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辅导教案

2024-05-07

中学生心理辅导教案(精选8篇)

篇1:中学生心理辅导教案

中小学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案

课题:正确面对情绪

(该论文在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论文评选中获市教科所壹等奖和省教科所叁等奖)【辅导目标】

1、提高学生认识不同情绪的不同作用的能力。

2、通过教给学生调控情绪的方法,培养学生调节和控制情绪的能力,使学生学会调控情绪,保持乐观的心态。

【辅导重难点】

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辅导过程】

一、引入主题:

请一名学生表演剧情:一绅士到剧院买票——入场,手拿报纸等待剧目开演——剧目开始,聚精会神观看——开始大笑不止——转为悲痛——伤心至极——恢复正常——转至愤怒、发狂——深思——惊恐——昏倒在地。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绅士在短短的时间里出现了多种情绪的变化,其中消极情绪占据了主要地位,给他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危害。因此,消极情绪对人的危害很大,我们应努力克服消极情绪,保持积极情绪,控制调节情绪。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调节情绪呢?

二、主题活动: 步骤一:“情绪小测验”

下列各种情绪,你经常出现的有:心花怒放、抑郁寡欢、轻松愉快、烦恼不断、洋洋得意、惴惴不安等。你选择。

请两三个同学谈谈测试结果。

教师:出现消极情绪本身是正常的。但是,当消极情绪过度了,或者你没有及时采取打措施来缓解和消除消极情绪,而让它一直控制和支配着你,这时,消极情绪就像一匹野马,调控不好便会对我们造成伤害。它不但影响我们学习潜力的发挥,损害我们的身心健康,还可能破坏我们与他人的良好关系。所以,对消极情绪绝不

可以掉以轻心。

步骤一和步骤二的过渡:同学们在初步了解了自己在生活、学习的情绪状态后,还应当了解自己出现的消极情绪,应通过什么途径调控消极情绪。

步骤二:“课堂说一说”

展示材料:当你出现以下情绪时,你认为应怎样处理?

1、愤怒、怒火中烧、气恼、愤愤不平。(怒)

2、悲哀、痛苦、黯然神伤、伤心、难受。(哀)

3、害怕、肝胆俱裂、恐慌、惊慌失措。(惧)

学生小组交流。每一小组选派一名同学将自己控制情绪的方法向大家说明。学生讨论,并做补充说明,教师及时评价。

示例:学生甲说:“当我气恼时,我会对镜倾诉;当我恐慌时,我会一个人好好静一静;当我悲哀时,我会大哭一场。”

教师评价:刚才这位同学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体验谈到了他对付消极情绪的方法,这些方法在调控情绪当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能使你从消极情绪中解脱出来,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每一天。

步骤二和步骤三:通过这个活动,同学们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生活中调节情绪的方法。可以肯定的是:我们都不愿意因为受到消极情绪的支配和摆布,而使自己的生活蒙上阴影。我们要做情绪的主人,当消极情绪袭来时,能够及时加以控制,尽早缓解和消除它,避免造成不良后果。

步骤三:“坏心情,自有妙招对付”

遇到消极情绪时,下面有几种方法,请你选择: ◇向亲密的、可信任的人倾诉 ◇漫骂、攻击 ◇参加体育运动或观看比赛 ◇摔打物品 ◇自我暗示 ◇向别人撒娇 ◇哭泣 ◇自残

问:你曾采用过哪些方法?你认为哪些方法比较好?哪些方法不可取?你自己还有哪些好方法?说出来与同学分享。

请几个同学谈谈自己的情况。

教师小结: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受到各种消极情绪的刺激和伤害,积极的方法是及时消除克服它们,我们通常可以通过控制和宣泄两种途径。但是有人发怒时进行严重的自我惩罚,或把别人作为出气筒,损坏别人的东西,甚至打人、骂人,这是万万不可取的。所以,宣泄要做到有理、有度,既不损害他人,也不损害自己,做到这一点,快乐就掌握在你的手中。

步骤四:“学以致用——看谁办法多”

情景:一向活泼开朗的小文,这段时间一下子沉默了许多。上课无精打采,平常总是闷闷不乐,学习成绩也直线下降。他在周记中写道:这些日子以来,我觉得家庭的温暖,父母的疼爱已远离我而去。他们整天在闹,吵着离婚,留给我的只有悲伤与烦恼。我好羡慕身边那些有父母关心、疼爱的同学,我真想离开这个令人伤心的家。

问:如果你是小文的好朋友,你应该如何帮助他消除这种悲伤的情绪? 教师引导:特别使你伤心和烦恼的是什么事?它对你的学习、生活、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吗?你有哪些消除悲伤、烦恼的办法?

小组讨论,组长记录,全班交流。教师归纳总结,显示对策:

A.向老师或朋友倾诉 B.写日记 C.哭泣或放声歌唱 D.转移注意力,做些自己平时最喜欢做的事。

教师小结本课:

生活中的困境和磨难是不可怕的,真正可怕的是一个人缺乏意志和智慧,缺乏调控自己心态和情绪的态度及能力。只要我们具有良好的心态,宽广的胸怀,百折不挠的意志和化解痛苦的智慧,我们就一定活得精彩。【课后延伸】

1.告诉你的好朋友一些调控情绪的方法。【辅导建议】

1.引导学生正确掌握控制情绪的方法。

2.课堂时间有限,以讨论交流为主,重在引导学生加深对情绪的认识和理解。【辅导素材】 1.微笑的十个理由:

(1)比紧锁双眉要好看(2)令别人心情愉快(3)使自己的日子过得更有滋有味(4)有利于结交新的朋友(5)表示友善(6)留给别人良好的印象(7)对别人微笑,别人也会报以微笑(8)令别人减少忧虑

(9)使你看起来更有自信和魅力(10)可能帮你展开一段终生的情谊 2.如何创造好心情(1)热爱生活(2)学会幽默(3)学会宽容(4)助人为乐(5)谦虚谨慎(6)学会倾诉 【参考资料】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七年级(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篇2:中学生心理辅导教案

大石岭初级中学 周先锋

教学重点:如何让学生理智对待学习压力和考试焦虑? 学习压力和考试焦虑是学偶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许多学生存在学习压力过大的情况,如果这种情况得不到及时解决,必将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扭曲青少年的心灵,造成很多心理问题,所以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巧,理智地对待学习压力和考试焦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难点:如何让学生将所学理论内化,自己学会克服考试焦虑? 针对这个教学难点,本课采用了体验式教学模式,让学生投入到特定的情境中去,身临其境地去体会、去感受,使其加深印象。

教学方法

1、讲述与讨论

2、模拟情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由谜语引入“虑”字,再引出课题。——“中学生焦虑心里调适” 谜语:有心的老虎没几只(虑)。

考场上的竞争,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角逐,也是心理状况的较量。在考试中,总有许多“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取得辉煌成绩,同样,也有一些“尖子”“失手落马”。因为前者轻轻松松,没有压力,超水平的发挥,后者过度焦虑,显得惊慌,恐惧等,影响其正常发挥。而这种现象又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

焦虑是我们无法逃避的人生课题之一。就像感冒一样的常见,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之中焦虑就随处可见:学生上学会有学习焦虑,运动员参加比赛会有竞赛焦虑,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会面临不同类型的焦虑,学习现在已经成为了一项终身的项目,而且学习是一种艰苦探索的过程,难免经常有错误和失败的威胁相伴随,不论你聪明还是愚笨,都会不时体验到学习所带来的各种压力以及由此引发的不同程度的紧张和焦虑,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焦虑心里吧!

