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尖山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奖惩制度

2024-04-07

东尖山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奖惩制度(精选10篇)

篇1:东尖山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奖惩制度

东尖山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奖惩制度

为了激励教师更好地参加各种教师继续活动,促进自身往纵深方向发展,提高教师各方面的能力,特制订教师继续教育奖惩制度。

奖:

1、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继续教育培训,超出学校规定的最低达到的继续教育学分的,给予适当的奖励,并加年终量化分。

2、能够主动参加除上级及学校组织的培训之外的各种教育培训,并取得相关证书,学校根据证书级别给予奖励,并加年终量化分。

3、取得各级各类教师能力培训证书,如各级新秀、各级骨干、各级教学能手、学历证书等等,学校根据证书级别予以奖励并加年终量化分。

4、继续教育成果突出,如不仅修满继续教育当学分,还取得各种深造培训证书及教师能力培训证书,学校年终给予此教师继续教育“突出成就奖”,并加年终量化分。

5、教师在继续活动中,表现突出,为学校教育的发展献计献策,做出很多有助于学校继续教育工作贡献,学校年终设立继续教育工作“突出贡献奖”,并加年终量化分。

惩:

1、在学校教师教育工作中,态度不端正,表现消极懈怠,学校将根据情节给予批评教育及扣除工资及量化分的处罚。

2、在学校继续教育工作中,发布不利于工作开展的舆论,做阻碍继续教育工作进行的行为,学校根据情节给予批评教育及扣除工资及量化分的处罚。

3、对于不能按时参加各级各类继续教育培训的教师,学校除扣除其考勤分之外,将根据情节给予批评教育及扣工资和年终量化分等处罚。

4、没有做好继续教育各种基础工作的,如缺学校计划、总结、心得、笔记等,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扣除年终量化分。

5、对于不能修满最低继续教育学分的教师,学校根据情况给予相应的处罚。

6、对于不能在培训中取得最终培训证书的,学校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处理。

篇2:东尖山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奖惩制度

根据东港市教育局、人事局会议精神,为切实落实教师继续教育的学时任务考核工作,特对本校的教师继续教育的学时统计及审核办法作具体说明。

一、规定学时量:

第一年新任教师全年学时量为每学期60学时,即一学年120学时。初级职称教师全年学时量为每学期35学时,即一学年70学时。中级职称教师全年学时量为每学期40学时,即一学年80学时。高级职称教师全年学时量为每学期50学时,即一学年100学时。

说明:

1、新任教师第一年的学时量不少于120学时(校级60学时,市级60学时),培训时间每五年累计不少于300学时。

2、初级、中级、高级职称的教师,培训时间每5年累计应不少于240学时。

3、在继续教育周期内需晋升教师职务的必须完成晋升前应该完成的继续教育学时数,否则不得晋升高一级教师职务。

二、统计办法:

为了使全体教师对学时折算有一个更为明确、清晰的认识,这里作相应说明,以便对照。

1、参与政治业务学习。每学期20学时,全学年40学时。每次学习由年级组长、分管负责人采用出勤点名制度,每请假或缺勤一次减少1学时。

2、教学常规:

上公开课。凡承担教研组级、校级、市级以上示范课任务的分别以1、2、3学时计算。(主要指导老师可相应适当计算学时量);

听课、评课。凡听一节课并有具体记录和相应评议的记1学时(以听课笔记本检查记录节数为准)。

听讲座、作讲座。凡听讲座半天记3学时,不满2小时的记1学时。(必须有讲座内容记录);凡承担校、江阴市级的讲座活动,学时量分别记3、5学时计算。

3、各级各类研修班学习。参加校级及以上各级各类进修班、培训班、研讨活动等,每天按6学时计算(半天为3学时)。

4、参加提高学历、学位教育等学习,学习期内每记48学时,此类培训,一般不再加记另外项目学习的学时。

篇3:中职学校教师的继续教育

一、加强中职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一)教师的继续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进入21世纪,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更新日趋加快。中职学校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建设也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知识的更新而发生着一系列新的变化。面对这些新的变化,中职学校教师及时转变观念,适应新的形势、新的要求,突破陈规,不局限于以往所积累的知识和技能,通过继续教育这一有效形式,不断学习和吸收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学科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已成为当前中职学校教师提高素质和技能的必然要求。

(二)继续教育是提高中职学校教师素质的客观要求

教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通过教学环节,把道德规范、科学文化知识、专业技能等传授给学生,帮助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学到适用的知识和技能。作为中职学生的教师,更需要通过继续教育、培训学习等多种形式“充电”,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以适应现代中职学校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

(三)继续教育是强化中职学校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提高教师实际操作能力的需要

中职学校以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高技能的专门人才为目标,要达到和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必须有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师资队伍。这就要求中职学校的教师、实习指导教师在实践中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趋势等发展情况,熟悉企业相关岗位(工种)职责、操作规范、用人标准及管理制度等内容,学习所教专业在生产实践中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并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和用人标准,不断完善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

二、开展中职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的措施

(一)重视教师继续教育,建立有效的机制

各中职学校要建立教师继续教育的长效机制,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视做深化教育改革、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办出职业特色的根本大计来抓,把教师继续教育纳入学校的长远发展规划,并结合学校专业调整、教学改革和师资结构的特点,制订出中、长期教师继续教育计划和具体的实施方案,并分步实施到位,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在继续教育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资奖励,以利于调动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为教师追求新知识、学习新技术,接受继续教育提供精神动力,促使教师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即由现行的强硬性、被动性学习变为自觉学习、主动学习,从而自觉处理好工学矛盾,合理安排时间进修、培训,或挤出时间自学、实践、调研,提升自己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要建立和完善考核机制,把继续教育视为每位教师的义务,可以与年终考评相结合,或作为教师聘任、晋级、职称评定、奖惩、选拔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必要条件,从而形成一种自愿学习的风气,充分调动教师的内在动力,以满足教师的自尊心、成就感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学校还要建立和完善教师继续教育保障机制,提供相应的经费支持、时间保证和基础设施方面的保障,使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二)树立继续教育学习理念,完善教师的自我发展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指导行动。在我国,终身教育的观念尚未被多数人甚至教育工作者所认识,一次性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学习作为一种生存手段的观念淡薄,大家学习意识不高。所以要从思想上解决中职教师对继续教育的认识偏差问题,要根据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引导中职教师树立新的继续教育理念。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用人单位对技工的需求不仅量大,且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中职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有知识,懂技术,而且会操作,会生产,动手能力强。这对中职教师的教学和实训指导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不能再按原来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教学,必须通过继续教育等多种形式充电提高,更新知识,增强技能,才能适应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否则,就会落伍或被淘汰。所以,每位中职教师都要站在职业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高度,树立继续教育的新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技能,努力地完成教师的自我发展,为培养更多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和生产技术工人作出新的贡献。

