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备课注意问题

2022-07-18

第一篇:物理备课注意问题

备课中应注意的问题

备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 备过程

即教学过程,教师在课堂中讲的话,学生的回答情况,教师举手投足的关键动作,教师与学生互动状况等等方面,都要写下来,这个备课过程看似费时费力,却能让授课思路清晰,语言精炼,课堂效率高。有多年教学经验、教材很熟的老教师,可以不必面面俱到,只列出框架就可以;但对于年轻教师来讲,我认为教案必须要祥细,这一点非常关键和重要。这不仅对备好本节课至关重要,而且对今后的教学和自身业务的提高都非常重要。备公开课必须要经过这个过程,公开课才有可能成功。

2. 备学生

在备课时,根据学生学习差异,着力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将会遇到的问题,怎样去解决这个问题。对于学生普遍认为难以理解的问题,教师要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寻找直观形象的方法突破难点。了解学生,如果学习内容忘得差不多了,还需对以前所学的加以回顾;如果从来没学,就要看前面的知识基础掌握的怎么样,对本节课的学习有没有障碍,课上的内容也要由浅入深。

其次,备课应该去认真分析学生的特点。如创设情境时,我们要想,怎样的情境学生才能感兴趣?设计问题时,怎样的问题才对学生富有挑战性?设计语言时,怎样的表达才能使学生觉得直观有趣等等;另外要考虑到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长短,把重点内容放在注意力集中的时段解决,如果课堂中能带领学生达到一个高潮,那肯定是一节非常精彩的课了。

3.新课的导入力求新颖。

好的课堂导入,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导入方法有很多,比如诗词导入法,歌曲导入、故事导入、谜语导入、谚语导入、设疑导入等等,只要你做个有心人,就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教学环节的过渡力求自然。

一节备课总是由好几个环节构成,所以在备课时应注意这些环节之间的过渡应该自然,力求做到水到渠成,不露痕迹。这样,一节课的思路就显得非常清晰,环环相扣,学生的思维也不会因某个教学环节的突然中断或突兀的转折被打断。备课时我们要注意寻找各环节之间的逻辑联系,然后用简洁凝练的语言将它们穿起来,形成一条主线贯穿整个课堂。

第二篇: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注意与高中物理的衔接问题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中学 金伟娟

在初中教学时,经常有已经毕业的学生谈到高中物理好难,物理听得懂但用不来,究竟初高中学习物理的区别在哪里呢?最近两年,在负责初中教学的同时还担任了高中两个班的物理教学,这正好给了我一个可以解决这问题的机会,下面主要谈谈这两年来自己对这一问题研究后的一些想法。

首先初高中物理在教材的编排和对学生的要求都是不同的,高中物理的知识面更广,内容更丰富、更深入;初中物理较多是定性的描述,高中物理则有较多的定量计算;初中物理以观察、实验为基础,而高中物理教学则是采用观察实验、抽象思维和数学方法相结合,对物理现象进行模型抽象和数学化描述,要求通过抽象概括、想象假说、逻辑推理来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和变化规律。虽然在初高中的教学要求上有如此大的区别,但高中物理的课程编排也考虑到了初高中衔接问题,所以高中的课程内容是螺旋式上升的。例如前言开头一句“登上物理的‘新大陆’”之说与初中物理教材的前言“去物理之海冲浪”的说法相呼应。第一章直线运动也是从匀速直线运动开始引入等例子都说明教材在编排过程中已经在考虑初高中的衔接问题。

其次从教学要求看,初中的教学难度基本控制在教学大纲范围内,对物理问题的解决停留在模仿、套用公式上。而高中很大程度上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等。

