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伤害鉴定程序

2024-04-25

轻伤害鉴定程序(共8篇)

篇1:轻伤害鉴定程序

轻伤害鉴定程序

是不是构成轻伤,需要到司-法-部门的伤残鉴定部门进行鉴定

《刑法》第234条第1款规定,致人轻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轻伤害鉴定程序。

《民法通则》第119条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致人身体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误工、护理、交通、住宿、住院期间伙食补助、必要的营养等费用;损伤达到伤残等级的,还需要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

伤残鉴定标准:由国家统一规定一个标准,再由地方按标准去实施,以维护伤残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伤残还分有多种类型,各种伤残要对照施行。本文主要介绍了轻伤害鉴定的标准,供您参考。

轻伤害鉴定标准如下:

第一条 本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规定, 以医学和法医学的理论与技术为基础,结合法医检案的实践经验制定,为轻伤鉴定提供依据。

第二条 轻伤是指物理、化学及生物等各种外界因素作用于人体, 造成组织、器官结构的一定程度的损害或者部分功能障碍,尚未构成重伤又不属轻微伤害的损伤.第三条 鉴定损伤程度, 应该以外界因素对人体直接造成的原发性损害及后果为依据,包括损伤当时的伤情、损伤后引起的并发症和后遗症等,全面分析,综合评定。

第四条 鉴定人应当由法医师或者具有法医学鉴定资格的人员担任;也可以由司法机关聘请或者委托的主治医师以上人员担任,鉴定材料《轻伤害鉴定程序》。

鉴定人有权了解案情、调阅案卷、病历和勘验现场,有关单位有责任予以配合。

鉴定人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应用科学的检测方法,保守案件秘密,遵守有关法律规定。

第二章 头颈部损伤

第五条 帽状腱膜下血肿

头皮撕脱伤面积达20平方厘米(儿童达10平方厘米);头皮外伤性缺损面积达10平方厘米(儿童达5平方厘米)。

第六条 头皮锐器创口累计长度达 8厘米, 儿童达 6厘米;钝器创口累计长度达6厘米,儿童达4厘米。

第七条 颅骨单纯性骨折。

第八条 头部损伤确证出现短暂的意识障碍和近事遗忘。

第九条 眼损伤

(一)眼睑损伤影响面容或者功能的;

(二)眶部单纯性骨折;

(三)泪器部分损伤及功能障碍;

(四)眼球部分结构损伤,影响面容或者功能的;

(五)损伤致视力减退,两眼矫正视力减退至0.7以下(较伤前视力下降0.2以上),单眼矫正视力减退至0.5以下(较伤前视力下降0.3以上);原单眼为低视力者,伤后视力减退1个级别。

视野轻度缺损;

(六)外伤性斜视。

第十条 鼻损伤

(一)鼻骨粉碎性骨折,或者鼻骨线形骨折伴有明显移位的;

(二)鼻损伤明显影响鼻外形或者功能的。

第十一条 耳损伤

(一)耳廓损伤致明显变形;一侧耳廓缺损达一耳的10%,或者两侧耳廓缺损累计达一耳的15%;

(二)外伤性鼓膜穿孔;

(三)外耳道损伤致外耳道狭窄;(四)耳损伤造成一耳听力减退达41分贝,两耳听力减退达30分贝。

第十二条 口腔损伤

(一)口唇损伤影响面容、发音或者进食;

(二)牙齿脱落或者折断2枚以上;

(三)口腔组织、器官损伤,影响语言、咀嚼或者吞咽功能的;

(四)涎腺损伤伴有功能障碍。

第十三条 颧骨骨折或者上、下颌骨骨折;颞下颌关节损伤致张口度(上下切牙切缘间距)小于3厘米。

第十四条 面部软组织单个创口长度达3.5 厘米(儿童达 3厘米),或者创口累计长度达5厘米(儿童达4厘米)或者颌面部穿透创。

第十五条 面部损伤后留有明显瘢痕, 单条长 3厘米或者累计长度达4厘米;单块面积2平方厘米或者累计面积达3平方厘米;影响面容的色素改变6平方厘米。

第十六条 面神经损伤致使部分面肌瘫痪影响面容及功能的。

第十七条 颈部软组织单个创口长度达 5厘米或者累计创口长度达 8厘米。

未达到上款规定但有运动功能障碍的。

第十八条 颈部损伤出现窒息征象的。

篇2:轻伤害鉴定程序

目录

概述

标准概述

附录简介

内容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头颈部损伤

第三章 肢体损伤

第四章 躯干和会阴损伤

第五章 其他损伤

第六章 附则

概述

标准概述

附录简介

内容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头颈部损伤

第三章 肢体损伤

第四章 躯干和会阴损伤

第五章 其他损伤

第六章 附则

展开百分网概述

标准概述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

关于印发《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的通知

(1990年4月2日法(司)发6号)

各盛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厅(局)、司法厅(局):

现将《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印发给你们,作为评定伤害他人身体造成伤关于鉴定标准,在法医检案中参照执行。在试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按系统反映,以便进一步修改完善。

附录简介

附:《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一九九零年四月二日

百分网内容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本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规定, 以医学和法医学的理论与技术为基础,结合法医检案的实践经验制定,为轻伤鉴定提供依据。

第二条 轻伤是指物理、化学及生物等各种外界因素作用于人体, 造成组织、器官结构的一定程度的损害或者部分功能障碍,尚未构成重伤又不属轻微伤害的损伤.第三条 鉴定损伤程度, 应该以外界因素对人体直接造成的原发性损害及后果为依据,包括损伤当时的伤情、损伤后引起的并发症和后遗症等,全面分析,综合评定。

第四条 鉴定人应当由法医师或者具有法医学鉴定资格的人员担任;也可以由司法机关聘请或者委托的主治医师以上人员担任。鉴定人有权了解案情、调阅案卷、病历和勘验现场,有关单位有责任予以配合。鉴定人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应用科学的检测方法,保守案件秘密,遵守有关法律规定。

