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护理查房 胡韵婷

2024-04-20

2型糖尿病护理查房 胡韵婷(共9篇)

篇1:2型糖尿病护理查房 胡韵婷

2型糖尿病护理查房

胡韵婷(责护组长、护师)病例汇报:

39床、喻久久,2型糖尿病患者,女性,69岁,因血糖升高5年余,于11月12日10:00步入我科,查:神志清醒,精神欠佳,消瘦,T36.6°C、P 80次/分、R 20次/分、BP 120/80 mmHg,身高163CM,体重45kg,随机血糖19.9mmol/L,双下肢无水肿,入院后予二级护理,糖尿病饮食,完善血常规、血糖、大小便、肝肾功能、心肌酶、凝血常规、心电图、胸片、腹部B超、心脏彩超等相关检查。

既往史:有高血压、冠心病,无药物食物过敏史。诊疗经过:NS250ml+舒血宁20 ml静脉点滴

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一、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1)遵医嘱注射胰岛素,按时治疗。

(2)按照同一时间同一部位轮换法注射胰岛素,以促进胰岛素吸收;应用胰岛素过程中,随时监测 血糖变化,以免发生低血糖,如果发生低血糖应立即采取措施,并通知医生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

(3)遵医嘱给予糖尿病饮食:根据患者的理想体重及工作性质,参照原来的生活习惯等因素,计算 出每日所需总热量及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比例,按要求提供食物,鼓励患者按时按量进餐。

(4)按时提供三餐,并创造良好的进餐环境。

二、焦虑

(1)认识到病人的焦虑,听取病人的倾诉,承认感受,对病人表示理解。(2)主动向病人介绍环境及同室病友,消除病人的陌生和紧张感。

(3)耐心向病人解释病情,使病人认识到糖尿病目前虽不能根治,但坚持治疗一样可以正常生活、工作、学习。

(4)指导病人摆脱焦虑情绪的方法:①增加健身运动;②音乐疗法;③病情许可,适当地户外活动; ④培养有益的兴趣与爱好。

(5)增加家人探视的次数,必要时留家人陪伴。

三、知识缺乏

(1)提供安静没有干扰的学习环境。

(2)向病人及家属讲述糖尿病的概念、治疗及愈后。

(3)教会病人及家属根据标准体重、热量标准来计算饮食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并教会病人怎样分配三餐食物及合理安排膳食结构。

(4)教会病人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确定运动强度,确保运动安全等。(5)向病人讲述使用胰岛素的指征及意义。(6)指导病人自己注射胰岛素。(7)指导病人怎样预防和紧急处理低血糖

四、潜在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1)加强病房巡视,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显著疲乏无力,极度口渴,食欲减退,烦躁,呼吸深快有 烂苹果味等情况,如有则提示有酮症酸中毒。

(2)严密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神志,心率变化情况,准确记录出入量。

(3)监测并记录尿酮,血糖,尿糖水平及动脉血气分析和电解质变化情况,如有异常立即通知医 生配合处理。

护士汤且补充:糖尿病是由于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临床综合征。特点是慢性高血糖伴脂肪、蛋白质、水及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这是因为胰岛素的分泌或作用存在缺陷。特征性表现是烦渴、多饮、多尿、多食易饥、体重下降及视力模糊。

护士贺博妮补充:患者有感染的危险—与机体防御机制减弱、营养不良有关。1)指导病人足部保健:每天检查足部,如有疼痛,颜色和温度变化或有感染症状,立即就医,每天温水洗澡,平着剪指甲,不要将趾甲角剪得很深,不要用锐器抠老茧和鸡眼,每天换干净的棉袜,不穿袜口弹性过紧的袜子或长筒袜。穿合脚舒适的鞋子,每天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或做脚部运动操。2)定期检查牙齿,保持口腔卫生。

护师鲁勇补充:我在护理检查过程中询问到患者夜间睡眠差,多梦易醒;皮肤有时瘙痒。因此,我增加了一个护理问题:

1、睡眠型态紊乱--与环境改变有关,表现为夜间多梦,易醒

1)评估患者多梦易醒的原因。2)保存病房的安静,整洁,减少夜间不必要的治疗级操作。3)护士在病房楼道中做到四轻,减少对病人的影响。4)睡前鼓励病人用热水泡脚或喝一杯热饮,利于睡眠。5)告知病人减少日间睡眠的重要性,睡前不要做过多的活动。

护师王佩补充:患者有感染的危险—与机体防御机制减弱、营养不良有关。还应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定期房间空气消毒,并用84消毒液擦拭室内用物及地面。2)指导病人皮肤保健:用中性肥皂和温水洗澡,避免皮肤抓伤或其它伤害。3)嘱病人戒烟,吸烟和糖尿病都能使血管变窄,引起血液循环不良。

主管护师肖慧宇补充:我们还要加强患者的健康宣教,告知患者胰岛素治疗的不良反应包括:1)低血糖反应:表现为头昏、心悸、多汗、饥饿甚至昏迷。2)胰岛素过敏:表现为注射部位瘙痒、继而出现皮疹,可伴恶心、呕吐、腹泻等。3)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停止该部位注射后可缓慢自然恢复。

