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参观游学教育

2024-04-28

清华大学参观游学教育(精选8篇)

篇1:清华大学参观游学教育

清华大学参观游学教育

清华大学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是中国最高学府,前身是清华学堂,地处北京西北郊繁盛的园林区,是在几处清代皇家园林的遗址上发展而成的。2010年《福布斯》评出14所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清华是亚洲唯一上榜的大学。(清华大学参观游学教育)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清华,自它诞生起,就担负起民族的兴旺,中国的崛起的重大责任和使命,一百年来,清华为中国培养出了众多的学术大师、兴业之士、治国之才,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为国家和民族奠造了宝贵的人文传统。知名校友如杨振宁、李政道、华罗庚、胡适、梁启超、竺可桢、高士其、姜立夫、闻一多、曹禺、梁实秋、李健吾等。

清华大学景点

清华主楼:1966年5月落成,建筑总面积近8万平方米,是由清华大学有关专业的师生结合毕业设计而自行设计的校园杰作之一。由“西主楼”、“东主楼”和“中央主楼”三部分组成,并以四个“过街楼”联成一个整体。整个建筑气势雄伟,浑然一体,是清华校园中规模最宏大的建筑群,体现了清华师生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清华主楼不仅在教学、科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是学校举办重大活动、接待重要来宾的主要场所。美国总统布什、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等许多政界领袖和诺贝尔奖获得者等学术大师、著名跨国公司总裁等企业名流,都曾在中央主楼向清华师生发表演讲。

第六教学楼:由台湾裕元集团捐资800万美元,清华大学注入7500万元人民币兴建的第六教学楼,于2003年建成使用,命名为“裕元楼”。有7000多个座位,是目前清华规模最宏大、设施最先进的教学大楼。

新土木馆:由香港何善衡慈善基金会捐资兴建,1998年落成,命名为“何善衡楼”,又称新土木馆。该馆是清华土木工程学科教学与科研工作的一个重要基地。

综合体育中心:由香港曹光彪先生捐资兴建,清华建筑设计院设计,占地12600平方米,主要用于体育比赛、大型演出、集会和体育课,还可为校体育代表队的训练和同学的日常锻炼提供场所。主馆包括三个标准篮球场及5000个座位。2001年建成使用以来,每年的开学和毕业典礼均在这里举行。清华大学90周年校庆大会和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篮球比赛也曾在这里举行。

跳水馆:这是具有国际标准的比赛场馆,总建筑面积达到9400平方米,拱形建筑,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设计,包括一个游泳池和一个跳水池,共有1208个观众席位。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跳水比赛在此举行,学生公寓:总建筑面积近37万平方米,集运动、娱乐、住宿、生活于一体的现代化学生公寓,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的氛围。

二校门:清华建校之初最早的主校门,是一座古典优雅的青砖白柱三拱“牌坊”式建筑。门楣上书刻有清末大学士那桐的手迹“清华园”三个大字。因1933年至1934年间校园扩建有了新的大门后,这座最早的校门就被称之为“二校门”了。它一直是清华大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新竹清华也有同样的建筑模型。作为清华象征的二校门,见证了清华大学日新月异的发展和飞跃;它历春夏秋冬,经风吹雨打,默默地迎来送往每一位清华人。它不仅仅是清华园的鲜明标志,更是长期以来清华人勤奋求实、荣辱不惊之品格的象征。“文化大革命”中曾被毁,后恢复重建。(清华大学参观游学教育)

日晷:位于礼堂前大草坪南端的古典计时器――日晷,1920届学生毕业时献给母校。下部底座镌刻着1920级的铭言“行胜于言”的中文及其拉丁文译文,“行胜于言”从此成为了清华的校风。这种校风使清华培养了一大批脚踏实地、报国奉献的优秀人物。

清华学堂:这座青砖红瓦、坡顶陡起、具有德国古典风格的建筑始建于1909年,是建校初期的主体建筑。总面积4650平方米。1925年,清华在此设立“国学研究院”,著名的“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以及著名考古学家李济、文学家吴宓等在这里荟集,形成了清华大学“中西融会、古今贯通”的办学风格。

清华学堂:这座青砖红瓦、坡顶陡起、具有德国古典风格的建筑始建于1909年,是建校初期的主体建筑。总面积4650平方米。1925年,清华在此设立“国学研究院”,著名的“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以及著名考古学家李济、文学家吴宓等在这里荟集,形成了清华大学“中西融会、古今贯通”的办学风格。

工字厅:清华园是清康乾时期熙春园的一部分,咸丰登基以后把此园赐予其弟,易名为清华园。工字厅原名工字殿,是清华园中之主建筑。因其前、后两大殿中间以短廊相接,俯视恰似一“工”字,故得名。工字厅原有房屋100余间,总建筑面积约2750平方米,院内曲廊缦折,勾连成一座座独立的小套院,形成这组建筑的主要特色。工字厅门口匾额“清华园”三字为咸丰御笔。

水木清华:水木清华是清华园里最幽静之处,是学生晨读和休息的好去处。山林之间掩映着两座玲珑典雅的古亭。正额“水木清华”四字,出自晋人谢混诗句:“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两旁朱柱上悬有清道光进士,咸丰、同治、光绪三代礼部侍郎殷兆镛撰书的名联:“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南西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

自清亭:自清亭原名“迤东亭”,在工字厅东墙外的土山上。朱自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散文家和诗人,曾任清华大学文学系主任。他的散文风格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字秀丽著称于世。如“荷塘月色”一文,以清华园景物为描写对象,已成为传世美文,为一代代中学生之国学范文。1948年,他因拒领美国救济粮在贫病中逝世,表现出了崇高的民族气节。1978年为纪念朱自清先生,将此亭命名为“自清亭”。

闻亭:它是一座古式六角亭,原为一座钟亭,建校初即有之,为号令全校作息而设。亭内有大钟一口,径可四尺。钟声清脆,远及海淀。闻一多是中国著名的诗人、学者,在《周易》、《诗经》、《庄子》、《楚辞》的研究中有相当的成就。抗日战争期间,他目睹国内反民主的独裁政治,拍案而起,1946在昆明被暗杀。为了纪念在昆明遇害的闻一多先生,将该处命名为“闻亭”,亭内匾额由闻一多先生1921年的同级同学集资建成,“闻亭”二字由著名优生学家潘光旦教授所书。1986年清华师生在闻一多先生逝世40周年之际,修建了闻一多雕像,使“闻亭”景观益显庄严美观。(清华大学参观游学教育)

