手负责的依法治教领导小组和组织机构,落实岗位职责,做到各负其责,各尽其职。

二、领导班子例会制度。讨论、决定依法治教工作的重大事项,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协调工作关系。

三、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制度。制定理论中心组学法计划,每年学法不少于四次,保证学习时间。

四、学习培训制度。要有计划地组织领导和教师进行学习和培训,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以提高领导和教师的法律素质和工作能力。

五、对学生法制教育宣传制度。要把法制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 提高师生的法,律素质和法律观念。

六、政务公开制度。对于群众关心热点、难点问题以及重大事项要实行政务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

七、建立健全并落实错案追究、行政执法过错追究制度,抓好学校依法治理工作,完成管理年活动规定的专项治理工作。

篇2:依法治教制度

那拉提镇塔亚苏学校,拥有少先队员270名,生源来自牧区,学校地处山区,周边环境较复杂。这些情况、问题,给塔亚苏学校思想品德教育、法制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几年来,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大胆创新工作模式,加强学习和指导,提高广大教师的认识,通过开展丰富的法制教育活动,帮助师生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全面提高学校领导依法治校、教师依法执教、学生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水平,促进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加强领导 健全制度 为依法治教提供保障

要依法治校,首先要提高领导者法制教育水平,要想提高依法治教的水平,首先要加强领导,提高广大师生的法制观念。

1、领导带头,提高认识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法制副校长和一名副校级领导为副组长,教导主任、大队辅导员、后勤主任、思想品德教师、法制教师、学年组长和家长代表为成员的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领导和教育集中学习或自学有关政策法规,到目前为止,我们组织领导和教师学习了《宪法及宪法修正案》《刑事诉讼法》《刑法》《劳动法》《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税法》《计划生育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新疆农村义务教育条例》《新疆中小学校园校舍管理条例》《新疆中小学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政策。学校党支部每周组织一次政治学习,教师参与学率达 100%,建立点名制,要求教师记好笔记,并对教师进行有关方面的知识测试,测试优秀率达95 %以上。通过学习和测试,增强了教师的法制观念。学校不但组织教师要校内学习,而且还选派负责法制教育的领导和教师参加市教委和区教育局举办的法制教育培训班,学校还经常请学者和专家到校讲学,前不久,请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副院长赵宏义教授到校做讲座,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观念。

教师们积极参加培训学习,提高了依法执教的水平,他们通过课堂主渠道、活动课、班会课等途径积极主动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健全制度 规范管理

通过学习,领导们提高了认识,达成了共识,大家一致认为,要想办好一所学校,不但要有较高的政策管理水平、渊博的教育教学知识和经验,更应该具备的是依法治教的水平。在学习有关政策法规的基础上,学校编写了章程,制定了普法教育方面的规章制度。同时制定了“教师廉洁从教六不准”、“文明学年组评比条件”、“教师忌事忌语”,设立了教师二十项大奖等奖惩制度,制定了“塔亚苏学校生礼仪常规”、“十个没有四个一样”,使广大师生按章办事,依法从教、从学。

每年教师节,学校都要评选师德标兵,文明教师标兵。九八年评选了校首批“十佳教师”,九九年评选了“优秀班主任、学科带头人”,今年学校还将评选“优秀青年教师”,每次评选过程中,学校依照制度办事,对有体罚或变相体罚,家长满意率不达到 90%以上的教师一票否决,一经发现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的,除不评当月文明教师外,还取消其全年奖金。

学校搞基建,为确保师生的人身安全,学校首先与工地协调建立了工人进出学校的制度,并与派出所联系为工人登记建档,学校又与所有班主任老师签定了安全责任状,每月评选平安文明班,学期末每月当选为平安文明班的班级有资格参加管理先进班评选。

总之,学校依照各项规章制度,进行规范化管理,使方方面面工作有序进行。

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

为了法制教育进课堂,进头脑,我校提出了抓师资、抓培训、抓示范和落实教材、落实课时、落实教师,要求法制课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和生活实际,选择典型案例或事例,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用身边的事例学法、说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想学、爱学;注重适应社会生活和学生健康成长所必需的基本法律知识的灌输,提高教学的实用性;在教学中讲述一些做人处事的道理,教会学生如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防止不法侵害,避免意外事故。几年来,学校坚持派法制教师参加市区各级部门组织的培训班学习,共培训教师11余人。学校还聘请公安、交警为学校法律教育兼职辅导员,定期到学校做法制教育专题讲座,并做校园治安情况巡察。我们还利用晨会、班会及团队活动、课外活动等形式,进行法制教育。从2005年,每学期学校都开展“法制教育宣传月”,并形成制度,纳入德育考核的范畴。

三、发挥基地的育人功能 强化法制教育

学校成立“少年模拟法庭”,运用法律知识自己管理自己。2005年以来学校定期开展活动,锻炼了学生学法、用法的能力。我们还通过开展丰富的活动,帮助师生树立遵纪守法和自我保护意识。

