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美术兴趣班总结

2024-05-13

幼儿美术兴趣班总结(精选8篇)

篇1:幼儿美术兴趣班总结

本学期,美术班的幼儿集体创作、个人创作作品共36幅,县幼儿园大班美术兴趣班学期总结。作品形式有蜡笔画、线条画、吹画、水彩画、装饰画,教学过程也是按以上程序循序渐进进行的。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感觉孩子们都有很大的进步,有四个小朋友参加全县艺术节书法美术大赛,两名幼儿获得一等奖,两名幼儿获得二等奖。下面谈谈我在本学期大班美术兴趣班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提高幼儿绘画的兴趣,寓绘画于游戏中,开展多种形式的绘画活动。

兴趣是学习动力,如何提高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发挥幼儿积极主动性,是我教学的重点。我们都知道,孩子最喜欢玩,喜欢游戏。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教学,把绘画寓于游戏中,是我主要的教学方法。如在进行蜡笔画教学中我让幼儿游戏的方式进行构图,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让每幅画有创意。在涂色方面,指导孩子学习了相似色、渐变色等多种涂色方法,鼓励幼儿有自己的想法。新鲜有趣的事物,幼儿都乐于接受,为了提高幼儿某一方面的绘画能力,我注意开展一系列不同形式的绘画活动。线条绘画是一个重要表现手段,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法的为了提高幼儿对线的表现力,我们由浅入深地开展了一系列的绘画活动,有《我设计的线条》《蘑菇》《花瓶》《小姑娘》等,让幼儿随意联想线的装饰,用不同的线(直线、曲线、波折线)自由组合起来装饰动物、花瓶,以致整个画面,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发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对“线描画”的活动产生了浓厚兴趣。为进一步提高幼儿对线的表现力,又用黑白配的方式强化了画面效果,增强了幼儿绘画的自信心。大班幼儿对周围的事物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我们在组织绘画活动中也非常注意主题的选择

二、给幼儿以绘画的自信,根据不同的绘画形式或内容,采取不同的指导。

要正确地指导幼儿进行绘画,首先应了解幼儿绘画的特点。幼儿绘画活动是一种创造活动,幼儿绘画作品的魅力就在于其充满丰富,甚至离奇的想象和独特的表现手法。幼儿的绘画能力,是靠本身的理解认识和感受力来发展的。作为教师不可把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感受强加于幼儿身上,要求幼儿模仿,这等于抹杀了幼儿所特有的灵气,压抑了幼儿的创造力。我先了解一下幼儿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要这样画,成人的作用在于鼓励、帮助幼儿把自己所想的绘画下来。“鼓励”是指导幼儿绘画的首要方法。

“鼓励”的目的在于帮助幼儿树立绘画的自信心,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在绘画教学中,我肯定幼儿的想法,肯定幼儿绘画的成果,让每个幼儿都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不同的绘画形式或内容,相应的指导方法也不同,指导的重点也有所侧重。如在蜡笔画的构图活动中我鼓励幼儿把根据主题进行构图,然后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合理的添画、想象,这样幼儿的绘画容易重点突出,而且有自己的创意,杂而不乱,从而提高幼儿的美术能力,逐步提高了幼儿绘画的技能技巧。

三、重视幼儿作品的评价

在美术活动中,教师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教师对幼儿作品评价的态度、标准往往直接影响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影响幼儿对美术作品的态度,对美的鉴赏能力。

对幼儿作品的评价主要体现在两面方面,一方面: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富有童趣。一幅好的幼儿作品充分体现幼儿的思想感情,具有幼儿特有的思维特点,这是评价幼儿作品的重要方面;另一方面,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如线条有力、连贯,图形、形象清晰完整,画面饱满、均衡,色彩明显、饱满,内容丰富充实。在活动中以这两方面对幼儿作品进行评价,帮助幼儿提高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幼儿对生活的绘画表现力。评价的组织形式是灵活多样的,有展览作品;教师直接进行评价;幼儿互相评价;幼儿对自己的画进行自评;边游戏边评价等形式。大班有了一定的欣赏水平和评价能力,应注意提高幼儿自评和互评的能力,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教师评价幼儿作品的语言要正确恰当,生动,以帮助幼儿树立绘画的自信心,增强对绘画的兴趣及积极性。不同的美术活动中,活动的评价的重点应该有所不同,分析评价作品每次可选取不同的角度,问题去分析,注意每次活动评价的不同与联系,让幼儿在潜移默化、日积月累中,不断提高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水平,提高绘画水平,实现美术活动的教育目标。

篇2:幼儿美术兴趣班总结

1、丰富孩子的感性经验。

在开展美术教学中,我尽可能捕捉孩子感兴趣的事物,让孩子运用自己的感官去看一看、摸一摸、尝一尝、玩一玩,并在教学过程中,多给孩子观察、欣赏的时间,引导他们进行细致的观察,使孩子的脑海中留下清晰丰富的印象,帮助孩子们积累丰富具体的、直接的生活经验,从而激发孩子们想画、爱画的欲望。如:在进行绘画“小瓢虫”前,我们通过让家长先带孩子们一起去观察小瓢虫,先对瓢虫有个初步的了解,从它的形态、形状,身体上的花纹。不但引起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而且从中获得了许多关于瓢虫的感性认识,为绘画“小瓢虫”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而更好地把它表现在画面中。

2、运用游戏环境,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

小班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和转移,宽松、富有童趣的游戏环境能促进幼儿的活动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熟悉的、生活化的情景会使幼儿感到亲切和好奇,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绘画的动机。比如、在引导幼儿画“小汽车”之前,我先带幼儿玩了个“开汽车”的游戏。幼儿对游戏充满了兴趣,在绘画时,幼儿很有兴趣的在纸上画上了自己喜欢的汽车、并初步运用简单的图案进行装饰,他们的情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3、适当的示范。

