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大学生创业

2024-04-10

重庆市大学生创业(精选9篇)

篇1:重庆市大学生创业

重庆市扶持大学生创业成效明显

为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我市积极打造大学生微型企业创业园,通过减免租金,推行“一站式”服务,增加资本金补贴,免收行政规费等措施,支持和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和毕业年度在校大学生入园创办信息技术、文化创意、高新技术等产业类微型企业,探索大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新路,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在高校、媒体和网络中打造大学生微企宣传推广平台,激发创业热情。截止到7月底,已有9204名大中专毕业生和在校大学生创办微企,占全市的13.56%,解决和带动就业7.36万人。

二是在四川美术学院等高校建立11个大学生微企创业(孵化)园,入驻微企898户,解决和带动就业7809人。园区洽谈项目达500余个,营业额突破2千万元。三是建立大学生微企创业指导站,推行“一站式”服务、开设“专家讲习班”、 举行“微企沙龙文化季”、创建“法律援助室”,畅通创业渠道。建立导师产业引导、干部帮扶、企业带动的.“三带一”帮扶机制,助推成长壮大。

-08-20创业教育将成高校本科必修2012-07-30重视高校创业教育的创新特性2012-08-21重庆市扶持大学生创业成效明显2012-08-21让孵化基地成大学生创业“温床”2012-08-21湖南长沙县大学生创业大厦预计8月底投入运营2012-08-21宁波江北:小额担保贷款助大学生圆创业梦

篇2:重庆市大学生创业

2009年重庆市大学生创业教育调查问卷

1.贵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形式主要是(可多选)()

A.专门课程(共____门)B.专题讲座C.创业类活动(____次/学年)

D.创业类竞赛(____次/学年)E.其他

2.贵校认为创业教育主要目的是(可多选)()

A.培养创业意识与创业精神

B.转变就业观念、拓宽就业渠道

C.介绍创业知识、提高创业能力

D.开展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E.其他

3.贵校学生目前对创业教育的态度是()

A.非常感兴趣,参与积极性高(参与比例为_____%)

B.比较关心,但参与者较少

C.认为事不关己,缺乏积极性

4.贵校有无单独开设创业教育课程()

A.已开必修课(____学时)B.已开选修课(____学时)C.筹备中D.5.若贵校已开设创业教育课程,教育对象是()

A.全体学生B.个别专业学生C.毕业班学生D.有创业意愿的学生

6.贵校有无创业教育专用的教材()

A.有自编且公开出版的教材

B.有引进的公开出版教材

C.有自编讲义

D.没有专用教材

7.贵校目前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情况()

A.有校内专职师资队伍

B.仅有外聘教师

C.没有专职师资

D.AB均有

8.贵校目前创业教育师资背景是()

A.自身有创业实践和经验

B.受过创业方面相关培训

C.校内一般教师

D.AB均有

E.没有

9.贵校对大学生创业提供的支持包括(可多选)()

A.市场信息

B.专业指导及创业政策

C.资金

D.创业孵化基地

E.没有没有

10.贵校认为 “创业孵化基地”(可多选)()

A.能切实提供创业扶持、服务

B.能形成良好创业氛围

C.可以实施创业计划和项目

D.其他

11.贵校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的专项资金为()

A.无B.10万以下C.10万~50万D.50万以上E.可提供具体数字

12.贵校主要是哪类学生从事自主创业()

A.理工类

B.经管类

C.人文类

D.医学类

E.其他

13.贵校学生从事创业主要是在哪个阶段()

A.在校期间

B.毕业后直接创业

C.先就业再创业

D.其他

14.贵校为大学生提供的创业实践项目为()

A.有(____项/学年)B.无

15.贵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及时间的场地为()

A.有(_______㎡)B.无

16.贵校在进行创业教育中遇到的最大的障碍是(可多选)()

A.没有纳入教学计划

B.缺少创业教育师资

C.缺乏创业教育教材

D.学生创业意识不强

E.其他请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贵校认为当前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外部环境如何()

A.很好,政府、企业和社会都比较重视

B.较好,主管部门比较重视且有相关措施

C.一般,雷声大雨点小

18.贵校对当前高校创业教育有何建议?

附件2:

2009年重庆市大学生创业调查问卷

一、基本信息(必填)

学校名称:

性别:()A.男B.女

学历:()A.专科B.本科C.硕士D.博士

毕业年份:()A.2010年B.2011年C.2012年

学院(系)专业

二、对创业的认识

1.您认为什么是创业?()

A.开办一个企业(公司)B.只要开创一份事业都可以叫创业

C.开发一项前沿的科技项目D.其它

2.您对创业是否感兴趣?()

A.很有兴趣B.比较有兴趣C.一般D.不是太感兴趣E.没兴趣

3.(第2题选择A和B的填写)您对创业的兴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E.毕业前后F.其它

4.您是否有过创业的打算?()

A.完全没有B.考虑过C.正在进行创业D.已经成功创业

5.(第4题选B、C、D的填写)如果您有创业的想法,是来源于()

A.家庭影响B.朋友影响C.传媒影响D.学校创业氛围影响

E.其它(请注明________________)

6.您认为创业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可多选)()

A.强烈的挑战精神B.出色的沟通及交际能力C.较好的专业知识

D.管理及领导艺术E.良好的社会关系F.对市场的认识水平G.其他

7.您认为您所学的专业有创业前景吗?()

A.有前景B.前景不大C.基本没前景D.没前景

8.您认为,当前大学生创业的社会环境怎么样?()

A.比较好B.一般C.较差D.说不清楚

9.您对国家和学校出台的扶持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

A.经常关注,很清楚B.偶尔关注,比较清楚C.不太主动去了解,但知道一点

D.一点也不知道

10.您认为大学生创业相对于社会其它阶层的优势在哪里?(可多选)()

