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的视野》读书笔记

2024-04-30

《批评的视野》读书笔记(共7篇)

篇1:《批评的视野》读书笔记

第一章:传媒是文本(Ⅰ)(我完整地读完这一章)综述:(形式主义分析理论)

在第一节的符号学分析中,主要提到这样几个概念:符号、能指、所指、文本、意识形态等。按照索绪尔的理论,符号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的,而这里的能所指仅仅是最初的符号层次。从哲学上来说,能指是物质性的,所指是主观的,仅仅是一种概念的存在。能指是一种可以看得到或是听到的物质性的东西,是可以进行量化的。同时索绪尔还发现,能指和所指是任意的,也就是说符号的两个构成部分无必然的联系。

在索绪尔的符号理论中,所谓符号,就必须有意义,不然就不能称之为符号。而符号的意义又与它在结构中的位置息息相关。在这里我们不提所谓的横向结构或是纵向结构,简单地说,就是在不同的环境中,符号有不同的意义。但是这个意义是怎么来的?其实也很简单,以另一个事物作为陪衬或是对照,就显示出了事物本身的意义所在。因为单一的事物是没有意义的,也是不能够认识它自己的意义的,只有通过别人的视角,相对于“他者”来说你存在有什么价值,这才是符号存在的意义所在。这就是索绪尔提到的“二元对立是符号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形式”

当然,符号的意义也是不固定的,前面已经提到过。同时,不同的语境,不同的时代,符号所处的不同位置,同一符号所表达的意义也是不同的,这里就不一一阐释。当然,符号也不是随机产生的。既然符号是一个系统结构,那么符号的使用必然要遵守一些结构规则,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就是这个道理。不然符号就是混乱的,就不能够准确地表达出符号使用者所想要表达的意思。就不能够进行符号与符号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用传播学的话来说,就是不能够很好的进行符号的编码和解码。

关于意识形态介入符号和文本的产生,符号归根到底还是由人构建的,是人赋予了符号以意义。可以说符号的意义是在人类诞生之后才出现的。其实不仅仅是文中“古惑仔”意义的产生,就拿近期大家热议的话题“城管事件”来说,“城管”一词,其实也产生了在其本身意义之外的另一层符号意义:暴力、不讲理等,这也许就是第二层次的符号系统。而第二层次的符号系统中的所指以我个人理解来看就是符号本身的外延,也就是符号所代表的一种象征意义,是刨去符号本身物质和概念之外的一种精神的代表。在第二节的叙事学分析中,从卜罗普的叙事模式引出英雄这一符号。

在这一节中,最主要的莫过于格雷马斯的表意结构,即“符号矩形”,其实这一结构说白了就是对一个故事开始而后往后发展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进行地一个概括性的总结,发现这些之后发生的情况背后隐藏的叙事结构。而之后的一些研究者在此基础上对这一结构进行了一系列的补充。先后提出了“中介”“二元对立”等概念。在我看来,“中介”就是事件的开始状态,引导事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这一因素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甚至可以是一种精神情怀等等。而杰姆逊则认为这一矩形叙事结构必须代入价值观念,而有价值观念就必然会有意识形态。价值观念赋予这一叙事结构以意义,而意识形态又通过价值观念反映在出来。举个简单的例子:文革时期不管是电影还是话剧都有表现明显的好人和坏人,地主和贫农,这一叙事结构就是阶级斗争的意识形态的具体反映。杰姆逊提到的“英雄是不存在的,英雄只是意识形态上的一种完美”,对此我表示十分赞同。英雄其实就是意识形态的一种理性状态,人们总是期望某个事件或是某个人是完美的,这其实就是意识形态的一种反映。

对于叙事学结构在新闻中的体现,说白了,就是换汤不换药,叙事模式基本上已经固定了,就是把每天发生的不同事件按照固定的叙事模式添加进去而已。以我在实习期间的经历来看,事实就是如此。不同性质的事件有不同的叙事模式,而通过不断地重复,从而加深人们对此类事件的定性认识,因此再发生类似的事情时通过新闻的报道往往会形成舆论,而这种舆论恰恰就是这种叙事模式长此以往造成的影响所导致的。接下来的后结构主义分析则对前面已经构建在起来的语言学模式进行批判,颠覆了传统学说的一些观点。在德里达的眼里,所谓的“终极”是不存在的,他认为真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一观点也符合哲学上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这一观点,真理也一样。不同的时代,必然产生不同的声音和观点。就如同牛顿的力学理论一样,在牛顿的年代是正确的,是“真理”,但是在爱因斯坦的年代就显示出了其局限性。为此,德里达提出了“补充”的概念,所谓“补充”,是在原有的基础以上加上一些新的意义,而不是简单地数量上的增补。因为没有终极意义的存在,所以这一增补的过程是无限制的,永不停歇的。而巴特的能指碎片就比较符合文本的规则。所为符码,其实就是文本应用的规则,说的再通俗一点,就是语法规则。这样不管是什么文本,什么故事,其实就是各种规则的重组、交织,从而衍生出新的意义。为什么说他的文本复数直接宣布了文本原作者的死亡呢?其实很简单,因为不管是什么文本,在进行语言的组织时,总会不知不觉地引用到外来话语,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即使不是直接引用,在话语的表达上也会跟别人的话语有意义上的相似,“作者”的思维也是受外来话语的影响的。

现在来看看哪些传媒作品符合后结构主义的理论,其实那些对现行体制构成直接或潜在威胁的传媒作品其实都符合后结构主义的理论。自然而然的,这些作品都不是主流的作品,从而是边缘的。因此后结构注意的分析对象大多是边缘的作品。

问题:

我并不是完全同意书中的一些观点,就拿索绪尔认为语言包括所有的符号使用的规则,而言语则是我们日常的话语,它是上述符号和规则的具体应用。(P4)在我看来,语言主要是以书面的形式呈现,以文字为载体。而言语主要是以口头的形式呈现,具体表现就是我们日常的说话。至于索绪尔提到的符号使用规则,我个人认为应该独立于语言和言语,是这两个方面的应用规范。

还有一些地方不太好理解,如符号的三个不同层次问题。(P7)前两个层次我基本上能够理解,但是第三个层次我是无论如何让也想不清。还有杰姆逊的批判叙事学理论中说的“第三者”本身就是一个意识形态的角色,它的功能是实现某个神话或某种意识形态观念,(P13)这就不太好理解。“第三者”的意识形态体现在哪里?为什么说它的功能就是实现某个神话或是某种意识形态观念。在后结构主义分析中,德里达的“延异”观点不是很清楚,(P21)能指和所指的对应关系是怎样的?能指和所指为什么不是步调一致,符号为什么不再有自己固定的位置?

启发:

读完这一章,我感觉对自己的研究启发最大的就是符号这一概念的理解。不管是写论文还是做研究,最终都可以归结为对符号的研究上来。其实,我们日常的生活、学习都是在跟符号打交道。吃饭有饮食符号,日常交往有礼仪符号,穿着有服饰符号等等。伴随着对符号的理解,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符号的魅力和重要性。而符号必然伴随着意义的产生,可以说符号跟意义是分不开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运用符号时一定要注意符号的意义,既不能混淆,也不能滥用。只有按照一定的符号规则来组织符号,才能更好地发挥符号的作用。这一点在传播学上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传播学就是对符号传播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在这里,我们不仅仅要弄明白每个符号的意义,还要分析研究符号与符号直接的直接或是间接的关系。不仅要弄明白每个符号自己的涵义,还要从整体把握发现符号的整体所体现的背后的意识形态或是符号意义。当然,也少不了符号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这就涉及到符号的编码与解码,在这之间更应该弄清楚符号的意义,以及符号之间的规则。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进行符号之间的沟通,受众才能更好地理解编码者的意图,从而避免出现误解或是信息的遗漏。

再者,通过这一章的学习,我还了解到十分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符号的意义是不固定的。它会随着社会的变迁而进行改变。另一方面,一个符号的意义也是多样的,符号的意义也分好几个层次,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会有不同的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研究的时候要准确地把握符号在当前社会环境下的意义,不可生搬硬套。在研究时,既要准确地把握符号的本身含义,又要很好地理解符号在整个整体中的意义。

在进行研究时,不要忘了符号背后所反映出的意识形态的问题,这一点也是十分重要的。符号的意义往往是意识形态的反应,意识形态在符号意义的行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占主导地位的阶级往往在符号意义的形成过程中占有优势,这既是所谓的主流价值观。而其他人群的话语权虽然有时也会发出声响,但是远远不能构成主流,只能沦为边缘形态。这也是后结构主义极力在做的,他们分析处于边缘的传媒作品,力争从中找出反映社会现实的声音。其实研究也是这样,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在做研究时,要尝试吸纳百家之长,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这样你的研究才有说服力。因为你最大程度上做到了统筹兼顾,不会因为只听从了一方面的声音而显得没有说服力。

