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生日教案设计

2024-05-07

爸爸的生日教案设计(共13篇)

篇1:爸爸的生日教案设计

《爸爸的生日》看图说话写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说清图画内容,并展开合理想象,联系生活实际,弄清”贝贝的爸爸干什么去了,为什么还没回来”。

2、把自己想到的内容完整地写下来,培养学生的用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说写话训练,教育学生从小懂得关心他人,尊敬长辈。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根据画面内容想象并说清“爸爸干什么去了,为什么还没回来?” 教学准备:课件

玩具手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的生日是几月几日?你怎么过生日?过生日时亲人们都送你什么生日礼物?(指名说)你知道你们的爸爸、妈妈什么时候过生日吗?(找几名学生说)你们能这么清楚地记住他们的生日,真是个懂事的乖孩子!是啊,爸爸妈妈很辛苦,让我们一起跟着大屏幕为他们唱支生日歌,好吗?出示课件播放《生日歌》,学生跟唱。你们唱的真好听,看来你们都很爱他们,是吗?

有一位叫贝贝的小朋友,也和你们一样非常爱她的爸爸。今天,贝贝的爸爸过生日了,可是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那是什么事呢?板书:爸爸的生日

二、仔细看图,弄清图意

1、(电脑出示情境图及相关问题)请大家仔细观察图画,看看图上画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脸上表情怎样?(指名说说,并板出学生说出的中心词语)

妈妈——送蛋糕

等待 贝贝——送鲜花

2、仔细看图想象:

(电脑出示情境图及相关问题)爸爸是干什么的?他干什么去了呢?这么晚了怎么还没回来呢?(板书:为什么没回来)

(1)指名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象说话。(2)学生表演角色(爸爸和贝贝)。

三、展开想象,完整表达

刚才同学们都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清爸爸去干什么了,想象力非常丰富。请同桌俩人把这个故事连起来讲一讲,看谁说得更好。(1)同桌互相交流,老师巡视指导。(2)指名同学交流,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说出评价建议。

四、提出要求,练习写话

刚才大家把图画内容讲得很清楚,想象得也很丰富。下面就请同学们拿出笔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写的时候先写在什么时候?贝贝和妈妈在家做了什么准备?他们的表情怎样?再写爸爸去干什么的?最后写他为什么还不回来?

1、教学生写作格式。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2、(电脑出示情境图)学生写话,教师巡视指导。

五、互动评价,分享快乐

1、评价依据:语句是否通顺,有没有错别字,标点是否正确,主次是否分清,是否有好词好句。

2、自评:写完后,请同学们大声地读一读,看看自己的写话有没有添字、漏字。

3、师生共评:指名读自己的写话,其他同学认真倾听,一边听一边记。让同学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六、总结收获,情感升华。

六、总结

(点课件音乐)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观察这幅图写了一段生动的话,每个同学都写得非常丰富,老师希望我们的同学也像图中的贝贝一样敬爱我们的爸爸,关心我们的爸爸,做一个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的好孩子。行吗?因为我们的课堂时间有限,你就把你的小文交给语文老师欣赏再拿回家读给爸爸妈妈听好不好?

板书设计:

爸爸的生日

妈妈——送蛋糕

等待 贝贝——送鲜花

爸 爸 为什么没回来

篇2:爸爸的生日教案设计

活动目标:

1、理解“一只”和“一双”的区别与关系,并能正确使用。

2、在帮爸爸过生日的过程中,感受大家在一起相亲相爱的快乐。

活动准备:

ppt《爸爸的生日》、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爸爸的生日(在等待客人的过程中理解“一只”和“一双”的区别)

导入语:今天是爸爸的生日,爸爸请了好多客人来和他一起过生日。

1、提问:有5位客人马上就要来了,我们要为客人准备几双拖鞋呢?(5双)5双拖鞋有几只鞋子呢?(10只)

2、关键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一双”的东西呢?(一双筷子、一双袜子、一双手套……)

小结:一双拖鞋是两只一样的拖鞋,它们要在一起的,少了一只就不能穿了。生活中有很多东西是一双的,一双就等于两只。

二、游戏:猜礼物(用不同的数数方法练习“一双”和“一只”区别和关系)

1、提问:拖鞋准备好了,钟声就要响了,猜猜这次会响几下?(钟声响了十下,十点到了。)

2、播放ppt:客人来了。提问:看看爸爸一共收到了几份礼物?(6份礼物)引导幼儿运用接着数的方法数数爸爸收到的礼物,并运用倒数的方法进行验证。

3、和爸爸一起拆礼物,请幼儿用“一只”和“一双”正确叙述爸爸收到的礼物(一只杯子、一双袜子、一只帽子、一双雨鞋、一只小狗、一双手套。)

三、分餐具(数一数分一分,体验为爸爸过生日的快乐)

1、今天爸爸可高兴了,收到了那么多的礼物,他想请你们吃一顿大餐,我们先帮爸爸分发碗筷吧。

2、爸爸说:每个客人一双筷子、一只碗、一只调羹。

3、幼儿集体操作、教师观察与指导。

篇3:《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理解课文回顾历史,面向现实,表达世界要和平不要战争的主题。

2.体味文中一些意味深长的议论描写词句的深刻含义。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回顾残酷的历史———初读感知,触摸被残杀者的心灵———再读探究,领悟呼唤世界和平的主旨———复读创造,表达热爱和平的心声。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对非正义战争罪恶的深层认识和深刻警醒,对和平与幸福的热切期盼和精心维护。

教学重点

体味作者通过一些意味深长的议论描写词句,控诉法西斯罪行,表达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的这一世界和平的主题。

教学难点

对非正义战争的罪恶的深层认识和深刻警醒,对和平与幸福的期盼和维护。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我们来学习华裔作家聂华苓的《亲爱的爸爸妈妈》一文,去认识法西斯强盗的凶残,感受南斯拉夫人民的英勇。