小班孩子对事物的美感、形象思维还处在启蒙阶段,缺乏相应的表现能力,若任凭孩子自由发挥,而没有正确的示范、引导,那么就会出现空有过程而没有结果的局面,从而使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孩子美术表现力的发展。为了避免幼儿对范例的机械模仿,因此我在向孩子示范时,并不要求他们模仿,而是通过把所要表现的事物进行分析,然后示范其主要的外形轮廓。

在这过程中,我结合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用自编的小儿歌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表现事物。如:在绘画“毛毛虫”时,我用变魔术游戏的形式展开,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在变的时候,我分成了几个步骤,并且运用了儿歌,帮助幼儿理解。边示范边画:“毛毛虫,大大的头,圆圆的身体,一个圆接着一个圆,一节一节连在一起,头上有触角,身体下有短短的脚,真可爱!”在其活动中,幼儿的思维活跃,积极性高。

4、恰当地指导。

小班幼儿的自我约束能力差,坐不住,绘画活动中总喜欢自言自语,任我多次提醒、控制,但还是闹哄哄、始终难以安静下来,他们的绘画水平也较低,不能自如的用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因而,在作画时,我总是鼓励孩子边说边画,尽情地释放孩子自己的情感,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感受。为此我改变以前的这种做法,相反地在绘画活动中引导幼儿放心地边画边说,如:在绘画在画小朋友的身体时。

幼儿边画边说:“一条线是妈妈,一条线是爸爸,再画一条线手拉手,”边画边说,孩子们既掌握了绘画的技能,他们自己的感受又能得到释放,乍一看,活动室有点乱哄哄,仔细瞧,孩子们十分投入,一幅幅生动有趣的画完成了。所以说,在指导幼儿作画时引导幼儿“说”比较可行,每一次美术活动,我都允许他们绘画的结束后与同伴交流、提问。如:请小朋友悄悄地告诉旁边的好朋友,“你画的是什么?它们在干些什么事情?他们在什么地方呢?”

孩子通过说,掌握了绘画的技能,在与同伴的交流中起到了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的作用,从而促使孩子大胆用色、大胆表现及想象创造力的发展,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其次,在指导幼儿画毛毛虫的不同动态时,我尝试使用“基本形”不变的方法,引导孩子让自己的毛毛虫从不同的方向爬过过来。通过多次的示范、指导、练习,孩子们对此有了初步认识,孩子们都能从不同的方位变出自己想象中的毛毛虫。因此在绘画中对孩子们要求要高一点,这样才能让孩子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篇3: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幼儿的美术能力及发展是有规律的,首先要经过2—3岁的涂鸦期,4—5岁的象征期和6岁以后的图式期等几个主要阶段,也就是说幼儿的美术才能是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技能技巧的掌握、社会阅历的丰富等诸方面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变化的。幼儿最初的美术作品停留在“好玩”、“我喜欢”的水平上,但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美术目标也从简单上升到了希望表现自己的愿望上来了。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美术活动中的情景创设

以往的美术教学多半以一堂美术课来要求幼儿,画一幅与教师范画相同的画,画面的形式、内容与范画大同小异,以“像不像”、“对不对”来评价幼儿作品。这样的教学无疑束缚了幼儿的思想,对幼儿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均起到不良影响,使幼儿很容易丧失学习的兴趣。因此在美术活动中我们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使幼儿置身于轻松愉快的美丽的情境之中,去感受大自然的美,从而激发幼儿对自然、对事物的热爱,激发幼儿用自己特有的构图去展现事物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创新力。如,在美术活动中,我常常利用VCD、图片把幼儿带到千变万化的大千世界,引用这些优美的画面激发幼儿表现的兴趣,用音乐使幼儿置身于轻松愉快的歌舞旋律中,感受聆听万物的变化,以此激发幼儿的表现欲望,用优美的儿歌、诗歌故事再现物体的特征激活幼儿的表现情趣。

二、要选择幼儿喜欢的教学形式和绘画内容

幼儿学画的目的与成人不同,幼儿是通过学画来培养对作画的兴趣,发展智力。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也是求知和成才的起点。因此,教师就要用各种有趣的游戏来培养幼儿对作画的兴趣。如教幼儿进行“点”的练习时,如果一味枯燥单调地练习,幼儿肯定不喜欢,我就给每位小朋友发了一张画有饼干图案的画,让幼儿给饼干加上香喷喷的芝麻,使饼干更好吃。这样幼儿的积极性就高起来了,对“点”的练习更感兴趣了。在选择绘画内容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从易到难,从点、线、圆练习到图形再过渡到实物练习。还要注意选择幼儿感兴趣、经常接触的绘画内容。如画圆的练习中,我选“吹泡泡”、“我帮妈妈团汤圆”。椭圆形练习时选“母鸡下蛋”,方形练习选“电视”、“冰箱”等。而让幼儿画主题画时,则画“我的家”、“我喜欢的动物”等幼儿非常熟悉的生活画面。同时我还经常和孩子们收集一些图片、美术画册等丰富幼儿知识,让幼儿多观察、多接触,这样就对孩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当幼儿对绘画产生兴趣时,不必管他们采用的是什么绘画姿势,什么材料绘画,让他们随时随地即兴发挥,无拘无束地绘画,使他们的绘画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如果我们极力要求幼儿应该怎样画,不应该怎样画,孩子的兴趣可能立刻化为乌有,想好的绘画内容不复存在,本来有可能画出一幅很好的画,就这样“不翼而飞”了。