第二章:传媒是文本(Ⅱ)(我已经读完全章)综述:(意识形态批评理论)

在第一节意识形态批评中,着重讲到了文本背后的意识形态。在这些批评家的眼中,那些文本的意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文字的表面意义,而是更深一层的其背后所存在的意识形态。正是这些意识形态,决定了文本的深层含义。可以说文本是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

所谓意识形态分析,就是解读文本所隐藏的深层含义。这种深层含义可能是作者的弦外之音,又或者是一种背景的声音。而意识形态分析也不仅仅局限在文字和话语上面,它还从各个方面来批判。如权利、阶级等。它从生活的各个方面来揭示生活中的不同阶级,不同声音。在此,意识形态批评便构建了一个文本的世界,这一世界与现实世界一样,有不同的阶级,不同的声音,而不同的则是子民变成了文本。在这个世界中,同样有不同的阶级,有阶级就有阶级压迫,这是毫无疑问的。而意识形态批评理论做要做的,就是揭示文本世界中的阶级压迫。说的通俗一点,就是揭示在这一文本的世界中,处于劣势和边缘的文本,以及产生这种阶级压迫的原因。既然是批评分析,那么就少不了分析方法。在这里我们来看看意识形态分析的三种方法。

1、意识形态反应理论:从能指的有序处寻求有序的意识形态。听着好像很深奥,其实很简单。就是对一个作品及其作者所代表的意识形态进行分析,从而找出这种意识形态是怎样通过他或她以及他们的作品反映出来的。分析发现往往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在现实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识形态其在文本世界中代表的文本也占统治地位。这种现象不仅仅在文本世界中,在现实世界中的大众传媒中也很普遍,即话语失衡。那些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话语权总是占优势。这也是当前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这种理论分析方法在传媒中的运用表现就是传媒文本如何曲解“事实”,例如如何错误地表达普罗大众的“真正利益”。

2、意识形态结构理论:从能指的无序处寻求有序的意识形态。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阿尔图塞。他的观点阐释了这样一个道理:意识形态的本质是社会上阶级关系或是权力关系的再现。也就是说从文本反映出的意识形态我们就能看出当时的社会权利或是阶级关系。他在书中举出的俄国改革前后的农民的矛盾和阶级关系的变化其实在中国的社会关系中也并不少见。中国历史中也出现过类似的社会关系,如:辛亥革命之后的农民状况。这一时期的文本是无序的,但是从这些无序的文本中能够看出其背后有序运作的意识形态。这一理论的具体应用就是传媒文本批评家更关心这种结构性的规限和由此造成的意识形态效果。

3、意识形态构建理论:从能指的无序处寻求无序的意识形态。这一理论的批评家们认为意识形态是构建的,而不是预设的。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霍尔认为意识形态的命运是通过斗争产生的。只有通过抗争才能才能在众多的意识形态中生存下来。而且简单的斗争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兼收并蓄,要学会包容。俗话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意识形态也是这样的,否则就很难持续生存下去。试想虽说如果只有一种声音固然独占鳌头,但是很难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且进步。只有存在不同的声音,才能有竞争,才能有压力迫使自己不断前进。其次,他还认为语言不属于特定的群体和阶级,这一点是十分正确的。每个阶级都有自语运用语言的权力。虽然存在阶级差异,但是不可否认语言是无国界的。其次,每个阶级也拥有自由解释语言的权力。对语言的不同编码就会产生不同的意义,这也是同一符号被不同的人运用会产生不同的意义的原因所在。自然,解码的不同同样会导致这种结果。这种斗争胜利的外在表现之一就是对文本的占有和使用。胜利的阶级在文本的使用上占有优势。应用这一分析方法的批评家则偏重于意识形态生产过程的分析。在第二节女性主义批判理论批评家认为主流话语是男性压迫的工具,主流话语基本上是单声道的,男性支配的。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虽然古代有一段时间是母氏社会,但是近代还是男性社会的,从权力顶层,企业高管等以男性居多就能看得出来。这就导致话语权掌握在男性手中,而女性的声音总是那么地微不足道,且关注的人很少。即使发出了话语权,也会受男性声音的影响。而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女性主义批评家们则在女姓话语权的批评上存在两极的倾向。要么是温和的,要么是激进的。而在对女性话语权较男性少的问题的原因分析上,他们从经济和性别两方面来分析。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却并不全面。在经济问题上他们认为经济制约了女性话语权,而性别上的男性压迫则使得他们是男人为敌人。这就有点偏见和激进。

至于激进的女性主义批评,则认为女性在男性的压迫下不得不采用迂回的方式表达自己,即采取一种比较委婉的方式来发出自己的声音。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男女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异不同。他们强调男女差异,而非平等。他们中的代表人物卢宾认为女性受压迫的根源是性别制度,而非经济因素。

后结构主义学派的女性主义批评主要目的是解构父权制话语。他们利用男性话语所提供的空间,巧妙地解构和垫付这一话语。这一理论中的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学者认为借助话语和写作可以来解构男性的话语权和象征世界。他们也为此付出了一系列的实践。

在第三节后殖民主义批评中,主要以萨伊德的“东方主义”为主要内容,所谓后殖民主义,简单那概括就是西方霸权主义在话语方面的表现。萨伊德的“东方主义”理论的观点主要有“东方”:西方的发明;“他者化”了的东方;“失语”的东方;“东方话语”:霸权的话语以及东方主义:统治东方的权利机制这几个观点。简单来说,“东方主义”观点认为东方无论从哪个方面都是落后的,而西方则是先进的,是文明的代言,西方对东方的一切都是合理的,是理所应当的。这些也符合了西方霸权主义的需要,为其入侵东方提供了理论上的基础和借口。但这一理论也是有缺陷的,那就是太绝对了,把什么都说成必然的,不管是西方的霸权主义和东方的落后都是绝对的。这显然是不正确的,带有偏见的。后殖民理论应用于传媒上就是传媒的后殖民主义批评,这一批评主要关注西方传媒在关于第三世界的报道中如何体现出后殖民主义的。这些作品大都将东方丑化、妖魔化,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西方对东方的落后、愚昧的看法。

问题:

1、在这一章中提到意识形态是预设的这一概念,何为预设的?具体表现是什么?而在意识形态构建理论中又提出意识形态是构建的,构建体现在哪些方面?与预设的有什么不同吗?(P34)

2、在后结构主义学派的女性主义批判中提到父权制二元对立,是哪二元对立?为什么说父权制二元对立的思想模式和话语模式才是深层次的原因。(P45)

3、后殖民主义中提到的宗主国是什么意思?有哪些代表?(P52)

启发:

通过这一章的阅读,给我最大的思考就是在研究中更要注意文本背后的意识形态分析。不能仅仅局限在文本本身的分析上,更多的要看到文本背后的深层意义。还有就是在研究中,要尽量做到客观、公正,因为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就将自己的主观意识加入到研究中去,其实这也是意识形态在文本中的一种反应。作为新闻媒体更应该以事实为基础,不能歪曲事实,不能仅仅随大流,只看到所谓的主流意识形态。这样往往会陷入意识形态的误区,不能很好地反应普罗大众的真正利益。

同时,在研究中,也要关注文本中可能存在的女性色彩,这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虽然女性主义批判尤其自身的局限性,但是其中的很多观点如男女性别差异以及男女在经济政治上的差异也是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的。我们在研究中往往会不知不觉地以男性的视角和话语权来进行文本的组织,这就会存在意识上的偏见。

而对我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后殖民主义理论了。以前只是口头上说什么文化入侵,殖民统治等等,只是一个概念上的理解。现在对这方面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尤其是在研究中,我们往往要借鉴西方的很多理论或是观点,在这一过程中,尽量避免所谓的“东方主义”对研究的影响。因为这些是西方霸权主义在文化或是话语权方面对东方的偏见,是不可取的。尤其是在观看西方的传媒文本时,更要注意这一方面,因为西方的大量传媒文本在对第三世界的报道中,有很大一部分带有“东方主义”的色彩。这些都需要我们辩证地看待,理性地分析,不要跌入“东方主义”的范畴。

第三章:传媒是机构

综述:(机构批评理论)

