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平衡》教学设计

2024-04-22

《有趣的平衡》教学设计(精选6篇)

篇1:《有趣的平衡》教学设计

人教2011版六年级下册《综合与实践》

《有趣的平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初步理解杠杆平衡的原理,并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与人合作协调,及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在分组实验这一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认识。并经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杠杆平衡的条件,使学生的认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中得到培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实验、实际操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并通过实际应用的练习,将课内外的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学情分析:

“有趣的平衡”是在学生掌握了比例知识的基础上设计的,六年级学生属于小学高年级学段,学生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平衡现象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学生很少对其进行理性分析,他们更多的是感性的生活经验,而未上升到科学的层面。为此,重视“有趣的平衡”的教学,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左边的刻度数乘左边的钩码数等于右边的刻度数乘右边的钩码数”,初步感知杠杆原理。同时发现“左边的刻度数×左边的钩码数”的积不变时,“右边的刻度数”与“钩码数”成反比例关系,加深学生对反比例关系的理解。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并发现在“左刻度数×左钩码数=右刻度数×右钩码数”的条件下杠杆平衡的规律。

难点: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

带刻度的圆木杆、钩码、视频资料、PPT课件等。教学活动

一、激趣引入

你们听说过平衡术吗?观看过平衡术表演吗?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精彩的平衡术表演。

(课件出示)《出彩中国人》中一个精彩的片段——钟荣芳的平衡术表演。

看后回答问题: 为什么拿掉一根小小的羽毛,所有的树枝就散落了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平衡的有关知识——有趣的平衡(板书:有趣的平衡)【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出彩中国人”中表演平衡术的视频,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出课题。

二、探索发现

活动一:演示实验,初步感知。

1、演示,介绍实验器材。

首先,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天要用到的实验工具:

(1)钩码,不要小瞧这些钩码哦,它们的制作可是很严格的,每个不多不少都是50克。

(2)第二个工具——杠杆:杠杆中间的位置,我们把它称作杠杆的支点。支点的左边有6个刻度,支点的右边也有6个刻度。师: 杠杆现在保持什么样的状态?(平衡)

2、感知特殊条件下的平衡

(1)探究一:杠杆左右两边怎样挂钩码,能够使杠杆保持平衡呢?

引导学生猜测。让四名学生上前操作演示,验证同学们的猜想。结论:当左边刻度数=右边刻度数,左边钩码数=右边钩码数时,杠杆能够保持平衡。

问题:通过实验:平衡与什么有关?(学生猜测,实验证明,得出“平衡与刻度数和钩码数有关”)【设计意图】通过介绍实验器材,使学生初步认识杠杆。在此环节中, 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很容易得出相关结论。节约了时间,可以有更充分的时间去探索杠杆原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突破难点。活动二:大胆猜想,合作探究 师:我们知道了当左边刻度数=右边刻度数,左边钩码数=右边钩码数时,杠杆能够保持平衡。如果左右刻度数不相同,钩码数也不相同,杠杆有可能保持平衡吗?

学生猜测。

师:心动不如行动,接下来,让我们亲自动手,从实验数据中来归纳总结出保持杠杆平衡的一般规律吧。

问题:(课件展示)如果杠杆左边的刻度3上挂4个钩码保持不变,右边分别在各个刻度上放几个钩码才能够使杠杆保持平衡呢?

(PPT出示)小组活动要求:

1、①号和④号将手置于杠杆两端下方大约10厘米处,不要让杠杆上下摆动的幅度过大;

2、②号在杠杆左边刻度3下挂4个钩码;

3、③号在右边的各个刻度上分别一个一个地添加钩码,边加边数,直到杠杆保持平衡;

4、⑤号和⑥号负责核对、记录数据;

5、实验完毕后小组内交流。【设计意图】本活动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实验活动,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去完成。在关键处教师给予适当指导和点拨。学生通过亲手实验,得出数据,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能力。

