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梅花作文

2024-04-10

美丽的梅花作文(精选7篇)

篇1:美丽的梅花作文

你知道南京的梅花山吗?它位于中山陵西南,处于明孝陵神道的环抱中。它因山上多红梅而得名,是全国最著名的赏梅圣地之一。每当早春时节,梅花山的万株梅花竞相开放,引来了数十万海内外踏青赏梅的游人沉醉其中,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梅山。

刚走进大门的那一刻,香气扑鼻而来,漫山遍野的大红大紫,好看的很。一团团如雪的白梅,一簇簇如火的红梅,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一阵微微的风柔和地吹过,带来阵阵淡淡的梅香。那扑鼻的芳香,会让你的心情瞬间愉悦起来,让人有腾云驾雾、飞起来的感觉。我听见林间的小鸟在叽叽喳喳地叫,好像在说:看!又有人来这如仙境一般的梅花山啦!

顺着山道慢慢往上走,两边的梅树像是两排夹道欢迎游人的卫士。它们千姿百态,有的像一只威武的老虎,怒放着自己的风采;有的像憨厚可爱的熊,还有的像美丽的孔雀。梅花的香味吸引来了一群蜜蜂。黄黑相间的小蜜蜂映衬着粉嫩的梅花,引得游人不住拍照。我猜,蜜蜂心理肯定在想,快拍,快把我拍进这美丽的画卷里吧!

我们拾级而上到了山顶,从山顶往下看,梅花一片连这一片,五颜六色,五彩缤纷,我们就像进入了花的海洋,不禁陶醉其中,梅花山真是太美了。

光听我介绍可不够,自己体验才行,所以,赶快趁着春光大好,去梅花山看看吧!

【【精选】美丽的梅花作文九篇】

篇2:美丽的梅花作文

到傅家边科技园了,我们进了景区。看到两旁的路边上开满了金黄色的迎春花,在太阳的照耀下金光闪闪。终于到了梅花山了,我看见了许多梅花,有白的,有粉的,有红的,像一个个小喇叭,正欢迎着我们呢,好看极了!

我沿着一条鹅卵石小道往山顶爬,山顶上有一座小亭子,站在山上,往下看,漫山遍野的梅花,她们好像在争奇斗艳比谁美丽呢!几只小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忙着采蜜呢!一阵微风吹来,花香味扑鼻,花儿在枝头摇曳,好像在翩翩起舞呢!爸爸和妈妈还告诉我一个秘密,一旦花儿谢了,还会结出可爱的青梅果,农民们把它采下来加工,就会变成脆梅。我恍然大悟,原来我最喜欢吃的脆梅就是这梅花结的果子呀!它们不仅美丽而且对人类有这么大的贡献!此时,我觉得这漫山遍野的梅花更漂亮了!

篇3:浅谈梅花的栽培

梅花又称干枝梅、红梅、春梅, 属于蔷薇科李属, 为多年生木本花卉。原产于我国, 以江苏无锡与南京、广东梅州等栽培量较多, 是我国传统名贵花卉, 已有3000多年栽培历史。梅花迎风斗雪而开, 先于百花怒放, 神、姿、色、态、香俱佳, 类型品种繁多, 用途广泛, 容易栽培。梅顶寒傲雪, 坚韧顽强, 因此, 我国人民酷爱梅花, 自古咏诗作画, 寄情抒怀。

春秋时代开始栽培果梅;汉初开始栽培观赏梅;南北朝时艺梅赏梅咏梅之风渐盛, 梅花品种较多;宋元两代是艺梅的兴盛时期, 咏梅诗文书画大量涌现;到了明清时, 艺梅规模与水平持续进展, 品种也不断增多;辛亥革命后梅花也进一步得到发展;解放后梅花在科研生产、育种、考古及文化宣传方面都得到很大发展。许多地方建立梅园, 成立研究会, 开设梅花研究课程教学。1998年11月, 中国研究梅花的专家陈俊愉先生被国际园艺学会授权为梅花的登录权威, 从此, 各国梅花与果梅品种名称, 须经我国审批、登录, 梅也由“孤芳自赏”走向世界大花园。

