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后加工注意问题

2024-04-27

印后加工注意问题(精选4篇)

篇1:印后加工注意问题

印后加工注意要点

平版,顾名思义指印面的图文与空白在一个平面的印版。利用间接方式将图文部分的油墨经 橡皮布 再转印到承印物上,简称平版胶印。

印刷工艺流程

印前 设计稿——图片扫描——页面设置——图片文字制作——数码打样或彩喷——拼版——菲林输出——打样——校对样稿——客户签样——印刷

印刷 拼版——晒版——打版校色——印刷——UV——过油等

印后 印刷半成品——烫金/压凸凹/过胶(光、哑)/压纹——精装/简装/卷心折/对对折/三折页——有线胶装/无线胶装/圈装/骑马订/蝴蝶装

打样

在印刷前,为了能看到最终的成品效果,排除电脑屏幕和彩喷稿的误差,在出菲林(软片)后,用印刷的传统工艺CMYK打一份油墨稿。一可以为客户提供审稿校样的依据,是签样稿;二是可以作为上机印刷的墨色、规格、纸张等的参照依据。

校对

菲林出片后,在亮台上核对四色 菲林,检查是否有撞网、套印、出血位不准等一些细节问题,然后拿有文字的菲林对样稿,检查是否有跳字或字体变异,保证后道印刷的正确率。

页面的术语

一张有2个PG,在印刷的前要弄清楚是单面印刷,还是双面印刷;单页还是成册的书刊。页面的每个细节都有不同的术语。

出血位

印刷成品边缘全白色无图文,叫不出血。成品位就是裁切位。如边缘有图文,叫出血。出血印刷图像裁功时,裁刀难以准确把握成品的尺寸,易产生错位,或切进成品的画面,或切不到位,使成品露白。一般出血的印刷成品图文,应向外延伸3mm,便于后道制作。

页面组版与装订

印刷是一项前后关联的工作,从一开始设计组版,就要考虑印刷后期的模切、折页、装订。如是单一折页,设计时封面和封底纸样放好位置后,安排页码。骑马订装订,要考虑页面数。由于骑马订,每一订页由正反4PG组成,所以,设计组版时,版式面的PG数,一定要能被4除尽。如果是胶装书(线胶装或无线胶装),印刷组版时要考虑到装订的折页方式。

折页

上图是一张4开或6开或更小的一个单页,经过多种折法,形成的一个小册子。为了便于翻看,设计师和用户根据画面需要特意选定用折页机折页。折页后有内外之分,在制作图文时,内页的宽度要略小于外页。否则会影响后道折页,或造成折在内页的画面被裁切。这类产品的折页方法大致有:风琴折、卷心折、双对折等。

精装本中的术称

精装书一般以中高档画册为主,精装书的制作是书籍装帧中较为繁杂的一门工艺,这里介绍几个主要的环节。环衬:是精装本中在封二和封三前的2页衬纸,是封面和内页连接的主要纽带(跨页),遮盖精装书中装订部位(订口)不美观的细节。

扉页:是封面和内页内容及风机的连接点,一般是印书名或题字。

书脊:是书刊厚度,连接书的封面和封底,也是以缝、钉、粘等方法装订而成的转折,包括护封的相应位置。

腰封:一般是为点缀装帧封面而制作,有些松散的印刷成品,加了腰封方便携带。

勒口:一般以精装书为主,现在平装书中也常出现以封面封底折进一段增加书的美感。设定勒口尺寸时,以封面封底宽度的1/3-1/2为宜,如封面封底有底图,需要勒口的图文和封面封底图文连在一起,这样后道装订时,如出现尺寸变数(书脊位大小等)勒口也可随之而变。

计算书脊位

有线胶装和无线胶装在计算书脊位时,计算方式为:纸厚度×PG数÷2,然后在所得数的后面加工能加0.5mm-1mm的厚度。增加厚度是因为印刷工艺过程中油墨、喷粉 及书脊背上的胶水,会增加书脊的厚度。

通常用单位面积克重作纸的定量,如1米×1米的纸,其重量为120克,那么该纸即为120克纸,而我们实际测量时会使用简便的量具:千分卡。

纸张设定

现有的纸张尺寸,有正度和大度之分,正度的全开纸为780×1080mm,裁成16张195×290mm的纸,统称为正度16K,大度的全开纸为880×1190mm,裁成16张220×297mm的纸,称为大度16K(由于纸张有毛边需要裁切,加上印刷工艺的需要,实际正度16K是195×290mm,大度16K是210×285mm)。如果设计师需要特殊尺寸制作画面,先选定是对开机还是4开机印刷,然后选定纸张的幅面及开版数,因为要考虑印刷的成本,所以,尽可能在整数的开版里做完设计的内容。

开版一般以开纸的大小来确定,如版面用8K(420×285mm)尺寸印制的画册,那么,该画册为8K画册。

不同的纸张个性

印刷成品中,大多数是利用纸张完成的。纸张不同的质感,可以表现不同的成品效果。常用的品种有:双面铜版纸,经涂布处理,印刷适应性良好,适用图片画册、海报等品质鲜亮的作品;哑粉纸,经粉面涂布处理,适用古画、国画等雅致柔和的作品;双胶纸也称书写纸,未经涂布,易吸墨,表面肌理粗糙,适用于信封、信笺、杂志内页;白卡和灰卡,质地比较硬,板材厚,适合制作各类包装盒和吊卡。另外还有特种纸,表面经各种纹压处理,质感线条高贵,品种繁多,不一一表述。

慎用哑粉纸

哑粉纸有着细腻哑光的特点,很受众多设计师的青睐。但由于其表面纹理较疏松,大面积深色印刷时,墨色易脱落且难以干透,还会造成相邻浅色页面的污染。所以在设计应用时,应了解其个性,合理选用。

双胶纸色彩饱和度

双胶纸是一种没有涂布的纸,油墨易被松散的结构吸收,色彩难以饱和。设计师在选用时要充分考虑,如想利用双胶纸粗犷的肌理,形成一定画面的效果,又不想丢失鲜艳光亮的画面,可以在电分分色时,做一定程度的色彩夸张。纸张的咬口位

无论是对开、4开或8开机印刷,在输送纸时有一边是咬口。咬口是纸在承印过程中首先被传送进机器的一边,也是印版碰不到的部位。咬口尺寸一般留有8-10mm宽度,是印刷油墨无法印到的位置,在设计版面或拼版时,不能有画面内容。

自翻版、正反版

自翻版,是在一个印张中,一半印正面图文,另一半印反面图文,正反面用同样的印版各印一次,成为两从印刷品。印刷中,可以节省印工和PS版。按版面排布形式,又分为上下自翻版和左右自翻板。拼版时要注意左右版留一个咬口位,而上下版要留两个咬口位。

油墨类型

印刷油墨可分为三类:溶剂油墨、水基油墨和UV紫外线干燥油墨。

溶剂油墨:它的连结料是一种由树脂添加剂和溶剂组成的混合剂。溶剂连接料中又分渗透型、氧化聚合型和挥发型三种。

水基油墨:它的主要成分是色剂、水基连结料、辅助溶济、消泡剂、防沫剂。它可分为水溶性、碱溶性和扩散性。

UV紫外线干燥油墨:它不含溶剂,由颜料、感光树脂、活性稀释剂、光引发剂及助剂组成。它只有在受到紫外线照射时才会固化,靠化学聚合作用瞬间“固化”。

按印刷方式可分为:胶印油墨、凹印油墨、凸印油墨和丝印油墨等。

按用途可分为:书刊印刷油墨、印铁油墨、塑料印刷油墨、包装纸张印刷油墨和织物印刷油墨等。

按产品特性可分为:快固油墨、亮光油墨、荧光油墨、导电油墨、香味油墨和光变油墨等。

按颜色可分为:四色油墨和专色油墨。

图像处理

制作印刷菲林的图片原稿可分为反转片、负片、印刷品、数码摄影。另有绘画原作和实物原稿,但现在一般情况下均不采用。现有的印刷是CMYK(青、品红、黄、黑)分色印刷,普通扫描由于图像色彩调控原理与印刷原理存在差异,所以在色彩处理上要特别用心,否则易产生色差。而滚筒式电子分色机扫描,因为其原理与印刷一致,则不易造成太多的偏差,纠正也相对容易。

