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总结

2024-04-15

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总结(共14篇)

篇1: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总结

《民族文化进校园—故事会》

活动总结

9月14日下午,我校全体师生在校领导代金勇校长的领导下开展了一次以《民族文化进校园—故事会》为主题的活动。活动中同学们热情高涨,准备充分,通过各位选手精彩的演讲,本次活动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通过本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拓展了同学们的视野,让他们知道了一些少数名族的传奇人物及传说故事,从而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灿烂与辉煌,同时也锻炼了同学们的胆量和勇气。但活动中也暴露出一些不足的地方,首先由于受家庭及学校设施条件的影响大多数同学知识面比较窄,查找资料比较难,对于故事的完整性掌握不够全面。其次同学们由于上台表演的机会太少,有部分同学还是有点怯场,过于紧张,没有发挥出最佳的状态。最后是由于老师的指导还不够,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逻辑性还需加强和锻炼。针对本次活动所表现出的优、缺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一定会扬长避短,平时也会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培养,为国家培养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奋斗终生。

篇2: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总结

工 作 总 结

民族民间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了素质教育和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而且还较好地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了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现将我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工作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文化就是一片土壤,学校一旦开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它的每一个成员就会从这片土壤中吮吸营养,健康成长,构建和谐校园,建设民族精神,继承和发扬地方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根据县级文件精神指示,结合我乡及我校实际,决定组织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

二、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基本情况

我校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自本学期秋季开始启动,我校根据当地民族的民俗民风特色,因地制宜地探索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的教学项目,初步取得一些成绩。

1、苗族芦笙舞

(1)结合本校实际认真制定文艺活动实施方案,做好活动所需的各种表册,做好活动相应各种筹备工作,安排文艺表演队训练节目,使文艺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2)初步选定一些比较优秀的舞蹈节目。

2、苗族歌曲开展情况

(1)学校邀请校外辅导人员一名,辅导我校师生苗歌教学。(2)学校组织教师和部分学生利用周末,到村寨走访民间苗歌爱好者,了解苗歌调式的特点等。

3、苗族竹竿舞

学校组织老师利用兴趣班对学生进行辅导。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教学。

本学期是民族文化教育开展的第一学期,所做的事都在不断摸索中进行,在各项工作开展中,工作执行力度不到位。例如各种资料未能得到完善,有些制度未制定,导致部分工作不能得到较好的开展。本学期未能完善的资料、制度等有待下学期不断完善,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激励全体教师参加民特工作的积极性,使民族教育得到不断深化和发展。

三、主要做法和经验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是保护和传承优秀民族民间文化的需要。通过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从小培养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意识,逐渐把优秀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由自然引向自觉,由家庭引向学校,由分散引向集中,进一步拓展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渠道。各校领导班子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后都成立了领导小组并研究制定了实施方案。

2、制定教学方案,纳入学校校本课程教学规划有序推进。我校组织全体教师全员参与,使学生认识本民族的文化,对广大人民群众产生了重大影响,也使他们开始关注自己的民族文化,并对学校开设民族文化课表示支持。

3、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对民族文化有更生动形象的认识,学校还邀请民间艺人进课堂授课,为学生表演。

4、及时总结,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我校对每次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都及时进行汇报、自我评估,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及时总结,以利再战。对出现的失误,及时纠正,特别是对于教材的编写,坚持既传承发扬,又不偏离方向的原则,保证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顺利前进。

四、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由于我校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不平衡,对民族民间文化正处于挖掘状态,在教学上也在不断探索教法,今后将更加努力作好此项工作。

2、经费不足,乐器少,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缺乏民族服装,学生在表演时,氛围不够。

五、进一步做好传承民族文化工作

1、进一步提高教师素质和学生保护传承民族文化的全民意识。

2、各组要认真组织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工作。组织全体教师编写民族文化教育课所需教材。

3、加大经费投入。将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设立专项资金,为相关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确保工作的持久性。

4、加大对民族文化教师的培训,保证“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定期邀请民间艺人对教师进行培训,充实我校民族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定期对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进行阶段性评估,举办一定形式的展示活动进行经验交流,进一步促进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5、加快教育改革步伐,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制约,把民族文化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为开展民族文化教育提供一定的时间、空间。从经费、教材、师资等方面,为民族文化教育创造必要条件。

6、建立长效管理机构,加强队伍建设,构建一支强壮的专业教师队伍。建立长效管理机构和培训机制。一方面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强大工作力量,建立一支高素质、具有实干精神的专业队伍。

篇3: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总结

一、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课堂

让国学教育走进课堂, 是学校进行国学教育活动的重要形式, 是开展国学教育的关键。要求教师对学科渗透国学教育的意义有较深刻的认识, 结合学科特点, 把握学科性质, 从教材实际出发, 紧扣教材, 将国学教育寓于知识的讲授和训练之中, 有机渗透国学教育, 努力做到科学性、思想性和生动性的统一。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 要结合课文内容或教材特点, 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将国学经典融合到对课文的学习巩固、拓展迁移等环节中。学习古诗, 可以与相同题材的诗词进行链接, 与相同意境的诗句链接, 也可以与相同风格的诗人链接。如学习《瀑布》一文, 就可把它与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对比进行教学, 让学生了解两者在描写瀑布时的相似之处, 也让学生发现两者描写侧重点的不同。同时, 在比赛的形式上, 让学生交流读过的有关水的诗词歌赋, 在交流的同时, 学生巩固了以前学过的诗词, 也学到了不少新的知识。总之, 我们的国学教育不是孤立的, 要以这种不着痕迹的方式让学生乐于接受, 乐于学习。我国数学源远流长, 自成体系, 有其特色, 具有世界意义。教师要有意识地用学生能够接受的语言和方式向学生介绍有关内容, 以具体事实说明中国历来是数学大国。这样做对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大有好处。品德与生活 (社会) 学科要结合教材内容, 根据思想品德内容搜集国学中精粹部分和典型案例。励志怡情, 明理启智, 激发民族情感。

艺术学科主要着眼于通过演奏、绘画、欣赏具有爱国主义思想内容的歌 (乐) 曲和国画等教育手段来进行。美术课, 教师让学生欣赏古代名画;在音乐课, 让学生聆听古典音乐, 体育课上则让学生领悟中国功夫的神奇。科学课堂上常常出现以诗词设立情景导入, 诗词中的科学等。

二、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

(一) 与学校文化建设结合

蓬生麻中, 不扶自直。道德、情操、气质等不是教出来的, 而是靠陶冶、熏陶、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而来的。因此, 有意识地挖掘学校文化内涵,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 让其参与到教育活动中, 显得尤为重要。要让学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显现一个鲜明的特征:传统教育。充分利用黑板报、专栏、墙壁、甬路、走廊等, 让传统教育渗透到每一个角落, 无处不在。拓宽书香园地。教学楼中庭, 建有阅读角, 方便学生课余阅读, 校园四周, 国学诗文宣传, 开启学生心智;象棋角落, 陶冶师生情操;宣传橱窗, 国学语句振奋人心, 画面开阔师生想象空间;在课间休息时, 能听到配有国学的音乐诗朗诵……校园里处处洋溢的和谐的书香氛围, 使得国学走进了学生的心灵。学生可以在树荫下, 小草丛中, 漫步弯弯曲曲的石头小径, 围坐在石桌旁边的石凳上, 四周的墙壁上绘有古人勤奋读书的典故;种植园有各中队的劳动成果, 豆角、茄子、韭菜……墙壁上画了歌颂劳动人民的辛苦劳动的古诗文, 享受劳动成果喜悦的同时, 又体验到了劳动的艰辛。

(二) 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要从增强和培养爱国情感做起, 并着重加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围绕“从我做起, 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开展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活动, 如:讲故事比赛、征文和格言创作比赛、“颂美德、明荣辱”主题班会、编写校内拍手歌, 为特困生、残疾儿童献爱心等。

三、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心灵

学生时代正是一个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启蒙时期, 通过传统文化教育, 可以培养学生的古典文化底蕴和健全人格。围绕传统文化教育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德育主题实践活动, 让学生对领悟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学以致用, 在生活中加深对优秀传统精髓的感悟, 在行动中重植民族根本, 让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内化于学生之心、外显于学生之行。