2 形态特征

梅为落叶小乔木, 高达10m, 常具枝刺, 树冠近圆头形。干褐紫色, 多纵驳纹, 小枝呈绿色或以绿色为底色, 五毛。叶广卵形至卵形, 长4~10cm, 先端长渐尖, 边缘具细锐锯齿, 叶柄长0.5~1.5cm, 托叶脱落性。花每节1~2朵, 多无梗或短梗, 淡粉红或白色, 径2~3cm, 有芳香, 花瓣5枚, 雄蕊多数, 子房密被柔毛。核果近球形, 径约2~3cm, 黄色或绿色。密被短柔毛, 味酸, 核面具小凹点。

3 品种类型

中国梅花现有300多个品种, 按进化与性状分为3系、5类、16型。3系是指真梅系、杏梅系、樱李梅系。真梅系是由梅花的原种和变种演化而来, 按枝姿分为直枝类、垂枝类、龙游类, 是梅花的主体, 品种多且富于变化。杏梅系的形态介于杏与梅之间, 花似杏而核表有小凹点, 此系抗寒性强, 适于梅花北移。樱李梅系是梅与红叶李杂交得来, 花与叶同放, 花大而密, 观赏价值高。直枝梅有7个型, 即江梅型、宫粉型、玉蝶型、朱砂型、绿萼型、洒金型和黄香型;垂枝梅有4个型, 即单份垂枝型、残雪垂枝型、白碧垂枝型;龙游梅1个型是雨蝶龙游型;杏梅系有单杏型、丰厚型和送春型;樱李梅1个型即美人梅型。

4 生态习性

梅花原产于长江以南地区, 性喜温暖而湿润的气候, 一般不能耐低温, 而只有杏梅系可抗-20~-30℃低温。梅对温度敏感, 一般当旬平均气温达到6~7℃时开花, 乍暖之后易提前开花。梅喜空气湿度较大, 但花期忌暴雨, 要求排水良好, 积雨水则易落叶。梅对土壤要求不严, 耐瘠薄, 以粘壤土或壤土为佳, 忌风口处栽培。梅是阳性树, 宜阳光充足, 通风良好。梅为长寿树, 生长势在40~50年最旺盛, 以后渐缓。

5 繁殖方法

梅花的繁殖可用嫁接、扦插、压条、播种等法, 以嫁接为主。砧木在南方多用梅或桃, 北方常用杏、山杏或山桃。砧木应选1~2年生实生苗, 嫁接时间和方法各地不同, 在春季多采用切接、劈接、腹接、靠接, 在冬季采用腹接, 夏秋季采用芽接。播种繁殖多用于培养砧木和用于培育新品种, 约在6月收成熟种子, 将种子清洗晾干, 实行秋播。如行春播, 就应混沙层积, 以待来春播种。梅花扦插宜在早春或晚秋进行, 扦插时选一年生健壮枝条, 取其中下部为, 剪成10~15cm的插穗, 刀口处可用1000mg/L的萘乙酸处理8~10秒钟, 插入蛭石中2/3~1/2, 上留1个芽节, 长度不超过3cm, 浇透水, 遮阳, 保温保湿, 促进生根。

6 栽培管理

6.1 露地栽培

露地栽培场地宜选择排水良好的高燥地, 成活后一般天气不干旱就不必浇水, 每年施肥3次, 即初冬施基肥, 含苞前施速效性催花肥, 新梢停止生长后施速效性花肥, 以促 (下转P164) (上接P172) 进花芽分化, 每次施肥后都要浇透水。地栽梅修剪整形以疏剪为主, 株心修成自然开心形, 截枝时以略剪去枝梢的轻剪为宜, 过重常导致徒长, 影响全年开花。多在初冬疏剪枯枝、病枝、防治病虫工作。

6.2 盆栽

盆栽梅花多在北方不能露地越冬的地区, 南方也存在盆栽观赏形式。盆土可用腐叶土4份、堆肥土4份、砂土2份, 每1~2年换盆1次, 换盆宜在早春花后修建完毕进行。盆土不能长期过干或过湿, 浇则浇透, 雨天倾盆, 防积水。当新枝长到20~25cm长时, 必须注意适当扣水, 使盆土偏干, 抑制新梢伸长, 促进花芽形成。生长旺盛期每天浇1次水, 秋凉后浇水量要减少, 以利枝条充实。