那面对这些确实存在的问题作为教师该为学生做些什么呢?下面我主要从初中教师的角度来分析如何帮学生跨过这道坎。

一.教师要对初高中的教学大纲了解并理解透彻

初中教师不仅要熟悉初中物理的课程标准,还要积极主动去了解高中物理的教学要求。在了解过程中首先要注意各知识点的联系,各个知识点在初高中的要求有什么区别。例如在运动学中,初中牵涉到的物理量有速度(实际上是速率)、路程、时间,这几个物理量都是标量;而高中物理牵涉到的物理量有位移、时间、速度、加速度,其中位移、速度、加速度是矢量。这几个物理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我们在初中教学时就要注意打好扎实的基础,在讲解习题时要培养学生画示意图,把运动过程分析透彻,运动过程中各个物理量的变化的等等,再例如力学中从初中的二力平衡到高中共点力的平衡再到牛顿第二定律,电路计算中两电阻的串并联到高中各电阻的混联再到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其次要注意初高中在对学生能力上的联系和区别。高中阶段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探究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等等。这些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需要教师要有长远的目光,而不要一味的题海战术、应试教育。例如初中和高中教学中都会牵涉到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等等,在初中教学时要让学生掌握这些方法。例如在上同一直线上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时碰到等效替代法。首先举例,如果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时,右盘放了很多小砝码,记录时很麻烦,请同学设法解决这个问题。同学们很快想到用大砝码来替代,在替代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什么,学生都能回答出大砝码的质量一定要和小砝码的质量相同,这时教师就可以得出在替代的过程中一定要等效。所以学生在得出合力去替代分力时一定要注意效果相同。学生只有在初中确实掌握了方法,才能在高中阶段灵活应用。但是初中和高中阶段毕竟还有区别,例如理想模型的应用。初中在引入光线和磁感应线时有所涉及,在教学时可以适当渗透理想模型的理念,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能够得到扩展。

而高中教师要理解初中的教学大纲的目的主要是在备课中注意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能力储备,以使课堂上能有的放矢,能注重初高中知识的台阶,使学生顺利地掌握知识。例如初中的速度定义和高中的加速度定义有一定的类比性,初中电学和高中电学也密切相连,利用原有知识会使学生感到亲切而不排斥。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习惯

物理新课程标准强调,物理教学不仅仅要进行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而且要注重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感受并领悟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更要从中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注科技、勇于创新的科学素养和态度。这样一种多维度的教育目标正是反映了一种以学生为本的全面发展与长远发展的教育理念,在对原先的物理教育赋予了新的功能和意义的同时,无疑对我们所面临的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也给予了极大的启示。因此,要消除学生在初、高中物理学习中台阶问题,还是应当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教学观,革新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初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不但能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科学探究的意识、发展科学思维能力、提高科学审美情操,从而使他们的能力水平获得更高层次的提升,促进他们的自主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以顺利地完成向高中物理学习的过渡。所以在这几年的教学中,不断地在尝试着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地总结不断地改正,力求使学生在初中阶段打下扎实的基础,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各种能力。

1.通过挖掘探究本身的魅力来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 《给教师的建议》里强调兴趣的源泉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利感”。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但是如果不给他提供食物(与事实和现象进行生动的接触,体验到认识的欢乐),这种需要就会萎谢,而对知识的兴趣也就随之熄灭。所以我们在教学时即要在课堂上通过实验或其他手段来提起学生的兴趣,更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在探究过程中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例如在教沸腾一节内容时,并没有直接给出沸腾的定义,虽然在生活中它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但我还是让学生观察在沸腾之前和沸腾时温度的变化、气泡的变化,声音的变化等等,学生这时的兴趣就非常高昂,都在急切地猜想着原因,有些猜想课堂上能解决的,而有些猜想是没法直接得出的,这需要学生去查阅资料来解答自己的猜想,这就是探究本身的魅力,学生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到了学习的兴趣。

2.通过课堂教学主阵地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首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经常会给学生一个“发现”的过程,通过设问等各种手段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顺着知识的发生过程去想象、猜想,从而感悟到知识形成的过程,则学生在这过程中既提高了探究能力也能提高学习兴趣,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例如,在进行“平面镜成像特点”教学时,我并不是直接给出结论,也没有让学生按课本上要求做试验,而是让学生把手放在平面镜前移动,让学生观察,思考手和手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关系与位置关系如何?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猜想,然后利用我所提供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自己的想法。学生特别投入,观察自己,思维活跃,纷纷提出自己的猜想。

