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西欧手表市场调研计划书

2024-04-17

卡西欧手表市场调研计划书(精选3篇)

篇1:卡西欧手表市场调研计划书

手表是精密的仪器,损坏很难修复,当然,如果保养得当,一块手表可以保存很久,来看看卡西欧男士手表的保养和保修知识吧!

卡西欧手表保养指南

手表是戴在与皮肤接触的地方,好比衣服上的一块布。务必确保您的手表按照其设计的水平工作,经常使用软布擦拭保持其清洁,使表和表带上没有灰尘、汗水、水和其他外来物质。

当您的表接触到海水或泥淖时,请使用干净的清水冲洗干净。

对于金属表带或带有金属部件的树脂表带,请使用毛质柔软的牙刷或类似工具,蘸上用水和温和的中性洗涤剂兑好的弱性溶液或肥皂水擦拭表带。然后用水冲洗掉所有残留的洗涤剂,接着用柔软的吸水布擦干。冲洗表带时,请用保鲜膜包好表壳,使其不与洗涤剂或肥皂水接触。

如果是树脂表带,用水冲洗干净,然后使用软布擦干。值得注意的是,有时树脂表带的表面会出现类似污点的图案,这对于您的皮肤或衣物没有任何影响,用布擦去污点图案。

如果是皮质表带,使用软布擦拭清除皮质表带上的水和汗水。

手表表把、按钮或可旋转卡槽不使用可能导致将来操作出现问题。定期旋转表把和可旋转卡槽,按一下各个按钮,也能延续手表的寿命。

卡西欧手表保修范围

卡修手表保修日期一般为一年,但以下情况不在质保内:

1、电池的使用寿命;

2、正常的磨损和老化(列如:表面的刮损;颜色的改变和/或非金属材料的(如皮质、纤维质和橡胶质)表带或表链的改变;电镀的脱落);

3、因非正常使用/滥用、粗心大意、过失、意外(撞击、敲击、挤压、表面破损及其他)、不正确使用、不遵守品牌提供的使用说明而造成的手表任何部件的任何破损。

卡西欧手表保修指南

保修我们一般指的是在保修期内出现问题可以免费修理。如果只有保修卡,就要看保修卡上有没有售出商户的盖章和填写售出时间等资料,有的话就应该能享受保修。没有的话,一般是凭发票来证明售出时间,如果没有发票,售出时间就很难确定,所以维修网点有可能以此理由不予保修。如果你忘记这枚手表的购买时间,亦可到购买点查找你的购买记录,索要复印件或开个证明理论也是可以的……

篇2:苹果手表掐错市场“生物钟”

四大功能

尽管发布会前的剧透太多, 但是, 在发布会上苹果手表展示的功能还是让人感到惊艳。苹果手表的神奇集中体现在时间、社交、运动及移动支付这四个功能上。

时间功能上, 苹果手表带给你非同一般的精准计时, 只有50毫秒的误差。它让你的日程有条不紊, 与他人保持联系, 每时每刻都能一手掌握。并有多种提醒:久坐提醒、运动提醒、来电提醒、闹铃提醒、生日提醒、整点报时。

社交功能上, 苹果手表除了智能手机具有的回复信息、接听电话等普通社交功能, 还别具一格。苹果手表设计了基于熟人之间亲密社交的应用, 在智能手表上的实际操作中, 能够实现好友之间更加快捷的语音对讲, 消息接收者不仅可以语音方式收听, 还可以一键换化为文字进行阅读。

运动功能上, 每周向用户发送健康报告, 显示用户步行运动的里程、消耗的卡路里数量等信息, 并支持心率监测。此外针对久坐办公室的白领们, 苹果手表还加入了一项叫作“久坐提醒”的功能。

