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城市规划

2024-05-05

上海市城市规划(通用6篇)

篇1:上海市城市规划

上海市房产管理局上海市城市规划建筑管理局、上海市房产登记发证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本市房屋产权登记涉及

违章建筑

沪房1989监字发第77号

各区城建办规划办,各县建设局,各区、县房管局,各区、县房产登记发证办公室,上海

石化地区发证办:

现将《关于本市房屋产权登记涉及违章建筑的处理意见》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年三月六日

关于本市房屋产权登记涉及违章建筑的处理意见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本市开展城镇房屋产权登记发证工作的决定,妥善处理房屋产权登记发证工作中涉及的违章建筑问题,根据建设部《关于房屋所有权登记工作中对违章建筑处理的原则意见》和市人民政府颁发的《上海市建筑管理办法》等有关文件精神,提出如下意见:

一、凡本市城镇范围内建国以后违章建筑的房屋,均应在房产登记机关规定的期限内申报登记,并按上海市房产管理局、上海市财政局规定的房屋产权登记发证收费标准缴纳登记费、勘丈费等费用。

逾期不办理登记手续的,除按《上海市城镇房屋产权登记暂行办法》第十四条规定处理外,今后不再受理其翻建房屋核发建筑执照的申请。

二、凡在上海市人民政府一九八一年七月十七日沪府发〔1981〕59号文批转市城市规

划建筑管理局等单位关于制止违章建筑报告以前的违章建筑处理从宽;之后的处理从严。

三、凡在重要地区和路段范围的违章建筑应从严处理,其它地区可适当放宽。市区和郊县城镇重要地区和路段由区、县规划建筑管理部门确定。

四、凡直接影响交通、消防、市政设施、房屋修缮施工、绿化、环保、市容观瞻和邻

里居住条件以下简称八个影响的违章建筑应从严处理;其它的可适当放宽。

五、租赁户在其租赁的公私房屋和庭园内的违章建筑原则上不予确认。

六、一九八一年七月十七日之前建造的违章建筑,不属重要地区和路段,不属“八个影响”,房屋结构在砖木三等以上的,经书面检查并具结保证在市政建设需要时无条件拆除,房屋产权一般予以确认;同时房屋所有人应按建筑管理规定分别向市、区、县规划建筑管理部门申报,由市、区、县规划建筑管理部门根据建筑管理规定进行处理。房产登记发证机关应定期将违章建筑登记情况书面通知规划建筑管理部门。

一九八一年七月十七日以后的违章建筑原则上只登记不确权。

七、凡非法占地搭建的违章建筑,申报登记后,应先处理非法占地,其中同意补办用地手续的,再按上述第六条规定处理。

八、受理申报登记但不予确认房屋产权的违章建筑,应将其幢数、间数、建筑面积等有关情况记录在房屋所有权证附记栏内。

九、各区县建筑管理部门应会同房地产登记发证机关,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研究制订实施意见,紧密配合,认真贯彻执行。

****年二月十四日

篇2:上海市城市规划

第一条 为了加强本市城市建设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上海市城市建设规划管理条例》和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范围内各项建设工程。本市临时建设、农村个人建房和市区简棚屋地区私有房屋修建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 编制详细规划(含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实施性详细规划,下同)应符合本规定。

各项建设工程的建设,应按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无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按分区规划(或地区结构规划)和本规定执行。

第二章 建设用地的区划分类和适建范围

第四条 本市建设用地,按其主要用途和功能分区的基本原则,参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一90)分类如下:

(一)居住用地;

(二)公共设施用地;

(三)工业用地;

(四)仓储用地;

(五)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六)绿地。

第五条 居住用地(R),指居住小区、居住街坊、居住组团和单位生活区等各种类型的成片或零星用地。居住用地包括住宅用地、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和绿地。

(一)第一类居住用地(R )指以低层住宅为主、建筑密度较低、绿地率较高且环境良好的用地;

(二)第二类居住用地(R ),指以多层住宅为主的用地;

(三)第三类居住用地(R ),指以高层住宅为主的用地。

第六条 公共设施用地(C),指居住区及居住区级以上的行政、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以及科研设计等机构与设施的用地,不包括居住用地中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一)行政办公用地(C ),指行政机关、党派和社会团体等机构用地;

(二)商业金融业用地(C ),指商业、金融业、保险业、服务业和旅馆业等用地;

(三)文化娱乐用地(C ),指新闻出版、文化艺术、广播电影电视、图书展览和游乐等设施用地;

(四)体育用地(C ),指体育场馆和体育训练基地等用地,不包括学校等单位内的体育用地;

(五)医疗卫生用地(C ),指医疗、保健、卫生防疫、康复和急救等设施用地;

(六)教育和科研设计用地(C ),指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成人学校、业余学校、残疾人学校、工读学校、科学研究和勘测设计机构等用地,不包括中学、小学和幼托设施用地(纳入居住用地)。

第七条 工业用地(M),指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及其附属设施用地。

(一)第一类工业用地(M ),指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用地的环境基本无干扰和污染的工业用地;

(二)第二类工业用地(M ),指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用地的环境有一定干扰和污染的工业用地;

(三)第三类工业用地(M ),指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用地的环境有严重干扰和污染的工业用地。

第八条 仓储用地(W)指仓储企业的库房、堆场和包装加工车间及其附属设施用地。

(一)普通仓库用地(W ),指储存一般货物的普通仓库用地;

(二)危险品仓库用地(W ),指储存易燃、易爆和剧毒等危险品的专用仓库用地。

第九条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指市级、区级和居住区级的市政公用设施及其附属的建筑物(含构筑物,下同)和管理维修设施等用地。

(一)供应设施用地(U ),指供水、供电、供燃气和供热等设施用地,不包括电厂、煤气厂用地(纳入工业用地);

(二)交通设施用地(U ),指公共客运交通、货运交通和其他交通设施用地;

(三)邮电设施用地(U ),指邮政、电信等设施用地;

(四)环境卫生设施用地(U ),指雨污水泵站、污水处理厂及粪便垃圾集运、堆放、处理等设施用地;

(五)施工与维修设施用地(U ),指房屋建筑工程、设备安装工程、市政工程、绿化、地下构筑物等的施工及养护维

施用地;

(六)其他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 ),如:消防、汛等设施用地。

第十条 绿地(G),指市级、区级和居住区级的公共绿地和生产防护绿地(包括其范围内的水域)。

(一)公共绿地(G ),指向公众开放、有一定游憩设施或装饰作用的绿化用地,包括各类公园和街头绿地;

(二)生产防护绿地(G ),指用于园林生产、隔离、卫生和安全防护等的绿化用地。

第十一条 各类建设用地的划分应遵循土地使用相容性的原则,按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无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按分区规划(或地区结构规划)和本规定表一《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以下简称《表一》)的规定执行。

凡《表一》中未列入的建设项目,应由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根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基础设施的条件,具体核定适建范围。

凡需改变规划用地性质、超出《表一》规定范围的,应先提出调整规划,按规定程序和审批权限,报市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批准后执行;特殊情况,须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三章 建筑容量控制指标

第十二条 新建、改建、扩建建筑工程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含建筑容积率和建筑密度,下同)应按本章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 建筑基地面积大于3万平方米的成片开发地区,必须编制详细规划,经批准后实施;未编制详细规划的,不予审批。

成片开发地区的详细规划,应先确定建筑总容量控制指标;在不超过建筑总容量控制指标的前提下,成片开发地区内各类建筑基地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可参照本规定表二《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控制指标表》(以下简称《表二》)的规定适当调整。

第十四条 建筑基地面积小于或等于3万平方米的高、多层居住建筑用地和高、多层公共建筑用地,其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在经批准的详细规划中已确定的,应按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无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其建筑密度控制指标应按《表二》的规定执行;其建筑容积率控制指标应按《表二》规定的指标折减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二十五(见本规定表三《建筑容积率折减率表》,以下简称《表三》)执行。

第十五条 《表二》规定的指标为上限,适用于单一类型的建筑基地。

对混合类型的建筑基地,其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应将建筑基地按使用性质分类划定后,按不同类型分别执行;对难以分类执行的建筑基地和综合楼基地,应按不同性质建筑的建筑面积比例和不同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换算建筑容量综合控制指标。

第十六条 对未列入《表二》的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体育场馆以及医疗卫生、文化艺术、幼托等设施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应按有关专业规定执行,但不应超过《表二》中相应居住建筑的控制指标。

第十七条 城市规划确定的卫星城、各县县城和宝山区、闵行区、嘉定区的中心地区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按《表二》内外环线之间地区的控制指标执行;其中心地段、一般地段的划分由有关的规划确定。