A.年轻有活力,勇于拼搏B.专业素质较高

C.学习能力强,有创新精神D.具有更多的信息渠道E.其它

11.您认为创业最吸引您的原因是哪一项?()

A.创业能使个人获得不断的成长和发展B.创业成功能使自己成为主宰生活的强者

C.有强烈的创业兴趣和欲望D.通过创业迅速提升自身的社会地位

E.对金钱和自由的渴望F.挑战自己的能力、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G.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H.解决就业I.其他

12.(第3项选择A和B的填写)促使您做出创业决策的最直接原因是?()

A.就业压力大B.准备创业的朋友的带动C.家庭和学校的支持D.有资金或项目

三、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和看法

13.你觉得本校的创业教育开展情况()(选D的直接跳到15题)

A.很好B.还可以C.很一般D.几乎没有E.不了解

14.您所在的高校在创业教育方面开展了下列哪些工作?(可多选)()

A.经常请创业成功人士或创业领域专家开设讲座B.开设了创业教育选修课或必修课

C.设立创业指导机构提供服务D.建设创业实践基地E.举办创业大赛F.其它

15.您觉得创业教育开展的主体应该是()

A.政府B.劳动培训部门C.高校D.其他

16.您获取创业知识的来源是:(可多选)()

A.教师授课B.活动加训练C.亲身实践D.家庭环境E.同学或朋友F.媒体和社会宣传

17.您认为您现有的创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满足创业的要求吗?()

A.满足B.基本满足C.说不清D.不满足

18.如果高校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开展创业教育,您更倾向于哪几种?(可多选)()

A.专家讲授创业必修课或选修课B.创业者讲授创业必修课或选修课

C.由创业者或企业家提供定期讲座D.以创业实践和创业模拟分析作为创业指导课程的主体

19.如果学校开设创业指导课程,您希望课程内容更注重哪些方面?(可多选)()

A.市场营销B.财务税收C.个性化辅导D.人际交流与沟通技巧

20.您参加过多少次创业方面的讲座或培训?()

A.0次B.1~2次C.3~5次D.5次以上

21.(第20项选择BCD的填写)您认为这些讲座或培训对您是否有帮助?()

A.帮助很大B.有些帮助C.一般D.帮助不大E.基本没有帮助

22.您所参加过的创业活动类型是:(可多选)()

A.听取教授讲座B.听取创业成功人士报告

C.参与实际技能培训D.参与创业计划大赛E.没参加过

23.您所参加过的创业计划大赛是:()(选E者跳到26题)

A.校内比赛B.重庆市比赛C.全国比赛D.其它E.没参加过

24.您参加创业计划大赛目标是什么?(可多选)()

A.重在参与,锻炼个人综合能力B.认真准备,体现个人综合素质

B.积极应对,为走上创业之路做好准备D.获奖并得到大学生创业基金支持

25.参加这些创业大赛对您有何影响?()

A.有很大影响,大大地提升了自我创业在心目中的地位

B.有影响,了解了创业的技巧和手段

C.没有太大影响,和一般学生活动一样

D.纯粹是一种浪费时间和精力的活动

四、创业准备及创业选择

26.您是否有过除家教以外的其它兼职经历?()

A.是B.否

27.您从事兼职的原因:(可多选)()

A.锻炼自己的能力B.尽早接触社会C.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

D.认识不同的人E.打发时间F.其它

28.在创业之前,您会做哪些准备?(可多选)()

A.参加创业计划大赛 B.看创业书籍 C.到企业实习D.求教创业型企业家E.其它

29.如果创业,那么您会选择哪种形式?()

A.合伙创业B.家庭创业C.自主创业D.其它E.创业案例分析F.创业机会和环境分析G.政府出台创业优惠政策解读E.其它

30.如果创业,那么您会选择哪个领域?()

A.与自身专业相结合的领域B.自己感兴趣的领域

C.往当今热门的方向发展(如软件、网络等高科技行业)

D.启动资金少、容易开业且风险相对较低的行业E.其它

31.如果创业,您会首选哪里?()

A.自己家乡B.东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C.西部地区D.所读大学的城市E.其它

32.您会选择在什么时间开始创业?()

A.在校期间(不包括毕业当年)B.毕业当年C.毕业后2年内

D.毕业后3~5年F.没有打算

33.如果要选择一个合作伙伴,您比较愿意和哪一类人一起创业?()

A.同龄人B.有经验的人C.学历高的人D.有资金基础的人

五、创业的障碍和需要

34.影响大学生创业成功与否的因素诸多,请选择出您认为比较重要的因素:(可多选)()

A.家庭经济条件B.个人管理经验、专业技术知识及个人能力

E.社会关系F.机遇 C.政府的政策D.市场大环境

G.学校提供的鼓励与支持H.坚强的信念与良好的心理素质I.其他

35.您认为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A.资金短缺B.经验不够,缺乏社会关系C.要考虑发展前景

D.家人的反对E.面对风险心理承受能力不足F.其它

36.在创业过程中,如果遭遇失败和挫折您将会以何种心态来应对?()

A.积极面对,勇往直前B.不在乎失败,任其自然发展

C.消极应对,停滞不前D.直接放弃,失去信心,心灰意冷

37.您认为政府在大学生创业方面应该做哪些扶持?(可多选)()

A.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支持B.社会化专业化管理服务机构提供服务

C.政策支持D.宣传鼓励E.政府不应该扶持,不应再出台过多的这类政策,使大

量大学生盲目地选择创业F.其它

38.您认为学校是否应该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应该采取何种鼓励措施?(可多选)()

A.学校提供配套资金B.纳入大学科技园区提供场、实验设备等环境和服务

C.将创业课程纳入必修课D.其它

39.您认为大学生创业最需要的是什么?(可多选)()