第一节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分析理论中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葛兰西和阿尔图塞。其中葛兰西的主要观点是文化霸权。他用文化霸权来解释共产主义运动为什么在西欧会失败。他认为现代社会是由市民社会和政治社会组成。政治社会是依靠枪支暴力来统治的,而市民社会则必须依靠文化霸权的说服教育,而这种说服教育是潜移默化的。他认为文化霸权的形成是一个不断抗争的过程,这也符合哲学上事物的发展是曲折的,螺旋上升的这一观点。葛兰西认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要取得统治地位是一个相当漫长和复杂的过程,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就拿中国的党的意识形态取得统治地位的过程来说就经历了一个十分曲折而又艰难的过程,其中不乏文化大革命这种令人难以忘怀的惨痛教训。而在阿尔图塞看来,上层建筑分为强制性国家机器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所谓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就是那些媒体文本所反映出来的意识形态是代表国家霸权体制的。话句话说,那些宣称自己会公平对待弱势群体和强势团体的传媒,其实他们用以衡量公平正义的标准时统治阶级的标准。同时,传媒的种种行为无不体现着意识形态,不光是传媒文本反映出意识形态,传媒的行为等等无不是意识形态的外在表现。而“召唤”概念的提出,则恰恰像我们展示了国家意识形态如何将个体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灌输,将其改变成国家统治权力可以接受的角色,也就是书中所说的意识形态主体。

而在第二节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中,当代的传媒政治经济学者把传媒当做经济实体来研究,他们认为传媒首先是商品,而非意识形态产物或是文化产品。在这些经济学者的眼中,传媒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这也符合商品的一般规律。正是因为传媒是商品,具有商品的一般属性,所以必然能够创造剩余价值。而创造剩余价值的表现之一就是广告的产生。而在传媒商品化的过程中,最先进行的是传播内容的商品化。因为传播内容是直接面向受众的,所以只有内容的商品化,才能创造最大的商品价值。其次要考虑的就是所谓的“阅听人”,简单来说,就是节目的受众,他们直接关系到产品的收入。而这些受众也是可以作为商品的,只不过这些商品是买给广告商的。广告商根据阅听人的收听习惯来做出产品的规划。在此基础上,米罕提出了收视率的概念。而收视率就必然涉及到现代网络2.0时代的大数据这一概念。通过大数据,我们可以精确的把握到受众的喜好等等。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传媒产品,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最后是传播劳动的商品化。这一商品化的过程其实就是将原本分散的,不规范的创作转化为规范化的生产的过程。这就使得传媒的生产有了模式可循,这样可以提高商品化的效率,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也限制了传媒生产者的创造性。

传播垄断是伴随着商品化产生的,其突出的表现就是传媒的集中化和集团化.而实现传播垄断的途径无外乎两条:资源分配控制和经营控制.这些传播垄断者通过控制传播和资讯,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公共服务和言论自由竞争.这使得所谓的公共服务和言论自由竞争成为了一种神话和理想.在第三节的公共领域分析中,公共领域是允许市民自由发表和交流意见,以形成共识和公共舆论的地方.当然,这是种理想的状态,为了达到这种理想的状态,哈伯马斯提出了沟通理性的概念.所谓沟通理性,就是在沟通中双方都遵守彼此都认同的规范,从而寻求彼此的理解和共识.

但是哈伯马斯的公共领域这一观点存在很大的缺陷并引起了人们的质疑.因此不少学者对他的这一概念作了修正.他们通过强调公共领域与政治领域,商品经济领域以及私人领域的关联,来对公共领域这一概念作了修订.但是这些修订仅仅是模糊了其与其他领域的界限,而不能给出一个准确的定义.另一方面,对公共领域的修订则显示出大众传媒需要扮演更加多元的角色.这种多角色的扮演能够促进公共领域的形成,从而更好地发挥公共领域的作用.

问题:

1、我并不是十分同意阿尔图塞关于召唤这一概念的解释.他认为我们在出生之前,意识形态就已经预设了我们将来要成为的角色.(P66)这一观点完全忽略了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社会环境所起的作用.恰恰相反,社会环境等外在因素对一个角色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

2、还有霍尔在文中说到当代西方的传媒是独立的,无论从政治、人事、或是技术上均独立于政治体制,但这不妨碍它经常不自觉地维护统治阶级的基本利益,所以它的独立自主只能是相对的。(P67)这一观点我不认同。我们都知道,无政治、不新闻。这一点西方的媒体也不例外。完全独立于政治体制的媒体是不存在的。先不说媒体必须在政治体制之内进行运作,就拿媒体的一些运作人来说,他们也是有政治倾向的。

3、在传播劳动的商品化中,“劳动”一词是什么意思?只是单纯的工艺劳动或是生产劳动吗?这些劳动可以进行商品化吗?(P73)

4、在传媒政治批判学者的眼中“没有人可以毫无限制随心所欲地使用所有的文化产品”(P75)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传播的垄断,时刻不管是从传播的源头还是资讯、途径还是手段都被控制者所把握。不管从哪一方面说,“公共服务”和“言论竞争自由”是不存在的。

5、哈伯马斯关于沟通理性的理解中提到沟通理解要求人们在沟通中自觉地遵循彼此认可的规则。(P80)我在这里补充两点,所谓规则,一是在沟通时遵循的符码运用的规范,也是双方进行正常的编码和解码所遵循的规范;二是在交谈中彼此都认同的一些日常行为规范,如礼仪规范等。

启发:

我觉得通过这一章的阅读,我首先明白了我们不管是在阅读中还是做研究中经常提到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是一个什么概念。同时,也清楚地感受到了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对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影响。当然这种影响有利益有弊。但是不管怎么样都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避免在以后的研究中混淆概念,作出不公平的判断。

同时,给我感触最大的莫过于政治经济学分析。它从政治经济的角度深层剖析了传媒的商品化过程。使我认识到了传媒作为大众传播工具之外的另一种形态。在研究中,也拓宽了对传媒的思路。而传媒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也是十分贴近生活的,在这种分析思路下,很多东西都可以运用调查研究中的量化或是定量研究方法来进行研究,如前面提到的收视率。这样就让我们对传媒有了一个比较直观和清晰地认识。也增强了研究的说服力。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讲,传媒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也使我认识到了传媒的商品化过程中弊端,就拿利润最大化这一点来说,就使许多传媒作品质量下降或是只注重利益而忽视其质量和内涵,生产出许多快餐文化产品。而传播垄断则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其负面影响,它阻碍了公共服务和自由言论竞争。这是我们在做研究中要特别注意的,因为我们平时总是打着言论自由的大旗,认为当前的传媒环境还是不错的,使我们没有一个准确的认识,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

而在公共领域分析中,虽说公共领域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但是不可否认它为我们的传媒研究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和视野。而不少研究学者也正在通过自己的努力修正这一并不十分正确的概念。但是不管怎么说,公共领域对传媒的作用是巨大的,它通过对大众传媒的角色多元化的要求,提高了我们的“能见度”,使我们更清晰地理解政府部门的运作。

第四章:传媒是文化(我已完整读完这一章)综述:(文化批评理论)

在第一节的文化工业分析中法兰克福学派认为我们平时所说的“好的”大众文化其实是对大众文化的一种片面的理解,在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看来,大众文化其实是由资本主义工业财团操控的、自上而下强加给大众的文化。从这一定义来说,所谓的大众文化就远没有那么美好了。由于是资本主义工业财团控制,因此其生产出来的大众文化就只是文化消费品,而忽视了文化的教化功能。最起码在质量上是欠缺的。而由财团掌控的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生产的重要工厂也恰恰说明了这一点。可想而知,由于是财团控制,利润最大化是其生产大众文化的最终目的,难免就会仅仅注重量的生产而忽视质的提高。

而在接下来法兰克福学派也提到资本主义合理、科学的文化生产却会生产出一个文化的畸形儿。这一切都是商品惹的祸。为什么?在我看来,这种生产仅仅把文化作为一种商品来看待,不可避免地只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从而不顾文化产品的好坏,只是满足受众需要即可。这就导致了大众文化反人性的实质,从而诞下一个畸形儿。

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理论认为当代社会的商品崇拜是资本主义社会物化的趋势造成的。在他看来,人们在劳动中的社会关系变成了物与物的关系。人们沦为了“物”并受物之规律的制约,他们不再为了自己的消费而生产,而是为了不由自己控制之物的市场而生产。在我看来,生产本来是满足生产者的需要而进行的劳动活动,但是由于市场、利润的驱使,使得生产者不能再左右自己的生产,仅仅只是为了满足市场、利润的要求而生产。久而久之,这一生产过程就会形成惯性或是习惯,从而使人不知不觉地沦为物的奴隶。而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阿尔多诺认为大众传媒是文化工业中最重要的文化制作工厂,这一点是十分正确的。

在阿尔多诺的理论中,物化劳动的“铁律”同样支配着文化工业的生产和交换。因为工业生产也是市场支配的,市场需要“物”,从而物化劳动铁律也起着作用。另一方面,质的劳动不再受到重视,取而代之的是量的劳动。量的劳动倾向于泯灭文化艺术的个性。就是“下里巴人”的文艺作品也趋向于标准化、模式化和简单化。这种量的生产是由利益驱动的,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而进行的。所谓的模式化生产,说白了就是换汤不换药,因为这样有助于提高效率,扩大生产,从而获得最大利润。而文化生产的物化带来文化消费的物化这一点也不难理解。生产上的模式化使得受众长年累月地被动接受被物化的产品,长此以往消费就会形成习惯,慢慢变成文化消费的物化。

