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经济法的论文

2024-04-25

浅谈经济法的论文(精选6篇)

篇1:浅谈经济法的论文

浅谈经济法的论文

在我国,消费者知情权被侵犯的案例屡见不鲜,很多消费者的基本权益难以得到保障,一些商家出于对利润的贪婪,为获取更大的利益,许多行为严重的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故而必须采取有效的方式保障消费者知情权的实现。只有在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的基础上,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障法律体系才会更加完善,更好的为消费者提供真实帮助,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构建上升一个台阶。

一、关于消费者知情权的概念厘清

消费者知情权是指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自然人、法人等享有的获取信息的权利。简而言之,消费者知情权是消费者的核心权利之一。在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消费者对于商品的差异化和个性化需求越来越高,产品和服务呈现出多样性的发展趋势。基于交易发生的主体不同,在不同的信息资源和处理技术水平下,产生的结果也会不同,所以就会产生信息不对称现象。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消费者的信息获得来源比较单一,几乎都是源于经营者的发布,这样就和产生很多问题。由于市场的激烈竞争和我国商品的的极大丰富,在信息不对称下存在很大的商机和利润空间,这时候商业经营者处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在不对称的信息中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就产生了不会将商业信息全面而且真实的告诉消费者。

二、保护消费者知情权的经济法意义

(一)维护市场秩序,创造良好的商业氛围

商业必然存在竞争,在竞争中就会出现淘汰,基于市场经济的丛林法则,必然会出现优胜劣汰,经济法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样做不仅可以维护社会公平,也可以营造良好的经济氛围,遵循市场发展规划,维护经济秩序。[1]如果消费者得不到有效的消费信息,无法再交易中占据主动地位,进而在商事活动中忽略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部分情况下就出现侵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由此可以发现,只有加强对于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力度,弱化交易矛盾,才可以形成良好的交易环境。

(二)保护和发展生产力是保障消费者知情权的目的

社会财富的创造离不开公民的劳动,如果市场经济环境不公平,将对于弱势群体的劳动者来说将产生不公平交易,产生更多的花费,产生更多的劳动价值,降低劳动效益,进而劳动权利也的得不到有效保护。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有很多重要的意义,只有这样才可以促进劳动能力和生产力的进步,保持一个稳定的经济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三、保护消费者知情权面临的问题

综上所述,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具有很多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但是目前在我国,受到长久以来形成的经济模式影响和不良环境影响,在消费者知情权保障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法律保障制度不健全

在多年的经济模式下,我国长期处于买方市场,在向市场经济转化的过程中一时间难以改变这些问题,这样就造成了我国交易活动中经营者的强势地位,不尊重消费者知情权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漠视这一消费者基本权利。[2]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在市场经济完善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管理难以企及的地方,市场存在部门不正当竞争行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过程中,缺乏相关方面的法律机制和法规政策保障,同时也存在监管层监管不到位,造成了消费者知情权难以真正保护。

(二)商业秘密保护被滥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秘密这一词汇频繁被经营者使用,成为某些拒绝行使知情权的借口。我国早在1993就制定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并在其中明确消费者知情权,但是在消费者现实生活中,对于商品的一般属性和服务的基本性质都存在信息不明,信息不对称现象发生。很多时候,商家和经营者都打着商业秘密的旗号,选择性的无可奉告。但是有关商业秘密的界定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中都有界定,可是经营者任然以此为借口,不断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三)在消费纠纷方而缺乏有效的解决方法

由于长久的消费习惯和社会风俗,我国的消费者大多不愿意因为一些小事情与他人发生纠纷,在权利受到侵害时候,如果不是特别严重,也不会主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还有一些消费者文化程度低,对于法律不了解,当权益受到侵害时候,也不会维护自己合法权利。但是在市场经济交易过程中,消费纠纷是难以避免的,所以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害时,特别的精神伤害和经济损害特别严重时候,必然会需要进行法律维权。[3]现行法律制度下,缺乏有效的解决方案,难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此外,由于惩罚性赔偿制度的不完善,法律后果比较轻薄,从侧面也造成消费者权益无法保障。

四、经济法对消费者知情权有效保护的对策分析

(一)构建系统化的市场规制法

从经济法的角度出发,我国的市场规制法还需要通过很多方面多角度进行完善。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作为市场交易的主体和只有参与者,必须对消费者权益加以重视,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但是,我国这一方面的条款还不够完善,有必要增加有关法律条款已达到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目的。另一方面,生产经营者作为市场的强势方,对于他们侵害消费者知情权的行为应该加大惩戒力度,进而将他们肆无忌惮的侵害行为加以遏制,加强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工作。[4]简而言之,在市场规则法律体系建设中,一方面明确惩罚性赔偿的责任,另一方面,夸大适用范围和处罚程度,以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

(二)强化政府职能,增强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力度

从政府角度出发,要厘清自己的职能和方向。当消费者知情权受到侵害时候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投诉途径畅通,反馈机制得当。政府应该加强对于此类行为的监管力度和惩处办法,从质量抽查制度出发,加强对于不合格产品的处罚力度,将经营者和生产者定期进行等级评定和认证,鼓励人民监督举报,加强对于违法商家的曝光力度。

