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路面施工总结

2024-05-09

路基路面施工总结(共6篇)

篇1:路基路面施工总结

路基路面施工方案

一、路基清表及开挖碾压处理:

1、施工技术人员根据图纸和测量队交的中桩、起始点、水准点、路面高程等技术标准,认真复核,延路基线两侧划上桩号,施工桩号每20米为一个断面,控制桩每200米—500米设一个,技术员在开挖前每个断面测三个点,作控制开挖路床深度,路床宽度每侧加宽0.5米。

开挖路床采用推土机和挖掘机,在开挖土方的同时,技术员随时检测开挖深度,并预留路床压实系数,个别处若有超挖,应用与所挖土方相同的土壤填补,填补厚度每层不得大于20cm,并夯实或碾压密实。

路床找平用人工修整,施工员掌握检查路拱是否偏移,宽度及纵横坡高程,发现问题及时修正。然后进行碾压,按照操作程序先轻后重,先两边后中间,从下到上,压路机碾轮重叠1/3,碾压速度不宜过快,碾压5-8遍,表面无明显轮迹,经质检员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并记录交验入档。

2、质量标准

路床不得有翻浆、弹簧、起皮、波浪、积水,碾压后轮迹深度不大于5mm。

压实度

95% 中线高程

±20mm平整度

20mm 宽度

0-200mm 横坡

±20mm

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稳定碎石共分三层,每层厚18cm,稳定碎石设计强度底层为2.5MPa,中层为3MPa,顶层为3.5MPa,摊铺底层碎石宽31.6m,全幅施工,碎石采用厂拌法,摊铺采用机械摊铺。

(1)工艺流程:测量放线→拌合→运输→摊铺→碾压→养护

(2)将路床清扫干净,在路床两边应先培出0.5-1m的路肩,并在路肩上每侧隔20m预留泄水槽,顶基层施工时,在测量放线后,边侧安设与其压实厚度一致的方木支撑牢固,经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摊铺。

(3)测量放线 施工现场与拌合站经监理验收合格后,技术员开始施工放线,首先恢复中线桩,并在路面以外两侧设里程桩,标出桩号,然后进行高程侧量,标出摊铺厚度位置。在摊铺中层或顶层时,也按上述进行测量放样,设置高程控制线,严格控制铺筑高程在允许偏差范围内。

(4)拌合和运输

集料的最大粒径和级配应符合要求,在正式拌制混合料之前,必须调试所用的厂拌设备,使混合料在颗粒组成和含水量都达到规定的要求。当气温较高时,含水量要略大于最佳值。使混合料运到施工现场后,碾压时的含水量不小于最佳值。原集料的颗粒组成发生变化时,及时取样,做好实验,按试验室调整的经监理认可的配合比重新调试设备。雨季施工时,宜采取措施,保护集料,特别细料免遭雨淋,应根据集料和混合料的含水量的大小,及时调整,向拌合料中添加减少的水量。应尽快将拌成的混合料运送至铺筑现场,装载高度应均匀一致,以防离析。

(5)摊铺和整形

将混合料卸入摊铺机料斗内,准确控制虚铺厚度。虚铺厚度可根据压实系数确定,并在本工程中验收和修正。摊铺机作业时,一定要控制好匀速行驶,经常清扫行走轨道,布置现场补料和修补人员,对个别混合料离析处补洒细料和对有缺陷的地方进行修补。

(6)碾压成型

碾压采用振动式压路机,碾压顺序是由下而上,先稳压再微振碾压,后强振碾压,最后稳压,每次碾压重叠1/3轮宽,在无明显轮迹后由橡胶轮压路机碾压至无明显轮迹即可。

(7)养护

在碾压结束后,即覆盖草苫子,12小时后再洒水养护,之后保持草苫子湿润。

4、质量标准

压实度

≥98%顶层 压实度

≥95%顶层平整度

不大于10mm 纵坡高程

+5,-10mm 宽度

不小于设计 厚度

-10mm 强度

底层

不小于2.5MPa

中层

不小于3MPa

顶层

不小于3.5MPa

三、沥青砼面层

1、摊铺前将路面上的浮土、杂物清扫干净,然后按规范和设计要求喷洒乳化沥青。

2、沥青拌合料的生产

由一台100T/H和一台60/H的全称量强制间歇式沥青拌合设备同时生产,严格按照试验配合比进行配料生产,拌合料应颜色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或严重粗细料分离现象,不符合要求的拌合料不得出厂。

3、沥青砼的运输

沥青砼运输时,车辆配备防雨蓬布遮盖,防止温度散失过快及突然降雨,拌合站设专人检查车斗泥土清扫洁净,涂刷一层乳化沥青,防止沥青砼粘结在车斗上。

4、沥青砼摊铺碾压

主车道采用4幅施工,先铺东侧,摊铺机摊铺时,下面层挂钢丝,摊铺前在摊铺机后放置与虚铺等厚的木板,以保证前几米的摊铺质量。摊铺沥青砼应缓慢、均匀、连续不断,摊铺好的沥青砼应及时碾压。碾压设备采用双驱双振双钢轮压路机和16T胶轮压路机,双钢轮压路机碾压4-6遍,然后胶轮压路机碾压3遍,压路机停机时,应停在已碾压成型降温的面层上。

5、接缝处理

纵缝用切割机切直,保证切缝处清洁,并涂少量粘层沥青,摊铺时应重叠5-10cm范围内铺热料,使接缝预热软化,以利于新摊铺料与已成型的沥青砼结合,碾压前将预热用料人工清除,保证接缝处顺接,横缝上下层均应错位1m以上,采用平直的平接缝,碾压缝口时先横向碾压再纵向碾压。

6、质量控制与检测

设专人检查料温、颜色、高程、厚度、平整度。每次施工后都进行钻芯,并进行马歇尔试验,油石比测定、摊铺厚度、压实度等。

7、沥青砼面层质量标准

表面平整、无裂纹,粒料均匀一致,控制好摊铺温度,达到要求的密实度。

压实度

>95%平整度

5mm 厚度小于

3mm 宽度

±20mm 纵断高程

±20mm

篇2:路基路面施工总结

公路路基施工是整个公路施工工程的关键所在,稍有偏差,将给整个工程埋下质量隐患。因此,路基施工应根据施工当地地形、地质状况、公路等级、所在地区的气候、结合施工填挖方平衡等来选择施工方法。1.道路设计标准道路技术标准论证道路技术标准是指道路路线及构造物技术性能、组成部分、几何形状及尺寸等方面的要求。论证的主要内容应包括:1)计算行车速度论证;2)平面线形标准论证(各种曲线线形、半径和长度、直线长度、超高、加宽等的规定取值范围);3)竖曲线要素标准论证(曲线半径及长度、纵坡及长度、视距长度等);4)横断面技术标准论证(路基宽度及横断面布置、路拱横坡、超高、视距等);

5)净空高度论证;6)车辆荷载论证(构造物设计)。横断面设计及路基土石方计算:除设计路基标准横断面外还应根据具体条件对个别路段进行特殊路基横断面设计。设计内容主要包括:1)路基宽度;2)路基高度;3)路基坡度;4)路基弯道超高,加宽;5)路拱坡度;

