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室文件

2024-04-25

邵阳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室文件(通用8篇)

篇1:邵阳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室文件

邵阳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室文件

邵市人口办发[2010]8号

——————————————————

邵阳市人口计生委办公室

关于印发《2010年全市人口计划生育

药具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口计生局:

现将《2010年全市人口计划生育药具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认真执行。

二○一○年三月二十二日

2010年全市人口计划生育药具工作要点

2010年人口计划生育药具(以下简称药具)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2010年全省人口计生药具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全市人口计生工作中心任务,以满足育龄群众避孕节育需求为目标,以继续深化药具工作改革为动力,以创新药具服务方式为抓手,继续开展药具工作“五比五看”活动,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药具工作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升药具工作管理能力与服务水平,促使全市药具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药具工作主要指标:全市采用药具避孕措施人数占综合节育措施人数(不含宫内节育器)的比例达到6%以上;药具计划发放率和随访率在98%以上;药具有效率保持在98%以上;使用药具对象的满意率达90%以上;药具报损率控制在5‰以下;药具库存周转量控制在合理范围。

2010年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科学制订“十二五”工作规划

各级在总结“十一五”药具工作规划的基础上,广泛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影响和制约当前药具工作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围绕人口计生工作大局,研究“十二五”时期药具工作整体思路和发展方向,明确下一个五年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

二、着力推行调查研究

针对药具工作管理手段、考核办法、队伍建设、服务模式、发放渠道、覆盖网络等突出矛盾和问题,广泛开展专题调研活动,形成一批具有较强指导意义的调研报告,为促使药具工作科学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

三、继续开展药具工作“五比五看”活动

2010年是我省“五比五看”竞赛活动第二个评比年,为进一步强化全市药具业务工作规范化管理,不断提升各级药具管理能力与服务水平,全市继续深入开展“比目标、看进步;比管理、看规范;比服务、看满意;比创新、看特色;比效益、看发展”的药具工作“五比五看”竞赛活动,并做好县市区“五比五看”申报和市级验收工作。

四、积极参加药具知识竞赛活动

根据国家人口计生委药具发展中心的统一部署和竞赛活动方案,我市将以县市区级为起点,自下而上,逐级组织开展药具知识竞赛活动,根据竞赛结果组建队伍参加全省药具知识竞赛。在全市药具系统掀起学知识、比技能、赛服务的热潮,促进各级药具管理和服务能力上升到一个更高水平。

五、切实抓好药具信息化建设

国家2009版药具购调存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将于8月1日投入使用并停止使用2005版信息系统。我省于4月开展药具购调存业务管理系统培训,4月实现省级系统升级,5月完成市级系统升级,6月前完成县级系统升级,8月1日全面实现国家、省、市、县四级联网工作。各县市区要高度

重视药具信息化建设工作,稳定人员队伍,完善信息化管理,确保人员到位、经费到位、设备到位、培训到位。

六、加大药具业务知识与药具常识培训力度

按照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加强计划生育药具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健全机构网络,配齐药具工作人员,市级组织各县市区操作员参加省级培训班,举办1期县乡药具规范化管理与服务实用性业务培训,县级举办1-2期乡村药管员培训班,逐步建立一支高素质、职业化的药具工作队伍,提高药具工作者的管理和服务能力。

七、不断强化药具规范化管理

强化管理与服务规范,切实做好药具发放、咨询、随访、技术指导工作,加大药具质量监督和不良反应监测力度,确保育龄群众便捷、安全的使用药具。在加强统一规划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县区药具工作实际,实行分类指导。建立流动人口药具供应保障机制,做好流动人口药具台帐管理、报表管理、服务信息统计。严格执行药具订购计划,完善、落实药具调拨、发放、仓储全过程的监督与通报制度,加强管理与检查手段,严禁将免费药具流入市场销售和串换。

八、全面推进药具优质服务工作

各县市区要将药具工作主动融入人口计生工作大局,与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体系结合起来,进一步创新药具体制机制,不断强化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体系中药具发放与服务职能。对生育一个男孩或生育二个子女以上且没有落实长效避孕措施的期内生育对象,必须在生育后42天或30天及时送

药具上门,减少意外妊娠,保护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提高药具避孕措施落实率。利用和整合各方资源,尝试在流入、流出地之间建立双向药具管理承诺,促进形成区域“一盘棋”格局,逐步实现流动人口药具服务与管理“全覆盖”。

九、大力加强药具宣传工作,营造宣传氛围

积极发挥宣传的先导作用,加强药具宣传与推广,确保药具宣传经费投入,继续做好《计划生育药具知识挂图》发行力度(每个乡、村各一套),完善市级药具政务信息网站建设,充分利用不同形式的宣传手段,加强药具供应政策、药具免费发放政策、药具和生殖健康知识的宣传,不断提高育龄群众的知晓率和满意度。积极向省药具政务网站和药具通讯投稿,扩大影响。拓展服务内容,关注男性健康,提高育龄群众的生殖健康水平。

十、切实强化党风廉政建设

不断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继续深化全市药具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按照《计划生育药具工作者廉洁自律守则》要求,建立健全各项药具内部管理、岗位责任、监督管理制度,强化药具发放和药具专项经费的监督管理,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存的廉政监督体系。

主题词:计划生育药具工作要点通知

邵阳市人口计生委办公室2010年3月22日印发(共印30份)

篇2:邵阳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室文件

苏人口计生委办(2004)34号

─────────────────────────────

关于启用国家人口计生委

新版《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计生委(局):

国家计生委更名为国家人口计生委后,对现行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以下简称《婚育证明》)进行了改版和修改,新版《婚育证明》自2004年11月1日起正式启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市、县(市、区)计生委要高度重视,认真做好新、旧版《婚育证明》的衔接和启用工作。要按照国家人口计生委《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管理规定》等文件精神,在办理《婚育证明》时,按照“便利于老百姓、有利于老百姓、服务于老百姓”的要求,做好新版《婚育证明》的发放工作,努力提高《婚育证明》的办证率、验证率。

二、切实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严禁在办理《婚育证明》时乱收费或收取保证金,严禁流动人口户籍所在地以任何理由使用非国家统一格式的《婚育证明》或拒绝为流动人口办证。

三、加强《婚育证明》印制的查假治假工作。《婚育证明》由国

家人口计生委统一印制,各地不得翻印或自行印制,对上门推销的非定点印制的《婚育证明》应予拒购,发现假《婚育证明》应及时进行查处并上报。

四、新版《婚育证明》有效期仍为3年,旧版《婚育证明》在有效期内仍然有效,不得要求群众换新证。各市、县(市、区)未发的库存旧版《婚育证明》可继续使用。

附:国家人口计生委《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修改内容

江苏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室二○○四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附件:

《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修改内容

一、封面及封底颜色由墨绿色修改为紫蓝色(规格、尺寸、底纹及防伪标识等不变)。

二、封面监制单位由“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修改为“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三、封二“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专用章”修改为“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专用章”,监制单位由“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修改为“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四、第三页“发证后生育子女数”一栏删除,同时在原处增加“婚姻生育状况变更记录”一栏,分为“婚姻”和“生育”两项。

五、第三页中“征收计划外生育费记录”修改为“征收社会抚养费记录”。

篇3:邵阳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室文件

目前, 我国许多企事业单位已经采用办公自动化系统, 需要归档的文件分为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两大类。两者虽然记载的信息相同, 但是由于载体不同, 信息存储和获取的方式也不同。在办公自动化条件下, 一些单位认为电子档案已经可以取代纸质档案, 片面强调“无纸办公”;一些单位则认为电子档案存在安全问题以及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坚持采用纸质档案;很多单位的档案管理开始采用“双套制”或“双轨制”运行模式。

1.1 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存在的问题

电子档案由电子文件转化而来, 电子文件是由计算机生成和读取, 符合文件属性要求, 以代码形式记录的信息。它具有信息的非人工识读性、信息存储的高密度性、信息与特定载体之间的可分离性、多种信息媒介的集成性、信息对系统的依赖性等特征。由于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整体, 它们的物质形态、内容主题以及社会本质都是相同的, 均是附着在有形物质上的信息, 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只有运动阶段的不同而无本质的差异。因此, 电子档案就是处于历史阶段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 电子文件的特征也就是电子档案的特征。