第二章 头颈部损伤

第五条 帽状腱膜下血肿头皮撕脱伤面积达20平方厘米(儿童达10平方厘米);头皮外伤性缺损面积达10平方厘米(儿童达5平方厘米)。

第六条 头皮锐器创口累计长度达 8厘米, 儿童达 6厘米;钝器创口累计长度达6厘米,儿童达4厘米。

第七条 颅骨单纯性骨折。

第八条 头部损伤确证出现短暂的意识障碍和近事遗忘。

第九条 眼损伤(一)眼睑损伤影响面容或者功能的;(二)眶部单纯性骨折;(三)泪器部分损伤及功能障碍;(四)眼球部分结构损伤,影响面容或者功能的;(五)损伤致视力减退,两眼矫正视力减退至0.7以下(较伤前视力下降0.2以上),单眼矫正视力减退至0.5以下(较伤前视力下降0.3以上);原单眼为低视力者,伤后视力减退1个级别。视野轻度缺损;(六)外伤性斜视。

第十条 鼻损伤(一)鼻骨粉碎性骨折,或者鼻骨线形骨折伴有明显移位的;(二)鼻损伤明显影响鼻外形或者功能的,鉴定材料《轻伤害鉴定》。

第十一条 耳损伤(一)耳廓损伤致明显变形;一侧耳廓缺损达一耳的10%,或者两侧耳廓缺损累计达一耳的15%;(二)外伤性鼓膜穿孔;(三)外耳道损伤致外耳道狭窄;(四)耳损伤造成一耳听力减退达41分贝,两耳听力减退达30分贝。

第十二条 口腔损伤(一)口唇损伤影响面容、发音或者进食;(二)牙齿脱落或者折断2枚以上;(三)口腔组织、器官损伤,影响语言、咀嚼或者吞咽功能的;(四)涎腺损伤伴有功能障碍。

第十三条 颧骨骨折或者上、下颌骨骨折;颞下颌关节损伤致张口度(上下切牙切缘间距)小于3厘米。

第十四条 面部软组织单个创口长度达3.5 厘米(儿童达 3厘米),或者创口累计长度达5厘米(儿童达4厘米)或者颌面部穿透创。

第十五条 面部损伤后留有明显瘢痕, 单条长 3厘米或者累计长度达4厘米;单块面积2平方厘米或者累计面积达3平方厘米;影响面容的色素改变6平方厘米。

第十六条 面神经损伤致使部分面肌瘫痪影响面容及功能的。

第十七条 颈部软组织单个创口长度达 5厘米或者累计创口长度达 8厘米。未达到上款规定但有运动功能障碍的。第十八条 颈部损伤出现窒息征象的。

第十九条 颈部损伤伤及甲状腺、咽喉、气管或者食管的。

第三章 肢体损伤

第二十条 肢体软组织挫伤占体表总面积6%以上。

第二十一条 肢体皮肤及皮下组织单个创口长度达10厘米(儿童达 8厘米)或者创口累计总长度达15厘米(儿童达12厘米);伤及感觉神经、血管、肌腱影响功能的。

第二十二条 皮肤外伤性缺损须植皮的。

第二十三条 手损伤(一)1节指骨(不含第2至5指未节)粉碎性骨折或者2节指骨线形骨折;(二)缺失半个指节;(三)损伤后出现轻度挛缩、畸形、关节活动受限或者侧方不稳;(四)舟骨骨折、月骨脱位或者掌骨完全性骨折。

第二十四条 足损伤(一)2节趾骨骨折;(二)缺失1个趾节;(三)庶骨2节骨折;跗骨、距骨、跟骨骨折;踝关节骨折或者庶跗关节脱位。撕脱骨折除外。

第二十五条 四肢长骨骨折;膑骨骨折。

第二十六条 肢体大关节脱位、关节韧带部分撕裂、半月板损伤或者肢体软组织损伤后瘢痕挛缩致关节功能障碍。

第四章 躯干和会阴损伤

第二十七条 躯干部软组织挫伤比照第二十条。

第二十八条 躯干部创口比照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九条 躯干部穿透创未伤及内脏器官或者重要血管、神经的。

第三十条 胸部损伤引起气胸、血胸或者较大面积的单纯性皮下气肿,未出现呼吸困难。

第三十一条 胸部受挤压, 出现窒息征象。

第三十二条 肩胛骨、锁骨或者胸骨骨折;胸锁关节或者肩锁关节脱位。

第三十三条 肋骨骨折。

第三十四条 女性乳-房损伤导致一侧乳-房明显变形或者部分缺失;一侧乳-房乳腺导管损伤。

第三十五条 腹部闭合性损伤确证胃、肠、肝、脾或者胰挫伤。

第三十六条 外伤性血尿(显微镜检查红细胞>10/高倍视野)持续时间超过二周。

第三十七条 会阴-部软组织挫伤达10平方厘米(儿童酌减)或者血肿二周内不能完全吸收的。

第三十八条 阴-茎挫伤致排尿困难;阴-茎部分缺损、畸形;阴-囊撕脱伤、阴-囊血肿、鞘膜积血;一侧睾-丸脱位、扭转或者萎缩。

第三十九条 会阴、阴-囊创口长度达 2厘米;阴-茎创口长度达 1厘米。

第四十条 外伤性肛裂、肛瘘或者肛管狭窄。

第四十一条 阴-道撕裂伤、子宫或者附件损伤。

第四十二条 损伤致孕妇难免流产。

第四十三条 外伤性脊柱骨折或者脱位;外伤性椎间盘突出;外伤影响脊髓功能,短期内能恢复的。

第四十四条 骨盆骨折。

第五章 其他损伤

第四十五条 烧、烫伤(一)烧烫伤占体表面积浅二度5%以上(儿童3%以上);深二度2%以上(儿童1%以上);三度0.1%以上。(二)头、手、会阴-部二度以上烧烫伤,影响外形、容貌或者活动功能的。(三)呼吸道烧烫伤。第四十六条 冻伤比照本标准相关条文。