6)根据指导教师的要求选定1公里路段绘制路基横断面图,进行土石方计算及调配,填制路基设计表及土石方计算表。2.路基路面设计(1)据沿线地形、地表径流而后地下水情况,进行道路排水系统的布置以及地面和地下排水构造物的设计。土石方是公路建设中使用最高的筑路材料,而水对土石方路基有百害而无一利,诸如冲刷路基边坡,路基坍塌沉陷等,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须进行排水系统完整性设计。路线设计对排水系统的考虑,包括路堑段纵坡度宜20.3%,路线纵坡度宜≤2%,凹曲线底部宜设计在涵洞处,并在边坡上设急流槽,超高段尽量避免设在路堑地段,原则上要求考虑加深边沟。(2)路基设计对排水系统的考虑,应适合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施工期防水排水的路基保护,应考虑底基层完成后的排水全幅设计透水性碎石料或硬路肩上设必要数量的盲沟;另一方面是使用期的排水考虑:一是边沟、排水沟、截水沟、急流槽的设置桩号范围及其断面尺寸,除采用标准断面外,对那些有排洪要求的部分作专项设计;二是地下水位较高的四季堑区段,主要是反映风化岩地段路堑,对边沟采取加深或边沟下设盲沟(渗沟)或渗沟下铺30cm厚的砂砾垫层,以截断地下水对路基的影响。(3)路基工程设计在道路平、纵、横规划的基础上,进行路基及其排水、支档和防护工程规划,其主要内容包括:1)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分析,路基土压实要求和软土地基处理方法选择;2)排水系统规划,涵洞、排水沟渠及连

篇3:道路路基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质量控制主要表现为施工组织和施工质量控制。其中的内容又包括工艺质量控制和产品质量控制。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又主要有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等方面。因此, 质量控制势在必行, 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本影响因素。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包含方方面面。主要来讲就是一个从工序质量、继而到分项工程质量甚至分部工程质量或者单位工程质量的系统控制过程。换而言之也就是一个从投入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开始, 包括完成工程质量检验的全方位全过程的控制工程。企业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关键是必须坚持质量第一, 加强质量控制, 提高管理水平。只有在满足质量标准和用户需求的前提下, 同时又满足工程质量、工期、工程成本等要求, 才有希望得到最好的经济效益, 继而为社会为国家提供更多的安全经济适用的建筑。

1 施工质量控制

1.1 管理措施上进行控制

工程建设单位对工程质量共进行五级控制:第一级管理控制即由项目经理负总责, 在此基础上由项目生产副经理对施工质量控制负责, 其职责包括对材料的质量控制并保证机械设备完整。项目总工负责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包括施工工艺、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等的拟定。在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的要求下, 质检工程师进行隐蔽工程, 分部、分项工程及中间交工工程的检查验收。各施工作业队施工质量由各施工作业队对其进行详细操作, 操作内容包括对混合料进出场的检验及各项准备工作, 此外还包含对碾压前含水量、碾压遍数的计算和对速度的控制。一旦现场出现施工质量问题, 其简单处理措施包括:翻晒、挖除和成型后养生等。

1.2 技术措施上进行控制

在技术上进行施工质量控制内容庞杂, 主要包含:编写作业指导书、技术交底书及在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即由总工交底至下部室, 由部室交底至作业队、拌合站负责人等, 再由各作业队、拌合站负责人交底至各机械操作手及外包人员。技术交底内容应主要包含摊铺机起步、摊铺、摊铺结束应注意的操作细节、摊铺速度等, 此外还应包含对碾压前含水量、碾压遍数的计算和对速度的控制。维修人员应注意摊铺混合料离析, “巢”、“带”情况应及时处理。

1.3 分部、分项上进行质量控制

分部工程控制严格执行工序自检、抽检、报验制度, 不合格时严禁下道工序施工, 严格进行中间交工检验及隐蔽工程报验。

2 路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探讨

路基是在地面上按照道路的线型 (位置) 和断面 (几何尺寸) 的要求开挖或者堆填而成的岩土结构物。路基工程与路面工程、铁路工程与桥隧工程密不可分。在实际工程中,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 路线的确定须考虑路基稳定、占地、土石方数量、填挖平衡等因素。

2) 路基的强度与稳定性是保证路面强度与稳定的基本条件, 提高路基的强度与稳定性就可以减少路面厚度, 降低路面造价。

3) 桥头引道路基, 同桥位选设和桥孔设计关系密切, 在路线纵断面设计中, 要考虑路基与桥涵隧在布置与标高方面的关系。

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合同文件和《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其他相关规范, 结合本项目工程的设计图纸及项目特点完成施工质量控制。

为了对路基工程的施工质量达到有效地控制, 现对路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简要陈述如下:

2.1 施工准备

路基施工作业前, 须熟悉设计图纸, 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进行施工。路基排水和路基处理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进行, 边坡防护工作也是重中之重, 必须切实履行以此来保证路基的强度和稳定。路基施工前, 注意路基边线部位的压实, 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要求并结合现场的实际, 认真做好详实的土石方调配方案, 合理利用施工现场的挖方填方。挖方应做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与此同时弃方应合理设计使用。

2.2 填土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对路基填土, 工程中从材料到施工过程有着较高的质量要求。填料种类、粒径、级配应符合要求, 级配碎石必须现场搅拌生产, 碎石级配、粒径、水泥掺和量应符合要求。本着便于对路基施工及路基填筑品质的监测指导的目的, 需要对路基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测定, 其最基本的测定项目为测定其路基填土的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干容重。填土厚度不应大于30cm, 填筑厚度应以每层的实测标高结合现场做标志控制。对路基的每块填方都应由施工单位进行质量检验并填写检验单, 随材料一同进场, 以备监理抽检。

2.3 测量放样施工质量控制

在施工放样阶段, 需认真熟悉图纸, 复测后检查与设计是否有误。为满足施工期间引用需要, 可在中线复测中增设临时水准基点标高和加桩的地面标高。在每道工序施工测量放线时, 测量误差满足规范要求, 保证纵横断面定位的精度, 使施工路基及构造物的定位及几何尺寸满足设计质量要求。施工中做好护桩的工作, 便于恢复中桩和边桩。

2.4 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对道路的使用性能的影响因素中, 水作用对其影响最大。水作用首先影响路基强度, 较高的温度场还易使沥青脱落。在实际工程中路堤较高, 且多有防水路肩, 水损害现象在路基中并不常见。所以主要防止路面水下渗, 引起路面结构的破坏, 施工时务必做好以下防护措施。

首先, 在施工过程中应设置临时排水沟。根据现场实际情况, 在路基施工前, 利用自然水网, 沿路基开挖边缘修筑排水沟, 将雨水等引向路堤两侧现有自然沟或涵洞, 直接排入河湖的水均需在排放前进行沉淀处理。路基施工中, 若地下水严重影响路基稳定时, 应立即要求设计部门提供地下排水设计。如地下水影响较小, 可根据情况设临时排水沟。排水系统应与路基工程同步, 与既有沟渠连接顺畅。排水沟基底夯填密实、坚固、沟底无渗漏。排水沟断面尺寸、厚度、坡度、标高应符合要求。

2.5 地基处理施工质量控制

地基处理前, 做好临时排水设施, 核查地质资料。换填采用机械挖除换填土时, 应预留30~50cm的保护层由人工清理, 换填所用的填料、换填深度、分层压实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砂、碎石垫层施工之前应进行压实工艺试验, 确定施工工艺参数, 专业监理工程师确认;填筑或填筑完后必须及时完成两侧干砌片石护坡, 并同时做好反滤层, 垫层、反滤层铺设位置、压实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堆载预压填筑过程中应同步进行地基沉降与土的侧向位移观测;堆载预压土的填筑速率应符合设计要求, 加压量和加压时间应满足设计要求;根据观测资料和工后沉降推算结果, 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 监理、施工单位共同研究确定卸载时间, 碎石桩、粉体喷射搅拌桩、浆体喷射搅拌桩、高压旋喷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 (CFG桩) 等施工前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成桩工艺性试验 (不少于2根) , 确定工艺参数, 监理工程师确认, 施工开始后进行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 以确认设计参数。强夯施工前, 施工单位应做工艺性试夯试验, 确定主要工艺参数, 并报监理项目部中心试验室确认。地基处理的范围和处理效果应符合要求。基桩完整性、均匀性、数量、位置应符合要求。桩头处理应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