移动支付功能上, 第一代的苹果手表将会搭载近场通信技术芯片。这意味着用户将可以刷手表买东西了。你在星巴克排队, 轮到你结账时, 在收款台的感应器上刷了一下手表, 在一个短短的确认声音之后, 整个付款过程就完成了, 你就可以拿到你需要的咖啡。在整个过程中, 支付只需要一只手。而在以前, 完成支付需要先从口袋中拿出钱包, 然后再从钱包中拿出信用卡或是现金。

不可否认, 苹果手表作为可穿戴式移动终端, 科技跃动腕间, 一表在腕, 尽显时尚和名贵, 令土豪们怦然心动, 几欲先戴为快。

市场野心

此次, 苹果公司发布智能手表, 有着明显的市场野心, 那就是试图重新掀起苹果旋风。人们记忆犹新, 2011年可谓是苹果年, 苹果公司以其独门暗器i Phonei4和i Pad2攻城略地, 红遍全球。当年苹果公司最红火的季度财报显示, 苹果总营收285.7亿美元, 同比增长81.9%;净利润创造单季度最高, 为73.1亿美元, 是上年同期的两倍。坊间惊呼, 苹果是在恐怖式盈利。

可是, 在IT时代, 技术利润难以一家独享, 随风而起的是全球智能手机制造热, 三星、华为、联想、小米等后来者奋起直追, 抢了苹果的风头, 苹果智能手机不再一家独大。

在中国市场, 本土的中国手机厂商, 如今却开始将苹果最擅长的创新和用户体验挂在嘴上, 并在软件的优化上下了一番功夫。由此诞生了以小米、华为、魅族为代表的一股新势力。他们主打高质低价, 甚至不惜赔本赚吆喝。

低价才是硬道理, 这些“中国土著”厂商们比苹果更懂中国人, 很快, 苹果在中国市场也败下阵来。据苹果在2013年7月24日公布的当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 苹果旗下的手机产品在大中华地区的出货量与上年同期相比下滑了14%.

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国内智能手机厂商捷报频传。据各厂商提供的官方数字:小米2013年上半年营收有132.7亿元人民币, 超过了上年126亿的全年营收;华为2013年上半年出货量达到2250万部, 销售金额1100亿元;酷派2013年第一季度出货量680万部, 这一历史性成绩也让酷派一改往日默默无闻的草根形象一跃成为全球第九大手机品牌。

来自调研机构IDC的数据显示, 在2014年第4季度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中, 小米的市场份额已超过苹果1.4个百分点, 华为的市场份额与苹果仅差1.3个百分点, 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在此情势下, 苹果急于寻找新的产品, 重新点燃起市场热情, 于是就把开拓市场新增长点的宝押在苹果手表上。

虽说苹果押宝智能手表, 但股价反应波澜不惊。苹果公司在发布了包括苹果手表在内的一系列新品后, 股价方面的反应较为平淡。在发布会当日的美股交易中, 苹果股价微幅收高0.4%, 股价徘徊在127美元上下, 盘中在平盘附近游走。

一些分析师质疑, 苹果新款手表是否具有“杀手级应用”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不过, 纽约一家名为Sarhan Capital投资咨询事务所的执行长Adam Sarhan表示, 即使短期内有小幅抛售, 苹果股价依然有望在年末触及150美元。

掐错市场“生物钟”

可是, 智者千虑, 必有一失。冰雪聪明的苹果也有掐错市场“生物钟”的时候。当下, 消费者对可穿戴式移动终端的热情较几年前的市场朦胧期已减退许多。况且有的可穿戴式移动终端由于技术上的原因, 也有自知之明, 上市不久就黯然下课。比如谷歌眼镜, 自2012年切入市场以来, 曾一直备受追捧, 成了众人梦寐以求的产品。无论时尚达人、还是技术宅男, 抑或企业CEO, 无一不心生向往。可是2015年新年伊始, 谷歌突然间宣布谷歌眼镜项目将移出Google X实验室, 该产品也将停止销售。

