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垂钓课件

2024-04-11

小儿垂钓课件(共16篇)

篇1:小儿垂钓课件

教材简析:

《小儿垂钓》是人教版第六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古诗三首》中的一首充满儿童情趣的绝句,作者是唐代诗人胡令能。这首诗描画了一个小孩儿初学钓鱼时的情景。孩子认真专注、天真烂漫的神态跃然纸上。诗句通俗易懂,活灵活现地勾画出了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孩儿形象,使人感到逼真、亲切。

结合本单元反映儿童生活的主题,及学习人物描写方法的要求,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象,体验情感,丰富学生的积累,陶冶爱美情操。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分析能力,对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往往喜欢主动探究问题。本诗浅显,借助书上的画面和注释,学生理解起来不难,因此,重点可放在引导学生体会情感、培养想象力上。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到朗读、背诵本诗。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写的景象,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3、感受乡村生活,陶冶爱美的情趣,养成积累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学过的关于乡村儿童生活的诗,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并揭题。

二、简介作者,描述一个与诗有关的故事引生读诗文:

一、初读诗文,读后表扬学生中好的学习方法,渗透给学生。

二、结合注释,再读诗文,要求边读边想象。

1、说说脑海中浮现了什么情景?并说出根据诗中的哪些词句想象的。

2、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相关的词句完成诗抄。

其间解决下列问题:

⑴儿童的样子。

⑵“垂纶”的意思,在诗中找出近义词。

⑶儿童专心钓鱼的神态动作。

[说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想象力,启发学生自己去诵读、思考、领会,掌握阅读古诗的方法,培养学生读古诗的能力。]

三、表演再现,品读诗句。

师:我们一起让自己想象的画面活起来。

一、准备阶段:

1、让学生根据诗文安排环境,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安排?

2、根据诗文安排角色,为他们改变一下形象,选择道具,并根据诗文说出理由,帮助理解古诗。

3、用语言对装扮后的环境、人物进行生动描述,进行语言训练 。

二、表演阶段:

1、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表演。

2、在表演中,教师适时穿插询问:

问路人:刚才你一脸焦急,怎么现在面露惊喜?

你看到了什么?能不能吟出一句诗?(生吟第一句。)

问稚子:你远远地摆手是想告诉他什么吗?(板书:暗示、示意)

你为什么不出声和他说呢?

看他走过来你的心情怎样?你觉得这句诗怎样读最能体现你的心情?(生品读第二句诗)

3、学生品读全诗。

三、背诵积累。

[说明:变教教材为用教材,充分利用教材,鼓励学生合理地想象,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自主领会到感情,培养观察说话的能力,训练描写人物的方法,学生在主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和乐趣,让变得即好玩又有目的性。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注意读出诗的节奏、韵脚和情感,进入古诗描绘的境界,感受诗的意境美、语言美。]

四、拓展

师:诗读完了,可是故事结束了吗?此时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根据自己的想象续编故事。

篇2:小儿垂钓课件

1、 学习生字“侧、稚”,理解“蓬头稚子、侧坐、遥招手”在诗境里的意思。

2、朗读古诗,熟读成诵,理解古诗的意思。

3、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感受乡村儿童的童真童趣,体会诗人的写作意图。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生字,并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理解古诗意思。

【教学难点】通过看图读诗,感受童真与童趣,体会作者向往孩童般淳朴自然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的写作意图。

【教学过程】

课前先学:

1、搜集描写童真童趣的古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小儿垂钓》,试着划节奏。

3、自学诗中两个生字“稚”“侧”,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看图理解“稚子”和“侧坐”。

4、看图大致理解诗意,不理解的地方用“?”在书上标注。

课堂共进:

一、交流分享:(出示先学问题)

1、交流收集的表现童真童趣的诗。

2、交流初读。

(1)出示古诗,指名读,评议,正音,再指名读。

(2)读诗要读出古诗特有的节奏,指名划节奏,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小儿在悄悄地垂钓呢,谁来轻轻地读。

3、交流自学的生字。

“稚”、“侧”是本课的生字,“稚”是翘舌音,“侧”是平舌音。谁来读好这两个字,指名读。

你能记住这两个字吗?“稚”禾字旁加一个隹字,“侧”单人旁加一则古诗的则字。一起读读这两个字,稚子就是小孩子。侧坐:斜着身子坐着。

4、交流诗意和先学问题:你理解这首诗吗?说说你理解的词句,不理解的提出来一起交流。

二、探究共进:

孩子们,这首古诗写的是(指板书)——小儿垂钓。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小儿呢?这小儿学垂纶学得怎么样呢?下面就请大家围绕这两个问题,再读古诗,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1、出示合作问题,指名读。

合作小贴士:

1、读读古诗,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小儿呢?

2、你发现小儿学垂纶学得怎么样?从哪儿读出来的?

2、小组合作。

3、全班交流。

问题一预设:

(1)蓬头 古时男孩子都是从小就开始留长发的,头发分两边在头顶扎成一个发髻,扎的松松的;而有的孩子呢,年龄小,头发还扎不到,这样的头发都叫——蓬头。

(2)稚子 稚子,就是幼儿,小孩子五六岁的样子,上幼儿园,或者小学一年级的小弟弟可以称为稚子。看来小儿比我们小多了,“蓬头稚子”多可爱呀。(齐读第一行。)你还可以从哪儿读出这是一个小孩子?