(二)、讲授新课。

1)关于焦虑心里的成因:

A、内部因素:

a复习不充分:据调查80%的学生其考试焦虑是由于复习准备不充分引起的,因此考前进行充分的复习是很有必要的。

b自我期望值:从期望价值理论分析,行为取决于期望和价值,任何一个行为都取决于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和目标的重要性的认识。对失败正确面对,避免产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挫折心态。

c性格因素:外向的人,重视外在世界,爱社交,活泼,乐观,开朗,自信,勇于进去,对环境适应力强,易不安和兴奋。内向的人重视主观世界,好沉思,善内省,孤僻,乏自信,易害羞,冷漠,寡言,对环境的适应性强,脆弱,对自己过分苛刻,易出现负向情绪。外向的人比内向的人更易焦虑,应该多与朋友交往,养成开朗活泼的性格。d身体健康因素:身体不健康的人在担心自己身体状况的同时,总想让自己在某一方面超过别人,比别人优秀,因此,他们更致力于学习方面的努力,加大自己的压力,增强了考试焦虑。

e 性别因素:女性本身的焦虑特质就比男性高,而且不良情绪的宣泄表现的没有男性明显,因此常常因为不能很好的进行自我调控,其焦虑程度比男性偏高。

B、外部因素:a 社会因素:现在相当的企事业单位过分追求高学历,特别在经济发达地区,用人单位对工作人员的学历看得特别重,甚至出现连厕所清洁员也要求本科或以上学历的人员担任的荒谬现象,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度浪费,在“一棒定终身”的现实社会中,这也就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压力,人为的加重了学生对考试分数的期望值,造成考试焦虑。

b 家庭因素: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与管教过严,期望水平过高,或强迫式的学习,都会让孩子对学习反感,产生压力,形成考试焦虑。

c 学校因素:虽然国家进行教育改革,提倡素质教育,但由于我国受到封建社会采育的教育制度的影响,现行的教育制度仍以应试教育为主。“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一现象仍普遍。

2)如何进行调控。

A、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分析,准确了解自己,建立合理的奋斗目标。建立合理的奋斗目标是解除心理顾虑第一步。高考中,大部分人是定高了目标,这个目标很难实现,在心理上自然而然地产生恐惧感。另外一部分人虽然没有明确地定下目标,但总幻想有奇迹的出现,这就增加了思想负担。目标是建立在能力基础上的,应对自己的水平、在班级名次、各科的优劣作客观的分析,根据这个分析去定目标,就多了一份现实,少了一份幻想,考起试来塌实得多。

B、以心理状态积极,健康的人作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话有一定道理。在心中暗暗的向自己的榜样学习,把他变成激励者,组织者,行为的评定者,也可以与他多多谈话,体会那种遇险不惊,沉着机智等良好心理状态。

C、有意克制不良心理活动,使之向良好心理活动转化。有些同学的心理状态是波浪式的,时好时坏,自己也深为苦恼。这是不良心理与良好心理进行冲突,进行斗争的结果,有时良性的占据主导地位,有时反之。当恐惧、烦躁等不良心理出现时,考生就应该克制,或通过转移注意力把它转化。———(应注意持之以恒)。

D、增加愉快的情绪体验,在学习生活中寻找乐趣。学习的某些失败肯定存在,失意也很正常。在考试复习中,更是充满酸甜苦辣。考生不要把心思全放在分数上,应尽量增加生活情趣,让自己有更多的愉快情绪体验。只要认真发行,即使在“沉闷”的课堂也有很多新鲜事,“枯燥”的复习也有许多乐趣。放松紧绷的神经,体验生活学习的精彩。E、表现不良心理。复习考试的种种烦闷,苦恼、痛苦,考生还可以把它表现出来。第一,请老师、家长和朋友帮助。考生大可不必认为倾诉不良心理状态不好意思。请他们帮助、疏导,大脑变得清醒,心灵也得到了慰籍;第二自我宣泄。放声大哭、剧烈体育运动等,都以证明事调节不良心理的好办法。

F、进考场前的自我调节:

不断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相信自己,一定考好”。

身体的放松是大脑放松,调节心态的最好办法。(右半脑的控制)考前睡眠:7-8小时,晚上不得超过10点。方法“先睡心,后睡眼”。系统脱敏:

G、给过去的失败归因。害怕担心是不必要的,要想消除,重要的方法是对过去失败正确归因。能客观、正确地认识过去的失败,丢掉模糊不清的担忧、摆脱失败阴影,把考生的心理活动与客观联系起来、总结经验教训,走向成功。———引出下次课题:如何进行正确归因。

(三)、导入案例: 分析情景:小雅,女,19岁。南安一中高中补习生,数学基础较差,补习后进步不大。村里有十多人同读高三,仅她一人为补习生。家境较好,家人很关心她,经常到学校看望她,给她带一大堆补品,叮嘱她要好好学习,争取考上大学,为家族争光。这给她造成很大压力,思想包袱大,上课易开小差,注意力无法集中,经常担心“考不上大学怎么办?”又想到比其他同村同学多读了一年,如考不上大学,不仅无颜见江东父老,而且丢尽了家族的脸。于是,为了考上大学,给家族争光,她整天都在考虑着该怎样学习才能考出好成绩,除了加班加点拼命学习外,下了晚自习,教室和宿舍的灯熄了,她还要躲在昏暗的路灯下看书。后来,睡眠渐渐不足,头昏沉沉的,书看不下去,又舍不得休息,认为休息会耽误了时间而比别人考得差。特别是考试时,“怕比其他人考得差”的念头总在头脑里不断闪现。因为考前的紧张感加剧,所以每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并且逐渐下降,这令她更加焦虑。高考临近,“考不上大学怎么办?”害怕失败的阴影总困扰着她。小雅偶尔也会给自己鼓励:自己一定要考上大学。可是一上课,精力总集中不了,脑子里总想:“要是再次考不上怎么办?”越想越紧张,于是经常敲自己的头,掐自己的手。想让自己平静下来,好好地读书,但难以做到。在苦恼不堪的情形下,她找到了老师,诉说了一切。

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问题。

小雅遇到了什么问题呢?她这种属于焦虑心里吗?如果是,焦虑心里给她带来了什么苦恼,对她的复习和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焦虑心里曾经给你的学习,生活带来什么困扰吗?