1、通过课堂主渠道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思品课、法制课和社会课上,教师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事例,教育学生遵纪守法,通过社会实践调查,使学生了解到遵纪守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通过校园文化阵地来对师生进行法制教育。

四、警民共建安全文明学校

长期以来,我校与镇派出所、交警队等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互通信息,共同研究问题,制定措施。

几年来,那拉提镇塔亚苏学校制教育取得明显的成效。

一、是广大学生的法制观念普遍增强。

二、是为我市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篇3:论依法治教

所谓依法治教, 是指依据法律来管理教育, 即在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上, 通过教育法制建设, 使教育工作按照党和人民的意志全面依法进行, 使之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

2依法治教的必要性

2.1依法治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市场经济所遵守的诚实信用平等竞争原则, 依靠的不是经济个体的自觉, 而是法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逐步完善, 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法制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市场经济遵循法制秩序, 只有依法治教才能为法制秩序的市场经济培养出具有高度法制意识的人才来, 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2.2依法治教是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需要

培养满足现代化建设要求的四有新人, 涉及教育思想、观念、体制、内容等多方面的革新。良好的法制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树立法制观念, 提高依法保护自身权利、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能力。世界各国的学校教育都是国民教育的主要途径, 学校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程度又直接影响学校教育的质量, 影响国民的整体素质和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教育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领域。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和参与管理教育事业, 是依法治国方略的必然要求, 也是在教育领域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

2.3依法治教是教育活动领域不断扩大的需要

教育领域越来越大, 教育的形式多样化;参与教育活动的人数越来越多, 受教育的人的年龄范围扩大。完全靠行政命令和国家政策不能有效解决诸多繁杂的问题, 也不利于依法治国。只有建立完善的教育法制法规才能有效维护各方面的合法权益, 保障教育教学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

2.4依法治教是规范学校和教师教育教学的需要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学校的法制建设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 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目前各类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违法行为。如利用学生进行违法营利的行为;巧立名目乱收费等。教师是学校教育的执行者, 而一些教师违反了教育法律法规。如随意停课;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现代学校教育要求依法治教, 规范学校和教师教育教学活动, 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3依法治教的实施措施

3.1转变观念

把教育主要依靠政策、行政命令的观念转变为主要依靠法律、法规, 通过教育立法、执法、司法等将国家的教育政策落到实处, 但要防止实践中以政策代替法律的做法。法律是稳定的, 修改程序比较复杂, 在最大限度上排除了人为干扰。法律是严格的, 有强烈规范性, 稳定性。法律法规虽然会带来一定的不便, 但最终利大于弊。

3.2加强教育执法制度和执法队伍的建设

教育是为整个社会培养人的活动, 具有特殊性。因此, 由教育引发的法律问题, 除社会已有的法律部门解决之外, 还需专门的法律部门机构予以调解处理, 建立相应的教育仲裁委员会成为必要。法律的生命在于执行, 教育执法一定要严格, 切实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3加强师生的法制教育

做好法律的宣传和普及工作, 使广大师生员工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将法律法规教育融入师生日常生活中, 寓管理于教育和活动之中, 让教师依法执教,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遵纪守法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不断地增强自我法律保护意识。

3.4提高全民的教育法律意识

教育法律的实施, 不仅靠执法队伍来执行, 更重要的是靠全体公民自觉去遵守。不仅仅提高学校师生的法律意识, 更要增长社会公民的法律知识, 只有提高全体公民的教育法律意识, 形成社会尊法、重法的良好氛围, 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全面依法治教。

3.5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

教育法中明确规定, 鼓励学校创收。但要在合法的前提下创收, 不得以赢利为目的。学校经费的盈余只能用于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 用于学校的继续发展。经费的盈余可以用于适当提高教师的待遇, 但是不能主要用于提高教师的待遇。

3.6依法与依德相结合

法治和德治在本质上都反映了广大民众在教育方面的根本利益。但是, 法治和德治的表现形式, 作用范围和调整对象不同, 实现方式和约束力不同。法律与道德是治理学校的两种不可缺少的手段, 法律对师生外在行为进行约束, 而道德对师生的内在信念进行纠正。所以为了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 必须将法治与德治结合。

摘要:依法治教是振兴我国教育的主要手段, 首先分析了依法治教的内涵;然后提出实施依法治教的必要性;最后指出有效的实施依法治教必须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教育法,依法治教

参考文献

[1]鲍道苏.依法治教为教育的发展护航[N].中国教育报, 1999, (12) .