(三)支持消费者诉讼,开辟司法救济途径

对于消费者知情权诉讼,我国司法制度还不健全,比如对于消费者知情权诉讼方面的诉讼费用问题减免或者公益群体诉讼的诉讼费用支出;从立法视角出发对于弱势群体消费者的保护出发制度构建,构建减免缓交诉讼费用制度;而且对于消费者权益诉讼中关于证据难举证的问题,可以在法官同意下,消费者通过法律途径加强证据证明力,进而加强维护自身合法权利不受侵害。[5]此外,还有必要加强司法救济途径,建立和完善消费者侵权案件的公益诉讼。通过多方面的途径加强对消费者权利的保护,也是预防此类事件发生的重要途径。综上所述,在经济法的视域下,我国消费者知情权保护方面还有很多问题和难点,但是针对这些现象,采取有效而且合理的措施十分重要。但是,保护消费者知情权这是一项庞大而且系统工程,而且不可能只从保障知情权的角度出发,还涉及消费者的其他权利,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健全和修改。所以,在构建系统的市场规制法和有效的执法机构系统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于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和诉讼问题的支撑。在这一基础上,我国的消费者知情权将得到有效保护,为经济法进一步完善奠定良好的基础。

篇2:浅谈经济法的论文

一、经济法与民法的定位

民法作为一门传统的实体部门法有着1700多年的历史,它起源于罗马私法,主要调整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维护个人利益。在我国,民法是指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之间、法人之间、自然人与法人之间的人身关系、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然而相对于民法而言的经济法则是一门新兴学科,“经济法”由18世纪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摩莱里在其名著《自然法典》(1755)中首先提出来的,经济法学在国外存在近百年,在我国仅二三十年的历史。关于经济法的概念问题,学界存在颇多观点,笔者赞同武汉大学漆多俊教授的观点,即经济法调整在国家经济调节社会经济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保障国家调节、促进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和发展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经济法与民法的区别

(一)二者的表层区别。

1、二者的调整对象及其特点不同。经济法主要是调整经济领域的市场规制关系和宏观调控关系,故其调整不可避免地带有公共性和干预性;民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其调整具有平等性、私人性和自治性,并且人身关系不属于经济领域。

2、二者的主体不同。经济法的主体既包括公主体也包括私主体,公主体主要是包括市场监管机关和宏观调控机关的管理主体,私主体则包括被监管和与宏观调控有关的市场主体,因公、私主体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故经济法对二者实施“差异保护”以实现二者实质上的“平等”目标;民法的主体则只包括自然人和法人两个私主体,民法对这两个主体实施“平等保护”,因为自然人和法人在民法上的法律人格平等是虚拟的,而市场经济中的自然人与法人之间、法人与法人之间的差异是确实存在的,故民法追求的是“形式平等”。

3、二者的法律属性不同。民法是一种典型的私法,尊崇个人本位,强调意思自治,保障私权利,这种权利即可以是法定的也可以由当事人约定,个人可以将选择放弃或转让这一权利;而经济法是法律社会化运动的产物,是公法私法化和私法公法化,公私法融合的产物,其主要表现为公法性质,它以社会为本位,以维护社会利益为宗旨,通过公权力的介入对社会整体进行调整,这种依法律规定的社会性公共权力必须有序进行,不可随意放弃、转让或变更。

4、二者的利益本位不同。法的本位是在整个法律中权利和义务谁居于主导地位的问题。经济法和民法根本目标的不同决定了二者利益本位的价值取向不同:民法主张“个人本位”,社会成员只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甚至可能会危害社会整体利益;而经济法主张“社会本位”,即保障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既要保证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要兼顾环境、社会等综合目标。经济法追求实质正义,体现为对经济弱者的保护;对经济效率的追求;以及,反贫困;强调经济民主和经济自由;健康;可持续发展;社会安全;对环境的保护等等。

5、二者的国际通用程度不同。民法是市场经济的基础规则,虽然各国民法具体规定因各国具体国情而异,但各国的市场经济环境却是大同小异的,故民法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国际通用性;经济法是法律社会化运动的产物,根据不同国家的政治体制和国家发展阶段水平的不同,社会所噬待解决的问题也各不相同,故各国经济法具有国别差异性。

(二)二者的深层区别。经济法与民法作为社会学科中的法

学理论,两者的基本假设不同,具体表现如下:1、二者关于主体的假设不同。民法诞生于市民社会,市民与市民之间是均质、平等的,同时市民又具有经济人的属性,即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却无法保障他人与社会的利益;经济法的主体既包括代表公权力的管理主体,也包括代表私权利的市场主体,这两种主体的地位实质上是有差别、不平等的,而经济法的主体主要呈现社会人的性质,即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兼顾社会利益。2、二者关于市场整体的假设不同。民法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个人追求利益的产物,众多个人的集合便形成了市场,即市场整体是市场个体的简单相加,市场个体利益的增加也就是市场整体利益的增加,亚当·斯密认为“个体利益的最大化必然能带来整体利益的最大化”,故民法对市场整体利益的保护最终是为了保障个体追求利益的顺利进行;而经济法强调市场整体是个体有机地结合,市场个体利益的增加并不必然导致市场整体利益的增加,市场个体差异很大,不同市场个体在市场中的地位不一样,影响不一样。3、二者关于市场与政府功能的假设不同。民法认为市场是万能的,政府是无能的,市场是“无形的手”足以使”使社会资源分配达到最佳状态,政府只需充当“守夜人”的角色;然而经济法既认为市场存在缺陷,也认为政府存在缺陷。当市场失灵的时候,必须要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即由亚当·斯密的自由经济理论向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理论发展,但是当政府失灵的时候则只有求助于法律,政府是必要的“恶“,但同时也要运用法律约束和规范政府的干预行为。