二、读一读,读出课文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同学们快速浏览文章,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

纪念地见闻———记述各种纪念演出———记录作家座谈会———摘录被残杀的人留下的片纸只字。

三、品一品,品出最打动你的语句

这四个部分中哪些语句最打动你?说说你的理解。

第一部分

●“凄风、苦雨、天昏、地暗”连用四个短句,使每个字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表意功能。这里不仅写天气,也是在表明作者的心情,在渲染气氛,使人感受到无限悲哀的氛围。

第二部分

●“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成千上万的人来纪念当年被残杀的人,特别是两位幸存者来到这里,半个世纪前残酷的历史呈现在人们眼前,在凄风苦雨的悲哀气氛中,历史和现实融合了。

●“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作者强调的是不能忘记历史,因为只有记住历史,吸取历史教训,才能保证世界永远不再有战争和屠杀。

四、想一想,用“沉重———美丽”表达此刻的感受

随着品读的深入,同学们对文章所传达出的情感有了更深的体会, 请找出文中的沉重和美丽。

孩子们从课堂里被抓走,老师和学生惨遭屠杀,这是沉重的;有一位老师,纳粹要他合作,面对敌人的枪口,他说:“开枪吧!我给孩子们上最后一课!”表现出大义凛然的精神,这是美丽的。

多年后,日本作家还在为日军的罪行进行狡辩,这是沉重的;西德作家却在死难者面前沉重地忏悔,深刻地反省,代上辈人受过,这是美丽的。

五、写一写,写出对战争的痛恨,对和平的渴望

一方面,是罪恶的枪声,是血腥的屠杀,另一方面,是孩子们“亲爱的爸爸妈妈”的亲切呼唤。让我们用手中的笔,选择一个身份,写下我们的呼声。

1. 假设你是参加悼念的人群中的一员

2.假设你是那场屠杀中幸存者的一员

3.假设你是作家座谈会上的一位作家

篇4:爸爸的生日

其實一直记得爸爸的生日,现在一人在外地上学,这个日子也就成了特别的记忆。自己在日历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圈,就是害怕忙过头忘记了,所以每天都会看一眼,提醒自己。这几天的课程还真是满,整个人就像失重了一样,腿也不是自己的,手也不是自己的,每天都是昏昏沉沉地过着。可是脑子里始终绷紧了一根弦,就是一定要在爸爸生日的这一天给他打个电话,而且是第一个让爸爸收到我的祝福。我终于做到了。今天中午一爬起来(对不起,晚上作业做得很晚,醒来得就很迟),就拿起手机给爸爸打了个电话,电话中爸爸的声音好像很平静,没想到挂了电话不到一分钟,爸爸就发了条“谢谢女儿”的信息来。嗯,我就知道爸爸一定是很感动的!

下午到铜锣湾去逛街,买了一样礼物给最爱的爸爸,想要回去后给他一个小惊喜,不过我知道其实我回去就是最好的礼物啦!嘿嘿……

今年在香港读书,爸爸和前不久妈妈的生日都没能陪在一起过,想起每年他们的生日我也只是简单地送了祝福,现在身在异地,才体会到如果可以在一起过生日的感觉会有多好。出来了以后,真的觉得自己大了很多,终于学会珍惜一些事情了。

篇5:我给爸爸妈妈过生日的设计方案

同学们,你们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吗?你们给爸爸妈妈过生日吗?如果没有,请看下文———《我给妈妈过生日》(想象)

今天放学回家,我就想起今天是妈妈的生日。

我心想:妈妈每天接我上下学,辛辛苦苦地为我干家务,我为何不给妈妈过一个生日呢?正好妈妈不在家,我就给妈妈一个惊喜。什么惊喜好呢?一个难题摆在我的面前。送藏在桌子底下的贺卡,怕妈妈和废纸放在一起扔掉。送鲜花,怕鲜花枯萎,妈妈忘记。哎,送什么好呢?想来想去,我决定做一件家务活——做饭。

说干就干,我兴冲冲地跑进厨房,打开冰箱一看。啊,还有几个西红柿、丝瓜和鸡蛋,还有一块豆腐。我想:这些东西可以做鲜美的西红柿炒鸡蛋,和鲜美的丝瓜汤,还有我的拿手菜“小宋捏豆腐”。我兴奋地拿出蔬菜,高兴地清洗一番,再切好。哈哈,就等着下过了!不一会儿,菜就全洗好了。我小心翼翼地把热热腾腾的菜端向外屋,一桌既丰富又鲜美可口的菜就大功告成了!正当我准备拿碗筷时,忽然,传来“咚咚”的敲门声,我急忙跑去开门,妈妈一进屋就被这扑鼻的香味吸引住了。她好奇地问:“这是谁做的?”我拍着胸脯说:“不用怀疑,当然是本小姐做的啦。祝妈妈生日快乐!”妈妈像小孩似的跑进屋里。

妈妈把一块鸡蛋放进嘴里细细品味,她的眼睛流露出激动的神情。半晌,她又对我说:“在给妈盛碗饭,好吗?”我点点头。忽然一愣,又笑着说:“我没做米饭。”说着说着,大家都笑了。

篇6:课文《借生日》的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今、正、雨、两。认识偏旁牛、食。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云把生日借给妈妈的原因。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体会妈妈对孩子的爱,明白自己也要学会关心妈妈,帮妈妈做事。

【教学重点】

识字、朗读。

【教学难点】

妈妈为什么说忘了生日。

小云为什么把生日借给妈妈。

【教材分析】

课文述说的是一个家庭小故事,具有较强的生活气息和故事性,小朋友读起来预计问题不大。语言虽浅显,但折射出的浓浓情亲让人感动,对故事中妈妈说忘了自己的生日以及小云为什么把生日借给妈妈,一时难以理解,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播生日歌。

2、小朋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对吗?你们是怎么过生日的?

