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专业税务局社会实践报告

2024-05-16

财税专业税务局社会实践报告(精选6篇)

篇1:财税专业税务局社会实践报告

财税学院2007级税务专业学年论文选题

001、从东北三省增值税税改透析我国增值税转型问题 001、税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002、税收宏观税负问题研究

003、税收行业税收负担研究

004、税收弹性问题研究

005、非税收入改革研究

006、税收政策与经济运行风险研究

007、税收与经济非协调增长原因分析

008、燃油税改革的风险研究

009、物业税改革相关问题研究

010、区域税收负担研究

011、论现行分税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012、浅谈我国分税制改革对地方财政的影响 013、分税制改革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

014、完善我国分税制模式之思考

015、优化我国地方税体系的思考

016、我国地方税主体税种选择研究

017、论中央与地方税权的划分

018、构建财产税为我国地方税主体税种的可行性研究 019、我国地方税体系的现状及其构想

020、关于加强地方税源建设的思考

021、试论中国地方税的改革与完善

022、中国风险投资税收政策研究

023、各级政府间税收竞争问题分析

024、关于建立中国环境保护税制的探讨

025、中国金融业税收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改革建议 026、中国转轨时期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税收调节 027、关联企业之间税收征管方法对策

028、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管理研究

029、关于长三角经济区发展的税收征管权协调问题研究 030、新企业所得税法下的税收筹划分析

031、推进税务组织在纳税服务中的政府绩效管理改革思考 032、实施税务组织政府绩效评估的具体创新思考 033、税收文化在我国新形势下的内涵效用研究 034、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纳税服务问题探讨 035、加强我国纳税服务的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

036、关于我国税收流失成因的探讨

037、试论我国纳税人权利保护的有效途径

038、提高我国税务行政执行力的探讨

039、结合税务征管案例探讨防范税收执法风险的举措

040、滋生税收执法风险因素的分析与探讨

041、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税收政策分析

04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税收政策建议

043、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

044、“绿色税收”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045、借鉴OECD做法 建立和完善我国环保税

046、我国财产课税的制度设计

047、确立财产税在地方税中主体地位的研究

048、完善财政管理体制 构建我国财产税体系

049、论现行分税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050、对我国的税收遵从问题研究

051、我国入世后遭遇的涉税贸易争端分析及启示

052、有害税收竞争的发展新趋势及我国对策探讨

053、金融危机下对提高我国税制竞争力的几点思考

054、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中的关联企业纳税问题研究

055、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中的反避税问题研究

056、支持我国企业“走出去”(对外投资)的税收政策研究

057、优化出口退税,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

058、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上海外贸企业的影响的实证分析

059、上海外资企业避税与反避税问题研究

060、浅析对外贸易视角下我国税制的国际竞争力

061、我国开征环境保护税的可行性分析

062、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

063、我国税制绿化程度现状及完善对策

064、环境税征收的理论依据及其在我国的应用分析

065、碳税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分析

066、发达国家环境税收及其对我国的借鉴

067、完善我国环境税制的有关问题探讨

068、我国排污费改税的可行性探讨

069、我国征收碳税的成本和收益分析

070、环境税的国际比较及借鉴

071、纳税申报中的纳税评估问题思考

072、小区物业费征管、业主权益保障与模式选择

073、上海市社区服务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074、城市垃圾分类回收的方法与绩效研究

075、上海市公共绿地外包服务的绩效研究

076、上海市财政透明度分析

077、上海市出租车行业税负的实证分析

078、上海市区县政府间税收竞争的实证分析

079、上海市民获得政府信息方式与便利状况的考察

080、基于分税制的上海市财税机构设置效率分析

081、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研究

082、我国城市“低保”制度建设的实证分析

083、养老保险的制度转制成本及其化解

084、农民工社会保险问题研究

085、单亲家庭的社会保障政策研究

086、农民工劳动关系的特殊性及其利益保护

087、国外失业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088、农民工社会保险问题研究(养老、工伤、医疗等)

