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游学记

2024-04-21

清华大学游学记(精选8篇)

篇1:清华大学游学记

清华大学游学记

清华大学游学记

 

高新实验小学六一班 凌艺宸

年的寒假,我来到了清华大学。九天的清华生活,让我近距离地感受着清华,对清华有了深入的了解。

清华大学始建于19,最初又叫清华学堂,是清朝时建立的预备学校,尽管已历经百年,它仍然是我国的最高学府,是每个学生心目中的圣地,也是我想要努力去实现的梦想。

一、正门

来到清华正门,在小小广场的中央横卧着一条长长的石碑,碑的正面刻着四个由毛泽东亲笔手书的大字“清华大学”,而碑的背面则是八字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是这样简朴的校门让我对清华大学不由肃然起敬,这里大师云集,人才济济,但清华并不以此为傲,始终坚守着低调、朴素、内敛的本质。

沿着连接主校门的道路往前走,沿途分布着建筑馆、明理楼等建筑,不到十分钟就来到了中央主楼区。这是一座仿照莫斯科大学主楼样式建造的建筑物,是整个清华的中心,美国总统布什在清华的演讲就是在这里进行的。

二、荷塘月色

从西门进入清华,沿清华路前行大概500米,转而沿近春路向北行大概1000米就到了近春园,你还记得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吗?――“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不过现在正是冬季,荷塘上结了厚厚一层冰,几个小孩子正在滑冰,阳光洒在冰面上,照在人身上,这里如同美丽的“世外桃源”。

三、二校门

这是清华的象征性建筑物,由乳白色的石头彻成,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www.fwsir.Com)石门上有“清华园”三字。穿过石门向北来到一片大草坪,草坪的南面筑有一个石座,石座上端放置着日晷,石座的侧面刻有“行胜于言”四个字,这是清华的校风,我也要牢牢记住这四个字,把它做为我今后行为处事的准则,随时提醒自己少说多做。

……

清华的历史、文化底蕴、建筑、景色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清华的学生更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在清华的这段时间,我每天骑着自行车在校园里闲逛,可从没看到过一个学生在校园里悠闲地散步,他们大都行色匆匆地出入教学楼和图书馆。即使是在食堂,我也没看到过三三两两围坐着就餐、闲聊的学生,他们大多匆匆而来,快速地吃完后又匆匆离开前往教学楼和图书馆。时间对他们来说是最可宝贵的,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担负着怎样的责任。

虽然我现在离开了清华,但清华已在我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迹,我立下志愿,一定要向清华的哥哥姐姐们学习,将来做一个有用的人。

篇2:清华大学游学记

东校区16级胡成韬

7月的北京,正是夏日炎炎的时候,真有种“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感觉,但这次有意义的游学活动却使我的心中仿佛涌出一口清泉,阵阵清凉。

踏着正中前辈走过的路,走进清华大学。顺着校园的林荫小路,古朴庄严的清华学堂,纯白圣洁的“清华园”建筑,朱自清笔下那几亩荷塘,以及那一栋栋曼妙柳枝掩映下的教学楼和实验室,几棵银杏,一处草坪,甚至是刻着捐赠人名字的木椅,处处都仿佛带着书香,带着智慧的芬芳。北大则是另一番风景了,走过燕园,高耸的博雅塔,波光粼粼的未名湖,不宽的小路,倒有种“曲径通幽”的感觉。恢宏的百年讲堂,二层的仿古建筑错落有致,被爬山虎包的严严实实的老房子,校园里显得安静而祥和。一位在北大读博的师兄向我们介绍着这里的一草一木,每一棵树,每一块奇石,每一个雕塑,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谈起在大学里如诗的生活,心向往之。暗暗下定决心,奋发图强,向这里进军!

晚上在座谈会上,一位又一位师兄倾囊相授,让我受益匪浅。79级范国强学长谈到他早年从农村参加考试经过选拔走向正中,在老师们的关怀下成长,最后考入武大,人生从此被改变,是正中给了他这个实现抱负的机会!我们都是在正中的滋养下成长,是正中给我们搭起进步的阶梯。心无旁骛一心向学;踏踏实实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为未来打好基础等诸多道理深深铭记在我的心中。

第二天上午,又一次到了中国科学技术馆,以前来时还是一个懵懂的.少年,抱着对这里的向往,留下的回忆满是憧憬,仿佛《十万个为什么》在我面前展开,而现在很多的科普知识已经熟稔于心。身边的小朋友们从一个展厅涌向另一个,按着实验按钮,开心的笑着,看到他们,仿佛看到当年的自己,像是一种传承。也有一些新鲜的展馆开放,“太空探索”展区是最吸引我的,由嫦娥奔月的梦想开始,不懈努力,到完成载人航天的壮举,随之登陆月球,远探火星,放眼于更浩瀚的宇宙空间。中国科学技术馆,不愧为科普圣地!

参观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的时候,远远望去,造型奇特结构新颖的大楼吸人眼球,显得强大而有张力,真不愧北京市地标建筑。内部的建筑风格也是大气磅礴,乘电梯由一层直达三十七层,三十七层有着数个“天眼”,站到上面,透明的玻璃向下一看仿佛悬浮在空中。演播室整体布局宏大,一号演播室更是达到了两千平方米,心中佩服建筑师们的精彩设计。如此“未来式”建筑让人叹服,这种建筑风格代表着新一代不惧权威,敢于尝试,无所畏惧,高度自信的伟大精神,值得我们从中学习!

位于天安门广场东的国家博物馆,是世界最负盛名的博物馆。我们来到这里。恢宏的展厅,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复兴之路”区。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屈辱和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上下求索,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谱写了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壮丽史诗,作为炎黄子孙,自豪感不由得涌上心头,我相信中华民族一定会屹立在世界民族之巅!作为一名高中生,作为正中学子,更应努力奋斗,将个人梦、正中梦融入进中国梦中,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篇3:北大游学记

1

我们住在北大校内唯一的勺园宾馆, 位于北大校区西南边, 上课地点政府管理学院在东北边。每日, 我们都要从西南边到东北边, 绕行北大一大圈儿。稍微快一点儿, 要20分钟;稍微慢一点, 基本就得30分钟。但是北大太美了, 致使每天的4趟走路都成了一种享受。

初冬的北大燕园, 还未褪尽深秋的颜色, 嫩黄的杏树, 深红的枫叶, 还有其他树木的绿色, 构成了校园的五颜六色, 配上弯弯石径, 精致拱桥, 亭台楼阁, 古色古香的建筑, 还有一湾狭长又不失宽阔的未名湖, 高高屹立的博雅塔, 湖畔丝丝杨柳, 雕龙画凤承载着圆明园历史的华表, 每天走在这样的上课路上, 我心旷神怡, 总是忍不住驻足停下来, 多看看, 多拍拍, 晨曦未名湖的烟雾缭绕, 夕阳西下的缓缓余晖, 勺海里游来游去的金鱼, 荷花池里欢畅戏水的小鸭, 校友桥上停留觅食的小鸟, 无不深深镌刻在我的心里。

穿行在北大校园内, 一栋小楼, 一个纪念碑, 一座墓地, 一个雕像, 都蕴含着一段历史, 讲述着一个故事, 蔡元培雕像、李大钊雕像、塞万提斯雕像, 西南联大纪念碑, 葛利普墓, 乾隆诗碑———每一处地方都向你讲述着北大的风风雨雨和117年的悠远历史, 无不让你感受到北大的深沉和厚重。

到达第一天, 当我独自流连在校园里, 东拍拍西望望的时候, 两个青春逼人的大学生邀请我加入扶贫帮困的捐助, 我没有多想, 捐了一百元, 想想北大校园里肩负着巨大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的学生, 我对他们有着无限的信赖和希望, 连收据都没要, 当然也舍不得他们打扰我的溜达、拍照、沉思和遐想。

第三天, 在实地参观探访校园历史和校园环境当中, 不说亚洲高校第一大馆北大图书馆, 也不说北大的标志性建筑物百周年纪念讲堂, 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确是正大中心以东, 二体南侧的一片围墙环绕、绿荫遮蔽的清幽之地, 这里就是大师云集的燕南园。这里有17栋住宅, 曾在这里居住的几乎都是大师, 洪叶, 翦伯赞, 马寅初, 冯友兰, 朱光潜, 周培源等等。他们都曾为北大的历史抒写过重重的一笔, 融入北大的历史长河中, 与北大交相辉映。