三、运用不同的绘画工具、材料及丰富多彩的美术形式和内容

长期以来幼儿园美术活动一直是以绘画为主,而延误了幼儿美术潜能的启迪。因此在美术活动中我尽可能多地让幼儿接触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鼓励、引导他们不断地探究和感受美术。幼儿运用工具的过程,不仅是技能的训练,也是绘画兴趣培养的有效手段。我在教幼儿绘画过程中,主张运用多种绘画工具作画,使之弥补相互之间的不足,把它们的优点显现出来。如水彩笔颜色鲜艳,使画面色彩分明;油画棒适于色块的形成,易于涂染的练习;而棉签画有利于幼儿向毛笔画过渡,而且比毛笔易掌握;孩子们的小手更是一种简便、有趣的绘画工具,经过掌心、手指肚的变化,再用彩笔添上一些辅助的成分,就会组成一幅幅奇异的图画。在材料的选择上,幼儿由于年龄小,知识经验少,我就选一些孩子们接触的东西做为作画材料,像瓜子皮、雪糕棍、废毛线、彩色纸板、糖纸、小贝壳等。这些材料参与到作画中,不仅画面效果不同了,而且孩子们的眼界开阔了。

四、教师、家长要公正合理地评价幼儿的作品

成人的态度是培养幼儿绘画兴趣的有力保障。幼儿的心灵脆弱,有很强的自尊心,在绘画中有强烈的自我表现力,家长、教师要善于保护这株幼小的嫩芽。在指导幼儿绘画时,要采取和蔼可亲的态度,幼儿在这种宽松的气氛中作画,心情才能放松,思维才能活跃,才能大胆地表现个人感受。对孩子们经过自己发现、自己选择画出的有趣形象,无论是好是坏,成人都不能横加干涉或指责,只要能画出来就是好的,就要给予肯定。我班上的孩子刚开始做画时,有的不敢下笔,有的随便乱涂,满张纸黑乎乎的,我没有批评指责他们,而是根据个体差异,从幼儿兴趣出发,给予积极引导,对孩子们的每一点进步,教师及时给予表扬,同伴们给予认可,并在画面上贴一个漂亮的小苹果。我还让家长配合,多说一些鼓励孩子进步的话,多给孩子一些爱心和耐心,有效地促进了每一名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还有一些家长,他们在评价孩子的作品时,也是以“画得像不像”为标准,这也是由于不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所致。记得一次我领孩子们画“蝴蝶”,孩子把画给家长看了以后,家长就指责自己孩子的作业来,说画得不整齐,乱乱的……我看见后,立即上前纠正,告诉他们不能用成人的眼光看孩子的作品,而要用孩子的视角去发现、去理解:画中的蝴蝶上下、左右飞舞不是很好很灵活吗?这也是幼儿把现实生活中观察到的东西经过整理再现出来的呀!家长这才恍然大悟。从这以后,我就不定期地向家长介绍一些有关培养幼儿绘画兴趣的常识,使家长、幼儿共同提高。

五、积极开展幼儿之间的学习、展评活动

幼儿同伴之间的学习、激发出的上进心是成人无法给予的,也是绘画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因此,我在教幼儿画完画后,让幼儿互相之间评说作品,说说自己画的是什么,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再看看别人画的是什么,好在哪,互相取长补短,这样不仅发展了幼儿口语表达能力,而且提高了幼儿对作品的审美能力。

篇4:幼儿美术兴趣培养有效策略

【关键词】幼儿;美术兴趣;培养

美术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幼儿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幼儿期的孩子喜欢涂涂画画,对美术有一种天然的嗜好,而美术活动恰恰符合幼儿的天性。它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欣赏能力,表现美的能力,也反映了幼儿的本质。通过美术活动,幼儿能生动形象的表现客观事物,从而使自己思维、情感等方面得到发展。而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幼儿美术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如何培养幼儿的美术兴趣,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美术活动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是幼儿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1探索性感受让兴趣播撒

传统美术活动中我们更注重美术元素的感知和表现。例如,让幼儿更多地认知色、形、点、线、面等,幼儿也会因为色、形等变化而产生相当愉悦的情绪。但在一次探索性绘画实践教学中,幼儿所表现出的惊喜和兴趣让我异常震撼,幼儿由此产生的深远兴趣更不止于一天两天。

教学案例1:

第一次让孩子玩“刮蜡画”,我的引导语很简单:“请小朋友用绘画工具在纸上画一画,看看有什么惊喜?”孩子们小心翼翼地尝试着,有的幼儿只是画一些单线条,有的画着阿拉伯数字,有的画上了英文字母,还有的画上了自己的名字。在分享交流时,我问贝贝:“你发现了什么惊喜”?这时,贝贝告诉我:“我画出了一道像彩虹一样的线条,不过我也不知道是怎么画出来的”?她的话让大家都笑了。

这个教学“惊喜”的产生不是因为她的绘画技能带来的,而是特殊的绘画材料使然,那么,在众多的绘画形式中我们何不让幼儿先尽情探索?在探索性感受中培一方沃土让兴趣播撒,再在兴趣的支撑下保持对艺术活动的长远兴趣呢?在以上教学案例中,我将刮蜡画的教学程序安排如下:探索刮蜡纸的秘密→在购置的刮蜡纸上作画→自制刮蜡纸→在自制刮蜡纸上作画→欣赏刮蜡画作品→“私人定制”刮蜡画。在6次活动中幼儿的兴趣点和感受点各不相同。

由此可见,探索性感受给幼儿培育了一方沃土。根据幼儿不同年龄特点,在小班可以安排探索性玩色游戏,中班探索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绘画,大班创设更加复杂的组合型探索。

