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理念之精髓

2024-04-25

感悟理念之精髓(共8篇)

篇1:感悟理念之精髓

感悟理念之精髓 激起情感之共鸣

------搭石教学设计

李亚周 触摸文本,解读学材

课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以欣赏美景,感悟民风,回味乡情为主线。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情感因素,朗读感悟文本,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从乡亲们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欣赏美,品味由“走搭石”引发的感人的场景;感受乡亲们美好的情感、纯朴的民风,体会乡亲们无

私奉献的精神和作者念念不忘的乡情。

紧扣文本,确定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正确读准“间隔、懒惰、俗语、清波漾漾”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发现美、欣赏美,感受乡亲们美好的情感、纯朴的民风,体会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作者难忘的乡情。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依据目标,提炼重难

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发现美、欣赏美,感受乡亲们美好的情感、纯朴的民风,体会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作者难忘的乡情。

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难点:

感受乡亲们纯朴、美好的情感,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带来的温暖和快乐,并使学生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钻研文本,精心准备

拍摄搭石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感悟文本,展示流程

一、渲染情境,揭开文本之面纱。

1、看大屏幕:同学们请看,这就是作家刘章爷爷的故乡。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非常美丽。可时隔多年作者记忆最深的并不是这些,而是家乡的搭石。这是为什么呢?就让我们跟随刘章爷爷的脚步一起去看看吧!

2、板书课题:21 搭石。齐读课题。

二、初读文本,相约便民之搭石。

1、自由阅读课文,要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划出文中写搭石的句子。

2、组织交流。

(1)、出示词语。自由读——指名读——齐读。(2)、什么是搭石?谁用文中的句子来说说。

(3)、师: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怎样过小溪呢?谁也能用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

生: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绾裤。

大屏幕出示:“绾”。“绾wǎn”是个生字,什么意思呢?(生:卷起来的意思。)那脱鞋绾裤呢?(生:

脱掉鞋子卷起裤子。)

师:那就是说,如果小溪里没有搭石,人们出工就必须——脱鞋绾裤 人们收工就必须——脱鞋绾裤 人们赶集就必须——脱鞋绾裤 人们访友就必须——脱鞋绾裤。人们来来往往都必须——脱鞋绾裤

师:从这一次又一次的脱鞋绾裤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觉得总要脱鞋绾裤,家乡的人过小溪就很不方便。

生:我认为会很辛苦。生:还会很麻烦。

……

师:不便、麻烦甚至是辛苦,如果是在炎热的夏天,可能还是一种享受,可到了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就必须靠搭石过小溪了。了解了这些,我们再来读读什么是搭石。

师:读了课文,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我觉得有了搭石,人们过小溪就很方便了)

三、细读文本,欣赏美丽之风景。

1、出示搭石的图片,师:大家请看,这就是搭石。其实搭石就是一块块普普通通的石头,可作者却给予搭石很高的评价,谁能从文中找出作者的这句话,(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板书:一道风景。这么不起眼的石头,也会是一道风景吗?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去发现、欣赏搭石的美吧!

2、默读第二、三、四、五自然段,找出文中写风景美的句子,划下来,多读几遍。

3、指名读自己划出的句子。

师:同学们找到了好多写风景美的句子,老师和你们一样也感到这里的风景很美,下面就让我们一

起来欣赏一下走搭石的美吧!请看大屏幕;

(1)、大屏幕出示: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2)、自由读,说说自己的感受。(3)、理解词语:协调有序是什么意思?怎样走搭石才叫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走过搭石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走一走搭石。引导学生读走搭石的句子。(一、三排读:前面的抬起脚来,二、四排读后面的紧跟上去。)人们为什么能走得这么协调有序?是有人在指挥吗?(没有)那是为什么?因为作者的家乡有这样一句俗语:紧走搭石慢过桥,什么叫紧走搭石?(就是快走搭石)谁来读出快走搭石的感觉。什么又叫俗语呢?俗语就是有一定道理的话,文中有没有介绍快走搭石的道理呢?谁来读一读?体会一下快走搭石的道理。正是因为人们懂得了这个道理,所以人们走搭石才走得那么协调有序。来,让我们再来走走搭石。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

一、三排读:前面的抬起脚来,二、四排读后面的紧跟上去。

(4)、发出踏踏的声音像什么?(轻快的音乐)那就让我们和着这轻快的音乐再来走一走搭石吧!播放音乐齐读。这美妙的音乐中,仅仅只有踏踏的声音吗?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人们的欢声笑语、哗哗的流水声、叽叽喳喳的鸟叫声……)这是一曲多么美妙的音乐呀!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美美地来读一读。

(5)、文中除了能听到音乐,还能看到什么?(清波漾漾,人影绰绰),“漾”在字典中有两个意项,在文中应该选第几项?“绰”在字典中有三个义项(大屏幕出示),在文中是什么意思?明白了词语的意思,谁来读一读这两词。

(6)、学生闭目听老师读(大屏幕播放音乐)并想像,这给人以美感的画中,除了漾漾的清波和绰绰的人影外还有什么呢?(蓝天、白云、晚霞、绿树、青草、红叶、夕阳……)带着我们的想象,再来美

美地来读一读。

(7)、这哪里欣赏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这是在吟唱一首轻快的小诗,看大屏幕齐读。总结:同学们,读到这里你觉得这是一道怎样的风景?(美丽的,漂亮的,优美的……)指名板书:

美丽。

过渡:一行人走搭石是一道美丽的风景,那面对面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四、演绎文本,感受纯朴之民风。

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指名说说面对面走搭石的情景。

大屏幕出示: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2、读了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谦让、)这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可对我们来说做起来是多么得不容易呀!你们会怎么去读呢?指名读。

3、假如面对面走来的是一位老人,又会是怎样的情景呢?