第四十七条 电烧伤当时伴有意识障碍或者全身抽搐。

第四十八条 损伤致异物存留深部软组织内。

第四十九条 各种损伤出血出现休克前期症状体征的。

第五十条 多部位软组织挫伤比照第二十条。

第五十一条 多部位软组织创伤比照第二十一条。

第五十二条 其他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损伤, 致人体组织、器官结构轻度损害或者部分功能障碍的比照本标准相关条文。

第六章 附则

第五十三条 多种损伤均未达本标准的, 不能简单相加作为轻伤。若有三种(类)损伤均接近本标准的,可视具体情况,综合评定。

第五十四条 本标准所定各种数据冠有“以上”或者“以下”的均含本数。

篇3:轻伤害鉴定程序

1 认罪轻案程序和辩诉交易制度的比较

1.1 认罪轻案程序概述

认罪轻案程序, 全称叫《认罪轻案办理程序实施细则》 (以下简称《细则》) , 是一项新的轻微刑事案件的快速处理程序, 是检察官协会《辩诉交易制度研究》课题的阶段性成果。《细则》规定适用认罪轻案程序的刑事案件, 是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的公诉案件:①事实清楚, 主要证据确实充分;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认罪;③依法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单处罚金。

1.2 辩诉交易制度概述

所谓辩诉交易, 作为一项司法制度, 是指在法院开庭审理之前, 作为控方的检察官为了换取被告方做有罪的答辩, 提供比原来指控更轻的罪名指控, 或者较少的罪名指控, 或者允诺向法官提出有利于被告方的量刑建议等条件与被告方 (通过律师) 在法庭外进行争取有利于自己的最佳条件的讨价还价。其交易的内容主要有:罪名的交易、罪数的交易、刑罚的交易。

这一制度的实践最早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 是追求司法经济和司法效率的产物。但一开始, 辩诉交易一直处于地下交易, 直到1970年在Brady诉U.S.一案中方被联邦最高法院认可。1974年4月美国《联邦地区法院刑事诉讼规则》对辩诉交易的一般原则以及公布、接受、驳回等一系列程序作了明确而详尽的规定, 从而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辩诉交易这一司法制度的法律地位。然而辩诉交易在司法实践中的发展却并没有因为它法律地位的确立而一帆风顺。早在1973年阿拉斯加州检察长Cross就曾命令全州所有检察官停止参加辩诉交易, 同时期“全国刑事审判标准目标咨询委员会”还在全国范围内大声疾呼争取在1978年之前废除辩诉交易。当然辩诉交易非但没有被废除, 反而以不可阻挡之势风行全国, 据统计数字表明, 近年来美国有近90%的刑事案件是通过辩诉交易而结案的。尽管美国的一部分学者反对辩诉交易, 然而以辩诉交易时至今日在美国的发展来看, 已形成不可逆转之势。

1.3 认罪轻案程序与辩诉交易制度比较

认罪轻案程序与辩诉交易制度相比较, 本人认为有以下几点相同之处:首先, 从制度的起源上看, 中国式的认罪轻案程序其实和美国式的辩诉交易类似, 都源于刑事案件持续增加, 而普通刑案的司法程序日益精密与复杂这对矛盾。如若不加区别地将所有的案件全交由普通程序来处理, 不但紧张的司法资源无以应对, 在冗长的诉讼程序中始终处于身份待定地位的当事人也难以承受。进入法庭审理之前的“疏讼”程序既是司法效率的必然要求, 又是保障人权的现实要求。但认罪轻案程序和辩诉交易一样, 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带来正义, 却可以在“两害相权”之中取其轻。其次, 认罪轻案程序在律师全程参与、犯罪嫌疑人做出认罪答辩、犯罪嫌疑人 (律师参与) 和检察机关自愿达成认罪协议、选定简易程序、降低诉讼成本、简化诉讼程序、提高诉讼效率等方面与辩诉交易制度有相同之处。

但认罪轻案程序和辩诉交易制度又有实质性的区别:

(1) 在认罪轻案程序中, 检察机关的自由裁量权仅仅体现在对轻罪案件在犯罪嫌疑人认罪的情况下, 建议从轻量刑权和选择认罪轻案程序权, 检察机关不能减少指控, 也不能降低指控。而辩诉交易中检察机关的裁量权很大, 对于一个案件, 检察官可以指控全部罪行, 可以指控部分罪行, 可以指控一项罪行, 可以一项也不指控, 还可以降格指控。

(2) 认罪轻案程序的适用要求公诉案件必须做到事实清楚, 主要证据确实充分, 检察机关仍然承担举证责任, 法院仅凭口供是不能定罪的。而辩诉交易在证据方面把被告人认罪的口供作为唯一的定罪根据, 免去了检察机关的举证责任。

(3) 认罪轻案程序只能适用于轻罪案件。《细则》规定适用认罪轻案程序的刑事案件是依法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单处罚金的刑事案件。而辩诉交易既适用于重罪案件, 也适用于轻罪案件。

(4) 辩诉交易可能掩盖事实真相, 使重罪被告人逃避本应受到的最严厉的处罚。首先, 无罪的人也可能因种种原因承认有罪, 导致冤枉无辜的后果, 损害社会利益;其次, 辩诉交易使“相同情况相同对待”的公平正义原则难以实现, 导致定罪量刑上的不平等。有人批评辩诉交易是以牺牲社会正义或司法公正为代价的交易。但认罪轻案程序不会出现以上的问题, 其目的之一是实现办案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因此, 认罪轻案程序与辩诉交易制度存在实质性的差别, 只是借鉴了国外辩诉交易制度的合理成分, 并不是移植了辩诉交易制度。