新水利馆、电机馆、同方部:位于大礼堂东侧,从北而南分别是新水利馆、电机馆、同方部。胡锦涛总书记曾在新水利馆学习。它的旁边是电机馆,朱镕基总理曾在此度过四年的求学时光。南面的同方部是当年梁启超先生作著名的《君子》演讲的地方,此次演讲之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从此成为清华的校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清华学子为强国富民而刻苦读书。

篇2:清华大学参观游学教育

清华大学:理科楼、图书馆、大礼堂、同方部、清华学堂、水利实验馆、土木工程馆、世纪鼎、日晷、二校门、闻一多像、清华池、水木清华、工字厅、古月堂、荷塘月色、近春园遗址公园。(北大清华参观游学)

清华主楼:1966年5月落成,建筑总面积近8万平方米,是由清华大学有关专业的师生结合毕业设计而自行设计的校园杰作之一。由“西主楼”、“东主楼”和“中央主楼”三部分组成,并以四个“过街楼”联成一个整体。整个建筑气势雄伟,浑然一体,是清华校园中规模最宏大的建筑群,体现了清华师生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清华主楼不仅在教学、科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是学校举办重大活动、接待重要来宾的主要场所

日晷:位于礼堂前大草坪南端的古典计时器――日晷,1920届学生毕业时献给母校。下部底座镌刻着1920级的铭言“行胜于言”的中文及其拉丁文译文,“行胜于言”从此成为了清华的校风。这种校风使清华培养了一大批脚踏实地、报国奉献的优秀人物。

水木清华:水木清华是清华园里最幽静之处,是学生晨读和休息的好去处。山林之间掩映着两座玲珑典雅的古亭。正额“水木清华”四字,出自晋人谢混诗句:“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两旁朱柱上悬有清道光进士,咸丰、同治、光绪三代礼部侍郎殷兆镛撰书的名联:“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南西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

自清亭:自清亭原名“迤东亭”,在工字厅东墙外的土山上。朱自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散文家和诗人,曾任清华大学文学系主任。他的散文风格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字秀丽著称于世。如“荷塘月色”一文,以清华园景物为描写对象,已成为传世美文,为一代代中学生之国学范文。1948年,他因拒领美国救济粮在贫病中逝世,表现出了崇高的民族气节。1978年为纪念朱自清先生,将此亭命名为“自清亭”。(北大清华参观游学)闻亭:它是一座古式六角亭,原为一座钟亭,建校初即有之,为号令全校作息而设。亭内有大钟一口,径可四尺。钟声清脆,远及海淀。闻一多是中国著名的诗人、学者,在《周易》、《诗经》、《庄子》、《楚辞》的研究中有相当的成就。抗日战争期间,他目睹国内反民主的独裁政治,拍案而起,1946在昆明被暗杀。为了纪念在昆明遇害的闻一多先生,将该处 命名为“闻亭”,亭内匾额由闻一多先生1921年的同级同学集资建成,“闻亭”二字由著名优生学家潘光旦教授所书。1986年清华师生在闻一多先生逝世40周年之际,修建了闻一多雕像,使“闻亭”景观益显庄严美观。二校门:清华建校之初最早的主校门,是一座古典优雅的青砖白柱三拱“牌坊”式建筑。门楣上书刻有清末大学士那桐的手迹“清华园”三个大字。因1933年至1934年间校园扩建有了新的大门后,这座最早的校门就被称之为“二校门”了。它一直是清华大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新竹清华也有同样的建筑模型。作为清华象征的二校门,见证了清华大学日新月异的发展和飞跃;它历春夏秋冬,经风吹雨打,默默地迎来送往每一位清华人。它不仅仅是清华园的鲜明标志,更是长期以来清华人勤奋求实、荣辱不惊之品格的象征。“文化大革命”中曾被毁,后恢复重建。

这个建筑应该是我们最熟悉的了,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此合影留恋,在这我们也能感受到清华大学所蕴育的独特的精神魅力。

今天的清华大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新时代的清华人继承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努力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走进北大,一直是我多年的愿望,因为北大是所有学生的梦想天堂,能在那里学习,可以让自己的未来更加辉煌,让生命之书添上光辉的一笔!终于,我来到了北大,看到了这所我梦寐以求得大学,我的心情非常激动,看到了北大的校门,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未来。(北大清华参观游学)

北大体育馆:体育馆位于北京大学校内东南区,是2008年奥运会乒乓球比赛专用馆。2004年4月至6月,该项目业主单位北京大学向国内外公开征集设计单位,并从6家应征单位中选中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设计方案。同年7月,根据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节俭办奥运的精神,对总体设计、场馆功能、规模控制、材料选用进行了优化设计,确定最终方案。体育馆“中国脊”的设计构思,充分展现了北京大学人文环境的造型理念和乒乓球运动的精神内涵。在功能定位上,本着“综合利用、服务学校、兼顾社会”的原则,在满足2008年奥运会乒乓球比赛的同时,还设置多项体育场地和设施。不仅能满足学校教学、训练、娱乐等功能服务,还为周边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体育活动场所,并能举办国际、国内大型体育比赛和其它大型活动。

博雅塔:

博雅塔,是使用功能、艺术造型、环境协调三方面高度统一的建筑杰作。它在未名湖中的倩影深印在北大莘莘学子的心中。博雅塔位于未名湖东南的小丘上,是仿通州燃灯古塔、取辽代密檐砖塔样式建造的。它原是校园供水水塔,其独具匠心的设计构思,乃燕园构建的神来之笔。巍峨的博雅塔和它周围的松柏以及波光荡漾的未名湖构成燕园的一大景观。由于建筑位置的巧妙,在北大内外,从梁柱、古树之间,时见它的身影,更增几分秀丽神奇 未名湖:

