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林中学2008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

2024-04-27

檀林中学2008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共7篇)

篇1:檀林中学2008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

檀林中学2008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

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对象评定

实施方案

根据县财政局、县教育局文件精神,本着高度社会责任感,确保补助资金落实到家庭困难寄宿生手中,体现公平正义,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成立檀林中学落实家庭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田野

副组长:刘洋 朱东辉 陈骅 张申祥

成员:胡洪益 各班班主任

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切实把好“申请、评审、公示”三个重要环节。认真组织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发放工作。

篇2:檀林中学2008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

本着公平、公正、鼓励创作的原则,为了更客观地做好本次晚会的评分工作,特制定本标准。

一、指导思想

为了活跃校园文化,陶冶师生情操,节目的思想内容要健康、积极向上,反映檀林中学的校园文化与同学们的精神面貌,具有教育性、娱乐性、思想性、创造性。

二、评委:

田校长、刘校长、胡主席、余有福、陈丽辉、余琼

三、评分细则:(总分10分)

1、表演节目属自编自导自演,内容与晚会主题相关;(1分)

2、节目内容健康主题鲜明;(2分)

3、仪容仪表整洁;(1分)

4、表演节目活泼富有亲和力;(1.5分)

5、节目表演艺术感染力强;(1.5分)

6、表演技能娴熟台风好;(1分)

7、节目表演专业水准较高;(1分)

8、作品表现完整,整体感觉良好(1分)

四、评分方法:

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取平均值。

五、奖项设置:

一等奖3个,二等奖6个,优秀奖3个。

檀林中学政教处

檀林中学团委

篇3:檀林中学2008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

1 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各级领导对教学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重视程度不够。

一些单位的领导不重视档案工作, 会上不讲档案工作, 检查不问档案工作, 考评没有档案工作, 导致档案工作成为副业中的“副业”, 档案工作中的问题难以得到解决, 档案工作条件难以改善, 档案工作人员也难以得到提拔与重用。一些领导自身对教学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轻视教学档案工作, 没有象对待教学工作、行政工作那样将教学档案工作列入年度工作目标管理考评, 档案工作、教学档案工作的好坏, 不与单位、部门的奖惩、领导的政绩、职务升、降挂钩, 加上一些专、兼职档案员的责任心不够, 业务能力不强, 严重影响着教学档案建设水平的提高。

1.2 教学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措施不得力。

近年来, 随着国家《档案法》、《普通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办法》等一系列档案法规的出台, 各高校的档案法规制度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从目前我省新建本科院校教学档案管理现状来看, 仍存在着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问题, 尤其是基层教学档案的管理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 存在着诸多问题。档案法律、法规在学校中认知度不高, 很多人不知道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 更不知道违反案法规所要承担的责任。

1.3 教学档案管理不标准、档案收集不系统。

调研中我们发现, 三所院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中没有严格执行和贯彻落实上级各项规定。有些院系、部门不严格执行规定, 不按规定归档, 不按期移交档案, 导致档案丢失、损坏, 影响了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造成损失。由于教学管理人员极少是档案专业毕业, 而且很多人没有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 他们不懂档案管理业务和要求, 致使教学档案管理虽有标准, 却不能很好地贯彻执行, 严重地影响了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同时, 教学档案收集不系统、不完整, 使大量宝贵的教学档案信息资源散失, 得不到有效的管理与利用。

1.4 教学档案缺少开放性。

传统的教学档案管理方式往往是建档入库, 注重保藏而忽视其应用价值, 缺少开放性。由于对教学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价值认识不足, 教学档案管理归类工作常常在半封闭的系统中进行, 其服务只是一种以收集、保存、借阅为主的模式。通过案卷目录、索引来反映档案信息, 需要人工查档来传递信息, 服务形式呈现被动性, 缺乏多渠道、多层次的综合服务功能, 没有形成档案管理者和信息需求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如黑河学院的档案科, 档案室门口曾有的“档案重地, 严禁入内”的标识让人望而生畏。这表明, 人们在思想意识上, 普遍认为档案是要保密的, 同样, 教学档案则被误认为是与认识、干部档案信息资源一样, 具有极强的保密性, 这样就严重制约了教学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工作。

1.5 教学档案管理工作队伍不稳定。

三所新建本科院校都没有给教学单位配备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 其教学档案的管理基本是由各部门的教务、教学管理人员、教学秘书、科研秘书、辅导员、干事等兼任, 而且人员更换非常频繁。由于他们身兼多职, 往往忽视档案管理工作, 到年度归档立卷时常常敷衍了事, 给教学档案管理带来很大不利。经过实地考察, 我省新建三所本科院校一些教学单位的教学档案管理队伍, 普遍存在队伍不稳定、专业素质不高的共性问题。如黑河学院各系的13名兼职档案员, 近三年内几乎全部被更换, 很多刚刚熟悉档案工作的兼职档案员非常轻易地就被调离原有岗位。

1.6 教学档案的资金投入严重短缺。

经过实地考察, 三所新建本科学校在教学档案管理资金投入上, 普遍存在投入量少、投入不及时等共性问题。三所院校中只有绥化学院花三万元钱购置了“南大之星”档案管理软件, 并逐步利用和开发其强大的信息处理功能, 为教育教学和学校发展服务。相比较而言, 绥化学院在资金投入上, 要好于其他两所院校。黑河学院至今没有档案密集架, 没有阅文室、办公室, 三名工作人员在档案库房中工作, 真可谓是经费紧、条件差。新的档案难以进室, 历史档案难以抢救, 现有档案难以保管,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对各系、部门档案工作的科学规范的检查和指导。