大屏幕出示: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1)、“伏下”是什么意思?从这里你又感受到了什么?(尊老)(2)、请两名学生上台表演年轻人背老人过河。师现场采访。

师:说得多好呀!年轻人背老人无需感谢,老人接受年轻人的帮助后也无需感谢。都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这是什么?这是故乡的一处民风。板书:一处民风。

(3)、假如遇到的是一位残疾人,故乡的年轻人又会怎么做呢?大屏幕出示:假如遇到的是,年轻人总要。师:故乡的年轻人又是跟谁学的呢?(老人、父母)文中也有一段话是写老人的,谁来读一读。大屏幕出示:“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4)、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老人的负责),作者又是通过哪些词语来描写老人的?(无

论、只要、一定、直到、才)

(5)、假如你就是那位老人,我来采访你:老人家,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你需要人们感谢吗?为什么?(理所当然)这种以老带小,以老传小,以小学老逐渐形成了一种传统,形成了作者家乡一处独特的、纯朴的民风,请学生板书:纯朴。

过渡:我在阅读课文时不仅欣赏到了美丽的风景,感受到了纯朴的民风,还隐约感觉到作者想表达

些什么?

五、齐读文本,感悟难忘之乡情。

(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大屏幕出示: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2)、从这一段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搭石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任劳任怨的精神)(3)、作者仅仅是在表达对搭石的赞美吗?(作者同时还表达了对故乡纯朴民风的向往,对故乡的一份思念。这份思念就叫乡情)板书:一份乡情。

(4)、作者时隔多年还在思念家乡,思念家乡的搭石,同学们,这是怎样的一份乡情?(难忘)小结:同学们,有谁走过搭石?(没有或很少)是呀!可能一个人的一生都不曾走过搭石,但是在我们的人生的道路上却有许许多多这样的搭石,他们是,他们为我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老师......)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欣赏了作者刘章爷爷故乡的这道美丽的风景,感受了这一处纯朴的民风,回味了这一份难忘的乡情。同时也成为了你们学习之路上的一块搭石,希望你们在学校老师的帮助下踏出你们的亮丽人生。谢谢!下课。

浓缩文本,浮现板书:

一道风景

美丽搭 石 一处民风 纯朴

一份乡情

难忘

篇2:感悟理念之精髓

一、说教材

《掌声》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以“爱”为主题。文中讲述了一位残疾自卑的小女孩英子在同学们的掌声中变得自信、开朗的故事。文章语言质朴,却深入地刻画了人物的动作、心理,让人领悟到那份真爱,让学生学会如何去爱?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和本文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能正确读写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抓住重点词句以及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地关心、鼓励别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根据教学目标和本文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为重点。

2、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为难点。

三、说教法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应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基于这一理念在教学中我打算采用朗读感悟、情境引读、再现生活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运用自读自悟、自主探究、想象演绎的方式来学习课文。

四、说教学流程

根据对新课标和文本的理解,以及学生的情况,我是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

(一)初探文本 感受掌声之魅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开课我就送给学生一阵掌声,从老师的掌声中你听出了什么?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带着兴趣学习课文。

带着问题读书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所以我引导学生带着如下问题读书: 文中的掌声是送给谁的?掌声给她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二)自读文本 初谈掌声之印象

一种好的学习方法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而一种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学生终身受益。所以在初读课文时我引导学生养成边读边划、边悟边注的学习习惯。

新课标提出在阅读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的多元解读、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所以在初读课文后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以前的英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举手表达自己心中对英子的印象。从而了解英子的自卑心理。

(三)研读文本,感悟掌声之内涵

新课标提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文的能力。所以在学习第一、二自然段时我着重引导学生抓住描写英子自卑的词语,读中体会,读中探寻英子自卑的心理原因。

比如:学习“文静”一词,我是这样引导学生思考的:英子的文静和别人的文静有什么不同?看,那个小女孩多么文静,满脸微笑,是那么的自信、那么的可爱!可英子的文静呢?引导学生读出英子和别人文静的不同,体会英子自卑的心理。文中描写英子自卑的词语还有许多,比如:默默地、早早地、不愿意等。抓住了这些描写英子自卑的词语,通过有感情的朗读,结合英子信中的话,学生很快就能体会到英子自卑的心理原因是怕被歧视。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子的心理变化,突破重点,我并没有接着学习第三自然段,而是用大屏幕出示了这样一句话: 从那以后,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英子变成了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写英子发生变化的句子,通过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感受英子的自信、开朗。接着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是什么让英子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呢?随着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很自然地从教学重点过渡到了教学难点。

(四)演绎文本,激起掌声之共鸣

在学习第三自然段时,为了能更好地分解教学难点,我让学生划出描写英子动作和神态的词语,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从这些词语中感受英子的心理变化。

可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不会表达自己的爱,为了让学生学会表达爱,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假如此时此刻紧张、害怕地走上讲台的英子就是我们中的一员,你想对她说些什么?学生很快从一个旁观者变成了当事者。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一句句爱的话语如温泉般涌出。

接着我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同学们的两次掌声所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很快学生从交流中体会到两次掌声的不同,第一次掌声里有同情、支持、鼓励、加油声……第二次掌声里有赞许、表扬、夸奖、佩服……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英子的心理变化,让学生学会感恩,我又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假如你就是那个在掌声中饱含热泪向同学鞠躬的英子,此时此刻你想对同学们说些什么?学生感恩的话语如小溪般欢快地流淌。而作者却把这感人的话语都浓缩在这深深的一躬中。

是呀!这些感激的话激励了英子一生,以致于在几年后给同学的回信中这样说道。(此时大屏幕出示英子信中的话。)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出了掌声给英子带来的巨大变化。是掌声让英子摆脱了自卑,微笑着面对生活,这掌声传递的是一颗颗关爱的心,是一份份真诚的爱。