(一) 将国学教育日常化, 将国学教育行动化, 使经典诵读成为学校的时尚

让学生诵读语言凝练、富有韵律、朗朗上口的国学经典, 使学生徜徉于国学经典之中, 感受着祖国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在诵读吟咏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播种国学文化的种子, 培养健全人格, 用传统文化做生命的底色, 为学生的人格发育奠基。

(二) 国学伴我成长手抄报活动

学生手抄报作品内容丰富, 雅俗共赏, 形式新颖, 每份手抄报均由学生自编自绘。这些作品, 虽笔墨稚嫩, 但构思精巧, 色彩鲜艳, 充分地展现学生在国学教育活动中的泪水和收获。

篇4: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总结

会议回顾了两年来8个试点校蓬勃开展“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而出现的生动活泼局面,并对新一轮的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提出四点建议:一是要强化“活动”的领导;二是要逐步扩大“活动”覆盖的范围;三是要大力推广试点的成功经验和利用好试点的成果;四要做好《慈善读本》循环利用工作。

会议对荣获“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先进单位的凤山小学、洪洋中心小学、罗源三中和先进个人卓惠玉老师等16人以及“慈善文化进校园”征文获奖者林丽琴同学等24人进行了表彰,并受中华慈善总会《慈善》杂志社委托向8所试点中小学赠送一套慈善书籍。

最后县政府副县长汪孝敏在会上作重要讲话,他对今后的“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进行了强调,并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对“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意义的认识要更加到位,确立育德树人的观点;二是组织要更加严密,要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抓手;三是活动要更加多样,要结合各校具体实际情况, 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寓教于乐。

会议对中华慈善总会《慈善》杂志社对罗源县“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试点工作给予的指导与关注,以及向试点校赠送慈善书籍表示衷心感谢。

会议希望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让试点校的经验在全县各个中小学逐步推广,让积极向上的慈善文化渗入学校的教育教学中,立德树人,营造人人参与慈善,自觉奉献爱心的校园风尚,把罗源县“慈善文化进校园”试点活动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为贯彻执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endprint

3月21日上午,罗源县在县政协会议厅举行“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试点工作总结表彰大会。

会议回顾了两年来8个试点校蓬勃开展“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而出现的生动活泼局面,并对新一轮的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提出四点建议:一是要强化“活动”的领导;二是要逐步扩大“活动”覆盖的范围;三是要大力推广试点的成功经验和利用好试点的成果;四要做好《慈善读本》循环利用工作。

会议对荣获“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先进单位的凤山小学、洪洋中心小学、罗源三中和先进个人卓惠玉老师等16人以及“慈善文化进校园”征文获奖者林丽琴同学等24人进行了表彰,并受中华慈善总会《慈善》杂志社委托向8所试点中小学赠送一套慈善书籍。

最后县政府副县长汪孝敏在会上作重要讲话,他对今后的“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进行了强调,并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对“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意义的认识要更加到位,确立育德树人的观点;二是组织要更加严密,要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抓手;三是活动要更加多样,要结合各校具体实际情况, 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寓教于乐。

会议对中华慈善总会《慈善》杂志社对罗源县“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试点工作给予的指导与关注,以及向试点校赠送慈善书籍表示衷心感谢。

会议希望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让试点校的经验在全县各个中小学逐步推广,让积极向上的慈善文化渗入学校的教育教学中,立德树人,营造人人参与慈善,自觉奉献爱心的校园风尚,把罗源县“慈善文化进校园”试点活动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为贯彻执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endprint

3月21日上午,罗源县在县政协会议厅举行“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试点工作总结表彰大会。

会议回顾了两年来8个试点校蓬勃开展“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而出现的生动活泼局面,并对新一轮的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提出四点建议:一是要强化“活动”的领导;二是要逐步扩大“活动”覆盖的范围;三是要大力推广试点的成功经验和利用好试点的成果;四要做好《慈善读本》循环利用工作。

会议对荣获“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先进单位的凤山小学、洪洋中心小学、罗源三中和先进个人卓惠玉老师等16人以及“慈善文化进校园”征文获奖者林丽琴同学等24人进行了表彰,并受中华慈善总会《慈善》杂志社委托向8所试点中小学赠送一套慈善书籍。

最后县政府副县长汪孝敏在会上作重要讲话,他对今后的“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进行了强调,并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对“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意义的认识要更加到位,确立育德树人的观点;二是组织要更加严密,要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抓手;三是活动要更加多样,要结合各校具体实际情况, 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寓教于乐。

会议对中华慈善总会《慈善》杂志社对罗源县“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试点工作给予的指导与关注,以及向试点校赠送慈善书籍表示衷心感谢。

会议希望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让试点校的经验在全县各个中小学逐步推广,让积极向上的慈善文化渗入学校的教育教学中,立德树人,营造人人参与慈善,自觉奉献爱心的校园风尚,把罗源县“慈善文化进校园”试点活动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为贯彻执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篇5:廉洁文化进校园总结

一年来,学校领导把落实廉洁文化建设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对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有足够的认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举体系,不断推进教育廉洁文化走向深入。为加快我校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政治保证。

为落实八个公开,强化了以下措施:

① 定期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② 建立了专项校务公开工作通报会议制度。③ 充分运用校务公开栏、校园网等形式进行公开。④进一步健全了校领导接待制度,及时听取师生、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保准了校务公开的渠道畅通。

五.规范教育收费。

我们严格执行规范性收费项目和标准,不擅自立项、擅自提高收费标准的现象,不跨学期收取学杂费;严格执行招生政策规定,不办“实验班”、“重点班”、“提优班”。

六.搞好校园廉政文化。

(1)利用黑板报、橱窗等宣传阵地,加强廉政教育宣传,造成声势。在我们校园橱窗的展板上展示廉政警句、廉政故事、廉政人物介绍,在班级里,每期黑板报上都有廉洁教育的内容,浓浓的氛围,无时不给学生以教育。

(2)聘请法律副校长和优秀党员做讲座,了解法律、法规以及他们的先进事迹。

(3)用好、读好《廉洁读本》,在初一年级、初二年级每月开设了一堂廉洁教育专题课。

(4)开展了寻找身边的“廉政人物”活动,身边的人的事给了学生鲜活的教育,效果不错。

(5)在每个年级每月坚持开展一次廉洁教育主题班会。

七.重视师德师风建设

组织教师学习了各种教育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通过学习,使广大教师知法懂法,从而在教育实践中时时依法执教。

篇6:廉政文化进校园总结

按照市教育局纪委的工作部署,结合我们区的实际情况,几年来,我们把廉洁教育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全区中小学开展了以‚尊廉敬洁‛为主体的系列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做好调查研究,了解实际情况,为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4年11月,绿园区纪委、区教育局联合对全区3所小学的4-6年级和3所中学的1-3年级,共18个班、1200多名中小学生的社会廉洁问题的认识、理解和分辨能力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生对廉洁问题关注程度比较高,但在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一是在对廉洁概念的认识有一定的认识但不能完全理解。二是对廉洁行为的判断,绝大部分学生都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对廉洁行为或怎样做才是对的,有一定的认知水平。三是对腐败想象是厌恶痛恨,具有较强烈的情感和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四是对廉洁教育对象和范围有很高的认识,都意识到廉洁是针对社会的,人人都有必要接受廉洁教育,人人都应该具有廉洁意识,廉洁教育要从小抓起,已经成为大部分学生的共识。通过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为我们做好此项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确保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

落到实处

几年来,我们始终把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抓实抓好,每年都结合社情、市情和区情下发了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分层次、分时段的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确保了此项工作落到实处。

每年年初我们在纪检监察工作要点中明确工作目标,并下发了《全区中小学开展廉洁教育实施方案》,积极组织开展了‚六个一‛活动,一是开好一次主题班队会;二是做好一次警示教育报告会;三是举办一次辩论赛或演讲赛;四是组织观看一部廉政影视片;五是出一期主题教育黑板报;六是开展一次主题手抄报评比。

突出‚四种手段‛,确保了此项活动的时效性。

一是集中宣传教育。利用升旗仪式、上团(队)课、开班(团)会、作报告、听(讲)廉政故事、观看影视电教片、图片展等形式进行宣传教育。

二是阵地宣传教育。如利用校园广播站、校园电视台和校园网站设廉政专栏;办手抄报和黑板报;建廉政文化书屋和文化橱窗;设宣传画(牌);建漫画墙等。89中学的文化橱窗紧紧抓住‚勤、敬、创、拓‛几个方面建设了适合中学生心理发展变化的文化走廊。