学生自主回答,畅所欲言,道出自己心中的感受。

小结:引出过度焦虑的危害。

(四)模拟辩论赛,在激烈争论中形成思维碰撞:

1.将班上同学分为两组。两组同学持不同的观点(正方观点:考试焦虑完全不利于学生的学生和生活 反方观点:适度考试焦虑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过度考试焦虑则不利于学生学习和生活)

2. 双方在10min内轮流发言,可以引用事例或者自己亲身体验来阐诉自己的观点。学生在辩论赛中各抒己见,思维碰撞出火花。

老师总结:焦虑心里并不可怕,只要大家用正常的心态面对它,并在平时生活和学习中注意调整,要树立信心,相信自己定能克服焦虑心里的。

(1)树立自信心

自信心是考生成功的精神支柱。如果没有考试成功的自信心,就不太可能成功,所以,树立自信心对于学生是十分重要的。无论是在考试中或是平时的学习中,我们都要从勇敢的态度接受自身存在的缺陷和不完美,同时还要发现自身的优点。对待学习和考试结果同样要自信,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进行正确的归因,要学会将考试的成功归因于自身能力强的结果,将考试的失败归因于努力程度不够而造成的。正确的归因有利于自信心的树立和巩固。

(2)正确对待考试

对待考试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观念:考试并不是人生的全部,我们应该把考试看作是对自己知识和能力的一次检验,认真对每次考试进行分析,以平常心对待每次考试,包括,避免绝对化观念,如“必须”“我必须考上大学”“我一定不能失败”等。

(3)制订合理的复习计划,有效利用时间

临近升学考试,一些学生往往心情非常急躁,不知道怎样利用时间。有的坐在那里半天什么都没看进去,有的整天在学,都不见成绩提高。因此,制订合理复习计划是很重要的,这样能更有效的利用管理实际时间。制订复习计划时要注意:a、复习计划要注意劳逸结合。一些学生认为考试前复习是决定一生命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要玩命学,所以将计划时间安排得很紧,除了吃饭和睡觉,没有一丝空余时间,但实际上总是做不到,就使得计划失去了作用。在制订计划时要注意劳逸结合,并注意变换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这样才能防止大脑疲劳,使学习效率保持一定水平。b、复习计划要结合实际。制订复习计划要结合自己的实际,首先应根据自己的平时学习情况制订略高的学习计划。如:300个英语单词以前复习一遍需要两个小时,慢慢的应减少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其次,了解自身最佳学习时间,科学研究认为一天之中有四个学习的高效期:①清晨起床后一小时。②上午8点至10点。③下午6点至8点。④入睡前一小时。这几个时间只是提供给考生借鉴,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习惯,了解自己的最佳学习期,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学习时间。

(4)正确对待外来压力

家庭和社会对考生考试的过分关注,都会使考生产生心理压力。考生要能正确对待外来的压力,站在对方立场上分析压力来源的正确与否再接合自身实际来正确接受,没有必要将所有压力都强加于自己身上成为心理负担。

(5)考试中

①积极的自我暗示

积极的暗示能增强人的信心,消极的暗示能降低人的信心,因此,无论是考试前或考试进行中积极的自我暗示对考生的心态的影响都很大,考生平时的复习中和考试中都该应用“我行”“我能学好”等积极的言语暗示自己,让自己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来面对考试。②忽视不良情绪

考生在考试中有些紧张、有点不安、有点着急是难免的,也是正常的,它对于考生是有宜的,但有的考生误认为只要有这些情绪就会对考试产生不利影响。一旦出现些现象,就会想“这样下去,我肯定考不好”,越这么想,就在意识层中加强了此情绪的暗示,这样就会越来越紧张、不安、着急,以致严重影响考试。因此,当考试中出现紧张、不安等情绪,要忽视这种情绪,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考试具体的题目上。

③深呼吸

深呼吸是调整情绪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考试中你觉得焦虑情绪影响了你的考试,你可以有节奏地吸气,停几秒钟后,再缓慢有节奏地呼气,效果不错。

④极限思维法

当考试中或平时复习中你发现焦虑影响考试和正常的复习生活时,不妨采用“极限思维法”,想象你所焦虑的事件的最坏结果,就会发现现状还是值得乐观的。

(6)生活中

①注意营养、合理膳食

一日三餐对考生获取营养起着重要作用。早餐的量应占三餐中的30%,谷类、鸡蛋或瘦肉、奶或奶制品、水果、蔬菜五种食品最好都吃一点。午餐量应占三餐的40%,吃少量的粮食,鱼肉、鸡肉、蛋、大豆或豆制品对提高记忆力有益。晚饭时量上30%,不必吃得太饱,太饱会让人昏昏欲睡,而且,致使睡眠的质量不高,多吃海产品、蕃茄、黑木耳、核桃等很有益处。最好不要喝可乐,可乐中含有咖啡因,会使记忆力下降并影响身体发育,最好的饮料就是水。

②注意休息、科学用脑

篇3:中学生心理辅导技巧

一、认识中学生

青少年学生正在经历人生重要的“青春期”,他们的行为有时像“暴风骤雨”,常常出现两极交替现象,有时是孩子,有时争做大人,生物性与社会性时常冲突。现在的青少年性成熟早,是心理断乳期,是人生中事端发生高峰期(12—18岁)。人们往往只注意现代社会孩子们很幸福,物质生活的富有,大人们的关爱,社会现代化带来的便利,忽视了现代社会给孩子们以极大的不公,暴力、恐怖、毒品、黄色书刊网页、单亲、独生子女、就业难等时时影响、侵害他们。

上述因素都使学生心理健康出现一些问题, 产生心理障碍。家长、老师们都应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现象,采取积极态度、科学方法以关爱、以辅导。

二、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个体在多种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效能,并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下不断调整内部心理结构, 渐次提高自己的心理发展水平,完善人格特征。

心理健康的人应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真诚、公正、谦虚、宽容,尊重他人;与人友好,善交往,帮他人,帮人成功,自己高兴;有正确的自我观,善于自处,悦纳自己,接受自己,不目空一切,不夜郎自大,不妄自菲薄;有健康的情绪,喜、怒、哀、乐正常;对人、对事、对社会、对人生持积极的心态。

教育行为心理学化,教育过程才是完整的。发达国家已经把教育步入心理学化的过程。把心理学转化为教育是教育的大课题,我们应特别关注学生的“情绪智商”,那么只有心理学化的全面体现和落实,教育过程才是完整的。

三、心理辅导

人是要成功的,社会需要健康人、成功者。学校教育就是要为社会培养成功者、健康人,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看来,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智力和体力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按这一观点,人类特性应是自由、自主地活动,人的身体活动、心理活动应均衡健康发展。

教育先行,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是现代学校必须做的,也是应做好的。

1.营 造环 境

应为学生营造充满师生共同愿景的人文环境, 创造“主动、探究、合作”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应是真诚、幸福、向上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多方面地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善于发现他们,真诚尊重他们,科学提升他们。

(1)给学生一个空间 ,让他自己往前走 ;(2)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3)给学生一定的条件,让他去锻炼;(4)给学生设计问题,让他去找答案;(5)给学生一个困难,让他去解决;(6)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去抓住;(7)给学生设计冲突,让他们去讨论;(8)给学生竞争对手,让他们去竞争;(9)给学生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10)给学生出题目,让他们去创造;