有些单位在实施办公自动化时, 大都有用电子档案取代纸质档案的设想。虽然电子文件具有存储密集、便于修改、传输快捷、查找迅速、输出灵活, 各种媒体信息可集成化利用, 可以产生图文声像并茂的效果等优点, 但是电子文件也有很多局限或缺点, 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电子文件的非人工直接识读性。

电子文件的主要存储介质有磁盘、磁带、光盘和硬盘等, 必须借助专用设备和专业软件才能识读。电子档案的信息记录和再现过程, 除有专业知识外, 还必须借助于计算机等中间工具, 依赖于专业软件系统。电子档案的制作质量、使用方法、途径、效能等都取决于软件系统的状况, 因此电子档案的数据不能直接利用。

(2) 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难以保证。

首先, 电子文件存储介质的不稳定性降低了电子档案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一方面, 电子文件的载体一般都具有重写性, 这就使电子信息的更改和复制变得轻而易举, 造成电子档案的真实性难以得到保证。另一方面, 电子档案的载体对环境的要求很高, 使用寿命尚未明确, 其稳定性和耐久性都明显不足, 大大削弱了电子文件作为档案管理的可靠性。

其次, 信息载体的可分离性削弱了电子档案的原始性和凭据性。电子档案的信息不具有固定的物理位置, 而是以“虚拟”的状态存在, 这种可分离性使得一个电子档案往往要经过几次形态转换才能保存或还原, 而经过转换以后的电子文件显然失去了它的原始价值。

再次, 对计算机设备的依赖性降低了电子档案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由于电子文件对设备和软件系统有极强的依赖性, 一旦设备或软件系统发生故障或受到“病毒”侵袭, 导致系统瘫痪, 电子文件将被损坏甚至丢失, 这也是当前无法解决的技术问题。

(3) 电子文件的法律地位尚未解决。

传统档案的定义为:“档案是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清晰、确定的原始记录作用的固化信息”, 因此, 档案的本质属性是其原始性。没有原始性, 档案“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的真实性就无法反映出来。电子档案因信息与载体的可分离性, 可以根据需求随时扩大、缩小或改变存储空间, 可以通过操作系统改变其在存储地址, 可以通过拷贝和网络来实现由一个载体向另一个载体的传输转换, 还可以使存储的信息随时面临被修改、盗取甚至销毁的危险, 被修改、删除后会不留任何痕迹, 这就决定了电子档案的原始性不易被认可。不仅如此, 电子档案的内容会因与载体组合形式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在美国, 虽然电子档案已被列入联邦档案法, 成为“官方档案”, 但联邦各级法院仍然申明, 只有打印出来的电子文件, 才具有真实性和证据价值, 否则无法确认。据英国公共档案调查表明, 为了保证文件的法律效力, 有85%的政府部门仍然要求用纸张拷贝保存全部或部分文件。我国在法律上尚未确定电子文件的法律地位, 电子档案的证据作用尚未实现。

(4) 对电子文件的管理意识不强, 管理制度不健全。

多数使用办公自动化的单位, 对电子文件没有进行整理、鉴定、编目、归档, 仅将电子文件存储在硬盘或服务器内, 这样即使不会丢失, 日积月累, 电子文件亦会成灾。虽然国家档案局颁布了《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 (GB/T18894-2002) 和《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档案局6号令) 但是很多单位并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本单位的管理办法, 造成文书岗位人员归档意识不强, 更不谈可操作性。

(5) 许多单位内部局域网互不相连, 无法实现办公自动化, 影响了电子文件的归档管理。

例如, 长江水利委员会 (以下简称长江委) 机关已使用综合办公系统多年, 应上级主管部门要求, 长江委机关局域网只允许机关中各业务主管局之间和上级主管部门相互联网, 彼此之间产生的文件大多是电子文件, 印数较少的纸质文件仅供备份和归档之用。而其下属的企事业单位尚不能与之联网。因此, 下属单位上报文件还是采用纸质文件上报, 而对口管理的长江委各局在回复文件时只能用纸质文件。这种电子文件、纸质文件交错使用的管理模式, 没有达到无纸化办公的目的, 影响了电子政务的进一步发展, 同时也影响了电子文件的归档管理。

1.2“双套制”或“双轨制”归档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存在以上问题, 尤其是电子档案的法律效力问题没有解决, 因此在许多单位采用“双套制”或“双轨制”归档管理模式。“双套制”是指文件归档后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的共存, 可以使同一份文件的电子版本和纸质版本共同处于存储和可利用状态。“双轨制”是指对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实行统一、连续、并行管理的机制。“双轨制”明显优于“双套制”, 但这种归档管理模式尚没有统一标准、统一模式, 其特点是充分发挥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的优点, 但是存在将二者机械相加的问题, 既需要二者各自投入的人力物力, 又包括了二者所需的全部消耗。目前长江委机关文书档案管理采用“双轨制”运行模式, 但存在以下问题。

(1) 长江委机关综合办公系统管理未考虑机关文书档案归档这个工作环节, 因此造成了机关文书档案归档工作方法落后和工作效率低下的情况。

每年处理完毕的文件材料在次年归档时必须按文书归档目录格式重新录入。文书档案归档是按年度—期限—问题的顺序来归档的, 而文书档案的归档目录登记要素与文书处理要素不完全相同, 所以文书岗位人员归档时必须再做一次归档目录, 占用大量工作时间做重复工作。

(2) 长江委机关综合办公系统与档案馆不能连接。每年在做文书档案归档工作时, 档案馆负责机关文书档案归档工作的人员将归档目录的标准格式用移动磁盘拷贝到机关各局文书岗位工作人员的电脑中, 再由其按归档目录顺序录入目录, 编制好的目录由机关各局文书岗位人员用移动磁盘拷贝到档案馆负责机关文书档案工作人员的电脑中, 经与纸质档案核对无误后方能归档。若其中某个环节出现错误, 使用的移动磁盘就会在档案馆和机关之间反复使用, 不仅工作效率低, 还严重影响综合办公系统信息安全。

(3) 建立好的长江委机关文书档案目录与现行档案管理系统数据库存在连接问题。建立好的长江委机关文书档案目录是用电脑中常用的电子表格输入的, 要将该电子目录转入档案馆现行的档案管理系统数据库也非常麻烦。如此繁琐和落后的档案归档方式, 使机关文书档案的归档周期延长, 从而影响机关文书档案的利用效率。

(4) 长江委机关文书档案纸质目录和档案管理系统数据库中的电子目录不一致。长江委机关文书档案归档是按年度进行的, 但随着机构的改革和职能变化, 以及历史遗留问题的存在, 文书档案存在当年漏归档的情况, 这就需要作插卷归档处理。文书档案的插卷工作一直都是由档案部门代做, 目前插卷工作只是在原纸质目录中加入条目, 档案实物排放在当年档案的最后, 而档案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中则无法加入, 造成纸质目录和档案管理系统数据库中目录不一致。

(5) 长江委机关部分公文已电子化处理, 并保存在OA系统中, 由于系统不兼容, 无法对电子文件进行归档处理。

2 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同步归档管理是“双轨制”的发展方向

在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双轨制”归档管理模式中, 强调对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实行统一管理, 其核心是电子文档和纸质文档的衔接问题。如何实现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的无缝衔接, 避免出现二者机械相加的现象, 实现“1+1=1”的理想运行境界, 是“双轨制”管理模式研究的重点, 对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进行同步归档管理是“双轨制”的发展方向。

公文同步归档分以下几种情况:

(1) 收文管理中可能出现先收到电子文件, 后收到纸质文件的情况, 或者只收到纸质文件的情况。无论纸质还是电子公文的收文运转、拟办、领导阅批、承办意见及各环节的处理日期均须录入计算机系统, 并将收文运转处理的电子信息连同纸质公文一并归档。 (2) 发文管理中, 对于在计算机网络上拟稿、核稿、审稿、会签、签发电子公文的单位, 应在文件制发时制作一套纸质文件及发文处理单, 并在纸质发文处理单上加盖单位公章, 以作为发文的凭证件, 然后与电子文件一并归档。对于人工制发的公文, 在文件制发后须保留打印定稿的电子文件, 与纸质文件一并归档。 (3) 对于已在档案部门保存的纸质档案, 须将纸质文件逐份扫描成电子档案, 并在机读档案目录中建立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著录条目的连接, 以满足电子档案全文检索或在网络上进行信息共享的需要。

