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总复习计划

2024-04-20

数学总复习计划(精选9篇)

篇1:数学总复习计划

高考数学试题中有80%是基础题,所以每个考生都应该把重点放到基础题上,能克服基础题的粗心毛病,把它做好也是不易的。本文给出高三数学学习计划,以供高三学生查看。

具体方法:

聪明和敏捷对于数学学习来说固然重要,但良好的学习方法可以把学习效果提高几倍,这是先天因素不可比拟的。学好数学首先要过的是心理关。任何事情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

一.预习。不等于浏览。要深入了解知识内容,找出重点,难点,疑点,经过思考,标出不懂的,有益于听课抓住重点,还可以培养自学能力,有时间还可以超前学习。

二.听讲。核心在课堂。1。以听为主,兼顾记录。2。注重过程,轻结论。 3.有重点。4。提高听课效率。

三.复习。像演电影一样把课堂复习,整理笔记,

四.多做练习。1。晚上吃饭后,坐到书桌时,看数学最适合,2。做一道数学题,每一步都要多问个别为什么,不能只满足于老师课堂上的灌输式传授和书本上的简单讲述,要想提高必须要一步一步推,一步一步想,每个过程都必不可少,3。不要粗心大意,4。做完每一道题,要想想为什么会想到这样做,大脑建立一种条件发射,关键在于每做一道题要从中得到东西,错在哪,5。解题都有固定的套路。6还有大胆的夸奖自己,那是树立信心的关键时刻。

五.总结。1。要将所学的知识变成知识网,从大主干到分枝,清晰地深存在脑中,新题想到老题,从而一通百通。2。建立错误集,错误多半会错上两次,在有意识改正的情况下,还有可能错下去,最有效的应该是会正确地做这道题,并在下次遇到同样情况时候有注意的意识。3。周末再将一周做的题回头看一番,提出每道题的思路方法。4有问题一定要问。

六.考前复习,1。前2周就要开始复习,做到心中有数,否则会影响发挥,再做一遍以前的错题是十分必要的,据说有一个同学平时只有一百零几,离高考只有一个月,把以前错题从头做一遍,最后他数学居然得了147分。2。要重视基础。

最后提醒高三学生,听老师的话,勤学苦练不可少,成功没有捷径,要乐观,有毅力,要有决心,还要有耐心,学数学是一个很长的过程,你的努力于回报往往不能那么尽如人意的成正比,甚至会有下坡路的趋势,但只要坚持下去,那条成绩线会抬起头来,一定能看到光明。祝愿每一个高考生明年都会有好成绩。

篇2:数学总复习计划

高考数学的考试不仅考查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和方法,也考查了考生进入高校继续学习的潜能。因此,既突出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考察,又强调能力立意,以数学的基础知识为载体,考察学生的数学能力,包括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意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

高考数学复习技巧:

1.全面复习夯实基础

打好基础,首先必须重视数学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公式、法则)的复习,在理解上下功夫,整体把握数学知识。这部分内容的复习要做到,不打开课本,能选择适当途径将它们一一回忆出来,它们之间的脉络框图,能在自己大脑中勾画出来。如函数可以利用框图的形式由粗到细进行回忆。

概念要抓住关键及注意点,公式及法则要理解它们的来源,要理解公式法则中每一个字母的含义,即它们分别表示什么,这样才能正确使用公式。

在平时的学习时,不要满足这个问题我们会解出答案就行了,而其他的方法却不去研究了,尤其课堂上,老师通过一个典型的例题介绍处理这种问题有哪些方法,可以从哪些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事实上,从宏观上讲,方法没有好坏之分,只是在解决具体的问题时才有优劣之分,更重要的是要关注通性、通法的掌握,而不能仅关注此问题特殊的、简单的方法。因此课堂上,每一种方法我们都应积极思考,认真研究并掌握,这样在解决具体问题时才能游刃有余。

2.突出重点因人而异

在考试说明的要求中,对知识的考查要求依次为了解、理解和掌握、灵活和综合运用几个层次。一般地说,要求理解的内容,要求掌握的方法,是考试的重点。在历年考试中,这方面考题出现的概率较大;在同一份试卷中,这方面试题所占有的分数也较多。突出重点,不仅要在主要内容和方法上多下功夫,更重要的是要去寻找重点内容与次要内容间的联系,以主带次。主要内容理解透了,其他的内容和方法就迎刃而解。

3.不断“内化”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做练习,但不能仅满足于得到问题的答案,要对做过的类似问题放在一起及时进行比较总结,将问题解决方法进行总结,解决的步骤程序化,以更好指导自己以后的解题,再在应用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这样可以“事半功倍”,从而提高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获得优异成绩的关键所在。

篇3:数学总复习计划

一、“绝知此事须躬行”

