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技术审评工作程序

2024-05-11

药品技术审评工作程序(精选6篇)

篇1:药品技术审评工作程序

药品技术审评沟通交流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申请人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以下简称“药审中心”)之间的沟通交流,根据《国务院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国发[2015]44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的沟通交流,系指在药物研发或技术审评过程中,经申请人提出,由药审中心项目管理人员(以下简称“项目管理人员”)征求相关审评部门意见后,与申请人共同商定,就现行药物研发与评价指南不能涵盖的关键技术等问题所进行的沟通交流,包括沟通交流会议和一般性沟通交流。

第三条 沟通交流的提出、商定、进行,以及相关会议的组织、召开和记录等均应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本办法优先适用于创新药物及临床急需药物的研发。

第二章 沟通交流会议类型

第五条沟通交流会议分为Ⅰ类、Ⅱ类和Ⅲ类会议。

(一)Ⅰ类会议,系指为解决创新药物临床试验过程中遇到的关键性问题,或重大安全性问题而召开的会议。

(二)Ⅱ类会议,系指为创新药物在研发关键阶段而召开的会议,主要包括下列情形: / 10 1.I期临床试验申请前会议,为解决首次递交临床试验申请前重大技术问题,对包括但不限于下述问题进行讨论:现有研究数据是否充分支持拟开展I期临床试验;临床试验受试者风险是否可控。

2.Ⅱ期临床试验结束/Ⅲ期临床试验启动前会议,为解决Ⅱ期临床试验结束后和关键的Ⅲ期临床试验开展之前的重大技术问题,对包括但不限于下述问题进行讨论:现有研究数据是否充分支持拟开展的Ⅲ期临床试验;对Ⅲ期临床试验计划和临床试验方案进行评估。

3.提交新药上市申请前会议,为探讨现有研究数据是否满足新药上市要求,对包括但不限于下述问题进行讨论:现有研究数据是否充分支持新药上市申请。

4.风险评估和控制会议,为评估和控制药品上市后风险,在批准新药上市前,对药品上市后风险控制是否充分和可控进行讨论。

(三)Ⅲ类会议,系指不属于Ⅰ类或Ⅱ类会议所述情形、但经申请人与项目管理人员商定后召开的其他会议。

对改良型新药和仿制药的特殊问题可提出召开Ⅲ类会议。

第三章 沟通交流会议的准备、提出与商定

第六条 召开沟通交流会议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1.提交的《沟通交流会议基本信息》(附件一)和《沟通交流会议资料》(附件二)应满足本办法要求;

2.《沟通交流资料》应在本办法规定时间内提交:Ⅰ类会议的《沟通交流会议资料》应与《沟通交流会议基本信息》同时提交,Ⅱ类和/ 10 Ⅲ类会议的《沟通交流会议资料》应在会议召开30日前提交;

3.参与沟通交流人员的专业背景,应当满足针对专业问题讨论的需要;

4.与药审中心协商确定的其他条件。

第七条符合上述沟通交流条件的,申请人应通过药审中心网站“申请人之窗”提交《沟通交流会议基本信息》。

第八条药审中心在接到《沟通交流会议基本信息》后,项目管理人员组织相关部门在15日内对是否符合沟通交流条件进行研究后,与申请人进行协商。

第九条经商定能召开沟通交流会议的,项目管理人员应当将会议议程告知申请人,包括会议类型、日期、地点、会议内容和药审中心拟参会人员等信息。如果药审中心拟邀请部分专家参与,应将专家相关信息一并告知申请人。

第十条 有以下情形的,不能召开沟通交流会议:

(一)沟通交流的问题,需要提供额外数据才具备沟通交流的条件;

(二)参会人员的专业背景,不能满足沟通交流需要,无法就技术问题进行沟通;

(三)没有在本办法规定的时间内提交《沟通交流会议资料》;

(四)与药审中心难以达成一致意见的其他情形。

不能召开沟通交流会议的,项目管理人员应当向申请人说明具体原因。申请人需在完善相关工作后,另行提出沟通交流。/ 10

第十一条 经商定召开沟通交流会议的,Ⅰ类会议一般安排在提出沟通交流后30日内召开,Ⅱ类会议一般安排在提出沟通交流后60日内召开,Ⅲ类会议一般安排在提出沟通交流后75日内召开。

第四章沟通交流会议资料的准备与提交

第十二条 商定召开会议后,申请人应按照《沟通交流会议资料》要求,以及项目管理人员反馈给申请人的沟通交流会议议程要求准备会议资料,并按照要求提交电子和纸质两种文本的沟通交流会议资料。

第五章沟通交流会议的准备

第十三条 为保证沟通交流会议质量和效率,会议前申请人应与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充分协商。药审中心参会人员应在沟通交流会议前对会议资料进行全面审评并形成审评意见。

第十四条 在距正式会议日期至少2日前,项目管理人员应将审评意见告知申请人。申请人认为问题已经得到解决的,应通过申请人之窗告知项目管理人员,同时提出撤消沟通交流会议。项目管理人员据此取消沟通交流会议,审评意见存档、记录取消原因,并及时通知药审中心相关参会人员。

第六章沟通交流会议的召开

第十五条 沟通交流会议由药审中心工作人员主持,依事先商定/ 10 的会议议程进行。项目管理人员全程参与会议,并记录会议情况。

第十六条 沟通交流会议结束后,应当场形成会议纪要,并列明议定事项。会议纪要由申请人和药审中心共同撰写,主要包括会议共识和会议分歧两部分内容。会议纪要由申请人和药审中心双方参会人员共同签署,一式三份。会议纪要格式参照沟通交流会议纪要模板(附件三)。

第十七条 药审中心对会议进行全程录音和录像,作为工作档案存档备查。申请人及其他参会人员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录音和录像。

第七章 沟通交流会议的延期与取消

第十八条 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会议延期:

(一)会议资料不充分,需要补充更多信息;

(二)申请人在会议申请之外增加了其他拟讨论的问题,或药审中心认为会议申请之外有其他重要问题需要进一步讨论;

(三)会议资料过多以至于药审中心没有足够时间审评;

(四)关键参会人员无法按时参会;

(五)其他不可抗力因素等。

第十九条 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会议取消:

(一)会议资料没有在商定日期内提交;

(二)提交的会议资料不符合本办法要求;

(三)申请人申请取消会议并经药审中心同意。

第八章 一般性沟通交流 / 10 第二十条 一般性沟通交流系指申请人与药审中心对一般性的技术问题进行核实或咨询时采用的一种交流方式:

(一)一般性沟通交流主要在申请人与项目管理人员之间进行,包括通过申请人之窗、电话、传真、邮件、信函以及视频沟通等形式。

(二)一般性沟通交流不对技术审评过程中的重大决策性问题进行讨论。

第九章 附则

第二十一条 由药审中心提出的沟通交流会议参照本办法执行。第二十二条 药审中心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本办法,不得通过本办法规定之外的其他方式与申请人私下接触,特殊情况需经药审中心批准。