城市规划确定的市级工业区、建制镇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按《表二》内外环线之间地区一般地段的控制指标执行。

第十八条 建筑基地未达到下列最小面积的,不得单独建设:

(一)低层居住建筑为500平方米;

(二)多层居住建筑、多层公共建筑为1000平方米;

(三)高层居住建筑为平方米;

(四)高层公共建筑为3000平方米。

建筑基地未达到前款规定的最小面积,但有下列情况之一,且确实不妨碍城市规划实施的,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可予核准建设:

(一)邻接土地已经完成建设或为既成道路、河道或有其他类似情况,确实无法调整、合并的;

(二)因城市规划街区划分、市政公用设施等的限制,确实无法调整、合并的;

(三)农村地区的村镇建设,因特殊情况,确实难以达到前款规定面积的。

第十九条 原有建筑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已超出规定值的,不得在原有建筑基地范围内进行扩建、加层。

第二十条 市区旧区的建筑基地为社会公众提供开放空间的,在符合消防、卫生、交通等有关规定和本章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可按下表的规定增加建筑面积。但增加的建筑面积总计不得超过核定建筑面积(建筑基地面积乘以核定建筑容积率)的百分之二十。

核定建筑容积率由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按《表二》和本章的有关规定确定。

开放空间的条件和计算方法见附录二。

第二十一条 在地段较差的市区简棚屋密集地区,经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批准,居住建筑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可按内环线以内地区中心地段的指标执行。

第二十二条 建筑物之间因公共交通需要,架设穿越城市道路的空中人行廊道的,应报市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和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批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廊道的净宽度不大于6米,廊道下的净空高度不小于5.5米;

但穿越宽度小于16米且不通行公交车辆的城市支路的廊道下的净空高度可不小于4.6米。

(二)廊道内不得设置商业设施。

凡符合前款规定的廊道,其建筑面积可不计入建筑容量控制指标范围。第四章 建筑间距

第二十三条 建筑间距除必须符合消防、卫生、环保、工程管线和建筑保护等方面的要求外,应同时符合本章的规定。

第二十四条 根据日照、通风的要求和本市建设用地的实际情况,住建筑的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居住建筑平行布置时的间距:

1、朝向为南北向的(指正南北向和南偏东(西)45度以内(含45度),下同),其间距在市区不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1.0倍,在浦东新区、市级工业区和郊县城镇(含宝山、闵行、嘉定区城镇,下同)不小于1.2倍。

2、朝向为东西向的(指正东西向和东(西)偏南45度以内(不含45度),下同),其间距在市区不小于较高建筑高度的0.9倍,在浦东新区、市级工业区和郊县城镇不小于1.0倍。

(二)居住建筑垂直布置时的间距:

南北向的间距,在市区不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0.7倍;在浦东新区、市级工业区和郊县城镇不小于0.8倍。东西向的间距在市区不小于较高建筑高度的0.7倍;在浦东新区、市级工业区和郊县城镇不小于0.8倍。

垂直布置的居住建筑的山墙宽度必须小于、等于16米;山墙宽度大于16米的,其间距按平行布置的居住建筑控制。

(三)居住建筑既非平行也非垂直布置时的间距:

1、当两幢建筑的夹角小于或等于30度时,其最窄处间距按平行布置的居住建筑控制。

2、当两幢建筑的夹角大于30度、小于或等于60度时,其最窄处间距在市区不小于南侧(或较高)建筑高度的0.8倍;在浦东新区、市级工业区和郊县城镇不小于0.9倍。

3、当两幢建筑的夹角大于60度时,其最窄处间距按垂直布置的居住建筑控制。

第二十五条 多层居住建筑底层有商店或其他非居住用房的,其间距计算不得扣除底层高度。

第二十六条 多层居住建筑的山墙间距不小于较高建筑高度的0.5倍(在市区旧区,不小于0.4倍);低层居住建筑的山墙间距不小于4米。

对按此规定不能满足消防间距或通道要求的,应按消防间距或通道要求控制,并由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核定。

点式居住建筑的东(西)侧有居室窗户的,其与相邻居住建筑东西向的间距不适用前款规定的山墙间距,应按第二十四条的有关规定控制。

第二十七条 在第一类居住用地的低层独立式住宅地区及其紧邻地区进行新建、改建的,其间距不得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1.4倍。

第二十八条 对市区简棚屋密集地区进行改造,经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批准建造的多、低层居住建筑,其间距按第二十四条规定执行确有困难的,可按以下规定适当缩小:

(一)平行布置的居住建筑,朝向为南北向的,其间距不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0.9倍;朝向为东西向的,不小于较高建筑的0.8倍。

(二)垂直布置的居住建筑,南北向的间距不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0.6倍;东西向的间距不小于较高建筑高度的0.6倍。

既非平行也非垂直布置的居住建筑,当两幢建筑的夹角大于30度、小于或等于60度时,其最窄处间距不小于南侧(或较高)建筑高度的0.7倍。

第二十九条 高层居住建筑与低层独立式住宅的间距,应保证受遮挡的低层独立式住宅的居室冬至日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不少于连续两小时;

与其他居住建筑的间距,应保证受遮挡的居住建筑的居室冬至日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不少于连续一小时,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高层居住建筑与高层居住建筑平行布置时的间距:

1、南北向的,不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0.5倍(在市区旧区,不小于0.4倍),且其最小值为24米;

2、东西向的,不小于较高建筑高度的0.25倍,且其最小值为18米。

(二)高层居住建筑与多、低层居住建筑平行布置时的间距:

1、高层居住建筑与其北侧多、低层居住建筑的间距不小于高层建筑高度的0.3倍,且其最小值为24米;

2、高层居住建筑与其东(西)侧多、低层居住建筑的间距不小于13米。

(三)高层居住建筑与高、多、低层居住建筑垂直布置时的间距不小于13米。

(四)高层居住建筑与高、多、低层居住建筑的山墙间距,按消防间距的规定控制,但山墙有居室窗户的,其间距应不小于13米。

高层居住建筑与高、多、低层居住建筑的间距符合本条规定的,可不受第二十四条和第二十七条规定的限制。

第三十条 在符合第二十四条至第二十九条规定的前提下,南北向平行布置的低层居住建筑之间的最小间距为6米,低层居住建筑与其北侧多层居住建筑的最小间距为8米,多、低层居住建筑与其北侧高层居住建筑的最小间距为13米。

按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九条规定计算出的多、低层居住建筑的间距如大于多、低层居住建筑与高层居住建筑的间距的,在同等条件下可按较小的间距控制,但须符合第二十九条规定的日照条件。

第三十一条 非居住建筑与居住建筑的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非居住建筑位于居住建筑南侧或东西侧的,其间距按第二十四条至第三十条的规定控制;

(二)非居住建筑(第三十二条所列的非居住建筑除外)位于居住建筑北侧的,其建筑间距按第三十三条的规定控制。

(三)非居住建筑与居住建筑的山墙间距按消防间距的规定控制,但居住建筑山墙有居室窗户的,其山墙间距按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九条的有关规定控制。

第三十二条 医院病房楼、休(疗)养院住宿楼、幼儿园、托儿所和大中小学教学楼与相邻建筑的间距,应保证被遮挡的上述文教卫生建筑冬至日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不少于3小时;在市区旧区进行改建的,其间距应保证冬至日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不少于2小时。

第三十三条 非居住建筑(第三十二条所列的非居住建筑除外)的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高层非居住建筑平行布置时的间距:

1、南北向的,不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0.3倍,且其最小值为18米。

2、东西向的,不小于较高建筑高度的0.25倍,且其最小值为13米。

(二)高层非居住建筑与多层非居住建筑平行布置时的间距最小值为13米;

(三)多层非居住建筑平行布置时的间距最小值为10米;

(四)低层非居住建筑与高、多、低层非居住建筑平行布置时的间距按消防间距的规定控制,但最小值为6米。

以其他形式布置的非居住建筑的间距,按消防间距的规定控制。

第五章 建筑物退让

第三十四条 沿建筑基地边界和沿城市道路、公路、河道、铁路两侧以及电力线路保护区范围内的建筑物,其退让距离除必须符合消防、防和交通安全等方面的要求外,应同时符合本章的规定。