三、经济法与民法的联系

经济法与民法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二者在不同程度上相互关联,互为补充。首先,二者调整范围的关联性。经济法所调整的特定的经济关系可分为部分的横向经济关系和纵向经济关系。纵向的经济关系包括市场规制关系和宏观调控关系,主要由经济法调整;而横向经济关系主要是交易关系和竞争关系,其中交易关系主要由民商法调整,竞争关系由经济法调整。二者都在不同程度上对市场经济关系进行规范和调整,民法属第一次调整,经济法是第二次调整。其次,二者调整功能的互补性。民法强调个人本位,注重保障个人利益,尊重个人对财产自由支配的权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过分追逐私利的最大化必然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经济法则是强调社会本位,国家通过采取强制性措施管理市场经济秩序,实现修正市场运行的缺陷、实现社会整体效益的最大化的目标。再次,二者在调整的原则和方法上的互补性。民法是从市民社会中自然形成的,它以人本主义为出发点,其理念是自由主义;而经济法以追求社会整体利益为其立法宗旨,即站在社会整体的角度,通过法律对社会经济关系的调整,消除极端个体权利本位对整体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消极影响,以解决个体营利性与社会公益性的矛盾,促进经济良性发展。结语:笔者认为,经济法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毋庸置疑的。

经济法和民法在七大部门法中居于同等地位,二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之中,只有协调好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才能充分发挥二者对我国市场经济的规范和调节作用。

参考文献:

[1]何平.论民法与经济法价值定位的二元互补律[J].山东法学,,4.

[2]丁国民.民法现代化抑或经济法的兴起——民法与经济法分野之争[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5.

[3]邓峰.试论民法的商法化——对民法、经济法社会本位的比较思考[J].法学家,,3.

[4]王军有.试论民法与经济法的关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9.

篇3:浅谈经济法的论文

一、文化的经济化与文化产业

从概念上看,“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文化,是指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文学和艺术等现象。在这里,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并列,但是一样蕴含着经济价值。广义的文化可以从不同学科进行定义,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1)1871年,泰勒的描述性定义: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具体包括知识、信仰、风俗、艺术、法律、道德,以及通过学习获得的其他能力和习惯。(2)1921年,帕克和伯吉斯的历史性定义:文化是群体生活的社会遗传结构的总和,能够因群体人特定的历史生活和种族特点获得社会意义。(3)1905年,斯莫尔的心理性定义:文化是指某一特定时期的人们使用的技术、机械、智力和精神才能的总和,以及其他为达到个人或社会目的而采用的方法或手段[1]。

文化具有经济功能,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已经“经济化”、经济日趋“文化化”[2]。日本著名学者日下公人认为,在经历经济开发、社会开发和人才开发的时代后,开发文化经济价值的时代已经到来[2]。文化与产业相互渗透,必然出现文化产业化。所谓文化产业化,就是在保持文化原有功能和特征的前提下,以资产为纽带,以精神需求为方向,以相应物质为依托,把人类的知识、智力、信息、精神和艺术,加工成文化产品,并进行交换、消费和服务。

文化的产业化带来文化产业的发展。早在1944年,法兰克福学派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发表《文化产业:欺骗公众的启蒙精神》一文,首次提出文化产业的概念[3]。西方文化经济的创始人之一大卫·索斯比认为,文化产业是通过具有创意的生产活动提供的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具有知识产权,能够传递某些社会意义;文化产业实质上是指文化产品的经济功能,能够增加产出、促进就业、创造利润以及满足消费者需求[4]。如今,文化产业已成为一种新的产业形态和经济增长点,成为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中轴。因此,有人将信息产业称为“第四产业”,将文化产业称为“第五产业”[5]。当然,在不同国家或地区,文化产业的称谓可能不同,如美国的版权产业、欧盟的内容生产、英国的创意产业、日本的感性产业,我国台湾的创意文化产业。但不论称谓如何,文化产业的核心在于从事文化内容生产,经营符号性和信息性的产品,并实行以创意为手段的产业化运作。1999年,深圳在国内率先提出“文化立市”,2004年提出打造“设计之都”,2005年将文化产业确定为继金融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之后的第四支柱产业。目前,深圳已建成具有典型示范作用和集聚效应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45个,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以及占全市GDP的比例逐年上升。

文化产业是从事文化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2004年3月29日,国家统计局颁发《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将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分为“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1)核心层。包括新闻、广播、电影、电视、书报、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文艺表演、文化演出场馆、群众文化服务、文物及文化保护、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文化研究、文化社团、其他文化等。(2)外围层。包括互联网、旅行社服务、旅游景点文化服务、室内娱乐、游乐园、休闲健身娱乐、网吧、文化中介代理、文化产品租赁和拍卖、广告、会展服务等。(3)相关层。包括文具、照相器材、乐器、玩具、游艺器材、纸张、胶片胶卷、磁带、光盘、印刷设备、广播电视设备、电影设备、家用视听设备、工艺品的生产和销售等。

二、文化的商品性与文化产业的经济属性

文化承载着各种社会关系,塑造了社会的理想人格,提升了个体的幸福感和归属感。不过,文化的价值内涵常常表现为外在感知,并且被符号化和系统化。无论是音乐、舞蹈、服饰,还是节庆、晚会、习俗,都通过媒体表现出来,从而表现出五彩缤纷的色彩、鲜明独特的个性,正是文化的绚丽特征和丰富内涵,产生了经济价值[6]。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不仅体现为文化具有的表层服务功能,而且说明文化本身具有经济属性。

文化产业具有经济属性。在阿多诺对文化产业的界定中,特别强调:“文化工业的全部实践,在于把赤裸裸的盈利动机投放到各种文化形式上。”[7]1980年召开的蒙特利尔专家会议认为,一般说来,文化产业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即在产业和商业流水线上,文化产品和服务被生产或再生产,并且被储存或分销。由此表明,经济属性是文化产业存在的基础。