其次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找到学习的方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经常确立了研究的问题后,不设定实验器材,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自己选择实验所需器材,如果学生遇到困难,教师在旁做适当的指导就行。例如在教《阿基米德原理》时,先通过视频引入到浮力大小究竟和什么因素有关,让学生猜想,在猜想过程中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结果,通过师生共同讨论把有些不可能的去掉,例如质量和体积相同而密度不同的物体。最后初步得出浮力可能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密度和液体的质量、密度和物体在液体中所处深度有关,然后分组让每组研究一个物理量,自选器材。这样的课堂设计既节约了时间又让学生能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3.通过课程资源的开发来拓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长久以来,我们认为阅读是文科的事,而实践证明,物理等理科教学同样需要加强和重视阅读,阅读是提高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对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学生对学习感到越困难就越需要阅读,就像敏感度差的胶片需要较长时间曝光一样,学生的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给予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

教科书无疑是学生应该学好的最基本内容,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看关键词,如何找条件,如何顺着研究思路去感悟物理量形成的过程等等;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课程资源的开发来拓展学生的探究能力,通过课外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能促进学生对课内知识的加深了解;也能使将要学的知识不至于陌生。通常在初二一开始和中考之前会给学生列一份书单,希望学生在中考结束后利用假期看一些课外书,例如学生对于电场、磁场等感觉很抽象也很枯燥,我就推荐他们读《趣味物理学》、《生活中的物理》、《物理世界奇遇记》、《时间简史》等等。

除了阅读以外,可以让学生在家或者课外活动中一些小实验,例如曾经让学生做土电话等等。还可以废物利用,利用废旧的可乐瓶和小药瓶做成浮沉子,并在班级内评奖。当然科技馆和博物馆等地方也是我们探索之旅的好去处。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初中阶段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书写要工整。注重思维过程,推理要严谨,言必有据。解题步骤既要简明有条理,又要完整无缺,不能忽略或遗漏重要的关键步骤和中间结果。教师在讲解习题时要注意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指导,有计划地逐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讲解习题时,要把重点放在物理过程的分析上,并把物理过程图形化,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过程。画示意图是将抽象变形象、抽象变具体,所以在教学时要求学生审题时一边读题一边画图,养成习惯。例如在力学、电学部分一定要在初中阶段养成画受力分析图和电路连接图,对于电学来说,把复杂的电路图简化成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这是解题的关键,如果这一步欠缺,那对于这位学生来说,高中的电学就是他学习的一个拦路虎,势必造成高中物理难学的印象了。在讲解物理习题时,还要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能力,帮助学生从多角度对习题进行分析,从而找到最佳的解题途径。例如在学完浮力后,我要求学生设计一个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有哪些方法,学生总结归纳了用密度知识来测量,用液体压强知识来测量,用浮力来测量,还有想到了用杠杆和浮力结合来测量的。在学完每一章节后,让学生对本章内容进行总结,例如蒸发与沸腾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三种摩擦力的区分等等。学生在总结过程中知识点得以整理,最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要搞好初高中的物理衔接问题,除了上面谈到的初中教师对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培养外,还需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迁移能力等等。但是在与高中物理的衔接过程中还要注意不要盲目的加深加难,不要超出教学的大纲要求,切忌出现由于太难太深后造成学生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所以在衔接过程中切记要抓基础,抓基本能力。当然还需要高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设几个过渡,使学生能顺利踏上新台阶。