而在本雅明看来,不管是大众文化还是艺术的生产都是一种“机械复制”,通过工业技术将艺术大批量的复制生产,因此我们现在所欣赏的产品也好,艺术也罢,都不能称之为真正的“艺术”,顶多是复制品。在他看来,真正的艺术必须是人为地,原创的、独一为二的且是充满“韵味”的作品。而在现代的机械复制生产中,艺术的政治,宣传功能大于其本身的宗教功能,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不可否认,正式这种大规模的复制,才使得少数的艺术面向广大普罗大众成为可能。这也可以说是机械复制的一个好处吧。

在第二节的流行文化分析中,首先讲到了流行文化研究的起源,这一研究与法兰克福学派的研究有很大的不同。他们以一种积极主动地姿态来对流行文化和传媒在反建制斗争中的角色和功能。他们认为,从属阶级利用流行文化不断地反抗者统治阶级的文化霸权,他们在构建着自己的文化。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来解读文化产品。在他们看来,普罗大众并不是没有自己的主见的,被动地进行物化消费的群体。恰恰相反,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在文本中嵌入自己的意义。其中的代表有霍尔的阅读理论、莫里的话语理论以及费斯克等人的快感理论。

霍尔的阅读理论主要将编码和解码区分开来,他认为解码同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为此他认为阅听人,也就是解码者会在解读电视讯息的时候构建起三种立场:霸权立场、协商立场和对立立场。这三种不同的立场对应三种不同的解读方式。

而莫里的话语理论则认为阅听人所采用的话语规范是解读文本的更重要因素,他注重话语权在解读文本中所起的作用。而费斯克的快感理论则认为只有把阅读提升为一种快感,彻底摆脱文化工业,成为流行文化和消费的主角,才能摆脱大众文化的物化生产和消费。以我个人的理解来看,所谓的快感,就是对某一事物的浓厚兴趣,这种兴趣只有达到痴迷的地步,才能真正做到费斯克所说的抗衡甚至拜托主导意识形态的操控。

问题:

马库塞认为艺术本是一种异己、异化的精神文化产品,现在被强大的物质文化所收编和同化,随着这一收编和同化。这一观点我不太认同。我们不能否认,文化的生产创作过程中,有真正懂得并实践艺术的人,艺术并没有完全被物质文化收编和同化,并没有泯灭。

启发:

这一章的阅读对于我的研究的最大启发就是对大众文化的进一步了解。它颠覆了我在高中时代学习和理解的大众文化。我依稀记得那时的大众文化定义是:为了满足大众精神上的需要而进行的文化生产。反正对大众文化的定义是将其说成了跟资本主义没有直接关系,而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的文化。而在这里,我才明白原来大众文化是资本主义工业财团操控的、自上而下强加给大众的文化。这种文化是以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目的,为了满足受众的市场需求而进行地文化产品的生产。这一概念的转变,对我的研究影响巨大。

同时,我也对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消费的文化产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们不可否认这些文化产品在教化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但也不可否认,绝大多数大众文化离不开市场消费、利益第一的这样一个准则。因此,我们才会说现在电影电视制作以收视率高低,票房多少来论好坏。现在的电影或是电视制作本着吸引受众眼球为主要目的,而往往会忽视这些文化产品的真正文化功能。模式化的生产带来的仅仅是量的积累,质的提高却很少。也难怪中国的电影以及电视每年都会生产出大量的作品,但是真正能够称得上是精品的却寥寥无几。

其次,在这一物化的过程中,我们自己也不知不觉地陷进去了,成为了物化的消费者。这一点是值得我们自己反思的。在做研究中也同样需要注意这一点,虽然说流行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与主导的物质文化进行抗争,但不可否认这种抗争还不足以动摇他们的地位。当然,我们也不能悲观,因为我们毕竟是活生生的个体,在文化消费上有自己的主见,可以做出符合自己意义的解读,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当然,只有浓厚的兴趣,以及独特的见解,才能真正把握住文化产品的精髓,避免在这种物质文化的洪流中丧志自己的品格。

篇2:《批评的视野》读书笔记

内容摘要: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批评不仅仅是一种手段,更应是一种艺术、一种智慧”,如何有效地进行批评,这是教育工作者不可避免的问题。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既要有表扬和鼓励,更不可缺少的是批评。只有找准批评的内容,教师自身良好的态度和形象,在日常的工作实践,掌握必要的方法和技巧,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才能发挥批评的积极意义,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看了这篇文章,忍不住又认真看了一遍,我觉得这篇文章的许多观点跟我们平时教育孩子时用方法是一致,这篇文章的作者总结的很好,许多方法我们可以直接拿来借用,

篇3:生态批评视野下的惠特曼诗歌研究

关键词:生态批评,超验主义,浪漫主义,美学内涵

一、生态批评视野概论

生态批评这个词语是时代的产物, 这个词语最早是源自美国的学者鲁克尔特的著作《文学与生态:生态批评的实验》, 鲁克尔特在这篇文章中提出诗歌应该把握时代的主题, 体内深层的人文关怀与自然关怀, 把生态学的有关知识运用到相关的文学创作、文学研究中去。工业时代的发展是自然发生了恶化, 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紧张, 生态批评理论把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自己的文学使命, 不断的把良好的人与自然关系反应到文学作品中去。人是一种具有内在精神的独立体, 文学作品中的生态理论强调人作为有灵性的主体, 应该与自然具有相同的地方, 应该同自然有着内在精神联系, 人可以从自然获得一种美学的享受。在这种新的批评视野下, 人类可以更好地额认识自身同自然的关系, 从生态出发, 寻求一种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生态批评视野下的惠特曼诗歌

沃尔特·惠特曼 (1819-1892) 是十九世纪美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美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 常被称为自由诗的父亲。其壮阔磅礴, 流畅自然的诗风对美国后期诗歌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拟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对惠特曼的诗歌进行研究, 惠特曼的毕生之作——《草叶集》 (Leaves of Grass) , 这是一部熔铸着人民自由奔放的意志, 丰富而庞杂的文学著作。笔者在生态文学批评视野下进一步挖掘《草叶集》的哲学审美涵义和自然生态价值。让这部以表达自由之声的古老诗作焕发新生。一个艺术家成长要从广博的自然之中汲取养分, 真正的艺术是诞生于原始之中, 它不受任何人为形式的约束, 传达的是强调自我, 全自由的超验主义力量。这种力量如山谷的风, 海上的浪, 云端的霞, 带有不可名状而又神秘莫测的精神感悟。惠特曼认为“诗歌是心灵之声, 应将自我的起源交还于生命”在小我与大我的的观照中诗人看到了宇宙自然生生不息的创造力量。他惊叹和折服于这种生命力, 并将这种心灵的讴歌流于笔端写下生命的歌唱。我们从诗人一系列自然主义作品中可以感悟到诗人所要表达的心灵体验:首先, 自然创造人性。从文学技法上来说这也许只是一种修辞手法, 但通过通篇诗歌的阅读我们还是可以感觉到诗人对于自然灵魂上的渴望, 这种渴求打通了心灵与自然之间的通道, 在惠特曼看来所有万物的平等和独立都是他在艺术和精神上所追求的, 在《永久摇荡着的摇篮里》诗人发出这样的感慨“啊, 海洋也在疯狂的, 和睦的亲吻着, 满怀着爱, 也许我这样渴望着的人正跟你们一同升起。”这海洋上的浪潮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它代表着是自然无所不包的爱, 这种爱也包容了人性, 而被亲吻过的我渴望的是融入自然之爱中, 将现实中的肉体形式全部忘掉, 一同体味真正的生命的意义。其次, 万物皆有性灵。自然是精神的象征。一处鲜花, 一弯清泉哪怕是任何微小的事物都是自然的神韵所在, 人类通过自然了解自我, 懂得精神的可贵在精神的独我世界里, 排除其他物化的东西才能真正得到心灵上的平静。那才是真正最接近上帝的地方。