篇4:依法治教制度

一、学前教育立法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反思现实,正视不公

当下,我国学前教育法律体系很不完善。我国尚无一部关于学前教育的专门法律。已有的《幼儿园管理条例》由国务院1989年颁布,也只能属于部门法,立法层级较低,时间过久,时代感不强,涉及面过窄,内容只关注到了幼儿园设立、举办等相关具体问题,且作用有限。在我国教育体系立法当中,属于国家层面的有义务教育阶段的《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阶段的《职业教育法》以及高等教育阶段的《高等教育法》,唯独在学前教育起始阶段,没有具体的国家层面的学前教育法。导致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特别是幼儿园教师权益保障层面,国家和各级政府职责不明确,政府主导作用没有很好发挥;教师权益难以保障,学前教育质量难以保证。这和世界其他国家以及我国其他阶段教育发展相比,无疑是滞后的,是断裂的。

再者,现有不同教育法律文本对于幼儿园教师身份的解释前后不一,相互矛盾,表现出说一套做一套,现实很无奈,实际很不公。在现有的教育法制体系中,虽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高位法来保护教育当事人的权益。我国《教师法》第40条规定:“中小学教师,是指幼儿园、特殊教育机构、普通中小学、成人初等中等教育机构、职业中学以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师。”按此说,幼儿教师属于中小学教师序列,确定了其教师的身份。但随后与之相配套的《国家教委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若干问题的实施意见》中关于《教师法》的适用范围规定:《教师法》第2条所称“教师”是指:各级人民政府举办的幼儿园,普通小学,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技工学校,普通中学,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学校,成建制初、中、高等成人学校的教师。这里可以看出,这两个法律文本,对于幼儿教师法律身份,就有明显不同、前后抵触的表述;按照国家教委这样一个补充规定,显然只有在各级人民政府举办的幼儿园中任教的老师才是法律意义的幼儿教师。更确切地说,在国家教委这一司法解释中,只有各级人民政府举办的幼儿园中具有编制的教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幼儿园教师。这无疑是对《教师法》中幼儿老师的概念界定的刻意歪曲或者有意缩小。在某种程度上反映解释者对于幼儿园教师(特别是编外)的法律身份认识和与之相适应的权益体现的矛盾和无奈!事实上,目前各级政府举办的幼儿园中,大多数也是编外合同制教师,按照国家教委的解释,他们只是工作意义上的教师,而不是法律意义上的教师。因此,在各级政府举办的幼儿园中,编内和编外教师同在一个单位,编外教师是主体,编外教师事实上做得比编制内教师多得多,甚至做得比编制内教师好得多,但是权利和福利待遇却比编制内差得多,这是明摆着的不公平。由于编外教师,人微言轻,面对赤裸裸的不公正待遇,敢怒不敢言,或者,说了也没有用,就这么忍着。但是,作为教育主管部门或者幼儿园举办者,也能心安理得、熟视无睹,就这么放任这种不公正、不平等的存在和滋长,这更叫人心痛。按理说,国家教委只有按照《教师法》的精神履行其职责的义务,哪有改变《教师法》相关规定并赋予自己解释的权利!这不能不说是有法不依。这一根据部门意志或者现实的难处的解释和做法,歪曲了立法本义,也失去了法律的诚意和法律的权威。由此常来的后果是连锁的。眼下,幼儿园编外教师堪忧的生活状态和权益不公都是这种矛盾、模糊的法律造成的!

总的说来,在明确幼儿园教师法律身份及其权益保障上面,法治出了问题,主要表现为无法可依和有法难依,再者就是执法不严和违法难究。无法,说的是没有专门而详尽的学前教育立法来规定哪些是幼儿园教师以及他们究竟包含哪些必不可少、不能忽视、不能侵犯的权益。有法难依,说的是,现有的《教育法》和《教师法》涉及到幼儿园教师,法律上幼儿教师具有和其他教师基本相同的权益,但是它是限制版的幼儿园教师概念,政府的责任当中不包括编制外教师,所以难以依照落实;正因为难以执法,所以执法不严和违法难究,也就不奇怪了。

(二)依法治教,正义至上

面对不公,不能等;面对不公,也不能忍。否则,一个社会的正义价值就难以实现。而要弘扬正义非法治不可,或者说,法治一定要以弘扬社会的公平正义为首要目标。所以,当务之急,我们要以维护和实现教育公平正义为目标,完善幼儿园编外教师权益保障法律法规体系。

谈到正义,罗尔斯说: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一种理论无论它多么简洁和精致,只要它不真,就必须加以拒绝和修正;同样,某些法律和制度,不管它们如何有效和有条理,只要它不正义,就必须加以改造和废除。正义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基本制度相联,并以此为基准,规定着社会成员具体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规定着资源与利益在社会群体之间、在社会成员之间的适当安排和合理分配,正义表现为给每一个人他所应得的。

教育既具有制度意义,也具有政策意义。教育作为一种主要的社会制度,是社会基本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首先是教育,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美国“公立学校之父”贺拉斯·曼指出:“教育是实现人类平等的伟大工具,它的作用比任何其他人类的发明都伟大得多。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不仅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价值和基本目标,也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石。”

谈论教育的问题,自然少不了教师。因而,讨论教育公平正义的话题,当然,也少不了教师的参与,然而,我们在讨论教育正义问题时最大的失误便是忽视了教师在教育正义中角色担当和权益分享。教师既是社会公平正义的践行者,同样也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惠及者!

