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雪优秀散文

2024-05-03

忆雪优秀散文(共4篇)

篇1:忆雪优秀散文

忆雪的散文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下场雪也成了我们这个北方小城的奢望。李娟说:”没有木耳的日子是没有声音的日子。”对于北方人来说,没有雪的日子是没有心情的日子。寒冷不仅萧杀了万物,也掳走了人们精神世界里那点儿可贵的闲情。冬天若没有雪,人们走过枯干的树木和荒芜的草坪,走过裸露出乱石的人工河,走过瑟瑟发抖的流浪狗,走过目不斜视的人群,去工作,或者工作之后再回家,真是再无一念可思可想。不下雪,生活能给北方人的就这么多。

的冬天,连一片雪都没下。人们想雪想疯了。我也是。

那些年那些雪,便成了我想雪时最好的去处。

记得小时候,总是在某个寒冷冬夜之后的清晨,睡梦中听到父亲或母亲说:“下雪了。“于是,还迷迷糊糊的头脑一下子就激灵起来。姊妹几个穿衣一概不是寻常裹着被子畏惧寒冷的缩头缩脑的样子,抢着看谁先跳下炕。一推门,看见世界一片白茫茫,映得人眼睛直发亮。只有父母踩出的两串脚印,像小溪一样蜿蜒而去。一串通向猪圈,一串通向凉房,在天地轰然一片的白亮中,那些现出泥土的棕黄脚印又从猪圈和凉房返回来,濡湿了三级水泥台阶。

不知道为什么,三十多年过去了,这个情景在我脑海里还是那么清晰。

堆雪人几乎是每个北方孩子都玩过的游戏吧。顾不得大人们寻不见手头家具的斥喊,早就把炉火边炭盆里的火铲子提溜去了。在自家院子里,经过一阵子铲铲削削,拍拍打打,很快就能堆出个人形来。在农村是不缺创作一个像模像样雪人的材料的。从炭盆里挑两颗“眼珠子”,或者去羊圈里捡两颗羊粪珠子,再捡一个秋天脱了玉米的轴儿充当鼻子,往雪脸上一安,一个雪人即刻活灵活现。如果正赶上是春节后下了场雪,那真是再好也不过。响过的大炮可以安鼻子,小鞭炮横着安,就是个小巧秀气的嘴巴。鞭炮的外包装撕了贴嘴,简直就是个肤白唇红的大美人。少不了把自己的帽子母亲的围脖给雪人戴上,装扮一番。也可以捡个烟头,插在嘴上,葵花籽儿安一排扣子什么的。反正,堆一雪人的乐趣,简直源源不断。

在我那个年代的童趣,不仅是玩的乐趣,更是创作的快乐。

我的父亲话少,表达对儿女疼爱的话更是凤毛麟角。但,父亲当然是疼爱我们的`。下过雪后,父亲就在鲜有人经过的凉房前面扫出一小片空地,撒了夏天打麦子揽起的麦底子,然后用一根栓有细绳的木棍儿支起一顶筛子来套麻雀。他要忙别的去,就教给我们握着细绳等上钩的麻雀。准有麻雀上钩我们雀跃的时候。晚上,父亲把捉了的麻雀串在细铁钎子上,火炉里一烤,给我们吃麻雀肉。我全然不记得麻雀肉是否好吃,但是我坐在炕上,看着坐在炉火边给我们烤麻雀的父亲平和安静的脸庞,那种心满意足是无边无际的。

我生平见过最大的一场雪,是一九九二年的一场春雪。那时我还是一名大二的学生,寒假结束后,在返校之前,我顺路去五原县城看望跟着二爹生活的爷爷。奶奶去世早,爷爷独自一人带大四个孩子,又当爹又当娘,相当不容易。在我印象当中,爷爷总是在火炕边的一盘炉子上煮着一壶热腾腾的砖茶。