(三)组织多种有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学校依据教师岗位职责和实际工作需要,开展岗位培训,组织教师进行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政策法规学习,对教师基本功训练,教材教法进行研究,使教师达到岗位应具备的教育教学能力;也可以组织教师利用寒暑假或其他时间到教师进修院校接受集中培训。教学形式可以是授课讲座、观摩教学、听课、评课、电化教学等,主要进行教学基本功、教材、教学大纲及教学能力等方面的培训;还可以重点选择出思想政治过硬,有学术见解,在学科专业建设取得一定成绩的有发展前途的老师参加国家级及省市级骨干教师培训,通过培训使骨干教师在思想政治与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学术水平,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使他们尽快成为学科带头人,从而带动学校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四)创造条件,加强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培训和建设,是关系到中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学校应制订和完善“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计划及相关制度,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培训创造条件,提供方便,让更多的教师尽快取得“双师型”教师资格,并采取相应的奖励政策,鼓励专业课教师积极参加对口专业和相关专业的技术培训和进修,获得相应技术工种资格证书或技能证书,并给予一定奖励,充分调动专业教师参与“双师型”教师培训考核的积极性。学校还可以聘请部分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人才到校担任兼职教师,让他们把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操作技能和新技术带进学校,传授给老师。此外,还可以积极开展科技服务、技术开发活动,加强学校与企业和科研部门的联系和合作,为教师参与生产实践和科研项目提供平台,创造机会,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的更新和当前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新特点的要求,中职教师必须加强继续教育学习。本文对当前中职学校开展教师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和实施措施做出了探讨。

关键词:中职学校,师资队伍,继续教育

参考文献

[1]吴雪萍.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篇4:东尖山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奖惩制度

绩效工资制度,是一项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的改革,它的实施,定将促进我国教育事业更快更好的发展。本期特辑录相关报道和资料,对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实行绩效工资制度进行解读,供参考。

——编者

◎要闻播报: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实行绩效工资制度

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以考核结果为主要依据

为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制度顺利实施,2009年2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根据该《意见》,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绩效工资分配将以绩效考核结果为主要依据。

经国务院同意,自2009年1月1日起,首先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分配政策,做好绩效考核工作是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制度的必然要求。教育部在《意见》中指出:必须建立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师职业特点的教师绩效考核制度,为绩效工资分配更好地体现教师的实绩和贡献、更好地发挥激励功能提供制度保障。要全面把握绩效考核工作的基本要求,着力构建符合教育教学和教师成长规律、导向明确、标准科学、体系完善的教师绩效考核评价制度。

《意见》要求,实施绩效考核工作应遵循几个基本原则:尊重规律,以人为本,尊重教育规律,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教师教书育人工作的专业性、实践性、长期性特点;以德为先,注重实绩,完善绩效考核内容,把师德放在首位,注重教师履行岗位职责的实际表现和贡献;激励先进,促进发展,鼓励教师全身心投入教书育人工作,引导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客观公正,简便易行。

《意见》明确规定教师绩效考核的内容主要是:教师履行《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教师法定职责,以及完成学校规定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的实绩,包括师德和教育教学、从事班主任工作等方面的实绩。

其中,师德主要考核教师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情况,特别是为人师表、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的情况。在考核中要明确规定,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有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不得以非法方式表达诉求、干扰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损害学生利益,并将此作为教师绩效考核合格必备的基本要求。

《意见》指出,对履行了岗位职责、完成了学校规定的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的教师,全额发放基础性绩效工资;对有突出表现或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视不同情况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要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合理确定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等次,坚持向骨干教师和作出突出成绩的教师倾斜,适当拉开分配差距。绩效考核结果也要作为教师资格认定、岗位聘任、职务晋升、培养培训、表彰奖励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绩效考核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关系到广大教师的切身利益。教育部要求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部署,认真组织实施。

(据《中国教育报》刘华蓉 高伟山/文)

国务院通过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指导意见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8年12月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

会议指出,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是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对于吸引和鼓励各类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经过一年调研论证、广泛听取意见,起草了《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会议审议批准了这个意见,决定从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同时对义务教育学校离退休人员发放生活补贴。

会议要求,地方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周密部署,认真组织实施。要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一线教师、骨干教师和作出突出成绩的其他工作人员倾斜,把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同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规范学校收费行为和经费管理紧密结合,注意研究解决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妥善处理各种关系,积极稳妥做好工作。要按照管理以县为主、经费省级统筹、中央适当支持的原则,确保实施绩效工资所需资金落实到位。

(据新华网)

□资料

国家教育督导报告2008(摘要)

——关注义务教育教师

义务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奠基工程。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肩负着重要职责和神圣使命。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对于巩固普及义务教育成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国家教育督导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及国家有关政策,从教师的规模结构、能力水平和权益保障3个方面,选取15个主要指标,以2002年至2007年连续6年全国各县(包括其他县级单位,下同)年度教育统计资料、2007年全国32万份抽样调查问卷结果以及对7个省、自治区的实地调研情况为基础,对义务教育教师基本状况进行分析。本报告旨在推动政府履行教育职责,保障教师合法权益,激励教师教书育人,引导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一、规模结构

全国义务教育教师总体规模按现行编制标准基本满足需求,保证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的实现。但目前教师配备结构性问题依然突出,农村边远地区教师数量不足、补充困难,影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教师总体配置的生师比逐步下降,农村边远地区教师队伍建设受到重视

2007年,全国普通小学、普通初中有专任教师907.7万人,其中小学561.3万人,初中346.4万人。从城乡分布看,县镇和农村的教师占82.7%。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约有1/4的教师工作在艰苦地区。

为实现九年义务教育目标,各地根据国家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努力降低学生与教师的配置比例。2007年,小学生师比由2002年的21∶1下降到18.8∶1,初中由19.3∶1下降到16.5∶1。从城乡看,小学教师城乡配置水平接近,初中教师城市配置水平较高。小学生师比城市为19.4∶1、县镇为19.6∶1、农村为19∶1。初中生师比城市为15.6∶1、县镇为17.9∶1、农村为17.1∶1。

近年来,国家创新农村教师补充机制,启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城镇教师到农村任教服务和定期交流制度,缓解了中西部农村地区教师数量不足的突出问题。2002年至2007年,全国小学累计录用大中专毕业生60万人,其中农村录用48.9万人;全国初中累计录用大中专毕业生61万人,其中农村录用48.7万人。农村小学和初中录用大中专毕业生均达录用总数的80%。2006年至2007年,全国共招聘了1.6万和1.7万名大学毕业生到中西部农村学校任教,覆盖了13个省395个县的4 074所农村中小学。