未名湖之于北大的意义,似乎汉唐之于中国一样,除了它本身所固有的美丽之外,更多的已经凝结为一种文化意义上的象征。未名湖是北大的灵魂,作为一种表征北大的意象而深入人们的脑海之中。未名湖很静。她安然地躺在燕园之中,周围起伏的地势与湖岸交接形成的流畅的线条,将未名湖勾勒得如同一块温润的软玉。湖畔杨柳依依、曲径通幽,则使她显得更加淡泊宁静。未名湖被未名北路和未名南路合抱,沿北路东去,漫步湖边,可以体验到未名湖美丽的神韵。风过无痕,水面上却泛起粼粼波光,湖周围树木葱茏,春天鹅黄、夏日浓密、秋季金黄灿烂,季季各有不同,但未名湖的神韵却不会变。到了冬季,未名湖上坚冰成型,湖面上就是滑冰人的天下了。每天下午,无数校内校外的滑冰爱好者齐聚湖面,偶尔会排成长队,也间或会撞成一团,一时间欢笑声、尖叫声齐齐响起,那青春飞扬的景象,哪还有半点冬日的寒意。

北大的山水之间,群楼之处,就是北京大学的图书馆了,这座建筑隐约透着一种迷人的古典气息,这所图书馆是全亚洲最大的图书馆,藏书最多的图书馆,约有五千多册图书,在这书的海洋中,我们是快乐的,生活是充实的,知识是丰富的,这也是北京大学最吸引人的地方。(北大清华参观游学)

篇3:清华大学参观游学教育

一、海外短期游学的兴起

“游学”一词历史悠久, 是世界各国、各民族文明中, 最为传统的一种学习教育方式。现代教育意义上的游学, 是20世纪随着全球化发展进程而产生, 并逐渐成熟的一种国际性跨文化体验式教育模式。游学的本质是文化的融合, 目的主要在于帮助参与者开阔视野, 培养国际化的视角。

短期游学可以分为3种, 包括语言类游学、特色游学和定制游学。语言类游学以英语类最为流行, 而个性化的定制游学则逐渐成为时尚新宠。游学的目的地以欧美国家为主, 如美国、加拿大、英国, 其他还有日韩国家、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香港、台湾等。早期, 海外游学以长期的交换学生为主, 现在, 短期的一周到一月的海外游学方式则更受欢迎。

我国的游学产业已经走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历程, 就发展程度而言, 仍处于起步阶段。过去, 游学的主要形式以中外双方学校之间的互访或者学术交流为主, 成员都是本校学生, 由老师带队。而现在, 游学的流行催生了大量的商机, 各种私人的培训机构也纷纷提供特色的游学服务。对于有出国意向的学生而言, 游学是一个提前考察国外环境的机会;对于其他人来说, 游学则为他们提供了一段体验国外生活和文化, 丰富阅历的独特经历。游学对象包括从小学到大学的学生, 其中又以大学生为主。大学生海外游学相较之下发展时间较久, 整个体系也比较成熟。

二、大学生的短期游学热

全球化是无法避免的世界发展趋势, 全球化下的中国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激烈的就业竞争要求大学生成为全方位的复合型人才, 学识渊博也不仅仅是指书看得多, 还要求大学生们有国际化的思维方式。“国际视野”开始成为高校培养人才的热门目标。很多高校不仅热衷于把国外名校的教授“请进来”, 也希望把学生“送出去”。诸多国内高校都有和国外名校合作的交换项目, 学生利用假期远赴海外进行游学交流。

除此之外, 很多大学生也主动通过各种私人的培训机构参与游学项目, 而这也逐渐成为大学生假期海外游学的新生主力。其原因在于并不是所有的高校都办有交换项目, 而且高校自办的项目一般都要求严格, 名额有限, 同时也不是所有的项目都符合学生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大学生自身的目的和需求提供游学国家和游学项目的培训机构就变得分外受欢迎。上海的某培训机构今夏推出了到英国、新加坡、香港的游学项目, 仅香港一线就有4个团次152人。计算下来, 今夏仅一个培训机构就有四百多人参与。而在全国, 类似的游学机构数不胜数。大学生选择游学作为一种自主教育方式, 已成为一种潮流。根据调查结果显示, 参与游学的大学生从大一到大四不等, 其中大二大三占的人数较多。

那么, 为什么大学生如此热衷于选择短期游学呢?根据调查结果, 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1.拓宽视野, 结交朋友, 提升自我。

采访的部分学生表示, 自己想要利用假期到外面走走看看, 但又觉得单纯的旅游不能满足提高的需求, 而游学到国外的名校里感受一下不同的教学模式, 和对方的学生一起合作学习, 在思维方式和能力上都是一个很大的突破。课余还可以去当地逛逛, 既满足了假期充电的需要, 也满足了旅行的愿望。

2.提前考察想申请的学校和国家。

在受访学生中, 不乏想要申请国外名校的。他们认为在申请之前, 应当切身到校园里感受一下氛围和教学方式, 判断是不适合自己, 或者和该校的教授同学保持联系以获取信息, 这对自己以后做出申校选择非常有益。

3.家长的选择。

很多家长希望孩子能拓宽视野有效利用假期, 选择报团参与海外游学既有教育意义又能出去增长见识, 而且在安全上也比较有保障, 家长比较放心。

三、海外短期游学的利与弊

短期海外游学作为一种自我教育方式, 对大学生来说有什么有利的地方呢?短期游学至少有三点功能:提高能力、考察学校、游览当地。

对于语言类游学而言, 在纯外语环境下学习, 能帮助学员快速提高外语水平, 从日常生活方式等各方面加深其对该语言的文化的了解;同时, 很多短期游学需要完成课业才能拿到结业证书, 这就有利于提高学员的独立能力,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而参观国际著名学府, 本身也会对学员产生激励作用, 树立人生理想;最后, 对于想要出国的学生而言, 游学是一个建立良好签证记录、为将来顺利获得留学签证奠定基础的机会。

然而, 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尽管对学生来说游学有很多有利点, 但同时也存在很多弊端。首先, 短期。短期注定了参与游学项目的大学生无法深入地了解当地的文化或教学, 只能留存一个大概的印象。至于这种印象对参与者来说能有多大作用, 就不得而知了。其次, 质量。游学产业并没有规范化, 尽管今年教育部等四部委联合下发通知要求, 不得以盈利为目的组织冬夏令营, 但打着游学之名行盈利之实的各类机构依旧猖狂。一方面收取高额的报名费用, 一方面却敷衍学生, 根本没有有意义的课程安排。游学就完全失去了其教育意义。最后, 费用。根据调查, 游学地点在港澳等地一周的费用约一万左右, 而到欧美国家则需要四五万元, 如果是时间较长的行程, 费用则更加高昂。这些费用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四、完善游学教育方式的建议