第二十三条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10 附件一

《沟通交流会议基本信息》

一、药物研发基本情况

1.药品名称。

2.药品受理号(如适用)。3.化学名称和结构。4.拟定的适应症。

5.药物研发策略,包括药物研发背景资料、药物研制计划、研发过程的简要描述和关键事件、目前研发状态等。

二、会议申请具体内容

1.拟申请的会议类型(Ⅰ类、Ⅱ类、Ⅲ类)。2.会议目的简要说明。

3.建议会议召开的时间(请提供3个备选时间)。4.初步的会议议程,包括每个议题预计讨论的时间(一般情况下,所有议题讨论时间应在60分钟以内)。

5.申请人参加会议的名单(包括职务、工作内容和工作单位等),以及顾问和翻译。

6.建议参加会议的中心人员名单。7.拟提交会议资料的时间。

8.拟讨论的问题清单。建议申请人按学科进行分类,包括但不限于从药学、药理毒理学和临床试验方案的设计等方面提出问题,每个问题应该包括简短的研发背景解释和该问题提出的目的。/ 10 附件二

《沟通交流会议资料》

提交的沟通交流会议资料应按照商定的会议议程进行编排,基本要求如下:

一、药物研发基本情况

1.药品名称

2.药品受理号(如适用)3.化学名称和结构(如适用)4.拟定的适应症

5.剂型、给药途径和给药方法(用药频率和疗程)

6.药物研发策略,包括药物研发背景资料、药物研发计划、研发过程的简要描述和关键事件、目前研发状态等。

二、会议资料具体内容

1.会议目的简要说明。2.建议的会议议程。

3.申请人参加会议的名单(包括职务、工作内容和工作单位等),以及顾问和翻译。

4.申请人最终确定的问题列表。建议申请人按学科进行分类,包括但不限于从药学、药理毒理学和临床试验方案的设计等方面提出问题,每个问题应该包括简短的研发背景解释和该问题提出的目的。

5.按学科和问题顺序组织总结材料。/ 10 总结材料应该用数据说明相关研究和临床试验结果,以及临床试验结论,一般不需要提供完整的研究和临床试验报告。例如,对于Ⅱ期结束会议,相应部分应包括下述内容:实施的对照试验介绍和结果,以确定剂量-反应特征信息;对计划的Ⅲ期临床试验的充分详细说明,以确认主要试验特征,如试验人群、关键入排标准、试验设计(如随机、盲法、对照选择,如果采用非劣效性试验,非劣效性界值设定依据)、剂量选择、主要和次要试验终点;主要分析(包括计划的中期分析、适应性研究特征和主要安全性担忧)。/ 10 附件三

沟通交流会议纪要模板

1.会议名称。通常格式为:申请人名称+产品名称+会议召开日期+会议类型

2.产品名称和受理号(如果有)。3.化学名和结构。

4.会议召开日期、时间和地点。

5.会议参加人员名单。包括申请人和药审中心全部参会人员名单。

6.会议主持人。7.会议记录人。8.会议讨论问题及结果。

(1)问题1:XXXXXXXXX 双方是否达成一致:

□是。共同观点:XXXXXXXXX □否。

申请人观点:XXXXXXXXX 药审中心观点:XXXXXXXXX(2)问题2:XXXXXXXXX ……

9.双方签字。/ 10

篇2:药品技术审评工作程序

技术要求

1.目的

进一步提升我省药品研发整体水平,规范申请人对变更药品有效期补充申请申报资料的撰写,提高申报质量。2.适用范围

适用于《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药品补充申请注册事项及申报资料要求”第22项:改变国内生产药品的有效期。3.依据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28号)《原料药与药物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XIX C)

《化学药物(原料药和制剂)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通告(2015年第3号)

《中药、天然药物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国食药监注[2006]678号)

《已上市化学药品变更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国食药监注[2008]242号)

《已上市中药变更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国食药监注[2011]472号)4.申报资料的项目及相关要求

4.1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及其附件的复印件

包括与申请事项有关的本品各种批准文件,如药品注册批件(或药品再注册批件)、补充申请批件、药品标准颁布件、药品标准修订批件和统一换发药品批准文号的文件等,附件包括上述批件的附件,应当包括药品质量标准(除执行标准为《中国药典》标准以外,其他均应提供)、说明书备案件等。4.2 证明性文件

《药品生产许可证》及其变更记录页、营业执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复印件。4.3 具体变更情况及说明变更原因

应说明变更前后药品有效期,具体描述变更情况及变更原因,延长药品有效期不得超过长期稳定性试验已完成的时间,药品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五年。4.4药学研究资料

4.4.1连续3个批号的样品检验报告书

需提供连续3个批号样品的按现行质量标准检验的检验报告书。4.4.2稳定性研究试验资料 4.4.2.1样品信息

应提供完整的试验用样品信息,包括品名、规格、包装规格、批号、批生产量、内包装材料或包装情况、原料药来源、生产时间、生产者、生产地点以及主要生产设备(名称、型号、生产能力范围)等。

试验用样品原则上要求连续三批上市生产规模的药品。如果有充分的理由,也可采用中试规模产品进行稳定性试验。

4.4.2.2稳定性研究的试验方法

(1)应提供稳定性研究方案,方案应包括稳定性考察条件(注明温度、湿度范围,或其他特殊条件)、考察项目和考察时间点的设置情况,试验开始时间、检验依据、检测分析方法及判定标准。有效期变更主要依据长期留样稳定性试验结果。

(2)长期试验一般应在温度25±2℃、相对湿度60%±5%或温度30±2℃、相对湿度65%±5%条件下进行试验。

对于直接接触药品包材为半渗透性容器的液体、半固体制剂,例如低密度聚乙烯药用滴眼剂瓶、聚丙烯药用滴眼剂瓶、口服液体药用聚丙烯瓶、口服液体药用高密度聚乙烯瓶、口服液体药用聚丙烯瓶、口服液体药用聚酯瓶等,其稳定性研究应符合《中药、天然药物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化学药物(原料药和制剂)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和中国药典2010 年版二部中《原料药与药物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等相关指导原则的要求,即长期试验应在温度25±2℃、相对湿度40%±5%,或温度30±2℃、相对湿度35%±5%的条件下进行,并考察水分或溶剂等损失情况。长期试验是在25℃±2℃/40%RH±5%RH或是在30℃±2℃/35%RH±5%RH条件下进行,由研究者自行决定。