第三十五条 沿建筑基地边界的建筑物,其离界距离按以下规定控制,但离界距离小于消防间距时,应按消防间距的规定控制。

(一)各类建筑的离界距离,按下表规定的建筑物高度的倍数控制,但不得小于最小距离。 离建离朝* 注:在市区旧区为0.2。

(二)界外是居住建筑的,除须符合第(一)项离界距离的规定外,须同时符合第四章建筑间距的有关规定。

(三)界外是公共绿地的,各类建筑的最小离界距离按第(一)项非居住建筑的离界距离控制。

(四)地下建筑物的离界距离,不小于地下建筑物深度(自室外地面至地下建筑物底板的底部的距离)的0.7倍,且其最小值为3米。

第三十六条 沿城市道路两侧新建、改建无大量人流、车流集散的多、低层建筑(含高层建筑裙房),其后退道路规划红线的距离不得小于3米。

在市区旧区中心地段的商业街,按此规定控制确有困难的,经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核定,其后退距离可适当缩小。

第三十七条 新建影剧院、游乐场、体育馆、展览馆、大型商场等有大量人流、年流集散的多、低层建筑(含高层建筑裙房),其面临城市道路的主要出入口后退道路规划红线的距离,除经批准的详细规划另有规定外,不得小于8米,并应留出临时停车或回车的场地。

第三十八条 高层建筑主楼后退道路规划红线的距离,应按下列规定控制:

(一)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60米的,不得小于5米;

(二)建筑高度大于60米、小于或等于100米的,不得小于8米;

(三)建筑高度大于100米的,应相应加大后退距离,具体标准由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确定或由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核定。

第三十九条 道路交叉口四周的建筑物后退道路规划红线的距离,多、低层建筑不得小于5米,高层建筑不得小于8米(均自道路规划红线直线段与曲线段的连接点算起)。

第四十条 建筑物的围墙、基础、台阶、管线、阳台和附属设施,不得逾越道路规划红线。

地下建筑物后退道路规划红线的距离,按第三十五条第(四)项的规定执行。

在规定的后退道路规划红线的距离内,不得设置零星建筑物;雨蓬、阳台、招牌、灯饰等可外挑,但其离室外地面的净空高度不得小于3米。

第四十一条 在村镇、城镇范围之外的公路规划红线两侧应划定隔离带,隔离带宽度的具体规定如下:

(一)国道、快速公路,两侧各50米;

(二)主要公路,两侧各20米;

(三)次要公路,两侧各10米。

公路规划红线和隔离带内,不得新建、扩建、改建任何建筑物,但可耕种或绿化造林;经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批准,也可开挖沟渠、埋设管道、架设杆线、开辟服务性车道等。

沿穿越村镇、城镇的公路两侧兴建建筑工程,可按村镇、城镇规划进行管理,但建筑物后退公路规划红线的距离不得小于5米。

第四十二条 沿河道规划蓝线(市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按城市总体规划确定长期保留的河道规划线)两侧新建建筑物,其后退河道规划蓝线的距离除有关的规划另有规定外,不得小于6米。

第四十三条 沿铁路两侧兴建建筑工程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铁路干线两侧的建筑工程与轨道中心线的距离不得小于20米;

铁路支线、专用线两侧的建筑工程与轨道中心线的距离不得小于15米;

铁路两侧的围墙与轨道中心线的距离不得小于10米,围墙的高度不得大于3米。

(二)铁路两侧的高层建筑、高大构筑物(水塔、烟囱等)、危险品仓库和厂房与轨道中心线的距离须经铁路主管部门审核后确定。

(三)在铁路道口附近进行建设的,须符合铁路道口管理的有关规定。

第四十四条 在电力线路保护区范围内不得新建建筑物。电力线路保护区的范围规定如下:

(一)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指导线边线向外两侧延伸所形成的两平行线内的区域。

1、一般地区各级电压的架空电力线路,其每边向外侧延伸的距离:

1至10千伏 5米

35至110千伏 10米

154至330千伏 15米

500千伏 20米

2、市区和城镇人口密集地区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的宽度可略小于上述规定,具体标准由城市规划管理部门会同电力管理部门确定。

(二)电力电缆线路保护区,指地下电力电缆线路向外两侧延伸所形成的两平行线内的区域。其每边向外侧延伸的距离应不小于0.75米。

第四十五条 沿城市道路两侧的货运装卸泊位应后退道路规划红线设置,或设于建筑物底层。

第六章 建筑物的高度控制

第四十六条 建筑物的高度除必须符合日照、建筑间距、消防等方面的要求外,应同时符合本章的规定。

第四十七条 在有净空高度限制的飞机场、气象台、电台和其他无线电通讯(含微波通讯)设施周围的新建、改建建筑物,其控制高度应符合有关净空高度限制的规定。

第四十八条 在文物保护单位和建筑保护单位周围的建设控制地带内新建、改建建筑物,其控制高度应符合建筑和文物保护的有关规定,并按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无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应先编制城市设计或建筑设计方案,进行视线分析,提出控制高度和保护措施,经建筑和文物保护专家小组评议后,由市城市规划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具体核定。

视线分析方法参见附录二附图。

第四十九条 沿城市道路两侧新建、改建建筑物的控制高度应符合列规定:

(一)沿路一般建筑的控制高度(H)不得超过道路规划红线宽度(W)加建筑后退距离(S)之和的1.5倍,即:H≤1.5(W+S);

(二)沿路高层组合建筑的高度,按下式控制:

A≤L(W+S)式中:A至沿路高层组合建筑以1∶1.5(即56.3度)的高度角在地面上投影的总面积,L至建筑基地沿道路规划红线的长度,W至道路规划红线宽度,S至沿路建筑的后退距离。

计算方法见附录二附图。

第五十条 建筑物临接两条以上道路的,可按较宽的道路规划红线计算其控制高度。

建筑物直接临接或其面前道路临接广场、河道、电力线路保护区的,在计算控制高度时,可将广场、河道、电力线路保护区的二分之一宽度计为道路规划红线宽度。

第七章 建筑基地的绿地

第五十一条 各类建筑基地内的绿地面积占基地总面积的比例(以下称绿地率)必须符合《上海市植树造林绿化管理条例》规定的指标。

第五十二条 计算绿地率的绿地面积,包括建筑基地内的集中绿地面积和房前屋后、街坊道路两侧以及规定的建筑间距内的零星绿地面积。

建筑基地内的集中绿地面积,在居住用地中应不少于用地总面积的10%,在体育、医疗卫生和教育科研设计用地中应符合有关专业规定,在其他类别用地中应不少于5%。

居住小区内每块集中绿地的面积应不小于400平方米,且至少有三分之一的绿地面积在规定的建筑间距范围之外。沿城市道路两侧的绿化隔离带不得作为集中绿地计算。

第五十三条 一个街区内的集中绿地可按规定的指标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综合平衡。在符合整个街区集中绿地指标的前提下,可不在每块建筑基地内平均分布。

第五十四条 位于市区旧区的建筑基地,确实难以达到规定绿化指标的,经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和园林管理部门同意,可将屋面地栽绿化面积(每块面积不得小于100平方米)折算成地面绿地面积。其折算公式如下:

F=M×N式中:F至地面绿地面积,M至屋面地栽绿化面积,N至有效系数(见下表)。

屋面标高与基地地面的高

第八章 特别地区的补充规定

第五十五条 本章所称的特别地区,指在土地使用和建筑管理上有特别要求,需在前述各章规定的基础上作补充性规定的地区,包括外滩风貌区、南京路商业街、淮海中路商业街、金陵东路商业街和其他类似性质的地区。

在特别地区内的建设工程应按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无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应按前述各章的有关规定结合本章补充规定执行。

第五十六条 外滩风貌区

(一)范围:北起天潼路,南至延安东路;西起河南中路,东至黄浦江。

(二)本地区内用地性质以金融、贸易、办公为主;不得新建、扩建各类工厂、仓库和多层居住建筑;不宜新建大型医疗、科研、教育设施。

(三)在本地区建筑保护单位和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不得新建、改建建筑物;在其周围的建设控制地带内确需新建、改建建筑物的,应保护外滩建筑的轮廓线,其高度控制应以外滩防汛墙沿线为视点,按第四十八条的规定执行。

(四)本地区内新建建筑物的外形、面材、色彩等应与原有建筑相协调。

第五十七条南京路商业街

(一)范围:东起河南中路,西至华山路,沿南京路两侧各一个街坊。

(二)本地区内用地性质以商业、服务业、文化娱乐为主,在合适路段也可建办公建筑、宾馆、饭店、商住楼等;不得新建工厂、仓库;不宜新建大型的医疗、科研、教育设施和多层居住建筑。

(三)本地区内的多、低层商业建筑(含裙房商业建筑)可以沿道路规划红线建造,但建筑物的基础、台阶、管线、阳台及附属设施不得逾越道路规划红线;多、低层商业建筑的山墙无窗时也可连接建造,但应符合消防要求。