“给我一个理由 ,让我去追求”。“知心姐姐”主持人卢勤说:让孩子们树立“我能行”的观念。教师应积极诱导学生真正成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人, 积极主动地学习, 轻松愉快地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在教学中运用“主动、探究、合作”的教学原则。主动是学习的品质,探究是途径,合作是形式。并通过学生对教育教学过程的直接参与,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还可以在班集体生活中,为学生提供发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在集体发展的过程中,促使学生处理好个人成功与他人成功、集体成功的关系。

2.引 导 性 评价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评价进入结果认同时期,进入“个体化评价时期”,被评价者最大限度地接受评价结果,就是评价的最大效益。协商、沟通、理解、让步、合作、提升;个体化—因材施教,因人掌握,因人辅导。

评价:关注个体的处境与需要,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激发人的主体精神,而不是分数及分数的准确性。

注意评价的语言,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学生的自尊心向早上梅花瓣上的露珠,太脆弱,太易掉下来。老师和家长一定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学生的自尊心。

3.特 殊 关 注

(1)健康度过青春期。教师、家长帮助学生健康度过青春期,理解他们“长大不容易”,帮他们解决“成长中的烦恼”。

体育锻炼。体育锻练能增强学生体质,形成合作,形成毅力品质,对人生充满希望。学校开展积极的体育活动。过集体生活,学会合作,让学生在磕磕碰碰中长大、走向成熟。让学生管理班级,管理宿舍,组织活动,体现自我,提升自我,懂得我在集体中的作用、位置,集体对我的重要。

(2)学会考试。中学生在整个六年的学习过程中有太多的考试,考试是现在中学生绕不开的教育行为,特别是重大的中考和高考。把考试作为一种教育行为,一种积极的教育行为,让学生正确对待考试,学会考试,在考试中学会做人、诚实、自信、成功。

(3)恋爱现象。学会选择 ,人生就是选择 ,选择正确的目标。成功人士,就是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做正确的事,这就是选择。恋爱是人生的第一重要的选择,如时间的选择,时段的选择,对象的选择,老师要帮助学生学会选择。

篇4:心理课不必受教案束缚

日前,笔者有幸观摩了某初职校举办的“情绪气象台”心理健康教育公开课。授课心理教师为上好这节课做了充分的准备,精心设计了教案。教学手段除常用的PPT外,还用上了iPad和手机。教师在上课时充分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观看情景表演,分别用手机在聊天软件上发布面部表情图片,以表达自己的情绪。应该说,教案设计得很不错。但在上课途中,发生了这样一个小插曲:有一名学生在上课时竟擅自离开座位,向教室后门走去……心理教师急了,立即上前准备制止。谁知这名学生将一些东西扔在教室门口的垃圾桶里又回来了,还主动告诉教师:“我去丢垃圾了。”心理教师松了口气,又继续按教案上课了。

这节课上得很精彩,受到了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在点赞的同时,我却陷入了沉思:这节心理课讲的是有关情绪表达方面的内容,为此,教师还设计了一些情景表演,这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便于学生掌握相关知识。但这名教师却疏忽了,其实学生无意识擅离座位丢垃圾的行为——也是一个很好的情景表演,而且事情就发生在学生之中,丝毫没有表演的成分,很真实。尽管教案上没有这个情景表演,但授课教师完全可以抓往这个“小插曲”,让学生表达自己对这件事的情绪,同时借此机会,因势利导,对这名擅离座位丢垃圾的学生进行一次及时的课堂行为规范教育,这比课后单纯教育强多了。可能是该教师受上课教案的束缚(因为听课教师人手一份教案),没有或不敢抓住这个契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我没有批评这名教师的意思,只是认为,心理教师上课,不必非要受教案的束缚:即上课只能按照教案准备的内容和进度授课。其实可以随机应变,随时修改教案。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案是死的,人是活的。作为同行都知道,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发生教案中没有的情况:如学生擅离教室,学生向教师提刁钻的问题等。因此,教师不能死扣教案。即使出现打乱教案的情况,也不要紧张,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及时改变原先的教学计划和方法,以适应课堂教学的需要。

上海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于漪有“一篇课文,三次备课”的经验。其中第三次备课——边教边改,在设想与上课的不同细节中,区别顺利与困难之处,课后再次“备课”,修改教案。一些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在上课时碰到突发情况,也会灵活运用,不是死板地按教案上课。这就给了心理教师一个有益的启示:上心理课可以不受教案的束缚,根据实际情况,只要有利于上课,可以随时修改教案。在这方面,笔者作过一次有益的尝试。

笔者有一次给中职生上青春期性心理健康教育课。当我按照教案的要求讲到中职生要学会控制和保护自己,不要沉溺于与异性网络聊天,不要观看黄片时,一名学生竟当场问我,“老师,你看过黄片吗?”我一下子愣住了:尽管我上课之前作了充分的准备,包括先讲什么,后讲什么,以及如何与学生互动等,但却没有想到这一点,我心里一点准备都没有。而且,学生提的问题又是一个两难问题:若说看过,会有损教师的形象;若说没有看过,又给学生一个不诚实的印象。我本来想装傻不回答,可是看着学生们企盼的目光,我知道自己不能借口教案上没有而回避这个问题。我略一思索,响亮地回答“看过”,接着解释了看的原因:为了改善夫妻的生活。对于我的坦率回答,学生们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时我灵机一动,决定不按照教案规定内容来上课了,下面干脆让学生提问题,由我当场回答……结果这节不按教案上的课竟出奇的好。课后,学生们对我的评价很高。

我以为,教案是为教学服务的,而不是教学为教案服务的。所以,上心理课不必受教案束缚,而应根据课堂和教学需要,及时修改,灵话运用。

(作者单位:上海市甘霖初级职业技术学校,上海,200065)

篇5:中学生早恋心理辅导教案

活动目的: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认识早恋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及其危害,引导学生把青涩懵懂的爱化为纯洁的友谊,让学生发展健康的异性交往,顺利地渡过青春期。

活动形式:讲述、讨论、谈话、歌曲、诗歌欣赏等活动形式相结合。活动时间:45分钟 辅导年级:九年级

活动准备:多媒体演示课件 活动步骤:

一、导入主题,欣赏李琛的歌曲《窗外》《窗外》歌词: 窗外 演唱:李琛

今夜我又来到你窗外 窗帘上你的影子多么可爱 悄悄的爱过你这么多年 明天我就要离开 多少回我来到你的窗外 也曾想敲敲门叫你出来 想一想你的美丽 我的平凡 一次次默默走开 再见了心爱的梦中女孩 我将要去远方寻找未来 假如我有一天荣归故里 再到你窗外诉说情怀 再见了心爱的梦中女孩 对着你的影子说声珍重 假如我永远不再回来 就让月亮守在你窗外

