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北大游学指南

2022-07-11

第一篇:清华北大游学指南

北大清华参观游学

清华大学:理科楼、图书馆、大礼堂、同方部、清华学堂、水利实验馆、土木工程馆、世纪鼎、日晷、二校门、闻一多像、清华池、水木清华、工字厅、古月堂、荷塘月色、近春园遗址公园。(北大清华参观游学)

清华主楼:1966年5月落成,建筑总面积近8万平方米,是由清华大学有关专业的师生结合毕业设计而自行设计的校园杰作之一。由“西主楼”、“东主楼”和“中央主楼”三部分组成,并以四个“过街楼”联成一个整体。整个建筑气势雄伟,浑然一体,是清华校园中规模最宏大的建筑群,体现了清华师生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清华主楼不仅在教学、科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是学校举办重大活动、接待重要来宾的主要场所

日晷:位于礼堂前大草坪南端的古典计时器――日晷,1920届学生毕业时献给母校。下部底座镌刻着1920级的铭言“行胜于言”的中文及其拉丁文译文,“行胜于言”从此成为了清华的校风。这种校风使清华培养了一大批脚踏实地、报国奉献的优秀人物。

水木清华:水木清华是清华园里最幽静之处,是学生晨读和休息的好去处。山林之间掩映着两座玲珑典雅的古亭。正额“水木清华”四字,出自晋人谢混诗句:“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两旁朱柱上悬有清道光进士,咸丰、同治、光绪三代礼部侍郎殷兆镛撰书的名联:“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南西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

自清亭:自清亭原名“迤东亭”,在工字厅东墙外的土山上。朱自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散文家和诗人,曾任清华大学文学系主任。他的散文风格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字秀丽著称于世。如“荷塘月色”一文,以清华园景物为描写对象,已成为传世美文,为一代代中学生之国学范文。1948年,他因拒领美国救济粮在贫病中逝世,表现出了崇高的民族气节。1978年为纪念朱自清先生,将此亭命名为“自清亭”。(北大清华参观游学) 闻亭:它是一座古式六角亭,原为一座钟亭,建校初即有之,为号令全校作息而设。亭内有大钟一口,径可四尺。钟声清脆,远及海淀。闻一多是中国著名的诗人、学者,在《周易》、《诗经》、《庄子》、《楚辞》的研究中有相当的成就。抗日战争期间,他目睹国内反民主的独裁政治,拍案而起,1946在昆明被暗杀。为了纪念在昆明遇害的闻一多先生,将该处 命名为“闻亭”,亭内匾额由闻一多先生1921年的同级同学集资建成,“闻亭”二字由著名优生学家潘光旦教授所书。1986年清华师生在闻一多先生逝世40周年之际,修建了闻一多雕像,使“闻亭”景观益显庄严美观。 二校门:清华建校之初最早的主校门,是一座古典优雅的青砖白柱三拱“牌坊”式建筑。门楣上书刻有清末大学士那桐的手迹“清华园”三个大字。因1933年至1934年间校园扩建有了新的大门后,这座最早的校门就被称之为“二校门”了。它一直是清华大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新竹清华也有同样的建筑模型。作为清华象征的二校门,见证了清华大学日新月异的发展和飞跃;它历春夏秋冬,经风吹雨打,默默地迎来送往每一位清华人。它不仅仅是清华园的鲜明标志,更是长期以来清华人勤奋求实、荣辱不惊之品格的象征。“文化大革命”中曾被毁,后恢复重建。

这个建筑应该是我们最熟悉的了,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此合影留恋,在这我们也能感受到清华大学所蕴育的独特的精神魅力。

今天的清华大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新时代的清华人继承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努力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走进北大,一直是我多年的愿望,因为北大是所有学生的梦想天堂,能在那里学习,可以让自己的未来更加辉煌,让生命之书添上光辉的一笔! 终于,我来到了北大,看到了这所我梦寐以求得大学,我的心情非常激动,看到了北大的校门,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未来。(北大清华参观游学)