(生各抒己见。)

(唤起孩子温馨的记忆,激起孩子学文的兴趣。)

3、小朋友可真幸福哇,爸爸妈妈给你们买了生日蛋糕和那么多的生日礼物。有一位小朋友在她过生日的时候,要把生日借给妈妈,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借生日》。(读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文,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2、字音检查,读准字音。

3、再读课文,读通读顺。

4、小组比读:不错字、不添字、不漏字。

(循序渐进识字、读文,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看图学文(第一部分)

1、看图:

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

2、如果你是小云,一觉醒来发现了布熊,心情会是怎样的?谁能把这种高兴的心情读出来?(自由试、指读)注意枕头边三字连读。

3、再看图,你知道妈妈和小云在说些什么吗?读文找出妈妈和小云的对话。

分角色练习朗读。

(小云的话要读出疑问、好奇的语气,妈妈的话要读出亲切柔和的语气。)

⑴ 师生对话。

⑵ 男女生对话。

⑶ 同桌对读。

4、齐读1、2段:

讨论:妈妈真的忘了自己的`生日吗?

四、看图学文(第二部分)

1、是呀,我们的妈妈只想着孩子,让孩子过快乐的生日,自己却从来不过生日。此时,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

(这样导入既能把两部分课文有机的结合,又能落实语言能力的训练。)

2、小云会怎么想怎么做呢?自己看图读文。

3、说说小云怎么做,读读小云怎么说。(注意长句)

比较放与装。

4、想想:

小云把生日借给妈妈之前会想些什么?

小云把生日借给妈妈后,妈妈会说些什么?

⑴ 个别思考或同桌讨论。

⑵ 师生表演。

⑶ 学生参与评价,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表演。

(让学生通过对话、交流、朗读、表演中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五、拓展

学了这篇课文,小朋友你想说些什么?(生谈)

1、唱一唱:

《我的好妈妈》、《不再麻烦好妈妈》、《世上只有妈妈好》。

2、做一做:

问问并记住爸、妈的生日,动手做一份小礼物送给爸妈,并说一句祝福的话。

3、读一读《游子咏》等古诗、儿歌:

篇7:爸爸的老师 教案教学设计

1借助拼音读准新、劲、眨、叮、咛、强、她、绩、虽、曾10个生字的字音。并结合课文语言环境正确认读生字。能说出词语严厉、教育、同意的近义词。能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和记忆新、劲、绩、虽、曾。

2朗读儿歌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能根据标点符号的提示,读出不同语气。

3知道再有成就的人,也是从小由老师交给他们知识,教导他们做人,帮助他们成长的。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能读准生字新、劲、叮、咛、强、曾的字音。

2能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读出句子的不同语气。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今天,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个人,他是一个小朋友的爸爸,出示课文第一小节。借助拼音,读一读,想一想: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有学问的,精通数学的人。)

2我和爸爸去看了爸爸的老师,结果让我大吃一惊。让我们一起学习第7课。

板书课题。读课题。

二、初步感知,了解内容。

1听范读。

思考:是什么让我觉得新鲜?是什么让我觉得稀奇?

出示卡片:新鲜学习生字:新读词语。

2初读课文。

1第一遍读,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学生开火车朗读交流。教师正音。

2第二遍读,带问题读。要求:再仔细读读,回答刚才的问题。学生朗读、思考。

交流。(新鲜:课文第2-7段内容。稀奇:课文第8-13段内容。)

三、品读课文,学习生字。

指名读课文第2-7段。

1爸爸那么有学问,怎么还有老师?真让我觉得新鲜。

指导朗读:

我的爸爸还有老师?你说多么新鲜!(看清楚标点符号,把句子读好。)

我一个劲求我爸爸,带我去看看他。(读准生字:劲书空)

他当然比爸爸强,是位老数学家,他要不是老数学家,怎能教我爸爸?学习生字:强

2看我一定要去见老师,爸爸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读句子:我的爸爸眼睛一眨,对我说道:嗯,好吧!

可是爸爸临走以前,对我反复叮咛,要我注意这个那个,我当然都答应。

学习生字:眨叮咛

爸爸会叮咛些什么?

他为什么要这么说这么做?(因为爸爸的老师也是我的老师,他很尊敬老师。)

过渡:这多出乎我的意料,因为他是爸爸的老师,所以认为他应该是

出示:他一定是胡子很长,满肚子的学问。

他当然比爸爸强,是位老数学家,他要不是老数学家,怎能教我爸爸?

1那我的老师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指名读课文第8-12段。

学生交流。(是一位教一年级的女老师。)

学习生字:她(女字旁,表示女性。)

如果鞠躬的是我,那还不算稀奇,现在鞠躬的是爸爸,我觉得非常稀奇。2让我们听一听他们是怎么说的?分角色朗读老师和爸爸的对话。

3引读最后一段。

四、延伸拓展。

我们在成长的过程,有许多老师曾经教育过我们,帮助过我们,你还记得他们吗?你有没有回去看过他们?

学生交流。

五、游戏巩固

我们在幼儿园里玩起了游戏找朋友:在课文中找一个与带点的词意思相近的词,写在括号里。

今天我和小明打架了,老师严厉地批评我们。()

老师经常教育我们要关心同学。()

我请爸爸陪我到书城去买书,爸爸同意了。()

六、指导书写。

在田字格中描、写5个生字,要特别注意曾,上半部分要写得宽、扁,下半部分要写得瘦、长。教师示范书写,边写边说笔画顺序,学生书空练习。

学生书写,教师巡视。

篇8:《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

《爸爸的花儿落了》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文章。第一单元的学习提示中说:“学习这个单元, 要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 深入体味文中的情感, 学习文章的表达技巧。”为此, 笔者在设计此篇文章的教学时, 将教学重点确定为感受和体验文章的多重情感, 包括父对女的严厉关爱之情, 女对父的深切怀念和感激之情。