活动三:发现规律,提炼归纳

问题:通过实验得到的数据,你觉得保持杠杆平衡存在着什么样的规律? 把你的发现先在组内说一说,看你的观点能不能得到组内成员的认可和支持。(学生分组讨论)师:哪个小组率先亮出你们的观点。说一说你们组的发现吧。(课件出示规律, 介绍杠杆原理)

我们发现:当左边刻度数×左边钩码数=右边刻度数×右边钩码数,杠杆就能够保持平衡。这就是科学上著名的杠杆原理,是阿基米德发现的。

我们一起来运用这个规律,举个例子并说明理由。

我认为:左边刻度()下挂()个钩码,右边刻度()下挂()个钩码,杠杆保持平衡。因为。问题:想一想,杠杆平衡时,同一边的刻度数和所放的钩码数成什么比例关系?

(活学活用)如果在杠杆左边刻度6下挂3个钩码,右边在刻度2下挂几个钩码杠杆保持平衡呢?在右边刻度3下面呢?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总结出规律,得出结论,更能加深对杠杆原理的认识与理解。

三、学以致用

1、选一选。

2、看图片说成语。

师:右边老鼠的重量只有4两,却撬起了左边超过千斤重量的大象,这有可能吗?是的,只要支点的位置合适而且右边的杠杆又够长,别说4两拨千斤,就是拨万斤都是没有问题的。所以阿基米德又说出一段豪言壮语(课件):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起地球。你相信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杠杆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利用谚语“四两拨千斤”进行猜一猜,并提出问题“你觉得四两能拨动千斤吗?”等来巩固学生对杠杆原理的生活应用。

四、拓展提升

师:同学们,撬起地球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利用杠杆原理撬动大石头的现象却是经常可以看见的。“杠杆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很普遍,像生活中用到的杆秤、核桃夹、开啤酒瓶等等都利用了“杠杆原理”,你还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杠杆原理”?

五、小结反思

师:同学们,时间过的真快,不知不觉一节课的时间就要结束了,回顾我们这节课,你收获了些什么?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

(学生回答,教师结合板书引领回顾本节课的重点)我想我们对学问的研究不能局限于课堂之上。希望课后同学们还能带着我们在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学以致用,继续关注生活中的问题,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设计意图】教师结合板书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巩固学生对杠杆原理的理解,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

篇2:《有趣的平衡》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14—115页《有趣的平衡》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生活中平衡现象的实验,发现“左边的勾码数×刻度数=右边的勾码数×刻度数”这一规律,初步感受杠杆原理。发现当“左边的勾码数×刻度数”不变时,“右边的勾码数”与“刻度数”成反比例关系,加深对反比例关系的理解。

2、通过生活经验的回顾与挖掘,感悟平衡与质量和距离有关,培养思维的周密性、全面性。通过实验寻求规律,培养抽象概括能力,积累动手实验活动的经验,丰富活动体验。

3、通过数学化的过程,培养学生养成用数学眼光看待身边的生活现象的习惯。通过小组合作与分享,拓宽学生思维视野,感悟差异,丰富学习经验。

重点难点

平衡规律的寻求和抽象。教具学具

课件、简易称、勾码、小组活动记录单。教学过程

一、感悟影响平衡的因素 1.初始经验调动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几幅图都共同反应了一种什么样的现象?你是怎么知道的?(课件:跷跷板、天平等图片)

生:平衡。„„

(教师板书课题)师:听了几位同学的发言。你觉得平衡与什么有关?(质量)(板书)2.加深经验感悟。

师:那么质量是不是平衡的唯一标准呢?我们来看一个跷跷板游戏(出示动画课件),怎样做,才能使跷跷板平衡? 生:轻的一端加重,轻的一端小朋友往后坐,重的一端小朋友往前坐。师:往前坐或往后坐实际上改变了什么?(与中点的距离)由此可见平衡还与什么有关呀? 生:平衡还与距离有关。(板书:距离)