2.教师总体趋向年轻化,女教师比例高于男教师

篇5:东尖山学校特色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张伯余

副组长:隋运峰周伟

成员:丛志学徐永清高春丽

一、校园文化建设项目

组长:张伯余

成员:徐永清孙瞻隋乾丰 李禾家

二、德育工程项目

组长:周伟

成员:宋丽娜姜旭东各班主任

三、构建高效课堂工程项目

组长:小学部 高春丽中学部 丛志学

成员:姜兆科宋永梅郝秀琴马广伟潘忠宇

四、队伍建设工程项目

组长:隋运峰

成员:丛志学高春丽各组长

五、体育及艺术工程项目

组长:丛志学

成员:高春丽郭君良李禾家高芳芳

六、安全工程项目

组长:周伟

篇6:东尖山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奖惩制度

一、教师现状分析

1. 专任教师数量不足。

教师进修学校专任教师人数太少, 没有按省规定的小学教师总数1%的标准去配备, 或者虽然按数量配备了, 而行政勤杂人员却占去总人数的一大部分, 造成有教学培训任务时, 真正能站到培训前台的专任教师少。

2. 学科教师不配套。

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师基本上能达到100%的本科率, 但学科教师不全, 尤其是音、体、美教师在进修学校严重缺乏, 使得进修学校在每年的暑期培训中很被动, 不能用自己的专任教师对全县的中小学教师进行音、体、美培训, 而是要聘用外来的教师。

3. 学习创新意识不强。

俗语说“时代造就英雄”, 在对进修培训存在偏见, 甚至有点苛刻的背景下, 在对专任教师教学效果评价制度不完善的前提下, 在专任教师用多数时间服务于继续教育培训外工作的实际情况下, 我们的专任教师有点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甚至于别人对自己的教师称呼感到惊讶。这使得我们的教师自信心不足, 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淡薄。

4. 应变能力不强。

进修学校的培训除了一年一度的继续教育省、市级课程培训外, 我们还有更多的培训任务, 比如:校长培训、骨干教师培训、职称计算机培训、职称英语培训以及各种社会培训, 这些培训的形式大数是讲座类型的, 而我们的教师, 文科的还好些, 理科的教师就显得有些吃力, 尤其是对专业要求较高的培训, 我们的教师更是难以应对。

5. 教师面对的培训任务往往是时间紧, 任务重。

继续教育培训是整个继续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每年的继续教育课程都是全新的内容, 可见到培训教材的时间最早在5月份, 甚至有的年份暑假开学之后教材才能到手, 而11月份通常要完成培训, 12月份完成年度考试。使得进修校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 有针对性的备课任务很艰巨。

二、几点建议

1. 对自身有一个客观的认识———自信但不能自负。

客观地讲, 教师进修学校应该是半行政半事业性质的单位, 临时性、不确定性的行政任务多, 具体的教学实践、教学研究少。长期远离中小学课堂, 不任课的进修学校教师要在继续教育培训中站到任课教师的前面, 讲有关教育教学的内容, 确实心里有点慌, 尤其是对城区的优秀初中、高中进行培训, 心中更是没底, 甚至于我们的教师不能更好地表达, 更好地发挥。也就是这种不争的事实, 使得在培训过程中, 中小学教师用有色的眼光看进修校教师。其实,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 进修学校教师的存在也有其独特的价值, 比如, 他们外出学习的机会多, 理念超前, 对事物的看法有一定的前瞻性, 再比如, 进修学校教师有不同的专业, 并且在不同的专业层次都有很深的造诣, 在继续教育培训前, 都要进行省、市级培训, 外出培训汇报交流, 教师各自拿出自己的培训方案, 试讲, 合作交流, 最后取长补短实战演习, 团队合作精神好。所以说我们的教师绝不是一无是处, 我们有我们自己的优点和特长, 为此, 我想说的一句话是”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2. 努力运用适合的教学风格。

首先, 是适合继续教育培训的教学风格———讲座型。继续教育培训的主体是进修学校的教师, 与教育专家、教授级的讲座不同, 达不到专家的级别, 不能要求自己太高, 否则会事与愿违, 弄巧成拙;与中小学课堂教学也不同, 进修校是中小学的上级单位, 站位必须有一定的高度, 培训对象也不同, 必须考虑培训对象的需求心理和实际知识能力水平。适合继续教育培训的讲座要以教育专家为楷模, 努力向教育专家靠近。

其次, 一定要选择适合教师个人的风格。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特质, 有的教师天生幽默, 说起话来自然能引起培训对象的兴趣, 而有的教师天生古板, 却自然丽质, 说起话来娓娓动听, 所以说不同教师有自己独特的个人魅力, 要想使继续教育培训有声有色, 深入人心, 教师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培训方式, 扬长避短, 张扬个性。

3. 要有丰富的、多学科的知识储备。

中小学继续教育培训, 每年的主题不同, 重点不同, 但始终不会离开中小学课堂, 离不开课堂教学, 离不开教师和学生, 所以在每年上级部门下达课程主题之前, 我们就必须有丰富的, 多学科的知识储备, 我们要不断地研究课堂、教学、教师与学生, 深入中小学课堂实际, 要急中小学课堂之所急, 需中小学课堂之所需, 真正受到中小学教师的欢迎, 使继续教育不再是走形式、走过场。

4. 培训内容———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每年的继续教育课程都会有一本或两本教材做为载体, 如果我们教师用教材教教材, 对理解能力和知识储备能力都很强的中小学教师而言, 是一点必要也没有的, 因为教材上的内容他们能看得懂, 理解得透, 所以, 我们进修校教师绝不能教教材。不教教材?继续教育考试要考察教材内容的, 怎么办?我们要用教材教, 拓展中小学教师的眼界, 引领中小学教师学习, 让继续教育培训成为辅导与自学相结合的模式, 充分发挥中小学教师的主体能动性, 真正使得中小学教师在课堂实践中能有所提高。

5. 培训模式多样化。

继续教育培训模式亟待创新与改革。自2010年参加了全国组织的国培计划后, 我深深地感到网络学习可以成为继续教育培训的主流模式, 通过网络学习, 中小学教师不但可以自主学习, 并且学习的时间有更大的自主性, 在学习的内容上有更大的选择性, 这种模式可以充分结合教师的兴趣爱好和教学实际需求, 可以充分调动中小学教师学习的积极性, 从实际出发, 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从而使继续教育培训真正起到作用。

摘要:进修学校教师的主要工作应该是继续教育的各种培训, 然而实际上更多的是围绕继续教育的各种服务性工作。本文讲述作为进修学校的教师如何做好继续教育基础性工作的同时, 更好地完成继续教育培训工作。