循着历史的足迹和名人的脚印, 我了解到“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是北大精神,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勤奋、严谨、求实、创新”是北大传统和校风, 只有肩负心忧天下的家国情怀, 才不枉做一个北大人!我为自己有生之年能和北大有一个交集, 哪怕是一个短暂的交集感到庆幸和激动。

2

为我们上课的北大教授清一色是博士生导师, 他们站在中国文化思潮的最前沿, 是中国文化思想的精英和先锋, 常年为中央高层领导讲课, 并且参与中央政策制定和研究。他们大多来自全国各地, 口音不一, 但集聚精华, 每个教授都学富五车, 极富个性和思想, 没有一个是人云亦云的学术跟班或者剽窃照搬的学术小丑。听他们的课, 真有如和高人对话, 受高人指引, 慷慨激昂处如玄月急切, 低吟徐缓之处深情款款, 教授们无一不幽默, 诙谐, 我们的思维在这里开阔, 思想在这里提升, 境界在这里升华。听了他们的课, 感觉是人生一大幸事;并有豁然开朗、胜读十年书的收获;当然也更加明白了为什么中国的“五四”运动起源地在北大。如果有机会, 应该经常接受北大文化的洗礼和思想思潮的冲击。下面, 我将自己的体会一一道来。

给我最大启迪的是于建嵘教授, 讲述“当前中国的社会稳定与依法治国”, 他的讲述关注民生, 尤其关注底层市民, 他的湖南衡阳普通话让人初听起来很不适应, 想要抗拒, 但是他讲课一到切入中心, 就略带萌态, 表情生动, 绘声绘色, 思想的火花激情四射, 不自觉的我就跟着他的思想随风舞动, 生怕漏掉一个字, 一句话。难怪他被中国网名评为“中国互联网九大风云人物之一”, “中国底层九大意见领袖”之一。由此, 我关注并加了他的微信, 并订阅了“于建嵘的东书房”这一公共微信平台。并转发了他的著作“我的父亲是个流氓”等文章, 被我省著名作家晓苏评价道:天下奇文!天下绝章!其在讲课中强调“中国梦应该是中国人的梦, 中国穷人的梦, 中国穷孩子的梦!”给我启迪和震撼。

让我豁然开朗的是周旺生教授, 他是立法专家, 讲述“中国法治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 一口安徽话让人咋一听容易走神, 讲话慢条斯理, 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是主席在作报告, 还配上右手挥手的手势, 讲课观点鲜明, 思想犀利, 被他吸引得走定了, 绝不会漏掉一个字, 诙谐生动, 幽默风趣, 深入浅出, 一针见血, 一语见底, 让人回味, 印象深刻, 不能忘怀。

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王俊宜教授,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 是咱们武汉人的骄傲。老太太80多岁的高龄, 文雅娴静, 大家风范, 讲述“当前世界和中国经济形势”, 我们惊叹她的记忆如此缜密, 每一个数据不管是哪年, 小数点后的每一个数字, 她都如数家珍, 没有丝毫犹疑, 罗列的清清楚楚, 用数据说话分析起来条分缕析, 思维严谨清晰, 逻辑结构精细, 让我们见识了一个经济学家的风范。

讲课最为生动的是武和平教授, 他集作家、官员、新闻发言人、演员于一身, 讲述“增进现代传播理念, 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 他的讲课运用讲、唱、念、做, 快板、朗诵、唱歌等各种表现形式, 生动丰富, 声情并茂。

讲课极富感染力的是程郁缀教授, 讲述“古典诗歌赏析与人文精神”, 操着苏式普通话, 不仅具有诗人气质, 还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怀, 高亢处尽显豪迈, 沉吟处不失深情, 极富感染力。不仅教导我们, 还要求我们回去教导孩子, 传承忧国忧民情怀, 传承做人道理。

讲课温润如玉, 滋养心灵的当属温金玉教授, 讲述“国学智慧与心灵家园”, 我在他上完课之后有一段互动和交流, 受到好评。现呈现如下:尊敬的温教授:

我们关注天下, 关注法治, 关注经济, 关注政治, 关注诗歌, 如今, 在公务员饱受社会诟病, 饱受社会质疑之声的情况下, 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自己的心灵, 自己的修身。在您的讲述中, 儒家:拿得起, 关乎治世;道家:看得开, 关乎治身;佛教:放得下, 关乎治心;情爱观:举案齐眉, 相敬如宾;世界观:眼睛看到的未必是真的, 耳朵听到的未必是实的;人生观:知足;生活观:感恩、珍惜、沟通。但我们更记住了您的教导:爱出者爱返, 福来者福往。作为一个女干部, 我也将牢记您的教导:贤惠:闲在家里什么都不会, 你会干, 不一定你要干。您的讲课, 如绵绵细雨, 如习习微风, 让我们如饮甘露, 如沐春风。前面的讲课也许是交响曲, 进行曲, 但您的讲课一定是小夜曲。您本人让我们感受到的是谦谦君子, 儒雅绅士的一派温润之风, 也为我们树立了修身治德的典范。感谢您, 向您表示敬意!

3

到北京第一天, 赶上是周末, 有一天自由时间, 和女友勤约好了寻野趣去。我和勤的交情大约有十年了, 十年前她有个事儿找我帮忙, 我和她在帮成忙之后两人成了朋友, 她大我一岁。同为省实验中学的校友。

北京我去过两趟, 一次是去度的蜜月, 一次是为工作, 这次去, 我暗想, 一定要寻找一个不一样的北京。

勤开车接到我, 两人来到了大觉寺。我心下纳闷儿, 寺庙有什么逛头?我可不太喜欢把仅有的时间给了寺庙。没想到我大错特错了。大觉寺, 勤说, 这也是她见过的一个唯一没有和尚的寺庙。她这么一说, 我更加疑惑了。

大觉寺是一个远离雾霾, 远离众多游客的世外桃源, 空气清新, 景色怡人, 只有北京的小众会趋之若鹜, 基本是一步一景, 很多本土的摄影爱好者都是带着长枪短炮赶来拍摄。北京的初冬景象, 全部浓缩在大觉寺里了。

金黄的杏叶, 深红的枫叶, 深绿的竹林, 交织出错落有致、层层叠叠、深浅不一、五颜六色的颜色, 美不胜收。我和勤拿起手机, 尽情拍摄。勤的摄影技术, 如果不是此次和她同游, 我真不晓得, 竟如此高超。她的取景、角度, 意境, 美的感觉都属上乘。从她给我拍摄的照片中, 窥一斑可见全豹, 大气, 唯美, 让我爱不释手, 啧啧赞叹。我的父亲因是专业摄影师出身, 所以, 给了我潜移默化的传承, 一般人拍照很难满足我的想法和要求, 常常被我评论的体无完肤, 但是唯有勤例外。

大觉寺前院侧边的几颗茂密硕大的杏树, 形成了金黄的海洋, 游人络绎不绝。中亭是杏树的正面, 遍地金黄的落叶, 让人诗意大发, 尽情的发挥你的想象力, 或坐, 或站, 或躺, 或趴, 或俯, 或仰, 让景色和人融为一体, 留下绝美图片。后院, 沿石级而上, 石凳、石墙, 石梯, 各色石头造型, 配上参天古树, 浑然一体, 又是一番古朴景色。

赏景拍照之后, 不知不觉已近中午时分, 两人来到院内一处绍兴菜馆, 点了几样可口小菜, 边吃饭菜边品图片, 一番讨论交流, 喜不自禁。

饭毕, 舟车劳顿的我又转了一圈, 疲惫顿生, 一股倦意袭来, 我吵着说干脆回去, 去勤家里休息休息等着晚饭算了。勤不干, 说大冷的天, 她想喝口热茶, “走, 喝茶去!”