师:那么,在平衡中到底蕴含着怎样的数学规律呢?同学们应该在操作与实验中去寻找“平衡的规律”。

二、实验探索规律 1.实验摸索规律。

师: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学具:每组有一根标有刻度的铁棒,25个质量相等的勾码。5根线圈,同学们通过悬挂勾码并通过调整刻度数和增减勾码数来寻找平衡的规律。在实验之前,首先让我们关注一下实验要求。(出示课件)(1)带着目的去思考,去操作。谁来说说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目的去思考?(看看平衡到底与质量和距离有怎样的关系)好。一会实验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刻度数表示距离,勾码数表示质量。(在距离和质量的下面分别板书刻度数和勾码数)(2)组长一定要明确分工,让每个组员都参与进来。(3)边操作边记录,完成手中的实验记录单。

师:同学们明确要求了吗?下面就请同学们4人一组开始实验。

小组合作实验。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实验中去。了解学生的实验情况,摘记学生的实验数据和实验发现。梳理摘记数据,确定学生汇报人选及汇报顺序。

学生汇报:

1、总结出左右两边刻度数相同,勾码数相同,铁棒平衡。

教师借助这组同学的实验引导学生总结出另一条规律:左右两边刻度数相反,勾码数也相反,铁棒平衡。

2、实验出现了左右两边刻度数、勾码数都不同铁棒平衡的情况,但学生并没有发现其存在的规律。

3、学生发现铁棒平衡时有乘积等式:6×2=4x4,2x2=4xl。

4、利用图示法总结出了平衡规律。

师:你更喜欢哪种呢?(生谈感受)其实每一种方法都有它的优势和劣势,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科学的那种就可以了。

2.规律逆用验证。

师:同学们:你们总结出的这条平衡的规律,是否科学、准确呢?还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验证。课件:左边的刻度数和勾码数的乘积是18,猜想一下,右边可以怎样挂?(生猜想4组整数后出现小数)刻度数是小数可不可以? 生齐:可以。

师:这位同学真聪明,想到了小数把我门刻度数的取值范围扩大了,这不仅仅是数据的变化,更是一个研究领域的拓展!3.抽象概括联系。

师:铁棒都平衡了吗?说明你们的猜想是正确的。好!那么现在你能准确的总结出平衡的规律吗? 生:左边的刻度数×勾码数=右边的刻度数×勾码数。

师:我们具体来分析一下,当我们把铁棒一端拿掉一些勾码,使勾码数变小,要想保证铁棒平衡就要把勾码向(外)移,使刻度数变大;反之勾码数变大,刻度数变小。这让我们会联想出以前学习过的哪个知识? 生:反比例的知识。

师:在刚才的实验中同学们有了那么多的发现,你们真是太了不起了!咱们下面增加些难度。刚才我们在铁棒左右两边一个刻度上挂勾码总结出了这条平衡规律,如果在铁棒左右两边多个刻度上挂勾码,还符合这条规律吗?这一次我们还是通过实验来寻找结论。(生实验)

师:哪组同学愿意把你们组的发现和大家交流一下? 两组学生汇报。

师:单凭你们两组的结论是一样的就能说这条规律是真理吗?得需要更多的验证。其他小组的结论和他们的一样吗? 生齐:一样!师:实验的数据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不同的实验数据得到了相同的结论,这样才更有说服力。

同学们,实际上这是一条已经被科学验证的规律。希望同学们能够结合自己的操作,理解它。

出示课件:左边勾码数与刻度数乘积之和等于右边勾码数与刻度数乘积之和。

篇3:“有趣的平衡”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制作简易平衡器以及进行平衡现象的实验, 发现“左边的玻璃珠数×刻度数=右边的玻璃珠数×刻度数”这一规律。

2.发现当“左边的玻璃珠数×刻度数”的积不变时, “右边的玻璃珠数”与“刻度数”成反比例关系, 加深对反比例关系的理解。

3.通过动手操作,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合作意识, 发现并感悟平衡与质量和距离有关, 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以及合作意识、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平衡规律的寻求与抽象。

教具、学具:课件、米尺、玻璃珠、塑料袋 (为了使实验精确, 在塑料袋上用细线拴一个挂环, 细线的粗细跟米尺上刻度线的粗细相当) 、小组活动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观察发现影响平衡的重要因素

出示课件:

师:你们认识这些物品吗?