盆栽梅花修剪整形要及时, 由于梅花开花枝在一年生枝条上, 幼苗期在25~30cm高处定干, 留顶端3~5个枝条作主枝, 当枝条长到20~25cm时再摘心, 促进花芽形成。第二年开花后, 留各枝基部2~3个芽短截, 发芽后及时剪除过密枝、重叠枝, 保留枝条长到25cm时再行摘心, 促进花枝形成花芽。留剪口时, 注意剪口芽的方向, 一般枝条下垂的品种应留内芽, 枝条直立或斜生的品种应留外芽。

梅花越老观赏价值越高, 故有“老梅花, 少牡丹”之说。赏梅是贵稀不贵繁, 贵老不贵嫩, 贵瘦不贵肥, 贵合不贵开。对于梅庄, 古人有云:“梅以曲为美, 直则无姿;以欹为美, 正则无景;以疏为美, 密则无态。”

篇4:好一朵美丽的“菊梅花”

在汶川抗震救灾现场,这位战斗在一线83岁高龄的女战士,勇闯生命禁区!这朵美丽的“菊梅花”,就是我国著名传染病专家、总后勤部“一代名师”、解放军第302医院专家组组长陈菊梅教授。

从风华正茂到耄耋之年,从夜以继日到时不我待,她挽救了一个又一个传染病患者,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疫情防治任务,扶植了一位又一位传染病学专家,创造了我国传染病防治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

“人如菊淡,品如梅清。”“菊梅”,这个幼年曾经让她觉得“很土”的名字,恰恰浓缩了她平淡、美丽而又传奇的一生。

信仰如钢

“没有书读,没有大学念,我会死掉的!”陈菊梅曾经对母亲这样说。

20岁那年,陈菊梅靠着惊人的勇气和毅力,步行千里参加高考,又步行千里,去浙江医学院上大学。

新中国成立那一年,从浙江医学院毕业的陈菊梅被分到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传染科。时空的巧合,就这样把陈菊梅和新中国的传染病防治事业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5年后,作为新中国第一批传染病学留学生,陈菊梅赴苏联列宁格勒医学院攻读传染病博士。在异国他乡的陌生环境里,陈菊梅克服“天太冷”、“饭难吃”等困难,硬是靠自己的顽强拼搏,以全部功课满分5分的成绩提前一年毕业,她的导师风趣地说:“要是有6分的话,我们可以给她都打6分。”

在苏联求学期间,忙于事业的陈菊梅不仅因长时间一种姿势拿试管,把自己的手累出了“腱鞘囊肿”,还把自己忙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剩女”——直至32岁,她才和曾在苏联基洛夫军事医学科学院留学的陈国仕结为连理。

1958年,陈菊梅从莫斯科毕业返回祖国时,带回来的不是令人羡慕的冰箱、电视,而是几百公斤的图书资料。随后,她来到刚刚成立不久的解放军第302医院。那时的302医院周边是一片菜地,进了医院大门,只有几栋筒子楼,黑漆漆的走廊望不到头。因为302医院是传染病医院,这里的医护人员每天要面对无数的传染病患者,接触大量的传染性物品,随时都有可能被感染,这里常被人称作是“病毒窝子”,很多人路过医院都绕着走。

如果没有一种敢于献身的勇敢精神,是很难在这里工作的。然而,陈菊梅却将自己人生坐标毅然决然地定格在这里,从此融入到“病毒”和“细菌”包围着的传染世界中,而且决心在这里扎下根,一直长期坚持下去。

事业如磐

在常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病毒窝子”里,陈菊梅一干就是63年。“陈教授在圈内圈外是出了名的‘拼命三娘’,只要能为患者解除痛苦,她连命都敢豁出来。”该院院长吕吉云介绍说。

有一年,陈菊梅随医疗队去陕北黄龙县农村巡诊。在条件简陋、没有麻醉师的情况下,为减轻病人手术时的痛苦,医疗队决定采用“硬膜外麻醉法”。为确保病人安全,得有人先试一试。

“让我来先试,你们还年轻!”陈菊梅抢着说。

任何试验都有风险。陈菊梅鼓励操作者,不用担心,大胆试验。但是,初次试验,由于操作者紧张失误,穿透了“硬膜”,致使陈菊梅晕倒呕吐了两天。清醒后,她又和大家一起总结经验,终于使医疗队成功掌握了这种麻醉方法。

“该休息就得休息!”家人心疼地对她说。陈菊梅却说:“如果能摘掉我国‘肝炎大国’的帽子,即使摘掉我身上的全部器官,也值得!”