印刷品作原稿时,由于本身带有网纹,复制时容易出现龟纹和撞网,切不要等比例扫描,最好避开错网、缩小或方大5%以上,扫描后用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去网调整。

使用数码摄影作品时,虽然较方便,但是暗部较深的作品,容易产生死网,也就是单色,请在使用时,准确掌握曝光量。

扫描原稿、反转片、负片时,宁大勿小,如10M大小的成品,可在10-20M量内进行。负片冲洗成品,不宜用布纹纸,可造择光面纸。彩屏的校色

图片制作时,由于扫描(电分分色或平面扫描)的中间环节传递,会造成图像色彩的损失、差异。应在出菲林做“软打样”,即利用屏幕校色。校色前,将显屏校准。校准方法如下:

一、确保工作环境光源正常,显示器处于稳定的状态;

二、在原软件的支持下,使用本机出菲林的打样稿图片;

三、关闭桌面图案,将屏幕设为中性灰色。

网线数与印刷效果

网点的线数以2.54cm(1英寸)距离内排列的网点数为标准。印刷品不同,视距不同,对网点线数的要求也不同。通常制作的印刷品,如挂历、海报、书刊和样本适用150-175线。精致的画册、科技图片,视距较近的印刷品,适用200线。设备条件允许,还可以提高印刷的网线数。实际操作时,在完稿上,注明菲林的网线数即可。

反白字体

在大墨色印刷中,许多设计师颇爱反白字。由于印刷工艺的局限,多色叠加后,油墨在压力下出现扩张,那些小于7磅的一条和文字容易断裂模糊。建议少用、慎用反白字,多用实体印刷字。底色不匀的反白字也会造成阅读困难。

如何提高黑色浓度

印刷大墨位黑色,四色容易偏色,单纯的黑又容易发灰,印不深。在实地100%黑色中加30%-40%网线的青色,可以提高黑色浓度。

避免鬼影

鬼影是指成品中同一色块有不同的暗调图影。造成鬼影的最初原因往往是拼版不当。把不在一个色相里的图像,拼在一张版面上,由于不同的色相,要求不一样,校准某一块图像色相,就会破坏同一版面上相仿的另一块图像的色相。特别是在横竖交叉拼版时,这一问题尤为突出。如CMYK的网点密度在50%-70%时,印刷调整不到位,还容易出现类似鬼影的墨杠。

跨页图片

跨页图片的版面应当合在一起出菲林。由于图片的细节很多,分开出片,易产生色差。为了保证后道装订时,两个PG图版衔接的准确,跨图的版面要合在一起出菲林。

跨页文字

在跨页上安排文字是很危险的,因为,文字的组合是不能稍有错位的,虽然你设计时考虑得很精确,但是印刷和后期制作中(骑马订、线胶装和无线胶装)都存在一些变数。如确实需要文字跨页,应把字距间隙作为跨页缝边。如果在精装本中,扉页有跨页字,还要考虑书槽位的距离。

底色与主体的图像处理

印刷有主体色图像时,为了调准主体色,有时会使底色色相偏色,两者常常互相影响。为了使两者减少干扰,宜采用抠底工具,把底色改成专色,这样,印刷时主体色就不会影响底色的色相。

家具的色彩

印刷品中,对色彩要求较高的产品之一是家具样本。家具所选用的颜色往往中间色调丰富,色彩关系暧昧,在同一幅作品中,有冷色又有暖色,稍有不慎,图像的色彩将偏向一方,失去原作的魅力和细节。所以,电分分色时,要忠实于原稿。电脑制作时要以原稿为基础,不要使用多个软件转图,避免造成CMYK色相变化,印刷时难以校准色彩。

彩色文字

印刷细如发丝(或者更细)的彩色文字,四色印刷很难把握。套印时,只要有一丝一毫的套印偏差,文字的边缘就会产生毛边和虚影。这样的文字会造成阅读困难。彩色文字最好使用专色印刷,一次性印刷定成精准的文字。Word文件

在制作书稿时,文字输入用word软件较多,因为word软件输入方便快捷。但word是办公软件,印刷作为更高一级的要求,word存在一些缺陷。我们在借用时,要特别细心。如成品位是21×28.5cm的16K文本时,出片时应仔细校对菲林的成品尺寸,因为word没有十字线设置,而自动挂线出片的十字线,容易侵入成品,在印刷前仔细检查使其不致影响成品的版面。

马赛克图片

小图或分辨率低的图片,放大后会产生马赛克或图像边缘锯齿。如果使用作图软件锐化,会使图片的缺陷更明晰。因此,建议在作图软件中使用模糊模式,以减弱缺陷,或使用提高分辨率的方法消除锯齿状。

毛边或锯齿

扫描后进行抠底的图像边缘有直线或弧形光边,容易产生边缘不光洁的效果。这是由于四色胶印每个颜色的网点角度不一样,分别为90°、75°、45°、15°,留在光边的网点容易引起锯齿。在制作时,将图像边缘作羽化1-2P处理即可使边线柔和光滑。

转曲线输出时的问题

制作正文稿件,有时会遇到文字不统一这一现象。输出公司没有相应的字库时,制作完稿应转换成曲线。有一些转换成曲线的文字容易出现中空或填实的现象。这时应打散处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群组或重新组合。

Photoshop软件制作文字的缺陷

Photoshop软件具有图像处理、调色、蒙版、旋转、柔化等多种制作功能,在设计制作过程中被广泛应用。但因为photoshop做出的稿件为点阵图像,如果用它制作文字,不论你是单色还是四色,印刷成品时文字都将产生锯齿和虚边。所以设计师在设计制作中,要尽量避免使用photoshop软件制作文字。

Coreldraw软件旋转的误区

Coreldraw软件在设计制作时,有时会对页面内图像进行移动旋转,旋转后的图片,如不转成点阵图,就会出现图片缺损现象。

网点的种类

网点是形成印刷图像的基本元素,又可称为像素。网点种类可分为调幅网和调频网两种。调幅网以网点的大小表现图像的深淡,其基本要素有:网点大小、网点线素、网点角度、网点形状。网点形状有圆形、方形、线形、椭圆形、菱形、十字形、组合形等。调频网是以单位面积里同等大小的网点的密度不同表现图像的深淡。目前,大多仍沿用调幅网表现印刷图像。通常以2.54cm(1英寸)150线左右的网点印刷。网点大小是印刷图像最重要的因素。小网点表现亮调,中等网点表现中间调,大网点表现暗调。用10倍放大镜即可以观察到网点的大小。

印银、印金

金、银油墨比一般油墨的吸收能力差,印刷渗透性差,却有较高的遮盖率。印金、银墨前有常规油墨打底,会改善其附着力和印刷效果。反之,如用金、银墨打底,覆盖4色图像,那么图像色彩饱和度将要降低,色彩的明度也有所降低。所以巧妙使用金、银墨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在印金时,选择红金还是青金,二都也是有冷暖区分的。

烫金、烫银

烫印的主要材料为电化铝,以涤纶薄膜为基料,表面涂一层醇性染色树脂,经真空喷铝,最后涂一层胶合剂而成。模版有锌版和铜版,制作时要求与原版菲林统一制作,这样,后道烫印准确率高。特别要注意的是,其底色不要镂空,否则烫印时容易产生附着墨色或错位露白现象。

“UV”印刷

有些不了解“UV”工艺的人,会误认为它仅仅是印后工艺。其实“UV”即可以是印后工艺,也可以是印刷作业。是在原印刷品毛坯的基础上,经特种“UV”机组合印刷,印刷透明“UV”或有色“UV”油墨材料,可增加文字和图片的鲜艳或浮雕感。在制作菲林时,要求“UV”菲林与原印刷品的菲林必须一致,才能保证“UV”印刷的套印准确性。

过胶

为了印刷设计制作中更大的自由,也为了节省开支,设计师舍弃较贵的特种纸,而在印刷成品装订前进行压纹处理工艺,展现页面一种独特的设计魅力。此工艺将过胶或没过胶的成品,在一种特制的纹路滚筒上压制而成。此工艺要求纸张规格在200克或200克以上。