生:认识。

师:无论是天平秤还是跷跷板, 他们都反映了一种什么现象?

生:平衡的现象。

师:对,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趣的平衡” (板书) 。那么, 平衡与什么有关系?

生1: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系。

生2:平衡左右两边的质量相等, 天平就平衡。

师:平衡与质量有关系。那么质量是不是决定平衡的唯一条件呢?我们来看大屏幕 (如图) 。图中大人和小孩的质量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你们有没有办法使跷跷板平衡?

生1:可以让那个大人向里面挪一点。

生2:也可以让那个小孩往外面挪一点。

师:哪里是里面?哪里是外面?

生:里面就是离中心点近一点, 外面就是离中心点远一点。

师:说得好, 里面就是靠近中心点 (教师指出图中跷跷板的支点) , 外面就是离开中心点远一点。同学们刚才说可以挪大人, 还可以挪小孩。同学们认真看图, 究竟挪大人还是挪小孩更合乎情理呢?

生:只可以把大人往里面挪, 如果大人不动, 小孩再往外挪, 有掉下去的危险。

师:那么大人往里面挪就能够使跷跷板平衡, 说明平衡还与什么有关?

生:平衡还与物体到中心点的距离有关系。

[评点:简短的开课, 迅速把学生的视角引入生活, 用一双数学眼睛观察生活, 从生活中提炼数学问题, 让学生感悟“平衡”现象, 体验平衡与质量和距离有关, 为后面突破教学重点作了铺垫。]

师:由此可见, 决定平衡的条件除了与质量有关, 还与物品到中心点的距离有关。板书:

二、进行实验, 探索特殊和任意条件下的平衡规律

师: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学具, 每组有一根米尺, 20个质量相等的玻璃珠, 1根玻璃线, 两个塑料袋。先要制作一个简易的平衡器, 利用这个平衡器才能进行下面的学习。

活动一:制作简易平衡器

师:利用米尺和玻璃线制作一个简易的平衡器。 (2分钟)

师:说一说你们是怎样制作的?

生:50厘米处是米尺的中心点, 把玻璃线拴在米尺50厘米的刻度上平衡器就制作成了。

师:对!50厘米处就是这个平衡器的中心点, 把玻璃线提起来看看平衡了吗? (学生提起后回答:“平衡了”。)

[点评:平衡器的制作这一环节非常精妙, 教师依据学生实际, 修订了教材的制作材料及方法, 所用材料简单, 制作方法简便, 为后面的学习铺平了道路, 并降低了难度。学生再进行下面实验操作的活动可谓水到渠成。]

师: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个平衡器, 通过悬挂玻璃珠数来探究平衡到底与质量和距离有什么关系?实验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刻度数表示距离, 用玻璃珠数表示质量。 (板书:玻璃珠数刻度数)

师:为了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我们先统一刻度。从中心点开始, 它的左右两边各数5厘米是第一个刻度, 10厘米是第二个刻度, 以此类推。同学们统一并熟悉一下刻度。 (一分钟左右)

活动二:探索在特殊条件下米尺保持平衡的规律

课件出示实验报告单一, 全班齐读:“活动二:特殊条件。”

实验报告单一:

(小组合作活动:小组长安排协调, 记录员负责填实验报告单, 两位同学操作, 全体参与。活动时间6分钟。)