本地区内新建影剧院、大型商场等有大量人流、车流集散的多、低层建筑(含高层建筑裙房)以及高层建筑主楼,其后退道路规划红线的距离按第三十七条和第三十八条的规定执行。

(四)本地区沿街高层建筑的裙房高度按四层(18米以下)控制,在个别地段的极限高度为24米。

(五)本地区内新建商业和一般办公建筑,其容积率最高可为9,但须结合第三章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十八条 淮海中路商业街

(一)范围:东起西藏南路,西至襄阳路,沿淮海中路两侧各一个街坊。

(二)本地区内用地性质同第五十七条第(二)项的规定。

(三)本地区内的建筑物后退道路规划红线的距离同第五十七条第

(三)项的规定。

(四)本地区沿街高层建筑的裙房高度按四层(18米以下)控制。

第五十九条 金陵东路商业街

(一)范围:东起中山东二路,西至西藏南路,沿金陵东路两侧各个街坊。

(二)本地区内用地性质同第五十七条第(二)项的规定。

(三)本地区沿街商业建筑底层应按规划设置骑楼,其净空高度、宽度应与原有骑楼相协调;骑楼顶部不得新建建筑或加层。

(四)本地区沿街高层建筑的裙房高度按四层(18米以下)控制。

第九章 附 则

第六十条 本规定是实施《上海市城市建设规划管理条例》的具体技术规定。违反本规定的行为,按《上海市城市建设规划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第六十一条 本规定施行前已取得《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并经核定规划设计要求,或已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建设工程,仍按原规定执行。

第六十二条 本规定由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六十三条 本规定自一九九四年十月一日起施行。

篇3:上海市金山区县道布局规划

金山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 杭州湾北岸, 处在沪、杭、甬、舟山群岛经济区域中心, 以及长三角都市圈枢纽地带, 是上海的西南门户。随着城镇体系结构的明确及产城融合发展, 给金山区公路建设和管理养护提出了新的要求。《上海市国省道布局规划 (2010—2020) 》的编制明确了上海市国省道公路网布局方案, 同时也为上海市郊区县道路网规划提供了基础。

一、金山区社会经济及公路概况

1.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金山区全区总面积586.05平方公里, 占上海市面积的9.2%。金山全区辖朱泾、枫泾、亭林、吕巷、漕泾、山阳、金山卫、张堰和廊下等9个镇, 石化街道以及金山工业区。至2010年底, 全区常住人口为732 410人。

金山区是上海市重要的石油化工、轻工业及制造业发展基地。随着上海郊区发展战略的实施、石化地区的建设发展, 金山区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10年全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 (GDP) 363.3亿元, 同比增长16.4%。其中, 三次产业比重为3.1∶61.1∶35.8,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二、三产业共同推动经济发展的格局进一步稳固。

2. 区域规划

根据《金山区区域总体规划修改纲要 (2010—2020) 》, 金山区的功能定位为充分发挥位于上海重要城市发展轴 (沪杭发展轴和滨江沿海发展轴) 交汇处的门户优势, 以金山新城、枫泾特色镇和新市镇的“城镇联动”为动力, 以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高度融合为导向, 以城镇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为目标, 围绕“创业金山、宜居金山、和谐金山”, 把金山区建成上海国际大都市现代化的滨海新郊区。按照区域发展优势和重点, 其功能定位具体概括为:上海南部的门户城市、环杭州湾的核心节点、生态宜居的滨海新区、先进的化工和制造业基地、现代农业的示范园区。

规划至2020年, 金山区全区人口达到120万, 其中城镇人口106万, 城市化水平约88%;建成由新城—新市镇—中心村组成的三级城镇体系;逐步形成“1158”结构布局, 即:1个新城、1个特色镇、5个新市镇、80个左右中心村。

金山区区域总体布局如图1, 将形成“城镇联动、双轴发展、绿心聚核、环廊相连、多点均衡”的总体功能布局结构, 形成开放型、组团式、点片轴结合的发展模式。

3. 金山区公路现状

至2010年底, 金山区建成公路总里程约930公里。其中, 国道94.867公里, 省道99.391公里, 县道208.404公里, 乡道474.155公里, 村道52.844公里。金山区各等级公路近5年里程增长情况见表1。

单位:公里

纵观金山区公路网的建设历程可以发现, 5年来全区公路通车里程保持了年均3.2%的增长速度, 公路网平均车速约42公里/小时, 高峰时段平均饱和度约0.52, 整体处于较高服务水平。但近年来, 金山区公路里程的增长主要集中在国省干线公路上, 县乡公路里程增长缓慢。

二、金山区公路发展规模及目标

1. 金山区公路发展规模预测

综合运用时间序列法、因素分析法、连通度法及国际类比法, 预测金山区2020年公路总里程需1 100~1 400公里, 扣除已确定的金山区国省干线公路里程总计266公里, 则金山区2020年县乡公路总里程需850~1150公里。

根据《上海市公路规划技术导则》, 上海市县道密度0.4~0.8公里/平方公里, 金山区需要的县道里程230~460公里。

2. 金山区公路规划目标

一是构建完善的公路网体系, 形成公路行政等级的合理搭配, 便于公路行政主管部门条线清晰的管理;二是在服从国家战略前提下, 从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的角度, 结合路网功能定位, 制定满足金山未来发展需求的县道规模和布局方案。

三、金山区县道布局规划方案

1. 布局策略

(1) 路网加密:国省干线公路平均间距3~4公里, 以承担长距离交通为主。以国省干线公路为骨架进行县道建设, 干路间距达到1~2公里, 可更好地满足区域出行需求。

(2) 阻隔跨越:建设区内有金山铁路支线、S4、G15和G60公路等, 对区域交通形成了一定阻隔。通过县道建设增加过铁路和高速公路通道的通行能力, 减少通道间距, 有利于改善交通出行条件, 加强金山区内各区域之间的联系。

(3) 区界对接:在国省干线公路的基础上, 进一步增加区与区之间以及与浙江省之间的连接通道, 可加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联系。

2. 布局方案

(1) 金山区国省道公路规划布局:按照《上海市国省道布局规划 (2011—2020) 》, 金山区境内国省道将形成“八纵八横”的布局形态。国省道总体规模265公里, 国省道公路网密度45.4公里/百平方公里, 略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 国家高速公路50.8公里, 普通国道53.8公里, 高速省道47.3公里, 普通省道113.2公里。

(2) 金山区县道公路规划布局:在国省道公路骨架基础上, 本次金山区规划县道总里程348.7公里, 主要县道形成“八横十一纵”方格网状布局。其中, 原县道规划保留里程158.7公里, 规划新增县道190公里, 原县道中调整为省道或城市道路的有10条, 共计65.4公里。

四、规划评价

1.路网级配

至2020年, 金山区国省道总体规模265公里。以国省干线公路为骨架, 规划了348.7公里县道, 国省道、县道的结构比约1∶1.31, 即2条国省道之间规划有1~2条县道作为配套道路, 路网级配较为合理。

2.路网布局

主要县道和国省干线公路组成的骨干公路网在全区范围内形成了布局均匀、结构合理的方格网状路网结构, 骨干公路平均间距约2公里, 可较好地承担金山区的中长距离交通。在骨干公路网的基础上, 规划了兼具交通和服务功能的短距离及支小县道, 有利于提高路网的通达性, 更好地服务于地方交通。

3. 路网密度

至2020年, 金山区国省道规划公路网密度45.4公里/百平方公里, 略低于全市48.7公里/百平方公里的平均水平;县道路网密度59.5公里/百平方公里。根据初步测算结果, 上海市全市县道网密度70~75公里/百平方公里, 金山区的县道网密度略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4. 对外通道

(1) 与青浦区衔接:金山区与青浦区交界3.3公里, 规划对接道路1条, 通道间距1.6公里。

(2) 与松江区衔接:金山区与松江区相交区界长35公里, 规划对接道路14条, 平均间距2.3公里。

(3) 与奉贤区衔接:金山区与奉贤区相交区界长16公里, 规划对接道路11条, 平均间距1.3公里。

篇4:上海市城市景观地域性表达研究

关键词:地域景观 南京路 海派文化 田子坊 批判性地域主义

一 研究背景

从美国地理学家诺姆瑟(R“M”Northam)对城市化的划分来分析,中国的城市化目前正处于“加速阶段”。在国际主义思潮的冲击下,中国城镇建设无论是规模与速度都是史无前例的,在创造全球文明的同时城市地域性逐渐消失,城市建设逐渐陷于特色匮乏和生态恶化双重危机之中。仅从特色匮乏这一个角度来说,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公众已无法从城市景观风貌中识别城市的文化属性。眼下的城市建设往往很少考虑街区、建筑及自然的独特性及历史价值,因而一律采取推倒重来的建设手段,这使得城市景观被不断复制,没有了地区差异,导致干城一面的悲剧发生。面临以上的城市建设危机,我们可以更加明确地知道,地域景观设计基本应该做到尊重并继承城市的历史文脉,提高城市文化的可识别性及市民的归属感。实现对人的物质及精神的双重关怀。