2对比性感受让兴趣萌芽

传统艺术教育方法,强调对作品内容的记忆,忽略幼儿的自主感知和情感体验。很多时候幼儿能表现出极具艺术感的作品,但在这过程中幼儿扮演的仅仅是"艺术工匠"的身份,要真正培养具有艺术审美能力的幼儿,需要教师提供更多的审美机会,其中对比性感受能让幼儿由艺术的无意识表现转化为有意识创作,能让艺术兴趣像种子般萌芽。

教学案例2:

在小班第二学期美术区角中,我提供了旧报纸和可乐瓶等供幼儿自由玩色。幼儿用旧报纸揉成团或是块进行水粉印画,还用可乐瓶底蘸色印画。此时他们的兴趣仅仅在蘸和印这两个动作上,并高兴地看到这样做还能出现一些形状,可乐瓶底印出来的东西很像一朵朵花,孩子们饶有兴趣的玩了几天。第二周我向幼儿展示了自己的作品:用旧报纸印画了弯弯的桃花树干和树枝;用可乐瓶底印出了朵朵桃花……当作品出现在幼儿眼前时,孩子们都欢呼起来:好漂亮的桃花树。在作品周围,我又展示了幼儿几天前玩色的作品,并请他们说说老师的图画和小朋友有什么不一样?并鼓励幼儿再去试试,能不能像老师一样也变出开花的桃树。虽然孩子无法用语言准确地表达两者的不同,但通过对比早就意会了其中的奥秘——只要将纸团或是纸块印画紧密连接就能成为桃树的树枝和树干,然后印上桃花就大功告成了。

因为有了前期的无意识玩色,孩子们很快就完成作品,对比性感受为幼儿架起了通往最近发展区的桥梁。正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所说: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能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因此,在美术区域中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各种可以绘画的工具,如蔬菜水果、瓶瓶罐罐、纸张布匹……这样的感受机会多了,幼儿的玩色行为也会渐渐由无意识向有意识发展,而幼儿特有的想象力和表现力也会随之迸发。

3渐进性感受让兴趣成长

在幼儿艺术活动中,我们也不能矫枉过正,谈技能色变,毕竟,技能的积累是幼儿自由探索和表现的经验积累,是由兴趣到成果的水到渠成。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利用渐进性感受,让幼儿看到自己的成长足迹,展一段让兴趣成长的光阴。当幼儿看到自己的线条由无意到有意,由青涩到娴熟,由单一到复杂时,他们的自我认识必将更加清晰,自我肯定也将油然而生。如大班的绘画青花系列教学课,我针对各阶段幼儿美术学习特点,设计了不同阶段不同感受重点和表现内容的教学课程,见表1:

表1“青花系列”教学案例各阶段幼儿美术感受重点和表现内容

我认为在幼儿园的整体环境展示中,要有各阶段幼儿的作品展示。从中,可以让小班幼儿看到哥哥姐姐作品的复杂性和精细性,也可以让大班幼儿看到小班弟弟妹妹(曾经的自己)的稚拙和有趣。在对美术作品的渐进性感受中,不断增强幼儿美术活动中的自我肯定意识,进而提升幼儿的美术兴趣。

4个性化感受让兴趣升华

艺术表现是幼儿的天赋和本能,绘画更是倾诉自己情感的特殊语言。因此,让幼儿有个性地绘画,毕竟唯有依照兴趣,才能创作出现个性鲜活的作品。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导下,除了必要的集体教学活动外,我们将幼儿绘画活动更多放在区域中:晨间自由活动、区域活动、饭后自由游戏、美术专用活动室等,幼儿有了更多自由表现的时间和空间。

教学案例3:

大班的足球游戏进行的如火如荼,孩子们也时常有足球主题的图画,经过一段时间后,我选择了一些富有个性的作品让幼儿欣赏:哲哲的作品动态夸张,特别是踢足球的那只脚,伸得长、画的大,特别带劲;阿奔的画细节刻画很精彩,他画了自己跟阳仔抢球时碰撞的场面:两人身体重叠,还有一些爆炸式图案,脸上的表情更是水火不容。

我让两位小主人介绍自己的图画,还重点引导他们描述怎样画出自己的感受。在以后的足球主题美术活动中,我鼓励孩子们将自己在游戏过程中的特殊感受画下来,当幼儿在表现技能上有困难时,教师再加以帮助。果然在经历了个性化感受与审美体会后,幼儿图画内容和视角都变得更加丰富。

通过在各种美术教学实践活动中激发幼儿的个性化审美感受,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孩子的绘画兴趣,还有技能、情感和社会性的全方面发展。

5结语

总之,在展开幼儿美术教育工作时,对幼儿美术兴趣的培养尤为重要。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教师在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时,要重视对幼儿艺术天性的激发与培育,并将其培养成有益的美术兴趣;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创设合理有趣的情境激发幼儿的美术热情,采取丰富的教学形式拓展幼儿的艺术思维,同时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鼓励幼儿的个性创作,从而培养幼儿的美术兴趣,促进幼儿美术技能、情感和社会性的全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鸣宇.培养小班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J].美术教育研究.2015(02)