北大体育馆:体育馆位于北京大学校内东南区,是2008年奥运会乒乓球比赛专用馆。2004年4月至6月,该项目业主单位北京大学向国内外公开征集设计单位,并从6家应征单位中选中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设计方案。同年7月,根据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节俭办奥运的精神,对总体设计、场馆功能、规模控制、材料选用进行了优化设计,确定最终方案。 体育馆“中国脊”的设计构思,充分展现了北京大学人文环境的造型理念和乒乓球运动的精神内涵。在功能定位上,本着“综合利用、服务学校、兼顾社会”的原则,在满足2008年奥运会乒乓球比赛的同时,还设置多项体育场地和设施。不仅能满足学校教学、训练、娱乐等功能服务,还为周边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体育活动场所,并能举办国际、国内大型体育比赛和其它大型活动。

博雅塔:

博雅塔,是使用功能、艺术造型、环境协调三方面高度统一的建筑杰作。它在未名湖中的倩影深印在北大莘莘学子的心中。博雅塔位于未名湖东南的小丘上,是仿通州燃灯古塔、取辽代密檐砖塔样式建造的。它原是校园供水水塔,其独具匠心的设计构思,乃燕园构建的神来之笔。巍峨的博雅塔和它周围的松柏以及波光荡漾的未名湖构成燕园的一大景观。由于建筑位置的巧妙,在北大内外,从梁柱、古树之间,时见它的身影,更增几分秀丽神奇 未名湖:

未名湖之于北大的意义,似乎汉唐之于中国一样,除了它本身所固有的美丽之外,更多的已经凝结为一种文化意义上的象征。未名湖是北大的灵魂,作为一种表征北大的意象而深入人们的脑海之中。未名湖很静。她安然地躺在燕园之中,周围起伏的地势与湖岸交接形成的流畅的线条,将未名湖勾勒得如同一块温润的软玉。湖畔杨柳依依、曲径通幽,则使她显得更加淡泊宁静。未名湖被未名北路和未名南路合抱,沿北路东去,漫步湖边,可以体验到未名湖美丽的神韵。风过无痕,水面上却泛起粼粼波光,湖周围树木葱茏,春天鹅黄、夏日浓密、秋季金黄灿烂,季季各有不同,但未名湖的神韵却不会变。到了冬季,未名湖上坚冰成型,湖面上就是滑冰人的天下了。每天下午,无数校内校外的滑冰爱好者齐聚湖面,偶尔会排成长队,也间或会撞成一团,一时间欢笑声、尖叫声齐齐响起,那青春飞扬的景象,哪还有半点冬日的寒意。

北大的山水之间,群楼之处,就是北京大学的图书馆了,这座建筑隐约透着一种迷人的古典气息,这所图书馆是全亚洲最大的图书馆,藏书最多的图书馆,约有五千多册图书,在这书的海洋中,我们是快乐的,生活是充实的,知识是丰富的,这也是北京大学最吸引人的地方。(北大清华参观游学)

在北京大学天然的山上,我们看到了许多树,这些书们都散发出了迷人的清香,在上山的路上,有很多花,有蓝的、粉的、白的。。。。。。美丽极了!在微风的吹拂下,晃来晃去,好像在欢迎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偶尔在树上能看到几只金雀鸭在唱歌,下了山,迎接我们的是一片清澈的湖水,叫做未名湖,我么坐在湖边,看着水中拿几条正在一起嬉戏的鱼儿,便想起了在小时候与同学一起什么都不懂,就傻傻的哈哈大笑,心中有了一种酸酸的感觉。。。。。

第二篇:清华北大游学培训感想—罗凯[精选]

一种师者的风范,两座学府的气象

——清华·北大游学有感

师者,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也。长久以来,对于老师一直都怀揣有一份美好的想象、一种坚定的向往。在此次清北之前,这种美好的、向往的师者形象,还显得朦胧不可述,然而此次清北行之后,关于为师、关于师者的形象,虽仍不得说,却于心间立下丰碑,将是我自己所想要的追求。