篇7:法国继续医学教育制度研究概述

摘 要:法国是世界上第一个通过立法将继续教育形成制度化的国家。本文介绍了法国继续医学教育制度发展沿革及相关内容,对法国继续医学教育制度进行了分析,介绍了近年来法国继续医学教育制度发展情况,以期为我国医学继续教育提供借鉴。

关键词:法国;继续医学教育;制度;继续职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为保证继续教育的发展与社会需求相适应,法国十分注重立法对继续教育进行干预,既在重大的教育改革法中涉及继续教育,又颁布专门的继续教育法,严加规范,并具体到每一个环节。

一、法国继续医学教育制度发展沿革

法国是终身教育思想的故乡,继续教育不仅在法国的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法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为继续教育立法的国家。1971年7月, 法国国民议会讨论通过了《职业训练法》《终身继续教育法》《技术教育法》和《企业主承担初等阶段职业技术教育经费法》,此四法后来被统称为1971年继续职业教育法。1971年后,继续职业教育法先后进行过两次修订。1978年颁布《培训假补充法令》,强制各企业资助继续教育。1984年颁布《职业继续教育改革法》,重申职工除有权享受教育假外,经费由国家认可的机构负责筹集,并根据参加培训的人数、时间、培训内容、水平等标准拨发,雇主应为职业继续教育提供经费。此外,还确立了国家对继续教育的监督和检查制度。但是在医学界,“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便获得了终身知识的保证”等错误认识却一直阻挠着法国继续医学教育的进一步深化。直至1985年5月23日,法令正式规定了法国医院医师接受医学教育的义务、教育计划、教育假期、教育资金及办学模式, 法国的继续医学教育才在经历了零星的、分散的、以自学为主的发展阶段后, 逐步走向学习目的明确、组织机构健全、统一领导、统一规划、教学方法多样的正常轨道,实现了继续医学教育的制度化。

1998年,法国制订了振兴终身学习政策执行体制的法律,完善了继续教育的执行体制及措施、经费、机构建设等,既保证了法国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保证了教育所需的经费。除国家颁布了继续教育法及继续医学教育法外, 法国医师伦理法规也明确指出“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是每个医生职业道德承担的义务之一”。

为了保证医生的能力保持在合适的水平上,鼓励医生参加继续教育,2002年通过的一项法律,规定了医生必须定期参加继续教育活动,并形成一种制度。2004年又通过了一项与此相平行的法律。规定对医生的专业活动必须定期进行强制性的评估。这两项规定由一个独立机构来实施,并逐步做到将这两个强制性规定合并成一个单一的过程,通过以能力维护为目标的继续教育课程和对专业活动的定期评估,来实现继续教育过程的有效化。按照上述两个法律的要求,专业活动的评估每五年一次。法国通过立法使继续医学教育成为一种强制性的教育。

二、法国继续医学教育制度

(一)组织机构

法国是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国家,有着庞大的中央、学区、省三级教育行政机关,这是运用行政手段宏观管理和控制教育发展的有力保证。法律明确规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均负有责任为成人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并把它确定为政府的职能之一。

法国的继续医学教育由国家继续医学育委员会直接领导, 继续医学教育协会全国联合会统一规划管理,继续医学教育协会具体组织实施。组织机构的建立与完善,从根本上保证了法国继续医学教育的质量,实现了继续医学教育的统一领导、统一规划, 使法国医务人员能够享有接受终身教育的权力与义务。

法国的大学在继续医学教育中,其主要角色是提供有组织的专科理论知识培训,帮助医师更新知识并且评估继续医学教育质量(偏重于数量评估)。此外,法国的教育学会、医师公会、医务工会等地区与全国性的行业机构,在完成本身任务的同时, 也都积极广泛地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工作。

(二)对象与目标

法国继续医学教育的对象,通常指完成高等医学院校的正规教育,获得医学博士国家文凭或专科医学博士国家文凭,目前正在从事医疗工作的全科医师和专科医师,他们为更新知识,提高诊治水平,主动接受新知识、医疗新技术的培养、进修及自学等活动,是高等医学教育的延伸和发展,是医师毕生经历中经常进行的连续教育。

法国继续医学教育是传统高等医学教育的延续与发展。其主要目的:一是促使医师学习新知识,改变自身行为,以满足人们对卫生保健的需求;二是向全体医师提供均等的培训机会,组织开业医师参加临床训练,提高自身诊治水平;三是加强独立工作的能力,促进医学教育的改革。其具体目标:推动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广泛开展;总结和推广继续医学教育的新方法;解决继续医学教育组织者、参与者的经费问题;促使晋升和晋级与继续医学教育挂钩。

(三)内容与方法

法国大部分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是为开业医师开设,其内容围绕两方面来组织:一是以兴趣为中心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二是以服务为主的继续教育项目。

法国继续医学教育有传统的教授、阅读医学杂志、电视教育等方式;有按照成人教育学理论建立的现代教育方法;有建立在门诊实践基础上的流行病学调查、医疗分析、病例讨论、听课、治疗分析、病例分析等方式;还有新兴的基于网络和循证医学等方式。从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实践方式来看,主要有长、短期进修班,专题讨论会,专题讲习班等多种形式。

(四)经费来源

法国继续医学教育的经费,主要通过以下来源:政府提供、企业资助(制药、医疗设备、保险等企业等)、个人出资、学会会费和雇主提供(根据法律规定, 继续教育经费占国家工资总额的0.5%)。

三、法国继续医学教育制度浅析

(一)注重立法,确保医生继续学习的权利

终身教育思想之所以起源于法国,为国民普遍接受并得以扎根,主要原因就在于法国政府以立法的形式确保了普通民众继续学习的权利。法国是世界上第一个通过立法将继续教育形成制度化的国家。1971年通过的继续教育法《终身继续教育法》和1984年颁布的《职业继续教育改革法》,以法律形式将个人的学习意愿作为一项权利固定下来,这是法国在世界终身教育领域所做的伟大创举。法国注重立法对继续教育进行干预,既在重大的教育改革法中涉及继续教育,又颁布专门的继续教育法,严加规范并具体到每一个环节,保证了继续教育的发展与社会需求相适应,1985年5月23日,法令正式规定了法国医院医师接受医学教育的义务、教育计划、教育假期、教育资金及办学模式后, 在各方面确保了医生继续学习的权利。

(二)“带薪休假”,充分体统“以人为本”的理念

法国政府颁布的一系列相关继续教育政策,始终都将劳动者的权利放在首要位置,尤其是“带薪休假制度”,从教育的程度、年限、渠道、方式等方面给予劳动者最贴切的支持。医生享有“有薪学习假”,这是法国继续教育的最大特色,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三)组织完善,保证继续医学教育的质量