我班的戴忠同学曾给我写过一封信,他说:“我很想好好学,可当我坐在写字桌前时,却不知从哪复习,怎么复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他们需要掌握常用的复习整理的方法,更需要提高初步的自我建构的能力。

第一节总复习课,我给学生讲的是复习方法。我以“整数和小数”的内容为例,详细地指导学生按“自己回忆,质疑存惑—查找资料,释疑记忆—整理要点,综合联系—自练自评,总结经验”的程序尝试自我复习,学生兴趣较浓。紧接着,我趁热打铁,将“分数和百分数”的复习提至这节课,鼓励学生“照章行事”。学生从中自然地体会到了“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这些知识的前后联系,积极地自我建构起了初步的知识体系,提高了自我复习的能力。

二、“百舸争流千帆进”

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理念在总复习时仍然是“至理名言”。六年级学生有较强的表现欲,教师不妨开放讲台的空间,让他们“小试牛刀”;六年级的学生爱挑同学的毛病,教师不妨交予挑刺的任务,让他们“辩中有悟”;六年级学生的个性特点逐渐突出,教师不妨共享师生对话的意义,使“教学相长”。

三、“书山有路勤为径”

重复地做题并不是有效的练习,题海战术不一定能熟能生巧。复习中有效的练习能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训练学生的灵活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激励学生后续学习。

1. 练习设计的主体可多元开放。

除了传统的教师命题的形式外,教师还可将命题主体的范围扩大到学生。学生不是一张白纸,经过6年的数学学习,他们可以说是“见多练广”,从中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做题经验。

我鼓励学生在课前自我整理时搜集一些自认为重要的练习,在每节概念课上我会安排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资源共享”。此外,我引导学生在课后根据自己学习的情况,每天自编三道有价值的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

2. 练习设计的内容宜因材施教。

这里的“材”既指教材又指学生。教师对复习课中的练习设计,忌小步子练习,宜综合练习;忌“众生平等”,宜循序分层;忌“闭门造车”,宜放眼生活。

四、“此时无声胜有声”

“学生要能够在理解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再组织、应用,其必不可少的机制是心理上的反省思维”。以往教师常用大量地完成习题的过程来代替学生反省知识的过程。表面上看,学生一直在动手动脑,但是“做”的不一定能代替学生“想”的。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

每一节复习课结束前我都会给学生留三到五分钟时间,让他们回顾本课所复习的知识点,反思总结自己做题的经验教训。这样能使学生及时地查漏补缺,加深理解,让他们逐步学会了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调整学习方法,巩固了学习成效,完善了学习品质。

五、“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有复习就免不了检测,有检测自然就有成绩,有成绩也就不可避免“几家欢乐几家愁”。一些后进生因经历了几次“失败”,已显颓丧之色,而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则会因考试中一次小小的失误而懊恼好久。在交流中,我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多看看自己的优点,从而使他们不断地自我激励,有利于更好地学习。

篇4:谈小学数学总复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总复习;策略

总复习在小学阶段极为重要,它是对所学知识回顾、总结及再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我们要引领学生找出疏漏,弥补不足,使所学知识更加系统化、条理化;有计划地做题,避免题海战术,力求达到良好的效果;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乏味的复习变得灵活、有趣;通过合理的评价机制,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一、建构知识网络

小学数学的知识网络就像一棵大树,由树根到树干到树枝再到树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前后贯通,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通过启发性的提示,为这棵大树添枝增叶,把过去零散的不同时段学习的知识从纵横两方面沟通起来,使之结构化、系统化。

数学学科是一个体系,环环相扣,不论哪部分知识没有学好,后面与它相关的学习内容都会受到影响。通过建构知识网络,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引导学生组合相关知识和构建知识系统框架,使学生能一目了然地看清本学段应掌握的知识,同时清楚地知道复习的重点,分配好每一知识块的时间,使复习更有针对性。

二、创新复习模式

1.选择适合的题型

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掌握程度,选取不同类型的习题,让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做基础题,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完成基础题后适当地做一些能力题。虽然他们的题量比别人多,但是由于基础掌握较好,不会加长做题时间。

设计练习时,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不同解决问题策略的一些条件多余的或答案不唯一的开放题,能给学生提供较为广阔的创造空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求异思维。通过这样的练习,既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又体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理念。练习的设计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使数学和生活融为一体。运用数学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使他们对学习数学更感兴趣。

2.转变教师角色

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主体意识,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个性,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给学生以自由发展的空间。教学是师生双方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变成学生学习数学的促进者、激发者,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可持续学习的能力。教师的角色由原来处于中心地位的知识传授者、解说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要走下讲台,到学生中间,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兴趣。

3.发挥小组作用

学习小组是由性别、学习能力、个性等各不相同的学生组成,要保证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各具特色,取长补短,分工协作,有利于合作学习的展开,同时使小组之间有可比性,形成竞争意识。