(3)学垂纶现在来读读诗的第一行,“蓬头稚子学垂纶”——纶,是指什么?(钓鱼用的丝线。)是的,垂纶本来是指钓鱼时垂下来的丝线。诗句中的垂纶就是题目中——垂钓的意思。

可是诗人这儿为什么不用垂钓,而用垂纶呢?古诗讲究押韵,这首诗一、二、四句是押韵的,师范读,再读读古诗,体会诗的韵味。刚才我们读出了小儿很小,很稚气,还从哪儿可以看出他很小呢?说说理由。

(4)草映身是呀!因为身子很小,河边的小草都把他遮掩住了。映:在这里是遮,隐藏的意思。小儿好像躲在了草丛里一般,真是个有趣的孩子!

* 孩子们,再读读一二两行,你的眼前出现了一个怎样的小男孩?(板书:天真、可爱)

1、能说说他长得什么样吗?脸蛋,眼睛,头发……一个充满稚气的小男孩,圆圆的脸蛋,大大的眼睛,头发蓬松。

2、多可爱啊,来,读好这两行,读出你眼中的那个小男孩,指名读。

3、引读:头发乱乱的小男孩。……

眼睛大大的小男孩。……

脸蛋圆圆的小男孩。……

问题二预设:你发现小儿学垂纶学得怎么样?(有模有样的、认真、专注、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从哪儿读出来的?

(1)遥招手 为什么只做动作?因为他怕惊跑了鱼,不能回答人家,只能做手势。有人问路都不回答了,学得多认真、多专注啊!那我们就来演一演当时的情景。

(2)师生表演:你们是小儿,我是路人。小儿在野草丛中专心垂钓。

* 侧坐的感觉怎么样啊?

想怎么坐就怎么坐,怎么坐舒服就怎么坐,很随意,很轻松。

准备好了,开始表演了。

“小朋友,杏花村怎么走呀?”怎么没有人回答我呢?怎么只是冲我招手啊?我要去问问是什么意思了。

唉,小朋友,你为什么不回答我啊?怕鱼被吓跑。

是呀,大人钓鱼的时候也怕打扰,你这个小儿真专注。

这位小朋友脸都憋得通红了,冲我摆摆手,你刚才为什么也不回答我呢?

这个小儿钓鱼也像大人一样钓得很投入。

你一个劲儿冲我使眼色,后来冲我招手是想和我说什么?

这个小儿钓鱼可真够认真呀!

你冲我摇摇手这是为何?

学垂钓很投入呢!

我冲你大声喊,你心里怎么想?

看来你们此刻的感受就是诗中的一个字“怕”。怕什么?

原来是“怕得鱼惊”,所以你们“不应人”,所以你们才冲着我“遥招手”。

看看这个小儿“不应人”只用手势动作来打发我,你觉得他学钓鱼学得怎样?有模有样、专心致志呢!(板书:认真、专注……)

(3)表演得真有趣,真传神哪!通过表演,走进诗的意境,也是学习古诗的一个好方法。能通过你的朗读把小儿“不应人”的认真劲读出来吗?读读诗的后两行。

挺认真的。

钓得很专注呢!

专心致志,有小大人的样子了全神贯注,完全投入了。

三、反馈提升:

1、小练笔:

小儿,专心钓鱼而“不应人”的场面多么有意思啊!诗人看着情不自禁地笑了。现在,你就是那个小儿,或者就是看着站在旁边看小儿钓鱼的诗人,拿起笔,写一写当时的情景。注意把刚才你心里的想法和你的表现写出来。老师给你一段开头:

开头一:春风拂面,阳光明媚,我随意地坐在小河边长着青苔的小石块上,学着大人的样子钓鱼。我正目不转睛地盯着河面,这时……

开头二:春风拂面,阳光明媚,我正走在开满鲜花的乡间小路。走着走着,不禁迷了路。抬头一看,河边的野草丛中这有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在钓鱼呢。我走上前去……

(1)生练写。

(2)指名读写作片段。

(3)多么可爱专注认真的孩子啊!此时诗人胡令能就站在不远处看见了小儿垂钓,他会想些什么?

小男孩真是天真可爱,专心致志啊!

诗人多么喜欢这个小儿!

诗人多么羡慕这样的生活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2、背诵全诗。

(1)是呀,正是孩子的天真、活泼、专心致志打动了诗人,所以诗人欣然动笔,写下了这首诗。现在,把这首诗完整背一背,待会儿比一比谁最能把小孩的形象传神地表现出来。(自由背)

(2)指名背诵

(3)让我们学着诗人的样子,一起赞叹小儿自由自在的生活,一起感受他的天真可爱,认真专注。齐背。

课后延伸

1、师再补充表现童真童趣的诗。

儿童可爱天真的样子令人陶醉,其实古往今来写儿童的诗还有很多,让我们再次走进那些熟悉的诗句,体会体会诗中的童趣吧!自己读。(出示诗句)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村晚》宋·雷震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夜书所见》宋·叶绍翁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让我们一起来朗诵这些诗句。

2、默写《小儿垂钓》。

篇3:小儿垂钓课件

如在教学 《 小儿垂钓》 (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这首古诗时, 针对“ 侧坐莓苔草映身” 这句诗, 有两位教师是这样教学的。

【 案例一】

( 大屏幕出示诗句“ 侧坐莓苔草映身”及相应图片)

师:同学们, 你们觉得“ 莓苔”是什么意思? ( 因为学生没有见过“ 莓苔”, 所以无法回答教师的问题。 )

师:“ 莓苔” 这两个字是什么部首呢? 你们从图中找一找, 猜一猜“ 莓苔”的意思。

生:“ 莓苔”应该是“ 草丛”的意思。

师:你能够联系“ 莓苔”这两个字的部首猜出它的意思, 说明你的语文学习能力十分强。 那么“, 侧坐莓苔草映身”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呢?