法国的大众教育具有非官方性、自发性的特点,政府几乎不干预它的发展。而对于继续医学教育,法国政府和各界却高度重视。

首先,法国政府和各界对继续医学教育的举措主要通过教育立法、建立机构、组织实施、增加投入等多种途径进行,在世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独一无二。

其次,国家对继续医学教育的层层管理不遗余力,从中央设立专门机构到非官方组织,继续医学教育都是法国医疗卫生保健的有机组成部分。法国继续医学教育管理机构完善,层次分明,从国家层面制定继续医学教育方针、政策的国家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到负责继续医学教育的统一规划管理工作的继续医学教育协会全国联合会,以及开展继续医学教育的基层组织继续医学教育协会,包括大学及有关医院等,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医学教育行政部门和参与继续医学教育的各大学、企业组织、基金会、非官方组织等一起,在全社会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继续医学教育网,有力地促进了继续医学教育的发展,保证了继续医学教育的质量。

(四)多元投入,保证继续医学教育的持续发展

法国继续医学教育的资金,来源于政府提供、企业资助、个人出资、学会会费和雇主提供。其中政府提供和企业资助为两个主要来源,地方政府在这方面的投入约占国家投入的30%左右,企业所提供的资助远远超过国家法律规定。此外,还有行业部门、社会捐赠的投资,呈现出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这样,在有关法律制度约束下,充分保证了继续医学教育的持续发展。

四、法国继续医学教育制度进展

伴随着法国医疗卫生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继续医学教育也在改革与发展。2009年6月24日,法国参众两院先后通过投票,同意废除继续医学教育法,取而代之的是继续职业发展法。近年来,法国的继续医学教育正在转变为继续职业发展教育,这是一个涉及方方面面、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事实上,法律将继续医学教育和职业实践评估整合成了继续职业发展法,赋予其新的内容。

(一)继续职业发展法的目标

即《职业实践评估、更新知识、完善质量、医疗安全、公共卫生优先、医疗覆盖》,意在提高医疗质量和治疗的安全性。其目的在于评估职业实践、知识的更新、医疗质量及安全、公共卫生优先等。

(二)新成立的继续职业发展管理委员会的职责

确定工作目标,为继续职业发展活动提供资金,审核从事继续职业发展活动的机构和负责继续职业发展计划的制定。

(三)有关继续职业发展活动的一系列法规

明确规定医生每年必须参加继续职业发展计划培训,并明确其相关内容、实施机构和经费使用。

1.培训要求

医生对职业实践以及个人获取与提高知识和能力的分析,这是每个医生必须要做到,并体现在医生的日常工作中。

2.组织模式

省级医生行业协会委员会、国家职业委员会、部门医疗委员会、其他类型的代表公立医院医生的组织、代表自由职业医生的地区职业组织负责继续职业发展计划的制定。该计划把同专业和不同专业整合在一起,医生可以自由参与与之相匹配的计划培训。医生独立科学委员会根据继续职业发展机构的要求,对注册医生的学识进行评估。

3.经费使用

自由职业医生和公立医院医生的培训经费由继续职业发展管理委员会承担,经费额度限制在相关标准之内。大学附属医院至少承担其医生工资报酬0.5%以上的拓展费用,其他公立医院至少承担其医生工资报酬0.7%以上的拓展费用。

(四)医生继续职业发展培训评估

医生完成继续职业发展计划培训后,由继续职业发展机构颁发培训证书,并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发送给医生所属的行业协会地区委员会,证书样本由负责医疗卫生的部长签发。医生行业协会地区委员会至少每五年一次,依据继续职业发展机构发来的证书或者法律条款规定的文凭,确认医生完成年度继续职业拓展计划的情况。如果独立学科委员会对医生作出培训不合格评估,那么医生行业协会地区委员会将要求相关医生说明情况,并根据回复情况,要求其制定针对个人的年度培训计划。如果相关医生不履行相关计划,根据法律条款规定,他将被认为是职业能力不合格。

参考文献

[1]任舒泽.法国继续教育的特色及其借鉴意义[J].法国研究,200.

[2]孟群.附录三国外继续医学教育发展概况,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3]侯琳.法国终身教育的政策与立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外教育研究,2011,(5).

[4]Décret n°2011-2113 du 30 décembre 2011 relatif à lorganisme gestionnaire du développement professionnel continu,JORF n°0001 du 1 janvier 2012 page 24 texte n°15.

[5]Décret n°2011-2116 du 30 décembre 2011 relatif au développement professionnel continu des médecins,JORF n°0001 du 1 janvier 2012 page 33 texte n°18.

[6]杨桂,喻明霞,谢艺,范维,徐陈,婷浩,涂建成.对比法国谈我国医学教育模式[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35).

[7]汤金洲,马晓.国外继续医学教育管理模式的启示[J].西北医学教育,2010,(5).

[8]王魁英,杨波,谭艳,叶平,郑驰.国内外继续医学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J].西南军医,2009,(5).

[9]张敏,匡碧云,赵长伟.继续医学教育与评估[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8,(9).

[10]梁进军,陈焱,肖水源.继续医学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J].实用预防医学,2007,(2).

[11]李俊杰.继续医学教育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广西医学,1998,(6).

篇8:东尖山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奖惩制度

一、当前财会专业教师继续教育的开展方式

为更好地加强对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的财务管理, 会计准则、账务处理方式及相关法律法规在不断变革。为应对这种状况, 培养出合格的会计毕业生, 各中职学校也在不断加强对财会专业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那么, 效果究竟如何呢?

据调查, 大约80%的教师反映继续教育的形式过于单一, 基本上限于上级部门的组织, 而且有不少教师反映这种培训往往存在学时过长、内容不合实际需要等状况;虽有财政部门组织的常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 但鉴于部分教师并没有取得会计方面的资格证书或职称证书而无法参与;为提高财会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 部分学校开始尝试安排教师到企业去实践锻炼, 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取得好的效果;还有许多学校期望通过提高教师的双师证率来加强对教师的继续教育, 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另外, 大部分学校都为教师设置了专门的教研活动时间, 期望教师能通过这个平台互相吸取经验, 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但这种教研活动本身并没有得到主管领导和教师的重视, 流于形式。

二、继续教育有效模式探讨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专业教师培训逐步得到重视。法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制定了法律法规来有目标、有组织地推进教师的在职进修和培训, 并不断探索各种有效的教师培训模式。使教师培训从以高校为本或以专门的教师进修机构为本的模式逐步推进到当下流行各国的校本培训模式。