2015年4月18日14时,我们嘉祥教育集团下20名老师,来到我们国家的首都——北京,参加为期一周的清北培训。这是集团组织下一次教师培训的珍贵机会,对我而言更是如此,万万没有想到,刚刚离开大学校园还未满一年的我,又有机会以学生的身份走进大学、走进课堂、走回那段还未尘封的记忆。

那座略带民国气息的清华西门,缠绕着历史的气息,充斥着学府的气象,这门就当是此次行程的起点。走入清华校园,周围所见是一张张青春的脸,是这个国家最优秀学生的代表,也是这个国家未来的希望。再走进,校园的街道两旁,撩遮天幕的绿树,洒下斑驳的树影,街道旁潺潺的流水、安静的湖泊,湖边静静盛开的花群,花群后随风飘摆的柳枝,悦人耳目,相信这样的环境定有学子乐于在此山水间勤学。在树荫中骑着单车,两旁飞掠过的影子,让我不觉心跳加速,那种朝气、那种奋斗,在还未开始学习,就已打动我。

此次游学活动为期七天,实际学习时间只有短暂的五天,在这五天中,我们将从丰富多彩的公共课程与专题讲座中选择,有人文历史、科学逻辑、艺术表演、技能方法等等。而我根据自身历史教师身份与学科背景,主要选修了人文历史等与学科教学、教育活动相关的课程与讲座。其中,论拖延星人的自我救赎、艺术与科学并重的俄罗斯精英教育体系、网络时代的文学引渡、原型批判的中国化、《四书》精读、文化取向的教育社会学研究等课程、讲座我最为喜欢,收获体会也就最大。

拖延星人让我了解现代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 艺术与科学并重的精英教育体系让我了解精英教育的可选道路,网络时代的文学引渡与原型批判的中国化让我意识到一个现实教育仍然缺失的点,《四书》精读使我发现心中所幕的师者形象。虽然可能不成系统,但每一堂课、每一次讲座都让我获益匪浅。

在本次游学过程中,我主要从教师教育的角度出发去体会和感受每一堂课,然而遗憾的是受限于自身教学教育年限所带来的眼界,我的体会还显得稚嫩和肤浅,现就在这里将本次七天的所得几点思考与大家分享。

首先,本次收获中我最为欣喜的是感受到一种师者的风范。可能源自自身性格,也可能是自身专业带来的“属性”,我个人对于“儒”、对于“文”、对于“雅”有一种别样的倾慕和爱好。而在北大《四书》精读这一堂课中,我直观的感受到了一种新时代下儒者、儒师的形象与气质,这就是北大杨立华教授。杨教授仪表端庄,气度祥和,手持一本《四书》合集,侃侃而谈,讲授时除了看书籍页码,未看书上一字,而其所讲内容的庞杂浩瀚,正显示出杨教授作为师者的博学与智慧。拿起书说的是古文,放下书谈的现实生活,在上本堂课前,我完全没有想到一位老师可以将看似干巴巴的古文讲的如此风趣与幽默。

知道老师要博学而有内涵的知识底蕴,老师要有风趣而不失严谨的教学语言,老师要有„„现在,我知道了一个老师到底博学、内涵、雅致、风趣到什么样的境界,就能够使学生欣然来到你的课堂。讲课中,杨教授提到儒家修身一说,恰巧在来游学之前,我也与学生讲到修身,在日常参加德育活动中,更是将学生“修身”放在工作首位,这或许将是一种启示。

古语云: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这是一种美感,而我希望自己具备这样的美感。

第二,是关于一项德育的思考,一条教育研究可供选择的路。

在本次游学中,充满着美丽的巧合,而这项体会尤为如此。在此次游学中巧合听了两个不同的、却又彼此互补的讲座。二者都关于文学,也都关于现代下流行文化,特别是针对学生阶段流行文化。这两个讲座既是网络时代的文学引渡与原型批判的中国化。