篇5:美术兴趣班幼儿评语

2. 徐佳朗你上课认真,画画很专心,色彩也很丰富,总能看到你一幅幅漂亮的作品,老师期待你绘出更棒的作品。

3. 许一吟你上课很认真,很懂事,作画沉着,画面丰富,特别是颜色漂亮,画画有一定的技法,老师认为你很不错哦。

4. 王哲恺你上课认真,绘画能大胆地表现,只是还还不够细心,要注意色彩的变化,希望你继续努力。

5. 徐晔你是一个懂事的女孩,上课认真,画画细心,就是画面还有点小气,希望你继续努力,期待看到你更棒的作品。

6. 徐涵你很聪明,画画也进步了很多,勾线大气,就是上颜色还缺少点技法,希望你继续努力。

7. 方一帆你聪明而活泼,画面色彩把握的不错,有一定的表现能力,希望你继续努力,老师期待着你更优秀的作品。

8. 胡竞鸣你画画认真,画面有点小气,如果绘画的时候再放开一点,把主要物体画大画好,那你一定会更好

9. 宋亦凡 你活泼、大胆,线条流畅,能很快完成绘画,且画面中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个性,若在涂色上再细心些,画面会更精彩。

10. 胡宇有一定的绘画能力,每次都能很快接受,构思不错,想象丰富,希望在造型和涂色上大胆些,体现出你的自信心。

11. 汪若桐你是一位文静的女孩,接受能力强,每次的绘画都很认真,画面清爽,色彩鲜艳,有一定的绘画天赋。

12. 江皓成每次作画都很自觉,就是胆子还小了点,总不敢大胆的表现,画面内容太小了,希望你能大胆地去尝试,越画越好。

13. 章之颖接受能力强,一点就通,画面中充满着你智慧的光芒,飞扬的画笔显露出你与众不同的思维,富有个性。

14. 丰翔你是位懂事而有个性的男孩,上课很认真,画画也很大胆,动作很快,希望今后能更出色的表现作品。

篇6:幼儿园美术兴趣班计划

1、以主题和故事的形式,全方位提高孩子绘画和自主创作能力,多角度培养孩子的艺术兴趣与审美能力。

2、拓展孩子的色彩运用能力及空间表现力,开发孩子的右脑,激发孩子的创造性思维。第一周:进行基本线描技巧复习

1、线描画《吉祥象》

2、线描画《恐龙先生》

第二周:复习色彩的搭配、填充,拓展思维,激发创造性思维。

1、线描《小小吉他》

2、水彩画《漂亮的帽子》 第三周:拓展孩子的自主创作能力

1、动物轮廓练习《狗、恐龙、大象、老虎、狮子》

2、故事主题水彩画《小猫怕了》

第四周:巩固色彩的搭配、填充及色彩运用能力

1、水彩画《美丽的糖果屋》

2、创意绘画《凶猛的恐龙》

第五周:认识水油分离,利用水油分离的效果创作

1、水彩蜡笔综合画《孔雀》

2、水彩蜡笔综合画《美丽的烟火》

第六周:以主题和故事的形式,全方位提高孩子绘画和自主创作能力

1、水彩创想画《火箭》

2、水彩创想画《我的望远镜》

第七周:拓展孩子的色彩运用能力及空间表现力

1、水彩画《坦克》

2、水彩画《地球我的家》

第八周:激发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1、水彩画《宝塔》

2、水彩画《繁华的城市》 第九周:

1、《孔雀》

2、《外星人》

第十周:继续学习水粉画技法

1、水粉画《葡萄》

2、水粉画《西瓜》

第十一周:学习水粉画植物组合

1、水粉画《丝瓜+红辣椒》

2、水粉画《丝瓜与西瓜》 第十二周:学习水粉画花朵类的技巧

1、水粉画《太阳花+向日葵》

2、水粉画《牡丹》

篇7:幼儿园美术兴趣班活动方案

幼儿园美术兴趣班活动方案1

活动前评析

秋季是橘子丰收的季节,近段时间,孩子们的午点总是吃橘子,孩子们剥下来的橘子皮总爱在手里把玩儿,于是就产生橘子皮的创意活动。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创造力是人的整体素质的核心。每个人天生具有创造的潜能,但这需要后天的培养和诱导,需要老师、家长提供充分的发挥其潜能的机会和情境。这先天的创造力是在生活和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所以教师不能把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只放在教学活动中,还应抓住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进行教育,为他们营造轻松自由的情境,让孩子们愉快自如地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潜能。在一日生活中我抓住了吃午点这一细节,利用橘子皮让幼儿发挥想象,并进行创造活动,是幼儿的创造潜能得以挖掘和表现。

活动目标

1、利用午点后的橘子皮进行手工创造,发展幼儿的发散思维、聚合思维,训练幼儿的手脑协调性,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2、发展幼儿的合作能力,培养自信心。

活动准备

1、午点橘子2、剪刀、双面胶、水彩笔、作业纸、小棍棒等

活动过程实录

1、引导幼儿观察自己手中剥下来的橘子皮。

老师:孩子们看一看自己剥下来的橘子皮像什么呢?

幼儿:“像一顶帐篷,给小蚂蚁、小蚱蜢住”“像一只乌龟”“像一只小鸟在飞”“像一顶帽子”“像摇篮”“”像荷花“向小碗”……

2、创意活动

(1)引导幼儿相处办法用橘子皮进行创意。

老师:你们想得非常好,说得也很棒。那我们怎么让爸爸妈妈和小朋友也能看到或听到呢?

幼儿:“用橘子皮做成画”“把橘子皮做的画编成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和小朋友听”“可以做成玩具让小弟弟妹妹们玩”“老师我们用笔画下来”“用胶粘在纸上”“用大头针钉在吹塑板上”......(2)幼儿讨论创作橘子皮画所需要的物品。剪刀、彩笔、背景纸、小棍等。

(3)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大胆创作。启发幼儿使用多种材料、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

子昊小朋友用橘子皮拼出两只展翅飞翔得小燕子,美滋滋地拿给我看。我问他两只燕子去做什么?他没有回答,若有所思的样子,一会儿,他在纸上就画出许多内容,并讲给我听:这是大树,这是燕子得窝,窝里有它们的孩子,在等着吃饭,它们得爸爸妈妈带回来许多好吃的东西。还有太阳、小草和小花他们在高兴的笑着。一幅美丽的图画,一个动听故事被子昊创编出来了。

南南把背景纸画成了一个古怪得城堡,城堡里面全市隧道,他说这是迷宫,迷宫上面插着几面旗子,一个橘子皮拼成的古怪人,他说这是好人,很勇敢,他在抓坏人,坏人钻进了迷宫。多麽富有想象力呀!