生:在太阳光的照射下, 草映在人的身上。

生: 草把人的身体给遮掩住了。

生: 他坐的这个地方离河水很近, 所以要侧坐。

师: 看来你们对这句诗都有自己的理解。 那么这句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通过接下来的学习, 你们就会知道答案。

【 案例二】

师:同学们,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小孩学钓鱼的情景。 谁能根据诗的意思上台来表演一下这个孩子学钓鱼的动作、神情? ( 一位学生上台表演。 在表演的过程中, 他斜着身子坐在讲台上, 把讲台下面当作水面, 眼睛全神贯注地盯着水面, 整个人纹丝不动。 )

师:同学们, 他为什么要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

生: 因为他一动就会把水里的鱼儿吓跑。

师:他这么小心地钓鱼, 说明他是刚学钓鱼。 那么从图中看这个小孩钓鱼的样子, 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生: 为什么他钓鱼的动作会这么别扭?

师:对呀, 他钓鱼的动作为什么会这么别扭呢?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侧坐莓苔草映身”这句诗。 在这句诗中, 诗人用了“ 莓、 苔、 草” 这三个字, 它们都是草字头, 说明了小孩钓鱼的地方草多得足以———

生:把这个小孩遮住。

师:小孩就看不见———

生:鱼。

师:鱼也不容易看见———

生:小孩。

师: 现在弄清楚为什么他会这样钓鱼了吗?

生:明白了, 小孩这样做才更容易钓到鱼。

以上两个案例中的教法可能是当前古诗教学的常态做法。 从表面上看, 在“ 案例一”中, 教师以理解词语的意思为切入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 体现了抓重点词阅读的教学理念;而在“ 案例二”中, 教师则是从古诗的意境出发, 让学生在图文结合中理解诗句的意思, 应该也没错。 但是, 细细分析不难发现, 这两位教师的教学并没有体现出“ 以生为本”的教学观。

从本质上来说, 在“ 案例一”中, 教师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 因此, 学生对诗句的理解是五花八门的, 并没有真正领略诗句含义, 有的学生对诗句的理解甚至是偏离诗意中心的;在“ 案例二”中, 教师以引导为主, 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 师生之间“ 一问一答”式的方法并不能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缺乏思考。

《 语文课程标准 ( 2011 年版) 》 指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古诗教学作为阅读教学的重点内容与难点内容, 也应体现“ 以生为本”的阅读教学观。 在《 小儿垂钓》 教学中, 教师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一、自主体会, 让诗意理解更准确

对于小学生来说, 古诗虽然比较难学, 但教师不能因此而不让学生自主学习。 相反, 在古诗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给学生搭建自主体会的平台, 让他们更准确地理解诗意。 教学时, 教师可以在初读环节给学生出示整首诗及课文插图。

师:同学们, 请你们先自己读一读这首古诗, 并看一看课文中的插图。 这首古诗写了什么呢? 想一想, 并在小组内说一说。 ( 生自读古诗, 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

生: 有一个小孩子正在学钓鱼, 他的头发乱乱的。 因为怕吓跑鱼, 所以这个小孩坐在长满草的地方。 这时有一个人过来向小孩问路, 他因为怕吓跑鱼, 所以只向问路人招手, 却没有回应问路人。

这就是学生通过初读古诗对诗意的理解, 虽然不到位, 却是最真实的学习起点。 因此, 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

师: 这个小孩是不是不认识路? 他有没有给问路人指路?你们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想法?

生:小孩是认识路的, 他向问路人招手是提示问路人声音轻一点, 免得把鱼吓跑了。

生:“ 招手” 的意思是叫问路人过来。 他会轻轻地向路人指路, 这样就不会把鱼吓跑了。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并没有解释诗句意思, 而是在初读古诗的基础上提出质疑, 引导学生思考。 这样的方法能让学生在最真实的体验基础上读懂古诗、理解诗意。

二、探究体验, 让古诗形象更生动

《 小儿垂钓》 这首古诗语言凝练, 刻画了一个天真活泼的儿童形象。因此在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古诗的语言进行探究。

师:通过刚才的初读古诗, 在你的头脑中, 这个垂钓的孩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生: 这个垂钓的孩子十分活泼可爱。

师: 你从哪里看出这个孩子活泼可爱?

生:从诗句“ 侧坐莓苔草映身” 中可以看出这个小孩很天真, 他也学着大人钓鱼的样子, 让草把自己遮挡起来。

师: 他为什么要学大人钓鱼呢?

生:他怕鱼儿不上钩。

生: 诗中写他的头发是乱蓬蓬的, 这说明他刚起床就来钓鱼了, 连头发都没来得及梳。

生:问路人过来向他问路, 他害怕鱼儿被惊跑, 让问路人小声点。

在教学中, 学生探究了古诗的语言, 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诗中垂钓小孩的形象。 在品读体验的过程中, 教师将古诗还原成了一幅童趣盎然的画面, 符合儿童心理, 更能有效促进学生深入理解诗意。

三、个性解读, 让古诗意境更深远

学生之所以难读懂古诗, 是因为他们不能深入地理解诗境。 在《 小儿垂钓》 这首诗中, 作者塑造了一个非常富有童趣化的诗境。 因此在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对诗境进行个性化解读。

师: 假如你是诗中的那个孩子, 你会怎么样做?

生: 我会找一个鱼多的地方去钓鱼, 并且一大早就去。

师:你怎么判断哪里鱼多?