今夜我又来到你窗外 窗帘上你的影子多么可爱 悄悄的爱过你这么多年 明天我就要离开 多少回我来到你的窗外 也曾想敲敲门叫你出来 想一想你的美丽 我的平凡 一次次默默走开 再见了心爱的梦中女孩 我将要去远方寻找未来 假如我有一天荣归故里 再到你窗外诉说情怀 再见了心爱的梦中女孩 对着你的影子说声珍重 假如我永远不再回来 就让月亮守在你窗外 再见了心爱的梦中女孩 我将要去远方寻找未来 假如我有一天荣归故里 再到你窗外诉说情怀 再见了心爱的梦中女孩 对着你的影子说声珍重 假如我永远不再回来 就让月亮守在你窗外 就让月亮守在你窗外

说一说:这道歌曲抒发了人类的那种感情

师:对我们学生来说爱情是一个敏感的问题,说到这个问题,同学们或许羞涩或许心动。今天我们一起来谈谈中学生的爱情

二、案例介绍,引出早恋对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影响。(15分钟)(投影2)

(一)展示案例:黄××是读初二的一位聪明的女生,她与班里的一位男生谈恋爱,遭到双方父母的反对,成绩一落千丈,无心向学,老师多次劝导无效果,两人还双双辍学,过起同居生活。不久,因为种种原因,双方感情破裂,男孩去了当兵,剩下这个女孩孤单只影地生活。

(二)结合案例,讨论问题

(投影3)(1)造成黄××这样下场的原因是什么?(2)畅谈早恋对我们中学生的危害有哪些?

(三)学生小组讨论。

(四)教师归纳:(投影4)

早恋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早恋有以下几个方面危害青少年学习、生活和身心发展: 1.影响学习和生活。有的中学生错误地认为:“只要两个人志同道合,谈恋爱不会影响学习”,或者认为:“相爱产生动力,促进两人学习”,这些都是极不客观的。实际上,早恋者往往以恋爱为中心,以对方为航向,感情为对方所牵制,学习没有不分心,成绩没有不下降的,许多早恋者两人交往虽然很隐蔽,之所以最终还是被家长、老师发现,主要的原因就是学习成绩下滑引起家长的注意,追问之下,道出实情。

2.早恋更容易使人受到伤害。青少年态度还不稳定,恋爱中容易产生矛盾,心理上不成熟、脆弱且耐受力差,容易在感情的波折中受到伤害。有的青少年因早恋受挫怀疑人生,怀疑是否有真正的爱情,给自己的感情生活投下阴影,影响成年后的婚姻生活。

3、早恋者容易出现性过失。青少年性意识萌发,对异性欲望强烈,容易激动,感情难以自控,行为容易冲动,容易凭一时兴致而不计行为后果,从而出现一些越轨行为,如未婚性行为、未婚先孕。这些行为一旦出现,会让当事者羞于见人,担惊受怕,即使当时不觉得怎样,但日后给她们造成的挫折感、自卑感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对成年后感情生活的影响,往往也是难以弥补的。

4、早恋极难成功。青春期少男少女谈恋爱,可以说都是在身心都不很成熟的情况下进行的,加上青少年没有经济基础,其经济来源多半寄托于父母。因此,这种爱没有什么牢固的根基,是很容易中途天折的。他们初入情网时往往山盟海誓。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由中学进入大学,或走向社会,生活经验不断积累,真的成熟起来,有了新的择偶标准。过去曾经倾心挚爱的人,可能因为性格的变化,志趣爱好的不同而难以结合。到那时,他们回顾旧时的一段经历,会觉得似乎是一场游戏。有人作过追踪调查发现,早恋者婚姻的成功率极低。

三、案例介绍:引出早恋的正确处理方法。(18分钟)

(一)展示案例;(投影5)

一个农夫的儿子早恋了。农夫知道后,一声不吭,他将院子里那棵苹果树上所有未熟的苹果摘了下来。儿子放学回到家,他看见桌子上一筐筐未熟的青苹果,很纳闷:这些果子又吃不成,摘了多可惜呀!父亲看见儿子回来,他走出院子,拿起竹棍,“噼哩啪啦”地又敲起了枣树上未熟的枣„„ 他怀疑父亲是不是疯了? “你把它们现在打光,秋天吃什么呀?”他终于忍不住问出口来。可是,这跟早恋又有什么区别呢?农夫看着儿子静静地说。儿子恍然大悟。他果断地走出了那场早恋,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了。

那年秋天,他家树上没有收获到成熟的苹果和枣子。但他知道:在人生的秋天,他一定会收获很多很多的果实,包括爱情。

(二)结合案例,讨论问题(投影6)

(1)为什么农夫的儿子在人生的秋天,他一定会收获很多很多的果实,包括爱情呢?(2)如何正确处理早恋?

(三)学生小组讨论

(四)教师归纳:(投影7)

(1).当收到异性求爱信时,要拒绝但要有策略,不要侮辱挖苦,伤害对方自尊心,不要张扬,能自己处理就自己处理,不能自己处理的交由老师和家长处理,要原谅对方鲁莽之举,大可不必因此而拒绝同任何异性来往。

(2)清楚地认识到早恋的危害,用理智来战胜这不成熟的感情。早恋最直接的危害是严重干扰学习,甚至有的由“爱得深”变为“恨得深”。相反,那些把爱深深埋在心底一心向学的青少年,多数不仅事业有成,而且能够赢得爱神的青睐。因此,青少年要把眼光放得远一点,学会用理智战胜自己的感情,摆脱早恋。

(3)注意心理卫生,不看不适宜的报刊杂志、影视节目,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多看一些伟人的传记,培养自己的意志力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

(4)正确处理异性正常交往的关系。每一个步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随着生理的逐步成熟,会开始关注异性同学,并希望了解他们,与他们交往,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中学生对异性的依恋并不是一件丢人和见不得人的事。只要正常交往就可以了。

(5)多参加集体活动,分散独自喜欢一个异性的注意力,不要与异性单独交往。通过参加有意义的集体活动,可以陶冶自己的情操,树立远大的理想,并能获得同学们的帮助和友谊。同时,这样做,能分散你早恋的注意力,减轻你的烦恼。也能使你头脑冷静下来思考,淡化你对你喜欢的异性的强烈情感。现在没有早恋,也许不久就会早恋,因此,应尽量避免同异 性同学单独交往,因为受生理、心理因素的影响,青少年“爱”的火焰,随时都会被异性点燃,到那时,你就是想让它熄灭,也都难以做到。

四、欣赏诗歌,全班朗诵《所有日子依旧美好》(投影8)(5分钟)

所有日子依旧美好

花开应有时

世间万物各有时节,过早地成熟,就会过早地凋谢。我们既然是在春天,就不要去做秋天的事。不要以为我细小的手指可以抹平你心中的创伤。不,它能承受的只是拿书的力量。

我脆弱的心灵载不动你的款款深情,驶向海洋。我不想让自已的小船过早地搁浅,所以,请收回你热烈的目光。

请原谅我的沉默,丢失我,你并不等于失去一切。如果真的如此不幸,只能说你还太幼稚。

把我连同你青春的心事一块儿,尘封进那粉红色记忆吧。那时,你会发觉阳光依然灿烂,所有的日子依旧美好。

五、老师结语(2分钟)

篇6:8学生心理辅导教案

教学目的:

1、认识不良情绪对自己生活、学习所带来的危害。

2、寻找缓解和消除不良情绪的几种方法。

3、增强对自己情绪的调控能力,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4、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教学形式:

1、自由讨论与小组讨论。

2、小品表演。重点难点:

1、重点:对付挫折,消除不良情绪的积极措施。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说出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即所受挫折,并讨论有效的积极的防御措施。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1、引入课题。

(1)出示两张脸谱,让学生说一说这两张脸谱的主人心情怎样。归纳学生的发言并板书。(见附后板书设计图)(2)引出并说明主题。

愉快的情绪让人精神振奋,精力充沛,学习、工作的效率特别高;那么消极的情绪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影响呢?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个小品,请同学们边看边思考:

①小品中的小方表现出什么情绪? ②这种情绪给他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什么影响?