(3)考察时间点按《中国药典》所附指导原则进行设置,长期试验时间点一般应为0、3、6、9、12、18、24、36个月等。

(4)考察项目应根据质量标准和《中国药典》所附指导原则设置。一般应选择在产品保存期间易于变化,并可能会影响到药品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项目,所选取的项目应能较全面、客观地反映产品的稳定性。主要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等方面的指标,以及稳定剂的含量(如,抗氧剂、抑菌剂)和制剂功能性测试(如,定量给药系统)等。对于微生物学指标(无菌、细菌内毒素、微生物限度等),可在起始点、终点考察。另外,还应根据高湿或高温/低湿等试验条件,增加吸湿增重或失水等项目。原料药的考察项目通常包括:性状(外观、旋光度或比旋度等)、酸碱度、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杂质(工艺杂质、降解产物等)、对映异构体、晶型、粒度、干燥失重/水分、含量等。另外,还应根据品种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设置考察项目,如聚合物的黏度、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等;无菌原料药的细菌内毒素/热原、无菌、可见异物等。

制剂的考察项目通常包括:性状(外观)、杂质(降解产物等)、水分和含量等。另外,还应根据剂型的特点设置能够反映其质量特性的指标,如固体口服制剂的溶出度,缓控释制剂、肠溶制剂、透皮贴剂的释放度,吸入制剂的雾滴(粒)分布,脂质体的包封率及泄漏率等。

(5)所用分析方法应经过充分的验证,并能指示制剂的稳定性特征。增加质量标准以外的考察项目或采用非质量标准的检测方法,应按照《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及《中药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要求提供方法学验证资料。

(6)应当注明稳定性试验所用主要仪器设备(名称、型号、生产能力范围)、数据采集处理所用工作站及版本。不建议使用N2000、Easy3000等未通过体系认证的液相工作站。

(7)应当注明稳定性试验所用对照品的来源、批号、含量;采用工作对照品的,应提供完整的标定记录。

(8)应当注明稳定性试验是否按照药品上市注册时批准的稳定性试验方案进行,如不一致,如检查项目和实验方法发生变化,需按照药品注册标准变化等有关技术要求进行相应的研究工作。

4.4.2.3提供稳定性试验结果

以数据汇总表形式提供稳定性试验结果。汇总表应包括批号、规格、考察时间(包括具体试验日期)、考察项目及限度要求、考察结果(有具体测试数值的项目应提供具体数值,不能以符合规定描述)及与0月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的变化率等信息。同时,应当与变更前稳定性试验数据进行比较。

4.4.2.4提供稳定性研究实验图谱

需目视检查的项目(如薄层色谱、显微鉴别等)应提供相应的彩色照片,照片应按试验时间整理,注明试验条件、试验日期、样品编号等信息,并由实验操作者签名确认,并由质量负责人签名复核。

IR、UV、HPLC、GC等需提供原始实验图谱的复印件,根据考察项目、批号等按试验时间顺序分类整理、编号,并建立图谱索引目录,说明图谱的试验内容。图谱上应有带存盘路径的原始数据文件名、数据采集时间、全部色谱峰的参数(保留时间、峰高、峰面积、定量结果、积分标记线、理论塔板数、拖尾因子、分离度等)等详细试验信息,并由实验操作者签名确认,并由质量负责人签名复核。有关物质图谱应按质量标准规定的比例打印。

4.4.2.5稳定性研究结果评价

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并得出初步的结论。比如采用图表进行趋势分析,判断各考察时间点的所有项目是否全部合格,各考察项目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及趋势,是否有变化异常的数据及引起变化的原因,如果稳定性数据表明试验样品的降解与批次间的变异均非常小,从数据上即可明显看出所申请的有效期是合理的,此时通常不必进行正式的统计分析,只需陈述省略统计分析的理由即可。如果稳定性数据显示试验样品有降解趋势,且批次间有一定的变异,则应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确定其有效期,即将平均曲线的95%单侧/双侧置信限与认可标准的相交点所对应的时间点作为有效期。如果分析结果表明批次间的变异较小(对每批样品的回归曲线的斜率和截距进行统计检验),即P值>0.25(无显著性差异),最好将数据合并进行整体分析评估。如果批次间的变异较大(P值≤0.25),则不能合并分析,有效期应依据其中最短批次的时间确定。4.5修订的药品说明书样稿、药品标签样稿及其详细修订说明

篇3:药品技术审评工作程序

关键词:器械包,二次灭菌,组件,技术审评

医疗器械包类产品(以下简称:器械包)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器械产品(至少有一个组件应为医疗器械产品)按一定的要求组合并实现特定的医疗目的成套器械及其容器的总称。

近年来,器械包发展的速度很快,成为一种常用产品。本文主要就器械包产品的发展及现状、技术审评中发现的一些涉及产品安全有效的现象和问题以及对应的思考等几个方面进行初步地探讨。

1 器械包现状

1.1 器械包的产生原因及目前生产情况

器械包的产品形式最早是医疗机构根据某一特定的医疗目的,自行组配所需的医疗器械,由医疗机构的中心供应室进行组包、清洗、灭菌后供临床使用。随着医疗需求的不断发展,医疗机构面临的医疗压力也与日俱增,仅凭自身的供应较难满足临床的需要,逐步寻求专业机构进行定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看到其中很好的市场前景,进入器械包的生产、销售环节。根据医疗机构的需求,将不同的器械组合成包,或进一步灭菌后销往医疗机构。

随着医疗机构采购医疗器械越来越多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出现了以招标文件需求进行组包的产品。在某种程度上刺激了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将产品打包销售的热情,加之进入该领域相对比较容易,所以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器械包生产企业的行列中来。这些企业中生产能力良莠不齐,对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能力差异也很大。

在我们日常的器械包的注册审评中器械包的生产方式目前主要有以下三种:

(1)器械包内的所有组件均由申报注册的企业自身生产;

(2)器械包内的主要组件由申报注册的企业生产,其他的组件外购;

(3)器械包内的所有组件均由申报注册的企业外购。

第一种生产方式较少,第二种生产方式较多,也就是说申报器械包注册的企业本身就是器械包中某些组件的生产者,自身有一定的医疗器械产品生产能力。第三种生产方式,企业本身不生产器械包中的任何组件,所有的组件均向其他企业采购而得,申报器械包注册的企业仅仅是买来器械包中的组件,进行拆包装、组包,然后再将灭菌过程外包给专门的机构进行灭菌处理,自身没有任何医疗器械产品生产能力。以工作实践的经验来看,以第三种生产方式生产器械包的企业对质量管理的意识比较薄弱、对质量控制的能力一般也较弱。