2 认罪轻案程序的现实可行性

2.1 认罪轻案程序在司法实践层面存在迫切要求

近年来, 我国犯罪率一直呈增长趋势, 轻罪案件所占比例甚高, 案件积累过多, 办案人员负担过重, 是目前司法机关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所以需要对一些轻微的刑事案件分流处理, 以加快办案速度, 节约司法资源。1996年, 我国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确立了简易程序, 为刑事案件的繁简分流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几年来的实践表明, 我国简易程序在扩大适用面、增强适用率方面及提高简易化程度方面仍存在有待改革的地方。

1999年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中提出了“严格执行刑事诉讼法有关审判程序的规定, 继续深化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要求, 现行的《刑事诉讼法》在侦、捕、诉、审等诉讼环节上仅对普通案件和疑难复杂案件规定了期限和延长期限, 对轻罪案件除在审判阶段规定简易程序外, 对其他诉讼环节没有做出具体规定, 尽管2003年“两高一部”出台了《关于适用普通程序审理“被告人认罪案件”的若干意见 (试行) 》。但这一《若干意见 (试行) 》仅仅是审判阶段适用简易程序范围的扩大, 是在“被告人对被指控的基本犯罪事实无异议, 并自愿认罪”的前提下, 简化审理程序, 快速审结案件的一种审理方式, 并没有规定在被告人认罪的情况下减轻处罚。

司法实践中, 对轻罪案件在侦、捕、诉、审等诉讼环节也只能适用普通程序。一起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盗窃手机 (价值1050元) 一审案件至少可以关押130天却没有超期羁押。诉讼效率之低下、看守所压力之膨胀、被羁押人的人权被漠视, 均可见一斑。在我国的刑事诉讼实践中, 公安机关有“快侦快结”的经验, 检察机关有“快捕快诉”的经验, 审判机关有“普通案件简易审”的经验。只不过在适用对象的类别上我国的做法与国外的通常规定正好相反。我国“快侦快结”、“快捕快诉”的适用对象通常是在当地有较大影响的重大案件, 而轻罪案件“慢侦慢结”、“慢捕慢诉”也无人关注。

认罪轻案程序的综合效应是多方面的。第一, 它既提高了工作效率, 也保障了犯罪嫌疑人的人权, 还合理扩充了侦查监督、法律监督的内涵。第二, 认罪轻案程序符合法理, 与《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审判环节简易程序相衔接。根据案件客观规律, 在侦查、批捕、起诉环节设置相应的简易程序, 使《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简易程序贯穿一线, 更为完备。

2.2 体现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宽”的一面

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是认罪轻案程序的目的之一和精神之所在。“宽”和“严”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辩证统一的两个方面, 要求必须做到该严则严, 当宽则宽。“宽”就是坚持区别对待, 对较轻的犯罪或者具有从宽情节的被告人予以从宽处理, 该依法从轻的一律从轻处罚。认罪轻案程序充分体现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宽”的一面, 对罪行较轻, 犯罪以后有认罪、悔罪情节的犯罪嫌疑人, 采取从轻量刑、减少羁押和快速办理等处理方式, 是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高度统一。

2.3 是坦白从宽, 抗拒从严刑事政策的重申

我国一贯的刑事政策是坦白从宽, 抗拒从严。但是, 这一政策在实践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 而且近几年此政策在实践中出现被逐渐淡化的趋势。实务中, 一个被告人认罪态度很好, 另一个被告人认罪态度不好, 但二者最终判决的结果却毫无二致。认罪态度充其量给法官一点自由裁量的余地, 可以酌情考虑。认罪轻案程序的试点和实行, 将使坦白从宽, 抗拒从严的刑事政策得到重申, 并在实践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4:限制公安侦查阶段轻伤害刑事和解

一、司法实践中“刑事和解”产生的原因

之所以在轻伤案件上产生“刑事和解”的情况多种因素导致的:是由

一是由我国的法律规定形成的有罪与无罪的矛盾造成的。根据法律规定,轻伤害案件既可以自诉,也可以公诉,问题是两种程序中当事人权利存在的差异。根据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自诉案件的一般程序是,自诉人.到法院提起自诉、审判,在审判过程中,法院对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和轻微刑事案件可以调解,自诉人可以撤回自诉,可以同被告人自行进行和解,自诉前没有象公诉程序那样有国家机关收集调查证据。公诉案件一般程序是:公安(或检察院)立案、侦查、审查起诉、提起公诉、审判,被害人参加诉讼,但是没有象自诉案件中那样的处分权,和解是其中之一。如此,一个人实施了轻伤害犯罪行为,如果是公诉,他会被定罪判刑;如果是自诉且以调解结案,他是无罪的。

二是司法实践中,一些案件追究刑事责任不合适。在社会生活中实际存在一些案件,被害人不愿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责任。如亲属、邻里之间的轻伤案件,如果严格执法,追究刑事责任,反而不能取得好的效果,亲属之间受害人不希望自己的亲属受到刑事处罚,邻里之间考虑到日常相处,有的受害人也不希望嫌疑人受到刑事处罚。

三是公安机关对所有轻伤案件全部移送起诉有难度。2005年,公安机关开展“大接访”活动,轻伤害案件上访占了相当比例,成为公安信访最突出的问题之一。轻伤害案件,案子虽小,但办案难度不小,再加上嫌疑人往往逃跑,更给公安机关办理案件增加了困难。公安机关在繁重的工作任务中,对此类案件重视程度也不够,取证不及时、不完整导致证据不足,致使许多案件根本诉不出去,既无法结案,也无法撤案,群众不满意便持续不断上访。