2.6 其他工程质量施工控制

连接结构物路基工程, 压实度要求较高且施工不能危害结构物的安全与稳定, 优先选用透水性较好的填料, 采用小型冲击夯和人工夯实相结合分层填筑, 不得使用重型机械压实。施工时, 严格控制填料质量和分层碾压厚度, 以确保台背压实度, 消除桥头跳车隐患。路堑边沟内侧沟帮分两阶段施工, 第一阶段砌筑至路床顶标高, 待水稳层施工完毕后砌筑剩余部分。路堤填筑采用信息化施工技术, 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组织施工。严格按试验段确定的工艺参数进行施工, 对分层厚度、碾压遍数、摊铺方法、填土速率和土料含水量进行重点控制, 把好“三度”, 即平整度、路拱度和压实度。

3 路面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探讨

路面是用各种材料铺筑在路基上供车辆行驶的层状构造物。在实际工程中, 不论是水泥混凝土路面还是沥青路面, 路面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道路路面基层平整度的施工质量控制

道路路面基层的平整度的施工质量控制需高度重视,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为控制好路面的平整度, 相异的基层要分开对待。在平整度标准要求较低的情况下, 可选石灰土作为路面工程的基底层, 但由此带来的却是其平整度控制较难的问题。由于平整度的优劣往往影响行车的舒适与安全, 在路面工程中采用摊铺机进行摊铺作业时一定要注意摊铺宽度。为取得良好的压实效果, 在施工工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及其它施工条件。只有经过上述处理才能保证接头处的质量, 路面平整度也有较高保证。

3.2 道路路面水破坏防治的施工质量控制

一般道路由于设计路堤较高, 应主要防止路面水下渗引起路面结构的破坏。水破坏常见于雨后, 在我国已建成的公路中雨后沥青路面出现的坑槽就属于水破坏的典型表现。针对上述现象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采用粘结力强的沥青和碱性石料, 同时由于耐磨性要求, 磨耗层采用玄武岩, 从而进一步增强两者之间的联系。同时切记表层施工进行防水层处理, 从根本上解决水进入结构内部的通道, 避免出现类似的水破坏现象。

总体来说, 公路路面水破坏防治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水具有特殊的破坏性, 流动性和渗透能力强, 需要对路面水破坏防治措施进行质量控制。

3.3 道路路面裂缝防治的施工质量控制

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 不可避免的会在路面出现裂缝, 因此亟需采用必要的裂缝防止措施, 对路面工程裂缝防治进行施工质量控制。

路面出现裂缝的种类大致可以分成两类, 一种是非荷载裂缝, 一种是荷载反复作用产生的裂缝,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第一种裂缝往往成为控制对象。从裂缝产生的原因上看, 裂缝主要有沉降裂缝、温度裂缝、干缩裂缝。沉降裂缝产生在混凝土浇筑后, 骨料和水泥下沉的阶段。施工结束后, 因未及时对构件进行养护而导致混凝土内外产生温差, 从而引起混凝土开裂, 进而产生温度裂缝。干缩裂缝在温度较高的时候, 混凝土表面水分散失快, 体积变化而引起表面开裂, 对于沉降裂缝应该在沉降终止前迅速进行处理。

4 结论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 工程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不一而足。在制定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必须紧紧围绕工程的实际困难, 依据设计规范和验收规范, 因地制宜的采用相应措施控制道路施工质量, 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摘要:在道路施工过程中, 路基与路面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对工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从管理和技术角度对路基路面工程施工过程的施工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李强.路基路面检测技术与质量控制[D].西安:长安大学, 2002.

[2]质量管理与可靠性[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3]欧秀英.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技术探讨[J].中国水运:理论版, 2007 (12) .

[4]郑明军.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J].重庆交通学院, 2002 (3) :67-68.

篇4: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分析

【关键词】路基;压实;施工;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U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9-0255-01

道路的整体强度及其稳定性,是路基路面结构综合效应的发挥,也是满足不同荷载作用与车速的要求的功能,在一定的平整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范围内,它为现代的交通运输提供可极为必要的条件。比如:粉性土颗粒很小,遇水就会形成液态形式,承载力也不负存在,这样他的工程特性也就名魁有意义了。在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区应用时,必须进行人工稳定,而这种稳定土路基路面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是压实。而对压实的控制一般会先分析工艺特性的基础上作好压实工序中的定量控制;然后再在拌和、摊铺、压实工序上混合料剂量及均匀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所以,土施工的均匀度和实度的“有效性”都是保证施工的重中之重。

一、压实度决定路基强度、刚度、平整度以及使用寿命

路基压实质量是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最重要的内在指标之一,只有对路基结构层进行充分压实,才能保证路基强度、刚度及平整度,并可以保证及延长路基、路面工程的使用寿命。在确定的配合比情况下,压实度给我们一个综合的定量控制指标,它以室内或现场的标准实验为基础,但施工中存在着压实度不均匀,又可用压实度偏差来判别。只有对路基结构层进行充分压实,才能保证路基强度、刚度及平整度,并可以保证及延长路基、路面工程的使用寿命。在确定的配合比情况下,压实度给我们一个综合的定量控制指标,它以室内或现场的标准实验为基础,但施工中存在着压实度不均匀,又可用压实度偏差来判别。在施工现场选择不低于200m的路线做为试验段。压实试验中,应详细记录各种已定的填筑材料的压实工序、压实设备类型,各种填筑材料的含水量界线、松方厚度和压实遍数、测量高程变化等参数,压实试验必须按规定达到密实度的要求为止。

二、控制含水量,增强路基稳定性

路基压实质量是控制路基整体强度与稳定性的重要环节,只有在对路基充分压实的情况下,才能有效提高路基的整体强度,增加稳定性,避免路面可能产生的早起损坏现象,从而提高使用寿命,而路基中的含水量则是影响压实的重要因素,所以,控制路基土的含水量就成为路基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2%是含水量与最佳含水量之间幅度差的最佳范围,这个范围内,会有比较理想的压实效果,控制路基路面压实含水量是保证压实度及均匀性的前提条件。压实含水量必须在碾压前做现场抽样没定施工中含水量散失一般比最佳壓实含水量偏大,粉性土含水量大时对压实的敏感性大,其最佳压实含水量应较压实试验的最佳含水量偏低,如果稳定土中掺有粉煤灰时,应考虑粉煤灰自身含水量对稳定土含水量的影响。

三、土质的控制

在最佳含水量下压实可以花费最少的压实功,得到最好的压实效果。但不同的土质会出现不同的效果,可以归类到粉质低液限砂士,最佳含水量12%~16%。细砂、粉质低液限砂土、粉质中液限粘土,高液限粘土、最佳含水量9%~12%。对于一般路基,通常采用压路机进行碾压即可达到预期效果。但对于纯砂或几乎无粘性的砂性土来说,由于砂是一种散状材料,通常由固态(砂)、气态(空气)、液态(水)三相组成,其突出特点是凝聚性极差,过分碾压容易产生砂土液化,影响碾压效果。在实际施工中,我们采用了下列方法和措施:首先用水冲密实法,使砂基本处于饱水状态,然后在其附近开挖试坑,坑内可放有过滤性作用的网状过滤层(如箩筐等),再用小型抽水机将其中多余水往上抽,直至水抽不上为止。过一、二天稳定后,为达到更理想效果,亦可采用轻型振动式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含水量可控制在10%左右,压实遍数视具体情况而定。采用此种方法,对于纯砂或粘聚性差的砂性土路基是非常适用的。

四、影响材料拌和均匀性的因素

拌和均匀性取决于单位体积的材料所受的拌和次数。增加拌和次数,改善拌和质量。切削角过小将使刃面沿轨迹从材料底部滑过,减弱拌和作用,适当增大切削角则有利于加强材料的拌和过程。抛掷过程的分离作用对拌和质量有重大影响。破碎质量愈好混合料愈足而不易分离,抛掷速度较小则分离作用减弱。

混凝土强度的均匀性和色差等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拌合物的均匀性不足,拌合能够充分均匀,与拌合时间的关系较大,现有的相关规范中对于拌合时间的规定基本沿用了早期规范的控制要求,随着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发展,特别是大掺量的矿物外加剂的使用,导致现有的拌合时间规定无法满足混凝土均匀性的控制要求。因此,本文通过研究不同搅拌时间对不同等级混凝土含气量、坍落度、粗骨料相对误差、砂浆密度相对误差等方面影响,最终确定合理的搅拌时间及各项指标相对误差控制范围。