梅花香自苦寒来。硬是凭着这股狠劲,经过8年的艰苦探索,陈菊梅成为我国首先发现并应用五味子成功降酶的第一人。她研究确定了五味子降转氨酶有效部位,随后,在她的主持下,分别研制成“肝得安”1号蜜丸至9号滴丸,并在此基础上相继衍生出“六味五灵片”等50多种国家级降酶药物,研制出国内第一个抗肝纤维化新药“复方鳖甲软肝片”等10余种国家级传染病治疗新药,在肝病临床救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造福了无数肝病患者。

“七五”期间,我国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的病死率高达85%以上,国家把降低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病死率作为一项重大课题交给了该院。面对这个烫手的山芋,大家面面相觑,没人敢牵这个头。

“人生中能担此重任,是莫大的光荣。我来吧!”听到陈菊梅坚定的话语,院领导总算松了口气,“那就把降低10%的病死率作为目标吧,大家看怎么样?”10%?大家的心又提了起来,这意味着每年要让近万名重型病毒性肝炎病人活下来啊!可陈菊梅接下来的话却让大家震惊了,“我们力争把病死率降低20%到30%”,许多人认为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当然,陈菊梅心里也清楚,要兑现自己立下的“军令状”,其难度也是可想而知的。但一种强烈的使命感,时刻充盈着她的心间。为了攻克这个“堡垒”,她带领协作组在国内首先提出了各型重型肝炎三级临床诊断标准和临床分期标准,澄清了先前慢性重型肝炎在临床诊断方面的种种模糊认识。这些标准于1995年被纳入《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并一直沿用至今。随后,她带领攻关协作组,对中医治疗慢重肝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率先提出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慢重肝的崭新模式,确立了早期诊断、中西医辨证施治、用药加减和及时处理、预防合并症等方法体系,并在临床实践中形成了一套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的方案。

仅仅几年后,陈菊梅创造了一个奇迹——我国慢重肝患者的病死率由过去的85%以上降到38%,整整降低了47个百分点!

面对各方赞誉,陈菊梅并没有放慢前进的脚步,而是一次又一次爆发出创新的活力。她提出用乙肝抗病毒疗法治疗慢重肝、肝衰竭病人等方法,使患者的生存率提高了20%;她主导引进人工肝技术,使肝衰竭患者的死亡率降低了20%……这些成就,使陈菊梅当之无愧地站在了国内传染病、肝病防治领域的最高峰!

待患如亲

一个与传染病病人握手的简单动作,在陈菊梅的眼中,是那样重要。

nlc202309011449

在陈菊梅的诊室里,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幕:当传染病病人有意想同她握手时,她都会主动站起来与病人热情握手。就是这个简单的动作,能让病人暖到心窝里去。对病人来说,这手中传递的是鼓励、是信心;对她来说,病人手上传递的可能是危险,难道她不怕吗?

“对病人我从来没有怕的感觉。如果连自己都怕,那么病人更怕了!换位思考,如果躺在病床上的人是你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你会怎样?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就什么都不怕了。”陈菊梅和蔼地说。

当今社会,医患关系难维系,陈菊梅却与患者“零距离”。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陈菊梅在接诊病人时形成了一种习惯:她先看看诊室的门关好了没有,窗帘挂好了没有,不该在场的人员离开了没有;检查过程中,她先将听诊器等金属器具用手捂热后,再轻放到病人的身体上;开处方时,她会边写边说,为什么要开这些药,这些药怎么吃,何时再来复查;当病人离开诊室时,她还不忘提醒,如果有什么不适,可直接打电话,号码已经记在病历本上……

为了更好地服务病人,陈菊梅把许多病人的名字、年龄、主要病情、救治措施清楚地记在脑子里。什么时候确诊,何时调整治疗方案,她从没有耽误过。病区有什么事情,她随叫随到,从没有“例外”过。为了抢救危重病人,她曾经连续三天三夜不下“火线”,晚上就睡在病区的通道里,或者在地板上铺张凉席打个盹,然后再投入到紧张的抢救中。