活动结束, 全班汇报, 教师用课件出示汇报结果, 重点让学生观察报告单, 突出:“你有什么发现?”即真正发现、理解上表中所表述的“规律”。

活动三:探索在任意条件下米尺保持平衡的规律

师: (课件出示实验报告单二) 如果在米尺中心点左边刻度4上放3颗珠子, 右边挂塑料袋的刻度距中心的距离与左边刻度4距中心点的距离不相等, 怎样放玻璃珠才能保持平衡?齐读一遍下表中“活动三:任意条件。”

(要求小组合作实验, 时间7分钟, 然后各小组汇报交流。)

师:观察实验报告单, 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左边固定, 右边刻度数越大珠子数就越小, 珠子数越大刻度数就越小。

生2:我发现左边刻度和玻璃珠数固定, 左边刻度数与珠子数的乘积等于右边刻度数与珠子数的乘积。

生3:我还发现左边的乘积一定, 右边刻度数和玻璃珠数成反比例。

师: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 左边都是4×3=12, 右边:1×12=12 2×6=12 3×4=12。由此得到:左边的刻度数×玻璃珠数=右边的刻度数×玻璃珠数

右边的乘积一定, 右边刻度数和玻璃珠数成反比例。

师: (举起教具———简易平衡器) 如果在左边刻度4上挂3颗玻璃珠, 右边可以在刻度 () 上对应挂 () 颗玻璃珠, 才能使米尺平衡?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4×3=1×12 4×3=2×6 4×3=3×4) 左边都是4×3, 乘积都是12, 右边的乘积也都是12, 这道练习让我们联想到以前学习过的哪个知识?

生:反比例的知识。

师:对!当米尺一端刻度数和玻璃珠数乘积一定时, 另一端玻璃珠数变小, 刻度数就 (变大) ;当米尺一端刻度数和玻璃珠数乘积一定时, 另一端玻璃珠数变大, 刻度数就 (变小) 。反之, 刻度数变小, 玻璃珠数就 (变大) 。所以当米尺一端刻度数和玻璃珠数乘积一定时, 另一端玻璃珠数和刻度数就成 (反比例关系) 。

[点评:通过“平衡”的数学活动, 让学生合作学习, 动手操作, 加深体验, 自主探索, 加深了学生对平衡的本质认识。课件设计有独创性, 起到其他教学手段难以起到的作用, 可谓独具匠心。]

三、巩固练习, 体会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师:让我们运用刚才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1.幼儿园的小东和小红玩跷跷板, 小东体重20千克, 小红体重15千克。如果小东坐在离跷跷板支点3米处要让跷跷板两边平衡, 小红应坐在离支点几米处?

生:根据20×3=60, 60÷15=4, 小东坐在离跷跷板支点3米处, 小红应坐在离支点4米处, 才能使跷跷板两边平衡。

2.幼儿园的小明和小丽坐在画有刻度的跷跷板上玩耍, 小明体重20千克, 小丽体重10千克。如何让跷跷板两边平衡?

生1:如果体重20千克的小明坐在刻度1上, 那么, 体重10千克的小丽就要坐在刻度2上。如果体重20千克的小明坐在刻度2上, 那么, 体重10千克的小丽就要坐在刻度4上……

生2:如果体重20千克的小明坐在刻度5上, 那么, 体重10千克的小丽就要坐在刻度10上。

生3:如果体重10千克的小丽就要坐在刻度1上, 那么, 体重20千克的小明就要坐在刻度0.5上。

生4:如果体重10千克的小丽坐在刻度9上, 那么, 体重20千克的小明坐在刻度4.5上……

四、课外延伸, 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更多更有趣的“平衡”实验和思考

通过同学们的努力, 这节课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 学习的难度也在加大, 刚才在米尺的左右两边只是各挂了一个塑料袋, 如果在米尺的左右两边挂多个塑料袋, 又会有怎样的规律呢? (课外完成。)

活动四:

