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指导课.doc走进冰心

2024-04-27

阅读指导课.doc走进冰心(共9篇)

篇1:阅读指导课.doc走进冰心

阅读指导课《走进冰心》教案

邯郸县第十六中学王小莎

指导目的:

1、拉近学生与冰心、冰心作品的距离,使名家、名作走入孩子的视野,让孩子受到爱的熏陶,为冀教版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的教学做准备。

1、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孩子体会到读书的快乐,阅读的乐趣。

2、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形成初步的鉴赏能力。

指导重点:让学生初步认识冰心文品、人品,激发阅读冰心作品的欲望。指导难点:使学生养成“阅读——感悟——积累”的阅读习惯。课前准备:

1、《冰心文集》数本,并打印冰心的诗《别踩了这朵花》《纸船——寄母亲》《繁星》节选《雨后》订成阅读小册子。

2、课件。

指导课时:一课时

指导过程:

一、导入课题

师:读书要善于积累,你积累了哪些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

(学生交流)

师:读文章要读名家的文章,读名家,不能不读冰心,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冰心。(师板书:走近冰心)

二、感性认识冰心

1、学生介绍冰心。

2、教师出示课件,简介冰心:

冰心简介

冰心(1900——1999),现代文学家,原名谢婉莹,福建省福州市人。五四运动爆发后,她就开始文学创作活动。1919年9月,他第一次用“冰心”这个笔名发表作品。在70多年的时间里,她为孩子们创作了大量精美作品有诗集《繁星》、《春水》,短篇小说集《超人》,散文集《寄小读者》《归来之后》《樱花赞》《小橘灯》。

3、教师出示课件——冰心肖像

师:这是冰心奶奶老年时期的肖像,照片下面配有冰心奶奶手书的条幅“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这既是冰心一生的追求,也是她人格、精神概括性的体现。现在,就让我们通过她的诗来走近她吧。

三、深入阅读,了解冰心

1、提供冰心的诗《别踩了这朵花》《纸船——寄母亲》《繁星》节选《雨后》订成的阅读小册子。

2、课件出示阅读提示:

(1)勾画出你认为精彩的诗句,有感情地读一读;

(2)体会诗的意境,畅谈你读后的感受。

3、学生读阅读提示,明确读书方法

师提示:第一点要求我们用心阅读,第二点要求我们联系生活实际感悟。这就是读诗的方法。

(师板书:阅读 感悟)

教师放音乐,动情导入:

“冰心的爱心无处不在”。不知有多少次,我边读冰心奶奶的诗变流下了感动的泪水,请随着音乐走进冰心奶奶的诗中吧!

4、阅读小组之间读,畅谈。(教师巡视指导)

5、全班交流。(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从一些细节感受冰心奶奶的博爱之心。)

四、了解冰心其人

1、师:“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每个人眼里的冰心也许不尽相同,谈谈你眼里的冰心。

2、学生谈对冰心其人的认识。(师板书:爱)

自然

儿童

母亲

祖国

人类

——

3、师小结:冰心奶奶是大爱无边的人,她以“爱的哲学”为主题,在作品中歌颂母爱,歌颂童真,歌颂大自然,借以唤醒人们的爱心,给我们营造一个充满光明的美好前程。

四、推荐作品

1、师:冰心奶奶的诗歌、散文、小说、杂文等都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教师出示课件: 推荐作品:

《我喜欢下雪天》《一只小鸟》

《陶奇的暑期日记》《忆读书》

《咪咪和客人之间》《繁星》

《我和玫瑰花》《春水》

《寄小读者》《笑》

2、学生读推荐作品题目,猜测作品可能写哪些内容。(教师充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欲望)

五、结束

师:走近冰心,阅读冰心,我们会深感到一个良好的社会需要这样的作家,一个健康的灵魂需要她的作品的滋润。合上书,让我们在冰心奶奶感人的文章中结束这节阅读课吧!(放冰心作品的配乐朗诵)

篇2:阅读指导课.doc走进冰心

教学目的:

1、学生汇报在“冰心阅读月”活动中的阅读情况,启发引导学生在课外利用多种途径收集、整理学习资料,促使学生更广泛地感受、了解冰心其人的特点,尤其是冰心作品的风格。

2、通过交流、展示、朗读、品味冰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巩固和丰富学生的积累,指导学生感悟、欣赏冰心作品鲜活的神韵,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以冰心为代表的优秀儿童文学的兴趣。教学内容:

交流在“冰心阅读月”活动中阅读的作品,并通过诵读、研讨等形式来感悟、品味冰心其人其文。教学准备:

1、课前开展“冰心阅读月”课外阅读实践活动。

2、课件(内含冰心头像、冰心名句集锦等)。

3、学生自制有关冰心作品的书签、书法作品、美术作品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学生进入情境。

老师利用课件和语言创设情境。用班德瑞的优美音乐作背景,及教师深情的诗化语言,营造出学习氛围,将学生引进冰心作品爱的意境使师生很快受到感染。

二、汇报展示所了解的冰心其人及作品。

1、简要介绍所了解的冰心。

2、读了多少篇冰心的作品?记住了哪些?是从哪儿读到的?