2 做好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2.1 规范和完善教学档案管理制度。

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作为一种动态的存在方式, 要考虑到它与其他工作的相互作用, 结合高校教育实践的有关特性和思想理念, 应制定、完善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 如《教学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教学档案的保管期限》、《教学档案案卷格式》、《教学档案档号编制规则》、《教学档案整理细则》、《教学档案开放办法》等, 确定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 使教学档案管理人员树立起强烈的责任心, 调动其积极的进取心。相关工作制度要由学校分管的校长负责组织, 由学校档案馆 (档案室) 具体牵头草拟制定, 以体现档案工作的专业性和科学性。三所院校应尽快制定符合本校档案事业实际状况的各项规章制度, 并认真贯彻落实, 以规范教学档案工作行为, 使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步入制度化轨道, 并逐渐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

2.2 提高全员档案意识、确立教学档案管理

新理念。当前高校档案部门的当务之急是制定出符合教学管理特点、具有可操作性的、至少是全校统一的归档范围, 消除档案收集的现有盲区。有关领导要充分认识教学档案在教学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信息情报作用, 高度重视教学档案工作, 确立信息时代所必需的“教学档案一体化管理”新理念, 建立教学档案科学管理新机制, 使教学管理工作与档案工作真正有机结合。为此, 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者一定要积极行动起来, 大力宣传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以及相关专业知识, 努力树立和提高全员档案意识, 确立教学档案管理的新理念。

2.3 加大资金投入, 改进教学档案管理水平和技术。

要加大教学档案工作信息化所需硬件设施的投入, 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和要求, 尽快采购高配置的计算机, 标准的档案装具。要采用档案管理软件进行录入, 实现教学档案的保管、编目统计、检索自动化, 切实提高教学档案管理水平, 形成纸质档案、声像档案、电子档案并存的新格局, 为方便师生、为方便教育教学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教学档案管理人员要熟练掌握计算机和一系列现代化科学技术和方法, 对教学档案进行有效的管理, 使教学档案更加系统化、规范化。

2.4 加强档案人员的业务培训。

培训的方式有很多, 如定期组织经验交流会、业余讲座、培训班、外出参观考察等, 同行之间互相学习借鉴, 激发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的事业心和使命感。黑河学院在这方面走在了前面, 2008年3月份, 单位组织了部分专兼职档案员分赴省内哈师大、哈商大、大庆师范学院、绥化学院等各高校考察学习档案管理知识, 大家一致反映, 考察学习开阔了视野、开拓了思路。7月份放假前, 组织了黑河学院档案业务培训会, 努力提高业务素质。

总而言之, 随着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蓬勃发展, 高校档案管理特别是教学档案的科学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相信, 我省三所新建本科院校教学档案工作将在全体档案人的共同努力下, 一定能够克服暂时的困难和不足, 取得更大的进步。

摘要:高校教学档案是高校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工作的历史记录, 是高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对黑龙江三所新建本科院校的实地考察, 分析了教学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规范教学档案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高校,教学档案,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程音姻.对当前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再思考[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2006 (14) .[1]程音姻.对当前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再思考[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2006 (14) .

[2]汤卫新.加强高校系级教学档案建设[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3 (3) .[2]汤卫新.加强高校系级教学档案建设[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3 (3) .

篇4:檀林中学2008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

高考冲刺阶段(四、五月份)的复习对同学们提高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阶段,是同学们依据考试大纲,巩固历史基础知识、提升历史学科能力的关键阶段)。本文结合高考文综历史学科考试的要求、近年来高考历史学科命题的特点以及本人高三历史教学的实践体会,谈几点对这一阶段复习的看法,供同学们参考。

一、明确2008年高考文综历史考试大纲的要求

(一)2008年高考文综历史考核目标与要求及命题设计思想

就历史学科能力来讲,考试大纲的考核目标与要求主要是运用归纳、比较和概括的方法对历史材料或学过的历史知识进行整理;根据特定的历史条件分析和评价历史现象;运用科学的观点解释说明历史现象;运用史论结合的方法阐述。考试大纲提出了“语言准确,逻辑严谨”的能力要求。“语言准确”指历史学科语言的正确使用,即在书写有关答案时尽量使用历史学科的专用术语表达有关史实、概念和历史结论等。“逻辑严谨”指科学的历史思维方法,即在书写有关答案时所表现出的清晰的思路、有序而完整的结构以及史论结合的写作方法。

历史学科试题设计思想是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影响的历史问题为素材,结合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形成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问题情境,论证和探讨相关问题。强调考查历史学科主干知识和基本能力,适当考查跨学科综合能力。

(二)2008年考试大纲历史学科知识点的新变化

2008年考试大纲历史学科新增考点19个。其中《中国古代史》有5个: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唐朝府兵制与募兵制;隋唐时期商业和城市与社会生活;庆历新政;宋代史学。《中国近代现代史》有10个:洋务运动的效果;维新派和顽固派的论战;“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湖北军政府的成立;孙中山北上和国民会议运动;工农运动的发展;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华北事变与瓦窑堡会议;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世界近代现代史》有4个:美国共和政体的确立;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亚洲人民民主国家;新科技的发展与特点。