公文同步归档管理可以彻底改变传统档案管理模式, 适应办公自动化的发展, 能够确保档案信息的正确和安全,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节省人力物力, 使用上方便快捷。

3 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同步归档管理模式的实现方式

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同步归档管理必须从公文处理环节入手, 纳入文档一体化计算机管理系统中, 实行统一、规范管理, 实现文档从OA系统到档案系统的无缝衔接。

3.1 系统接口开发

按照国家档案法规, 电子公文处理完毕后应及时移交档案部门归档, 由档案部门集中保管并提供档案查询利用。为提高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效率, 必须开发系统接口将文件的生成、归档和最终处置三个环节进行有效集成, 实现文档一体化管理。

为实现电子公文的在线自动流转归档, 应对数据结构和格式进行统一规定, 开发系统接口, 实现办公自动化系统与档案管理系统的衔接。

(1) OA系统。

在OA系统中建立中间库, 对OA系统形成的电子公文条目信息进行管理。系统将公文的电子文件内容和公文条目对应关系一并以标准XML格式提交到中间库。中间库的维护由OA系统负责, 并由机关各部门文书人员负责管理, 在此系统中形成电子文件目录和纸质文件目录两套档案目录, 由于上述长江委机关电子政务管理模式, 纸质文件目录多于电子文件目录数量, 重复部分可相互转换, 一些不便电子化处理的纸质文件材料必须在中间库中进行目录补录, 档案系统对中间库中已提取的数据给予字段标示, 由OA系统定期处理。

(2) 档案系统。

在档案系统中建立预归档库, 实现数据的接受。长江委机关各局文书管理人员将中间库的数据转入预归档库中, 由档案馆专职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审查核对, 并将通过审查的数据提交到档案管理系统数据库中进行管理。对存在问题数据可由档案馆专职档案人员在预归档库中修改, 也可将预归档库中的数据返回到中间库, 由机关文书管理人员在中间库中进行修改。

3.2 中间库功能

中间库提供电子公文交换业务数据内容, 实现OA系统预归档电子公文管理功能, 由归档文件登记、文件检索和归档目录编制三部分组成。其数据传递可采用以下格式。

(1) 完全符合国家标准的XML格式。 (2) 版式公文+公文的描述信息。 (3) 公文文头 (图形格式) +公文内容 (txt) +公文的描述信息。 (4) 归档文件登记模块对于办结的发文和收文进行登记, 并提供检索查询和统计功能。 (5) 中间库应提供对办结的收发文检索功能。 (6) 归档目录编制功能。

3.3 预归档库功能

预归档库与档案管理系统预归档库模块相对应, 由长江档案馆专职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操作, 进行信息的补录和完善, 以为电子文件以及纸质文件的电子目录正式导入档案管理系统数据库做好准备。预归档库实现待归档电子公文以及纸质文件的电子目录向档案管理系统的提交与审核, 包括预归档库审核模块与文件目录报表生成模块。

(1) 预归档库审核。

预归档库审核模块应实现对档号、责任者、文号、题名、归档单位、日期、保管期限、页数、密级、年度、备注等字段的解析, 将其直接提取到档案管理系统的归档模块中, 以实现便捷的归档操作。

(2) 报表生成。

系统提供报表生成功能, 可根据档案馆要求生成多种格式的归档档案文件目录。以便多种形式检索。

3.4 实现过程

由OA综合办公系统按照档案管理系统方法制订的技术规范要求将所需要转换的数据写成XML文档, 然后调用档案管理信息平台的归档服务 (归档Web Service) 将XML文档中的数据转入到档案管理信息平台中。通过此过程, 实现OA系统公文在线归档功能。

3.5 实现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同步归档编目的方法

由于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同步归档, 他们使用的编目方法和存储的装具都不相同, 档案部门应在每件纸质档案目录“备注”栏中或备考表上注明相应电子文件的编码和存址。同时在电子文件归档目录的“备注”项中注明相应的纸质文件的档号和存址, 这样既可以解决归档文件的凭证、依据作用, 又可以解决档案的提供利用和资源共享问题, 达到互补的目的, 使档案更好的发挥其作用。

4 结语

在办公自动化条件下, 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的归档管理必须采用“双轨制”管理模式, 对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进行同步归档管理是“双轨制”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在实际管理工作中, 必须建立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相一致的信息管理系统, 在检索目录中增加反映电子档案状况的数据项, 同时加强与同步归档管理相适应的制度建设, 重视人员培养, 开展标准化工作, 开发合适的电子文档处理和档案管理一体化的综合办公自动化系统。

摘要:电子文件存在安全性、可靠性和真实性问题, 其作为凭证的法律地位尚未确定, 采用“双轨制”是目前比较先进的归档管理模式, 将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进行同步归档的管理模式是“双轨制”的发展方向。分析了办公自动化条件下档案管理现状, 提出了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同步归档管理模式的实现方式。

关键词:电子文件,纸质文件,双套制,双轨制,同步归档,归档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篇4:邵阳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室文件

为切实提高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推进全区“一盘棋”格局的快速形成,安阳市文峰区人口计生委结合实际,在全区范围内推行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三通”服务管理模式。

一是政策咨询一册通。以“送知识、送温暖、送服务”为主要内容,通过印发宣传资料、开展咨询服务,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技能培训、提供维权服务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增强流动人口的法律意识。

二是优质服务一证通。按照“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要求,积极与相关部门通力合作,通过全面实行全程服务代理制度,为辖区流动人口免费办理服务证,使流入已婚育龄妇女凭证享受“本地化”“温馨化”服务。

三是双向管理一审通。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省内“一盘棋”为基础,通过建立资源共享和服务机制、部门协作机制、台账资料规范管理机制、日常工作机制,健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区域协作制度,加强与流出地的信息沟通、服务互动和管理协同,促进全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一盘棋”格局的形成。 (李欣)

郑州市东大街办事处计生协帮下岗女工再就业

6月6日上午,郑州市管城区东大街办事处计生协与社保所在商城遗址广场举行“ 民营企业招聘会”,为辖区无业妇女搭建就业平台。仅半天时间,就有52人与企业达成了用工意向。 招聘会现场还设有法律知识、劳动保障、计生政策、生殖保健等知识的咨询服务台,为前来求职的无业女工提供服务。(鲍艳霞郭艳姿)

中牟县人口计生委开展关爱女性生殖健康活动

6月5日~20日,中牟县人口计生委联合中牟县计生指导站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的女性生殖健康关爱行动在刘集镇顺利拉开序幕。

此次活动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改进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为重点,真正做到生殖健康普及进家庭、康检访视进家庭、跟踪服务进家庭、妇女病普查进家庭、优生优育进家庭,全面提升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水平。(郜朝红)

邓州市组织收听收看河南省人口计生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6月24日上午,鄧州市组织收听收看河南省人口计生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邓州市四大班子有关领导,市人口计生领导小组成员,各乡(镇、办)党委书记、分管人口计生工作领导和计生中心主任参加了会议。

电视电话会议结束后,邓州市市长刘树华向与会人员指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事关全局,要把控制人口增长,稳定低生育水平作为工作的核心。要重点开展好党员干部计划生育情况清理清查专项活动,严格执行现行的人口生育政策,采取奖罚并举、综合治理手段,把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6‰以内;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千方百计确保人口计生工作有人管事、有钱办事,使乡村基础建设工作进一步得到完善提高;要加强对计生专业队伍的建设,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使他们真正达到能服务、会服务的工作要求。

篇5:邵阳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室文件

盘人口办发[2012]23号

关于开展“助您好孕”援助活动的通知

各县区人口计划生育局、辽滨沿海经济区社会事业管理、辽河人口生态经济区社会事业管理局:

“助您好孕”援助是我市人口计生委与辽宁省计划生育科学研究院、盘锦市妇女儿童医院联手开展的一项关注民生活动,以“倡导健康生活、构筑幸福家庭,推动社会和谐”为宗旨,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通过调查统计、知识宣传、爱心援助等措施,推广生殖健康知识,解除未孕未育人群的烦恼,实实在在服务育龄群众,为促进家庭幸福,构建和谐盘锦做出新贡献。