了解两个问题:

(1)简要介绍你所了解的冰心。(引导学生了解冰心作品中体现的童心、母爱、对大自然之爱的主题。)

(2)你读了多少篇冰心的作品?记住了哪些?是从哪儿读到的?

这两个问题的设计,意在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质和量,问题(1)通过汇报交流对冰心其人其作品的认识和了解,给学生勾画出冰心其人其作品的大致轮廓,弥补个人课外阅读的片面性;问题(2)则重在了解学生收集资料的途径和整理、阅读资料的方法,增进交流,引导学生“取长补短”,启发学生学习运用更多、更好的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三、回顾学习方法回顾在学习《海伦 凯特》时用 “抓精彩语段,用情去读,用心品味” 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抓住冰心作品清新秀丽,语句优美,同时又抒发作者某种思想感情的特点,用“抓精彩语段,用情去读,用心品味” 的学习方法去品读。回顾旧知,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从学生的认知出发,挖掘已知经验,为学生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让他们在交流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欣赏、品味作品

1、学生寻找自己的阅读伙伴,组成阅读小组,在小组内用“抓精彩语段,用情去读,用心品味” 的学习方法去品读最喜爱的作品。并请推荐同学,参加集体汇报。

2、自主合作,集体赏析。

(1)、引导学生按自己的阅读兴趣自行分组朗读、品味。(2)、自主合作,集体赏析。

请各小组将交流成果向全班同学展示,我们共同来品味冰心的作品,教师适时点拨。

为了更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除各小组推荐的人选外,鼓励学生自荐。展示朗读的形式不限,展示的作品多篇。引导学生按自己的阅读兴趣自行分组朗读、品味。通过各种朗读形式展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引导学生开展个性化阅读,促使学生以更大的热情主动投入整理、赏析同类作品。

让学生充分谈出自己的品味理由,展示学生自己阅读、感悟的过程。

五、推荐名句段

学生用情去读,用心品味冰心作品中的名段。

老师推荐名段。(课件展示)通过配乐朗诵、调动学生头脑中贮存的知识积累,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充分的品味到冰心作品中“爱”的主题。旨在促使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拓展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六、总结,留有余味,学生回味,细听。

通过今天的“品冰心作品”活动,我们对冰心其人、其作品有了初步的了解。这位伟大的儿童文学家冰心,深深打动了在场的你们、我们、他们以及天下所有爱好她作品的人们。希望同学们在课外再继续去品味冰心作品。

师生的情感都融入冰心作品的 “爱”中。冰心的名篇佳句,将久久地停留在学生心中。教学反思:

作为小学五年级课外阅读实践活动课,本课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作了有益的尝试和开拓,主要有以下三大特色:

1、着眼点高。落实了新《大纲》中的有关具体要求,选取冰心作为阅读对象,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实践活动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育学生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

2、切入点巧。选取代表性的冰心作品作为阅读对象,在小学生中开展专题品读、定点品赏,以此使学生感受冰心作品中“爱”的主题,使学生受到优秀诗文的熏陶感染,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突破和创新。事实证明,对于这种专题性阅读,学生的兴趣浓厚,印象深刻、其感悟、理解也颇有见地。

3、着力点实,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以诵读、背诵为主要方式,重在感悟和品味,使每个学生都能投入其中并有所收获。

在教学过程中,我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 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就如学生在品读冰心作品的过程中就用了各种朗读形式来汇报。

2、引领孩子去读书。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让学生回顾学习课文《海伦 凯特》时用 “抓精彩语段,用情去读,用心品味” 的学习方法。在已阅读冰心作品的基础上再次用“抓精彩语段,用情去读,用心品味” 的学习方法去品冰心的作品。同时我把冰心作品中体现童心、母爱、大自然之爱三方面的名段,推荐给学生阅读,由此引领学生去阅读更多的作品。总之,教师要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

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些不足之处如:

一、品读活动中,把冰心所有作品交给学生去品段的处理过于急功近利,过于粗糙。如能做一下调整、细化则更好,学生所得则更多、更深,分四人小组,每组自由选冰心作品中体现童心、母爱、大自然之爱某方面的作品来进行品读活动效果会更好。

篇3:阅读指导课.doc走进冰心

当然要使学生找到一个盛开着满园奇葩的后花园, 一定要有正确的阅读导向。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实践和尝试:

一、要选择好阅读的阵地

我主张以图书馆为课外阅读的阵地, 以此与课内教学的精读式分析相互补充, 共同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和精神世界, 这样图书馆就成为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后花园, 那里奇花异草、林泉怪石琳琅满目。对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可行性的论证:

1、图书馆的氛围可以引起学生渴望阅读的心理

图书馆里有一种崇高而肃穆的气氛, 一本本整齐排列的书籍, 是一个个伟大的灵魂, 他们散发的神秘气息弥漫在每个进入图书馆的人的周围, 浸染着人的心灵, 让人对文字对阅读不禁肃然起敬。在阅读课的时候, 把学生们带到图书馆, 让他们去感受这种气氛, 去触摸那一本本整齐而厚实的书籍, 阅读的渴望会油然而生, 每个同学都会郑重的捧起书翻阅浏览。这样就使学生对优秀的传统文化有了感性认识, 无形中培养了对文化的感情, 这就是引起阅读的心理诱因。