就当下市场来说, 很多可穿戴式移动产品并非刚需, 有些甚至是“鸡肋”。2014年秋天, 相关机构对美国和英国地区的1500多名智能手机用户进行调查, 结果表明, 在拥有可穿戴设备的消费者中, 1/3的人对其兴趣只维持不到6个月。

经过消费者的体验, 可穿戴式移动终端显露出一大软肋, 就是方寸之间, 集成那么多应用软件, 受屏幕的限制, 可操作性不便。且其应用多与智能手机重叠, 比如信息、通话、时间显示、支付等, 消费者何苦再花费银两买一个功能重复的电子产品戴在手上或挂在脖子上呢?苹果手表充其量只能作为奢侈品, 充当富人们炫富的标配。

于是, 网络上对苹果手表的吐槽声一浪盖过一浪, 其中最大的“槽点”是其电池的续航能力, 充满电后典型续航时间为18个小时, 这仅是理论数字, 只够大半天, 半道上没电了, 手表停摆了, 无奈之下, 只有在手腕上绑上一块充电宝之类的移动电源, 或者摘下来充电, 那还叫可穿戴式吗?

苹果手表的价格也颇受诟病。苹果手表有多个型号, 如尺寸有38毫米和42毫米两种, 外壳有不锈钢、铝合金和18K金等款式, 综合下来其低配版也要两三千元人民币, 相当于一部智能手机的价格, 而黄金高配版, 价格直冲10万元人民币以上, 跻身奢侈品阵营, 让人惊叹。

而且苹果手表的兼容性也不够好。苹果官方承认, 只有i Phone5以上的手机才能和手表匹配使用。

智能穿戴移动终端这个概念已火了3年, 智能手表是其中最主要的门类之一。但迄今为止, 还是雷声大雨点小, 基本上停留在概念炒作、认知导入上。业界都在期待一款真正具有冲击力的产品来推动市场需求, 一贯以来对苹果手表的期望值较大, 但现在来看, 它并不具备足够的颠覆性和实用性, 恐怕难以击败传统手表, 甚至有分析认为, 苹果手表根本不足以撼动瑞士的劳力士手表霸主地位。

不过, 苹果手表或许撬动眼下低迷的黄金市场。苹果手表其中一类是私人定制款, 使用了18k金的机身材质设计, 这将改变全球目前黄金消费疲软及金价低迷的现状。有消息称苹果手表第一季生产量或达500万只, 一年或需746吨黄金, 这相当于全球一年1/3的产量。

篇3:西欧五国化妆品市场概览

纵观德国化妆品市场,总体增长较快,其中一些主要的品类发展迅速,但也有一些发展速度趋缓的迹象和消费者购买热情下降的不利因素。总体有以下几个特点:

彩妆品发展速度最快

1997-2001年5年间,德国的彩妆品销售增加了34%,面部彩妆(如粉饼)和唇膏是所有彩妆品中表现最好的,2001年的销售量分别约为3.9亿欧元和3.15亿欧元,5年间的增长率分别为35%和28%。

防晒产品市场下降

1997-2001年期间,护肤品市场总体增长了10%,其中清洁类产品增长22%,达到了2.2亿欧元;体用护肤品(护手霜和护体霜护体露)销售增长了7%,体用护肤品中护体露销售额最大,达到了2.07亿欧元,几乎占了这一品种销售额的一半。整个皮肤护理产品中,面部护理品的销售占到30%。但防晒护理品在这5年中仅有3%的增长,实际上防晒产品可以被视为销售下降,而自晒黑产品略有增长,部分原因是现在已很少有人真正去做日光浴,但使用自晒黑产品仍然可以使皮肤拥有日光浴后的肤色。

化妆品法规可能将更严格

据来自布鲁塞尔的消息称,将来的化妆品法规将更加严格,如禁止用动物做产品试验;对化学成分的审核更加严格;在产品的包装上要披露更多的产品信息等。如果这些新的规定真正实施后,那么无论是生产者还有零售商的空间都将受到挤压。