园告诉我她有一头猪和一条鱼。我问她:猪和鱼都应该生活在哪里?于是她用彩了笔添画了池塘,里面有螃蟹、小虾、水草和橘子鱼玩耍。猪的旁边添画牛在幽闲地吃草,最远处还有一座小房子,那是牧童的家。瞧,多美的一幅风景画啊!

平时最活跃的龙龙玩得更开心。只见他站在桌子旁边,头上扣着橘子皮剪成的菊花当厨师帽,他用橘子皮做成四个小碗里面放有细碎的小橘子皮和碎纸屑,手里摆弄着一边眉飞色舞地讲着:“这是一盘京酱肉丝,这是一碗面条,这是两碗米饭.....”。原来他正陶醉在做厨师的快乐中。

菁菁小朋友正在用橘子皮做一只非常可爱的小乌龟,用四条短腿在爬行,半圆的橘子皮正好做小乌龟圆鼓鼓的大贝壳,四块小的橘子皮做腿,还有头和尾巴,活灵活现。她在创作一个有关乌龟的新故事。和她长得一样得双胞胎妹妹也在做着同样得创意作品。

璇璇用橘子皮做了一锅香喷喷的饭菜,里面有肉、菜、米,又用纸剪、折、粘作成一个精美的小炉灶,还有打火的旋扭,可以玩娃娃家的游戏了。

佳琦举着她的作品正在给大家讲解:“我的菊花是双层的,是用两个橘子皮,剪的细细的,然后用筷子穿在一起做成的,你们看,多漂亮!”

3、橘子皮画展览

(1)指导幼儿根据所选材料的不同,分类张贴或摆放作品。提醒幼儿注意摆放张贴的位置要适合参观者观看。

(2)先向伙伴介绍自己的作品,再邀请其他班级的小朋友参观展览。自己当小小讲解员,向参观者介绍自己的创意。

4、活动延伸

在家中和爸爸妈妈一起创作更多更好、不同的橘子皮作品,带来和大家分享。

本次活动我抓住日常生活中一个小环节,利用生活中的“废品”---水果皮---幼儿感兴趣的东西,对幼儿开展的一次创造性的活动。在活动中我作为教师扮演着幼儿行动的“支持者、引导者、促进者”的角色,在活动中老师为孩子营造了一个轻松、自由的情境、氛围,激起了幼儿发散思维的迸发。

从这一活动中可以得到启示:作为教师不仅要重视课堂教学,还要注重一日生活的各个细小环节,注意各领域课程相互融合,以求限度地激发幼儿潜在的创造力。“老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善于挖掘偶发事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老师要利用游戏、教学、生活各环节提供合作机会。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同时,利用家庭教育资源,加强合作,了解教师的教育意图,使他们理解“寓教育于一日生活”的价值和做法。

幼儿通过大脑的思考、判断、筛选把自己的想象借辅助材料变成了一幅幅精美的图画,有趣的故事,可爱的玩具,一幅幅作品使幼儿的个性得以发展和张扬。这一过程使孩子们充分获得了创造的成果,体验了创造的乐趣,孩子的创造力得到了升华。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创造性,这也是发散思维到聚合思维的发展过程。

在创造过程中每一个孩子都体验到创造的快乐与成功。都认为自己的作品,自己是最棒的!

杜威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做为教师要树立新的教育观、课程观,要善于扑捉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对幼儿实施教育。这位老师就是这样做的。

《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教师从幼儿熟悉的生活环节入手,从幼儿日常生活接触到事物入手,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更容易激发幼儿的创造。教师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幼儿的创造角度不同,作品各异,教师能够倾听每位幼儿的创作思路,接纳每一件作品,鼓励幼儿个性的张扬,使每位幼儿都能体验到创造后的成功。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再一次加深自信心的烙印,让每一个孩子都感受到“我是最棒的”!

幼儿园美术兴趣班活动方案2

活动目标:

1、学习观察幼儿园的主要建筑和景物,用绘画表现幼儿园的楼房、运动器具以及花草树木。

2、根据幼儿园建筑结构和景物位置,学习合理布置画面。

活动准备:

1、组织幼儿在幼儿园里散步,引导幼儿观察幼儿园的楼房、运动器具、周围景物等。

2、组织幼儿进行建筑游戏“我们的幼儿园“,初步掌握幼儿园的布局。

3、彩色笔蜡笔、画纸(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我们的幼儿园美不美,你们想不想把这么美的幼儿园画下来,今天就画“我们的幼儿园“好不好?

2、引导幼儿回忆观察过的幼儿园的布局

教师:你们在园里看到了什么?幼儿园的房子是什么样子的?门窗在哪里,是什么形状的?园内还有些什么东西,这些东西放在什么地方?树和花长在什么地方?它们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

3、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提醒幼儿先仔细想好,然后再动笔。在纸上先画楼房,再画运动器具和花草树木,将房子画大一些,画在主要位置上。如果幼儿画面较空,适当启发幼儿补充内容。

4、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教师组织幼儿互相欣赏作品,找一找哪张画上的房子画得很平稳;哪张画上画的幼儿园里的东西最多等。

小结:我们的幼儿园真美,今天大家把我们的幼儿园画下来了,我们要爱护幼儿园的一切东西,使幼儿园永远都那么美丽。

幼儿园美术兴趣班活动方案3

活动目的:

1.体验大胆创作的乐趣。

2.借助想象,初步感受延续想象画的风格特点,尝试用丰富的线条和色彩进行表现。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幼儿绘画工具:记号笔、油画棒、画纸。

活动过程:

1.出示课件,启发幼儿想象,引起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画画吗?老师也非常喜欢,你们看我画了什么?它象什么?