很显然, 游学已经成为了一个具有很大潜力的新兴教育方式了。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教育作用而不是沦为某些机构的牟利途径, 值得深思。

我国出国游学市场尚未完善, 市场准入门槛很低, 直接导致了海外游学机构质量参差不齐, 鱼龙混杂。目前办理境外游学的机构比较多元化, 除了旅行社, 还有留学机构、语言培训机构等。这些机构多多少少都跟游学能沾上边, 甚至一些咨询公司也介入到游学项目中来。据了解, 只要注册成立一个公司, 有生源, 就可以把游学项目做起来。这类的游学项目效果到底怎么样, 也可想而知了。

由于缺乏监管和标准化, 很多机构在收费标准方面也显得很模糊。费用在住宿、吃饭、用车和师生配比等方面有很大的操作空间, 甚至很多机构还人为地设立了消费陷阱。对于付出高额费用怀有期待的学员来说, 这种行为无疑是一种伤害。诚然, 这些商业机构的本身的目的就是盈利, 但作为以提供教育培训为主的企业, 保证其教育质量是基础。结合以上, 对于游学的发展, 提出几点建议:

1.政府加大监管, 规范游学市场。

我国游学市场处于起步阶段, 各种行业标准尚未制定。在这种情况下, 政府应当制定准则, 提高市场准入门槛, 核定物价标准, 提高这种具有教育性质的商业活动的质量, 以避免浑水摸鱼的商业机构从中牟取暴利, 伤害学生和家长。

2.游学机构自我监管, 促进行业规范发展。

目前国内已经有一些发展较久, 比较正规又具有口碑的游学机构了。通过市场经济的运行, 高质量的游学机构能够淘汰低劣的, 推动市场良性发展, 并形成一套游学市场的行规。游学机构的对象比较特殊, 是学生群体, 而游学项目也需要和学校合作, 其实质是一种短期性的教育培训。在竞争激烈的今天, 推出符合学生和家长需求的游学产品, 树立行业口碑, 才是企业的长久之计。

3.学生慎重选择, 仔细比较。

很多大学生在选择游学机构的时候, 只是看一下项目介绍和展示就决定报名了, 但这些情况并不能真实反映该机构的实际情况。为保障游学之行的含金量, 大学生应仔细比较, 理性判断, 最好联系曾经参与过该项目的学员真实的考察其实际情况。

游学市场的完善非朝夕之功。在这段发展过程中, 殷切的希望法律法规、行业规范能够尽快出台, 为游学产业的良性发展保驾护航, 也是为莘莘学子们的利益提供保障。

五、结语

篇4:清华大学参观游学教育

随着留学产业在国内的蓬勃发展,这条产业链上的衍生需求——被称为“微留学”的海外游学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相关产品和项目也日趋成熟。学生们在假期中,带着“开阔视野,独立生活”的希望奔赴海外,在游览异国的同时到知名院校进行课程培训或文化交流等活动,达到“游”和“学”的双赢目的。

《留学生》专访了East West教育集团亚洲区总监Rebecca,她向《留学生》记者讲述了近年来游学市场的发展路径,成长经验。

留学生:这些年来,与你们合作的中国机构有哪些?

Rebecca:我集团近年来与多个国内知名机构都有友好的合作,如:新东方、携程、环球雅思、中国青年交流中心、山西省教育厅、北大、清华紫光等。

留学生:过去几年,大概有多少中国学生参加你们的游学项目?中国学生喜欢选择哪些路线?

Rebecca:近三年已经有上万名中国学生参加我集团的游学项目。中国学生喜欢选择的路线有:科学营、全球领导力标杆之旅、剑桥两周欢乐之旅、美国1周名校学习+1周常青藤名校游、美国八大名校经典游、英国牛津大学學习+穿越欧洲5国梦幻之旅、英国牛津名校學习營+英国之旅以及多条欧洲线路等。

留学生:国际游学在欧美发展了半个多世纪,已经形成很成熟的跨文化体验模式,据你的观察,在中国这边的发展情况怎样?

Rebecca:国际游学项目近几年发展的速度很快,游学项目目前也被称作“微留学”,顾名思义就是以后留学的一个预热跟短期的彩排。现在很多家长都希望以后孩子能出国去留学,但是可能对孩子以后一个人出国的生活学习不放心,或者担心孩子不能适应国外的生活,所以越来越多的家长都希望有机会能提前去国外,看看那边的生活学习方式,提前体验一下,海外游学活动恰好提供给孩子们这样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所以这种情况下,国际游学的市场前景非常乐观。

然而,目前市场上很多的家长对游学活动的理解不是很到位,觉得它跟传统的出国游差不多而且费用要贵,不划算,其实区别还是很大的。游学活动包涵的很多都是普通境外游提供不了的,像高校参观交流、专项课程学习、当地家庭寄宿、学校公寓寄宿生活等等。

留学生:申请与参加你们的游学项目,对于学生升入大学的辅助材料有无帮助?

Rebecca:对于学生升入大学,现如今的教育除了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外,也要更加注重对学生全球视野的培养,“读万卷书”还需“行万里路”,而国际游学项目也正是提倡学生们要跨出国门,亲身去体验异国风情。中国孩子积极、热情,乐于参与,英文功底也越来越好,与国际学生相比有明显的优势;提前适应留学生活,对将来孩子留学申请也都是很好的可以加分的条件。

留学生:你们的游学路线是如何规划制定的?有无秉持何种规则?

Rebecca:根据我当集团教育总监多年的经验,我们制定的游学线路最基本的要求有如下几点:

A、让学生参加的世界著名景点多,并且让学生不会感到累;

B、为让学生提高学习知识,我们制定的线路以学习与旅游相结合;

C、一般上课期间入住寄宿家庭、让学生亲身感受西方家庭的温暧,旅游期间入住酒店;

D、线路经典而费用低廉。

留学生:近年新开发的项目中,“英国社会调研项目”这类项目是否越来越受到学生的重视?