2、图书馆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而精确的阅读信息

处在阅读初级阶段的中学生对于可阅读的目标不明确, 当提到加强课外阅读的时候, 他们会很迷茫的问, 我们该读什么?此时就要抓住这个契机给学生们提供正确的阅读引导, 把学生带到图书馆, 让他们在翻阅一本本书, 浏览简洁又概括的作者介绍或内容简介时, 对所看过的作者或内容简介作摘录, 课后进行讨论和交流信息, 这样可以提供给学生多样而各有特色的阅读信息, 只有对阅读信息不陌生, 才会有阅读的自发性、精确性, 阅读的方向和兴趣就自然形成了。

3、应让学生学会把图书馆当作获取信息和写作材料的工具

当一个个学生紧锁眉头在作文课上闭门造车时, 当一篇篇作文把诺贝尔, 爱因斯坦, 居里夫人奉为至宝, 不厌其烦的使用时, 为什么不把学生带到图书馆, 扩大阅读的空间, 更新根深蒂固的旧知识, 重新赋予他们一片良苑仙葩呢?那里广阔的阅读空间足以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 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每当写作文、演讲、辩论等等活动, 需要丰富的材料、需要创新观点、需要言人所未言时, 能够首先想到去求助图书馆, 那应该是我们“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教学思想的成功吧。

二、要以科学的理念指导学生选择阅读的材料

在阅读材料的指导上, 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一般是按照从感性到理性的顺序, 从体裁上来说, 就是按照情感、哲理散文, 小说, 历史, 社科文的顺序。

情感散文对生活的感受可以让学生看到有血有肉的人生和鲜活的生活, 也教会他们怎样去抒发自己的感情。哲理散文给予的启示则可以引导学生们去思考生活。这样的阅读会使学生不由自主地留心生活, 感受身边的小事。小说是对生活理想的再现, 曲折的情节, 激起阅读的兴趣、带来阅读的美感享受;对善恶的评判无形中影响了学生们的人生观, 促进人格的形成。历史的作用本来是让帝王明得失, 鉴于古事, 以资于治道, 许多史书本身又是文学作品, 如史记, 所以他本身包含了情感、哲学、人生借鉴等诸多因素, 对学生的阅读水平是有一个较高要求的, 但一旦读了并有收获, 那将受益匪浅。社科文本身就是对社会、历史的思考, 对思想、哲学的探讨, 所以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知识和思考的能力, 才能去读, 并能与之交流, 应该是阅读的一个高层次。

三、课外阅读也有“精读”和“泛读”之分

图书馆阅读应属于泛阅读, 它能使学生的眼界开阔、吸收多方面的知识, 使学生站在一个至高点上俯瞰林林总总的文化和学识, 尽管不能够有多少、有多么深刻的领悟和见解, 但无形中会培养出一种大气, 一种全局了然于胸的自信。

为了与课本紧密联系, 顺着教科书的育人指导思想和层次逻辑培养学生, 我们还要实行“精读”形式的课外阅读。这种阅读的特点是专题性, 深入, 自主性, 容易激发学生去思考。

比如高一课本, 有出自论语的文章——《季氏将伐颛臾》, 这篇课文仅仅通过一个例子, 表现了孔子在治国政策中的“仁”的思想贯穿, 但孔子作为至圣先师, 他的思想是广博的, 他在修身、在教育、在文化思想等等方面的主张更值得我们去关注、去学习。此时课外阅读就要有专题性和明确的阅读书目了, 如《论语今读》之类的书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论语, 这样也就形成了论语的阅读专题, 学生们就不会管窥蠡测, 只见一隅, 而失之全面了。由此学生们写下了这样的读书札记“孔子的智和迂”、“今之君子的尺度”、“由孔子的思想看中庸之道”等等, 表现了他们的思考和创造。在欣赏和评价的过程中, 思考就深入了, 创新就产生了。

篇4:走进课内阅读

【关键词】阅读 文本对话 自主 引导

从诗经到唐诗,从宋词到元曲,我们的母语—汉语,始终充满着无穷的魅力。但在物欲横流的今日,在外来文化不断冲激下,强调母语教学已刻不容缓。如何引导孩子从小亲近母语,和文本进行沟通、交流呢?小学阶段的阅读教育无疑是母语教育的核心環节。只有经过广泛的阅读和大量的积累才能真正学好语文。由此可见,阅读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做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在指导学生阅读上力求推陈出新,但仍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一、重形式,轻效果