一、爱心援助项目

1、辽宁省计划生育科学研究院、盘锦市妇女儿童医院免费提供相关材料,人口计划生育部门负责发放;

2、辽宁省计划生育科学研究院、盘锦市妇女儿童医院定期派专家对我市技术服务人员及需求人群义务进行培训指导;

3、盘锦市儿童医院对简单病例进行诊治,并给予一定优惠;

4、辽宁省计划生育科学研究院未我市需求人群提供预约优先就诊治疗等便利条件;

5、责权利确定。计生部门负责调查统计、基本知识宣传、生殖健康咨询指导,并启动生育关怀基金对需求人群给予一定优惠。辽宁省计划生育科学研究院、盘锦市妇女儿童医院等单位负责制定预案,具体诊治,并妥善处理好医患关系;

二、调查统计及时间安排

1、调查统计对象。本辖区内婚后同居,未避孕、性生活正常,两年以上女方未受过孕的育龄妇女;结婚后女方曾妊娠,但均因自然流产、早产或死亡而未能获得活婴的育龄夫妇

篇6:青岛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文件

青人口发〔2007〕25 号

——————————————————————

市人口计生委

关于印发《青岛市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

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各区、市人口计生局:

现将《青岛市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二○○七年四月二十五日

青岛市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

“十一五”规划

“十一五”期间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阶段,科学制定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规划,对确保我市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中发[2006]22号,以下简称《决定》),根据《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青岛市人口发展“十一五”规划》,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战略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决定》,深化综合改革,推进机制和制度创新,增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推进人口与发展科学决策和综合治理,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改善出生人口结构,提高育龄群众的生殖健康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圆满完成既定的人口发展目标,努力开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局面,为全市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工作目标

“十一五”期间,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低生育水平继续保持稳定。到2010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控制在809万人左右,现居住地人口控制在940万人左右;合法生育率保持在97%以上;户籍人口年均出生率保持在10.5‰左右,年均自然增长率保持在4‰左右。

出生性别结构正常。出生婴儿性别比保持在107以内。出生人口素质明显提高。到2010年末,合法生育的夫妇孕前优生咨询及优生四项检测率达90%以上;病残儿家庭再生育优生监护率达100%;出生缺陷发生率控制在5‰左右。

育龄群众普遍享有优质的生殖保健服务。区(市)、镇(街)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形象统一、布局合理、设施标准、功能完善、服务规范、环境温馨、满足群众需求;已婚育龄夫妇免费享有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避孕节育措施落实率达98%以上,避孕节育措施有效率达到96%以上;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常见妇科疾病普查率及建档率达到90%以上,其中生殖道感染患者追踪服务率达80%以上。

新的婚育观念和新型生育文化初步形成。深入开展以创建“甜蜜之家”为主题的新农村、新家庭建设活动,人口计生政策法规、科普知识普及率达90%以上;有利于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社会环境进一步改善。

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和社会保障机制更加完善。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逐步形成政府为主、社会补充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加大对违法生育的处理力度,违法生育处理率达90%以上,社会抚养费征收到位率力争达70%以上。群众婚育观念有较大转变,计划生育自治、自主、自觉进程进一步加快。

建立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渠道、逐年稳定增长的经费保障机制。调整财政层级投入结构,逐步提高市、区(市)两级在总投入当中所占的比重,加大计划生育专项转移支付的力度;“十一五”期间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总投入年均增长13%。

三、主要任务

(一)深化综合改革,落实和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

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着重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能力创新和载体创新,完善“四三三”人口和计划生育机制体系,依靠机制创新带动工作发展。加大对新机制建设工作经验的总结、提炼、整合和落实力度,积极探索建立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策调控机制。围绕破解工作难题,确定创新工作的思路措施,把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上升到机制上来,提高计划生育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水平,健全利益导向和社会保障体系,形成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局面,并保证规则健全、制度完善、运转顺畅,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全面纳入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不断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二)夯实基层基础,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

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青岛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若干规定》等法律法规和规章,严格执行现行生育政策,进一步完善有利于贯彻落实现行生育政策的经济、社会、法律、行政等措施。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不动摇。全面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度。坚持稳定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构、队伍不动摇,确保基层“有人管事、有钱办事”。坚持不断创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体制、机制、手段和方法不动摇。坚持鼓励少生与惩罚多生并举,建立和完善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利益导向机制。加强晚婚晚育宣传教育和政策推动,建立健全人口出生信息预警制度,积极发挥信息引导作用,努力减少出生波动,确保 “十一五”人口发展目标圆满完成。进一步加强基层管理和服务能力建设,强化对镇(街)、村(居)的分类指导,对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镇(街)和模范村(居)实行动态管理。认真落实“黄牌警告”、“重点管理”等制度,对工作严重滑坡的镇(街)和单位纳入重点管理,对相关责任人实行“一票否决”,落实追踪奖惩。继续狠抓薄弱镇(街)、村(居)帮促和特殊人群管理,进一步研究制定帮促措施,建立巡回指导和专项调查制度,确保80%以上的薄弱村(居)改变面貌。加强班子、队伍、阵地、制度建设,巩固和完善经常性工作机制,搞好孕前型管理和服务。及时掌握育龄人群婚、孕、育、节育状况,引导群众及时落实以长效为主的避孕节育措施。充分发挥村级协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引导广大群众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努力提高计划生育村民自治能力和水平,村级协会合格率达90%以上。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建立上下联动、动态管理、共同提高的创建活动激励机制。到2010年底,全市60%的区(市)达到国家级优质服务县标准;95%的村(居)达到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合格村(居)标准,其中50%的村(居)达到模范村(居)标准。

(三)加强服务能力建设,不断提高育龄群众生殖健康水平

按照国家《“十一五”期间农村基层计生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的要求,加强计划生育服务站(室)基础设施标准化、形象规范化建设,提高服务能力。重点加强区(市)、镇(街)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改造、扩建和设备配备工作。合理调整各级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现有技术服务用房的布局,改善内部服务环境,统一计划生育服务站(室)建筑外观标识,创造温馨舒适的服务环境,到2008年年底前,区市计划生育服务中心、镇(街)计划生育服务站和村计划生育服务室全部完成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在全市建立起形象统一、布局合理、设施标准、功能完善、服务规范、环境温馨、满足群众需求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力争到“十一五”末全市50%的区(市)服务站和1/3的镇(街)服务站达到国家示范站标准。进一步深化镇(街)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管理体制改革,合理调整各类服务站布局,为育龄群众提供优质方便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认真落实《镇街中心服务站、计划生育咨询指导站、区市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分站工作规范》,加强对镇(街)服务站的检查和督导,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加强技术服务队伍职业化建设。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畅通职称晋升与资格认定和执业注册的渠道,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考评制度,探索建立计划生育系统技术人员相关专业职称序列和考核评审、职称晋升的有效机制。建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择优录用、竞争上岗的用人机制。加强对现有技术人员的岗位技能培训,广泛开展岗位练兵和技术比赛活动,全面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技术服务能力。

全面推行优生工程。加强面向群众的宣传、咨询和指导,普及优生优育知识。积极实施优生系列化服务,做好婚前检查、遗传咨询、优生筛查、产前诊断和新生儿筛查等工作。自2007年起,在全市范围内免费为群众提供孕前优生四项筛查,倡导有条件的区(市)免费为群众提供婚前医学检查、孕前孕期补充叶酸及其他微量元素等服务。进一步完善区(市)、镇(街)、村(居)三级优生监测和服务网络,认真做好出生缺陷信息的登记和统计分析工作,广泛开展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公众教育活动,普及健康优生知识,提高全社会特别是育龄妇女积极参与预防出生缺陷的意识。

全面实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促进计划,提高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水平。全面推广和实施生殖道感染干预工程,落实生殖健康专项检查制度,将生殖健康专项检查与生殖道感染普查预防有机结合,免费为育龄群众开展生殖健康专项检查和孕环情检测服务,提高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水平。加强对避孕节育措施知情选择的指导,继续为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已婚育龄妇女免费提供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加强避孕药具不良反应监测评估。指导育龄群众选择安全、适宜、有效的避孕节育措施,特别是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和引导育龄群众采取长效节育措施,提高避孕节育措施的有效率,保护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