生:草多的地方鱼就多, 并且能更好地隐蔽自己。

生: 我会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钓鱼。 鱼也是很聪明的, 一听到声音就会跑, 所以越安静的地方越容易钓到鱼。

生:我会找一个水深一些, 但又相对安全的地方去钓鱼。

师:那么, 如果自己是诗中的孩子, 会如何钓鱼呢? 请你结合这首古诗的内容写一写。

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引导学生在理解古诗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想象性练笔, 促进学生内化古诗语言, 让古诗阅读更高效。

篇4:《小儿垂钓》的教学思

[关键词]古诗教学 个性解读 探究体验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4-072

古诗教学中有一个倾向,就是过分注重理解和体会,而忽略古诗教学的言语表达。言语表达包括两方面:一是指古诗写作本身的表达,如诗人的选材方式、精致的语言等;二是指学生的个性化言语表达。教师往往在理解诗意、领悟诗情、背诵积累方面下很大工夫,却不肯对学生的言语表达进行训练,而这恰恰是语文教学的核心。

这种言语表达是和学生的会学、会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具体表现在:(1)不但知道诗哪里最美,而且能与诗中人物展开对话;(2)不但能体会诗人的心境,而且能与诗人展开对话;(3)不但能理解诗意,而且能将陌生的古代言语转化为自己的积极言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那么该如何在古诗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言语表达,培养其会学、会悟的能力呢?笔者现以《小儿垂钓》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思考。

一、自主体会,把诗意写准确

语文教学贵在学生自发自动,而这需要一个空间和平台,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体会。

师:大家先看古诗,然后将诗意写下来并交流。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小儿垂钓》这样表达:“头发乱乱的孩子,学着大人钓鱼。他坐在长满草的地方,想把自己藏起来,一个路人过来问路,他只招手不答应。”

这是学生对诗意的初步解读,也是非常真实的学情资源,据此我进行引导:“孩子真的不知道路吗?他给路人指路了吗?大家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学生据此展开了讨论。

生1:“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这句是说孩子不跟路人说话。

生2:他怕人家把鱼儿惊跑了。

生3:他招手是想告诉人家要轻点,别吓跑鱼儿。

生4:他要人家轻点过来,再告诉他路在哪里。

学生针对古诗的字词进行了正确的理解,并对古诗的表达形式作了分析,为下一步的条理化表达奠定了基础。

二、探究体验,把诗意写生动

《小儿垂钓》文字凝练简单,刻画出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儿形象。如何才能让学生感悟到这一形象的神韵?让学生品味文字,体验文字,将诗意表达生动。

师:想象一下,这个垂钓的孩子给你什么感觉?

生1:活泼可爱。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

生2:“侧坐莓苔草映身”,他学着大人的样子,让草把自己遮挡起来。

师:为什么这样做?

生3:他怕鱼儿不上钩。

生4::他头发乱蓬蓬的,看起来还没有来得及梳头就跑出来钓鱼了。

生5:路人向他问路,他害怕鱼儿被惊跑了,要人家小声点。

学生通过对小儿形象的品读感悟,将书面表达的条理性推进了一层,有了生动的诗意表达:“那个头发乱乱的孩子,一大早就跑出来在河边钓鱼。他学着大人的样子,选了一块草多的地方,侧坐在一块石头上,让野草把自己遮挡起来。路人大声问路,他竖起手指要人家小声点,然后远远招手,叫人家过来,因为他害怕鱼儿给吓跑了。”

通过第二环节的教学,学生将古诗还原成了一幅童趣盎然的图画,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充分体现出儿童化的诗意解读。

三、个性解读,把诗意写全面

从言语学的角度来说,古诗提供了一个想象的范本和空间,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全面感知古诗情境,营造属于自己的意境。《小儿垂钓》从童趣和童真这个视角,为学生提供了回归儿童精神的机会。为此我这样引导:

师:如果你是垂钓的小孩,你会怎么做?

生1我会一大早就去钓鱼,找一个鱼儿多的地方。

师:那你觉得哪儿鱼最多?

生2:草最多的地方,坐在那儿能把自己藏起来。

生3:越安静的地方越好。鱼都机灵着呢,有点声音就不上钩了。

学生从自己的感觉入手,再加上对古诗的解读,这个时候古诗成了一个媒介,而学生和这个媒介之间没有了距离,诗人的表达其实就是学生想说的。

师:请将自己想象到的场景详细地写下来。

生:“太阳还没出来,孩子就等不及了,头发都没让大人梳就急匆匆地跑出去钓鱼。他特意找了一片茂盛的草地,那儿有块大石头,他学着大人的样子,侧坐着身子,整个身子都映在深草中,这样就安全了。突然有人在大声问路,小孩赶紧竖起手指,要那人小声点,然后远远招手,叫人家轻点过来,然后伏在人家耳边告诉他路怎么走。”

教师在促进积累和理解的基础上,更要注重对学生言语表达的培养和提高。这是语文教学的本质所在,古诗教学也概莫能外。

篇5:小儿垂钓课件

小儿垂钓

作者:胡令能朝代:唐体裁:七绝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篇6:改写《小儿垂钓》

想着想着琳琳朝着村里的小河走去,小河边景色很好,有高大的大树,有绿油油的草地,还有许多美丽的花朵,清澈见底的河水能看到河底的石头。灵灵找来了一块平整方正的石头,搬到草很多的地方,把自己遮住。就把鱼食钩在鱼竿上,扔进河里,等鱼上钩。