语文课堂是丰富多彩的,单单一个阅读的方式: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有分角色朗读、互评朗读等;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有范读、领读、复读等等。建立在阅读形式表现的多样性上的阅读要求不外乎是“有感情”的朗读、读出“问题”来、读出“解决方法”来。其实在课堂中如果阅读方法使用恰当,学生自然会有收获,问题在于如果过于追求形式化,那就弊大于利了。比如,“有感情”的朗读,课堂上,教师针对某一段落反复让学生读,利用领读、范读等形式,甚至采用评价、鼓励的方式进行煽情式的引导,但效果并不能尽如教师所愿。其实不难发现产生问题的原因:首先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未充分调动起来,个体情感与文本的内涵未产生共鸣,老师在台上讲的眉飞色舞,学生却不能紧随师后,融入情境;其次是文本本身难于让人动情,文本和学生生活的差距是造成学生和文本的疏远原因。长此以往,学生就只好“装”和“演”,使语文课堂教学变成了表演课、舞台剧。正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澄清面目尚有时”,我们教师事实上在这种所谓多样化的教学中迷失了方向——为了追求新潮看似精彩的方法而忘记了教学的目标;为了找寻表面的热闹忽略了许多本质的东西;为了模仿而去模仿忽视了学生的需要。

二、重提出问题,轻解决问题

课内阅读中,教师往往喜欢这样说:“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读出不懂的地方,读出问题。”让学生“读出问题”来,这本来是体现个性化阅读的一个重要环节,可是课堂中却时常会出现这样的一幕,学生读完了课文,提出了一些和课文内容无关紧要的问题或者是提出了一些“大、空”的问题。教师为了解决这一情况,只能草草结束这个“读出问题”,自然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也在教师的一手包办下,匆匆而去。其实个性化阅读不等同于“随意阅读”,它需要学生个体全身心的投入,而教师的引导、点拨和精辟的表述也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不善于启迪,面对学生提出的“繁、大、虚”的问题,那么师生只好围绕文本进行表演,课堂再次陷入泥塘。

三、重优等生,轻后进生

阅读教学应该是面向全体的教学,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不难看到这样的情况:师生间的合作在某些课堂上只是教师与几个优等生的对话,而未面向全体学生。木下百合子指出:“所有的学科教学都是一种有组织的社会性沟通现象,都是语言教学,没有沟通和语言的教学是不存在的。”在学生小组合作“共同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时,是不是每个学生都参与进去了?代表的发言是全组学生的意见还是优等生的意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真的进行了沟通吗?还是大部分学生处于倾听,做为观众?其他学生是否主动参与了学习,更多学生回答问题和朗读课文是不是因为在学习活动中产生了内在的积极性?还是因为可以得到老师的好评和表扬?优等生在课堂中得到了老师越来越多的赞赏,课堂成为了优等生和老师的舞台,而后进生也在这场戏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定位,在课堂中做一名观众。学生在这一刻还是新《课标》中所说的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吗?

那么语文课中该如何进行阅读指导呢?《课标》关于阅读教学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悟、体验和理解。”其实,阅读是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应处在引导者的位置,去启发学生,调动他们的阅读兴趣。我想,让我们放开阅读的手脚,会是一个好的开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儿童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就小学生而言,阅读不外乎让学生能“读通、读顺”,在此基础上能“读懂”。

在讲授课文《落花生》时,本来我预备用对话的形式来进行教学。课堂开始没多久,在第二次读课文后,我让学生放下书本,准备开始讲解文中出现的问题。可是有学生提出了:“老师,我还没有读完课文,请再给我们一点时间。”是啊,在平常的课堂中,我总是担心时间不够,不能完成教学任务,匆匆结束学生的朗读时间,让学生在对课文还是“云里雾里朦胧朦胧”时就开始了我的教学。转念一想,我答应了学生的要求,让学生继续去读。

经过这次反思,我发现其实给足学生“读”的时间,让学生自由的“读”是至关重要的。爱因斯坦在他的《自述》中说:“现代的教学方法,竟然还没有把研究问题的神圣好奇心完全扼杀掉,真可以说是一个奇迹;因为这株脆弱的幼苗,除了需要鼓励以外,主要需要自由,要是没有自由,它不可避免地会夭折。”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要有大量的朗读实践让学生自由的去“读”,去研究他们觉得有价值的问题。

阅读教学中,教师采用的各种教学方式都是为“读”而服务的,在读顺、读通、读懂的过程中,学生的综合能力自然得到提高,而文本也不会支离破碎。每个教师在课堂中应带着一颗诚挚的心,不游戏教材,不卖弄学识,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真正回归到朴实、真诚的母语教学中,我们的学生将会更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活水源头--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3]《读经典,学做人》

[4]《小学语文分享阅读的研究》

篇5:阅读指导课.doc走进冰心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的交流,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通过阅读,指导学生学会读懂童话,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想象能力。

3、学会基本的读书方法,从而读懂童话人物和道理。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都喜欢童话吗?你都看过哪些童话故事呢?

(美人鱼、丑小鸭、白雪公主……)

师:同学们真是见多识广,知道这么多的童话故事,真了不起!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在阅读童话故事中有更多的收获呢?

二、阅读交流

师:接下来请几位同学把自己最喜欢的童话故事推荐给大家分享一下,好吗? 同桌互相说故事。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童话,更亲密的接触,进一步感受童话的美丽。今天我们阅读活动的主题就是——走进童话世界。

师:我们应该怎样读一篇童话故事呢?这里有一篇老师非常喜欢的童话,想不想和老师一起读读?(板书《卖火柴的小女孩》)①快速读,童话中有哪些人物?