参考资料:《给教师的建议》 作者:B.A.苏霍姆林斯基 《现代理论学习资料》 松江区教育局

《新课程标准解读》 上海教育出版社

《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作者:张熊飞

《物理教学参考资料》(初中和高中) 上海教育出版社

第三篇:初三物理备课组集体备课方案

校本教研是引领教师走进新课程的主要渠道,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的主要内容之一。为了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促进教师以老带新,以新促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研和备课效率,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根据我校初三年级教学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集体备课的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实施提高教师教学技能和教学质量为目的,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凸显个性特长,使集体备课成为集体智慧的结晶,成为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点子库”,成为激活课堂教学活力的关键因素,成为大幅度、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突破口”。

二、集体备课的目的

1、增强备课实效,创新教学研究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加强合作研讨,积累集体教学经验,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3、促进校际交流,整合教育教学资源,提高学校科研水平

三、组织机构:

主管:王校长

组长:隋主任

成员:赵老师、庞老师、刘老师

四、工作管理

1、备课组长全权负责组织集体备课活动,统筹安排,严格把关,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

2、主备教师提前做好主备稿的撰写工作,要认真钻研教材,准确地把握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写好说课稿,提出教法建议。

3、严格考勤制度,备课组成员要按时参加本组统一组织的集体备课。

4、按备课内容,同组互相听课评课,评价备课实用情况。

五、备课流程:

个人研究——集体交流——修正教案(教师二次备课)——重点跟踪——交流反思

1、个人研究:主备教师在集体备课前完成备课(教案、教学思路及困惑)。

(1)主备人的职责:要将教学内容深入吃透,梳理出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和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并就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作深入的思考和设计,然后形成交流稿。

(2)辅备人的职责:要交流前将教材研读通晓,理清教材的知识体系,梳理出教学的知识点,并初步考虑相应的教学设计。为了确保集体交流、讨论的重点和效果,无论是主备人还是辅备人都要在自己进行初步设计的基础上,明确书面列出自己的困惑和疑问,这是确保集体备课成效的一个关键环节。

2、集体交流。

(1)由主备人围绕讨论提纲逐一抛出自己的理解、观点、设计及有关理论依据。辅备人随时以补充、完善。

(2)由主持人组织大家就备课时的困惑(课的导入、活动安排、小结、板书设计等)或教学实践的反思等选择一到两个话题,组织大家讨论交流。集体备课的价值在于相互交流,在交流中达到信息沟通,资源的共享,在交流中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为了创设良好的交流氛围,教师交流可以不拘形式,可以就

一点有感而发,可以就整体发表见解,可以中途打断,可以求同存异,可以相互争执。发言时不分主次,某一方面能力强的,掌握信息多的可以多说几句,才入门的,经验欠缺的可以多听听,学学别人的方法。交流时要做好记录,可以是别人的观点和方法,可以是听了别人发言触发的瞬间的思考,可以记自己认为值得记的东西。

3、修正教案。集体交流之后,由备课教师综合集体的意见和智慧,在个人初备的基础上进行教案修改,力求精致和完美,力求体现新的课改精神,最后形成自己的上课教案。

4、重点跟踪:通过上课、听课、评课、作业落实集体备课的成果,落实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今后的教学指明方向。

5、交流反思: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对上课教案提出建议和意见,写出心得,指出今后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以后的集体备课奠定基础。

六、集体备课的基本要求

(一)、集体备课纲领

坚持“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的方向。

1、一个原则:让思维碰撞思维,用智慧点燃智慧,以情感沟通情感。

2、两条主线:一条是教师引导点拨传授知识的方法、手段;另一条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及方法。

3、三个精选:精选课堂作业,精选基础习题,精选拓展习题。

4、四个选定:选定时间、选定地点、选定内容、选定执教教师。

5、五个目的:实效性(解决问题)、全体性(人人参与)、经常性(根据实际需要随时随地的研讨)、研讨性(深入讨论,上升到理论)、互补性(取长补短,把集体智慧化为个人教学行为)。