文化产业的经济属性首先表现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商品性。文化产品或服务是商品,具有商品的本质特征,在市场机制下通过竞争进行生产和交换,实现价值最大化。图1显示,假定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机制绝对有效,文化产业市场能够自发实现均衡,达到资源配置最大化。这时候,供给曲线为S,需求曲线为D,均衡点为E,均衡价格为P,均衡产出为OA。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文化生产企业的供给与人民群众的需求处于平衡水平,即在均衡点上,既不存在文化产品或者服务的短缺,也不存在过剩。在这一框架内,文化产业只能依靠市场化运作来取得经济效益,没有其他途径可循。这是因为,如果出现高于均衡价格的价格水平,文化产业的生产企业愿意提供的文化产品数量,将高于消费者即人民群众的购买意愿,就会出现文化产品或者服务的过剩,对价格施加向下的压力,直到达到均衡价格。同样,太低的价格会产生文化产品或者服务的短缺,消费者愿意出高价购买,也会促使价格上升到均衡水平。在这一情形下,文化产品和服务实行产业化运作,在利益的驱动下,生产者制造出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繁荣文化市场,带动经济发展。

文化产业的经济属性包括其“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的经济效应。通过“区域联合”“产业集聚”等方式,分散的小规模文化产业生产体系相对集中,各个分散经营的文化企业被纳入统一有序的经营过程,形成强大的联合生产力,推动建立大规模文化市场生产体系。文化企业专业化联合体系,有利于形成专业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供应商,培育共同的劳动力市场,提高文化市场的经济效率。文化产业园是文化产业集聚的载体。20世纪90年代,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开始起步,2007年后呈现爆发式增长。2008—2012年,我国共建成1 122座园区,年均增速为42.2%。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2 000多家文化产业园区,500多个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在这些文化产业园区,有336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0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具体包括以北京为主的首都创意产业集群,以上海为主辐射南京、杭州、苏州的长三角创意产业集群,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创意产业集群,以西安、重庆、成都为首的川陕创意产业集群,以昆明、大理、丽水为主的滇海创意产业集群,以长沙为核心的中部创意产业集群。深圳市文化产业集聚效应明显,部分区文化产业集聚体数量分布(如图2所示)。

三、文化产业的经济价值与现代经济的增长引擎

文化产业是现代经济的增长引擎。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文化产品日益成为居民消费的新热点,在生产、技术、投资、消费等方面表现出独具魅力的经济价值。可以预言,随着时代发展,文化产业终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高新技术的前沿产业。具体说来,文化产业的经济价值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首先,文化产业提升城市价值。在塑造城市价值方面,文化产业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文化企业发展,能够产生品牌效应,发挥城市经济价值;文化产品、文化服务能够提升文化氛围,发挥城市文化价值。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提升城市价值品牌,注入一股强劲的力量。一座城市拥有文化底蕴,就会拥有城市价值品牌,从而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占据制高点,为城市创造更多价值。例如,深圳大芬油画村依靠油画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龙岗区乃至整个深圳的文化品位和城市价值。目前,大芬村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中国油画第一村”。有关数据表明,大芬油画村目前共有以油画为主的各类经营门店近1 200多家,居住在大芬村内的画家、画工1万多人,年产值近10亿元,约占全球油画市场份额的70%。

其次,文化产业增加经济增长点。城市日益成为文化资源聚集地,经济增长速度快,市场需求大。正由于此,文化产业以其独特优势,成为城市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文化产业体系大,产业链条长,产业关联度高,不仅能直接贡献经济效益,而且具有强大的辐射效应。如今,文化产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文化产业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并且每年平均提高0.7~0.8个百分点。目前,世界主要经济体文化产业发展速度全部高于经济发展速度。2009—2012年,美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比同期GDP年均增速高2.9个百分点;1986—2010年,新加坡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9%,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速1.3个百分点;2008—2012年,英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9%,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速2.5个百分点;1995—2012年,中国香港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4%,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速4个百分点[8]。

再次,文化产业调整经济结构。文化产业不仅能增加第三产业发展的总量,而且有利于经济结构优化。文化产业是一种知识经济,属于技术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产业。通过文化产业,信息、技术、创意、知识相互融合,“资本”与“知本”协同支撑。文化产业的发展,让文化资源融入经济运行,技术、知识、智力等生产要素得到优化配置,物质生产领域的文明程度大幅提升,产品附加值大大提高,最终实现集约型经济增长。目前,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已经达到70%以上。美国娱乐业成为仅次于航空航天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日本娱乐业的生产经营产值已经超过汽车工业产值,英国艺术业以170亿美元的产业规模与汽车工业不相上下。然而,我国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仅为33.6%,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迫切需要优化经济结构。根据霍夫曼系数等相关指标,广州、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需要考虑新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经济结构模型。

另外,文化产业缓解就业压力。文化产业对就业具有较强吸纳能力。发展文化产业,能够开辟新的就业空间,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从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总数的比率来看,该比率2013年全球为5.49%,约3/4的经济体为4%~7%,其中美国、俄罗斯、墨西哥、澳大利亚、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超过7%[8]。目前,在深圳,文化创意企业约4万多家,从业人员约90万人,年度产品和服务出口额约30亿美元。