突然,从远处走来了一位看着很有学问的书生,他看到灵灵就问:“可爱的小朋友,你知道桃……”没等书生说完,灵灵就摇了摇手,好像在说:“你别过来,你会吓走了我的鱼的。”书生看了,只能垂头丧气地走了。灵灵看了鱼食,看到鱼漂一直在摇晃,还一直往下沉,灵灵看了,就把鱼竿一直往上拉。可是拉也拉不上来,灵灵用尽全身的力量,用力甩,忽然一条又肥又大的鱼就拉了上来。灵灵看了很开心地笑了起来。

灵灵心想:今天我掉了那么多的鱼,妈妈一定非常的高兴,还会给我烤鱼吃,煮鱼吃、做糖醋鱼等等。

篇7:小儿垂钓改写

夏天到了,树木郁郁葱葱,在阳光的照射下,草变得十分茂盛。太阳高挂在晴朗的天空花草树木都在茁壮成长。

在这个万里无云的美好日子里,一位七八岁的小男孩非常羡慕别人能够钓到许多大鱼,自己也想试一试。于是他准备了鱼竿、鱼饵等钓鱼用具,来到了一个离家不远的一个池塘边上,此时此刻,他的心里非常激动。他拿出鱼饵,钓在鱼钩上,握紧鱼竿,抛向湖中,睡眠顿时荡起了层层波纹,没过多久平静的湖面又变得像一面镜子。小男孩静静地坐在远处的草丛里,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鱼竿。突然,鱼竿好像猛烈地动了一下,小男孩立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拉起鱼竿,结果空欢喜一场,鱼儿逃跑了。于是他又重新放好了鱼饵,抛下鱼钩,等待鱼儿再一次的光临。

这时有个陌生人急匆匆地走来,东转转西转转,东张西望很着急的样子,原来他迷路了。他看到远处草丛边的小男孩,就开心地大声问道“喂!小朋友!你知道往城里的路怎么走吗?”小男孩听到了,生怕惊动了鱼儿,就使劲地摇手,那人见他直摇手,没吱声,就走开了。刚转身,就传来了一阵阵笑声,原来是小男孩钓到了一条大鱼,哈哈……

篇8:小儿垂钓课件

三忌

1.一忌

学生能够读书的, 就忌看显示屏。在一些运用信息技术的语文课堂中, 经常会看到一节课下来, 语文书被闲置了, 多媒体显示屏俨然成了一本公用的读本。俗语说, “不动笔墨不读书”, 但因为“书”被搁置, 看的“屏幕”又只能看看读读, 因此许多学生渐渐把这种习惯忽视掉了。事实上, 语文课应该读的是语文书, 借助信息技术提供的文字, 是对书本内容的放大, 是帮助学生聚焦的。当学生读书时, 还是应该手捧书, 做笔记时, 还是应该聚焦课本。

2.二忌

学生可以想象的, 就忌提供画面。当学生读到“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这两行诗时, 可边读边想象画面, 这样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锻炼, 也易于理解诗文的意境。笔者至今还历历在目的是学生关于“蓬头”的多种解释, 正因为没有出示画面, 学生没有受到画面的束缚, 想象的空间才更加宽广, 才会有出乎意料的、令人赞叹的大胆而合理的解读。

3.三忌

学生能个性解读的, 就忌出示所谓标准解读。在凤凰语文网上欣赏网友们制作的教学课件时, 常常会看到教学参考中的标准解读。这样固然使学生练习时的正确率会高很多, 但长此以往, 学生就会对所谓的权威、标准产生心理依赖, 甚至会在猜答案的过程失去自信。我们常说, “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标准解读的出示, 无疑是对学生个性解读的束缚。因此, 在课件中, 要避免用标准解读来取代学生的个性解读。

三要

如果说“三忌”是信息技术使用于语文课堂的紧箍咒, 那么, “三要”就是提高信息技术使用效率的助力剂。

1.一要

要精选课件资源。说到课件资源, 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都是可用的资源。现如今, 网络的便捷, 让我们寻找资源变得快捷多了。教师上课需要准备资源, 但用什么资源, 用怎样的方法使用资源, 决定着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与效率。在海量的信息面前, 学会“取舍”, 学会“精选”, 无疑变得十分重要。笔者的观点是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来选择课件资源。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侧坐莓苔草映身”中的“侧”是“侧着身子”, 笔者先在课件中引入象形字“侧”, 并边板书边描述“最早的时候, 侧是指两个人站立在祭祀用的鼎的两侧行礼, 所以侧有‘旁边’的意思”。继而引入字典上的解析, 并介绍, “后来又引申为‘歪斜着身子’”, 然后让学生结合诗意, 揣摩这里的“侧”的含义, 学生联系“侧坐”这一动作, 马上就醒悟过来, 是指“歪斜着身子”。

2.二要

要巧设课件机关。记得特级教师蔡明曾说过, 课件制作也要生态, 要能适应开放的课堂教学, 要能服务于课堂上一切不可预料的状况。多位教师在看了《小儿垂钓》的课件后, 评价说“看似简单, 但机关重重, 用起来非常灵活”。一个课件, 只有五张幻灯片, 每一张上都有机关, 最多的一张上机关不少于十个。有的人说, 这样操作起来会乱的, 事实上, 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这些机关都是相对独立的, 任何一项都可随机点击使用, 而帮助笔者实现这一设想的, 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小机关——触发器。通过为每一个目标动作设置触发器, 课堂上, 根据学生交流学习的需要, 无论是想打开还是收起某项资源, 都只需轻轻一点, 就能服务于学生。而幻灯片间的灵活切换则得益于超链接。有了超链接的帮助, 不管如何重置次序, 笔者都可以灵活切换到课文插图, 并在学生交流完后回到原来的教学环节。