6、六个统一:统一认识、统一目标、统一习题、统一课时分配、统一进度、统一考查。

7、七个利于:利于教学情境的创设;利于问题的生成;利于自主学习;利于开展合作;利于活动的展开;利于自我体验;利于创新精神的生成。

8、八点钻透:考点、重点、难点、能力训练点、思维障碍点、学科交叉点、现实连接点、德育落实点。

(二)、集体备课注意事项

提倡全员参与,注重脚踏实地,杜绝形式主义,避免空壳化;

提倡真诚合作,注重教学相长,杜绝信息封闭,避免虚伪化;

提倡集思广益,注重责任分担,杜绝唱独角戏,避免专制化;

提倡百花齐放,注重张扬个性,杜绝按图索骥,避免同质化;

提倡兼收并举,注重以点带面,杜绝生搬硬套,避免机械化。

(三)、集体备课应具备三个意识:

1、合作意识:合作是进行集体备课的前提条件。集体备课时要创造一种平等、民主、互相尊重、互相合作的氛围。

2、全局意识:第一次集体备课时要纵览全局,制定整个学期或整个学年的教学计划;集体备课活动有可能会因为意外的事情受到影响而暂停,备课组长一定另找时间及时补上,以保证备课内容的系统性和连续性。

3、反思意识:通过对教学行为的反思来提高教学能力,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才能扬长避短。写教学后记是教师反思自身教学行为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这样的备课活动,确定了教师在研究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激发教师广泛参与,主动研究的热情,教师们可以针对问题,各抒已见,言人之未言;观点交锋,讨论争鸣,不同的观点进行碰撞、比较、鉴别、质疑、生成;教师各取所需,让教师在互相辨论的氛围里,个人感悟、认识、体验、并与其他教师之间互动、兼容、批判、保留自己的意见。最终让研讨、研究回归实践、回归课堂,在教学实践中统一认识,建立教师间开放的、批判的、民主、合作的新型教研模式。

附:集体备课安排表

第四篇:高三物理高三物理备课组教学思考

.

.

.

.

. . . 高三物理备课组教学思考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物理备课组全体同志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年级组的正确指挥下,发扬了物理组勇于肯骨头的精神。经过一年的努力,针对2008年高考及高三物理学科的特点和这届学生的特点,力争做一研究型的团队,进行认真地备课,讲课,认真批改学生作业。坚持全组统一备课,钻研教材分析考试说明,做到有的放矢.认真分析学生的学情。及时得到信息反馈,采取了准、很、高的复习教学模式,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较好的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任务,通过一年的教学使我们的教学理论和实践上有所突破。 总结我们的工作,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 1.崇高的敬业思想是做好工作的开始

有人说:教师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事业,职业为了谋生,而事业就需要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就是献身精神。我们深深体会到这种观点的震撼人心的含义。有外国人说,近代中国在世界上领先的不多,但是中国的基础教育,是领先于世界的。然而我们深知这种领先是由于千千万万的教育工作者献身换取的。我们高三物理备课组李耀荣老师、崔二梅老师和宋艳芳老师。李耀荣老师上学期教一个班,又是物理组长。任务之重,可想而知,没有一点精神是不可能承受的,宋艳芳老师怀孕期间还在上课,没有休息一天,她们每天都工作到晚上八九点。。。。。 2。过硬的业务素质,仍要不断进取

我们的老师,可以说,每个人的业务素质都是过硬的。崔老师教过二十年高三毕业物理教学工作,高级教师,是一位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师。李耀荣老师的高三物理教学经验也将近十年,宋艳芳老师的高中物理教学很有个性,教学效果好,虽第一年上高三,但非常好学、基本功很好加在我们几位老同志传帮带,事实证明我们是个非常有战斗力的集体。虽然我们有过硬的业务素质,但是我们并没有搞经验主义,并没有吃老本,而是以冷静的思想分析高考形式、学生的现状,