凹凸的工艺

凹凸工艺是印刷的后道工艺,根据原版制成阴(凹)、阳(凸)模版,通过压力作用,使印刷品表面压印成具有立体感的浮雕状图案和文字。由于凹凸使用的是传统工艺,有一定的局限性,它所压制的纸张,不能太薄,一般需要200克或200克以上的纸张。制作的凹凸平面也不能太大,大于10cm,又容易使凹凸变平;也不能太小,不得小于0.15cm,反之由于阴阳错位缺损,压制的效果会不理想。

骑马订装订

骑马订是将印刷品在其中缝(跨页间)用订书钉订成册。同时封面、封底及内页的总PG数是4的倍数,按页码顺序装订成册。如用200克或200克以上的纸,而PG数超过20P,内页的文字图片应向中心线略靠拢点,以防止因纸的厚度增加而造成纸张的外短内长,裁切后使内页过于贴边或被切除。为了使书刊装订不与设计冲突,PG数多的不妨在设计前做个纸样,那样更准确可靠。

圈装装订要求

圈装装订以往用于台历较多,现在用于样本也较常见。由于圈装一般不受页面PG数多少影响,装订内容数量较灵活,但是圈装页面在靠近装订位处,要留有圈装打孔的位置。如用0.8cm直径的圈,那么装订位与页面应留有1cm距离。根据设计的PG厚度选择圈的直径,要根据圈的直径留有页面装订位的大小(圈装材料有金属和PVC之分,色彩有无色、黑白和银色,也有彩色系列。设计前请向客户征询确认。)

装订陷阱

线胶装要经过穿线、折页等工艺,因此用纸开版不宜太长,克数不要太薄.

篇2:印后加工注意问题

编辑:OA161办公商城

喷绘印后加工涉及到输出、剪裁、背胶、拼接等工序,喷绘产品印后加工需要注意什么呢?下面,OA161对后期工作做一点说明。

一、输出

OA图像设计制作完毕后的首项工作便是输出。在这个过程中,被输出的图像一定要合并所有层(layer),一般需存成.tif或.jpg格式,如果图像是用苹果电脑制作的话,文件须有扩展名。对于图像文件点数设置,基本保持在100dpi上下即可达到输出精度,如果所要输出的图像的图面很大,点数可适当降低。这个过程有几点需注意的问题:首先喷绘不同于印刷,喷绘的色彩要比印刷艳丽、好看得多。因此喷绘制图中一定要设成RGB模式,而非CMYK模式。喷绘图像的图面往往很大,一些在印刷品上不易察觉的瑕疵放大输出后会变得很明显而夸张,而这点又无法通过小样去发现,因此喷绘图像在制作完毕一定要放大到100%仔细检查一遍。对于文字很多的画面,更要仔细校对。又因为喷绘输出中没有现成的色标,在色偏的把握上要凭经验,这才是打小样的目的所在。

二、剪裁

画面输出完毕,机器将自动裁纸。对于画面大小与纸张相差较大需裁剪的,要剪裁整齐。在我们裁膜时,也应用剪刀沿着标线走齐,因为这会方便在覆膜中的上膜工作,更能保证质量与成功率。

三、拼接

当客户要求的画面大过喷绘机的最大喷绘幅面时,我们会将画面分开输出,然后再拼接在一起,在做这种拼接的工作时,画面的设计制作和输出是其前提,因此每一步都不应该有误。首先画面的拼接位置要弄清楚,到底是谁在上面,谁在底下,哪张会更大一些,哪张会更小一些。在输出过程中,因为要输出的画面是同一张图,因此务必保持其色彩一致和大小相应(比如说宽一定),要记录输出时的设置参数,确保无误。在进行拼接的过程中,首先将两幅画要相接的一端裁齐。然后在一个足够大的平面上将画面展平,按正确的相对位置,把画面放好,用胶条固定,掀起上层画面相接部位的前端,喷胶(要遮住画面不被喷胶)之后用刮板由中间向两边将画面压实贴紧。翻起上层画面的另一端,在下层画面的相接部分喷胶,压实,即将画面拼接好了。拼接好的画面一定不可垂直接缝卷起,这样很易在相接处产生皱褶,这点应注意!

四、裱板

当客户要求加板时,我们便进入下一道裱板工序,和表裱常用的有两种技术,即背胶纸型和喷3M胶型。二者相比,背胶型会更持久一些。

五、背胶型

将画面剪裁到所需尺寸,平整地放在展板上,将四边对齐,中间用重物或由人压住。将一端背胶揭开约10公分的一条,粘贴到展板上,然后拿到覆膜机上,调节压力至刚好通过展板为止。将已贴上画面端进入,拉起画面,由一人抽出背胶纸,一人推展板到头为止。

六、喷胶型

对于四边已有卡条的标准展板(规格如:120cm×90cm、90cm×60cm),我们更方便应用喷胶的方法。将展板平放,画面平整地放在展板上。为了使画面的四边更好地与展板边缘吻合,我们先将画面沿其中相临两边裁齐,而后以此两边为基准,对齐展板的边缘,把画面与展板的相对位置固定(画面上压一重物或由其他人压住),掀起已对齐的两边中的一边,在其后的展板上喷胶。半分钟后,将画面两边拽紧,匀速下落。在这时由一人用刮板从画面的中央向两边压住画面到画面完全与展板贴合;同样做法掀起画面的另一端,喷胶后压紧,最后用裁纸刀沿展板的卡条,将画面多余的部分裁掉,即把整幅华裱完。

七、覆膜

篇3:浅析金属印后加工工艺

关键词:金属;印后;加工工艺

一、冲压工艺

金属包装容器,无论是盒或罐,从成型工艺上看,大都是利用金属冲压原理,经过分离和塑性变形两大工序而成型的。

分离工序是使冲压件与板料沿所要求的轮廓线相互分离,并获得一定的断面质量的冲压加工方法。分离工序常包括切断、落料、冲孔、切口、修边和剖边等操作。

塑性变形工序是使冲压毛坯在不破坏的条件下发生塑形变性,以获得所要求的形状和尺寸精度的冲压加工方法。通常有弯曲、拉伸、成形三类。弯曲包括压弯、卷曲、扭曲、折弯、滚压、曲弯、拉弯等操作;拉伸主要是拉深和变薄拉深;成形方法较多,包括翻孔、翻边、扩口、缩口、成形、卷边、胀形、旋压、整形、校平等操作。

二、制罐工艺

金属包装罐的传统制作方法是:先将铁皮平板坯料裁成长方块,然后将坯料卷成圆筒(即筒体)再将所形成的纵向接合线锡焊起来,形成侧封口,圆筒的一个端头(即罐底)和圆形端盖用机械方法形成凸缘并滚压封口(此即双重卷边接缝),从而形成罐身;另一端在装入产品后再封上罐盖。由于容器是由罐底、罐身、罐盖三部分组成,故称三片罐。这种制罐方法150多年来,基本上无多大变化,只是自动化程度和加工精度等方面大为提高,近年来又将侧封口的焊缝改为熔焊。

70年代初出现了一种新的制罐原理。按照这一原理,罐身和罐底是一个整体,由一块圆形的平板坯冲压而成的,装入产品后封口,此即二片罐。这种罐有两种成型方法:冲压--变薄拉伸法(即冲拔法)和冲压--再冲压法(即深冲法)。这些技术本身并不是新的。冲拔法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就已用于制造弹壳,制罐与之不同的是使用超薄金属和生产的速度高(年产量可达数亿个)。

(一)三片罐的制造

制作过程是:用剪切机将卷材切成长方形板材;涂漆和装演印刷;切成长条坯料;卷成圆筒并焊侧缝;修补合缝处和涂层;切割筒体;形成凹槽或波纹;在两端压出凸缘;滚压封底;检验及码放在托盘上。