Rebecca:是的。学生都很喜欢这类项目。这类项目越来越受到学生重视的原因如下:

A.英国是欧洲最发达国家之一,世界金融中心之一,资本市场成熟及发达;

B.社会治安良好,高度法治,尊重人权,保护私产;

C.享受免费医疗福利,自由购置英国物业;

D.高质素的教育;

E.英国的学校举世闻名,16岁以下子女可享受免费公立学校教育,可享一流纯正英式教育;

F.英国允许双重国籍;持英国护照全世界通行,可在欧盟自由工作及生活。

I.中国学生回国后还可保持与接待家庭的友好通信联络,维持终生的友谊。

J. 帮助学校培养一流人才,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佳的机会的同时提高学校的社会知名度和良好的社会声誉。这类项目现在越来越受到学生的重视!

留学生:你们的项目中“英国3周雅思培训+考试+免费名校申请”是怎样的?申请这样的项目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Rebecca:学生到英国牛津开始三周的雅思培训,由考官教辅英语,针对听说英语、口语的强化练习,英语写作,真题演练,然后进行考试和考试后的辅导,最后与剑桥大学的国际学生一起交流,听著名教授演讲;期间还可以去各处游玩,参观市长办公室,听市长的演讲等等;参加此项目,我们可以根据学生要求帮助学生免费申请英国的大学。

所有想考雅思的在校大、中学生及有意的出国或想提高语言能力的人士,都可申请此项目。

留学生:你们已经举办了那么多届的游学项目,从你们的观察来看,对中国的游学生有什么特点?

Rebecca:我对中国学生的认识主要有如下几点:

A.中国学生读书用功,看重成绩,却缺乏创造力;

B.英语交流能力差;

C.讲人情,害怕冲突,有意见也不愿意明说,喜欢私下解决;

D.学生大部分比较内向含蓄,不善于表达感情,缺乏幽默感;

但是,来自中国的游学生非常聪明、好学,在游学过程中,他们不断地改正取得进步。他们做得越好越好。

篇5:英语游学夏令营 参观游览学英语

User User 英语游学夏令营 参观游览学英语

暑假既不耽误学习又可以出去玩,什么样的夏令营才能满足这个条件?育路夏令营网小编对自己网站所代理的20多家夏令营机构线路进行对比分析,英语游学夏令营满足了学生暑假既不耽误学习又可以出去玩的条件。英语游学夏令营有什么特色?线路有哪些?育路小编根据多年夏令营运作经验对英语游学夏令营进行特色总结并做了相关线路推荐,内容如下:

英语游学夏令营(http:///xialingying/english/)将英语的学习与游览观光融合在一起,游览国内著名历史文化遗迹和旅游景点过程中穿插英语讲解,安排营员以英语任务式游览,使孩子在真实的轻松的日常生活状况中提高英文口语,培养英语学习兴趣。

推荐一:新东方酷学酷玩北京英语游学营

融英语学习于北京游学,知识与游历双丰收!

畅游清华、北大等名校及故宫、长城、颐和园等著名景点。所有旅游景点均为全英文导游词,看似难以接受,但导游老师简单而灵活的英语运用,会让孩子们轻松吸纳,听而易懂,说而流畅。

名师讲座汇集大家:营内活动专门为同学们请来新东方人生规划大师、留学规划大师、以及新东方创始人为大家倾情奉献。

推荐二:环球雅思本土留洋英语体验夏令营

身未动,心已远。不出国门的全景留洋体验!

纯英语环境,情景教学法在立体式的教学中了解欧美文化,培养英语学习兴趣; 模拟出国流程,在活动过程中的英语交流全面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认识世界著名建筑,了解背后的人文历史故事;解读西方节日民俗风情,动手制作经典西方美食;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锻炼独立自理能力,为未来的出国计划做好充分准备!

推荐三:世纪明德“快乐小达人”—口语主题营

☆巩固英语知识,锻炼口语能力

教授科学英语学习方法,培养英语学习兴趣,打造英语小达人。

☆体验美国文化 入住“美国城市”,感受异域文化,培养国际视野。

☆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

经历多彩活动,快乐始终相伴,欢声笑语不停歇,学得踏实,玩得痛快。

☆专业的师资队伍

外教亲自指导,辅导员全程陪同,北大清华外语系学长介绍英语学习经验,英语学习不再难。

User Page 1 育路夏令营网(http:///xialingying/)User User ☆寓教于乐

快乐英语,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快乐游戏,快乐相处,快乐心情,快乐体验,快乐旅程。

如果想了解英语游学夏令营更多详情,可登录育路夏令营网进行在线咨询或电话咨询,英语夏令营全国咨询服务热线:400-088-6518

篇6:清华大学游学记

清华大学游学记

 

高新实验小学六一班 凌艺宸

年的寒假,我来到了清华大学。九天的清华生活,让我近距离地感受着清华,对清华有了深入的了解。

清华大学始建于19,最初又叫清华学堂,是清朝时建立的预备学校,尽管已历经百年,它仍然是我国的最高学府,是每个学生心目中的圣地,也是我想要努力去实现的梦想。

一、正门

来到清华正门,在小小广场的中央横卧着一条长长的石碑,碑的正面刻着四个由毛泽东亲笔手书的大字“清华大学”,而碑的背面则是八字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是这样简朴的校门让我对清华大学不由肃然起敬,这里大师云集,人才济济,但清华并不以此为傲,始终坚守着低调、朴素、内敛的本质。

沿着连接主校门的道路往前走,沿途分布着建筑馆、明理楼等建筑,不到十分钟就来到了中央主楼区。这是一座仿照莫斯科大学主楼样式建造的建筑物,是整个清华的中心,美国总统布什在清华的演讲就是在这里进行的。

二、荷塘月色

从西门进入清华,沿清华路前行大概500米,转而沿近春路向北行大概1000米就到了近春园,你还记得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吗?――“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不过现在正是冬季,荷塘上结了厚厚一层冰,几个小孩子正在滑冰,阳光洒在冰面上,照在人身上,这里如同美丽的“世外桃源”。

三、二校门

这是清华的象征性建筑物,由乳白色的石头彻成,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www.fwsir.Com)石门上有“清华园”三字。穿过石门向北来到一片大草坪,草坪的南面筑有一个石座,石座上端放置着日晷,石座的侧面刻有“行胜于言”四个字,这是清华的校风,我也要牢牢记住这四个字,把它做为我今后行为处事的准则,随时提醒自己少说多做。