1. 惠特曼诗歌审美内涵中的生态美学。

惠特曼诗歌的审美内涵是丰富的, 自我, 民主, 平等, 自由都是诗人竭力歌颂赞扬的主体。但无论是哪种主题的表达都始终贯穿着自然的力量, 无论是喧嚣的城市还是宁静的乡村, 自然的力量无处不在, 诗人始终坚信, 是自然赋予了心灵的平静无论是喜悦或是忧愁。人的价值是衍生与自然赋予的价值之中的, 城市也同样是自然的衍生物。因为人类的勤劳和对自然的坦诚, 所以人类的价值才得以体现。自我是自然在人类精神领域的有形化。自我是惠特曼诗歌反复歌颂的主题。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刻画, 正是作者对自然创造自我力量的歌颂。“我, 惠特曼, 一个美国人, 一个粗鲁汉, 一个世界”----《自我之歌》短短的几句诗歌我们就可以感受到一种爆发式的力量, 没有新古典浪漫主义推崇的优雅和哀婉。更多的是野性, 原始的力量。就像诗人所钟爱的草叶植物, 不再卑微的被林木所遮挡而是以惊人的生命力表达着自我的理想。这种健康的自我呼吸着现实的空气, 立足于现实的土壤中, 自由平等博爱在新的自我中生长。惠特曼的诗歌在自我主题的表达上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 这种象征手法的运用正是为了隐晦的表达对自然的探索和感悟。“在我下面滚滚前来的潮水!我面对面看见你!西天的云彩——太阳在那里还有半个小时那么高——我也是面对面看见你。”这里的黄土道路云彩海水等自然意象都具有象征意味的, 代表了诗人跟随自然的召唤和指引走向心中的理想王国。每一个自我都是息息相通的, 就像无穷无尽的苍穹中的宇宙。

2. 创作手法的原生态意义。

《草叶集》在艺术形式上所作的贡献还在于它打破了传统的写作诗歌格律, 创作了后来被称为自由体式的新形势。这种创作手法是完全自由的, 诗人如同一个新生儿一般解开了诗歌完全的束缚, 拖长的, 流畅的诗行贯穿于全诗的自由主题。这种原生态的写作手法也遭到了一些评论家的质疑。但也正是这种毫无拘束, 流畅奔放一气呵成的诗歌形式才更加凸显《草叶集》的自由平等, 自然化的主题。

结语

惠特曼的诗歌真切的表达了对人与自然的关系, 其所体现出的生态学理念经过时间的洗涤在今天这个时代更加的纯净。惠特曼的诗歌中囊括的一种内在的生态学涵养, 让人们不断的在现代生活中去反思自己与自然的关系, 鼓励人们真诚的融入自然, 感受自然。在工业文明不断发展的今天拥有更加深切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司空草.文学的生态批评[J].外国文学评论, 1999 (4) .

[2]袁鼎生.生态艺术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

[3]惠特曼.草叶集[M].李野光, 楚图南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4.

篇4:《芦花荡》的生态批评视野解读

一、文本解读的生态活性

“文本解读作为一种意义再创和开放性的动态建构活动,总要因历史、时代、主观局限性而需要不断开拓和深化。对文本意义的理解和解释会随时空推移、时代情景变化而发展。不可能永远停滞在某一点上”①。

经典文本的敞开状态(文本的召唤结构)决定了文本的意义诠释受时代、社会变迁、人的审美心理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当文本已有的解读不能适应当下的语境,或者旧有的权威说法饱受质疑,这时候就需要融合多角度的视域,推陈出新,重新寻找突破口。这就是文本解读的生态活性。

《芦花荡》面临的境遇便是如此。

对于这个经典文本,解读者大多从作者“荷花淀派”的笔法出发,认为作者塑造的这个“过于自信也过于自尊”的老交通员——老头子的形象,表达出作者的理想主义精神,和对抗日战争必胜的革命乐观情怀的抒发。但是近来针对这个文本的质疑声渐起。有一些研究者直接指出作者孙犁缺乏战争经验,凭想象粉饰太平、美化战争。有教师担忧这样的文章是对历史不敬,会对学生造成误导②。

这种质疑已经是涉及到《芦花荡》作为教学文本是否恰当了。该谁来回答这激烈的质疑呢?编者或许下次会考虑这个文本是否撤出教材,然而对于眼下的教学,他们是不会有所示意的;而作者呢,斯人已去,孙犁先生长眠地下,对于自己是否真是缺乏战争经验以至于美化现实粉饰太平,他也无法辩解了。唯有语文教师们陷于必须通过文本解读确定教学设计的尴尬中。

其实,这是文本解读的生态活性所致。而这样的时候正是《芦花荡》新的意义诠释生成的时候。

二、生态解读对于《芦花荡》的必要和适切

其实,针对《芦花荡》的所有质疑都集中在一点上,那就是作者所构造出来的“芦花荡”里的轻松浪漫的战争传奇意义何在,有没有现实依据。造成这种质疑的主要原因是至今为止,解读者都是站在单一的“人”的立场思考,而忽略了人的对面环境的因素。“芦花荡”这个题目已经在告诉我们,作者是从这样一个特定的生态场出发进行的故事构思,那么人与环境的关系特质将成为主要考察对象。

让我们借鉴生态批评的维度重新解读文本。所谓生态批评,用最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关于“文学与环境的关系的研究”③。生态批评观强调整体性,也就是“人类存在的环境性”,因为一切人类史都包含在自然史中,人的肉体生存与思想成长与外在的环境是息息相关的。

生态批评所强调的整体性和普遍关联,是一切文本解读应该共有的前提和基础。运用生态批评的整体、关联的思维解读《芦花荡》,会发现这篇小说其实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诗意描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下面从三个方面解读,希望能帮助课堂教学重新找到与这个文本对话的切入点。

(一)“芦花荡”表现出自然对人的诗意庇护的生态美

首先,题目“芦花荡”就是故事展开讲述的一个地域场。如果把这个题目改为“护送”,或者“老交通员传奇”是无法传达作者的深意的。这个题目界定了接下来的故事展开与这片水域息息相关,它的神秘美丽赋予这个故事无限的传奇色彩。

在这场芦花荡内外的对峙中,我们读出了自然义无反顾的和人类站在一起,对抗侵略者的暴行。我们也看到了有自然助阵的一方所获得的强大能量。我们看到敌人的小火轮敌不过老交通员的轻舟一叶。他视敌人的枪林弹雨如入无人之境,那轻舟一叶诗意的演出了古歌中“谁谓河广?一苇杭之”的情形。这是一片母性的水域,这是作者对自然予人的生存力量的浪漫礼赞。

(二)文本中人物的精神生态美

在白洋淀水乡,在美好的芦花荡世世代代栖居的人们,受赐于这片柔情而又智性的水域灌溉洗礼,表现出下面的精神生态之美。

1.人的生态本性之本真美

首先说两个女孩子。她们的名字“大菱、二菱”就是水乡孩子的标志。她们俩“眼望着天边的北斗在家乡的道路上行军”,她们的生命随着“初夏的小麦黄梢、中秋的高粱晒米”以及雁阵的南飞北来不断拔节。她们信仰坚定,即使克服一切困难也要找到部队;在弹火中二菱忍不住在船沿洗头,这样的举动是多么的纯真自然;被敌人发现后大菱毫不犹豫伏在妹妹身上掩护她而受伤,又让人感叹她们多么善良又不乏勇敢。

再说“老头子”。他的存在是必须以芦花荡为背景的,一个来自芦花荡、穿梭于芦花荡,与芦花荡相依生存、几乎化为一体的老交通员。他神通广大,扬言“一切全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并且用实际行动一次次让敌人的围剿和阴谋落空。他那一双“特别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才能见到,所以可以说,老头子是芦花荡的精魂化身。

他爱憎分明。他在文中反复说的一个词是“不怕”,而且是在炮火纷飞的封锁线上,对两个女孩子“柔声”说的。但是,当敌人打伤了大菱,他“狠狠地说”出第二天将要施行的报复。对孩子爱之深、对敌人恨之切,是他的真性情流露。

2.芦花荡赋予人的生态智慧美

生态智慧,就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生存智慧。自然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在抗战中,地道战、游击战,都是生态智慧的体现。

在文中,老头子与敌人周旋、设计智斗、痛击鬼子的一系列传奇般的故事都是凭藉着水乡的地域、不费一枪一弹完成的。他在芦花荡里自如的穿梭,单枪匹马挑战敌人的围堵,让敌人水泄不通的围困形同虚设,不攻自破。而仅仅一次因为自己的疏忽造成的女孩子受伤,他发誓血债血偿,让敌人付出了十数倍的代价,而且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与其说这是个人英雄主义的传奇,不如说是大自然导演的一出好戏。

3.人们安守家园的生存底气和生命根性

《芦花荡》中的敌我对峙终将以敌人的败退告终,还是以苇荡部队的撤走结束,其实都不重要。因为故事中若干细节,比如二菱洗头,比如老头子负气复仇等等细节,淡化消解了战争的严肃主题,传达出的是在弹火纷飞的年代白洋淀人安守故土的生存底气和生命根性。还是引用环境史和新历史主义理论的观点:“土地的特性,有力的决定了生活在它上面的人的特性”④。

(三)《芦花荡》表达了作者关于人类诗意栖居的生态理想美

海德格尔是关于人类诗意栖居的生态哲学思想的明确表述者。所谓诗意栖居,就是人类能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享有自由、平等、充足的生活条件,并且能过一种有尊严的生活⑤。

具体到《芦花荡》中,可以说蕴含着这样一种诗意栖居的生态理想,那就是:自然,让战争走开!