主管护师杨新艳补充:还要加强口服降糖药的宣教,优降糖、美吡达、糖适平、达美康等。饭前服用,所有磺脲类药物不能联用,服药期间避免剧烈活动及饮酒,按时进餐。

护士长王颖补充:糖尿病是慢性病,治疗以饮食治疗和运动锻炼为基础,根据病情结合药物治疗,坚持早期、长期综合治疗及治疗方法个体化的原则。但在急性代谢紊乱时短期有效的控制代谢紊乱,降低病死率,长期较好控制血糖,阻止或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降低并发症的致死致残率。所以,平时我们要加强健康宣教。

篇2: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2年6月—2013年5月共收治糖尿病患者72例, 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 男42例, 女30例, 年龄38—79岁, 平均年龄61岁, 全部为2型糖尿病。

1.2 临床表现

2 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疾患, 一般起病缓慢, 难于估计时日。其早期轻症常无症状, 但重症及有并发症者则症状明显且较典型。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多尿、烦渴、多饮, 由于糖尿, 尿渗透压升高而肾小管回吸收水减少, 尿量常增多。病者尿意频频, 多者一日夜可二十余次, 夜间多次起床, 影响睡眠。善饥多食:由于失糖, 糖分未能充分利用, 伴以高血糖刺激胰岛素分泌, 食欲常亢进, 易有饥饿感, 多尿、多饮及多食临床上常称“三多症”。疲劳、体重减轻、虚弱:由于代谢失常, 能量利用减少, 氮负平衡, 失水和电解质, 酮症时更严重, 患者感疲乏、虚弱无力。皮肤瘙痒:多见于女阴部, 由于尿糖刺激局部所致。其他症状:有四肢酸痛、麻木、腰痛、性欲减退、阳萎不育、月经失调、便秘、视力障碍等。

2 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的要点

2.1 心里护理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 可累计全身重要脏器, 需长期进行治疗, 要让病人了解糖尿病虽不能根治, 但如果控制良好, 仍可以和健康人一样生活。良好地心态是治疗的前提, 患者应保持良好地、乐观的、平稳地心态和愉快的心情。糖尿病病程长、并发症多、治疗复杂、患者容易产生不安、紧张、激动等情绪, 这些不良的心理反应均会引起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升高, 对疾病的治疗很不利。因此, 在糖尿病患者护理过程中, 给予细心护理让患者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是非常必要的, 良好的心态对疾病的康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2 饮食护理

注意饮食, 远离不良的生活习惯。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很重要, 尤其要关注饮食上的一些禁忌。饮食方面需要少食多餐, 每天可就餐5-6次, 种类多一些, 使所需营养达到均衡, 但水果要少吃, 必需限制摄入食物的总热量, 鼓励病人多进粗纤维食物, 限制饮酒, 忌食动物脂肪, 以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饮食治疗是基础治疗措施, 它能降低血糖、减轻胰岛素细胞的负担。通常经饮食治疗后, 大部分病人的血糖很快恢复正常。

2.3 运动指导

适当的运动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可以改善患者体质、增强患者对糖尿病治疗的自信心。运动量因人而异, 循序渐进, 量力而行, 长期有规律的活动, 运动方式以有氧运动为主, 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做健美操、球类活动、家务劳动等, 时间最好在餐后一小时左右。注意低血糖反应, 应准备少量的糖果等食物。避免诱发心血管意外或运动系统损伤。

2.4 药物护理

当饮食和适当的运动不能有效控制血糖时, 应给与患者药物治疗, 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无论是口服降糖药还是注射胰岛素, 均应定期检测血糖, 患者不可擅自停止用药或者换药, 从而影响治疗效果。观察用药后不良反应, 如低血糖、肝肾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等。使用胰岛素用量需准确, 避免在两周内同一部位注射两次, 防止局部组织萎缩或增生, 注意过敏反应及低血糖反应。

2.5 低血糖的护理

应严密观察糖尿病患者的病情, 凡出现肌肉颤抖、心慌、出汗、软弱无力、昏迷等症状时, 首先应想到是低血糖发生, 尤其老年患者应注意夜间低血糖的发生。一旦病人出现低血糖反应, 应尽快给予糖分补充。如果病情重, 患者神志不清, 应立即在医生的指导下静脉推注50%的葡萄糖或者静滴10%葡萄糖, 并检测血糖直到正常水平。

2.6 皮肤护理

首先要注意个人卫生, 一般情况下每周要洗澡, 换衣裤1—2次, 保持身体清洁, 积极处理皮肤损害及感染, 尤其注意足部的防护, 选择合适的鞋袜, 保持鞋袜清洁, 大小合适, 宽松柔软为宜, 避免穿紧袜子和硬底鞋。正确做好洗脚和护脚, 保证足部的卫生清洁, 洗脚后要用软干的毛巾将脚擦干。

3 结果

实施糖尿病护理, 不仅可以很好地控制血糖, 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极大地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 而且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控能力, 增加对糖尿病的认识, 减少疾病的医疗费用, 减轻社会负担, 提升患者整个家庭的幸福感。