最后,文化产业辐射其他产业。文化产业发展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尤其是风景名胜、文化遗址以及博物馆等文化资源,对旅游、餐饮、时装等产业拉动作用大。在很多国家或地区,文化旅游已经成为当地居民和政府的重要经济来源。2012年墨西哥的文化旅游对GDP贡献率约8%;2012年西班牙文化旅游入境人数达15.9万人次,占入境游人数的50.7%;2011年新加坡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产出的乘数效应为1.43,对国民经济增加值的乘数效应0.58。也就是说,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文化产业支出,就可以为新加坡全国经济增加1.43个单位的产出、0.58个单位的增加值[8]。

四、结语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日趋“文化化”,文化日益“经济化”。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带来了文化的产业化,推动了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文化产业具有经济属性,主要表现在文化产品和服务具有商品性,以及文化产业发展能够产生“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等经济效应。文化产业的经济属性决定了文化的经济价值,这种价值具体表现为文化产业是现代经济的增长点,能够提升城市价值,增加经济增长点,调整经济结构,缓解就业压力,辐射其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需要注意三点。(1)营造宽容环境,实现文化产品的“包容性增长”。在保持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础上,减少对内容生产的干预,使文化生产者能够在更大空间实现思维、创意和形式的跨越,提供更多优秀产品。当然,宽容不等于纵容,要坚决抵制敌视社会主义、宣扬消极主义的精神鸦片,保持文化领域的纯洁性和先进性。(2)减少对重复性作品的支持,提倡原创和协同创新。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文化生产的财政支持力度,促进文化产品的快速增长。但在支持的同时,要鼓励学术创新、表演创新、技术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加大对创新性和原创性的审查。对相同创意者要联合交叉,发挥各自所长,实现协同创新。(3)克服物质至上的思想,多出精品力作。精品的创作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文化生产者要不为眼球左右,不为物质利益诱导,平心静气埋首创作,一心一意创造精品,坚决反对造假之作、抄袭之作和平庸之作[9]。

参考文献

[1]郭莲.国外学者关于文化的定义[J].大地,2002,(6).[2][日]日下公人.新文化产业论[M].范作申,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89:56.

[3]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的辩证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89.

[4]大卫·索斯比.经济与文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87:165.

[5]赵子忠.内容产业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2.

[6]施惟达.民族文化的价值及其经济化[J].思想战线,2004,(3).

[7]阿多诺.文化研究:第1辑[M].高丙中,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96.

[8]世界主要经济体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研究课题组.世界主要经济体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及特点[J].调研世界,2014,(10).

篇4:浅谈经济法的本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本质就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事物的本质是由它本身固有的特殊矛盾决定的。”一事物的性质,对于该事物来说就是它本身特殊的本质。也就是说所谓本质,是一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是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相区别的属性。自然地,经济法的本质就是经济法质的规定性。可以說只要搞清楚了经济法的本质,就是搞清楚了经济法是什么的问题,那么在此基础之上才能研究经济法的其他基本理论问题。因而在此意义上来说探究经济法本质无论对经济法的实践还是经济法的理论研究都有重要意义。首先、探究经济法的本质可以指导经济立法,并有助于经济法的构建和壮大。其次、明确经济法的本质有助于社会上形成真正地确立和弘扬经济法的理念。

二、经济法本质的讨论范围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指出:“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事物自身组成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内在联系,是由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矛盾构成的”。法的本质有三个层次的含义:1、阶级本质层次。经济法与其他法律一样属于国家的上层建筑,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因而经济法具有法的一般属性和特征。2、社会功能,或者说社会本质层次即法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的特殊作用。当然,我们这里探讨的是社会主义国家不存在阶级但存在不同社会阶层时的情况。3、法律特征层次。经济法作为部门法之一具有同其他法律部门相互区别的法律属性。经济法是以维护和保障社会公共利益为宗旨的法律部门,经济法应当属于社会法。

显然,这三种意义上的"本质"讨论应是在不同层面上进行的。在不同层面上讨论经济法的本质将会使经济法的本质具有不同的含义,换而言之:人们赋予“本质”不同的含义。那么经济法的本质也将有不同的内涵,我们讨论问题的目标不同,或者希望讨论所的结果不同人们采用的“本质”的内涵就不同。通过分析,我认为第一种经济法的阶级本质宜放在更高层面上采用即适宜在讨论法律的本质时采用。而第二种意义上的经济法本质是否就不值的去探究了呢?我认为经济法的社会本质研究也是经济法本质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个问题我将会在本文的后面部分探讨。最后一层意义上讨论经济法本质就是从经济法作为一个部门法所具有的不同于其他部门法的根本属性的角度出发的。目前我国经济法学者基本上是在这个含义上讨论经济法的本质。

三、从经济法的社会公共性定义经济法的本质

经济法本质问题是经济法基本理论问题之一,它是我们对经济法现象深入研究之后所做的一种抽象。经济法学在我国经历二十多年的发展,虽然认为经济法是一门独立而重要的法律部门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经济法学界对经济法本质的研究似乎远没有达成共识。更有些学者避而不谈,回避这一现实的经济法基础理论问题。幸许,我们还是有许多经济法学家对经济法的本质提出自己的理论观点。例如:漆多俊教授提出的“国家调节经济论”、李昌麒教授倡导的“国家干预经济论”、程信和教授认为经济法的本质和实质是:“从法律角度反映国家因素对市场的直接影响,亦即国家管理和协调国民经济运行关系的法律调整。”刘文华和王长河教授提出的“协调主义”。