……

清华的历史、文化底蕴、建筑、景色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清华的学生更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在清华的这段时间,我每天骑着自行车在校园里闲逛,可从没看到过一个学生在校园里悠闲地散步,他们大都行色匆匆地出入教学楼和图书馆。即使是在食堂,我也没看到过三三两两围坐着就餐、闲聊的学生,他们大多匆匆而来,快速地吃完后又匆匆离开前往教学楼和图书馆。时间对他们来说是最可宝贵的,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担负着怎样的责任。

篇7:北大清华游学指南(推荐)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北京大学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北大清华游学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高校于1952年进行院系调整,北京大学成为一所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大学的校友和教师有400多位两院院士,中国人文社科界有影响的人士相当多也出自北京大学。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大学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建设的新时期,并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两所大学之一。

北京大学校园占地总面积约7000亩,分为燕园校区、医学部校区、昌平校区、大兴校区、无锡校区和深圳研究生院校区6个部分,其中燕园校区是北京大学本部,占地面积1.95平方公里(合2925亩)。

北大校园分为校本部、医学部、昌平校区、大兴校区、无锡校区和深圳研究生院6个部分,本部又称燕园,包括淑春园、勺园、朗润园、镜春园、鸣鹤园、蔚秀园、畅春园、承泽园等,在明清两代是著名的皇家园林,数百年来,其基本格局与神韵依然存在。校园北与圆明园毗邻、西与颐和园相望。北大充分利用了这一难得的历史遗产,营建了风景如画的校园环境,使之既有皇家园林的宏伟气度,又有江南山水的秀丽特色。这里不仅有亭台楼阁等古典建筑,而且山环水抱,湖泊相连,堤岛穿插,风景宜人;校园内古木参天,绿树成荫,四季常青,鸟语花香,园林景色步移景异。美丽的湖光塔影伴随着大师的背影,这正是燕园中最美的图画。著名的‚一塔湖图‛指的就是未名湖湖畔的景色。

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到访北大,并做了精彩讲话。讲话中,总书记爆料说自己任职中央以来,已经5次造访北大。

百年纪念讲堂,值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之际崛起于燕园,其兴建得到李岚清等国家领导人密切关注和校内外各界大力支持。讲堂自2000年5月运行,依托北大得天独厚的人文环境,传承其前身五十年代大饭厅和八十年代大讲堂的厚重历史底蕴,践行会议中心整体服务思路,始终遵循‚服务学校,服务师生‛的工作宗旨,以弘扬高雅艺术、繁荣校园文化、服务素质教育为己任,力争成为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对外展示的形象窗口之一。

作为一所现代化多功能校园剧场,讲堂坐落于燕园中心位置,建筑面积1.26万平方米,建筑物最高处为34.8米,地上主体三层、地下一层,建筑风格独特,硬件设施一流,内设拥有2063个座位的观众厅,以及多功能厅、化妆间、排练厅、纪念大厅、四季庭院、会议室、展廊、贵宾接待室、观众休息厅等场地资源,另有先进舞台机械及自动控制系统、电影数字立体声还音系统等专业设备。运行以来,讲堂在配合学校重大活动基础上,每年承接推出文艺演出、电影放映、讲座、典礼、会议、展览、新闻发布等活动数百场,逐渐朝着成熟的综合性多元化剧场迈进。(北大清华游学指南)

在探索、起步、成长的各个阶段,讲堂在‚以人为本,科学管理;服务师生,繁荣文化‛工作理念指导下,始终坚持外树形象,内强管理,内外品质兼修,以品质促发展。在准确定位基础上,讲堂着力打造‚高雅艺术殿堂‛和‚素质教育课堂‛的双重品牌,深化‚以我们不断努力,赢得您更多满意‛的服务理念,对内倡导民主工作作风、科学管理制度模式和人性化的管理方法,在营造和谐向上‚家‛文化的同时,推行人才战略、重视队伍建设,紧跟会议中心整体前进步伐,稳步推进讲堂各项工作健康开展,并将通过打造更多品牌、提供更优服务,答谢各方厚爱与厚望

图书馆已经建立110周年了。

图,是指北京大学图书馆,它有1100多万册(件)文献资料,是亚洲高校第一大图书馆,在这里蕴育出无数的杰出学者,是名副其实的学术殿堂。陈独秀、蔡元培、胡适、李大钊、闻一多--这些新文化运动的先行者,承载着一部深沉丰厚的中国近代史。

就是今天,静静地坐在湖畔,也容易让人联想起燕园中的诸多的大师们,想起他们曾经出入的楼阁、曾经坐过的湖边、曾经乘凉的古树,还有曾经的岁月、曾经的沧桑、曾有的精神和曾有的激情,也许这园中最大的

魅力,正来自于一种深厚博大的人文底蕴。

一是馆舍。目前的馆舍由1975年落成的西楼与1998年落成的东楼相连而成,外观具盛唐风格,宏伟大气;坐落于校园中心,观之如知识圣殿。建筑面积近53000平方米,设施先进,环境舒适,恰是读书学习的好去处,也是拍照留念的好景观。

二是藏书。到2011年底,纸质文献馆藏总量近800万册(件),电子图书达到276万种,中外文数据库500个,另有音像资料5.6万余件,自建特色数据库近20种、超过100TB。‚汗牛充栋‛远不能比喻馆藏之丰富,‚书山‛、‚智海‛或能勉强形容之。

三是服务。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图书馆的服务由传统的借还书、阅览等向多元化功能发展,数字资源服务、读者自助服务、学科馆员服务、阅读推广服务等新的服务手段和方式不断拓展。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可以帮助读者‚足不出户‛而获取本馆没有的资料,学科竞争力分析可以帮助机构或个人了解学术发展状况和趋势。(北大清华游学指南)

振兴中华‛碑位于一教东南侧,是1980年入学的北大学生捐献给母校的礼物,她记录了一段令人难忘的岁月。1981年3月20日晚上,当中国男排战胜了韩国男排,将代表亚洲参加在东京举办的世界杯排球赛的消息传开时,整个北大校园沸腾了。人们打着鼓,挥着旗子,排着长队,唱着国歌,‚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响彻校园。

人们从石狮守卫的北京大学西门进入,不远处便能看到一对秀丽的华表矗立在办公楼和庑殿围合的那半敞开的空间中。继续漫步向东,无论从哪条路进入以未名湖为主体的园林空间,都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在整个的燕园中,未名湖更如烟波浩淼的海洋,在光的作用下,湖面似停泊着万千星辰,发出瞬息万变的光芒,在未名湖畔,东可观湖光塔影;西可看钟亭落霞;南可望湖山林木;北可览层楼幢影,处处都充满了诗情画意。于是,有人把燕园的精髓概括为“一塔湖图”(即一教或一体、博雅塔、未名湖、北大图书馆)。