被她拗着牵进了茶馆。一路都拿着一个中式竹篮提包的勤, 这时候, 我才知道她拿竹篮的用心了, 那里装着满满的对朋友的一片情。大觉寺内的的茶馆, 可想而知, 配合古朴环境的意境, 那茶馆古色古香, 喝茶的价位可想而知。不是我没见过世面, 是我觉得花私人的钱, 过那个茶瘾不值当。我要拉着勤离开, 她坚决不干。气定神闲的勤点好了茶水, 没要他们的器皿, 自己从竹篮里拿出了全套家宴和精心准备的几样小点, 被她一一端出来, 那几样精巧的茶具, 价值不菲, 她就用这精美的茶具, 给我演绎了一套完美的中式喝茶的表演, 看的我赏心悦目, 品的我如醉如痴。我的睡意早就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和她细细品茶, 听她慢慢聊她这近十年的北京生活, 才发觉自己和她分别十年之后, 才真正走进她的内心、她的思想, 她要我慢下来沉下来, 我一边惭愧一边汗颜, 也一边庆幸和欣喜, 谁说这昂贵的喝茶就不值了呢?!应该是物超所值。

下午临近四点, 我和勤驱车赶往市内, 回勤家里吃晚餐。勤的先生大伟和我也很熟, 勤和他交代了我们6点钟到, 他就等我们到6点钟, 一应菜式都齐备了, 但是就没开炒。等他炒好菜之后, 已经是晚上8点钟。按照规矩, 我们必须在晚上十点钟之前赶回酒店, 而勤的家离我北大的距离有一小时车程, 也就是说, 我只有半个小时的吃饭时间, 可想而知, 吃的匆匆忙忙, 但是大伟精心准备的4菜一汤, 清淡可口, 中西合璧, 着实让我感动, 虽然时间上把握的不是很好, 但是心意很足。

晚上, 勤送我回北大, 来去来回两个小时, 加上白天开车四个小时, 这一天就为我开了六个小时的车。她回到家, 还惦记着给我电话, 怕我迟到挨批呢。我想我收获了一个一辈子的朋友, 北京给了我一个惊喜!

4

在北大学习的日子里, 还有一个半天, 属自由时间, 我早早就作了安排。给我在北京的同学龙发了短信, 告知我即将到北京, 他说要请我吃大餐。

龙和我是三十三中的高中同学。他斯文儒雅, 清俊挺拔, 当年书读的十分棒, 考上武汉大学哲学系, 后进入首钢工作, 2年后辞职创业, 为房地产老总, 现身价不菲, 全家在办美国移民。

当年的我, 除了酷爱文学、艺术、英语, 数理化一塌糊涂, 在要求全面发展的中国教育体制下, 我属于严重偏科的跛腿学生, 可以想见处境极其难看。中考之时, 从省实验中学跌落到市三十三中, 心理上的巨大落差和对比, 当年, 敏感脆弱的我感觉自己就像一只丑小鸭, 无法正视自己。形成了旁人眼中的冷漠、孤僻。

龙和我都学文科, 他的优秀, 让我不忍直视。我无法想象, 30 年后的我们能够彼此这么默契、轻松地走在一起, 谈笑风生。北京, 又给了我一个惊喜!

在武汉的几次同学聚会中, 和龙见了几次面。也许, 气味相投的人自会吸引, 彼此走近, 不需要解释, 不需要说明, 曾经的冷漠自然化解。有一次, 龙问我:怎么当年我追着后面叫你, 你不理我?我用当年自己很自卑来做注脚。现在, 长大成熟的我再回味少时的成长经历, 才发现, 青涩时候的我, 愈是想要走近愈是远离, 内心和行动是截然相反的。

当日下午, 龙驱车接到我, 带我去了颐和园, 没想到进错了门, 一进门, 就给我们来了个下马威, 不停的爬了几坐高梯, 累的我气喘吁吁, 上气不接下气。我们沿着昆明湖, 一路走去, 当日风也大, 因为登高的缘故, 热得我脱下了大衣, 身着羊绒衣, 迎着寒风和他并肩走着。

龙路上还在不停的接电话, 阅读从手机上传来的文字方案, 我内心十分不安, 他确实很忙, 还抽出时间来陪我, 事后知悉, 他赶来陪我路上开车都要好长时间。看我走累了, 他又带我进了一间茶楼, 他要了一杯茶, 我要了一杯牛奶, 看服务员半天在搜寻茶叶, 宽容豁达的龙对服务员说:你随便找点茶叶给我们泡了就行了。我们边喝茶, 边聊起来。他喝完一杯, 就用服务员留下的开水瓶, 自己打开盖子, 自己满上。想想自己前两天和勤那么精致的品茶, 看他这样大大咧咧的喝茶, 我内心不禁哑然失笑起来。同样是喝茶, 也会很不同喔。男人和女人不同, 地方不一样, 环境不一样也会大不同。

还没到五点钟, 服务员上楼来来催促我们离开, 说要下班了。我们俩狼狈地离去。看看天色还早, 他带着我又于夜色降临中在清华大学开车兜了一圈儿, 最后前往早就订好的白家大院吃饭。

好家伙, 白家大院, 消费想都想得着。清一色的宫廷装, 男的着清朝袍子, 女的格格打扮, 脚踩清朝的高伎, 像踩着高跷, 头顶清朝宫女的装束, 确实好看唉, 花花绿绿, 五颜六色, 吃饭的每个包间, 全部是雕梁画凤, 墙上挂的文人字画, 据说习大大上台之前, 在他们家吃个饭得要好几万, 现在价格降下来了, 但是看这个气派和格局, 这顿饭不会便宜。在龙的邀请下, 现在中国科学院工作的女同学红也翩然而至, 勤也应邀在列。和红真是起码27、28年没见了, 彼此拥抱之后, 少时的记忆在慢慢唤醒。红说着一口地道的京片子, 显露出北方人的爽气和直率, 她的真诚也唤起我的真诚, 我们坦然相待, 诉说着生活中的点滴起来。自然合影、加微信, 必不可少。少时的伙伴, 不管走到天涯海角, 哪怕曾经没有多少交集, 一旦见面, 那份亲热还是油然而生, 不可阻挡。

篇4:草根管理游学记

屌丝男的老总梦

杭州IT界资深业内人士老姚,软件、硬件、系统集成,样样在行、件件不精,一直混迹于圈内的微型企业,帮着小老板们跑业务、推销产品。一旦小有积蓄,老姚便雄心勃勃,自主创业。去年,他又弄了个微型通讯服务部,没想到仅仅惨淡死撑了几个月,终于关门大吉。

得知老姚又失败了,经营小型电脑系统集成公司的赵总第一时间盛情相邀:“老姚,你也别再自己开什么公司了。好不容易赚点钱,赔个精光,我都替你可惜。来我这儿吧,我把整个‘车马炮’丢给你干!”

“车马炮”,是赵总的电脑系统公司的字号,经营了七八年,主要承接中小企业的电脑、通讯网络建设以及后续的耗材、维护业务。做得比较杂,但效益不错,这些年“黑的白的”着实赚了一些钱。

老姚一听不用投资、不担风险,又可以当“老总”——这不就是时下吃香的“职业经理人”吗?虽说全公司只有不到20号人,小是小了点儿,但好歹在这一亩三分地里,可以“一手遮天”。

但老姚还是决定先沉住气,矜持地向赵总表示:“先见面聊一下吧。”

见了面,赵总的情况是:“车马炮”公司老客户基本稳定,尽管利润不如以往,但每年赚个三四十万元还是不成问题的。老板跟几个朋友一起,凑了几百万元,准备搞“更来钱的项目”,到二三线城市炒商业地产。于是,公司准备全权委托给老姚打理。当然,“财务方面”还是由赵总的老婆吴姐监管,因为“她熟悉情况,也比较专业嘛!”