经济法的基本使命一方面在克服“市场失灵”另一方面又要防止“政府失灵”。政府干预是对市场失灵的回应,但是经过几十年政府干预的实践及理论研究表明政府失灵是不可避免的,这就出现了一个两难的状况:政府和市场双重失灵,而这时第三条道路出现在人们的视眼当中-社会公共性团体发挥作用。社会公共性团体的发展和发挥作用对国家经济运行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可以弥补政府和市场的不足,起到中间桥梁的作用。因此,经济法应是社会公共干预、协调之法,而非国家、政府干预之法。在市场失灵的情形下仅采取国家、政府公权力干预方式,容易产生大量的“政府失灵”现象。因此,现代经济法的重要主体--社会公共性团体以及中介组织的出现,则使我们探究经济法本质时不可忽视的考虑相关因素。

现时代的发展,非政府组织即本文所所提到的社会公共性团体在干预、协调各国经济中的作用日益明显。这种协调和干预经济运行之活动以社会公共利益为本位,是社会公共干预、协调的一种重要形式,而其所遵守的法律规范属于经济法。由于“市场失灵情况”的出现,市民社会自我救济不足,加之纯粹行政干预出现所谓“政府失灵”现象,因此需利用一些社会公共性干预协调。与此相适应,经济法应当是确认和规范社会公共干预、协调经济运行之法。

(一)经济法是确认公共干预、协调国家经济运行之法。社会公共干预、协调不同于政府干预,因为社会公共干预、协调不仅包括政府的干预,还包括社会公共性团体的干预和协调。从性质上说,国家、政府干预起源于纯粹的公法行为,社会公共干预、协调兼有公法和私法性质;从干预、协调者的身份来看政府干预既可以从社会管理者的身份来实施也可以以主权者的身份实施,而公共干预、协调只能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进行;从目前来看政府干预主要在于维护国家、政府利益,而社会干预、协调主要为了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整体安全。国家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并不是总是一致的,有时会有很大的差别,所以结合经济法的使命和社会公共性特点我认为经济法是社会公共干预协调之法。

(二)经济法是规范公共干预、协调之法。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社会公共干预、协调包括政府和社会性团体的共同的作用。政府会出现失灵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在此不在论述,我们重点探讨一下社会公共性组织是否会和政府一样出现不履行协调社会经济运行的职责呢?其实,社会公共组织无论是法律直接规定还是政府授权,其掌握、行使的应 当是一种职权、权力。比如法律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的授权、证券交易所对某些证券时务的管理等。马克思经典著作中讲到“不受监督的权力是必然导致腐败的”,而腐败肯定会导致社会公共性团体的失灵。社会公共性团体既然也会失灵,或者说和政府、市场一样存在一定的缺陷,那么我们就必须对其进行规范、监督使它的应有的功能很好的发挥。就这样经济法又承担起另一重要使命--规范社会公共性团体的行为以防止其失灵。所以,在这个角度我们认为经济法是“规范社会公共干预、协调之法”。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而且应当把经济法的本质定义为“确认和规范社会公共干预、协调国家经济运行之法”。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杨紫煊,徐杰.经济法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史际春,邓峰.经济法总论[M],法律出版社,1998

篇5:浅谈经济法的论文

完善的法律是维护国家稳定和社会繁荣的重要基础,是保障社会经济良性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民商法和经济法作为重要的法律部门,是保障我国市场经济活动有效开展和进行的重要前提。民商法注重社会公平,讲究个体条件平等,可提供自由的市场交易环境,提升个体效益;而经济法重视社会整体效益,采用经济法手段进行经济干预,从而实现市场的持续发展。

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市场经济体系的健康发展。针对我国的市场经济而言,它在一定程度上不是纯粹的市场调节经济,同时也不属于单纯的国家干预经济,属于市场调节和国家干预这两者之间相结合的混合经济。这种混合经济的两方面产物,不仅具有着差异性以及不可替代性,同时也具有协调以及互补性。这两者之间各自有各自的分工,并且又相互配合。

一、民商法与经济法之间的区别

1.主体意思限度不同

针对民商法而言,作为私法进一步的要求任何市场主体在进行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只能按照自己个人意志对行为内容进行决定,对任何形式下的意志强制进行有效的排除。例如: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识对法律进行选择,看其适用于否。在进行诉讼提起以及责任追究的过程中,是需要当事人对权利进行主动行驶才能够实现的。而针对经济法来说,它主要是从社会公共利益进行出发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以社会整体平衡以及收入分配公平这些公共利益的体现作为调整的主要目的。对国家权力进行利用,对于不利于社会公共利益的市场一定给以限制,主要表现为:个人自由争取社会整体利益进行限制,对社会发展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扩宽。实质就是经济法产生的过程以及经济法发展的过程,也就是法律从个人权利本位进一步到社会权利本位的过程,但是针对社会权利而言,本位所需要实现的法律手段就是限制个人的权利。

2.稳定性不同

民商法在一定程度上把市场经济中最一般的要求对市场经济活动中较为基本的主体民事主体的资格以及身份进行确定,对民事主体基本权利范畴进行有效的确定,并且以法律的形式进行确定,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经济法中的大多数内容,例如:鼓励外商进行投资的法等,对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进行预测,对计划法进行引导,国家并且以法律强行的手段对原有私法财产进行改变,如:国有化法等,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都不具有长期的稳定性。

3.效率价值两者的表现是不同的

效益在一定程度上是效率的低级层次,效益以及效率这两者之间不仅有个体之分,同时也有整体之分,民商法进行保证的主体驱利性,在一定程度上是低层次的效益追求,是个体效益和个体效率,但是它们的追求不一定就会对整体的效益以及效率进行提高,在经济法中的效率价值主要就是整体效益和效率。