三是学科教材教育。要结合新课程改革,发掘、整合各学科中有关廉洁自律的教学知识点,针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特点,在学科中进行渗透。充分运用教材,挖掘文本中可融入教育资源,在学科教学中有机地、无恨地渗透,培养学生地‚尊廉敬洁‛

地道德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是进行廉洁教育启蒙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

四是活动载体。结合实际,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如,小记者开展社会调查活动;‚我身边的廉洁人、廉洁事‛征文;开展演讲比赛、辩论比赛、知识竞赛活动;搞图片、书法、美术、实物及典型影视资料等形式的展览展出;收集整理清官廉吏、廉事、廉诗、廉文、廉对、廉谣、廉谚、廉戏、廉政格言警句等编辑《廉政手册》;开展讲廉事、读廉文、送廉诗、演廉戏、写廉言等活动。几年来,全区共观看廉政影片5部,创编廉政歌曲3个,相关内容的黑板报100多期,手抄报1000多幅,搜集和创编的名言警句1300多条,很多还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心得写出的富有哲理性的警句,比如有的名学生写道‚如果从小没有健康的品质读再多得书也不会成为‘金子’,还有可能会成为社会的‘渣子’‛等等,很多既有创意又很实际的警句,集中折射出青少年对廉洁的认识和理解,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廉律意识。

三、抓好层面建设,形成了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廉洁教育互动格局

在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中,我们充分利用教育的双向性作用,努力促进学生、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的良性互动,从对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教职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和青少年学生的素质教育,把廉洁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各个领域,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促进党员干部、师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发挥学校教育的辐射作用,组织学生向家长宣传廉政教育,开展了‚当好家庭廉政监督员‛等活动,形成学生、家长、教师的互动,达到共同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五、结合主题教育,开展了有针对性教育活动。一是理想信念教育。通过榜样引路,培养学生公民意识,引到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每个学校都在本校内确立一名教师和学生‚廉洁标兵‛,充分发扬榜样的作用,以点带面,带动一大片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

二是基础道德教育。以诚实、正直、节俭和有责任心为核心价值观,开展基础道德教育。安阳小学把此项活动与学校的道德银行紧密结合,切实加强了学生的基础道德品质教育。

三是传统美德教育。加强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从小培养‚尊廉敬洁‛的道德观念。

四是法制教育。开拓廉政文化进校园的思路,从青少年抓起,重在培养反腐倡廉意识,营造社会氛围,达到预防和教育的目的。

五是分年龄段、分时段教育。发觉新课程改革各学科的知识点形成分年龄段,分时段开展‚尊廉敬洁‛的启蒙教育,整合教育教学资源,探索教育教学一体化模式。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在小学一、二、三年级开展了趣味游戏,在小学四、五、六年级和中学一、二、三年级开展辩论赛、演讲比赛等活动。雷锋小学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开展了‚雷锋精神永牢记,争做敬廉好娃娃‛活动,在学生中引起很大反响,使学生在快乐中受到教育。

六、抓好“五个结合”,促进了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延伸 一是同师德建设和行风建设结合。‚要先育人、必先律己‛,我区充分利用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的有力契机在教师中开展了‚做廉洁表率、树师德形象‛活动。教师钻写心得体会100多篇,使广大教师能做到从我做起,言传身教,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

二是与校本教材结合。开发利用有力教育资源,在校本教材的开发合理用上充分体现廉洁观念等方面的知识,全区创编校本教材3册,潜移默化的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取向。

三是同保持共产党先进行教育活动和树新风正气、促和谐发展主题教育结合。把此项活动做为教育广大党员、干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重要内容,组织党员和领导干部收看廉政教育片4次,针对教育教学实际,就‚如何开展先进性教育作群众的表率‛等方面切实开展活动。

四是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结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是相辅相成的,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使广大青少年切实受到教育。

五是同学校实际工作结合。在开展‚尊廉敬洁‛教育活动时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不搞‚大而全‛切实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几年来,我们在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中不断的探索,得到了各

级领导的高度评价,雷锋小学在《长春监察》上刊登了他们的工作经验,长春电视台《廉政之窗》栏目和省电视台《反腐倡廉》栏目,多次到我区报到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

篇7:廉政文化进校园总结

1、在学校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通过深入开展“清正廉洁,永保先进性”,“廉洁从政,勤俭办校”,“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和红岩精神的教育活动,促使学校干部党员以身作则,奋发有为,勤俭办学,进一步增强宗旨意识和纪律观念,提高拒腐防变的自觉性,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2、在全体教职员工中开展“廉洁从教,服务学生”为主题的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促使教师依法执教,敬业爱岗,诚信服务,为人师表,做一名人民满意的教师。

3、在学生中开展“敬廉崇洁,诚信守法”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把“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融入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廉洁奉公,诚信守法意识,增强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能力,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教育学生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活动内容

1、学校:

(1)宣传发动:开学初,我们将利用教职工政治学习时间和升旗时间,开展“敬廉崇洁、诚实守信”主题教育的启动仪式,向全校师生讲明活动的意义和目的,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

(2)制作宣传牌:制作数块廉政警句宣传牌,使廉政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结合,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营造教育氛围。

(3)设立校园廉洁意见箱和公开电话,接受全校师生及家长的监督。

(4)充分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广泛宣传廉洁的人物事迹和古今中外的廉洁品格,让师生明白什么是廉洁,什么是腐败,帮助师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5)抓好校务公开工作,强化学校的民主管理工作,增强监督机制。(6)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政风工作,促进廉政文化进校园收到实效性。

(7)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一费制收费”,强化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8)设立专项经费,确保廉政文化进校园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管理干部:重点开展“廉洁从教,勤俭办学”为主题的“六个一”教育活动,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做到严守党纪,廉洁从政,不断完善监督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通过教育活动,提高学校领导的廉政意识和反腐防变的自觉性。促使干部以身作则,奋发有为,勤俭办学,成为师生的楷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充分展示示范校的示范性和辐射性。

①读一本反腐警鉴书。②参加一次廉政知识讲座。

③进行一次《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的学习活动。

④撰写一篇廉洁从政的心得体会。⑤做一次廉政主题发言。

⑥制定“反腐倡廉个人保证措施”。

3、教师:

开展“廉洁从教,做人民满意的教师”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并与区教委开展的行风评议,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相结合,把廉洁从教、敬业爱岗、为人师表、诚信服务作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全体教师反腐倡廉的自觉性,促进教师依法执教。重点开展树“三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扬“三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创“三能”(学科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班级管理能力),弘扬“五种精神”(终身从教的精神、认真执教的敬业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不甘落后的拼博精神、不讲得失的奉献精神)。

4、学生:

在学生中开展“敬廉崇洁,诚信守法”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把“廉政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与学校的德育工作有机结合。以正面事例和正面说理为主,以浅显的事例,生动的形式,分不同的年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奋斗目标,明确健康人生的发展道路。

(1)看一部反腐倡廉为内容的影视教育片。

(2)要求三至六年级的学生阅读一本廉政知识读本,并写出读后感。(3)举办一次以“敬廉憎腐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4)发起一次“小手牵大手”致身边党员干部的倡议。

(5)各班出一期“敬廉崇洁”、“勤俭节约”为主题的黑板报和墙报。(6)开展一次理财教育活动。

(7)开好一次以“敬廉崇洁”、“勤俭节约”为主题的中队会。(8)会唱一首健康有教育意义的歌曲。

(9)组织一次以“敬廉崇洁”、“诚实守信”为主题的廉政文化课外活动。(10)开展一次“寻找廉政的足迹”的活动,让学生寻找身边的榜样人物,记录下他们的诚信、正直、清廉的风格。

(11)上好一节廉政教育专题课。(12)会背一名廉政警句。

(13)组织一次以“敬廉崇洁、诚信守法”为主题的征文活动。

五、主要措施:

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以抓党风廉政建设为契机,以贯彻中共中央颁发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区教育党工委文件精神为工作核心,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分阶段,有重点,有计划地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的各项活动,做到校园廉政文化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行风政风建设,师德师风建设,学校德育工作有机结合,在全校营造浓厚的校园廉政文化氛围,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精神境界和良好风尚。