参考文献

篇3: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探讨

关键词:老年2型糖尿病;社区护理;探讨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305-02

近年来,在人们生活方式与生活水平逐渐发生变化的过程中,糖尿病人数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糖尿病容易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在糖尿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的过程中,新增加的患者中主要表现为2型糖尿病[1]。随着医学模式不断的转换,护理模式对患者病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影响。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糖尿病的发病因素有多种,并且患者在发病期间遭受到病情的困扰成都也各不相同。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相应的护理模式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12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实行本次研究活动的研究对象。研究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社区护理措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12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实行本次研究活动的研究对象,其中男75例,女45例,患者年龄均在45-77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齡为46.5岁。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城市均为城市居民,其中具有小学文化50例、中学35例、大学35例,患者的病程为2年至9年时间不等,患者的月收入从500到2500元之间不等。已婚患者108例,离异患者1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2型糖尿病的临床诊断标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并无显著差异,具有可对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的实行常规的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采用社区护理措施。社区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健康教育护理、运动护理、药物和测量护理、运用多种开展糖尿病知识讲座护理,其实施步骤主要如下:

(1)健康教育护理

患者长期处于患病的状态,在此期间患者的内心会有较多的顾虑与压力。在此期间护理人员应当倾听患者的心声,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开展相应的开导措施,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同时还应当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在护理期间护理人员向患者说明烟酒的伤害性,促使患者减少吸烟喝酒,避免使用腌制食物。鼓励患者多食用维生素含量较高的蔬菜,坚持少食多餐的原则。如果患者出现了体重冲啊标的现象,患者应当在坚持每天摄入量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饮食量。在患者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可以给予患者低糖水果食用。

(2)运动护理

运动是糖尿病辅助治疗的一种药方法,因而护理人员应当培养患者每天每天坚持运动的习惯,促使患者的集体组织提高胰岛腺素的敏感性,促使患者体内的脂肪快速分解。运动项目的选择应当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因为患者正处于年龄加大的时期,可以在将情况相似的患者集中在一块进行运动训练,避免低血糖的情况出现。同时还能够控制患者饭后血糖升高的情况。护理人员应当注意提醒患者口袋内有饼干或者糖果,以便在低糖的情况下食用。

(3)药物和测量护理

有病程治疗时间较长,患者长期服药的情况下会产生排斥服用药物的心理。因而护理人员应当告知患者服用药物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如果患者不及时服用药物,将有肯造成血糖不稳定。同时还应当要求患者家里备有血糖测量仪,保证在1周内测量5次血糖。护理人员每周为患者进行一次血糖测量,并将结果记录好。

(4)运用多种开展糖尿病知识讲座护理

在社区内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教育,集中20人左右定期定点的实行授课,患者与家属以及相关的其他人员应当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学的时间控制在2h内,在休息的过程中,进行交流、解答问题。并且组织开展大规模的义诊活动。利用集市、公园、集会等人群集中的地方进行义诊、咨询活动。通过图片展览的形式将糖尿病的相关知识传递给大家,促使全民提高健康意识。在居民区可以通过消息布告栏、宣传栏、卫生角定期进行宣教,及时更换内容,为居民提供国内外有关糖尿治疗的信息以及进展情况。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试验研究所应用的数据都经过了SPSS17.0的统计学处理。同时应用剂量资料比运用t检验原理。在此过程中的计数资料主要采用X2进行检验,以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2 结果

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88.3%,详情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属于内分泌系统代谢真该引起的慢性终身性疾病,晚期糖尿病的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1]。针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实行有效的社区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者自我保健能力与生命质量。社区护理是医院护理模式的一种延伸,从本质上讲,社区护理也属于医院护理的一种。社区护理模式的开展对患者具有针对性。糖尿病患者的康复过程需要在院外进行。实行社区护理能够促使医疗功能与医疗资源的运用发挥到最大。社区护理能够降低2型糖尿病的血糖。

综上所述,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实行相应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社区护理的措施,能够为患真的健康生活模式提供保障,使得患者血糖获得良好的控制。

参考文献

[1] 钟慧红,宋小苑,刘珠,等.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2012,22(12):22-23.

篇4: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体会

1 饮食护理

1.1

了解患者的病情、病程、生活习惯, 如饮食、活动、嗜好;经济条件、文化程度等;年龄、身高、体质量、体型;对糖尿病基础知识的了解和防治技能的掌握。

1.2 制定饮食方案

护士应该掌握糖尿病饮食热量的计算, 传统方法是根据患者的标准体质量及工作性质计算每日需要的总热量。研究建立的热能需要量计算公式计算, 即E (Kcal) =[ (H-A) ×6+500÷WI 2]×AF×CF。按该公式计算, 年龄越大, 体质量越高, 计算结果所需的热量越低。这样计算更为合理, 更符合患者个体化需要。三餐分配对三大营养成分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 进行合理搭配。

1.3 饮食指导

讲明饮食调节的重要性, 告知患者控制饮食是糖尿病的基本治疗方法。指导患者及家属合理选择和搭配食物种类, 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矿物质及微量元素、食盐等。如无饱腹感, 可适当增加含糖量在5%以内的蔬菜、水果等。按时按量进餐, 如用胰岛素后半小时内要进餐, 以防低血糖。常备一些应急食物, 以便低血糖时食用。