不同掺量稳定土的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外掺料所含比例的变化,对稳定土的物理力学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实际施工中采用计算单位面积上所用外掺剂质量或体积,按所计算数量布料的方法进行控制。

五、结构层厚度与宽度均匀性的控制技术

用压实效果及其产生的影响来评价道路结构压实度及宽度的均匀性,这种评价指标往往是比较可靠的,道路整体形变与稳定性受结构层的板体作用大小的影响,由于粉性土质对水的抗侵蚀能力低,所以只有比较理想的整体板体和压实度才能得以稳定。否则就会因为局部的原因而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道路整体结购性能将受某一局部强度不足的影响。因此,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必须在宽度上留有足够的余地,做到路面与路肩的良好衔接。起到全断面对水分的隔封闭作用,为确保路缘部分的压实度,决定其偏差标准为土20mm是可行的。

六、轻重型击实标准对压实均匀度的影响

不同的轻重型击实标准对压实均匀度的影响是不同的,压实均匀度主要受压实功能和遍数的影响,当压实面产生较大残留变形现象时,是在重复载交通情况下的轻型击实所致。当路面出现严重的不平整将导致道路结构工作寿命的变化;反之,若以重型击实标准控制压实度,将这类影响降低到最小限度可采用重型击实标准来对压实度进行控制。通过对同一配比试件在轻型击实与重型击实不同的情况下进行试验得知:试件的物理力学指标在不同的击实标准下水稳性相应变化,试件的压缩模量比前者低20%-45%。

6控制路基路面结构层厚度与宽度均匀性

七、机械压实控制

碾压过程的控制碾压过程要求按《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中规定的相关要求严格把关,由于高速公路路基压实度高于一般公路,所以对碾压过程的控制就更加严格。一般在碾压过程中采用先轻后重、先静后动、先外侧后中间的碾压方法。碾压速度控制在1.5m3公里/小时,最大速度不宜超过4公里/小时,碾压遍数控制在4-6遍。

八、小结

通过对稳定粉性土的路基路面施工均匀度控制的研究,得如下结论:

1、在不增加工程投资的情况下采用级配好的填料。选用最佳含水量,保证压实度均匀性

2、工程实际中客观存在压实度偏差。压实度不均匀在其低值方面是形成道路稳定性丧失而导致破损的根源。

3、犁拌深度及混合剂量上的失控对施工不均匀度及其有交压实度的形成产生影响。

4、填料松铺厚度应严格控制。

5、厚度宽度的均匀性会整体板性的均匀性。

6、不同击实标准产生不均匀度的可能性不同。碾压机械、顺序及速度的选择应合理得当。

参考文献

[1]《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人民交通出版社,1995

[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人民交通出版社,199 5

篇5:市政道路工程的路基路面施工方案

摘要:本文介绍了城市市政道路工程的路基路面施工方案,同时,针对路面和路基施工过程产生的问题,提出了一些预防措施。

近年来,城市道路建设发展迅速,道路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尽管如此,但由于道路建设工程数量的不断增加,参与施工的企业和人数也随之增加。因其水平参差不齐,施工操作又不很规范,施工中的质量监管体系也不健全,诸多因素就造成了一系列的质量缺陷。为保证道路施工质量,应正确、文明、规范的施工。

关键词:市政道路 路基工程 路面工程 施工质量 预防措施

目录

一、工程概况 4

二、施工总体部署 4 2.1、施工准备 4 2.2各种临时工程及临时设施、施工措施 5 2.2.1、施工营地布置 5 2.2.2、施工用水 5 2.2.3、施工用电 5 2.2.4、工地排水 5 2.2.5、环保及三废处理 5

三、现场恢复 5 3.1、工期 6 3.2、组织机构 6

四、道路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 6 4.1、路基工程 6 4.1.1、施工准备 7 4.1.2、施工工序 7 4.1.3、测量放线工作 7 4.1.4、路基施工 8 4.1.5、路基整修及翻浆处理 9 4.1.6、路床整修及碾压 9 4.1.7、软基处理 9 4.2、路面工程 10 4.2.1、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 10 4.2.2灰土底基层施工 11 4.2.3二灰碎石底基层施工 11 4.2.4、水泥稳定碎石(砾石)基层施工 13 4.2.5、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 14

五、路缘石的安装 16

六、人行道施工 17

七、防汛措施 18

八、安全施工措施 18

九、卫生防疫措施 19 9.1、文明施工措施 19 9.2、临时设施 19 9.3、施工机械 20

十、排水工程 20 10.1.、雨季施工技术组织措施 20 10.2、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21 10.3、冬季施工技术组织措施 22 10.4、雨季施工措施 22 10.5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22 10.6高温季节施工措施 23 10.7 夜间施工措施 23 结束语 24 参考文献 25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一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太原市I 期市政东峰路道路工程,该路段北起于南内环东延南至龙城大街,全长约7.88公里。本次中标(山西安宇建设监理有限公司)路段为道路工程(K0+000—K3+392.687)段。计划施工工期为575日历天。该道路红线宽度40m,两边再各预留5m 绿化带,设双向六车道、两侧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按城市II 级主干道设计,计算行车速度40Km/h。二 施工总体部署 2.1、施工准备

与甲方协议签订之后,本公司根据现场工程实际情况,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利用熟悉本地施工条件的优势,就近调集施工人员(中铁十七局)做好上场准备。

由项目经理带领施工技术部、安全质量部、物资设备部、计划部、中心试验室、综合办公室等在本地的人员10 人进驻现场,进行前期准备,其余人员在10 天内调集完毕,在最短时间内进驻现场。并组织精测人员根据施工图纸及业主提供的原始测量基准点、测量标志、基准线或水准点或其他书面资料,按国家测绘标准和本工程精度要求,对本工程测设施工加密控制网,并及时提交监理单位,直至获得认可,在此同时,施工单位将陆续组织工程所需的各种施工机械、各项设备进场,联系各种材料厂家准备供料计划,并做好开工前的其他工作,按要求向监理单位(山西省安宇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提交开工申请报告。2.2、各种临时工程及临时设施、施工措施 2.2.1、施工营地布置

项目经理部租用当地房屋,施工队住房、料库、值班室、保安室及其他施工用房均利用现有的房屋,材料进场及车辆出入均可以利用现有便道,周围场地较平整。

2.2.2、施工用水

施工用水采用老虎口水库里的水或打井取用地下水。2.2.3、施工用电

工程施工用电,附近电力为工业用电,可就近利用,不考虑单独设置变压器。2.2.4、工地排水

设置集水坑将水集中、沉淀、过滤后,利用水泵、临时排水通道排入沟渠,局部水位较高处采用井点降水,重点地段雨季施工采取临时覆盖。2.2.5、环保及三废处理

本工程拟集中建立垃圾站,并于环保部门联系统一处理,施工中生活废水、施工污水经与有关部门联系征得同意后,排向指定地点,处理效果达到国家规定的三废处理标准后排放,并征得三废主管部门的同意。三 现场恢复

施工过程中保持工完料清的原则,每完工一段,在征得监理同意后,需要恢复的立即恢复至原貌;对于临时工程占用场地,完工后按有关规定或协议恢复。3.1、工期

按业主要求本工程将于2011 年3 月25 日开工,工期575 天,准备按期完成。共分三阶段:

第一阶段---施工准备阶段。计划安排5 天(2011 年3 月25 日~2011年3月30日),主要安排人员、机械设备、部分材料进场,连接水、电进场,完成对桩交接、线路定位,进行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办理各种施工中所需手续,对现场进行复测。