【教学目标】

(1) 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写作顺序。

(2) 通过言语片段的学习, 帮助学生体会文章蕴涵的浓浓情感。

(3) 尽可能让学生感受到“早闯练、多闯练”对一个人成长的意义。

(4) 学会理解父母的教育方式。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赏析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老师是位做父亲的人, 所以很关心自己在女儿心中的地位。所以, 想了解一下同学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父亲。

设计目的:设计此环节, 主要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的回答中大概会有这样的评价:慈爱、严厉、坚韧、缺乏责任感、软弱等。

教师承接此话题:“今天, 我们一块学习《爸爸的花儿落了》共同感受父亲的深情, 体味你们应如何尽快地长大。”

二、检查预习情况

1. 给以下加点字注音或按拼音写汉字。

2.学生简介与此篇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

三、梳理课文, 整体感知

1. 这篇文章是随着主人公的思潮而叙述的。请同学们用红、蓝两种不同颜色的笔分别标出眼前叙述的事, 回忆的事, 并且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设计目的: (1) 这篇文章采用插叙的手法, 时而写眼前, 时而写过去, 所以如果情节梳理不清楚, 必然会增加整体把握这篇文章的难度。

(2) 学生明确、熟悉“插序”的写作设计。

(3) 明确“现实”与“回忆”内容之间应有巧妙的过渡句段。

明确:毕业典礼上, 望到衣襟上的粉红色夹竹桃, 引出去医院探望爸爸时的情形;通过爸爸说的一番话, 引出六年前父亲教育“我”的事情;由爸爸的病和因病不能料理花儿, 忆起爸爸爱花的情形;由唱骊歌, 想起很多人盼望自己长大, 进而回忆起爸爸教她闯练;毕业典礼回家, 看到满院的落花, 意识到爸爸去世, 自己长大。

随着学生的回答, 教师板书:

2.从全文看, “花”和“爸爸”有着怎样的关联?

设计目的:从写法上把握全文的内容。

明确:“爸爸”是一个爱花, 爱侍弄花的人, 花的繁多与美丽, 预示着“爸爸”身体的健康;花的衰败与凋零, 预示着“爸爸”离开了人世。所以, 全文以“花”为线索, 组织材料, 题目“爸爸的花儿落儿”一语双关, 既指爸爸种的花凋谢了, 也指爸爸离开了人世。

四、重点段落的学习

1. 重点阅读爸爸逼“我”去上学的段落, 讨论爸爸对我有着怎样的态度和情感, 对“我”的成长有什么影响?

设计目的:感知“爸爸”, 体会他的严爱有加的教育方式, 对“我”的影响。

明确:爸爸对“我”要求严格, 希望“我”养成良好的习惯, 严厉中蕴涵着无限的关爱。爸爸的严爱有加的教育方式使“我”意识到不能懒惰, 要严格要求自己, 为“我”以后的成长上了很好的一课。

2. 赏析动词使用的精妙 (此处为教学的亮点) 。

投影上打出“爸爸气极了, 一把把我从床上__起来, 我的眼泪就__出来了。爸爸左看右看, 结果从桌上__起鸡毛掸子倒来拿, 藤鞭子在空中, 就发出咻咻的声音, 我挨打了!” (29节如法炮制)

让学生先自己用动词填写, 然后再加以比对、评价、赏析。

设计目的:让学生学会体会语言描写的精准及爸爸严厉而又温和的关爱之情。

3. 有感情朗读以上段落, 体会爸爸对“我”的深切关爱之情。

第二课时

五、继续重点段落的研习

1. 请几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33~34节, 赏析爸爸爱花部分。

设计目的:通过细节的品析, 感知爸爸

明确:通过对“他把草帽推到头后面, 抱起弟弟。”“唱着歌儿走到后院”“爸爸摘一朵茉莉插到瘦鸡妹妹的头发上。”这些语句的品析, 感知爸爸对“我们”的深情, 对生活的热爱。

2. 学生阅读46~53节, 体会爸爸教育“我”的方式。请同学们划出对他们影响最大的一句话, 并谈谈对这句话的感知。

明确:围绕着“无论什么困难的事, 只要硬着头皮去做, 就闯过去了”。谈自己的感知即可。

3. 爸爸的形象, 感受全文的情感。

(1) 以英子眼中的爸爸是__________的人填空。

明确:爸爸是一位十分疼爱孩子, 管教严厉、珍重兄弟亲情, 懂得教育, 热爱生活的人。

(2) 体会文章的情感

明确:英子对爸爸深挚的爱、无尽的思念。

4. 学生选取相关段落, 有感情地朗读, 感知英子对爸爸深挚的爱、无尽的思念。

5. 作业。

以“我与爸爸”为题, 写一个反映我与爸爸相处的片段。

要求: (1) 情节真实

篇9:祝爸爸生日快乐

去年的这一天,我又约了一大帮同学聚在我家,玩游戏、聊天……欢声笑语撑满了整幢楼。而爸爸又在热得像蒸笼一样的厨房里忙碌,给我们做了一大桌美味佳肴。“爸爸,你也过来吃吧!”我冲爸爸大喊。“不了,你们好不容易聚聚,我给你们多炒几个菜!”爸爸一手炒菜一手擦汗,气喘吁吁地对我说。

“我们的生日过得别致精彩,可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是谁在说话?哦,是电视广告!我的心一颤,看了看那一大桌菜和漂亮的蛋糕,又望了望还在厨房忙碌的爸爸,内疚和自责一下子填满了整颗心。是啊,我只知道爸爸的生日与我是同月,具体是哪一天我却并不知道。偶尔也问过爸爸,印象中,爸爸总是说:“已经过了。”

晚上,我难以入眠,眼前总晃动着爸爸在厨房忙碌的身影。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爸爸在填一张表格:出生日期——8月24日……我呆住了:原来爸爸是在为我精心安排生日宴会中度过了他自己一个又一个生日。

时间飞逝而过,我今年的生日又到了。今天,我不但叫上了同学,还邀请了爸爸。

“今天不是为我过生日,而是为我的爸爸过生日。祝爸爸生日快乐!”