089、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比较

090、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研究(养老、医疗、再就业、社会救助)091、企业所得税税率调整对企业投资的税收效应的实证分析

092、烟草类消费税与吸烟人群总体分布变化趋势分析

093、增值税征收的经济效率分析

094、增值税转型对企业投资支出影响的分析

095、二手房交易税收的税负归宿分析

096、关于增值税与营业税制度整合的思考

097、完善石油资源税收制度的探索

098、营业税税负转嫁的实证分析——基于房地产行业的分析

099、完善个人所得税扣除项目和标准的思考

100、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公平缺失

101、车辆消费税的经济效应分析

102、促进就业的税收政策思考

103、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思考

104、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思考

105、地方财政债务风险问题探讨

106、推动产业升级的财税对策思考

107、对我国现行财政赤字问题的思考

108、上海市社会保障制度运行状况调研

109、金融危机背景下上海市财政运行状况调研

110、金融危机背景下上海市税收状况调研

111、上海市建设“两个中心”的财税政策研究

112、新形势下税收优惠政策的调整思路

113、中国征税成本问题的现状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114、构建规范的地方税体系的问题探讨

115、促进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

116、中国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税收机制研究

117、关于税务代理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118、关于规范中国证券税制的研究

119、新形势下中国房地产税费制度建设研究

120、出口退税的理论新探索和制度完善

121、知识经济发展中的税收问题研究

122、转让房地产的税收筹划分析

123、企业重组并购的所得税筹划分析

124、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筹划分析

125、增值税转型背景下的税收筹划分析

说明:上述选题仅供参考,学生可以自行选题,也可在上述选题中加以拓展。

篇2:财税专业税务局社会实践报告

实习地点:*********地方税务局

实习时间: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为了进一步巩固扎实大学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为以后走出校园参加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2月25日到4月5日,我在*****************地税局稽查二所进行了实习。*****************地税局主要管辖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及私营经济区注册的企业,之所以选择稽查部门,原因在于稽查部门可以接触到企业,接触到财务知识,触摸会计核算的第一线。回想实习阶段的点点滴滴,收获坡丰。

一、了解了税务稽查的基本程序,深刻体会到了税务稽查执法的严肃性及程序性

1.向纳税人出示稽查证

2.填写税务稽查通知书并例行检查

3.如果出现偷税、漏税、欠税等问题,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的规定填写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及限期纳税通知书

4.填写税务稽查回证

税务稽查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具有一定的法定程序。在实习阶段,曾有一个企业向稽查人员索要稽查证,恰巧我们的工作人员忘记带了,结果,我们又回到单位,取了稽查证后才例行检查。1

我们也非常理解企业的工作人员。所以,作为稽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税法的规定,依法办事。

2.掌握了税务部门的几种查帐方法实习阶段,由于稽查二所的工作重点在外资企业上,我接触比较多的也是外资企业,他们向地税申报的税种包括: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印花税、防洪费、教育费附加及车船使用税。稽查阶段主要有以下几种体会:

首先,我深刻理解了谈话在税务稽查方面的重要性。实际工作中,企业的工作人员看到“穿制服”的来例行检查,往往存在害怕的心理,气氛比较紧张。通过谈话,不但可以拉近与企业的关系,缓解紧张气氛,使整个检查过程处于一个轻松的氛围下,而且还可以从谈话过程发现问题。

其次,通过检查和学习我总结了一些稽查问题类型,并且进行了分析:

1.房产税(1)问题:拖延履行房产税纳税义务或偷取房产税。

分析:根据房产税的有关政策,纳税人委托施工企业建设的房屋应从办理验收手续之次月起征收房产税,但在办理验收手续前已使用的房屋应按规定征收房产税。因此纳税人新建的房屋只要通过了验收或已经开始使用就要申报缴纳房产税。企业了解税法,知道房产税计征有两种情况,一是房产转固定资产后次月计征,二是如迟迟未转固定资产,但已使用,应以使用之月起计征房产税。因此有些纳税人采取不按时上帐等手段,有意隐瞒房屋已通过验收或已使用的事实,以此拖延履行房产税纳税义务。由于纳税人未按规定将房屋上帐,造成税务检查无据可依,至于何时使用,企业可以灵活提供,从而达到少纳税不纳税的目的。对策:检查企业收入费用帐,如某企业辩称一直未使用生产厂房而其帐上已反映有销售收入,则从其有收入之月起计征房产税。如果某企业辩称办公厂房、生产厂房未使用,而其成本费用帐上

2反映其水电气或其他费用有发生,则可以推断其已使用,藉此向企业询问,促使其提供其真实使用时间,据此计征房产税。

(2)问题:房产原值不实

分析:①企业房产附属设备未计入房产原值作为机器设备类核算,缰醒肟盏鳌⑴璞浮⒄彰魃璞傅?

对策:依据法规对企业房产原值予以核算并予以征纳

②企业房产原值较大,以种种借口拒不提供房产原值

对策:按税法规定,按楼房800平方米,平房400平方米计算原值。

(3)问题:房屋租金不入帐或少入帐,以达到其少纳不纳房产税的目的。

分析:近年来房屋租赁业发展较快,房产税逐渐成为地税部门的主体税种之一。但部分房屋租赁业存在较严重的税收流失。一是个人出租房屋。他们多出租给小型私营企业或个体经营者,因承租者经营规模小,交纳房屋租金多以自制收据或白条代替正式发票。二是出租方将房屋出租后,不签订房产租赁合同,多以内部承包名义,签订虚假的联营承包合同,按期从承租方取得固定的房租收入。三是行政机关出租房屋。因这些单位纳税意识差、内部资产账目不清,出租房产与自用房产混在一起,造成这部分出租房屋的税款偷逃。四是改制企业出租房屋。企业改制后,新企业租赁原企业房产经营,但却很少缴纳租金,因这部分房产原值多则上千万,少则几百万,从而造成税款大量流失。通过上述方式造成租金帐上未记载或少记载,以此可达到少纳或不纳房产税的目的。

对策:加大对房产税的稽查力度,加大税务系统内部横向和纵向的联系,系统内部联手检查摸清房屋出租业的税源底数。调取租赁合同,并反查承租户支付的租金,用以核定企业租赁房屋实际收取的租金,并据以计算房产税,责令企业交纳。

2.印花税

1.问题:外资企业国外母公司与国内子公司之

间订单不缴印花税。分析:企业不了解税法,认为印花税只对合同计税,依据税法有关规定,订单、要货单及载有数量金额提货单均可视为合同计算印花税。

对策:依照税法进行征纳。

2.问题:企业辩称交易无合同。分析:企业逃避纳税,因为合同属于帐外行为,单纯检查无法查出,所以部分企业有持无恐,以无合同相对抗。

对策:对于国际业务来说,海关监管较严,所以进出口贸易都必须有合同通关,因此可以据此驳斥企业无合同的狡辩并依法核定其应纳税款。

3.问题:企业非贸易合同如租赁合同、建筑合同不计征缴税。

分析:企业财务人员或是忽视或是故意不缴税。

对策:依法及时予以征纳3.个人所得税

1.问题:效益较好的行政事业单位或企业,通

过其三产公司分解职工收入,采取分别发放,分别

计税的方法,以达到少纳个所税的目的。分析:此种情况在效益较好的单位中比较普遍,由于分解了收入,因而在稽查中如不了解单位或三产公司人员组成就会被蒙蔽,使企业偷逃税的行为得逞。

对策:在检查企业单位三产公司或与其关系特别密切的企业时,要考虑到这个问题,并细心留神,勤动脑、多思考,如果企业人员有重叠则应延伸检查,发现问题,达到稽查企业偷逃税的目的。