“除了钱,什么都归我管!”老姚几乎被赵总的“无条件信任”感动了。况且,赵总开出的条件相当不错:固定月薪不算,年终还分红20%!如果老姚能在“车马炮”已有平台上开拓新客户、引进新业务,增收的利润五五分成。这一来,老姚好歹挤入高薪阶层了。

唯一的顾虑是,赵总手下的十几号人,大多是圈内的老油条。到时候老姚管不管得动?怎么管才好?老姚表示,先回家“斟酌一下”。

一回到家,老姚立马给多年的朋友胡老师打电话。胡老师原先是在一个中型ERP企业管理软件公司当销售总监。这会儿,又在一个咨询管理公司当顾问。关键是,他结识的草根小老板也很多,多年来阅企业无数。果然,胡老师一听老姚的叙述,只说了句,我带你看几个企业再说吧。

鱼头馆的“严刑峻法”

第二天一早,老姚跟着胡老师,来到河坊街一家许记宫廷鱼头馆。

这家连锁饭店在杭州及周边共有六家饭馆,属于中等消费的餐厅。其特色在于:老板手上有几个类似于宫廷鱼头的“祖传秘方菜”,口味确实与众不同。再用历史故事一包装,价钱比同行类似菜品要贵出一大半。这样,本来同类菜馆的人均消费约为六七十元,而许记则为八九十元,点菜生稍微“引导”得好一点,则可以上百元。至于员工收入,也相应地比其他餐馆高。

二人到时,刚过九点,前厅人员正在店后一条僻静小巷里开晨会。二三十号人,分成三列,一字排开。一名神情严肃、气场强悍的经理,正在训话,颇有军训教官范儿。令老姚奇怪的是,教官身后竟放着五摞砖头,四盆水。

震撼人心的音乐响起,团体操、口号完毕。这位曹经理先是表扬了昨天表现突出的几位员工,尤其是某位点菜生,台均消费高,而且充分配合后厨灶台分工的忙闲程度,及时推荐当时不太忙的灶台的菜品,有效提升了饭店的整体效率,给予额外加分奖励。全体鼓掌!

就在这时,曹经理话锋一转,脸色一变,大喝一声:“王真,出列!”王真胸部一挺,正步出列。

“当点菜生多久了?”

“一个多月了。”

“老是业绩最差,什么原因,想过没有!”

“……”

“让你们把墨鱼点出去,大家都点出去,就你没点出去!店里的菜臭掉你高兴?”

“我那两桌顾客的口味……”

“不许有借口!扣两分。上前两步——走!”

小王上前两步,正好走到一盆水前面。

“俯卧撑,20个!”

小王二话不说,双手撑地,做起了俯卧撑。每做一下,脸都要全部浸入水中。有一次,浸得不够·深,曹经理大喝一声:“这下不算,重做!”

接下来,曹经理又狠批了两个服务不够主动、不够热情的服务员。其中有个女孩上岗不久,昨天把汤洒了一点,引起顾客不满。强化训练一单手托砖,5分钟!

接下来,再做些工作要点安排,大家鼓掌、口号,散会,各自去忙。

趁着用餐时间还没到,服务员们在摆台,胡老师带老姚溜达到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桌台边,窃声介绍了起来:“老姚,看到了吧,这就是法家酷吏式管理最基础的要领,作风强悍,赏罚严明,一丝不苟。”

东拉西扯聊了一会儿,饭点到了。员工们忙了起来,在领班、主管的监控下,忙而不乱,迎客的迎客、点菜的点菜、收台的收台。他们知道,自己如果表现优秀,就有可能被培养为点菜生,那时,不用流汗干苦力,工资还高,算是熬出来了。

“可是,胡老师,现在的85后、90后,都不是那么好剃的头,凭什么那么服服帖帖呢?”

“其实,许老板刚开始引进这套魔鬼式管理时,反弹也很大,有好些员工跑了。不过,大浪淘沙,毕竟这儿待遇高,优秀员工有轮训、有提升、有前途,几轮下来,留下的都是承受力强、有想法、有上进心的。”

“哦!尽管待遇高是关键,但还是经过了一番阵痛的。而且这样的‘严刑峻法’,对其他行业还不一定好用。”

“儒家风范”下的激励

随后两天,胡老师又带老姚走访了一家叫开米科技的环境智能检测公司。这家公司主做智能温湿度仪表系统。前些年,绝大多数国内的食品厂、药厂,搞智能温湿度监控的不多,那时,他们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公司老板何总引进代理了一个美国的品牌,跑到食品厂较多的舟山一家家推销,赚到了第一桶金。然后逐步发展,直到现在,有了自己的研发中心、品牌和销售队伍。

由于生产是外包的,自己只负责检测,所以开米公司人数不多,只有二十多个员工。而且,老板的愿景就是:只做小而精的公司,绝对不做大公司。对此何总有个形象的表述:“吃饭时,能坐满三桌就够了。人再多,就管不过来啦!”因此在这家公司,并没有非常严苛细致的规章条文,更强调管理的“弹性”。比如出差,无论是业务还是工程,以快和安全为原则;飞机方便就坐飞机,高铁方便就坐高铁;到了目的地,住宿没有硬性费用标准,一般以快捷酒店为主;出门尽量打的,以提高效率;所有一切,实报实销。

作为一个小微科技企业,市场销售是关键。而针对业务部,合理的激励机制,又是提升业务员积极性的关键。然而开米公司的业务提成,却采取的是粗放的利润分成制。也就是说,每一个产品给你一个内部结算成本,以及参考销售价。二者之间的差价,业务员提成20%~30%不等,其余的则作为公司费用及利润。关键是,如客户需要回扣,业务员可自主酌情掌握,回扣部分打入成本。

“那么,业务员岂不可以多报回扣。跟拿提成比起来,可以多拿80%?”听到关于回扣这一条,做过多年业务员的老姚条件反射似地脱口而问。

“我们公司,提倡的是:自觉做人,认真做事。样样靠管不行。公司有不断地研发、宣传投入,为大家创造这个平台,员工们自己心里都会有杆秤。公司总共就那么几个人,信息会非常透明。至少到目前,还没有发生那种情况。”

“那么,公司部门之间,会不会有很多摩擦矛盾呢?比如,研发部、生产检测部、销售部之间,立场、方向,会不会有错位?”

“问题当然有,但谈不上什么矛盾。发生了问题,大家围在一桌就事论事,探讨解决方案。大家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让产品顺利进入市场。我们又不是什么大公司,有什么大不了的问题不好谈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开米公司的管理,很有儒家风范。”跟何总聊完,老姚不禁略生感慨。问题是,这样以“仁”为核心的管理风格,会不会产生中国式的“人情病”?

公司里的“人情”

马不停蹄,老姚又与胡老师来到一个汽配城园区。骆总的三泰汽车用品公司,是园区内最大的—个公司。老板正在外面忙,胡老师就带着老姚随便走走,边看边介绍:这个三泰公司,主营几个品牌的汽车用品,像座套、脚垫之类的。由业务员批发给各汽配、汽车装潢门店。由于门类繁杂,加上骆老板代理的品牌又多。因此,对于像三泰这样草根打拼出来的商贸企业,进销存的管理应该是比较头疼的。

不过骆老板觉得,三泰公司在这方面还好。因为,骆老板手下的员工,大部分是从江西老家带出来的亲戚老乡。很多流程、制度上的粗疏,基本都通过亲友、老乡们自发的商量、体谅来化解。

比如,有些热门品种,货不足,各个业务员又都在要,那么,管商务的女孩,不会按部就班地以先来后到为原则发光拉倒,而是多头协商,根据不同客户的轻重缓急调配。同时加强催货,力争让每个业务员都做成生意。另外,遇到业务忙时,业务员打电话回来,让管库房、商务的二伯、三妹晚点下班,多发几件货,亲友、老乡一般都会帮忙。

关键的好处是,用亲人、老乡做业务员,“飞单”比较少。代理商贸企业,拿的是厂家的货,但厂家不一定只发一家货,即使只发三泰一家,其他同质化的可替代产品也很多。由此,会导致很多企业的业务员拿到订单后为了多赚钱,见利忘义吃里扒外。而三泰公司的业务员,多是骆总带出来的亲戚老乡,出于乡宗情谊,一般不会干这种事。

了解到这些情况,老姚又有了心得:“这个人情式管理,适用于对员工专业、文化要求不太高的草根民企。大伙儿同心协力,不会斤斤计较,可以有效降低管理成本,迅速做大。这骆老板才三十不到,文化也只有初中,七八年功夫,已有上千万元身家了。”

“老姚,你说的不错。不过你说的那个‘做大’,得看有多大。骆老板一心想把公司做成汽车用品连锁,培养能干的亲友老乡当店长,进展一直不顺利。亲友员工真正精通业务后,大多还是选择自主创业。骆总感慨,三泰都成了汽车用品界的黄埔军校了。”

“哦?”