教师要参与合作学习的全过程,要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气氛,把学生当作朋友和知己,多一些理解、鼓励、宽容,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更加活跃,探索热情就会更高涨,合作欲望就会更强烈,课堂氛围就会更加生机勃勃。

三、运用激励评价

教师要树立发展性的评价观,既要注重知识能力的评价,又要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强化评价的内在激励作用。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赏识,它不仅能使学生树立信心,还可以促使学生乐于提问。组内有些学生胆子小,表达能力差,教师应该让这些学生在组内充分地讨论交流,在全班学生面前展示,这样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增强学习动力。我们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和不甘落后的心理,有效地激励评价,可以激发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主动回答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有合理评价的“水平线”,既要关注整体也要注重个性。

四、激发学习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对数学产生兴趣,才会产生学习积极性,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首先要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小学生的年龄决定了他们对直观形象的知识易于接受,对一些逻辑推理的知识不易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实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通过实际观察操作,提高学生观察力、思考力,使抽象的问题变得通俗易懂。

好奇心和兴趣是创造的内在动力,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学习积极性是学好数学的先决条件,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抓住教学环节的一切机会,采取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学习的热情,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究问题。

总之,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梳理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已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要充分相信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整理问题,归纳要点,理清重、难点;要让学生在交流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思考过程;更要为学生提供创造性思维的舞台,采用有效地评价机制,激励他们爱上数学,体会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尹卫国.小学数学总复习教学反思的探索[J].新课程:上,2011(09).

篇5:初中数学总复习计划

——万州龙宝中学初三数学总复习计划

万州区龙宝中学向东 各位领导、各位同行:

你们好,初中数学总复习是完成初中三年数学教学任务之后的一个系统、完善、深化所学内容的关键环节。重视并认真完成这个阶段的教学任务,不仅有利于学生巩固、消化、归纳数学基础知识,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对学习基础较差学生达到查缺补漏,掌握教材内容的再学习。因内容面广、量大、知识点多,要想在剩下时间内全面复习初中三年所学的数学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提高解题技巧、解题能力,并非易事。那么在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情况下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率,是每位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如何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下面就结合我校近几年来初三数学总复习教学,谈谈本届初三数学的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所以数学复习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使各层次的学生对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均有所提高,还要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较强的综合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复习目标:

(1)建构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体系的新认识,拓展学生的思维;

(2)加强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与应用;

(3)让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在数学问题解决上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4)使学生在考试水平与考试心理上有一个更高的层次.三、复习指南

我们初三数学备课组的六位教师在备课组长的组织领导下,采取集体备课,以重庆市2009年初三数学中考复习研讨会的精神为指导,认真研究中考指导书,梳理清楚知识点,把握准各个章节的了解、理解、掌握、灵活和综合运用四个层次的内容,哪些要让学生理解掌握,哪些要让学生灵活运用,教师要 1

对复习的内容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了然于心,这样就能驾驭复习的全过程,全面提高复习的质量。

四、整体思路

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下限,以《考试说明》为上限,以华师大版教材为载体,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主导作用的教学形式,复习分三轮进行,第一轮以知识立意,突出“基础性”,追求数学内容的本质理解,全面梳理知识,侧重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所选素材难度以中档以下为主,时间为3月中旬到5月初,约两月时间;第二轮以能力立意,突出“发展性”,追求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侧重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基本活动经验,适当加强综合,所选题难度以中档为主,时间为5月中下旬。第三轮以状态为立意,突出“综合性”,追求数学水平的有效发挥,侧重培养学生应试技能,训练应试心理,时间为5月底到中考前时间。具体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知识梳理形成知识网络(3月中旬-5月初完成)

近几年的中考题安排了较大比例的试题来考查“双基”。全卷的基础知识的覆盖面较广,起点低,许多试题源于课本,在课本中能找到原型,有的是对课本原型进行加工、组合、延伸和拓展。复习中要紧扣教材,夯实基础,同时关注新教材中的新知识,对课本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形成知识网络,同时对典型问题进行变式训练,做到以不变应万变,提高应变能力。我们学校的具体做法是:每个老师把全套初中数学教材经常带在身边备用,资料的选取以江北区的课改科研成果《伴我学——2009年重庆市数学中考总复习》一书为主,以备课组同仁共同编制的综合试题、重庆市教科院科研试题等为辅。对各章节按《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及其图像》、《三角形》、《图形与变换》、《四边形》、《圆》、《统计》、《概率》这九个单元进行系统复习,要求学生在复习中重点放在理解概念、弄清定义、掌握基本方法上。复习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本单元知识进行系统归类,弄清内部结构,然后让学生通过恰当的训练,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结论的掌握、方法的运用和能力的提高,此阶段不能求快、求深、求难,否则中差生是达不到合格水平的。另外,每复习一个单元,要进行单元过关测试,认真地监考阅卷部分学生做到面批,切实提高复习的效果,及时地反馈给学生。