1.2 器械包的种类和管理分类

随着科学技术和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器械包按照临床需求的变化器械包品种多、规格多。目前,常用的器械包可分为,手术器械包(例如:口腔正畸包、医用口腔包、骨科基础手术器械包、无柄髋关节安装手术器械包、普外科急救器械包等)、非手术器械包(例如:一次性使用敷料包、一次性使用气管插管包、中心静脉置管术换药包、保健盒-血压计和听诊器组合包装等)。根据用途的不同亦可以分为护理包和工具包。护理包是指为某些特定的临床诊疗阶段提供伤口护理的器械包,比如:中心静脉置管术换药包、一次性使用敷料包等。而工具包则是为临床的特定诊疗阶段提供使用的工具,之前提及的骨科基础手术器械包、无柄髋关节安装手术器械包等应为工具包之列。根据使用的特征器械包亦可以分为重复使用和一次性使用两大类,在以上的举例中,骨科基础手术器械包、无柄髋关节安装手术器械包、普外科急救器械包、保健盒-血压计和听诊器组合包装一般是重复使用器械包;而一次性使用敷料包、一次性使用气管插管包、中心静脉置管术换药包可以为一次性使用器械包。

根据《医疗器械分类规则》(局令第15号)[1],凡器械包内含有III类医疗器械的,作为III类产品管理;只含有II类和I类医疗器械的,作为II类产品管理;只含有I类医疗器械的,作为I类产品管理。

1.3 国内器械包注册现状

依据国家局数据库统计2009年至2011年我国境内批准上市的器械包,具体情况如下:

2009年至2011年的器械包注册证数量2071个,从预期用途来看其中护理包占61.9%,工具包占36.3%,其它占1.8%。从使用特征来看,一次性使用产品占63.8%,可重复使用的产品占36.2%。按照管理类别,I类产品占51.7%、II类产品占42.6%、III类产品仅占5.7%,见图1。这三年器械包的主要生产省市情况见图2。

由于各省市地方审批部门在对法规把握程度和对产品标准的理解方面或多或少存在着差异,加之器械包产品的覆盖的专业类别广泛,所以也存在着难于统一审评尺度的现状。

目前,上海地区有I,II类器械包生产企业约36家,I类有效注册证77张,II类有效注册证54张,III类有效注册证35张(截止到2011年12月)。近三年上海所获注册证数量见图3。

从预期用途来看其中护理包占34.5%,工具包占61.8%,其它占3.7%。从使用特征来看,一次性使用产品占38.9%,可重复使用的产品占61.1%。按照管理类别,I类产品占45.3%、II类产品占29.5%、III类产品仅占25.2%。

1.4 器械包内组件的情况

器械包中组件的情况呈现多样性,基本为以下几种:

(1)包内组件均属医疗器械产品,均具有有效医疗器械注册证(以下简称:有证);

(2)包内组件均属医疗器械产品,部分组件尚未经注册。

(3)包内组件均属医疗器械产品,均未经注册;

(4)包内组件部分属医疗器械产品,部分为非医疗器械产品,属医疗器械产品的组件均具有有效医疗器械注册证;

(5)包内组件部分属医疗器械产品,部分为非医疗器械产品,属医疗器械产品的部分组件具有有效医疗器械注册证,部分组件尚未经注册;

(6)包内组件部分属医疗器械产品,部分为非医疗器械产品,属医疗器械产品组件均未经注册。

2 现有法规文件和相关标准

目前,针对器械包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不多,截止2012年年底,国家局发布了2个有关器械包产品的技术标准,YY/T0720-2009《一次性使用产包自然分娩用》[2]、YY0321.1-2009《一次性使用麻醉穿刺包》[3]。对于器械包还没有较明确的技术审评指导原则。

(1)北京市于2009年发布了《一次性使用器械包类产品技术审评规范(2009版)》[4];后又于2012年再次改版发布《一次性使用器械包(盒)产品技术审评规范(2012版)》[5]。在2012年的规范中针对导尿包、检查包、护理包、备皮包、换药包、口腔器械盒、手术敷料包等产品进行了阐述和规范。该审评规范提出对包内组件的要求如下:

(1)有证组件应提供医疗器械注册证;

(2)未经注册的医疗器械组件应对其性能提出要求;

(3)其他器械应明确性能要求或提供合格证明。对含有消毒剂的产品,应有提供消毒剂卫生许可证的要求,消毒剂浓度及含量的要求,消毒效果的要求。

(2)辽宁省在2008年5月21日对本省发布了《一次性使用无菌手术包技术指导原则》[6],该指导原则适用于以非织造布及医用脱脂纱布为主要原料加工制成的一次性使用无菌手术包(以下简称手术包),该产品于临床手术中使用。

(3)上海市在执行医疗器械相关法规要求的基础上,对器械包的申报资料和注册技术审评提出了如下具体的要求:

(1)包内组件的要求

对于包内组件已取得有效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其主要技术要求应作主要参数写入器械包产品注册标准中。

对于包内组件包含未取得有效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或非医疗器产品组件,需在产品标准中明确该组件的全部技术要求和相应检验方法。

(2)组件的用途

有注册证产品的用途与器械包内特定用途不完全一致时,不应简单地作为有证产品在此予以认可,应由技术审评根据具体技术要求予以审查。

(3)有注册证组件的二次消毒或灭菌

企业首先需要确认涉及二次消毒、灭菌的组件。在组包前需要进行二次灭菌的验证。包内有注册证产品如为一次性使用的无菌产品、或有微生物控制要求的产品的,原则上不可使用半成品,应采购和使用其完整包装产品。对于部分组件拆除包装后如不改变产品使用性能的,允许拆除原包装后组包,但必须做好拆包分装记录以便溯源。

(4)组包意见及临床资料

I、II类器械包均应提交组包意见,组包意见必须包含以下内容:该器械包的用途;该器械包的组件,及各组件的特定用途;需给出“组包是否合理,临床是否适用、有效”等明确的意见。

I类器械包,所提交的“组包意见”应有2家二级甲等以上医院或者相应的专科医院的专家签字,并经其所在医院或科室盖章认可。签字专家应留有必要的联系方式以便咨询和核查。

II类器械包,所提交的“组包意见”应有2家二级甲等以上医院或者相应的专科医院的专家签字,并经医院盖章认可;若包内含有未经注册医疗器械组件的,如何提交临床资料,应执行《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局令第16号)[7]附件12中的相应要求。

3 关于注册技术审评有关问题的探讨

3.1 器械包的产品标准

在器械包的产品标准中,体现包内器械的相关信息是十分重要的。对于I、II、III类器械包来说,注册时均需要提交产品标准。在器械包产品标准中应明确列明器械包内的每一种组件的名称、采用的原材料、型号、规格、数量和医疗器械注册证的情况。

(1)对于已单独获注册证的有证组件的状态与其注册证完整、一致的情况下,申报注册的产品标准中应明确该组件采用的是有证产品及该组件的主要技术参数、采用的原材料、具体的型号规格等信息;

(2)对于没有取得有效医疗器械注册证的医疗器械组件,企业应在器械包的产品标准中明确该组件的结构、组成,提出该组件全部的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若组件有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应执行相应的标准,若没有标准,则企业应科学合理的规定该组件的全部技术要求和相应的检验方法;