A.个人或团队研究成果或专利B.个人强烈的价值观志向C.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支持

D.学校提供的各类创业培育和服务E.得到社会化专业化的管理和服务

六、创业的期望

40.您对自己创业的前景是一种什么感觉?()

A.自信B.迷惘C.有压力D.赌博感E.其它

41.您对自己人生的期望是:()

A.做一名企业家或职业经理人 B.在机关事业单位谋取稳定职位

篇3:重庆市大学生创业

一、重庆市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 重庆市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实践和理论的热点问题, 引起了人们的激烈讨论, 通过调查发现, 重庆市高职院校在创业教育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

1. 缺乏正确的创业教育理念。

在实践中, 不少高职院校根本无法准确理解创业教育, 造成了一定的困惑。从目前看来, 一些高职院校尚未构建起较为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 没有全面了解创业教育的核心内容。事实上, 创业教育并非仅仅停留于引领高职学生创业致富、就业谋生和开设店铺等行为。当前, 我们了解到, 在现有的高职培养体系中, 没有重视高职学生的“创造性”、“高教性”, 一味追求“职教性”, 出现了过于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情况。实际上, 高职学生是否具备较强创新意识,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知识储备、逻辑和思维训练是否到位。更确切的说, 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过于强调操作性、技能性的做法, 并不足取。换句话说, 高职院校一旦缺少创新性, 那么它和中职教育的有无不同之处?

2. 缺乏专业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一般来说, 在深入了解企业运营管理的基础上, 高职院校教师只有具有相应的投资、创业经历, 才能让讲解的创业教育课程更容易被高职学生接受。事实表明, “理论派”的指导教师并不在少数。的确, 这些指导教师的知识结构十分单一。更详细地说, 相当一部分指导教师的薄弱环节在于:创业相关方面的综合知识了解甚少。这些综合知识包括:企业管理、法律、市场营销、融资、工商税务等等。调查研究显示, 重庆市高职院校缺乏较为专业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不少指导教师年纪小, 有的刚毕业就从事教师岗位。更进一步说, 这部分年轻教师十分欠缺实践经验和工作经历, 不具备较强的说服力。这里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 缺乏合理的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和缺乏完善的创业教育外部环境, 应该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二、重庆市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对策建议

在对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现状深入了解之后, 接下来, 提出了以下几点意见和想法, 希望能够为实践工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1. 优化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

当前, 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对指导教师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值得肯定的是, 创业教育专职教师的数量应该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与此同时, 通过一定的方式, 高职院校倾向于创业教育教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这个方式是:以创业企业家、专业教师为主, 搭建一支优质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除此之外, 注重教师的人才引进, 不可忽略。在实践中, 我们应该结合实际情况, 努力为广大教师提供更多的理论培训机会, 积极指导教师进行相应的实践锻炼。从一定意义上说, 只有合理调整指导教师的知识结构, 定期组织教师开展相关方面的研讨活动, 只有大幅度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才能进一步提高办学效率, 才能实现不断强化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除此之外, 树立创业教育新理念, 不容忽视。

2. 构建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在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规划与设计是极为关键的环节之一。这就意味着,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规划与设计是实施创业型就业教育的有力支持。从内容上看, 实践课程和学科课程是重庆市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全部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来说, 学科课程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在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下, 高职院校应该树立起正确的人才培养理念, 从各种各样的学科中挑选出符合高职院校学生全面发展的知识, 进而科学、合理地组合成相应的课程。不可否认的是, 必修课是高职院校创业型就业教育考虑的第一要素。通常来说, 必修课的着重点在于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达到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相关方面包括: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心理素质、创业技能等等。从某种程度上说, 绝大多数高职院校设置选修课的主要目的在于:让重庆市高职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 在学习课程的时候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进而更好地符合变化发展的需求。与此同时, 强化跨专业、跨学科的横向联系, 合理调整已有课程体系, 有助于达到文理交融的目标。这里需要进一步明确指出的是, 营造完善的创业教育外部环境, 应该引起有关方面领导的高度重视。

结束语

总而言之, 重庆市高职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从目前看来, 绝大部分重庆市高职院校正处于改革发展时期, 有待不断进步。为此, 我们只有充分考虑现实状况, 进一步明确创业教育目标, 科学调整已有的创业教育资源, 才能顺利完成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转型”, 培养出越来越多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另外, 我们应该全面了解学生, 注重强化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 达到最大限度地提升高职学生的创新意识的目标。

摘要:为了大幅度提升高职学生的创业意识, 为了进一步增强高职学生的创业能力, 为给高职学生踏上创业之路奠定结实的基石, 重庆市高职院校应该结合实际情况, 及时转变教育观念, 构建较为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 努力创造良好的创业教育氛围。本文在全面分析了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现状之后, 提出了一系列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对策建议, 希望能够对具体的实践工作起到十分有益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1]胡先学, 王文鑫.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现状及对策探讨—以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 2013.

[2]吴吉义, 柯丽敏.大学生网络创业现状与趋势[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0.

[3]舒卫华, 王小娟.新时期大学生创业教育探析[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 2009.