“祝叔叔身体健康!”

……

篇10:借生日的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今、正、雨、两4个字。认识2个偏旁饣、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云借生日给妈妈的原因

教学重点

认识本课的生字和朗读课文,从故事中了解母女间的情感

教具准备

《生日歌》录音带、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总108电96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今、正、雨、两4个字。认识2个偏旁饣、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认识本课的生字和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从故事中了解母女间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放生日歌曲,提问:谁知道生日是指哪一天,每个人都不会忘记自己的生日。

2、平日里,你们会向别人借东西,也会把东西借给别人,听说过借生日吗?出示课题18、借生日

(二)、初读课文

1、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了解大意

2、提问:课文中谁把生日借给谁?我指的是谁?

3、再读课文,共分几个自然段?你想读哪个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

1、指名读1、2自然段

2、认识两段中的生字

3、小云的妈妈说自己把生日给忘了,妈妈真得是忘了吗?(小云的妈妈并非忘记了自己的生日,而是只想到别人)

4、指导朗读

您怎么从来不过生日?没见过妈妈过生日,小云感到疑惑,要突出从来,读出纳闷的语气。

(四)、学习三、四自然段

1、指名接读三、四自然段

2、小云把生日借给妈妈前,心里会想些什么?(大家讨论后,明白小云在妈妈的影响下,懂得了关心妈妈,同学们应该向她学习)

3、指导朗读

最后两句话是她经过思考想出的办法,要读出肯定的语气,表现出小云的`天真可爱。

(五)、全文朗读

1、分角色朗读课文,师生读,同学与同学读

2、配《生日歌》读

(六)、扩展活动

亲手作一件小礼物送给爸爸妈妈,并说一句祝福的话。

五、作业布置:亲手作一件小礼物送给爸爸妈妈,并说一句祝福的话。

六、板书设计: 借生日

七、课后反思:借生日教学设计教案

第二课时

总109电97

一、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云借生日给妈妈的原因

二、教学重点:认识本课的生字和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从故事中了解母女间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读生字

(二)、分小组自学生字

要求:1、读准字音,注意正、怎、饭、拿等字的读音

2、分析字形,用不同的办法来记忆

指导写字

今:撇尖低,捺脚稍高,开口度大,撇捺相接处,点和横收笔都在竖中线上。

正:注意横,竖的长度,第二横是长横的一半,左竖是右竖的一半,最后一横长,稍凸起托连竖。

雨:冂要宽,蹭的竖,不出框,最后四点两两对称,如隔窗看檐下的雨水均匀滴下。

两:冂内两个人字分布均匀,人的捺均变为点。

3、学生写字,老师巡回指导

(三)、复习巩固

1、复习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⑴先让学生自己说一说

提示:红花中的字可以做词头,也可做词尾

2、分小组比赛

3、每组选出代表,全班比赛

(四)、想象故事的结尾

1、请同学们编出故事的结尾

2、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五)、讲评小结

五、作业布置: 书写“今、正、雨、两”四个字。

六、板书设计: 在田字格中书写 “今、正、雨、两”四个字。

七、课后反思:

篇11:《爸爸的花儿落了》的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了解作家作品;领悟标题的双关含义,掌握拟题技巧;把握行文线索,理清文章的结构;分析文中父亲的形象;把握文章的主旨。

2、过程和方法目标:

反复朗读课文,理清层次;结合自身实际,用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味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感知文章的内容,感受文章的写作特色,学习插叙手法在记叙中的运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会文中爸爸对自己的深情和盼望自己长大、懂事的情感,让学生理解父母对子女的爱;还要让学生在读中认识到要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使自己真正的成熟起来。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线索,体会伏笔在文中的运用;

2、感受父亲的情,理解父亲的深情是怎样影响着“我”的成长的。

【教学难点】

1、分析文中父亲的形象;

2、感知文章波澜起伏、跌宕有致的结构特色。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了解作家作品;积累生字生词及理解标题的含义;整体感知课文结构。

〖教与学互动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先播放影片《城南旧事》的几个片段,从而让学生回答有谁看过这部电影,再播放音乐《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这首李叔同1908年谱词的《骊歌》,由林海音《城南旧事》改编的同名电影而广为人知,这首歌含有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这部影片曾获马尼拉第二届国际电影节金鹰奖。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林海音小说《城南旧事》的最后一部分──《爸爸的花儿落了》,在这里亲爱的爸爸也去了,她的童年也该结束了,十三岁的她在经历了许多多人生世事后,在爸爸去世之时,终于体会到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小孩子的成长历程。

二、走近作家作品,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

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原籍台湾省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生于日本大坂,3岁随父母返台,5岁来到北京,北京是她文学之路的中国。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作品有:处女作散文小说《冬青树》、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

2、《城南旧事》简介:

20年代末,六岁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经常痴立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贞,是英子结交的第一个朋友。秀贞曾与一个大学生暗中相爱,后大学生被警察抓走,秀贞生下的女儿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英子对她非常同情。英子得知小伙伴妞儿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发现她脖颈后的青记,急忙带她去找秀贞。秀贞与离散六年的女儿相认后,立刻带妞儿去找寻爸爸,结果母女俩惨死在火车轮下。后英子一家迁居新帘子胡同。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园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他为了供给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英子觉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捡到一个小铜佛,被警察局暗探发现,带巡警来抓走了这个年轻人。这件事使英子非常难过。英子九岁那年,她的奶妈宋妈的丈夫冯大明来到林家。英子得知宋妈的儿子两年前掉进河里淹死,女儿也被丈夫卖给别人,心里十分伤心,不明白宋妈为什么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来伺候别人。后来,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宋妈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驴接走。英子随家人乘上远行的马车,带着种种疑惑告别了童年。