(四)完善组织网络,强化城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进一步完善城市“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的管理体制,把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社区建设总体规划,加强对城市人口和计划生育重点、难点问题的研究,制定有效的工作措施,消除工作盲区。进一步加强城市社区计划生育组织网络建设,充分利用和有效整合社区资源,强化社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服务能力。加强封闭物业小区、零星楼座和拆迁村庄的管理服务工作,在未组建居委会的新建物业小区和零星楼座,采取政府出资聘用计划生育协管员的方式,健全基层管理网络。积极探索利用社区综合服务队开展计划生育“网格化”管理服务,努力实现城市住宅小区和流动人口的无缝隙覆盖和全方位管理。加强单位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落实《青岛市法定代表人计划生育工作责任暂行规定》,全面落实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类经济园区、城市居民住宅小区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计划生育责任制,建立起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长效机制和考核评估体系。

(五)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系,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

加快建立和完善以流入地管理为主、流出地和流入地协调配合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体系。将流动人口纳入流入地计划生育经常性管理和服务范围,使流动人口享有与户籍人口同等待遇,维护流动人口实行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在流动人口中大力宣传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政策,定期开展法律法规和政策落实情况的督查,积极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维权活动。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网络,按照常住人口规模配备专(兼)职管理和服务人员。将进城务工人员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经费纳入流入地各级财政预算。实行以流入地为主的目标管理责任考核。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纳入社区流动人口综合管理体系。强化社区流动人口登记制度,实现流动人口信息适时变动、异地查询和跟踪管理。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区域协作制度和部门合作制度,完善流动人口综合治理机制。加强部门间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综合协调,推进跨区域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的协作。加强流动人口统计和信息化建设,为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增加对流动人口计生管理的日常巡检次数,加大日常巡检在考核中所占权重,强化日常监控,努力杜绝管理服务漏洞。进一步完善流动人口经常性管理与服务工作机制,积极在流动人口比较集中的社区、企业、集贸市场组建计划生育协会,充分发挥基层协会的作用。

建立流动人口综合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对流动人口开展“关爱加盟、连锁服务”活动的有关内容和制度,建立加盟单位协作网络和信息交流制度,为流动人口的学习培训、居住、工作、生殖健康等提供系列、真诚、有效的服务,把计划生育管理寓于各项服务之中,给流动人口创造一种温馨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提高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水平。

(六)加强依法管理和服务,全面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执法水平

建立与完善“法制完备、普法深入、执法规范、监督有效”的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管理机制。制定和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管理、技术服务、利益导向和社会保障、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适时修改《青岛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和《青岛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若干规定》,及时修改或废止不适应形势发展的条款和规定。围绕贯彻实施“一法三规一条例”和稳定低生育水平的任务,加大对各级党委政府、相关部门、计划生育干部的法制教育和培训,增强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干部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制定出台人口和计划生育便民维权实施意见,积极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维护和保障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健全主体合法、权责明确、程序严密、行为规范、制度健全、监督有效的行政执法体系。完善层级监督机制,提高行政监督效能,逐步拓宽基层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渠道。全面实行计划生育政(村)务公开,完善民主议事会和有奖举报制度,强化社会监督。加大对弄虚作假、违法行政、乱收费、乱罚款等行业不正之风的整治力度。加大对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行为的执法力度,实行重点监控、综合治理,将出生婴儿性别比保持在正常范围。

进一步加大社会抚养费征收力度,提高征收金额到位率。依纪依法从严惩处党员、干部违法生育行为。对违法生育造成恶劣影响的,坚决予以公开曝光。高度重视信访工作,认真落实《人口计生信访工作规范(试行)》,从源头上消除信访隐患。

(七)加大政策推动力度,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 进一步加强少生奖励、服务免费、待遇优惠、贫困扶持、困难救助、社会保障“六位一体”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因地制宜地研究制定新的有利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奖励优惠政策,逐步形成政府为主、社会补充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全面推行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落实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计划生育基本项目的技术服务免费制度。农村区市在做好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统筹统发的基础上,完成独生子女备用金保险的清退工作,兑现往年欠发的奖励费。协调有关部门在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和特困户生活救助制度以及制定出台其他经济社会改革政策时,体现对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和农村双女户家庭的优先优惠。加大对贫困计划生育家庭的救助力度,研究探索长效节育措施奖励和独生子女困难家庭生育补助制度,使计划生育家庭优先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大力开展生育关怀活动,拓展计划生育公益金筹集渠道,加大救助力度,严格按照资金使用范围、标准和程序实施救助,确保救助的公正性和实效性。

(八)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关爱女孩”行动,切实转变群众的婚育观念

进一步完善大宣传、大联合的宣传教育格局,紧紧围绕贯彻中央《决定》,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理论宣传、群众宣传和社会宣传,强化人们的国策意识、责任意识和人口安全意识。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大力宣传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男孩女孩一样好、生男生女顺其自然、计划生育丈夫有责等新的婚育观念和社会风尚,引导人们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普及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科学知识,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开展全方位独生子女教育,促进独生子女心、智、育全面发展。大力宣传避孕节育知识、优生优育知识、中老年生殖保健知识和预防性病、艾滋病知识,针对不同人群,满足他们对生殖保健知识的需求,提高他们的自我保健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一步增强群众的法治意识、道德意识,引导人们自觉抵御不良的生活方式,有效阻断性病、艾滋病的重要传播渠道,切实保障广大群众的身心健康。加强各级党政干部人口理论教育和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等的人口理论教学与科研工作。加强与教育部门配合,在小学高年级和中学以上学校普遍开设人口和计划生育、青春期性与生殖健康的课程。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宣传教育工作的支持力度。在城市社区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中,利用各种文化场所和宣传途径,开展群众广泛参与的先进人口文化和新型生育文化建设活动。

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促进社会男女平等。制定并落实有利于女孩和女孩家庭的社会经济政策。营造有利于女孩以及计划生育女儿户的舆论环境、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工作环境,大力宣传巾帼建功、女儿成才、女儿养老等典型事例,增强社会性别意识,努力消除社会性别不平等现象。制定和完善有关的规定和制度,加强对B超、终止妊娠手术和药物的管理,严肃查处非法鉴定胎儿性别、非法进行选择性别引产、溺弃女婴、虐待妇女的案件,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深入开展以“甜蜜之家”为主题的新农村、新家庭创建活动,加强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认真落实青政发﹝2006﹞44号文件中的各项已定政策,充分发挥人口和计划生育网络的作用,按照“婚育文明、生活宽裕、和谐幸福、求知育才、生殖健康”的标准,开展以“甜蜜之家”为主题的新农村、新家庭创建活动,将人口计生宣传教育、优生服务、奖励优惠、生殖保健、关爱行动送进农家。全市每年命名1000个“甜蜜之家”示范户,100个“甜蜜之家”创建示范村居和100个人口文化示范广场(大院)。

(九)加强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决策、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水平

适应人口和计划生育改革发展需要,大力实施信息化带动战略,建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互联互通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网络平台、政务信息平台、信息交流平台和决策支持平台,全面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总体应用水平。进一步完善市、区(市)、镇(街)、村(居)四级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网络;加强应用系统建设,完善WIS系统,逐步建成以区(市)为中心节点,各级分工合理、管理有序的WIS系统构架;整合现有数据资源,逐步建立以WIS系统为基础,涵盖主要业务工作的工作指导信息平台,实现规划统计、政策法规、技术服务、队伍建设、流动人口等人口计生主要业务信息的信息化,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和应用水平,为领导决策和指导各级工作提供信息支撑;建立全国副省级城市人口计生统计信息交流平台,实现副省级城市国民经济和人口计生主要指标的信息交流;搭建面向基层的信息交换交流平台,实现户籍地和居住地之间的信息互通;加强政府相关部门人口信息交流,探索建立人口计生与公安、民政、卫生、劳动、工商等相关部门互通互联的综合人口信息网络平台;建立完善面向公众的信息服务系统,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完善视频会议系统,实现网上例会和在线培训;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体系和信息管理工作制度;制定出台《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信息管理工作规范》,建立健全技术服务数据和群众需求信息的采集、汇总、分析、使用等工作制度,提高技术服务软件系统管理功能和信息管理质量;加强村(居)级信息化建设,将工作重点放在提高微机操作人员素质和应用水平上,利用网络开展便民服务,全面实现村居级管理服务信息化;大力推行电子政务。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政府公众信息网和内部政务信息网站功能,建立信息网站管理制度,加强系统内部电子办公的覆盖范围和应用程度;进一步规范计划生育服务手册、生育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和二孩生育证的涉民行政事务的网上办理;依托公众信息网和广域资源网,建立社会抚养费管理信息系统和城市区划分布信息数据库、驻地单位信息数据库,全面实行信访工作网上办理、流转和督查,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十)深化统计改革和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办法改革,建立科学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考评体系