②精读,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③小组自由交流,作者写下这篇童话是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的?或者说你从中获得了什么道理?(领悟到了什么?)

三、总结读书方法

1、师:故事读完了,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你喜欢这个故事吗?为什么?

如果我们碰到好词好句又该怎么办呢?(对,摘录,做读书笔记。真是好办法。)

你想摘抄哪些好词?你了解这个词的意思吗?能用它说一句话吗?

2、师:细心的同学们,通过大家一起读了这篇童话,你知道怎样读一篇童话了吗?(抽2、3名学生回答后,板书:怎样读一篇童话故事?

1、先把故事读通、读懂;

2、一边读一边思考;

3、好词佳句要积累。)

3、师:读了童话故事后,用什么方式懂得一些道理呢(对,共同讨论,互相交流获得知识)

四、拓展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要养成认真阅读的好习惯。每读一本书,一定要认真读完,不要只翻阅主要情节,不能只问谁是好人或坏人。还要动笔,随时摘录,做好读书笔记,写读书心得。

(2)要留心观察、反复观察,留心生活中各种事物,做有心人。通过反复细致的观察,抓住事物的本质和特点,在头脑中形成生动、具体的形象。(3)要积极思考。读书要边读边思考,观察事物要注意分析。

(4)要爱护书报,注意用眼卫生。对公共的或别人的书报,更要注意做到不撕页、不卷角、不涂抹、不乱折乱卷。要注意阅读姿势,不要躺着或歪着头读书;不要在吃饭、走路、乘车、光线太强或太暗时看书。

五、布置作业

1、写读后感

篇6:阅读指导课.doc走进冰心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阅读指导课正在各校如火如荼的开展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对于一篇文章的阅读指导还算轻车熟路,但对于整本名著的阅读指导还是比较手生,经过语文课本上的名著阅读指导方法自己进行了一番斟酌,又和其他语文教师进行了商讨,终于比较成功地完成了这一课,现对本课的教学反思如下:

优点:

1、学生准备很充分,兴致极高,课堂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有电视剧《西游记》主题曲联唱;有精彩故事表演;有《西游记》知识竞答;还有竟猜歇后语……整个课堂轻松、愉快,讲台真正成了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

2、在对人物的正确评价方面,学生的评价难免有失偏颇,或太主观,或不全面,甚至是歪曲的,我便在同学们汇报各自观点的基础上,注意引导学生对人物进行正确、全面地评价,学生确实发现不了的地方,教师便结合事例进行补充(如对猪八戒的认识)。

3、教学中重难点处理比较成功,学生既对西游记的内容、人物形象、艺术特色有了深入的了解,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又对整本名著的整体阅读和精彩片段的细读方法有所掌握,真正完成了阅读指导课的目标任务。

不足:

首先,应对能力较差。如因为紧张,课堂环节之间的过渡语显得很凌乱,有时还多次重复。其次,给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时间短。因为怕完不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使教学环节方面留下遗憾,因此刻意地去剥削学生的合作探究时间。

其次,新课程强调阅读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认为阅读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从整堂课来看,这点还不够融洽,有些生硬。

最后,就是课堂上的教法和学法比较单一,基本上是以教师出示资料,对学生提问为主,对学生的思维有所限制。

篇7:阅读指导课.doc走进冰心

第二实验小学 陆春芬

一、指导目的:

1、让学生在读书指导活动中认识《爱的教育》这本书,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启迪学生拥有爱心,学会关爱他人。

2、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在活动中对读书笔记的书写进行指导,让学生养成读课外书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

二、指导重点:

让学生在读书指导活动中认识《爱的教育》这本书,激发阅读的欲望。

三、指导难点:

指导学生运用读书方法进行阅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课前准备:

小说《爱的教育》、多媒体课件

五、指导课时:一课时

六、指导过程:

一、读书名言交流引入,突出主题 1.交流读书名言:

师:同学们,古往今来,许多名人都很爱读书,他们在大量阅读之后,写出了一句句经典的读书感言。你最喜欢的读书名言是什么?(学生汇报)

2.引出罗曼·罗兰的名言:

师:同学们积累的读书名言可真多!罗曼·罗兰说的好“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有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出示)

二、交流课内《小抄写员》的感受 1.交流学习《小抄写员》的感受

师:前几天我们学习了《小抄写员》,(出示)你在这篇课文中读自己,发现自己了吗?说说你的感受吧!

(生交流感受)相机板书:表达方法、联系实际 2.读书方法的引导:

师小结:读书就是要这样,用心去感受,联系生活,有自己的真情实感。同时,对我们高年级同学来说,还要留心作者是怎么写的,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指板书)

三、走向课外《爱的教育》的推荐 1.介绍《爱的教育》及作者

师:你们知道《小抄写员》这个故事节选自哪本书吗?《爱的教育》板书 师:有读过这本书的同学吗?知道作者是谁吗?(出示)

作者简介:埃德蒙多•德•亚米契斯(1846--1908)是意大利十九世纪最著名的作家,青年时代就成了一名步兵军官,著有《军事生活》一书。他曾游历过许多国家,发表过著名的游记有《西班牙》、《摩洛哥》。其中亚米契斯最擅长描写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爱的教育》使他成为世界级的大作家。对这本书你还有哪些了解?(出示)(生回答)