第二阶段---主体工程施工阶段。计划安排555 天(2011 年3 月31 日~2012 年10 月10 日),完成全部工程的施工。第三阶段---收尾配套阶段。计划安排15 天(2012 年10 月10 日~2012 年10月 25日),主要完成缺陷修复、场地恢复、竣工资料编制及工程验交等工作。3.2、组织机构

本工程将根据实际情况组建项目部,实行项目法管理,项目经理负责制。为了安全、优质、按期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我们计划安排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技术、管理人员按项目法组建现场项目部。下设五部二室,即施工技术部、安全质量部、物资设备部、计划部、财务部、中心试验室、综合办公室。根据所设置部室制定出各项业务职责,做到分工明确、职权分明。见附图。

组建3 个工程队分段施工 四 道路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 4.1、路基工程

该道路交通量大,施工安全与行车安全在施工过程中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大道穿过龙城大街,该段成为本工程的施工重点也是难点。施工前做好取土场和弃土场的调查、选定,做到有利环保,尽量保护好周围的植被及生态环境,合理调配土石方。4.1.1、施工准备

进场后,根据设计图纸对既有道路情况进行详细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

地质调查核实:施工前搜集详细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路基设计情况,结合工程实际,掌握本地区地基处理经验和类似工程地基处理经验和使用情况。填料的选择及修筑试验段:路基填筑前先对取土场的土样进行土工试验,以确定填料的种类和含水量,符合规范要求后,方可用于路基填筑。

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填料,修改取土位置,或采取达到标准的改良、加强压实等措施。施工按规定定期对取土场的土进行抽检试验。4.1.2、施工工序

路基填筑以机械作业为主,人工配合。配置一定数量的挖掘机、装载机、自卸车装运;推土机、平地机整平;振动压路机及小型振动器具压实。为确保施工质量,加快进度,提高施工效率,采用“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作业程序组织施工。

三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

四区段:填筑区—平整区—碾压区—检验区。

八流程: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整平—洒水或晾晒—机械碾压—检验签证—路基面整修。4.1.3、测量放线工作

4.1.3.1、恢复定线测量

在地面上进行中线测量前,应根据设计部门交桩,对导线点及水准点进行复核,根据施工要求,道路每隔200~300m 设一临时水准点。4.1.3.2、填挖方施工测量

每一地段开工前应根据设计图纸放线,测设中心桩、边线桩。施工中应经常检查各测量标志,对遗失或位置移动者随时补钉校正。4.1.4、路基施工

4.1.4.1、填筑作业

基本要求:施工中始终坚持“三线、四度”,三线即:中线、两侧边线,且在三线上每隔20m 插一面小红旗,明确中线、边线的控制点;四度即:厚度、密实度、拱度、平整度。通过控制路基分层厚度以确保每层层底的密实度;控制住密实度以确保路基的质量及工后沉降不超标;控制拱度以确保雨水及时排出;控制平整度以确保路基碾压均匀及在下雨时不积水。

在路基中心线每200m 处设置一座固定桩,在固定桩上标出每层的厚度及标高。每层填土前做出路肩,在路肩两侧每隔50m(局部加密到每隔20m)设置一道临时泄水槽至路基外排水沟,与路基填筑同步进行,确保雨季路基上的水及时从泄水槽中排出,避免雨水冲刷边坡。

4.1.4.2、分层填筑

按设计路基横断面全宽纵向水平分层填筑压实。分层厚度根据填筑压实试验段所确定的工艺参数严格控制,路堤每20m 设一组标高点,每层压实厚度不大于30cm,不小于20cm,最大虚铺厚度不超过35cm。地形起伏时由低处分层填筑,由两边向中心填筑。边坡两侧各超填30cm 宽,以方便机械压实作业,保证路堤全断面的压实度一致,竣工时刷坡整平。

根据自卸车容量计算堆土间距,以便平整时控制均匀的分层厚度。

4.1.4.3、摊铺整平

填土区段完成一层填筑后,先用推土机初平,再用平地机终平,做到填层面在纵向和横向平顺均匀,以保证压路机的碾压轮表面能基本均匀接触地面进行压实,达到压实效果。摊铺时层面做成向两侧倾斜2%~3%的横向排水坡,以利路基面排水。在推土机摊铺平整的同时,对路肩进行预压,保证压路机进行压实时压到路肩不致滑坡。4.1.4.4、洒水、晾晒

根据试验段所得出的结论,选择最佳控制含水量,路堤填土的含水量控制在Wopt+2%~Wopt-3%。当含水量超出最佳含水量的+2%时,采取在路基上摊铺、用悬耕机松土晾晒的办法,降低填土的含水量。4.1.4.5、机械碾压

碾压前,先对填筑层的分层厚度和平整度进行检查,确认层厚和平整度符合要求方能进行碾压。开始碾压时,先用小吨位光轮压路机对松铺土表面预压,然后再用大吨位振动压路机碾压。压实作业按照先压路基边缘,后压路基中间,纵向进退,先慢后快,先静压后振动,由弱振至强振的操作规程进行碾压。碾压施工中,压路机往返行驶的轮迹必须重叠一部分,光轮压路机重叠1/2 轮宽,振动压路机重叠40~50cm,相临两区段纵向重叠2.0m。压实作业做到无偏压、无死角、碾压均匀。

4.1.4.6、填筑压实的几个特殊处理

机动车道下的管道、雨水支管等结构物的埋深较浅,回填压实度达不到验标要求时,可用灰土或砂砾对管沟胸腔、管顶检查井及雨水口周围进行处理。如管顶距路床面小于70cm 时的排水管道,则采用砼进行360度包封。4.1.5、路基整修及翻浆处理

(1)路基填挖接近设计标高时,应对道路中线位置和横、纵断面路床顶面高程及路床顶面中线两侧宽度按设计要求进行测量,修改不合格项目。

(2)挖方路基其顶面高程达到设计标高时,需进行碾压,使其压实度符合设计要求。当土干时,要洒水,使其含水量接近该土壤的最佳含水量时上碾。

(3)道路路基的土体,因含水量过大,在车行、碾压时发生颤动或表面裂纹时,一律要进行翻浆处理。局部翻浆的,要挖出换填含水量适宜的土,或将原土进行晾晒,当含水量适宜时,再回填碾压。或将含水量大的土中掺拌干石灰粉,以便降低含水量并加固土体。4.1.6、路床整修及碾压

确定路床的纵向中心线、路床宽度和路床的横坡度。

为了达到设计要求的路床土基的弹性模量值,路床顶面以下30cm深的土层必须达到有关规范、验标要求的压实度。4.1.7、软基处理

根据设计文件及现场地质勘探情况,该地段(太原市小店区长风街上延至龙城大街段)为软弱地基,采取抛石挤淤的方法来加固地基。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1)筑坝围堰:根据道路宽度及设计放坡要求,测量出抛石范围,在边坡3m 以外实施土围堰,围堰高出水面1m,围堰顶宽3m。围堰采用粘土,边坡为1:1.2。

(2)排水清淤:围堰施工完成后,及时抽水清淤,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清淤深度及清淤范围。

(3)抛填片石:根据填土路基坡脚线位置,抛填1m 厚的片石后,其上铺筑5~15cm 的嵌缝料,采用挂振50T 振动压路机由内向外碾压。碾压至无明显下沉为止;在抛石面同等高度向内侧做2m 宽台阶,抛填第二层片石,抛填厚度仍为1m,与第一层抛石工序一样铺筑嵌缝料碾压。至第三层抛填片石,依据施工图设计的填土路基边坡底标高,片石抛至路基边坡底标高以上10cm,再铺筑嵌缝料振动碾压。根据设计标高要求及沉降情况用嵌缝料找平,准备放坡填

4.2、路面工程

施工前,严格对下承层进行检查,在符合规定标高和压实强度的路基上进行路面底基层、基层的施工。施工前选择一段长度为100~200m 的路段进行各结构层的铺筑试验,以检验拟定的施工工艺流程和施工方法的合理性、施工组织及施工机械的适应性。通过修筑试验段,优化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施工机械设备的组合及各工序的衔接,明确各施工人员的岗位职责,提出混合料生产配合比,提出施工标准和方法。4.2.1、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