二、公安机关“刑事和解”现状

相当部分的轻伤害案件是以调解结案的,并且有的公安机关也倾向于调解结案,这样省去不少功夫。在一些地方伤害案件公安机关的调解结案高达百分之七、八十,这就不正常了。有的基层公安机关甚至形成对调解结案的“依赖”,处理伤情不重的案件,首先想到调解而不是迅速全面取证,一旦当事人不同意调解或对调解反悔,在案件办理上就很被动。在轻伤害案件上出现被动局面有两大因素。一是部门之间推诿扯皮。公安机关和法院之间,公安机关内部的派出所和刑警队之间都存在推诿扯皮现象。二是公安机关工作不到位。公安机关在对轻伤害案件的办理中,存在一些问题:(1)警力紧张、经费困难。一些伤害案件因受公安机关警力、经费的制约而不能得到及时查处。(2)认识不到位。少数办案单位的领导和办案人员认为伤害案件不象杀人、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案件那样严重和急迫,甚至认为受害方虽然报了案,但说不定很快双方就会和解,主观上存在“冷处理”的思想,对案件投入精力不够。(3)取证不及时。伤害案件发生后,一些办案单位处置后仅制作报警记录,没有立即调查取证。即使受害人到派出所要求处理,也是先安排其住院治疗,出具伤情鉴定委托书,待鉴定结论出来之后再开始详细调查。但时过境迁,由于当事人、证人记忆的淡化,错失调查取证的良机,增加了侦破案件的难度。(4)执法水平不高。一些办案人员对案件先入为主或偏听偏信,调查时,或被受害人的夸大其辞而蒙蔽,或轻信嫌疑人无罪的辩解,或对证人作证的真伪分辨能力差,使事实真相无法查清。一些办案人员在受害人指认后,仅调查嫌疑人有罪证据,不调查无罪证据,致嫌疑人归案后可采信的证据不足或没有证据,从而变更强制措施。(5)现场勘查不细致。有的办案人员仅讯问当事双方,勘查现场不细致,忽视提取关键的凶器、物证,有的即使提取了,但物证保管不善,造成丢失或未及时检验,使检验条件消失。(6)不作为。对伤害案件久拖不办,不对嫌疑人进行调查,调查后不及时组织警力追捕,导致受害人四处上访。

三、限制和减少公安机关的“刑事和解”

一定的“刑事和解”是有必要的,有利于侵害人改过自新,减少侵害人的犯罪记录,而且可以节省国家资源,提高效率。但如果“刑事和解”越来越盛行,越来越泛滥,其危害也很明显。在实践工作中不恰当的拓展轻伤和解的范围,过分的强调轻伤和解的社会效应,是本末倒置的表现,任何不加控制的轻伤和解,都可能变相地鼓励犯罪。如果因公安机关“偷懒”造成“刑事和解”盛行,则严重违背了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的神圣使命,也会滋生更多的犯罪。

从现在的实际情况看,轻伤的“刑事和解”过多,应加以适当限制,要不断强化侦查工作,提高工作能力,减少“刑事和解”比例。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严格“刑事和解”适用条件。对亲友、邻里或者同事之间因琐事发生纠纷,双方均有过错的;未成年人、在校学生殴打他人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人的侵害行为系由被害人事前的过错行为引起等情形方可“刑事和解”。而对于雇凶伤害他人、涉及黑社会性质组织、寻衅滋事、聚众斗殴、累犯、多次伤害他人身体等情形则绝对不能进行“刑事和解”。

二是采取切实措施,提高办案能力,及时采取强制措施。伤害案件发生后,有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了伤害行为,受害人伤情达到轻伤以上,公安机关认为需要立案侦查的,为防止犯罪嫌疑人逃跑,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61第4款之规定,对犯罪嫌疑人先行刑事拘留。

三是完善快速反应机制。伤害案件突发性强,嫌疑人逃窜快,但其一般留有打斗痕迹、体貌特征相对清晰,容易掌握,有利于实施快速抓捕。因此,要完善以110指挥中心为龙头,以巡警为骨干,统一指挥,信息畅通,多警种通力协作,整体联动的全天候动态工作体系。基层公安机关特别是派出所要全面掌握辖区内故意伤害案件高发的重点部位、重点场所的情况,深入研究发案的规律和特点;充分发挥治保会等民间组织的作用,实行群防群治,加强对社区治安控制;完善防控网络,突出巡查重点,就近出警,提高出警速度。

篇5:轻伤害司法鉴定

解决办法之一,从立法上加以完善

根据我国《刑法》《刑诉法》和两院一部《关于执行刑诉法规定的案件管辖范围的通知》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国·现行的司法实践经验,建议对有关轻伤害案件管辖范围作补充修改,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或者制定切实可行的新的实施细则,譬如:哪种损伤在什么时间鉴定,哪种结果由哪个机关受理,哪种行为需要侦查等等,划定一条既明确又易于掌握的界限,从根本上解决扯皮推诿的问题,轻伤害司法鉴定。这样,才有利于公安、法院机关在工作中的配合和协调,才有利于互相监督。

解决办法之二,从鉴定结果上划定管辖范围。即以结果论,就是说,公安、法院接到报案后应当积极进行调查,并及时聘请法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公安部《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人体轻微伤鉴定标准》、《人体轻伤鉴定标准》中的规定作出鉴定结论。如果鉴定结论为重伤,则由公安机关受理,按照《刑法》第134条2款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如果鉴定结论为轻微伤,这由公安机关受理,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予以治安处罚;如果鉴定结论为轻伤,则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至于轻伤案件中对于案情复杂,影响较大,因果关系不明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协助县人民法院调查,但最终由人民法院处理。这样,既可以避免公安、法院两机关由于受理管辖界限不清而推诿扯皮的问题,又可以减少诉讼程序,做到快审快结,便民利民,及时打击违法犯罪。