2 运动护理

运动前对患者进行必要的运动知识教育, 运动前后适当饮水, 尤其是炎热的夏季, 以预防脱水、中暑的发生, 并配备少量糖果或点心, 以防止运动时或运动后低血糖发生。餐后1 h是运动的最佳时间, 每次运动应视身体和个人状况而定, 一般坚持20 min后休息10 min, 然后再继续, 每日1~3次。运动量增加时应在强度不变情况下增加运动时间, 即先增加耐力, 再增加强度, 避免过度劳累而引起酮症, 加重病情。根据患者的年龄、体力及糖尿病类型与并发症等不同而酌情选择, 如老年或体弱患者可散步、太极拳、气功、体操、下楼梯等低强度活动;肥胖者可进行慢跑、上楼梯、乒乓球训练等中强度活动。在运动过程中, 注意患者运动中及运动后的自我感觉, 当发生严重呼吸困难、胸前区压迫感、头晕眼花、出大汗、面色苍白等现象时, 或不能耐受运动者应停止运动。对于糖尿病有慢性并发症者, 运动中及运动后应进行心率、血压、血糖等检测。在运动过程中, 要密切观察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或危险因素, 如高血糖及酮症, 心血管疾病发作, 微血管病变加重, 肌肉、骨骼、软组织损伤等。

3 用药护理

盐酸二甲双胍、美迪康适用于单纯饮食控制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马来酸罗格列酮片、文迪雅适用于肥胖和伴高胰岛素血症, 用本药不但有降血糖作用, 还可能有减轻体重和高胰岛素血症的效果。盐酸吡格列酮片、瑞彤适用于2型糖尿病, 盐酸吡格列酮片可与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联合以改善血糖控制。在医师的指导下, 应坚持药物治疗, 并且自己了解掌握用药的适应证、剂量、服药的最佳时间。

4 体会

饮食治疗是2型糖尿病的基本治疗措施之一。在糖尿病的治疗中有70%~80%的问题与饮食控制的好坏有关, 因此,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指导至关重要。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很多。有的药物需要在餐前30 min服用, 又有的药物需要在餐前或餐中服用, 但又有的药物需要在餐后服用等。运动可促使肌肉和组织对糖的利用, 使血中胰岛素水平下降, 直接或间接地利于控制血糖, 并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改善胰岛素抵抗, 防治代谢综合征。同时通过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使之精神愉快, 情绪稳定, 达到提高体能, 调整体重, 增加全身新陈代谢, 改善血脂代谢, 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目的。

篇5:2型糖尿病护理查房 胡韵婷

关键词糖尿病血糖社区护理

2型糖尿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高发病,其社区门诊量大,一般轻者门诊治疗可以控制,重者常需要住院治疗。药物、饮食、生活习惯、运动、肥胖等均可成为糖尿病的成因和复发的诱因。早期治疗和长期血糖控制,可以明显降低糖尿病的致残率,延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社区通过对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饮食、运动锻炼、药物、自我监测等进行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6月~2010年6月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按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60例,男31例,年龄41~75岁,平均60.5岁,平均体重71kg;女29例,年龄41~76岁,平均61岁,平均体重62.5kg。试验组60例,男32例,年龄40~76岁,平均61岁,平均体重70kg;女28例,年龄42~77岁,平均62.5岁,平均体重62kg。两组在性别、年龄、体重的构成上無差别,具有可比性。

方法:患者回社区后,两组均建立健康档案,均安排护士负责随访,每位护士负责10人,每例患者由同一护士负责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宣教,每个月定时到门诊复查血糖2次,保持电话联络。实验组实行以下社区干预:每周进行1次家庭访视并测量血糖,每个月组织1次糖尿病知识讲座,内容包括糖尿病知识教育,饮食、运动指导,口服降糖药物及胰岛素的应用,急慢性并发症的防治,自测血糖及血糖仪的使用方法等,随时与患者及家属保持电话联络,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指导。试验组具体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如下。①心理护理:以健康宣教将作为主要形式,每个月对患者集中进行1次健康教育,根据不同个体进行具体指导,选择血糖控制理想的病友介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安排患病时间长、生存质量高的病友讲述治病心得体会,认识科学治疗的重要性,同时要求家属参加,使患者和家属了解糖尿病的基本知识,认识终身疾病的特性,充分发挥家庭对患者提供社会支持的作用,与患者共同面对疾病,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②饮食护理:饮食治疗是所有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其宗旨是控制血糖、减轻体重、改善脂质代谢,通过合适的营养疗法到达最佳的健康状态,对老年肥胖、病情较轻者可作为主要治疗方法。护士根据标准体重制订1份热量分配表格使其严格按照要求合理饮食,并向患者说明严格控制饮食的重要性。定时分配主食,根据患者的生活习惯,病情,和配合治疗的需要进行安排,并嘱咐患者家属监督及执行。③运动锻炼:有规律的进行恰当的运动是治疗糖尿病的一种重要手段。运动应以有氧运动为主。要求患者根据自己的年龄、体力、病情、兴趣选择合适的锻炼方式,循序渐进,并持之以恒,运动中注意补充水分,随身携带糖果,预防意外。④用药护理:遵循医嘱按时用药,观察用药疗效是糖尿病治疗、护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坚持餐前15~30分钟口服降糖药物,按时进餐,注射胰岛素时,保证时间、剂量准确,方法、部位正确,并正确保存胰岛素,注射后15~30分钟进餐,防止低血糖的发生,注射药物后加强观察,如有不适,立即咨询医师并做出相应处理。⑤血糖、尿糖监测:告诉患者血糖、尿糖的正常范围、血糖满意指标、血糖监测仪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尿糖的测定方法,并随时作好记录,如有异常,及时与医生、护士取得联系,根据结果调整饮食结构、药物剂量及运动量,保证血糖稳定。

评价指标:护理干预前对两组进行空腹、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6个月后再对两组进行空腹、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并与干预前进行比较。