“一方面,还是资源平台的问题。这三泰公司,主要做代理商贸,既然做他人的品牌,汽车用品又不像家电什么的有个绝对优势性品牌。亲友们觉得:小骆这两下子,我都会了。自然就想自己当老板。事关自身人生前途,靠亲情是留不住人的。另外,既然是亲情管理,原先大家都不拘小利互帮互助,这就反而造成了后来互相打肚皮官司。慢慢地,就各自为战了。”

“看来,亲情管理对企业扩张还是有制约性的。”

“还有,这个亲情管理,亲情,也是有亲疏的。有老婆家的亲戚,跟自己本家的;还什么兄弟、侄儿跟妹夫、外甥等,复杂得很,慢慢地,这关系就变味了,你知道的……”

“嗯,胡老师,这个儒家式管理,利弊得失,我大致有数了。那上次你说的那个道家无为,挺玄的。是不是像我想加入的‘车马炮’公司一样委托给经理人管,自己不管,就叫无为?咱们什么时候去感受一下?”

“草根小微企业,很难谈得上什么真正把大权交给‘职业经理人’。这样,改天我带你认识两个包装材料公司的老板。一个有为,一个无为,你比较一下,就有数了。”

无为而治?

江总跟庄总,都是做包装材料的商贸公司,规模都不大。江总每天焦头烂额,发货出库、业务员客户账期,乃至行政内勤上一些婆婆妈妈的事,只要他一走开,就是一堆矛盾。庄总却很逍遥,每天开着车到处跟客户、朋友吃饭聊天,有什么事,只需一个电话打回公司,员工们必然会及时有效地给他办好。

“胡老师,庄总这个就叫做道家的无为式管理吧?同样的公司,江总怎么就学不来呢?”

胡老师向老姚娓娓道来:先看江总,虽然销量跟庄总差不多,但都是通过业务员,针对中小客户形成的销售。那么,做业务就离不开公司后台资源的支持,一批业务员难免为争夺公司资源产生矛盾。然后,不同业务员跟公司的后台支撑人员,比如商务、库管、财务、行政等,会发生微妙复杂的多边人事关系,甚至拉帮结派。扯起来婆婆妈妈一大堆,根本难分是非,除了老板每天撑在那儿亲自协调,还有什么办法?

而庄总虽然手下也有业务员。但公司业务,主要来自于几个大客户,而这些大客户都在庄总手上。像这种商贸公司,自己不生产产品,没有品牌,核心资源就是客户。说的通俗点,公司大多员工,是靠在庄总的资源上吃饭的。相互之间,还有什么资源好争夺的?

手下员工心里很清楚,同心协力把庄总业务办好,大家就都有饭吃了。员工利益导向一致,作为小公司,又没什么高精尖的东西,庄总自然可以无为而治,逍遥自在了。

“嗯!看来,还是核心资源问题。就像前几年二三线城市的小型房地产公司,老板只要拿到土地。最核心的资源掌握了,后续的什么设计、施工、乃至销售,都自然会有专业的人围上来给你操办,不用你操心了。”

“对了。老姚,你考察了那么多,那‘车马炮’老总,到底去不去当?”

“这……我想了一下,一下子刚去就管全局,不合适。我打算跟赵总商量,还是发挥我专业所长,当个业务运营经理,主要负责业务的后台支撑工作。像同行调货、技术调配、客服协调之类人事、经济方面的敏感问题,还是把老板娘吴姐推向前台吧!”

“呵呵!老姚,还没跟你讲权谋、中庸呢,你已经用上了。还真有悟性!”

篇5:游学记作文

岳麓书院建于宋朝,它座落于湖南长沙湘江西岸的岳麓山脚下,岳麓书院的第一代老师就是大名鼎鼎的张蚝捅怀莆“朱子”的朱熹。

在当时,张蚝椭祆涞挠跋炝κ欠浅7浅4蟮摹S幸淮危张蚝椭祆湟黄鹕弦唤诳危这个消息一传出去,全国各地的学者都不顾千山万水的路到这里来听他们俩讲课,人多到什么程度呢?学者把马都绑在一条小河旁,而马多得都把小河里的水都喝光了……在古时候,一个月只上两节课,那其它的时间在做什么呢?他们都是在房间里学习与思考,我很敬佩他们这种奋发努力自学成才的精神,以后我也要学习这种苦读精神!

现在的岳麓书院已经小了好几倍了,它还是湖南最好的大学湖南大学的前身。岳麓书院的门口有一幅龙飞凤舞的对联: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这句话说明了岳麓书院历经了千年历史而学脉绵延不断。黑色的瓦屋顶,白色的墙,精致大气的江南式院落,远远看去,像是一幅飘逸如诗的乡村水墨画。

这次游学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我体验到了湖南长沙厚重的文化气息,了解了湖南名人辈出的光辉历史。从岳麓书院走出的有志之士继往开来报效祖国,我要向先辈们学习!

篇6:游学记作文400字

五一小假期,我们要去游学。一大早我们如约而至来到了校门口集合,六点二十分我们踏上了研学的征程,一路上同学们欢歌笑语还表演了精彩的节目,个个精神抖擞,完全没有疲惫感,两个多小时的车程转瞬而过来到了孙敬学堂

孙敬学堂的讲解员接待了我们,首先是朝阙礼作为入堂的第一礼,虔诚之心拜先贤、庄严肃穆入学堂,拜完朝阙礼打开了学堂的大门,进入学堂后我们先是进了衣冠社换好汉服、同学们都好期待穿上汉服是什么样子,我有点小激动,在老师的帮助下同学们很认真地更换汉服,穿上汉服,同学们摇身变成了小君子和小淑女。举止也都立刻规范起来,接着孩子们来到一间教室、老师教给孩子们行礼、击鼓涌经感受了国学魅力,还去了容礼堂学习礼节,接着体验了造纸术、又来到名孝堂学习茶道及敬茶礼、从沏茶开始至献茶结束,让同学们在冲泡过程中学会了礼让、尊重、分享和感恩、中午用餐的时间孙敬学堂的老师还为同学们讲就餐礼,吃完午餐还欣赏了舞乐楼的梅花鼓表演。用了一天的时间在孙敬学堂研学收获满满,欢乐与感恩相辉映,礼孝与体验相得益彰,让我充分感受到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及无限魅力!

期待下一次的游学,千万不要错过孙敬学堂噢!

篇7:新加坡游学记

刚放暑假,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去开始了8天的新加坡游学之旅。

刚到新加坡,我们就参观了新加坡博物馆。博物馆的藏品真是丰富多彩啊!在这里,我们不仅参观了新加坡的珍藏品,还了解了新加坡的历史。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3D幻灯片。我们一进去,就发现四周全部都是大屏幕,屏幕播放的是许许多多五颜六色的花瓣在夜空中一直翩翩起舞,仿佛就在你的身旁,那壮丽的景色美丽极了。

我们第二天去了新加坡动物园。那里有又蹦又跳的猴子,威武的狮子,凶狠的大猩猩……种类多得数也数不清。我觉得最有趣的就是大象表演了。有只大象特别搞笑,本来要开始表演大象卧倒了,结果它却不肯躺下,它用鼻子拿着一把树枝,开始表演扫地,扫得尘土飞扬,很调皮一点都不听驯象师的指挥,。

我们还去过圣淘沙环球影城。那儿是一个超级大的游乐园,我们玩了许许多多非常惊险游戏。我认为穿靴猫最好玩,这个游戏其实是过山车。刚开始,它在房子里快速地滑来滑去,忽高忽低,过了一会儿,过山车开始加速,它钻出了房子,一直冲向蓝天,正在我们惊呼的时候,过山车又突然开始下降,把我们吓得一直在尖叫,甚至有些人还闭上了眼睛。

我和盼望已久的新加坡海星学校结对子的大哥哥终于见面了。大哥哥的家人特别热情,给我留下了最美好的一天。他们带我去爬新加坡最高的山,虽说是最高的山,其实是一个小山丘。可是站在最高处,我就感觉像站在一座海拔千米的山上一样,把整个新家坡看得清清楚楚。他们还带我去打保龄球。刚到球场,我就提了一下保龄球,心想:“天哪,保龄球和我的体重差不多,我根本不可能提动,该怎么办?”阿姨好像看穿了我的心思,她说:“没关系,我让郑佳隽帮你提过去,然后你再扔。”我的心才像一块大石头一样的`从天空中落了下来。刚开始,因为我比较瘦小,没有多大力气,所以球比乌龟爬行还慢,后来我使得力气越来越大,球速也越来越快。我们还举行了一场保龄球比赛,一共四个人,我得了第三名。