2、建立机构,加强领导。

为使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充分发挥学校领导和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有利于各项工作的深入,协调和督导,成立了以蔡玉芳书记为组长、史万和校长为副组长,王亚菊(副校长)、王永福(主任)、牛海亮(主任)、纪东雪(财务负责人)为成员的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领导小组,认真落实 “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抓好校廉政文化进校园的各项工作。

3、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工作思路,借助打造艺术教育片区的工作,分阶段、分层次安排好廉政文化进校园的教育内容,有的放矢地开展好廉政文化进校园的各项工作,使师生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得到教育和熏陶,使廉政文化入耳、入脑、入心,从而树立起“以廉政为荣,以贪为耻”为做人的准则的思想认识观。

4、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廉政文化进校园的分工包项责任制,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学校党政班子,领导干部及中层管理干部和教职工的年度考核的内容,使廉政文化进校园的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篇8:论廉洁文化进校园

如何让廉洁文化进入校园?首先从教师入手, 学校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 把廉洁文化纳入学校党风廉政建设的考核。学校全面加强依法治校工作, 以开展“纪律教育学习月”“率先垂范、廉洁从政”“廉洁从教、服务学生”等活动为切入点, 增强廉洁文化建设的实效性。

1加强师德建设, 充分发挥教师廉洁教育示范作用

把反腐倡廉教育纳入师德建设的各个环节, 加强对教职工的反腐倡廉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规范教职工廉洁从业行为。开展“十佳师德标兵”和“优秀班主任”评比活动, 发挥典型榜样作用。全体教职员工弘扬“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的职业道德, 牢固树立廉洁奉公、岗位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 以廉洁从政、廉洁从教、廉洁自律的行为方式, 影响广大青少年学生, 增强廉洁教育的感染力。

2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 促进廉洁教育

1) 充分挖掘学科内容中的廉洁教育资源。抓住语文、思想品德、历史、社会等学科内容中廉洁教育的丰富资源, 进行有效整合, 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中小学生法制、廉政教育已有机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门学科、各个环节、各个方面, 小学的品德与生活 (社会) 等学科, 初中的思品、历史、地理等学科, 高中的思想政治、历史等学科, 是法制教育的骨干学科。在这些学科的教学中挖掘法制教育内容, 分层次、分阶段, 适时、适量、适度地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法制教育, 让学生从古今中外的历史事件中了解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充分发挥校本教材的教育作用, 组织有关学科教师通过日常教学挖掘廉洁、勤俭、诚信的思想内涵, 开发廉洁文化校本课教材, 将廉洁文化引入日常课堂教学, 渗透和融合到各门学科的教学活动之中。

2) 充分发挥班会课、专题辅导课等形式的教育作用。广泛开展以“诚信尚洁”为主题的主题班会课和专题辅导课, 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及传统美德教育、法制教育, 引导学生与“诚”同行, 增强全体学生“敬廉崇洁、诚信立身”意识, 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辨别是非能力。

3开展多样的课外活动, 推进廉洁教育

1) 开展专题活动。采用专题教育形式,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提高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今年11月区教委和石刻研究院组织的全区义务教育阶段5、8年级和高二年级学生参加的“我爱我家·我是大足石刻宣传家”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 深得学生和家长的喜爱。学生通过参观, 导游的讲解, 既感受到了石刻艺术的美, 又受到礼孝廉文化的熏陶。家长对这一活动赞赏有加。

每年关工委组织的读书活动, 各个学校都积极参与并组织学生出赛。学生通过该活动, 读的书越来越多, 知识越来越丰富, 良好的文化素养慢慢形成。同时也把家长带动起来, 双路小学的三位家长看到自己孩子这么爱读书, 每年都会到邮局给孩子订阅几百甚至上千元的杂志, 这样, 营造了“书香家庭”“书香校园”“书香社会”三位一体的读书氛围, 学生成人后无论经商或是从政一定是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的好公民。

2) 开展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学生学习法律、践行法律的重要途径。学校利用开学典礼、班团队活动、学生社团活动、节日纪念日活动、每周升旗仪式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载体, 开展生动活泼的法制教育活动, 教育学生美好的生活来之不易, 以增强学生依法律己、依法办事的自觉性。长田小学开展的“豆贴画”, 利用豆类天然的形状和颜色, 可以进行随意的拼贴、创设, 如道德礼仪、廉洁守法、勤奋学习、爱家爱国等不同的主题, 进行豆贴画创作活动, 既加强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拓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又培养学生勤俭、团结合作的品质, 强化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真是一举多得。

3) 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廉洁种子的生根发芽离不开良好的土壤, 各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开辟师生廉政作品专栏, 走廊墙上悬挂著名科学家、学者、廉政官员的画像及名言警句, 开设班级文化墙、以优雅的校园环境体现办学特色和廉洁的氛围。复隆实验学校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 在荷花大王陶德均的具体策划下, 以“与荷花同行, 做高洁之人”为主题, 将荷花文化、廉洁文化引进了校园, 学校新建了爱莲池、太空荷塘和一条长50米的荷花溪, 购买了各型花盆1000余个, 种植了荷花80余种及其它水生花卉20余种共计两万余株。学校将各项工作与荷花文化相结合, 黑板报、班级文化墙、校徽、校旗、橱窗、文化长廊、荷花舞、综合实践、科普实践等, 营造出了浓厚的荷花校园文化氛围。学校让学生全程参与选装泥土、播种、浇水、施肥、杀虫的过程管理, 在劳动中去感悟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通过这样的熏陶, 师生的心灵会更加纯洁, 廉洁文化一定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廉洁文化深入校园, 教师以自己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们的成长, 如一缕缕清风吹入他们的心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环境造就一代新人, 我们有理由相信, 孩子们在这样的校园氛围中, 会成长为知法、懂法、用法的好公民, 在校园这片净土上, 会演绎出廉洁之花, 为经济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生不教师之惰”, 在学校这片净土, 如何让学生成为勤俭节约、诚实守信、自省善改、正直知耻、自律自强的人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身先示范, 课堂教学的正确引领, 课外活动的推波助澜, 定会让廉洁之花盛开校园。

篇9:让民族文化进校园

【关键词】本民族文化幼儿园 神秘水族艺术教育

“民族文化是一切文化的母体”,同时民族文化也是一种基础文化、是最底层次的文化,是通俗易懂的最易被人类所接受的文化,它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对于幼儿来说,这样的一种文化也是他们所喜爱的、乐于接受的。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因此作为教育者应当在现实条件下,更有效地保护、继承这些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同时合理的利用这些存在于幼儿生活中的民俗文化元素,将民俗文化的优势融入到幼儿教育之中,使之成为促进幼儿发展的有益元素。我园试图从创设民间美术环境,营造民间美术教育氛围,开发民俗文化课程资源等角度为切入点全面开展民间文化活动。

一、创设室内外环境,引发幼儿关注生活的民间艺术教育环境

(一)利用公共区域,营造具有浓郁民间文化环境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萌发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民间艺术渗透于环境布置中,创设与美术教育相适应的富有民间艺术和表现民间艺术的机会与条件,基于上述,我们巧妙地运用活动室外的门、窗、墙面、走廊等空间位置,营造了浓郁的民俗艺术文化氛围,让幼儿从中体验到本民族的美术特色,获得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另一方面,我们还在民族味极浓的筛子、簸箕上张贴关于水族的作品,让孩子们接触大量的传统艺术感染和熏陶的同时,更以包容的心态接纳世界的优秀文化。2、提供视听一体的民间文学环境,让幼儿体验民间文学的丰富与优美。

优秀的民间文学蕴含着劳动人民的智慧,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我们主要通过视觉和听觉两个层面,让幼儿体验民间文学的丰富与优美。在视觉层面上,我们创设了贯通一楼二楼楼道墙面的民间故事壁画。水族传说《远古走来的贵族》让幼儿初步了解水族人“迁徙、繁衍”的传说,领略水族人民的聪明智慧和顽强的精神。孩子们在餐后散步和入园、离园经过壁画墙时,都可以通过壁画进一步熟悉故事中的角色形象,萌发对中国经典民间文学作品的喜爱。在听觉层面上,我们选取生动活泼、朗朗上口欢快的水族歌曲,通过园内的广播系统在晨间、午睡起床、离园等时段渗透性地播放。