首先,“芦花荡”作为自然环境,是“反战争”的。它成为御敌的天然屏障,人们凭借着芦花荡的庇护巧妙的与敌人周旋,能够在残酷的围剿下歌声阵阵,鱼米充足,这是人在自然中“诗意栖居”的第一点。理解这一点,就不难理解这个战争故事为什么如此具有传奇性。

其次,白洋淀水乡浩大温柔的胸怀养育出的白洋淀人、芦花荡人,像“老头子”,自尊自信,淳朴本真,善良勇敢,爱憎分明。在强敌入侵时,他们可以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守护家园,过一种有尊严的生活,这与我国古代就有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生态哲学思想一脉相通。这是人在自然中“诗意栖居”的第二点。

今天,与作者创作时候相去大半个世纪了,从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可以理解为作者或许是在不自觉的表达他的生态理想。但是我们从这种角度解读《芦花荡》,特别是在今天全球环境危机、生态危机的语境下,对于我们追求和平世界、建设精神家园,又有了新的意义。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人与自然相依存的关系,如何理解自然对于人的意义,如何从物质生命到精神生命都去追寻这种诗意栖居的生态理想,是这个文本读后久久回荡的余响。

【注释】

① 曹明海. 当代文本解读观的变革,《文学评论》,2003年第6期.

② 吴一鸿. 诗意美与战争残酷性的关系,《语文教学通讯》,2013年第5期.

③④ 刘蓓. 跨学科视野的生态批评,《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⑤ 曾繁仁. 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生态美学观,《华夏文化论坛》,2004年.

篇5:《小学数学教学新视野》读书笔记

一.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课程生成和发展的基础。如在数学课中,“数学问题生活化”和“研究性学习”被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将学生置于现实生活问题的情景之中,使教学活动步入“创造一种学生容易接受的气氛”的佳境。在这样的课堂中占主要地位的不再是单纯的知识和技能,而是教师组织指导下的学生活动。

二.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

叶澜教授在阐述新教育观念下的学生观时,认为新学生观就是注重学生发展的潜在性、主动性和差异性的学生观。这是教师在教育中努力探索的最大可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逐渐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人这一教育行为产生的观念性前提。作为教师要运用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差异性和选择性: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是聆听、练习、回答问题和记笔记,整个思路是跟着教师转,活动比较整齐划一且呈现集体化的特征;而在主动发展的学习方式中,学生是在探究中学习,其个性特点表现较为突出,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变得更为复杂和细微了。

三.关注不同智力类型的学生。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环境下,学校和教师更为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一般来说是用学业成绩这把尺子去衡量和评价学生;“新基础教育”则更多的是使用发展性评价,关注学生状态的变化。它吸收了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构建了多元的课程智力结构和多元的课程评价体系。近几年,我校大力开展儿童智能开发实验,开设了音乐、体育、艺术、科技、奥林匹克等多类实验小组近42个,学生参加省市区多类比赛取得了上百项荣誉,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多元智能开发给自己发展带来的益处,表现得更加自信了。同时,多元智能实验反过来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校学生的学业成绩普遍有了较大提高。这是一个非常生动有趣的现象,多元评价的推行,改变了那种“清一色”的学生智力观,一大批不同类型的学生脱颖而出。

四.关注学生所在班级的状态。

篇6:原型批评视野下的《木马赢家》

加拿大学者弗莱于1957年发表了他的《批评的剖析》一书, 书中系统地阐释了神话-原型批评的基本理论, 这本书成为了神话-原型批评的“圣经”。他指出, 原型就是“典型的即反复出现”的意象。“在弗莱看来, 文学的循环性体现为文学原型有规律的复现。”[2]原型概念的内容已大大地被扩展开来, 它已不仅仅局限于神话和宗教仪式的研究中, 而成为今天的文学与过去的一切传统文化相联系的桥梁。原型成为一种现实的、广泛存在的文学作品的构成因素, 这也使得原型概念在批评实践中具有了更加重要的意义。劳伦斯在《木马赢家》中讲述了一个家庭悲剧亦或是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悲剧:外表光鲜亮丽的母亲一心追求自己奢侈虚荣的生活, 但家里的钱总是不够用。小男孩保罗得知母亲的忧虑后, 为了讨母亲欢心, 他参加了赌马比赛并赢得一笔又一笔赌金, 但母亲无限扩张的金钱欲望使得保罗无法止步, 最后可怜的小男孩在精疲力竭, 意识不清中死去。该短篇小说中, 一方面是出现了木马这一意象, 小主人翁保罗通过骑在这匹木马上便能预知赛马比赛的结果, 从而能在马赛上赢得一笔赌金, 然而在小说尾声处保罗在得知赢了一笔八万多英镑的赌金后死去。这匹木马给他带来了好运, 却使他最终以付出年轻的生命为代价。另一方面, 保罗骑在木马上疯狂地摇动以得知马赛结果为的是赢取赌金来讨得母亲的欢心, 来填壑她那日益膨胀的金钱欲望。本文试图将以上提及的两方面运用原型批评理论来进行解读, 以期为广大读者提供新的视角。

一.木马———毁灭的象征

在希腊神话中, 有一个关于特洛伊之战的故事。特洛伊城坚固得无法摧毁, 希腊人用武力攻城久久不能获胜, 在尤利西斯的提议下, 他们打算采用计策。最后, 俄底修斯想出一条妙计———木马计。他们制造了一座非常大的木马, 并放出风声说, 他们将要把木马送给密涅瓦以请求他的宽恕, 实际上木马里已经藏满了全副武装的士兵。守候在特洛伊城外边的希腊人急忙上船, 扬帆起航佯装一去不复返。特洛伊人看见敌军已经解散开, 进行作战的船只也向很远的地方行驶而去, 以为敌人放弃了攻城的打算。他们便打开城门, 只见一只偌大的木马耸立在城门前。最后, 特洛伊人决定将其作为战利品运往城里。这一天, 全城的人又唱又跳并举办丰盛的宴会来庆祝胜利。夜间, 间谍西农把藏在木马腹中的武装士兵放出来, 他们打开城门去迎接在黑夜掩护下返回来的战友们。他们放火烧毁整个城市, 将酒足饭饱正在酣睡的士兵全部杀死, 最后整个特洛伊城完全陷落了。对希腊人而言, 木马帮他们赢得了胜利, 而木马之于特洛伊人却无疑成了毁灭的象征。

在《木马赢家》中, 劳伦斯刻画了资本主义社会里一个典型中产阶级的生活。尽管保罗一家生活入时, 但总觉得负担重, 少钱用。“终于, 母亲说:‘我想看看我能干点什么。’但她不知从何干起。她绞尽脑汁, 尝试了一件又一件的事情, 但没有一件成功。”[3]善于观察的小孩发现了大人对于钱的忧虑, 整座房子也笼罩着对奢华的欲望。“当圣诞节来临时, 昂贵而漂亮的玩具摆满在儿童室, 他们听到了这句话。那匹出众的新木马后面, 那漂亮的木偶住的房子后面, 传来了一阵阵耳语声:得有更多的钱!得有更多的钱!”[4]保罗在和妈妈的对话中得知只要拥有运气就会有钱, 于是他开始寻找运气。他坐上儿童房里的大木马, 眼中显露出奇异的光芒。“接着, 他便用从奥斯卡叔叔那儿要来的小皮鞭抽打木马的颈部。他知道, 只要他迫使木马, 它便能够把他带到有运气的地方去。”[5]通过骑在木马上疯狂的摇动, 保罗便可得知马赛上获胜马的名字, 于是他开始和叔叔一起在马赛中下赌注。就这样, 他第一次赢了一千二百英镑, 第二次赢了一万英镑。在这里, 木马似乎具有某种神奇的力量并给保罗带来了好运, 就像当年特洛伊人把出现在城门外的木马当作是恩赐一般运进城里庆贺。挣了钱的保罗原以为可以减轻母亲的忧虑, 不料奇怪的事发生了:“房子里的声音突然疯狂起来, 像春夜里青蛙一齐发出呱呱声。冬天鲜花盛开, 保罗母亲曾经养成的奢华也像鲜花一样盛开。……房子里的声音简直疯狂地发出口啭鸣与尖叫:‘得有更多的钱!噢……得有更多的钱’。”[6]飞来横财没能止住母亲心中渴望金钱的声音, 反而使它更为膨胀。吓坏了的保罗连续两次没有“看准”损失了几百英磅。他变得急躁, 神志失常, 更加疯狂地驱策木马, 身体越来越糟糕, 意识也变得模糊。最终他知道了天机并赢得八万英镑, 但却丢掉了性命。所以说, 木马实质上成为了毁灭的象征。