(3)对于包内组件非医疗器械组件,在器械包的产品标准中明确该组件的结构、组成或应执行相关的国家(行业)标准,根据其功能性来确定相关的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目前在技术审评实践中发现,企业在进行器械包注册申报时,同一种用途的器械包会有多个不同的配置(不同组件的数量、同一组件不同的数量等情况)。器械包的不同的配置应在产品标准中予以明确。同时,在《医疗器械产品制造登记表》中应将所审批的器械包的每一种配置情况固定下来。以避免企业在器械包获批准上市后随意变更配置,同时监管依据也比较清晰。

3.2 器械包内有证组件的二次消毒或二次灭菌问题

器械包中有的组件在组包前已进行过一次消毒或灭菌过程,在组包后整个器械包产品送消毒或灭菌处理。对于该组件来说,其经历了两次消毒或灭菌的过程。这种二次消毒或灭菌对于该组件来说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对于包内有证组件为一次性使用的无菌产品、或有微生物控制要求的产品的,采购来时组件已经过消毒或灭菌过程,无论组包生产时是否进行拆除包装,企业在组包前需进行技术评估和验证以确认这种二次消毒或灭菌对于该组件使用性能、安全性的影响。在组包生产过程中,需对有证的无菌或有微生物控制的组件进行拆包装工序的,企业必须做好拆包分装记录以便溯源。

3.3 如何确认器械包内组件“有证”的问题

(1)器械包内外购的“有证”的组件,其注册证中明确为消毒或无菌的单包装,但是器械包生产企业采购来的是非消毒或灭菌的大包装,企业进行拆包装,再组包。此种情况下的该组件是否还能够看作为有证产品,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在上述情况下,经过拆大包装或中包装的组件仅仅是半成品而已,与有证产品比较,缺少产品包装过程和一个灭菌或消毒的过程,该组件不能被简单的视作为有证组件。器械包生产企业应对该半成品组件的生物负载进行测量,并将之列入评估消毒或灭菌时需要考虑的参数;同时对于增加的生物负载应考虑该半成品组件在消毒或灭菌后可能增加的热原等不良因素。

(2)器械包中“有证”的组件,其在器械包中起到的作用与该组件的注册证中所批示的临床预期用途不一致时,该组件是否还能够被视作为“有证”组件?

当器械包中“有证”的组件,在器械包中起到的临床用途与该组件的注册证中所批示的临床预期用途不一致时,企业不应将该组件作为“有证”产品组件。技术审评时需要按照其实际的临床用途对其进行技术评价,并应在器械包标准中规定该组件与其临床用途相适应的全部技术指标和相应的试验方法。

3.4 器械包证后包内组件的替换

当器械包在获得注册批准后,若企业对器械包中某些医疗器械组件的采购供方发生变化企业是否需要向医疗器械主管部门提交备案说明?是否会涉及《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局令第16号)中有关重新注册条款(第三十四条)的规定?

以上的这种情况在实际中屡见不鲜,但是不宜简单的认为仅是器械包组件的供方发生改变。这需要企业进行技术评估替代组件在原材料、产品特征(结构及组成等)、主要技术参数、临床用途等方面是否能够达到原先组件的水平。若器械包中的起主要临床作用的有证组件发生替代的,则需要企业对其安全性指标和主要的有效性指标进行验证,确认后方可进行替换。

3.5 器械包中直接接触患者非医疗器械组件的审评要点

对于器械包内直接接触患者的非医疗器械组件,如滑石粉、口杯等,它们的安全性如何考虑?

上述组件,因直接接触患者,企业需要对该组件的毒性重点评价。企业应在产品标准中明确该组件所采用的原材料、物理和化学特征,并应根据这些组件与人体接触的方式、接触的部位、接触的时间,对该组件的生物相容性作出全面的评价。

3.6 器械包中含消毒剂组件的审评要点

在器械包中含消毒剂的组件不在少数,例如:碘伏棉球、酒精棉棒、酒精棉球等。对于消毒剂我国有明确的规定,消毒剂应取得《国产消毒剂和消毒器械卫生许可批件》。在此类器械包的注册申报资料中,器械包生产企业必须提交该消毒剂的相关资质证明。技术审评时应了解器械包中消毒剂是否取得这样的许可。同时应注意消毒剂的用途、使用的范围、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内容应与《国产消毒剂和消毒器械卫生许可批件》批准的内容一致进行审核。

3.7 具有医疗器械注册证的器械包中的某一组件是否可以作为“独立有证”的“产品”

当一个器械包在获得医疗器械注册批准后,其中的某一组件是否能够作为“有证”的组件被包入其他器械包中?

一个器械包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时,原先包内的非有证组件的用途、使用方法等等,是依据该组件在整个器械包中的使用过程中的作用进行技术审查的,该组件在另一种组包形式下,临床用途和使用方法等可能与原有证的器械包不完全相同,因此不能因为原整个器械包已经注册而认为某一组件就是“有证”。当该组件作为其他器械包的组件时,应该仍然被视为无证的医疗器械组件进行技术评价。

3.8 器械包的有效期

器械包中的组件可能会有自己的有效期,比如:消毒剂等,对于如何确定器械包的有效期显然是个比较棘手的问题。目前企业没有过多的考虑此类问题,器械包生产企业需要对整个器械包有效期进行验证;具体到每种组件都需要考虑有效期的验证,最后以组件最短有效期的作为器械包的有效期。

3.9 无任何包内组件生产能力的企业从事“器械包”组包生产

在现实情况中有些器械包生产企业用于组包的组件全部外购,申报器械包注册的企业仅对买来的组件进行拆包装,组包,或再将灭菌过程外包给专门的机构进行灭菌处理。此种“器械包生产企业”的生产方式能否能理解为“生产”?

这些企业的生产方式与其说是“生产”,还不如说其更接近于“经营”行为。企业自身对产品的理解、对产品的质量管理的意识和质量控制的能力均很薄弱,企业对生产过程中对可能产生的风险认识也不足。这给器械包产品本身会带来很多的不确定性。但目前在法规层面对这类生产企业没有很清晰的要求,有待今后法律法规的完善。

3.1 0 器械包类产品的临床资料问题

根据《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局令第16号)的要求,I类器械包不需要提交临床资料。II类器械包需要提交临床资料。但是法规中找不到对于器械包这一特殊产品的具体要求。

器械包内的组件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均是常见的器械,器械包本身的临床用途是这些组件协同配合的结果,所以器械包本身的组包是否合理是临床考虑的关键。因此,无论是I类器械包还是II类器械包都应在注册申请时提交由医疗机构出具的组包意见。若器械包内的II类医疗器械组件为“无证”产品,且不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台的临床豁免目录中,则需要企业提供该组件的临床资料或整个器械包的临床资料。

4 结语

在医疗器械的注册技术审评中,器械包产品与单一的医疗器械在审评的原则和思路上并没有很大的区别,但是器械包产品在具体的技术审评尺度把握上容易出现分歧。笔者在实际的工作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希望能够从现有的法规层面上得到解决之道,但是结果差强人意。所以这篇文章是基于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的困惑和思考呈现出来,如何在安全、有效的两大原则基础上使得器械包的注册技术审评更加完善,使得器械包在上市后更加规范、有序。由于作者的能力有限,作此文章完全希望能引起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们的注意,以此抛砖引玉,使器械包注册技术审评工作得以更好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分类规则(局令第15号)[S].2000.