博雅塔,指的是在未名湖东南,有一座十三级密檐宝塔倒映在碧波之中,这是1924年7月燕京大学为了解决生活用水,掘的一口水井。它的水源丰沛,外形则仿照通州燃灯古塔的样子,用辽代密檐砖建成。塔共13级,高达37米,除塔基座以外,全部用钢筋水泥建成。因为此塔主要是由当时燕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晨光的叔父捐资兴建,所以又曾命名“博雅塔”。博雅塔的位置看似平常,但却也是设计者独具匠心的巧妙安排和精心推敲的选择,它高高的塔身,能让校园内外时时出现它不同角度的美丽身影。塔本身可以说是点石成金之作。作为校园供水不可缺少的构筑物,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大煞风景,而这个水塔则利用制高地形,在风景区内用一种特殊处理方式,对构筑物采取巧妙的建筑造型,化不利为有利,成为使用功能、艺术造型、环境协调三方面高度统一的杰作。如果顺螺旋梯向上还可直达塔顶,在那极目远望,北京西山秀色便可尽收眼底,令人心胸开阔;向下观又可见澄湖如镜,塔影毕现,随清波则能荡漾出无穷的诗意,难怪北大人称这里的景观为“湖光塔影”。

未名湖,是北京大学校园内最大的人工湖,位于校园中北部。形状呈U形。湖南部有翻尾石鱼雕塑,中央有湖心岛,由桥与北岸相通。湖心岛的南端有一个石舫。湖南岸上有钟亭、临湖轩、花神庙和埃德加·斯诺墓,东岸有博雅塔。是北京大学的标志景观之一。

湖,是指未名湖,它是在原有自然水面的基础上规划整理而成。据知情者说,它的名称是出自钱穆教授的灵感。它能以“未名”而扬名天下,却是因为那些曾在湖边散步、凝神的大师们,是他们自由、深邃而悠远的思想熏陶,让这湖水、这园林生出了一种独特的灵气。有一首诗曾一度在北大流行,(北大清华游学指南)未名湖北的镜春园,在圆明园被焚时它的卷棚顶也随之不复存在,但其木框架却还傲然挺立,并有一老垂花门,门联上写着“乐天知命,安土敦仁”。多少年过去了,这里仍是林木葱茏,荷塘映绿,在一定程度上保留着旧园的风貌。

清华大学简称清华,诞生于1911年,因坐落于北京西北郊的清华园而得名。初称‚清华学堂‛,是清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翌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5年设立大学部;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北京清华园原址。出自晋人谢混诗:“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寒裳顺兰止,水木湛清华。”正中朱柱上悬有清道光进士,咸、同、光三代礼部侍郎殷兆镛撰书的名联: “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南西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 中国的风景名胜中,随时可以看到亭子挺拔俊秀的身影。它们或踞山颠,或临湖畔,玲珑剔透,宛若天成,成为迷人的游览景点。而其中有些名亭是为纪念名人或为名人所建,有动人的历史趣闻和历史文化价值,更令游人向往。清华大学为纪念著名作家闻一多、朱自清、吴晗而将校内三座亭子命名为“闻亭”、“自清亭”、“晗亭”。其中“闻亭”、“自清亭”均在水木清华小山上。大礼堂

清华大学大礼堂仿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礼堂于 1912 年建成。它兼有希腊和罗马的古典风格,是一座优美典雅的建筑。大礼堂平面呈正十字形,南端为门厅,北端为舞台。这在当时可以算得上是全中国最好的建筑之一,成为清华的象征,那是一座清华人共同的精神家园。科学馆

科学馆座落在大礼堂西南方,与同方部遥相对应,是清华四大建筑之一。始建于 1917 年,工程历时两年整,于 1919年九月竣工,总面积 3550平方米。科学馆同图书馆老馆、体育馆、大礼堂都是由美国建筑师墨菲设计的,整个建筑体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建筑结构先进、材质质地坚固、设施器械完善。就建筑规格而言,用现在的眼光来看,科学馆算不得什么宏大的建筑,但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科学馆可算是集当时先进建筑技术于一身了。科学馆初期只是学校理科课程的实验场所,设备比较先进,开辟有设备齐全的物理、测量、生物、化学实验设备。文化大革命期间科学馆物理实验室遭到严重破坏,1968年“武斗”期间科学馆屋顶被烧毁。1972年 7月,杨振宁先生回国向周恩来总理呼吁,“倡导一下基础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在多方努力下清华逐渐恢复了理学研究为我国改革开放后的科技发展储备了大批人才。现在科学馆翻修一新,除了保留原有的建筑外观特征,管内设施已全部更新,高等研究中心将迁至此。这一切都将给这座古老的建筑带来新的活力。图书馆 图书馆是清华大学中一座很特别的建筑,这不仅在清华建筑中独一无二,而且就是在整个建筑史中也是极为罕见的。清华大学图书馆现藏书 400余万册。(北大清华游学指南)其实,清华大学图书馆的魅力不仅仅在建筑方面,更多人心向往之的是其中积淀的浓厚人文气息。从钱钟书当年“扫平清华图书馆”的雄心壮志,到曹禺先生在这里写下的话剧名作《雷雨》,再到多少年来一如既往的莘莘学子埋头苦读的身影,孜孜以求,聚精会神的面庞,无不让人切身体会到清华校园文化的薪火相传,深深感动于自强不息、行胜于言的清华精神。

清华学堂

在清华大学二校门北面的大草坪东边,矗立着一座式样别致的二层楼房。此楼为德国古典风格,青砖红瓦,坡顶陡起,这就是清华校园中的标志性建筑之——清华学堂大楼。清华学堂大楼西部建成后成为高等科学生的教室,东部建成后曾是高等科毕业班的学生宿舍,所以历史上也称“高等科”。高等科宿舍的设施相当华丽舒适,有闪闪发亮的打蜡地板,能抵御北方风沙的双层拉窗。

二校门

二校门是清华的象征性建筑物,乳白色的石门流露出清丽庄严之美。这座石门原是清康熙帝的行宫——清华园的大宫门,石门上端“清华园”三字出自时任军机大臣、中堂那桐之手。二校门”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校园历史坐标点。清华大学二校门原为封闭式建筑,两侧有短墙连接东边的邮局和西边的守卫处。(北大清华游学指南)