处理轻伤害案件过程中的问题及建议

李文辉

近几年来,作者处理几起轻伤害案件,在处理过程中,发现有些问题需要解决,下面结合处理过的两个案例来共同探讨一下处理轻伤害案过程中的问题及建议。

案例1 2007年3月28日,程某某(69岁)与刘某某(61岁)因宅基地发生纠纷,两人系妯娌关系,两人厮打过程中造成程某某胸11椎体上缘轻度压缩骨折。程某某报案后,有当地派出所立案调查,派出所委托濮阳市公安局物证鉴定所进行伤情鉴定,该鉴定所不能做出明确的鉴定意见。受害人程某某到处上访,要求重新鉴定,直到2007年11月14日濮阳市公安局再次委托郑州华美法医临床司法鉴定所司法鉴定所鉴定,结论构成轻伤。随即刘某某被拘留羁押。案件到法院后,刘某某申请法院重新鉴定,2008年10月9日中国法医学会司法鉴定中心作出程某某不构成轻伤的结论。

问题:轻伤鉴定的标准与轻伤案的犯罪标准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司-法-部联合发布的《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6号] 已经“试行”近二十年,原有的鉴定标准已经不能适应现有的司法体制。就拿上面提到的案例来看,虽然有胸椎骨折的现象,但是如果简单的对照《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的相关规定,程某某的伤情就构成了轻伤。然而,中国法医学会司法鉴定中心经过综合分析认为,程某某的急性期骨折应是在胸椎陈旧性病变的基础上发生的,不能完全适用《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对其进行损伤程度评定。虽然排除程某某的轻伤,然而刘某某在看守所里已经羁押七个月之久。

目前,《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的有关规定存在着严重不足,影响轻伤案件的处理,有些处理不当激化了社会矛盾。有些条款标准过低,无损害或者损害很少,可以忽略不计,打击面太大;有些条款标准模糊,不易操作;

(一)对鉴定标准的建议

1.适度提高伤情鉴定的评定标准。许多伤害案件中,伤害结果仅为眶部单纯骨折、鼻骨粉碎性骨折或者鼻骨线性骨折伴有明显移位、外伤性鼓膜穿孔、牙齿脱落或者折断两枚以上等情形屡见不鲜。上述伤情按现在的医术治疗水平给被害人造成的精神痛苦、肉体损害程度已大大减轻,它的社会危害性亦大大减弱,并且很容易造假,很多地方的鉴定人员因此而犯罪,司法鉴定《轻伤害司法鉴定》。

2.模糊性概念应确定化。《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第八条规定:“头部损伤确证出现短暂的意识障碍和近事遗忘”的情形属轻伤,而医院临床中头部外伤后“脑震荡”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应属于这一条的范围之内。问题的难度出现在如何判断有无脑震荡中的“确证意识障碍和近事遗忘”上。这一条标准是纯粹的主观症状,没有客观的体征或医学辅助检查来支撑,只能依据伤者的叙述来判断。许多伤员及陪护者故意隐瞒真情或夸大伤情,其目的在于求得较长时间的治疗和较多医药费的赔偿,或是故意追究、加重对方的刑事责任或抵消自身对对方伤害的责任。此时,法医根本就无法确证或者否定这段病史,处理的结果无非有两种:要么是只凭伤者的叙述进行认定,要么就是不认定,而多数结果往往是对真正的伤者也不敢认定。诸如此类的情况还有视力、听力损害程度的核查鉴定等等。

(二)注意划清罪与非罪的界限,不简单地把轻伤等同于构成轻伤罪。伤害等级虽然是确定能否构成轻伤罪的前提条件。但轻伤等级不是决定构成轻伤罪的唯一条件。也就是说,达不到轻伤标准,一定不能构成轻伤罪;而达到轻伤标准,并不一定构成轻伤罪。是否构成轻伤罪,还应把伤势程度和其他情节结合起来,全面分析判断。轻伤从法医学的角度可分为重度轻伤、中度轻伤和轻度轻伤。一般来说,在轻伤中,伤势较重(重度轻伤),或伤势虽然不重(轻度伤害或中度伤害),但有其他恶劣情节的,应作轻伤犯罪处理。而有些伤害虽达到轻伤标准,但从全案衡量,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仍然应根据刑法第13条规定,作无罪处理。笔者认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轻伤(特别是轻度伤害和中度轻伤),一般不宜作犯罪处理。(1)间接致人伤害的。即伤害并不是加害人直接以暴-力手段所致,而是介于其他间接因素造成的。如两人扭打摔倒地上撞伤等。本案中的程某某就是摔伤的,不宜认定为犯罪。(2)受害人有重大过错的。如受害人无故挑起事端,漫骂侮辱他人,或者首先动手殴打他人等,引起他人气愤而致伤受害人的。(3)防卫性质的轻伤。相互打架斗殴,一方在斗殴过程中,有明显的忍让或节制,或要求和解,而另一方却仍继续纠缠行凶,激发对方进行还击,因而致伤他人的。(4)亲属间对违法犯罪者教育失当而致伤的。如对确有违法犯罪行为的“不肖之子”,有的甚至是“害群之马”,其父母或兄长采用棍棒等不正当方法教育,有时气愤之下,一时失手,将违法犯罪者打成轻伤的。(5)因民事纠纷引起的伤害。如因婚姻家庭纠纷、相邻权纠纷等引起打架致轻伤的。对于轻伤罪与非罪的认定,不能搞“唯伤级论”。要把伤害等级和伤害情节结合分析,综合判断。只有既属于轻伤,又属于情节严重的,才能按照轻伤犯罪处理。本人曾受理过一位教师因一名学生多次严重违反学校纪律,在老师批评教育时顶撞老师,该老师出手打了学生一记耳光,结果学生耳膜穿孔,学生家长要求老师赔偿60000元,否则就追究老师的刑事责任。教师委曲求全,赔了60000元。该教师的行为不宜认定为犯罪,因为其没有伤害的故意。