自助药店所占的渠道份额增加

在化妆品的各种销售渠道中,杂货店的渠道份额正在被自助式药店所侵蚀,后者现在已经成为活跃在市场上的拥有众多网点且有效连锁的化妆品主渠道,这一渠道销售额2001年分别占护手霜和体用护理霜的44%,面部护肤品的50%及彩妆品的40%。而且药店正日益显示出销售彩妆品的益处。

国际品牌主导市场

市场上产品的主要供应商仍然是几个国际知名的化妆品企业,如德国本土的拜耳斯托福,法国的欧莱雅,美国的强生、宝洁及英国的联合利华。相对而言Sebamat公司的产品虽然也出口到许多国家,但仍属于一个较小的地区性公司。

化妆品与药品的功能越来越接近

以前护肤品主要是强调它的修复功能,现在其预防功能变得更为重要,这一变化的结果就是化妆品和药品的界线变得越来越模糊了.由于抗衰老化妆品正好适应了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所以这类产品无论是护肤类产品还是防晒类(包括自晒黑产品)都将成为市场上的主流产品。

绿色化妆品仍将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德国市场对那些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化妆品和盥洗用品,表现出特殊的兴趣,这类产品的销售额平均增长10~20%。据报道30~40%的德国人有过敏史,所以无防腐剂化妆品使用相当普遍,特别是年轻的消费者更热衷于这类产品。

创新产品不断满足消费者的想象力

科技的进步意味着可以制造出功能更好的产品.以原料为例,如果酸和维生素类,现在已被广泛用于膏霜和其他产品中,至少收入较高的德国人对添加有各类有效成分的化妆品有试用的兴趣。据调查年收入超过5.25万欧元的德国人当中,有2/3的人开始对化妆品的最新产品感兴趣。此外,化妆品和盥洗用品是一个整体概念,是对人精神和身体的总体作用效果。例如,随着芳香疗法的普及,消费者越来越意识到精油对人精神状态特殊的调节作用,因此,在挑选化妆品时也开始关注这方面的作用。

新产品都声称多效合一

面部护肤品的开发中,使用方便的产品,即可提供二合一或三合一功效的产品继续受到欢迎。防晒系列产品中,重视晒后修复功能是另一个普遍趋势。在彩妆中也显示出类似的倾向,如新的唇膏都声称同时具有长效持久和护理唇部皮肤的多重功效。

收入越高,化妆品使用量越大

美容品和皮肤护理品仍然具有某些奢华的成分,其使用的层次水平与个人的收入紧密相关。据欧洲TGI的调查结果显示,美容品的使用与收入和就业状况明显地正相关,护肤品的使用情况也会随着收入的增加上升,而手部用品及保湿霜则更应看作是一个日常用品,不受收入的影响。

将来的增长点

天然的包装简洁的和价格合理的新产品在今后十年中将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产品将更多地强调其预防作用;美容品仍将强调其护理作用,如保湿等;当然消费者也不可能减少其皮肤护理品的使用量。

二、英国

2001年英国化妆品的销售总额接近26亿欧元,其中彩妆品为12亿欧元,面部护理品为7.9亿欧元,身体护理用品为2.87亿欧元,防晒产品为2.96亿欧元。与1997年相比,销售增长最多的是面部护理品,增长率为48%;随后是彩妆品,为40%;再次是身体护理用品和防晒产品,增长率分别为21%和19%。市场的主要特点有:

Boots统领化妆品的零售

在英国化妆品的零售,完全由Boots the Chemist (BTC) 统领,约占总销售额的39%;百货商店是高档产品的主销场所;其余的零售渠道还有各种副食杂货店、药品超市、直销、大药房,主要形式是连锁店和专卖店,其中比较有名的有:Marks & Spencer, The Body Shop 和香水店等。