上海城镇化水平在中国居于首位,人口密度在全国排第四,已经成为一个高度国际化的城市。在2011最新一期The World's Best Skylines全球摩天城市排行中,上海排名全球第三,仅次于香港、纽约。即便如此,上海在发展过程中却依然保持自己的特色,南京路各式各样的历史建筑与摩天大楼交相辉映,田子坊的新潮艺术也与石库门融为一体,演绎着这座城市过去与未来的华丽篇章。

二 南京路——归还城市空间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拔地而起的建筑越来越密集,随之而来的则是交通也变得越来越混乱。这样的城市无疑带给人一股无形的压力,然而,城市更需要可以让置身其中的人群畅快呼吸的空间,让人的精神得到休息,因此步行衔就应运而生了。“无交通区”概念禁止机动车、非机动车在步行街内通行,把城市中美丽的空间归还于市民。1998年8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宣布了关于建设南京路步行街的决定,这一建设将重塑南京路“中华第一街”的形象地位。

正如米歇尔.赛尔所说:“位置和路径一起形成了一个系统。点和线,存在并且关联着。”步行衔大体上可分为三线三点。4.2m宽的“金带”为主线,位于道路偏北1.3m处,处于阳光照射面,为人群休憩场所。两侧则是平坦而宽阔的步行区,便于人们在五花八门的商店中徜徉。

这三条线,从公共设施的设计布局来看,主街“金带”中集中了各种各样的公共服务设施,为公共设施服务密集区,而两侧的步行区平坦宽阔,毫无障碍物。正是“主线丰富、侧线简洁”,在设施服务布局上做到了“松紧有度,有张有弛”。从南京路步行街的步行者活动特征角度来分析,主街“金带”强烈地标示出步行街的休憩空间,反映步行街的静态特征。两侧的步行区川流不息的人群正反映了步行街的动态特征。而人们也可以轻松地穿越金带,恰恰是“主静侧动,静中有动,动静结合”。

而三点则分别指位于南京路黄金地段的河南路口广场、世纪广场和西藏中路口广场。河南路是步行街的起点,以雕塑建立空间引导。虽然地处地铁二号线河南路车站出入口,但是在600平方的立体花坛的掩映下,别有一番情趣。浙江路的世纪广场占地近900平方米,正处于步行街的中段,是人流的集散中心。其中布置了大面积绿化、雕塑、灯光喷泉,及巨大的电视屏幕,世纪广场成为了“金带”中闪闪发光的“金坪”。而西藏中路口广场是属于历史文化建筑的广场,是“建筑博览会”。步行衔本身狭窄的空间因为有了这三个节点使空间的疏密发生了“收”与“放”的节奏变化,形成了丰富的空间变化。

步行街两侧的商场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购物人群的物质需求,其内的景观小品和各种栩栩如生的雕塑更营造了一种其乐融融的氛围,展现了现代上海人的新风貌,这是一种对于人文关怀的深刻体现。

三 田子坊——“海派文化”的重生

田子坊的街区改造与南京路不同。南京路的前身是“花园弄”,经过多次延伸拓宽,形成了新式马路,并逐渐形成知名商业街。南京东路东段历史街区建筑遗产相当丰富,兼具多重建筑风格。而田子坊与南京路同为上海里弄,但由于历史背景的不同,演变成不同风格的街区景观。

田子坊是泰康路打浦桥地区的一条里弄,20世纪初期,法租界多次扩张,当时的泰康路属于中国人管理的华人居住区,与法租界中部的中央区南端仅仅一个街区之隔。并且泰康路离黄浦江北岸不远,其附近的通江河道地带小工厂发展繁荣。因此,泰康路成了商业居住街区和工业区的过渡地带。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特殊,泰康路呈现出纷繁的社会背景。其中既有上流社会中的法国移民、达官贵人,也有中产阶层和下层社会人员,各种阶层混杂在一起,使得泰康路的建筑环境呈现出多重样式,既有拥挤简陋的“石库门”,也有带有更多西式装饰的“新式里弄”,还有带有花园和绿化空间的“花园里弄”和“公寓里弄”。许多社会名流被这里的地理优势所吸引,纷纷迁居于此。不仅如此,泰康路还是著名的新华艺专所在地,文艺界更是流连于此,其中包括著名的柳亚子、齐白石、徐悲鸿等,各种文艺刊物也应运而生,新华艺专的存在丰富了街区的文化层次,使得这里的文化呈现多样性,营造了悠久深厚的文化氛围。田子坊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历史背景与文化积淀,所以在改革开放后期面临着“拆”与“不拆”的两难境地时,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具有活力的创意产业园地。

田子坊所散发的气质不仅让人感觉新鲜,更让人感觉亲切熟悉。坊间红瓦如鳞、老虎窗藤蔓缠绕,不时可见乌漆大门后的小天井、晾衣杆、搓衣板、马桶刷……这无疑是活着的上海里弄生活,这也正是随着田子坊的复活而被激发的海派文化的魅力体现。海派文化不仅紧跟时尚,推陈出新,并且包罗万象,多元并置,互为局部,最重要的是它深入生活,不限受众,是一种市井文化。正因为海派文化具有以上特征,所以不同的设计风格在人们眼中并不会显得杂乱无章,反而相得益彰。所以,与石库门相对的,“海派文化”是田子坊的精神肌理,是田子坊的灵魂所在。

四 地域理论视角下的南京路和田子坊研究比较

根据不列颠百科全书第14卷的解释“地域”是指有内聚力的地区(area)。根据一定标准,地域具有同质性,并以同样标准与相邻诸地或区域相区别。其中的“内聚力”和“同质性”不单单针对物质本身,而是其固有的内涵、传送的信息、所带来的意义等。地域特定的物质和精神形态,在长期特定环境的影响下,形成了自己特殊的“气质”,因其唯一性与不可替代性使得地域具有了可识别性。这种可识别性来源于人对地域的文化识别(identity)。美国学者亨廷顿曾在讨论“我们是谁”的问题时指出“文化识别”是自我意识的产物一一我或我们有什么特别的“素质”使得“我”不同于“你”,或者“我们”不同于“他们”。因此在人与地域这对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中,就要求客体具备鲜明的特色与个性,这是任何事物区别其它事物的基础。

20世纪80年代,建筑学者A.楚尼斯(Alexander Tzois)和L勒费夫尔(Liane Lefaivre)在《为什么今天需要批判的地域主义》一文中提出了批判地域主义的概念。在国际主义设计思潮喧嚣日上,区域文化基因沉睡的今天,城市建设面临干城一面、特色缺乏的危机,景观趋同现象越来越严重,“批判地域主义”的提出,为解决城市同化问题提供了一条可行性出路。与“浪漫地域主义”不同,“批判地域主义”注重对地域文化的思考,而不是不假思索的简单描摹、罗列传统文化符号,制造一个又一个假古董,造成地域主义的返祖现象,反而对“地域性”造成了伤害。这种思考不仅体现在反思国际设计主义思潮对地方特色的忽视,同时对地域性的继承发扬内容持批判态度,继而提出了“陌生化”概念。通过批判,将地域性从另一角度呈现,从而给人带来一种陌生而新鲜的文化美感。

在“批判性地域主义”的视角下,来分析南京路与田子坊的改造。两者在地域性的表达方式上都带有“批判性”色彩。

首先,不管是南京路具有珍贵历史价值的各式民国时期建筑还是田子坊具有一般历史价值的石库门,两地的建筑景观都得到了很好的存留及保护,而不是将其一律推倒重来或者将其保留为没有再生价值的博物馆。在景观设计的同时充分体现了对历史文脉的尊重与继承。

其次,无论是精致、大气的南京路,还是潮流创新的田子坊,都不只是单纯的保留上海传统文化符号,而是对历史的继承与发扬做出了创新式地尝试。南京路的历史建筑被赋予了新的商业功能,在历史文化的掩映下,散发着国际大都市的味道。而田子坊更多的形式是稍简单的石库门,其前身本身就是一条散发着市井生活气息的马路市集,如今这种上海市井文化的复活,让田子坊鲜活地重现了上海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铮铮向荣、全民活跃的历史面貌。都赋予了历史建筑新生命。