(五)走出文本,交流掌声之外延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所以我对课堂的延伸做了如下的设计:学了这篇课文,你对掌声有了怎样的理解?在生活中你会怎样来表达自己的爱?使学生在文本中感受的爱,在生活中得以表达。

五、说板书设计

本课我设计了这样的板书,简明扼要地将英子在同学们鼓励和赞扬的掌声中心理变化的过程展示出来,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掌声

鼓励

自卑

自信

赞扬

六、凝聚情感 升华理念

篇3:也谈文学阅读之精髓

文学作品作为艺术形式中的一种“审美场”, 是一种“多层次的创造” (童庆炳2009:46-47) , 它还被Marx和Engels (1972:104) 称作掌握世界的四种方式之一2, 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培养学生文学阅读的能力, 可以帮助他们通过解读文本拓宽眼界、了解社会历史文化、形成批判性思维并进行独立思考。

我国高等教育历来重视接收西方文学中的精华。抗战时期西南联大英国文学系的课程表 (转引自黄源深2010:14) 所列出的课程可见文学阅读所需的知识积淀。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附录Ⅱ”也列有100多本推荐的英文书目3, 涵盖英、美、加、澳、中等各国文学文化遗产精华, 也是英语高等教育的必备指南。但在当下, 国内高校英语文学阅读在自身学科定位上仍存在问题 (程爱民等2002a, 2002b;黄源深2010;文秋芳、周燕2006;虞建华2010) , 某些高校将其缩减为语言技能课并使其“工具化”, 造成大学生“思辨的缺席” (黄源深2010:11) 。事实上, 文学阅读教学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基于文本的语言技能教学。虞建华 (2010:15-17) 认为, 文学阅读需要在掌握语言技能的基础上以“人文造诣”为旨趣, 因为它关乎人的素质, 是精神建设的内容。Jameson (1981:76) 也提出看待文学作品的三层递进的视域:文学作品是一种在社会层面具有象征意义的行为, 现实中的矛盾在作品中可以得到假设性的解决;文学作品代表不同阶级在同一平面内、利用同一种符号系统进行对话的载体;文学作品成为不同意识形态和符号系统共存互动的平台, 它们对应不同社会阶段和生产方式, 而不同生产方式所特有的符号系统在同一部作品中又始终不断地进行斗争与较量。从根本上讲, 文学作品中蕴涵的人文精神, 要比文学文本反映的语言知识更加重要。

针对上述问题, 本文着眼于文学阅读的本体论、价值论和视域论, 结合范例解读文学作品的内涵, 重申文学阅读的精髓, 以期能在理论上为英语文学课程的教学工作者开拓思路, 为其通过文学阅读培养学生思辨能力起到辅助作用。

二、文学阅读之精髓

(一) 文学阅读本体论

从本体论层面上看, 文学作品形式独特, 它通过审美或语言的想象达成对世界的认知。Morrison (2005:717) 认为, 文学创作是一种“伟大的艺术实践”, 涉及“回忆、理解、想象、知识”, 其中想象是将文学作品区别于其他形式写作的根本性标志。

在对于作品的解读方面, 由于文学通过对现实世界的重建为人们提供一个认识、摆脱世俗秩序、寻求不同思想之间对话与精神自由交流的空间, 这一特殊的空间有与现实规则迥异的生存方式与策略。文学阅读是指读者依据艺术规则进入作品所展现的世界, 理解人物所体验的生命意义。陆建德 (2001:176) 指出:从读者反应和现象学批评的角度来看, 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是有参与意识的旁观者, 阅读的经验不仅和读者的社会经验衔接, 而且还有助于读者形成新的欲望、意识和价值观。也正因如此, Bloom (2011:28, 24) 相信, 文学阅读提供一种“积极思考力量”, 并增进人们“内在自我的成长”。

(二) 文学阅读价值论

Bloom反复强调阅读引发人思考的观点契合了Marx和Engels (1972) 所主张的精神产品的能动性所在。好的文学作品之所以能成为宝贵的精神资源, 不仅在于它蕴含生活中的变化, 具有普遍的人文关怀, 是社会变化最敏感的标尺, 还在于现实中的人们会按照文学的信念去生活。因此, 文学在价值论层面上正是通过对现实世界的重建, 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认识、摆脱世俗秩序、寻求精神寄托的镜像。这一特殊的镜像有与现实规则或相似或迥异的生存方式与策略, 它指引读者进入并理解生命意义的别样空间, 同时“还有助于读者形成新的欲望、意识和价值观” (陆建德2001:176) 。

(三) 文学阅读视域论

1. 文学作品结构模式

王志耕曾引用作家、学者格非讲过的一件事, 以说明小说通过语言筑就的结构问题1:有一个人去买火柴, 于是掌柜的拿出一盒火柴, 刚放到柜台上, 发现买者自己从裤兜里也掏出了一盒火柴;于是掌柜的说:你有火柴还买什么!正当掌柜要转身把火柴放回之际, 却见买者打开火柴盒, 里面放着2分硬币, 正是买一包火柴的钱。这个例子形象地说明:文学作品不是简单地对现实的模仿, 它常常以语言为载体, 通过在结构上的巧妙设计给真实的生活加上各种迷惑人的假象, 而把真相隐藏在假象的交织之中, 读者陷入对假象的猜读中, 从而重新感受简单生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2. 文学作品的精神蕴涵

Corbett (1969) 提出, 所谓文学精神, 是指通过领悟作品中的修辞, 把握蕴藏在文学文本之内的理性诉诸 (logos) 、道德诉诸 (ethos) 和情感诉诸 (pathos) 的内涵及这三者之间的诉诸关系。中外优秀艺术家虽然创作风格不同, 但他们共有的特性就是体现在作品中的探索精神, 即文学精神。文学精神作为人类普遍的道德载体, 表达了人类对至高的善的追求。