在这一阶段复习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必须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今年中考试题与07年的考试难度相一致(重庆市教科院张斌老师讲的),因此使每个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都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准确和迅速。

(2)中考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必须深钻教材,绝不能脱离课本。原创题占120分左右.(3)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大练习量”是相对而言的,它不是盲目的大,也不是盲目的练,而是有针对性、典型性、层次性、切中要害的强化练习,解题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规范:语言的规范、书写的规范、格式的规范。

(4)定期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及时反馈。教师对于作业、练习、测验中的问题,应采用集中讲授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或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复习过程中等办法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5)应注重对尖子的培养。在他们解题过程中,要求他们尽量走捷径、出奇招、有创意,注重逻辑关系,力求解题完整、完美,以提高中考优秀率。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建议做一些综合题。

第二阶段:专题复习(5月中下旬完成)

如果说第一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是重点,侧重于双基训练,那么第二阶段就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第二轮复习的时间相对集中,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拔高,适当增加难度;第二轮复习重点突出,主要集中在热点、难点、重点内容上,特别是重点;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我们设计的专题复习有::“递推归纳”、“尺规作图类问题 ”、“应用型的函数题”、“统计概率类的应用题”、“动态几何”,、“探究、探索型应用题”、“开放型试题”、“方案与设计”八个专题。以便学生熟悉、适应这类题型。选题:以2008年各地中考数学相应的题。

第二阶段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重解题后的反思。

(2)以题代知识,由于第二轮复习的特殊性,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远离了基础知识,会造成程度不同的知识遗忘现象,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以题代知识。

(3)专题复习的适当拔高。专题复习要有一定的难度,这是第二轮复习的特点决定的,没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的能力是很难提高的,提高学生的能力,这是第二轮复习的任务。但要兼顾各种因素把握一个度。

(4)专题复习的重点是揭示思维过程。不能加大学生的练习量,更不能把学生推进题海;不能急于赶进度。

(5)综合题点题教学过程中,“点”—要点中要害;“透”—要让学生透彻理解,及时总结。一定要把思路与方法教给学生,同时教师要评析到位,从细微处入手,让学生分析,弄清错误原因,清楚自己薄弱环节,熟悉一般分析思路,并与学生一起深入研讨,要注重为什么要这样解?说明思路,如何设计解题格式?本题应注意哪些问题?突破口在哪里?有何经验与教训?有否其它解法?是否可以变换角度分析?

(6)综合题的解题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规范:语言的规范、书写的规范、格式的规范等。

第三阶段:综合训练(5月下旬6月初完成)

这一阶段,是模拟中考的综合性拉练,这好比是一个建筑工程的验收阶段,考前练兵。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训练学生的解题策略,加强解题指导,提高应试能力。确保学生对基础题的得分率具体做法是:以重庆市的中考科研试题进行训练,每份的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及时批改,及时反馈,重点讲评。研究历年的中考题,训练答题技巧、考场心态、临场发挥的能力等。

第三轮复习应该注意:(1)模拟题必须要有模拟的特点。时间的安排,题量的多少,低、中、高档题的比例,总体难度的控制等要贴近中考题。(2)批阅要及时,趁热打铁。(3)评分要因人而异。对中等及以上的考生来说,可得可不得的分不得,答案错了的题尽量不得分,让苛刻的评分教育学生,既然会就不要失分。尤其要注重学生的书写规范.但对中等以下的考生应多鼓励,让其写出详细的解题步骤,尽可能的去争得分点.(4)要避免学生对考试产生

畏惧心理,甚至把模拟考试也当成负担。学校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在不同的阶段,对学生进行个别心理辅导、群体心理辅导,学习方法指导,使学生正确对待压力与挫折,正确看待成绩,增强自信,发挥学习的最佳效能。(5)给特殊的题加批语。某几个题只有个别学生出错,这样的题不能再占用课堂上的时间,个别学生的问题,就在试卷上以批语的形式给与讲解。(6)详细统计边缘生的失分情况。这是课堂讲评内容的主要依据。因为,边缘生的学习情况既有代表性,又是提高班级成绩的关键,课堂上应该讲的是边缘生出错较集中的题,统计就是关键的环节。(7)归纳学生知识的遗漏点,为查漏补缺积累素材。

第四阶段:查漏补缺,达到掌握最佳效果(中考前一周)

在这个阶段,我们主要抓两件事情:

1、知识的查漏补缺,“亡羊补牢,犹为未晚。”对学生仍然模糊的或已忘记的知识让学生回归课本,进一步巩固和加深,迎接中考,基本上不做难题.拟在此阶段召开一次“初三师生面洽会”重点回答(中层以上)学生在解答数学题中遇到的困惑,我们初三数学老师现场解答。