从街区改造的过程来分析,南京路街区的改造是一次性的。然而衔区的百年老店及其各式金融政府机构建筑历史价值珍贵,高额的建筑修复成本导致了每平米建筑造价奇高无比,这样只有高端商家才有资格被引入,以回收高额的建筑成本。因此其空间中的活动者限定在了特定人群中,从而南京路的历史文化与观者之间产生了一定的距离感,并没有真正形成社会共享空间。然而田子坊的改造方式是自下而上的,居住其间的居民与艺术家经过一次次对话,对田子坊进行试探性的改造,避免了一次性改造对历史及文化造成的不可逆转的伤害。重要的是,居民与艺术家的合作模式使双方达到了双赢的结果,田子坊因此变得更加具有生命力。

五 结语

篇5:上海市城市规划

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

地处中国“江海之汇,南北之中”的上海,其成长充满动感和魅力,历来都是海纳北川、经济繁荣之地。开埠建市的一个半世纪以来,尤其是经历了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上海已经进入城市转型的战略机遇期和关键攻坚期。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全球化、市场化与信息化的深度发展,上海在城市功能转型、人口持续增长、环境资源约束等方面的压力日益凸显。面向2040年的上海要立足历史新起点,适应发展新趋势,应对发展新挑战,迈向发展新目标。

展望2040年

在市民、专家和规划师共同参与的决策机制下,上海2040年的目标愿景被设定为卓越的全球城市,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

1、分目标1--更具活力:一座创新之城

在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基础上,上海将着力提升在全球经济的功能引领性,成为服务长三角世界城市群、服务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战略的龙头城市,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中心,成为在全球资源配置领域具有重要话语权的国际中心城市。为此,上海应坚持功能提升、区域一体的发展理念,努力:

提升全球城市核心功能。瞄准未来目标集聚科技创新高端要素,培育科创能力完成动力转换;以金融城和自贸区建设为抓手提升经济辐射力,促进商务功能集聚;塑造城市文化品牌,实现文化影响力扩大;加快高端制造业的集聚和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全面确立上海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领先地位。至2040年,R&D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达到5%,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0%左右,年入境游客量突破1500万人,高端制造用地不低于150平方公里。

追求枢纽门户地位稳步提升。提高亚太航空门户枢纽能级,完善航空服务体系,实现腹地与门户的快速链接;推动国际海港枢纽功能升级,实现港口布局和集疏运体系进一步优化;提升国家铁路输送能力,优化客货枢纽布局;健全信息通讯枢纽服务水平,提升网络速度与信息化水平,提高上海自由开发的全球通达能力。至2040年,国际客流比例达到40%,国际货物中转比例不低于15%,高速无线数据通讯网络覆盖率达到100%。

实现交通服务能力不断优化。建成多元化的公共交通模式,完善多层次的公交体系;健全轨道和干线公路网络,优化道路的运输服务功能;完善货运枢纽布局,发展多式联运的现代货运物流体系;灵活应对新兴技术发展,全面建成与全球城市功能相匹配的对外对内综合交通系统。基本实现10万人以上的新市镇轨道交通站点的全覆盖,力争实现平均通勤时间不大于40分钟。

促进就业创业环境快速形成。同步加强传统行业和新兴行业的就行能力,促进非核心功能及岗位疏解调整就业布局,实现产城融合;降低创新活动成本,建立宽松灵活的产业空间管理机制,鼓励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营造创新人才成长环境,为青年人才提供优质且可支付的住房、公共服务和技能供给,破除国际人才流动障碍。至2040年,创新群体占就业人口比重大幅增长,新建住房中政府及机构持有的租赁性住房比重达到20%。

2、分目标2--更富魅力:一座人文之城

面对老龄化程度日趋严重、人口结构更加多元的未来社会,上海致力于通过对城市品质魅力的不懈追求,成为城市治理成功、全球影响突出、市民高度认同的幸福人文城市。为此,上海应坚持开放包容、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努力:

构建多元融合的15分钟生活圈。促进各类人群间的社会融合,针对不同人群和家庭类型的多样化需求,调整住房的规模、结构、布局与方式,实现市民住房可负担、可获得;以城乡社区为基础构建15分钟生活圈,充分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构建覆盖城乡、公平均等的多层次公共服务体系,增强高能级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营造优质的社区环境,推动社区交通、就业和公共交往空间品质提升。至2040年,社区公共服务设施15分钟步行可达覆盖率到100%,城乡社区公共开放空间(400平方米以上的公园和广场)的5分钟步行可达率达到90%以上。

保护风格独特的历史遗产。对各类城乡历史环境要素进行整体保护,推动抢救性保护的适当实施;注重物质和非物质遗产兼顾,拓展历史文化保护对象;健全与全球城市相匹配的城乡历史文化风貌保护体系和机制,促进历史资源的活化。至2040年,成功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大幅度提高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公共预算比重。

塑造特色凸显的城乡风貌。保护城市自然景观格局,构筑城市景观结构,营造更多富有人性关怀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培育和发展城市的高品质文化休闲功能和旅游服务功能,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便于进入的休闲游憩场所。至2040年,建成2000公里以上的绿道。

培育兼收并蓄的文化氛围。激发全社会的文化活力,鼓励城市文化进一步包容开放,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塑造兼具人文底蕴和创意时尚的现代都会,使得全体市民和国内外来沪人士感受到上海的历史沉淀和文化氛围。至2040年,文化产业就业人口占就业总人口比重达到15%以上。

3、分目标3--更可持续发展:一座生态之城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资源约束带来的发展瓶颈,上海致力于在2040年建设成为拥有较强适应能力和更具韧性的生态城市,并通过空间资源环境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动态改善,成为引领国际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杠杆。为此,上海应坚持生态优先、睿智增长的发展理念,努力:

开展气候变化的积极应对。着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超大城市多元化风险,推动能源结构战略转型,倡导建立市民公交出行的交通理念,引导低碳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完善防汛除涝保障体系,推动“海绵城市”建设,主动应对海平面上升与地面沉降;提高城市应对热岛效应和极端自然灾害天气的能力,强化城市防护体系建设,降低自然灾害损失。至2040年,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供应的比重达到20%,碳排放总量较峰值下降15%左右。

营造绿色开放的生态网络。在严格管控城市增长边界的基础上,优化市域城乡空间结构,加强土地集约复合利用,提升存量土地利用效率,严守生态优化的发展底线,锚固海陆自然生态格局和基底,构建覆盖全市域的多层级、网络化、功能复合的生态网络体系,加强生态区域、公园绿地的建设,提升生态系统保护与治理能力,切实提高城乡环境质量。至2040年,建设用地总面积锁定为3200平方公里,生态用地占陆域面积的比重不低于60%。森兰覆盖率达到2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力争达到15平方米。

建设科学全面的环保治理体系。全面加强大气、水、土壤等污染的源头防控、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固体废物资源利用,不断提升城市资源利用效率。健全环境治理协同机制,推动区域、流域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共享。PM2.5等环境空气质量指标在尽快达到国家标准的基础上,逐步接近发达国家国际大都市水平。至2040年,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20微克/立方米左右,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水功能区达标率达到100%。

形成稳定高效的综合防灾能力。不断提高城市各类能源供给的安全保障度,加强区域水资源合作保障水安全,加强防汛工程建设,提高供应系统抗风险能力。保障城市生命线和信息通信安全运行,强化防灾空间保障体系建设,健全区域协调、城乡统筹的综合防灾和应急救援机制,发挥地区综合防灾中心的作用。至2040年,中心城应急避难场所人均有效避难面积达到2.0-3.0平方米。

城市性质

基于对全球趋势和发展潮流的判断,对国家战略与发展要求的相应,立足对上海城市功能内涵的判断,综合对上一版城市性质的延续与提升,提出上海至2040年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

资源环境紧约束下的睿智发展

上海在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过程中,面临着人口继续增长和资源环境约束的压力。为应对资源环境紧约束的挑战和城市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上海将以成为高密度超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典范城市为目标,落实规划建设用地总规模“负增长”要求,牢牢守住土地、人口、环境、安全等底线,实现内涵发展和弹性适应,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睿智发展的转型路径。

1、严格落实中央严控超大城市人口规模的要求

缓解人口快速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之间的矛盾,至2020年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万人以内,至2040年控制在2500万人左右。