爷孙俩有段日子不见,见他稀罕的紧,我放弃了当日的行程,陪他住了一宿。

第二天早上,我醒来时爷爷不在屋中。炉子上已经熬好一壶茶,搁在了边上,茶壶嘴儿缓缓地冒出白色的蒸汽,窗帘门帘还挂着,屋里一派暖融融。我猜不出爷爷这么早能干什么去。等我推开门,却着实被外面的情景惊呆了。好大的一场雪啊!眼里的世界完完全全是雪白的,而且雪还在下,用“鹅毛大雪”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我趟过院子里的雪,想出大门看看爷爷的行踪。大门外狭长的巷道里凛冽的过堂风扑面而来,那些轻薄的雪片,带着寒气,竟像刀片一样割得人脸生疼。我眯起眼睛,视线努力拨开风雪望向巷道的尽头。没有爷爷的身影,也没有爷爷的脚印。我只好回到屋中,听着茶壶里茶水发出轻细而优雅的滋滋作响声,思忖着爷爷的去向。大约二十分钟左右,门被推开,爷爷进来了,像个雪人。我还没来得及问他去哪儿了,他也没顾上拍掉满身的雪花,就赶紧从怀中掏出一袋面包递给我,说着:“就着热茶吃,路上可别饿着。”那时,我特别想说些什么,可是七窍都是酸的,一个字都没法说出来。也许爷爷推门进来的那个情景对我的冲击太大,深刻入骨,以至于后来我怎么喝下热茶,吃进去面包的,竟然一点痕迹都没留下来。

一个月后爷爷在熬茶时脑血管破裂,抢救无效,永远地离我而去。

之后的岁月里,我在脑海中无数次的幻化过一个情景。爷爷迈着因脑血管硬化导致的踉跄步伐,迎风顶雪的从那个狭长的巷道里向我走来,手里举着一袋儿面包,对我说:“别饿着。”。那时,我终于把我未曾说出的话和他说了:爷爷,我爱您!

我不知道别人因什么而喜欢下雪。有的喜欢雪花飞舞的浪漫。有的欣赏雪后“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那样的寂净,等等。但,对于我来说,喜欢下雪完全是因为雪天里有那么多过往的美好和幸福。不过我相信,人人都有一些因雪而起的故事。

今天的天气预报说,明后天有雪。我期待着。期待着明后天有新的美好的故事发生。

篇2:忆雪优秀散文

街外比往常安静的多,行人小心翼翼地走着,汽车不仅少也都小心翼翼地开着。店铺前有人在扫雪,几个女孩子甚至堆了个雪人(尽管有点灰)……天上飘着雪,我在雪中走着,莫明其妙的愉快,好像是因为雪,又好像不是,反正是愉快地走着,又拿出手机,一边愉快地走一边愉快地也是胡乱地拍着,准备把这轻松愉快的心情也一起发送给妻和子。

我走的很慢,方便雪花轻轻地落在身上,我轻轻的踩在地上,不忍将铺展在地上的雪踩碎……

周围很静,地上很柔软,和记忆中下雪时的情境已没有了丝毫的相同,连同心境。

儿子今天会打电话,我会告诉他外面的雪,他一定会问“什么样的呀?好玩吗?”这样单纯的问题,我会给他看照片,会告诉他很好玩。可我已失了童真,好玩的心情不再会有了或者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再出现这种“好玩”的心情。这场雪我等了二十年,不仅仅是因为在南方住了二十年没见到雪,甚至不仅仅是雪,更像是内心的怀念和追忆——我是否已经老了?

记忆中最美的雪是与爱人有关。

在山西。

那是认识她后第一次约会。天空中硕大的雪花款款地飘着摇着,人间一瞬间变的如童话般洁白,我们沿着一条小路在村边走,可能是很青涩的样子,注意力都在对方身上,周围的银装素裹只是留在记忆中的场景,不知什么时候我拉上了妻的手,可能是经过农村人家屋顶的时候;那天,第一次亲了我们的妻——平生第一次亲吻——她的唇比银装素裹的世界、比天上款款而落的雪花还要冰。她后来说她那一刻觉得我是坏孩子。但这一吻永远刻在了坏孩子的心里,那场雪也永远刻在了坏孩子的记忆里。

我这坏孩子很久以后才明白为什么那时妻的唇是冰的。

还一次,更早以前,陕西。

因为雪,几个伙伴起了个大早放弃乘车步行上学。一路的呵气,一路的冻手冻脚,甚至跑到河边取了冰块,嘻哈着变换各种不同的步伐把脚印儿和快乐的心情留在蜿蜒的路上……

追逐

嘻闹、嘎然而止和惊叫

我被迎面而来的车撞了——从脚侧面碾过……

篇3:忆雪优秀散文

美, 是人类的理想。如何把新闻作品写得更有文采, 更美, 更有情感, 更受读者的欢迎, 进而能感动读者, 走进读者的心里?新闻界老前辈穆青用其一生的实践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穆青的新闻作品, 尤其是其通讯的散文化写作特色, 给人留下强烈而又精彩的印象。