最后,我们来到了蓝莹莹的海洋馆。那里的海洋动物有很多,有透明水母,巨型章鱼,小丑鱼……水母是我最喜欢的动物。水母是透明的,特别漂亮,它没有骨头,身体软软的,它也没有眼睛,却能在水里自由地游来游去。虽然水母很美丽,但是它的触须有很强的毒性,要是不小心触碰一下它的触角,生命就有可能受到威胁。

有好几天上午,我们还在新加坡海星小学上课。我们都上了有趣的英语课,好玩的数学课,简单的华文课。他们的学校和我们的不太一样,他们上30分钟的课,就可以休息30分钟。这时候可以在校园散步;可以在操场上玩耍;可以在学校图书馆里看书,还可以在学校植物园里观赏植物。而我们学校是上45分钟的课,才能休息10分钟。这10分钟里去一次洗手间,或者喝几口水,就过去了。

新家坡是一个非常干净、美丽、富饶的国家。这里的学校很漂亮,占地也非常大,而且那里的学生也很自由。我结对子的家人待人很友善很热情。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篇8:清华大学游学记

这个神秘而摄人心魄的乐器就是钢鼓。钢鼓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是在加勒比海域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首都西班牙港首次问世,是20世纪人类所发明的唯一的乐器品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文化遗产名录。

一、融情山水 行者晓童初长成

就是这样一种刚刚走进大众视线的“冷门”乐器,有一名中国江苏南京籍90后女孩,早在四年前就与它开始了妙不可言的音乐旅程,成为第一个游学“钢鼓”发源地——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以下简称特多)西印度大学的中国留学生。

这个90后南京女孩,就是晓童。她的“死党”们形容她时用到最多的词就是“特立独行”,她不爱同龄人狂热追捧的流行音乐,却能随口哼出70年代的经典旋律;她不读时下流行的穿越小说,却没事儿喜欢捧本《说文解字》看的津津有味。一个上“立”下“里”的“童”字概括了她的全部性格和生活态度。如果说“立”代表特立独行,那么“里”体现在晓童身上就是行万里路的探索精神。正因为她身上的这种与生俱来的特质,晓童才会在独自远赴美国求学的过程中,与源自特多的钢鼓结下这段跨越大半个地球的缘分。

有人说青春就像是五线谱上的音符,充满跳跃的节奏与炽热的旋律;有人说青春是一场历险,跟随自由的心,成长是目的地。本文的主人公晓童用自己独特的异国游学经历,诠释了一段充满冒险精神、执着追寻音乐与梦想的青春旅程……

晓童从小就是个对艺术充满好奇的孩子,摄影、折纸、钢琴、陶艺、各种手工艺等等填满了所有课余时间。与当下许多沉湎于玩手机的“低头族”年轻人不一样,除了有事和家里电话联系外,她几乎不怎么使用手机的其他社交功能。她觉得抬头用眼睛看、用手去触摸、用头脑去思考、用心灵去体验才是认识世界的最好的方式。在初中时,灾区义演、博物馆公益讲解等很多社会实践活动都闪烁着她热心热情特立独行的身影。

初中毕业后,15岁的她和好友自行设计路线、安排食宿,用背包客的旅行方式,成功走完了历史上连接东西方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丝绸之路——西宁-塔尔寺-青海湖(西海镇)-茶卡盐湖-德令哈-敦煌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阳关-玉门关-汉长城遗址这一经典线路。

之后晓童又用自己的体验方式与家人一起环游了台湾宝岛,每到一处,她总能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当地的文化,或是和高山族原住民一起舞蹈、或是向纳西老人学习蜡染,她恣意的享受着拥有5000年积淀的华夏文化给心灵带来的震撼与滋养。

二、远赴异国 乐者晓童邂逅钢鼓

在2010年业余客串环卫公益电影《被遗忘的天使》角色之后,一场远行即将展开,年少的晓童开始了在美国从高中到大学阶段的求学历程。第一次出国,举目无亲,刚初中毕业的她已像个小大人一样,与妈妈抢着分担行李,用流利的英语完成转搭航班的沟通,她像迫不及待飞出巢去的雏鹰一般,勇敢的飞向充满挑战的未来。

二十多小时的飞行后,晓童终于到达了高中所在地缅因州,并被安排到学校的音乐老师家里住宿。音乐老师的祖籍在瑞典,音乐老师在缅因州的中学任教多年,年轻时曾参加过许多著名的音乐节钢鼓乐队演出,其父亲在美国长大,已70多岁,是当地受人尊敬的钢鼓大师,在缅因州音乐领域有着极高的名望。值得一提的是音乐老师近九十岁的奶奶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作为一名外国人她从小是在北京长大的,其父母在北京从事医疗救护工作很多年,之后回美国,对中国充满怀念与热爱,至今她的母亲还会用简单的中文向晓童打招呼。

这一极其偶然的安排,不仅成就了晓童与音乐老师一家胜似亲人的缘分,也为她打开了钢鼓音乐的神秘大门。

为了欢迎学校新生的加入,音乐老师组建的钢鼓乐队准备了精彩的演奏。当欢畅的音乐随着钢鼓铿锵自由的旋律响起时,晓童也随着节奏轻轻晃动身体,并被深深吸引。这是什么乐器?之前学习过钢琴、竖笛等乐器的晓童,目光被牢牢锁住,为什么它的音色与节奏能如此引起听者的共鸣?让人忍不住随着它的韵律一起摇动,这太神奇了。钢鼓音乐那种激情澎湃的感觉和特有的音色,像是一种召唤,更像是某种喜悦和感动的汇聚与狂欢!好奇的她迫不及待的向音乐老师询问了一连串关于钢鼓的问题,从那时开始,钢鼓成为她表达自己激扬的青春与情感的另一种方式,她加入了音乐老师的钢鼓乐队,正式开始了钢鼓演奏的学习。

零基础学习,不是光靠喜爱就可以支持的。当时晓童除了高中的文化课程,钢鼓演奏的练习,几乎占据了她所有的时间。“不疯魔不成活”,她对钢鼓演奏的痴迷和认真让音乐老师的父亲对这个来自中国的90后女孩刮目相看。晓童在18岁生日时收到了一份庞大而又可爱的珍贵礼物——音乐老师的父亲亲手制作了一面钢鼓作为她的成人礼,这位慈祥的老人是教父级钢鼓专家,当地的钢鼓都是出自他亲手制作,晓童充满感恩和欣喜地收下这份来到美国后最值得珍视的厚礼。

不知道什么是“钢鼓”的人,也许会误以为钢鼓就是简简单单的敲敲打打,实际上,专业的钢鼓乐队演奏并非我们看上去的那样轻松简单,它有着十分复杂的分工。钢鼓声部分别称为:Low C Tenor、D Type Tenor、Double Tenor、Double Second、Double Guitar、4 Pan Cello、Tenor Bass和Six Bass。每种钢鼓所发出的音高、音色都不相同。高音钢鼓音色明亮,中音钢鼓音色柔和,低音钢鼓音色宽厚深沉,均以12平均律定音。钢鼓表演是一个分声部的表演形式,任何一个声部的不协调都会影响整体表现。

为了赶上乐队的进度,晓童课余时白天加紧练习,经常忙到深夜才开始做高中文化课的作业,她用自己刻苦的努力,赢得乐队的信任与认可。在音乐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晓童不仅可以和乐队完美的配合,完成solo也越来越精彩。

借宿在音乐老师的家里,晓童已把老师的家当作自己的第二个家,并和他们成为亲人般的好朋友,不仅生活中和睦融洽,在音乐上,她和音乐老师更是无时无刻不探讨有关钢鼓的演奏技巧问题、参与选定表演作品的曲目、亲历编制伴奏谱的过程。她还在业余时间帮助音乐老师开办公益培训班,指导当地的小朋友学习钢鼓演奏。随着表演次数的增加及专业的投入,她们的乐队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并深受欢迎。2010年“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钢鼓音乐节”上,晓童所在乐队的钢鼓表演,获得了全场表演二等奖,这是晓童第一次出国参加国际赛事,赛前的密集训练,现场激烈的竞争表演,赛后来自全世界的钢鼓演奏爱好者相互交流、切磋,让她受益良多!2011年“新英格兰钢鼓节”上,晓童和她的钢鼓乐队表演吉奥阿基诺·罗西尼谱曲的“阿尔及尔的意大利女郎”曲目,其中她演奏的solo片段获得全场好评!