出示课件

【规律:左边玻璃珠数与刻度数乘积之和等于右边玻璃珠数与刻度数乘积之和。】

篇4:从二力平衡到多力平衡的衔接教学

一、理清相关概念

“力的平衡”是以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为载体,阐明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条件:F合=0。初中教材只涉及二力平衡问题,教材编排上通过列举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平衡力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区别“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知道“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基于初中学生逻辑抽象思维尚处劣势的特点,此时的教学更多地侧重“平衡力”的感性认识。实践表明,大多数初中学生在“物体的平衡”、“力的平衡”、“二力平衡”、“平衡力”的认识上,仍是一些模糊的概念。因此,高中物理教学,首先要帮助学生弄清概念。

物体的平衡(包括静平衡和动平衡)是对物体的状态说的,力的平衡是对力的作用效果说的。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指物体静止(静平衡)或匀速直线运动(动平衡)。物体在几个力作用下合力等于零,这种情况叫力的平衡。很显然,二力平衡(多力平衡)是指作用在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上的二力(多力)彼此平衡。于是,“二力平衡”和“多力平衡”以“物体的平衡”为载体完成了概念的衔接。

二、由简到繁的逻辑推理教学

1、夯实基础。力的合成、分解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以及牛顿运动定律,是推导共点力平衡条件,并把简单的二力平衡与较复杂的多力平衡进行知识连接的预备知识。对于知识预备环节的教学内容因力争做到当堂巩固,分章、分节步步为营,章章節节过关,为“物体的平衡”一章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学上的“循序渐进”显得尤为重要。

2、以原有知识(二力平衡)出发的教学原则。共点力平衡条件的教学推导可有两种途径:

途径一(直接理论推导):从平衡状态的:a=0

又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合=ma=0

结论:平衡状态的条件为:F合=0

途径二(引导推理):举例二力平衡实例,如丝线悬挂一小球静止。引导学生:①分析小球受力(小球受到悬线的拉力F和重力G);②思考:物体受两个力平衡时,这两个力是什么关系?是否学过?(二力平衡F=G);③规定正方向后计算合力F合=F-G=0 (或F合=G-F=0);④提问:物体在互成角度的多个共点力作用下平衡是否也满足F合=0? ⑤最后,引导完成上述途径一的理论推导。

途径二,由学生熟知的二力平衡出发,由此及彼地启发并引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辩能力,并很好地处理了由具体到一般的逻辑推理,符合高一学生易于接受由形象到抽象的认知特点。同时,步骤④为下面的实验验证埋下了伏笔。因而,较途径一优越。

3、由二力平衡到三力平衡的实验验证。用弹簧秤先测演示物体的重量G,再用两个弹簧秤向上成一角度提起演示物体,使其保持静止状态,读出弹簧秤的示数,板画物体的受力图示,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让学生动手参与并计算后得到实验结果: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合力为零。至此,由实验验证了三力平衡条件F合=0。

本实验以学生分组实验的形式开展,在动手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去思考:本验证实验的原理是什么?三力平衡与二力平衡有何联系?

引导学生结合受力图示分析去发现:物体受F1、F2、F3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可以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得F1与F2的合力F12 ,这样物体相当于受F12和F3两个力的作用,由于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即可得出F12和F3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且在同一直线上。很自然地,把三力平衡归结为二力平衡验证了三力平衡条件亦为F合=0。于是得到三力平衡条件的重要推论:三个共点力平衡时,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必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且在同一直线上。

4、顺势力推,温故知新。借助实验并在力的合成基础上,引领学生找到了二力平衡与三力平衡的连结点,顺势将其推广到多力平衡。

复习引申三个以上的共点力的合成:先求出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再求出此合力跟第三个力的总合成,依次类推,直到求完为止。据此启发学生把n力平衡与三力平衡类比讨论后得到:n力共同作用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此n个力必共点、共面,F合=0。其中任意(n-1)个力的合力必与第n个力等值反向,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三、从二力平衡的角度去透析正交分解法,是二力平衡与多力平衡相衔接的又一着手点