责任如山

有人向陈菊梅请教诊断“零失误”的秘诀。她说:“治疗各种传染病,最重要的是诊断,必须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检查诊断,包括临床的检查、病史、家族情况等,都得全盘考虑进去,才能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一次,陈菊梅为一位多家医院确诊不了而转来求治的“肝硬化腹水病人”诊断,她仔细询问,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终于发现了一丝“可疑迹象”:由于病人生活在血吸虫病疫区,最终确诊是血吸虫病引起的肝硬化。还有一位病人,病因竟是在其体内残存了20多年之久的丝虫,这是一例相当罕见的丝虫病引起肝硬化腹水的病例。

“有一些危重病人,病情发展、变化速度很快,必须严密观察,当机立断,果断处置。怕担风险,当断不断,就有可能耽误时机,酿成严重后果。作为医生,首先想到的是病人的安危,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做百倍的努力。”陈菊梅经常提醒身边医务人员。

上世纪60年代初,一个两岁麻疹患儿急诊住院,当时患儿呼吸困难,喉头水肿很厉害,情况十分危急,以往都是外请喉科医生来切开气管救人,可远水解不了近渴,再多耽误1秒,患儿就有可能憋死。陈菊梅当机立断,自己动手,立即切开气管救人。

“出了事怎么办,算谁的?”有人质问。“出了事,我负责!”陈菊梅斩钉截铁地说。

后来,虽然患儿被成功救治,但同行却褒贬不一。对此,她坦言:“为了救命,冒点风险也值得!”

2000年盛夏,某校学生集体出现腹泻,短短几天,病情迅速蔓延,先后有六七百人住院。此事立即引起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在病因难以定论、态势继续扩大的情况下,75岁的陈菊梅临危受命,日夜兼程奔赴疫区。

经过严谨科学的分析,陈菊梅推翻先前所有定论,一口断定为病毒感染,这立即引起轩然大波。面对压力,她指挥若定,迅速从302医院抽调实验室专家赶赴现场,采集血清标本、进行病毒分类检测。经过3天3夜连续奋战,最终确定这些学生是被肠道埃柯病毒感染。大家彻底服了!很快,得到对症治疗的学生全部康复。

大义如天

陈菊梅,这位看似弱不禁风的老人,却因勇于担当而被称为巾帼女英雄!

2003年初春,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在我国肆虐横行。抗击“非典”初期,有些医院防范意识不强,被感染的医生很多,被感染后又去救治别人,产生了新的感染。院党委认为首先应该保护医护人员的自身安全,不被感染,但在当时的情况下,“不被感染、不感染人”这个提法可能会被别人误以为贪生怕死,心里没有底。陈菊梅却说:“就应该这样!如果医生都被感染了,让谁去救人啊!”她的支持坚定了院党委的信心。事实证明,这“八字方针”完全符合当时的实际。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盛期虽过,余香袭人。这位八旬老人,经常会忘记自己的年龄。

“我和你们一样,都是来战斗的。别看83岁了,我也是一名战士!”陈菊梅当年在汶川特大地震救灾现场时说。

危难时刻,哪怕是九死一生的绝境,为了灾区群众的生命,陈菊梅义无返顾地向前挺进;关键时刻,即便是极度危险的任务,为了救灾部队的健康,陈菊梅也会依然无所畏惧地冲锋在前。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灾区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陈菊梅的心。“防疫情就是保生命,防疫力就是战斗力”,陈菊梅深知这一点。当时83岁高龄的陈菊梅向医院党委提出申请要到抗震救灾一线。那些日子里,她顶着高温酷暑,冒着余震频发的危险,拄着木棍,一路察看,一路商讨,一路指导,走遍了北川、什邡、绵竹等重灾区,出现在北川县城、擂鼓镇、汉旺镇等废墟现场,查看部队营区、灾民安置点和消杀作业现场,对水源卫生监督、环境卫生监测、卫生防疫机制和环境消毒等进行了全面评估,为防疫工作“把脉问诊”。