2、心理调节。注意调节学生的生物钟,尽量把学习、思考的时间调整得与中考答卷时间相吻合;调整心态和信心,这是每位教师的责任,此时此刻信心的作用变为最大。

总之,在初三数学总复习中,挖掘教材,夯实基础是根本;共同参与,注重过程是前提;精选习题,提质减负是核心;做好模考分析,提高应试水平;加强规范训练,减少过失丢分;只有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以一题带一片,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真正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及水平。我们坚信,只要心中有一片希望的田野,勤奋耕耘终将迎来一片翠绿。

今天在此就如何进行初三数学后期复习与大家一起探讨,说的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祝各位同仁在今年的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篇6: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计划

比 比 例

意 义 表示两个数相除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基本性质 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二、比、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比 “:”比号 前项 后项 比值

分 数 “――”分数线 分子 分母 分数值

除 法 “÷”除号 被除数 除数 商

三、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区别和联系

意 义 方 法 结 果

求比值 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 用前项除以后项 一个数(整数、小数、分数)

化简比 把两个数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 一个比(前项和后项)

四、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区别和联系

相 同 点 不 同 点

特 征 关 系 式

正比例关系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比值一定 Y/x=k(一定)

反比例关系 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乘积一定 Xy=k(一定)

五、比例尺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即: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是1的比。

课题:代数的初步知识(4)――比和比例应用题

复习内 容 知 识 点

按比例分配 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例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方法通常叫“按比例分配”。

解 题 策 略 按比例分配的有关习题,在解答时,要善于找准分配的总量和分配的比,然后把分配的比转化成分数或份数来进行解答

正、反 比 例 应 用 题 的 解 题 策 略

1、审题,找出题中相关联的两个量

2、分析,判断题中相关联的两个量是成正比例关系还是成反比例关系。

3、设未知数,列比例式

4、解比例式

5、检验,写答语

课题:应用题(1)――简单应用题和复合应用题

复习内容 知 识 点

简单应用题 由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组成的应用题,叫简单应用题。它是复合应用题的基础,解答时要依据四则运算的定义,求其和、差、积、商

复 合 应 用 题

1、复合应用题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应用题组成的,因而它的数量关系,也比较复杂,必须通过两步或两步以上的运算才能解答。

2、解答复合应用题时,常用的思考方法有“分析法”和“综合法”

3、分析法是从应用题要求的问题出发,运用要求一个问题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的知识,逐步推到已知条件上,即“探果索因”的思路。

4、综合法则是从已知条件出发,逐步推到问题的解决,即“由因寻果”的思路

但在解题时,往往两种方法并用,即采用分析综合发,有时还要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从而找到解答方法。

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弄清题意――通过审题,找出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

2、分析数量关系――分析已知条件之间、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确定解题方法与解题步骤。

3、列式计算――列出算式,算出得数

4、检验、写答――检查、验算、写出答案

课题:应用题(2)――典型应用题

复习内容 知 识 点

典 型 应 用 题 典型应用题一般是指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和特定的解答规律的应用题。教材中出现的主要有求平均数问题的应用题,归一问题的应用题,相遇问题的应用题。

篇7:九年级数学总复习计划

孔集一中:张亚东 张琦

本学期是初中学习的关键时期,学生马上面临升学考试。作为教师,做好复习课教学至关重要。然而,九年级数学总复习教学,其内容多、时间紧、任务重、且要求高,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是每位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为了提高我校数学教学质量,提高数学复习效率,使学生在中考中能考出好成绩,特制定下面的数学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标

1.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让学生将三年的数学知识连成一个有机整体,更利于学生理解;

2.精讲多练,巩固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

3.抓好方法教学,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解题的方法,适应各种题型的变化; 4.做好综合题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二.复习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课标要求、吃透考试大纲,确定复习重点。确定复习重点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⑴.根据考纲的教学要求提出四层次的基本要求:了解、理解、掌握和应用。这是确定复习重点的依据和标准。⑵.熟识每一个知识点在初中数学教材中的地位、作用;⑶.熟悉近年来试题型类型,以及考试改革的情况。

2.正确分析学生的知识状况和近期的思想状况。(1)对平时教学中掌握的情况进行定性分析;(2)进行摸底测试,互相谈话;(3)将学生很好的分类,牢牢的抓在手中。

3.根据知识重点、学生的知识状况及总复习时间制定比较具体详细可行的复习计划。

4.切实抓好“双基”的训练。

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学生进行数学运算、数学推理的基本材料,是形成数学能力的基石。一是要紧扣教材,依据教材的要求,不断提高,注重基础。二是要突出复习的特点上出新意,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复习效率。从复习安排上来看,搞好基础知识的复习主要依赖于系统的复习,在每一个章节复习中,为了有效地使学生弄清知识的结构,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际查漏补缺,有目的地自由复习。要求学生在复习中重点放在理解概念、弄清定义、掌握基本方法上,然后让学生通过恰当的训练,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结论的掌握,方法的运用和能力的提高。