主要内容:《爱的教育》是一部伟大的爱的经典。这本书以意大利小男孩安利柯的口吻,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发生在身边一个个感人的小故事。2.影响介绍:(出示资料)①夏丏尊先生的眼泪

师:最早将这本书翻译到我国的,是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夏丏尊先生。他在序言中写道:“我在四年前始得此书的日译文,记得曾流了泪三日夜读毕,……书中叙述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社会之同情,都已近于理想的世界,……于是不觉就感激得流泪。” ②亚米契斯的自白

本书的作者亚米契斯也说过:“凡是读这部书的人都将无法抗拒它的魅力……它所饱含的教益、慰藉和激荡的情愫无不使所有的人流下动情的眼泪……”

3.师:由《小抄写员》我们已感受到了深挚的父子之情,那么,这本书还将带给我们怎样的爱的教育呢?一起来读这本书吧。(指板书)

四、运用读书摘记的方法阅读《扫烟囱的孩子》

1.师:读书要有方法。《小抄写员》一课同学们撰写了读后感,有时我们还可以采用写读书笔记的方法。

2.出示表格,明确项目。(出示表格)教师补充说明要求。

师:《爱的教育》有很多感人的小故事,我们先来认识一个《扫烟囱的孩子》。3.阅读《扫烟囱的孩子》 ①学生自读,做笔记。

师:请同学们拿起桌上的故事,边读边圈点。读完以后再整理自己的读书笔记。提示:俗话说得好“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圈点会让你收获更多。(学生读故事,写读书笔记,师巡视指导)②全班交流

师:谁愿意向大家交流一下你的读书笔记? A概括主要内容:让学生说精炼,说梗概。

师:著名的文论专家周振甫先生曾说过:“读过一篇文章或一部书,要能够用极扼要的话,把这篇文章的主旨说出来,这才是真有体会。”所以,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培养自己的概括能力。

B最打动“我”的情节及感受(相机指导朗读)*重点词句部分,让学生互相补充。*“扫烟囱”的孩子的可怜 a.工作的辛苦

b.知道“扫烟囱”是个怎样的工作吗?补充资料。(出示)*女孩子们关心地询问、同情 *“慷慨解囊” *热心地号召其他人 C学生分角色表演

师:下面我们请几位同学分角色来演一演这感人的情景。D学生举例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你或者你身边的人有没有向别人伸出援助之手呢? E从《扫烟囱的孩子》故事中,让你对爱又有了怎样的理解呢?(播放音乐)学生交流对爱的理解。

师小结:同学们都感受到了《爱的教育》,就是:每天都要比昨日更好。要做良心赞誉的事,做父亲喜欢的事,使老师、兄弟以及其他人能爱你的事……每夜母亲吻我的时候,使我能对她说:今夜你吻的是一个比昨夜更高尚、更好的孩子。(出示)

五、拓展延伸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1.阅读其他故事: 师:希望你们都能在爱中成长,书中还有很多感人的故事,请你们打开书中的目录,快速浏览,看看你最想读哪个故事? 2.制作卡片:

师:下面请你选一个最感兴趣的故事读一读,把你的感悟写在卡片上。学生交流,把感悟卡片贴到前面。(播放音乐)3.总结升华:

师:这里有对父母老师的尊敬,有对朋友同学的帮助,有对祖国民族的热爱……这些都让我们感受到了爱的真谛。接下来请同学们运用写读书笔记的方法去读这本书,我们将在下个月召开召开“爱伴我成长”的班级读书会。

篇8:阅读指导课.doc走进冰心

走进《西游记》 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一、预设目标:

1、通过阅读《西游记》,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渗透阅读整本书的方法。

2、结合作品故事情节来理解人物形象。

二、阅读准备:

学生自带《西游记》。

三、阅读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文本

1、书籍是知识的源泉。我们除了学好课本外还要多读课外书。中国有四大古典名著,你知道哪一部?

2、今天我们要阅读的是其中的一部名著,先请大家欣赏一首歌曲。

3、这部名著是?关于这部著作,专家评价:

《西游记》是一本家喻户晓的奇书。

如果没有《西游记》,古代神魔小说将黯然失色。

(二)指导略读,整体感知

1、学生展示手中的《西游记》,说说是什么版本?这本书由几个部分组成?(前言、简介、目录、正文,后记)

2、指导略读前言或简介,想想作者吴承恩在什么情况下写《西游记》?书主要内容是什么?《西游记》主要写了哪些人物?

3、快速略读书的目录,说说你最想读其中的哪个故事或你读过哪个故事情节?

生交流,师适当引导个别学生介绍精彩故事的部分情节,引起阅读兴趣。

(三)精读片段 贯穿全书

1、指导精读《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精彩片段,抓题眼产生疑问读懂其中的人物和精彩的情节。

⑴ 交流描写白骨精“三变”的句子,穿插介绍原著的精彩描写,体会原著的精彩,激发学生读原著的兴趣。

⑵ 交流描写孙悟空“三打”的句子。指导朗读,体会人物特点,体会情节描写精彩的特点。

2、体会全书反复叙事的写法。引导可用精读的方法读《西游记》中其它精彩故事。

四、鼓励探究 拓展延伸

1、讨论:唐僧师徒各有特点,你欣赏谁?为什么?