在上个世界的六十年代, 新闻界著名的老前辈穆青就曾经创造性地提出了“用散文的笔法写新闻”的观点, 这一观点打破了新闻报道在形式上的束缚。穆青说:“我觉得, 从广义上说, 新闻即是散文的一种。因为散文无非是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事, 这件事有什么意义, 散文中的叙事文不也是如此吗?既然叙事文可以这样写, 也可以那样写, 为什么新闻就只能按照死板的公式去套呢?我看只要事实能交待清楚明白, 在写作上可以突破老一套的公式, 不一定非得第一段写导语、第二段写背景、第三段写……可以百花齐放, 大胆创造。”

以穆青之道, 我们赏析其新闻作品, 笔者认为散文化新闻的写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 穆青的新闻报道语言似散文般优美, 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反映一个个不同的人、一件件不同的事这才是新闻作品的特点所在, 每一个人之间的性格不同, 所说的话自然也不相同。介于此, 新闻老前辈穆青非常细致入微地观察人物, 对于不同的人物形象使用不同特点的语言。例如在作品《两张闪光的照片》中对人物的刻画, 简单几笔, 就生动形象地把一个不惧怕生死的农民英雄刻画得栩栩如生, 吸引了广大读者的好奇心, 另外也增加了其感染力。

许多的新闻界朋友都认为, 新闻作品不等同于小说需要纪实, 只要说清意思就行了, 没必要过于追求语言的华丽、优美。穆青则不是这么想, 所以我们看他的新闻作品, 文章都充满诗意, 字里行间之间充满深情。在他的作品《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中, 作者集描写、叙述、抒情、议论等多种写作手法与一体, 悲愤与苍凉并存, 发人深省。

第二, 使用白描手法展现事实。《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中有一段关于周总理与农民科学家吴吉昌的对话, 其中白描手法的运用, 可谓是穆青作品中的典范。在文章中穆青通过对两位老人白描手法的运用, 一方面描绘了周总理对吴吉昌的期望很大;另外一方面也说明了农民科学家吴吉昌身上的担子沉重而艰巨, 更深度刻画了吴吉昌坚决完成任务的决绝。穆青把两位老人家的对话这一段放在了报道的开头, 这样既起到了引子的作用, 也为下文农民科学家吴吉昌在文革被当作“敌人”时仍不屈不挠地为科学为真理而斗争的精神做了铺垫。

白描的写作手法在文章中的运用, 很容易起到一个传神的作用。以少胜多, 不作过多的雕饰, 寥寥数语, 声态毕现。白描的手法在形式上与叙述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经常被人混为一体, 所以我们有时候听人说, 所谓的白描就是描写与叙述的高度结合, 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白描只是以单纯的质朴的文字, 淡淡几笔抓住对象的重要特征, 通常不设喻, 少修饰, 简明生动不加渲染地勾画出形象来。使用白描手法, 正是写散文化新闻不可缺少的一种表现形式。

第三, 注重描写对象的细节。所谓的细节描写就是指在事件中, 那些细枝末节的部分。要知道事件的构成要素之一就是细节, 细节的重要性还体现在事件上, 无细节就无事件。对于一个事件的描写就该恰如其分地运用细节描写, 如果缺少了细节描写, 就会缺少形象, 形象就没有血肉。众所周知, 文学上的细节描写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典型性细节描写, 二是非典型性细节描写, 它们之间的运用也不相同, 要是想突出文章的主题, 描绘人物形象就应该运用典型性细节描写;要是想反映现场面貌、事件背景就应该运用非典型性描写, 采用非典型细节描写还可以增加文章情趣。

穆青一直很看重细节描写, 而且他认为细节描写最具有表现力, 要想恰当地运用细节描写, 准确而又生动地运用细节描写, 就应该在平时的采访中多留心观察, 观察生活中的典型事件、典型人物。细节描写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有很强的现场感, 现场感对于新闻报道来说非常重要。要知道语言文字并非是电视机, 能够直观明了地动态展现给观众, 但是借助于细节, 我们就可以把场景写得充满画面感。在穆青的文章《铁人王进喜》中有一个细节, 铁人王进喜开始的时候, 不会写“矛盾”这两个字, 就在本子上画了一个贫农, 一个地主, 用来表示矛盾的意思。这个细节道出了千言万语, 表面上平平谈谈, 其实则是暗流涌动, 让人对于王进喜的细节过目不忘。