学以致用是我们教学的目的,而要用,就必须首先对知识点有清晰明了的认识,才能在应用中加以进一步的理解、深化。教材分别安排了三力平衡和多力平衡的典型例题,通过例题的分析和求解,使学生明确:对于比较容易的静力学问题(三力平衡问题,其中两力往往互成直角),用直角三角形的方法求解;对于比较复杂的问题(多力平衡问题),可用正交分解的方法求解。

F1分解为x轴上的F1′和y轴上的F1″,即F1′和F1″等效代替了F1,这样x轴上F1′和F2二力平衡,y轴上的F1″和F二力平衡,也就是坐标轴正向和负向的合力彼此平衡。显然,多力平衡通过正交分解法又归结到了二力平衡上来。从学生熟悉的二力平衡的角度去透析正交分解,比直接将此法生硬地灌输给学生要有效得多。

总之,用来解决多力平衡问题的正交分解法,从二力平衡的角度对之加以透析,让此知识点有了更清晰而深入的诠释,也使其更深入人心。

nlc202309090222

四、结语

高一学生普遍感到高一物理难学,难度就在于初、高中知识衔接中出现的“台阶”。如何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降低初、高中物理的学习台阶;如何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教学特点和学习特点,渡过学习物理的难关,已成为高一物理教师的首要任务。以上是笔者以“二力平衡到多力平衡的衔接教学”为例,阐述在高一物理教学中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一些具体做法,现将其总结如下:

1、把握新舊知识的同化。同化是把新学习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整合到原有认知结构的模式之中,认知结构得到丰富和扩展。高中教师应了解学生在初中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并认真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把高中教材研究的问题与初中教材研究的问题在文字表述、研究方法、思维特点等方面进行对比,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差异。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顺利地利用旧知识来同化新知识。

2、加强直观性教学、提高物理学习兴趣。高中物理在研究复杂的物理现象时,为了使问题简单化,经常只考虑其主要因素,而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物理现象的模型,使物理概念抽象化(如上例中,把研究对象抽象为质点的理想化模型,讨论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初中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往往感到模型抽象,不可以想象。针对这种情况,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多做一些实验(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有许多聪明的,天赋很好的学生,只有当他的手和手指尖接触到创造性劳动的时候,他们对知识的兴趣才能觉醒起来”。因此,上例设计了学生分组的验证实验),多举一些实例(包括二力、三力、多力的实例),使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物理现象来建立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设法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通过实物演示的直观教学使抽象的物理概念与生活实例联系起来,变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提高了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更快的适应高中物理的教学特点。

3、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水平。亚里斯多德说过:“思维开始于疑问与惊奇,问题启动于思维”。改进课堂教学,每一节课都设法创造思维情境,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物理抽象能力、概括能力、判断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在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中,按照物理学中概念和规律建立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类比、等效等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抓住主要因素和本质联系,忽略次要因素和非本质联系,抽象概括出事物的物理本质属性和基本规律,建立科学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着重培养、提高学生抽象概括、实验归纳、理论分析等思维能力水平。这在上例的平衡条件的推导步骤、学生的动手实验以及教师的设问引导上均有所体现。

五、结语

高中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心理以及物理这一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抽象能力、运用数学的解题能力都比初中有更高的要求,这似乎已成为高中教师的普遍共识。“台阶”固然存在,学生能否在尽量短的时间适应高中的学习,顺利地跨过这个学习台阶,是影响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降低初、高中物理的学习台阶,是一个需要多方合作、统筹安排的系统工程。要从高中物理教学方面想办法,同时也要从初中物理教学方面想办法;要从教材,从学生方面想办法,也要从教法、教师方面想办法。让高一学生轻松学物理,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

篇5:《有趣的平衡》教学心得

快双十一啦!找到真爱了吗?我找到啦!ta是王丽媛老师,安阳市人民道道小学的一名老师,众多女教师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吸引我的不仅仅是她的年轻时尚靓丽,从一开始的照片分享,就深深的吸引了我。照片中老师和学生一起制作着各种各样的教具,这组照片告诉了在场的所有老师教和学是多么有趣和幸福的事情。