网络时代的文学引渡,北大副教授邵燕君老师主讲。这个讲座所谈的对象正是学生阶层最为热衷的事物之一——网络小说。在讲座开始,邵老师与我们分享她所想看到的当代文学应该是怎样的,其中几句话让我印象尤为深刻。

她提到:我们(文学批评者)要在作者优势的书写背后,读出一个时代的集体无意识;在貌似肤浅的流行背后,读出人们深处的怕与爱;通过文**流的兴衰把握时代的精神走向„„优秀的当代作品必须传达出这个时代最核心的焦虑和希望,并且找到一种契合这个时代的文学形式„„不熟知一个时代的气息如何勾勒一个时代的灵魂?

这一段话对于身为初中教师的尤为震撼,我从其中听到我在教育中无意识的、或者说潜意识的忽略的一个问题——学生在滚滚如潮的网络文学中是如何自处的。我开始好奇他们在看网络文学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态、他们又是如何看待的、在他们的行为或人格中——他们此时正是人格健全的关键期之一——有多少网络文学带来的影子。

一个不可否认的现实,是现在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接触到网络文学或其延伸物,然而在学校、家庭教育中没有一堂关于网络文学、关于这个时代潮流、时代“气息”的课堂。而我们所教的孩子他们却正处于青春期,他们不再满足于教师、父母告诉他们的世界,而渴望好奇去亲自看看这个世界,他们开始对情怀、兄弟、底线、真爱等一系列事物提出问题并开始探索。而现实情况不允许的情况,网络文学的世界无疑为他们提供一个稳定的场所。

然而问题是学生没有一个堂堂正正的场所去探讨他们在网络文学中所获得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去辨别和认识他们所接受到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去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现存的教育中绝对存在针对孩子青春期问题所建构的教育,但是在这里我思考的是曾经教育体系会不会适合这个时代下的孩子。就像邵老师谈到为什么她从原来的研究方向转到“网络文学”这个方向时,所提到的一个理由:我已经带不动我的学生了„„我的学生已经不看期刊文学了„„

那么我们的学生呢?我们的学生是个什么状态呢?在这里我想摘录北大学子的一段自述:我们也会看网文、看动漫,也会用流行语,我们毫无疑问都知道软萌、虐恋、卖腐都是什么意思,我们爱八卦、会卖萌,宅女心、少女心和腐女心或许多少都有些。简而言之,我们是一群非常正常的双十年华的姑娘啊!在做汇报时校内汇报时,我曾经现场调查一下老师对这段自述中所提到几个词语的理解,结果不谈也罢。这确确实实反映了一种差距,一种时代节奏与现存教育的差距。

如果我们不了解深刻这个时代印记的、我们的学生,我们又带的动他们吗?

其实,现在想来这种差距从古至今可能一直都有,不必过于诧异。然而庆幸的是,在越来越开放与进步的社会,我们老师正越来越关注到类似这样的问题,并寻求着解决方法。在越来越丰富的课程设置下,我们的老师也可以开设关于这些内容的课程去探索。北大的邵燕君老师及她所带的那一群精英学生就是这样,我们或许也可以。

历史的经验、建构主义理论、关怀伦理的主张都告诉我们,最好的教育要在学生固有知识上去建构新的知识,而网络文学这块占据着一大部分学生认识的处女地,或许真的可供我们一线教育者去开拓、建设。

原型批判的中国化,紧随网络文学之后,有一曲同工之妙,至少从教育者的角度出发。原型批判的中国化在一定程度上解读了网络文学为什么生根发芽直至今日成为参天大树的原因。那就是网络文学借用了一个文化中大量的原型。例如仙道、修真、领主、三国、鉴宝、相师„„这些主题元素充满着中华文化气息和氛围。主讲老师叶舒宪更是从《哈利波特》系列出发,深入剖析了这一类文学作品其中的文化原型及其成功的原因。