二.俄狄浦斯情结

俄狄浦斯情结又称为恋母情结, 是指儿子亲母反父的复合情结。这是由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提出的一种观点, 这一名称来自希腊神话王子俄狄浦斯的故事。俄狄浦斯是希腊神话中底比斯的国王, 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并娶了自己的母亲。弗洛伊德在1913年提出, 男孩早期的性追求对象是母亲, 他总想占据父亲的地位, 与自己的父亲争夺母亲的爱情, 即恋母情结。

在《木马赢家》这一小说中, 保罗父亲的形象几乎是缺席的。敏锐的保罗察觉了家里的不对劲, 看出了母亲的忧虑。通过与母亲的对话, 保罗了解到母亲认为父亲没有运气, 而这也就是家庭不富裕的原因。为了减轻母亲的忧虑, 保罗坚定地告诉母亲他是有好运气的。

“好了, 不管怎样, ”他勇敢地说, “我是个幸运的人。”

“为什么?”母亲说, 突然一笑。

他凝视着她, 甚至不知道为什么说了这句话。[7]

保罗对母亲作出承诺自己是有好运的, 想以此来弥补父亲的不幸运或证明自己能顶替父亲为这个家带来好运。虽然内心充满了不确定, 但他还是在母亲面前表现得信心满满。可是, “男孩看出她不相信他;或者相反, 她没注意她的断言。这使他有些生气, 使他想迫使她引起注意。”[8]于是, 为了证明自己, 为了满足母亲所向往的物质生活, 保罗开始每天骑在木马上疯狂地摇动以预知马赛上的获胜马匹并以此赢得一笔接一笔的赌金。

“但是你拿这些钱做什么用呢?”叔叔问道。

“当然”, 男孩说, “我是为了母亲才干这个的。”[9]

因为父亲在小说中的缺席, 保罗便少了父亲的引导。他将赢得的钱通过叔叔匿名转给了母亲, 当母亲要求一次性取走五千英镑时, 保罗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因为他做这一切的初衷就是为了取得母亲的欢心, 同时他也相信自己还能继续为母亲挣更多的钱。自那以后, 保罗更加拼命地骑着木马来进行预测, 不料却接连两次失手。他没有听从母亲的建议去海边度假, 反而是宽慰母亲他状态很好, 并且偷偷在木马上全力冲刺以预测得马比赛的结果。终于, 他预测成功并为母亲赢得一大笔钱。“八万多英镑!我认为这就是幸运, 对吧?妈妈……”[10]这是保罗去世前对母亲说的话, 他只字未提父亲, 全是竭力向母亲表明他是幸运的, 甚至他能代替父亲为母亲提供一个优越的物质生活环境。小说中描写到父亲的唯一一处是在保罗父母在城里参加完舞会回到家中时的情景, 母亲由于心中奇怪的焦虑便上楼看望保罗, “她听见丈夫在楼下调制威士忌苏打。”[11]父亲的漠然显然一直存在, 倘若他能对保罗施予一定的压力和引导使他认清自己在家庭生活中的角色, 或许就能抑制保罗的俄狄浦斯情结的发展, 从而避免悲剧的发生。

劳伦斯所处的时代工业文明高速发展, 人们的心灵被扭曲, 保罗成了牺牲品, 他的母亲也不例外—被扭曲的物质观使她忽略了孩子和家庭。从保罗的小木马中传出来那贪恋的声音恰若当年暗藏在特洛伊木马中的士兵, 一旦倾泻而出便导致了不堪的后果。除《木马赢家》外, 劳伦斯的诸多作品都可以透过原型批评来进一步赏析, 这无疑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更深广的阅读视角。

参考文献

[1]李烨, 《木马赢家中少年保罗形象的意义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0, 01:139.

[2]朱刚, 《经典的重现与理论的沉浮-从批评的剖析英文版在国内出版说起》[J].外国文学评论, 2008, 03:141.

篇7:生态批评视野下的哈代与庄子比较

关键词:生态批评; 庄子; 哈代; 自然观

中图分类号:I0-03文献标志码:A

当代人类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人类为了满足自己无止境的欲望,过度开发大自然,打破了原有的生态平衡,导致了一系列的严重后果。在这一新的时代背景中,文学本身不能再做“象牙塔”式自我封闭的建筑,而要更多关注现实问题,并将之投射到文学作品上进行分析和比较,因此生态文学应运而生,将生态危机的问题与文学和美学发展结合起来,从而有助于引起更多的社会有识之士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反思,打开了文学研究的新视角。

1962年,美国生态文学家雷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的《静静的春天》在美国揭开了生态运动的序幕;1978年,鲁克尔特( Karl Kroeber)在他的《文学与生态学:一次生态批评实验》一文中首次使用了“生态批评”(ecocriticism)这一术语,明确提倡“将文学与生态学结合起来”;而中国传统文化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因而也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尤其以道家为代表的中国古典生态智慧与西方深层生态学有着许多共同点,双方应该展开积极对话。因此,本文旨在利用生态批评的视角展开中西文化比较研究,深入挖掘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的典型思想与哈代小说的思想的异同点,来探讨文学艺术与自然、人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学在生态保护中的作用。

一、哈代的生态观

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1840-1928年)是19世纪末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和诗人,出生于英格兰西南部多塞特郡的一个村庄——上博克汉普顿。那里环境古朴,景色幽静,为他的大部分小说提供了一个背景蓝图。他的小说侧重于探讨人、自然、环境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在他笔下,自然被人格化了,并和人融为一体。他强调人应该与大自然和谐共存,但面对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却又时时流露出悲观思想,突出了命运对人的冷酷无情,以及自然虽洞察一切,却无法救赎人类的无奈。

1. 自然作为事件的背景,面临着工业文明的冲击

哈代最有成就的作品是名为“威塞克斯小说”的一系列小说。他这些小说展示了英国农村的恬静景象,描写了一幅诗情画意的田园生活景象。“田地只是一些围场,从高处看去,它们缩小了,所以下面的树篱就好像是用深绿色的线织成的网,铺展在浅绿色的草地上。下面的大气是宁静的,染上了一层浅蓝,甚至连被艺术家称作中景的部分,也染上了那种颜色。”(《苔丝》,9)事实上,威塞克斯(Wessex)是英国历史上一个王国的名称,但对哈代而言,真正意义上的威塞克斯只不过是一个虚构王国,旨在给他的小说提供一个地理背景。

在威塞克斯系列小说中,他生动地传递了威塞克斯乡村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是这种独特的传统乡村文化的记录者。这些小说中充满了民谣民俗、民间传说,展示了自然和人的和谐共生的关系,但是现代文明的出现却打破了这种世外桃源的关系,自然不再是人类可以依靠的对象。美丽的幻境被打破,纯洁的东西被玷污,正如苔丝的悲惨命运,“这是一个优美的女性,像游丝一样敏感,像白雪一样纯洁,为什么偏要在她身上绘上粗野的图案,仿佛是命中注定一样?”(《苔丝》,82)

当时英国资本主义不仅在都市长足发展,资本主义大规模的经营方式在农村也开始萌芽。随着资本主义的侵入,家长制统治下的英国农村一步步趋向崩溃,造成个体农民的破产,走向贫困。苔丝一家的凄苦生活无疑表现了维多利亚时代资本主义向农村逐渐侵蚀的过程。克莱尔乘火车离开了威塞克斯,裘德最后乘火车去探望淑。火车在这里都象征着远离自然以及对传统生活的背离。面对工业文明带来的这种后果,哈代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心灵受到强烈冲击,在感情上仍旧深深地依恋古老的乡村生活,痛恨工业文明对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的摧毁,但却无力对抗,找不出解决的方式。

2. 自然是被动的对象,无法真正解决人类的危机

在哈代的笔下,自然随着人类情感的脉搏跳动,感知并反映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但是另一方面,自然又无法积极干预人类的生活,无法真正解决人类面临的危机,能够“同呼吸”,却不能“共命运”。自然像镜子一样准确反映出了生活的各个侧面,却也像镜子一样的冷静,默默旁观着人类的悲剧。“星星那冷峻的脉搏正在天上无数的黑洞之间跳动,安详地远离地面上的这两个渺小的生命。”(《苔丝》,30)小说中苔丝的父亲因为喝醉了酒,不得不派苔丝和弟弟亚伯去赶集,可是拉车的大马“王子”却被邮车撞死,而悲剧发生之前这段描写“星星”的片段则像是自然对人类悲剧命运的解读,无论人们怎样努力和反抗终归逃脱不了命运女神的安排,“星星”从空中俯视着这可怜的两个人儿,但却“远离”他们,而苔丝悲剧的序幕也就此揭开。随后苔丝迫于家庭的困境前往特兰岭认亲,碰到了浪荡子亚雷克,却对即将到来的危险茫然不知。如果她猜到对方不怀好意,如果她对亚雷克的祸心稍有防备的话,那么一切悲剧都不会发生了,可是“当两个人一见面就导致作乐的时候,老天爷对可怜的人们很少说一声‘当心!’当一个痛苦的灵魂呼喊‘老天爷,你在哪里’的时候,老天爷也很少回答一声‘我在这里!’”(《苔丝》,44)老天爷(nature)窥知了人类的痛苦,却漠然旁观。