1.筒体的加工。关键工序是卷曲成形和焊侧缝。侧缝的封合方式有锡焊法、熔焊法和胶接法三种。

锡焊罐的锡焊料一般由98%的铅和2%的锡组成。将平板坯卷成圆筒的筒体制作机是与进行锡焊的侧缝封合机成对使用的。筒体制作机内,板坯的边缘经清洗并弯成钩形,这样在形成圆筒时便于固定。然后筒体经过侧封口机,加上溶剂和焊料,用瓦斯喷枪预热封口区,通过纵向锡焊滚轮,进一步加热使焊料流满接缝,之后用旋转刮辊将主要以滴状存在的多余的焊料清除干净。熔焊是利用自耗线电极原理,采用电阻焊工艺。较早期的熔焊系统是采用大的搭接,将钢的温度提高到熔点,并在较低的滚轮压力下焊接。最新的焊机采用小搭接量(0.3~0.5mm),金属温度刚低于熔点,但要提高焊接滚轮压力,将两搭接面锻压在一起。焊缝破坏了内表面原来的或涂漆的光滑表面,使得在焊缝的两面都存在暴露的铁、氧化铁和锡。为了防止产品受到污染和焊缝受到产品的侵蚀,在大多数情况下侧封口都需要加涂层保护。只装干燥产品的罐的侧封口可以采用胶接法。即用尼龙带粘贴纵向接缝,尼龙带在圆筒成型后熔化并凝结。其优点是能使原来的边缘得到了完全的保护,但只能用于无锡钢(TFS),因为锡的熔点接近塑料的熔化温度。

2.简体的后加工。在简体的两端还必须加工凸缘,以便安装端盖。对于加工食品罐,在处理过程中罐可能要承受外部压力,或者在存放期间内部处于真空状态。为了增加罐的强度,简体表面可能还要制作加强筋。这个工艺过程称作压波纹。为提高生产效率,制浅容器的圆简长度往往为两至三个罐身长,这时,第一道工序要切断圆筒,传统的做法是,成型前板坯在切割机(刻痕机)上作不断开的切割。但是、近来由于为两片罐生产而开发的罐修整剪切机的出现,已有可能将此剪切机用于不预先刻痕的圆筒的切割。

(二)两片罐的制造

制造两片罐的两种成型方法均采用金属板成型法。这种方法是以在复合应力作用下,通过晶体结构重新排列而表现出的金属“流动性”为基础,而且在这一过程中材料不应发生断裂。

1.冲压成型。即利用冲压机的一个冲头将一块平板冲进圆柱形的冲模中,从而使平板变形而成圆筒。在初始冲压后形成的杯的直径,可以应用再冲压工序来缩小。再冲压工序用一冲压套筒代替冲模,安装在冲头与冲杯内径之间。等面积规则决定了伴随直径缩小的是高度的增加,再冲压工序可再重复一次,书直径在一定的极限范围内逐渐缩小,并避免金属发生断裂。

2.杯壁的变薄拉伸。冲压后的圆柱形杯被套在冲头上,冲头沿轴向挤进一个模具,该模具与冲头之间的间隙小于杯壁的厚度,这样在直径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壁厚就得到减薄。变薄后筒体的金属体积等于變薄拉伸过程中杯的金属体积,也等于原始板坯的金属体积。在罐的制造中,这个过程要重复两次或三次,带杯的冲头先后通过一系列模具,一次冲程通过一个模具。将经冲压的林安装到冲头上最方便的方法,是在第一次变薄拉伸之前,进行一次再冲压操作。

3.冲拔罐的制造。冲拔罐的制造过程大体如下:展开普通带状卷材;徐润滑剂;下料和冲杯;再冲压;杯侧壁的变薄拉伸;底部成形;简体按正确高度切边;清洗和处理。对干饮料罐,则还要进行外表面涂层、印刷装演、内表面涂层、敞口端的凸缘成型和收口。对于食品罐,在清洗过程中进行外表面涂层、敞开端的凸缘成型、筒体压波纹和内表面涂层。

4.深冲罐的制造。制造深冲罐的步骤如下:将薄板带材卷切成旋涡状的板料;涂覆和精饰板材(也可涂覆卷材);圆片坯下料和冲杯;再冲坏(一次或二次,取决于罐的尺寸);罐底成型;凸缘切边到正确宽度;检验和灭菌处理。浅杯通过一次和二次再冲压逐渐缩小直径和增加高度。到一定程度停止最终冲压时,罐上会留下一个凸缘,像其他所有金属板成型工艺一样。不规则的边缘要切除,罐底要加工成所要求的外形。

篇4:(提纲内容)印刷工艺及印后加工

1.印刷的定义;印刷的五要素;印前、印刷、印后的含义。

印刷(Printing):使用印版或其他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工艺技术。印前(Prepress):正式上机印刷之前的所有生产工序,即信息转移到纸张或其他承印物材料 上之前。如原稿的设计、图文信息处理、制版。

印刷(Press):印版上的油墨向承印物上转移的过程。常见的有胶印、凹印、凸印、孔(丝)印等方式。

印后(Postpress):包括纸张(或其他承印材料)印刷之后的全部加工过程。如覆膜、上光、烫金、模切、压痕等。

印刷的要素:原稿、(印版)、承印物、油墨、印刷机械。

原稿(Original):制版所依据的实物或载体上的图文信息。常用的原稿有文字原稿、图像原稿、实物原稿、数字原稿等。

印版(Plate):用于传递油墨至承印物上的图文载体。根据图文与空白部分的相对位置,可分为 凸版、凹版、平版、孔版。数字印刷不需要印版。

承印物(Substrate):接受印刷油墨或吸附色料并呈现图文的各种物质。如常见的纸(新闻纸、胶版纸、铜版纸、白纸板、瓦楞纸板等)、纤维织物、塑料、木材、金属、玻璃、陶瓷等。油墨(Printing Inks):图文信息的显示介质,是在印刷过程中被转移到承印物上的着色物质。印刷机械(Printing Machinery):用于生产印刷品的机器、设备的总称。印版类型不同,印刷机械也不同。

2.直接印刷、间接印刷的区别。

直接印刷:承印物直接与印版接触,印版上的图文是反的。间接印刷:承印物与印版不接触,印版上的图文是正的。3.印刷技术的发展历程(了解)。

中国人,印刷术、造纸术

1440年,德国人谷登堡,铅活字印刷工艺和印刷机

1796年,德国人,石印术 1960年,胶印工艺成熟 1990年激光汉字和桌面系统 1995年,CTP工艺

1999年,PDF工艺流程 2004年,JDF工艺流程

现今的印刷技术可谓日新月异

4.常见的印刷工艺分类。

按业务性质分类:书刊印刷、报纸印刷、包装装潢印刷、地图印刷、有价证券印刷、电脑票据印刷、立体印刷、盲文印刷、全息照相印刷、防伪印刷、高保真印刷等。

按承印物分类:马口铁印刷、安瓿印刷、不干胶标签印刷、贴花纸印刷、铝纸印刷、瓦楞纸印刷、塑料印刷、金箔印刷、宣纸印刷、织物印刷等。

按承印物形体分类:卷筒纸印刷(web-fed printing)、单张纸印刷(sheet-fed printing)、曲面印刷。

按有无印版分类:(1)有版印刷:平版印刷(Lithographic Printing)、凹版印刷(Gravure Printing)、凸版印刷(Typography Printing)、孔版印刷(Porous Printing)。(2)无版印刷:喷墨印刷、升华印刷。

按所用油墨分类:升华油墨印刷、发泡印刷、金、银墨印刷、荧光油墨印刷、UV油墨印刷、EB油墨印刷、电化铝印刷、磁性油墨印刷、变色油墨印刷等。

按输纸一次所印色分类:单色机印刷、双色机印刷、多色机印刷、单面印刷、双面印刷。第二章 印刷过程中的湿润

1.润湿的含义;印刷工艺中润湿的三种状态(沾湿、浸湿、铺展)及各自的含义,在印刷中的应用,自发进行的条件。

润湿:物体表面上的一种流体被另一种流体取代的过程。从定义出发,涉及三相:固相、液相、气相;从这三相出发,又涉及三个界面:气-液界面;气-固界面; 液-固界面;

润湿作用是油墨传输和转移的基础。由于润湿是固体表面结构与性质、固-液两相分子间相互作用等微观特性的宏观表现,所以探讨印刷过程中的润湿问题,对提高材料的印刷适性以及进行印刷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沾湿:

定义:液体与固体接触,将“气-固”界面转变为“液-固”界面的过程。

应用:平版印刷中水能否附着在印版的图文部分;平版印刷中油墨能否附着在印版的空白部分。单位面积体系自由能的变化: GSLLGSG体系对外界做功:WaG,称为粘附功。沾湿过程自发进行的条件: GSLLGSG0

浸湿:

定义:固体浸没在液体中,“气-固”界面全部转变为“液-固”界面的过程。

应用:凹版印刷中,印版滚筒的上墨和柔性版印刷中网纹辊上的网穴能否被油墨附着,便属于浸湿作用。

浸湿过程:单位面积体系自由能的变化:GSLSG单位面积体系对外做功(浸湿功)WiGWi通常又以粘附张力A表示。浸湿自发进行的条件:GSLSG0

铺展:

定义:指液体在固体表面上扩展时,气-固面被液-固界面取代的同时,液体液铺展的过程。应用:平版印刷中的水能否在印版的空白部分铺展。单位面积体系自由能的变化: GSLLGSG单位面积体系对外所做功(铺展系数):SG铺展自发进行的条件是: GSLLGSG0

沾湿在印刷中的应用:平版印刷中水能否附着在印版的图文部分;平版印刷中油墨能否附着在印版的空白部分。

浸湿在印刷中的应用:凹版印刷中印版滚筒的上墨和柔性版印刷中网纹辊上的网穴能否被油墨附着。铺展在印刷中的应用:平版印刷中润版液(主要成分为水)能否在印版的空白部分铺展。2.接触角的定义;利用接触角表示的润湿方程;利用接触角表示的沾湿、浸湿、铺展方程。接触角:指在固、液、气三相交界处,自“液-固”界面,经液体内部,到达“气-液”界面的夹角。湿润方程:

3.平、凸、凹、孔四大类印版各自的表面特征及润湿性。凸版的表面结构与润湿性:

凸版的种类:铅字版、铅复制版、铜锌版、橡胶版、感光树脂版、高弹性的柔性版等。凸版的表面结构:图文部分凸起、空白部分下凹,二者有一定高度差。

凸版的润湿性:金属印版:高能表面,能被油墨润湿。高分子材料印版:虽是低能表面,但分子结构相似能能产生较强的亲合力。要求:S ≥ 0 即 A ≥γLG。凹版的表面结构与润湿性: 凹版的种类:化学腐蚀版和电子雕刻凹版:均为铜滚筒,表面镀铬。凹版的表面结构:图文部分下凹,空白部分凸起,并同处于一平面或圆周上。凹版的润湿性:金属印版:高能表面,能被油墨润湿。要求:A ≥ 0。

孔版的表面结构与润湿性:

孔版的种类:不锈钢丝网、尼龙丝网、涤沦丝网。

孔版的表面结构:图文部分由许多大小相同的网孔组成,空白部分由固化的感光胶组成。

孔版的润湿性:金属印版:高能表面,能被油墨润湿;高分子材料印版:虽是低能表面,但分子结构相似,能产生较强的亲合力。平版的表面结构与润湿性:

胶印印版的结构:感光层(亲墨)+版基(亲水)(主要是Al)建立砂目的目的:1.提高PS版的比表面积,2.提高PS版的亲水能力 胶印印版的润湿:

润湿的基础:油墨能润湿印版的图文部分;水能铺展印版的空白部分 印版的图文部分:由感光物质组成;为弱极性的非极性分子;为低能表面

印版的非图文部分:由版基铝组成,亲水面为氧化铝;属高能表面:7.0×10-1 J/m2 印刷中的油墨:为具弱极性的非极性分子;表面张力低:3.0~ 3.6×10-2 N/m 印刷中的水:极性分子;表面张力较高:7.2×10-2 N/m 4.平版印刷中为什么要先给印版供水、后供墨。

从本质上讲,胶印过程就是印版对油墨进行选择性吸附,并将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的过程。胶印PS版与凸版、凹版不同,其图文部分和空白部分的高度差仅有几微米,可以认为是在同一平面上。而图文部分能吸附油墨,空白部分也能吸附油墨,并无选择性。所以必须以润湿液作为媒介,根据印版空白部分吸附润湿液,而图文部分排斥润湿液的原理,先给印版供水,让印版空白部分的高能表面为润湿液的低能表面所代替,然后再向印版供墨。由于印版的图文部分没有被润湿液所润湿,依旧能吸附油墨,而空白部分已被润湿液所覆盖。虽然润湿液的表面张力仍高于油墨的表面张力,但油墨如果在润湿液表面铺展,润湿液的表面在为油墨表面所代替的同时,还将产生油墨和润湿液的界面,而润湿液的表面张力是低于油墨的表面张力与油墨/润湿液之间界面张力之和的,所以油墨不会在润湿液表面吸附和铺展。同时油墨和润湿液是不相溶的,油墨也不会溶解于润湿液之中,所以油墨只能选择性地吸附在印版图文基础上,这样就可以满足图像转移的需要了。

如果不先给印版供水,直接给印版供墨,由于印版图文部分和空白部分都能吸附油墨,那就无法完成图像转印。

5.平印版表面空白部分亲水性的变化;如何保护平版空白部分的润湿性。胶印印版润湿性的提高与保护:主要是指印版非图文部分亲水性的提高与保护!主要方法:粗化印版非图文部分的表面。

6.橡皮布、墨辊表面润湿性的变化;如何保护其润湿性。橡皮布润湿性的变化:

墨辊润湿性的变化与维护:

第三章 印刷压力

1.印刷压力在印刷中的作用。

印刷压力偏小,印品墨色浅淡,图文残缺不全; 印刷压力偏大,印品上的网点严重扩大,甚至糊版; 印刷压力不稳定,印品上会出现墨杠;

印刷压力过大或不稳,加剧印版的磨损,从而降低印版的耐印率;使印刷机运转情况恶化,减短印刷机的寿命。

2.印刷压力的间接表示方法可以采用滚筒压印体的压印宽度b和压缩量λ。

3.胶印、凸印、凹印中印刷压力的来源;丝印中印刷压力的来源。

丝印压力的来源:刮墨板(刮墨板上的橡胶头);压印部件(无包衬,变形小,近似认为刚性)。4.印刷包衬常见的三种变形方式;印刷包衬的种类(根据其弹性模量分类)。包衬的变形特点:敏弹性变形:此种变形为印刷过程中所需,对印刷有利。滞弹性变形:此变形对印刷不利,导致包衬老化。塑性变形:此变形对印刷不利,导致包衬变长、变薄。

印刷包衬的种类:硬性包衬(弹性模量大)、中性包衬(弹性模量中)、软性包衬(弹性模量小)5.如何选择适合的印刷包衬。印刷包衬的选择原则:

硬性包衬的网点再现性较软性包衬好,故: 精度高的印刷机、印刷精美印刷品应选择硬性包衬。精度低的印刷机、印刷一般印刷品应选择软性包衬。

就目前情况来说,由于印刷机的精度提高,包衬的使用已趋于标准,基本采用硬性和中性包衬。无论何种包衬,其敏弹性变形均有一稳定期。之后,敏弹性逐渐减小,会带来印刷压力的降低(软性包衬20~30%;硬性包衬10~20%)。6.印刷压力的计算(了解)。

7.分析印刷压力与油墨转移率的关系。

8.确定印刷压力应考虑哪些因素。

第四章 印刷油墨的传输与转移 1.长墨路供墨系统和短墨路供墨系统各包含哪些印刷工艺类型。长墨路供墨系统:胶印油墨的传递、凸印油墨的传递

短墨路供墨系统:凹印油墨的传递(照相凹版)、柔印油墨的传递

2.油墨在长墨路供墨系统中,完成一次印刷需要经过哪几个行程;各个行程的作用是什么;各个行程由哪些部件组成。

给墨行程的组成:给墨行程是指油墨从墨斗传输到匀墨辊的过程。系统组成:主要由墨斗、墨斗辊、传墨辊组成。

分配行程的组成:串墨辊:起串墨的作用,串动幅度0~40mm;匀墨辊:起匀墨的作用;重 辊:增加墨辊间的压力;着墨辊:承担向印版供墨。

分配行程的作用:改善油墨的流动性;使油墨分配均匀 转移行程:印版、承印物;油墨的转移

3.平版、凸版印刷机的墨层厚度是如何控制的;为什么在印刷过程中,墨斗中的油墨要保持一定的液面高度。

液面低,与墨斗辊接触弧长短,对油墨剪切力小,出墨量减少。4.油墨分配行程中,衡量分配系统的性能指标有哪些,各自的含义。

匀墨性能:利用匀墨系数 Kc 来表征。Kc等于匀墨装置中所有墨辊的匀墨面积总和 A匀 与印版面积 A版 之比。Kc值越大,匀墨性能越好;一般要求Kc ≥3为佳。

着墨性能:利用着墨系数 Kd 来表征。Kd等于着墨装置中所有墨辊的着墨面积总和 A着 与印版面积 A版之比。Kd值越大,着墨性能越好;一般要求Kd ≥1为佳。

5.就油墨分配角度看,印刷中途为什么要尽量减少停印次数;使用过版纸的作用。

印刷机(如胶印机)工作平稳时,油墨从传墨辊到着墨辊按一定规律递减分配,此为正常状态,能得到墨色均匀一致的印刷品。当停印时,滚筒离压,油墨在各墨辊间重新分配,直到各墨辊上的油墨达到相同厚度。再重新合压印刷时,油墨的分配要耗费一定时间逐渐恢复为正常状态,这样刚开始印刷得到的印张墨色很深,为废品,造成浪费,此时需借助过版纸来减少废品率。因此印刷中途要尽量减少停印次数。