(1)、配料准确,混合料必须均匀,没有粗细颗粒离析的现象。

(2)、在最佳含水量时,压实度(按重型击实标准控制)不小于96%。

(3)、级配碎石所用石料的压碎值不大于35%。4.2.2灰土底基层施工

(1)下承层准备与测量放样

施工前对下承层按质量验收标准进行验收,并精心加工。之后,恢复中线。

(2)备料和混合料拌和

使用的原材料符合质量要求,使用挖掘机集中进行拌和。

(3)混合料摊铺

采用推土机及刮平机按试验路段所求得的松铺系数进行摊铺。

(4)整平碾压

混合料摊铺、整型后,按技规所定压实方法进行压实,在平曲线段,压路机由内侧向外侧碾压。路面两侧,多碾压2-3 遍。在碾压过程中,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要及时翻开重新拌和,或用其它方法处理,使其达到质量要求。

(5)洒水养生

洒水养生时间不少于7 天,未铺基层时,除洒水养生车辆外,禁止其他车辆通行。

4.2.3二灰碎石底基层施工

(1)、准备下承层

底基层施工前,对下承层(填方路基)按规范要求的质量标准检查验收,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使下承层表面平整、坚实,具有规定的路拱,没有任何松散材料和软弱地点。

(2)、施工放样

在下承层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15~20m 设一桩,平曲线段10~15m设一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设指示桩,进行水平测量,在两侧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石灰土底基层边缘的设计标高。

(3)、拌和集料

集料中超尺寸颗粒予以筛除。生石灰在使用前7~10 天进行充分消解。拌合采用500 吨/小时的强制式粒料拌合机拌合,用8 吨自卸车装运。拌合时将砾石、石灰和粉煤灰按重量比装入拌合机,在略大于最佳含水量的情况下拌合均匀。拌合合格的混合料及时用自卸车运抵摊铺现场。

拌合时,拌合的时间和用料称量应准确,加水应准确,应视运输的远近和天气情况,在征得监理工程师的同意后,调整加水量,以保证混合料在压实前达到最佳含水量。

(4)、摊铺集料

根据试验段确定的松铺系数,用摊铺机将集料均匀地摊铺在预定的宽度上,表面力求平整,并有规定路拱。摊铺过程中,应将土块、超尺寸颗粒及其他杂物拣除。除洒水车外,严禁其它车辆在集料层上通行。

(5)、碾压

整形后,当混合料处于最佳含水量±1%时,进行碾压。用振动压路机在路基全宽内进行碾压。直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平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碾压时,后轮应重叠1/2 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碾压一直进行到要求的密实度为止;同时表面无明显轮迹,一般需6~7 遍。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采用1.5~1.7km/h,以后采用2.0~2.5km/h。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以保证稳定土层表面不受破坏。

(6)、接缝和“调头”处的处理

两工作段的搭接部分,采用对接形式。前一段拌和后,留5~8m 不进行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前段留下未压部分,一起再进行拌和。拌和机械及其他机械如必须在上“调头”时,采取覆盖10cm 厚砂砾的办法,保护“调头”部分表层不受破坏。

(7)、养生

二灰碎石底基层在养生期间应保持一定的湿度,不应过湿或忽干忽湿。养生期一般不少于7 天。采取洒水养生的方法,每次洒水后,用两轮压路机将表层压实。养生期间除洒水车外,其它车辆一律禁止通行。4.2.4、水泥稳定碎石(砾石)基层施工

该工程的水泥稳定碎石厚度为20cm。4.2.4.1、测量放样

(1)、在底基层顶面恢复路中线。直线段每15~20m 设一桩,平曲线段每10~15m 设一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设标示桩。

(2)、在两侧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水泥稳定基层边缘的设计标高,以保证摊铺质量。

4.2.4.2、准备下承层

水泥稳定基层的下承层(二灰碎石)表面应平整、坚实,具有规定的路拱,没有任何松散的材料和软弱地点。下承层的平整度和压实度应符合设计标准。过路管道回填部位要按照相应结构层要求施工,并与原结构层相接密实无错台。在摊铺基层前将底基层表面洒水润湿,但不能存有积水。4.2.4.3、厂拌法施工

(1)、本工程采用厂拌法生产水泥稳定混合料的方式,拌合采用500 吨/小时的强制式粒料拌合机拌合,用8 吨自卸车装运。

(2)、厂拌法全路段施工前,应进行实验段的施工。一方面检验工程的材料、配合比、拌合机械、摊铺机械、压路机械和施工工艺;另一方面是确定现场摊铺时虚铺厚度,确定松铺系数,保证压实厚度和密实度,同时总结出最佳碾压程序。实验段完成后,进行施工总结,将总结报告上报监理工程师批复,合格后开始全路段摊铺。

(3)、拌合时先将水泥、碎石(砾石)按重量比装入拌合机,在略大于最佳含水量的情况下拌合均匀。拌合合格的混合料及时用自卸车运抵摊铺现场。拌合时,拌合的时间和用料称量应准确,加水应准确,应视运输的远近和天气情况,在征得监理工程师的同意后,调整加水量,以保证混合料在压实前达到最佳含水量。

(4)、测量人员在开始摊铺前,应按设计标高钉好钢钎,并挂好基准线。摊铺采用摊铺机完成。控制好摊铺机的运行速度。首先经过试验段施工,确定水泥稳定碎石(砾石)基层的最佳松铺系数、最佳碾压程序,用以指导大面积施工。摊铺过程中如有离析现象设专人点补,以确保摊铺面的均匀平整,沿纵向每隔10m 为一断面检测摊铺后的顶面高程,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5)、碾压时应特别注意混合料的含水量,并按市政道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中的操作规程进行。碾压时间控制在水稳基层初凝以前,一般不超过两小时。碾压工作用振动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完成,自路边向路中碾压错1/2 轮,胶轮压路机错一轮胎宽度。先用振动压路机不挂振碾压一遍,再挂振一挡碾压至密实度达到技术规范标准,最后使用胶轮压路机消除表面轮迹。

(6)、压实面应无错台、鼓包、坑凹、裂缝和松散情况,不合格的部位应进行整改。碾压时应注意严禁在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碾压成型后禁止一切车辆通行。4.2.4.4、养生

(1)、成品表面洒水养生,保持7 天表面湿润。如遇炎热天气,来不及洒水时,可使用彩条布覆盖成品表面。

(2)、养生期间禁止车辆通行,并派专人进行交通管制。

(3)、养生期结束,应按设计要求立即喷洒沥青封油层。4.2.4.5、检验与验收

对已完成的水泥稳定基层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报监理工程师抽检,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施工。

4.2.5、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

本工程路面面层做法为:0.5cm 封油层+5cmAC-25 沥青砼(方孔筛)+4cmAC-16 沥青砼(普通沥青)。4.2.5.1、喷洒封油层

水稳基层施工完毕,报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进行封油层施工。封油层用沥青洒布机进行喷洒,要求喷洒均匀,无空白现象发生。每平方米喷洒用量0.8~1.2 千克。

4.2.5.

2、普通沥青混合料拌和

各种规格冷骨料由五格冷料仓通过调速电机控制的小皮带放料到主皮带上,完成骨料的粗配,主皮带把粗配料送入滚筒,通过燃烧器对骨料加热,由热电偶监测料温,自动调节燃烧器的风油比,使骨料温度达到设定值。热料经提升机进入振动筛,把热料按目标配合比的规格要求分筛到不同的热料仓(筛网尺寸可根据要求更换),由计算机控制各热料仓拉门,按输入的生产配合比自动配料、计量,然后放料到搅拌锅进行搅拌,同时添加经计算机配比控制计量的石粉及沥青,拌和40 秒后,完成成品料的生产。4.2.5.