3.三要

要活用课件项目。在教师预设的课件制作中会有非常充分的考虑, 记得有一次上完课, 笔者懊悔有一个预设项目因学生没有交流到, 而没有点击显示, 评课时, 自我反思, 觉得不该把这个内容遗漏了。当时的评课老师说, “幸好你没去点, 否则就给人感觉你是设了圈套让学生一定要往里钻的。”一语点醒梦中人, 从那以后, 我一直坚持课件制作时要精, 要细, 要考虑全面, 但实际操作时, 也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 有选择地进行点击出示, 只要能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 保证较好的教学效果, 不一定制作到的全部用到。所以在这次的《小儿垂钓》的教学过程中, 五次试教, 每次点击出的内容组合总是不一样, 主要原因还是每一个班的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同。

综上所述, 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课堂, 要谨记“三忌三要”, 以人为本, 充分考虑它对学生学习的促进效果, 定能让它成为语文课堂中一支强有力的助动剂。

摘要: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为了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推动作用,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 由于对信息技术的不当使用, 形成了许多误区。笔者从语文学科特点、学习规律及信息技术在课堂中应有的优势等角度出发, 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 提出“三忌三要”, 意在助推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的有效实践。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王立敏.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J].中小学电教, 2008 (02) .

[2]杜君玲.浅谈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J].中小学电教, 2009 (07) .

[3]刘海霞, 杜爱凤.浅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 (12) .

[4]张希林, 冯利娜.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点滴尝试[J].中小学电教, 2009 (07) .

篇9:《池上》《小儿垂钓》课堂教学谈

[关键词]小儿 情趣 儿童视角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7-073

《池上》《小儿垂钓》两首古诗被安排在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并合并为一课。这两首诗都描写了小儿生活中的小事,诗人着力捕捉小儿瞬间的动作、心情,并通过富有张力的细节描写,准确地勾勒出生动烂漫的小儿采莲图、垂钓图。体验诗中的情趣,感受古诗传达的蕴藉、清新之美,是我在教学中要突破的难点,也是重点。因此,要走进古诗中的小儿,就要揣摩其动作、情绪,还原童真,重温童趣。

一、还原生活,走进小儿的世界

《池上》《垂钓》两首古诗可爱清雅,是为数不多的童趣盎然的诗作,在古诗海洋中熠熠闪光。但对现代的孩子而言,诗中所描绘的采莲、钓鱼的情境,因为接触较少,缺乏生活经验,因而在情感体验方面会有困难。为此,我从学情入手,先让学生把握诗人的情况,而后抓住文中的浮萍、撑小艇,激发学生的想象,使其在阅读中进行个性感知。

师:说说古诗中你了解的和不了解的词语。

生1:我知道浮萍是一种水里的植物。

生2:我没见过。

师:(出示卡片)这就是浮萍。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

生:它在水里长的,所以是三点水,也是一种草,所以还有个“草”字头。

生4:继续交流:撑小艇就是划艇。

师:“撑”和“划”能够互换吗?这两者到底有什么区别?大家试一下,拿一支铅笔当做竹竿,左右两只手一起用力,把竹竿撑到底部,想想你有什么感觉?(非常沉重,需要使劲才行)

师:我们来看插图。这个小船要撑起来走,是要花费大力气的。你来读读这句话“小娃撑小船”,看怎样才能读出感觉来。

生:小娃 / 撑 / 小船(读得较平淡)。

师:这个小船好不好撑?

(学生再读,将“撑”字读重音,脸上有一种憋着劲的表情)

师:读得真好。想象一下,小娃撑着小船,他会怎么表现?

生:脸会憋得通红。

学生在朗读中抓住了“撑”字,将其作为重点,表现出小儿力不从心的那种沉重感,这样就读出了古诗的韵味,将小娃那种可爱天真表现出来。

二、品词析句,感悟小儿的特点

语文阅读讲究因文见义,因义明文。这两首古诗同样都是写小儿,但诗人的视角不同,两小儿的性格也自然有所不同。这就为学生了解两小儿提供了契机。我从关键词入手,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探寻语文背后的童真世界。

师:这两首古诗的主人公分别是谁?

生:《池上》是小娃,《小儿垂钓》是蓬头稚子。

师:哪个词句能说明这两小儿的特点?

生:“偷采白莲回”这句让我觉得小儿特别淘气。

学生接着抓住“蓬头”感知《小儿垂钓》中小儿头也不梳的淘气,而“侧坐莓苔草映身”则表现出小儿天真可爱的样子,他生怕鱼儿被吓跑了,想坐在草丛茂盛的地方将自己遮挡起来。也有学生从“路人借问遥招手”的“遥招手”感受到,小儿像个小大人一样认真:怕鱼儿被惊走了,但又想帮助路人就招手示意让路人轻轻过来,小声告诉对方该怎么走。

通过两个小儿的形象解读和差异对比,学生将古诗中的文字与人物形象建立了关系,使写在纸上的文字变成了立在头脑中的一幅幅有趣的画面。

三、多元促学,尊重“小儿”个性解读

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唤醒、激荡、同构的过程。学生与文本、学生与教师都会在文本的融合之下,积极投入其中,实现语言与意境的同构共生。学生对两小儿的形象有了深刻的体验之后,我便引导学生进行情境演绎,使其走进诗境,将诗意表现出来。我先播放视频,然后说:“古代的诗歌是拿来吟唱的。大家看看这里是怎么演绎古诗的,然后讨论用哪种方式来表现这首诗。”