接下来的可更是没有让我们失望,一开始的单脚站立平衡游戏,惊心动魄的千米走钢丝视频,成功的吸引了学生。紧接着棍子保持平衡,钢笔保持平衡,一个个和平衡有关的鲜活的例子紧扣主题,让这节数学课有了一个完美的开头。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评课的时候总觉得这是一句很苍白又很有空间的话语,但用在王老师的身上我觉得它发挥得淋漓尽致。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平衡的例子,结合生活经验总结保持平衡的诀窍,引导学生道出平衡的原理——借助四年级所学的杠杆原理。

本节课的重头戏更是精彩,实验所用器材竟然就是课前展示的那帮孩子和老师所作的平衡尺,真又多三分敬意。但并没有生畏有距离感,反而觉得王老师更加的真实,她跟孩子们之间绝对是真爱。实验开始学生分组进行这实验,王老师完全参与到其中,跟孩子似的玩的不亦乐乎,没有夸张的表情也没有华丽的词藻,学生开心的玩着学着交流着,仿佛他们不是上课就是在玩。实验结束,学生的精彩汇报,王老师的.及时的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整个课堂主场是学生,王老师就像一位教练指导学生,太精彩了!后边的练习和知识的延伸与梳理也彰显出王老师的专业功底和严谨治学的态度。

篇6:《有趣的平衡》教学反思

带着平衡杠杆走进教室,发现学生的目光被它所吸引了,抓住这一动向,一上课我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了这个杠杆:今天我们就用它来游戏,认识它吗?它是做什么用的?

学生一听做游戏也一改往日的常态,没有胡说八道,直接进入主题:在科学课上我们用过,是平衡用的。我马上接过话锋:看样同学对它还真了解,那我们就直接做游戏吧!我在左边的第二个刻度上放二个砝码,谁能在右边试着放砝码让它保持平衡?出奇的是学生没有急于展现自己,我一看没有学生来做,也不能干等呀,于是我就拿起两个来说:最简单的是在右边的第二个刻度也放上二个砝码,(有学生发出了笑声)不过呢,你还有别的办法吗?还是没有一个学生有反应,我又接着说:如果你还没想到办法可以一个一个试,直到成功。这时一直上课反应不错的刘佳艺来到了前面真就一个个试起来,试了两次后成功地放把一个砝码放在了第四个刻度上。

鼓励完她之后我还是老话重提:还有别的放法吗,放一个,二个,三个,还可以更多的砝码!这时齐彦鑫来到了前面在第一个刻度上放一个,第二个刻度上放了一个,第三个放在第三个刻度上,偏沉了,他又把第三个放在了第一个刻度上,平衡了。不得不承认孩子的思维是开阔的,但是又不能把他们的思维封杀,我先是给齐彦鑫鼓掌和鼓励,接着我说:齐彦鑫的办法真好,可是我们有更高难度的要求,要求你只在一个刻度上放砝码你做得到吗?这样一刺激学生,我又把砝码换了一个位置,这时学生的气氛被带动起来了,试着在一个刻度上来放砝码让杠杆平衡。几轮游戏后,我又停下说:老是去试着放太累了,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一下就知道在哪个刻度上放几个砝码的方法?

其实有几个学生已经抓住了规律,只是没动声色,我这一说他们来了兴致,告诉我:左边的刻度砝码的个数=右边的刻度砝码的个数。我一听心里这高兴了,这正是我要得到的结果,我没有急于表态,又问了几个学生,得到同样的结果。我把这个结果板书在黑板上,请他们来给我验证,几个同学上来了一下就把两边的平衡调好了,于是我和同学一起证实这个规律可行,接下来我们不用试了,直接就按这个规律来做。接下来是学生们的游戏:先是由学生出题互考,接着放手把平衡杠杆拿到各小组进行游戏。就这样一节课在游戏中很快地渡过了。

上一篇:初中的作文我的自画像下一篇:南京大学985-考研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