其变化的启示是:中国古代史上关于夏、商、西周的经济重点要了解青铜文明的表现。在农耕文明时期,隋唐的商业相对繁荣。古代封建城市的典型代表长安,体现了封建都市的概貌。唐朝不仅有长安、洛阳这样的政治、文化、商业中心,还有南方的扬州、成都等商业中心,金融业也有发展,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中国近现代史部分增加了近代化的内容,如洋务运动的效果与教材观点不同,更多强调它在近代历史进程中的积极作用。作为体现政治近代化的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从客观上讲,推动了中国近代的政治革新。从社会发展角度思考,维新派与顽固派、革命派与保皇派的思想斗争,体现了近代中国人政治思想的不断进步,思想近代化推动了政治变革运动(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近代后期的历史更注重与中国共产党有关的内容及农民问题,如大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世界近现代史侧重历史发展线索的清晰,如“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使近代亚、非、拉美民族解放运动内容更完整;“亚洲人民民主国家”使二战后社会主义运动的内容更丰富。同时,新增考点重视创新,如唐朝的军事制度、美国的政治体制、新科技的发展等。对这些新增内容,同学们在考前一定要进行重点复习。

二、冲刺阶段复习备考策略

(一)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强化重点知识

1.系统复习基础知识

从近几年文科综合命题看,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的学科知识体系,不是只考查知识的覆盖面,而是强调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点,强调某个知识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学习历史,必须把握其总体的脉络,掌握教材的基本线索。同学们不仅要了解教材章与章、节与节之间的联系,还要构建每章重大事件之间的相关体系。

针对文综试题特点,这一阶段的复习,同学们还应以运用历史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要搞好学科内综合,强化学科同类知识及相关知识的联系性,重视主干知识的结构化和重新组合,提高复习效率,尽可能地从多角度思考某一个问题。如可将与台湾问题有关的内容整理为:①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台湾在元朝被称为琉球,归澎湖巡检司管辖;清前期设台湾府;中法战争后,设台湾省)。②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明朝末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开发台湾;甲午战争后日本割占台湾与台湾军民的反割台斗争;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1950年美国第七舰队开到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③国际法对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认同(1943年《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归还台湾等中国领土;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中国与各国建交的重要条件)。④美国对台湾问题政策的变化(承认台湾为中国领土→提出台湾地位未定论→重新承认台湾为中国领土)。⑤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宣布和平统一方针和首先实现“三通”的建议;1981年《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阐明统一后对台湾的基本政策;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等)。

2.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搞好对重点知识的复习

历史学科的重点知识,是构成学科整体知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知识,即能反映历史发展趋势和本质特征的内容;能体现人类文明进步历程的内容;能反映评价历史事件的生产力标准和客观实践标准的内容以及与社会现实问题相关的内容。这些内容从学科角度对于学生长远发展有着重要价值。如中国古代史将中华民族的崛起、强盛与衰落,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的发展作为主干内容;中国近现代史要重点了解近代中华民族觉醒与抗争的历史,中国近代化的历程,现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探索符合国情强国之路的历史,重要的中外关系等内容;世界近现代史要重点抓住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脉络,近代科技革命与世界整体化的形成,近现代国际关系演变及影响。对于重要的历史概念和结论,要准确无误地记住,要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掌握历史阶段特征和发展过程。

另外,高中历史学科的知识从类型上看,方法性知识和应用性知识是重点。方法性知识强调迁移,比如世界近代史上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和条件有政治、物质、技术、劳动力、市场几个方面,那么,在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的背景时,可以将这一结构性知识迁移过来。应用性知识重在理解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在新的情境中应用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这类知识在高考中容易成为命题的重点。可见,应用性知识从命题角度可以称作命题性知识。比如在中国历史或世界历史上,特别是在转型时期有重大作用和影响的社会事件、社会现象;在中国历史或世界历史上长期起作用或产生影响的典章制度等;在中国历史或世界历史上具有创新意义的社会事件、典章制度等;古今中外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在今天仍有影响、有值得重视和借鉴意义的内容等。

(二)历史解题技能训练应提高有效性

考前同学们会做一些模拟训练卷,以检查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学科技能。训练不仅要巩固、深化、活化所学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练出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来(但要避免“题海战术”)。在冲刺阶段复习中,能力提高的关键是重视历史解题方法的内化,因此,要加强训练的有效性。

1.高度重视并提高答选择题的正确率

具体方法是:一要总结不同类型试题的解题技巧,尤其对题干与选项之间的内在关系要把握准确,然后再比较选项之间的差别;二要注意审准题干含义,扣住关键词语,看清选择的角度和方向;三要推敲四个选项,不仅要弄清应选项的应选原因,而且还要明白非选项的不选原因,力求达到解答一道选择题、激活一串知识点的目的。

2.加大新情境类主观性试题的训练力度

具体方法是:一要研究高考试题,明确试题的情境、立意与设问,同时仔细分析答案,把握审题要求和解题思路,从中体会高考“怎么考”,从答案中体会“怎样答”——研究高考试题(典型的试题)是探索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二要注重培养自己审题、解题、答题的思路和方法。审题过程中,要审题型和题目要求、审关键词、审时空范围。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要充分重视审读试题的引导材料,明确引导材料的核心内容,确定其对答题的有效信息;然后确定解题思路和答题方法,看清题目设问角度和答题的依据;组织答案时,注意答案要条理化,要运用学科语言,做到逻辑严谨、层次清晰,还要注意文字表述规范、书写清楚。三要重视模拟考试后的反思性学习。每次考试后应仔细分析试题出错的原因,并进行归类,找到解决方案,在反思过程中改进、提高。只有这样,才能把自己从题海中解放出来,提高解题质量,从而极大地提高复习效率。

3.材料题的解题方法提示

文综试卷材料题注重提供新的材料,因此整合相关信息是解题的关键。下面分四类进行归纳:

(1)文字材料类:①理解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即根据材料显示的时间、出处、注释、设问及材料内容,依托课本,对材料重点词语进行推断。②运用有效信息阐释问题。即根据设问,划分材料层次,提炼每一次层次的含义,结合材料与课本内容作答,并将有效信息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予以分析。

(2)数据图表类:①读懂表格的标题,明确表格反映的内容。②根据设问,对表格数据进行纵向或横向分析,注意时间、分项栏和数据变化的起点和终点,从中发现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③结合历史阶段,认识历史现象的本质规律,得出相关认识。

(3)历史地图类:①了解图题、图例及注记。图题高度概括了地图反映的历史内容,图例是地图中的说明符号,注记是地图的一些标识,了解这些都有利于阅读地图。②根据设问要求,搞清楚解题思路,仔细读图,提取有效信息。③利用提取的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④若是一组地图,它们反映的历史内容往往密切相关,通过比较可认识到历史事物的发展态势。

(4)漫画、图片类:①从图画中分析漫画或图片所反映的历史时代。②认真分析其中的图片和文字,从中获取历史信息。③根据问题,结合图画思考作答。

很多同学做题不得分或者得低分的原因,不是知识没掌握,也不是内容不知道,而是在审题时思维缺乏严密性和逻辑性,没有扣住题目的要求,答非所问,以致失分。这个问题不解决,高考分数很难提高。所以必须进行思维的严密性和逻辑性的训练,精选试题进行限时训练。

总之,在解答主观性试题时,我们要做到审题准确、思路清晰、表述规范。只有经过训练,知识、方法才能真正内化为自身的能力。

(三)注意对历史问题与社会热点问题的合理整合

1.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理解

所谓社会热点问题,是指当前(当代)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或现实、重大的社会问题。复习时,确定社会热点问题的依据是时政新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老百姓关注的社会问题、社会科学的热点、三个学科交叉的问题、近年的长效热点问题等。

现实热点问题很多,是否能作为命题的载体,从近年来的试题看,具有学科热点、时政热点和人文热点的综合性热点是命题的重点。笔者个人认为主要依据有四点:一要看热点问题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程度;二要看热点问题与考点的关联程度;三要看热点问题是否与政、史、地三科基础知识相关;四要看是否属不同热点的交叉点即混合热点。符合以上几点才易于命题。

2.社会热点问题与历史知识要合理整合

历史试题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提倡社会热点问题与书本知识的有机结合,突出考查考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评价、论证实际问题的综合学习能力,重视历史问题的史鉴功能和对现实问题的历史思考。历史“热点问题”要能集中和鲜明地体现历史学科的社会意义,体现历史关注人生、关注社会的积极的人文情怀,而这种体现主要是通过历史事件辐射出来的。因此,我们在复习时,要注意历史学科主干知识与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的程度,对热点问题不仅要多角度、多层次地去分析,还要进行有效处理,而不能盲从。历史热点试题注重选取与当前社会有关的重要历史知识为命题素材,这样既能充分考查考生的认知水平,又突出了中学历史的主干知识和历史教育的内容。如儒家思想的变化、祖国统一、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等,这些都是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紧密结合的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和世界多极化发展等历史和现实问题,值得同学们去重视。

历史学科关注的长效热点问题有:中国历史上的“三农”问题,祖国统一和台湾问题,近代化(现代化)问题,政治文明发展问题,构建和谐社会问题,经济结构调整问题,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问题,党的建设问题,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中俄关系问题,能源、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区域发展问题(西部开发,中部崛起,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塘地区的发展);世界历史上的资本主义发展问题,国际关系问题,经济全球化问题,联合国的作用问题,和平与发展问题,制度创新与社会进步问题,民族主义问题,现代化问题,人类文明发展问题,人文奥运等。今年的文综热点问题有:中共十七大召开,宏观调控,2008年奥运会举办,产业结构调整,农产品价格,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对外贸易(中国与欧洲贸易),与日本的经济交流,能源问题,武汉城市群发展问题,生态文明建设,城镇化问题,国内区域经济发展,建设和谐世界(国际交流),“嫦娥一号”发射等。

3.2007—2008年的重大历史周年纪念事件

近年来,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十分关注对重大历史周年事件的考查。2007—2008年的重大历史周年事件有:

(1)中国古代史部分:公元前138年张骞首次出使西域;627—649年出现贞观之治;1127年金灭北宋,南宋开始;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

(2)中国近现代史部分:1858年中俄、中美、中英、中法《天津条约》签订,1898年戊戌变法、周恩来诞辰,1918年李大钊在中国举起社会主义大旗,1927年大革命失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南昌起义爆发、八七会议召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1928年井冈山会师,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全国抗日战争开始,1938年中共洛川会议召开、台儿庄战役爆发、《论持久战》发表,1947年人民解放军开始全国规模的反攻,1948年三大战役开始,1958年出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美签署《中美建交公报》,1987年中共十三大召开,1988年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海南经济特区建立,1997年中共十五大召开、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等。

(3)世界近现代史部分: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开始,1907年英、法、俄三国协约最后形成,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爆发,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从1928年起苏联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慕尼黑会议召开,1948年朝鲜半岛分裂,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1988年两伊战争结束,1997年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等。

篇5:檀林中学2008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

本文通过对08年欧洲杯足球赛决赛阶段31场比赛的比赛密度特征和影响比赛密度的各种因素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力图分析出08年欧洲杯足球赛各比赛密度的差异, 寻找出比赛停顿的规律性, 总结出影响比赛密度的各种因素, 为提高比赛的延续性和观赏性找出更多、更好的方法和途径。也试图给我国足球训练提供了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训练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08年欧洲杯足球赛决赛阶段31场比赛