Bergson (2000:2) 认为, 人的生命是意识之绵延或意识之流, 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成因果关系的小单位。他主张通过“双重道德”走向主体的生命活力与普遍之爱。此处“双重道德”包括:作为“义务道德” (obligation) 的处于社会需要的绝对命令而非自由选择的压力下的道德;作为“抱负道德” (aspiration) 的最高的、人类的、动态的道德, 二者在本质上都是生物学的。Shestov (2004:21) 提出的“双重视力”说与Bergson“双重道德”说形成共鸣。所谓“双重视力”是指:“天然视力”或曰“第一视力”;“超天然视力”或曰“第二视力”。这两种视力永远是人类平行的看待世界的方式, 前者是具体的、时间的、历史的, 后者是抽象的、空间的、永恒的;前者是天然的, 是人的本能选择, 其中包含着动物性的原始动因, 后者是习得的, 是人的自觉选择, 它是人在精神层面试图彻底超越现世苦难的选择。文学家能够运用“双重视力”展现世人看不到的真相, 让读者认识人类源于生存利益的局限。现实中, 对生活世界有关利益局限的思考总是让人感到不快与痛苦。Plato (2009:242-246) 的“洞穴理论” (Plato’s Cave) 以“洞外之光”作为善与真的隐喻充分说明, 人经常受限于趋重避轻、趋利避害的思维定式, 而这意味着人对第二重道德即“抱负道德”所给予的认识与关注不足。文学阅读恰恰可以弥补这一不足, 它帮助读者捕捉对自身生命的体验, 进而思考作家在作品中“用秩序来整合我们所要面对的混乱的生活” (Bloom 1987:63) 的意义, 最终通过“双重道德”的实现来探求至高的善。

(四) 文学阅读范例论

文学作品为读者提供了别样的想象思维空间。借此空间, 各种思想得以交汇, 对话得以进行, 宽广深厚的、超越自身局限的视野得以展现。

Plato (1963:65-66) 所记述的故事发人深省:公元前六世纪的希腊哲学之父泰勒斯 (Thales) 在仰观天象时, 边看边走, 竟失足掉进水井, 引得在场的一位色雷斯妇女开怀大笑。她笑这位糊涂老头连自己脚下的东西都看不清楚, 却狂妄地要弄懂天上的奥秘。这个看似简单的故事为读者提供了无限宽广的想象空间, 故事的两个主人公实际上代表了人类两种看世界的立场——跌倒老者的立场和旁观女子的立场。后者代表着人类对当下处境的思考, 是实际的、物质的, 解决人类肉体性生存的立场, 或谓理性的立场;前者代表的是人类对自身存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怀, 是超越的、精神的, 属于道德性生存的, 或谓信仰的立场。

再如, 对“自由”问题的思考可能因为作家不同而其风格与策略各异。这与他们各自对生活独特的艺术感悟有关, 但他们的思考必然都具有超越性, 因而能在世界各地读者心中引起共鸣。“自由”在美国作家Bellow的《一件小事的震动》1中通过弱小的生物的选择表达出“不自由, 毋宁死”2的信条。故事中小画眉的妈妈坚信, 让孩子自由地死去要比活着身陷囹圄做囚徒好得多。

同一主题——“自由”——在黑人小说家Morrison (2006) 的作品里则成为被不断拷问的中心。Morrison自述, 黑人特别是黑人女性的非人历史是“所有人物都不愿意记忆的, 即是我不愿意记忆的, 也是所有黑人不愿意记忆的……这是一种民族失忆症” (Angelo 1994:257) 。但Morrison通过小说形式来直面痛苦与罪孽, 以便重新找回自身失落的东西, 并用爱和宽容将它们置入一种新的生活。正如小说通过双关语“pass on”所暗示的, 黑人的苦难历史最终必须被“pass on” (Middleton 2000:226) 。

对“自由”的理解也曾被法国作家Hugo (2011) 写进小说《九三年》 (NinetyThree/Quatrevingt-treize) 中。小说叙述的是1793年法国大革命之后共和军与保皇党叛军的对垒。保皇党的领袖是刚刚潜回国内的朗德纳克侯爵 (the Marquis de Lantenac) , 而共和军远征军司令则是他的侄孙郭文子爵 (Gauvain) , 救国委员会特派员共和军政治委员西穆尔登 (Cimourdain) 则是司令官郭文的恩师——一个铁面无私的革命者。在共和军的强力进攻下, 叛军节节败退, 逃离藏身的古堡时将其点燃, 导致作为叛军人质的三个孩子陷入火海之中。进攻方共和军没有古堡钥匙, 无法对孩子们施以援手。此时, 已经从暗门逃脱的叛军领袖朗德纳克侯爵听见了孩子母亲声嘶力竭的呼救声, 犹豫片刻之后他拿着古堡的钥匙毅然转身回去救下孩子, 束手就擒, 被判处死刑。朗德纳克以自己的生命挽救无辜儿童的行为感动了郭文, 他释放了朗德纳克, 代替他坐进监狱接受死刑, 用生命为自己私放敌人、“叛逆”共和军的行为埋单。此处, 战争背景下的敌我对峙、价值追求、生命信念、人伦亲情, 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展望与憧憬处于错综复杂的矛盾与关系之中。作家运用“双重视力”展现着不变的信条:“在革命绝对真理之上, 存在着人道的绝对真理!” (Hugo 2011:361)