《爸爸的花儿落了》是它的最后一部分。

3、检查预习,听写词语:

肿胀 叮嘱 恐惧 骊歌 花圃 窘迫

从以上词语中任选四个写一段意境优美的话,至少要用上一种修辞。

三、初读课文,理解标题美

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后,相互讨论标题的含义。

文章题目为“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语双关,一方面实指夹竹桃的败落,一方面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的辞世。与题目相映,文章也多处写到花,如开头由衣襟上的夹竹桃引出爸爸生病住院,结尾用“垂落的夹竹桃”回应前文,点出爸爸已不在人间,可以看出“花”是作为线索贯穿小说始末的。

四、再读课文,领悟文章的结构美

学生有感情的再次朗读课文,探讨文章的结构美。

1、按时间先后顺序划分文章的结构:

⑴ 第一部分:毕业典礼前(1~34段):由夹竹桃花──(想起)病床叮嘱;由迟到──(想起)赖床被打;由钟声响了──(想起)爸爸爱花

⑵ 第二部分:毕业典礼时(35~53段):韩主任讲话、唱骊歌、哭别──(想起)闯练做事

⑶ 第三部分:毕业典礼后(54~68段):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不再是小孩子。

2、探讨文章的结构美:

⑴ 别致生动的插叙。文章时而写眼前的事,时而又穿插往事,但每次忆述往事都是由眼前的事引发的,这样显得波澜起伏,跌宕有致。文章开篇用衣襟上的粉红色夹竹桃,引出前一天去医院探望爸爸时的情形;通过忆述探病时爸爸说的一番话,特别是嘱咐她不要迟到,引出六年前因赖床不起受爸爸惩罚以及自己以后上学从不迟到的情形;又由礼堂的钟声想到爸爸不会来了,她思潮起伏,想到爸爸的病和因病而不能料理花儿,于是又忆起爸爸爱花的情形;还没有想完,韩主任已经讲话了,我们也唱起了骊歌,又由此想到很多人盼望自己长大,进而回忆起爸爸要她闯练,让她到东交民巷正金银行汇款给在日本的陈叔叔的经过;最后写毕业典礼回来,看着满院零落的花儿,听到老高的话,她清醒地意识到爸爸的花儿落了,自己已经长大了。可见,这篇文章是随着主人公起伏的思潮而记叙下来的,有现实又回忆,用现实引出回忆。

⑵ 双线并行的结构。文章一是以花为线索贯穿小说始末(以花开头、以花结尾,中间也都多次提到花──是因为父亲喜欢花,花让作者想到回忆起父亲,同时花也成了象征;以花来贯穿小说的始末,作为潜在的线索,这样可以做到使事件交错而不凌乱。)二是毕业典礼“两线相互辉映,既有利于情节的展开,又使两个人物主次分明,相映生辉。”(张百栋语)

⑶ 文章写得含蓄,处处有伏笔。文中没有正面写爸爸病危、濒死,但文中多处作了暗示。比如开头“我”回忆去医院看望爸爸时,爸爸曾说:“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长大了,是不是?”这是一处伏笔。又如当毕业典礼的钟声响起后,我突然又想到妈妈爸爸,疑惑“妈妈今早的眼睛为什么红肿着”暗示妈妈对爸爸的病情很了解,知道他将去世。而毕业典礼结束后,“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急急忙忙赶回家去,这恐怕是一种预感。写她进家门以后看到“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校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更是以花喻人,把即将丧父的伤痛推到极致。文章从“我的襟上”的“粉红色的夹竹桃”起笔,到爱花的爸爸病死,处处有伏笔,事事有照应,沉郁的氛围和丧父的伤痛一直笼罩着全文。

3、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探讨心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揣摩文章的情感美;探究语言美;整体把握延伸。

〖教与学互动步骤

五、默读课文,揣摩人物美

1、爸爸:

⑴ 我认为这是一个的爸爸,并说说理由:

爸爸表面上很严厉,实际上却充满爱心。

鼓励孩子要坚强,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很重感情,他听到弟弟被日本人害死的消息,便急得吐血了。

特别爱花,每天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浇花。

⑵ 对爸爸逼“我”去上学的回忆表明了爸爸怎样的态度和情感?对“我”的成长有什么影响?爸爸对“我”要求很严格,希望“我”从小就能养成好的习惯,但是他表面的严厉中又有无限的关爱,关心自己的冷暖和苦乐。爸爸的爱使“我”意识到不能懒惰,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为“我”以后的成长上了很好的一课。

⑶ 你有没有类似“我”赖在床上不想上学的经历,你的父亲是如何处理的?说给大家听听。

2、英子:

⑴ 从哪些地方我们可以感受到英子的成长?

英子的长大主要表现为──学习非常用功,被选做代表为同学领毕业证书和致谢词。从六年前的那一次后从不迟到。硬着头皮完成了汇款给在日本的陈叔叔这件事。闻说爸爸去世而处乱不惊从容面对……

⑵ 爸爸对“我”的成长有什么影响呢?

使“我”意识到不能懒惰,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对自己负责;历练中培养不怕困难,敢闯敢练的.坚强性格、敢于承担家庭责任的品质。

⑶ 以“英子,你真是好样的。……”打头,说一句(段)话。

六、跳读课文,品味情感美

1、《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最打动你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

本文是作者回忆童年之作,字里行间真情洋溢,这是文章最动人的地方。

2、细细品读,文中写到的感情具体讲有哪几种?结合精彩语段有感情地朗读并谈谈读后的感受:

文中表现的感情具体涉及这几种:父女情、师生情、同学情、手足情 、主仆情。

(选择两个精彩语段全班齐读,教师辅导朗读,体会感悟其间蕴涵的真挚情谊)

《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距离学生的生活很近,读后确能引发切身之感,心有所动。学生谈感要多联系到自己的生活实际,联想到自己的父母,曾经的学校、老师、同学,能谈出真情实感。

3、《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如此丰富、真挚的感情是怎么表现出来的?