尤为让人感动的是,陈菊梅在整个救灾过程中都没有带口罩。中央电视台记者柴静偶遇陈菊梅,看到她连个口罩都没戴,万分惊诧:“您不害怕染上病呀?”她却笑着说:“这是灾区,又不是疫区!即使像北川县城这样灾情特别严重的地方,经过防疫人员的努力,也已经是非常安全的了!”中央新闻媒体把这个细节报道后,立刻消除了外界关于“灾区已发生瘟疫和传染病”的谣言。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63年来,陈菊梅先后数十次在国家和军队重大紧急任务中,勇挑重担,冲锋在前,为人民群众和部队官兵铸就一道道坚实的防疫“盾牌”。

名利如水

陈菊梅办公室的窗台上,有两盆花:文竹和兰草。加上她名字里面的“菊梅”,正好凑成梅兰竹菊“四君子”。

nlc202309011449

花草无言,默默述说着一代名师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怀。

一本锁在抽屉里尘封已久的获奖证书,在这次采访中被陈菊梅的学生、青少年肝病诊疗与研究中心主任朱世殊拿了出来。3年前,在老师手把手的帮带下,朱世殊完成了一个关于儿童肝衰竭治疗的研究课题,并获得军队医疗成果奖。在填写申报人时,陈菊梅主动删掉了自己的名字。然而,这项成果毕竟有老师的功劳,上交材料时,朱世殊又悄悄将陈菊梅的名字填上了。可获奖后,朱世殊说什么也不敢把证书拿给她,怕挨老师批评。于是,这本获奖证书一直躺在朱世殊办公桌的抽屉里。

在陈菊梅和年轻人之间,看不到“月明星稀”的现象。相反,她尽可能给“星星们”提供更多“显山露水”的机会,而常常把自己悄悄隐藏在“地平线”以下。她一生指导学生写了无数篇论文,从未有一篇挂名;她帮助年轻人研究申报了百余项科研成果,从未拿一本证书。尽管这些论文和课题都是按她的思路、在她的指导下并经她审定后完成的,但她认为,只要完成了研究任务,为传染病病人做了实事,署名在前在后、署不署名都是次要的。

许多熟悉陈菊梅的人众口一词:她一辈子不图名、不图利,是一位高技术含量的“活雷锋”。

为了使科研成果应用于临床,切实解决医学难题,陈菊梅不计个人得失,积极帮助兄弟单位进行成果转化。1989年,她得知广州军区某医院对“促肝细胞生长素”的研究取得一定成效后,无偿帮助他们申报国家一类新药。该药问世20多年来,大大降低了重型肝炎患者的死亡率。在此基础上,陈菊梅又协助该院开发了口服新药“促肝细胞生长颗粒”,在保证疗效的同时,缓解了患者的经济压力。

不占公家一分钱便宜,不收受“红包”和礼品,不接受“吃请”和游玩,这是陈菊梅恪守了几十年的“铁规矩”。

扶植如梯

302医院很多年轻医生都说,没有陈菊梅教授的引领,就没有他们个人的发展。躺下来,愿为路石;站起来,甘为人梯。

谈起自己的成长,总后院士后备人选、总后“科技银星”、全军传染病研究所所长、肝病生物治疗研究中心主任王福生不无自豪地说:“如果没有陈教授的支持和帮助,我不会取得今天的成绩。”

早在2000年,当王福生刚开始肝病细胞研究之时,陈菊梅就第一个建议他成立细胞治疗门诊,这是我国细胞治疗肝病在临床应用的最早实践。2005年,陈菊梅在人体免疫问题的科学调研中进行了有益探索,又建议王福生成立生物治疗研究中心,这个中心后来成了全军重点学科。在陈菊梅手把手帮带下,2011年,王福生领衔课题组完成的“人体免疫应答影响乙型肝炎临床转归及抗病毒疗效”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担任专家组组长29年来,陈菊梅负责把关定向的科研课题中,有近百项获得国家、军队重大科技成果奖,带教出传染病防治骨干近千名,扶植、托举出百余位包括“全军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对象”、“全军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对象”、总后“院士后备人选”、总后“科技银星”等在内的名家大家。如今,这些专家已成为我国传染病防治战线的中流砥柱,为广大传染病患者和业内同行所熟知。