让人骄傲的荣誉并没有让晓童在钢鼓演奏的艺术道路上停下脚步,她说,技巧可以靠练习来提高,但钢鼓演奏最精髓的部分却只有通过“走进人群”这唯一的方式才能获得和感受到。为此,他们常常为各种社区设施修建募捐等进行公益活动义演,每当看见沉浸在音乐中其乐融融的人群时,晓童总会忍不住感叹钢鼓音乐的神奇:它让素不相识的人走到一起,忘记种族与身份、年龄与性别,人们用微笑打破沉默、用摆动的身体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欢快的钢鼓音乐与听众们热情奔放的舞蹈交相辉映,这是来自钢鼓乐器所特有的魔力!

三、航海穷游 高中晓童挥别缅因岁月

在这个拥有着苍郁的森林、明镜般湖泊、安静而美丽的有着“松树之州”美誉的缅因州,晓童度过了充实而丰富的两年高中生活。尤其是当晓童第一次遇见缅因州绵延5600公里的海岸线时,那片深蓝色的未知海洋,成了她挑战的新领域。音乐老师家有一艘航船,暑假时他们经常共同修理保养这只船,并乘着它一起完成了许多次激动人心的航行。每次出海总有十余天甚至更长的时间,因为海上通讯信号微弱,而不能和家里及时联系。每每妈妈向她抱怨时,她总会用海上发生的各种趣闻、陆地上无法看到的美景叉开话题,航海的趣味是丰富多彩,惊险刺激的,在船上每个船员都分配有相对应的工作,不论是每天清洗甲板、检查航船、起锚后整理缆绳、夜里轮流值班这样常规但重要的工作,还是协助船长完成航海线路测算规划、研究天气、收集资料、了解航路的地形水势、掌握航道的水深及暗礁浅滩,她都能象一个小船长一样专注投入到每一件事上。

表面70%被蓝色海洋覆盖的地球上,有80%的生物生活在海洋之中。海洋有非常丰富的资源,而航海是人类认识、利用、开发海洋的基础和前提。航行中,晓童不仅收获了很多专业的航海知识,对海上风云气候、海流潮汐的变化规律也有了更多的了解,通过航海她还明白了一些人生哲理,蔚蓝色的大海虽然让人着迷,但有时它和人生一样,你无法预测下一秒的风暴和不可知的彼岸。人生如航海,有风景迷人时,也有搁浅、触礁时,一旦上路,学会面对就是战胜它的开始。她也经常聆听音乐老师的父亲声情并茂地讲述自己早年航海生涯的种种奇幻经历。老人年轻时做过船长,驾驶过一艘很大的航船,率领着众多船员,从大西洋出发,纵横茫茫大海,度过了一段难忘的人生旅程。每每谈起,沧桑的老人一脸自豪。而每当这个时候,晓童总能如痴如醉,仿佛自己也置身其中一样。“The seas be ours,and by the powers,where we will we'llroam……海是我们的,凭着它的力量,我们自由航行!”这是电影《加勒比海盗》主题曲中晓童最喜爱的一句歌词,风、大海、帆……她崇拜这些自然的力量,一如她所痴迷的钢鼓一样。

“穷游”是最近国内才兴起的一种旅行方式,早在晓童刚到美国的时候,她就开始了现在被年轻人奉为时尚的旅行形式。在她课业之余,除了钢鼓练习就是这样的行走。每次回到中国,很多留学生都是一身洋气和流行的时装,但晓童却晒得象个小黑人一样出现在家人面前!

她利用假期先后与同学去日本、加拿大背包旅程,与美国的一对夫妇去位于北极圈边缘的冰岛20天环岛自驾游,与另外一个很友好的美国家庭自驾游美国的很多经典旅游圣地:黄石国家公园(怀俄明州)、大峡谷国家公园(亚利桑那州北部)、尼亚加拉大瀑布(纽约州西北部)、布莱斯峡谷国家公园(犹他州西南部)、拉斯维加斯(内华达州)等等……她用平时节省的零花钱,以互助或搭乘的方式,用最少的投入目前几乎游走了美国的二分之一的州,每一次的旅行和探索都有太多的惊喜和未知,她看到了更高更远的天地,她的内心也收获了超出同龄人的坚强。

在缅因州,她不断调整自己,除了尽快适应西方人的文化、教育等,她还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与了当地蓝山镇图书馆的志愿者工作、缅因州中学的校史整理和收集工作、举办留学生交流PARTY等活动,开阔了自己的人生阅历。

高中阶段很快过去了,面对大学的申请、面试,晓童虽缺乏经验但自有主见,经过自己的努力,她以优异的成绩收到五所美国大学(其中两所提供奖学金)的入学邀请,最终她选择了位于宾州的盖茨堡大学,因为离缅因州较远,她不得不离开温馨的音乐老师家。

四、鼓动心灵 不屈探索照亮前进的方向

盖茨堡大学是一所优秀的文理学院,历史悠久,教学优质,但唯一的遗憾是没有钢鼓业余乐队或钢鼓俱乐部,大一期间,晓童和同学们申请去往加勒比海的多米尼加共和国进行调研及提供公益帮助。在加勒比海期间,她帮助那里的儿童提高综合文化知识,同时她也被那里纯朴的民风深深吸引,她与当地人一起快乐地生活学习了一个多月。

调研结束后,她回到学校,在没有钢鼓乐队的世界里,晓童突然感觉像离开雁群的小雁般迷失了方向。当妈妈给她电话时,一向坚强的她竟然像个孩子一样地哭了,她说她很迷茫很后悔,甚至开始怀疑最初的择校是否正确,因为学校没有她心爱的钢鼓乐队。妈妈听完她的宣泄,温柔地告诉她,每个人的青春都会偶尔迷失方向,有很多人、甚至很多名人也会在人生的短时间内有过抑郁症或迷茫期,但重要的是学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克服障碍去追寻自己的梦想。

经历了短暂的失落和调整后,晓童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再次出发追寻!在刚刚熟悉的盖茨堡大学读完一年级后,晓童为了学习钢鼓的精髓,她勇敢地决定申请游学去另一个国家——钢鼓发源地——加勒比海地区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合国!她要去加勒比海深入钢鼓的世界,融入当地环境,她认为要想更深一步在了解钢鼓并演奏好它,一定要追源溯流,亲身去到钢鼓发源的地方,寻找最原始的钢鼓文化起源,这样才能更深层次的理解它、与它融合。

晓童是一个有了想法就立刻行动的实干派,尽管申请游学的手续牵扯到特多等几个国家的签证及两个学校学分衔接等问题,手续之繁琐,程序之复杂,足以让一个大二的留学生望而生畏,但对钢鼓更大舞台的向往,让晓童坚持了下来,凭借百折不挠的坚持、耐心和细心,终于在最后时刻,她获得了宝贵的游学机会,成为为数极少的在西印度大学游学的中国学生!当晓童接到远在加勒比海的西印度大学通知的那一天,她在FACEBOOK上写道:钢鼓是上天给我的一件礼物,它让我学会珍惜和坚持,懂得合作与分享。

五、游学特多 师承名家汲取钢鼓音乐精髓

钢鼓发源地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Republic of Trinidadand Tobago,简称“特多”)是一个富饶、美丽的岛国,地处加勒比海东南部靠近南美大陆的地方,由主岛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组成。特多是个盛产石油的岛国,爱好音乐的人们便将废弃的汽油桶改造为鼓,这些锈迹斑斑的油桶也就成了钢鼓的原形。那么,汽油桶怎么会发出高低起伏的音符的呢?原来,油桶的表面被敲击出了若干凹面,这些凹面的大小和深度是不一样的,鼓手用一端包着橡胶的木槌敲击一个个凹面,就可以演奏出变化多端的非常美妙的旋律。

晓童带着兴奋和痴迷来到了特多,在这个被无数好莱坞大片选为拍摄圣地的“加勒比海盗”的岛国,开始了她的游学生活和探索。除了大学课程的学习,晓童几乎把全部时间都花在研究钢鼓这个特多国家的象征和充满传奇的乐器上,她还专业系统地学习了有关钢鼓的历史和发展等。每天晚上四个多小时的排练晓童总感觉意犹未尽,晓童认为高强度的训练是完美演奏的基础,只有练习的量达到足够的累计,音乐传递给听众的感受才会有质的飞跃。