(1) 文献资料法

(2) 录象观察法

对参加2008年欧洲足球锦标赛决赛阶段的31场比赛录象进行反复观察统计, 对比赛密度、每场停顿次数、平均每min停顿次数、每次停顿消耗时间进行了详细统计。

(3) 数理统计法

用WinWord、Excel软件对所获得的统计数据进行分类归纳整理。

(4) 归纳法

运用足球理论、训练学理论对08年欧洲杯比赛密度等各项指标进行整理、对比、分析、得出影响08年欧洲杯的比赛密度的特征和和影响比赛密度的各种因素。

二、结果与分析

1.08年欧洲杯足球赛比赛纯时间

为使数据统一对应具有可比性, 本文将足球赛事的纯比赛时间定义为90分钟。比赛时间减去比赛中的各种停顿时间称为死球状态。 (通过数据统计出每场比赛的纯比赛时间, 然后相加起来, 除掉总的比赛场次得出平均纯比赛时间) 08年欧洲杯的总的纯比赛为1625分02秒除掉31场比赛从而得出08年欧洲杯的纯比赛时间是52分钟42秒。

因为本届欧洲杯停顿次数达到每场113次和停顿时间长, 使本届杯赛的纯比赛时间降低。

2.08年欧洲杯足球赛平均比赛密度

比赛平均密度是比赛中运动员活动的时间 (纯比赛时间) 与赛事规定时间的比例。本文的比赛密度定义为纯比赛时间与90分钟比赛时间之比。通过数据分析得出:08年欧洲杯赛的比赛密度58.56%。 (纯比赛时间52.7/90比赛时间=0.5856比赛密度) 。通过查阅资料得出第18届世界杯的比赛密度为62%。08年欧洲杯决赛阶段比赛的激烈对抗程度明显增多, 导致犯规次数增多, 球出界次数增多, 受伤的次数增加, 导致了停顿次数达到了每场113次使得比赛停顿耗时相对增加, 比赛密度随之降低。

3.影响08年欧洲杯平均比赛密度因素分析

(1) 08年欧洲杯足球赛比赛停顿次数的比较分析

根据足球比赛的特点, 影响比赛密度有两个主要因素, 一个是比赛的停顿次数, 另一个是停顿时间。本届杯赛的停顿次数和停顿时间较高, 导致了08年欧洲杯足球比赛的比赛密度降低。

从表1可以看出, 08年欧洲杯赛的停顿次数是113次/场。08年欧洲杯赛的平均停顿次数偏高的原因是什么?根据引起足球比赛停顿的因素, 我们把这些因素具体化为如表2所示的11种指标, 并做出具体的分析。为便于研究, 根据比赛停顿的特点, 我们把表2的指标分为两类::A———人为停顿 (带★号) , 如球员犯规等, 裁判必须要鸣哨判罚;B———自然停顿, 如球员踢球出界, 裁判不用鸣哨判罚。

08年欧洲杯在人为停顿指标 (带★号) 中, 越位、进球, 点球略增外, 在罚球区附近 (距对方球门线30m以内) 任意球、犯规、红黄牌指标方面, 其停顿次数 (鸣哨) 明显增多。总犯规114次, 说明了本届比赛的激烈程度明显增加, 犯规增多, 鸣哨就多, 停顿就多, 消耗时间就多。B类自然停顿指标中, 08年欧洲杯赛在角球、掷界外球、换人的主要指标明显增多。土耳其队的界外球达到了历史最高132次, 说明本届欧洲杯比赛对抗激烈, 竞技水平明显提高, 不少运动员的控球能力提高。

统计中发现:中场组织好的球队, 控球率高的球队, 胜率大些, 所以在中场拼抢就很猛;后卫的抢截球能力很强 (本届欧洲杯德国队的后卫拉拇评分最高) , 导致球出界增多、运动员受伤换人增多的现象。

(2) 08年欧洲杯赛停顿耗时过长的原因

比赛每次停顿耗时是影响比赛密度的另一个因素, 每次停顿耗时越长, 平均比赛密度就相对越小:停顿耗时越短, 比赛平均密度就相对越大。比赛每次停顿耗时取决于停顿状况 (界外球、角球、前场任意球等等) , 停顿的区域 (进攻三区, 中区和防守三区, 由于在不同的区域对球门的威胁程度不一样。在本届杯赛中, 界外球耗时时间最长最多并且由于领先方手门员故意拖延时间而领到了黄牌。裁判员对恢复比赛的掌控程度、运动员的职业道德等因素都会影响每次比赛停顿时间的耗时。

从表3可知, 08年欧洲杯赛的平均每场停顿耗时为37分钟18秒, 每次停顿为19.80秒。每次停顿耗时越长, 平均比赛密度就相对越小:停顿耗时越短, 比赛平均密度就相对越大。由于08年欧洲杯比赛每场停顿消耗时间达到了37分18秒, 导致了08年欧洲杯总的纯比赛时间减少, 比赛密度随之降低。

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 08年欧洲杯停顿的主要是因为角球、前场任意球增多, 受伤换人增多, 裁判的判罚尺度更加严格, 界外球耗时时间最长最多并且由于领先方手门员故意拖延时间而领到了黄牌。裁判员对恢复比赛的掌控程度、运动员的职业道德等因素等原因, 使得08年欧洲杯赛的停顿次数增加, 平均停顿耗时增加。