1 做出正确的判断,实事求是的作好复习的每一个环节,体现在备课、上课、辅导、练习批改一丝不苟等方面。而且,我们虚心学习,认真钻研,相互听课,深入学生全方位辅导,以饱满的情绪,青春的活力感染、感召着每一位学生。正是如此的工作作风,深受学生的好评。 3.和谐团结是取得成绩的保证

团结是铁,团结是钢,团结就是力量。这一点我们高三物理组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在我们高三物理组,我们是团结的,体现在我们君子之交,坦诚相待,相互关心,相互照顾,彼此取长补短,不管是在生活还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管是在备课、还是上课、还是辅导出现什么问题,还是忽有灵感,都会提出来,大家讨论,大家共享,在集体备课上,我们可以为一个问题而争论的面红耳赤,但问题由此而得到解决我们的心情是愉快的,我们的资料可以毫无保留提供出;来到办公室问问题的学生可以不分班级,谁有空谁解决,学案的编写、都能跳出小组范围,以学校大局为重。正是因为如此,我们的环境是和谐的,充满春意的,心情舒畅,斗志昂杨的。高效率、高质量完成我们的每一项的工作。精诚团结是我们取得好成绩的保证。

4、尊重规律、讲究方法是做好工作的关键

苦干实干更应巧干,尊重规律、讲究方法,是做好工作的关键。我们的做是:

(1).工作具有提前性,提前谋划,会使我们永远掌握主动性。我们刚进入高三我们就制定了我们高三第一学期工作计划,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要求。如关于边缘生我们制定的摸清情况、确定到人、责任到人、生活上关心、学习上鼓励和辅助等。

(2).精心编制学案,精讲精炼,多层次反馈

目前市场上教复材料多如牛毛,鱼目混珠,而在教学上必须有一套适应一中教学的好资料,为了增加资料的适应性,我们高三物理组的做法是:先由老师初步筛选一部分参考书,然后对所复习的知识,从内容、到例题、到方法、到习题、到检测一一推敲,编辑适合我们学情的高三学案系列,其中第一轮物理学案88个,第二轮物理学案103个。

在教学上我们发扬了我们物理组的传统,高效轻负,不争不抢不拖堂,向课堂要效率向课堂要质量;我们精讲精练,每周一练,单元过关。

2 3.教学促进科研,科研提升教学

高三教学任务很重,有人认为课题研究可放一放,但我们认为,没有研究的教学是低层次的教学,而低层次教学是不会出好成绩的。所以我们坚持走科研强教之路,我们进行了以下课题研究:(1)高中物理有效教学与有效学习的研究;(2)高效物理作业的研究;(3)开放性实验设计的研究;(4)物理问题模型构建的研究;(5)高三物理教学最佳流程的研究。通过研究极大提升了我们的教学效率,通过实践我们认为:先做后讲,再做归纳效果较好。

4.集体备课求实求效

集体备课是我校的传统作风,高三面临时间紧,任务重,所以集体备课求实求效是主旋律。我们采用了“三结合”的方法,即集体与分散结合,内容与方法结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结合。紧紧围绕在大纲及《考试说明》进行复习教学。作为一个集体,首先要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为此我们的做法是:

(1)、坚持集体备课轮流主备制度,每周一次,雷打不动,以做到“五统一”(教学进度、内容、重点难点、典型例题、主要习题)。

(2)、互相听课,随时研讨。及时解决备课、讲课中出现的问题,已成习惯。做到“不打准备不好之仗”,做到要凡是学生做题老师必须先做,凡是学生拿到学案一定100%不出错。 (3)主干知识强化如虎添翼

无论教材、还是高考千变万化,但是每一科的主干知识是不变化的,所以抓住每一科的主干知识复习到位,反复进行强化,典型题目多次刺激,把教学内容分割切块,如力学块由王鹤林负责,电学板块由费宏负责,实验板块由孟才扣负责,选修板块由陶兆宝负责。计算题又分成三大系列,对照高考试题与我们复习的内容非常吻合。