全面落实现居住地统计管理体制。牢固树立全局观念、服务观念和质量观念,不断改进、完善统计服务的手段和方式,为领导决策和基层及相关部门提供信息服务。严把统计数据质量关,不断提高统计数据的社会公信度。建立和完善定期报表、专项调查、工作记录、信息共享、综合分析“五位一体”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制度、民主监督制度和动态监测制度,改善影响统计数据的外在环境,建立真实反映人口基础数据的内在机制。建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群众满意程度为重点,全面反映人口数量、质量、结构、分布及其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综合统计指标体系。建立健全统计监测相关制度规范,提高统计质量。建立人口计生部门与公安、民政部门数据分析对比、汇总上报制度,加强审核分析,及时准确上报各类统计报表和信息。继续开展以纠正育龄妇女漏管、出生错瞒漏报、落实现居住地管理责任为主的集中清理清查活动,切实加大对瞒报、漏报、错报人口出生和出生性别的查处力度,实行常年有奖举报制度,切实提高人口统计数据质量和人口信息的覆盖率、准确率和及时率。

总结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经验,探索既能保证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责任落实、又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实际工作水平,充分调动基层积极性的考核评估方法,完善“科学设标、日常监控、集中核查、落实奖惩”的考核评估机制,推进考核工作的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按照工作基础是否扎实、低生育水平是否稳定、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是否提高以及保障措施是否到位等标准,对党政领导、责任部门、人口计生部门分别进行考核。从落实工作责任、发挥工作导向、减轻基层负担的前提出发,科学设置考评内容,合理分配指标权重,进一步加大日常监控力度,确保考核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十一)开展“区域人口发展战略研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城市发展战略目标,本着以人为本、保障人口安全、优化人口发展和科学可行的原则,积极探索建立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的长效机制,深入探讨人口自身再生产、计划生育工作和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研究人口数量、变动、分布及生产、消费方式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制定全面提高我市及重点区域人口素质和劳动力素质、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综合配套政策和措施,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献计献策。

四、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领导,健全人口和计划生育宏观调控体系和综合治理机制

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央《决定》精神,结合实际制定好贯彻落实意见,创造性地将中央《决定》的各项重大部署落到实处。坚持和完善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制度。把各级党政领导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情况纳入政绩考核,坚决落实“一票否决”制度,确保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纳入重大事项督查范围。认真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黄牌警告”、“重点管理”、离职审计、追踪奖惩制度,对工作失职、渎职的相关责任人实行责任追究。健全人口和计划生育宏观调控体系和综合治理机制。建立健全党委、政府领导下的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经常性协调机制,统筹协调人口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及与人口发展相关经济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科学发展综合考评体系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协调相关部门在制定经济社会政策时向计划生育家庭适当倾斜。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在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中的职责,指导、督促各相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主动参与计生综合治理,配合计生部门开展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形成部门联手、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局面。

(二)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渠道的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投入机制

建立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公共财政投入体制。深化政府投资体制改革,优化公共财政投资结构,进一步加大对计划生育、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就业培训、社会保障等人口发展领域的投入。“十一五”期间,要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渠道的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投入机制,做到经费投入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幅度,确保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免费技术服务项目、流动人口管理经费以及基层工作人员报酬等必需的政策性、服务性支出需求,把资金投放的重点放在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完善服务网络,增强技术服务和科学管理能力等方面。逐步调整财政层级投入结构,提高市、区(市)两级财政投入比例。继续加强对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的投入,加快设备更新,提高装备水平,增强服务能力。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设高素质职业化的人口和计划生育队伍

进一步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干部队伍建设,稳定基层机构,优化队伍结构。指导基层在农村镇级综合改革和各级党委、政府换届时,主动当好参谋,积极争取稳定机构、强化队伍,使镇级计生办的性质和人员与履行的职责相适应,重点选好镇(街)计生办主任,优化镇(街)计划生育服务站技术服务队伍结构,配齐配强工作人员。突出加强村级计划生育队伍建设力度,对年龄偏大、文化偏低、能力偏弱、事业心不强的村计生主任及时进行调整。村(居)计生主任工资严格实行“区市统筹、直通车发放”制度,确保经费及时、足额发放到位。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建立以突出行业特色的行政管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人口统计等为重点的专业技术人员、专业工作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探索研究队伍职业化建设的思路和措施,加快干部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步伐。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和管理,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群众观念和服务观念,解决好想服务、会服务、能服务、服好务的问题,使计划生育干部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和建设和谐机关活动,倡导敬业、奉献、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努力建设有战斗力、有凝聚力、有生命力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干部队伍。

(四)加强对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十一五”任务落到实处

篇7:江苏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文件

关于表彰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和荣誉奖的决定

各市、县(市、区)人口计生委:

近年来,各地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加快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加快应用,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鼓励先进,推动全省信息化建设工作再上新水平,现决定授予南京市玄武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等29个单位为“江苏省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授予张义明等286位同志为“江苏省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先进个人”;授予在《江苏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信息平台》及《江苏省人口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建设试点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江宁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等12个单位“江苏省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荣誉奖”。

希望受到表彰的单位和个人继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再接再厉,为我省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工作再立新功。全省各地要认真学习借

鉴先进经验,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全面推进我省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作出更大的成绩。

附:江苏省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和荣誉奖名单

江苏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二OO九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江苏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室印发

2009年11月26日

(共印150份)

附:

江苏省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名单

玄武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鼓楼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浦口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江阴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宜兴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丰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铜山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新沂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武进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金坛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金阊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常熟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昆山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启东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通州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赣榆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灌南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楚州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淮阴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盐都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建湖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仪征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高邮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丹徒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扬中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海陵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兴化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宿豫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沭阳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江苏省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先进个人名单

南京市 张义明

李 群

薛淇匀

邹德勇

庞玉梅

胡跃春

刘玉芳

张 燕

岑 岚

赵 娟

裘 希

蒋云娣

端木勤

张海霞

王余红

赵如新

李慧贤

何旭明

王 英

赵美琴

田辉进

谢晓红

孙宏亮

毕宗平

孙 威

谢孝林 刘晓晨

南京市人口计生委处长 南京市人口计生委副处长 玄武区人口计生局副科长 玄武区锁金村街道副主任 白下区人口计生局副局长 白下区人口计生局主任科员 秦淮区人口计生局主任科员 秦淮区秦虹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建邺区人口计生局科长 建邺区南苑街道办事处计生专干 鼓楼区人口计生局科长 鼓楼区湖南路街道办事处副科长 下关区人口计生局科长 下关区热河南路街道计生办主任 浦口区人口计生局统计员

浦口区乌江镇计划生育服务所副主任 栖霞区尧化街道计生办办事员 栖霞区燕子矶街道计生办科员 雨花台区人口计生局科员 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计生办统计员 江宁区人口计生局统计员 江宁区东山街道计生办统计员 六合区人口计生局副科长 六合区西厂门街道办事处统计员 溧水县人口计生局科长

溧水县和凤镇计划生育服务所统计员 高淳县人口计生局科员

无锡市

徐州市

吴 宁 杨如年 李冬梅 薛铁梅 冯硕苗 杨梦洁 顾晓龙 华咏梅 陆秋萍 唐 雯 陆燕华 茹坚英 张 江 刘 珂 周红琴 浦咏贤 陈建壮 缪惠芳 童黛英 盛建明 史彩萍 朱玉琴 李 茜 李 飒 岳 颖 杜 惠 郑 梅 宋曙光 单美兰