2、满足城市实际服务人口的合理需求

考虑到上海作为全球城市在人口结、分布和流动性上的特点,对水资源、能源、交通、信息、生态绿地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供给及就业岗位等要素资源的配置作一定的弹性预留,以应对不同情景下包括常住人口、半年一下暂住人口、跨市域通勤人口、短期游客等在内的城市实际服务人口的合理需求。

3、以用地供给强化人口规模调控

在建设用地总量锁定前提下,结合不同区域人口目标,按照人均建设用地100平方米左右的标准,加强分区、分类指导,调控土地供应规模、结构和时序以及开发强度,实现人口规模调控。

网络化、多中心的空间体系

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从更开阔的视野和更高的定位谋划上海未来城市发展的战略框架,构建开放协调的发展格局,控制中心城周边地区蔓延,发挥新城、新市镇吸纳人口和带动地区发展的作用,形成“网络化、多中心、组团式、集约型”的空间体系。

一、引领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

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交汇点,上海将率先落实国家战略,更加主动承担国家使命,充分发挥在服务全国、联系亚太、面向世界的优势,进一步加强与长三角城市群、长江流域等地区的城市协同发展,形成区域合力共同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

二、构建开放紧凑的上海市域空间格局

以功能提升为出发点,以结构性优化调整为核心,从市域层面对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和格局优化。重点以生态基地为约束,以重要的交通廊道为骨架,以城镇圈促进城乡统筹,以生活圈构建生活网络,优化城乡体系,培育多中心公共活动体系,形成“一主、两轴、四翼、多廊、多核、多圈”的市域总体空间结构。其中,“一主、两轴、四翼”,以中心城为主体,沿黄浦江、延安路-世纪大道两条发展轴引导核心功能集聚,并强化宝山、虹桥、闵行、川沙四个主城片区的支撑,共同打造全球城市核心区。“多廊、多核、多圈”,基于区域开放格局强化沿江、沿湾、沪宁、沪湖等重点发展廊道,形成具有同城效应的大都市圈;基于功能集聚培育重点发展城镇和社区,基于公共服务设施共享构建城镇圈和社区生活圈,实现区域协同、空间优化和城乡统筹。

根据市域生态基底格局对空间边界的限定,结合综合交通对城镇发展的骨架支撑作用,在延续和优化“1966”城乡体系的基础上,形成由“主城区-新城-都市镇-乡村”组成的城乡体系。

以提升全球城市功能和满足市民多元活动为宗旨,结合城乡空间布局,构建由主城区和郊区两类地域,中央活动区(城市中心)、城市副中心、地区中心以及社区中心等四个层次组成的公共活动中心体系。其中,主城区内,由中央活动区(城市中心)、主城副中心、地区中心、社区中心四级构成。郊区,由新城中心/核心镇中心、新城地区中心/新市镇中心(核心镇除外)、社区中心三级构成。

三、严格空间分区管制

按照市域空间结构形成以“四线、三区”为基本框架的土地分区管制体系,统筹各类规划的空间要求,强化土地用途管制和空间管制。

四、明确空间发展策略

针对中央活动区、主城片区、城镇圈等空间类型和功能板块,提出相应的空间政策,形成不同的特定政策区,强化城乡空间资源统筹和全覆盖、差异化的规划引导。

更具活力的繁荣创新之城

应对全球新技术革命和新产业革命,上海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培育城市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国际门户枢纽地位,提高国际内两个扇面的服务辐射能力,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培育科技创新策源力、繁荣文化影响力、保障高端制造业实力,提升在全球经济领域的功能引领性,激发城市经济的内生动力。

更富魅力的幸福人文之城

市民幸福是城市发展的根本追求。未来上海将构建15分钟社区生活圈,让市民“住有所居”,日常生活环境更加宜人,出行更加方便,归属感和认同感更强。进一步挖掘“开放、规则、精致、时尚”的海派文化内涵,保护城市宝贵和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实施“文化+”发展战略,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提升城市对各类人才和全体市民的吸引力。

更可持续发展的韧性生态之城

篇6:上海市城市规划

为切实搞好今年省人大组织的城市规划法执法检查工作,2004年8月下旬,省人大常委会组织考察组,对浙江省、上海市、吉林省的城市规划工作和规划法执法检查情况进行考察、学习,考察组在三省市(区)分别深入省市两级,与当地人大及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进行了交流。通过调研,了解了三省市城市规划工作及规划执法检查的实际情况,也启发了我们开展这方面工作的思路。

一、各地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各级领导日益重视城市规划工作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0]25号)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下发后,特别是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城镇化发展战略后,三省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城镇化和城乡规划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普遍加强了对城镇化和城乡规划工作的组织领导。2000年6月,吉林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城乡规划工作会议,对认真贯彻落实国办发[2000]25号文件作出了全面安排和部署。省政府办公厅还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我省城乡规划工作的实施意见》。2002年5月,该省八次党代会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和经济国际化”的战略目标。同年9月召开的全省城市化工作会议,专门研究该省今后一个时期城市化发展目标、方针和政策措施。

浙江省省委、省政府对城乡规划工作给予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国办发[2000]25号文和国发[2002]13号文件精神,省委、省政府领导在各种有关会议上也不断强调要切实加强城乡规划工作,促进该省城乡建设的有序协调发展,城乡规划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得到确立。

(二)推进城镇化工作取得一定进展

吉林省依据《吉林省城乡建设事业“十五”规划》,于2001年9月编制完成了《吉林省城镇化发展“十五”规划》,明确了该省城镇化发展目标、重点和步骤,从宏观上加强了对城乡建设的引导和调控,促进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快速协调发展。20多年来,该省城乡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产、生活环境质量得到了较大提高,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30.68%提高到2003年的43.95%,排在全国的第6位。

浙江省根据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全省设市城市和县城建成区面积从1998年的1008平方公里扩展到2003年的1712平方公里。全省乡镇总数从1998年的1006个镇和823个乡,减少到2003年的783个镇和540个乡。1998年以来,全省城市化水平每年递增1-1.5个百分点,到2003年已达到53%,有力地促进了全省城镇体系的形成和城乡协调发展。

(三)加强城镇体系规划和城乡规划的编制工作

通过考察调研,我们了解到,为更好地指导城镇的合理布局开发建设,促进各地区的持续健康发展,这几年,三省市均高度重视加强城镇体系规划和城乡规划的编制工作。吉林省为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特别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从2003年开始,开展了新一轮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修编和吉林中部城镇群规划编制工作,以此指导建设和发展,加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和区域中心城镇的作用。全省28个设市城市、20个县城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均已编制完成,其中有42个市、县城市总体规划已经国务院、省、市政府批准实施。该省还从2000年开始在全省各市、县开展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到目前为止控规覆盖率已达40%,个别地区已达70%以上。与此同时,各地还编制了大量的专业规划、专项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按照国务院13号文件和建设部等九部委204号文件的要求,部署了开展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和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的明确工作。

浙江省根据省委、省政府接轨上海的战略决策,于去年一季度成立了规划研究编制中心,以国务院批准实施的《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为依据,编制完成了《环杭州湾地区城市群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今年又开展了温台沿海地区和金衢丽地区城市群规划编制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全省11个设区中心城市和22个县级市基本完成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各市县还遵照国务院13号文件要求编制完成了近期建设规划工作,积极开展城市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并切实加强风景名胜和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结合“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大力推进村镇规划建设工作,全省783个镇和540个乡集镇已全部完成了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37300个村庄中已有15000多个完成了村庄总体规划的编制。

(四)成立省级城市(乡)规划委员会,对全省城乡规划管理工作进行宏观指导、协调、监督

上海、浙江、吉林三省市都成立了省级城市规划委员会,有的省份还在省、市、县三级都成立了城乡规划委员会,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决策和协调机制,加强了对各类涉及空间布局专业规划的统筹协调,充分发挥了城乡规划的宏观调控作用。

(五)加强法规制度建设,强化规划管理

为适应当前快速发展的城乡经济建设,切实加强城乡规划管理,2001年,吉林省重新修订了《吉林省城市规划条例》。坚持经常地开展规划执法检查,依法规范城市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管理行为。

浙江省极其注重对“一书两证”的发放管理。到去年底,全省城市规划管理人员共2828人。在城市规划区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划管理制度已在全省实施,建设项目“两证”核发率达95%以上,从而保障了城市规划内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能够符合城市规划要求。2003年全省城市规划部门共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14265件;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数量为22876件;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数量为25527件。全省各地都加强了城市规划监察工作,依法查处了一批违法建设案件,初步遏制了违反城市规划行为的蔓延,维护了城市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六)建立城市规划建设公示和听证制度