生活如蜜

女人身上具备的温柔贤淑,陈菊梅一点都不少。

陈菊梅的丈夫陈国仕是我国著名的蜱媒病自然疫源学专家。上世纪50年代,他与陈菊梅一起在苏联留学时相识相爱,至今已共同走过了55个春秋。

陈国仕也是个“工作狂”,每年出差都在半年以上。于是,年轻时候的陈菊梅就挑起了照顾家庭的担子。她白天不知疲倦地忙工作,稍微有点空闲,就抓紧看看业务书籍;深夜回到家里,还要照看两个孩子;每次值夜班前,就在家定好闹钟,以便第二天准时叫醒孩子。

但不管多忙,陈菊梅都坚持给陈国仕写信,把家里的事和他说说。为了让他安心工作,她在信中向来只报喜不报忧:她抢救病人时不幸被感染,全身浮肿,没有告诉他;她受到“文革”冲击,忍辱负重,也没有告诉他。陈国仕说:“对我在家务工作方面的‘失职’,她给了我太多的谅解和包容,因此我们家总是温馨和谐的。”

2009年,陈菊梅患上了帕金森病,走路不大稳当。于是,陈国仕养成了一个习惯,只要她回到家,她走到哪,自己就跟到哪。他说:“她性格向来独立,自己能做的就不会麻烦别人,现在身体不好,也从来不会主动叫我。我得跟着她,她就不会摔跤。”

63年前,陈菊梅走进了传染病世界,就再也没有离开这个不见硝烟的战场。她如同秋天的菊花,凭西风飒飒,依然散发幽幽清香;宛若冬日的梅花,任霜雪肆虐,依然开出美丽花朵;63年,她忘记了时间,时间却留下了她的痕迹。她如同秋菊冬梅,惊艳了岁月,渲染了年华……

篇5:美丽的梅花作文

它长着一身茸茸的毛发和两只可爱的小耳朵,独特的花纹,显得格外漂亮。那两只美得开花似的鹿角,真美呀!它到哪里都很乖,会向别人问好,有时候它也会犯一些小错,但动物们都很喜欢它。它渐渐长大了,不仅乖巧,而且乐于助人,大家需要帮助时,它总是第一个到,好像心里有一个铃铛一样,当有人需要帮助时,那个铃铛就会响起,提醒它去到需要帮助的人旁边,动物们也越来越喜欢它了。

但是有一天,它在喝水的时候,发现自己有一对美丽的角,它看得入迷了。心里不由得和其他动物比较了起来,慢慢地它开始有点看不起其他的小动物,小动物们都很伤心,心想过去那只可爱的梅花鹿怎么变了?

篇6:美丽的梅花作文

这个世界有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花花草草,有人喜欢热情似火的玫瑰,高贵纯洁的菊花,还有人婀娜多姿的牡丹,或是美如“花仙子”的樱花,而我却喜欢不怕严寒,朴实无华的梅花。

我家院子旁种着两棵梅花,听妈妈说,梅花是阳性物种,喜欢在阳光充足和通风的环境生长,但是也非常耐,梅花以观赏为主,花谢以后,多不结果,花枝一般高了10米。梅花开放的季节是在大雪纷飞的冬天,它的花色有粉色、紫色、淡黄、淡墨、纯白等多种颜色。过年的时候我家的两棵梅花总是如期绽放,仿佛在告诉我们,他是坚强,勇往直前,不被风雪给欺压的,我不由的想到了王安石在那首“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是啊!梅花是如此的不畏严寒,自强不息,越是寒冷,开的越旺盛,你喜欢这样的梅花吗?

篇7:美丽的梅花作文

百合花和月季花骄傲地对梅花说:“你怎么还不开花呀?是不是不好看。怕我们笑话啊?”梅花只是微微的一笑,没有出声。

当秋风把所有的落叶都扫走了,寒冷的冬天悄悄来临,梅花终于开出了美丽的花瓣,薄薄的粉红色的花瓣真漂亮。以前笑话她的花都已经枯萎了,而有着顽强生命力的梅花却在跟寒冬争斗着,她顽强的生命力使自己存活了下来,并在寒冷的冬天带来了美丽,带来了清香。

上一篇:听着想哭的独白台词下一篇:森防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