结果

餐前血糖出院时:试验组6.18±1.49mmol/L,对照组6.47±1.42mnol/L,出院6个月,试验组6.19±1.27mnol/L,对照组8.41±2.30mnol∕L。

餐后2小时血糖出院时:试验组7.69±1.61mnol/L,对照组7.73±1.54mnol/L,出院6个月,试验组7.81mnol±1.21mnol/L,对照组10.71±2.75mnol/L。

讨论

由于糖尿病为终身性疾病,易反复发作,导致患者经常出现悲观、焦虑、抑郁情绪。通过社区干预,及其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有关糖尿病的知识、治疗和转归,使患者身心放松;同时鼓励社会给予更多的关爱,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树立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信心,积极地配合治疗,从而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

合理膳食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饮食控制,可以减轻β细胞的负荷,有利于血糖水平的控制[1]。引导患者以科学的态度重视饮食治疗,对预防和延缓糖尿病的并发症、控制血糖和体重、降低医药费用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1]。本研究根据患者的标准体重为其制定了1份热量分配表格,使每例患者摄入一定范围内的热量,达到营养平衡,进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适量运动能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加速脂肪分解,增强体质,改善代谢[3]。本研究通过督促患者根据个人的年龄、体力、病情及兴趣,选择合适的、适量的运动并循序渐进、从而达到降低并稳定血糖的目的。

2型糖尿病患者除食疗及运动治疗法外,主要服用降糖药和注射胰岛素联合进行治疗。胰岛素的应用需在一般治疗和饮食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通督促患者按时按量用药,注意用药后反应,如有不适,及时与医护人员联系并给予相应的处理,可以使药物发挥最佳的疗,控制血糖。

血糖、糖尿的高低是饮食疗法及用药的依据。本研究通过告知患者血糖、尿糖的监测方法以及血糖、尿糖的正常值,嘱其根据结果及时与医生、护士联系,遵医嘱调整饮食结构、药物剂量及增减运动量,保证血糖稳定。

本研究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治疗、运动锻炼、药物治疗、自我监测等多方面的社区护理指导,使患者提高了对糖尿病的认识,减轻心理压力,增强了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的配合治疗,自觉监测病情、规范用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等,使血糖得到了良好控制,提示社区护理指导可有利于控制血糖,促进糖尿病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刘新民.实用内分泌疾病诊疗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300-301.

2潘长玉,陆菊明,田慧.首都钢铁总公司成人糖尿病学调查[J].中华医学杂志,1995,75(7):409.

篇6:2型糖尿病的康复护理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1月~2010年1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26例,随机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康复组,每组各63例。其中,男72例,女54例;年龄30~60岁,平均51.5岁;病程5~20个月;均确诊为2型糖尿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常规组

遵医嘱服用降糖药物并进行常规护理干预。

1.2.2 康复组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运动康复、环境护理及用药指导等综合康复护理措施。

1.2.2. 1 健康教育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需要终身治疗[2]。根据患者年龄、环境及文化程度的不同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宣教教育,让患者明白糖尿病必须长期规则服药,消除对药物副作用的恐惧感,鼓励其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讲解自我监测血糖的注意事项,预防低血糖的方法和处理措施。

1.2.2. 2 心理护理

糖尿病患者因病情长,多有思想包袱重、烦躁、抑郁、易怒、悲观等消极情绪,医患及家属要加强心灵沟通,增进感情交流,使患者消除不良情绪,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积极地配合治疗,以减轻对身体影响。

1.2.2. 3 饮食护理

糖耐病治疗的基础和关键是饮食治疗。护士应首先让患者了解饮食治疗的重要性,根据患者性别、年龄、体重给予患者每日1 800~3 000 kcal热量不等的食物,其中50%~60%的糖类,15%~20%的蛋白质,30%~35%的脂肪,提倡用粗制米、面和杂粮,使用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选择粗纤维高的含糖量少的绿叶蔬菜,忌食单糖类食品及烟酒[3]。识别低血糖及防治,外出时随身携带糖果或点心、糖尿病卡,如发生低血糖应及时处理。

1.2.2. 4 运动康复

体力锻炼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患者性别、年龄、体力等不同情况,坚持餐后不同强度的体力锻炼,有利于促进身体对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血糖、血脂、体重,增强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轻胰岛的负担,对糖尿病患者十分有效。

1.2.2. 5 用药指导

控制血糖的有效方法是合理用药。严格按照医嘱服用降糖药物,注意药物的用法和配伍禁忌,以保证药效,减少副反应[4]。坚持每周测空腹血糖2~3次,测餐后2 h血糖2~3次,2周后根据血糖情况调整降糖药物,观察3个月为1个周期。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一般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HAMD和HAMA评分比较

康复组护理后的HAMD和HAMA值明显低于护理前,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后康复组的HAMD和HAMA值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护理前比较,▲P<0.05;与常规组比较,△P<0.05

2.2 两组护理前后的FBG、PBG及Hb A1c比较

护理前,康复组与常规组在FBG、PBG及Hb A1c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常规组的FBG、PBG较护理前明显降低;护理后良复组的FBG、PBG及Hb Alc明显低于护理前,也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与护理前比较,▲P<0.05;与常规组比较,△P<0.05