(二)依托班级环境,打造更为适合各班幼儿年龄特点的环境

教师分别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知识经验,兴趣需要和本阶段欣赏内容来创设的欣赏性、趣味性,富有特色和个性的班级環境,营造浓郁的民间艺术气息。如大四班开展《我是水族人》的主题活动,教师根据幼儿不断生成兴趣需要在墙壁上装饰了染布、水族服饰、银饰、铜鼓图片、马尾绣等,随后又以“水族端节”、“我爱水族”、“神秘水族”、“水族棋类” “书画同源”等分支方案活动,形成了一面以传统文化“为内容的特色环境。老师将幼儿的彩墨作品和水书挂在芦苇杆编织的席卷上,粗糙,灰黄的芦苇杆与精致的作品和鲜艳的颜色的映衬下,就如同柔软、淡雅的沙发旁摆放了一尊粗犷的野人木雕一样,随意中见精致,粗糙中见细腻,使环境更具艺术魅力和传统文化品味。

(三)利用开放的区域活动,再现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园

根据幼儿认知,情感发展的特点及审美教育活动的形象性、情感性、实践性、潜移性等特点,应多创造条件让幼儿在反复感知中去体验、去理解,在多操作和创造活动中去创作,来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为此,我们为幼儿创造了民间艺术园,在这个民间艺术天地里,幼儿不仅能观察、欣赏到优秀民间艺术作品,而且也能感受到浓厚的民间艺术氛围,从而激发幼儿对艺术美的追求和强烈的观察欲、表现欲和创造力。民间艺术园的内容为益智区、美工区、表演区、欣赏区四大类。在欣赏区内有水族的民间艺术工艺品、服饰、挂饰、建筑及节日图片,民族饮食等特点。通过欣赏,有助于幼儿了解民间的风土人情,便于他们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提高观察力及审美能力。在美工区内是水族美术的展览及操作区,像折纸、剪纸、编织、及传统水书,同时提供民间美术作品,让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得到智力的发展,同时也感受到水族人民的智慧。

二、开展民俗特色课程,促进幼儿发展。

民俗文化渗透于幼儿园课程当中,一方面,作为民族文化的各种艺术形式,可以为幼儿提供真实、丰富、多彩的自然环境,一方面将民族文化作为方法和实践活动,让幼儿通过具体操作、审美体验和情感交流等让幼儿体验学习民俗文化带来的愉悦。

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教育资源,融入到课程中,不仅能发挥本身的民俗文化的韵味,还能作为载体融入到教育活动的领域之中,让孩子们在了解民俗文化的而同时,也学到了知识。如:我们在以“水族”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中,我们为孩子讲述了有关水族的故事:水族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水族的节日——端节是全世界过得最长的一个节日,端节的祭祀仪式等,水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通过观看影像对水族进行基本了解。在班级开展亲子活动“我收集的水族…”,请家长帮助幼儿收集关于水族的物品,在活动这一天,幼儿兴趣十足,纷纷展示了自己收集到的有关水族的物品,幼儿通过体验和提高了自己动手能力,同时通过收集让幼儿更加深入了解了水族的民俗、民情,让孩子在参与学习中感受民俗文化的精深。

我园不断地将民俗文化元素运用在幼儿活动之中,从环境布置到活动素材,既有现实美,又有艺术美,从幼儿生活中来,同时又具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感染着幼儿,促进幼儿美感的发展。用“心”体验,用“意”创造,用“情”耕耘,让本土民族文化走进幼儿园,我们作为教育者从

篇10:廉正文化进校园总结

关于“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总结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市县教育局《关于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的实施意见》和有关会议精神,适应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的廉政建设,发挥教师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的作用。我们结合实际,开展了“廉政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由于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认识到位,精心安排,组织有力,此项活动取得了阶段性的教育效果,切实加强了校园廉政文化建设,营造了“崇尚廉洁”、“以廉为荣”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了校风转变,促进了和谐校园建设。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思想重视,组织落实

我们按照市县的活动方案精神,学校积极发动,把思想统一到工作部署上来,进一步提高对反腐倡廉的认识和新形势下“廉政文化进校园”的重要性的认识,经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要以“实施纲要”精神为指导,以“反腐倡廉”为主题,以多种廉政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为载体,进一步规范学校收费行为,深化校务公开工作,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增强尊师爱教爱生意识,努力净化校园风气,在学校中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浓厚氛围。

学校成立“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领导小组,党支部书记、校长任组长,党支部委员、校领导班子成员、教师代表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此项工作过程中相关事项的联系、协调和督导工作。学校领导、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带头做“廉政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实践者,组织协调好各项具体工作的落实,广大党员、教职工和学生积极参加“廉政文化进校园”教育的各项活动。

二、加强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形成浓厚廉政教育氛围

“廉政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学校把两者有机融合起来。充分利用现有校园文化的平台,加载精神境界、道德修养、敬业精神等教育内容,进一步扩大校园文化的内涵,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

学校设有廉政教育橱窗,版面设计活泼,内容丰富,会议室、走廊一面展示教师廉洁从教内容,一面为文明规范教育提示,既美化了校园,又起到了警示教育和提醒提示作用。

教室内,各班级有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黑板报,还有形式多样的专栏。学校已营造出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使廉政教育可感、可触、可亲、可信、充分发挥了廉政文化的渗透力、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起到了滋润熏陶、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三、多层面多角度,开展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

(一)抓德育教育:

“廉政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学生是主体,因此我们树立廉政文化从青少年儿童学生抓起的理念,在学生中开展了以“敬廉崇洁”、“诚信守法”、“勤俭节约”、“知感恩”等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把“廉政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融入校园德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教育、加强未成年人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以诚信、正直、节俭、清廉和有责任心为基本的核心价值观,以浅显的事例、生动的形式,开展基础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传统美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从小培养尊敬廉政人物、推崇廉政行为的情感和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道德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诚心、守纪律、崇勤廉的社会主义新人。开展活动有:

1、刊出一期以“敬廉崇洁”、“勤俭节约”为主题的板报和宣传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开展一次三年级以上学生讲廉洁故事活动。

3、结合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等学科课内容,将廉洁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

4、举办了一次以“尊廉憎腐”为主题手抄报活动,增强了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5、各个中队组织了一次以“敬廉崇洁”“勤俭节约“为主题班队会,并围绕“崇廉倡俭”组织学生开展专题讨论。

6、开展“敬廉崇洁、感恩”歌曲播放活动。

7、组织观看影片

(二)抓师德建设

在全体教职员工中,开展“静心教书、潜心育人、真心爱生”主题实践活动和“扬清正廉政之风、办人民满意教育”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与教育系统行风建设、创优工程、民主评议党员等活动相结合,全体教师依法执教、廉洁从教、敬业爱岗、诚信服务、为人师表,做一名人民满意的教师,要通过教师日常生活中的言传身教,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廉洁的意识。开展活动有:

1、开展一次“廉洁从教、服务学生”专题学习会。

2、举办一次廉洁从教知识讲座。

3、开展学廉政知识、读廉政诗篇、唱廉政歌曲等系列活动。

(三)抓领导

学校在中层以上干部中开展”率先垂范,廉洁从教“为主题教育,进一步落实学校的党风廉政责任制,做到严守党纪、廉洁从政,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通过教育活动提高学校领导干部的廉政意识和反腐防变的自觉性,促使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奋发有为,勤俭办学,成为师生的楷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开展活动有:

1、读《廉正嘹望》书。

2、学习廉洁知识。

3、召开廉洁从政专题民主生活会。

我们在校园内努力营造崇尚廉洁,弘扬文明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廉政文化的教育、示范、熏陶、导向作用,贴近教师和学生实际,努力做到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教育性相统一,教趣结合,使学生提高素养,健全品德,完善人格,敬廉崇洁,使教师依法执教,廉洁从教,诚信服务,为人师表,使学校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奋发有为,勤俭办学,成为师生楷模,使学校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浓厚氛围,把反腐倡廉教育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层面。

“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虽然在我校开展得扎扎实实,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领导的要求还有差距,可我们相信只要听从上级领导,切实以“廉政文化进校园”为基点,把我校建成群众满意学校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随着活动的不断推进,廉政文化一定会在我校开出圣洁的花朵。