仔细阅读穆青的作品, 发现他在很多的作品中都通过大量生动的细节表现主题。新闻叙述不能虚构, 它是对真实事件的真实刻画, 但你的文字又不能写的太过于贫乏, 要深刻感人就需要花大力气思考, 深入挖掘生活中的感人细节。

第四, 采访写作饱含热情, 情感奔放。对祖国的热爱, 对党的热爱, 对人民的热爱, 对劳动者的热爱, 使穆青的笔调一直饱含着激情。用他的话说:“我一直主张记者应该拥有激情。我完成一些新闻作品的过程往往也是一个激动的过程。”

农民科学家吴吉昌深受迫害, 却顽强与之斗争, 不屈服于困难险阻, 穆青在对其进行报道的时候, 常常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与愤慨。而焦裕禄的事迹, 作者是流着泪采访, 流着泪写作的。在其《历史的审判》中, 对林彪、江青等反革命集团, 作者嗤之以鼻, 无情地鞭笞与声讨。面对生机勃勃的珠江三角洲, 穆青老前辈万丈豪情跃然纸上, 唱起了“大江日夜流, 风帆起珠江”的高亢之颂歌。穆青说:“ (写通讯报道) 要积极投身于英雄人物为之献身的伟大事业, 热爱人民, 热爱生活, 有一种高度的革命责任感, 加上火一般的激情。”“要使读者动感情, 首先记者自己要动感情。”穷其一生, 老前辈之所以有如此多的新闻名作被读者记住, 除了其爱憎分明之外, 还有其对于新闻报道形式孜孜不倦的追求与探索。

真实性是新闻活的灵魂, 时效性是新闻的生命所在, 新闻必须必备真实性与时效性这两个最基本的要素, 在现今社会中, 记者是新闻事件的组成部分, 有记者的新闻才算的上真正意义上的新闻。在新闻事件的报道中, 记者必须第一时间出现在事件现场, 对新闻事件的报道必须真实、准确、客观的再现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影响等, 不能在报到时参杂自己的主观情感与自己对事件的评述, 这样, 违背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 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舆论导向。所以, 记者在新闻报道中, 要切实明白自己的角色, 为自己的角色寻找准确的定位, 不能超越角色要求报道新闻事件。

1新闻记者的角色误区

新闻事件是社会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事情, 大到国家政策法规实施的社会效果事件, 小到家庭纠纷、邻里矛盾, 新闻记者作为这些事件的可能主角, 在新闻事件到报道中无形之间就会忽略自己的角色定位, 在新闻事件的报道时参杂自己的主观情感, 对事件进行评价论述, 有些记者甚至站在一方当事人的立场报道新闻事件, 忽略了自己采访者、报道者的身份, 严重的影响了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 与新闻的价值造成了严重的冲突。

1.1角色越位

新闻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的角色越位是指新闻人员在报道新闻事件中, 自己的语言、表情、动作、态度的表现形式直接超越了自己的工作职责传播新闻事件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新闻事件的报道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新闻记者在报道新闻事件时, 忘记了新闻的基本属性与自己的角色定位, 在报道时混入自己的主观情感, 没有客观公正的报道新闻事件的原始面貌, 使民众在评论新闻事件时, 由于受记者先入为主的扭曲报道评论影响, 社会民众不能客观公正的评论新闻事件, 形成错误的舆论导向, 对新闻事件中的一方当事人造成不公平的社会待遇。

新闻事件中的记者角色定位

文丨武钊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新闻报道在民众生活中越来越获得关注, 民众对新闻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是社会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记者是新闻事件的观察者与直接报道者, 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是民众对新闻事件形成正确认识的提前, 影响着民众对新闻事件的判断力和舆论导向, 所以, 记者必须在新闻事件中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 客观、真实的报道新闻事件。

关键词:新闻记者;角色;品质

参考文献

[1]穆青等编.《穆青论新闻》, 新华出版社, 2003年版

篇4:从高考的角度读当代两篇优秀散文

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2006年1月21日发表在《人民日报》第八版的《黄山绝壁松》是一篇大气磅礴、震撼心灵、催人奋进的英雄颂歌。上网检索不难发现, 对该文的学习与研究, 时下几乎成为一种“热点”和“时髦”。热点材料高考也常常光顾, 问题是从哪些角度设题作何种解读, 这倒是颇见功力的地方。