3 讨论

糖尿病是目前社会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的改变及诊断技术的进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并逐渐年轻化。糖尿病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并且有文献报道认为,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及抑郁等不良心理,这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和恢复[5]。笔者对63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康复护理措施,经研究发现,康复组治疗后护理的FBG为(7.2±1.4)mmol/L、PBG为(8.2±1.6)mmol/L及Hb A1c为(6.3±1.9)%明显低于常规组的FBG(8.7±1.6)mmol/L、PBG(10.1±1.9)mmol/L及Hb A1c(8.5±1.5)%,且康复组护理后的HAMD评分为(14.9±2.4)分和HAMA评分为(14.8±1.9)分,也明显低于常规组的HAMD评分(22.9±3.8)分和HAMA评分(22.9±3.2)分,这表明对糖尿病患者实行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临床症状及血糖水平,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1月~2010年1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26例,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63例)和康复组(63例)。常规组给予降糖药治疗并进行常规护理;康复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措施。护理前后使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焦虑量表(HAMA)对两组进行评定,并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情况。结果:康复组护理后的HAMD和HAMA值明显低于护理前,护理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康复组的FBG为(7.2±1.4)mmol/L、PBG为(8.2±1.6)mmol/L及HbA1c为(6.3±1.9)%,显著低于常规组的FBG(8.7±1.6)mmol/L、PBG(10.1±1.9)mmol/L及HbA1c为(8.5±1.5)%(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及焦虑等不良心理,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和控制血糖,是防止病情发展,促进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2型糖尿病,康复护理,研究

参考文献

[1]黄洁莲.98例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的康复护理医学理论与实践[J].2010,23(1):94.

[2]徐中菊,陈晓玫.糖尿病的家庭治疗与康复护理[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5,11(18):2667-2668.

[3]申小红,加米拉.艾尼西.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与康复护理[J].中国当代护理杂志,2010,20(4):45-46.

[4]赵培秋,单宗滨,邓召梅.老年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及康复护理[J].中国民间疗法,2007,15(2):45-46.

篇7:2型糖尿病护理查房 胡韵婷

【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在经过细节护理后的应用效果,以实现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有效控制。方法:此次研究主要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份到2012年1月份期间检查并确认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细节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观察组在护理满意度上为96.0%,优于对照组(8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善情况方面,观察组同样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细节护理辅助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细节护理;护理;糖尿病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通常是因为胰岛素分泌不足,或是无法满足人体需要,以及靶细胞对人体胰岛素的敏感度下降,所导致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以及电解质等的代谢紊乱的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具有血糖浓度升高的显著特征[1]。随着现代社会人们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呈迅速上升的趋势[2]。为此,本研究拟结合我院收治的50例经过护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讨论,现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2011年1月份到2012年1月份检查并确认为糖尿病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有21例,女性患者有29例。年龄范围在45岁到84岁之间,平均年龄在(51.7±6.3)岁。

随机抽取25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辅助治疗;另选取25例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细节护理帮助。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血糖等几个方面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临床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辅助治疗,例如为患者进行血糖监测、出院前的胰岛素注射等。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细节护理干预,第一,按照全组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和接受能力等,分别在饮食、运动及自我护理等方面给予患者个别教育或集体教育,让患者对糖尿病的治疗及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程度,提高患者临床用药依从性,积极主动配合治疗。第二,指导患者学习相关的检测方法,具体包括微量血糖仪的使用、体质量指数的计算,以及血压的测量方法等。第三,经常性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胰岛素注射剂和降糖口服药物的剂量、时间等,确保按时正确服药,同时在患者用药时,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药物的疗效、以及患者用药后的反应等。第四,指导患者进行科学饮食和身体锻炼,以免不良的生活方式导致血糖受到影响。第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缓解并消除患者抑郁、焦虑等负面心理情绪,重视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等。

1.3 评定标准

在患者治疗完成后,发放自行设计的医院临床护理调查表,调查表主要设计有满意、一般、不满意等三项,对患者護理满意度及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善情况加以统计。

1.4 统计学分析

此次临床研究中,主要采用SPSS1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计数材料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经过研究,了解到两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要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在临床上,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对患者的影响是慢性、全身性及终身性的。在检查并确认为糖尿病时,患者需要及时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以免导致全身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和糖尿病足等并发症出现,危害到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残疾等,严重时甚至危害到患者生命[2]。

不良生活方式和糖尿病的发生及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关系[3]。通常在给予2型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的同时,可以配合采用常规护理与细节护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干预治疗。细节护理的基础在于对患者进行饮食、运动及自我管理等方面的健康教育,让患者充分了解到糖尿病的危害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促使患者的自我保健知识得到有效增强,并通过心理疏导、日常运动和指标监测,以及科学用药和做好日常胰岛素注射记录等细节对患者进行护理,帮助患者形成合理的饮食方式和生活方式,培养乐观坚强的心态,以便患者能够更好地配合治疗及监测工作。这就需要医护人员总结以往糖尿病疾病的相关经验及教训,在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向医生报告,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提高医院的临床服务水平。

在本组研究中,了解到经过细节护理的患者满意者为21例,感觉一般者3例,护理满意度达到96.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比较差异显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烟酒史、不良饮食习惯等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同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经本研究表明,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细节护理辅助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许秀萍,朱玲玲,王素玲.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中的无缝隙护理[J].临床误诊误治,2010,23,(11):1093-1094.

[2]杨岳.护理干预对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率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1):10-11.