2、认识消极情绪的危害。

(1)小品表演:“他落入了情绪的深渊”。

内容:学生小方、小勇各自在看发下的数学试卷。小方自言自语:“唉,这下完了,才76分,我怎么都考不上90分,爸爸妈妈一定对我很失望。„„这道题对了两步,老师都不给分,老师不喜欢我。”然后趴在桌上闷闷不乐。下课了,小勇过来说,“小方,走,打球去。”小方不理。小勇上前想看小方的试卷,小方没好气地说:“看什么看,没你考得好,开心了吧?”小勇委屈地愣在那儿。旁白:第二天,小方的试卷没让家长签名就交了,路上见到数学老师就躲开,数学课上无精打采,作业也越来越不认真,还常不交。

(2)学生讨论,教师启发引导。

学生讨论以上两个问题,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启发学生认识小品中人物表现的情绪是消极情绪,并把消极情绪比喻为落入了深渊。这种消极的情绪往往导致产生不良行为和后果。

老师将学生的发言归纳并屏幕显示出来。事情情绪行为后果

数学测验成绩不理想难过、伤心悲观、自责讨厌、不安紧张、害怕不敢告诉父母上课没精神躲避老师不理同学,对同学态度不好,作业应付了事成绩下降更快与同学关系不好与父母关系不和谐怨恨老师

(3)问:刚才的小品使你明白了什么? 归纳:消极情绪会使一个人产生不良行为,结果不仅使学习退步,还影响了同学与老师和家长的关系,可见不良情绪的危害性多大,因此,我们应该学会如何摆脱不良情绪,调整心态,走出阴影,做自己情绪的主人,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3、开展“走出深渊,登上顶峰”的活动。(1)说明活动方法:

回忆—一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归纳方法—联系实际(2)学生回忆情绪深渊并进行小组讨论:

在“祝你平安”音乐声中回忆:引起消极情绪的事情;情绪表现是什么;你是怎么想的;消极情绪会带来什么影响。

小组讨论:

A、当你落入不良情绪的深渊时,是用什么办法来缓解和消除不良情绪的? B、同学提出你在学习、交往和生活中难以克服的不良情绪,请其他同学帮助。

教师在小组讨论时巡回了解。

(3)教师引导全班讨论,把发言归纳起来。屏幕显示: 调节情绪常有的方法: 自我控制:压制怒火,延迟发作。转移回避:做别的事,转移注意力。

合理发泄:在房间里大叫或找人倾诉,写日记。自我安慰:自己暗示自己没事儿的。激励进取:努力发奋,争取成功。

调整目标:重新估计自己的能力,把目标降低些。改变认识:遇到挫折,心情不佳时,试从另一方面去想。问: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找一找这些方法中,那种比较适合你?(4)尝试用以上办法解决实际问题

①让各组把没克服的烦恼提出来,全班同学为他们出谋献策。②讨论:遇到下面问题,怎么办?(投影显示)A、父母感情不好,吵架,心里很烦燥。B、被老师误解并批评了一顿,心里很难受。C、在接力赛跑中因为自己接棒不好而使本班丢掉了第一名,心里很懊恼、悔恨。

4、总结。

教后记:

篇7:小学生心理辅导教案

健康导读:通过游戏活动,引导学生领悟到同学间的交往是双向的,友谊是共同浇灌的花朵,如何在闹矛盾后言归于好。

★辅导目标: 教师目标:

通过游戏活动,引导学生领悟到同学间的交往是双向的,友谊是共同浇灌的花朵,如何在闹矛盾后言归于好。

学生目标:

1、引导学生领悟同学间要做到真诚、理解、宽容等。

2、引导学生初步学会处理同学间的矛盾。

活动准备: 友谊树 各形状的友谊叶 友谊盒 歌曲《找朋友》《朋友》《友谊地久天长》 课件 彩色卡纸 双面胶带 彩色笔 勾线笔

三、辅导过程:

(一)热身运动《抓手指》

1、师生问好(丹麦大拇指)

同学们,今天有好多老师和我们一起活动,我们就用一种有趣的方式向他们问好,好吗?(好)在左手大拇指上画笑脸,用笑脸向旁边的问好。

2、游戏:抓手指

3、分享:玩了这个拇指游戏,你们的心情怎样?(让学生谈谈感想)

(二)。情景引入

看到你们玩得这么高兴,我想起了我的那几个特别要好的同学,出示课件

1、教师实例:(背景音乐周华健的《朋友》)照片1。

介绍:这是我小学的同学,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我们就在一起玩耍一起学习,过了二十多年,现在我们都长大了,但我们依然亲密无间。这张是初中时照的,这几张照片是我们长大后在聚会时拍的。照片2 介绍照片:这张是我初中的同学,十几年来,我们每年都有一次或二次的聚会,我为自己拥有这样的同学这样的朋友这样的友谊感到自豪。你们想交到这样的朋友吗?这节课我们活动的主题是—《友谊天长地久》

(三)、倾述心理困惑

我们与好朋友一起学习玩耍,学习时会发生许多事情,甚到还会吵架,这让我们很不开心,也很烦恼。你能向大家说说与朋友间一些不愉快的事吗?

(四)、情境再现

小品一:明明与小华是好朋友,他们经常一起学习,一起玩耍,可是在一次玩耍中,明明不小心弄坏了小华心爱的钢笔,小华一见火冒三丈,一把推倒明明,并要他赔,明明急得直哭。

小品二:丽丽的好朋友小红,拿着一个数学题来问她,丽丽觉得很简单,随口说了一句:这么简单都不会,谁知小红嘴巴一撅,生气地说:“有什么了不起的”。就气冲冲地走了。

1、对小品讨论:

生活中,这样的事情一直发生着,比如摔坏钢笔那件事不妨回想一下,有朋友弄坏你的东西或朋友弄坏你的东西吗?当时是怎样的情景?学生根据这一情景进行交流。小品中,小华失去了仅仅是一支钢笔吗?如果你是小华,你会怎么做? 刚才扮演丽丽的那位同学,请你说说,刚才你是故意那么说的吗? 你是小红,遇到这样的事情,你会怎么办?