42.问题:外籍人员不申报其境外收入。分析:由于外籍人员境外收入我们无从掌握,所以外籍人员有恃无恐,以为不申报税务部门也无据可查,从而偷逃税款。

对策:通过情报交换以达到警示、督促的目的。(3)问题:外籍人员工资用外币支付的,在折成人民币计税时使用

外币现钞价,少纳个人所得税。分析:故意或无知通过差价达到少纳税的目的。

对策:依法核算,予以追缴。

再次,通过对一具体的建筑企业的检查,认识到建筑合同在建筑企业检查中的重要性

某企业,注册资金仅25万元。从基本资料上看属于小户,检查中稽查人员首先对该户2003—2004年纳税情况进行了核对,通过调取发票领购簿、核查发票,核对其已缴税款,发现该企业开票税款已纳齐。经查未发现有未开票情况,合同印花税也已纳齐。正当认为该企业建筑税基本纳齐时,我们的稽查人员无意翻看了一下建筑合同,其中的一项条款引起稽查人员的注意,工程方式:包工不包料。稽查人员通过调取每一份合同,发现里面绝大部分工程方式都是包工不包料,也就是说该建筑企业只对人工及费用上了税,那么那部分料款又从何而来呢?是否已经完税了呢?稽查人员不动声色地同会计闲谈起来,通过闲谈,进一步了解倒该企业是某事业单位的下属公司,该事业单位主管的工程均由该建筑企业施工,只支付其施工费用。有鉴于此,检查组意识到有必要进行延伸检查,看反映在该事业单位帐上的这部分料款是否已经完税,由于两企业在一起办公,所以通过正常稽查程序后,稽查人员很快看到了事业单位的帐。由于其为事业单位,所以只缴纳个人所得税,又检查其帐目,发现其中料款一项两年共计400余万元,并未完税,通过核算,该企业建筑营业税共漏缴28万余元。此案例还进一步体现了谈话在税务稽查方面的重要性。通过此案,我得出以下两点启示:①建筑企业检查首先要看建筑合同,其次查税,由此案可见建筑合同在建筑业检查中尤为重要,有时能起到提纲契领的作用②部分企业总是千方百计逃避纳税,规避 5

检查,其中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分解收入,一个单位注册成几个公司,分解收入,逃避检查,因此在实际的税务检查中要勇于发现问题,抓住不放,如果有必要,不能怕麻烦,要勇于进行延伸检查,一查到底。

3.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思想意识实习期间,正直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我跟随

*****************局的广大党员干部一起学习了《党章》及历届党的领导人的重要讲话,使自己的思想意思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篇3:财税专业税务局社会实践报告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校;财税专业;现状;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

中等职业学校以培养实用型人才為目标,对财税专业的学生来说,不仅要掌握基本的财税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形成熟练运用本专业知识的基本技能,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和加强实践性教学,强化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本文试就中职财税专业加强实践性教学谈几点思考与探索。

一、中职学校财税专业的现状

第一:招生难,生源不减

第二:就业忧,找准定位。

第三:层次低,注重实用。

第四:生源差,精讲多练。

第五:师资强,能讲会训。

二、提高对实践性教学的认识,是加强实践性教学的前提

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学校领导和教师对实践性教学的认识不足,表现为在财税专业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动手操作,导致实践性教学流于形式。要适应社会发展对财税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我们要提高对实践性教学的认识,切实把实践性教学当作关系到人才培养的大事来抓。加强实践性教学的组织、实施和指导工作,使实践性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体系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合理安排实践性教学的内容和进度,明确模拟实验类教学的学时、要求和做法,监督、保证实践教学时间和必要的经费,不断扩大实践性教学领域,提高实践性教学的质量。