篇4:重庆市大学生创业

摘 要 重庆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受到了重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影响重庆市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较多,本文着重从重庆市农村创业对于重庆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关系方面入手,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 农村创业;农村经济发展;重庆市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24--02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突破农村传统的生产方式,调整农村生产结构,合理支配农村资源,改变城乡二元经济体制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方法[1]。其必然之举就是推进农户创业,是改造传统农业、发展非农经济、促进农村城镇化和农村工业化发展。

重庆市农村创业是指积累了一定资本和具备相当的创业能力的农村居民或者城市投资者,通过寻求和开拓新的市场,合理配置各种资源,创新生产方式和组织生产形式,进一步的推进当地农村经济的长足发展。

1 重庆市农村创业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现状

数据显示,重庆市农村创业的主要领域还集中在农业领域。2004-2012年,从事农林牧渔业的人员占农村从业总人员的比例从59%下滑至43%,从事农业领域的额人员仍然占农村从业总人数的40%以上的比例。其中,第一产业主要是茶园、瓜果类、果园、水产养殖、林业投资等领域。由此可见,重庆市的创业领域由于农民的知识技能有限,自然条件的限制以及经济条件无法满足需求等多方面的限制,主要还是以传统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导,第二、第三产业发展较慢,使得重庆市农村的资源无法得到合理的利用。

从具备农村创业的可能性来看,在重庆市农村本地的人群构成有村务农农民、返乡农民工、回乡大学生等。2008年以前,为了得到更多经济收入,重庆市农村的年青农民,基本会到东部发达城市需求打工的机会。因此,农村基本上是没有创业能力的老年人,无法开展较好的开展农村创业,但2008年经济危机的爆发,迫使东部发达城市的由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化为技术密集型企业,大幅度的裁员导致大批农民工返乡,打外面接触了高新技术,学习了新颖观念的大批农民工返乡后开始自主创业,重庆市也不例外。

现阶段,重庆市农村农民虽然也已经积累了一部分的创业资金,但是仍然是不充足的,特别是常年在家务农和刚从高校毕业的大学生们。同时,在村创业的农民们消息渠道闭塞,资金来源渠道少,不能够从外部渠道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援。现在,虽然伴随着金融部门的市场改革,逐渐开拓经济发展较慢的农村金融市场,重庆市农村创业主体也能够从金融机构得到一定的创业资金,但也只是杯水车薪[2]。重庆市政府虽然也在积极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在重庆市农村的转变各方面均投入了较多的资金,但无法在重庆市农村创业方面投入过多的资金,因此,重庆市农村创业在各方获得的资金无法满足其创业对资金的需求。

重庆市农村创业的农村农民与农村创业的思想接触少,没能够很好地吸收理解创业的创新理念以及经营观念,打造现代化重庆市农村创业也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主要是靠市场的自行调节以及政府的控制进行有序的发展,在重庆市农村创业市场化的前提下,创业农民对于市场的概念以及运行规律等的知之甚少,严重不利于经济农村经济的发展。

2 大力发展重庆市农村创业的对策

产业结构多元化发展农村创业。重庆市农村经济发展程度越高,劳动力结构效应将不断地减少,企业要抓住契机转型,如可以由劳动密集型转变为技术密集型或者资金密集型。资金结构效应是要求各私营企业和个体有能力随着经济的发展节奏合理的处理好短期、长期资金的分配,保证企业或个体的资金链能够满足正常生产需要的同时,还可以提高资本收益率[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发展农村创业重庆市农村不但缺乏人才,而且面临着人口净流失的问题。所以,在保证减少人口流失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其素质,引进一批高素质人才。重庆市各地政府应该根据当地农村农民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科学的人才培养计划,向他们灌输正确的创业理念,在一定程度上逐渐提高其创业能力;对于回乡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缺乏相关的经验,仍需要加强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提供相关的实习平台,以帮助他们更快地融入到创业的生活中,减少创业成本的浪费。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在重庆市农村当地建立创业培训机制,完善创业服务体系,给当地农民创业提供可参考的创业建议,帮助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棘手问题,加强创业指导与服务。当地政府应该在政策上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创业主体制定符合其本身的政策,更具有可实施性,充分保障当地创业农民的权利。

改善创业环境发展农村创业。重庆市政府应该意识到,重庆市农村农民创业的情况是随着农村创业家庭收入变化而波动的,基于此种关系,政府必须出台相关政策来增加创业农户的收入,尤其是在转移支付、税费减免、财政补贴等方面给予支持,促使更多农户(尤其是中老年农户)多渠道、多元化进行创业活动,实现“以创带就”,解决农民群体就业困难,为农村经济发展重新注入活力[4]。

参考文献

[1]冀光,李素镕.浅析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现代商业,2013(231).

[2]龚小琴,江柯.促进重庆市农民创业培训对策研究[J].吉林农业,2012(263).

[3]张秀娥,张铮,刘洋.返乡农民工创业动机及激励因素分析[J].经济纵横,2010(6).

[4]王倩.农村金融、财政支农和农村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22).

篇5:重庆市大学生创业

一是强化宣传引导,放飞创业梦想。召开高校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工作推进会,举办“微型企业宣传周”活动,将创业指导送进高校;组织策划专题报道,举办微型企业展示交易洽谈会、创业明星巡回演讲、微企创业大赛、微企微电影展播和创业故事集等系列活动,大力宣传青年创业典型的先进事迹,提振大学生创业信心;开通小微企业名录,建立微型企业政策“阳光公示”平台,确保大学生创业者公平公正地享受微型企业扶持政策。截至底,共扶持大学生创办微型企业4.59万户。

二是加大扶持力度,激发创业活力。启动IT微企万户培育计划,将高校毕业生作为重要扶持对象,出台系列财税优惠政策对大学生创办的5类鼓励类微型企业进行创业扶持;帮助破解融资瓶颈,累计为大学生提供政策性贷款近40亿元,引入风险投资近3亿元;开展大学生创业培训,免费为没有经验的高校毕业生提供为期5天的政策解读、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多方面技能培训,提高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

三是延伸孵化平台,构筑创业阵地。着眼高校资源优势和大学生就业形势,整合重庆大学城微企孵化园、众创空间、创业基地资源,打造大学生微企梦花园;在高校试点建立微型企业创业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网上申请代理、执照远程打印、扶持政策申请、创业培训咨询等公共服务;在高校聚集区建立大学生微企孵化园,重点鼓励支持从事文化创意、高新技术、环保节能、现代服务业等行业的大学生创业者入驻。目前,全市建成孵化平台335个,入驻微企1.85万户,成功孵化出一大批优秀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和创新成果。