2.演示课件,初步感受延续想象画的风格特点。

师:我觉得以前画画的方法不好玩,我想随意画。我在这幅画的上面添加了一条曲线,再画上一条曲线和它相交,图的中间画一些弧线、圆圈,下面画一条折线,看,一幅画就画好了。

3.欣赏思考,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将抽象的图形、线相应的事物联系起来。

(1)提问:你们从这幅画里看到了什么?

(2)演示课件,展示从画中联想到的事物。

4.演示课件,隐性示范,帮助幼儿掌握画线条的要点,进一步展现延续想象画的风格特点。

(1)出现有基本形状的画面,这幅图画什么?在上面添加线条,可以是曲线,可以是折线、圆圈。

(2)教师强调要点:从基本形状出发,根据自己的意愿添加线条,这些线条可以交织在一起,但线条不能太多太密,块面可以大一些。

(3)你们从这幅画里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飞马,我就给飞马涂上各种美丽的颜色,我在下面看到了一只老鹰,就给老鹰涂上颜色,后面是五彩云,最后涂上底色。

5.幼儿创作。

(1)教师提出要求。记住,画的时候,想怎么画线条就怎么画,画好线条后,看看你们画的线条里藏着什么,再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2)鼓励能力较弱的幼儿大胆运用线条进行作画,引导能力较强的幼儿从不同角度进行想象,丰富画面。

6.展示作品,分享创作的快乐。

(1)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说一说画了些什么。

(2)请幼儿讲述别人的作品。

幼儿园美术兴趣班活动方案4

【活动目标】

1、欣赏国画《葫芦天牛》,了解葫芦的基本形状,感受中国画独特的韵味。

2、继续尝试简单的构图方式,表现出疏密、浓淡的变化。

3、保持良好的绘画常规。

【活动准备】

1、幼儿已认识过葫芦。

2、课件:各种葫芦连着藤蔓的照片和国画作品,葫芦图片。

3、国画工具材料。

【活动过程】

1、教师播放课件,师幼一起欣赏各种葫芦的照片和国画作品。

(1)师:图上有什么?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的?照片上除了有葫芦,还有什么?是什么样子的?藤是什么样子的?有几个葫芦?是怎么构图的?

(2)教师小结:葫芦是长在藤上面的,藤上有叶子,叶子像手掌一样。藤是相互缠绕的,有的粗,有的细。葫芦和叶子的布局有疏有密,有高有低。

2、师幼共同讨论葫芦的创作方法。

(1)师:今天我们要画葫芦。你知道先画什么?藤怎么画?叶子又怎么画?葫芦呢?用什么毛笔比较合适?

(2)教师小结:可先画叶子,再画葫芦。用提斗侧锋三五笔画出一片叶子;用提斗按着转两笔画一个圆(上面的圆小,下面的圆大),上下两圆累加即成一个葫芦;用小号笔浓墨、中锋勾叶脉,画藤。

3、幼儿创作,教师巡视,鼓励幼儿先想好构图方法再动手绘画。

创作重点:先画叶子,注意叶子的大小、浓淡、重叠变化;再画葫芦,有大小、高低、颜色深浅变化;最后再点蒂,勾叶脉,画藤。

4、展示幼儿作品,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见解。

师:你喜欢哪幅葫芦图?为什么?你是先勾叶脉还是先画叶子的?

●欣赏、评价应侧重于葫芦的造型和整幅画的构图。

【评析】

丝瓜、葫芦是“藤蔓植物”主题活动的代表。这两个活动着重让幼儿了解藤蔓植物的长势和疏密的构图方法。教师可引导幼儿迁移此经验,继续尝试绘画葡萄、黄瓜、紫藤这些植物,为下一节活动的开展做好铺垫。

幼儿园美术兴趣班活动方案5

活动目标:

1、学习正面人物的画法,复习背面人物的画法。

2、合理安排画面,体现游戏的快乐场景。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油画棒、画纸

2、教师范画

活动过程:

一、出示手工剪纸手拉手做游戏的作品。

1、出示手工作品,没有完善好作品

教师:你们瞧,钟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你们还记得吗?(小朋友手拉手做游戏)我们来仔细看看这些小朋友是怎么样手拉手做游戏的?(引导幼儿观察手拉手做游戏的人物动态)

2、示范装扮拉拉手做游戏的作品

教师:你觉得这手工作品漂亮吗?我们可以把它打扮的更漂亮!我们一起来试试,看看怎么装饰起来更漂亮!(教师用油画棒在黑板上示范,把手工作品添上表情,头发。学习画人物的表情)

教师小结:这件作品,手拉手做游戏看起来真漂亮,添上表情,装饰好后更漂亮了,我们画画的时候也可以像打扮这些作品一样,用不同的方法装扮漂亮。

二、教师出示范画,教幼儿如何画人物动态

教师:老师这里也带了一幅画,画的是小朋友手拉手做游戏的故事。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怎样画出来的呢?(教师引导孩子仔细观察画面中的人物动态,并示范画出来)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人物是如何画出来的。

(教师示范人物的正面画法和反面画法)

教师小结:看了拉拉手做游戏画面,小朋友们平时也会和小伙伴一起做游戏,你们开心吗。

教师:今天我们也来画一画,把我们拉手做游戏时的情景画出来,画画的主题叫做“拉拉手做游戏”。

三、发放绘画材料,画纸、油画棒。

1、教师:小朋友们画之前我们要先想一想我们平时和小伙伴们做游戏的情景,然后再开始画。

2、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颜色搭配,和画面布置,引导幼儿丰富画面。

教师:我们画画的时候,可以把画面装扮的更漂亮,把你画的故事添上场景,这样你的画面就会更漂亮了。

3、教师对画的好的一些画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让幼儿更有喜欢画画!