学生的兴趣立刻被激发起来,并根据对两小儿的形象的理解,提出要运用哑剧的形式来表现《小儿垂钓》;而《池上》则采用表演唱的形式,让人感受到小儿“偷采白莲”的那种快乐和童趣。

语文课堂既是一个语言品读、涵泳文字的过程,也是一个多元融合、多角度立体演绎言语智慧的过程。在上面的环节中,学生将不同的文艺形式与古诗结合起来,丰富了对古诗的理解,也开阔了古诗学习的视野。

篇10:《小儿垂钓》改写

这时,一个乡村儿童带着鱼杆、鱼桶来到了湖边钓鱼。只见他头发乱蓬蓬的,头上还挽了一个黄色的髻,身着黄色上衣和酒红色裤子,看上去蛮可爱的。只见他侧着身子坐在湖边的石头快上,绿草掩映着他的身体,湖水调皮的冲刷着他的小脚丫。他将鱼饵套上鱼钩,用力甩出去。只见鱼钩划破水面,沉入水里,湖面上只留下一圈一圈金色涟漪在荡漾着。

那孩子双眼炯炯有神,紧盯着鱼杆一动不动,显得那么的专注。一条大鱼正在走向死亡——眼看马上就要咬钩了!可是天公不作美,这时来了一位路人,向着孩子问路:“孩子,你知道杏花村怎么走吗?”孩子没有马上回答,他怕把大鱼吓跑了。他向路人招招手,示意他过来,然后附在路人耳边,轻轻地说:“向前走100米,右拐,再走50米就到了!”路人轻声道谢后便离开了。就在这千钧一发之时,大鱼终于抵挡不了美味的鱼饵的诱惑,咬钩了!孩子迅速将鱼杆一提,便把大鱼准确地甩进了鱼桶之中。孩子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篇11:《小儿垂钓》改写

主要意思是:一个头发乱蓬蓬的小孩子学大人在山里面钓鱼,坐在长着苔藓的地方,那地方长着高高的草,有路人问他路怎么走,他只是远远地向路人摇摇手,怕开口会把鱼儿给吓跑了。

诗的前两句写物,后两句写小孩子的神情。全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将小孩子的动作、神情描写得栩栩如生。

篇12:改写《小儿垂钓》

他想找一些小虫子冬询西找,终于在小河边找到了一只小虫子,他选了一个没人来鱼也不受惊吓的地方,他学着原来爸爸钓鱼的样子,把鱼钓扔到水里,侧坐在一个长满莓苔的石头上,就等鱼上钩了……。

这里很美丽,水很清,清得可以看到河底的沙石,那么美丽、那么透明、那么漂亮,随着水波纹的来回荡漾着,一会儿从石头上钻出一条小银鱼,一会儿从石头下钻出几点个小泡泡……

小孩等啊等啊……小孩想鱼什么时候能钓上呀……时间一分一钞的过去,突然从石头下猛得钻出一条大鱼,大鱼慢慢来了,小孩心里兴奋不已,正想着晚上吃红烧鱼时,一个大汉的声音传来说:“南湖新在哪儿?怎么走?”急得小孩儿远远地招招手、摇摇头……。大汉又说:“你没事吧?”小孩说:“我刚才在钓鱼,你一声大叫,鱼全都吓跑了……

篇13:改写《小儿垂钓》

夏天的早上,一个调皮的你,学着大人的模样,拿着鱼竿,小脚丫在地上啪嗒啪嗒地走着,急忙走到混浊的荷花池边。

你坐在长满野草的石头上。你身旁的草长过你的头顶,仿佛在给你遮挡阳光。鸟儿在天上一边飞着,一边给你唱着好听悦耳的歌曲,风微微吹过荷花池,荷花池浮起了一圈圈的波纹,像电扇一样给你吹着凉风。

很快,一只可怜的鱼儿就被你钓了起来,时不时还把尾巴摆几下,好似还想继续“游泳”。你顿时高兴起来,连你正在钓鱼也忘光了呢。

你这一高兴,鱼都吓跑了。你吸收了教训。你再次把鱼食放上鱼钩,过了好几个时辰,也没有钓上鱼儿。

中午,烈日洋洋,你的身影映在了荷花池上。荷叶漂浮在河池上,跟着水流飘动。荷叶像一个个亭亭玉立的小姑娘,在你面前翩翩起舞。一只蜻蜓飞到你的竹竿上。看着它那样轻盈的翅膀,你便想起了那翩翩起舞的少女。

“啪嗒啪嗒”,是一位路人的脚步声。那位路人看见了你,便大声问:“小孩,你知道往桃花林的路怎么走吗?”

你把右手举起来摇了摇,把手放在嘴前嘟起小嘴巴长嘘了一声,再用手指了指水面,好像那位路人知道了你的意思似的,就静悄悄地走开了。

你又静悄悄地发现了一群正在津津有味吃鱼食的小鱼儿们,你便抓紧时间钓了上来。这时,鱼鹰也张开双翅,飞向了白中泛红的天空,在空中自由自在的飞翔。只是,这样的机会,你也看不到几次。

篇14:改写《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春天,桃红柳绿,鱼儿也在水中玩耍着。一位农村小孩与他爸爸拿着鱼杆,来到河边。儿字对爸爸说:“爸爸,今天就看我的吧!”说着,那头发蓬乱的小孩学着他爸爸以前的样子,把鱼钩抛了出去,接着,就坐在草莓地边的青苔上,还用身体旁边的青草遮住衣服,免得被鱼发现。“啊!又钓到了!”原来,这孩子已经钓到八条鱼了。这对他来说,已经是很了不起了。当这小孩在继续钓时,有个过路人问:“你们的村庄是不是在前面?”“轻点儿,别出声。”那小孩怕惊跑了鱼,对过路人说。过路人便悄悄地走开了。夕阳西下,小孩一天的钓鱼也结束了,他拎着一网子鱼,一蹦一跳地和爸爸回去了。