三、结语

文学作品是用文本形式表现人类欲望与人的本质之间的探索活动。作品所呈现的纷繁复杂的情节、人物、意绪都时刻提醒读者要认识这个世界的多元存在, 去倾听不同的声音。诚然, 文学艺术给人提供的思考同样不能完全解决人所遭遇的存在的困境与难题, 但它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的复杂角色是“创造性头脑的共同体。这……不妨说是一条圭臬, 不过只能由美这个观念来维系, 对此我们都懂得, 它的形式在变化, 而且得到更新。美之殿堂永远不会告竣和关闭的道理, 即在于斯。这座殿堂继续有人建造, 它始终敞开。” (Wellek 2009:541) 。文学以它超越日常生活的功利色彩和实用趋向, 把人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并以这个更高的美学视野重塑现实世界, 最终提升个体、群体, 乃至整个人类的生存品质。

篇4:感悟德国职业教育精髓

随着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正日益成为世界现代化的生产制造和加工中心。培养数以千万计受过良好职业技术教育的中、初级乃至高级技工,和其他受过良好职业培训的城乡劳动者,已成为现今我国发展的当务之急。我有幸作为2005年第二期中德职教师资培训旅游管理与服务专业18名学员中的一员,参加了在德国为期六周的专业进修和培训。内容包括旅游和酒店管理方面的职业培训、德国职业教育现代教学法、欧洲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主办商和旅游中介(旅行社)的管理、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景区的管理、市场营销等。通过学习和考察,我明显地感到德国的职业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实践等有独到之处,它符合心理学习规律,特别是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上,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值得我们借鉴。

学习有其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学习必须“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班杜拉(Bandura)在1977年出版的代表作《社会学习理论》(SocialLearningTheory)特别强调社会学习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社会学习是一种实践活动,它通过呈现适当的模式对学习者施加影响,只有通过模式的影响、实践的活动学习才更有用,而且持续时间更长。实践就是创造一种社会学习的模式达到自我强化。人类学家们认为,日常生活中的参与是在实践中改变理解的过程,即学习。学习被理解为整体的、不可分的社会实践,是现实世界中的创造性社会实践活动中完整的一部分”,是“对不断变化的实践的理解与参与”。

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有其特殊要求,它所注重的应该是技能操作和实践。课堂上的专业理论对学生能力的提高作用不明显,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促使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促使学生技能的全面掌握,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形成学生专业方面的深刻体验。

德国的职业教育正是符合了认知和学习心理学的规律,因此他们在这一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德国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德国职业教育法规体系由全德统一的联邦法规范,职业教育体制健全,机制完善,围绕着职业教育的合作机构有联邦政府、各州政府、普通大学、专科大学、教师培训学院、教育协会、教学研究所、行会、企业、职业学校等,它保证了职业教育的顺利和有效的实施,保障了职业教育在全德境内优先发展。

(一)德国职业教育的“双元制”体现企业与学校的紧密结合

德国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成功发展的关键,在于其形式的合理确立,这种合理的教育与培训,充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使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符合需求的实用型人才。“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主要形式,它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认同和大力支持。

“双元制”是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的教育模式,企业提供学生的实习场所,学校进行必要的基础文化知识授课。企业招收培训学员,然后送到与之专业相关的职业学校,去进行理论方面的培训,企业承担学生的培训费、工资等。像德国发展最快的旅游公司——途易(Tui)旅游公司培训的学员学制三年,学员第一年有两天在职业学校学专业理论知识和基础课程,三天在Tui总部或属下的企业实习;第二、三年则是一天在学校学专业理论知识和基础课程,四天在企业实习。在我们参观考察过的几所职业学校和企业都实行这一形式,像马格德堡职业学校、柏林勃兰登堡TRAINICO机场的培训中心等都有一些专业实行“双元制”教育。

参观和考察中,我们对企业为何花专门的资金,参与这种教育形式提出问题,柏林勃兰登堡TRAINICO机场培训中心的经理Bernd Stark先生告诉我们,最重要的目的,是为自己的企业储备大量“来之能战”的后备人才,同时有更多机会,与社会及相关的行业协会进行信息沟通,并树立企业优良形象。就学校方面而言,企业成了学校强大的实践场所,理论的学习有了用武之地,理论的学习才不会成为空谈。企业和学校都是“双赢”的。

“双元制”教育不仅是企业与学校的表面合作,实质却是提供理论学习的学校与提供实践场所的企业的紧密合作,归根结底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而且更重视实践。没有了企业的资金支持和实习场所的提供,学校的学习是“纸上谈兵”。

“双元制”教育在我国可能较难实行,但是它的内涵和实质却是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的。

(二)课程设置凸现理论与实践的密切联系

学校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具体实施者和执行者。在德国,不管是职业学校还是职业培训机构,在课程的设置上,就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落实。它的课程设置充分体现德国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精髓。

德国职业教育课程,严格按照行业工商协会(IHK)制定的教学大纲设置,职业学校根据行业的需求开设课程。职业学校课程的核心是突出能力标准,根据企业生产实际,确定操作能力标准和核心能力标准,设置课程,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模块。由企业和学校组织教学,教学与社会生产实践紧密结合。最后由德国行业工商协会(IHK)下属的考试委员会组织考试,考试的内容有理论与实践操作两部份,学生只有在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后才能就业。

以我们在德国的培训课程为例,在德国的六周时间,课程安排科学合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一周基本上是三天的理论学习,在上理论课的前后,都到安排两天参观或考察或体验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企业或项目等实际现场(学校、酒店、旅行社、景点……)。

这一课程安排,对我们理解掌握所培训内容,有着直观的效用和感受。比如,讲授“德国的职业教育”,就安排到马格德堡职业学校旅游助理专业听课,到哈茨职业技术学院参观,到舍内贝克市的奥斯卡·凯莫尔职业培训机构的体验和互动,实地了解德国职业学校(学院)、培训机构;在讲授“德国职业培训“这一部分内容时,就安排到总部在汉诺威的Tui旅游集团培训中心、汉莎航空公司的培训中心现场听报告和讲解,了解德国的培训机制。