我想这个讲座正好成为在我们所教阶段探索网络文学教育发展道路有利的理论依据。因为其中包含中中国社会、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国学”。

我自身的座右铭其实正是源自一部网络小说《法相仙途》——过去永恒不变,未来无限可能,现在充满力量。这十八个字可能不是网络小说作者原创,但至少证明网络小说中确有一些有用的东西,正如那句话:世界上本不缺乏美,缺的是发现美的眼睛。网络小说本就不缺乏善与恶,缺乏的是将这善与恶摆上台面来讲给学生听的勇气。

短短的七天时间,我的收获其实还有很多,但受限于自身能力,整理成文字的内容仅限于此,虽感遗憾却也十分充足。这里面已经有了我对于师者的追求,已经有了一项可供实践的思考和方向。这或应是我此次游学最大的体会,寥寥千字将这个想法撰写于此。是送给嘉祥集团的每一位同事、送给身处教育一线的每一位同仁的清北游学纪念品。

最后再次感谢集团公司、学校领导、同事将这次宝贵的机会交予我,谢谢!

嘉祥北城 罗凯

2015年5月

第三篇:清华大学游学全攻略

爸爸妈妈带我去参观了北京的清华大学,还为我请了清华大学专业的讲解员。

讲解老师介绍了,清华大学主体所在地——清华园,地处北京西北郊名胜风景园林区,明朝时为一私家花园,清朝康熙年间成为圆明园一部分,称熙春园,道光年间分为熙春园和近春园,咸丰年间改名为清华园。(清华大学游学全攻略)

清华主楼:1966年5月落成,建筑总面积近8万平方米,是由清华大学有关专业的师生结合毕业设计而自行设计的校园杰作之一。由“西主楼”、“东主楼”和“中央主楼”三部分组成,并以四个“过街楼”联成一个整体。整个建筑气势雄伟,浑然一体,是清华校园中规模最宏大的建筑群,体现了清华师生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清华主楼不仅在教学、科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是学校举办重大活动、接待重要来宾的主要场所。美国总统布什、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等许多政界领袖和诺贝尔奖获得者等学术大师、著名跨国公司总裁等企业名流,都曾在中央主楼向清华师生发表演讲。

日晷:位于礼堂前大草坪南端的古典计时器――日晷,1920届学生毕业时献给母校。下部底座镌刻着1920级的铭言“行胜于言”的中文及其拉丁文译文,“行胜于言”从此成为了清华的校风。这种校风使清华培养了一大批脚踏实地、报国奉献的优秀人物。

水木清华:水木清华是清华园里最幽静之处,是学生晨读和休息的好去处。山林之间掩映着两座玲珑典雅的古亭。正额“水木清华”四字,出自晋人谢混诗句:“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两旁朱柱上悬有清道光进士,咸丰、同治、光绪三代礼部侍郎殷兆镛撰书的名联:“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南西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

自清亭:自清亭原名“迤东亭”,在工字厅东墙外的土山上。朱自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散文家和诗人,曾任清华大学文学系主任。他的散文风格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字秀丽著称于世。如“荷塘月色”一文,以清华园景物为描写对象,已成为传世美文,为一代代中学生之国学范文。1948年,他因拒领美国救济粮在贫病中逝世,表现出了崇高的民族气节。1978年为纪念朱自清先生,将此亭命名为“自清亭”。(清华大学游学全攻略) 闻亭:它是一座古式六角亭,原为一座钟亭,建校初即有之,为号令全校作息而设。亭内有大钟一口,径可四尺。钟声清脆,远及海淀。闻一多是中国著名的诗人、学者,在《周易》、《诗经》、《庄子》、《楚辞》的研究中有相当的成就。抗日战争期间,他目睹国内反民主的独裁政治,拍案而起,1946在昆明被暗杀。为了纪念在昆明遇害的闻一多先生,将该处命名为“闻亭”,亭内匾额由闻一多先生1921年的同级同学集资建成,“闻亭”二字由著名优生学家潘光旦教授所书。1986年清华师生在闻一多先生逝世40周年之际,修建了闻一多雕像,使“闻亭”景观益显庄严美观。