三、开拓创新实践性教学,是加强实践性教学的基础

财税专业课实践性、应用性、操作性很强,要提高实践性教学质量,教师应根据财税专业特点、学校的模拟实训条件及实习基地的实际情况,对实践性教学进行开拓创新,以提高实践性教学效果。就此我认为可进行如下的尝试。

(1)创建新的实践性教学计划体系

(2)抓住实践性教学的关键性环节。

(3)实践性教学活动与学生就业对应

(4)改进措施基本构想

1、整合课程:内容要真正从学科型转变为横向实用型。首先,财税专业课程要下决心删减一些难、繁、高层次岗位、实用价值不大的教学内容,补充岗位必需的技能操作规程内容。其次,在提高财税课程的技能训练的同时,必须开设一定量的与财税专业相关的扩展性课程,使学生不至于局限在一个点上,以扩展学生就业选择范围和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

2、改革方法手段

1)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及专业潜能,在教学方法上,逐步从以教学为主体的知识灌输型,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能力培养型教育,大力提倡启发式、直观式、讨论式、案例式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改善教学设备,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通过教室的多媒体系统,教师可以演示课件、介绍各学科基本原理;通过多媒体电算财税模拟实验室,学生可以亲自操作,增强动手能力等。

3)加大校内模拟实训力度。

第一阶段,进行数字大、小写强化训练。训练内容是:按照财务工作的要求,在进行账务处理时,对大、小写数字的标准化进行训练。

第二阶段,计算技术技能训练。通过计算技术的技术训练,使学生掌握珠算的基本算法及计算器使用、点钞的基本技能,达到所规定的等级标准。

第三阶段,微机基础操作技术训练。通过增加学生上机时间、举办操作竞赛、晋级考核等活动,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不断提高微机的操作技术和速度。

3、定期举行财税专业技能竞赛,提高学生掌握财税技能的兴趣,形成一个学习专业技能,掌握专业技能,提高专业技能的氛围。

三.提高专业教师的技能素质,是加强实践性教学的关键

“名师出高徒”,没有高素质的实践教师,就不可能培养出具有较高技能水平的学生。要搞好实践性教学,必须有技能过硬的专业教师。财税专业教师应提高自身的实际业务操作水平,学校要经常开展以提高专业技能为内容的教研活动;强化教师继续教育,鼓励教师利用各种机会、通过多种渠道参与专业工作实践,并力争提高层次,聘请企业一线的行家能手,示范各种账表的填制技巧,系统介绍操作规范的内容,将实际操作的要求和技巧传授给教师,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素质。

四.建立完备的模拟室和巩固的校外实践基地,是加强实践性教学的保证

完备的财税模拟室和巩固的校外实践基地是学生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是进行实践性教学的主要场地,是搞好实践性教学的有力保证。每位学生都有动手操练的机会。建立固定的校外实践基地,是提高和检验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学校可与企事业单位建立稳固的业务联系,为学校提供教育支持,提供实习场地和实习指导,通过学生的顶岗实习,丰富学生实践教学内容,增加学生实践机会。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不仅提高了财税业务水平,而且有助于了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了解企业经济业务变化,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要求。

五.强化实践技能考核,是加强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环节

实践技能考核是评定学生实践成绩,检验和巩固实践教学效果,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学生的实验、实习成绩不能只凭实验报告或实习总结进行评分,而更应该重视实际考核。可以把实践技能的考场设在模拟室或企业,以单项专业技能为单位,从学习态度、熟练程度、对错比例和实际效果等几个角度全面考查,综合评定其成绩。要立足于具体业务,重点考核学生业务操作,要突出综合性和岗位流转性,既要模拟企业的经营运作过程,检测学生在仿真的环境中理清经营活动及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对于财税专业中集操作和智力技能于一体,其考核不能只重结果,更应重过程,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篇4:财税专业税务局社会实践报告

财税字[2000]25号

颁布日期 2000-2-2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0]1号)的精神,推进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改革,经国务院批准,现对2002年底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有关的税收政策通知如下:

篇5:财税专业税务局社会实践报告

关键词:创新实践导向;财税专业;课程;优化整合

一、创新实践导向下财税专业税法与会计类课程设置的基本目标

(一)总体教学目标的优化。会计知识已成为财税专业学生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从事相关工作的基础工具,在设置总体教学目标时应充分体现会计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将总体目标设置为: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备财政、税务、会计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熟悉税收政策、税收与会计实务操作,能够在税务、经济管理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从事税务代理、税收筹划、企业财务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性人才。

(二)具体教学目标的优化。(1)会计学课程教学目标的优化:各高校财税专业会计学课程的设置方式存在一定差异,但普遍课时量较少,任课老师的授课重点往往在于具体事项的处理,对基本财务理论以及财务报表的讲述不够深入,。结合专业特点以及后续课程的要求,在制定《会计学》的教学目标时,应加强对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的讲述,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以基本理论为纲提升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2)税法课程教学目标的优化:本课程的前导课程为《会计学》,通过讲授税收法律知识及中国税收体系,使得学生熟悉税收政策,增强学生税收实务的应用能力。(3)税务会计课程教学目标的优化。本课程的前导课程为《会计学》和《税法》,由于财税专业学生《税法》课时量较多而《会计学》课时量相对较少,因此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应侧重于会计知识的讲述,以本课程作为会计类课程的有效补充,引导学生比较税法和会计准则的异同点,使学生通过学习熟练掌握各类涉税事项的会计处理方法。(4)税务稽查课程教学目标的优化:本课程的前导课程为《会计学》、《税法》与《税务会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税务机关代表国家依法对纳税人的纳税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的基本方法。

二、税法与会计类课程教学计划的优化整合

第一,适当增加《会计学》课程的学时。以本学院为例,学生需要在48学时内学习会计的基本原理、簿记系统的构成、基本操作程序以及《企业会计准则》中一般会计事项的具体核算方法和操作方法,课时量难以满足教学要求。建议将《会计学》分为《会计学原理》和《中级财务会计》两门课程,在《会计学原理》中介绍财务会计基础理论、复式计账、账户设置、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账簿登记、试算平衡、调整与转回;财产清查、会计报表简介、财务会计核算程序与组织等,《中级财务会计》介绍企业一般会计事项的具体核算方法以及财务报表。第二,在课程开设学期的安排上应做出优化,将《会计学》作为学科基础课安排在大一下学期开设,之后按照《税法》、《税务会计》、《税务稽查》的顺序,依次安排在不同的学期,保证各门课程知识体系的连贯性。一方面学生能够及时复习前导知识,又可以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出现教师授课时过多介绍与本课程相关但学生尚未学习的知识,后续课程又重复讲授的情况,提高教学效率。

三、税法与会计类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

(1)会计学教学内容应更具针对性。首先应重视对于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的讲解,加强学生依据基本理论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讲解到具体事项时也应引导学生分析具体方法的理论根源;其次,会计学教材对于涉税事项往往做出了简化处理,但是对于财税专业学生而言,涉税事项是学习的重点,因此可以引导学生自行查找税法相关规定,思考若不做出简化应如何进行账务处理,这样既能提升学生学习会计知识的兴趣,也能引导学生预习后续的税法课程;最后,会计报表、会计账簿、会计凭证的稽查要点和稽查方法是税务稽查课程的重要内容,因此应加强对会计报表的讲授,使学生能够理解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各个项目的经济含义。(2)将会计学知识融合于税法教学中,加深学生对税法的理解,提升税法课程的教学效果。(3)税务会计教学侧重于增值税会计和所得税会计,避免与税法和会计学内容重复。现有的税务会计教材主要介绍各税种的税法规定和涉税事项会计核算,有些教材中还介绍纳税申报和调账方法,结合财税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和知识体系,应以涉税事项的会计核算为教学重点,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增值税会计、消费税会计、出口退税会计、所得税会计及其他税种会计,其中又以综合性最强的增值税会计和所得税会计为教学重点。(4)税务稽查主要讲述税务稽查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技巧,以及主要税种的稽查要点和方法。