国际知名品牌为化妆品的主要供应商

在国际名牌占主导地位的英国化妆品市场上,大量小品牌产品的同时存在给这一市场带来了发展的动力和快速的变化,特别是英国本国一个重要的零售和制造公司——Boots the Chemist 的日益壮大,使国际品牌的产品销量开始下降。零售的主导品牌包括:宝洁、欧莱雅和德国拜耳斯托福旗下的品牌;直销的主要品牌是雅芳;彩妆品的主角则是科蒂公司Rimmel牌产品。Boots公司拥用许多私人品牌:如No.7,Boots17,Botanics 和Natural Collection等。此外,Boots公司还有一些自有品牌,但在整个的销售额中自有品牌并不占很大的比重,主要在自助式药店中销售。

护肤品的发展趋势

随着研发工作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新奇的添加剂被介绍给消费者,所有这些新成分都声称对敏感肤质有益。另外一个总趋势就是产品更重视添加有护理作用的天然成分,更强调环保及不用动物做实验,包装更加精美。

抗衰老产品已成为最主要的市场增长点,且这类产品的使用人群逐步向年轻女性扩展,这一结果源自这样一种认识,即预防比恢复更容易且效果更好。

化妆品的消费量年轻职业女性更高

据欧洲一家著名调查公司的调查结果表明:较年轻的和收入较高的职业女性对化妆品的消费量较大。保湿霜、(卸妆)清洁膏(露)和面膜类产品的使用率分别为80%、55%和40%。各种面部护理品的使用量都在上升且与收入的增加成正相关,卸妆类清洁产品及面膜类产品的使用者主要是职业女性,但保湿霜的使用量与是否在职无关。唇膏的使用率为80%,接下来是眼部美容品和粉底产品。虽然34岁以下女士粉底的使用率和44岁以下女士指甲油的使用率都有所下降,但在英国越来越多55岁以下的女性都采用一种普遍的美容模式。美容品的使用率与收入成正相关,眼影、睫毛膏和指甲油的使用率为职业女性大于非职业女性,但唇膏和粉底的使用率则与是否在职无关,已成为一种日常用品。

市场前景

随着英国经济的发展,居民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增加以及科技的发展和市场营促销水平的不断提高,预计化妆品的市场发展前景广阔。目前,英国的彩妆品市场是全世界最有活力的市场之一,这种情况预计仍将持续下去,护肤品市场也会由于抗衰老产品的需求趋旺而持续扩大。

三、 法国

化妆品市场发展势头喜人

1997年—2001年法国面部护理品、身体护理品和防晒产品的销售额增长率均超过了28%,同期彩妆品的增长率相对低一些,为17%。相对于英国、德国和西班牙,虽然法国各类化妆品的使用普及程度更高,但面部护理品、身体护理品和防晒品的市场发展仍将有一定的空间。

眼部彩妆品独树一帜

在整个彩妆品市场增长平缓的同时,1997—2001年间,眼部彩妆品的销售额却增长了35%,这主要是由于使用眼部彩妆品的女性年龄更趋年轻化,所以如果女性的化妆习惯没有大的变化,这一趋势就会继续延续下去。

更完全的日光浴

在法国,成年消费者防晒产品的使用率女性为60%,男性为三分之一,显然这类产品的普及率还较低,有待进一步提高防晒必要性的认识。1997—2001年期间,儿童防晒产品的销售增长了两倍多,同期自晒黑产品的市场增长了33%。

化妆品的零售

大众的化妆品专卖店争取到了大多数的彩妆品消费者,其销售额已占到整个彩妆品市场的48%。但是购买护肤品和防晒产品,消费者仍更相信高档一点的专卖店,其中香水店面部护理品的销售额最高,而药店则是身体护理品的主销点,防晒产品的销售大众专卖店和药店平分秋色,各占33%。