(3) 08年欧洲杯足球赛耗时单项指标的分析

08年欧洲杯赛的比赛停顿耗时增多的原因在哪里呢?以平均每场停顿耗时的单项指标为例, 08年欧洲杯赛是:任意球 (254.02) 、犯规 (356.61) 、球门球 (665.75) 、角球 (282.46) 越位 (129.83) 、处理伤号 (148.33) 、界外球 (568.41) 、进球 (198.88) 、换人 (197.84) 、红黄牌 (266.25) 、点球 (20.36) 。这个指标对于我们掌握足球训练强度 (间歇时间) 有重要的意义。

由此可见, 在任意球、犯规、球门球、掷界外球、换人、红黄牌、进球、点球的耗时指标上, 08年欧洲杯杯赛的停顿消耗时间明显高于第18届世界杯赛, 这些指标是停顿耗时增多的主要原因, 结果造成了08年欧洲杯赛停顿消耗时间过长, 再加上前面的比赛停顿次数过多, 影响了比赛纯时间, 最终导致比赛密度的减少。

三、结论

通过对08年欧洲杯足球赛31场决赛阶段的比赛的比赛密度特征研究, 发现现代高水平足球比赛的比赛密度有以下特点:

1.08年欧洲杯足球赛的平均比赛时间平均纯比赛时间为52min42s, 平均比赛密度为69.3%;场均停顿次数为113次, 平均每分钟停顿1.256次:每场比赛耗时为37min18s, 每次停顿的消耗时间为19.80s, 08年欧洲杯赛的比赛密度和比赛纯时间相比以往赛事明显减少。

2.08年欧洲杯足球赛在任意球、犯规、球门球、掷界外球、换人、红黄牌、进球、点球的耗时指标上平均每场耗时明显增加, 这些指标是停顿耗时增多的主要原因, 影响了比赛纯时间, 最终导致比赛密度的减少。

3.08年欧洲杯足球比赛密度能体现运动员比赛的体力活动特点。比赛密度、每场停顿次数、平均每min停顿次数、每次停顿消耗时间指标, 具有运动强度、练习次数、间歇次数、间歇时间等信息含量, 同时, 它在理论上证实了足球运动员间歇变速跑是足球比赛的重要特征, 这要求我们在足球体能训练中尽量采用间歇变速跑的方式, 而不是12分钟跑。

4.08年欧洲杯足球比赛密度体现了足球运动比赛符合的时空特征, 同时也反映出的运动量和强度、间歇次数、间歇时间等的特点, 相关指标蕴藏着大量的比赛信息, 系统深入地研究足球比赛密度, 可丰富和完善我国地方的足球训练方法, 更新训练理念, 为其足球运动训练的科学化提供理论参考的依据具有深远的意义。

摘要:运用录象观察法与数理统计法及归纳法对08年欧洲杯比赛负荷密度进行研究发现:平均比赛时间平均纯比赛时间为52min42s, 平均比赛密度为58.56%;场均停顿次数为113次, 平均每分钟停顿1.256次:每场比赛耗时为37min18s, 每次停顿的消耗时间为19.80s。

关键词:08年,欧洲杯,足球赛,比赛密度

参考文献

[1]李静波等.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比赛密度指标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 2004, 40 (4) :64-67

[2]杨立等.足球裁判对比赛时间的控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4, (1) :70-72

[3]高大山, 梁雁翔.对如何提高足球纯比赛时间的探讨[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1989. (4)

[4]李静波等.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比赛密度指标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 2004, 40 (4) :64-67

[5]詹炜.浅析足球比赛时间的停顿[A].郑颂平.程礼洛, 徐秀娣, 主编.铁路高校体育教学科研论文集[C].成都:西南交大出版, 1997

篇6:檀林中学2008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

1 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1.1.1 调查目标

全市农村居民生活饮用水不同水源、集中或分散式供水人群覆盖情况。

1.1.2 调查对象

根据农村生活饮用水的水源类型、取水方式和供水人口随机设置监测点, 2008年—2013年分别在全市16个乡镇随机选择398个水质取样点, 集中供水点取样686份, 总供水人口581 231人, 分散供水点取样110份, 总供水人口6 873人。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和内容

采用统一制订的调查表进行现场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检测点的取水方式、水源类型及覆盖人口。

1.2.2 水样采集、保存和检测方法

2008年—2013年每年枯水期 (3月~4月) 和丰水期 (8月~9月) 按照GB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对监测点进行水样的采集、保存和检测[1]。集中式供水在管网末梢水龙头及出厂水采样各1份, 分散供水点只采集末梢水水样。对不能及时检测的水样采用控制p H、加酸、冷藏等进行保存[2]。检测指标包括感官性状4项 (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 , 一般化学指标9项 (p H值、铁、锰、氯化物、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耗氧量、氨氮) , 毒理学指标3项 (氟化物、砷、硝酸盐) , 细菌学指标3项 (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 共19项检测项目。

1.2.3 评价方法

水质的评价标准依据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3]中的《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水质指标及限值》的规定进行判定, 各项指标全部符合标准为合格水样, 有一项不符合标准即判为不合格水样。

1.2.4 仪器与试剂

主要仪器有:北京普析TAS-99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北京瑞利分析仪器VIS-723G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赛多利斯仪器BP190S万分之一电子天平、BP-10酸度计、上海悦丰仪器SGZ-2000IT散射式浊度仪、101A-1E电热鼓风干燥箱、LRH-250A生化培养箱等仪器。所用试剂均为购于广西南宁生化有限公司提供的AR或GR产品, 标准物质购于国家标准物质中心, 所用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1.2.5 统计学方法