科学馆:建于1919年,是清华早期“四大建筑”之一。当时清华的理工科处于全国的领先水平,尤其是物理系可谓盛极一时。90年代曾作过统计,从此楼中曾经走出过70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80年代以后清华重建了理学院,现在新的理学院大楼占地27000平方米,位于清华气象台东北。

二校门:清华建校之初最早的主校门,是一座古典优雅的青砖白柱三拱“牌坊”式建筑。门楣上书刻有清末大学士那桐的手迹“清华园”三个大字。因1933年至1934年间校园扩建有了新的大门后,这座最早的校门就被称之为“二校门”了。它一直是清华大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新竹清华也有同样的建筑模型。作为清华象征的二校门,见证了清华大学日新月异的发展和飞跃;它历春夏秋冬,经风吹雨打,默默地迎来送往每一位清华人。它不仅仅是清华园的鲜明标志,更是长期以来清华人勤奋求实、荣辱不惊之品格的象征。“文化大革命”中曾被毁,后恢复重建。爸爸妈妈带我去参观了北京的清华大学。第一眼就看见了清华大学的正大门,上面刻着这所学校的名字,接着,我们上去台阶之后,就看见了清华大学的主楼,中间种着一片草丛,两旁又有两栋很高的楼,看整个样子,就有着一种非常雄伟的感觉,听妈妈说:“清华主楼,建于五十年代,现在是电机系、自动化系、计算机系、计算中心、网络中心所在地。”妈妈还说:“爸爸年青的时候,就在清华大学主楼的自动化系学习过。”清华大学大礼堂坐落于校园西区的中心地带,庄严雄伟,一直被清华师生视为自己坚定朴实、不屈不挠性格的象征。(清华大学游学全攻略)

今天游学结束了,我深深地陶醉了,心想:我一定要努力,长大才能努力成为一名清华学子。清华大学呀!你真是一所名副其实的好学校,我将时时刻刻把你追求和向往。

第四篇:清华北大对比

北大、清华,如同两颗夺目的明珠,熠熠生辉;又如同并蒂莲花,同位于首都风景如画的西郊;它们声名远播,代表着中国大学的形象与荣誉„„因而,它们也常常被相提并论,常常会被相较短长。

清华和北大,它们近在咫尺,在国内外几乎一样著名,却又似乎迥然不同。下面这个故事,就生动地展示了清华和北大风格的不同。

有两个人——一个北大学生和一个清华学生结伴到山里去露营。晚上睡觉的时候,清华人问北大人:“你看到什么了呀”北大人回答说:“我看到满天的星星,深深感觉到宇宙的浩瀚,造物者的伟大,我们生命是何等的渺小和短暂„„那你又看到了什么呢?”

清华人冷冷地回答道:“我看见有人把我们的帐篷偷走了。”

你们也许会问:“这两个人的看法哪个比较正确啊?”我的答案是:“两个人都对。”在我们一生中会遇到很多情况,尤其是困难的事情,我们必须要考虑到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一位清华大学的学子指出:“如果我们只顾到理想,只谈人生哲理,忘掉人活着还需要油、盐、柴、米、酱、醋、茶等开门七件事,我们也许会自以为很快乐,但很可能会饿死。但如果我们活着只看到目前实际的生活而忽略了除填饱肚子外,还要靠些比较遥远、比较抽象的东西来满足我们的好奇心,那么我们的生活会非常乏味!”