事实上哈代认为无论是自然还是人都受着神秘力量的支配,人物的命运如同过眼烟云,是冥冥中神的意志的安排,正如最后作者所说的:“众神的主宰结束了对苔丝的戏弄。” (《苔丝》,477)高高在上的神灵似乎把人间当成了游戏的场所,而人类就是舞台上的木偶,听任他们的摆弄,无论人们怎样努力和反抗终归逃脱不了悲剧的命运,而自然只是舞台后衬托的背景而已。

二、庄子的生态智慧

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人,撰有《庄子》一书。庄子的思想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产物,这个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社会的阶级矛盾复杂而激烈,战争蜂起,政权更迭,政治主张林立。这种政治状况必然反映到庄子的头脑中来。在《人间世》中,庄子借颜回的话说:“回闻卫君,其年壮,其行独,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轻用民死,死者以量乎泽,若蕉,民其无如矣。”说明人命如草芥,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在庄子看来,“至德之世”是那种田园式的自然社会,“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若此之时,则至治矣”(《胠箧》)。然而这种理想的社会模式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庄子对此无可奈何,倍感痛苦,陷入困难的抉择当中,最终使他由觉醒走向超越,由超越而至逍遥,从而构建起内心的自由王国,并以自然为解决之道,达到人与宇宙的和谐统一,体现了朴素的生态智慧。

1. 天人合一的生态和谐思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的精神被王权至上、君臣之义等封建礼教和种种“利害关系”束缚住了,人的灵魂已沦落为封建礼法和名利的囚徒,人忘却了自己的真性。倒是有些文人似乎能脱离名利的樊篱,悠悠然寄情于山水之间,但即便如此,自然也不过是人类消遣的对象。而庄子总是把天、人、物作为整体来认识, 自然对他而言不仅是“悠然”之境,更重要的还是“自由”之境,是人类发现真我的途径。

《庄子》书中提到“自然”共八次,但都没有指涉大自然这一含义,真正在《庄子》书中把大自然作为独立审美对象看待的是庄子对山川和宇宙鸿蒙的描写。“天人合一”是庄子生态观的基础。庄子认为,宇宙万物和人是和谐的整体,“人与天一”(《山木》),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逍遥游》)、“与物有宜”(《大宗师》)、“与物为春”(《德充符》。不仅如此,庄子认为人类在修养天性上也应循自然之天性,“夫造物者之报人也,不报其人而报其人之天”(《列御寇》)。造物者给予人的,不是给予人力而是给予人天然本性。因此,人类要安于自己的自然本性,不要为高官厚禄放纵心志,也不要因穷困趋同流俗,为追求物欲而丧失自我,为趋就流俗而失掉本性,否则就是本末倒置了。

可是在这个违背自然、违背天道的世界里怎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保护人的本真?因为人的本真和大自然的本真和谐一致的发展才是一切事物兴旺的源泉。为此,庄子提出了“真人”、“至人”、“至圣”的理想境界。所谓“真人”,“若然者,其心志,其容寂,其颡頯;凄然似秋,暖然似春,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大宗师》)。这种人与万物同呼吸,心思安定,不矫情,悲喜转化如同四时变化一样自然。所谓“至人”,庄子借扁子之口曰:“子独不闻夫至人之自行邪?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芒然彷惶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是谓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达生》)就是说“至人”做事如入忘我之境,帮助万物而不自夸,作万物之长而又不加主宰,这才是与自然相处之道。所谓“圣人”,圣人安其所安,不安其所不安;众人安其所不安,不安其所安。(《列御寇》)庄子眼中的圣人安于自然天性,不自以为是,一般人则正好相反,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为追逐名利而奔忙,为身外之物所累。既然如此,何不效法自然,找回真我呢?

不过,庄子并没有把目光仅仅停留在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之天”上,他接下去又说,它们“有大美而不言”是因为它们自行运作着,这“自行运作着的”就是“道”:“此其道与!”在这里,庄子更加关注的是“自然之天”背后的那个道而不是“自然之天”本身。

2. 自然无为的生态美学思想

庄子学说中的自然与无为相通。大自然体现了“道”的自然无为的特征,因而在《庄子》中处处可见对“天”以及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自然无为的“天道”远胜于后天的“人道”。

庄子认为人类的痛苦主要源于人类的贪欲,人类把自己与自然对立起来,总认为有一个“自己”存在,而且自己与他人及外物是对立的。人的心思总是在自己、他人、外物之间徘徊不定,人为地将万物分出美丑来,这样各种思虑和痛苦就产生了。“百年之木,破为牺尊,青黄而文之,其断在沟中。比牺尊于沟中之断,则美恶有间矣,其于失性一也。”(《天地》)在此庄子以百年巨木为例,指出无论是可用之材还是断木,均是取材于天地,它们的本体其实是一样的,何必因区分美丑而丧失了本性呢?

河伯曰:“何谓天,何谓人?”北海之神若回答道:“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秋水》) 以牛马为例,所谓“天”当指未被整治的天然蹄足,而它正是牛马之真性的自然表露。但是世人给马带上笼头,给牛穿上鼻绳,破坏了牛马的自然本性。在庄子看来,人类对牛马之真性的破坏,最终也将毁掉人类自身,借此说明现实社会中“人”与“天”(自然)的尖锐对立以及人的自由本性遭到摧残的社会文明之怪现状。

庄子总是强调人在宇宙间的渺小和知性的有限。北海若曰:“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稊空之在大泽?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太仓?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未之在于马体乎?”(《秋水》) 博大深奥如北海若者,也能清醒认识到“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因此,人应当明智地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和无知,无止境地开发滥用自然必然要付出代价。试反思一下人类的历史,人类因自己的狂妄而惹的灾祸还少吗?

三、结论

在莎士比亚笔下,人这个动物是“万物的灵长”和“泥土塑成的生命”的混合体,是强悍和脆弱的混合体。现代文明的发展强化了人的作用和地位,却越来越忽视了自然的尊严。人们在安然享受文明带来的舒适与便捷的同时忽视了自然与人的关系,更难以产生对自然的敬畏感,只是一味地攫取和索求。这种情况下庄子的生态智慧无疑对建立新型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很有启示。庄子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万物,人不能高高在上,骄傲自大,而应修身自省,以赤子之心来对待一切,以自己的智慧引导世界的和谐发展。面对人类的贪欲导致的严重后果,庄子没有悲观沉沦于现状,反而从天地中获得了无穷的力量和智慧,从而超越自我以及人类本身的局限性。哈代也侧重于探讨人、自然、环境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强调人应该与大自然和谐共存,但在面对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时,却又时时流露出宿命的思想,突出了命运对人的冷酷无情,以及自然虽洞察一切,却无法救赎人类的无奈,发出了一种听天由命,悲天悯人的感叹。庄子笔下的自然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积极协助参预人类的文明进程的,而哈代的自然只是被动的对象,受到所谓命运的无情安排。从两者的比较中可以看出,新时期的生态主义和生态文学应该号召人们重新修正自然与人的关系,重新确定人在自然中的地位,合理的开发自然,同时注意生态保护,谋求和谐共生的关系。

参考书目:

[1]包兆会.庄子美学中的泛“自然”倾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76-77.

[2]陈东风.从苔丝的悲剧看哈代的社会观[J].绥化师专学报,1996(3).

[3]陈鼓应.老庄新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4]崔大华.庄子: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主义源头[J].教学与研究,1999(5):47-48.

[5]哈代.苔丝[M].吴迪译,杭州: 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1.

[6]黄玮琍,韦贤斌.回归自然——精神家园的终极--庄子人生哲学的合理内核及其对当代生活的启迪[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7]李小莲.分析哈代《还乡》中的悲剧[J]. 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2007(11).

[8]石海兵、刘继平.天人合一与征服自然——中西自然观的比较[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3).

[9]王晖.《庄子》的物性观及其现代意义[J].江苏社会科学,1999(4):119-120.

[10]杨柳桥.庄子译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11]张玉莲.与动物同处于生物链条上的人——哈代“维塞克斯小说”中的生物决定论[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7,(4).

[11]祝福泽.庄子的天人和谐说[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4(3):26-27.

上一篇:交运驾校教练车及教练场地的管理制度下一篇:俞敏洪:用“三文鱼”精神创新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