[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YY/T0720-2009一次性使用产包自然分娩用[S].

[3]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YY0321.1-2009一次性使用麻醉穿刺包[S].

[4]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一次性使用器械包类产品技术审评规范2009版[S].

[5]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一次性使用器械包(盒)产品技术审评规范(2012版)[S].

[6]辽宁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技术审评中心.一次性使用无菌手术包技术指导原则[S].2008.

篇4:药品技术审评工作程序

[关键词]绿茶;杀青技术;感官审评;反映;改进技术

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人们对茶饮料产品更加青睐。在中国,茶被誉为“国饮”。绿茶是中国主要的生产茶类,产量和消费量均较大。

我们溧水县林场成立于1950年1月,为全省第三大国有林场,现有经营面积7.3万亩,其中茶园面积3000余亩。由于我场的茶树均生长在林间、林缘,气候独特无污染,原料质地好,产品于2003年获“无公害农产品”称号。随着对农业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特别是茶叶色、香、味、形综合品质的提高,满足人们对茶叶品质的越来越高要求,同时作为全县的茶叶生产基地,以及我场高山茶叶的优良绿色环保品质,有必要推广优良茶叶品种和开发茶叶新品,但在加工过程中狠抓杀青质量是一大关键因素。

在绿茶加工过程中,杀青是初制的第一道工序,杀青工序对绿茶外形和品质起到关键性作用,杀青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杀青是绿茶等形状和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就目前使用的杀青方法来看,主要有锅炒杀青,滚筒杀青和蒸汽杀青。杀青一般掌握“高温杀青、先高后低;老叶嫩杀、嫩叶老杀;抛闷结合、多抛少闷”等原则。

相对于理化检验,茶叶感官审评是评定茶叶质量等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是在一定的环境和设备条件下,依靠评茶人员的感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通过“五项因子”(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来鉴定茶叶的品质。

现就滚筒杀青与投叶量、鲜叶在滚筒中的时间、滚筒温度、投递均匀度等技术的高低对茶叶品质的影响,通过感官审评一一呈现。

一、杀青与干茶外形及品质

1.投叶量大或历时过短,梗梢失水不足,易造成红梗、红叶现象,或是产生青草味、水闷味影响干茶品质,也易影响做形,导致条索疏松,风格特征不明显。

2.投叶量少或炉温过高杀青过头,杀青叶含水量低,导致叶质脆硬,揉捻时难以成条、短碎、片末多,正品率低。

二、杀青与干茶色泽

1.杀青不足或不匀或杀青炉内火温过低,酶促作用加强,则干茶色泽暗、花青有红梗。

2.鲜叶原料肥嫩,但杀青程度偏轻,很多蒸汽汇集筒内茶叶容易粘到筒壁,形成黑焦片,造成成品茶有焦味。

3.杀青火温过高,翻拌不匀,叶色枯黄有焦边泡点。

4.杀青时闷杀时间过长,干茶色泽为灰黄色,绿带深暗不鲜活。

5.杀青时投叶量过多,历时又过长,干茶色泽乌暗欠油润。

6.老嫩鲜叶混杂,加上杀青不匀,干茶色泽易花杂。

三、杀青与汤色

1.杀青闷炒时间长,高温时间长,则干茶泡后易产生黄汤。

2.杀青不足、不匀或温度低,则易产生黄汤或红汤。

3.杀青过度造成条索短碎,片末多,汤色浑浊。

4.投叶量多,滚筒内水汽大,叶子粘在壁上,茶汤有黑星。

四、杀青与香气

1.闷杀过度,雨水叶或露水叶带水杀青闷炒,杀青叶又堆积过久,易产生水闷味。

2.杀青不足、不匀,则有生青氣。

3.杀青温度过高或出叶不净,茶汁粘锅结成锅巴又没有及时清洗而烧焦,则易产生烟焦味。

4.杀青适度偏老,干燥火候适当,虽仍有清香,但欠鲜爽感;杀青适度偏老,干燥火候偏足,就会产生熟板栗香气。

五、杀青与滋味

1.杀青不足、不匀,干燥时温度过低,则易产生生青味。

2.鲜叶红变或杀青不足、不匀、干燥温度低,导致绿叶红变,则易产生一股红茶味。

3.杀青温度过高导致焦斑焦叶,茶汤则有烟焦味。

4.杀青时闷炒过度或雨水叶、露水叶带水杀青,或杀青时投叶量过多,时间过长,或杀青叶堆积过久,都易产生浓厚的水闷味。

六、杀青与叶底

1.杀青不足、不匀或杀青温度过低,引起鲜叶内多酚类物质的氧化而变红,叶底易产生红梗叶。

2.雨水叶、露水叶杀青不匀时,则叶底产生靛蓝色。

3.杀青温度高,历时短,杀青叶又未抖散,叶底产生青绿色。

4.杀青时间长,或杀青时投叶量过多、时间过长或杀青叶不及时揉捻,叶底黄暗色。

5.老嫩鲜叶混杂,杀青温度低或杀青不匀,叶容易花杂。

6.杀青温度高,投叶量少,翻炒又不匀,叶底多出现焦斑叶。

7.杀青过度,叶底欠匀整,有断碎现象。

滚筒杀青从表面上看其杀青程度应该比其它杀青方式偏老一点:即握在手心应感觉柔软,用力挤压指缝不出水,松手散开,色转暗失去光泽,叶张微卷曲,青草味散失,香气显露,拆梗不断。若叶边发脆,中间发硬,则是高档茶;若叶边微黄,则只能加工成低档茶。

在杀青过程中投叶人与烧炉人应当保持密切联系。烧炉人应当随时了解掌握杀青质量的情况。当遇到杀青叶偏嫩时,可加大炉堂火温或提醒投叶人减少投叶量;当遇到杀青叶偏老时,可降低炉温或提醒投叶人增加投叶量。投叶人在投叶时并且要保持前后投的鲜叶在炉内无间隔,投叶量的增减应随时根据烧炉人的提醒灵活掌握。

总之,杀青要杀熟,防止生叶或半生半熟叶(因会发生红变);要杀透,不能有青臭气;要杀匀,大、小芽叶杀青的程度要基本一致,不能有红梗、红叶、焦边、焦尖、焦叶或水闷味。

另外,杀青叶不能长时间摊放或堆积,否则不利于提高茶叶的品质:长时间摊放有些酶会恢复活性,杀青叶会红变,水份散失过多,堆积会造成黄汤、黄叶、水闷味或红梗。

综上所述,绿茶杀青技术的好坏在感官审评上必定有反映。反过来,我们可以通过感官审评指导和纠正茶叶加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改进杀青技术,提高绿茶品质。

参考文献

[1]陆松侯,施兆鹏,茶叶审评与检测[H].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篇5:药品技术审评工作程序

药品审评中心注册申请电子提交工作手册

(2010年4月)

一、什么是电子提交?