nlc202309020718

事实上,教师是关键性的教育资源。教师是教育公平的重要感受者和教育公平维护者、实践者和建设者。更为重要的是,首先要把教师作为教育公平正义的受益者。我们不能说教育公平正义就是对受教育者的公平正义。没有对于教师对待的合情合理与合法,就谈不上完整的、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事实上,不能体现对于教育者权益的公平正义,也不可能真正实现对受教育者的公平正义。

在幼儿园层面,编制外教师作为幼儿教师的主体,他们的付出与他们的所得严重不成比例,已经影响到教师队伍稳定,这是不争的事实。一个不稳定的教师队伍是很难保证幼儿教育的高质量,一个没有质量的幼儿教育,直接影响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样的幼儿教育就不能够说是充满正义的。教育正义,从受教育者的立场看,是教育机会、权益的平等,同样,更应该是受教育者在这样的教育影响下身心的健康发展。一个只有形式而没质量保证的幼儿教育,又怎能体现教育的正义。事实上,我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幼儿园的数量和规模是上去了,幼儿入园率提高了。这是教育正义在教育机会和教育权利保障层面上的进步。但是,现在制约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主要不是园所数量和规模的问题,而是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问题。而幼儿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是教师队伍的稳定和教师素质的提高问题。而事实上是,正如本文调研部分所言,由于幼儿园编外教师的权益保障没有完全、充分的实现,因而很难真正地从本质上体现幼儿教育的正义性。

从某种意义上讲,非在编幼儿教师群体的专业素质决定了我国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进而决定了我国学前教育的整体质量。当前我国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是非在编幼儿教师队伍的建设。当前,困扰我国非在编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教师基本权利以及工资薪酬等权益保障问题。客观地说,非在编幼儿教师队伍中不乏热爱儿童、师德高尚、业务精良者。然而,长期以来非在编幼儿教师的工资薪酬偏低,许多应有的权利没有享受。关注他们也就是关注儿童和未来,关注学前教育的发展!而关注他们,就是要从彰显社会公平正义的高度,从法律和制度层面入手,切实保障他们的正当权益。为此,必须切实做好以下几件大事情。

二、幼儿园编外教师权益的法律保障制度

(一)明确编外教师的法律身份与权益

幼儿园编外教师既是幼儿园教师队伍的主体,是客观的存在,而且他们的存在关系到千万幼儿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然而事实上,我们对他们关注的不够!他们的生存境遇堪忧!他们的未来堪忧!要关注他们,除了全社会高度重视外,更为实际的是想出办法且拿出有力措施来保障他们的正当权益!而这些有力有效的措施当中,最为重要和迫切的莫过于在法律层面上给予他们一个公正的说法——法律身份!

法律身份就是一个国家法律规定所赋予的个人身份。比如幼儿园编外教师的公民身份和职业身份。幼儿园编外教师法律身份由于其特定的工作环境限制,其公民权身份权益也有不少未能充分实现,这里不详细论述。最为重要和关键的是幼儿园编外教师的职业身份的确立。

前面已经提及,由于国家层面上没有一部学前教育单独法律。幼儿园教师的身份界定从属在中小学教师序列当中。他们的法律身份从属于中小学教师,但是他们不在中小学任教,而且从事着与中小学教师工作有着不同特点的保教工作。说他们是中小学教师,他们不是;说他们是幼儿园教师,但没有法律意义的具体身份界定。所以,一时间,对于幼儿园教师的称呼为“阿姨”,真是尴尬的很!荒唐的做法,也就随之而来!比如,幼儿园教师的职称评定,按照小学老师的工作指标和要求来申报。所以,幼儿园教师在申报职称时,本该反映他们工作特点的保育工作找不到该填的地方,而他们没有的班主任工作,却要生搬硬套地据实填写,难,怪!我国基础教育中小学段的法律法规较为完善,在中小学从教的中小学教师的权益有法可依,其中,小学至初中阶段的教师还有国家的《义务教育法》来保障教师的权益,教师队伍稳定,由于没有了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的多元教师结构,教师身份也较为单一,没有那种不好界定身份的教师群体的存在,问题不多。现在问题集中在了幼儿园阶段。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奠基阶段,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所以当务之急,国家必须出台学前教育单独法律,其层级相当于《义务教育法》。也就是说,全国人大立法。这样一来可以构建起较为完善的我国教育法律体系,不至于形成断档。

在即将出台的学前教育法当中,幼儿园教师的权益保障必须是其核心内容之一,不可以一笔带过,含糊其辞。由于现有的教育法律,已将公办幼儿园编制内教师纳入了中小学系列,他们的权益保障有法可依,事实上也和小学教师的权益相当,他们不是问题的聚焦。最为重要和关键的是必须把占幼儿园教师主体的编外教师身份说清楚,权益保障好。决不能再像以往一样,说到幼儿园教师,就把编外教师撇在外面,那这样的立法,不仅公平正义谈不上,现实意义也没有了!