高淳县淳溪镇计划生育办公室 无锡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处长 无锡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员 崇安区人口计生局科员 南长区人口计生局科员 北塘区人口计生局科员 锡山区人口计生局办事员 锡山区东港镇计生办助理 锡山区锡北镇政府计生办助理 惠山区人口计生局副局长 惠山区人口计生局科长 惠山区洛社镇政府计生办统计员 滨湖区计生局科长 滨湖区河埒街道计生办科员 新区鸿山街道计生助理 新区旺庄街道计生办主任 江阴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科长 江阴市利港镇计生服务站统计员 江阴市澄江街道计生服务站统计员 宜兴市人口计生局副科长 宜兴周铁镇计划生育服务站副主任 宜兴徐舍镇计划生育服务站副站长 徐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员 徐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员 鼓楼区琵琶街道办事处计生办计生专干鼓楼区环城街道办事处计生办主任 云龙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科员 云龙区大龙湖办事处计生办副科长 泉山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科员

郭 翠 周 为 徐善义 曹维维 王淑丽 杜 伟 周小萍 魏晓绘 史志波 王永亮 张艳侠 李 伟 张 超 陈传均 丁养涛 孙 宁 张从华 朱 琳 张洪涛 徐 颖 佟 阳 杨小冬 杜 杰 顾慧丽 顾 斌 俞霞芬 蒋 黎 周建华 盖金曙

九里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科员 九里区拾屯街道办事处计生办主任 贾汪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科长 贾汪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办事员 贾汪区大吴镇计生服务站科员 泉山区王陵街道办事处计生办副主任 泉山区和平街道办事处计生办副主任 徐州经济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微机员 丰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信息中心主任 丰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微机员 沛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微机员 沛县杨屯镇计划生育服务站站长 沛县龙固镇计生服务站统计员 铜山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副局长 铜山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科长 睢宁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信息中心主任 睢宁县凌城镇计划生育办公室统计员 睢宁县庆安镇计划生育办公室副主任 新沂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科长 新沂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科员 邳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科长 邳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副科长 邳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科员 常州市人口计生委副处长 常州市人口计生委 天宁区人口计生局副局长 天宁区人口计生局办事员 钟楼区永红街道计生办 钟楼区西林街道计生办副主任 常州市

苏州市

韩 江 周凌霞 潘 双 周春洪 陆雅芬 史立华 黄 磊 彭毓元 强科明 丁美英 沈 利 刁 雯 江 毅 颜燕华 徐秀莲 谢丽华 张 芸 杨 静 李谓君 袁晓月 陆亚芳 孙艺南 唐靖一 钟春平胡李娜 周 群 居雪娟 顾玉芬 仲 雷

戚墅堰区人口计生局 新北区人口计生局科员 新北区三井街道计生办 新北区春江镇计生服务站副站长 武进区人口计生局局长 武进区人口计生局副科长 溧阳市人口计生局 溧阳市天目湖镇计生办 溧阳市社渚镇计生办 金坛市人口计生局主任科员 金坛市人口计生局科长 苏州市人口计生委副调研员

苏州市人口计生委规统处流管站副站长沧浪区人口计生局 沧浪区葑门街道计生办专干平江区人口计生局副局长平江区城北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金阊区人口计生局副局长 金阊区留园街道计生办专干 高新区人口计生委主任 高新区狮山街道计生办 吴中区人口计生局规统科副科长 吴中区木渎镇计生办

相城区人口计生局规统科副科长 相城区北桥街道计生办 工业园区社会事业局卫生处 工业园区娄葑镇计生办主任 常熟市人口计生委主任 常熟市人口计生委规统科科长

南通市

叶建民 陈红卫 虞光尧 许祥友 朱美珍 高月娥 周 乐 徐 勍 陈方祥 钱丽清 苏 青 王 晗 邵学军 宋亚萍 薛玉来 单学忠 吴明军 周佳琴 薛如琴 冯正国 盛小梅 姜拥军 保 勇 茅伟萍 茅忠民 曹 娟 季 康 陈晓萍 薛天梅

常熟市服装城计生办主任 张家港市人口计生委主任助理 张家港市杨舍镇计生办 昆山市人口计生委主任 昆山市人口计生委规统科科长 昆山市开发区计生办主任 吴江市人口计生委规统科副科长 吴江市汾湖开发区计生办 太仓市人口计生委规统科副科长 太仓市经济开发区计生办副主任 南通市人口计生委处长 南通市人口计生委副处长 崇川区人口计生委科长 崇川区观音山街道计生办站长 港闸区人口计生委副科长 开发区社会事业局科员 海安县人口计生委副科长 海安县海安镇计生办副站长 海安县雅周镇计生办统计人员 如东县人口计生委科长 如东县掘港镇计生服务站站长 如东县苴镇计生服务站副站长 启东市人口计生委科长

启东市汇龙镇计生服务站统计人员启东市吕四港镇人民政府计生助理如皋市人口计生委副主任 如皋市计划生育指导站站长 如皋市如城镇计生服务站站长 如皋市袁桥镇计生服务站站长

连云港

淮安市

姚 冰 花继东 张建芳 姜志忠 陈培东 陈自黎 闫德才 张 玲 郭 慧 朱冬云 刘凤瑶 王 晴 刘丽杰 刘永胜 滕 燕 戴平徐允仕 司 思 郑兰福 彭红桃 潘武支 唐安东 吴 波 杜冬环 刘久华 姚金凤 张宏宝 王晓翠 李正戈

通州区人口计生委主任助理 通州区人口计生委科长 通州区骑岸镇人民政府计生助理 海门市人口计生委主任 海门市人口计生委办事员 海门市三厂镇计生服务站统计人员 连云港市人口计生委发规处 连云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统计科长 连云区墟沟街道办事处计生办统计员新浦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统计员 新浦区新海街道办事处计生办统计员海州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办公室主任开发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局长 赣榆县人口计生委统计科科长 赣榆县人口计生委统计科统计员 赣榆县门河镇计划生育服务站 东海县人口计生委统计科科长 东海县人口计生委统计科统计员 东海县洪庄镇计划生育服务站统计员灌云县人口计生委统计科统计员 灌云县沂北乡计划生育服务站统计员灌南县人口计生委副主任 灌南县人口计生委统计科科长 灌南县人口计生委统计科统计员 淮安市人口计生委规统处长 淮安市人口计生委科员 清河区人口计生委业务科长 清河区水渡口街道计生办计生办主任楚州区人口计生委副主任

盐城市

王朝俊 李成云 毛清霖 杨建松 陶开平陈素骏 顾界勇 秦 瑶 刘俊红 赵学喜 张平武 艺 郭爱兰 张华英 闵爱兰 吴海斌 季德荣 刘礼银 陈 昊 刘 灿 徐大志 张继斌 王玉明 周志勇 朱红根 高福建 周兴浪 刘 静 侍 红

楚州区计划生育指导站办事员 淮阴区人口计生委副主任 淮阴区人口计生委统计员 清浦区人口计生委计生委副主任 清浦区人口计生委业务科副科长 淮安开发区城乡事业局计生中心副主任 涟水县人口计生委规统科长 涟水县人口计生委微机员 洪泽县人口计生委统计员

洪泽县三河镇计划生育服务站副站长 洪泽县共和镇计划生育服务站副站长 盱眙县人口计生委微机员

盱眙县河桥镇计划生育服务站微机员 盱眙县明祖陵镇计划生育服务站微机员 金湖县金北镇计生办统计员 金湖县人口计生委规统负责人 盐城市人口计生委主任 盐城市人口计生委副调研员 盐城市人口计生委发展规划处科员 亭湖区人口计生委副主任

亭湖区人口计生委发展规划科统计员 亭湖区伍佑镇计生服务中心副主任 盐都区人口计生委发展规划科科长 盐都区计生指导站副站长 盐都区北蒋镇计生服务中心统计员 盐城市经济开发区人口计生委统计员 响水县人口计生委发展规划科副科长 响水县双港镇计生服务中心副主任 滨海县人口计生委发展规划科科长

扬州市

崔 娟 李文杰 郭立学 朱玉庭 姜金洋 仇恒新 孙 杰 凌中芹 张 燕 严旭军 殷怀斌 姜美玲 韦爱华 朱银芳 陈 雪 刘焕琴 戴 浩 张广平陈明敏 陆银宝 李杏凤 尤 菁 田 星 贾志娟 刘宝玉 张 乾 张育红 缪晓琴 戴长琴