2008年—2013年的数据采用直报系统“农村水专业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数据的录入, 用Execl 2003版本进行数据录入和汇总, 采用SPSS 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居民饮用水来源及覆盖居民情况

全县各乡镇居民生活饮用水来源如下;地下水占63.76%, 地表水占26.87%, 完全处理的水占11.84%, 未处理水占48.93%, 机器取水占27.02%, 手压泵取水占20.02%, 其他包括溪水、沟塘水、泉水、井水和水库水等占9.37%。见表1。

注:其他包括溪水、沟塘水、泉水、井水、水库水。

2.2 不同供水方式的各类指标情况

在6年中对集中式供水686份和分散式供水110份样品四大类指标进行检测, 结果显示, 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的细菌学指标的合格率均较低, 尤其是分散式供水合格率仅为11.82%。见表2。

2.3 枯水期与丰水期水质检测结果

2008年—2013年检测农村生活饮用水共796份, 合格数为290份, 总体合格率较低仅为36.43%, 但合格率逐年改善较明显, 到2013年的合格率达到了70.74%。枯水期水质与丰水期水质合格率比较, 总体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2.4 水质各项监测指标情况

在6年中对796份水样进行了三大类19个项目指标监测, 总体合格率为90.96%, 感官及一般化学指标合格率为98.32%, 毒理学指标合格率为100.00%, 但微生物总体指标较低为50.04%。见表4。

2.5 不同水源水质合格率情况

在6年中对该县农村生活饮用水8种水源类型1 592份水样进行检测, 各项检测指标均合格有580份, 总体合格率为36.43%。水源类型经过完全处理的合格率为最高, 达到92.86%, 最低的为沉淀过滤和未处理水源类型, 分别为完全不合格及合格率为3.18%。见表5。

3 讨论

宜州市位于广西西北部, 属亚热带气候区, 年平均气温19.6~20.2℃, 其中月平均气温在25.1℃以上有5个月, 历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2%。原为县, 1993年改为市, 全市辖16个乡镇, 211个行政村, 2 579个自然屯, 目前全市总人口648 867人, 为壮、瑶、汉、毛南、仫佬、回、苗、侗族等12个民族聚居的山区市, 同时也是经济欠发达新成立的县级市。对该市农村居民生活饮用水状况6年的监测结果表明, 农村居民的生活饮用水主要以地下水为主, 占居民饮用水来源的63.76%, 随着农村居民近几年使用地下水源逐年增多, 对枯水期和丰水期水质检测合格率均在逐年提高;特别是在提高较低的微生物指标方面起到较明显的作用, 与外省不同地理环境以深井供水为主相比较其微生物指标合格率较高[4,5,6]。该市农村居民饮用水来源使用地表水和其他饮用水来源分别占26.87%和9.37%。

该市农村饮用水以未处理为主占48.93%, 经完全处理的饮用水所占比率较低仅占11.84%。对不同供水方式的各类样品指标检测结果显示, 该市农村的集中式和分散式供水样品在感官、一般化学和毒理学指标方面无明显区别, 但在微生物指标方面集中式和分散式供水均较低, 其中分散式供水的合格率仅为11.82%, 与该地区其他县的监测结果基本一致[7]。该市农村饮用不同水源水质检测结果显示, 只有通过完全处理过的水其各项检测指标才达到较高的合格率。广西农村居民饮用水微生物指标合格率较低是引起各种肠道疾病的主要原因[8], 特别是广西的伤寒及副伤寒发病数一直处在全国的前列[9], 而发病的人群以农民为主, 这与广西农村居民饮用水卫生密切相关[10]。该市通过6年对农村居民饮用水的监测过程中, 采取了水质监测与整改同步进行的方法, 农村居民使用完全处理饮用水的构成比逐年提高, 同时饮用水的合格率也在不断提高, 合格率由初期调查的13.89%提高到2013年为70.74%。在此基础上仍需进一步广泛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健康教育, 加大对水质卫生知识的宣传力度, 提高广大群众对饮用水卫生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确保农村饮用水卫生安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S].2006-12-29.

[2]张荣, 王正虹.农村饮用水卫生监测质量控制手册[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7:253-256.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S].2006-12-29.

[4]蔡慧琼.绥德县2011年农村饮用水水质检测结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 2013, 17 (28) :3790-3791.

[5]张东山.大同县2011年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及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 2012, 16 (32) :4331-4332.

[6]程丽清.清徐县2011年生活饮用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结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 2012, 16 (26) :3502-3503.

[7]韦丽琴, 傅剑羽, 黄林光, 等.天峨县2008—2011年农村生活饮用水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3, 33 (1) :37-39.

[8]王江, 刘庆云, 谢峥, 等.伤寒疫苗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0, 38 (2) :70-74.

[9]李永红, 林玫, 廖和壮.2004—2010年广西伤寒与副伤寒流行特征对比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2, 16 (2) :149-151.