使用过版纸的作用:

1、校准印版与调试墨色;

2、充当印刷吸墨纸:印版套准时吸收橡皮布上多余油墨;墨路油墨过多,卷吸多余油墨;印刷中途停机后再次印刷吸收墨辊上多余油墨;印刷完毕时吸收印版、橡皮布上残余的油墨 第五章平版印刷工艺 1.平版印刷的基本特征。

印版图文与非图文部分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印刷过程一定要有水的参与; 印刷部件中包含橡皮布滚筒。

2.PS版的含义、结构、分类及各自的应用;阳图型PS版的制版工艺;

PS版:Pre-Sensitized Plate,预涂感光版。是目前平版印刷中广泛使用的一种优质印版。PS版采用压延性良好的金属铝为版基,印版总厚度约0.1~0.5mm。

PS版的结构:亲水的空白部分:经阳极氧化处理的氧化膜,坚硬耐磨,大大提升了印版的耐印力; 亲油的图文部分:分辨率高的感光树脂,网点还原性好。

PS版的分类:按晒版工艺中使用的底片像别类型,可分为阳图型PS版(P型版),阴图型PS版(N型版)。

阳图型PS版:采用光分解型感光剂(感光剂见光后,分子内部发生重排,形成可溶性的小分子化合物);使用阳图底片晒版,是包装印刷中主要适用的PS版类型。

阴图型PS版:采用光聚合型感光剂(见光发生偶联或聚合,生成不溶于水的亲墨性墨层);使用阴图底片晒版,主要用于报纸、杂志等的印刷。

阳图型PS版的制作:工艺流程为:曝光→显影→除脏→烤版→涂显影墨→上胶

几个关键步骤:曝光:将阳图片的乳剂面与PS版感光层密合,置于晒版机内,真空抽气后开启光源(常用碘镓灯)进行曝光。显影:用稀碱溶液对曝光后的PS版进行处理,使见光发生光分解的化合物溶解,去除后形成亲水的空白部分;保留未见光部分的感光层形成亲油的图文部分。除脏:除净多余的规矩线、胶粘纸等。烤版:涂布保护液,烤版机中烤版,取出、冷却,再次显影,清除残留保护液,热风吹干。目的是提高印版耐印力。涂显影墨:增强图文部分吸墨性。上胶:涂布阿拉伯树胶,保护版面。

3.CTP与TCP技术(了解)。

4.胶印印刷单元中的四种辊隙;哪些辊隙发生油墨的乳化。

胶印中的四种辊隙:着水辊与印版空白部分的辊隙;着水辊与印版图文部分的辊隙;着墨辊与润湿过的空白部分的辊隙;着墨辊与印版图文部分的间隙。

胶印中的乳化:着水辊与印版图文部分的辊隙;着墨辊与润湿过的空白部分的辊隙;着墨辊与印版图文部分的间隙。

5.乳化的定义;胶印中油墨乳化的类型。

乳化:一种液体以微小液珠的形式分散在与它互不相溶的液体中的过程。该体系为“乳状液”。胶印中油墨乳化的类型:一是形成油包水型乳状液:W/O;二是形成水包油型乳状液:O/W。6.平版印刷中油墨和润版液的乳化为什么是不可避免的;乳化对平版印刷油墨的转移的影响。平版印刷中的油墨乳化是不可避免的,这是由平印过程决定的:胶印机的印刷部分存在四种辊隙状态。第一种辊隙是着水辊与印版空白部分的间隙;第二种是着水辊与印版图文部分的间隙,此时在着水辊与印版的强力挤压下,少量润版液被挤入油墨造成第1次乳化;第三种是着墨辊与润湿过的印版空白部分的空隙,又有少量润版液被挤入油墨造成第2次乳化;第四种是着墨辊与印版图文部分的间隙,因前面过程附着在印版图文部分墨膜上的润湿液微珠再次被挤入油墨,造成油墨的第3次乳化。乳化对平版印刷油墨的转移的影响

7.平版印刷中采用完全拒水的油墨是否可行。

不可行。油墨斥水,水挤入后很快离析出来在油墨表面形成水膜,阻碍向橡皮布转移。8.平版印刷中为什么要控制水墨平衡。目前的平版印刷一般都需要水,但印版上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会直接影响印刷质量和生产的顺利进行。水分过大:印品出现花白现象,实地部分产生“水迹”,印迹发虚,墨色深浅不匀。同时,纸张变形增大,图文套印不准,还会沾湿滚筒衬垫或使滚筒壳体锈蚀等。

水分过小:先是在印品的空白部分出现墨污,引起脏版。随着印刷时间的延长,油墨渐渐堵塞非着墨部分,出现“糊版”。

平版印刷中,润湿液的供给量必须适中(水墨平衡)。9.分析平印中使用润版液的作用及对润版液的基本性能要求。

采用润版液的目的:在印版空白部分形成均匀的水膜,以抵制图文上的油墨向空白部分浸润,防止脏版。印刷时,与金属版基产生化学反应,形成新的亲水层,维持印版空白部分的亲水性。控制版面油墨的温度。

平印用润版液应具有的性质:能够充分地润湿印版的空白部分;不使油墨发生严重的乳化;不降低油墨的转移性能;具备洗净版面空白部分油污的能力和不感脂的能力;不使油墨在润湿液表面扩散;对印版和印刷机的金属构件没有腐蚀性;印刷过程中始终保持稳定的pH值等。10.表面活性剂的含义;低表面张力润版液主要有哪些。

表面活性剂:指加入少量能使其溶液体系的界面状态发生明显变化的物质。具有固定的亲水亲油基团,在溶液的表面能定向排列。

低表面张力润版液:酒精润版液、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润版液 11.为什么要严格控制润版液的pH值。

pH值过低:印版空白部分受深度腐蚀;图文部分与版基结合受破坏;致使油墨中的催干剂失效,干燥时间延长。

pH值过高:空白部分也会受深度腐蚀;阳图型PS版的图文部分会与过高pH值的润版液反应;使油墨乳化更严重。

润版液的pH值和润版液原液的加放量有关,原液的加放量大,润湿液的pH值低,酸性增强。印刷过程中,要结合实际的印刷条件,控制润版液原液的加放量。12.平版印刷机(了解)。第六章 柔性版印刷工艺

1、凸印版的分类;凸版印刷用铜锌板的制版原理与工艺。

凸版分类:刚性凸版(铅版、活字版、铜锌版);高聚物印版(柔性版、感光树脂版)。

铜锌版的制版原理:铜锌版是通过照相的方法,把原稿上的图文,复制成正向阴象底片,然后将底片上的图文,晒到涂有感光膜的铜版或锌版上,经显影、坚膜处理,再用腐蚀液将版面的空白部分腐蚀下去,得到浮雕般图文的印版。铜锌版的制作工艺:

准备底片:正向阴图型的底片(原版)。

准备版材:用木炭研磨版面→(用涂布机)涂上感光液。晒版:曝光(光硬化型)、显影、烘烤版(提高抗腐蚀性)。

腐蚀(烂版):化学腐蚀非图文部分的金属,使其凹下,形成图文凸起的印版。有粉腐蚀;无粉腐蚀。整版(修版):除油(用氢氧化钠溶液)。打样:核对原稿、检查;彩色印品需套印检查。