要具体认识清华和北大的不同,必须从历史上来分析。

(1)从“你就是你,我就是我”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从两校的历史看,北大是戊戌变法留下的“新政”之一,最初的目的是培养清帝国的高级官吏;清华则是靠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起家,最初的目的是培养“外向型人才”,充作留美预备学校。因此有人说最初的北大是“封建主义”的桥头堡;而最初的清华则是殖民资本主义在中国的试管婴儿。直到今天,往往仍然可以从两校找到这两种不同力量的残余影响。

两校在近代又都经历了两场大的变革。

第一次是“五四”前后。“五四”前是在北大,“五四”后是在清华。

北大的革命是蔡元培所开创的。1917年1月,蔡元培任北大校长前,北大是一座封建思想、官僚习气十分浓厚的学府,学生对读书毫无兴趣,整天打麻将、吃花酒,把上大学当成进身之阶;教师中也有不少人不学无术,得过且过。而蔡元培先生来北大后,逐步使北大发生了巨大的、质的变化。他首先说明“大学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彻底改变了学生的观念;他延聘了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优秀教师,如陈独秀、李大钊、鲁迅、马叙伦、辜鸿铭等;他主张“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发起很多学会、研究会,使学生的精神爱好专注于学术研究和正当的文体活动上来„„在蔡先生的主持下,民主、科学

蔚然成风,北大名副其实地成了国内首屈一指的高等学府。以后,陈独秀与具有革新思想的北大知识分子,发起了新文化运动,并继而通过“五四运动”,又创造了北大“直接行动,献身主义”的革命传统。“北大精神”从此逐渐形成。

清华的改革则是在1928年南京国民党政府接手开始。照清华最初的制度和风气,西学在中学之上,美国教员在中国教员之上,职员在教员之上,这也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在教育方面的反映。国民党政府接手后,改“清华学校”为“国立清华大学”,提倡所谓的“通才教育”,拨入大笔资金进行建设。罗家伦任校长时提出“四化”,即“学术化”、“民主化”、“革命化”、“纪律化”,虽然后两“化”是冒充“革命”精神,但前两“化”则体现了“科学与民主”的新思想。此后又实现了蔡元培曾提出的“教授治校”。校长梅贻琦也常说:“大学者,有大师之谓也,校长的职务是率领职员为教授服务。”从此,清华大学也面目日新。

1928年以后的一段时间,北大、清华有互相学习融合的趋向,因此有所谓“北大清华化,清华北大化”之称。在抗日战争期间,北大、清华与南开一起,组成了西南联合大学。此时,本科学生是共同的,但各自保持自己的基础教师队伍和行政组成,特别是研究所与研究生,学术上仍有自己的风格。因此抗日战争一结束,三校立即返回原址,重建校园。

第二次大的改变则是1952年的全国院系调整。清华的文、理、法各科并入北大,北大的工科并入清华。从此北大成为综合性大学的“排头兵”,而清华则成为“高等工业学校”的“龙头老大”。此时的北大、清华,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原有的校园文化精神却仍然保持。

(2)清华是现实主义的,北大是理想主义的

旧清华学生讲英语,多西装革履,而不像北大学生那样喜长袍,还照搬了许多美国常春藤大学的习惯。而北大则更多慷慨激昂的革命斗士,于政治情有独钟,成为历次学生运动的排头兵和承担责任者。因此,许多人认为,北大是理想主义的,清华是现实主义的;北大是人文的,清华是科学的;北大是追求浪漫的,清华是讲求实际的;„„甚至有人借用韦伯的概念,称北大是重价值理性的,而清华是重工具理性的,这些说法虽不尽符合事实,但却也不无道理。

漫步于北大和清华的校园,则明显地体会到喧闹与寂寥的两种不同人文景观。北大的校园古韵十足,像中国的传统园林,给人以历史的沉重感;清华的校园则是标准的棋盘式,规规矩矩,大多是西洋式建筑,给人以现实的明快感。在北大,感觉走到哪儿都有人;而在清华则有地广人稀的感觉,尤其是几乎很难见到女生。北大的体育场什么时候都热闹非凡,自习室则人满为患,甚至屡次发生“占座风波”,而宿舍则或者成为热闹的休息娱乐场或者空无一人;清华的体育场平时空荡无人,而下午四点半以后则沸沸腾腾,一张一弛十分明显,自习室中人数不多,而宿舍中则纷纷埋头苦读,一片寂静。以至于许多北大学生极其羡慕清华的自习条件,暗叹若是两校交换一下,北大也就不会有自习座位危机了。