至于编外教师的法律身份,必须要明确以下几个关键问题。首先,幼儿园教师有一个单独意义上的法律身份,按照已经出台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幼儿园教师是在幼儿园履行保教工作的专业人员。这句话说得很清楚,在幼儿园从事保教工作的专业人员,方能称得上是幼儿园老师。他们在幼儿园工作,所以他们不是中小学教师;在幼儿园工作,且具有教师资格的专业人员,是幼儿园教师;那些在幼儿园工作,哪怕他事实上担任保教工作,但不具备教师资格,也不能算作法律意义上的幼儿园教师。因此,那些在幼儿园担任保教工作,具有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即便目前不是编制内教师,也就是法律意义上的幼儿园教师了。

身份确立后,还要落实具体的权益保障,这是编外教师的切身利益,也绝不能含糊,国家层面的法律文本,必须说清楚。现有的《教育法》和《教师法》也涉及到了幼儿园教师的身份,归属于中小学系列,事实上,做不到按照中小学教师的权益保障来实行。所以教育部只好对于幼儿园教师的身份内涵加以缩小至编制内教师。这种自相矛盾,或者任意性法律解释本身是不合法的。关键是,国家法律,必须言明切合实际,也要合情合理、彰显公平正义的幼儿园教师权益,保持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因此,在学前教育法律中,该说清楚的要说清楚,说清楚了就要照此执行。教师权益的主体内容,至少包括教师和工作人员的资格、职务、聘任、职责与义务、考核、奖励、培训、工资报酬、福利待遇、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等,这些都要做出专门规定,以便为彻底解决编外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问题提供法律保障,为各级政府实施提供法律依据。

篇5:依法治教依法办学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中,加强教育法制建设,大力推进依法办学是当前我国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近年来,我园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严格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讲政治、守纪律、守规矩,深入推进依法治教和依法办学”,实行园务公开制度,不断加强学校廉政建设,以办好“人本教育、公平教育、优质教育、幸福教育”为宗旨,为九江市幼教事业的发展不断创造出新的成绩,现将我园对依法治教依法办学方面的认识、做法、打算汇报如下:

对依法治教依法办学的认识:

--领导班子率先垂范,深化依法治教依法办学内涵。在依法治教依法办学方面,我园班子成员以树立五种意识,实现五个满意,达到五个目标为工作出发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第一是树立政治意识,做到讲正气,讲政治,决不编造信息,乱发言论,乱传谣言,决不旁用心思,贻误工作,自由散漫;第二,树立规矩意识,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敢于担当,敢于碰硬,政令畅通,落实法规;第三,树立责任意识,做到权责并行,敢为人先,决不敷衍了事,搪塞过关;第四,树立服务意识,做到转作风,促发展,决不搞形式,做样子;第五,树立纪律意识,顾全大局,讲原则,决不违规办学,错误引领。我们通过“一贯彻四结合”来实现“五个满意”:把主题教育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相结合,走特色化办学道路让家长满意;同时把主题教育与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和作风建设相结合,立规立矩创文明形象让幼儿满意,最终实现以“理想信念更加坚定、执行规定更加到位、政治纪律更加严明、党内民主更加充分、自身建设更加严格”的五大目标。

具体做法:

一、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强化依法办学意识。--以“一评选三治理”活动为抓手,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幼儿园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决执行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切实规范办学行为和教师的从教行为。结合幼儿园实际制定《一评选三治理》活动方案,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并组织教职工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教育法规,与每一位教职工签订《拒绝有偿家教》承诺书,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行为,树教育行风正气,严格规范教师从教行为,提升教育品质,促进我园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提高认识,树立法治理念。教育法制工作是一项全面性、长期性、综合性的战略任务。我园根据“讲政治、守纪律、守规矩,深入推进依法治教和依法办学”的主题,结合幼儿园实际,把依法治教、依法办学内容纳入幼儿园工作总体规划内,明确工作目标,健全工作网络,落实工作措施。在教职工中大力开展教育法规、教育规程的学习,并通过开展“依法执教,做新时期合格教师”大讨论,撰写心得体会等形式,转变思想,牢固树立全体教职工的依法治教观念。聘请法律顾问、法制副园长到幼儿园进行专题讲座,在学习的过程中,幼儿园根据办学情况和教师工作实际,拟定出一些专题,组织教师进行学法专题讨论,深化教师学习效果,查找学习贯彻执行国家教育法律法规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整改措施,积极改进,牢固树立了依法办学,依法从教的观念。

--狠抓安全,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安全工作历来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幼儿园狠抓综治、普法、创安等各项工作的落实,注重对幼儿的安全教育,幼儿园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把安全教育、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措施落到实处;一是制定了严格的安全管理网络,实行“一岗双责”制度,从园长到每名教师,层层签定安全责任书,做到层层抓落实,处处责任到人,全体教职工人人参与抓安全。二是定期进行安全隐患大排查,定期检查食堂卫生和安全工作,教学设施设备安全,及时排除隐患。对因教师因工作失职造成学生意外伤害,严格追究聘任,并在考核评优中实行一票否决制,从而为幼儿营造安全的学习环境。