通过事情的记叙来表现。比如:爸爸先打英子后送夹袄一事表现出爸爸对女儿那份独特的爱:既严厉又慈祥。

借助“花儿”来表现。如:毕业典礼上英子胸前的夹竹桃花儿无声地诉说着爸爸的爱和期待。

通过人物对话、人物动作来表现。比如写妈妈的眼睛红肿着,暗示爸爸病情严重,生命垂危,妈妈为此深切悲痛。

通过抒情语段来表现。

正因为借助上述种种手段来表现感情,文章字里行间渗透真情,感情表露含蓄深沉,分外动人。

七、回读课文,体会语言美

让学生体会本文语言的风格特色,探讨后明确:语言质朴淡雅,蕴含真情;再让学生找出文中包含深情或含义深刻的语句。

文中人是最平凡的人;事,是最平凡的事,都是人们司空见惯的。但读者却能从这些人们司空见惯的人和事中,感受到人性的美和人情的美。作者正是用这种质朴、淡雅、含蓄而深邃的语言拨动了读者的心弦。

八、拓展延伸,表述看法

1、“严师出高徒”“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与文中父亲的教育方法一致,对文中父亲“打我”这些从严的教育方法,你是否赞同,说说你的看法。

篇12:爸爸的生日教案设计

1、知识和能力:

了解背景来帮助理解文章

2、过程和方法:

理解文章的中心,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领会文章“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的主题。珍视今天的幸福生活,提高警惕,防止悲剧重演。

【教学设计】

一、导入

有谁知道“六一儿童节”的由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2年6月,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村里的房舍、建筑物均被烧毁,好端端的一个村庄就这样被德国法西斯给毁了。

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贩子虐杀和毒害儿童,保障儿童权利,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召开执委会,正式决定每年6月1日为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即国际儿童节。

同样,在二次大战中,在南斯拉夫,在克拉库耶伐次,一天之内,7000多个无辜生命遭到杀戮,其中包括300多个孩子。这是怎样一个血淋淋的事实啊。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美国华裔女作家聂华苓写的《亲爱的爸爸妈妈》,认识战争的罪恶,懂得和平的珍贵。

二、读萨特的话,思考:“沉重”和“美丽”是否矛盾

“沉重”“美丽”是矛盾性词语,因为指代内容不同,所以并不矛盾。“那就是我带走的沉重记忆。但这是个美丽的记忆。”前一句是对上面几句话的总结,指纳粹杀害了7000多人,所以这是沉重的记忆。后一句是对下面几句的提示,指小城人面对敌人的杀戮而表现的英勇无畏的.精神,因此让人留下美好的回忆。

三、速读全文,理清主要内容:归纳文中四部分的内容

1、坟地所见所闻;

2、记述各种演出记念活动;

3、记录作家座谈会;

4、摘录遗言。

四、结合文章中具体词句回答问题

“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从课文的哪里看到悲哀,哪里看到美丽,哪里看到真实,哪里看到荒谬?

(成千上万的人来纪念当年被残杀的人,特别是两位生还者来到这里,半个世纪前残酷的历史呈现在人们眼前,在凄风苦雨的悲哀气氛中,历史和现实融合了。残酷的历史令人悲哀,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历史,成千上万的人来到这里纪念死者,这又是美丽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47年前纳粹竟然认为种族有优劣,竟然以优等种族自居,要消灭劣等种族,这又是何等荒谬。)

五、精读,讨论 “引文”与“正文”

1、文中引用迪桑卡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这些诗句歌唱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对生命的喜悦”。他们还年幼,还在小学念书,他们的生命才起步,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梦想。他们正努力学习,向往将来“在阳光下奔跑”,创造人生的业绩。他们在爱的阳光下成长,丝毫没有意识到近在眼前的死亡威胁。歌唱孩子的可爱和希望,正是对纳粹强盗的控诉。)

2、结尾引述死者的遗言有什么作用?

(死者遗言,是人性中最美丽的体现,让人据此想像被残杀者生前的情形,目的是通过再现被残杀者有血有肉的生命活动,反衬出法西斯的残酷,并向全人类提出警示:永远不要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引文”是纯客观的记录,是正文得出观点、进行议论的依据。

鲁迅说过:“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亲爱的爸爸妈妈》中最后摘录的被残杀者留下的只言片纸,就是拾取人性中最为闪光的几个瞬间控诉了泯灭人性的战争。

六、总结

虽然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但世界上仍然还有很多的地方销烟弥漫,母亲们痛苦的眼泪,孩子们惊恐的哭叫,那一双双流露着悲痛和渴望的眼睛似乎在向我们呼喊:不要战争,保卫和平。同学们,希望我们都是和平的维护者,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珍惜我们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幸福。

【相关链接】

致命的母爱

刘 墉

敌兵冲进民宅,以枪口对准男主人的胸膛,命令女主人拿出仅存的食物,并占据了他们惟一的房间。

夜深了,精疲力竭的敌兵纷纷睡去,月光洒进窗口,照在浑身泥沙、满脸倦容的敌兵身上。

“都是人子啊!才十七八岁,还不全懂事呢!在家恐怕还要母亲提醒他多穿衣服的孩子,只为了别人争权夺利,被强迫远离家乡,多么可怜。”瑟缩在墙角的女主人突然想起自己离家的孩子,一股母爱和同情油然从心底升起,“夜里多冷,那孩子的军毯居然滑落了!”

女主人缓缓站起,轻步走到敌兵身边,惟恐自己的脚步会惊醒那年轻人的故乡梦。

“你的梦里或许正有着疼爱你的母亲呢!”女主人弯下身,拾起军毯为年轻人盖上。

突然,那敌兵张开双眼,吃惊地浑身震动,如同野兽般怒吼,明晃晃的刺刀穿透了女主人的胸膛,滴血的刀尖在月色下闪着寒光。

接着又一声枪响,冲过去援救的男主人,也倒在了血泊中。

“这女人居然想暗算我!”年轻的敌兵喃喃地抽出刺刀,“妈啊!幸亏我被惊醒,也幸亏您在梦中保护,否则我就再也看不见您了!”