篇6:重庆南岸启动大学生创业扶持计划

重庆南岸启动大学生创业扶持计划

记者近日从重庆南岸区获悉,该区将启动“天图讯联”大学生创业扶持计划,免费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平台、资金等。即将启动的.第一期项目预计投资50多万元,将在重庆选取五个试点区域,每个区域组成五人创业团队,然后开展相应的培训,并提供资金、设备及后勤保障。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可拨打电话023-62632176进行咨询或报名。

篇7:重庆市大学生创业

重庆大学首届“学生创业大赛”初赛创业计划书基本内容

(一)基本部分

1.机会

(1)描述创业机会

瞄准清晰的市场需求、瞄准具体的目标顾客(群)

(2)描述产品或服务概念

使用类比,给出例子,解释怎样满足顾客的需求

(3)描述市场中的竞争

竞争者是谁,他们的产品是什么?

你的竞争优势是什么?如何保持这些优势?

2.策略

(1)策略+目标市场=创业模型

(2)怎样赢利?

(3)怎样把产品送到顾客的手中?

3.怎么做

(1)描述赢利潜力、预期收入、赢利能力、回收策略

(2)描述管理队伍、全面均衡、经验、不足

(3)行动计划

(4)里程碑

(二)可选部分:产品或服务的命名

命名时应考虑的因素:直观、时髦用语、暗示创业模型、有说服力、吸引顾客的注意力。

(三)注意:

1.以顾客为中心描述这一讨论的框架

例如您的产品或服务是一个正在出现的发展潮流的一部分

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

特定的大型应用

这个风险事业是一种解决方案

对顾客需求的特殊之处

初步的成功

篇8:重庆市大学生创业

1.1 培养目标不明确

当前, 重庆市相当一部分高校对创业教育培养目标把握不准确, 存在着培养目标定位模糊、片面、错位等问题, 严重影响创业人才培养质量。一是将培养目标片面地定位为培养企业家、经理人, 其教学内容也只注重教授创业政策、技巧、形式等基本层面, 而缺失对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素质等培养。二是将培养目标错位定位为比赛获奖、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等功利目标。有的高校将创业教育等同于参加市级、国家级创业计划大赛, 只注重对少数优秀学生团队进行短期突击培训以追求比赛成绩, 而没有形成全面、系统的创业教育体系。有的高校将创业教育目标定位为就业指导、提高就业率等。例如一些高校没有开设专门的创业课程, 而是在“就业指导”、“职业规划发展”等课程中涉及创业的章节。

1.2 课程设置不系统

目前重庆高校创业课程体系设置缺乏系统性, 具体表现为: (1) 创业课程数量少, 没有形成创业课程群。重庆高校开设的创业课程数量普遍较少, 具体表现为:一是必修课程数量少。重庆多数高校没有针对全校学生开设创业必修课程, 而只是在就业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的部分章节中讲授创业内容;一些高校开设的创业必修课程仅针对部分专业学生。二是选修课程数量少。重庆大多数高校均开设有面向全体学生的创业选修课程, 但在数量上大多为1-2门课程, 远不能满足创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也远低于国外发达国家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数量。重庆高校创业课程数量少, 导致课程设置零散、不能形成完整、系统的课程体系, 不能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创业教育, 其教学效果自然也较差。 (2) 理论与实践课程比例不协调。重庆高校开设的创业课程普遍存在理论课程多、实践课程少的现象, 所设课程类型片面集中于创业理论知识的教授, 而创业实践课程数量少、课时少。部分高校以讲座、报告代替创业实践课程, 而缺少或没有学生能够亲身参与、体验的创业实践项目。这不仅造成学生所学的创业知识与实践要求出现断层脱节, 缺乏操作能力与动手能力;而且直接影响学生对创业教育的学习热情。

1.3 创业实践教育不足

虽然当前重庆各高校逐渐重视创业实践教学, 但是因为观念、体制、资金等问题局限, 造成很多高校的创业教育仍处于低水平, 不能满足创业人才培养需要。一是创业实践教育活动形式单一、层次低。重庆大多数高校并没有形成系统、完善的创业实践教学体系, 创业实践教学活动大多创业讲座、创业沙龙、创业论坛为主, 实践教育活动形式单一, 且学生参与性不强, 实践与动手机会机会没有, 其教学效果自然也较差。二是缺乏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一方面, 校内创业实践基地数量少。整体来说, 重庆高校的创业教学实验室、实践基地、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等数量较少, 无法有效满足创业实践教学需求。另一方面, 校外创业实践基地数量不足。虽然重庆高校普遍采取建设校外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的方式来弥补不足, 但是高校与企业、社会组织、政府普遍缺乏合作的动力, 合作规模小、层次低、形式简单, 导致校外实践基地数量不足, 提供的创业实践岗位有限、层次低。高校只能为部分学生提供校外创业实践岗位, 而且实践时间短, 实践内容变为简单的参观学习、顶岗实习等。

1.4 社会服务网络尚未形成

当前, 重庆尚未建立起成熟的政府、高校、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联动的社会服务网络, 服务保障水平较低, 影响创业教育的进一步开展。一是社会力量参与程度低。重庆高校创业教育的资金主要来自政府拨款, 难以满足大规模、高层次创业教育需要;对立项的创业项目资助也局限在几千元范围内, 难以解决创业项目资金瓶颈。重庆的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等对高校创业教育投入的资金、物资、人力十分少。社会资源的缺失导致一方面导致重庆高校缺少创业教育所需的资源, 另一方面也割裂了创业项目与产业对接的平台, 从而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二是政府、高校、企业、社会组织等之间各自为阵、缺乏协同。政府虽然出台了很多促进创业教育的优惠政策, 但是部分政策缺少落实的细则, 政策的执行性、操作性受局限;高校将政策的宣讲力度不够, 很多学生并不能充分了解有关优惠政策。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大多只涉及创业学生, 而对提供创业教育服务的高校、企业、社会组织的权利缺乏保障与激励。政府、高校、企业、社会组织等多主体之间缺乏协同互动, 导致创业教育社会服务处于零散、无序、低效的状态。