在讲授“地区市场营销学”之前,先请来萨克森-安哈而特州旅游营销人员,讲解具体案例-德国著名的“罗马大街”的营销思路,然后再安排游览这一旅游线路,从中去感受它的营销理念。介绍德国的季节性旅游-自行车游时,培训学校为我们租了自行车,让我们去体验易北河畔最美丽一段,切身感受德国“自行车游”从线路设计到沿线“小品”,从服务到休闲等等方面经历。这比在课堂干讲还有效,印象更深刻,效果更好。

在参观舍内贝克市奥斯卡·凯莫尔职业培训机构的厨师班时,我们特别留意贴在墙上的课程表,通过翻译得知:学生的上课有三天以上是实践操作,只有在操作过程中有疑难问题才回到课堂,理论课大部分讲解食品常识等内容。德国的教师认为,厨师的实际操作技能是更重要的。

我们看到,德国职业教育在课程设置上,通过建立工作过程系统化来设置,它关注直接经验,并使学生在环境中获取感性认识和实践体验。课程设置引导具体的教学,特别是教学方法的应用,并凸现理论与实践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能在一定意义的引导下,有目的、有侧重地掌握相应的技能,不断地提升专业思想。

德国教师认为现场讲解比在课堂更有效、更具吸引力,留下的印象更深刻,也更受学习者的欢迎。这符合认知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三) 以行为导向为教学主线,学生为教学主体,营造实践课堂

德国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从业能力(包含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关键能力(个性)。因此,德国职业学校或职业培训机构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理论知识往往结合了实际案例,课堂上以行为导向为教学主线,营造实践课堂。让学生多看、多想、多参与、多体验;教学内容业一贯重视职业技能培训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大多让学生参与实践,亲自动手,增加直观理解,提高个体自身的加工、处理外来信息的能力。

在德国,我们多次体验德国课堂教学,并且与学生有过接触和交流。在马格德堡职业学校,我们旁听了旅游助理专业的电脑课,内容是学生通过PPT,制作“旅游目的地”的概况。课堂上,教师跟学生讲:今天来了中国客人,我们的“旅游目的地”就是中国,你们可以邀请中国客人一起来完成这一设计。学生积极和我们交流,并通过上网搜索了解中国,感受了中国文化,也完成了“旅游目的地”的PPT制作。而教师在整节课的作用就在开始引导和结束的评价,其他都由学生自主完成。

这一节课,教师采用了常用的项目教学法,通过确定任务,由学生制定设计的思路,然后分组进行计划实施,最后评估、结果展示。我们确实感受到学生课堂的主体性,和课堂的实践性。

舍内贝克市的奥斯卡·凯莫尔职业培训机构,是我们离开德国的最后一次听课和参观,同时举行结业典礼和欢送午餐。欢送午餐上的餐桌、餐巾布置、餐具摆设,全部由餐饮专业学生来负责完成。而西餐饭菜,则由厨师班的学生制作。一切都非常的圆满。教师利用中国客人的到来,为学生创造了动手实践的机会,也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我们看到学生乐意和客人交流,邀请客人一起动手制作,在不断的实践中,他们对自己充满了自信。

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完全独立自我的环境中掌握学习内容。研究指出,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不仅能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还有助于潜能激发,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可以看出,德国的课堂教学、教学方法的内涵,有着一种新的教学设计观和“理论-实践”关系观。教学设计不再是简单的设计之后加以实施的问题,而是一个在“学-教”的具体境脉中、在互动中发展演化。

感悟

首先,德国的职业教育体制健全,机制完善。从德国的职业教育体制到课程设置,再到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我们可以较清晰地看到德国教育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国家、企业、学校、教师在这一方面都有认同感,并且至上而下执行,有着一整套完善的法规和评价体系,在具体的实施方面能很好地协调与配合。这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另一方面,德国职业教育重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student-centeredlearningenvironments-SCLEs)的设计,并由此强调学习是包括互动的意图-行动-反思活动的实践,具体体现了学习是需要意志的、有意图的、积极的、自觉的、建构的实践。它表现为结果开放的学习环境、认知学徒制、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微观世界、基于目标的场景教学、社会中介的传播等等。这就是德国职业教育的精髓。

再者,德国教育充分体现出人文关怀和以人为本宗旨,教育充分关注到人的知识、技术、能力、职业道德和人人健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他们在重视理论联系实践,注重实际动手能力培训的同时,还培养学生生存、生活、工作和创造的综合能力。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是其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职业教育以实用为本,注重实践,学生实习和实操时间所占比重较大。

篇5:感悟理念之精髓

——“中国教育梦”课堂教学观摩心得交流

在中心学校组织下,马街小学于2014年3月15日和3月21日先后派出了六位语文教师,四名数学教师参与了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培训中心主办,曲靖市第二小学协办的“中国教育梦——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小学语文、数学好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回家后我们的几位教师感慨万分,觉得收获颇多,同时也为能代表学校参加这样的活动感到荣幸。在学校领导的安排下参与听课的十位教师按自己的感悟或谈心得体会或做专题讲座或把感悟融入课堂,与其他教师分享了曲靖行的“课堂盛宴”,大家一起感悟现行教学思想的精髓。

3月20日李亚丹老师的五年级作文教学融入了魏星老师的“灵巧教学”,整堂课全语言化,尽量把问题具体化,简单化。让学生充分地听、说一些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有趣故事情节,从听音辨 “人”到经典“析”人,片段解“人”到训练悟“人”最后学生掌握写人文章怎样描写人物的语言。3月25日邵富兰、王红丽老师又一次给大家呈现了“曲靖行”的感悟课堂——二年级的《日月潭》和三年级的《分数的认识》课堂都很好地诠释了几位名师的教学风格“静悄悄地革命”“朴实化的教学”“简单生活化的解答”„„