(五)观看课件 感受友谊的珍贵

同学们,在生活中,有了理解,宽容等,我们的友谊一定会更加深厚,可是就像牙齿与舌头一样,总会有磕碰的时候,这时,我们又该怎么办呢?我们先看一个片子,从中也许你会得到启发。播放课件:(以下为课件内容)从前有两个朋友在林中旅行,在旅途中某个地方他们吵架了,一个还给了另外一个耳光,被打的那个一言不发,在地上写下: “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巴掌。” 他们继续向山顶前进,后来,被打巴掌的地个差点掉下山崖,多他的朋友把他救了上来,于是他在石头上刻上:

“今天我的朋友救了我一命。” 一旁好奇的朋友向他说:

“为什么我打了你以后你要写在地上而现在却要刻在石头上呢?”

他笑着回答说:“当被一个朋友伤害时,要写在易忘的地方,风会负责抹去它。相反地,如果我们被帮助时,我们要把它刻在心灵的深处,那里任何风都不能抹灭它„„” 朋友的伤害往往是无心的,帮助却是真心的,忘记那些无心的伤害,铭记那些对你的真心帮助,„

1、这个故事哪些地方感动了你?

2、面对朋友的无心伤害,你该怎么办?

3、那我们铭记在心的应是什么呢?

4、同学们在生活中得到他人的帮助,你记住他们了吗?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好好想想(背景音乐:周华健《朋友》)

5、反馈

(六)友谊之树开出喜人的果实

师:同学们,友谊之树犹如一棵果树,他需要我们共同培育,精心照顾,才会硕果累累,想让你们的果树长满果子吗?(想),请大家从抽屉中拿出老师为你们准备好的果树,听明白了。

请用最简单的一个词写出怎样才能成为要好的朋友,一起讨论后再写在你们的果子上,比一比哪棵友谊树在最短的时间里果子长得最多。反馈:你的友谊树里都长了哪些果子? 同学们!快将你的友谊树贴在友谊园地里吧!

2、拓展实践 制作友谊卡

你的朋友是你宝贵的财产。他们让你开怀,让你勇敢,他们随时倾听你的忧伤,在你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会支持你,帮助你。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最算是再好的朋友也会有磨擦,我们或许会因为这些磨擦而疏远了彼此。此时,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请把你们的感受写到友谊卡中。(背景音乐:《友谊天长地久》)反馈:说说你写了什么?

师:请你们将你的心意传到你那位朋友手中,和他一起走上来,一起唱《朋友》。

(七)、活动结束。

小学心理辅导活动课教案:相信我能行

一、设计思路

新课改倡导学生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要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即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之间如何才能真正合作,形成互相启发、取长补短的合作精神和相互配合的良好品质,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呢?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件大事。学生要学会与家长合作,与老师合作,与同学合作,合作是学生走向人生成功的必经之路,而其前提是必须要有自信心为基础,即相信我能行,我一定行的观念。有许多学生包括踏上工作岗位的人们,不能够正确认识自己与他人的优点,不能树立自信心,导致悲观、失望、消极,结果处处碰壁,心理负担很重,在各个方面很难取得成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则是实施这方面教育的最有效的途径和载体。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活动形式,以解决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为主线,以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关注热点组织活动内容,以学生活动为主,以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心理体验为核心,以学生的心理发展和成长为归宿,以学生自助和助人为目的。鉴于此,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我设计了该节活动课,运用各种方法与形式,如情景创设、游戏、角色扮演、集体讨论、记者采访等,正确引导学生,最终达到学生相信我能行,树立自信心的效果。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已,看到自己的优点,正确地看待自己、他人的优缺点,更能够发现他人的长处和闪光点,树立自信心。

2.通过相互评价,引导学生正视个体的心理影响,树立勇于面对困难及解决困难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3.能够充满自信地面对人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走向成功。

三、活动准备

每个学生一个气球、每个学生一张知心卡、录音机、磁带、多媒体课件、自制小记者证、照相机。

四、活动过程 1.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好!今天很高兴能和你们一起交流,大家有信心把我们这一次活动搞好吗?有信心的请站起来!今天我们讨论的话题就是:相信我能行!请各组代表闪亮登场。(各组代表手擎上面贴着字的气球到前面展示:相信我能行!)

教师点击鼠标,屏幕显示:相信我能行!

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吧,每个小组的组长交换监督,每个同学都有一个漂亮的气球,我说开始,同学们就开始把你的气球吹气,比一比哪个小组先全部吹完,气太少也不算,各个小组有信心夺冠吗?

学生:有!

教师:那么就让我们吹出自己的勇气,吹出自己的信心,预备,开始!

教师小结:刚才各个小组的同学都很积极参与,都充满了信心,获胜队是某组,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表示鼓励!同学们喜欢你手中的气球吗?想不想要?那我就送给同学们作个纪念吧!

2.播放录音故事,谈体会

我可以给大家提几个要求吗?一是大家发言的时候,不必举手,站起来说即可;二是争取每个小组的每一位同学都能有发言的机会。

我把一个同学的一段内心独白播放给大家听一听。(播放录音)请同学们竖起你的小耳朵听好了,听完后我们有问题要讨论。

录音内容:我是六年级的一名小学生,在最近学校组织的数学竞赛第一轮的选拔中,我有幸被选上了,于是我更加努力学习。可是在第二轮选拔中,我却被淘汰了,我觉得自己真没用,特别是觉得对不起数学老师,觉得没有脸见人。本来想回家让妈妈安慰我,可是她却对我讲,现在社会竞争越来越大,你要好好学习,不努力是不行的,看,这次数学竞赛不就是个例子吗?孩子,要努力呀,不要辜负我和你爸爸对你的期望呀!我觉得自己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其实,我也是已经努力了,是不是我太笨?哎呀,我可真没用!

讨论:听了这个小同学的内心独白,你有什么感受?想不想帮帮她?请同学们谈一谈。

设计意图:通过一个小学生的内心独白,能够引起同学们情感的共鸣,因为她所谈的都是与同学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也在引导学生要学会倾听,认真听别人的话也是一门学问。同时,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以及想办法帮录音中的同学,实际上是在培养学生怎样来树立自信心的方法,也就是如何才能做到相信我能行,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3.分组讨论,勇于面对

教师:你在学习生活中,有没有对自己缺少自信心的事情,如果有的话,请你写一写,如果你有好的解决方法,也请你在知心卡上写一写。(播放优美乐曲。)

孩子们写完后,有的会长舒一口气,有的会故意舒展身腰,向我露出会心的微笑。老师和同学相互帮助这一同学解决自己的困惑。

为让学生有心理上的共鸣,首先是教师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是让学生学会释放心理郁闷,把自己缺少自信心的事情,在知心卡上畅所欲言,并且学着树立自信心,尝试着解决的方法。

4.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教师:同学们,听说我们班的同学们虽然也曾有过对自己不自信的事,但不少同学都能够正确处理,或者是寻求帮助。今天,中央电视台少儿栏目组小记者们要把我们的本次活动搞一个现场采访,我们请两位同学上来充当小记者。两名学生随机采访。采访的主题是:你有没有缺少自信心的事,你是如何处理的?你有没有因树立自信心而成功的事例?都是什么原因让你树立起了自信心?