篇15:《小儿垂钓》说课稿

《小儿垂钓》是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下册《古诗两首》中的一首充满儿童情趣的绝句。作者是唐代诗人胡令能。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小孩儿初学钓鱼时的情景。孩子那天真活泼,专心致志的神态跃然纸上。诗句通俗易懂,活灵活现地勾画出了一个天真淳朴的小孩儿形象。

古诗语言凝练,意境悠远,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精华。在教学“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我通过找准渗透字理教学的点,引导学生品味了“遥”“招手”激起了孩子们学习古诗的兴趣,进入古诗那优美的意境。本教学片断的特色在于,我采用“字理析解”“情境创设”等方法,让学生重在感受“遥招手”的细节内涵与韵味,体会诗歌的意境美。解决本课的教学难点——诗中为什么用的是“招手”而不是“摇手”也就水到渠成了。

我的教学过程具体如下:

一、字理识字——遥

生动的情境能为儿童识字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和背景支持。当我说到:“小儿,因为专心致志钓鱼而‘不应人’的场面多么有意思啊!那我们就来演一演当时的情景,让这幅画活起来,你们就是那个小儿,我是问路人。”通过师生合作表演,为学生创设识字情境。准备好,开始表演了,我一脸疑惑地问孩子们:“我该站在哪里呢?诗中哪个字提醒了我们?”学生异口同声回答——遥。我出示了“遥”的字理课件,按照字理识字“先分解,再组合”的原则,我引导学生观察“遥”的演变过程:“遥”是形声字,把它分解成形旁“辶”表意,篆书“辵”上部像路,下部像脚(止表示脚)表示路远;“ ”表声,它是瓦器的通称,那这两部分合起来表示古时去远处取水需要瓦器。本意是远。,学生们直观形象地理解了“遥”的意思,让我这个问路人应该站得离他们远远的。以此相机教学,给“遥”换个偏旁学习形声字“瑤”“摇”“谣”“徭”“窑”。培养了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遥”的字理教学使得“学一个字,带一串”“通过字形理解字义”的识字规律和方法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字理析词——招手

当我大声地冲着学生们喊道:“小朋友,请问到杏花村怎么走?”孩子们都不回答我,朝我做着各种手势,随机请学生边演示,边说说“遥招手”的含义。生:(做摆手的动作)让问路人不要叫喊了,免得惊吓了鱼儿。生:(做手指向外甩的动作)让问路人走开,不要打扰我钓鱼。

生:(做招手走进的动作)叫问路人走进的手势,然后轻轻地回答他的问题,这样就不吓跑鱼儿了。

一个“招手”,同学们就有这么多的理解,真是各有各的情趣,其实呀,专家们也一直在争议呢!让我们运用字理析词的方法,探究一下“招”的字理,你的心中就会有答案了。出示“招”古代象形字图片和其演变过程然后指导学生按顺序观察:它是会意字,篆书形体象手,表示用手招呼人:从召,表示招呼;召兼表声,本意是打手势叫人。以古字入手,引导学生们思考,释解字义,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励和呼唤,所以小儿“遥招手”不是拒绝回答,而是怕说话声惊动鱼儿,急忙招手示意,叫问路人走近些再回答。“这样招手,钓鱼助人两不误,何乐而不为呢?”这样一句简单而又充满激情的提醒,孩子们都愿意伸出可爱的小手让路人靠近为他指路,这在学生心海里定会掀起美丽的波澜。字理析词的教法了无痕迹的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篇16:小儿垂钓

他迷路了,他在原地徘徊了一阵,叹了口气,最后选择了直走。忽然,他眼前一亮,仿佛看见了救命的稻田,胜利的曙光。出现在他眼前的,正是一个正在垂钓的孩童。孩童侧身坐在一块长着青苔的石头上,手持鱼竿,盯着河面,炙热的阳光无情地照在他的脸上,豆大的汗珠慢慢地滴落在河面上。胡令能也抹了抹汗珠,望了望天空,又看看孩童,快步走近,着急地问道:“嘿!孩子,请问这条路笔直走,是去哪儿的?”孩童一言不发。“你好?你听得见吗?”胡令能又走近了些,又加重语气。孩童依旧一言不发,只是朝他摇摇头,摆摆手。

胡令能有些迷茫,他不知,那孩童到底是不知道,还是不愿告诉他呢?因此,他再一次走到了孩童身边,拍了拍他的后背,问道:“孩子,笔直走究竟是去哪儿的?”那孩子还是沉默着,但他举起了右手,伸出食指,放在嘴边,示意他安静。胡令能点了点头,走到了一旁,定睛一看,诗兴大发,出口成诗:“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见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吟后,自己敞开扇子,摇头晃脑,意味依然不减。

“先生!您好!”这时,稚子起身来到胡令能身旁,拉拉他的衣袖,“刚刚在垂钓,如若与您对话,必会惊跑鱼儿,抱歉,可否将您的问题再说一遍,我定会解答。”胡令能却笑而不语,机灵的稚子也未追问,也笑着。

一晃儿,已到傍晚,落日的余晖洒在草地上,洒在稚童的脸上,显得更加可爱、纯洁……

上一篇:房交会方案下一篇:大临河乡司法所人民调解协议书