3月27日、4月3日晚七点整分别在一年级1班和一年级3班教室展开中国梦语数课观摩后心得交流活动。会上徐石焕老师与自己课堂对对比,实在地阐述了自己的听课心得;高俊老师更是把自己对林莘老师的崇敬做了诗情画意的著述;栾华丽把自己的感悟结合课件娓娓道来;小杨艳老师、伏红芬、陈俊波老师都认为几位名师的数学课堂本着让孩子动手玩的过程中,轻轻松松地爱上数学,并让学生感受到数字与图形背后的学科魅力。这是名师难以让人效仿的独特之处。

篇6:《论语》的思想精髓之精髓

《论语》的思想精髓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人的内心,使天地人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人的力量因而无比强大,天时、地利、人和是国家兴旺,事业成功的基础,是《论语》对现代人的启发。

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在《论语》中,孔夫子告诉他的学生应该如何去寻找生活中的快乐。安贫乐道,在现代人眼中颇有些不思进取的味道。在如此激烈的竞争面前,每个人都在努力发展着自己的事业,收入多少,职位高低,似乎成了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志。

我们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但是,越是竞争激烈,越是需要调整心态,并且调整与他人的关系。那么,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如何为人呢?-----你宽容一点,其实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于丹心语)

其实,《论语》告诉我们的,不仅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还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他人,所谓“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给予比获取更能使我们心中充满幸福感。----关爱别人,就是仁慈;了解别人,就是智慧。(于丹心语)第二篇:心灵之道——人生百年,孰能无憾。

承认现实生活中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如果一个人不能接受这些遗憾,将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呢?“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了星星了”。

既然生活中的缺憾不能避免,那么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这种缺憾就非常重要了。心态不同,也许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生活质量。

什么是真正的勇敢?它和匹夫之勇有怎样的区别?-----做一个勇敢的人,用生命的力量去化解那些遗憾。(于丹心语)

“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 没有道德约束的勇敢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灾害。勇敢有时候表现为一种理性制约下内心的自信与镇定。小人之骄,骄傲的是外在的气;而君子之骄,骄傲的是内心的风骨。(于丹心语)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篇7:感悟理念之精髓

钱 雨

 2013-05-23 06:28:0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5月22日第453期

【核心提示】中国家庭应该改变对儿童教育的乌托邦式期望,在吸纳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构建“中国式好家教”理念,放弃不适宜的家庭教育观念和行为。

2012年,网友提出所谓的“中国式过马路”问题:“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引发搜集“中国式”现象的导火线。

“中国式”教育现象值得反思

并非所有“中国式”现象都具有贬义色彩,也有部分是褒义或相对中立的客观描述,如“中国式微笑”、“中国式礼仪”。但令教育工作者不无遗憾与感慨的是,以“中国式”冠名的教育现象都带着些许贬义色彩与反讽意味。

以“中国式放学”为例,这一现象描述了经典的中国中小学放学时的情景:傍晚时分,学校门外站着熙熙攘攘的等候人群。许多学生出校门,一见到家长,就主动把肩上的书包卸下来,往家长手里一塞。家长往往也主动伸手到孩子肩上,把书包接过来提着。

“中国式家庭作业”不只是布置给孩子的,更是给家长的作业。中国家长的作用在家庭作业中发挥得淋漓尽致,许多孩子的作业本每天都要家长签字、监督,甚至检查、代做、代教。2012年底,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发布了一份中小学生家庭教育状况的报告,“棍棒”教育受追捧,父母与孩子间平等交流缺失造成家庭“冷暴力”,教育投资不惜重金但重智力轻情商等“中国式家庭教育”的三大焦点话题引发热议。

中国家教现象背后存在历史渊源

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对子女实施的教育。如果对中国现存的家教观作一个社会文化历史的探寻,就会发现许多偏颇的儿童观、教育观有着悠远的历史渊源。如从词源学的考证中可以发现,“童”字最初意为奴仆,且有发育未完全之意。汉唐之后才被改为用来指“童子”,即“孩童”。从词源上就能看出中国古代对儿童的认识带有一定的偏见,如“童蒙”、“童昏”或“无知小儿”。

社会等级制度和功利主义思想也对我国的传统家教观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孔子在有关“礼”与“孝”的伦理观中,提出“亲亲、尊尊、长长、男女有别”,树立了成人与儿童之间的等级制度。孟子则提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顺从成为成人对儿童的首要规范,“父兄长上,有所教督,但当低首听受,不可妄自议论”,为随后千百年中国儿童的地位做了铺垫。除了等级制度对儿童文化观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功利主义教育观也对家庭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儿童必须通过读书求取功名,读书成为儿童和家族体现自身价值的主要途径。“中国式”教育现象折射了许多成人主义的教育弊端,体现了对儿童教育不恰当的价值期望。

良好的中华价值观不该被抛弃

2012年,新华网提醒民众,“中国式”标签不能乱贴。如果“中国式”成为“中国病”、“中国问题”的代名词,显然是对中华民族经典文化的亵渎。部分国人或群体的不良教育方法和错误教育观念,并不能代表中国教育的全貌。中国家庭应该改变对儿童教育的乌托邦式期望,在吸纳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构建“中国式好家教”理念,放弃不适宜的家庭教育观念和行为。

第一,传递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价值观。中华民族有着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贯穿我国古代家教史的许多价值观念,如尊老爱幼、兄友弟恭、修身养性、诚实守信„„即便在今天依然有着积极的意义。随着核心家庭与独生子女现象对家庭教育的影响,今天的中国家教出现了新的特征,体现了传统家教观与现代家教观的冲突、中国家教观与西方家教观的差异。但无论时代如何发展,这些经典的中华价值观不该被抛弃。父母要通过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培养中国未来的好公民。