2、柔性版印刷的含义、特点及工艺过程。

定义:柔性版印刷时使用柔性版,通过网纹辊传递油墨的印刷方式。特点:

柔印过程:在印刷过程中,油墨从墨槽经输墨辊传到网纹辊上,再传到印版上,经与压印滚筒之间的接触,将油墨传递到承印物上。

3、柔印版的类型、特点;固体感光树脂柔性版的制版原理与工艺。

类型:柔性版:橡胶版(手工雕刻橡胶版、模压橡胶版、激光雕刻橡胶版);感光树脂版(液体版、固体版)特点:

固体感光树脂柔性版的制版原理:

工艺:

①背面曝光:对版材背面进行全面均匀曝光。作用是:建立印版图文(即浮雕)的深度,加强稳定层(聚酯支撑层)与感光树脂层的结合力,并可减少主曝光时间。

②主曝光:正面曝光。将负片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版材正面,版材树脂层被UV光照射发生光聚合固化。

主要操作:放置版材→贴合阴图片→(在负片未覆盖区域)覆盖聚酯膜→(在整个区域)覆盖塑料片→抽真空→曝光。

③显影:用显影液除去版面上未受光硬化部分的树脂。(显影时间)④后曝光:对印版表面进行全面、均匀的曝光,使树脂全面硬化,满足硬度要求。(防止过度硬化)

4、常见柔性版印刷机的类型(按机组排列方式)及各自的特点。按印刷机组排列方式分:层叠式;卫星式;机组式 层叠式柔性版印刷机

可单面多色印刷,一次完成双面印刷;印刷色组便于调整、更换和清洗;各印刷色组独立,可单独脱开和啮合;机器适用的材料范围广。

传动精度影响了多色套印精度;对薄膜、铝箔等材料的印刷质量较差。卫星式柔性版印刷机

克服了印刷过程中的承印材料的变形,保证了套印精度,套印精度高、速度快;适用于印刷产品图案固定、批量较大、精度要求较高的伸缩性较大的承印材料。只能单面印刷,印品难以完全干燥,联线印后加工能力差。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

零件标准化、部件通用化、产品系列化程度较高,在设计上具有先进性;通过变换承印物的传送路线可实现双面印刷;便于操作与维修,具良好的使用性能;附设诸如张力、边位、套准等自动控制系统,可实现高速多色印刷。

5、柔性版印刷机中网纹辊的作用、结构(性能参数)、材质,及对柔印油墨转移的影响。网纹辊的作用:始终稳定地向印版提供定量、均匀的油墨。网纹辊的结构:性能参数有:

网穴形状:四棱锥形、四棱台形、六棱台形、螺旋线形、附加通道形

网纹线数:表面直线方向上单位长度内着墨孔的数量,决定网纹辊传墨的均匀性和传墨量。线数越高,墨层越接近“连续”状态,传墨越均匀,但传墨量越少。

网纹辊的材质:镀铬网纹辊(先雕后镀):耐印率较低(1000~3000万次),网纹辊线数相对较低,成本低。

陶瓷网纹辊(激光雕刻):耐印率高(4亿次左右),网纹辊线数高(>600 线/英寸),成本高。网纹辊对柔性版印刷油墨转移的影响: 传墨均匀性:网纹辊线数↑,均匀性↑。传墨量:网纹辊线数↑,开口面积↓,传墨量↓。释墨性:网纹辊线数↑,释墨性↓。彩色印刷时:网点面积>着墨孔面积。

避免龟纹:引起龟纹的主要原因是网纹辊线数与加网线数匹配不当。正确匹配二者,能很好的避免龟纹。避免龟纹的重要手段是采用纳森图(网纹辊线数—印版加网线数匹配图)。

6、分析如何避免柔印中的“龟纹”问题。(应从各色版的加网角度,网纹线数与加网线数的匹配两方面考虑)。

7、柔性版印刷油墨的常见类型;各自的特点、应用及印刷适性。柔印油墨的类型:溶剂型油墨、水性油墨、紫外线固化油墨(UV油墨)。

柔印油墨的特点:低粘度:保证良好传墨。快干性:适应高速印刷需要。环保性:不含苯、醇、酮类有机溶剂及重金属。柔印溶剂型油墨 特点:

应用:主要用于非吸收型塑料薄膜、铝箔和复合材料的印刷。干燥方式为溶剂挥发型。印刷机中配备热风干燥装置;印刷前应对承印材料进行电晕处理。印刷适性: 柔印水性型油墨

特点:即水基型油墨(water-base ink)。是以水为溶剂的油墨,连结料主要由水和树脂组成。水性油墨无毒、无味,绿色环保,符合现代印刷的发展趋势。

应用:主要用于具有吸收性的瓦楞纸板、包装纸、纸板及报纸、书刊印刷。适合食品、饮料、药品的包装印刷。印刷适性: 柔印UV油墨

特点:在一定波长紫外线照射下能从液态变成固态的油墨。

瞬时固化:固化时间10-2s,采用的波长范围为250~400nm。UV光包含UV光(10~200nm)和近紫外光(200~400nm)。

印刷质量稳定,印品质量优异:保持油墨粘度的稳定性,墨层的牢固度,及印刷色彩的一致性,有效控制网点扩大现象。

利于环保:不含有机挥发性溶剂,利于工作环境和自然环境。性价比高:价格相对高,但印品质量优异,墨量消耗少。

安全可靠:经固化后墨膜强韧结实,耐化学性好,不易燃烧,使用安全可靠,可适合食品、饮料、药品的包装印刷。应用: 印刷适性:

第七章 凹版印刷工艺 1.凹版印刷的特点及应用。

凹印的特点:优越的色彩复制质量:色彩一致性好,再现效果好;灵活性大、适用范围广:适用不同承印材料和油墨;效率高:速度高,目前最宽达4m以上,最高速度1000m/min;耐印力高,相对成本低:适用长版活,平均耐印率在重新镀铬前可达1~3百万次。

凹印的应用:出版领域:杂志、样本和内插页,等等。包装领域:折叠纸盒(主要为烟包),软包装,包装纸和标签,等等。特殊产品领域:礼品包装纸、壁纸、装饰复合板材、地板、有价证券,等等。纺织领域:主要用于在布料进行转移印花,多以专色复制为主。2.不同类型(照相)凹版表现原稿层次的原理与方法。照相凹版表现层次的原理: 照相凹版表现层次的方法:

3.常见照相凹版的制版工艺。

4.现代雕刻凹版的类型(电子雕刻、激光束雕刻、电子束雕刻)、各自的制版原理;电子雕刻从早期的有软片雕刻工艺发展到现在的无软片雕刻工艺,各自的特点。

电子雕刻:使用电子雕刻机进行扫描,直接在铜印版滚筒上雕刻出网点,得到凹版。

激光束雕刻凹版制版:利用激光电子雕刻机,在镀锌的印版滚筒表面雕刻网穴。在雕刻时,利用激光束的能量将滚筒表面的锌熔化或汽化,从而雕刻出深度各异的网穴。

电子束雕刻凹版制版:采用高能电子束对镀铜的凹版滚筒进行雕刻。在滚筒的表面,电子束的动能转化为热能,使铜熔化和汽化,残留在网穴边缘的熔化物被刮刀刮掉。5.凹版印刷机(了解)。第八章 丝网印刷工艺

1.丝网印刷的原理、特点及应用。

原理:在刮板的作用下,丝网框中的丝印油墨从丝网的网孔(图文部分)中漏至到印刷承印物上,由于印版非图文部分的油墨由于丝网网孔被堵塞,油墨不能漏至承印物上,从而完成印刷品的印刷。丝网印刷的特点:与凸、平印等印刷方法相比,丝网印刷具有制版快速、印刷方法简便、设备投资少、成本低、承印范围广等独特的优点。墨层厚实。0.03mm以上,特殊用途1mm。油墨种类多。油性、水性等。