二、落实国家政策,确保管理规范化。

--建立健全制度,促进幼儿园规范管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本园实际,逐步完善了各类治园管理制度,如:行政管理方面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制度》、《德育工作管理制度》;教师管理方面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实施细则》、《保育员管理章程》;幼儿管理方面的《幼儿日常行为常规》;教学管理方面的《教师上课、调课、代课规定》;教育科研管理方面的《教育科研奖励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都经过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并实行责任追究制,在依法治园过程中,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制度已成为规范教职工的依据,得到了有效的执行和落实。

--依法管理教职工,强化教师义务与权益。在依法治校中,我园严格按照规章制度,以制度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要求教师不折不扣地执行《江西省教师行为八不准》,广大教师依法执教,依法治校的自觉性增强。教职工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以园为家,依法教书育人,师尊重学生,师生关系民主和谐,无侮辱、歧视学生现象,无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现象。

--以人为本,营造和谐环境。学校积极为教职工创造出良好的工作环境,确保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一是建立了政治上的“谈心对话”联系制度,领导通过谈话及时了解教职工的心声,为他们的政治成长搭好平台;二是精神上多激励,幼儿园以文体娱乐活动为载体,结合重要节庆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迎新年联欢会”、“庆七一歌友会”、“登山活动”、“教职趣味工运动会”、“野外烧烤”、“摘葡萄”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了减轻大家的工作压力,以充沛的精力投入本职工作;三是思想上多鼓励,帮助他们进步,促进其专业成长;四是生活上多帮助,及时解决他们的生活中的具体困难为他们分忧排难;五是建立园本研修制度,广泛开展多层次、多类型的教学研讨活动,积极组织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教研,接受继续教育,参加各级各类教研培训,为教师们提供学习的平台,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六是为他们晋级评优创造条件,使他们在尽到本职工作职责的同时能享受到应有的政治名誉和经济待遇。

三、优化资源配置,发挥省级示范园引领辐射作用。--加强硬件建设,提供育人物质环境保障。为了适应新常态下学前教育的发展,让在园幼儿享受更加优质的学前教育资源,我园努力争取上级领导的支持,先后筹措资金用于维修改造园舍、添置设施设备,我园的硬件条件大幅改善,近几年我园利用暑期对幼儿园的教学环境进行了除新和改建;新建了戏水池,美化了走廊、过道、楼梯;装修了艺术化、情趣化的幼儿心理咨询室、科学探索室、儿童图书室、美术室,并在每一层楼的拐角处增设了“书适屋”、“阅读角”和“植物角”等;为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模式,给班级配备多媒体教学一体机,为幼儿提供个性化发展空间。

--搭建平台,真情抓好省级示范园引领辐射工作。幼儿园全面贯彻落实上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大力推动我园与国内外幼教专家、幼儿园之间的合作交流,先后接待了美国幼教专家、湖北省黄石教育局、山东省青岛市子语子曰幼儿园、江苏省洪泽县幼儿园、省幼教年会专家、市委幼儿园、浔阳区一幼、庐山区一幼、永修县新城幼儿园、都昌县幼儿园、修水县渣津镇中心幼儿园、湖口县一幼、二幼、德安县一幼等幼教同行的参观学习;大力加强结对帮扶工作,组织骨干教师去德安一幼、都昌县中心幼儿园送教下乡,把我园的教学研究成果毫无保留地与姐妹园分享,并分别向两所幼儿园捐赠了教玩具和幼儿图书等物品,充分发挥了省级示范性幼儿园的示范辐射作用。

--创建新园惠百姓,圆梦八里湖新区。当前,市中心幼儿园已经成为继九江一中、九江小学之后再度落户八里湖新区的品牌学校。八里湖园区项目建设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列入了2014年中心城区城市建设项目工程。园区占地面积23.5亩,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规划建园规模为16个教学班,其中早教班4个,幼教班12个,在校生460人,概算投资3000余万元。在今年的“六一”儿童节举行了园区工程奠基仪式,新园区建设的各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预计在2016年秋季开学投入使用。新园区的建成将开创“一园两区”的办学模式,更好的满足市民对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充分发挥省级示范园的示范辐射作用。

--各类参赛活动,成绩硕果累累。在上级部门的正确指导下,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幼儿园得到长足发展,先后荣获“江西省十大人民满意幼儿园”、“全省幼儿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江西省“师德师风”先进单位、江西省“健康、快乐、发展”主题活动“先进幼儿园”、“江西省平安校园示范校”、江西省巾帼文明岗、九江市“春蕾计划”爱心集体、舞蹈《蒲扇与激情》获得九江市第六届艺术展演舞蹈比赛第一名等,进行了国家级课题《创建全脑型学前幼儿体育教育模式的研究》、省级课题《分级阅读教学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开发民间体育游戏,促进幼儿动作发展的实践研究》等课题,这些课题都已顺利结题,并形成了幼儿园的园本课程,各类参赛活动成绩硕果累累。