电子提交:注册申请人的注册申请被受理后和技术审评过程中,及时通过CDE网站提交与该申请相关的部分申报资料电子版文件,如质量标准、药品使用说明书、包装标签、工艺资料和药学、药理毒理和临床试验综述等资料(WORD文档)的过程。

二、为什么要进行电子提交?

经过您以电子文件方式提交的申报信息资料,可以使您申报品种的信息快捷、准确的为技术审评所用,缩短审评时间,减少药品研发周期。

三、哪些申报资料项目需要进行电子提交?

1、申请生产的品种(中药、化药、生物制品),需进行电子提交的资料内容为:

(1)质量标准(生物制品为制造和检定规程)

(2)药品使用说明书

(3)包装标签

(4)工艺资料

(5)起草/修订说明

(6)立题目的与依据

(7)对主要研究结果的总结与评价

(8)药学研究资料综述

(9)药理毒理研究资料综述

(10)临床试验研究资料综述

2、申请临床研究的品种(中药、化药、生物制品),需进行电子提交的资料内容为:

(1)立题目的与依据

药品审评中心注册申请电子提交工作手册

(2)对主要研究结果的总结与评价

(3)药学研究资料综述

(4)药理毒理研究资料综述

(5)临床试验研究资料综述

对于补充申请:可根据申请的实际情况提供上述相关文件,如:相关补充申请的背景文件,修改质量标准或药品使用说明书的补充申请需提交质量标准或药品使用说明书的电子文件。

对于补充资料:若涉及质量标准、药品使用说明书、包装标签和工艺资料等变更的注册申请,在补充资料提交药审中心后需同时将上述资料进行电子提交。

关于临床试验数据库和人体药代动力学图谱的电子提交:请按照《关于提交临床试验统计数据库和人体药代动力学全部图谱的通知》(2009年2月16日)的要求进行提交。

四、何时进行电子提交?

请您务必在注册申请被注册管理部门受理后10-15天,登陆我中心CDE网站,在“进度查询”栏目确认我中心是否已接收到您的申请。在我中心正式接收注册申请后,注册申请人通过CDE网站“电子提交”栏目进行相关资料的电子提交,或在审评过程中根据中心审评团队的要求进行相关资料的电子提交。

五、如何进行电子提交?

第一步:请您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中心网址http:// 进入中心主页(见图1),点击页面右侧的【电子提交】栏目进入我中心“电子提交系统”用户登录界面。

药品审评中心注册申请电子提交工作手册

(图1)

第二步:电子提交系统界面(如图2所示),请您在界面对话框内输入用户名和输入口令进入到电子提交界面进行电子提交相关工作。如初次登陆,则请先按照提示要求完成用户注册,成功注册三个工作日后请用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再次登陆进行电子提交。为确保您电子提交工作的顺利进行,请填写真实的信息。

(图2)

第三步:登陆后,进入提交操作界面,请在【操作】栏模块中选择如图3中所示图标,并点击进入,开始进行文件的操作。“文档提交”界面目前共有“电子提交”和“电子修订”两个入口,根据《关于取消现行审评程序中提请申请人修定质量标准、说明书事宜的公告》相关工作要求,2010年5月1日之后将取

药品审评中心注册申请电子提交工作手册

消“电子修订”入口,统一通过“电子提交”通道提交电子文档。

(图3)

第四步:创建申报资料,如图4所示在对话框内输入所要提交申报资料的药品受理号、受理日期、联系人以及联系电话,为了便于审评人员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每次创建文档时务请准确填写真实的联系人和联系电话。然后点击【创建】按钮进入电子文件上载界面。

(图4)

第五步:电子文件的提交,首先将需要提交的文件名按照要求进行修改,质量标准的文件名为“standard”,药品使用说明书的文件名为“direction”,包装标签的文件名为“package”,工艺资料的文件名为“technics”,起草/修订说明的文

药品审评中心注册申请电子提交工作手册

件名为“introduction”,立题目的与依据的文件名为“summary_lt”,总结与评价的文件名“summary_zj”综述资料的文件名分别为药学“summary_yx”、药理毒理“summary_yl”和医学“summary_lc”,文件名修改完毕后在相应的提交框进行有关申报资料项目的附加(如图5),附加完毕后,点击【提交】按钮进行资料的电子提交。如您的提交不能一次完成时,可以通过点击【保存】按钮,将上一次附加的文件予以保存,当再次进入提交系统时则可以直接进行下一个文件的附加或者提交;如您想取消本次提交,请点击【注销】按钮结束此次操作。

在完成各项资料的相关附加操作后,点击【提交】按钮进行电子提交,页面将显示提示内容说明此次电子提交成功完成。

(图5)

第六步:查看电子提交文档信息,已创建或已提交的记录,可点击“文档列表”进入文档列表界面进行查看(见图6)。点击处于“待提交”状态的记录,可进入文档上传和提交的页面(见图7);点击处于“CDE已接收”状态的记录,药品审评中心注册申请电子提交工作手册

可查看已提交的文档项目信息(见图8)。

(图6)

(图7)

药品审评中心注册申请电子提交工作手册

(图8)

篇6:2008药品审评报告

2009年02月12日 发布

药品注册,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药品注册申请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拟上市销售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性等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同意其申请的审批过程。其根本目的是通过科学评价保证上市药品安全有效,保障和促进公众健康。在药品研制、生产、流通、使用一系列环节中,药品注册管理处于药品监管的起始阶段,是从源头上对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和实施监管的重要手段。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药品注册管理的模式从分散审批到集中审批,从审评审批一体化到受理、审评、审批三分离,药品注册工作在改革与发展中不断完善。特别是2007年修订施行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以科学监管理念为指导,通过整合药品注册管理资源,深化注册审评机制改革,严格注册审批程序,强化药品的安全性,实现对药品注册全过程的监督管理,逐步建立起统一高效、运行顺畅的药品注册管理体系。

去年是新修订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实施的第一年,为贯彻执行新办法,将立法精神和要求真正落到实处,我们又相继出台了《中药注册管理补充规定》、《药品注册现场核查管理规定》、《新药注册特殊审批管理规定》等一系列的配套文件以及几个药品研究技术指导原则。总之,从法制、机制和技术方面规范和完善了药品注册管理工作。