各省市政府都比较重视推行“阳光规划”,建立城市规划建设公示和听证制度,在规划审批前,将规划方案向社会公示,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和公众的意见,作为完善修改规划的依据;规划批准后,将规划图纸和摘要向社会公示,使社会各界和公众了解规划、遵守规划,监督规划的实施。涉及公共利益、公众合法权益的建设项目,在项目审批前,要将项目基本情况、规划依据、方案图纸和有关经济技术指标等内容向社会公示,征求公众意见,保证项目符合有关规定要求,保障公众合法权益;项目批准后,要在施工现场公示项目基本情况、主要图纸、有关尺寸、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和监督举报电话,便于群众监督工程建设情况。对于违法案件,要将违法项目名称、建设单位、违法事实、查处依据和处罚决定向社会公示,促进违法建设的查处。各级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将管理职能、管理依据和办理“一书两证”的程序、条件、时限等内容向全社会公示,促进城市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行政。

调整城市规划、审批建设项目,涉及公共利益和公众合法权益的,按照有关规定举行听证会。

二、各地高度重视城市规划执法检查工作

调研期间,上海市人大正在开展2004年度城市规划执法检查工作,他们把城市规划执法检查工作作为今年市人大工作的重点,由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亲自挂帅开展工作,制定了详细的执法检查工作计划,明确了工作方案、步骤和重点内容,并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全市宣传城市规划执法检查工作,邀请新闻媒体跟踪报道,营造了执法检查的强大声势。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主任等各级领导亲自深入现场进行调研工作,布置工作,并暗访违法建设现场,各区县人大积极响应,认真作好本地区的执法检查工作,推动了执法检查工作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对促进各级政府和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行政,树立城市规划的权威,提高全社会的城市规划意识,打击违法建设,起到了积极而深远的作用。

浙江省分别在1997年和2002年开展了两次城市规划执法检查工作,对城市规划执法工作中的难点、群众关心的热点和全省风景名胜区的规划执法情况进行了检查。吉林省正在研究提高规划管理水平的改革措施,把健全城市规划监督检查机制,加大执法检查和监督力度尤其是各级人大对城市规划工作的检查监督力度作为今后城市规划工作的重点。

三、各地开展城市规划执法检查工作的经验和做法

(一)周密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开展工作

城市规划工作关系着广大市民的切身利益,是衡量一个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的重要尺度,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各地在开展城市规划执法检查工作的过程中,明确执法检查的指导思想,进行周密的计划安排,抓住执法检查的重点。如上海市人大在城市规划执法检查工作中按照“整体部署,明确目标,重点检查,督促整改”几个阶段,分步骤有序推进。一是确定执法检查的重点。根据上海市各地区的实际,确定了三项主要检查的重点。即本市各层次规划的执行情况,特别是“双增双减”方针的落实情况、黄浦江两岸、苏州河两岸等特定区域的规划情况和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情况等。

二是加强对有关重点检查内容的前期监督工作。紧紧围绕着重点,市人大常委会和有关专门委员会已经开展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对各地区贯彻实施《上海市城市规划条例》和《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的情况,特别是该市确定的“双增双减”方针的落实情况、重点地区、典型违规项目的拆除情况等进行监督。

三是集中力量进行执法监督检查,推动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进一步做好工作。上海市人大的做法是通过前期调研和集中执法,大力宣传规划法律法规,提高全社会的规划意识、法制意识,树立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并针对发现的情况和问题,推出执法监督的阶段性成果。如该市人大常委会通过规划执法检查,确实推动政府进一步做好一些规划的编制、制定一些保护方案和措施,以达到执法检查的目的。

(二)广泛宣传,充分调动各级人大和政府部门、群众积极参与,形成合力,共同搞好城市规划执法检查工作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在规划执法检查前期就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有关规划执法检查活动。并集中时间,集中力量,集中舆论宣传。在正式开展规划执法检查前,还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把有关的执法目标和检查要求,向新闻舆论界及时沟通,让广大市民群众充分知晓,群策群力,推动上海城市规划工作的依法管理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在2004年的执法检查中,采取“上下联动、点面结合、重点突破、代表参与、社会监督”的检查方式。所谓上下联动,即除常委会开展的执法检查外,还委托19个区县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工委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规划工作进行检查。为吸引公众的目光,使广大市民关注本市的规划工作,为上海的城市规划献计献策,对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共同营造一个美好的生活空间,在执法检查中还发动市民群众积极参与。

(三)充分调研,掌握基础资料

城市规划执法检查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发现的重点地区、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检查。因此,加强执法检查的前期调研,掌握翔实的基础资料,对做好执法检查工作极其重要。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在开展规划执法检查活动中,就对全市各区进行了前期的充分调研。通过对有关部门贯彻实施《城市规划法》、《上海市城市规划条例》和《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的情况的调研,掌握执行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发现贯彻实施过程中发生的主要问题,对执法检查提供了翔实的基础资料。如为了解市人大常委会制定的《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的贯彻施行情况,委员们先后走访了市房地资源

局、市规划局和市文物委,了解情况,沟通思路,为政府部门提供直接交流的平台。还就一些历史风貌区保护工作立法问题,与有关部门进行了专题立法研究。

(四)点面结合,重点突破

点面结合、重点突破就是既对本区域内的规划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又有重点对个别区域进行专项检查,并抓住典型事例进行剖析研究,重点突破。在执法检查过程中,上海市人大有关部门多次组织视察活动,对该市12个历史文化风貌区和部分优秀历史建筑进行了实地考察。在每次视察中,委员会均选择了一些特色建筑予以重点考察,从中挖掘出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在前期调研过程中,委员会及时抓住一些有特色的典型情况,进行专项调研,积极与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并对如何解决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五)代表参与,社会监督

在整个执法检查过程中,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广泛地吸收市、区人大代表参与。为在全社会树立规划的法定权威,保障规划执法的严肃性,促进全社会形成遵守规划法律法规的风气,市人大常委会设立专门的监督电话和电子信箱,听取市民对本次执法检查的意见和建议,接受公众监督,并对市民反映的情况予以认真对待。

(六)抓跟踪,抓反馈,重视整改工作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开展规划执法检查,其指导思想是“立足科学发展观,依照有关规划法律法规的规定,以法律法规实施中的难点、群众关心的热点、关系上海发展的要点为执法检查的重点,注重监督实效,促进政府依法行政,推动规划法律法规切实有效地实施”。因此,在整个执法检查过程中,该市人大常委会特别注重对一些社会、群众比较关注的难点、热点、重点问题的跟踪监督,督促各级政府对所监督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并及时认真整改。如对外环绿带拆除违章建筑问题的监督工作,就是通过跟踪监督,有效的发挥了人大代表的监督职能。城建环保委到市规划局开展调研工作,听取了拆除违章建筑工作的进展和存在问题的汇报,进一步要求规划部门加强拆违工作,落实外环绿带的规划。

四、对我省人大开展城市规划执法检查的几点思考

(一)加强宣传,充分发挥新闻舆论和群众的监督作用

我省在开展的城市规划法执法检查活动时,要充分利用新闻舆论工具,紧密围绕活动的主题和指导思想,做好宣传报道工作。有关部门要及时与新闻部门沟通,集中舆论宣传,增强报道的广泛性、针对性和生动性,要让广大市民群众充分知晓,群策群力。可借鉴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的做法,向社会公布监督电话和电子信箱,听取市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公众监督,充分发挥新闻舆论和群众的监督作用。

(二)结合我省实际,明确重点

为确实做好今年的城市规划法执法检查,省人大环资工委与省建设厅已于4、5月份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了一次前期调研活动,初步掌握了省内各市县对城市规划法的贯彻执行情况以及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各市县政府,要求予以整改。根据调研过程中掌握的情况,在这次执法检查过程中,我们应明确检查的重点地区和重要项目,点面结合,有针对性地进行抽查。

(三)抓住典型案例,重点分析

这次城市规划法执法检查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我们在检查的过程中,要抓住典型的案例,以点概面,对典型案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以重点分析,追究产生违法违规建设的根源,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争取从源头上杜绝违法违规建设行为,同时也为规划立法提供典型实例方面的帮助。

(四)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加强立法,促进提高规划管理水平

今年的城市规划法执法检查,是对我省城市规划执行情况的一次大检阅。执法检查后,我们要进行认真的总结,找出我们在城市规划执行过程中做得好的方面和不足之处,并借鉴其

它省市的先进经验和作法,加强规划立法,特别是对《海南经济特区城市规划条例》的修改,以及对省重要规划控制区管理的立法等,为我省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上一篇:access选择题答案下一篇:小学家庭教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