篇11: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总结

在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中,我校以“廉洁从教、服务社会”为规范,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关于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的文件精神,贴近教师和学生的实际,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科学规划,循序渐进,突出“崇廉憎腐”教育,做到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教育性相统一。通过廉政文化教育,使全体教职工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学校中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浓厚氛围。现将我校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我校把校园廉政文化建设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渗透到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中,并成立领导小组加强领导,狠抓落实。校长陈亮任组长,胡仪深、王洪、冯蓉副组长,林铮、刘相革、何光群、林铮、胡小宁、牟泽彬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刘智丹任办公室主任。

二、大力宣传,营造氛围。

我校组织适合学生兴趣的报告、讲座,创建学习宣传清正廉洁的专栏、黑板报等,广泛宣传廉政文化,传播廉政知识,弘扬廉政精神,培育廉政意识。特别是拓展廉政文化建设的空间和渠道,构建廉政文化宣教平台,推动廉政文化在校园的传播,把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做到各科室以及各班级,扩大廉政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9月份,我们开展了一次以“廉洁从教,服务学生”为主题的讲座,由陈亮同志主讲。我们在学校宣传栏出了两期以廉政文化内容为主题的黑板报,同时各班级在板报出2期以廉政文化内容为主题的板报。在墙报、学习园地中开设“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专栏,利用墙报、学习园地等进行学习宣传,营造良好的学习宣传氛围。

三、警句教育,潜移默化。

利用校园文化的平台,进一步扩大校园文化的内涵,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我们在校园内学生经常活动的地方、楼梯间、墙壁以及道路两侧,悬挂竖立一批以廉政警句为主要内容的宣传牌。这些警句,内容深刻,所包含的范围广泛,有胸怀大志,为民为公为主要内容的理想信念教育的警句;有以诚信、责任、正直等为主要内容的道德品质教育的警句;有以清廉、节俭、自律为主要内容的传统美德教育的警句;有以公正、民主、守法为主要内容的法制意识教育的警句等,这些警句牌,立在显眼的地方,广大师生可以一目了然,而且错落有致,进一步美化了校园的育人环境,把廉政文化和校园文化两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做到廉政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机结合,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四、创新载体,讲求实效。

我校结合实际,大胆探索,积极实践,不断创新学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充分利用校园文化优势,有针对性地组织廉政文化知识讲座,把廉政建设作为师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深广大教师对廉政文化建设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有计划地将廉洁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作为社会公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学生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价值观念,奠定廉洁做人的品德基础。

五、与学校素质教育相结合。

我校把“廉政文化进校园”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之中,整合各科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渗透廉政文化,增加廉政教育内容,通过感受、交流、讨论等形式,加强学生对清正廉洁品质的感受与体验。把“廉政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的有关内容与学校德育教育、学科教育、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促进教风、学风、考风建设,培养学生诚信做人、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的道德意识。

六、校园廉政文化建设与师德生规学教活动紧密结合。我校“廉政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与正在开展的“科学发展观”活动紧密结合,通过报告、讲座、座谈、讨论等途径,让教师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思想境界、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进一步推进校园廉政文化建设。

七、今后工作思路

1、突出廉洁教育。

要充分发挥教育的重要作用,使廉洁教育成为学校一项重要内容,使廉洁教育有机地融入学校文化建设的范畴,推动良好校风、学风和教风的形成。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优势,组织廉政文化知识讲座,把廉政建设作为师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深广大教师对廉政文化建设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有计划地将廉洁教育纳入学校教学活动中,作为社会公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学生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价值观念,奠定廉洁做人的品德基础。

2、制订目标,落实措施。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要紧密结合学校实际,从对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教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学生的素质教育入手,使“廉政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渗透到教育、教学、管理的各个方面。教育活动分三个层面:第一层面:在全校党员干部中开展以“廉洁从政,勤俭办学、反对浪费”为主题的“廉政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通过教育活动提高党员干部的廉政意识和拒腐防变的自觉性,促使全校党员干部、教职工以身作则,奋发有为,勤俭办学。第二层面:在全校教职工开展廉洁从教、服务学生为主题的“廉政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通过教育活动促进教师依法执教、爱岗敬业,诚信服务,为人师表,做一名人民满意的教师。第三层面:在全校学生中开展“敬廉崇洁”、“诚信守法”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把“廉政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使学生在专业学习、团的活动、学生会活动中接受文化熏陶,培养尊敬廉洁人物、推崇廉洁行为的情感。

3、全面开展廉政教育,促进廉政文化的形成。

要增强廉政文化的渗透力和感染力,将廉政教育纳入教育培训和各种活动之中,把廉政教育的有关内容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和预备党员教育的重要内容,形成廉政教育的合力。要结合实际,开展警示教育。要通过举办知识竞赛、征文比赛、辩论赛等活动,普及廉政知识,传播廉政文化,培育廉政理念。要把廉政文化进学校与正在开展的师德生规学教活动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多种途径,不断提升党员教师的思想境界、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推进校园廉政文化建设。

4、建立廉政文化建设长效机制。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工程,建立一套完善的教育、宣传机制势在必行。按照上级的要求,要把贯彻落实廉政文化建设作为今后一段时间的主要任务来抓,在规范从教行为的同时,促进廉政文化的形成。

篇12:孝德文化进校园工作总结

“百善孝为先”,弘扬孝德文化,树立孝德观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全面提高广大师生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我县教育局把“孝德文化”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把孝德教育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并深入开展以“孝德”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我校积极响应号召,开展了相应的活动,向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现对前段工作进行总结如下:

一、活动见成效

⒈ 通过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培养爱心,从而以爱心唤醒爱心、换取爱心、传达爱心,使爱得到迁移与升华。

⒉ 形成浓厚的孝文化教育氛围,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达到人人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爱社会,营造出以德立身、以孝兴家、祥和共融的社会风尚。

⒊孝德实践培养学生对自己、对家庭、对学校、对社会的责任感,学生知道了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

三、活动过程开展具体

主要以孝德文化征文活动开展。在3-6年级的学生中,号召学生把平时的孝德表现通过作文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学生交上作文以后,老师对于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并制定出相应的评价表格。

四、总结评优带全面

1、总结提炼,深化认识。学生谈自己“学孝”、“行孝”的感受和体会。

2、由学校组织对本次活动中积极参与组织、策划的班级和个人进行表彰。评选“孝德教育最佳班级”1个,“孝德标兵”、“校园小孝星”每级部5名。

篇13:解析企业文化进校园的实施途径

1. 企业文化融入班级管理中

企业文化要融入校园内, 首先要将其融入班级管理中, 学校执行的班级管理, 应沿用企业管理形式。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进入校门就如同进入企业, 上课就等同上班一样。学生进入车间实践时, 应设置相应的职位, 如外联部、人事部以及生产部等, 班主任的角色可以对换成经理或者是厂长, 将班级管理演化成企业管理。想要将企业文化融入校园内, 在执行的每个步骤应该严格根据规定来执行, 这样更能保障企业文化顺利融入校园, 学生更能接受。上课考勤记录应该使用刷卡的形式或者是打指纹的形式, 每天根据课程要求进行刷卡, 而且在班级内设置出考勤专栏, 班级出勤情况全有人事部进行管理。在教室内, 用明显的线段划分出不同的区域。例如, 引水区、文件柜位置、考勤栏等。这些工作由人事负责, 安排好值班人员, 每天将这些位置打扫干净。使得班级形成整洁、有序的班级。学校和企业合作, 定期向企业输送一批实习人员, 这些人员在企业实习时, 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不断提升顶岗实习效率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班级每位学生都是有价值的个体。从教学实践中发现, 学校和企业合作进行培养学生, 企业文化快速融入校园内, 学生提升了职业意识, 他们配合进行角色转化, 而且转化效率比较高, 这些措施为学生更好的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保障学生未来就业成功率。