篇8:2型糖尿病病人的护理干预效果

关键词:糖尿病,不良行为,护理干预

糖尿病是目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 治疗需长期进行且慢性并发症可涉及心血管、神经系统、肾脏等全身各重要器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糖尿病病人越来越多, 估计我国现有糖尿病病人超过1亿人[1]。为了有效控制糖尿病的发生, 提高生活质量, 我院对54例糖尿病门诊病人的不良行为进行护理干预, 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门诊治疗的106例糖尿病病人, 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54例, 男34例, 女20例, 年龄35岁~80岁;对照组52例, 男32例, 女20例, 年龄32岁~75岁。两组病人年龄、病程、居住环境等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讲解糖尿病一般注意事项, 对其进行一般健康教育。干预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病人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运动方式、治疗用药等不良行为进行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2.1. 1 饮食不良方式干预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的最基本治疗措施。通过合理控制饮食可减轻胰岛B细胞的负荷, 有利于血糖水平的控制。不良的饮食结构和习惯会加重糖尿病的病情, 还可能导致糖尿病并发症及相关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的发生, 美国预防糖尿病计划 (DPP) 通过饮食治疗可使2型轻型糖尿病血糖能够完全恢复正常, 对糖耐量减低 (IGT) 病人进展2型糖尿病的风险下降78%, 使2型糖尿病并发症降低75%[2]。本研究干预组根据病人的体重、劳动强度计算出所需热量, 给每位病人制订了1份食物所含热量表格, 每日定时3餐, 平均分配。每月以电话或家访的方式对病人进行随访, 督促病人改变饮食方式, 当病人依从性较好时予以肯定, 反之予以批评。

1.2.1. 2 运动不良方式干预

适度的运动可使糖尿病病人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增强, 机体血糖水平明显降低。研究证明, 坚持有规律运动的糖尿病病人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可明显降低。一般每日坚持0.5h~1.0h, 每周至少运动5d, 根据个人兴趣选择散步、打拳、跳舞等有氧运动。本研究把干预组病人的联系方式制成名片, 组织成立了糖尿病俱乐部, 定期组织糖尿病病人进行各项体育活动, 既增加了病人运动锻炼的兴趣, 也加强了病人之间的交流。病人非常愿意参加俱乐部的各种体育活动, 并且能够持之以恒, 每天坚持锻炼30min左右。

1.2.1. 3 服药不良方式干预

糖尿病病人需要长期服用降糖药物, 并且定期监测血糖, 根据血糖高低增减药物剂量。大部分病人不能坚持长期服药, 有症状就服药, 无症状就停药。本研究告诉干预组病人用手机设置闹钟, 每天定时提醒病人服药, 以达到持之以恒, 不遗忘服药。还经常以手机短信的方式提醒病人服药。

1.2.1. 4 戒烟酒

吸烟、饮酒会加重糖尿病的病情, 还可引起高血压、肝硬化、心血管病变。本研究对干预组病人进行健康教育, 并通过家属做好思想工作, 督促病人戒烟、戒酒。干预组26例病人完全戒掉了烟酒, 28例病人戒烟、戒酒有一定难度, 控制最高允许饮酒量为50mL、啤酒20mL。

1.2.2 观察指标

干预1年后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后不良行为改变情况及空腹血糖。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3.1 加强健康教育,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健康教育是控制糖尿病的基础和前提, 正确的健康信念有利于病人消除不良习惯[3]。轻型糖尿病通过健康教育, 进行有效的饮食方式干预和运动方式干预即可获得满意的血糖控制效果, 不需要服用药物。

3.2 糖尿病病人实施不良行为干预的意义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 门诊糖尿病病人高脂肪高热量饮食、吸烟、饮酒、缺乏运动、有症状就服药、无症状就停药等不良生活方式使病情得不到很好控制, 增加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通过对干预组54例糖尿病病人的护理干预, 52例病人能够合理饮食, 50例病人改变了运动不良生活方式, 53例病人能够正确使用药物。干预组中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意识明显增强, 病人基本都能够自觉地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行为方式。干预组1年后与对照组比较, 空腹血糖明显降低, 干预组不良健康生活方式改变显著。因此认为, 有效护理干预可帮助病人认识问题, 提高信心, 使病人认识到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及进行护理干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从而自觉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岳文艳.糖尿病生活日记对患者自我管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 2012, 27 (1) :4-6.

[2]廖仁元, 莫朝辉.内分泌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1351.

篇9:2型糖尿病护理查房 胡韵婷

2型糖尿病是胰素相对缺乏而出现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性疾病,并发症多。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运动量的减少,2型糖尿病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近两年来,我院内分泌科收治2型糖尿病138例,通过住院治疗、护理、健康教育 和出院后的服务,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65例,女73例。年龄35-80岁,其中35-40岁18例,占13.04%,41-50岁26例占18.84%;51-60岁36例占26.09%;61-70岁37例占26.81%;70-80岁21例占15.21%。糖尿病病史2-25年。

2.护理

2.1 对症治疗的护理

2.1.1 胰岛素治疗的护理 2型糖尿病病人入院治疗患者多有应急状态(象发热,感染,恶心呕吐)或者危险状态如酮症酸中毒,胰岛素强化降糖治疗是必需的,用胰島素静脉滴注或胰岛素泵治疗。血糖下降过快有低血糖和脑水肿的危险,过慢影响降糖效果,加重组织的损伤。严密监测血糖,开始每小时测血糖并做好记录。有异常时及时报告,及时调节胰岛素的用量。病情好转改2小时或7次/日(三餐前后加午夜)测血糖,减轻病人的痛苦和费用。用胰素泵治疗,观察泵是否正常工作,加强病房巡视,防止导管脱落,打折导致胰岛素不能进入体内出现血糖升高。观察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对光反射,如病人神志清楚后出现恶心头昏等不适,立即报告医生,提示脑水肿。注意有无出冷汗,发抖,心慌等低血糖表现或者面部潮红,嗜睡,呼吸深大等高血糖酮症酸中毒表现。