北大人与清华人的性格往往形成对照,北大人好动,清华人好静;北大人灵活,清华人踏实;北大人争强好胜,清华人谦虚谨慎„„这也许与学科差异不无关系,北大的校园人文气氛浓厚,荟萃了社会学科的精华,从而形成了一种“兼容并包”、广泛涉猎的思想风气,重个性,轻权威;重理想,轻现实;重理论,轻实践;往往充满自信,互不服输,平素滔滔不绝,堪称一批“侃”将。而清华的校园则科学气氛浓厚,集中了工业各学科,从而形成了一种“术业有专攻”、无暇旁顾的思想风气,重权威,轻个性;重现实,轻理想;重实践,轻理论,互相尊重,但有时自尊,有时自卑,平素埋头苦干,堪称一批“干”将。

(3)“从小事做起”与“从大处着眼”

北大人常常习惯于从大处着眼,却往往不肯从小处着手;相对来说,清华同学往往重视从小事做起。这从两校所提出的口号上又能看出,北大提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而清华则提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一虚一实,昭然若揭。

虽然经过1952年的院系调整后,清华园中总觉得缺了点什么,成为了“单腿巨人”。但是在历经曲折、饱经风霜之后,两个校园内在的文化宿命似乎并没有改变。有人以牛津与剑桥、哈佛和麻省理工学院来类比于北大与清华,虽然实力不如人,但是若真的拿历史上的学术与社会地位来与西方大学相较短长的话,中国拿得出来的恐怕只有这两校。近年来,国内的许多专门的学院纷纷把名字改为“大学”(有人称这是把小店铺叫成超级市场);又开始高校联合办学,但是一所真正一流的大学,自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非一朝一夕所能蹴就,也非改换名号、简单合并所能冒充。北大与清华,是一般学校无法望其项背的。

北大与清华,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两颗夺目的明珠,仿佛如互相绕转的双星。他们之间的单纯比较往往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他们更像一对兄弟或姊妹,互补互学,携手共建中国的文化和科学。在中国的发展道路上,北大与清华将携手共进;在民族振兴的青史上,北大与清华,这两个名字将永远联在一起。

第五篇:论清华北大

这是一个风生水起的中国高教界,一向做大随意瓜分全国顶尖考生的两个大佬慌了,香港高校这种力图打破僵局的行为无疑是挑战它们的权威.

因为按照以往的惯例,这些学生是属于北大清华的,生源市场遭受前所未有地冲击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如果内地名牌大学,依然抱着"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心理,陶醉在旧有的光环里,不改变陈旧的思想,那么在相同的招生框架内,将会丧失竞争机会.

想当年,清华如花羡云端,北大秋水隔婵娟.被看作梦中花园,顶礼膜拜的传奇学府如今却被人视为粪土.

蔡元培先生出掌北大短短三年,便使的死气沉沉的官衙大学一跃成为亚洲一流.梅贻琦先生进入清华,也把一个留学预科院打造成亚洲名校.

但是如今北大清华的世界排名却是如此不堪,不要说挤进前百,就连在亚洲也无法敢说自己名列前茅,国家政府和社会的巨大期望和付出却换来如同臃肿发福中年人的下场,这就象是一个优秀的登山者驻足于山腰而流连沉迷,忘记自己真正的目标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甘当精神侏儒的北大是否还能容的下蔡元培先生的灵柩?浮躁的清华是否还能承载华夏崛起的关键时期的脊梁?北大清华,肆意挥霍着整个华夏民族的人才资源和未来希望,说他们愧对祖宗愧对国民都不为过.

上一篇:求职简历下载模板下一篇:清华学习培训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