4.目标内容不同

民商法的方法论及其个人主义的观念是其具有个人本位的特性,这些表明民商法除了重视个人经济的短期利益之外,还鼓励积极追求更大的自身财富,就像个人主义倡导的:人是一种具有自我意志的高级动物,可以自己决定利益的选择。所以,民商法更加重视个人的利益,追求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经济法与之相反,其所注重的是整体的、长期的.利益效果,经济法认为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部分,只有社会整体强大,个人利益才会提升。因此,经济法注重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的长期发展,其目标是实现全人类的大发展。

5.权利保护的特点不同

作为民事主体自然人以及其它一些组织合法民事权利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受到民法的保护,不仅组织不能够进行侵犯,其个人也不能侵犯,对所有人赋予同等的权利和义务。经济法主要是从国家角色、企业角色以及个人角色之间的不同进行区别的对待,也就是按照市场主体的经济境遇以及地位的不同,对其赋予不同的权利以及义务,主要表现在:垄断行业中企业与普通行业企业、消费者等。

二、民商法与经济法之间的关联

1.两者在调整对象交叉

在当代市场经济中,市场和国家在一定程度上有着同样重要的作用。市场调节以及国家干预过程中,其覆盖面会对全社会进行涉及,也就是说市场调节以及国家干预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及于整个市场,因此,和市场调节能够相对应的民商法以及国家干预发所对应的经济法,在调整的过程中,其范围必然会有一个交叉。也就是民商法对微观经济关系进行调整,经济法不仅对微观经济进行调整,同时也能够对其宏观经济关系进行调整。

2.取向相对来说比较趋同

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是法的根本取向,民商法和经济法同样如此。民商法赋予各个市场主体同等程度的保护,同时给予每个人相同的权力与义务,而不会受制于不同市场主体关系强弱影响。而经济法却会根据不同市场主体的不同实力给予不同力度的权力与义务保护。虽然民商法与经济法分别个人权利和社会权利为主,但个人本与社会共处于同一个整体之中,两者相互交叉而又趋同,都是为实现社会主义的公平的共同目标而努力的。民商法和经济法两者在维护社会平等中各自扮演重要的角色,各自维系各自主体的权利与义务的平等,更好地维护不同市场主体的不同权益。在这个市场经济日益繁盛的时代,民商法和经济法是规范社会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法律手段,他们相互依托共同肩负起构建和谐市场的重任。

3.职能能够互补,要素通用

针对民商法而言,它是市场经济常态性法律,它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其任意性的规范,对无形之手的要求进行体现,对市场机制的内部化进行不断的强调,市场主体的能动性进行充分的发挥,同时也具有一些强行性规范,对市场主体进行导向,并且能够对市场规则自觉的遵守,不仅能够对市场的竞争有促进的作用,同时还能够追求经济效益。经济法它属于市场经济非常态的法律,一般情况下,能够通过强行性规范,对市场机制的外在化进行不断的强调,在一定程度上提供具有干预性规则、整体性规则以及政策性规则等,对市场的失灵进行有效的解决,对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起着促进的作用。在民商法以及经济法中,有些要素不仅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通用,同时还能够在一定条件下通用。

三、结语

篇6:浅谈体育与经济的关系论文

一、体育产业的内涵及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体育产业的内涵

体育产业指的是为社会提供各类体育产品与体育服务经济活动的总和,在体育产业中,涉及到国民经济的诸多部门,在促进体育消费、吸引体育资金、提高国民素质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北京奥运会之后,受奥运经济的影响,我国体育产业正在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方向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按照产业范畴的属性,体育产业属于第三产业,和其他产业类似,其发展壮大都需要财力资源、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共同支撑,只有投入了必要资源才能收获理想的产出。更重要的是,体育产业因具有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其发展和运行都与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直接相关。从这个角度讲,体育产业不但产业属性明显,而且也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紧密关联,尤其随着世界体育正在向更高层级发展,体育产业的发展状况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水平,两者之间的关联度较高。一般情况下,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社会发展程度越深入,居民的生活水平越理想,该国家或地区的体育产业就会处于高位,体育产业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和贡献度就会越高;相反,对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国家而言,其体育产业的整体发展状况也并不理想,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国家对体育产业的重视程度也相对较低。可见,体育产业的发展水平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衡量现代经济建设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2.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体育产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体系,这一产业的发展不但催生出了体育培训业、体育中介组织、体育旅游、体育游戏等衍生产业,而且还在通过体育文化的构建,使体育图书出版、体育彩票、体育观光场馆建设等方面取得巨大成绩,也明显增加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比如,我国在国际赛事上不断取得新的成绩,体育事业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强,经济收入水平持续提高,越来越多的孩子和家长对各种各样的体育培训(如足篮排球培训、羽毛球培训、乒乓球培训、体操、武术、中长跑、跆拳道等)引起更多关注并参与其中,由此带来的体育培训产业正在成为我国的朝阳产业,不但产生了大量就业岗位,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还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借助体育产业的发展,不断完善和繁荣体育消费市场,进一步拉动与促进体育消费和体育经济,已经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和价值取向。体育产业已经在促进GDP增长,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从经济学的角度讲,体育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就能够显示出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优势,能够以较低的边际成本积极引导社会消费,并在调整产业结构和推动国民经济转型和变革方面起到积极作用。特别是亚运会和奥运会促使体育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和迅猛发展,促进人民群众整体身体素质的提高和我国国民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二、体育产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辩证关系