(4)每次月考和每周晚练都进行深入详细的分析,包括试卷分析和学生分析等,每次分析都有一个主题。

(5)做好详细的培优转差工作,各班的差生心中有数,因人采用不同的补救措施,对物生班有一套特殊的补差方法,把差生分成若干个组,制定小组提升计划,考试内容逐个过关,小组每天汇报制度,小组攻克进展。

5、几点不足

(1).后进生的工作仍然缺乏行之有效的改进办法,特别是双差生效果很差,投入与产出比还很低。

(2).教学中心位置很难找准,新高考是多方位的评价,如何定位是非常重要的

(3).技术性失误与心理调控

高三有位学生,一贯优秀绩,在大型模考中曾考过A+,但高考中仅考了C,是想一通的,除了批卷中过失可能会有技术上的失误。另外:学生都有大小考试波动的关系,模二好的话,很可能高考要出 问题,所心理调控还相对滞后。学科时间安排问题无论是对学生、还是老师特别是班主任感到很难权衡处理。

6。对学校工作的几点建议

(1)继续高考政策的研读和理解,新高考对双B是很重要的,不能到高三才重视。建议:高中物理是选修的第一大学科,要加强,要注意起点年级,高一物理课时要开足,可以高三的20%课时提到高一上,这样有利于高三的语数外,又能使大面积提高高考成绩。

(2)选修的课学生容易不重视,必要的宣传强化是有必要的,要建立,班主任和选修学科老师责任捆帮制。

(3)各学科再减少20%的课时,给足学生自学空间。

(4)对教改班教学的建议,教改班要重点关注高分状元的培养,不要应极少数差生而影响整个A+、A级率。

(5)进一步减少学生的必做作业,增大选择作业,和自主作业,改进落后的批改方式,可试行面批,部分批,学生互批的研究。

(6)进一步加强科研,坚信科研与教学正相关,越忙课题一定越多,研究越深入教学成绩一定越好。

(7)一中平时选修等调整的建议:高

一、高二,按A+10%,A30%,B85%,C95%比较有利于一中整体的发展。

物理备课

2008年10月28日

第五篇:初中物理如何备课

——特岗教师培训内容之一

备课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课前的有效备课,才能保证课堂上的有效教学。教师备课不是为上课服务,而是为了应付检查,这样的备课书写再认真、数量再充足、环节再齐全、格式再统一,也只能称之为低效备课,甚至无效备课。有效教学理论作为新课改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核心问题就是教学效益的问题。如何实现从“无效备课”向“有效备课”转化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优化以下几种策略人手。

一、备教材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充分利用教材,开展创造性的教学,是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新课程强调,教学的过程是教师“用教科书教”的过程,而不是“教教科书”的过程。通过备教材,教师要做到:

1. 钻研物理课程标准

教材只是教师讲课时所依托的材料,它是受课程标准制约的。教师的讲课,应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不得脱离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2. 正确、合理使用教学参考书

教师应该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参考,设计出一份适合自己、适合自己教的学生的教学设计。

3. 钻深钻透教材

要求学生理解、接受的东西,教师必须首先要理解透彻、了然于胸。为此,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要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设计教学过程的依据,是课堂教学的总的指导思想,是上课的出发点,也是进行课堂教学的最终归宿,明确了教学目标,就为钻深钻透教材提供了必要保证;(2)要确立兢兢业业的态度,“钻深钻透教材”不是“走马观花”式的浏览,也不是一般的通览一遍和按部就班式的解析,而是要一丝不苟,深入到具体的教学内容中去,只有这样,才可能把握住教材的实质性东西;(3)要善疑善思,要真正做到能准确熟练地驾驭教材,就应该善于发现教材中的问题,认真研究分析直到问题得以解决。