篇7:檀林中学2008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为2006-2008年宁波市余姚和奉化市常住居民中新发肝癌病例,数据来源于这两个监测区上报的恶性肿瘤发病报告资料。

1.2 资料收集方法

宁波市市级医疗机构和余姚、奉化市内所有医疗机构发现新诊断的或首次来本院就诊的恶性肿瘤病例均应填写报告卡上报当地疾控中心,由当地疾控中心审核和剔除重复卡片,并开展一年两次的医院漏报调查和三年一次的居民漏报调查,补充漏报的病例。医院机构和疾控中心对恶性肿瘤死亡病例进行发病报告核实,对没有报告过发病的病例进行补报。所有有效报告卡病例按照ICD-10进行编码,采用EPIData3.01软件录入报告卡的信息。

1.3 人口资料

人口资料来源于宁波市公安局和宁波市统计局。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2000年中国标准人口构成计算标化发病率。

2 结果

2.1 发病率

2006-2008年这两个监测区共报告新发肝癌病例1 517例,其中男性1 119例,女性398例。男性粗发病率、标化发病率分别为56.65/10万、46.25/10万,女性粗发病率、标化发病率分别为20.42/10万、17.31/10万,合计粗发病率、标化发病率分别为38.66/10万、32.14/10万(见表1)。男女发病率性别比为2.77∶1。

2.2 性别年龄发病率

2006-2008年这两个监测区男、女性和合计肝癌发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男女合计80~岁组到峰项,在65~岁年龄组有相对降低的现象(见表2)。男、女性最低发病年龄分别为16岁和26岁,中位发病年龄分别为58岁和63岁。

2.3 新发肝癌病例人口金字塔

从图1可示男性肝癌病例明显多于女性病例,男性病例多集中于40~79年龄段,女性病例多集中于50~84岁年龄段。但两者均在65~69岁年龄段有相对减少的现象。

2.4 最高诊断依据构成

2006-2008年新发肝癌病例中,最高诊断依据构成中最高的为影像学诊断,占58.93%(56.23%~61.22%);其次为病理诊断,占36.72%(31.57%~40.84%);上述两者合计占95.65%(90.91%~97.57%)。完全为死亡补发病,且无法确认诊断依据的仅占0.73%(见表3)。

3 讨论

近年来恶性肿瘤一直居宁波市死因顺位的首位,肝癌在恶性肿瘤死亡率中又列前三位中,对居民生命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余姚和奉化市是浙江省卫生监测区,开展包括恶性肿瘤的4种主要慢性病发病监测。本研究资料是对这两个监测区2006-2008年监测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后进行分析的。

2006-2008年宁波市农村监测区肝癌粗发病率、标化发病率分别为38.66/10万、32.14/10万,发病率低于省内的岱山县[1],高于省内的杭州市、海宁市、嘉善县,与嘉兴市相似[2]。宁波市的这两个监测区均与海洋接壤,其肝癌发病率低于位于海岛的岱山,而高于其它地区,提示可能与气候潮湿,食物易霉变有关,但这需相关研究予以验证。与国内其它地区相比,肝癌发病率低于广西扶绥县[3],高于山东省临朐县、上海市松江区、深圳、广东省中山市、大连等地[4]。总体分析,宁波市农村居民肝癌发病率处于全省和全国的中上水平,应进一步加强病因的研究和以一、二级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治工作。

分年龄组分析,肝癌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但在65~69岁年龄段,其发病率与上一年龄段相比有下降,是否是由于此年龄段肝癌检出率低,而并非实际发病率下降的缘故,有待通过人群筛查等方法来证实。本研究资料男性发病最低年龄、中位年龄均低于女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显示对男性的危害甚于女性。

关于肝癌的发病趋势,一些研究已显示部分地区于1997年后呈下降趋势,如中国台湾、江苏启东、新加坡等地[5,6]。本研究3年间肝癌发病率逐年下降,但其是否真正呈现下降趋势还需要继续监测。

研究发现新发肝癌病例中36.72%病例最高诊断依据为病理诊断,58.93%为影像学诊断。因监测报告程序要求临床医生在病例临床诊断后即可报告,故估计有相当一部分病例在影像学诊断后医生即进行了报告,而这部分病例可能还进行了后续的手术及病理诊断,而无法在疾病监测系统的资料中体现。病理诊断和影像学诊断两者相加占95.65%,总体看病例的诊断和报告质量尚可,这可能与当地居民就医率、治疗率高有关。

摘要:目的:了解和分析宁波市农村居民肝癌发病情况和流行特点,为开展肝癌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宁波市农村卫生监测区20062008年肝癌发病资料,统计分析其粗发病率和标化发病率、分性别年龄分布、最高诊断依据构成等。结果:20062008年宁波市农村监测区肝癌粗发病率、标化发病率分别为38.66/10万、32.14/10万。男女性年龄别发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性别比为2.77:1。最高诊断依据列首位的是影像学诊断,占58.93%;列第二位的是病理诊断,占36.72%。结论:宁波市农村居民肝癌发病率处于省内和全国的中上水平,病例的诊断和报告质量尚可,应进一步加强病因研究和防治工作。

关键词:肝癌,发病率,农村居民

参考文献

[1]俞国定,陈昌水.浙江省岱山县1991~1993年肝癌发病报告[J].中国癌症杂志,1997,7(3):224.

[2]杜灵彬,余传定,汪祥辉,等.浙江省4个肿瘤登记地区2004年恶性肿瘤发病资料分析[J].中国肿瘤,2008,17(4):270-273.

[3]黄天壬,梁锋,石建基,等.广西扶绥县1988~1997年肝癌发病趋势和生存率分析[J].肿瘤防治研究,2001,28(1):60-62.

[4]许放,张莉梅,林红,等.大连市区1991~2005年恶性肿瘤发病趋势分析[J].中国肿瘤,2008,17(4):274-277.

[5]CHANGM H,CHEN C J,LA IM S,et al.Universalhepatitis B vaccination in Taiwan and the incidence of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children[J].N Engl J M ed,1997,336(26):1855-1859.

上一篇:平行进口汽车操作流程下一篇:春兰地区经销商沟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