篇13:爸爸的生日教案设计

(一)根据节目内容选择合适的字幕字体

节目内容是决定字幕字体的重要标尺,一档电视节目的内容决定了节目的主题、风格和定位。字幕是紧紧伴随节目内容存在的,字幕的呈现离不开内容,所以在进行字幕包装设计时,节目内容是关键。要想设计制作出好的字幕包装,制作人员必须首先清楚把握节目的内容风格,必须具有高层次的审美理念以及熟练的后期编辑技术。

《爸爸去哪儿》是湖南卫视从韩国MBC电视台引进的亲子户外真人秀节目,参考自MBC电视台节目《爸爸!我们去哪儿?》,由《变形计》制作人谢涤葵及其团队和《我是歌手》制作人洪涛及其团队联合打造。节目中,5位明星爸爸在三天两夜的户外体验中单独照顾子女的饮食起居,共同完成节目组设置的一系列任务。

(二)字幕字体的色彩搭配与节目画面背景相和谐

字幕的色彩选择是节目后期制作中重要的一环,字幕的颜色变换能起到点缀画面、活跃荧屏的作用。所以,合理布局字幕颜色成了制作人员需认真思考的问题。在此,笔者简单分析了字幕颜色搭配时需注意的两点原则:

第一,色彩对比需和谐。字幕字体的颜色搭配要考虑同节目的主题、风格、特点等和谐统一,利用和画面背景相近色系的颜色来安排字幕。

第二,色彩对比需鲜明。这点主要针对综艺类节目,因其节目风格的特殊性,字幕在颜色选择上需要夸张一些,利用对比鲜明的颜色抓住受众的眼球,吸引注意力。在颜色选择上,一般会使用对比强烈的互补色,如黑色和蓝色、红色和青色。

二、《爸爸去哪儿》字幕字体的制作方法和创意

(一)字幕出入屏方式多样化

电视节目的观众都是视觉动物,而电视节目也以不断创新、丰富视觉效果来获得收视率,字幕作为节目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出入屏方式成了十分重要的制作环节。《爸爸去哪儿》是一档综艺类亲子互动真人秀节目,字幕的出入屏方式多采用动画形式,在适当时机利用飞入飞出、拉入拉出、叠入叠出、切入切出、逐字显示等出入屏方式。字幕的出入方式变化多样,适应了综艺类节目的画面跳跃感,为内容服务。生硬的表现形式会给观众带来“附加感”,就像字是生挤硬贴上去的;巧妙的表现形式给观众带来的是“依附感”,字幕与画面、字幕与主体内容相互依托、相得益彰。

(二)字幕的画面停留时间与播出节奏适当

字幕在画面上的停留时间需要与节目播出节奏相适应,一般情况下,字幕在画面上的停留时间必须满足观众至少默读两遍。时间过长会显得节目拖拉,节奏缓慢、过短会使观众手忙脚乱,无暇阅读字幕。在《爸爸去哪儿》第一期北京灵水村中,张亮在为儿子天天做午饭时,用刀剁菜时发出的“笃笃”声,就利用字幕充满屏幕,选择飞入淡出、逐字显示的方式,并打出拟声词“笃笃”2排,每排8个字,在屏幕中配合剁菜的声音,一共停留了6秒,时间刚刚好,多了会显得节目节奏拖拉,少了又会忽略其中隐藏的笑点。

(三)字幕衬底形式新颖

简单打出字体字幕是最基本的字幕包装,可在追求最优越视觉享受的时候,字幕的包装不再局限于改变字体或颜色等参数上。现在的字幕制作为字幕加上了特别设计的边框,一个字、一组词语、一句话都可以用边框修饰。这类字幕的修饰边框我们称为“字幕的衬底”。《爸爸去哪儿》在亲子互动对白的字幕设计上巧妙利用了长方形边框,字幕分为三部分,最左边以人物小头像表明说话主体,中间以长方形字幕框注明人物姓名,最右边大部分字幕框为人物对白。在长方形字幕框内,以不同颜色填充作为文字背景底色,显得俏皮生动。例如,在第一期北京灵水村节目中,一开场来到王岳伦家中,在叫醒王诗龄时,画面中不是以常规的正文字幕来显示王岳伦的说话内容,而换为采用长方形对白边框形式显示。

(四)个性化节目人物卡通头像突显视觉效果

一般的综艺节目在人物对白字幕设计上不会频繁出现特殊包装字幕,而是在屏幕下方以常规白色宋体字形式呈现对白。《爸爸去哪儿》由于其节目的特殊性,在外景拍摄的画面和经过舞美包装过的摄影棚相比,视觉效果没有那么鲜艳亮丽。所以在字幕的设计中,《爸爸去哪儿》根据节目主题特点,在人物说话时或人物特写时,穿插对应人物的个性化卡通头像来标明说话主体,这是字幕的一种创新,在单调的户外背景画面中起到了点缀屏幕的作用,卡通头像也符合孩子的童真表现,实现了字幕与节目画面主题的完美融合。

(五)独特字幕设计突出人物性格标签

在一般的综艺节目中,字幕所起的作用大多是说明人物对白、介绍相关信息或者利用包装字凸显表层笑点,字幕只能根据内容被动的选择所说明传递的信息。在《爸爸去哪儿》中字幕却发挥主动性,巧妙抓取人物性格特点,利用独特的字幕设计制作人物专属字幕,并在节目中多次重复出现,形成了人物鲜明的性格标签,让受众在观看节目时潜移默化的记住了人物的专属字幕。

上一篇:电大开放教育本科下一篇:中学生心理辅导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