5.抓好教材中例题、习题的归类、变式的教学。

在数学复习课教学中,挖掘教材中的例题、习题等的功能,既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又是对付考试的一种手段。因此在复习中根据教学的目的、教学的重点和学生实际,对相关例题进行分析、归类,总结解题规律,提高复习效率。对具有可变性的例习题,引导学生进行变式训练,使学生从多方面感知数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讲解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⑴.寻找其它解法;⑵.改变题目形式;⑶.题目的条件和结论互换;⑷.改变题目的条件;⑸.把结论进一步推广与引伸;⑹.串联不同的问题;⑺.类比编题等。

6.落实各种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理解掌握各种数学思想和方法是形成数学技能技巧,提高数学的能力的前提。通过不同形式的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重要数学思想方法。

(1)采取不同训练形式。一方面应经常改变题型: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证明题等交换使用,使学生认识到,虽然题变了,但解答题目的本质方法未变,增强学生训练的兴趣,另一方面改变题目的结构,如变更问题,改变条件等。

(2)适当进行题组训练。用一定时间对一方法进行专题训练,能使这一方法得到强化,学生印象深,掌握快、牢。

三、复习思路(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知识梳理形成知识网络(4月初-5月中旬完成)

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是让学生全面掌握初中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做到全面、扎实、系统、形成知识网络,同时对典型问题进行变式训练,做到以不变应万变,提高应变能力。我们学校的具体做法是:对各章节按《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及图象》、《几何初步知识与三角形》、《四边形》、《圆》、《相似与投影》、《图形变换》、《锐角三角函数》、《统计与概率》这十个单元进行系统复习,资料的选取以《中考指导丛书》为主,要求学生在复习中重点放在理解概念、弄清定义、掌握基本方法上。复习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本单元知识进行系统归类,弄清内部结构,然后让学生通过恰当的训练,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结论的掌握、方法的运用和能力的提高。此阶段切忌求快、求深、求难,否则中差生是达不到合格水平的。另外,每复习一个单元,要进行单元过关测试,认真地监考阅卷部分学生做到面批,切实提高复习的效果,及时地反馈给学生.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建议做一些综合题.第二阶段:专题复习(5月底完成)

如果说第一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是重点,侧重于双基训练,那么第二阶段就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第二轮复习的时间相对集中,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拔高,适当增加难度;第二轮复习重点突出,主要集中在热点、难点、重点内容上,特别是重点;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可进行专题复习,如“图表与信息问题”、“操作与设计”、“阅读理解型问题”,“图形与变换”、“猜想与探究”、“开放型问题”、“数学思想方法”、“课题学习”等问题以便学生熟悉、适应这类题型。选题:以近几年益阳市中考数学试题及变形为主.在这一阶段同时注重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前段时间复习情况的查漏补缺,分层对待。

第三阶段:综合训练(6月上旬完成)

这一阶段,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训练学生的解题策略,加强解题指导,提高应试能力。确保学生对基础题的得分率具体做法是:九年级的数学老师在一起制定模拟试卷进行训练,每份的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及时批改,及时反馈,重点讲评。

第四阶段:查漏补缺(6月18号前完成)

对学生仍然模糊的或已忘记的知识让学生回归课本,进一步巩固和加深,迎接中考,基本上不做难题.四、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轮复习应该注意:(1)首先,必须人人过记忆理解关。必须做到记牢记准法则、公式、定理等,没有准确无误的记忆,就不可能有好的结果。(2)中考复习切忌教师大包大揽,抑制学生的思维发展,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动手、动脑,让他们去说、去做,暴露他们的思维过程,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3)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大练习量”是相对而言的,它不是盲目的大,也不是盲目的练。而是有针对性、典型性、层次性、切中要害的强化练习。(4)对于学生完成的作业,及时反馈。教师对于作业、练习、测验中的问题,应采用集中讲授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或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等办法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轮复习应该注意:(1)专题复习要有一定的难度,这是第二轮复习的特点决定的,没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的能力是很难提高的。但要兼顾各种因素把握一个度。(2)专题复习的重点是揭示思维过程。不能加大学生的练习量,更不能把学生推进题海;不能急于赶进度。(3)综合题点题教学过程中,“点”—要点中要害;“透”—要让学生透彻理解,及时总结。一定要把思路与方法教给学生,同时教师要评析到位,从细微处入手,让学生分析,弄清错误原因,清楚自己薄弱环节,熟悉一般分析思路,并与学生一起深入研讨,要注重为什么要这样解?说明思路,如何设计解题格式?本题应注意哪些问题?如何找寻问题解法?突破口在哪里?有何经验与教训?有否其它解法?是否可以变换角度分析?