采访的对象可以是同学,也可以是老师、听课的教师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去体验,去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自信心,又学会了相信我能行的自信心培养的办法,还创设了一种民主、和谐、热闹的课堂气氛,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了活动的开放性,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全体性。

在每个小组当中都有在各个方面比较优秀的同学,小组长选一个同学,评一评他的优点(全班交流)。

分组说一说班级中还有哪些同学你们认为他行(交流后让该同学谈一谈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及其结果)。

5.小结

教师:同学们,(多媒体投影出示)一位拳手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在我遭到对手的猛烈打击感到快支持不住的时候,倒下是一种解脱或者说是一种诱惑,但每当这个时候,我便会在心里叫到:再坚持一会,相信我能行。因为我知道,我的对手也快坚持不住了,而只有我不倒下,才能赢得比赛,而最后胜利往往就来自这再坚持一会,相信我能行的信念中。”

篇8:中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综述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辅导,健康

一、中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现代意义的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与服务始于美国,后渐为西方国家所重视。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已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体系。中国大陆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有3.4亿,据保守估计,有各类学习、情绪、行为障碍者约3000万,其中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32%,而且患病率还呈上升趋势。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卫生问题主要表现为行为问题:攻击、不听管教、偷窃、逃学、离家、纵火、吸烟、酗酒、吸毒和过早的性行为等;情绪问题包括:焦虑、恐惧、抑郁和人际关系的困难等;学习问题:包括学习困难、注意不集中、缺乏自信等。目前,发达国家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4~20%,在我国也有许多研究,1989年全国22个省市26个单位对24013名城市在校少年儿童行为问题进行协作调查,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2.97%,1998年全国十二城市的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3.4%,较前有上升趋势。与此同时,我国中小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率也在不断增加。有研究报告,中学生的吸烟率、饮酒率、精神活性药物的使用率和性行为都有逐年增加的趋势,1996年全国吸烟行为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男性吸烟者中,1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18%,20岁以下的高达54.97%。陈晶琦等在1999年对北京市部分中小学生进行调查,发现性行为检出率为4.37%,而性行为引发的少年怀孕和艾滋病问题也不容忽视。

美国青少年群体分布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数量庞大且由于年龄、种族、信仰、家庭背景、生活区域等不同而导致其兴趣爱好、人生追求、生活方式、职业趋向有很大的不同。纵向的类别差异和横向的层次分化使得当今青少年群体越来越多样化。美国青少年在道德问题上的缺陷体现在“自我为中心”意识较强。这与美国社会所倡导的价值取向是分不开的。美国提倡的是个人主义,美国人认为,个人发展了社会就发展了。美国对于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干预主要基于以下方面:完善的学校发展基础,美国每年大约有30~50万志愿者加入到学校工作当中,其中不少人员参加中学生的心理矫治工作;针对性强的中学生矫治项目,包括依据其特点设立专门的青少年辅导中心、咨询室、训练中心等机构,辅导人员必须具有学士以上学位和丰富的专业经历;丰富多彩的团体活动。

二、中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研究的主要成果

参考国内外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我们发现除了生理和遗传等内在因素的影响外,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外在因素主要集中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研究进一步显示,家庭环境是青少年成长的首要环境,是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最重要因素,其中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式、父母的文化素质及家庭关系的好坏都直接影响着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而中学生作为游离于学校和工作单位之外的特殊群体,家庭环境无疑成为其成长的最重要的环境,生活在健全、和睦家庭的孩子普遍心理素质好,而生活在单亲、离异、夫妻不和的家庭中的孩子相对来讲心理较敏感,承受能力较差。调查表明,在家庭方面,青少年感到心理压力的生活事件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家庭成员死亡、家庭成员患急重病、父母关系紧张和家庭负债等。

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式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粗暴的教育方式不仅使子女的身心受到创伤,而且会增大与父母的隔阂。而父母给与子女更多的温情与爱,子女出现问题行为的可能性就会降低,这不仅有助于形成和谐的亲子关系,同时还有利于子女的心理健康,说明家庭关系对青少年的影响很大;学校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场所,资料显示中学生多数有学业失败感,对学校有抵触情绪;社会因素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影响更是不言而喻,那些不在学校、无人监管的中学生面对社会上形形色色的现象,部分青少年沉溺于网络、暴力、色情中不能自拔。日趋严重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政府都高度重视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儿童处于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期,可塑性强,发生行为问题后矫正的潜能远大于成人,早期的有效干预是儿童行为问题研究的最重要的方向。WHO在1997年召开的全球心理健康会议上,呼吁重视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问题,我国卫生部在《2002~2010年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开展重点人群的干预,应高度重视儿童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预防和干预,使学生心理行为问题得到及时的发现和适当的处理。争取到2005年,遏止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总患病率上升趋势;到2010年,将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总患病率降低到12%(目前为21.6~32%)。

三、中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

经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分析得出中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有一下几点:

1、青少年心理学技术化和增强临床效果的问题

学生功课压力大、学习时间紧,接受心理诊断治疗或辅导拿不出足够的时间。这就要求学校心理健康辅导人员必须将心理障碍诊断、治疗、辅导过程大大地化简,效果还要明显地增强。

2、青少年心理辅导教师校内技术威信建立的问题

在心理辅导教师对班主任、学科教师进行技术培训与辅导时,必须用大量的临床成功的显著事实,证明自己的技术效果,建立技术威信。只有其他教师自愿接受心理辅导教师的培训和辅导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技术化干预在学校里才会有生命力。

3、青少年心理辅导教师社会技术威信建立问题

要使学生家长自觉接受心理学的技术培训与辅导,就必须解决心理辅导教师社会技术威信建立的问题。

四、结论

总体而言,和国内外的中学生相比,国外中学生心理问题干预体系比较完善,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可借鉴性,值得我们学习和总结。国内中学生工作起步较晚,即使是已经有一定基础的香港、上海也是在某种基础上摸索前进,更多的精力和设备放在青少年犯罪预防和控制上面,但在中学生心理干预方面还有待加强,尤其是要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队伍建设,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发展需要建立队伍网络,其中应该包括精神卫生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学校工作人员、政府的各级相关人员、特殊治疗者以及社会志愿者等。不同的人员都需要接受相应的社会学、学校工作、临床心理学、预防医学、精神病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了解心理发展、环境、社会、人文的相关知识,各类人员都要以人为中心,以学校服务为主,以心理保健和预防为先,注重和搞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比率,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校园。

参考文献

[1]郭云霞.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家庭影响因素分析[J].科教文汇, 2006.6.

[2]姚强.中学生工作的起源发展和展望[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5,7(4).

[3]江文庆.上海中学生网络过度使用与时间管理倾向的相关研究[J]. 2006.18.

上一篇:爸爸的生日教案设计下一篇:组织开展2011年度“爱鸟周”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