欧莱雅和拜耳斯托福公司主导法国的化妆品市场

欧莱雅和拜耳斯托福公司在法国护肤品、防晒品和彩妆品这三大类市场上一直争夺着领导地位。虽然拜耳斯托福公司的妮维雅有一定的品牌强势,但欧莱雅公司则拥有涵盖了大众市场和高档市场的众多品牌,可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者需求。妮维雅已成功地向彩妆品市场扩展,品牌定位与其护肤品相同。

化妆品市场前景看好

随着人们防晒意识以及中年女性永葆青春愿望的日益强烈,预示着化妆品中的面部护理品、身体护理品以及防晒用品的市场前景看好。彩妆品市场虽然从整体上来看较成熟,今后几年增长速度不可能象护肤品和防晒产品市场那么快,但其中的某些品种仍然会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

化妆品消费

调查结果显示,保湿霜是使用率遥遥领先的面部护肤品,超过80%,收入情况和在职状况与面部护理品的使用情况关系密切。例如,在高收入阶层的女性中,保湿霜的使用率达到了91%,护手霜(或露)为60%。由于45-54岁年龄段的女性更多地显现出了干燥和老化,所以护手霜的使用率提高到了70%;身体护理霜(露)在整个女性中的平均使用率约为50%,年轻女性的使用率相对更高些。

1/5的男士使用护肤霜(露),使用者多为年轻人,随着这些年轻人年龄的增大,他们对这类产品的需求将不断增加,这就预示着这一市场销售量的增加潜力。同时,随着高收入男士对高档产品的需求,这一市场的销售额也会有增长的余地。

四、 西班牙

良好的经济形势推动了化妆品市场发展

2001年西班牙化妆品市场在良好的经济形势和消费高档化趋向的共同影响下,彩妆品和护肤品的零售总额约为12.4亿欧元。与英国和德国一样,西班牙的彩妆品也是整个化妆品市场最重要的一个品类,面部护理品的销售额占整个化妆品市场的1/3。

彩妆品是最大的品类

2001年彩妆品、面部护理品、身体护理品和防晒品的销售额分别为5.19亿欧元、4.01亿欧元,1.94亿欧元和1.30亿欧元。1999-2001年期间彩妆品市场上涨了60%,其中粉底和唇膏产品的增长最快,而指甲油的消费情况则较差。

化妆品的消费情况

由于大多数西班牙女性都使用彩妆品,所以在西班牙彩妆品的消费水平相对较高,其中,唇膏是使用最普遍的产品,其次为眼部护理品且45岁以下的女性中使用得最多。总的消费趋势为在收入高的职业女性中彩妆品的使用更为普遍。

护肤品市场增长喜人

2001年护肤品市场,即面部护理品、身体护理品和防晒品市场的销售总额约为7.25亿欧元,比1997年增长了82%,身体护理品的销售额增长较多,面部护理品增长较少。虽然西班牙人并不是最热衷于防晒品,但防晒意识的不断增强,也大大促进了防晒品的销售,2001年销售额为1.30亿欧元,比1999年上涨了30%。

自助药店主导化妆品的零售

自助式药店(化妆品、个人卫生用品和家庭清洁用品专卖店)与EI Corte Ingle's、和Spain's Sole 百货连锁店一起成为彩妆品和护肤品的主销渠道。超市和大卖场则是大众面部护肤品、防晒品和身体护理品的主要零售渠道,而高级香水连锁店则主要是进口大品牌拓展市场的主要途径。

市场上的主导企业

高档化妆品市场主要由三个公司主导,即欧莱雅、雅诗兰黛和娇韵诗,其中欧莱雅和雅诗兰黛在高端市场有众多不同的品牌,所有这些品牌在各个品类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消费者对护肤品的消费模式

据调查,在西班牙保湿霜是使用最普遍的面部护理品,女性的使用率约70%,其次是卸妆乳,为46%。使用保湿霜的人群年龄段主要集中在25—44岁之间,使用卸妆乳的主要是45岁以下女性,职业女性更喜欢使用全套的面部护理产品。2/3的女性使用护手霜和身体护理品。