2 促进重庆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对策

2.1 树立素质教育目标

培养目标是教育体系的核心, 其它教育要素都要紧紧围绕着培养目标这根轴线而运转。根据人才培养的规律, 高校创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分为总目标和阶段目标。总培养目标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通过创业教育教学, 使学生掌握创业的基本知识,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心理品质和创业能力, 使其具备从事创业所必备的知识、能力和意识, 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

2.2 设置课程模块体系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以培养大学生具备创业所必备的知识、能力和意识为核心,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课程设置上, 应围绕不同培养阶段大学生创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要求, 构建阶段递进式课程模块体系。“课程模块”即根据教学内容主题, 将创业教育课程分为创业精神与意识模块、创业知识模块、创业能力素质模块、创业实践模块;四个模块紧密衔接、相辅相成, 全面提升学生的创业知识、能力和素质。创业精神与意识模块以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观念为主, 课程主要包括创新思维、创意开发、创业心理学、创业哲学、创新与创业精神、创业讲座、创业论坛、创业沙龙、创业社团、创业俱乐部等。创业知识模块以掌握主要创业理论知识, 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创业素质、品质、技能等为目标, 课程主要包括创业基础、创业经济学、创业管理学、创业环境学、创业法学、创业人才学、创业型企业运营与管理、创业法律法规、资本投资、市场营销等。创业能力素质模块以提升学生的创业素质与能力, 提高其职业发展潜能为目标, 课程主要包括创业设计学、创业实务、社交技巧训练、创业能力提升训练、组织管理等。创业实践模块以培养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和技巧、解决问题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运用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 课程主要包括课程创业实验、专业创业实训、综合创业实践等。

2.3 构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体系

重庆高校应打破学科之间、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之间、校园与社会之间的三个壁垒, 把单一的课堂教学扩展到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创业实践教学中去, 拓展学生创业知识、素质、能力培养空间。根据创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打造课程创业实验、专业创业实训、综合创业实践平台。三个平台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 共同构成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体系。创业课程实验平台以课程实验为主要内容, 以培养学生的创业思维, 使学生掌握创业所需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为主要目标, 包括创业案例研讨、商业创意的发掘与评估、商务谈判实验、企业运作与管理实验、创业沙盘演练等实验课程。专业创业实训平台以创业第二课堂、创业实训活动、创业体验活动为主要内容, 以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动手能力为主要目标, 包括创业训练计划、创业竞赛、创业综合实训、商务模拟公司实训、创业体验实习等。综合创业实践平台以创业实战为主要内容, 以提高学生的创业综合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主要目标, 包括企业岗位实习、创业孵化基地实习、创业工作室、创业实战等。

2.4 建设社会服务网络

创业教育服务体系构建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社会组织、社区等各方社会力量协同合作、相辅相成, 共建社会服务网络, 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由于大学生创业需要政策与法律咨询、技术指导、信息服务、资金扶持、成果转化等多方面的服务支持, 而每一项服务又需要多个主体共同提供。政府应牵头, 联系高校、企业、社会组织、政府职能部门等组建重庆创业教育服务联盟;重庆创业教育服务联盟是松散型的合作组织, 多元主体之间通过对话协商、沟通协作等方式形成不同层次的“多边关系”, 例如政校合作网络、校企合作网络、社会合作网络等;各主体各司其职、协调合作、整合资源, 共同提供政策支持、资金支持、人力支持、信息支持、技术支持、中介支持等全方位创业教育服务。例如在政策支持方面, 政府部门负责制定促进高校创业教育的扶持性政策法规, 高校负责向大学生宣讲政策法规, 新闻媒介和社会公众负责营造良好的创业社会氛围, 企业和行业则在政策法规框架内积极参与合作办学, 各方协调配合, 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

参考文献

[1]李幼平.论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广西社会科学, 2012, (4) .172-174.

[2]雷家骕.中国高校需要怎样的创新创业教育[N].中国教育报, 2011-03-28 (5) .

篇9:重庆涌现农民工返乡创业潮

返乡创业潮中的三个开县弄潮儿

开县是重庆闻名全国的“打工第一县”,全县170万人口中,近70万人常年在外打工。“十二五”期间,开县每年都有超过1万多名打工仔、打工妹返乡创事业,创办的经济实体已超过2.7万户,投资总额超过275亿元。

谢世洪:“成都小吃”店主玩转新科技

大多数北京人并不知道,京城800多家“成都小吃”,90%都是重庆市开县人开的。这些开县人中,相当比例是——或曾经是——农民工。今年46岁的谢世洪,就曾是“成都小吃”店主中的风云人物。而今,他早已鸟枪换炮,试图在高科技领域分得一杯羹。他和合作者创办的重庆开县特飞航空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航空特殊动力材料,得到国家发改委“高精度工业CT无损检测系统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支持,获得了轻型航空发动机、高分子复合材料加工工艺和应用等50多项发明、130余项外观设计、220多项新型实用专利。他们开发的双转子回转式容积泵,目前正在申请国际专利。

1986年,初中毕业的谢世洪成为开县赵家镇长安村第一批“打工仔”之一。他一边为师傅放牛一边学中医,然后去建筑工地拉板车,再返乡结婚——刚步入社会的谢世洪,重复着与其他打工仔大同小异的故事。