四、税法与会计类课程教学方法的优化整合

税法与会计类课程均为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理论学习之后必须通过必要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达到学以致用,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于财税专业人才的需求,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其一,在税务稽查课程后安排税务实训课程,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认识,将学生所学的税法和会计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能力。(1)形成基于工作全过程的综合化实训内容,会计与税务在实务工作中是不可分割的,因此在课程设计中,应以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将税法与会计类课程的各项基本概念、基本方法有机融合于实训内容中,具体包括会计处理、纳税申报和税务稽查。在经济业务的设置上,鉴于学生在学习完《会计学》课程后一般并未进行财务会计模拟实习,税务实训课不应将经济业务局限于涉税事项,而应包括所有经济事项,从而使学生对企业经济活动有更为完整的认识;(2)模仿企业真实场景设立工作岗位,明确各岗位职责,选用企业实际经济业务作为实训案例,在实训进行中使用真实的凭证和报表,使学生在实训中能够体会到实际岗位中需要的工作能力和处理方法。(3)建立完整的业务体系,使学生通过实地操作熟悉从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纳税申报的全过程,最后再由其他小组同学进行税务稽查,通过实际操作将各门课程的理论知识较好地结合起来。其二,加大对实践性教学的投入,完善税法与会计类课程实践教学设备,建立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平台,将实践教学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专业实践平台、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学生职业技能训练平台、学生素质拓展平台等,强调在真实情境中训练技能,不断增进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现有财税专业学生的实习基地主要是在国家税务机关,实习内容也侧重于从国家角度对企业进行纳税检查,这仅仅是财税工作的其中一个方向,因此还应深入到企业,结合企业经济活动的实践,深化学生对会计工作和纳税申报工作的实地认识。

参考文献:

[1] 王敏,《职业发展导向财税专业课程设计之探讨——借鉴台湾逢甲大学财税系课程革新经验》,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篇6:财税专业税务局社会实践报告

【关键词】高职会计专业 税务实务 “以赛促教”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技能竞赛形式的教学,实现“以赛促教”,逐渐成为高职学校的进行会计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其通过组织开展会计技能大赛,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实践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也能够有效促进会计教学改革,实现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的提高。而《税务实务》作为高职会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税务处理以及会计核算等方面的综合实践能力。因此,引入“以赛促教”教学模式,对有效提升《税务实务》课程的教学质量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高职会计专业中的“以赛促教”

在当前的职业教育改革中,技能大赛逐渐受到高职院校的普遍重视,也成为衡量其办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以赛促教”的实践教学,简单来说就是将课程中的实践部分分解为任务内容,并以技能竞赛的形式来完成,从而实现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而教师在其中通过对学生参赛进行指导,以弥补自身之不足,实现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提升,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以赛促教”引用于高职会计专业,主要体现在对会计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师素养等方面的改革上。

1.1推动教学内容的整合

高职学校举行会计技能大赛,必然要以会计行业相关职位为竞赛内容,在此基础上可以对会计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有充分的了解。教师就可以根据行情发展,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以体现一定的实时性和前沿性,实现整个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的优化。

1.2促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为保证技能大赛达到可行性的效果,高职学校需要购置相关的教学软件,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逼真的模拟。因此,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会计教学环境的改善,在课堂上就可以着手企业的真实经济业务。因此,就是可以在技能大赛课堂,适当增加案例教学等部分,讲解企业会计的具体工作流程或者处理方法等,促进教学方法的革新。在教學手段上,高职学校也可以与企业合作,实现在相关的实验场所、实训基地完成教学的实践内容。