(一) 传统继续教育模式

传统的教师继续教育模式就是以高校为本或以专门的教师进修机构为本的模式。该模式往往因只重视知识和理论讲授, 难以有效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而受到较多批评。近年来, 高校或教师进修机构已意识到这个问题, 正采取措施逐步加以改进。比如, 在对教师的培训中加上外出实地考察、参观或岗位实践等环节, 同时辅之以职业技能证书教育 (如会计行业的会计电算化师、物流行业的物流师、电子商务行业的电子商务师等) 。这些改进不仅有效地提高了教师技能, 还提高了被培训教师所在学校的双师证率, 使传统的继续教育模式焕发新的生机, 再一次受到被培训学校的认可。

虽然如此, 该种模式仍存在一些缺陷。一是该模式的继续教育是上级教育部门为推广某项教育改革或某种教育模式而组织的, 虽具有很好的前瞻性, 却不一定符合各受训学校的实际, 结果经常由于受训学校的条件难以达到要求而出现“教师个人业务水平提高了, 但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作用不大”的情况。二是该种模式的继续教育时间大都在1—2个月, 用时较长, 大多数的教师由于家庭等多方面的原因所碍, 不能外出接受该种继续教育;而且该种模式所需经费较多, 受经费所限, 能接受培训的名额就有限, 致使该种模式的继续教育覆盖面有限。

(二) 校本培训模式

1. 校本培训的界定。

20世纪70年代中期, 作为“教师在职培训的新概念与新策略”的校本培训计划由英、美等国首先发起, 并很快在世界各国盛行开来。目前, 许多职业学校都开始以这种理念为指导对教师实施继续教育培训。

校本培训主要有两种界定方式, 一种是以培训地点为依据, 指完全在学校内进行的教师在职培训活动;另一种是以培训内容为依据, 主要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改善学校和教学实践为中心的计划与活动。无论是完全在学校内进行的, 还是在学校与其他机构合作开展的, 都属于校本培训。第二种定义被普遍认为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即校本培训是一种以教师任教学校为培训基地, 辅之以大学或师资培训机构提供必要课程和人员而开展的师资培训活动。

2. 校本培训模式探讨。

无疑, 校本培训能有效避免传统继续教育培训的缺陷。第一, 它由受训教师所在学校本身发起、组织, 方便了解一线教师的继续教育需求, 有利于安排切合实际的继续教育内容;第二, 受训教师不用长时间外出, 所需经费也会大大降低, 受训范围也可大大扩展;第三, 它并不排斥高校或教师进修机构所提供的继续教育, 只不过是形式发生了一些改变, 从“走出去”到“引进来”。

校本培训经过几十年的实践, 不同学校针对具体的培训内容和培训对象摸索出不同的适合自己的培训方式。我们也在力求探寻适合财会教师继续教育的校本培训, 以期在此基础上构建起适合财会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模式。

(1) 个体式培训。

个体式培训, 就是以教师个体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培训, 学习内容、方法和时间都由教师自主决定。这种方式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师本人的积极主动性。而这种积极主动性除与个人性格有关外, 与整个学校的学习大环境也有很大关系。

据调查, 被列为国家改革示范校的中职学校的教师, 其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比较高。每位教师都制订了书面的个人成长计划, 并按计划来安排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教师们不仅随时关注最新的改革进展、勤练会计技能, 而且开始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 主动听别的教师的授课, 撰写教学日记、教学小结, 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 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而那些没有被列为示范校的教师的积极性明显不够。这就说明, 个人的积极性需要一定的外在压力来触发, 示范校改革对教师们做出的硬性要求恰好提供了这种压力, 同时为教师们的继续教育指导了方向。

在没有这种改革的学校, 为鼓励个体学习, 学校就应采取适当的考评和奖励措施, 以及适当的资源支持来激发教师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如学校定时为教师提供精练技能的训练室、机器、软件、训练用物料等;定期安排一些教师技能比赛并对优胜者予以精神、物质奖励, 同时将之作为加分项并与职称评聘挂钩;对考取双证的教师予以费用报销 (现在大多数职业学校正在这样做) 或一定的物质奖励等。当然, 学校还应规定予以奖励或支持的继续教育项目, 以使教师们的自主性继续教育符合学校的发展目标。

(2) 师徒式培训。

师徒式培训基本上就是一种一对一的培训形式。一般由教育教学经验丰富且愿意指导新教师的教师担当师傅角色, 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引导新教师将教育教学理论、学科知识与具体工作实践结合起来, 帮助新教师更快地适应教育教学工作, 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过去的账房先生是由徒弟直接跟师傅学习而成, 且由于直接在实践环节进行, 效果良好。对于财会教师的继续教育, 无论是教育教学技能, 还是财会学科技能都比较适合采用这种方式。然而, 在一对多的学校教育中, 这种培训方式越来越被学校所忽视。在很多学校, 几乎没有校方指定的师徒式的传、帮、带培训形式。老教师对新教师的经验传授一般局限于偶尔的展示课或新教师的主动请教。由于没有校方的强制性约束, 老教师自然也就没有主动指导的积极性, 这对于校方而言其实是一种很大的资源浪费。

所以, 校方应该重新重视起这种培训方式, 制定一定的规章制度和激励政策, 使这种培训方式常规化, 在财会教师的继续教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3) 小组式培训。

小组式培训, 就是根据教师共同的需要、兴趣及学科等, 由教师自愿组成或由学校划分成小组, 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开展的校本培训活动。这种培训在划分小组时主要依据的是小组成员的共同特征, 重视组间的特殊性, 且其组成以自愿结合为主, 这就为教师之间保持开放的学习心态提供了心理基础, 为教师之间分享教育教学经验提供了组织保障。

在很多学校中, 小组式培训主要体现在教研小组活动和课题小组活动上。教研小组的教研活动以教研室为依据简单划分成小组, 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小组成员的共性, 但忽视了个别成员的特殊性, 且小组的形成不是教师自愿结合的, 自然很难实现教师们的畅所欲言。

笔者认为, 学校应重新审视教研小组活动, 使之成为财会教师们继续教育的平台, 比如可设立问题研讨室、教师论坛等专门的小组活动空间, 并采取一定措施使其发挥实际作用。

问题研讨室每两周定期开放, 设立一至两名负责人, 由教师们自愿结合, 交流讨论日常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应对的方式方法。鼓励大家不论问题大小, 不论语言长短, 自由发言即可。最后由负责人组织教师们以书面形式整理出有代表性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发布在室内的问题研讨园地上, 并以电子稿的形式留存, 形成随时可供查阅、学习的资料, 要求研讨室每月至少形成一篇文稿。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参加三次, 每学年至少在问题研讨园地上发表一篇文稿, 否则不予评优。如此, 将会激发教师们参与问题研讨的积极性, 有力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4) 全员式培训。