版面柔软。适合纸张、布料、玻璃、陶瓷。适应性广。平面、曲面、球面。印刷压力小。适于易碎物品。印刷速度慢。丝网版耐印力低。丝印机结构简单。

丝网印刷的适用范围:纸张印刷:纸、纸板、瓦楞纸。塑料印刷:塑料容器和玩具。金属印刷:金属板、金属容器。玻璃印刷:玻璃容器。织物印刷:各种棉、丝、针织品。印刷电路板。建材印刷 2.丝网印刷用印版制作所需的器材;常见的丝印版制版类型。制版器材:感光胶、丝网、丝网网框、绷网机、丝网晒版机 制版:

感光制版法:直接法:直接把感光胶涂布于网上,图文直接晒到网上。间接法:图文晒于感光片,显影后把感光层转移到网上。直间法:把感光片上的感光层转贴到网上,图文直接晒到网上。喷墨丝网制版法 激光丝网制版法 其它制版法

3.感光丝印版制作的三种方式;各自的特点。

直接法:先涂布感光胶后晒版。因涂布工序可反复进行,操作简单,故膜厚可通过涂布次数调节,且胶膜与丝网结合牢固。因此制得的网版耐印力高,但分辨率不太高,图像边缘易出现锯齿,网膜较厚时,细线清晰度受影响。

间接法:先晒制感光膜,再与丝网贴合,显影时,需要用双氧水活化处理,再经温水显影。该法操作复杂,但网版膜厚均匀、稳定。网版分辨率较高,图文线条光洁。网版膜层与丝网结合牢度相对较差,耐印力较低,较直接法低。

直间法:在丝网上用感光胶贴合感光膜,然后晒版,操作简单,制版时间短,膜厚可以固定也可以增厚。该法制得的网版分辨率和耐印力都较高。第九章 印刷品质量控制基础 1.影响印刷品质量的主要参数。

实地密度(Solid Density)、网点扩大值(Dot Gain)、印刷相对反差(Relative Contrast)、油墨叠印率(Ink Trapping),等等。

2.通常在印刷品周边附印上的检测工具有哪些类型;各自的功能。

信号条(Signal Strip):主要用于视觉评价,功能较单一,只能表达印刷品外观质量信息。如晒度梯尺,GATF字码信号条,彩色信号条等。

测试条(Test Strip):是以密度计检测评价为主的多功能标记元件,有视觉鉴别和密度计测试相结合,并借助图表、曲线进行数值计算的测试条。

控制条(Control Strip):把信号条和测试条的视觉评价和测试评价组合在一起的多功能控制工具称为控制条。如布鲁纳尔第三代控制条。

梯尺(Scale):具有等差密度或网点的梯尺,用于控制晒版、印刷质量。第十章 印后加工技术基础

1.印后加工的分类,各自的特点,应用领域。大致分三大类:印刷品的表面整饰;装订;容器加工。

印刷品的表面整饰:在印品的表面进行适当处理,增加印品的光泽度或耐光性、耐热性、耐水性、耐磨性等各种性能,以增加印品的美观、耐用性能。加工类型主要有上光、覆膜、金银墨印刷、烫金和凹凸压印等。

装订:将印刷后的半成品书刊印张进行进一步加工,使其成为便于阅读和保存的印刷品。

装订是书刊印刷的最后一道工序,实际包含“订”和“装”两大工序:订是将书页订成本,是书芯的加工;装是书籍封面的加工,即装帧。容器加工:用于制作(纸)容器或要求特殊形状的印刷品所需进行的模切、压痕、制盒等过程。2.覆膜的定义,作用,分类,应用。

覆膜(laminating):也称贴塑,将涂有粘合剂的塑料薄膜覆于印刷品表面,经加热、加压处理,使印刷品与塑料薄膜紧密结合在一起,成为纸塑合一成品的印后加工工艺技术。

覆膜的作用:改善光泽度:提高了印品的光泽度,使其表面色彩更加鲜艳夺目。若覆上亚光膜,则能使印品表面光泽显得柔和高贵,古朴典雅。改善印刷品物理性能:改善了印品耐摩擦、耐潮湿、耐光、防潮功能,使其在运输与使用中不易受损,从而延长了印品使用寿命。为后道工序创造条件:经覆膜后的印品在后道工序如模切、粘盒等工艺中,比没有覆膜的更易于控制质量,模切后的纸边更光洁。

覆膜的应用:覆膜是印品表面装饰加工技术之一,是印刷的辅助工艺,广泛应用于书刊、画册、封面、各种证件、广告说明书的表面装饰以及各种纸制包装制品的表面装潢处理。覆膜技术最早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我国覆膜工艺是60年代中期开始广泛应用。随着塑料薄膜复合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吸收,以及塑料薄膜、胶粘剂、溶剂等覆膜原材料制造工业的进步,覆膜技术已逐步形成一种独特的印刷品再加工手段。

3.上光的定义,作用,分类,应用。

上光(varnishing):在印刷品表面涂布(或喷、印)一层无色透明涂料(或上光油),经流平、干燥(压光)后,在印刷品表面形成一层薄且均匀的透明光亮层(上亮光型涂料可得到亮光层;上消光型涂料可的亚光层)的印后加工方法。

作用:经上光后的印刷品表面光亮、美观,增强了印刷品的防潮性能、耐晒性能、抗水性能、耐磨性能、防污性能等。

应用:适用于书籍封面、插页、年历、画册、商品包装等。分类:

全面上光:即整体上光,主要作用是对印刷品进行保护,并提高印刷品的表面光泽,一般采用辊涂上光的方法进行。

局部上光:一般是在印刷品上对需强调的图文部分进行上光,利用上光部分的高光泽画面与没有上光的低光泽画面相对比,产生奇妙的艺术效果。该上光采用印刷上光的方法进行,其中丝网印刷方式上光得到的膜层较厚,效果更明显。

消光上光:采用UV亚光油,与普通上光的效果正相反,它是降低印刷品表面的光泽度,从而产生一种特殊效果。由于光泽度过高对人眼有一定的刺激,因此该上光目前较流行。涂布上光、涂料压光(磨光)、UV上光

4.烫印的定义,原理,分类,应用。

烫印(stamping):烫金。是一种利用压力与温度将金属箔转印到印刷品上的方法,常用的金属箔多为电化铝,故又称烫电化铝。

烫印的原理:烫印时,烫印箔材上面的胶粘层熔化,与承印物表面形成附着力;同时烫印箔材的隔离层的硅树脂流动,使金属箔与载体薄膜分离,完成图文转移到承印物上面。

烫印的应用:广泛用于印刷书刊封面、产品说明书、宣传广告、包装装潢、商标图案、挂历、信笺及各种书写工具、塑料制品、日用百货、家居装饰品等。为各种商品及日用品增添了光彩,提高了档次。

烫印类型:按烫印机工作原理,可分为平压平、圆压平、圆压圆式烫印。5.压凹凸(凹凸压印)的含义,应用。

凹凸压印又称压凸纹印刷,是印刷品表面装饰加工中一种特殊的加工技术,它使用凹凸模具,在一定的压力作用下,使印刷品基材发生塑性变形,从而对印刷品表面进行艺术加工。压印的各种凸状图文和花纹,显示出深浅不同的纹样,具有明显的浮雕感,增强了印刷品的立体感和艺术感染力。

凹凸压印工艺多用于印刷品和纸容器的后加工上,如包装纸盒、装潢用瓶签、商标以及书刊装帧、日历、贺卡等。包装装潢利用凹凸压印工艺,运用深浅结合、粗细结合的艺术表现方法,使包装制品的外观在艺术上得到更完美的体现。6.模切、压痕的含义及特点,应用,模压原理。

模切压痕工艺是根据设计的要求,使彩色印刷品的边缘成为各种形状,或在印刷品上增加种特殊的艺术效果,及达到某种使用功能。以钢刀排成模(或用钢板雕刻成模),在模切机上把承印物冲切成一定形状的工艺称为模切工艺;利用钢线通过压印,在承印物上压出痕迹或留下利于弯折的槽痕的工艺称为压痕工艺。7.装订的含义,常见的装订类型及各自的含义、特点。

装订:将印刷后的半成品书刊印张进行进一步加工,使其成为便于阅读和保存的印刷品。

骑马订:用骑马订书机,将套帖配好的书芯连同封面一起,在书脊上用两个铁丝扣订牢成为书刊。采用骑马订的书不宜太厚,而且多帖书必须套合成一整帖才能装订。

上一篇:小学三年级英语日记带翻译去姑姑家练琴下一篇:电检班防火防盗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