1.3实现教师素质的提升

技能竞赛作为一种新型教学形式,也是实现教师与学生双向交流的平台。其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性,体现着教师对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此,会计教师必须要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能够对学生进行专业化的指导。可以说,会计技能竞赛既是对学生专业知识的考察和运用,更是对教师职业技能和教学水平的考验。因此,高职学校必然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氛围,促进会计教师不断掌握新技能,提升专业教学水平,以实现会计教学的改革。

2.《税务实务》课程“以赛促教”的实践探索

《税务实务》是一门融税收法律、法规和会计核算为一体的专业技术课程,也是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由于与会计岗位群中办税员业务岗位直接对应,本课程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为此,笔者认为,在高职会计专业《税务实务》课程中实施“以赛促教”,实现“赛教融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现代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运用

据调查,我国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只有一项会计技能大赛,其中每个赛队由出纳、成本会计、主管、总账等四个选手共同参赛,四个选手通过老师的指导,团结协作,完成赛事。众所周知,经济越发展,税法越重要,而在具体税务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仍对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认识不够,因而学生较为被动,其积极性和协作性也受到了一定的遏制。而技能大赛比的就是学生的专业技能与合作能力。在这一比赛规则下,《税务实务》课程教师可以从中受到教学启发,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在技能大赛的引导下,可以对教学过程、教学标准等根据赛项中的具体问题和工作情境,以岗位任务的形式进行实践教学安排,提升学生的岗位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学校还可以组建学生的技能学习社团,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开展各项教学活动,走向企业和税务大厅,形成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

2.2加大税务课程的实践教学力度

《税务实务》教学既不能脱离理论基础进行全实操的实践教学,也不能一味注重法律理论内容,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实践课时,适当加大对税务课程的实践教学力度,保证课程体系的科学化。从会计技能竞赛的赛项设置上看,对学生专业综合知识和技能的考察居多。因此,高职学校应该对现有的教学体系进行完善。具体针对《税务实务》来说,应适当加入办税职业能力和岗位技能项目训练,以任务为导向,实现对学生岗位能力、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等方面的提升,真正做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如可以将税款计缴精准作为赛事引入税务教学,对税务实务进行模块化的细分,使学生在一种开放式的仿真职场氛围中进行税务技能实训。

2.3提升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水平

会计技能大赛也为广大会计专业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自身教学成果的平台。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具体的会计赛项也会不断变化,对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水平要求也越高。这就需要高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和实践能力,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行业动态,实现对教材内容的提炼和升华,实现高效教学。除此之外,在实际操作能力上,教师也要充分掌握技能大赛的具体规则和过程,参与学生的工作过程,进行必要的示范教学,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因此,对于《税务实务》课程教师来说,也应该努力提升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实现学校“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建设。

2.4改善实训教学条件

为保证学生对技能竞赛产生足够的兴趣,以有效发挥“以赛促教”模式的效力,还必须构建良好和谐的环境,改善硬件和软件设备。为此,高职院校有必要实现会计教学资源的整合,改善实训教学条件。比如说,要对学校实验室的开放时间进行合理的调整,在保证正常的上课时间开放之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积极进入实验室进行项目的练习,开展技能竞赛实践等,充分发挥实训的价值。同时,高职学校也可以对会计教师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以提升教师进行实践教学资源开发的积极性,以进一步完善实训教学。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实现“以赛促教”在高职会计专业中的有效实践,对实现会计课程改革,提升会计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会计教师的专业能力等方面都有深远的影响意义。因此,作为高职会计专业《税务实务》课程教师,也需要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努力探索“以赛促教”教学模式,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实现科学化的会计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王礼红.“岗课证赛”深度融合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J].市场论坛,2015,No.13203:59-60+63.

[2]王慧.高职会计专业“课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财会通讯,2015,No.68731:63-65.

上一篇:excel怎么在单元格中插入勾字符excel办公/数码下一篇:季度施工安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