2. 企业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

企业文化是否成功融入课堂, 最关键的步骤需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考虑。首先, 课程是否合理设置、课堂内容是否符合教学需求、课堂目标同企业需求人才目标是否一致以及课程模式是否具有科学性。首先, 解析课程设置问题。应摒弃传统的课程设置, 进行模块化以及项目化教学模式, 相应地的开设一些礼仪以及公文写作课程。学校要重视组建学生职业能力体系, 根据高素质专业技能、综合素质以及生产技能三个层面进行组建。在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时, 应该兼顾职业道德培养,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让学生的行为、心态以及道德达到标准。其次, 课程设置目标。中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目标应该以社会需求以及市场需求为主导, 将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作为培养目标。新型的中高职院校培育学生, 应该将学生从“学校人”逐渐向“社会人“方向培养, 培养出符合企业发展的人才。再次, 课程内容设置。企业的生产工艺以及先进技术结合在一起, 使其完美搭配再融入课堂教学中。学校的规章制度应该将企业文化、企业工作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要求摆放在首位。进行课程设置时, 应该同企业相关人员密切沟通, 尽量满足企业需求。一起将教材编制出来, 共同开发出科学、合理的课程。教材编制过程, 有特色的企业文化融入了学校培养中, 丰富教学内容, 提升教学质量。最后, 课程模式设置。学校设置课程时应该建立“工学结合模式”, 学生可以边学习文化知识, 边学习专业知识, 边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中, 既可巩固知识, 又可以丰富校园教学内容。另外, 教学中要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 定位学生未来发展方向。学校和企业合作, 进行双导师培训模式, 企业高层人员到学校讲课, 将企业发展理念, 企业文化通过课程形式传输给学生。该教学模式革新了传统的教学弊端, 使得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学生吸收的知识, 能够塑造学生优良的品质, 这正是企业需求人才之一。

二、营造企业氛围

学校培养学生最终目的是这些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时, 他们是社会生产、社会建设、社会服务主体人.社会需求的这些素养, 仅仅靠学校培养, 很难达到要求.它应该基于模拟教学、模仿生产环境中产生。因此, 中高职院校在进行教学时, 应该营造出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 不断推动该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 使得校园建设同企业建设一道发展。众所周知, 在特定文化氛围中, 人的情感会得到陶冶, 人会自觉的遵守该企业准则, 会将企业准则规定定位自我行为准则, 将企业发展理念作为自我发展方向。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企业文化, 帮助学生更好的转化身份。中高职院校进行建设时, 应着重将企业文化摆放在第一位, 全方面构建出企业文化融入格局, 不断提升校园和企业互动频率。在环境建设以及机制改造中, 应深入交流, 组建出高效率的运行机制。从实践中看出, 校园和企业进行合作时, 应该构建出“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同享用”机制。合作建设的方向应指向资讯中心以及人才培训中心发现。另外, 基于建设社会服务体系的基础上, 提升企业文化扩散范围。为企业培育出合适人才, 给人才带来广阔的发展平台。另外, 学校要在校园内树立一些校企合作的标识, 将企业的文化、企业发展理念通过宣传栏、标识形式进行宣传, 让更多学生感受到企业文化无处不在。在教室内也可以粘贴企业的海报, 将企业经营作风、企业发展方针等展现出来。还可以借助研讨会以及学术座谈等形式, 将企业文化融入校园内, 学生更能深刻的理解企业。从情感上认同企业、从道德上遵守企业职业道德规范, 从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三、建立企业文化根据地

建立起企业文化根据地, 学校综合市场需求, 定位培养学生方向, 着重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学生创新意识、学生主人公意识, 不断提升学生技能水平。组建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该体系设计管理方面、学校教学方面以及各种职业素养。企业可以向学校输送扶持资金, 帮助优秀人才成才。企业执行这些行为的目的是, 让学生在浓厚的企业环境氛围中, 学习企业优秀文化、学习企业先进理念等。在今后发展中, 能够和企业拥有更多的共同点, 能够形成共同语言。企业文化进入校园教学, 学生提早接受企业文化, 使得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得到提升和健全。企业拥有了高素质人才之后, 企业的发展速度提升, 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四、结束语

校园引入企业文化, 它属于教育事业崭新的教学方式, 它也是教育职业性以及开放性体现, 这活力注入企业之后, 校园办学活力以及动力展现而出, 提升中高职院校市场竞争力, 为高职学生未来发展开辟一条新道。企业文化融入校园之后, 最常表现为校企合作, 学校走该发展模式, 将推动中高职院校不断发展, 实现教学目的, 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育出大量的高素质人才。

摘要:着重从企业文化精神方面、营造企业氛围方面以及构建企业文化方面入手, 阐述企业文化走进校园重要性, 并提出企业文化同校园文化进行对接的途径, 丰富了校园文化内容。

关键词: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对接途径

参考文献

[1]郭华生.职业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无间融合的实践——以香港职业训练局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 2013, (5) .

[2]黄林嫚, 吴丽丽.大力实施“三优”工程促进新疆盐业健康快速发展[J].中国盐业, 2013, (6) .

篇14: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进校园对策研究

一、现状分析

花垣县地处武陵山片区核心,位于湘渝黔交界处,总面积1109.35平方千米,人口31.09万,苗族占总人口的87.3%,是中国苗族人口密度最大的县。拥有苗族赶秋等国家级“非遗”项目5个,接龙舞等省级“非遗”项目9个,州级项目29个,县级项目51个,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苗绣织锦艺术之乡”“全国蚩尤文化研究基地”。该县中小学及幼儿园共175所,在校生51566人,民族学校仅4所。调研选取了该县高级中学(含职高)、完全高中、初级中学、九年制学校、城区小学、乡镇中心小学34所,加上县民族幼儿园,共35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调研对象合计41042人。

1.广泛开展

为全面提升学校素质教育水平,繁荣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振兴中华民族精神,县教体局针对“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校园美丽,特色鲜明,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在保护、传承、弘扬民族文化方面,利用学校主阵地做了大量工作。关注边远村寨,筹措资金,帮助部分中高海拔少数民族聚居区学校,实现了“一无两有”目标(无危房、有教室、有课桌凳),基本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利用现代新技术新手段,有效促进了各级各类学校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广泛开展。

2.成果初现

据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湘西州)文件有关要求,湘西州教科院设立36所学校为“湘西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研究基地学校”,吉卫民族小学、董马库九年制学校、麻栗场小学、花垣县第三中学、花垣县职业教育中心共6所学校获得该荣誉称号,数量居全州之首。在“首批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校和实践基地” 33所获奖学校中,湘西州有9所,而花垣县有3所,占全省1/11,占全州1/3,分别是国土希望小学(珠算)、边城高级中学(苗族武术)和花垣县职业教育中心(苗族服饰)。其中,花垣县职业教育中心2015年成为 “中国微电影大典组委会(湘西花垣)创作基地”“湘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示范学校”,2016年成功举办“武陵山职教集团民族文化进校园成果展演暨经验交流会”,被授予县“精准扶贫培训基地”,并成为“中国(花垣)蚩尤文化研究基地”;边城高级中学作为该县唯一的省普通高级中学,蚩尤拳大课间操常态化,成立了苗鼓和舞龙舞狮协会,体育节和艺术节常规化,成为“湖南师范大学舞龙舞狮培训基地”,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攀升,体育与艺术教育成果斐然;花垣民族中学实施太极文化、《边城》文化、以孝文化为中心的国学和苗族文化进校园“四进”工程,学校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渐入快车道;花垣县民族幼儿园“苗味苗园”特色突出,注重丰富民族文化教育大环境,设计整理了多个苗族本土教学案例,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开发校本课程,录制视频专题片,加强综合建设;花垣县道二学校的“书香校园”建设独树一帜,保护、传承、发展“三不误”,发展态势较好。

总体上看,各校朝着“一校一品”或“一校多品”方向发展,涌现出20所代表性学校,成果初现。

3.方兴未艾

从抓好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教育的宣传、贯彻,切实帮助民族学校改善办学条件,突出其特色建设入手,以点带面,梯次推进。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借助本土苗族文化元素优势,分别开展了苗歌、苗绣、苗鼓、苗拳、舞龙、舞狮、剪紙(踏虎凿花)、苗画、苗族服饰、苗族乐器、接龙舞、打糍粑、竹竿舞、花灯、腰鼓、秧歌、民族绝技、竹编、双鱼教学、珠心算、太极拳、苗族礼仪、苗族童谣、诵读国学经典《弟子规》《养成教育三字经》、苗味苗园、书香校园、少年宫、诗画社、长征组歌、爱国主义、环境建设和制度建设及其他苗族音体美传统项目等活动。立足于增进民族团结进步、构建和谐花垣、花垣变花园这一背景,以民族文化进校园为载体,深入开展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促进师生综合成长。部分学校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苗族文化资源禀赋较好的有利条件下,受限于某些综合因子制约,民族文化进校园方兴未艾。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观念误区导致重视程度不够,民族意识不强