发展前景

预计西班牙的化妆品市场今后几年仍有增长的潜力,市场的开发和基本消费群体的扩大都是推动市场持续拓展的重要因素。

五、 意大利

市场形势喜人

2001年意大利护肤品和彩妆品的市场零售额约为25亿欧元,比1997年的18亿欧元上升了44%,销售额所占比例最大的品类是面部护理品(包括男士用品),为40%,这一数字略高于英国和德国(英德两国彩妆品销售额所占比例最大),而彩妆品的销售份额为35%。

护理品是增长最快的品类

调查结果显示,1997~2001年期间意大利彩妆品的销售额增长了30%,而由面部护理品、身体护理品、防晒产品组成的护肤品则增长了50%以上,大大高于彩妆品的增长率。

防晒产品持续旺销,每当春末意大利女性准备去海边时,抗蜂窝组织炎产品就特别受欢迎。

1997~2001年5年间防晒产品的销售几乎增长了57%。

男士护肤品有潜力

男士护肤品增长强劲,男士专用保湿霜的销售额在1997~2001年间增长了62%,2001年达到了2100万欧元,但在整个面部护理品市场上仅仅占到2%的份额,所以发展潜力很大。由于在某些品类中还没有男士用品,于是男士常常借用女士的产品。事实上,妇女是家庭日用品的主要购买者,这一点也妨碍了市场调查人员评估哪些品类是开发男士用品最成熟机会的准确性。

零售模式

香水店继续占有许多护肤品和彩妆品销售的最大比例,通过超市销售的产品种类不断增加,低档美容品的包装设计独特(Blister 包装),主要针对冲动型购买者在超市和大卖场销售,这种包装可以吸引那些并非执意到超市购买这类产品的女顾客,以便进一步扩展市场。许多外国零售公司也已登陆意大利,其中包括法国和德国的大型连锁店,如Douglas 、Marbert 、Marrionnaud 和Sephora,对这一领域起到了革命性的作用,同时,超市连锁企业如Auchan和家乐福的积极参与也占据了彩妆护肤品中部分品类的零售渠道。

化妆品的供应商

和其它几国的化妆品市场一样,意大利的化妆品市场如果按销售额计算也主要由几家国际大公司主导,如拜耳斯托福、联合利华、欧莱雅和雅诗兰黛。有许多大型的护肤品和彩妆制造商在意大利生产产品,但主要销往意大利以外的市场,特别是雅芳,其产品在意大利的销售额只占很小的份额,但其产量却较大。

消费情况

意大利人相当重视仪表,外表意味着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意大利人拥有较多的可自由支配的收入且乐于消费。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得体的化妆就受到欢迎,大多数女性都化妆。护肤产品是使用最普遍的,因为这类产品声称可以减少和除去蜂窝组织炎。尽管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作用被一再警示,但在夏季日光浴仍然是人们最喜欢的活动,在4月末香水店的货架上自晒黑产品要占相当大的空间,大多数是那些有助于快速将皮肤晒黑的产品,防晒产品对意大利消费者并不是很重要的。

发展前景

尽管近年来意大利的人口出生率有所上升,但这并不能影响人口老龄化的长期趋势,而人口老龄化就意味着人们将会花更多的钱用于自身需要,个人护理品将是这类用于自身需要理想的候选产品。意大利人可自由支配的收入水平相对较高,年轻人更愿意生活在父母家中且把工资收入用于购买服装和个人护理产品,而不是用于支付租房的租金以换取独立的空间,这一习惯不可能改变。

最近意大利官方统计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了通货膨胀的趋势,这一涉及整个欧洲地区的通货膨胀可能会影响消费者的消费数量,特别是豪华物品的消费量,但是还没有消费模式随着统计数据变化的证据。

上一篇:城市与旅游学院分团委工作总结亮点下一篇:新建工程开工仪式策划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