1.微观层面的关系

从微观层面上讲,体育产业的效益便是经济效益,即体育经营单位的“经济效益”.这是因为,微观层面上体育产业的发展走的是企业化发展道路,推向市场的体育产品以商品的形式呈现。而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商品经济也就是市场经济,商品的走向要遵循经济运行规律。这样,体育产业的`资源配置就要以经济效益为目的,以此为基础追求更多的社会效益。所以,体育经营单位要最大限度地降低劳动占有与劳动消耗,以便争取更多经济利润。在这一过程中,体育产业的经营者还要持续提高体育服务的质量与档次,以迎合人们不断增长的体育需求,这样,才能使获得经济效益的机会更多,持续的时间更加长远。这样,在微观层面上,体育产业的发展除了要注重经济效益外,还应兼顾社会效益,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使社会公众能够关心体育、投资体育,最大限度地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

2.宏观层面的关系

从宏观层面上看,体育产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存在紧密关联。发展体育产业要以实现体育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国民经济服务为最终目的,社会效益是第一位,经济效益要服从和服务于社会效益,社会效益要引导经济效益。这是因为,体育产业的发展要通过体育产品和体育服务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体育产品依据价值之间的差异分为职业体育产品与业余体育产品。对后者来说,关系到学校体育、职工体育、社区体育、农村体育等,属于不能推向市场的体育商品。但诸如此类的服务能够提高人口素质,提升社会福利。对前者来说,与之相关的体育设施投资时间长、见效慢,难以依据市场经济规律对其进行管理和支配。但无论是其中何种体育产业形式,都需要国家、地方政府层面上的资金投入,在取得社会效益的同时,兼顾经济效益的获取。同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会不断增大。因此,不但要在微观层面上追求经济效益,还应在国家层面上通过宏观调控的方法(比如税收和转移支付等)获取部分利润后,再将其投资到体育产业发展的其他层面上。这样,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使体育产业发展处在良性循环中。

三、新时期我国体育产业经济效益审计的策略

为获得更长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需要加强体育产业的审计工作,使有限的资金投入获得既定的效益。为此,需要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技术,重视经济效益审计方法的运用,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规范审计中介组织。

1.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调查得出,体育产业经济效益审计工作要对体育产业经济活动的总体效益做出整体性评价,还要对经济活动的不同层面进行深入分析,以便发现影响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次要因素和改善经营管理范式、提高经济效益的具体手段。此外,体育产业经济效益审计工作要界定评价指标体系,无论是综合经济效益指标还是单项经济效益指标,都要广泛地获取。比如,可以从投资者获取净利润的层面对体育产业经济效益予以评价,而社会贡献率等相关指标要能够反映体育产业对资产的运用和使用情况。

2.规范中介组织,充分发挥其社会功效

按照成立方式的不同,可以把我国体育中介机构分为不同类型,每一种类型都对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产生过积极影响。实际上,体育产业要想实现市场化运作,除了需要大量体育经营人才与具有良好信誉的体育中介机构外,还应对比发达国家的经纪人制度、体育参与和国民意识等层面,规范中介组织,充分发挥其社会功效。为了实现这一点,需要对从事体育中介的服务人员进行培养和过滤,使那些参与过体育事业发展的政府人员和其他行业的专业人才能够介入其中,并对其进行系统的培训与教育。此外,体育中介服务已被看作是体育产业市场化运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体育产业经济效益审计中需要对其进行重点考虑。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各类协会向实体化、企业化不断迈进,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引导个人和各类社会团体、企业单位转向中介服务的队列之中,甚至可以通过创办学校、学科等方式,培养体育产业经纪人队伍,在规范体育产业中介服务的过程中,使相关审计活动更具成效。

3.体现人本思想,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

审计人员在对体育产业进行经济效益审计时,要把“查问题、追责任”的监督观念向人本思想转变,以便能够“提建议、找措施”,深入认识到经济效益审计的目的在于查找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同时,在理论探讨和实践分析的基础上,要对审计工作进行总结和整理,以便能够在审计实践中寻求到经济效益审计的新手段、新技术和新方法。而为了实现这一点,就需要充实体育产业经济效益审计队伍,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审计技术和审计素质,使之能够在体育产业经济效益审计活动中充当重要角色。当然,还应将更多精通其他学科知识的人才吸引到审计工作中,以便在体育产业内部推行内部审计,使经济效益审计效率得到显着提升。

4.重视经济效益审计方法的运用

体育产业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要求审计人员持证上岗,并通过后续教育制度的制订和实施,为审计实践奠定基础。而在借助各种有效途径与方式对审计人员的知识与技能加以培训时,要保证审计人员能够重视经济效益审计方法的运用。在具体审计活动中,因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涉及到不同部门、不同领域,其特点与其他产业并不相同,所以为了保证审计工作取得良好效果,应该在审计方法创新方面做出更多努力:

①对体育产业经济效益进行跟踪审计和审计调查,对财务收支情况进行重点监督,以便能够查明审计事项真相;

②重视对审计事实的综合分析,通过对相关数据所反映的经济活动综合考量,将相关信息及时反馈至决策部门,以便纠正决策执行中的偏差;

③为审计工作的开展制订周密细致的计划,明确和优化审计方案,保证审计实践体现经济性,在必要的情况下要统筹兼顾,对审计目标、范围和重点予以全面界定。

四、结语

从社会学的角度讲,体育产品能够体现两种价值──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体育劳务产品与其他产品不同,被看作是精神产品,具有公益属性,进入市场之后,能在社会利益与经济利益之间谋求某种平衡。

参考文献:

[1]杨建全.后奥运时期体育产业经济效益审计现状与对策[J].商业时代,2010(10)。

[2]程鹏。论体育产业发展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J].管理研究,2012(05)。

[3]吴军.基于经济效益提升的体育产业发展研究[J].中国商贸,2010(05)。

上一篇:纸筒上的春天教案下一篇:佛罗里达大学世界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