3、运输

材料运输至现场应注意以下问题:

⑴、来料的温度一定要满足摊铺温度,即不低于110℃~130℃,不超过160℃为宜,为此在现场应有质量人员对油温进行测定。

⑵、车辆等候时,相互之间应有一定的距离,倒车、停车、卸载应设专人指挥,防止运输车辆与摊铺机发生碰撞影响摊铺质量。

⑶、自卸车卸料后应将负载卸净,并听从指挥离开,避免粒料倒在摊铺机受料斗外影响摊铺工作正常进行。4.2.5.

4、摊铺

⑴、高程控制:施工中除底面层挂金属线以外,中、表面层采用浮动基准梁控制平整度和厚度的施工方法。

⑵、沥青混合料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摊铺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摊铺速度应根据拌合机产量,施工机械配套情况及摊铺层厚度、宽度确定,下面层为2 米/分钟,中表面层为3 米/分钟。

在摊铺过程中,摊铺机螺旋送料器应不停顿的转动,两侧应保持有不少于送料器高度2/3 的混合料,_并保证在摊铺机全宽度段面上不发生离析,在熨平板按所需厚度固定后不得随意调整。

⑶、本工程使用TITAN 423 沥青摊铺机完成沥青砼的摊铺工作,用机械摊铺混合料时,不应用人工反复修整。4.2.5.

5、碾压

碾压过程是面层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应合理的选择压路机组合方式及碾压步骤,沥青混合料压实宜采用钢筒式静态压路机、振动压路机、胶轮压路机组合。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按初压、复压、终压3 个阶段进行。初压:应在混合料摊铺后较高温度下进行,并不得产生推移、开裂,压实温度在110℃~140℃范围;压路机应从外侧向中心碾压,相邻碾压带应重叠30cm;初压应采用轻型钢筒压路机或关闭振动的压路机碾压两遍,初压后检查平整度及路拱,必要时作适当修整。

复压:复压宜采用重型的振动压路机,碾压遍数不宜少于4~6 遍,达到要求的压实度,并无明显轮迹;使用振动压路机时,相邻碾压带重叠宽度为10~20cm,振动压路机倒车时应先停止振动,并在向另一方运动后再开始振动,以避免混合料形成鼓包。

终压:终压应紧接在复压后进行,终压可选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或关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碾压,不宜少于两遍并无轮迹其压实终了温度为钢轮压路机不低于70℃,轮胎压路机不低于80℃。4.2.5.

6、接茬处理

(1)纵向接茬

采用热接茬,此时两条毗邻摊铺带的混合料都还处于压实前的热状态,所以纵向接茬易于处理,且连接强度较好。毗邻摊铺带的搭接宽度约2~5cm。

(2)横向接茬

前后两条摊铺带横向接茬质量的好坏对路面的平整度影响很大,它比纵向接茬对汽车行驶速度和舒适性的影响更大。

处理好横接茬的一个基本原则是,要将第一条摊铺带的尽头边缘锯成垂直面,与纵向边缘成直角,并在接茬处涂刷浮化沥青或粘结油。五 路缘石的安装

路缘石的施工采用青石制品,规格、尺寸根据设计要求制作,现场收料时需认真进行成品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根据施工图确定的路缘石平面位置和顶点标高排砌。道路直线段用100cm 路缘石,曲线半径大于15.00m 时采用100cm 或60cm 的路缘石,曲线半径小于15.O0m 或圆角部分,视半径大小,用60cm 或30cm 的路缘石。相邻之间接缝必须对齐,缝宽为1cm。施工中要注意:

(1)、路缘石的垫层采用C10 水泥砼,在其下为10cm 的碎石或旧料。勾缝用10MPa 的水泥砂浆,灌浆必须饱满嵌实,平石勾缝以平缝为宜,路缘石勾缝为凹缝,深度0.5cm,接缝要进行三天以上的湿法养护。

(2)、在做完基层后,按照设计边线或其他施工基准线,准确放线、定桩。路缘石安放须稳固,做到线段直顺,曲线圆滑。顶面平整无错牙,勾缝饱满严密,整洁坚实。

(3)、雨水口处路缘石安放,应与雨水口施工配合,做到安放牢固,位置准确。六 人行道施工

本工程人行道设计的结构层为10cm 级配碎石+12cm 水泥稳定层+3cm 水泥砂浆+6cm 面层铺装,人行面层道铺装材料根据设计要求,现场收料需进行成品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各种面层材料要求表面光洁,色泽均匀清晰,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强度符合要求。人行道板施工要点:

(1)、土路基要在接近最佳含水量时,用小型压路机压实,要求做到表面平整、密实。

(2)、级配碎石应预先筛分成3~4 个不同粒径,单个颗粒最大粒径应不大于圆孔筛40mm,方孔筛31.5mm,破碎率应大于70%,压碎值不大于30%。(3)、水泥稳定层采用现场机拌,一次性摊铺成型,施工方法及质量要求与道路基层相一致。

(4)、水泥砂浆用于找平和铺砌人行道板的作用,施工时要严格控制含水量,一般要求是捏起来能成团,便于铺设上层的各种面层材料。小方块铺砌时要求表面湿润,有利于砂浆与预制块的结合。

(5)、铺筑人行道板一般采用“放线定位法”顺序铺砌,板底应紧贴砂浆层,饱满、密实,不得有“虚空”现象。

(6)、经常用3 米直尺沿纵横和斜角方向靠量面层平整度,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及时整修。面层与其它构筑物接顺,不积水。

(7)、美观是道路工程人行道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面板底的水泥砂浆找平层应平整、密实,上下层结成整体,相邻板块紧贴,表面平整,线条挺括,图案拼装正确。七 防汛措施

1、项目部成立防汛抗洪领导小组,制定防汛抗洪措施,在雨季、汛期,各施工队在项目经理部统一领导下,组成应急突击队,明确责任,落实到人。

2、加强组织领导,有针对性的进行抗洪防汛安全教育,提高广大职工的抗洪防汛意识和警觉性。

3、在雨季、汛期到来之前,开展抗洪防汛大检查,重点检查抗洪防汛方案是否可行,职工住房环境、设备停放地点、材料储存场所等是否安全可靠,排水、防水设施是否齐备等。并认真执行雨季、雨后两检查制度。

4、积极与当地气象局联系,及时收集气象信息,并向各施工队发布信息。

5、坚持值班制度,遇有险情及时组织力量抢修,并及时与当地政府取得联系。

八 安全施工措施

1、建立健全安全保卫制度,落实治安、防火管理责任人。

2、施工人员统一佩戴工作卡,做到持证上岗。

3、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一律戴安全帽,遵守现场的各项规章制度。

4、建立严格来访制度。

5、经常对工人进行法纪和文明教育,严禁在施工现场打架斗殴及进行黄、赌、毒等非法活动。九 卫生防疫措施 9.1、文明施工措施

1、实施施工现场平面管理制度。各类临时施工设施、施工便道、加工场、堆物场和办公生活设施均按业主和集团公司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总平面布置图实施;如因现场情况变化,必须调整平面布置,应画出总平面布置调整图报上级部门审批,未经上级部门批准,不得擅自改变总平面布置或搭建其它设施。

2、施工现场进出口设立两座彩门,场地内设大型宣传效果图。

3、现场材料严格按照施工平面图制定的区域分类堆放有序,工具存库整齐;机具设备定机定人保养,保持运行整洁,机容正常;垃圾定点存放,定时外运。不得侵占道路及安全防护等设施。

4、按照文明施工标准在施工现场驻地门旁设置醒目、整洁的施工标牌,写明工程名称、建筑面积、业主、承包商、监理单位及有关负责人姓名。此外还设立“五牌一图”。即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工程概况牌、文明施工牌、项目组织机构牌、工会组织机构牌、安全生产牌。做到标准一致,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5、加强土方施工管理,防止泥浆污染场地。同时,落实“防汛”和“雨季防涝”措施,配备“两防”器材和值班人员,做好“两防”工作。