4、请画的好小朋友把画贴在外面的墙上。

5、活动结束,整理桌面。

篇8:幼儿美术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一在创设的情境中激发兴趣

兴趣永远是引导幼儿求知的动力所在, 也是发展幼儿智力的重要条件。在美术教育中, 只有学习兴趣被激发, 才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力, 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中来。因此, 教师应首先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出发, 巧设教学情境, 让幼儿能在美术中感到愉快、欢乐的情感体验, 这样才能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任何生搬硬套地传授美术知识、技巧的做法, 只会让孩子们对美术活动失去兴趣, 或产生消极的接受心理, 而无法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因此, 创设良好的情境, 有助于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使美术活动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 在美术活动中, 教师应着重从内容上下工夫。在素材选择方面, 应选择幼儿生活中熟悉、感兴趣的、具有较强吸引力的题材, 如幼儿喜欢的动物、玩具等;还有画色彩鲜艳的东西, 如绿绿的草地、红红的太阳、彩色的气球。幼儿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熟悉的事物, 接受起来才会更加简单。如果首先让他们接触的就是陌生的、单调的素材, 就难以引起他们的注意力, 兴趣也就无从谈起。其次, 在教学组织形式方面, 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在美术活动中, 教师可根据不同类型的活动内容采取不同的导入方法。如在进行命题画活动时, 可采用谜语导入、也可以采取实物导入;在进行装饰画活动时, 可采用音乐导入、场景导入、表演导入, 甚至是游戏导入、儿歌导入, 以此来激发幼儿对学习内容的兴趣, 从而更好地参与到画画活动中来。

二在引导启发鼓励中树立信心

在美术活动中增强幼儿的信心, 是培养幼儿美术兴趣的重要途径。因此, 我们应采取启发、鼓励的策略, 来帮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树立信心。

首先, 作为教师应对美术活动有着深刻的认识, 以高度的热情来引导教学过程。只有当教师用亲切的语言、积极热情的态度来启发幼儿, 才能激起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幼儿的学习兴趣与情绪, 往往受教师的影响, 当教师带着极大的热情同幼儿一起开展美术活动时, 有利于幼儿积极思维、展开想象。如在画“做游戏”时, 教师可以问幼儿“你喜欢玩什么游戏?”“你想多少小朋友一起玩?”等一系列相关问题, 从而促使幼儿酝酿出一起做游戏的情景, 确定绘画的内容。

其次,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 教师的示范讲解都应增强趣味性, 以使幼儿注意力集中, 激发他们的兴趣。如可以采取幼儿化、拟人化的语言, 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画画。对于绘画能力悟性不高的幼儿, 如果无从下手, 乱涂乱画, 教师应耐心引导, 细心呵护, 帮助幼儿进入状态。而不能采取马虎的态度, 从而对幼儿的信心和积极性带来消极影响。教师应始终坚持鼓励为主的教学方法, 对孩子们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要及时予以肯定与激励, 不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三在科学的评价中全面提高

幼儿美术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活动, 必然涉及教学评价问题。教师对幼儿美术活动中的表现及绘画结果, 如何进行得当的评价, 不仅关系到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能否进一步强化, 甚至影响到幼儿其他方面的发展。因此, 作为幼儿教师, 在对幼儿作品进行评价时, 应客观地结合幼儿绘画特点。如幼儿的作品往往具有拟人化特征, 将一些无生命的物体赋予生命, 使不会说话的物体具有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大胆地简化, 它不经过概括和提炼, 而是按自己的理想去扩张和取舍, 如把手画得很长是为了捡地上的东西, 幼儿画的帽子或撑的伞常是漂浮在半空的, 画的桌子常是四条腿的四方散开的等。

因此, 在进行评价时, 应主要看有无童趣, 表达了何种情感, 有没有创造思维的闪光点。教师应充分肯定幼儿绘画中的精华所在, 对其优点进行恰当的称赞, 以激励为主, 以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一幅好的幼儿画往往充满雅趣, 画上的每一根线条、每一个形状、每一种色彩都传达了幼儿的思想和情感, 尽管画面上的事物之间的时空关系不准确, 不一定符合客观情理, 尽管绘画的技法可能不熟练, 甚至很稚拙, 然而, 画面中却往往充满了幼儿的想象和创造, 这些正是幼儿作品最宝贵的地方, 也是每一位幼儿教师须特别珍视的。因此, 鉴于幼儿个体的差异性, 在进行比较时, 要采取个体纵向比较法。要对幼儿个人整个学习过程视其进度情况进行考察, 而要慎用横向比较。只有充分肯定幼儿的进步与成长, 幼儿心理上获得一种成功感, 才会在未来的学习中更加积极。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 在开展美术活动时, 激发和培养其学习兴趣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其中的教学规律,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引导和启发幼儿进入美术活动之中, 采取激励的策略, 科学地评价, 从而使幼儿在美术活动中有更好的表现。

参考文献

上一篇:小学最全谜语!家长一定要收藏啊!下一篇:Word入门动画教程55:设置页码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