凭借在缅因州期间对钢鼓演奏的系统学习,很快她在特多的众多专业级钢鼓演奏者中脱颖而出,成为H.H老师的特别学生。H.H老师在世界钢鼓演奏界享有极高声望,是特多国宝级演奏名家,曾多次获得加勒比国际钢鼓演奏大赛重量级奖项。

晓童常感叹自己运气好,在中学遇到了音乐老师,在加勒比又遇见了H.H老师,并获得他们格外的眷顾和倾心教导。能成为H.H的学生,晓童除了感到特别自豪以外,更多了许多压力,因为H.H老师的严格也是出了名的。一次演奏中,H.H老师多次指出她的演奏节奏和表达有点问题,这让她十分尴尬和苦恼。晓童开始正视在钢鼓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在和H.H老师不断的沟通中,她终于有所突破。

钢鼓演奏是一种对自由生活的表达与分享,是对生命律动的追随与释放,要求演奏者发自内心的诠释每一段音乐、每一个鼓点。如果你的演奏无法深入灵魂,那么你的音乐就是僵硬的,没有生命力的,就不能让人引起共鸣,即便你的演奏技巧再出神入化也没有用。

跟随自己的内心,尊重音乐从尊重自己的灵魂开始。在加勒比,晓童成长最快的不是钢鼓音乐演奏技能,而是对待音乐与人生,她有了更多更细腻独到的思考。“将热爱融入音乐,把热情投入生活,钢鼓演奏教会我融合,也教会我分享。”晓童如是说。

六、国际舞台 鼓者晓童用青春鼓点留下傲人印记

随着演奏技艺的进步,演出比赛机会的增多,钢鼓让晓童在异国他乡的四年里,交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国际朋友,同时晓童也让这些国际朋友们通过她了解到了原先陌生的中国文化和中国青年。

在西印度大学,她万般荣幸、如愿参加了特多的一个优秀的乐队,并在2014年3月参与了特多首都西班牙港全国最大的钢鼓音乐嘉年华!这是中国人第一个在西班牙港以中国留学生的身份参加这样盛大的专业表演,也是晓童作为中国留学生创下了一项音乐界表演的登台纪录!晓童沉浸在钢鼓的海洋中,她的心灵体会着从未有过的自由和激动,她的身体感受着无法言说的轻松,内心的喜悦通过钢鼓的演奏获得完美的表达。无论对于听者还是演奏者,这个音乐嘉年华都是一场无法让人忘记的钢鼓音乐盛宴。表演结束后,来自四方的钢鼓专家及爱好者聚集在一起欣赏音乐,交流技艺,切磋学习,大家都非常的兴奋。

在登上特多的钢鼓表演舞台后,她终于完成了这一被她的导师缅因州的音乐老师称为年轻时最骄傲的事迹。紧接着几天后,晓童又追随西印度大学的安排,前往哥斯达黎加开展人文交流与学习。哥斯达黎加是加勒比地区一个美丽富饶的国家。这个神奇的拉丁美洲国家,是一个不设军队但全民幸福指数排名世界第一的安全国度。当地人保持着很传统的生活方式,民风淳朴,待人和善,社会安定和谐,没有尖锐的社会矛盾。晓童被古代印第安人在这里创造的灿烂辉煌的玛雅、阿兹台克、印加三大文化深深吸引,在收集整理的资料中,她惊喜的发现,音乐在当时也有着较重要的地位,并得到了较高的发展。玛雅人的器乐与歌唱、舞蹈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这正是拉丁美洲的音乐特色,以其色彩的丰富、节奏的独特、旋律的美妙、和声的浓郁,吸引着广大的音乐爱好者。正如拉丁美洲伟大的革命家、诗人何塞·马蒂所说的:“这是一片用音乐和大自然秀丽景色装点的和谐和富有艺术的国土”。随着不断的接触了解,晓童越来越对拉丁美洲地区相互交融的文化和独特音乐形式显现出浓厚的欣赏,虽然钢鼓也只是她的爱好,并非她的大学所学专业,但她仍执着地要把爱好深入探索下去。

七、鸿鹄归鸣 播者使命愿钢鼓音乐响彻中华

尽管,晓童大一大二参与勤工俭学、担任学校国际俱乐部的策划等工作,她的每一天都很忙碌,但每到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国际钢鼓音乐节前后,她仍会挤出时间飞往缅因,参与她高中时加入的音乐老师组织的钢鼓乐队一年一度的大赛集训。2012年、2013年晓童与队友积极参赛并再次获得了“加拿大国际音乐节”表演二等奖。一次次的比赛经历,让晓童相信只要全情投入,乐队的演奏水准就一定能获得不断进步;也让她懂得只有学会合作与分享,才可以给团队带来无限增长、学无止境的正能量。

2014年暑假回国,晓童本想与她的乐队一起到中国参与青奥表演,但由于与加拿大的表演在时间上有冲突,晓童无奈地放弃了在南京青奥的演出机会,但她可以在加拿大的演出结束之后,在美国通过乐队的演出宣传青奥精神,将她热爱的南京青奥盛会带到更多的国际青少年身边。其实早在2011年,晓童就利用回国的短暂时间在“江苏新闻台”主持过《2014青奥进行时》电台节目,她是青奥会对外宣传志愿者,在国外的几年里,她也一直不忘传播青奥,并且在对外不断的宣传中,一个美丽的计划在晓童的脑海中渐渐清晰起来—-晓童希望用自己在国外的所学所见,将钢鼓音乐带回中国并传承发扬下去。在专业的钢鼓演奏者中拥有一项传统,就是以卡里普索节奏形式(calypsotempo)和非爵士乐形式表演古典音乐,晓童计划大学毕业后将她钟爱的国内六七十年代的经典音乐,用这一形式重新编曲演绎。

同时晓童将进一步探索钢鼓音乐与中国古典乐器同时登台、二种乐器相结合的创新演奏,如钢鼓与古筝、葫芦丝、扬琴等。当旋律优美的国乐遇见充满异域风情的钢鼓,再加上一位充满奇思妙想的90后女孩,大家是不是也开始有些期待这一传统与现代、古典与青春、婉约与奔放的音乐组合了?也许不久的将来,朋友们可以听到她演奏出版的钢鼓名曲呢!

晓童在大学的专业是数学,她从小亦非常喜欢数字,她认为数学是很多学科的基础,对于未来从事的职业,这个有着文艺范儿的理科生还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在学好专业主课的同时,业余时间她不会放弃钢鼓演奏和钢鼓音乐的传播,因为钢鼓音乐所传递的特有的乐观情怀、质朴品质、豁达心态是晓童认可的人生态度。20岁的她每天忙得不亦乐乎,她希望未来可以利用回国的一些短暂时间,在家乡筹建钢鼓演奏俱乐部,义务指导青年人演奏钢鼓,但愿不远的将来,钢鼓这颗来自异国的音乐种子,会在中国的大地上绽放绚烂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我国驻特多大使黄星原在2013年的一次重要讲话中说:“我有一个梦想,悠扬激昂的钢鼓乐响彻中国音乐厅,欢快奔放的中国舞闪亮登场嘉年华;我有一个梦想,美丽蜂鸟(加勒比航空)远渡重洋直飞北京,烈火凤凰(中国民航)不做停留来特度假……”第一个梦想表达的是渴望钢鼓在中国得到更多的传扬,第二个梦想表达的是希望中特关系更进一步深化,但愿这样的中国梦在新一代的年轻人不断互通的文化交流中,生根发芽!

晓童,一个行走在世界钢鼓演奏专业领域的音乐小精灵,正以她律动的青春用钢鼓奏响一个中国有志青年最炽热奔放、自由多彩的灵魂鼓点。

当地时间2013年5月31日晚,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国家钢鼓乐队进行现场演奏,欢迎习近平主席来访。习近平同鼓手们一起敲击钢鼓,现场气氛友好热烈。(图片来源于中国新闻网)

同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亦一起参与敲击钢鼓(图片来源于中国新闻网)

晓童(前排左一)和她所在的钢鼓乐队队员

美国著名的演说家、教育家——伯恩崔西与晓童合影

上一篇:小学六年级升七年级入学测试题答案下一篇:小学作文400字:美丽的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