6、对钢筋、预制构件、人行道料石等成品和半成品采取隔离堆放、覆盖等手段保护,严防污染和损毁。

7、设立专职的“环境保洁岗”,负责检查、清除场地、车辆上的污泥,清扫受污染的道路,做好工地内外的环境保洁工作。

8、现场施工人员一律要佩戴工作胸卡和安全帽,领导层、管理层、操作层要有区别,以利业主、监理到现场工作便利。9.2、临时设施

1、运输便道

为保证场地和运输道路的平坦采用硬化处理。并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场地四周和道路两侧设置排水沟以保证排水畅通、无积水。

2、临时供水

为解决施工期间生活、生产和消防用水需要,从市政供管道提供的接口处接入管路最短、干扰最少并确保设施不渗漏水的管道。为确保需要,在工地设置储水池;

3、施工供电

施工现场的用电线路、设施的安装和使用必须符合安装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并按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架设,严禁任意拉线接电。施工现场内必须设有保证施工安全要求的电压和工地照明,确保工地照明亮度充足、均匀及不闪烁;

4、在施工工程区域内设置一切必要的信号装置,如标准的道路信号、报警信号、危险信号、控制信号、安全信号、指示信号等,并派专人负责检查,发现损坏,及时修复。9.3、施工机械

1、施工机械、车辆严格按照总平面布置图规定的位置停放和线路行使,不得侵占场内道路;

2、各种机械车辆进场必须经过严格的安全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投入使用;

3、对施工机械操作人员建立严格的机组责任制,并依照有关规定持证上岗,禁止无证人员操作;

4、运输车辆用蓬布覆盖,车辆出场前设专人检查,冲洗轮胎所带泥土,教育司机转弯上坡减速慢行,避免抛洒,对土方车辆行驶路线进行检查,发现遗洒及时清扫。

十 排水工程

10.1、雨季施工技术组织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有针对性的进行防汛安全教育,提高广大职工的防汛意识和警觉性。

2、在雨季、汛期到来之前,开展防汛大检查,重点检查防汛方案是否可行,职工住房环境、设备停放地点、材料储存场所等是否安全可靠,排水、防水设施是否齐备等。并认真执行雨季、雨后两检查制度。

3、积极与当地气象局联系,及时收集气象信息,并向各施工队发布信息。

4、项目经理部成立防汛领导小组,在雨季、汛期,各施工队在项目经理部统一领导下,组成应急突击队,明确责任,落实到人。

5、坚持值班制度,遇有险情及时组织力量抢修,并及时与当地政府取得联系。

6、汛期加强与其它兄弟单位的联系,互相配合,相互支持。10.2、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1、受雨季影响较大,雨季施工无法保证工程质量的路基土方填筑,在计划安排上避开雨季施工,并根据现场实际的气象和降雨情况安排土方弃方的施工。

2、受降雨影响的项目,雨季来临前,针对工程各自的特点制订相应的防雨措施,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3、场地排水:对施工现场及构件生产基地,根据地形对场地排水系统进行合理布置,以保证水流畅通,不积水。并防止四周水倒流进入场内。

4、道路:施工现场主要运输道路路基碾压坚实,做好硬化处理及满足排水要求,保证雨后正常交通。

5、防汛器材、工程防雨材料、防护用品及抽排水设备准备齐全。

6、机电设备的电闸箱采取防雨、防潮等措施,并安装好接地保护装置。

7、对大型机械设备进行全面检查,使其符合规程要求。

8、对不宜遭受雨淋的原材料、半成品采取保护措施。

9、专人负责已施工段及现场设施的防护,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减少对施工的影响。

10.3、冬季施工技术组织措施

1、施工现场在入冬前建立测温组织,每日对大气温度、混凝土温度、砂浆温度进行观测。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本工程的测温工作,并派专人测温。专职测温人员要认真负责,测试数据真实可靠。

2、测温时间和所测温度值详细记录,整理归档。每天、每施工段停止测温后,由技术员审阅测温记录签字后交技术负责人审查。技术员定期将测温记录归入档案,以备存查。

10.4、雨季施工组织措施

(1)项目经理部成立防汛抗洪领导小组,在雨季、汛期,各施工队在项目经理部统一领导下,组成应急突击队,明确责任,落实到人。

(2)加强组织领导,有针对性的进行抗洪防汛安全教育,提高广大职工的抗洪防汛意识和警觉性。

(3)在雨季、汛期到来之前,开展抗洪防汛大检查,重点检查抗洪防汛方案是否可行,职工住房环境、设备停放地点、材料储存场所等是否安全可靠,排水、防水设施是否齐备等。并认真执行雨季、雨后两检查制度。

(4)积极与当地气象局联系,及时收集气象信息,并向各施工队发布信息。

(5)坚持值班制度,遇有险情及时组织力量抢修,并及时与当地政府取得联系。

(6)汛期加强与其它兄弟单位的联系,互相配合,相互支持。10.5、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1)场地排水:施工现场根据地形对场地排水系统进行合理布置,以保证水流畅通,不积水,并防止四周水倒流进入场内。

(2)防汛器材、工程防雨材料、防护用品及抽排水设备准备齐全。

(3)机电设备的电闸箱采取防雨、防潮等措施,并安装好接地保护装置。

(4)对大型机械设备进行全面检查,使其符合规程要求。

(5)对不宜遭受雨淋的原材料、半成品采取保护措施。

(6)混凝土拌制时,测定砂、石料含水量,并保证拌制过程中不受雨淋。

(7)专人负责已施工段及现场设施的防护,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减少对施工的影响。

10.6高温季节施工措施

(1)加强劳动保护

在高温季节做好室外作业人员的劳动保护,及时发放防暑降温用品,保证人员身体健康,加强对设备的维修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

(2)混凝土养护

①采用自动喷水系统洒水养护,湿养护不间断。

②面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立即覆盖清洁的塑料膜,初凝后撤去,用草帘覆盖,并保持潮湿状态7d。10.7 夜间施工措施

(1)夜间作业时,机械上装备足够的照明设备,作业场地设辅助照明设备,工作视线不清时严禁施工。

(2)施工现场如遇陡坎、沟、槽、坑、井等危险部位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夜间设红灯警示和良好的照明。

(3)加强组织领导,设专职施工调度人员,增加夜间检查力度,发现情况,及时上报,并做好记录。

(4)备足发电机,确保施工用电和照明。

(5)加强对机械设备的日常检查和维修,确保完好率,保证夜间施工不发生故障。

结束语

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要避免质量缺陷与很多因素有关,如施工设备、施工水平、管理水平、技术质量因素等。只有全面提高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真正做到按施工技术规范施工,按操作规程操作,才能避免或减少质量缺陷。从而、使城市道路安全、平稳、有序的运行。

参考文献

[1]JTGD24-2002,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S] [2]JTG F30-2003,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S] [3]钱月香,沥青路面常见质量病害的成因及其对策[J].山西建筑,2006,32(9):84-85.[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人民交通出版社 [5]严家汲著《道路建筑材料》1990年 人民交通出版社 [6]《路面工程》1987年 人民交通出版社

致谢

篇6:路基路面施工总结

浅析公路路基路面施工常见病害的预防

随着公路建设在我国的蓬勃发展,一些常见的路基路面问题已经在通车不久出现,有些地方还比较严重,已经影响到公路运营安全.如何把当前先进的施工工艺与方法 运用到公路施工中,是解决这些常见问题的关键,也是进一步提高公路工程质量、推进公路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作者通过多年的公路施工实践经验,对相关问题逐一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措施,以供同行参考.

作 者:汤国玉  作者单位:甘肃长达路业有限责任公司,甘肃,兰州,730000 刊 名:甘肃科技纵横 英文刊名:SCIENTIFIC & TECHNICAL INFORMATION OF GANSU 年,卷(期):2009 38(3) 分类号:U4 关键词:公路施工路基路面   常见问题   防治措施  

上一篇:感恩篇中秋祝福语下一篇:2016阳光体育大课间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