结合理解三藏做事有恒心的特点。

出示原著中描写猪八戒的句子,鼓励课后探究阅读。

2、介绍不同时代的不同的人对《西游记》不同的解读。

篇9:阅读指导课.doc走进冰心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了解神话的特点,理解本文联想和想像手法的运用。2.指导学生了解课外阅读方法,进行有关神话的趣味积累,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通过阅读神话故事,感受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丰富多彩让学生从中了解中国和希腊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古老的文明,感受历史文化的璀璨与美好。

二、教学重点难点:通过阅读神话故事,感受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丰富多彩让学生从中了解中国和希腊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古老的文明,感受历史文化的璀璨与美好。

三、教学准备:学生自读三年级的课外阅读书目《中外神话传说》

教学过程:

课间播放动画《哪吒闹海》

一、创设情境,感知神话人物。

1.知道这部动画片叫什么名字吗?对了叫《哪吒闹海》它选自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封神榜》。同学们,大家都读过哪些神话故事呢?指名说。你能把它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吗?(学生上黑板写名字)2.知道这么多神话故事,大家真了不起!在这些神话人物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引导说话——说出人物形象,特征,性格特点等)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本领大,呼风唤雨,乐于助人,与自然作斗争,不怕困难、坚持不懈、为民造福、……)

师评:古时候,科学不发达,很多事情人们无法解释,以为神在起作用呢!其实神就是人们心目的英雄,在神话里,他们本领高超,去代表人去和恶劣的自然做斗争。

重点点评:老师知道同学们为什么这么喜欢哪吒和沉香了,因为他们都很善良和孝顺是孩子们的神。

3.其实啊,刚刚大家说到的故事,有的已经走进我们的语文课本。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每一册都有神话故事。

除此之外,我们的课外书中还有很多。中国神话那里有?不光我们手里的《中外神话传说》,向《诗经》、《左传》、《国语》、《庄子》、《山海经》、《楚辞》,乃至于唐诗宋词里都有,神话故事太多了,不仅中国有,外国也有。我们读过的神话仅仅是神话世界中的一滴水呀!今天我们就借助《中外神话传说》这本书,走进神话世界,更好地读懂神话。

二、品神话,读懂故事 品读《盘古开天辟地》 1.打开目录,同学们会发现《阿里山》和《世界最初的七天》这两个故事之间空了一行。看到了么?分隔的前部分是中国古代的神话,后半部是外国的神话。中国部分的第一个故事《盘古开天辟地》都读过了吗?谁来说一说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出示说话训练:读了《盘古开天辟地》,我知道了天和地起源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____,宇宙混沌一团,像___,是___用他的神力,开辟了___,他的___ 变成了世间的万物。)2.在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哪一个情节呢?

指名交流评价

3.喜欢神话故事,不能仅仅知道故事的情节,咱们要想领略神话故事的丰富内涵,不仅要细细品读字句,有时还要结合文字,展开大胆的想象。

4.教师边读边做标记,边指导学生想象画面。老师以自己的读书感受指导学生如何读书。注意师生互动。

实物展示全文,教师边带学生读,边现场做记号。

品读盘古开天辟地的这一段,体验盘古开天辟地的艰难。如:轻而清、重而浊。教师指导:遇到好的词语和句子,可以在旁边做一下记号

品读盘古手撑住天地,不让天地合拢的这一段。做一下动作,想象当时的画面感受盘古的伟大。教师指导:读后的感受往往是珍贵且易逝的,可以在书旁的空白处写下来。小结:我们这样一读啊,书中的人物好像活了过来一样,情节也更生动了,我们仿佛身临其境,这样读书才会越读越有趣呢。

5、总结板书:我们刚才是怎么读这一段的呢?书中好的语言,可以划下来。

精彩的情节可以反复读,并展开想象,有了感受可以写下来,有疑问也可以写下来。感受深刻的地方要有声有色的读读。实在喜欢还可以背背。相信同学们在平时的阅读中,都带着这样的方法读书,收获一定会很大的。

板书:

做记号

想画面

写感受

走进三国

教学目标: 1.指导阅读一段《三国演义》中的文字,教给学生阅读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2.学生汇报自己所喜爱的《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及故事;

3.以故事及故事中的人物为主线,达到指导学生读懂书中语言文字的目的。

4.通过对名著的欣赏和对人物的分析,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合作探究。5.体验文学作品的魅力,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力。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同学们,《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演义小说,也是我国历史小说中的著名作品。

三国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上到70岁的老人,下至几岁的小孩,都能说上一段。同学们已经读了这本书,看了碟子,觉得自己可以被称为“三国迷”的举手。

2.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三国(多媒体出字幕:走进三国)

3.先来几题考考大家怎么样?(一题一题出示,先出示题目,再出示答案)⑴桃园三结义三兄弟是谁?(刘备、关羽、张飞)

⑵水镜先生所说的卧龙和凤雏分别指谁?(诸葛亮、庞统)⑶“宁教天下人负我,休教我负天下”是谁说的?(曹操)⑷《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罗贯中)