调研发现,部分领导过于重视应试教育,个别人认为,民族文化进校园是活动而非常态化工作。这种观念误区,必然会忽视民族地区学校贯彻党的民族教育政策的责任和义务,忽略素质教育与民族文化进校园的相互作用,民族意识不强,导致重视不够,措施不力,流于形式。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认识差异大,政府、民宗旅文广新局、教育局等部门存在观念差异,重视程度不一,部分校负责人不重视,导致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在学校这一主要渠道和主要载体上未能实现素质教育的综合作用和倍增效应;二是发展不均衡,总体上看,城乡差异大,民族校与非民族校差异大,中小学幼儿园公办与民办之间差异大。

2.支持体系不健全,未纳入常规考核

政府各部门统筹协调不够,在构建和完善民族文化教育支持体系上短板较多,缺乏统一的工作机制,未能在资金、政策、资源、人才、组织、制度、考核标准等方面有效整合,受领导个人偏好的影响较为突出,具有任务性、临时性、应急性等特征,未能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规定,在目标、内容、实施效果等方面确保政策的有效性和连贯性,加之领导者与师资的异动缺失、经费困难、升学压力、职业倦怠,影响到该工作的可持续性。

3.人才短板突出,师资培训不足

目前,该县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城乡之间、中小学之间义务教育资源总量偏低,教育质量差距较大。教师队伍尤其是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边远地区个别学科师资紧缺。专业幼教人员严重缺编,影响学前教育发展;职教中心“双师型”教师短缺,引进难,限制职教发展,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城镇化加快的影响,撤乡并镇的震荡,教育布局的诸多制约因素,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办学规模和素质教育质量,影响着民族文化进校园的稳步推进。各校普遍缺乏民族音乐、民族舞蹈和民族体育教师,农村贫困地区民族师资严重短缺。在聘请民间艺人、演出团体、非遗传承人、专家学者等方面,涉及待遇、安全隐患、制度保障诸方面,各校各行其是,在指导培训上缺乏统一规范的执行标准,缺乏专业的创意人才导引,专项培训路径较窄,资金匮乏,大多数学校手段单一,同质化现象较突出并停留在较低层次。

4.涌现部分成果,停留在“墙内开花”阶段

民族文化进校园包括物质文化的“固态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活态文化”。该县具有鲜明民族特征的校园标志性建筑不多,在“活态传承”上未表现出强大的“软实力”。部分校开展了一些相关的校本开发和课题研究,有的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推广应用上乏善可陈,实验推广局限在校内进行。如吉卫民小的“双语双文”教学实验,开办了四个苗文班,2008年被指定为“湘西州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传承实验校”,项目实施至今,尚未在全县乃至州内外由点到面实现推广应用,还在“墙内开花”阶段。该校省教育学会课题《苗族民间艺术在学校传承的有效途径》2015年已经结题,尚未体现其应用推广前景,在如何上水平、上档次、上规模方面还未有作为。

5.管理与研究职能错位

民族文化进校园,涵盖政府统领下的民宗旅文广新局、教育局等部门,须由行政管理部门强力推进、督查落实,各乡镇政府应参与到对辖区内学校相关工作的管理、指导、督查、落实,县委、县政府应建立对上述部门的相关考核评价体系。县教科所的职能局限于研究、管理、指导、服务,业务上属教体局管理,相当于教体局智库。目前,教体局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由教科所这一研究机构行使教体局的行政管理职能,既無法给予各校以政策支持,也不能提供经费保障,更无法实施奖惩措施,即使在教科研方面,考核评分权值也很小,无法直接与教体局之外的其他职能部门进行高效对接。单就教科所相关的人员配置看,仅限于一位专职地理教研员,同时承担全县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其效力可想而知,不容乐观。

三、对策与建议

民族文化进校园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一种情怀,更需要领导重视、部门联动、经费保障、措施得力、督查落实、奖惩到位,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刻不容缓。

1.党政共抓齐管,行政部门联动形成合力

县委、县政府要把民族文化进校园作为“五进”(进农村、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的重中之重,建议纳入省财政专项预算发展基金,至少纳入县级以上,做好全民共同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的战略决策、规划设计和部署实施,旨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助推地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达成精准扶贫的智力支持目标。行政推动是“尚方宝剑”和“定海神针”,也是排除“沉疴”、斩断“懒政”的“披甲锐器”,要明确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领导责任,由县委、县政府牵头,民宗旅文广新局、教育局等部门建立常态化领导机制,设计切实可行的文化支持体系,建设综合评估考核办法,将各乡镇党委、政府纳入到目标管理之中,加强政府引导,全社会广泛参与,形成合力,共生共赢。

2.确保资金投入,启动“六个一”工程建设

确保资金投入,既是党委政府面临的现实课题,也是该项工作常态化可持续推进的发展瓶颈,更是达成民生事业精准扶贫目标的“刚性需求”,民族地区的扶持资金,要予以适当倾斜,确保投入到位。具体抓好“六个一”工程:一是民族学校有一处民族特色的标志性建筑;二是每个学生有一套民族特色服装;三是代表性(示范性)学校有一套民族常识教材;四是每个学校有一台民族民间传统文艺节目;五是有一组竞技水平较高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六是每个师生有一个民族技能特长。

3.突出重点抓落实,着力抓好10项工作

一是全社会充分认识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二是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文件精神,巩固和加大工作力度;三是各校要高度重视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四是各乡镇要落实民族文化进校园的主体责任,将其纳入年度工作目标绩效考核内容;五是实行项目补助资金投入差别化;六是将以集体表演内容传承转为提高个人技能内容为主的传承思路;七是学校走出课程即校园误区,加大校本教材(课程)开发力度,做好应用推广;八是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比赛活动,促进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九是县民宗旅文广新局要按月给受聘到学校上课的传承人发放补助,并与每个传承人签订传承协议书,确保宣传指导;十是各乡镇政府和项目学校要明确相关工作人员负责的相关工作。

4.理顺管理研究职能,实施多元一体化战略

教体局设立校园文化建设职能部门,以民族文化进校园为引领,坚持教育性、自觉性、融合性、多元性、整体性“五原则”,抓好精神、制度、行为、物质文化建设。教科所担纲教体局智库,配套2至3人,成立民族文化进校园发展研究室,专司全县该项工作的研究、指导、管理、服务。全县一盘棋,鼓励差异化,认真研究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尽可能立足于本土苗族文化元素,把蚩尤文化作为当地的政治经济资源适度开发,融入校园文化和教育教学。既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注重提升民族精神,校际联合,资源共享,多元一体化,打造文化校园、特色校园、魅力校园品牌,全面实现学校素质教育个性化内涵式发展。

5.项目引领多跟踪,打造民族文化智力硅谷

立足于政策、资金、项目、人才体系建设,以项目引领为主要抓手,积极构建民族文化元素库,围绕示范校和基地校建设,加强文化场馆的布局设计和项目落地,发挥政府的保障力,院校教育教学的助推力,行业协会的技术支持力和专业人才培养的主体力,形成四力合一的培养局面,构建一个高效运行的民族人才培养模式。正视花垣蚩尤文化优势,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人制宜,找准坐标,“一校一品”或“一校多品”,“走出去”,“请进来”,学校、社会、家庭多方联动,各部门密切合作,做好跟踪管理服务,社会给力教育,教育反哺社会,努力挖掘包装一批学校,谋划民族文化盆地,构建民族文化智力硅谷,撑起助推当地生态文化旅游精准扶贫的一片天。

6.发扬“工匠精神”,注意五个方面

民族文化进校园离不开“工匠精神”,其要素是乐趣、情怀、睿智、坚韧;精髓是用心活、用心干、用心经营、用心诠释人生。各校负责人关乎学校素质教育发展方向、进度和质量,特别需要具有“工匠精神”,围绕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具体要做好5件事:一是要有突出办学特色的坚定理念;二是要结合自身实际找准特色办学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三是要凝智聚力创新学校素质教育发展路径;四是要大力开展节庆、主题活动,适度宣传营销,注重理论研究,通过校本研修和特色课题开发铸造学校品牌;五是学校要做好“两个服务”,既服务于学校内涵式发展,又服务于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区块链服务协议书下一篇:举证责任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