案例2 冷甲与冷乙产生矛盾,2008年12月18日16时两人在生产路上相遇,发生厮打,后冷乙左胸部受伤,经鉴定构成轻伤。当时两人打架时没有其他人在场,冷甲不承认将冷乙打伤。冷乙报案后,公安机关立案调查后,仅有受害人冷乙的陈述,没有其他证据证明冷甲将冷乙打伤的事实,公安机关建议冷乙提起刑事自诉,材料送到法院后,法院认为既然公安机关已经立案侦查,就应当有公安负责将案件按照刑事案件的办案程序进行公诉。公安机关认为证据不足,不能提起公诉。至今案件没有结果。

问题:轻伤案件的公诉与自诉

轻伤害案件即可以公诉也可以自诉,这是目前法律上都认可的事实,并且大多数都是公诉,很少有自诉的。这样的结果就是报案就立案,侦查就拘留、批捕,公诉到法院调解处以缓刑或则拘役,最终浪费大量的司法资源。一旦让受害人自诉,法院就会扯皮推诿,导致当事人无法自诉,随后就会形成一个上访案件。

建议轻伤案件的刑事诉讼自诉为主、公诉为辅

篇6:面部轻伤害鉴定标准

我被人用木棒将右手手腕打断,医院诊断为“手腕尺骨远端骨折”请问算不算是轻伤?→全文

◆关于人体轻伤鉴定标准网上咨询

网友提问:

篇7:眼睛轻伤害鉴定标准判

(一)眼睑损伤影响面容或者功能的;1、是指治疗后遗留有明显的条状疤痕达 1厘米以上,或遗留睑内翻、睑外翻、睑裂变小或睑闭合不全(闭目平视时角膜纵轴的分之一暴露以上)。2、损伤致眉毛永久性缺失,一侧眉毛缺失达三分之一或两侧眉毛缺失达一侧眉毛的二分之一的。

二、故意伤害罪的形态

故意轻伤的,不存在犯罪未遂问题,即行为人主观上只想造成轻伤结果,而实际上未造成轻伤结果的,不宜以犯罪论处。重伤意图非常明显,且已经着手实行重伤行为,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的,应按故意重伤(未遂)论处。故意伤害致死的,属于结果加重犯,行为人主观上对伤害持故意,对致人死亡有过失。

易言之,在伤害对象与死亡者不是同一人的情况下,应根据行为人对死亡者的死亡是否具有预见可能性以及有关事实认识错误的处理原则来认定是否伤害致死。

(1)如果行为人甲对被害人乙实施伤害行为,虽然没有发生打击错误与对象认识错误,但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同时伤害丙却仍然实施伤害行为,因而造成丙死亡的,应认定为故意伤害致死。

(2)如果行为人 A 本欲对被害人 B 实施伤害行为,但由于对象认识错误或者打击错误,而事实上对 C 实施伤害行为,导致 C 死亡的,应认定为故意伤害致死。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处理事实错误的法定符合说,刑法规定故意伤害罪不只是

为了保护特定人的身体健康,而是为了保护一切人的身体健康;只要行为人有伤害他人的故意,实施了伤害他人的行为,结果也伤害了他人,就成立故意伤害罪,而不要求其中的“他人”完全同一。故意伤害致死也是如此。B 与 C 的身体均受刑法保护,发生对象认识错误或打击错误并不影响 A 的伤害行为性质,理当以故意伤害致死论处。

(3)如果行为人张三对李四实施伤害行为,既没有发生事实认识错误,也不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同时伤害王五,由于某种原因致使王五死亡的,则难以认定张三的行为成立故意伤害致死。

三、故意伤害罪的量刑标准

刑法第 234 条、第 238 条、第 247 条、第 248 条、第 289 条、第 292 条、第 333 条的规定,对非法拘禁使用暴力致人伤残的,刑讯逼供或暴力取证致人伤残的,虐待被监管人致人伤残的,聚众“打砸抢”致人伤残的,聚众斗殴致人重伤的,非法组织或强迫他人出卖血液造成伤害的,应以故意伤害罪论处。这些规定属于拟制规定,而非注意规定。

(一)犯故意伤害罪,处 3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二)犯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的,处 3 年以上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 10 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备注:符合正当防卫条件的,免刑。

篇8:轻伤害鉴定程序

1 教学方式从教室授课转向机房授课

在以往的C语言设计的教学模式上,往往都是在普通教室进行授课,老师跟着课本或者教案在黑板上编写一些教程或者是利用多媒体教学,原本是课堂主体的学生却处于被动地位,学生只是单纯地看着老师写编程或者是在多媒体上操作,虽然老师讲得很详细,但是一节课下来能记住的寥寥无几[1]。C语言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学科,老师对理论的教授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所以就要逐渐转变原有的授课方式,使教室授课向机房授课转变。在机房授课每个学生都有一台电脑,随着老师的讲解,学生可以一步步地跟着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C语言编程的过程,一节课下来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记住大部分内容,并且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了消化吸收,机房授课不再是老师一人讲,学生也不再是纸上谈兵,在机房他们可以大胆实践,在计算机上编写程序要比在教室里学语法更能学好C语言,机房授课可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计算机,在计算机上多多练习程序的编写,这样才能更好更快地学习C语言,通过多次的练习与实践,学生就能慢慢掌握相应的语法规则和一些基本句式,多实践才能有所提高[2]。

这种授课方式的改变也直接影响了C语言的考核方式,使考核方式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考核方式的改变会直接促进学生的上机练习。

机房授课不仅能增加学生的实战能力,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改变以往课堂的沉闷,打破老师一言堂的现象,学生在机房里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喜欢编程,喜欢通过计算机获取成就感,从而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专业能力。

2 加大“读程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学习C语言的时候,编程对于学生是很难的,很多学生不知如何下手,所以在日常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去“读程序”,这是促进学生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最有效的方法,它能最快地促进学生学会C语言程序设计,这也是“重程序”的一个重要的表现[3]。