“五岳归来不看山, 黄山归来不看岳”。 (1) 素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美誉的黄山, 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于世, 是中国著名风景区之一, 世界游览胜地。过去曾有人编写过黄山《名松谱》, 仅收录的可以数出名字的松树就有成百上千。而“迎客松、送客松、蒲团松、凤凰松、棋盘松、接引松、麒麟松、黑虎松、探海松、团结松” (2) 为最著名的“十大黄山名松”。

“画人难, 画鬼易”。作为名山大川, “黄山”和黄山之“奇”之“美”历代文人歌咏的可谓太多, 再写黄山出新意谈何容易?但作者却能另辟蹊径, 慧眼独具, 选材新颖独到——选取生长于“高山极顶”和“绝壁”之上、鲜有人问津的“无名野松”进行浓墨重彩的描绘:写个体, 画群像;描环境, 说艰难;绘外形, 赞品质与精神, 成功塑造了一个“艰难困苦, 玉汝于成”的真正勇士和强者形象。这哪里是在写树, 分明是在写人?而且首尾呼应, 开头结尾大有讲究, 层层铺垫的结构安排和象征、衬托、对比、由实 (松树) 入虚 (情感、精神) 等文章技法的巧妙使用, 是本文构思与创作上的最大亮点。除此之外, 语言清新流畅, 比喻、拟人、排比、警句等多种修辞的采用, 确保了全文文采飞扬, 短小精悍, 人见人爱!

“绝壁之松是山的灵魂。” (3) 多么独特深刻的见解!多么多情崇高的礼赞!因为此文, “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 (4) 黄山, 或许从此又多了一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黄山绝壁松”!

(二)

吴忌先生的《鸟是树的花朵》自在2004年第3期《散文》杂志始发后, 曾被国内一些著名报刊广为转载, 是一篇适宜作为高考阅读题却至今还没有成为考题的好材料;是一篇首次阅读让人眼睛一亮, 继而细品有如香茗美酒让人甚觉情深意长、文字兼美的美文。

中国传统阅读很讲究“知人论世”。关于作者吴忌, 学生不一定熟悉。其实, 他是一位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安徽作家, 也是一位中学教师, 在当地颇有“文名”, 著有散文集《雨的缝隙》、《凝视一切》等。有人称赞他, 唯美的文字, “有如四季的风舒展了树木, 有如流水, 或直或曲, 湿润了山川, 滋养了田畴。” (5) 斯人斯文, 呈现出独特的美学风范。

漫步世界文苑, 各式各样的“鸟赋”、“树颂”、“花歌”不少。“鸟是树的花朵”, 按照文中的观点, “此前肯定有人发现并且说出。如此美丽的事物不会等到今天才有人惊喜。” (6) 但在文坛 (特别是中国当代文坛) 上真正勇敢地这样大胆喊出恐怕还是第一次。欣赏《鸟是树的花朵》, 首先要明白全文重点究竟是写“鸟”、写“树”还是写“花”?

全文基本按“枯树—见鸟—绘鸟—赞鸟—悟鸟”的思路行文, 是一曲新时代“鸟”的颂歌。

在灰暗、光秃的冬日之树的底色上, 作者采用多种手法涂抹了许多色彩鲜艳、歌唱舞蹈、类型多样的生动小鸟, 犹如无数充满灵气的“花朵”, 分明就是枯树上的“花朵”, 构成一幅令人叫绝的“冬日风景画”。正是借助于这一清新、美好的“画”, 抒写了对“鸟”的“爱”与“赞”。

不仅如此, 作者认为“树枝上的鸟比真实的花朵还要美丽”。 (7) 尤其是文尾不止于一般的“感悟”、“赞叹”, 与人对比, 指出冬天里被动等待“春天”与“美好”而“多少有些惭愧”的人类要向鸟儿学习, 永远积极、主动地去装点美和创造美!

思维创新, 立意创新, 情感创新, 给人巨大的美感与启迪!

参考文献

①④《天下第一奇山》趣图旅游www.qut u.com。

②《黄山奇松》老百姓在线www.lbx777.com。

③《黄山绝壁松》作者:冯骥才, 2006年1月21日《人民日报》第八版。

⑤《激活生活的美丽——〈新桐城派文汇〉点评》2007-11-27, 安徽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网站。

上一篇:纸上情,独爱散文下一篇:《人生如登山》五年级作文优秀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