这里主要是指针对全部财会教师的集中式培训。比如可设立财会教师学习报告室。学习报告室在教育教学、财会学科知识、法律法规等方面需做专题讲座或外派学习人员回校报告、宣讲所学知识时开放, 对全体财会教师进行集中式培训。其中, 专题讲座可由走在教育教学前沿的领导、学科带头人来讲, 也可由经验丰富、与时俱进的老教师或外请专家来讲, 讲座所用资料力求每人一份, 同时保存留档。当然这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而要求外派学习人员回校后宣讲所学知识, 一方面可以督促外派人员在外出期间认真学习;另一方面既可节约外派经费, 又可变相扩大外派继续教育的覆盖面, 还能使没有时间或没有机会外出学习的人员也学到前沿的知识。

当然全员式培训也存在明显的缺点:培训过程缺乏互动, 效果较差, 往往是“听着激动, 听后不动或学后不用”, 对教师实际教学与技能的提升影响不大。所以, 要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须采取一定的后续措施, 比如小组研讨、撰写培训心得体会、优质课评比、技能比赛等相结合, 实现培训内容的内化。

(5) 校际式培训。

校际式培训主要是指中等职业学校与高等院校合作开展的校际培训项目和与兄弟院校之间开展的校际合作交流项目。

高等院校一般被认为是科研的前沿和知识的发源地, 所以教师进修一般选择到高等院校去。但传统的中职学校与高等院校之间的这种纵向交流存在些许缺陷, 前面我们已述及。要改善这种交流方式, 使之能更好地为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服务, 就要在原来“派出去”的基础上, 外加“请进来”。根据教师的需求, 请高等院校的教师到中职学校来对中职教师进行培训。当然这种培训会局限于中职学校现有的设备和资源条件, 可能不能进行一些较前沿的技能传授, 但由于在自己学校的缘故, 会使更多教师敢于提出自己的困惑, 对解决教师当前面临的问题更有实效性。越来越多的中职学校已注意到这个问题, 在保持“外派”进修的同时, 加强“请进来”的方式。

与兄弟院校之间的横向交流目前也只是局限于落后的学校派教师向先进的学校学习, 真正的互利合作较为少见, 还在不断探索中。

(6) 校企合作式培训。

校企合作式培训就是学校与企业合作来对教师进行继续教育的培训方式, 以增强教师们的实际会计能力。只有这样, 才能培养出有实际会计能力的学生。所以, 当前校方都非常重视这种培训方式, 越来越多的教师在学校的支持下, 选择到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去实践;校方也会请企业或事务所的资深会计师到学校来授课。但有时由于涉及商业机密等原因, 可能无法接触到一些核心业务的会计处理操作, 无法取得较好的效果。

解决这个问题的较好方法是学校最好有自己的校办企业、事务所, 这不仅需要大量的财力资源, 也会耗费学校很大的精力, 对于一些规模较小的学校来说可能比较困难。如果学校能另辟蹊径, 选择参股、控股企业或事务所, 或许是一种比较好的解决办法。这样, 既可节约资源, 也可节省精力, 还能使教师们接触到实实在在的业务培训。

(7) 职称考试辅导培训。

财政部门应该允许财会专业教师参加职称考试, 而不该限定为在职会计人员。允许财会教师参加会计职称考试, 便于教师接受财政部门安排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同时, 也为教师学习财政、税法和会计知识提供动力。因为能够参加会计职称考试, 所以他们愿意学习国家现行的财经法规, 愿意接触财会实践活动, 从而扩大财会专业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

综上所述, 以上各种校本培训方式各有利弊, 学校应统筹安排、综合利用。笔者认为, 学校应以传统的外派方式为辅助, 实施以学校为主导、以教师需求为方向、以教研小组活动为平台, 各种方式综合利用的校本培训模式。只有这样, 才能取得较好的继续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代蕊华.教师专业发展与校本培训[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 2011.

篇9:“三抓”教师的继续教育

抓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

抓教师的继续教育,首先要抓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是受思想支配的,思想决定着行动。思想端正了,积极上进了,其他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我们在抓继续教育的时候,往往忽视了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为什么要参加继续教育?对教师有什么好处?教师是主动参加继续教育还是被动的参加继续教育?等等,这些思想问题不解决好,继续教育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抓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抓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为突破口。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也就是师德教育。没有良好师德的教师它是不可能去努力工作的,他也不会对继续教育有什么兴趣,只是得过且过的混日子。笔者就耳闻目睹了有的教师“玩世不恭”的工作态度,工作不努力,不负责任,上课是浪费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有时牢骚满腹,特别不可原谅的是把牢骚带进课堂,迁怒于学生,发“无名火”,学生深受其害,对这样的老师不加强师德教育是不行的。试想,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家长,你对自己孩子的老师有什么要求呢?若遇到一个缺乏敬业精神,工作懒散,不负责任的老师,你愿意吗?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本来年龄就小,可塑性强,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觀和价值观,缺乏是非判断能力,全靠老师去“打磨”,如果老师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我们的学生浪费青春年华不说,还可能会被带入“歧途”,在幼小的心灵打下不良的烙印。

因此,我们要把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抓,抓长期。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加强老师们的思想教育工作。学校的政治学习,教职工大会,党员会,小组会等各种场合,对老师的思想教育都要大讲特讲,不厌其烦。不走过场,不搞形式,扎扎实实地解决思想上的认识问题,把参加继续教育看着一种乐趣,一份责任,看着事业的需要和自身发展的需要,自觉自愿地参加学习。

抓教师的教育理念更新

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的基础上,对教育发展的理性认识, 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现代教育理念是指与现代社会、现代经济、现代科技相适应的教育观念。主要包括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主张和教育信念。其实,教育教学改革关键是教师教育理念上的改革与创新。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形成现代教师观、新型师生观、平等学生观和全面的教育教学质量观。如果教师不转变教育理念,课堂教学还是热衷于“满堂灌”,或者是仅仅模仿某些先进的教学方式,机械地学习别人的几个步骤和技巧,生硬地规定在课堂上老师讲几分钟,学生学几分钟,不管合适否,什么都去合作,什么都去探究,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或者还是“穿新鞋走老路”等等,这就有违新的课程改革的初衷。势必有东施效颦、画虎类猫的之嫌。

作为教师,面对学生不能居高临下,盛气凌人,而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老师成为课堂的主导。热爱自己的学生,做到对学生的尊重和宽容。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为学生的活动创设平台,让学生在活动中能够自主、合作、探究。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学会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在减轻学生负担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下功夫。让全体学生学有所得,全面发展,身心健康。让我们的课堂真实,实用。