第二,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式好家教”的观念需要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在结合中国社会现状的基础上,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家教理念与实践模式。中国历史上不乏尊重儿童、提出先进教育理念的学者。孔子虽重礼教,但他指出“少若成天性,习贯之为常”,少儿时期通过教育养成的智能,犹如天生的一样。孔子认为儿童时期的教育是非常关键的,这恐怕是我国最早对儿童教育重要性的论述。明代学者李贽以童心比真心,“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中国家长要接纳“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经典教育观,理性地传递自己对子女的关爱,用正确的方式爱孩子。家长应当更重视儿童成长的过程,而不仅是成长的结果;更加重视儿童性格、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知识、分数的堆砌。

第三,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在东西方文化传统中,人们对家长的角色有不同认识。如果说“中国式好家教”中,好家长就如同好老师,西方的家教观则认为好妈妈就像孩子的好朋友。无论家长是承担好老师还是好朋友的角色,只要儿童能够获得发展,都是可圈可点的。“中国式好家教”,需要中国家长在重视学业成就、追求卓越的同时,先认真吸收科学的育儿知识,了解儿童发展的身心特点。鉴于孩子有不同特点,一位温和、随性、民主的母亲可能是位成功的好母亲,也可能是失败的代名词。这也就是“虎妈”之类的专制型家长有人拥护、有人批判的原因。

总之,“中国式好家教”理念是传统文化与科学知识的结合,是爱心与理性并存的家教观。中国社会期待发现更多的“中国式好家教”的案例。

篇8:感悟理念之精髓

由于企业对产品包装关注度的提升,客户对包装机械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生产率,以满足交货期的要求和降低工艺流通成本的需要,对一些产品还要求包装机械和生产机械相衔接;二是要适应产品更新的需要,包装机械要具有很好的通用性和适应能力;三是设备运行稳定,故障少,出现了故障要能进行远程诊断服务并快速排除;四是对环境污染小,包括噪声、粉尘和废弃物污染均要少;五是购置设备投资尽可能少,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设备投入成本尽可能的低。

我国的包装机械行业近年来发展很快,尤其在袋包装技术方面,正随着世界包装机械市场向高自动化、高可靠性、高灵活性、注重成套性四个方向发展。立式袋成型充填封口技术在此大环境下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体现载体就是立式袋成型充填封口机,它是一种将柔性包装材料制成袋,然后立即进行充填和封口的机器。该种机型也是包装机械发展方向的典型代表之一。

DVC250应市场需求而生

鉴于这样的市场背景,仅一自主开发了新一代的全自动高速立式包装机DVC250,使国内立式袋包装技术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进一步缩小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通过这台系统先进、运行稳定、维护方便的DVC250,仅一将带客户进入一个高性能、低成本、全自动的充填包装领域。该立式袋成型充填封口机采用连续工作方式,对于各类不规则物料(粉状、颗粒状等)均能提供高速充填、快速包装。除此以外,它还具有以下优点:

1.连续拉膜技术以及自动双边纠偏功能,确保运行可靠,实现无人化值守;

2.真空吸附式牵引、配合伺服拉袋和助牵系统,确保袋长更精确,并大大提高牵引效率,延长了牵引皮带的寿命,降低了设备噪音;

3.横封采用大功率伺服电机,且封口压力可调,能满足各种包材和袋型的需求;

4.超大空间的出袋口设计,使清理、维护更方便;

5.与传统间歇式包装机相比提高近一倍以上的生产效率,封口质量更高、占地更小、辅助设备投资减半,操作人员锐减,成品率明显提高,运行费用大大降低;

6.友好的真彩触摸式人机界面,选配Internet远程维护系统,使维护更方便。

通用、适应、经济成包装机械必备属性

很明显,包装机械的速度越高,其单件产品的生产成本就越低,生产率也会得到相应提高。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已越来越短,因此除了向高速化方向发展,市场还对包装机械提出了必须具备良好通用性和适应性的要求,以保证包装机械的寿命远大于产品的寿命周期,这样才能符合经济性要求。

为适应包装产品品种和包装类型的变化,包装机械设备的通用性和适应性常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包装规格的灵活性,既能包装单一规格产品,也能适应多种规格产品的切换。

2.良好的扩展性,整台设备采用功能模块单元组成,换用一个或几个单元,即可适应产品的变化。

3.配套组合的灵活性,采用单元结合,将不同单元组合在一起实现不同的包装功能。

DVC250可适用于不同袋宽及袋长的包装袋,其制袋成型器采用快拆设计,通过更换制袋成型器并调用所保存的不同配方,可以方便快速地切换包装规格。另外,模块化的设计方式,也使得DVC250通过扩展功能部件,可轻松实现立式袋、冲拎手孔袋、易撕口袋及四角封袋等各种市面流行的袋型。而与不同的充填设备联机,则可包装不同物理特性的物料。

包装机械设计不仅要重视其功能和效率,也要注重其经济性。但是经济性不完全是机械设备本身的成本,更重要的是运行成本,因为设备折旧费只占成本的6%-8%,其它的就是运转成本。通过分析不难发现,包装机的高速化趋势及高自动化、高可靠性、高灵活性与其经济性实则是相辅相成的。因为包装机速度的提高,要完成相同产量所需的包装设备台数相应减少,所需厂房面积亦可缩小,另外,由于速度提升而带来的单位时间内的产量大大提升,则可大大减少必需的库存量。至于高可靠性及高灵活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则显而易见,在此不再赘述。

上一篇:情牵西湖作文下一篇:“文明礼仪伴我行”活动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