篇8:清华大学参观游学教育

一、参观机床展,积极探索的实践教育模式

1. 机床展,体现高校工程实践教育的重要性。

工程实践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工程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模式,它在大学教育中既独立存在,又与理论教育密切联系,相辅相成。加强大学生工程实践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工程实践教育的宗旨在于实践,参观设备展是一个很好的渠道。很多学生通过参观设备展,得到很多启发,近期效益是在毕业创新设计的体现和在全国机械设计创新等大赛中取得很好的成绩,远期效益是学生对企业的认知和任职。

2. 机床展,工程实践教育最好的辅助方式之一。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教学内容不断改进和更新,工程实践内容、方式也在不断改进和变化。新设备新技术的使用,为高校的教学实践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学校的教育经费毕竟有限,仅靠有限的经费购置和更新设备或建立校内实习基地来完全满足所有学科的实习要求是不切实际的。因此,有必要借助社会力量来解决这一问题。社会力量是公众的,为广大师生和企业服务的。机床展就是这一创新模式的体现。

3. 机床展,提高工程实践教育层次的一种方式。

以往高等学校的工程实践教学主要集中在相关企业或校内实习基地,实习条件和实习环境差别较大,实习方式单一,各企业的设备也良莠不齐。而且大多数是安排单班一两位教师带队,以参观的性质为主,基本上是走马观花,大部分实习时间耗费在往返的路程上,费时费力,但是实习效果并不理想。机床展规模之大,设备涵盖之广,国际化程度之高,为高校提供了解世界、了解行业发展的最佳途径。通过参观学习,激发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会促进高校工程实践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4. 机械展,提高学生了解世界新技术、新设备的一种方式。

现在的机床设备展,不仅是设备的展示,还是学生工程实践学习的课堂。参展前,中国机床工业工具协会组织专家分大区对负责教师进行培训,积极协调引导高校组织参加展会。近三年,我校先后聘请了协会的原副会长和协会的顾问专家作专题报告,使学生在参观时针对性更强、面对机床设备互动性更好,甚至与在场的工程技术人员有信息和技术的交流,也使企业更多地了解在校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展会上企业举办的多场技术讲座,不仅是对学校知识的有益补充,更多地是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二、参观设备展,积极推进实践教学改革

1. 设备展,促进实践教学计划的进一步不断修订。

设备展涵盖的机床设备广泛,涵盖工程学科的若干知识点,体现机、电、气、测试、控制等技术的多种融合,是高校专业基础或专业课程实验的部分验证和补充。鼓励学生走出去,建立社会公共实践大课堂理念,启发学生的创新和发散思维。同时教育主管部门也要适时制定工程实践教育的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建设,并作为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的标准,不断激励和促进大学的工程实践教育。

2. 设备展,加快工程实践教学改革。

在教师授课过程中,知识更新的步伐往往远超学校实验室设备的更新,尤其是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出现,教师在讲解该部分内容时,大多以综述、理论讲解为主。学生们对新技术的运用和理解仅限于教师的讲解和书本的介绍。大型机床设备展,提供免费的设备及技术资源,又是开放和公众型的,教师可以比较详尽地计划,做好功课。带领学生一边参观,一边讲解,一边观看设备的演示,必要时还可以与企业技术人员交流,把新技术、新设备介绍给学生。现场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也是实践教学改革的一部分。

3. 设备展的组织体现一个学校对工程实践教育的重视程度。

机床设备展,展会地址大多为交通便利或经济发达地区,号召力强。由于大部分是采取集中组团的形式参会,组织工作是考查一个学校对该项工作是否重视的体现。据了解,天津高校大部分均选择每年选择2~3个规模较大、影响较广的展会,集体组织或部分专业参展。对专业性较强、对口专一的展览,分散组织进行,这样针对性更强,更能体现参展的目的性。

三、存在问题

在引领学生参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实际问题:

1. 实践教师师资力量的不足。

一般1个教师要带15个甚至更多的学生,由于现在一般专业编制为4个自然班。人数较多,1对15或1对20是比较常见的。由于参展学生人数较多,设备容积有限,很难保证将学生集中于一个展台前,也保证不了每个学生都能够看到设备的结构。

2. 企业的热情还没有达到理想状态。

无可厚非,企业参展主要还是以销售为主,对用户或潜在的用户的态度比较积极,对学生这些将来的客户群,态度相对不够热情,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参观的兴趣,实践教学效果受到一定影响。

3. 经费不足制约部分参展。

毕竟在同一个城市举办的大型设备展会不多,即便是临近城市,租车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大多数高校这方面的投入不足。一般地,专业多采用变通的方式,从毕业实习和认识实习等实践环节中挤出部分经费,但这也势必影响其他的实践教学环节工作的开展。

4. 安全保障是最大的实际问题。

安全是第一位的,虽然在参展前和参展过程中,一直在强调安全教育,但仍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安全隐患。诸如不按时执行上车时间,电话联系不上,不经请假擅自离开,还有不经企业许可,擅自触及设备,或不注意出现磕碰等,也是部分教师不愿意带队的原因之一。

四、结语

大学生参加教学实践实习活动,尤其是参加大型设备展已经是高校教师的共识,同时也受到学生们的欢迎。要将这样的工程实践活动进行下去,应在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1. 建立长效机制。

高校要在制度上予以重视,并建章立制,抓长效,负责教学工作的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每年要制定计划,制定资金和安全保障措施,长期地坚持下去。

2. 将参观机床展纳入实践实习教学学分。

参观设备展,并书写参展报告,合格者作为实践教学环节的一部分,参照参观设备展的次数和设备展的规模给一定的实践教学学分,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参加。

3. 建立协作组织进行交流。

同类型高校建立协作组织,不定期地进行交流,总结经验,开展工作,探讨该类工程实践教育新途径。

摘要:本文阐述了大学生参观机床展与大学实践教育的关系, 对学生参展的方式进行了探讨, 提出学生参展的长效机制与措施。

关键词:机床设备展,大学,工程实践教育

参考文献

[1]刘钰, 许亮.靳宇倡大学实践教育的文献综述[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6, (S1) .

上一篇:五步工作法下一篇:给乌塔的一封信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