一、药品注册批准情况

2008年,我局共受理药品注册申请3413件,与06年和07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75%和18%,主要是由于仿制药申请和简单改剂型等申请数量的大幅度下降所致,(其中仿制药申请分别同比下降了85%和46%),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注册申报数量开始趋于正常,注册申请人更加趋于理性,药品研发秩序逐步好转。

2008年,我局共批准新药临床申请434件,其中有52种属于新化合物;批准新药生产申请165件,涉及119种药品,其中包括1类新药5个;批准仿制药生产申请1502件,涉及614种药品;批准药品进口申请99件,涉及83种药品。(以上数据均未统计原料药)

对于一些治疗艾滋病、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和涉及公共健康危机的药物,我们给予了重点关注。

(一)抗肿瘤药物。批准了37个国产抗肿瘤药的上市,其中13个为未曾在国内上市销售的药品。批准了13个进口抗肿瘤药的上市,其中12个为首次批准进口的抗肿瘤药。此外,还批准了56个抗肿瘤新药进入临床试验。

(二)抗艾滋病药物。批准了两种抗艾滋病药物的国产仿制申请(奈韦拉平片和拉米夫定片),批准了两个新抗艾滋病药的进口申请(马拉韦罗片和富马酸泰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此外,还批准6个抗艾滋病新药进入临床试验,包括1个创新性抗艾滋病疫苗。

(三)肝炎治疗药物。批准了12种治疗乙型肝炎的国产药物上市。此外,还批准了6个治疗乙型肝炎药品进入临床,其中1个为全新化合物。

(四)抗震救灾药品。“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为保证抗震救灾急需药品供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抗震救灾急需药品实行特殊审批,在很短时间内就完成了对红细胞保存液、血液保存液等药品的注册审批。

此外,我们还批准了大流行流感病毒灭活疫苗,为流感暴发性流行时的公共预防提供了有效保障。

二、关于过渡期集中审评工作情况

这是2008年药品注册的一项重要工作,开展过渡期集中审评是全国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的后续任务之一。为了解决一度出现的突击申报、资料造假等药品研制环节中的问题,经过一年半整治,到2007年底,我们监督企业主动撤回了近8000个申请,坚决纠正了药品研制中的不规范和弄虚作假行为。同时,新修订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从2007年10月1日起实施,提高了药品注册申报要求,规范了药品审评审批程序。但由于药品审评环节仍积压了约2.5万个申报件,严重妨碍了注册工作的正常开展。为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抽调系统内精干力量,成立专门工作班子,并充分发挥外聘专家作用,我们始终坚持依法行政的原则,坚持严格把关的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组织开展了过渡期品种的集中审评工作。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该项工作已基本完成。2.5万个申报件中,审评结论为批准的约有9200件,约占总数的37%;结论为不批准的约有1.53万件,约占总数的60%。通过开展这项工作,一方面有效解决了申报品种过多、审评审批严重超时的历史问题,另一方面极大地遏制了药品研制不规范和低水平重复的行为,对促进医药行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关于2009年药品注册工作思路

2009年,药品注册工作遵循的总的原则是“严”、“新”、“好”,也就是严格把关、严格标准;鼓励创新、立足创新;又好又快、安全发展。主要工作有五个方面:

(一)抓法规建设,完善药品注册管理体系

主要是研究制定《天然药物注册管理补充规定》、《药品标准管理办法》。

(二)抓源头管理,确保药品安全和质量

一方面,强化风险管理,严把上市药品准入关,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另一方面研究推行DMF(药品原辅料质量主档管理)制度,建立长效机制,强化原料药、辅料、化学中间体和药包材的管理。

(三)抓标准管理,促进药品质量全面提高

分期、分类、分步,全面推进“药品标准提高行动计划”的实施,完善药品优胜劣汰机制。

(四)抓监管效能,重塑药监新形象

优化资源配置,优化工作流程,增进信息共享,提高审批效能,研究制定《药品注册质量管理规范(GRP)》,规范审评审批行为,保证注册工作质量和公平。

(五)抓队伍建设,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

一是继续开展多层次多方位的培训工作,二是继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形成以制度管人、靠制度管事、用制度管权的良好氛围。

近年来,国际上药品质量管理的理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从“药品质量是通过检验来控制的”到“药品质量是通过生产过程控制来实现的”,进而又到“药品质量是通过良好的设计而生产出来的”﹝即“质量源于设计”(QbD)﹞理念。这就意味着药品从研发开始就要考虑最终产品的质量。在配方设计、工艺路线确定、工艺参数选择、物料控制等各个方面都要进行深入研究,积累翔实的数据,并依此确定最佳的产品配方和生产工艺。

根据这种理念上的改变,就要求药品质量监管的控制点要逐渐前移,从过去单纯依赖终产品检验,到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再到产品的设计和研究阶段的控制。简单讲,就是从源头上强化注册监管,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

此外,我们还将积极利用审评审批政策鼓励和支持创新,减少低水平重复,不断规范审评要求,逐步形成科学合理、公正透明的药品注册管理体系,树立药品审评工作新形象,开拓药品注册工作新局面。

小贴士:

1.“药品质量是通过检验来控制的”,即“检验控制质量”模式,是指在生产工艺固定的前提下,按其质量标准进行检验,合格后放行出厂。劣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检验仅是一种事后的行为。一旦产品检验不合格,虽说可以避免劣质产品流入市场,但毕竟会给企业造成较大的损失;其二,每批药品的数量较大,检验时只能按比例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当药品的质量不均一时,受检样品的质量并不能完全反映整批药品的质量。

2.“药品质量是通过生产过程控制来实现的”,即“生产控制质量”模式,是将药品质量控制的支撑点前移,结合生产环节来综合控制药品的质量。这一模式的关键是首先要保证药品的生产严格按照经过验证的工艺进行,然后再通过终产品的质量检验,能较好的控制药品的质量。这一模式抓住了影响药品质量的关键环节,综合控制药品的质量,比单纯依靠终产品检验的“检验控制质量”模式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生产控制质量”模式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其不足之处在于,如果药品的研发阶段,该药品的生产工艺并没有经过充分的优化、筛选、验证,那么即使严格按照工艺生产,仍不能保证所生产药品的质量。

3.“药品质量是通过良好的设计而生产出来的”,即“设计控制质量”模式,是将药品质量控制的支撑点更进一步前移至药品的设计与研发阶段,消除因药品及其生产工艺设计不合理而可能对产品质量带来的不利影响。根据这一模式,在药品的设计与研发阶段,首先要进行全面的考虑,综合确定目标药品,然后通过充分的优化、筛选、验证,确定合理可行的生产工艺,最后再根据“生产控制质量”模式的要求进行生产与检验,从而比较全面的控制药品的质量。

上一篇:党建大讲堂心得体会下一篇:虚拟机安装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