⑸“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周瑜)

⑹闭月美女指《三国演义》中的谁?(貂禅)

⑺《三国演义》中有哪“三绝”,分别指谁?(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奸绝:曹操)

⑻“死诸葛吓走生仲达”仲达是谁?(司马懿)

⑼“三足鼎立”指哪几个国家三分天下?(东吴、西蜀、北魏)

⑽诸葛亮病逝何地?(五丈原)

4.同学们读得认真,记得仔细,可真了不起。

二、群英聚会

1.《三国演义》情节曲折,人物众多,它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一个产生英雄的年代。同学了们,你心目中的三国英雄是谁?用一两句话说出你敬佩他什么? 2.大家敬佩的英雄各不相同,看来对人物的看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3.由情节引出主要人物:看完三国演义,给你印象最为深刻的情节是哪一段?(以下环节随机,由学生所说情节教师相机引出主要人物)

关羽:

(1)生说:刮骨疗毒

(2)提到关羽,你还想到了哪些情节?(师相机点评)

(温酒斩华雄:出示原文,齐读)

(千里走单骑、水淹七军、单刀赴会、许都护嫂、华容道义释曹操、夜走麦城)

(3)面对曹操丰厚的条件让其归附,关羽报之的是“忠臣不侍二主”的回绝,忠心一片,苍天可鉴!也许,自桃园结义的那天起,关羽就已把自己交给了大哥,那是对大哥的情份,及至以后随之演化成对君主的忠义。被困麦城,这位凛然的汉子面对说客,说出了让人热血沸腾的辞令:(出示)

“吾乃解良一武夫,蒙吾主以手足相待,安肯背义投敌国乎?城若破,有死而已。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殒、名可垂于竹帛也。汝勿多言,速请出城,吾欲与孙权决一死战!”(指名读、齐读)

(4)关羽走了,带着情义走了,留下了一段故事,一段我们传诵着,后人也一样会去传诵的故事。

诸葛亮:

(1)生说:草船借箭

(2)诸葛亮是《三国演义》的核心人物,有关他的歇后语非常多,就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就有好几个,你知道吗?

(3)老师还收集了许多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你猜猜会是哪些?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分组合作读歇后语)

(4)一条歇后语就是一个精彩的故事,你能用最简洁,又最生动的语言说一个你喜欢的故事吗?(男女生比赛、生评价)

(5)刚刚我们只说了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其实由三国故事演变而来的歇后语数不胜数,你还知道哪些?

(6)我们钦佩诸葛亮,不仅仅因为他才华横溢、料事如神、胆大心细,更因为他知恩图报,为报刘备的知遇之恩辅佐刘家天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杜甫的《蜀相》。杜甫的《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曹操:

(1)生说:败走华容道

(2)在三国演义中,虽然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曹操被写成奸诈之人,但是他的军事才能仍然没有抹杀.他在几年的东征西战中,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连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君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国中最强盛的,他奠定了魏国的基础,后来晋国才能统一天下,所以我认为他也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3)对于曹操,同学们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对于人才的求贤若渴,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

对于有才干的人曹操还能做到不计前嫌,比如陈琳本来是袁绍的部下,曾经替袁绍起草檄文,骂了曹操的祖宗三代.袁绍失败后,陈琳归降曹操.曹操问他说:“你从前为袁绍写檄之,骂我一个人就可以了,为什么要骂到我的祖宗三代,陈琳连忙谢罪.曹操爱惜他的文才,不仅对他不处罪,还照样任用他.曹操同时也是个很有文学情趣的人,喜欢作文赋诗,即使大战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许多诗作都是乐府中的名篇.(以上部分如果学生能说出来最好,学生如果说不到教师可适当引导)

(4)出示《观沧海》

刘备:

(1)生说:三顾茅庐

(2)”三顾茅庐"的故事家喻户晓,也使刘备爱惜人才的美名远播,你认为他还有什么地方值得敬佩呢?

他既没有曹操那般的家族势力,也没有孙权父兄遗留的基业,但他却凭着自己的宽厚和耐性,白手起家,争得三分天下,在江山姓氏的帛卷上写下他刘备二字,成就了一段永恒的历史。如果把他麾下所有的人才都比做千里马,那他无疑就是相马的伯乐。桃园结义,同甘苦共富贵的承诺,让他为后世做了一个大哥的典范;长坂坡为惜赵子龙摔亲子,成为千古帝王第一人;有很多人看不贯他的哭相,认为他的天下是用眼泪换得的。其实我们仔细想一下,也就会明白了。一个王者如果对臣子流下仁爱的眼泪,他们也会用死不足惜的热情去报效这种知遇。“君之才十倍于曹丕,若嗣子可辅,辅之,若嗣子不可,君可自立。”

千古留传的那白帝城托孤的故事历来被人称颂,在世袭制的时代,一个君王敢把江山交托于外姓之人,恐怕历史上也只有他了。(以上部分如果学生能说出来最好,学生如果说不到教师可适当引导)

三、总结

上一篇:观你是我的兄弟有感下一篇:生物实验室教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