今后的打算: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园全体教职员工将继续发扬吃苦耐劳、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创造性开展各项工作,涵养校园文化,熔铸学校精神,提升学校品位,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1、不断积累、丰富内涵,进一步提升幼儿园“国韵”特色的校园文化。

2、致力科研、勇于探索,构建具有我园园本特色的教育教学体系。

3、精细管理、着眼细微,巩固省级平安校园示范校成果。

4、进一步加大省级示范园的辐射力度,发挥省级示范园的作用。

篇6:依法治教制度

我校以“管理为本,改革为魂,科研为先,人和为根”为办学理念,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将依法治校作为立校之本,加强学校法制建设,紧紧围绕教育改革和学校发展实际,在发展中创特色,积极打造“亦师亦生、教学合一”教学品牌,努力创建全国教改品牌学校。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山东省优秀家长学校、山东省地震科普示范学校、青岛市依法治教示范学校、青岛市文明单位、青岛市德育先进集体、青岛市课外文体活动示范学校、青岛市语言文字示范学校、青岛市校本培训示范学校、青岛市科普教育基地等三十多项集体荣誉,得到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

一、加强组织领导,努力提高依法治教意识

(一)建立健全依法治教管理体制,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的治教网络。学校由校长亲自挂帅,成立了依法治教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对全体教职工进行依法治校宣传,通过学文件、谈认识、明要求、定任务,让“依法治教”深入人心,鼓励教师以实际行动进行“依法治教”。学校还聘请了法制副校长,每学期定期给全校师生上好法制课,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实行定期召开家长代表会,组织问卷调查,收集家长、社会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成立了校内纠纷调解委员会,依法调解教师与学校及教师之间的矛盾,做到矛盾不回避不上交。

学校依照教育政策法规并根据学校实际,制定了《学校章程》,建立健全了科学有序的学校行政管理、教育教学管理、教职工管理、学生管理、总务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奖惩机制,使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如:《学科教学常规》、《教学常规检查制度》、《学生学习常规》、《教职工考勤制度及奖罚条例》、《教师考核实施办法》、《教师职业道德考评细则》、《绩效工资发放办法》等等,汇编了《青岛四十四中校务综汇》。

(二)加强学习,提高干部教师法制意识。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山东省中小学管理办法》、《考试办法》、《中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教师的法制观念,提高政治、业务理论水平,提高岗位工作能力。

二、实施依法治校,严格规范自身办学行为

学校始终坚持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落实《教育法》及有关规定,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主线,行使学校的权利,履行学校的义务,依据《章程》自主管理,构建了一整套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的管理机制,开创法制管理的新局面。

(一)加强综合治理,制定多项预案,创建平安校园

学校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积极维护校园的安全与秩序;加强对教师、学生的安全教育,实现安全教育制度化、规范化,预防和减少学生伤害事故,保护学生、教师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建立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增强预防和妥善处理事故的能力;健全学生安全和伤害事故的应急处理机制和报告制度,做到不瞒报、不漏报。定期进行校园安全自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学校自筹资金35000余元对计算机进行了加固,对各个办公室和部分教室加装了防盗窗,并在教育局统一安装报警器的基础上又自筹资金多装了8个报警器,四方区政府、四方区教育体育局、派出所又为学校安装了14个视频摄像头,消除了校园内的盲点、死角。学校还联合城管、派出所和交警大队联合整顿校门口及周边秩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校园无重大案件发生,在校学生的犯罪率为零,未发生校方负主要责任的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学校被评为青岛市精神文明单位,目前正在争创文明标兵单位。

(二)强化责任意识,严格课程管理

学校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依法实施办学活动。在课堂管理中,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开齐开足课时,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保障每个学生受到全面的教育。在以落实课程计划为突破口的基础上,注意了减轻学生的负担,2000年学校就制定了《青岛第四十四中学关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意见》,提出了明确要求。学校目前实施“亦师亦生,教学合一”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缓解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减轻了学习负担。