抓教师的专业技能提升

如今是知识经济和知识爆炸时代,人类创造的知识以极高的速度在增长。有人综合计算,全世界的知识总量,七到十年翻一番。知识量在不断增加,教材也在不断地更新、组合。其内容更开放,更灵活。如果作为老师不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没有扎实的专业功底,仅仅还是“啃”老本,还搞过去的“一言堂”,对与错老师说了算,恐怕行不通了。现在学生思维敏捷,见多识广,有时学生问你一个所带学科的问题可能会让你“挂”在黑板上下不了台。

常言道,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最好有源源不断的自来水。教师还应该是一部“百科全书”。笔者小时候就认为老师是无所不晓,无所不知的。什么疑问,在老师那里都可以得到答案。一直到自己当了老师才明白,老师也不是万能的,知识浩瀚于海洋,学无止境。教师也需要加强学习,既要钻研自己的专业课本,又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古人曰:师者,传到、授业、解惑也。教师只有在不断的学习和锻练中才能进取,才能创新,才能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和发展,才能成为一名适应社会发展与时代要求的合格教师。

美国学者彼得·圣洁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写到:“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 教师作为传授知识的先导者和引路人,加强自己的专业素养,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责无旁贷。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宣恩县桐子营中学的老师们自学“充电”的高昂热情让笔者记忆犹新。那时无论年长教师还是青年教师都在拼命的搞自考或参加各种类型的函授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拓展自己的知识结构。老师们在一起谈的是工作和学习,很少有打牌赌博的。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那时桐子营中学老师扎实的工作作风和顽强的学习精神,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带动了学生。老师爱学习,学生也爱学习。学校的学习风气非常浓,校风也好,教育教学质量高在当时的全县来说是有目共睹的。

总之,抓教师的继续教育要出成效,思想政治教育要先行,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关键,专业技能的不断提升是根本保证。

(作者单位:宣恩县晓关乡中心学校)

篇10:东尖山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奖惩制度

近些年来包括中职教育在内的整个职业教育体系扩容的速度极快。以重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为例, 自2000年以来, 重庆市中职学校招生连续7年攀升, 连续突破18万, 2006年招生达到19.5万人.比2005年增长18.2%, 首次超过普通高中招生规模。2009年突破20万。虽然学生规模有了迅猛扩张, 但中职教师数量却严重不足, 教学质量远远跟不上现今中职教育的需求。一些中职学生就业情况调查也表明中职毕业生普遍综合素质不高, 职业后劲明显乏力等等。事实上中职教育已成为国家教育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追根溯源, 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继续教育现状跟不上中职教育发展速度。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没有高素质的学生。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对于中职教师加强继续教育的力度。

2 继续教育是就业市场的变化、专业设置更新的必然要求

中职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直接进入企业第一线操作, 直接生产出产品以满足社会需求, 同时也为企业创造出利润。生产与市场密不可分, 而瞬息万变的市场又要求产品不断更新或转型。这就要求我们培养一线劳动者的中职学校所设置的专业要不断“优胜劣汰”, 顺应市场、企业所需。这给我们中职学校教师提出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要求我们的老师要不断巩固、更新已学知识, 还要学习新的专业及技能, 这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继续教育的开展。

3 继续教育是中职教师来源复杂性的必然要求

中职学校教师来源较复杂。以我校教师为例, 全校上课教师包括两种:在编教师及外聘教师。我校在编上课的教师200人 (包括刚公招进校的23人) , 从学历层次看, 硕士研究生学历的2人, 占1%, 高学历的百分比率还有待提高。大学本科学历的165人, 占82.5%, 专科及其他的33人, 占16.5%。另一部分就是外聘上课教师119人, 其中硕士研究生4人 (包括三名支教教师) , 占3.36%。大学本科65人, 大学专科33人, 中专及高中16人。由于近几年学生规模扩大迅猛, 招聘了很多年轻教师, 所以从年龄结构看, 外聘教师中20至30岁的年轻教师有100人, 占了总数的88.1%, 比例过重。从专业结构看, 全校200名专任教师, 来自师范院校的有84人, 来自非师范院校的103人, 来自行业的师傅有9人, 其他4人。从以上数据可看出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师来源复杂。非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上课需要教师行业的培训, 师范专业的老师上专业课需要技能培训, 这一切都需要继续教育。

4 继续教育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知识结构的变化与提升的必然要求

教师的职能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当今电子时代,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对象、教育教学内容、教育的方式手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更凸显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技能更新、知识结构变化与提升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比如现在的网络普及, 课堂教学利用课件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怎么制作优质课件, 怎么说出优质课, 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要学习和掌握的。新时期教师自我发展目标怎样实现, 这些光靠个人的自学很难达到目的, 都需要有组织地继续教育培训。

5 继续教育是行业要求提高的必然要求

国家对中职教师行业提出更高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特别强调, 职业类学校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中等职业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要求教师的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达到90%, “双师型”比例达到50%, 而这两项指标从全国来看目前仅为81.3%和19.1%。重庆市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资格审核合格的只有966人。我校在编上课教师约200人, 审核合格的“双师型”教师只有7名, 占3.5%。

6 继续教育是缩小中外中职教育发展差距的必然要求

中外中职发展有着较大差距。20世纪50年代以后, 以原子能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为标志, 人类社会进入了第三次工业技术革命时代。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措施, 把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职业教育作为本国经济腾飞的基石。职业教育得以迅速发展。其中, 较成熟的有德国, 美国, 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德国实行双元制, 即传统的学徒培训方式与现代执教思想相结合----企校合作。美国实行社区学院管理模式有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层次的职业教育。澳大利亚实行TAFE模式, 主要依靠技术和继续教育学院。发挥行业组织的重要作用, 建立国家统一的证书、文凭和学位框架。我国中职教育起步较晚, 在最近20年才得以稳步发展。我国中职教育的办学管理模式、规模及社会功能远不及发达国家。只有大力加强对中职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力度, 并切实考核培训效果, 才有助于缩小中外中职教育水平的差距, 促进我国中职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

摘要: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没有高素质的学生, 中职教师的素质与技能事关中职教育质量与发展, 事关我国企业的现在与未来。本文主要通过查阅资料, 结合所在中职学校实际情况、数据, 就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进行了研究, 分析了中职学校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中职学校,教师,继续教育

参考文献

[1]提升质量迫在眉睫…….吴志强中国教育报20112172.能力本位职业教育

[2]“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聂海英《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

[3]中职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汪宇静

[4]美国继续教育的特色……….刘奉越继续教育研究2007, 8

[5]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及其启示……乐传永中国成人教育2001, 7

上一篇:最新大学毕业生个人自我鉴定下一篇:领工员教材(6.高桩码头的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