看见别人当厨师能“半年前穿补丁衣服出去,半年后打领带回来”,新婚的谢世洪也去镇上学厨师,然后辗转漂泊10多个省打工。在成都锦江宾馆,经过一些类似于电影中“偷师学艺”桥段后,他成了大师的徒弟,成了厨师长,终于可以“打领带回来”了。

有一次,谢世洪出差到西安,走进一家小吃店吃午饭。他看着别人吃几元钱的小吃,而自己吃几十元的炒菜,还喝着酒,心里不免有点优越感。但小吃店老板却不高兴地埋怨:“你坐在这里慢悠悠地吃炒菜,起码让这张桌子少进账好几百元。”谢世洪有些生气,认为炒菜比小吃贵得多。但是老板却说:“这张桌子本来可以坐5个人,吃小吃都吃了几轮了。”谢世洪惊讶地了解到,这家小投入的路边小店,其实比很多大酒楼的利润高得多。

受到震撼的谢世洪,成为最早一批去北京开小吃店的开县人。

2002年,开县人陈代利在北京第一个以“成都小吃”开店并赚了钱,这让在北京的开县人备受鼓舞。谢世洪也向亲戚朋友借了20万元,在北京西站附近开了家近100平方米的“成都小吃”。生意好的时候,每天流水有1万多元。

这一时期开“成都小吃”的开县人,80%都赚了钱,买房买车的都有。谢世洪却决定把钱用来开分店。他一边在北大进修MBA,一边管理着7家店——最大的店有700多平方米。

2007年8月,在京的800多个开县小吃店老板,加入新成立的开县商会。邓文忠任会长,谢世洪等任副会长。一次偶然的机会,谢世洪在一次接待中结识了程中云,两人在“做飞机项目”上一拍即合。他们合开的公司开发出世界首款超轻型、可折叠的水上动力冲浪板,已获得数十项专利和CE等多项专业认证。

肖华:打工仔创办的鞋厂产品销到了国外

42岁的肖华,这名曾经的开县“打工仔”,如今在家乡开县拥有一家鞋业公司的一半股权,而该公司的资产超过1亿元。

1991年,19岁的肖华离开家乡,去福建晋江鞋厂打工,靠勤奋好学做到了销售经理,每月能有两三万元收入。他由此挣得第一桶金。在那个年代,七八十万元的积蓄已经足以为更大的梦想搭上起跑器。1998年,外出7年的肖华回到家乡,希望从正在推进的三峡迁建中找到机会。他承包了开县橡塑公司的一条生产线。在企业整体改制时,他和志同道合的下海青年杨勇一起,买下整个公司,从两人名字中各取一个字,成立了勇华鞋业有限责任公司。“在老家,人脉、政策都有一定优势,比如有三峡后期产业扶持政策、税收优惠、贷款贴息等。其中一些政策在沿海地区是无法享受的,土地价格也更低。”肖华说,“这让我们能做一些自己的事情。”

“产品从研发、生产到销售,都是自己做。” 肖华说,每年12月6日至次年1月6日,邀请销售商来公司开会,将来年需要的品种和数量确定下来,支付定金后,公司按计划生产,“经营风险也不大”。产品定位于中低端,每双鞋带来的利润很低,但积少成多,仍能累加出极其可观的数额。

几年发展下来,公司日渐壮大,现有资产1.0157亿元。去年生产了800多万双鞋,其中有一部分出售到西亚和东南亚国家。公司去年实现销售收入1.84亿元,纳税200多万元。

更大的意义在于,作为一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公司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公司现有员工686人,在农闲时的用工最高峰期间,有1029名工人在这里挣钱,其中以四五十岁的妇女为主。在开县,在鞋厂工作所得到的薪酬,足以让员工过上相对体面的生活,还能兼顾家庭。

曾汉宇:水里养的除了鱼,还有谋求上市的梦想

40岁的开县人曾汉宇,已跻身于重庆水产行业的最前沿方阵。

出生于开县厚坝镇大坝村8组的曾汉宇,1997年从合川水产学校淡水鱼专业毕业后,去师兄创办的通威集团打工。懂技术、头脑活络的他进步神速,很年轻就成为片区经理,年收入不低于50万元。当绝大多数人只能骑自行车时,这个农家子弟就开上了汽车。

nlc202309081154

曾汉宇发现,高温天气时,鱼的损耗非常大,侵蚀了很大的利润空间。也就是说,如果能减少运输中转,仅仅是节省下来的损耗,就是非常可观的收入。“鱼场必须有规模,但也不能太集中,要靠近市场终端,假如有自己的鱼场就好了。”一个念头在曾汉宇心中腾起。

2009年,开县举办首届乡情会,出台了返乡创业的一揽子优惠政策。曾汉宇听到这个好消息返回家乡,注册成立了重庆市飞渝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他将厚坝镇闲置的3000亩山坪塘进行改造升级,让“死鱼塘”成了“聚宝盆”,还被授予“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称号。在湖南,他也有2000亩养鱼基地。

“仅靠能吃苦还不够,科学养殖才是王道。”曾汉宇推行轮捕轮放的养鱼模式,每次放养的鱼种、大小、品类都很有讲究,实现了基地一年四季都有成品鱼销售。

2011年,曾汉宇又进行了“水上种蔬菜”的尝试,套养了珍珠蚌,提升了效益。

2012年,一场大洪水让曾汉宇的鱼跑光了。渡过难关后,他再一次加强了对基地的改造,2014年,他又投入七八百万元进行“小改大”“浅改深”的改造,“往后,还会提升设备的智能化程度,喝着茶就能知道鱼是否缺氧”。