(三)规范教学管理,深入开展教学改革

实施教学改革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自2005年以来,学校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探索,大胆实践,已经打造起具有自我特色的教改品牌——亦师亦生、教学合一。“亦师亦生,教学合一”教学改革主要有两重涵义:一是指师生的角色不是固定不变的,教师可以做学生,学生也可以当老师,是老师也是学生,是学生也是老师;二是就课堂而言,课堂既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场所,同时也是学生用来讲课、展示自我的舞台,课堂是教与学的统一体。为了构建师生学习的共同体,学校分别在以下几个方面实施了改革:一是改变了教学组织形式,教室里设置了三面黑板,教室后方黑板和侧方黑板的增设为学生在课堂上有效参与和积极展示提供了平台和空间;二是教室座位进行调整,采用合围式代替了过去的秧田式;三是改变备课形式,告别了使用多年的备课本,师生共同一张讲学稿,每一张讲学稿都要经过两集备一结合,凝结集备组的整体力量,共享宝贵资源;四是改变过去多年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变过去老师讲为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交流、展示讲解,变过去要我学、要我听为现在我要学、我要讲。课堂推出了“一二三四”课堂行:“一”即一个主体,我的课堂我作主,学生是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积极性;“二”是指“两大”,即学生的参与度大,课堂的密度大;“三”是指“三快”,即快节奏、快反馈、快评价。“四”是指“四敢”,即敢讲、敢想、敢做、敢质疑。教学中按照自主预习-合作交流-展示拓展-检测反馈-归纳总结五个基本环节贯彻实施。“亦师亦生,教学合一”自主合作教学的实施,使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及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学校的教学改革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影响,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到校参观学习,有国家、省市十几家新闻媒体对学校的教学改革进行过报道。其中2009年4月的《中国教育文摘周报》及2009年的10月《中国教师报》曾整版进行报道,学校还曾经在山东省及青岛市素质教育论坛做典型发言或经验交流。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声誉逐年提升,教学改革为学校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

学校极为重视对教师的培训工作,利用每周业务学习时间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关文件,了解课改新理念。始终抓住教师队伍建设不放松,加强校本培训,搞好“师徒结对”活动,由于校本培训工作突出,被评为青岛市校本培训示范学校。

(四)畅通申诉渠道,保障师生合法权益

学校依法聘任具有相应资格的教师,依法与教师签订聘任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与责任,尊重教师权利,落实和保障教师待遇。认真落实、完善教育人事改革的各项政策和措施,规范竞争上岗和聘任工作,做好教师的职务评审以及新教师转正定级工作。建立了校内教师、学生的申诉制度,建立了校内教师、学生维权委员会,依法公正、公平解决教师和学生与学校、社会存在的矛盾,依法保障师生的知情权、申辩权。设立了学生“心灵有约信箱”和“校长信箱”,畅通申诉渠道,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学校按照国家规定向学生收取费用,无乱收费现象。学校在开学时通过收费公示栏、收费卡等方式向家长报告本学期收费情况,学期结束后,通过家长会向家长公示收费情况。

(五)加强民主管理,推进依法治校的进程

学校在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方面,经过不断探索,结合学校实际,建立了一整套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制度。一是建立教代会制度;二是倡导学校领导和教职工的平等对话制度;三是推行校务公开制度:(1)模式:成立领导组;聘请监督员;设立校长信箱;公布举报电话;设置校务公开栏;做好校务公开记录;校务公开材料及时整理归档。(2)形式:根据公开的内容随时在相应范围内公开,如:全校教职工大会、教代会、党员大会、校长办公会、家长会、学生大会或在公示栏、校园网上发布公开内容,广泛征求师生、社会的意见;还定期安排学校开放日,请家长进课堂、接受学生家长咨询。(3)内容:学校的发展规划、办学目标和管理制度公开;学校内部体制改革方案公开;财务收支情况、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公开;学校基建项目、工程招投标公开;奖金分配公开;教师考勤考绩、职称评审过程及评优推先公开;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情况公开;学校大宗物资采购及基建招标情况公开;招生(尤其是特长生)、毕业生推荐直升、选拔推荐市级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等公开。

三、加强学生普法教育,提高学生知法、守法、护法的自觉性

学校从学生实际出发,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基础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大力加强普法教育,使德育工作走上法制化、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

(一)重视普法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在开展普法教育过程中,学校始终坚持做到四个结合:一是课堂教学为主,课内和课外结合,充分发挥校本课程和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系统进行普法教育;班会是思想教育的主阵地,主要抓二个方面,一是遵纪守法,贯彻落实《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二是基本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二是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相结合,组织学生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交通安全法》、《消费权益保护法》、《安全自护常识》,举办“交通三让安全知识”等讲座,集中辅导学习;利用图书阅览室、宣传栏、班级读书角等提供自学条件。三是全面普法教育与专项活动相结合,开展“禁毒教育”、“交通安全教育”、“消防教育”等专项教育活动。四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形成教育网络,通过四个结合的方式,有计划地进行安排,使普法宣传教育做到经常化、系列化。

(二)重在“三自教育”,让学生成为知法、守法、护法的好少年 寓法于德是我校法制教育的切入点,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树立“自我管理”的意识,培养他们组织能力,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管理模式,全校各班普遍开展了“干部轮岗制”,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由学生轮流负责班级工作,让学生体验管理班级的不容易,使其达到自我管理的教育目的。开展 “信得过班级”评比活动,开设“诚信考场”,以此为突破口,寻求了一条自主发展、自我发展、共同提高的班级管理的新机制。深化诚信教育,建立了学生的诚信档案,组织了学生的诚信作业、诚信考试工作。加强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每天坚持诵读学校《行为规范歌》、《课堂展示歌》,使学生的良好行为渗透到骨子里、血液中。

上一篇:文明礼仪培训资料下一篇:清明节小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