4. 把握重点和难点

重点、难点部分的教学是一节课的关键,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水平主要体现在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上。一般说来,一节课中学生要掌握的主要知识就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学生在理解和接受上存在困难的地方就是教学难点。因此备课时,首先必须要把握住重点和难点,当教学内容确定以后,教师应认真考虑:通过教学应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哪些知识,那些主要的、关键性的知识就是教学的重点;学生在学习时会遇到哪些困难,那些学生难以理解、容易出错的知识就是教学的难点。其次,考虑怎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当重点和难点确定以后教师还要考虑:教学时怎样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相联系?怎样与学生已有的旧知识相联系?最终制定出详细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以此帮助学生化难为易,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二、备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应尽可能多地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考虑在内。学生不仅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也应该是我们备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在新课标下教学目标的设置已经发生了变化:变单一知识目标为多元目标,教学不应单纯要求学生掌握知识,而应该在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有提高,在培养学生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学科思维的同时,给学生以丰富的内心体验和个人感悟;变统一目标为多层目标,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变固定目标为开放目标,教师要设身处地关注、呵护、尊重学生的学习感受,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自主学习和探究,给学生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备学生的目的是为了做到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实际水平以及具体需要等,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搜集相应的教学资源或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进行教学。只有事先“备好了学生”,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备方法

教学方法是为了有目的的教学,是采用符合教学规律的活动,也是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的手段。教学方法本身既包括了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包括学生学习的方法。教师备课时要组合好教学方法:

1.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以传授新知识为主时,要考虑把知识加以概括、归纳,使之系统化,使之重点突出。

2. 选用的教学方法要富于变化,这样比较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单向地传递知识,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对外部信息主动地选择和加工。教师应把程序式课堂教学变为建构式课堂教学。

这样的课堂教学,是在尊重、理解、相信学生的基础上建构的。教师是指导者、组织者、策略者,教师对每个教学环节应有个合理的分析,研究教材的特点,研究学生的心理。“教无定法,教必得法”,这就需要教师理解多种教学策略,灵活运用。一般来讲,教师要预测的教学程序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应该符合学生的发展的。关键是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如何艺术性地引导,教学过程的构建,要树立现代的教学观念,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学生的“自我尝试在先,教师的引导在后”为原则。

四、备问题

备问题是备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问题备得好,就好像抓住了“牛鼻子”一样,使得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过程通畅。因此,备课时一定要精心设计提问的内容,提高提问的有效性,在设计提问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1.不能盲目提问。教师课堂中提的问题,需把握好度,把握好量,把握好质。怎样围绕教学主目标提问?怎样的方式提妥当?怎样的时机提适合?这些都是教师在备课时要深思熟虑的。如果没有想及,提了再说,就是盲目提问。

2.不能提无价值的问题。问题应课堂而孕生,为课堂而服务。在课堂上的问题可分为有价值的提问和无价值的提问,有价值的问题才能促成教学有效性。无价值的问题,教师则是不提为妙。

五、备作业

在“备作业”上要做到精心挑选,适量适度。教师在“备作业”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内容上做到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形式上做到由模仿到独创,由典型到变式,充分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

2.注意把掌握知识与训练技能相结合,做到通过作业掌握知识,通过作业训练技能。

3.注意适量。作业的布置要少而精,作业的重点应针对学生易混淆、易忽视的教学重点内容。

4.注意适度。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层次性,要做到难易适度,要体现出梯度,并提倡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水平布置不同的作业。

5.注意及时批改和讲评。作业做了就要批改,错了就要及时订正。

六、备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也是有效备课中重要的环节之一。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成长=经验+反思。备好课,上完课,这节课并没有结束,课后教师还需要静下心来反思。针对备课时的初衷与课堂的实施作一番回顾和比较,对教学目

标的达成度、教学策略是否得当、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足够尊重、课堂生成处理是否妥当、问题设计是否有意义、情景创设是否到位等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行再思考、再认识,并及时把感想、心得和调整策略等内容认真整理在备课本上。这样既可以积累教学经验,避免以后的教学实践少走弯路,又可以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总之,备好课是上好课的重要保证,是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的活水源头。

上一篇:维护指标短板分析下一篇:物料报废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