滨海县天场乡计生服务中心统计员 阜宁县人口计生委主任助理 阜宁县板湖镇计生服务中心统计员 射阳县人口计生委主任

射阳县人口计生委发展规划科副科长 射阳县千秋镇计生服务中心副主任 建湖县人口计生委发展规划科统计员 建湖县颜单镇计生服务中心主任 建湖县近湖镇计生服务中心统计员 东台市计生指导站副站长 东台市东台镇计生服务中心统计员 东台市溱东镇计生服务中心统计员 大丰市人口计生委信息中心副主任 大丰市白驹镇计生服务中心主任 大丰市大中镇计生服务中心统计员 扬州市人口计生委副主任 扬州市人口计生委信息中心主任 扬州市广陵区人口计生委副主任 扬州市广陵区人口计生委副站长 扬州市邗江区人口计生委

扬州市邗江区杨寿镇计生办计生助理 扬州市维扬区双桥街道计生科副科长 扬州市维扬区城北乡计生科副科长 扬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计生办专干 扬州市瘦西湖街道办事处社会事业办主任 扬州市宝应县人口计生委 扬州市宝应县射阳湖镇计生办 扬州市仪征市人口计生委规统科长 扬州市仪征市真州镇计生办

镇江市

泰州市

高兆义 张 磊 许安勤 马粉佐 巫 斌 陈瑞鸾 朱月霞 王 剑 余根娣 戴素勤 郑 仙 黄荷芳 秦兰萍 王冬仙 杨全华 任红梅 钱润红 王 琛 罗先霞 沈晓宇 唐 蓉 黄 骏 成 旭 孙玉泉 蒋庭甫 李恺颖 邵 纯 滕 帅 王志刚

扬州市高邮市人口计生委规统科长 扬州市高邮市人口计生委规统副科长 扬州市江都市人口计生委规统副科长 扬州市江都市邵伯镇计生办计生副助理 镇江市人口计生委 京口区人口计生委 润州区人口计生委 丹徒区人口计生委副科长 丹徒区高资镇计生服务站站长 镇江新区社会发展局 镇江市南山联合社区服务中心 丹阳市人口计生委副主任 丹阳市人口计生委科长 丹阳市延陵镇计生办副主任 扬中市人口计生委科长 扬中市三茅镇计划生育服务站 句容市人口计生委主任 句容市人口计生委科长 句容市后白镇计划生育服务站 泰州市人口计生委规划统计处信息主管 海陵区人口计生委业务科科长 海陵区人口计生委业务科统计员 泰州市高港区人口计生委副主任 泰州市高港区人口计生委科长 泰州市高港区人口计生委科员 泰州经济开发区社会事业局科长 兴化市人口计生委科长 兴化市人口计生委副科长

靖江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

宿迁市

羊 兴 祝晓枫 朱 泽 封 炜 刘文生 孟尔春 茆凤锦 鲁安婕 石丽娜 骆林飞 苗 菊 王 建 韩运才 刘文东 王爱军 王彦斌 卢田勇 徐利芹 徐 苇 王卫宁 刘洪秀 孙 凯 刘 希 张玉侠 范广文 韩业林 刘克龙

靖江市人口计生委计划统计科科长 靖江市人口计生委计划统计科微机员 泰兴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 泰兴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科长 泰兴市计划生育指导中心副站长 姜堰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科长 姜堰市白米镇计划生育服务站微机员 姜堰市溱潼镇计划生育服务站微机员 宿迁市人口计生委规统处 宿城区洋河镇计生服务中心 宿城区耿车镇计生服务中心 宿城区双庄镇计生服务中心 宿豫区人口计生局规统股 宿豫区人口计生局规统股 宿豫区侍岭镇计生服务中心 宿迁经济开发区社会事业局 湖滨新城晓店镇计生服务中心 沭阳县人口计生局规统股副股长 沭阳县人口计生局规统股 沭阳县刘集镇计生服务中心主任 沭阳县十字社区计生服务中心 泗阳县人口计生局规划统计股 泗阳县张家圩镇计生服务站站长 泗阳县卢集镇计生服务站 泗洪县人口计生局规划统计股股长 泗洪县界集镇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泗洪县上塘镇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江苏省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荣誉奖名单

江宁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宜兴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金坛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常熟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如皋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建湖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南京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常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南通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14

篇8:如何做好企业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澄合煤矿机械有限公司始建于1972年, 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 作为一家生产矿用产品的企业, 公司在紧抓主产品的同时, 也不忘记自己的社会责任, 在公司职工中坚持开展计划生育工作, 公司现有职工200余人, 其中女职工为43人。在计划生育工作中, 常年坚持把宣传教育作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司职工队伍中没有超生现象的发生。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做好企业计划生育工作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出发于“人”, 着眼于“本”, 强调“人”是第一位的, 更强调对人的理解和尊重, 因而我们要牢牢树立“和谐人口, 诚信计生”的理念。把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作为计划生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充分调动职工群众在实行计划生育国策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国实行计划生育, 是为了中华民族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所以要自觉实行计划生育, 必须坚持好以人为本, 努力实现好、维护好职工计生家庭的切身利益, 维护好职工的根本利益, 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 情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做到放下架子, 关心企业职工关于计生的合理要求和意见, 了解企业职工的处境, 做到由管理到服务的转变, 服务于职工的工作和生活等。同时在工作中学会换位思考, “想职工之所想, 急职工之所急”, 和职工交朋友, 把职工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来做, 切实保证每位职工的利益。

二、持之以恒地坚持宣传教育, 营造良好的计划生育宣传氛围

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尚不发达, 旧传统观念影响较深的国家推行计划生育, 只有深入的宣传教育, 进行长期持久、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 才有群众的广泛参与和积极支持, 才能有效的控制人口增长, 提高人口素质。因此, 把宣传教育放在计划生育工作的首位, 是公司计划生育工作的首要任务。

为营造良好的计划生育宣传氛围, 公司计生工作人员深入重点职工家中进行宣传, 做到了“三上门”, 即:送《条例》、《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上门、送生殖健康知识上门、送避孕药具上门。还通过办黑板报、制作计生宣传标语、广播站广播计生宣传件及在公司举办独生子女才艺展、计划生育知识抢答比赛等活动来加强职工对计划生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三、创新理念, 走出一条具有企业计划生育工作特色的新路

1. 公司领导重视队伍网络建设, 全面支持计划生育工作。

公司计生委坚持把计生工作作为一项大事来抓, 把计生工作摆在公司工作的主导地位, 层层建立领导组织, 明确由董事长为第一计生责任人, 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层层建立目标责任制, 把工作目标完成情况与工资、奖金、领导政绩挂钩。严格考核, 严格兑现, 充分调动各级领导的工作积极性, 确保各项指标的实现。

在公司八个支部中均有健全的计生组织, 组长分别由各单位党政一把手担任, 计生网络延伸至生产班组一线, 各支部均建有员工计生档案, 公司年初与各支部签订年度计划生育目标责任书, 年底由公司计生办牵头组织对计生工作进行考核兑现。

2. 规范计生工作, 做好计生信息登记, 大幅度提高职工的独生子女费待遇。

公司计生办把公司全体育龄妇女资料全部输入电脑, 建立健全了计划生育信息卡、工作台账齐全, 内容详实、准确, 各类报表及时、准确上报, 使计划生育率、女性初婚晚婚率、避孕节育措施落实率、独生子女办证率达到了100%。坚持一年一度的女工“三查”工作, 使我们及时掌握了全体女工的环情、孕情和病情。依据公司实际, 独生子女费由以前每人每月5元提高到如今的每人每月30元。特别是针对符合条件的独生子女家庭的职工在退休时享受的退休工资上浮5%优待奖励政策。

3. 公司计生办坚持计生例会制度, 每月月末星期三下午为公司计生例会日。

各支部计生专干在例会上要汇报本支部本月的计生工作, 工作内容含有汇报有无早婚人员, 有无计划外怀孕人员、对各单位外聘人员进行计生登记等, 及时学习国家、省、市下发的计生文件, 学习优生优育、生殖保健方面的知识等。通过例会制度的实施, 对计划生育的困难家庭和弱势群体进行紧急救助、物质帮助和精神慰藉, 亲情牵手等形式的关怀行动, 解决其在生产、生活、生育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上一篇:知人论世之“诗圣”杜甫下一篇:全区教育大会领导讲话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