第三轮复习应该注意:(1)模拟题必须要有模拟的特点。时间的安排,题量的多少,低、中、高档题的比例,总体难度的控制等要切近中考题。(中考难度系数控制在0.70左右)(2)批阅要及时,趁热打铁,切忌连考两份。(3)评分要狠。可得可不得的分不得,答案错了的题尽量不得分,让苛刻的评分教育学生,既然会就不要失分。尤其要注重学生的书写规范.(4)立足一个“透”字。一个题一旦决定要讲,有四个方面的工作必须做好,一是要讲透;二是要展开;三是要跟上足够量的跟踪练习题;四要以题代知识。切忌面面俱到式讲评,切忌蜻蜓点水式讲评,切忌就题论题式讲评。(5)要避免学生对考试产生畏惧心理,甚至把模拟考试也当成负担。学校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在不同的阶段,对学生进行个别心理辅导、群体心理辅导,学习方法指导,使学生正确对待压力与挫折,正确看待成绩,增强自信,发挥学习的最佳效能。

总之,在初三数学总复习中,发掘教材,夯实基础是根本;共同参与,注重过程是前提;精选习题,提质减负是核心;强化训练,发展能力是目的。只有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以一题带一片,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真正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及水平。

复习进度: 4月4日---6日: 复习第一章《数与式》 主要内容:实数、整式、分式,二次根式

4月7日---13日: 复习第二章《方程和不等式(组)》

主要内容: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二次方程 4月14日---20日: 复习第三章《函数及其图象》

主要内容: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 4月21日---27日: 复习第四章《几何初步知识与三角形》 主要内容:多姿多彩的图形、相交线与平行线、三角形与特殊三角形 4月28日---5月3日: 复习第五章《四边形》 主要内容:平行四边形、梯形 5月4日—6日: 复习第六章《圆》

主要内容:圆的基本性质、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圆的有关计算 5月7日—12日: 复习第七章《相似与投影》 主要内容:相似、投影与视图

5月13日——16日: 复习第八章《图形变换》 主要内容:图形的平移与轴对称、图形的变换 5月17日---20日: 复习第九章《锐角三角函数》 主要内容: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 5月21日---24日: 复习第十章《统计与初步》

主要内容: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数据的分析、概率初步 5月25日——6月5日 专题复习6月6日——12日 综合复习

6月13日——18日 模拟训练、查漏补缺

篇8:浅谈数学总复习

一、基本概念习题化

数学概念的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要建立概念之间的有机联系,不能死记硬背,要会解决问题。

例如,初中数学中涉及到有关“式”的概念比较多,教师要针对这些概念编选一些习题引导学生弄清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学生通过具体的习题分清相近概念的层次、区别,与枯燥的死记概念相比,学生既感到兴趣又在解题过程中掌握了数学概念。

二、知识结构系统化

总复习的目的之一在于巩固知识和把知识系统化,把知识系统化可通过将知识列表或画出知识结构图来进行。

例如,“方程”的复习,初中所学方程的知识庞杂,分布较广,可引导学生把所学主要知识进行归纳,形成“方程知识结构图”。

通过结构图,分清层次、类型;知道各类型方程的已知条件及解题方法;知道哪类方程用哪种方法去解决;哪些方程需要检验。明白自己对哪类方程还不太熟悉,以便更有针对性地练习等等。

三、例题习题模型化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这是“新课程”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此《数学课程标准》给学生提供了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学习内容,这些内容的呈现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展开。之所以采用这种模式,就是要使学生经历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模型,探索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过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理解数学,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运用数学,为我所用。”“数学学习的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学会建立数学模型,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了促进数学教师尽快实现数学教育理念的转变,近几年各地的中考试题都加大了对数学模型方法考察的力度,因此,初中数学总复习教学中例题习题的设计特别要加强数学模型方法的教学,以弥补平时教学之不足。数学模型方法的教学就是根据实际问题构造数学模型,也就是根据实际问题的特定关系,考察主要因素和有关量之间的关系,在进行抽象概括的基础上利用有关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语言刻画这种关系。限于初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这里的“实际问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际问题,而是已经“初步数学化”了的实际问题。

例如:增长率的问题;涨价、降价问题,利用二次函数求最大利润;不等式组解应用题问题,“不空不满问题”;以及方案设计问题,等等。

四、训练方法科学化

篇9:谈谈初中数学总复习

初中数学总复习是完成初中三年数学教学任务之后的一个系统、完善、深化所学内容的关键环节。重视并认真完成这个阶段的教学任务,不仅有利于升学学生巩固、消化、归纳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就业学生的实际运用。同时是对学习基础较差学生达到查缺补漏,掌握教材内容的再学习。因此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实施总复习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师的基本功之一。现就谈谈我本人在数学复习中的粗浅体会:

一、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复习课的色彩,创设趣味性教学情境

复习课往往让学生感觉枯燥无味,要想取得良好的复习效果,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复习氛围是很重要的。目前,中考数学的命题,新增了开放性、探索性等实际应用题。而数学教学融入有意义的生活是数学教学的根本。为了缓解学生复习时的紧张情绪,在复习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现实生活中挖掘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现数学生活化,这是提高数学趣味性的有效途径。比如,用扑克牌算“二十四”的游戏,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一副扑克牌,在扑克牌上做数学文章。每次出4张牌,学生运用运算法则,采用不同的運算顺序,得出4张牌的结果为24。学生把每次的运算过程都列出算式,看哪个组能列出最多算式,学生在娱乐竞赛中就能掌握最基础而又最灵活的运算法则。再如,用七巧板拼图竞赛游戏,学生用七巧板拼成各种图形,并根据不同的图形设置数学题进行解答,如各种图形的面积计算、三角形的全等、多边形的相似、轴对称图形等,既活跃了复习的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学生既有感性认识,又有理性的思维,对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狠抓双基,全面巩固基础知识

中考试题是对初中数学基础知识的全面考察,知识点覆盖率达75%以上,中考试题依据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一般不会有难题、怪题、偏题,难易度的比例通常控制在容易题:中等题:较难题为7:2:1,基础知识的巩固,基本技能的训练是复习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学生只有在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识记理解公式、定理,运用公式、定理分析、解决问题,才能对数学问题进一步深化与提高。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扎实的基础,万丈高楼从何谈起。夯实基础是灵活运用的前提。复习教学中,切忌好高骛远,使学生如坠雾中,如悬空中。

三、广泛收集资料,精心选制题目

中考复习的后半期,来自各方面的不同途径的复习资料、模拟试题排山倒海而至,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学生就是有三头六臂,不吃饭、不睡觉,也难以完成。这种题海战术,不利于学生的进一步提高,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多大帮助,甚至阻碍学生思维、束缚学生思维,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复习时间不算,且收效甚微,陷学生于深潭迷雾中。因此,对于每一份资料,每一张试卷,教师要先全面通读,“吸其精华,剔其糟粕”,筛选典型的,有价值的题目给学生做,对于学生已经掌握的或大纲不要求学生掌握的,以及重复训练的题目,教师要考虑将其删去,对于涉及教材重点知识又有必要重复训练的,教师也要注意题量,而不能不管试题好坏,不管资料质量,不管学生是否已掌握,一古脑儿见题目就拿给学生练,此是劳命伤神之举。当然,精选典型性、代表性的资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加强自身学习,了解、分析、掌握中考命题的发展趋势,发展动向,研究大纲、钻研教材才能在精选题目时看得准,抓得稳。

四、坚持“先练后教”的原则

复习是对教材知识点的再现过程。学生往往认为,复习就是将所学过的知识内容再重复一遍,认为复习的内容都是学过的,自己已经懂了;学生甚至会认为,这么简单,没有新意的问题,根本没必要再学,于是产生抵触情绪,不配合教师的复习教学。如果教师不分析学生的思想实际,一味地将知识点进行灌输,势必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不妨试用“先练后教”的教学方法,其具体步骤是:课前备课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精选一定量的、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例题,课堂教学中,根据例题的数量和难度,规定时间让学生先练习,在学生练习时,教师特别要关注差生,与差生一起练习。学生在练习中就能发现自己还没有掌握的问题,当学生感觉到自己所学的不足与缺陷时,自然会向教师提出问题。教师抓住这个时机,激发学生求知欲,促进学生产生知难而进、通于攻破难题的信心,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在解题的过程中按照中考说明确定的重点、难点渗入教材的知识点,激发学生重新认识教材知识点的兴趣,学生就会全神贯注地投身于复习教学中,子曰:“温故而知新”,正是此意。

五、灵活进行变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材中的许多题目稍加改动,便可得到一种创新型的题目。比如,已知和结论交换一下,把定点改为动点,把结论设置成猜想等,都能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都能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复习教学中,教师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通过变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推理演绎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既锻炼学生的逆向思维、多元思维、发散性思维,拓展解题思路,又提高学生解题的灵活性、熟练性、实践性。教师每节课都能依据教学原则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创新,久而久之,学生就能根据要求自己编写数学题目,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师要做的,就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习型的学生,这也是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最终的出发点和归宿。

上一篇:苏小学教科研管理制度下一篇:临西县第一中学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一单元 第二课 第三框 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