在刚刚接触C语言的时候,学生对于C语言的语言逻辑和语言环境都不是很熟悉,要熟悉这些知识就必须多读程序,从而使学生能够尽快地适应程序代码,加快学生读代码的速度,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代码的理解,还能促进学生对程序的理解。

3 淡化语法细节加大学生编程能力培养

“重程序,轻语法”理念在高校的影响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老师在教授C语言的时候尽量淡化语法的细节,把重点放在了编程能力的培养上。

C语言是计算机设计软件的一门课程,它的本质是很抽象的,而且涉及很多的知识点,所以就导致很多C语言老师在授课时过分注重C语言的语法细节,这种做法会给学生形成一种误解,从而使学生在老师的所谓的“重点”下,认识不到C语言的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只注重语法的学习,忽略了编程的重要性。随着软件开发的不断发展,软件开发的环境也不断更新,学生必须将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作为自己学习的指导,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学习新的知识[4]。在C语言的教学中,老师要从基本的概念出发,不断强调C语言编程思想,而不要过分的强调一些细节问题,给学生造成重点错觉,对一些比较难的编程老师可以多举一些实际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打开学生的思路,促进他们举一反三。

在教学活动中老师要时刻注重培养学生在编程方面的能力,培养他们相关的编程思想,以及解决问题的相关思路,从而淡化对语法的学习。在学生编程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一些格式、语法等细节问题,不要太过责备,反而要注重编程风格这件大事,培养出学生自己的编程风格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的进步[5]。编程整体很重要,先强调编程的重要性,然后再强调细节,细节决定成败,不强调并不意味着不重要。

4 实现语法算法并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程序软件学习中C语言属于入门课程,主要任务为讲解程序设计基本思想、C语言语法,并且还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C++程序设计(第2 版)》为例,内容可以分成4 个方面,分别是程序设计基本概念和方法、控制结构及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数据结构表示以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其中前三个方面则为C语言及C++语言两者共同学习的内容,其中包括程序设计基本类型、结构语法知识以及各种查找、排序算法等等。在C语言传统教学中通常都是教师机械性的讲解知识点,让学生死记硬背,通常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知识掌握质量较差[6]。想要解决这一问题,那么也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案例教学,以此激发学生对变成的兴趣,在实施实验教学过程中,应该将重点放在学生练习上面。但是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普遍能够积极引导学生应用C语言设计程序解决实际问题,但是对于C语言程序设计语言中的计算思维普遍忽视。基于这一情况在进行C语言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实现语法学习及算法设计同等位置,以能够让学生可以将设计者在进行C语言设计一开始的思维脉络逐步还原。这样不但有助于引导学生对C语言本身设计思路有一个全面深入的理解,以此减少学生语法类错误的出现,并且还能够促进学生在其他领域对C语言程序设计的应用能力。

5 加大启发式案例应用引导学生积极探索

我们以字符集、标识符以及关键字为例,这些均是C语言学习的基本语法规则。在传统语法教学过程中,一般情况下都会将这些知识点机械地认为C语言规定,对于学生来讲这就是必须要严格遵守的规则。这种教学方式也就为学生C语言学习开了一个枯燥的头,必定大部分学生都讨厌死记硬背。其实在这些死板的语法规则中也蕴含着一定的计算思维确定性及机械性特点,那么对其实施启发式案例教学,则更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7,8]。首先可以提出问题:怎样才能够让计算机帮助你完成加法功能?这一问题的答案则是“写出一个程序”,但是我们本次教学采用的是启发式教学,也不必要求学生能够给出正确答案。其次,则可以再次提出问题“关于我们想要计算机完成的事,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写个程序告诉计算机?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写呢?”那么在这一问题提出之后,对于已经预习过课文的学生也就能够知道通过“字符”或者“字符集”,那么在这个时候也就可以追问“什么字符都能够写在程序中呢?”有些学生也就可以通过课本内容给出答案“不是”。在这个时候也就可以开始和学生讨论字符集的整整含义,并指出学生的答案也并不是全面的,基于广义角度来看,任何字符均可以书写在程序中,同时也能够用于注释或字符串中。但是在教材中所规定的字符集和程序执行密切相关,因此不是所有字符均写在程序中。之后可以继续提出问题“如果想要告诉计算机程序中涉及3个数,应该怎么书写字符?”“怎样才能够知道这3个数均是整数呢?”等等问题,关于学生的则可以依照实际情况加以引导,最终引出C语言的解决方案即可。总之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启发式案例教学,学生不但能够对C语言程序设计不同知识点概念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并且还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思维中的确定性及机械性,提高学生对C语言的理解,以此显著提高高校C语言教学的有效性。

6 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我国的计算机软件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很多高校中都设立了C语言课程,对于一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来说C语言是比较难学的,再加上很多学校的教学理念不合适,颠倒了C语言教学的重点与非重点,容易给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带来困难,因此要树立“重程序、轻语法”的理念,加强对程序的教与学。老师通过要转变授课方式,以上机授课为主要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计算机上实际操作,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把握,从而加强学生的专业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徐新海,林宇斐.注重计算思维的启发式C语言语法教学[J].计算机教育,2014(17):1-4.

[2]丁海燕,袁国武,周小兵,等.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案例教学模式的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1(8):65-68.

[3]李晔,卢冰,王捷,等.ACM竞赛平台在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3,(8):164.

[4]丁群,文明瑶.项目教学法在C语言教学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8(7):1686-1687.

[5]杨劭君,苏小红,王甜甜等.C语言词法语法分析工具CParser的设计与实现[J].智能计算机与应用,2014,4(5):69-71,75.

[6]张连成.浅析C语言与C++的异同[J].福建电脑,2005(9):70-71.

[7]李沫沫,夏姜虹,商宇,等.《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探索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2(24):163-164.

上一篇:司庆感想下一篇:踏云行 谢于公鞋,踏云行 谢于公鞋马钰,踏云行 谢于公鞋的意思,踏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