2.1.2 输液的护理 病人入院时血糖较高,有时只用生理盐水加胰岛素静滴降低血糖,护士要看清医嘱,准确无误抽出胰岛素单位配好液体。输液过程中 观察血压、脉搏、心律、呼吸情况,注意防止发生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或不能平卧等急性肺水肿症状。密切观察尿量,见尿才能开始补钾,观察皮肤粘膜的弹性和干燥程度,记录每小时尿量和记录24小时出入量以便更好地了解病人病情。保持输液管道的通畅,一般用留置针。根据个体情况合理安排补液顺序和调节输液速度。

2.2饮食治疗的护理 从思想上认识到饮食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性[2],学会正确管理自已的饮食。掌握饮食治疗的其本原则:控制总热量,建立合理的饮食结构;均衡营养,碳水化合物60%,脂肪30%(不饱和脂肪90%,饱和脂肪限制10%),蛋白质10%。三餐分配1/5,2/5,2/5;清淡多纤维饮食,如各种蔬菜含有丰富的纤维素,有利于控制血糖减肥和通便,并含有维生素矿物质、,低脂少盐少糖,爱吃甜食的,用阿斯巴甜代替,它是一种非营养不含热量的甜物质,不影响血糖值的控制。不抽烟,适量饮洒。

2.3.健康教育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病人要终身面对。在医院治疗只能纠正代谢紊乱,满意控制血糖,消除症状。症状控制后病人回家要有认知的态度、行为的改变,即知信行。‘知信行是西方学者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行为理论模式。这一理论认为知识是行为的改变的基础,信念和态度是行为的动力。为了让健康教育有效,让病人有效地掌握相关知识,学会自我管理。

2.3.1 药物 向病人解答医生会根据个体状况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注射。告诉病人不要自已换药,在街上买药,如治疗效果不好与医生反应。特别是肝肾功能不太好的病人,有的口服降糖药会加重肝肾损害,毒性作用大。口服降糖药的病人要知道自已吃的是哪种降糖药,有哪些付作用,是餐前服用,餐前多长时间,还是餐中服用,作用时间。上胰岛素治疗的,要餐前10到15分钟皮下注射,注意皮肤消毒,更换注射部位,抽吸准确的剂量,用胰岛素笔的,知道正确使用方法。出现不适,如呕吐,腹泻,发热 感冒,及时和医生联系,可能换药或调节用药剂量和加用抗生素。

2.3.2.运动 运动治疗是尊循“五驾马车”的原则,即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定期监测、糖尿病病人的自我管理教育[3],坚持长期规律的运动,有利于提高糖尿病病人的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和体重,促进血液循环,改进脂肪代谢紊乱,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每个病人根椐自已的爱好和身体状态,选一种适合自已的运动,坚持锻炼,建立病人运动档案,进行监测。急性感染和急性并发症的病人不宜运动,运动量不宜过大,以步行为主,如打太极拳,骑自行车,做家务活等活动。运动循序渐进,慢慢地增加,要持之以恒,不能随意中断。

3.出院后服务

要巩固糖尿病病人的治疗效果,尽量将血糖控制在好的状态,以减少并发症和减少再次住院。

出院后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我们采用多种模式进行出院后服务,强化糖尿病人的自我管理教育并起到定期监测作用。

3.1.设立糖尿病热线服务电话 告诉每个病人如有不记得的不懂的问题,打电话咨询,有专门的医护人员为糖尿病病人解答和服务。病人有不适时,出现异常情况,拔打热线电话进行咨询,热线电话24小时开通,为病人排忧解难。

3.2 随访 随访是监测病人教育自我管理有效方法,通过问和看了解病人的状态。 对于经常参加倶乐部活动的血糖控制好的病人,进行电话随访,询问各方面情况,叮嘱病人注意饮食调节和运动,鼓励病人继续努力。对于住在偏远农村很少来倶乐部活动的病人,定期上门随访,测血糖和其它情况的检查,指导饮食调节,用药和运动,以提高糖尿病人的生活质量,出院随访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有积极的影响

4 小结

通过138例糖尿病的病例分析,可以看出糖尿病好发年龄在50-70岁,占总数的52。89%,最年轻的在35岁,40岁以下占13。04%,糖尿病越来越年轻化。主要并发症是视神经病变和周围末稍神经病变,这两种并发症导致残疾—失明、截肢,严重危害病人的生活质量。我们以防为主,在住院期间进行心理疏导和护理,取得病人的信任,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使病人学会自已管理自已。出院后通过热线电话、随访等服务,达到病人积极参加运动,调节生活方式,调配饮食,大大减少再次住院,巩固了治疗成果,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参考文献

[1]鲁元,王疗山.糖尿病足护理关键问题的探讨.中华护理学杂志2004年10月第10741

[2]花霞.血糖生成指数在糖尿病饮食治疗和教育中的应用现状.中华护理杂志2008,43(6):553-555

上一篇:致良知心得下一篇:民间小额贷款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