曾汉宇说,他在重庆的基地已经形成了年产量近千万斤的规模,去年的销售收入7000多万元。“虽然投入大,但利润也不少。”踌躇满志的曾汉宇说,重庆的水产品每年的市场总量在50万吨左右,而重庆的自产能力不到30万吨。“这是一个直接连结到老百姓菜篮子的行业,有很好的前景。”

曾汉宇的企业吸引了风投的关注,注资额以千万元计。而今,曾汉宇正积极筹备公司上市事宜。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连锁效应

过去,农民工“打工一人,致富一家”,对于社会的效应,被业界称为“做加法”。而今,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动一方”,则成为业界口中的“做乘法”。从“加法”到“乘法”,返乡创业让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工,成为“全民创业”中一块不可小觑的重要力量。

在重庆,每年外出打工的农民工群体究竟有多大?权威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9月底,重庆市累计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809万人,“转移就业率超过95%,基本实现应转尽转。”其中,农民工返乡创业吸纳城乡劳动力就业170.3万人。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黎勇说:“农民工创办的企业,不仅对自己有价值,对整个社会也具有价值。”黎勇介绍,截至2015年9月底,全市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企业,吸纳城乡劳动力就业人数规模,相当于市内农民工就业总量的40%。“全市每年返乡的30万农民工中,有近5万人在返乡创业企业就业。”他说,比如开县兴泰电子有限公司,450名员工中,从广东返乡的占80%以上。

“这些人创办的企业,为留守务农的农民而言,也带来了价值。”黎勇说,很多农业产业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盘活土地资源和存量劳动力,既发展了农业,反哺了农村,更带动了农民增收创收,推动了精准脱贫。如云阳县红霖食品有限公司,与周边1000户养殖户签订长期养殖回收合同,仅养殖一项每年每户农民就能增收1.5万元。

“从更宏观的视野看,返乡创业还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黎勇说,农民工返乡创业为家乡发展带来了蓬勃生机,创业形成的集聚效应优化了当地原有的产业结构,配套和相关产业均得到了协同发展。如合川区农民工李万明创办的“石丫”鸡蛋品牌,产品远销西南各地,其蛋鸡饲料需求,带动了周边300农户发展种植玉米、蔬菜等饲料类配套产业。

忠县、奉节、秀山等地的返乡创业农民工,陆续打造了新型“淘宝村”,构建起云智网商城,将个人网商和数百家企业组织起来,在线下建立实体展示店,打造出覆盖县城、辐射乡镇的24小时物流配送体系。目前,这3个地方约有1万余名农户在家当起了供货商,形成了产业发展集群。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务处处长张德祥介绍,出身农家的返乡创业农民工,并非一窝蜂地盯着农业领域创业。他们创办的企业中,相当一部分是承接了东部地区梯度转移产业,有的是整厂迁移,有的是部分产品生产基地迁移,有的是产销链条的一个环节迁移。“尤其是电子加工、服装生产、小五金等制造行业居多,形成了市内建厂、市外销售的互补发展模式。”而且农民工创业,“并非都是‘大老粗’,有相当部分与科技创新紧密结合。”张德祥说,比如开县馗旭生物科技公司的实验室有博士14名,汇聚了50多个科研机构和高校的专家成果。可见,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返乡创业农民工正成为实实在在的推动力量。

“除了这些经济方面的效应外,我认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有助于缓解农村社会问题。”黎勇说,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土地撂荒等社会问题不容忽视,农民工返乡创业成为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据测算,全市约有9万留守儿童、11万空巢老人问题,因农民工返乡得到了有效缓解,“社会效益非常突出”。

开县厚坝镇大坝村主任李远林说,村里的年轻人,70%倾向于留在本县打工,“这和以前真的不同了”。

重庆开全国先河出台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

早在2008年,重庆就开全国先河,率先出台全国第一个省级层面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文件,此后,13个省市先后前来学习经验。

为了让农民工创业扶持落到实处,重庆在行业准入、行政审批、税费减免、综合服务等多个方面的政策上进行了细化。引人关注的是,微企补贴、创业担保贷款、“三权抵押”等多项“干货”政策向农民工开放。农民工开办个体工商户,除经营建筑业、娱乐业、广告业、桑拿、按摩、网吧、氧吧等行业外,其余均可享受小额贷款贴息政策。前几年,只有女性农民工才有资格享受小额担保贷款。重庆突破这一点,在2015年将贷款对象扩大到所有农民工。在贷款额度上,从2008年前的3万元逐步统一提高到15万元。

对于很多返乡创业农民工而言,工业园区门槛高、要求严、入驻难,他们只能望而却步。重庆则另辟蹊径,为他们量身打造了市、区县、乡镇三级返乡创业园区(创业街)。在园区,推出了很多含金量很高的政策。比如,吸纳农民工100人及以上就业一年以上的,可享受贷款利息补贴,最高可补贴60万元。近4年来,全市累计为156户返乡创业重点企业贴息5500万元。

重庆还组建市级小微企业融资担保公司,支持小微企业创业。全市累计为8.9万农民工提供小额担保贷款73.9亿元。

重庆将农民工纳入创业培训补贴范围,参训人员每人每年可享受1500元的创业培训补贴。近年来累计对7.5万名农民工进行了创业培训。

市、区县两级组建创业指导专家服务团,有300余名企业家、大学教授、科研院所专家、政府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为返乡创业农民工提供一对一的创业指导咨询服务。

在返乡创业园区建立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有人力社保、税务、工商等部门工作人员进驻,为创业者提供行政代办、综合审批等“一站式、保姆式”服务。如巫山县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区,为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提供标准化厂房第一年免收租金,第二年、第三年减半收费的优惠政策。征收的所得税,属于地方留存部分,实行先征后返。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黎勇介绍,“十三五”期间,重庆将集中力量推动返乡创业进一步提档升级。

(据《中国青年报》)

上一篇:老先生夸奖我作文300字下一篇:法经济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